时间:2024-03-22 14:50:3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地理课程特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124
初中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课程。教师若能抓住教材的本质特征,创新教学过程,这门课完全“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为此,教师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充分探求教材内在的特点或规律,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地理学可以说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它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在地理的基础教育阶段,很多国家都十分注重挖掘地理学科的人文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我国的地理教学新课标也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地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需要指出的是,地理课堂教学在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注意透过对祖国辽阔的疆域、美丽的山川河流、丰富的资源与物产、浓烈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等方面的讲解,充分挖掘并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使其树立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等。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教材中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环境的相互关联与依赖等方面的剖析,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树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二、探寻教材内容的规律性,锻炼学生的思维技能
大家知道,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揭示的正是地理事物及现象间的规律性内容。为此,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地理学特别是区域地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也是初中地理教材内容中最基本的规律。它贯穿于整个教材。教师在教学中需充分抓住这一特点并加以总结,这不仅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教材的精髓内容,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总结能力。
首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组成陆地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特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了地理教材内容中存在的一些规律性知识。它散见于教材的各个方面,主要表现为各章节间一些宏观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和彼此影响。例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生物、经济生产甚至文化、生活方式、民族性格等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其中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整体性原理与学生一起分析各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及发展变化的影响,从而初步评价某方案或政策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其次,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主要是指区域地理环境结构在区域内部的差异。它事实上是地理环境“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另类表现。需要指出的是,教材中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分布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地理景观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布;(2)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地理景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布;(3)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地理景观的垂直地域分布。若这些分布“规律”被打破,就产生地理区域的自然景观分布的“非地带性”特征。这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普遍存在。它主要是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水分差异、洋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例如,处于同一纬度、北温带的天津和乌鲁木齐,两地的气温和降水根据地带性规律应相似,但因两者的海陆位置不同而打破“地带性”产生差异。乌鲁木齐地处内陆,天津则临海,两地的年降水量显著不同,天津要比乌鲁木齐多。
新《课标》在教学内容上有了较大的简化,如:世界地理学习的大洲,由原来的7个减少为至少一个、13个地区减少为至少5个、国家数目由原来的22个减少为至少5个;地球地图中,减少知识重复和学量,一些常识性内容不列入基本要求。
2 课程内容的设计的实用性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使《新课标》提出的两大新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有效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以强烈的责任感关注社会环境、国家环境和世界环境;“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利于学生在应对未来挑战中把握更多的主动权,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知识内化和素质提高。新《课标》提供给学生“与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重点突出“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如:新《课标》将“乡土地理”确定为必学内容,其范围是指学生学校所在的地区的生活环境,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新《初中地理课标》引进了现代信息技术,重视地理信息资源和新技术成果应用。
3 地理课程的开放性
以往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完全依赖于教科书,造成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脱节;在教学形式上,片面地依靠于课堂教学,忽略了地理教育的“生活化”的特点,破坏了学生与生活环境之间的亲和力。新《课标》把课程资源划分为三部分:一是校内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的等;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电子地图和丰富的网络资源等。这三部分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将书本世界与师生生活世界有效地联系起来,将教师学生的生活经验连接起来,使课程资源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
此外,课程内容选择也更具有了灵活性,如区域地理学习中,新《课标》只规定各层次区域的最小个数,不规定选择那些区域,地区由原来的13个区域减少至5个区域;国家由原来的15个减少至5个,这5个地区或国家可以自行选择;大洲的学习也是如此。
4 课程的难度降低
以往的《教学大纲》从“学科中心,知识本位”出发,教材内容繁、难、偏、旧,如地球、地图部分是地理学习的重头戏,这部分人只要求多,难点集中,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拦路虎”。使初次接触地理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失去了学习地理的热情,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这种安排不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学习的要求。我从事地理教学近十年,多数学生认为地理难学,难度大,仅次于物理,精简课程内容,降低难度是势所必然。新《课标》下的初中地理,降低了难度要求,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为素质全面养成提供空间。如:在地球、地图这一部分删去了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天体、地形剖面图等内容;世界地理中海洋与陆地、世界气候中,删除了海底地形、地形形成、气压和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等较难的内容;此外,删除了时区和日界线等问题。
5 课程内容的人文性
关键词: 职业能力;构成;特点;经管类本科生;地方院校
Key words: professional ability;constitute;feature;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local colleg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9-0210-02
0引言
能力是胜任某项工作或任务的主观条件,技能是掌握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能力中有技能,技能是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地方院校经管类本科生职业技能培训已越来越引起教育行政管理部门[1]和相关院系的高度重视,并已付诸行动[2]。但经管类本科生职业技能由哪些组成,这些技能又有哪些基本特征,却较少见诸书报期刊和网站。本文对此略予分析,希冀有助于地方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的职业技能培养。
1公共能力和公共技能
公共能力是各专业本科生的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技能是指各专业本科生都必须掌握运用的公共技术能力[3]。经管类本科生必须具备公共能力集中表现在表达、理解、分析、思维、公关、外语、计算机应用、数学应用等方面。其中也包括运用相应科学技术或经验技术的技能。
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语言、肢体语言和文字符号语言等方面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包括观察、审视或透视、理解、领悟、预测、预见事物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包括发现能力、识别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职业能力。既包括职业分析能力、职业理解能力,也包括职业表达能力,职业公关、外语、计算机应用中的思维能力,还包括职业创业思维能力和职业创新思维能力。因为一切职业都必须思考问题,都得思维。思维的角度、广度、深度、程序、方法、新度不同,从业状况就不一样。职业思维范式直接束缚从业状况。思维范式的改变与创新,意味着职业金点子的孕育,预示着职业中的创业与创新。所以,学生职业思维能力的培养,重在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培养。地方院校经管类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就是要把职业思维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创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实行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公关能力包括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构建和谐团队的能力,代表本单位或本企业对外交往、接待能力等等。
