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农业旅游策划

农业旅游策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25 14:36: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业旅游策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农业旅游策划

篇1

观光农业是把休闲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可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习、品、画、摄、购,在满足人们精神物质需求的同时,为项目举办方和项目所在地农民创造经济收益。作为现代旅游产业的一个分支,每个观光农业项目也必须经过旅游产品的科学策划,即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创意形成、创意筛选、市场定位、概念形成和市场可行性分析后,结合项目实际可利用的旅游资源,确定客源可靠、市场欢迎、经济可行的旅游产品体系。

1 观光农业旅游产品策划的基本原则

1.1 市场先导的原则

观光农业旅游产品也就是一个观光农业项目可以提供给潜在顾客的旅游项目。产品的选择和设计,必须以市场为先导,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正确进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锁定某个特定的、特征清晰的、能成为我们所设计产品的购买主力的重度消费群。

1.2 差异性原则

旅游消费是旅游者用脚投票的过程,一个成功的观光农业项目,其旅游产品必须与其他旅游产业、周边其他观光农业旅游产品之间形成显著的差异,避免或干扰特定客户群进行同类产品的简单的价格类比。

1.3 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游客而言,能用更少的价格买到更多的体验和幸福感,二是对项目建设者以及项目所在地农民而言,能用更少的投入,卖出更高的价格。

2 重庆市生态农业示范区旅游产品设计

重庆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地处重庆市南川区西北部,包括大观镇、黎香湖镇、河图乡等五个乡镇,幅员面积2.45万hm2。根据《重庆市(南川区)生态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基地产业功能定位为以花卉苗木研发、种植、销售为主导,同时兼顾乡村度假旅游、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等衍生产业。

2.1 示范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基地紧邻重庆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大观高速出口离重庆主城仅半小时车程。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地形舒缓适宜,土地资源丰富且价廉,气候宜人,自然资源较丰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景观,是示范区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的最大优势。

示范区发展观光农业的最大劣势在于,重庆市范围内已经有了北碚区静观、巴南区界石和南泉、九龙坡区白市驿、江北区铁山坪等多个观光农业的产业集群,且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在整个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示范区作为一个后来者,面临巨大的行业竞争压力。

2.2 旅游客源分析

项目客户群主要定位为城市中高收入阶层,以自驾游为主。客源分为三个级次:一级市场包括重庆主城、南川、涪陵、武隆、綦江、万盛,本级市场位于基地周边地区,而且基地与上述地区的距离都在0.5~2小时车程之内。二级市场包括成都、遵义、贵阳、长沙其他城市,二级市场是未来花木基地的潜力市场。三级市场包括花木基地的三级市场是除一级、二级市场以外国内其他省份及海外市场。

2.3 旅游产品主题

主题是一个产品的灵魂,旅游产品的主题要明确、新颖,项目策划者要在差异性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掘项目所具有的自然特色、人文底蕴乃至科技含量,吸引旅游者的眼球。在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示范区观光农业旅游产品的四个主题:①律动山田:强调大地艺术的韵律,区别于城市的田园风光;②花香小镇:强调乡土的秀、巧、美,亲切的小镇风情;③碧林幽海:强调园区的整体的生态优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④多彩心城:强调示范区花木基地所具有的色彩斑斓特质,及本案对周边发展的带动。

2.4 旅游产品设计

基地内景点主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打造与利用进行设置。规划围绕旅游的六大元素(吃、住、行、游、娱、购)的挖掘,分别设置各种旅游项目。

2.4.1 元素之一:吃。打造生态田园景观的规划区主要以农家餐饮和鲜花菜为主。品尝特色农家餐饮是了解农家文化重要的项目之一,该餐饮主要以“绿色、无公害”为主题,选用农家无公害蔬菜和绿色动物肉制品为材料,如野地种植的蔬菜、野地圈养的鸡、鸭、鱼等,烹饪时尽量保持食物的原味,使游客通过品尝该农家菜的新鲜和美味后,感受农家的气氛,放松心情,享受农家的自然与纯朴。

以花入馔,中国早已有之。清代的《群芳谱》里列举了58种花卉的食法,鲜花成为美食家的佳肴。花朵中大多富含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锌、铁、钾等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独特的营养、美容和医疗价值。示范区可结合规划区内种植的特色花卉,打造具有自然风味、色香味俱全的鲜花菜。

2.4.2 元素之二:住。综合考虑不同游客的不同目的,将在此居住的人群分为长期居住、中期居住、短期居住3类。

长期居住主要指当地居住的居民。考虑其就业需求,策划开设农家客栈、栽种花卉、农家体验、后勤服务、特色商品买卖、农家特色餐饮、便民超市等项目。

中期居住主要指来此进行度假、疗养的游客。游客可通过花艺文化体验,了解花卉文化。同时在农家生活,将各种农家体验项目融合,丰富项目种类,使游客也能体验一系列农村生活。不仅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也从身体及心理上完成从城市生活到农家生活的转变,进而得到全身心的彻底放松。其居住场所有乡村度假酒店、生态农庄等。

短期居住对象主要为来此进行休闲旅游、农家生活体验,以求缓解压力、放松身心、回归自然的游客。其居住场所有旅游接待酒店、农家客栈等。短期居住游客一般为几日之内,可策划花艺文化体验、农家生活体验、游客互动活动等项目,帮助游客达到其旅游目的。

