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现代教育技术定义

现代教育技术定义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25 14:36: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现代教育技术定义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现代教育技术定义

篇1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回顾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对教育技术的五次不同的界定,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本质;然后,结合实际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设性措施。

关键词 :教育技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本质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1.02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1—005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湖北医药学院研究生启动基金项目“大学英语教师计算机自我效能和一般教学自我效能的研究”的部分成果(编号:2010QDJ04)。

收稿日期:2014—06—26

作者简介:王国良(1975— ),男,湖北襄阳人。湖北医药学院大学英语课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师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基于课堂和计算机互联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1]现代教育技术和大学英语教学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但是,回顾十余年来的改革历程,现代教育技术和大学英语教学的整合依然步履蹒跚。因此,本文力图正本清源,通过分析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在教育技术认识方面的误区和在运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障碍,尝试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美国对“教育技术”界定的变迁

美国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执牛耳者,探析美国对“教育技术”界定的变迁有助于深入地了解和把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教育技术”于1970年由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简称AECT)首次提出,后来经历了1972年、1977年、1994年和2005年的四次修改:

(一)AECT在1970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一种根据特定目标来设计、实施与评价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它以对人的学习和传播的研究为基础,综合运用人力、物力资源,以达到更有效地进行教学的目的。

(二)AECT在1972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这样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促进人类的学习。

(三)AECT在1977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一个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

(四)AECT在1994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及实践。

(五)AECT在2005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

上述定义的变迁说明人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逐步深化,也反映出教育技术发展的两种基本趋势:(一)教育技术研究的目标由强调“达到更有效的教学目的”(1970年)转变为“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2005年),体现了现代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重大转变;(二)人们越来越注重对教育技术的正确的、适当的利用,将那些违背基本教育原理和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论及实践排除在教育技术之外。

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演变及发展趋势可以归纳出以下三点:

第一,现代教育技术是由教育硬件、软件、方法和理论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也是运用系统方法对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以及教学模式构建等方面进行优化整合的过程。因此,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必须具有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所包含的七个维度的知识和技能。[2]

第二,教师在将教育技术融入学科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居于非常关键的主导地位,[3]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其对技术实施的各个阶段进行引导、监控、评估以及及时采取补救性措施的角色是无可替代的。任何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改革都不能抛弃“教”,而完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

第三,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必须紧紧围绕“促进学习和改进绩效”这个中心,不能为技术而技术,更不能违背基本的教育规律和教师道德规范,滥用或错用技术。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时,必须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作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存在的问题

自从2003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式启动以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日益普及。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动下,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正朝着自主化、个性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实证研究表明,计算机网络与课堂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优化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升教学质量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4]但是,在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因受自身素质和客观条件所限,对教育技术主观认识片面,并在教学实践中对其进行滥用和低值利用。

教师对教育技术认识的片面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有些教师认为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必然能够改进教学,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度地依赖现代教育技术,在PPT课件的制作上花费过多的精力,却忽略了对教学内容和本质的探究,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二)有些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实际上,在情感、人生观等教育功能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绝不可能取代教师。

教师在实践中对技术的滥用以及低值利用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英语课堂教学娱乐化和低智化。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过多的与英语学习毫不相干的英语影视,浪费了学校宝贵的设备资源和学生的时间。(二)有的教师在备课时几乎不对参考课件作任何修改,上课时也基本上是从头到尾不停地翻PPT,课堂气氛十分沉闷,缺乏语言学习中所需要的人与人之间起码的情感交流。

大学英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的不足成为制约教育技术和大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瓶颈。大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仍然缺乏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缺乏教学设计,交互性和趣味性不强,缺乏熟练使用先进教学管理平台的能力。[5]与此同时,大学英语教师在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方面接受的在职培训相当有限,状况非常令人担忧。[6]

四、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要积极地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深入地研究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摒弃对于教育技术的消极的、错误的态度和看法,系统地掌握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地设计和开发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创造较为理想的学习环境。

其次,在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而绝对不是为教师减负,教师的作用比以往更加重要。[7]所以,必须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从分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入手,帮助学生制订合适的学习目标;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必要的监控,并提供及时的反馈,指导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同时,应经常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最后,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以及各高校应该不断地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投入和技术支持,通过定期进行校本培训、外派学习等形式,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逐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S].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张静.三重视角下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之内涵与特征[J].远程教育杂志,2014(1).

[3]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12(6).

[4]李晓玲,杨苗,陈荣歆.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对大学英语各项技能的作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2).

篇2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一种重要的技术,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效地结合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内涵

1994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教育技术领域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1]此定义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李克东教授曾经关于现代教育技术提出了如下定义: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的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2]现代教育技术更体现出了现代的特征,要求充分利用的现代的一切技术为教育服务。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是以学习为中心,现代教育技术是以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学习过程和资源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对学习过程和资源进行开发、设计、利用、管理及评价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技术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一切工具、方法技能及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的教育技术和无形的教育技术两大类。有形教育技术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包括传统教学用的黑板、粉笔等,或者现代使用的幻灯放映、计算机网络、视听器材、卫星等各种教学媒体。无形的教学技术既包括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技巧、方法策略,且包括其中所蕴含的教学思想、理念等。

2、职业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职业教育有广义职业教育和狭义职业教育两种。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职业教育是指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人们为自身职业能力发展及运用所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可以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及不同职业背景的人们提供的教育,它不仅仅指单纯的学校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混合模式;不再是终结的教育,而是贯穿一生的终身教育;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职业教育是指普通教育以外的任何具有职业性质的教育培训。

3、现代教育技术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及教学环境的变革,而且促进了职教教学模式、现代职教教学理念的转变,有效地促进了职教信息化与现代化的进程及职教科学研究的开展。