外语能力是指英语或其他外国语的读、听、写、译等能力,其中包括运用读听写译相关科技技能的技术技能。
计算机应用能力主要包括运用计算机基础原理,收集、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能力。具有一定自动化操作与管理的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集中地表现为相关应用技能或者说操作技能。
数学应用能力主要包括:运用高等数学知识进行基本分析计算的能力,运用数学方法预测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上述能力之所以称之为公共能力和公共技能,是因为这些能力不只是经济与管理类本科生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也是其他各类专业本科生都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
2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
经济与管理类本科生不同于其他专业的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称之为专业能力与专业技能。主要包括专业性学习能力、应用能力、调研能力、规划与策划能力、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变革与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行业技能和岗位技能等等。
学习能力包括:学习专业科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学习专业新技术的能力,学习操作技术设施设备的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学习和借鉴他人经验的能力,学习中自我培养的能力[4],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应用能力包括:把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方法的能力,把知识技术和方法应用于经济与管理工作的能力,熟悉专业新的科学技术,并将它应用推广于经济与管理领域的能力,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单一和综合的应用能力等。
调研能力包括:运用各种相关方法调查经济与管理活动的能力,资料研究能力、财务分析与研究能力,风险分析与研究能力,经验总结能力,发现问题及原因剖析能力等。
规划与策划能力主要包括:企事业单位的中长远期战略规划能力、近期计划能力,项目策划能力或某一活动的策划能力,创业计划或创业策划能力,以及规划、策划文本的编撰能力,图片与模型的设计制作能力等。
适应与应变能力是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它包括学习、生活、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就业的适应能力,创业的应变能力,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国内外市场变化的综合应对能力,激烈竞争的应变能力,低碳、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应变能力,技术变化乃至更新的应变能力,人化的应变能力,资金匮乏的应变能力,信息不畅的应变能力,客户与各利益相关者需求变化的应变能力等。
变革与创新能力是指运用所学知识,以新的思路和方法创造性地设计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新的经济与管理活动方案等,藉以取得显著效果的能力,包括角度创新、方法创新、思路创新、模式与方案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经济与管理类本科生必须培养和具备的极其重要的基本能力。它包括行政组织和党团组织的管理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社区管理能力等方面。
行业技能是在专业能力的基础上的细分和深化[5]。经管类专业相当多,覆盖的行业相当多,一个专业往往覆盖几个乃至多个行业,如旅游管理专业就覆盖旅行社行业,饮店业、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业等多个行业,其中一个大行业中有多个小行业。鉴此,经管类本科生必须培养的行业技能因行业不同而不同,综合各行业的共同点,大体上必须培养以下技能:①行业学习与适应能力;②行业组织管理能力;③经济行业及企业组织、经营、管理能力;④行业科学技术应用推广能力;⑤行业创新能力;⑥行业拓展创新能力和破解行业瓶颈能力。
岗位技能是行业技能构成的基本单元之一,是专业技能的微观表现。岗位不同,技能不同。经管类本科生必须具备本专业涉及的行业及其岗位的技能。①要熟悉专业相关行业中系列岗位工作业务和操作规范,具备上岗操作的实际能力,熟悉行业各岗位技术设施设备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技巧,具备动手操作的能力。②要具备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③要使学生熟悉各岗位间的关系,具备岗位设计和岗位策划的能力,具备岗位管理的能力。④要使学生熟悉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和客观规律,籍以形成行业性岗位拓展和岗位创新的能力等等。
专业技能、行业技能和岗位技能既相联系又有区别。专业技能是一般,行业技能是特殊,岗位技能是个别。专业技能从宏观层面为行业技能提供依据和支撑,行业技能从中观层面将专业技能具体化,为专业技能提供技能支撑。岗位技能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就业。
从上述关系可以看出,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过程中,既要兼顾三者又要有所侧重。①奠实专业技能;②突出重点行业技能;③突出关系较紧密、地位较重要、就业竞争较缓和的岗位群;④依据行业间、岗位间的联系与相通性,培养学生行业技能、岗位技能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3职业道德能力
经济与管理类各专业本科毕业生进入经济活动与管理活动,都必须面对客户和服务对象,都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职业情操修养,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力,这是极其重要的职业能力。这些能力主要表现在职业责任、职业自尊、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诚信、职业自律、职业创造、职业奉献、职业情怀、职业境界等方面。
经济与管理类本科生必须具有强烈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只有具备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才可能热爱职业,忠于职守,形成履行责任的高度自觉性和积极性,把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同群体和社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它同自己的生存发展、团队的做大做强、祖国的繁荣昌盛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视为自己的生命,决心为之奋斗终身。
经济与管理类本科生必须具备高度的职业自尊。①要有职业自爱;②要有职业自尊;③要有职业自重;④要有职业自觉;⑤要有职业自信;⑥要有职业自豪和自荣意识。
经济与管理类本科生必须具备炽热的职业情感。①要热爱自己选定的职业;②要对职业执着;③要在从业工作中情绪饱满、热烈稳定,防止和避免情绪低落;④要不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职业情商。
经济与管理类本科生要具备认真的职业态度。①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热情和工作热情。②要培养学生落落大方、谦虚友善的工作态度和待人态度。③要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态度。④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忠诚度。
经济与管理类本科生要具备自觉的职业诚信。①要培养学生 个人的自觉诚信意识乃至个人职业生涯诚信意识。②要培养学生团队的自觉诚信意识,乃至企业(或社区、或行政单位等)的诚信理念。③要培养学生社会和民族的自觉诚信意识等等。
经济与管理类本科生要具备严格的职业自律。①要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职业法纪,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自觉地用职业的法令法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反省自己。②要培养学生养成自觉维护职业法律、职业道德的习惯。③要培养学生学会拟定、修订和完善相应的职业规范,以有效约束自己和团队成员。
经济与管理类本科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情操修养。①要具备遇事冷静,百忙不急不烦不躁的职业心理素质,尤其是在偶发紧急事件、危急关头和重大困难等情况下,沉着应对,有条不紊。②要具备在艰难困苦、坎坷曲折的职业生涯中百折不挠、坚定乐观的职业情操。③要具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宽容宽厚的职业修养。④要具备职业审美意识、审美素质、初步奠定职业美的风范。藉此,使学生养成高尚的职业情怀。
经济与管理类本科生要具备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人生观。①要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生涯目标,形成执着的职业生涯追求,设计和逐渐拓展自己的职业道路。②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造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职业工作和创业过程中努力创造,积极奉献。③要培养学生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攀登职业造诣的新高峰,形成职业追求的无限境界。
职业使命感是从业的方向,职业自尊是从业的前提,职业责任是从业的立足点,职业情感是从业的动力,职业态度是从业的基础,职业自律是从业的保证,职业情操修养是从业的颜面,职业价值观是职业的灵魂。这八个方面紧密联系,缺一不可,构成经济与管理类本科生职业品质和职业道德能力的框架体系。
4职业能力的特点
经管类本科生职业能力的公共部分、专业部分和道德品质部分是个统一整体。公共部分是基础;专业部分是主体;职业品质是灵魂,是保障。三部分构成的职业能力整体,具有自己鲜明的突出特征。
理论支撑的厚实性和广泛性。经管类本科生有系列专业公共课、专业基础理论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等模块课程。以此为基础培养的职业能力,较之于高职高专学生理论支撑是厚实的。
能力与技能构成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经管类本科生职业能力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理论知识,思想品质、情操修养、职业道德,专业一般技能、行业技能、岗位技能等。形式多样,有经济运行的职业技能,有行业管理的职业技能等等。结构复杂,层次较多。既有公共要素,又有专业要素;既有宏观层次,又有微观层次。功能众多。既有职业的价值取向与职业情怀,又有职业创造与职业奉献,是一个从内容到形式,从结构到功能都丰富多样的职业能力体系。
技能操作的实战性和熟练性。经管类本科生职业能力的具体项目,从设计到培养,从理论教学到实操训练,要从实际需要出发,①要突出实用性实战性;②要注意技能的与时俱进、及时更新;③要强调提高职业技能的熟练程度。
操作应用的应变性与创新性。经济与管理领域情况复杂多变,要求经管类本科生的职业能力因情而变、因势而变,使之具有应变性与创新性。因此,能力构成体系要不断修订,不断完善,适时创新。
驱动机制的激励性和长效性。经管类本科生职业能力体系有其构成的内在机制。①课程机制,②实训机制,③顶岗实习机制,④从业资格证培训考试机制,⑤竞争机制等。这些机制是职业能力培养过程的激励性和长效性机制。职业品质的各要素是经管类本科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取向机制、前提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等,也属于激励性、长效性机制。
培养提升的过程性与规范性。从动态看,经管类本科生职业能力及其构成,是一个实际培养过程。该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其层次性与递进性,有其阶段性与连续性,是个四年一贯制的逐步展开与提升的过程。该过程完全按照上岗的职业要求规范操作培训。全程都有操作规范,具有显著的规范性,是过程性与规范性的统一,是一个规范性培养过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高校职业技能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加强职业技能培养宽善顶岗实习制度.云南教育:视界,2009,(2).