2.4.3 元素之三:行。通过对规划区内主要交通干道的花木主题设计,分别以“玉棠大道”、“吉祥路”、“浪漫路”和“幸福路”突出“一路一色”的理念。

登山道路上通过对各种花卉类雕塑的设置,形成特色鲜明、充满趣味性的游览步道。

2.4.4 元素之四:游。以游客旅游在游览过程中的观光、参与、体验等方式为基础,设置各种主题花果园、农家活动、农耕活动等。

水果采摘园通过利用现状山体栽种各类适合当地生长的水果,游客通过采摘、品尝达到趣味性的心理感受。

农家生活体验区主要位于新型农村社区内。社区内通过设置各种具有农家生活代表性的场景吸引游客,如:绿色蔬菜采摘、瓜果采摘、农耕文化体验、农家餐饮、传统纺织学习、陶艺体验、手工刺绣学习、农家烹饪、包饺子、农家粽子包扎、篝火狂欢、野外烧烤、婚礼体验、拓展训练、垂钓、采茶体验、品茶等。游客通过与当地居民通过共同劳作体验乡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相区别的生活方式,达到追求自然、返璞归真的心里需求。

篇2

中图分类号: F5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9-117-02

观光农业旅游以农业生产为依托,把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同旅游业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使得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农

业的产出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游客充分体验农业的乐趣,进而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双重增收的目的。

一、武汉市东西湖区发展观光农业旅游产品的优势条件分析

(一)区位优势

在地理区位上,东西湖区的东、南两面紧紧依托武汉市老城区和人口密集地带,向西和向北连接省内的汉川和孝感,属湖北省腹地,是华中地区最为富庶繁华的地区之一。在交通区位上,东西湖南有汉水航道,北有天河机场,既有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横贯境内,又有市内解放大道、常青路直达,距武汉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汉口火车站仅数步之遥,离武汉天河机场也只十五分种车程。在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即将建成的轻轨和地铁也将直达东西湖区,汉口金家墩长途汽车客运站也将整体搬迁至此。届时,东西湖区将成为武汉市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其区位优势和可进入性优势将更加明显。

(二)政策优势

2000年1月,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了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2002年,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成立了生态示范建设区,经国家农业部批准成立了武汉食品工业加工区,我区成为武汉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武汉吴家山台商投资区等“三区一园”和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区政府和园区一套行政系统统一服务,决策灵活、服务到位,办事简便。

(三)资源优势

东西湖区有着较为丰富和独特的旅游资源,金银湖高尔夫俱乐部在华中地区仅此一家,惠安大道两侧30余公里的生态农业景观带气势宏大,景德寺、柏泉古井等人文资源也有较大旅游吸引力和开发价值。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圣山欢乐世界、东方马城、水乡旅游城、加勒比海洋世界、惠安神韵牡丹园等项目,这些都为东西湖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旅游业自身的后发优势

在旅游业发展上,抢先一步固然可以占有诸多有利的条件,但从另一方面看后来者则可取集大成的后发优势。中国旅游业经历了迅猛发展后,下一阶段将会进入稳定的成熟发展期,旅游发展会更多一些理性的思考而少一些开发初期的狂热。东西湖区旅游在第一轮开发中失去了机遇,但现在东西湖区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对其它地区旅游发展经验的学习与思考,其它地区先期发展旅游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都将成为东西湖区今后旅游发展的“教材”,东西湖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失误而直接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

(五)环城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优势

武汉是一个水、陆、交通十分发达、素称“九省通衢”的城市。市内总人口为831.26万人,城镇人口666.64万人,是全国内地继上海、北京、重庆之外,规模第四大的城市,据调查武汉市居民大规模、远距离旅游的能力目前尚不强,但城郊型周末度假已经越来越受到他们青睐,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尤其是现代都市人民向往原始田园生活和追求绿色恬静的需求,带动了一大批城市周边观光农业旅游产品的发展。

二、建设东西湖区观光农业旅游营销模式的构想

从武汉市城郊发展观光农业的旅游资源分布与组合特征、区域经济背景、市场空间拓展潜力以及旅游业的整体发展现状来看,东西湖的观光农业旅游营销模式较为完善和健全。笔者就以东西湖区发展城郊观光农业旅游的具体营销模式为基础,逐步提炼出大城市城郊观光农业旅游产品营销模式的具体框架和模型。

根据现阶段东西湖区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可以形成“一个核心指导思想、一个环区范围观光农业发展圈层、四个观光农业旅游核心示范区、七大特色观光农业旅游节庆联动”,即“1147”的营销开发模式,最终通过整合全区观光农业旅游资源,实现全区旅游业的飞速发展。

(一)一个核心指导思想

武汉市城郊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的核心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湖北省武汉市发展“乡村休闲游”的具体相关发展条例为依据;以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结合为准绳;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民思想意识,加快武汉市城郊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为基本发展模式;以开拓大市场、培育大产业,把武汉市城郊的观光农业旅游区发展成为具有武汉市的特色旅游板块为主要目标。

(二)一个环区范围观光农业发展圈层

东西湖区观光农业旅游主要分布在新安渡、东山巨龙湖、德州牧场、汉江沿线(慈惠渔村)、柏泉等区域,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现在按照地理区划,特绘制了东西湖区环区范围观光农业发展圈层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三)四个观光农业旅游核心示范区域

1、柏泉文化旅游区

产品主题:野外体验基地;核心景区:“三古”景区:古寺(景德寺)――古村(月塘古村)――古井(柏泉古井)。

景区具体旅游项目构想:古寺、古村和古井,构成了一幅“青山――古刹――灵泉”的美丽图案,可以让旅游消费者体验游古寺,品古泉,住古村的“自然丛林+精神丛林+人文丛林”的别样乡村体验。

2、大地风情旅游区

产品主题:浪漫风情;核心景区:德州牧场系列旅游产品。景区具体旅游项目构想:利用自然地形条件,建设仿美国德克萨斯州天然牧场,包括友芝友奶牛基地,牧场夜总会,小石城,小白宫酒店等。让旅游消费者可以体验广袤无垠的牧场风情。

3、水景娱乐旅游区

产品主题:玩水、亲水、吃水;核心景区:汉江娱乐水景系列旅游产品。

景区具体旅游项目构想:

①汉水人家:仿宜昌“三峡人家”,开展“汉水人家”旅游项目,反映汉水渔家乐的生活生产场景;