(1)促进了职教教学方式变革。(2)推动了职教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及各种现代教学媒体不断更新、普及,既为职教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提供了必要和可能,又对此改革提出了新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职教教育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3)促成了构建职教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现代教学媒体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效地对教学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培养了合作精神并形成了高级认知能力。在职业教育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转变教育思想理念,按照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学习者认知心理,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职业教育新型教学模式。[3](4)促进了职教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职教中,要求逐步建立现代化的职教理念,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现代职业教育不仅要求传递给学习者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实现了学习者自由、自主地学习,能让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主动发现,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的培养。

4、职业教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及启示

(1)运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要充分考虑由教学目标、计划、教学内容、培养方案、教育者、学习者、教学手段、方法等因素所构成的教学系统,不能单独地强调某一方面、片面地考虑个别方面,而要在整个系统中寻求整体最优,使现代教育技术产生最大的效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最优化。(2)重视职业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是职教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符合职教的规律,即职业教育即要符合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满足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要,还要符合学习者的认知心理,通过学习者自身的发展,探索及意义建构等途径来获取知识。(3)教学资源与过程应并重。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教学过程包括教育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管理方面的建设。虽然硬件和软件重要,但是仅有硬件和软件教学还是无法进行的,只有对教学的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然后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充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才能使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发挥更好的作用,使教学资源有效地服务于教学过程。(4)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建设虚拟学校、网上学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职业教育的功能,使职业教育突破地域和时空,为真正实现人类的职业教育探索出新的形式。[4](5)加强职教信息化建设,推进现

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要能够满足职教发展需求。不断地提高职教装备水平及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促进职教的现代化建设。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职教领域中的普及应用,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对职教的影响是很必要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和职业教育双方面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3

2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越来越凸显优势。

2.1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从教育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的高度提出,要扎实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管理和教学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越来越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然而,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无论是教学信息化还是教育信息化都离不开以云计算、多媒体以及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水平。

2.2丰富教学手段

高职院校在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时多使用包括多媒体课件、视频、互联网等在内的现代教学媒体。这种教学方式形象生动,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往一些晦涩难懂、枯燥抽象的知识点只能通过教学模型、道具以及板书等方式向学生展现,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未必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而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技术,集声像字画动态显示于一体,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微观的理论宏观化,让学生身临其境。

2.3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大程度地提升课堂效率。现代大多数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替代传统板书,利用多媒体课件容量更大、方式多样、更吸引学生等特点,将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融合到多媒体课件中,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提升了教学效率。

2.4开拓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大多数高职院校已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通过资源共享和互联网等方式,将课程内容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书本上,更是呈现在网络上,打破了教室的框架,让教学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学生能够通过网络随时接收到教学信息。同时作为最新的教学方法,近几年兴起的慕课、微课教学模式利用交互网络技术,采用了“反转课堂”的新思路,不再是教师课堂上“拼命地讲”,学生“被动地学”,而是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在课下学习微知识点,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和检验学生课下学习的成果。这种新技术可以说是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新变革,颠覆了传统教学,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3江苏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应用现状

3.1.1现代教育技术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江苏省是一个科教大省,现代教育技术一直深受重视。江苏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要举办全省高职院校信息化大赛、微课比赛等赛项,从竞赛的角度督促高职院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加强。全省还举办多样化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师参与培训的比例逐年增加。同时各高职院校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不少学校加大了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教学媒体数量,完善配套设施,引进教学软件,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保障。

3.1.2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比例增大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均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提出了要求,不少学校将教师参加相关竞赛取得的成绩纳入绩效考核甚至是职称评定。这也侧面推动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自我要求。经在部分高职院校进行的调研,受调研学院80%,以上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用PPT等多媒体教学工具;有一部分专业还将信息化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开发信息化课程,实现教学、反馈全网化;少数老师能够结合信息化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完善教学设计。

3.1.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操作型应用技术人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通过多媒体、网络等手段能够使课堂效率更高;通过三维动画、PPT展示等方式能够使教学重点更突出,教学难点更易懂;通过微课等教学改革能够使复杂的教学知识更碎片化,接受程度更高。

3.2存在问题分析

3.2.1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的认知度不够

在调研过程中,受访的绝大多数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理解不够,都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多媒体以及网络的应用,并未从完整体系的角度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多数还停留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软、硬件应用角度,尚未关注到现代教育技术潜件(教学设计)的应用,而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应该是教学设计。另外,由于有的学校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考核挂钩,因此容易出现教师被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主动性不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流于形式等问题。

3.2.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还存在较大差异

①地区差异。

目前江苏共85所高职院校,苏南等地区的职业院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程度和方法都略高于苏北地区的部分职业院校。

②年龄差异。

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比例较大,但是年龄较大的中老年教师应用比例偏低,而且手段也比较单一,主要是教学课件的使用。

③水平差异。

高职院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也不一致。有的教师仅会制作简易版的PPT课件,也有的教师能够用Flash等更高级的软件实现教学过程的可视化。

3.2.3教师对多媒体课件依赖过大,更新速度慢

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采用了PPT等多媒体课件,但是有不少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只是点点鼠标,将课件内容读出来,而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有的教师对多媒体课件依赖性较大,甚至出现了没有多媒体课件就无法上课的情况。现代教育技术应该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应该代替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体。还有的教师制作完课程的多媒体课件之后就“高枕无忧”了,每一轮教学都使用完全一致的课件,并不对课件进行及时的更新和修改,使得课件的知识点陈旧、老化,甚至是过时的内容。

3.2.4对现代教育技术缺乏合理规划

有的高职院校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上还停留在喊喊口号,并没有付出实际行动。也有的学校虽然开展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但缺乏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结构规划,没有设立独立部门开展此项工作,仅仅将此项工作放在教务处等相关部门,但这些部门有的工作人员对现代教育技术并不了解,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部分学校由于建设经费限制,无法实现全网覆盖,也没有购买先进的教学软件和设备,导致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效果不佳。有的学校将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竞赛成果纳入绩效考核以及职称评定,容易造成教师急功近利,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流于表面。