[2]宁波市人事局.江北区开展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提升工程培养复合型人才[Z].江北政府网, 2009.04.10.09:55.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4―0095―02
最近拜读了发表在《旅游学刊》2005年第3期《世界遗产地内索道乘客的特征、满意度及其影响――武陵源案例研究》一文,从中得到了很多启发,文章不但从理论上对游客满意度调查的方法给予了较全面的分析和介绍,也用原始数据做出了实证分析。在,阅读这篇文章的同时,笔者对作者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及其统计结果的解释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本着严肃的科研态度,想在此提出,以便大家讨论。
一、回归模型的使用
回归分析是描述变量间因果关系的一个常用的数学工具。它包括一元与多元、线性与非线性回归分析。回归分析也可以用来进行短期和中长期预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使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自变量为“黄狮寨索道的满意度”、“天子山索道的满意度”、“白龙电梯的满意度”及“观光电车的满意度”,因变量是“武陵源之旅的总满意度”。作者在问卷中为了测量“武陵源之旅的总满意度”,共涉及了24个有关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其中包括上面提到的4个与行有关的问题。笔者认为这24个问题应当作为回归分析的自变量,它们是来解释“武陵源之旅的总满意度”这个因变量的。为了更明确旅游六要素中哪个方面对游客满意度影响更显著,可以把24个问题转化为6个大方面,即吃、住、行、游、购、娱作为新的自变量来进行回归分析,则更能反映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但作者在使用回归分析时,只把有关行的4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与“武陵源之旅的总满意度”进行回归分析是不太恰当的。所以笔者认为应当把本文要研究的与索道相关的4个问题作为一个方面(行)来讨论比较合理。否则会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
二、SPSS统计结果的解释问题
这篇文章的数据统计使用了SPSS10.0统计软件。这个软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在这里,作者利用此软件进行了回归分析。从结果构成上,有回归拟合优度检验(只’检验)、回归方程的总体显著性检验(9检验)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检验内容是全面的。但在结果的展示和解释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结果中没有置信水平,是95%?还是90%?或其他多少?因为置信水平是反映结果准确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没有它,结果的可信度就无从谈起,且显著与否就没有标准。而SPSS统计结果中应该有显示的。在这篇文章的结果中却没有,可能默认值是95%,但在此作者应解释清楚。(2)文中有这样一段解释:“表2中,R2Α值非常小,几乎接近于0,表3中9值较大,表4中Betastandardized明显偏小,可以判定‘黄狮寨索道的满意度’、‘天子山索道的满意度’、‘百龙电梯的满意度’以及‘观光电车的满意度’与‘武陵源之旅的总满意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这个解释不准确。首先,明显偏小这种表达不能作为显著与否的解释,在统计结果中有临界值或相伴概率(sig.值)及9或‘统计量,它们都是判断显著与否的指标。另外,偏大的9值会导致的可能是显著结果,而不是不显著。从统计结果的数据看,常量,“天子山索道”和“观光电车的满意度”的相伴概率值(0.000接近0)均小于0.05,根据统计理论,它们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显著水平是显著的。“黄狮寨索道”和“百龙电梯”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不显著的,因为它们的相伴概率值(0.353和0.507)均大于0.05。这个结果与文章作者的解释是矛盾的。这里的关键是显著性水平是多少?如何正确地解释统计结果是否显著?显然结果与回归模型中自变量的正确选择有关。在此之所以正较小,是因为这些变量值是解释总满意度的一部分自变量。
三、回归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问题
这篇文章后面对游客满意度用百分比又进行了总体测量,并指出“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索道、电梯等客运交通工具的满意度与游客的总体满意度却并无显著线性关系,游客对索道、电梯等客运交通工具的满意度并不能直接增进他们对武陵源风景区的总体满意感”。而通过对数据的结果分析,至少“天子山索道”和“观光电车”在0.05的显著性水平是有显著关系的。如果把这4种交通工具作为一个变量来分析它们与总体满意度的关系,可能结果并非像文章作者所解释的那样,这一检验可以作为进一步的研究。
四、结论
1. 研究美国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以结构主义为指导思想到90年代基于标准、生活化地理为地理课程教材编写依据,体现美国地理教材内容选择逐渐由注重理论向突出实用转变;内容组织由注重表述向重视探究转变,内容表达更加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地理实验设计与过程强调多样性、实用性、探究性与层次性,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包括概述、地理学科知识、地理技能与方法、地理观点等。实施过程中重视地理课程对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性、凸显地理核心技能培养、地理经验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等特点。美国中学地理教科书虽未材,但注重通过地理活动以获取经验、强调体验式问题解决,并采用专栏形式组织内容,有助于提高学习地理兴趣和学生地理素养。美国生活化地理课程标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各州对课程标准执行参差不齐、内容标准操作性不够强、地理教师对课程标准缺乏深入了解、地理课程地位不高等。
2.研究英国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英国国家地理课程分为教学目标与说明、关键阶段1~4学习计划、地图三大部分,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地理技能,特别强调国际教育和环境教育。《地理教育国际(草案)》明确提出“地理教育最主要的是国际教育和环境教育”。课程内容主要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地理等系统地理知识为主,区域地理比重相对较少。英国国家地理课程反映当前世界地理教育发展新趋势。
从英国国家地理课程可以看出世界地理课程发展具有以下趋势:世界地理教育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向发展;综合考虑地理教育整体设计以照顾不同能力学生差异;突出能力培养和重视野外实习,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及时反映地理科学最新成果,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目前,英国中小学地理教育“正处于危机时期”。造成地理教育危机的直接原因是20世纪末英国地理教育改革,这场改革主要受内外因素影响。内部因素:地理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甚至出现大量非专业教师任教。外部因素:官方教育政策过度重视考试成绩以及文化重建主义影响;中央政府加强对学校的监控和管理;国家地理课程文本不够具体明确、缺乏可操作性;教育系统内部国家课程政策、地理教师和学术团体之间没有达成协调一致关系。
3.研究德国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德国作为传统教育强国,地理学教育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德国的实科中学、综合学校与完全中学等各类学校都开设地理课程。从5~13年级均有地理课,其中学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为必修课程,课时较多,中学高级阶段则为选修课程,课时相对较少,且整个中学阶段连续开设地理课程强,课程地位较高。中学初级、中级阶段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穿插专题地理,中学高级阶段以专题讲述人文地理为主,结合区域地理实例。德国地理教材编写由地方负责,类型多样,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互贯通,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专题相互穿插,实用性强。但地理教材使用有限期,5年后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科发展更新、修改和完善,出版供应新的教科书,利于提高教材质量。
4.研究加拿大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加拿大地理课程融入丰富的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由于加拿大只有指导性教学大纲,尚未材,教育部只对中学课程设计提出最低限度要求和原则性规定,其目的在于给学校留有余地,使校长和教师能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具体设计。因此,加拿大地理课程多元文化教育特点:课程设计权利交给学校和地理教师,以多元文化角度开发地理课程;借助多种资源创设丰富学习情境;学习方式多元化并以体验学习为主;以质性评价为主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这些都对我国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5.研究日本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日本于2003年4月全面使用新编地理教材,教材内容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且教材版本多达20余种。目前日本地理教材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突出时间与空间概念,强调地理事物发展过程;重视学生自身体验,强调学生调查、考察及分析与综合能力;重视区域性与区域联系;加强“近邻国家”学习,内容表达丰富鲜活;由近及远,结合身边事物学习世界地理知识。2009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最新的《高中地理学习指导要领》,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构成、课程处理建议等,将地理分为A和B,这三部分在A和B课程中各具特点,其中课程目标注重态度、能力等多维目标达成;注重过程、方法与能力培养;注重现实感与爱国心培养,课程内容更多体现生活气息、突出实践运用;重视知识联系、注重综合性学习。这些特点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二、国外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特点及研究中存在不足