②慈惠渔村:钓鱼、赏鱼、吃鱼、买鱼一条龙。开设全鱼宴,开设天体浴场,人鱼共游等旅游项目;

③阳光沐浴行:沿汉江大量种植景观植被,开发阳光沐浴行,双人自行车等旅游项目。

4、农业体验旅游区

产品主题:吃在东西湖;核心景区:沿惠安大道和107国道范围的农业体验系列旅游产品。

景区具体旅游项目构想:

①盛博农业山庄:观赏现代科技农业,彩色植物,物理栽培;

②牡丹园:湖北最大的牡丹培育观赏基地,各类品种的国花牡丹应有尽有;

③仓储式农家乐:推出仓储式自助农家乐,即前饭庄后大棚形式,现摘现吃,边摘边吃,自摘自吃,现场体验。

(四) 七大特色观光农业旅游节庆联动(如图2 所示)

结语

大城市城郊的观光农业旅游还处于一个初级发展的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要保证大城市城郊的观光农业旅游得到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寻求能够结合当地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资源,努力探索适合当地区域发展和目标市场需求的观光农业的开发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大城市城郊的观光农业旅游走上一个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篇3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agriculture, tourism industry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tourism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urism resources of Jinhua agriculture,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idea and develop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a few principles. Articles on Jinhua agri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conditions, agri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how the combination of.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 tourism, Jinhua,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现代农业旅游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乡村旅游和以自然风光为主的绿色之旅,而是将传统和现代的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文化、农村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的旅游活动。其基本形式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利用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环境和资源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形成集科研、科普、生产、加工、销售、观光、品尝、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综性的观光休闲活动,并以此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型模式[1]。农业旅游活动的空间范围广阔、游客容量大、景点分布相对分散,能较好地解决当前国内旅游业所面临的资源局限和空间局限的困扰,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立地条件[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也逐步希求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调节紧张的工作生活,(返璞归真)已渐成为城市居民的时尚追求。为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3]。

一、金华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金华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

金华市是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旅游起步较早,有一定基础,形成一定特色的地区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以乡下休闲、农家餐馆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现代农业旅游发展较快,对丰富城市居民闲暇生活,发展农村特色经济,拓宽农民致富门路,盘活地方资源,激活旅游市场开始积极作用。

(二)金华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问题

1、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

由于生活习惯、设施设备、卫生意识等方面原因,目前,现代农业旅游的卫生状况还较差。一些农家旅馆厨房设备简陋,基本消毒设施缺乏;排污排水通道不畅,各种生活用水随意排放;生食熟食混放,从业人员也缺乏必要的健康保证等,整体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2、规划布局有待加强

由于现代农业旅游具有分散性、松散性等特点,加上金华市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划,在原先制定的旅游规划体系中,只是将现代农业旅游作为一种点缀,单项建设的操作性差,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故至今金华城市现代农业旅游开发还缺乏统筹规划,开发方向不明,定位不准,功能不清。主要表现在:①盲目投资,低层次建设;②景点分散零乱,连不成线,形不成环,构不成片;③综合服务功能差,旅游效益低下,基本没有功能区建设[4]。

3、规模档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农户存在的本位意识较强,使实行资源整合开发的协调难度大,经济好的村不愿搞,经济差的村不敢搞,现代农业旅游还是“抱单”形式,不够规模不够档次。从单个的经营点看,经营的硬件软件都还远远跟不上,家庭老少齐上阵,没有规范的服务,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还停留在以吃为主。从整体上看,由于没有形成独特的品牌,参与性内容少,各“农家乐”乡村旅游相互之间没有互补性。从而,可能导致恶性竞争,托依景区的,会与景区发生抢资源情况;依托其它资源的,由于产品的雷同,则有可能相互之间打恶性价格战。

二、金华现代农业旅游开发原则

(一)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由于现代农业旅游业的发展有赖于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促使农民做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方式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其更加自觉地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步,坚持资源的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要警惕早期的破坏性开发行为。要制定专项规划,走边开发、边开放,边收益、边建设的路子,在完成原始积累后,再进行深度开发,逐步做大做强。

(三)应遵循市场运作原则

多渠道筹集开发资金,坚持国家、集体、一起上和“谁投资、可以采用资源入股、谁经营、谁受益”资金入股等形式,的原则,鼓励多种形式的资金投入。努力增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动力,使“农家乐”乡村旅游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路子。

(四)应遵循体现特色原则

要体现“特”字和“农”字,体现原汁原味、返朴归真的特色。特色是现代农业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和持久生命力所在,“农家乐”之所以受到欢迎,其中很大一个方面的原因就得益于其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因此,注重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强化特色意识,进一步突出“农家”特色,增加参与性、娱乐性等服务功能。

三、金华现代农业旅游的开发对策

金华有着“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文风鼎盛之城、山青水秀之乡”

的盛誉,名人学者辈出,一脉婆江、两岸文明、缤纷多彩、源远流长,发展现代农业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察赋。

(一)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开发新型“农家乐”旅游项目

一般来讲,现代农业旅游客源的区域限制相对较大,以近、中程游客为主,对周边城市群的依赖性较强。在长三角辐射圈内、“三省通衙”的金华,借助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通过大交通网建设、干线畅通工程全面启动和乡村康庄建设全面展开,全市城乡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拉近了与沿海发达城市、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为“农家乐”旅游的客源组织提供了便利。强调一种参与、一种体验,希望在农村、在山区有更多新奇的见闻和感受,特别渴望到大自然去感受真山真水,在宁静、自然中彻底放松自己、释放压力。

(二)利用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优势,开发高品位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断创新的基础和保证。金华地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现代农业旅游开发的一大优势。

周边城市及长三角地区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群体针对这一部分客源,金华现代农业旅游的景点必须与现有开发成熟、知名度高的景点如双龙、兰溪八卦村、武义温泉、东阳横店影视城、义乌小商品城等串联成线,开发假日农庄,市民果园,自助农园等。