4基于“三维四层”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建议

4.1构建现代教育技术“三维”应用体系

现代教育技术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应用体系,包括物化形态的现代媒体技术,智能形态的现代媒传技术以及教学系统设计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我们可以采用三维应用体系:维度一,以教育技术潜件建设为核心优化教学设计。《教育技术手册》一书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潜件的概念,提出教育技术潜件是指理论构想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是教育技术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中认为潜件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设计,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最容易忽略的内容。高职院校的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应该以潜件设计为出发点,结合高职教育以及岗位需求,设计出与课程、岗位相匹配的课程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系统地设计新型媒传教学方法,并将教学方法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出来。维度二,以教育信息化为背景开拓新型媒传教学法。媒传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利用了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利用这些媒体进行学的方法。常用的媒传教学法有:播放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成绩考查法、训练教学法。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出现,一种新型的媒传教学法也随之出现——微型教学法。国际上风靡全球的慕课(MOOC)改变了传统的教学体系,将学生体验、师生互动完整地结合起来。相对于慕课而言,微课更适合高职教学,微课是将完整的知识点碎片化、微小化,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对教师而言,微课能够通过反转课堂的方式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解决教学重难点;对学生而言,微课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实现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维度三,以现代媒体技术多样化为途径丰富教学手段。在当前,可以应用于教育中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模拟与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络通讯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对这些信息技术的选择使用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需要加以选择。既要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络等高科技;还要在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条件下,积极使用视频、音像技术,如微课、慕课等。同时学校在对老师的日常考核中也不能仅仅向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倾斜,而应该鼓励老师采用多样化现代媒体技术,从而丰富教学手段,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4.2实现信息化与现代教育技术“四层”有机结合

信息化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平台和资源,现代教育技术又为教学信息化提供了保障,这二者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将教学信息化发展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结合起来,从网络、资源、应用、人才的4个层次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

①从网络的角度:

信息网络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也是其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中国卫星宽带远程教育网络。为进一步实现信息化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应积极打造“网络校园”,互联网全覆盖,实现课堂无界化。同时积极建设现代教育技术配套设施,引入更加先进的教学软件,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供条件。

②从资源的角度:

教育资源是信息化的核心。教育资源可以分为以教育信息载体为核心的教育软件资源和以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为核心的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两大类。高职院校应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开发教育软件资源,建立专业课程资源库,实现课程微课化。

③从应用的角度:

一方面应做好现代教育技术潜件建设,这决定了现代教育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向,关系到信息技术应用的效果;另一方面应结合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未来就业岗位需求以及高职学生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教育模式,并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这一教育模式;第三,应进一步提升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基本技能,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第四适时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研与实践,并将其作为高职院校信息化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主要任务。

篇4

2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误区

由于受特殊的地域以及其历史发展等因素,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地区,特别较偏远的地区发展比较缓慢。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地区的应用在逐渐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及知识量的剧增,数字化的差距也在逐步增大,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除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与能力外,还需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但是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与应用存在很多的误区。他们把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简单等同于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2.1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解决传统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在中小学教育的数学教学中,存在学生对某些知识点不容易理解的情况,仅仅借助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模式是不够的。当有了多媒体技术以后,热衷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解决教学问题的老师就希望能够把那些不容易理解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来使学生理解,并认为学生不能理解的或者复杂的问题,只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就一定能够解决。

2.2现代教育技术就是用计算机来演示的教学

很多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就是用计算机演示来进行教学。一些老师纯粹地认为只要在上课的过程中使用了计算机演示来进行教学就是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把教学内容呈现在屏幕上,或把不相关的视频、图像、动画、声音、音乐加入在教学课件中,就算是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教学。

2.3现代教育技术不应使用在教学中

有些教师完全否定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是把声音、视频、动画、图片引入课程中,这些多媒体素材不仅没能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反而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五花八门的多媒体素材中,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吸收知识,同时让老师更难掌控课堂的教学秩序及把握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点。

3正确理解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不应被简单地理解成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它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系统科学及信息技术等领域。正确地理解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师在传达及使用信息技术中给学生传播正确的观念,引领教师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更有利于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技术仅仅只是工具。现代教育技术中技术的应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技术包含了传统的媒体技术,也包含计算机技术,在现有的观念中偏向于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作为教育教学的工具,除了具有传统媒体的功能之外,由于其独有的多媒体技术,使其在展现教学内容过程中更受老师与学生的偏爱,但是多媒体技术仅仅是将我们的教学内容以视频、图像、动画、文字的方式呈现,由于多媒体技术的生动形象以及能够展现一些无法通过文字让学生理解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个知识点。但作为工具,它并不能解决所有传统教育中无法解决的教学问题。(1)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计算机演示教学不等于现代教育技术,它只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一部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技术,应注重理论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应用技术的指导意义,注重教师在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方面知识的提高。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教育学的相关原理,知道传播原理及传播方式,通过理论指导教师,更好地发挥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2)理性看待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当新的技术产生并应用时,我们不能一味地夸大新技术的作用,也不能因为新技术存在某些缺点而将其完全否决,更不能固步自封地只使用传统的技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它的优点,使新的技术为教育和社会作贡献。

4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地区教育中的应用

4.1加强理论对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必须认识到理论对技术的指导作用,理论与技术随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因此民族地区的教师更应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定期将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相关的理论传递给教师。由于大多数民族地区的教师都是一线教师,除了通过定期的传统培训方式外,更便捷的方式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培训。可以通过专门负责的教师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学习资源,将这些学习资源通过互联网传递给需要学习的教师,然后再进行必要的考核即可。

4.2提升教师应用技术的能力

技术的应用是民族地区教师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除了教师应用技术能力本身比较弱之外,还与民族地区的硬件配置状况有一定的关系,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应用技术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一些短期的培训来提升教师应用技术的能力,保证教师能够进行简单的课件制作、素材处理等。此外,还应结合教师所教授的不同学科,利用适合不同学科的软件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观摩让教师学会将课件、网络资源熟练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增强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检索、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民族地区的教师学会利用网络资源。

篇5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造就了现代教育技术腾飞的时代,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整合,为学生学习数学创设身临其境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的课堂能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表象的形成与内化,从而使得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1现代教育技术简述