通过对国外部分发达国家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现状相关文献研读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地理课程改革呈现如下特点:地理课程内容组织重视地理经验学习,突出地理实用价值,特别强调环境教育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地理课程目标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体现,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地理课程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且地理课程开设年限较长;地理课程教学重视学生参与度,教学方式手段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2003年我国新课程施行以来,加强对国外地理课程改革探索的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集中于对国外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材研究,对地理课程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深入研究较少;更多关注国外中学地理整体研究,对具体某一地方或某一教学过程研究较少;更多关注对国外地理课程的质性研究分析,而对量性研究分析较少;对国外中学地理课程研究方法更多集中在历史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等,未能很好对其深入研究。
三、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各国经济快速发展、交流与合作逐渐加强,人类科技也在快速发展,地理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社会,地理课程改革应进一步加深对地理课程开发研究、地理教材设计与编写、地理教学与评价改革等方面研究。为此,可作如下探讨。
*逐步提高地理课程在整个学校教育课程中地位,促进中学地理课程连续性,解决九年级与高三年级未设置地理课程的问题。
*进一步修订地理课程标准,特别是对地理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应进一步深化,使地理课程标准更具操作性。
一、融合在综合课中的地理知识
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课程的综合化是当今世界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动态。课程综合化主要是解决中学特别 是初中阶段课程划分过细、过多,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缺乏综合掌握和利用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的问题 。现有的综合方式多种多样,基本上是按大的科学分类,把中学的课程分为综合理科(也有称自然科学或科学 的)和社会科。综合理科包括分科时开设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中的地学部分;社会科则包括历史、政治 、社会常识、地理等内容(或只包括历史和地理)。
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也有把原有的地理课和历史课合并为社会课,原有的物理、生物、 化学课合并为科学课来作为学校课程选择之一的设想。此外,北京市和广东省的综合课方案还纳入到高中课程 改革方案之中。
由于我国综合课还处在实验阶段,内容的综合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其中的地理知识往往带有明显的分科 课程痕迹,即地理类知识集中安排,其结构与分科地理课程基本相同。这在社会科的综合中更为明显。
上海市的综合课与浙江省不同的地方在于地理知识与其它知识的融合性更强,它并不是全部集中在一册书 或一个年级中,而是分散在不同阶段,特别是在初三安排了地球知识的学习,这是符合学生年龄和能力特征的 。
综合课程的发展给地理教育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一方面,中学课程淡化学科概念,会使地理知识与其它 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实践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其结果是中学的课程将更贴近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地理教 育的研究将更多地针对地理内容学习本身以及地理与其他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而不再是试图建立更完善的地 理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课程综合化的结果是实现了文、理科各自内部的综合而强化了文、理之间的分化。现 行中学课程中的学科分化现象很严重,但地理课程的实质却是综合的。其一、地理课程涉及各门学科的基础知 识,并为这些基础知识提供了一个综合利用场所。其二,地理课程综合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比较 理想的状态是在初中文、理科内部分别综合的背景下,单独保留地理课,使学生有一个综合利用所学文理科知 识和进一步学习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的领域。然而,地理课如果想承担起这样一个独特的角色,必须进行课程结 构的改革,打破传统的地理学科体系,建立一种以地理思想为中心的,能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课程结构。
二、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势
地理课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是既有重合又有区别。从广义的环境教育概念看,有关人类生存环境特别是自然 环境的知识,大部分都已含在现有的地理课程之中,因此,地理教育实际就是环境教育。从狭义的环境教育概 念看,环境教育主要是环境问题或环境保护教育,而传统的地理课内容以环境为组成、要素本身的特点及其演 变为主,如构成环境的各种自然要素及其变化。此外,地理课程中的行政区划知识等许多内容也不属于狭义的 环境教育内容。但是,中学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地理课程,这一点为大多数地理教师所认可。中学地理 课近几年的变化也反映了地理教育界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虽然地理课程的历次改革主要从内容的更新或重新组 合和数量的增减方面进行,在课程结构上一直没有根本的变化,但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势已经在内容的更新方 面体现出来,即增加和强化了资源及环境问题的教学。1997年新高中地理课程实验大纲,也是以加强环境学知 识组织地理课程内容为特点的。
根据国家高中地理试验大纲编写的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是“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教材的框 架”的(韦志榕,1997)。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侧重阐述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新教材加强了环境与发展 的内容。编者试图突破地理圈层的框架,从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的思路,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由远及近 分成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和陆地环境,“在这个框架下,教材讲各个环境的特点,以及人类与各个环境 的关系。对于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则融入了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新认识。”(同上)。编者认为这样的“教 材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方向性”,而从实际上看,说这样的大纲“更具有鲜明的环境教育的方向性”也许更恰 当。
中学地理教育的环境化趋向并不只是从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反映出来,不少大、中学地理教师也提出了同 样的观点,认为“面对21世纪的地理,可持续发展应作为地理教学的核心。”(程平,1996):“可持续发展 应该成为21世纪地理教育的内容框架。”(贾国江,1997)。
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向使我们意识到以下一些问题:
1.课程发展的环境化,使地理课程与环境教育之间潜在的或隐性的联系越来越加明朗和突出。地理课与环 境教育本来就有内在联系,在某些方面难以划分界限。有人从中学课程范式的角度论述中学地理课程与环境教 育的关系:“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有一些不同的传统或范型,其中之一是人与环境的传统,这个 传统强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主要是通过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而衍生的。不少国家包括中国的中学地理 课程内容和知识结构都反映这种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范型。”(李子建,1996)。从国家高中实验大纲和现行 大纲的对比中也可以看出,新大纲的突出特点是将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明朗化,也是地理学科 内容结构以环境教育为核心的重新组合和转化。
2.作为上一个问题的必然结果,中学地理课传统的地理科学体系将被打破。当前意义上的环境教育是以环 境问题为中心的,而目前中学地理课程则是以地理学科体系为中心的。将环境教育的内容和地理教育的内容融 合起来,会生成新的课程结构。即把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地理背景与当地最重要的地理或环境问题融合在一起, 类似一种区域研究的结构。
3.地理课程环境化的过程中,地理内容选择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地理性”将会有所改变。过去人们强调地 理性,是因为地理教育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很容易将属于其它学科的内容吸收进来。“地理性”的提出,对 于保证地理课程内容的学科特性和精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地理性”是个模糊的概念。更重要的是, 当地理课程趋向于环境教育或可持续发展教育时,再来过分强调“地理性”,将无法真正达到预想的教育目标 ,例如:当我们进行能源问题学习时,只是简单介绍一下能源的概念、能源的种类、能源的特点、能源的分布 和使用数量(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内容),而缺乏必要的能源生产的知识,如核电站的内部结构怎样,它是如何 工作的,核能使用中的社会性和心理性问题、核能污染是如何防治的等,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能源问题并对它产 生兴趣。所以,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势需要更多的“开放性”而不是“地理性”。