2)学生和青少年等为主要客源群体针对这部分客源,要发展一批农业观光、科学基地,以现有农业科技园、生态示范园、花卉苗木基地,特种养殖场等为载体,辅以植物园、茶花园、竹海、农技博物馆、昆虫馆等。发掘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的文化内涵,改造、提升和发展一批具有科普实践、生产科研、示范推广、体闲娱乐等综合功能的农业观光科普基地,满足教育、娱乐等综合功能的农业观光科普基地,满足教育、娱乐等类型的旅游消费需求。

3)以国际游客以及在义乌工作的外籍人士、高级商务人员和年轻白领等为主要客源群体针对这部分客源,要规划和建设一批生态休闲度假基地。以乡土文物、民俗古迹、森林公园等绿色旅游资源为载体,利用金华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和特色民俗文化,新建度假村,休闲农庄,辅以园林绿化、旅游景观、特色农业等。形成独具一格的、高品位的生态休闲度假胜地。

(三)利用多品种的农副产品优势,开展农业旅游主题活动

金华位于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的东缘,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地肥沃,物产富饶。由于水热条件,土壤条件优越,再加上金华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业发达。特色农业中有许多具有旅游开发价值。主要包括:①畜牧养殖及其制品:如全国知名的金华火腿,金华奶牛及其乳制品业。②各种稀有花木栽培,如佛手、茶花、盆景、桂花等。③各种食用果实,如巨峰葡萄、草毒、源东大白桃等[5]。

结束语

虽然金华现代农业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之路,使现代农业旅游产品、产业开发从粗放型向精致型转变。既要讲发展,更要讲基础建设;既要重规模,更要重质量。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旅游文化、旅游管理和知识培训等诸多方面,以更加鲜明的市场定位和旅游业发展的新举措,把做金华现代农业旅游得更好[6]。

参考文献

[1]刘敔.发展昌平现代农业旅游[J].科技潮,2003,(4):60-61.

[2]王晓文、王焕生.论福建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J].福建地理,2003,18(1):29-32.

[3]郑瑛.调整农业结构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J]. 贵州农业科学,2004,32(3):89-90.

篇4

[摘要] 目的 探讨运用悬浮固化液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相结合测定饮用水中有机氯农药的方法。方法 于2014年7月—2014年8月在研究室内协同同组研究人员进行多种有机氯农药检测分析,水样采用悬浮固化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HP-5)。结果 该检测方法在5~100 ng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62以上;回收率在74.6%~109.2%,检出限范围为0.245~0.776 ng/L;方法精密度为3.263%~11.637%。结论 该方法与传统方法比回收率高、杂质干扰少,稳定性好、试剂用量少,可满足生活饮用水中有机农药六六六、DDT的测定。

[

关键词 ] 固化液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有机氯农药;饮用水

[中图分类号] R1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016-02

[作者简介] 罗华(1968-),毕业于大理学院,本科,副主任检验技师,研究方向:检验与管理。

有机氯农药主要品种有六六六、DDT等。在上个世纪的50、60年代,有机氯农药的应用范围极广。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难于分解,能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有机氯农药的应用不仅对农作物造成直接污染,而且会残留在土壤和水体中,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而危害人类健康。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1](GB/T 5750.9—2006)采用液体萃取,有机试剂用量大,对环境和检验人员危害较大,而且容易受到水中复杂的基体干扰,造成测定误差。为了分析研究运用悬浮固化液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相结合的测定饮用水中有机氯农药的具体方法,该次研究于2014年7月—2014年8月在研究室内协同同组研究人员进行多种有机氯农药的检测分析,对几种较为常见的水中氯农药进行了检测,现将研究方法与结果状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主要设备、试剂与材料

GC-2014岛津(SHIMADZV)气相色谱仪以及ECD检测器;α-666、β-666、γ-666、δ-666、p,p′-DDE、p,p′-DDD、p,p′-DDT、o,p′-DDT八种分异构体和DDT四种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甲醇标准储备液(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质量浓度均为50mg/L,使用时用甲醇稀释至所需浓度;正十六烷、甲醇为色谱纯,盐酸等其它试剂均为优级纯,实验室用水为超纯水(18.2MΩ.cm)。

1.2色谱处理条件

色谱处理:采用HP-5的毛细管柱,测定设备及进样口的具体温度值均为250℃;尾吹部分的流量值为每分钟30 mL;载气的流量值为1.5 mL/min。具体的升温状况为:最开始的温度值为80℃,之后以每分钟提升25℃的速度进行升温,直至180℃,此状态保持8 min左右。之后再以相同的速度进行升温,直至230℃,此状态保持6 min左右。整个过程时长为20 min。

1.3 样品处理操作及曲线绘制

样品处理:在将样品水进行过滤操作后,在离心管中放置20 mL的水样,之后加入氯化钠,含量为3 g。对样品进行均匀摇晃处理,之后放入正十六烷,60 μg。将整个离心管进行严密封盖,经过一分钟的摇晃后促使样品成为乳状的浊液。将样品放置在55℃的水浴中,时长为10 min,之后再进行冰浴10 min,使得萃取剂完全凝固。将上层固化了的萃取剂转移至EP管中,采用温浴40 min的方式使其逐渐融化,再取2 μL加入 GC分析。

曲线绘制:水样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666、DDT标准应用液进行融合,形成模拟水样,其有机氯农药的浓度分别为5、10、20、30、40、50、100 ng/L,之后对其进行萃取、分离操作。工作曲线的绘制则以有机农药浓度及峰面积为横、纵坐标。

1.4 统计方法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和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该次研究中的数据为计量资料。