1.1定义: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在2004年将教育技术定义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由定义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更加强调现代的信息技术,比如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现实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1.2特点

1.2.1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符合教学规律: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符合加涅(R.M.Gagne)的认知学习理论,即人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阶梯式发展过程:把感知、理解、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记忆得到强化,有效地促进个体主动参与认知结构不断重组的递进式学习过程。1.2.2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提供充实、生动的教学内容:现代教育技术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为学生创造宽阔的时域空间,既可超越现实时间,生动地展示历史或未来的认知对象,又能够拓宽活动范围,将巨大空间与微观世界的事物展示在学生面前加以认知。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以多媒体为传播载体,我们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促进孩子表象内化。

2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促进小学生表象的形成和内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能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生动形象的感知材料,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形成表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形成数学表象;能促进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主动进行思维,在思考中促进表象内化。

2.1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在丰富情境中形成数学表象

知识的学习,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来接受和理解知识,在头脑中构建相应的认知结构。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数学表象的形成。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在网络环境下运用课件辅助教学,就能很好达到这个目的。(1)首先屏幕上显示大小不同的长正方体物体(文具盒、药品盒等),问学生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然后点击鼠标,每个图形变成大小不同的长方体,从而建立长方体的表象。(2)电脑演示画长方体的过程,然后学生尝试画图,通过手眼脑各种感官的参与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3)电脑动态展示长方体各部分,面、顶点、棱,使抽像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通过观察比较深入认识长方体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以上实例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让静态抽象的概念,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的融入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在此过程中,有效地构建了长方体的知识表象。

2.2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在互动中形成数学表象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教育部《关于我国数学课程研制的初步设想》指出,要通过数学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革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提供给学生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归纳、验证,有效形成数学表象,作出数学结论,让儿童获取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环节的呈现,加强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讨论,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选择适宜的思维方向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策略的运用,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在互动中形成数学表象。比如,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来学习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师可运用课件展示各种三角形的拼接法、度量法和幻灯演示法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等。

2.3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在思考中将表象内化为知识

目前的认知心理学显示,表象不仅能够储存,且能对储存的表象痕迹实施加工重组,构成新的表象,从而形成知识。因此,教师要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教学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在思维中完成表象的积累和内化。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一位数除法(36÷2)时,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体会:3捆(3个10)平均分2份,每份是1捆(1个10),十位商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6根合并成16根,再平均分2份,每份是8根(8个1),个位商8。通过观察体会剩下一捆要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在观察中进行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有效促进学生将积累的表象内化为知识。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电脑、录像、投影、幻灯等现代教育技术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小学生的表象积累和表象形成,并将表象转化为数学知识。这样,就能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已经看到多媒体技术对学习者产生的良好效果,有些优秀的软件和恰当的教学内容的结合确实帮助学习者解决了过去头疼的若千难题,使学习变得更流畅、自主、丰富、快乐而深人。这一由多媒体所成就的实效也同样适用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过程。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留学生学好汉语,提高汉语交际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对外汉语教师探究的课题。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就是应此而有的建设,它是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和技术支持而发展的。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而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思想在198,年美国出台的“2061计划”(project206)中被清楚地描述出来。它更快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为构建多媒体教学模式提供可能。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持,为课堂引入崭新的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可让现有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较好地适应满足信息时代汉语学习者的需求,情境教学,互动以及人机交互作用等教法得以精进,课堂教学成效得以提升。

    本文以教育技术为主要依据,探计现代教育技术在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中的作用,为多媒体技术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分析和指导。

1、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界定

    教学模式是教学论的重要概念,在教学中起着连接理论和课堂教学的桥梁作用,对关联基本概念的厘清有助于对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概念内涵的理解。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在特定领域的表现形式,而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又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

    在这两个概念基础上界定的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会呈现更清晰准确的面貌。

   1.1教学模式的几种定义

    1972年,美国的乔伊斯·威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将教学模式定义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间学习的过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和范型。”

    何克抗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

    钟志贤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对理想教学活动的理论构造,是描述教与学活动结构或过程中各要素间稳定。关系的简约化形式。换句话说,教学模式是一种反映或再现教学活动现实的理论性、简约性的形式。”

    祝智庭认为“教学模式,又称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和构型。研究教学模式,有助于我们对复杂的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做简要的表述,分析主要矛盾,认识基本特征,进行合理分类。”

    赵金铭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化的教学或学习范式。”

    周淑清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指导下,将教学诸要素科学地组成稳固的教学程序,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规范教学课程中的种种活动,使学习得以产生。”

    崔永华认为“教学模式指课程的设计方式和教学的基本方法。”

    由上各家之言,让我们对教学模式的内涵有较为充分的认识。每一种特定的教学模式,都会有所侧重。为便于理解及进一步阐述所论主题,本文择取《教学论》中的定义,即“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完成某一类学习目标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简明教学结构框架及其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通常是对几种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组合应用”。

1.2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运用在具体领域的过程中,学科的特点对教学模式的特定性有决定作用。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就是从汉语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语言应用特点出发,结合第二语言教学的一般性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在汉语教学中形成或提出的教学(学习)范式。这种教学(学习)范式以一定的对外汉语教学或学习理论为依托,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提出课程教学的具体程式,并对教学组织和实施提出设计方案。它既是一种形而上理论的反射体,又具有清晰的可操作性的教学范式”。

1 .3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参考上述教学模式和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界定,我们认为基于多煤体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是以现代教育技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媒体认知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多媒体为技术手段,整合资源,创设情境、互动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优化教学各要素,运用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达到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标。

    该定义内涵中有四个“突出”,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技术手段的作用,突出了要素组合的必要价值,突出了以学为主的策略方向。

2、现代教育技术在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中的体现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所强调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在教学模式的探索中起了相当关键的指导作用,它对“以教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作以修正。而且,它涉及的诸多范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指导作用显著,其依托信息技术的理念和技术运用对构建多媒体教学模式起着核心作用。