总之,地理教育的环境趋向是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在学校教育中的必然反映,也将使学生对区域地理、部门 地理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更有学习兴趣。
三、“地球”课程的设立与地理课程的分化
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准备在高中阶段开设“地球”课程,同时仍保留地理课,后者将以人 文地理为主。我国在中学还没有开设过“地球”课。当今人类社会出现的大量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使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也使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仅仅让学生懂得分子、原子、物理过程、化 学过程是不够的,他们还应该懂得地球本身的一些知识,地理课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美国正在进行 以地球科学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实验。
“地球”课程的设立在我国虽然刚刚处于设想阶段,但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探讨一种新的地理课程的分 化模式。
首先,高中开设“地理”课,实际上是将现行高中地理课程中的自然地理部分分化出来(虽然“地球”课 程不同于自然地理),高中地理课将以人文经济内容为主。
其次,现在的初中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自然地理内容很少,可以将区域内容大幅度减少。增加学习 自然地理的时间。加强自然地理内容学习至少有下几点好处:一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对理解环境 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二是为高中学习“地球”课做些准备;三是给那些不准备上高中的学生一些基本的认识自 然环境的知识和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04-04
2010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等要求[1];在经历了十年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教育部完成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修订、调整和完善工作,并于2011年底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于2012年9月开始使用根据《地理课标》(2011年版)修订的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
本文从“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分析《地理课标》 (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修订、调整和完善之后的主要变化。
一、“前言”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导入语指明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价值——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2]。这源于《地理教育国际》中“序”的内容,也折射出《地理教育国际》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深远影响。
(一)课程性质
地理课程性质的问题,即地理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地理课程性质揭示了地理课程应具有的独特价值。[3] 《地理课标》(2011年版)不再细述地理学概念及其显著特点,而是直接阐释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纵观1988、1992、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发现其中提到的地理课程性质,均指向两个关键词:“必修”和“基础”。此次重用“基础课程”作宾语,强调了地理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所起的奠基作用。此外,《地理课标》 (2011年版)还详细地介绍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五个特征——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与《地理课标》(实验稿)对照,这一部分有如下变化:第一,保留了原有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两条理念,而在具体表述中注意了与“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的链接;第二,将保留了原有的“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和“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合并为“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第三,将保留了原有的“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和“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两条理念融到了实施建议之中。
(三)课程设计思路
这一部分的主要变化为,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第2条。讨论如下:第一,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编写的顺序,大致是先地球和地图,后中国地理或世界地理。“人教版”、“湘教版”、“大象版”、“广东人民版”、“晋教版”和“商务版”六种版本的七、八年级地理教材都是按照“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顺序来编排,唯独“中图版”是依照“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编写。由远及近和由近及远这两种地理课程内容的编排,各有利弊。究竟孰优孰劣,需要进一步探讨。第二,对于地理教师是否可以自行选择授课顺序,也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地理教师对教材结构的把握程度和学校对地理教师的评价机制等现实因素会直接影响地理教师授课顺序的选择。例如,由于一学期地理课时数是一定的,若地理教师调整授课顺序,很可能会与当地期中考试等统一检测的考查内容与要求发生冲突,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的地理教学评价。
二、课程目标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中阐述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总目标比《地理课标》(实验稿)更加精炼,删去了原有的“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4]一句,在总目标与分类目标之间增加了一段话,旨在强调不可肢解三维目标。
(一)关于“知识与技能”
主要变化为: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增加了掌握“地图”的基础知识与“表达地理信息”、“地理实验”的技能。可见对地理基本技能的要求有所提高,不仅要求获取地理信息,还要求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此外,随着地理教育界对地理实验的深入研究,地理实验技能的培养越来越得到重视。[5]
(二)关于“过程与方法”
主要变化为: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知识与技能”中的“归纳地理特征”移到了“过程与方法”部分;增加了“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不仅吻合了素质教育的核心诉求,而且符合《纲要》中提到的战略主题。
(三)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
主要变化为: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好奇心、吸纳兴趣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有所提高;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增强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这重在让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因地制宜等地理观点与逐步提升安全意识和生存能力。
三、课程内容部分
2011年版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均将《地理课标》(实验稿)第三部分标题“内容标准”改为了“课程内容”。
(一)标准
1.删去《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部分标准条款或词语,以降低或提高要求,规范表达,避免了学科间的内容交叉、重复等。例如,删去了“中国地理”中“认识区域”部分的“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标准,降低了教学要求。又如,删去了“气候”中“天气与我们的生活”这一标题的“与我们的生活”,以保持前后内容的一致性。再如,删去了“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以避免和政治学科中相关内容的重复。
2.更换部分标准条款或词语,以降低或提高要求,规范表达等。通过更换《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部分标准或词语而降低要求的并不多;更多的是将“说出”、“知道”、“描述”等了解水平的动词改为“归纳”、“概括”、“理解”等理解水平的动词,以提高学习水平要求。例如,在“世界地理”的“居民”中,将原表述“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改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明显提高了学习要求。规范表达,是为了让语句更趋准确、简练。又如,在“气候”中,将原表述“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更换为“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更显简练。再如,在“疆域与人口”中,将原表述“省级行政区”更换为全称“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更显规范。
3.增加部分标准或词语,以提高要求,强调规范表达等。《地理课标》(2011年版)增加了部分标准或词语,提高了要求,表达更加规范。例如,在《中国地理》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中,增加了“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在“乡土地理”中,增加了“举例分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这些新增的内容,符合地理课程目标中“增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的要求。再如,在“地球与地球仪”中,增加了“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强调在开展地球自转和公转内容教学时,需要采用地理演示法。