2 结果

2.1 萃取的具体条件

2.1.1 萃取剂及温度时间的选取 实验选用的萃取剂为正十六烷。实验结果显示,在对实验条件进行科学优化后,运用正十六烷对氯农药进行萃取,其提取率能保持在80%以上。

时间及温度:通常状况下,温度与提取率成正比关系,但一旦温度过高也会对萃取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实验研究在对温度给予农药萃取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将实行水浴的时间确定为10 min。最终结果显示,在温度为50℃后,萃取工作的效率最佳,且稳定性较高。在实验中,明确温度为55℃,时间为10 min能够获得最佳的氯农药萃取率。

2.1.2 NaCl浓度的选取 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在NaCl浓度为每100 mL 5 g时,DDT氯农药的提取率将会达到最高,而666类的提取率将会持续上升,直至每100 mL 10 g时。而当盐浓度为每100 mL 20 g时,提取率开始逐渐下降。此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为NaCl浓度过高将会对萃取试剂的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得提取率受到影响,因此,NaCl浓度的设定值应为每100 mL 15 g。

2.1.3 溶液酸碱度的控制 在进行了相关实验操作后发现[2],水样pH值会对氯农药的萃取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水样pH值为4~7时,农药的提取率将会趋于稳定。而水样的一般pH值通常为6,因此不必对其进行调整。如果水样的pH值偏碱性,可运用盐酸溶液对其进行调整。

2.2 色谱的选取

在对实验设备、检测温度、分流比等相关条件进行操作对比后,研究确定的色谱柱为HP-5[3]。在各程序逐步升温过后对8种水样中的氯农药进行测定。在此种状况之下,氯农药的分离度将会达到最佳,测定农药的浓度大概为20 ng/mL。

2.3 线性及检出限范围

取水样依照曲线绘制的方式明确相应的线性范围,农药的浓度值范围为5~100 ng/L 。当所取水样为20 mL时,检出限按DL=2M﹒N/St [4](M-注入标准物质的量;N-噪音信号;St-标准物质响应值)计算,检出限范围为0.24~0.77 ng/L,而其相应的定量限范围则为0.8~2.6ng/L。见表1。

3 讨论

与单独运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有机氯农药的测定相比,集合悬浮固化液相微萃取的检测方式具有优化检验环境,提升检验准确性的作用。

在该次氯农药的检测中发现,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及回收率较为优良,线性关系极为良好。精密度:添加六六六、DDT标准的水样(六六六的质量浓度为10 ng/mL,DDT的质量浓度为10 ng/mL,进行6次测定,将峰面积的具体RSD值作为依据对精密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药检测的偏差范围为0.47%~6.70%。回收率:在测定的水样试剂中,将666、DDT标准溶液加入,各溶液的浓度均不同,对水样进行提取分析研究[5-6]。之后再将测定出的最终结果进行计算,得出明确的回收率。结果表明,回收率的大致范围为74.6%~109.2%,而RSD的数值范围则为3.263%~11.637%。而检出限范围则为0.245~0.776ng/L。另外在检测研究中还发现,为了获取到最佳的检验效果,应使得萃取实验中,温度保持在55℃,时间为10 min内;NaCL浓度值应为每100 mL 15g;水样pH值保持在4~7时为最佳。

在对水中氯农药的测定研究中发现,将固化液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相结合,能够获取到较为优良的效果。与传统方式相比,此方法在操作过程中灵活简便性较高,随需的试剂量偏少,因此对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也较小,是集科学性与便利性于一身的优良测定方式。在今后不仅仅是对水中氯农药的测定,对于其它介质下农药的测定,此种检测方式也具有极强的应用性,能够为人们今后对残留农药的测定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对水中氯农药的检测中由于环境、试剂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检测结果多多少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产生变化,影响其结果的准确性。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还需做好检测研究的充分前期准备,尽可能地将检测误差控制在最低。

[

参考文献]

[1] GB/T 5750.9—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版社,2007.

[2] 常青云,周欣,高书涛,等.悬浮固化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测定水样中酰胺类除草剂残留[J].分析化学,2012(40):523-528.

[3] 李晓霞,王宇,雍莉,等.悬浮固化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有机氯农药[J].四川大学学报,2014(2):324-327.

[4] 杨惠芬等.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22-21.

篇5

一、前言

政府用财政来推动这种近几年愈发火热的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又为政府带来了创新型的财政收入,但是这种看似“双赢”的局面背后又蕴藏着很多复杂的问题。政府对于生态旅游的投资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生态旅游农业究竟该朝着怎样一个轨迹发展才能给政府、农户、游客三方带来最大收益?这都是一些待解的问题。

二、生态旅游农业特点及其发展现状

生态旅游农业在当下已经不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了,它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在多个有代表性的地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这些都证明了生态旅游农业符合农业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并且为游客提供了新型旅游产品,满足了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

生态旅游农业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环境美学的方法,以保护自然生态坏境为基础。将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在充分利用现有生态农业资源的基础之上,通过规划、设计、施工,把农田建设、农艺管理、附加产品生产、原料加工、生态景点建设和游客参与相结合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就业就会、创造财政收入、满足游客高质量旅游体验的目的的一种新型农业体系。

从国际上来看,日本的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时间早规模大。自1938年起就开始,在伊东就有观赏、采摘蜜桔活动。日本的农村生态旅游最初萌芽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了中期产生了度假休闲农场。最为典型的是1985年后建成的大仁、名寄、石垣等自然休闲农场。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的农村生态旅游开始全面迅速发展,从单一的观光休闲功能转变为互动学习体验一体的旅游项目,极大地吸引了游客的兴趣。21世纪以后,日本政府提出绿色旅游休闲农业发展计划,政府开始把农村生态旅游纳入发展规划中,开始实行政策性的支持,自此日本的农村生态旅游农业也开始进入全年发展阶段,日本的生态旅游农业也把它观光娱乐和休闲度假的价值发挥到了巅峰。除了日本之外,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等欧美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生态旅游农业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也得到较快发展。