2.1现代教育技术定义

    1970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成立,这被认为是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技术学科和研究领域形成的标志。1994年,西尔斯(seels)与里奇(richey)合写的专著《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发表。书中给教育技术作如下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2.2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对象、五个范畴”。

    “一个目标”是指学习。教育技术是为了学习。

    “两个对象”是以学习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在促进学习的过程与资源设计两个方面的研究结果,产生出各种教学设计模型(models,或模式)。

    “五个范畴”是指相互作用的五个研究范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其内涵说明分析如下。

    设计是指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和教学策略的指定(教学策略中又包含教学活动程序和教学方法等两个方面),教学内容和相应知识点排列顺序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信息与反馈信息的呈现内容与呈现方式设计以及人机交互作用的考虑等等。

    开发是指将音像技术、电子出版技术应用于教育与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基于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技术(cai和icai)的开发研究以及将多种技术加以综合与集成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

    利用是指应强调对新兴技术(包括新型媒体和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与传播,并要设法加以制度化和法制化,以保证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

    管理是指包括教学系统、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研究计划与项目的管理。

    评价是指既要注重度教育、教学系统的总结性评价,更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并以此作为质量监控的的主要措施。

    以上定义,传达出现代教育技术的精髓。

    首先,反映出以学为中心的新的教学理念,用技术促进学习者的“学”。

    其次,突出了学习者的作用,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认知过程。

    再者,强调学习资源设计,指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的设计。教学环境的设计一般指与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关的教学设计。

    最后,以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依托,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2 .3现代教育技术在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中的功能体现

    (1)现代教育技术体现了多媒体信息的“教导”功能。

    信息技术可以将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融为一体,从文字、图表、动画、音频、视频等多个角度去刺激学习者,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深学习者对语言点理解、记忆和掌握,促进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

    多媒体代替了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功能。实现了媒体的跨越,媒体由辅助教师演示、讲解的工具转变为学生手中的认知工具、学习工具。传授知识的方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丰富了课堂教学功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对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手段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学习结果可以立即反馈。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进行汉字、词汇等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2)现代教育技术体现了让对外汉语学习者在情境和资源中“角色满足”的功能。

    在多媒体教学中,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

    用资源学习是一种崭新的认识。教师用各种相关优化的教育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更能开阔思路,发展创新。

    (3)现代教育技术支持和体现了多煤体汉语教学手段的“持续开发”功能。

    第一,信息技术注重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技术(cai和icai)的开发研究以及将多种技术加以综合与集成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多样,而信息技术的开发,因其强调对新兴技术(包括新型媒体和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与传播,在教学中能相应地给予多元的、丰富的、优化的辅助资源。

    第二,利用超文本技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组织与管理,使学习内容的调用极便捷,能满足学习之需。其模拟人类思维特征,将教学内容通过节点(用于储存各种信息)和链(表示各接点之间的关系),组成含有许多分支的信息网络。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方式组织管理信息,使得学习者不必按一定顺序提取信息,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

3、现代教育技术对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建构指导作用的分析

    以上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范畴和它在教学模式建构中的功能体现作了介绍与分析。在建构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将这一理论思想贯穿其中,在四个方面产生出其有价值的指导。

    第一,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为中心的模式。它需要进行语言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和教学策略的指定,教学策略包含教学活动程序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信息内容设计。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核心的应用之一。

    第二,多煤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是用技术促进学习的模式。建构模式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在真实环境中运用目的语(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仿真性的探索情境,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大量交际活动或模拟交际活动,从而让学习者提高语言运用的实际能力。

    第三,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是具有互动性的模式,让学习者通过协作、会话完成交际过程。该模式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实现人机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不同层面的互相沟通和反馈。如在多媒体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学习规定课程目标下的相关语言知识,也可以实时的人机互动进行交际能力的训练。

篇7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已经看到多媒体技术对学习者产生的良好效果,有些优秀的软件和恰当的教学内容的结合确实帮助学习者解决了过去头疼的若千难题,使学习变得更流畅、自主、丰富、快乐而深人。这一由多媒体所成就的实效也同样适用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过程。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留学生学好汉语,提高汉语交际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对外汉语教师探究的课题。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就是应此而有的建设,它是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和技术支持而发展的。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而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思想在198,年美国出台的“2061计划”(project206)中被清楚地描述出来。它更快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为构建多媒体教学模式提供可能。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持,为课堂引入崭新的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可让现有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较好地适应满足信息时代汉语学习者的需求,情境教学,互动以及人机交互作用等教法得以精进,课堂教学成效得以提升。

本文以教育技术为主要依据,探计现代教育技术在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中的作用,为多媒体技术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分析和指导。

1、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界定

教学模式是教学论的重要概念,在教学中起着连接理论和课堂教学的桥梁作用,对关联基本概念的厘清有助于对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概念内涵的理解。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在特定领域的表现形式,而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又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

在这两个概念基础上界定的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会呈现更清晰准确的面貌。

1.1教学模式的几种定义

1972年,美国的乔伊斯·威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将教学模式定义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间学习的过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和范型。”

何克抗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

钟志贤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对理想教学活动的理论构造,是描述教与学活动结构或过程中各要素间稳定。关系的简约化形式。换句话说,教学模式是一种反映或再现教学活动现实的理论性、简约性的形式。”

祝智庭认为“教学模式,又称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和构型。研究教学模式,有助于我们对复杂的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做简要的表述,分析主要矛盾,认识基本特征,进行合理分类。”

赵金铭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化的教学或学习范式。”

周淑清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指导下,将教学诸要素科学地组成稳固的教学程序,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规范教学课程中的种种活动,使学习得以产生。”

崔永华认为“教学模式指课程的设计方式和教学的基本方法。”

由上各家之言,让我们对教学模式的内涵有较为充分的认识。每一种特定的教学模式,都会有所侧重。为便于理解及进一步阐述所论主题,本文择取《教学论》中的定义,即“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完成某一类学习目标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简明教学结构框架及其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通常是对几种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组合应用”。