当然,对标准的修改是很灵活的。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也可能在某条标准中同时采用多种修改方式。
(二)关于“活动建议”
1.内容方面,规范活动建议。《地理课标》(2011年版)或精选、归并《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活动建议,或重新设计活动建议,以使活动建议具有典型性、可行性和启发性。
2.统一了对活动形式的表述方式。《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活动建议均采取如下表述方式:“开展……等活动。例如,……”建议开展几项活动,就举出几个相应的例子。涉及的活动类型包括地理观测、动手制作、运用地图、拼图游戏、模拟演示、参观、体验、辩论、讨论、学习交流、角色扮演、野外地理观察、地理知识竞赛、撰写小论文、乡土地理调查、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等,共列出23个例子。由此可见,地理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地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条件,从中选择或自行设计其他的适当活动内容,以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关于“说明”
1.编选区域时有所限定。《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部分都指定了必学区域。“世界地理”部分的“说明”中,增添了“南、北极地区是必学区域”要求,并指出,“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四个地区(例如南亚)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即必学地区由《地理课标》(实验稿)要求的五个改为四个,此外,增加了“‘大洲—地区—国家’组合应涉及所有大洲”的要求。“中国地理”这部分的“说明”中,增添了“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的要求,并指出,“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可见,要求所选的五个区域可以是不同空间尺度的,但必须满足其他条件和要求。其实,依据《地理课标》(实验稿)编写的七个版本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均满足了如上新增要求,只是“中图版” 《地理》七年级下册中,将香港和澳门放在第六章的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内进行简单介绍,不如其他版本教科书专门用一节或两节来介绍香港和澳门那样详细。
2.突出德育的时代特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就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答记者问》中谈到: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6]《地理课标》(2011年版)体现了这一精神,例如,在“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用“要引导学生用科学发展观理解不同区域的差异,认识区域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这一“说明”,代替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用发展的观点引导学生了解区域内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
3.删去不太重要的“说明”内容。为简明扼要,《地理课标》(实验稿)中一些不太重要的“说明”内容,在《地理课标》(2011年版)中被删去,例如“气候”部分的第2点说明。
4.新增必要“说明”,以免分歧和争议或强调某些要求。为明确概念,杜绝分歧,在“说明”中增加了一些必要的文字。例如,在“中国地理”中“地域差异”部分的“说明”中,新增了“四大地理单元是根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而划分的综合地理区”一句,以避免对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中产生对四大地理单元划分的分析和争议;在“乡土地理”部分的“说明”中,新增了“提倡积极开发小尺度区域(乡、镇以下)的乡土地理校本课程”这一要求,对鼓励开发乡土地理校本课程的精神予以强调。
四、实施建议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案例,需简要说明时采用了举例的方式。
(一)评价建议
这一部分做了一些结构调整。《地理课标》(实验稿)是以“能力、方法、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建议——评价方式”的顺序进行表述,而《地理课标》(2011年版)则按“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 的思路陈述“建议”。其中,“根据地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标准确定评价标准”包括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具体地说,与《地理课标》(实验稿)对照,关于“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补充了对纸笔测验、档案袋和观察评价等评价方法的详细介绍;关于“评价的实施”,在《地理课标》(实验稿)基础上,强调了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等;关于“评价结果的解释”,明确阐述了解释评价结果时的注意事项和作出评价结论的最终目的。
(二)教材编写建议
《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教材编写建议”较多的是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调整、补充。
1.第一段简略交代了地理教材所包括的内容,代替了《地理课标》(实验稿)同一部分的第五点“重视教材的系列化建设”。
2.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其他四点拆分为五点,增加了“突出能力培养,发挥教科书的学习引导功能”的要求,强调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这与“使地理教科书成为教师创造性教学和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基本的教学资源”目标相一致。
3.在“建立合理的内容结构”中,增加了教科书编写者选择区域时应注意“适当分散难点,注意知识再现”。
4.在“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的阐述中,增加了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这符合了《纲要》中提到的“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精神。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地理课标》(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修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创建地理教学环境,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在“建设学校地理课程基本资源库”一节中,增加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置地理专用教室、地理园等”这一建议;在“开发社会地理课程资源”中,增加了“有条件的地区可创建地理实习基地”这一建议。
2.利用学生的学习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标题更换为“利用学生学习经验资源”,明确并凸显了这一要点。
3.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地理教学方法。新增了一大要点——“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提倡地理教师从网络上获取电子资源,“借助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地理”。
课程标准修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前言”部分进行修改和调整:“课程性质”重新进行改写,对“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进行精简或归并。其中,对课程性质的阐述中,明确说明地理是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特点的一门基础课程。
2.对初中地理特点进行了完善:实验版课标中指出,初中地理具有区域性与综合性两个特点,而这两个特点同时也是地理科学的特点。然而,地理学科与地理科学不同,它还兼有教育性等方面的特性,所以2011年版课标中对地理课程特点的描述增加了思想性、实践性、生活性三个方面。
3.对课程目标进行了调整,特别是目标中明确增加了“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等意识养成的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然等意识。
4.对一些教师认为表述得不够清晰的课程内容标准加以修订,对部分课程内容标准的文字表述以及行为动词的选用作必要修饰;适当补充和增加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新成果和国家最新发展战略的新内容。
5.具体内容做了部分调整,使思想理念更注重前瞻性、时代性;课程标准与活动建议更注重明确性与可操作性;实施建议方面更注重适用性、实用性。
总体来说,前言部分与课程目标有所变化,课程内容部分根据国家发展变化有所改动,总量与实验版基本持平,删减或调整了部分过难、过繁的课程内容标准,算是降低了一些难度。
《中国教师》:王教授,您前面提到了在课标修订时对“课程基本理念”进行精简或归并。研读新课标,我发现这部分的“地理理念”由原来的6条变成了3条,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比以前阐述更加简洁、明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则强调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注重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对于课程基本理念的变动,王教授能否给老师们作进一步的解释?
王民:总的来说,地理课程理念基本思想没有太大变化,形式更简洁一些。前两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对学习内容的定位,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地理素养”,这个词在高中地理课标中有提到,而在初中阶段提出“对生活有用”“对终身有用”的地理,充分体现了“地理素养”培养的阶段性。
原来四条归到最后一条,“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讲的是三件事,一个是地理方法,一个是技术手段,一个是评价,其中提到的课程资源、学习方式、评价部分归纳到课标后面实施建议中去了。我个人觉得这些变动就是根据需要进行了调整,应该说现在的课标更加简明、清楚。
《中国教师》:为了使广大一线教师更好地落实2011年版地理课标的理念和目标,您认为教师应该关注哪些问题?