从我国来看,我国的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起步较慢,但是潜力很大。我国幅员辽阔,农业资源丰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提出支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指出要研究制定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保持传统乡村风貌,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水平,加大美丽乡村推介力度。农业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通知》提出,要明确用地政策,支持农民发展农家乐,鼓励利用村内集体建设用地、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利用“四荒地”等发展休闲农业。根据中投顾问的《农业产业化竞争情报分析及点评》指出,截至目前,全国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已达3?000多个,其中国家级试点县51个,省级试点县100多个,其中11个荣获“全球500佳”称号,生态农业建设示范面积已达666.67万hm2,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这些都表面我国的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发展坏境也越来越好。

而纵观山东省的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情况,整个山东的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脚步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山东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许多地区深入贯彻了政府发展休闲农业打造生态乡村加快经济转型的要求,发展当地生态旅游农业并且卓有成效。其中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微山县微山湖湿地公园和微山岛绿岛度假村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三、政府财税支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

(一)完善配套设施

众所周知,生态旅游农业要想发展起来,一系列相关的配套设施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就是其中一个要素。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微山岛四面环湖,人车都需渡河才能到达岛内。周末的时候每艘船通常都是人满为患,而且船渡车的费用很高,很多有车家庭看到来回渡车费用都望而却步非常不利于当地旅游业发展。于是政府先后拨款加强码头管理,减免了回程的渡车费,据旅游管理委员会称,这一举措明显提高了游客数量。但是我们再换个思路,减免费用是指标,如果从根本上改变交通不便的问题,是否能够使游客数量再得到一个飞跃?据此我们问了旅游管理委员会的领导,是否可以兴建大桥彻底改善交通不便的问题。我们得到的回答是否定的。许多家庭选择微山岛景区就是为了一览其生态风光,体验坐船观光的乐趣,这种体验式的旅游是生态旅游的核心所在,生态旅游应该更注重互动,政府投资配套设施要合理有度,不可失去生态特色,破坏生态坏境,要回归自然的质朴与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当然,我们的配套设施也应该追求人性化、现代化。例如,微山岛使用“一票通”模式取代原先的各景点售票,还有微山岛乡政府投资每一个村建立公共厕所站,12处A级公厕建设,目前已完成4处,在建5处,改建3处,力争近期完工并投入使用确保2016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改善了农村厕所脏乱使游客感到不方便的现象。诸如此类的配套设施的完善能够促进生态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

以微山县为例,我们了解到因为县政府资金不足,无法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发展旅游业,于是乡政府转变策略,提供一些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例如,只要有企业来投资旅游业,三年之内免收税。以此种方式吸引外部投资。根据微山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134.99亿元,增长13.9%,全县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6.9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全县共接待游客372.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93%;旅游总收入29.48亿元,增长20.14%。由此看来,政府实行优惠政策,与社会资本合作带来的效果是巨大的。微山县北京中弘集团合作,投资110亿元将对微山岛进行综合开发,希望打造国际旅游度假绿岛。投资5个多亿开发建设的微山湖湿地公园,将打造成为亚洲最大湿地公园。目前微山湖景区已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微山湖湿地公园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年游客量达240万人次,旅游社会收入22亿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实现了利益共享,既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又促进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生态旅游农业涉及的范围较广,民营机构有一定优势,可以与政府取长补短。在之前的调研中,安徽合肥的桃蹊水果农场和牛角大圩都是外包给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获利的同时,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了巨大的推动,如游客增多后,当地居民就业机会增多,地区知名度也获得了提高。

(三)政府“宣传+减税+补贴”

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在这种注重互动的休闲农业大环境下,一些类似于“农家乐”的小微企业层出不穷。微山县地税局为鼓励其发展,对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使其能够健康成长。对生态农业产业经营者减征营业税,并且设立专项补助资金。此外,政府还着重于对外宣传方面的投资,为了扩大微山湖湿地公园和微山岛度假绿岛的影响力,政府采用各种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

(四)政府实现“旅游+”

所谓的“旅游+”在本文中也可理解为生态旅游农业的附加价值。微山县政府一直致力于“旅游+互联网”、“旅游+就业”、“旅游+文化”等的建设。拿微山岛度假绿岛为例,此地不仅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还具有很浓郁的文化氛围,政府将文化旅游资源和微山岛的特色产品相结合,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活动,如“醉赏油菜花”、“祈福放生节”、首届国际微子文化节、荷花节、采摘节、环岛健康骑行、大学生旅游节、垂钓比赛等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这些活动都贯彻了为游客提供强互动性项目的要求,也明显提高了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此外,通过我们对100位微山岛农户发放的问卷,98.3%的农户认为微山岛近年来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给自己的就业带来了巨大影响,其中女性比例为65.78%,许多家庭主妇因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找到了自己的就业机会,甚至开始创业,就业率大大加强,解决了政府关于提高就业率的难题,也呈现出”双赢”局面。

四、结语

政府要想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并使生态旅游农业带来一定的财政收入,实现财政收入增加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就必须从多角度改善财税政策。

首先,通过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这种途径可以有效地规避财政赤字,降低项目风险。如可以像微山县采取的策略一样与企业合作,招商引资时可以给予一些优惠政策。

另外,税收是财政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通过税收政策的改变通常能够掌控很多事物的发展。在前期,政府想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又没有良好的基础时,可以适当减税调动农户和私营企业主积极性,让他们配合共同建设生态旅游农业的商业模式。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的财政投入切不可过俭。好的基础设施是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基础,政府在生态旅游农业方面的财政支出至少有一半应投资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不仅满足游客的需求,也为未来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府还可以有效地利用新媒体技术,贯彻国家旅游局下发的《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推进旅游区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机场、车站、码头、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购物店、主要乡村旅游点等旅游区域及重点旅游线路的无线网络、3G和4G等基础设施的覆盖,保障“旅游+互联网”基础条件。创新生态旅游网络营销,打造一个可以线上线下互动的平台,使生态旅游的体验可以从线下发展到线上。政府还应鼓励各级旅游部门加大对云计算服务的政府采购力度。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迅速发展的当下实现在线旅游产品第三方支付的功能。