1.2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运用在具体领域的过程中,学科的特点对教学模式的特定性有决定作用。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就是从汉语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语言应用特点出发,结合第二语言教学的一般性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在汉语教学中形成或提出的教学(学习)范式。这种教学(学习)范式以一定的对外汉语教学或学习理论为依托,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提出课程教学的具体程式,并对教学组织和实施提出设计方案。它既是一种形而上理论的反射体,又具有清晰的可操作性的教学范式”。

1.3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参考上述教学模式和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界定,我们认为基于多煤体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是以现代教育技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媒体认知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多媒体为技术手段,整合资源,创设情境、互动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优化教学各要素,运用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达到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标。

该定义内涵中有四个“突出”,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技术手段的作用,突出了要素组合的必要价值,突出了以学为主的策略方向。

2、现代教育技术在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中的体现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所强调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在教学模式的探索中起了相当关键的指导作用,它对“以教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作以修正。而且,它涉及的诸多范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指导作用显著,其依托信息技术的理念和技术运用对构建多媒体教学模式起着核心作用。

2.1现代教育技术定义

1970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成立,这被认为是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技术学科和研究领域形成的标志。1994年,西尔斯(seels)与里奇(richey)合写的专著《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发表。书中给教育技术作如下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2.2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对象、五个范畴”。

“一个目标”是指学习。教育技术是为了学习。

“两个对象”是以学习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在促进学习的过程与资源设计两个方面的研究结果,产生出各种教学设计模型(models,或模式)。

“五个范畴”是指相互作用的五个研究范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其内涵说明分析如下。

设计是指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和教学策略的指定(教学策略中又包含教学活动程序和教学方法等两个方面),教学内容和相应知识点排列顺序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信息与反馈信息的呈现内容与呈现方式设计以及人机交互作用的考虑等等。

开发是指将音像技术、电子出版技术应用于教育与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基于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技术(cai和icai)的开发研究以及将多种技术加以综合与集成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

利用是指应强调对新兴技术(包括新型媒体和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与传播,并要设法加以制度化和法制化,以保证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

管理是指包括教学系统、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研究计划与项目的管理。

评价是指既要注重度教育、教学系统的总结性评价,更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并以此作为质量监控的的主要措施。

以上定义,传达出现代教育技术的精髓。

首先,反映出以学为中心的新的教学理念,用技术促进学习者的“学”。

其次,突出了学习者的作用,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认知过程。

再者,强调学习资源设计,指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的设计。教学环境的设计一般指与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关的教学设计。

最后,以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依托,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2.3现代教育技术在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中的功能体现

(1)现代教育技术体现了多媒体信息的“教导”功能。

信息技术可以将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融为一体,从文字、图表、动画、音频、视频等多个角度去刺激学习者,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深学习者对语言点理解、记忆和掌握,促进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

多媒体代替了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功能。实现了媒体的跨越,媒体由辅助教师演示、讲解的工具转变为学生手中的认知工具、学习工具。传授知识的方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丰富了课堂教学功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对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手段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学习结果可以立即反馈。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进行汉字、词汇等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2)现代教育技术体现了让对外汉语学习者在情境和资源中“角色满足”的功能。

在多媒体教学中,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

用资源学习是一种崭新的认识。教师用各种相关优化的教育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更能开阔思路,发展创新。

(3)现代教育技术支持和体现了多煤体汉语教学手段的“持续开发”功能。

第一,信息技术注重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技术(cai和icai)的开发研究以及将多种技术加以综合与集成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多样,而信息技术的开发,因其强调对新兴技术(包括新型媒体和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与传播,在教学中能相应地给予多元的、丰富的、优化的辅助资源。

第二,利用超文本技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组织与管理,使学习内容的调用极便捷,能满足学习之需。其模拟人类思维特征,将教学内容通过节点(用于储存各种信息)和链(表示各接点之间的关系),组成含有许多分支的信息网络。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方式组织管理信息,使得学习者不必按一定顺序提取信息,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

3、现代教育技术对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建构指导作用的分析

以上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范畴和它在教学模式建构中的功能体现作了介绍与分析。在建构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将这一理论思想贯穿其中,在四个方面产生出其有价值的指导。

第一,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为中心的模式。它需要进行语言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和教学策略的指定,教学策略包含教学活动程序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信息内容设计。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核心的应用之一。

第二,多煤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是用技术促进学习的模式。建构模式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在真实环境中运用目的语(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仿真性的探索情境,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大量交际活动或模拟交际活动,从而让学习者提高语言运用的实际能力。

第三,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是具有互动性的模式,让学习者通过协作、会话完成交际过程。该模式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实现人机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不同层面的互相沟通和反馈。如在多媒体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学习规定课程目标下的相关语言知识,也可以实时的人机互动进行交际能力的训练。

篇8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地位更加突出,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教育教学中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手段,它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合理地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中师数学课堂教学,是中师数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课题。

一、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这对于中师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几何,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空间想象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给数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它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在师范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创设或再现生动具体的形象或场景,揭示数学知识的背景,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和环境中充满激情地学习。例如,在讲“数列极限”的概念时,我利用动画演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描述数列{},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数列的项随n的增大,无限趋近于0的过程,以及数列{1-}的项1-随n的增大,无限趋近于1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列极限的含义。

2.变抽象为形象,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生动的教学课件能使静态的信息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有的表现力、感染力,有利于学生建立深刻的印象,从而准确灵活地掌握知识,同时,教师也达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例:在解析几何中讲解“椭圆的定义”时,利用课件演示椭圆的形成过程,教师无需过多地说明,学生就能理解椭圆的定义及“两定点的距离小于绳长”的原因。

3.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引导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在课堂上,学生可通过观察课件演示、动手操作等活动,从动态信息中观察、探索、发现、归纳规律得出结论。例如,在教学“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课时,教师可利用课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sinx、y=Asinx、y=Asinωx、y=Asin(x+φ)和y=Asin(ωx+φ)的图像,并设计它们之间的动画变化过程,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能归纳出以上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以及函数解析式中常量A、ω、φ对图像的影响,并对此内容有深刻理解。