王民: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对教师们谈这个问题,义务教育地理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我认为教师应该关注以下几方面:
1.更好地理解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性质
2011年版课标特别明确了初中地理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基础课程。”既然性质中明确提出地理课程是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特点,那么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应该体现出这种特点。以前的地理课程属于文科,而实际上地理是兼有文科与理科的性质,高中地理课标实验稿中早已明确这一观点,而现在初中地理课标的标准版中也已经明确,地理应该注重自然科学的性质。说得明确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增加一些实验、观察等方法,如果没有这些实际操作的方法就算不上是自然科学。
2.认真学习初中地理课程的几个特征
区域性、综合性是实验稿课标中已有的,而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是本次修订稿中新增的。教师们既要了解课标的性质,又要知道它的具体特征。这就要求教师们认真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区域性与综合性以外,思想性是不是应该表现出来,表现在哪一方面,生活性怎么表现,实践性又如何体现等问题。
3.关注、理解初中地理整体课程的设计思路
研究学生对某一课程学习方法的工作目的就是改变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现状,让每个学生都能边学、边理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根据我国初中地理教育的特点,地理教学比较枯燥,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方法也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地理教师通过初中生学习地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现象进行探讨,通过地理课程的教学情境设计,对某一教学单元进行教学实施,探索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一、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调查
兴趣是初中生学好地理课的前提条件之一,可以说,初中生是因为兴趣而学习地理的。现实中有一大部分初中生对地理课学习的兴趣不高,对地理课的学习,学生大致都经历了一个从有兴趣到基本无兴趣的学习过程。
从我对学生学习调查的总体结果来看,初中生对地理课的学习兴趣远远低于其他课程,主要原因在于地理教材的编排不适当,加之地理教师素质不高和现行教育体制存在问题,在有限的对地理课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中,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多倾向于异国风光与地理现象等方面。
二、初中生对不同的地理对象认知程度的研究
初中生对不同的地理对象认知程度随年龄不同而变化。绝大多数中学地理教师认为,初中生的感性认知程度高,对于初中生来说,感性的地理故事和地理人物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就初中生对地理对象的认知程度来看,被调查的地理教师认为,初中生对地理对象的认知程度因人而异。初中生对具体的地理数据难以记忆或记忆的准确度不高,常常会发生张冠李戴的事,对地理课程的作用性认知程度不高,对某些地理内容难以理解,但对地理人物的认知比较深。从调查情况来看,凡是初中生难以认知的地理对象,均属于抽象思维范畴内的知识,因此,加强初中生理性认知程度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三、关于地理知识对初中生综合素质、个性特点影响的研究
地理知识对初中生的个人素质、个性特点的影响是在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针对这一现象,可以知道,地理知识对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点有正面和积极的影响。地理知识可以促进初中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储备和适应社会的个性特点,对学生的成长有影响,但这种影响的大小因人而异。
通过中学阶段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点有以下几点影响。第一,各国地理的大轮廓和各个地域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对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有一定影响;第二,学生可以学到一种如何看待地理、环境和事物的方法,了解地理的多样化和地理现象的多重性;第三,学会分析地理事件的方法,了解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这样,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就会考虑得比较全面,并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第四,对于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但这主要是靠学生自觉地阅读地理教科书和理解地理知识后,对人生观产生的一定影响。由此可见,地理知识对初中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点有正面的影响,教师均认为,地理知识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储备,为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四、初中生地理思维特点与地理学习方法的研究
初中生的地理思维特点以抽象思维为主,但也在不同程度上保留着形象思维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方法以理解记忆为主。通过调查研究,我认为初中生的地理思维特点对其学习方法有一定影响,但思维特点对学习方法的影响不是唯一的、绝对的,还有其他因素也在影响着初中生的地理学习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加以解决。
首先,对初中地理教学要有理念上的更新,因为目前对于初中阶段教学的方法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必须采用行动导向,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动起来,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也就是提倡地理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如何合作共事,如何与他人配合,通过小组分配工作的方式,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例如,使用一些文字、影像、用PPT做学习展示等,用讨论的方式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留作业的方式锻炼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从多层面、多角度锻炼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再次,课堂作业是地理教学的主要法宝,所以,课堂作业需要精心设计。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能调动起来,是否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关键在于课堂作业的设计,这就要求教师懂得合理设计课堂作业,加强课堂控制力,真正将行动导向贯彻到课堂教学当中。
五、中学期望的地理课程
2014年英国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野外调查定位为:运用特殊的地理专业知识、专业理解和技能对一个特定的室外的环境进行相关研究的经验。在野外调查中,学生练习一系列的技能,获得新的地理视野,对于他们身处的世界开始接受不同的看法。野外调查对于加强地理角色的设想是至关重要的,在所有层面,野外调查是一项更加具有挑战性的学科。因此必须将看地图、野外调查的地理技能作为专业学习的一部分。野外调查方面也规定: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野外调查,最少需要两种差异巨大的环境。
一、重视地理技能
英国地理课程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地理技能的培养,从英国地理课程改革的过程和内容上来看,英国地理课程对地理技能培养由一开始的不是很关注转向关注,并且关注的程度在加深,给予高度重视。
英国1991年《国家地理课程》将“地理技能”列为五大教学目标之首,这是注重地理技能培养的重要转折点。英国地理课程标准在‘关键过程’中重点阐述地理基本技能,包括地理询问的技能、进行地理野外调查的技能、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和进行地理交流的技能等。在地理询问中,又重视学生提出地理问题、收集地理信息、调查地理问题、分析和评价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等技能的培养。地理学者必须在地理技能方面能够胜任,这个包括质的研究方法,野外实习技能和数据操控,地理技能和量化过程和比率的能力。
二、着重地理野外调查能力
(一)地理野外调查能力的重要性
2014年最新课程中进一步强调了地理技能中野外调查能力的培养和关注,体验和理解野外实习在地理知识理解中起到的作用。地理野外调查在地理课程占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地理科研的重要手段;地理探究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的延续;实现地理定量化的必要手段。在2014年英国《普通中等地理教育》中明确提出:GCSE地理规范要求学生扩展他们的区位知识,并将发展地图、田野调查和地理技能方面的能力放在首位。《A级内容咨询委员会―关于地理的报告》中申明,A等级规格应该包括给学生独子承担调查和研究的机会,这些调查和研究必须包括野外考察。野外调查是地理调查的关键。野外调查对于A级和AS级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都应该包含野外调查。
(二)地理野外调查的评估
地理野外调查评估的主题一定要包括一个可以评估野外调查的指标。其中一定要包括学生自己对于野外经验的评估,至少要涉及下面列出的两方面:理解各种在野外调查中被研究的问题,理解地理查询过程中要研究的相关问题。理解在野外调查中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包括观察和不同的测量方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和呈现野外调查数据包括地图、图表、示意图。分析和解释在野外通过使用相关地理案例研究的理论的知识收集到的数据。从野外调查的抄写本和数据中证明结论和提炼结论。批判性的反思野外调查的数据、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和获得的知识。
(三)地理野外调查的要求
地理野外调查要求学生:批判性的思考,和建设性和创造性地提问地理问题;收集、记录和展示信息;当调查议题时,识别带有偏见的观点和信息中滥用的证据;分析和评估证据,展示分析发现的信息去归纳得出结论;发现和创造性的应用地理技巧和理解地理技巧去创造新的地方联系和空间联系;计划地理询问,建议合适的一系列调查;解决问题和做出适当的决定去培养关于地理议题的分析技巧和创造性的思维;在实地考察和课外学习中,学生应该适合地、安全地和高效地选择和使用野外考察工具;在教室外的不同地方承担野外实地考察,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作为团队的一部分。
学生们使用英国和世界范围的地理知识去分析地方的自然和人类特点。通过详细的多维度的地理知识解释和预测随着时间的推进地方特点的变化。解释自然和社会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并且呈现这些关系如何帮助改变地方和环境。分析复杂的地理因素,用适当的方法去理解不同地方的发展。评估处理不同地理议题,提出不同的方式的方法,为自己持有的不同方法提出证据。理解可持续发展对他们自己生活的影响,以及计划和管理环境和资源应该考虑哪些,会使用例子来阐明。批判地评价证据来源并呈现连贯的观点,精确的和经过证实的结论,能够独立地在不同尺度上实施地理调查研究。
(四)地理野外调查在地理中的应用
野外工作将在核心和非核心内容基础上展开。自然地理的内容本身含有田野调查,包括观察和测量,地形识别和相关沉积物的描述,和在自然相关要素下,映射出不同的地理空间。英国地理课标中建议对沿海和冰川自然景观进行田野调查。水和碳循环知识内容可以开展广泛的田野调查,如测量降雨,入渗和径流(包括河流量估计),对土壤和植被碳储量的估计。课标中建议提供良好的在城市环境中的实习机会,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小规模的调查与全球环境系统之间的联系,并且提供了良好的实地测量与辅助数据整合机会。
人文地理方面可以针对全球范围内的自然全球系统和全球治理内容,对当地进行小规模初级实地考察例如:人口流动、人权和进入市场的进入,这些是潜在的主题,这些主题都可以使用地理野外调查方法。
三、英国2014地理课标对我国地理教育的启发
我国与英国虽然国情不一样,但是英国课程改革中体现的一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也是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一)注重地理与生活相结合
地理并不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割裂的,我国地理课程标准应该注重地理的实际应用,丰富实践性地理知识,地理教师应该在国家课程标准的规定下,增加乡土地理的教学,并且创造机会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在我们的身边。
(二)注重地理野外调查能力的培养
野外调查是地理调查的关键,野外调查在地理学中是一项很基本的技能,它可以使年轻人通过对真实世界的学习经验,从而使的年轻人有机会去巩固和扩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英国课程标准中,重视地理能力的培养,并且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强调,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我国应该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发挥地理野外调查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并且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毕超.英国《国家地理课程》的主要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1996,(5):54-57.