而还有一些微山县并没有做到而在我们的调研中企业提到的。例如保险政策。根据调查,微山岛也有不少企业因意外风险而导致亏损撤资,如投资建设生态垂钓的投资方,而如果有相关保险政策,减轻企业投资风险,便可以有效减少这样的撤资情况。

生态旅游农业在保护环境,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情况下,其根本目的还是盈利,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希望其营销方式能带来最大收益。而政府的财政政策其实是生态旅游农业能否取得最大效益的根本前提,政府为生态旅游农业构造一个基本蓝图,企业再去锦上添花,这样才能打造出健全的生态旅游农业商业模式。而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多角度地思考财税政策怎样对生态旅游农业产生影响,单一的减税、投资、补助都不能够保证其长远发展,只有多位一体,讲求合作才能带来新的机会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世清.生态旅游概念浅析[J].广东林业科技,2004(04):54-57.

[2]ZP Zheng,ZX Liu.Ecological touring-agriculture and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2002,10(1):127-129.

[3]微山县旅游局.微山统计年鉴(2013年)[M].微山县统计局,2014.

篇6

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一直以来是其支柱产业,农业生产环境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方式多样,再加上北方多民族的地域文化为黑龙江开展观光农业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成为国内旅游产品开发上的优势资源[1]。

双城市金满农家观光园的旅游开发顺应了时展需求,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加速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依托金源文化背景,本着突出黑龙江生态休闲农业的方向发展,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观光园。

1 旅游地点概况

1.1 自然概况

金满农家观光园位于历史名城双城市五家镇双井村附近,东侧靠金兀术运粮河,西面靠近五家镇双井村,北面临近哈大铁路专用线,南面靠近去京铁路专线。旅游区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全年无霜期为140天,年降雨量为481.5mm,大于10℃以上的积温为2798℃,生育期日照时数为1220小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为典型的黑钙土区,适宜农作物及果树的生长。

1.2 旅游资源概况

双城市是金源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满族风情浓郁,人文历史景观丰富。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来分析,本景区内目前具有如下旅游资源:金兀术运粮河、影视基地、地主大院、杨树林、农田、菜地、果树、垂钓池、冰雪资源等,景区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远离噪声,适合开展采摘、参与体验等活动,是不可多得的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场所。

2 客源市场分析

目前,金满农家观光园主要客源市场为国内游客,其中省内游客占了绝大部分。省内游客中有50% 来自哈尔滨市区,50%来自双城、阿城及周边地区。可见该景区的旅游客源市场主要是以哈尔滨地区为主的近距离客源市场。

3 规划原则

3.1 坚持生态性原则。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对已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污染问题要采取治理的措施;保证金兀术运粮河的水质;道路铺装采用砂石等天然材料;使用太阳能、风能、电能等清洁能源。

3.2 坚持经济性原则。房屋的建造,要力求符合东北的实际。景区中的部分休闲度假建筑采用可移动、可拆装的木屋。不搞大量的人造景观和硬质铺地,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景观营造。

3.3 坚持参与性原则。乡村旅游内容丰富,极具参与性特点。游客只有广泛参与到亲手制作豆汁、果汁、果酱、烧烤、采摘及垂钓等活动的各个方面,才能更多层面地体验到乡村生活的情趣,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满族文化氛围。

3.4 坚持突出特色原则。特色是旅游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而要明确金源文化和乡村生活体验的资源特色,选准突破口,使本景区的旅游特色更加鲜明。

3.5 坚持多样性原则。要求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组织、游览方式、时间选取、消费水平的确定上,有多种方案可供游客选择,让不同年龄、不同生活背景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旅游产品[2]。

3.6 坚持注重细节原则。景区在建筑材料、地面铺装、滨水风光、特色餐饮、参与体验等方面都要注重细节,使之与环境协调,宛如天然。同时,也要在细节上突出以人为本,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游人需求。

4 功能分区

4.1 管理服务区

占地面积约7.8公顷。资源依托:金源文化、防护林、百米瓜廊、现代建筑等。主要功能:展示景区形象、游客接待、停车、游人集散等。

4.2 疗养区

占地面积约7.6公顷。资源依托:现代建筑、防护林、菜园等。主要功能: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能住宿,能回味农家生活,有活动场地的休闲度假区域。

4.3 互动游乐区

占地面积约4.1公顷。资源依托:游乐设施、金兀术运粮河、健身器械等。主要功能:开展参与性娱乐活动、亲水休闲、水上娱乐、体育健身等项目。

4.4 木屋休闲度假区

占地面积约2.8公顷。资源依托:木屋、山林野趣等。主要功能:用于休闲度假、生态防护等。

4.5 棚室蔬果采摘区

占地面积约4.7公顷。资源依托:温室大棚、仿古建筑、水渠等。主要功能:为游客提供一个瓜果、蔬菜采摘、品尝,游憩休息的场所。

4.6 露地蔬果采摘区

占地面积约11.7公顷。资源依托:瓜菜园、现代娱乐设施、水渠等。主要功能:用于水果采摘、蔬菜采摘、滨水体验、戏水等。

4.7 影视基地区

占地面积约3.3公顷。资源依托:影视拍摄、山林野趣、现代娱乐设施、地主大院等。主要功能:能为拍摄剧组提供一个摄录影、化妆拍照、住宿、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能给游客提供一个回归大自然,与土地、阳光和水源亲密接触的休闲空间。