4.给学生以示范作用。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在《数学教学法》课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为学生在小学数学课的设计和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提供参考和指导,使其能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处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快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二、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存在的问题

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率不高。

很多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只出现在公开课、汇报课、观摩课中,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真正推行,因此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不恰当。

一些教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时缺乏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支持,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将屏幕简单地当成黑板,整个课堂便成了教师操作,学生观看的形式,这与传统的使用“小黑板”并无本质区别,而且在有些时候会影响教学效果。

3.课件制作不当。

(1)课件不能为突破教学难点服务。一些教师掌握的教育技术能力有限,在制作或修改教学课件时,顾此失彼,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重点、处理教学难点。

(2)过于注重课件的动态效果。在制作课件时,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件的完美,插入了大量的图片,设计了许多动画效果,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有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作用。但忽略了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分散削弱了学生对知识的有意注意,这是不可取的。

(3)课件设计死板。教师一味地追求课件的系统性、逻辑性和程序性,而忽略了课堂教学过程的不可预测性,所以设计的课件过于死板。上课时,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总是被课件牵着走,教师总是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路引导课件既定的程序上来,甚至对学生的想法置之不理。这样,课堂就进入了一个课件牵着教师走,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怪圈,结果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很被动,违背了教学的常规。

(4)课件制作以教师为中心。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一些教师总是从自身认识事物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课件,重视如何阐释、展示教学内容的设计,而在如何通过课件教学促进学生进行思考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比较欠缺。课堂上主要表现为注重人机之间的交流,而忽视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这样也无法达到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预期目的,与现代教育技术进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师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只是一种技术工作,它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深入研究,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孙亚剑.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7,(454).

[2]朱友涵.数学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7.

篇9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要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引起了各级部门和高职学院的高度重视,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成为一个迫切的需要。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缺乏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对现代职业教育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教育理念更新不快。往往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技能掌握和认识不充分。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只把多媒体设备和信息媒体作为教学演示的工具,没有用来解决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没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效用,没有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偏低。国内外研究表明,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培养机制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仍处在一般的理论研究层面上。高职院校教师作为职业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非常有必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这对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推进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是当前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必须掌握的知识。首先,要掌握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在教育技术学界,教育技术的含义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我国教育技术界给予高度的关注,许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积极讨论、研究。从AECT94发展到了AECT2005,在2005年的《教育技术的含义》一书中,AECT2005定义为: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建、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践。由此,我们可以得出2005定义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技术研究的两个对象: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2)教育技术研究的目的: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3)教育技术研究的内容:对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的创建、运用和管理。(4)教育技术研究的两个领域:研究和实践。(5)教育技术的三个范畴:创建、利用、管理。因此,为提升教育绩效,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并提高素养和能力。

2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必备素质

当今,我们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个国家高度的关注和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同样也面临着信息化,在信息化大环境之下,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对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的工作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每个教师每天都会面对琳琅满目的信息,如何及时地搜索、分析、整理、应用有用信息,成为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实践证明,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教学的需要。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学改革需要。根据教育教学的目标,恰到好处而又富有创造性地制作教学课件,并利用网络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含量,提高教学课件的教学性和艺术性。努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努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融合程度,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3建立切实可行的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工作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机制,在组织、经费、制度等方面予以保障,在培训方式上做到科学合理,确保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3.1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培训小组

学校应针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成立专门的培训领导小组。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可以成立由分管院领导亲自任组长、教务处牵头、人事处协助、学校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培训领导小组,对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同时,应根据具体的知识点或课程,成立具体的培训小组,该小组应具备丰富的教育技术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需要拥有一支掌握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的培训小组,发挥这支队伍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和充足的资金保障,专门负责全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培养这些方面的工作,专门承担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师资培训任务。

3.2明确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培训目标

在每次培训之前,培训小组应进行调查研究,深入调查各专业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的高低。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和需要,确立准确的培训目标。如果高职院校教师具有学历高、计算机应用水平高的特点,培训重点应放在提高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方面和使他们掌握好课堂教学设计方法、教学过程调控方法、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优化方法、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效果测评技巧等与课程教学有关的内容。并尽可能地培养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的意识,侧重理论同时兼顾实践。如果高职院校教师是文科类教师,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一般不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也不是很强,那么,培训的目标就要定位在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教会他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方法,培训内容侧重实践,目标应侧重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3定期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评价考核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知识不断更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技术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学院应同时制定一系列的评价考核制度,定期对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进行考核,可采取一个学期考核一次的方式,把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纳入年终考核与晋升晋级的条件指标之一,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情况纳入督导考核范围,以鞭策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不断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技术水平。对新进学校的教师,在开展岗前培训时,应对其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专题培训,提高其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并严格评价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实行补课补考制度。

3.4采取操作性强的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方法

(1)举办专题讲座。根据培训的具体目标,培训小组可举办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邀请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或者在某一方面突出的专业教师对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强化教师在某一方面的教育技术素质,增强在某一方面的教育技术能力。(2)采用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法指为参加培训的教师提供如何处理棘手问题的典型案例,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分析、评价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的培训方法。案例应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不能随意捏造。案例要和培训内容相一致,培训教师则要组成小组来完成整个过程,包括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随后,在集体讨论中发表自己小组的看法,同时听取别人的意见,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通过案例的研究学习,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教师要根据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的案例,及时进行思考、归纳和总结,并争取做到以此类推。(3)实行师徒方式。这种方式是由一位在某一方面有经验的教师或主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对受训教师进行培训。负责指导的“师傅”的任务是教给受训教师如何做,提出如何做好的意见,并对受训教师进行鼓励。这种方式一定要有详细、完整的教学步骤。这样能在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师徒”关系,有助于工作的开展;一旦师傅有人动时,学校就能够让训练有素的教师顶替他的工作。通过师傅的带领,从事教学实践工作,以此来促进徒弟的教育技术素质发展。(4)鼓励教师自学。鼓励教师利用日常的空余时间自主学习。学校为教师征订一些专业报刊杂志和购置一些专业书籍,发放给广大教师,对积极学习者和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鼓励教师参加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探讨会、交流会、进修教育技术硕士。根据自学成绩,分别报销一定比例的费用。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是考核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应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促进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不断发展。

作者:李代勤 曹虎山 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慧.高校教师现代教育素质和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科教导刊,2014(12).