关键词: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1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类型
1.1地理n程资源的内涵
地理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所有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即广泛蕴藏于学生生活、学校、社会以及自然中的所有有利于地理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教学目的的教育资源。地理课程资源是地理教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工具,通过地理课程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发现自然、热爱自然,对自然充满好奇,提高学生地理科学素养与情操。随着隐性课程资源的提出,地理课程资源亦不再局限于教材、课本、辅导书、地图地球仪等,其外延不断扩大,教师的情感、学习的环境、学生的兴趣、团结协作、社区文化等等都丰富了地理课程的内容。尤其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时代的爆炸式迅猛发展,各式资源无论是在内容、数量、媒体种类还是其存储、传递、获取方式都发生着不可估量的变化。如今,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习主体都会有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相互交流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得以融合发展。地理课程资源亦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在不断变化、完善。
1.2地理课程资源的类型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课程资源被分为六大类,即地理教科书及其选择和使用者、学校图书馆、乡土教材和社区资源、地理题材试听材料、自然地貌及自然风景以及信息网络资源。地理课程资源具有广泛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从不同角度来划分,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一,依据功能划分,可分为素材性地理课程资源以及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前者主要包括地理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因素;后者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环境等对地理课程的认识状况。第二,依据性质划分为自然地理课程资源以及社会地理课程资源,前者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可以运用于地理课程的资源,包括自然界中的地形、地貌、地势、天气、气候、季节等;后者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包括公共设施资源,如图书馆、天文馆、博物馆、气象台、展览馆等,人类活动的交往影响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第三,依据空间分布,可划分为校内地理课程资源和校外地理课程资源,前者是学校范围内能作用于地理课程的资源,包括学校内的地理教科书、参考书、教学模型、标本、计算机、地理园、图书馆、资料室等各种教学实践基地以及教师、学生等;后者是学校范围以外能作用于地理课程的资源,包括家长、校外专家、研究机构、科研部门、博物馆、展览馆、科学馆、天文台、气象站、有关政府部门、工厂、农村等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
2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地理课程资源来源广泛,但不同的资源并不能全都达到为地理课程改革服务的目的。在实践中,必须开发、筛选有益于地理教学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合理而有效的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开放性原则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开放性包括类型的开放性,空间的开放性和路径的开放性,不论说明形式存在的地理课程资源,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都是值得开发和利用的。空间的开放性是指不论校内外、城市或农村的,国内或是国外的,只要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都应加以开发和利用。途径的开放性是指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应只单单局限于一种或两种途径或方式,而应探索多种途径或方式协调配合使用。
2.2经济性原则
中学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最大化的利用经济,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经历来达到最为满意的效果。具体包括开支的经济性、时间的经济性、空间的经济性和学习的经济性。开支的经济性是指用最少的经费取得最佳的效果,避免铺张浪费。时间的经济性,是指应尽可能开发当前教育教学中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工作的课程资源。空间的经济性是指课程资源的开发尽可能就地取材,不舍近求远。学习的经济性是指尽可能开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资源,如若引入教学实践中的课程资源晦涩难懂,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2.3地理性原则
地理性原则意味着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紧紧围绕地理学科的特色,筛选出有益于地理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地理学科具有空间性、地域性、实践性等特色,为了使学生能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发现和解释地理现象,应大力开发与之相适应并突显地理特征的课程资源,为地理教学服务。
3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要策略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之后,要合理而有效的利用、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不能盲目的胡乱编排,而需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技巧,使其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是深入基础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必须受到重视。
3.1充分发挥地理课程开发主体的作用
课程开发的主体主要包括了教师、学生,同时也包括家长以及社会人士。学生是重要的地理课程资源,他是资源的利用者同时亦是开发者。其开发与利用主要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并且以此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当学生的主动性被唤醒之后,这种主动学习的状态将转化为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的形成。其开发方式主要为活动,如地理兴趣小组、天文小组、环保小组等,这类课程资源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效性更为强大。地理教师都有自己的认知策略、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有自己的经验、兴趣爱好、专长和性格特征,同时具备自身的教学风格。地理教师也是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者和开发者,他决定了地理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在实际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自身以外的地理课程资源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往往化腐朽为神奇。但是,地理教师还需要通过“主动学习”来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要不断的总结和反思地理教学活动,在反思中提高,并自觉研究新课程理念。同时,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对话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断涌现和生成大量的地理课程资源,其在教师备课时往往无法预料和估计,它具有瞬时性、不可预料性和不可重复性。一个有意义的教学过程,除了具有客观的知识点之外,还应该成为广大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构建知识和人生的生活过程。
3.2实现地理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序列化
课程资源有不同的级别层次,目前,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地理的课程资源设置有三个不同层次:即国家地理课程、地方地理课程和校本地理课程。这三级地理课程资源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新课改的实施及学生的地理学习发挥不同的作用。地理新课改,离不开国家、地方、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全面开发利用各级地理课程资源,对深入课改、促进学生学习服务。同时,W生家庭中有很大的开发课程资源的价值。家长及家庭氛围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既是学生的生活环境,也是学生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广泛开发媒体地理课程资源,信息媒体主要包括报刊、杂志、音像音频、电子计算机网络、电视等等,它们不仅服务与地理教学,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而且随时可以存取、转移、播放,十分方便。
3.3提倡因地制宜,开发社区地理课程资源
社区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了社区的人力资源、物质和环境资源以及管理资源,其类型丰富多样,质量的深度与广度都远远超过学校,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如果紧紧依靠书本与校内课程资源是无法完成新课改的课程目标任务的,而社区向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课程资源、实物课程资源、环境管理资源等,是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活教材,并且这些课程资源能够为我们的地理实践、地理体验与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社区发挥着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为地理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大的活力,使脱离了校内资源的束缚,突破课堂而与社会紧密结合;社区中的文化氛围及归属感,同时对青少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因地制宜,积极开发社区地理课程资源来辅助地理课程教学,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4.结语
地理课程资源是地理新课改中的一大亮点被提出来,而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正是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其需要一种开放的观念,要与教材进行整合、取舍、增删,构建开放性的课堂,开展研究性的学习,而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使其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交叉性和互补性,课程资源也是如此。所以,在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既要体现地理课程资源的特色,又不能形成学科壁垒,最终要促进学科间课程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发展,建立课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本文论述了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涵及类型、原则和主要策略,从理论上、实践上对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