篇10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研究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培养高职生在道德、人文和科技的素养得到协调发展,是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

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高职教育提升素质教育内涵的选项

进入本世纪,新技术与新领域不断增多,其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冲击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社会与经济也进行着不断的调整与转型。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原有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改革,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素质必须更加优秀。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内容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营造职业环境氛围,按社会需求与标准组织实习教学,注重职业素质培养。贴近专业,走进学科建设;通过多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

(二)现代教育技术是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内涵的路径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0]2号明确指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为指导,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就是说素质教育要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载体。要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是如何提升高职教育提升素质教育内涵,只有正确地认识现代教育技术这个概念,才能准确地理解它在哪些方面促进了素质教育内涵提升。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94年发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定义为:“现代教育技术是关于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个定义说明了现代教育技术既具有双重性即理论性与实践性。理论性体现在如何将现代教育理论,如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各种流派学习理论综合应用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范畴;实践性体现在使高职教育更加适应以市场为导向、技能培养为目标、以科学方法为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教育与教学向模块化、多样化、社会化、产学研结合化发展,这正是应了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高职课堂教学要对传统模式中不适应培养目标的内容摒弃,变革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变革只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先进的教育手段作为指导才能实现,现代教育技术正是这种先进教育手段的选项之一。

二、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高职教育的素质教育内涵

(一)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不适应承载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造性潜力的教与学环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跨入2013年,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全新的学习方式席卷而来,教学模式产生变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倒逼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师将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在课堂内则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解决问题――这种“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师角色转变,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引导者。今天云技术、校园WIFI、移动互联网、3G、4G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M-Learning)成为现实,学生已经可以不走进实体的课堂,学到渴求的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导致的教学方式的改变,会便得教师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如何提升学生的素质。数字化校园网,提供了各科的精品课程,学生可以选择优秀的教师进行学习,而摒弃不喜欢的老师。云存储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高度交互的图形化界面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为高职学生创建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与实训环境。新型的教学模式,让教师把精力放在课程改革上,放在了如何使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更进一步提高。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问题探究,利用资源材料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举措,使得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内涵获得实质性的提升。

(二)作为主导地位的教师也应当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思想、方法改造自我

那些还应用多媒体教学,一届又一届播放着同一PPT的教师,(尽管现代教育技术给这类教师带来了方便)他们是绝对不会对提升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的内涵起提升作用。必须要让教师从那些类似于天天说相同段子的教学模式,转为学生身边的获取知识的贴身辅导员角色。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必然使得以培养社会建设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发展成学校与企业无边界,学生与员工无边界,学习时间与学习空间无边界,学生与教师无边界的阶段,师生的职业能力都将会得到良好的提升。

所以,当目标与方法确定以后,人的因素是决定的因素高职院校要提升素质教育的内涵,一定要培养一支培训与引进、联合与合作相结合的专业学科教师群、他们与MOOCs课程设计、技术制作人员一起构建成强有力的团队,而这个团队的理论支撑是现代教育技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Z].教高[2000]2号

篇11

网络时代的到来和计算机进入单位,对单位的管理者和教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如何在这样一种新形式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广大教职员工注重现代教育技术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各学科的整合,合理的利用资源,完善学习管理,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案,把现代科学技术具体的应用在学习教学中。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重要意义不断的冲击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念,以其先进独特的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立体化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并对教育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而形、色、声、像兼备的现代教学手段,常常如磁石般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全面的投入到学习中,这不仅仅是带动学生的学习,而是是对学生如何更好学习知识的一种引导,使学生能够真正的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两种:主动的学习和被动学习,一个乐意学习的人,肯定要比一个免为其学的人要学得更好,要让学生由“强学”变为“爱学”,这就需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他们喜爱的事物与情境。例如:小学数学在所有学科中,它是最抽象化,概念化的一门学科,模糊的数字概念,枯燥的定义定律,不适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我们能将这些数字的定义、定律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转变成生活中生动、鲜明的图文并茂的画面,那样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觉得:教师在组织教学或设计教学方法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参与学习中,带动学生的学习。运用现代教育中的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在学习中摆脱传统的、枯燥的学习学习氛围。现代化教学技术,能够把难懂的、复杂的、抽象的概念以图标、声像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加课堂活跃性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学习。一般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中向学习展示的都是生活中的,与学生接近的案例和方式方法,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改善和提高。

二、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扩充知识信息量,促进教学内容的快速更新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主要途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加快了学生理解进程,相当于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教学相联系,能够使学生及时的了解最新消息的同时,有利于学生开阔自己的视野,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也为学生提供了了解知识的平台。

三、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逐步把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学习为辅转变为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从旁引导为辅。这种转变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学生对所学习到的知识能够有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教师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个引导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但是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所传达的知识毕竟有限,并且教师一般的专业性用语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不能做到全面了解和接受。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缺乏积极性。而现代教育手段,弥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些缺陷,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题材和资源,使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成为全面性的学习人才。从而解决学生努力追求知识,提高自己的欲望,有助于学习的进步,达到学习的目的。 现代教学主要强调的是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为主,把学生放在主导地位,使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实用性的人才,使教学达到理想的状态。

四、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教学资源进行传播和再利用

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传播是教学在发展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在传统教学中,面对一些有经验的、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往往都不能够全面的保存下来,这是教学中的一大损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但是在现代教育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对一些资源进行科学化的保存和管理,使这些资源能够长久的保存起来,有利于教师相互借鉴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同时也有利于后续教师的改善和提高,为教学创造一个更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目前正处于发展壮大之中,实践证明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现代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迅即互特点,编制的系列各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拓展学科知识的外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面向和适应未来,把多媒体技术有效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营造更具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有可能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