4.8 垂钓区

占地面积约2.7公顷。资源依托:养鱼池、湿地等。主要功能:用于冷水鱼养殖、垂钓、休闲、餐饮等。

4.9 戏雪区

资源依托:微地形。主要功能:为游人提供一个冬季戏雪的场所。

5 旅游形象定位与策划

5.1 旅游形象定位

金满农家观光园的旅游形象定位鲜明,主要体现为:回归自然、享受乡村原始风貌、金满特色、农事体验。就哈尔滨的整体旅游产品而言,生态旅游是时尚,乡村旅游方兴起,金满文化是内涵。

5.2 旅游形象策划

5.2.1 理念识别系统(MIS)策划。一级理念为休闲农业、生态旅游、绿色餐饮:观光农业的胜地;二级理念为金满文明、民俗传统、回味乡村:文化体验之乐土。主打宣传口号:走进金满农业观光园,感受乡土气息,体验农家乐趣,找寻自然之美。

5.2.2 视觉形象系统(VIS)设计。在符合MIS的一、二级理念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形象系统[3]。景区标准色,以绿色为主调,象征自然生态;以天蓝色为背景,象征环境优雅;以浅灰色为配色,象征金兀术运粮河之水;以金色代表金源文化。

6 旅游区环境容量估算

环境容量测算主要有3 种方法:线路法、卡口法和面积法。本次测算主要采用面积法。测得结果显示,目前日旅游环境容量为562人次/日,年环境容量为67440人/年。旅游区环境容量远大于现在的游客规模,只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同时加强环境容量的调控,是能够保证环境质量的基本稳定和提高,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4]。

7 结论

双城市金满农家观光园作为一个以休闲农业为主题的景区,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必须坚持生态旅游开发的理念进行规划和建设,使其能够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景区建设中,挖掘并开发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并将这些传统文化与景观设计相融合,打造出具有民俗风情的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园,顺应了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时代大背景,使园区的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桂兰,刘敏,张序强.黑龙江省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及战略[J].北方论丛,2003(04):26~30.

篇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湿地在不断萎缩退化,因此,湿地保护、生态恢复成为近年来湿地工作的重中之重,相反“湿地旅游”却渐渐淡化、淡出规划者的视线,似乎以 “保护”为大背景的当下,旅游似乎是“破坏”、“干扰”湿地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事实上,正确认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控制好旅游的“度”或者项目类型,将湿地旅游融入生态保护和恢复中,使湿地旅游成为湿地保护和恢复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不可忽略的后备力量。江苏凤凰岛湿地公园结合湿地自身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文化特色等,进行合理的、鲜明主体性的旅游项目策划,体现绿色、休闲、乡土、鸟类、宣传教育等朴实的风格,与湿地的生态环境相融合。

1 概况扬州凤凰岛湿地公园位于广陵区泰安镇境内的最北端,是邵伯湖流经七条大河的连接点,属于季节性过水湖泊湿地。凤凰岛湿地公园面积为2.25 km2,由金湾半岛、聚凤岛和芒稻岛组成,湿地占78.2%。凤凰岛湿地公园从2002 年开始规划建设,目前已建包括游客服务中心、瞭望塔、凤凰阁、凤凰台、廊桥、索桥、咖啡吧等设施,同时,也建设了必要的水电等配套设施。

2 资源条件

2.1 湿地特征明显,功能完备凤凰岛各种生境分化明显,金湾岛三面环河,聚凤岛四面环河,岛内有湖泊和沼泽湿地,就其面积而言,属于湖泊湿地类型( 图1)。凤凰岛一带有鸟类26 科81 种、鱼类9 目16 科67 种、哺乳类6 目8 科12 种、两栖动物1 目4 科6 种、爬行动物2 目7 科15 种、浮游动物159 种,底栖动物38 种;高等植物43 科90 属104 种①。

2.2 文化底蕴丰厚凤凰岛四周有古运河、运盐河、京杭大运河,这片土地与运河有着最紧密的关系(图2)。凤凰岛湿地公园也必然是一个极具旅游开发潜力的“运河文化岛”。 2.3 农业特色突出凤凰岛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3A 级旅游区、江苏省级森林公园,是扬州市区目前唯一的一家生态休闲度假类景区.

2.4 区位优势突出扬州凤凰岛湿地公园位广陵区泰安镇境内的最北端,是邵伯湖流经七条大河的连接点(图3)。 “凤凰岛现象”在扬州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市场基础好,每年游客人数达 60 万人。

转贴于 3 项目策划凤凰岛湿地公园旅游项目策划充分考虑湿地自身的自然资源情况、人文历史优势、农业产业现状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将湿地公园策划为三大主题群:凤凰林业带项目群、金湾半岛休闲项目群以及聚凤岛鸟类生态项目群(图4)。每个项目群进行主题形象、主题标志、主导功能以及主题项目的细化策划。

3.1 凤凰林业带项目群

1) 主题形象: 游十里生态长廊,享农家郊野乐趣。 2) 主题标志:缤纷小道。 3) 主导功能:观赏自然风光,参与瓜果采摘,蔬菜种植等。 4) 主题项目缤纷小道:在游览道路两侧按不同的季节创造出五彩的田园风景图案和雕塑,给游客强烈的视觉感受。百果园:在原有果园的基础上,增加草莓、葡萄、樱桃等不同季节的主题性水果园、蔬菜园地,并在水果,蔬菜成熟之季举办采摘节,体会丰收的喜悦。鲜花苗圃:将其建设成大规模的鲜花和苗圃基地,成为扬州市区的鲜花供应基地,游人在观赏之余,可以以较便宜的价格购买鲜花带回去。茶园飘香:在原有茶园的基础上,扩大规模,配套建设茶叶加工基地和茶庄,游人可以在欣赏茶园的同时,自己采摘,制作茶叶,体验其中的乐趣。乡村博物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事展览馆以图片与实物形式介绍各种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知识以及洁净能源利用知识。该馆是青少年开展农业知识教育的重要场所。民艺坊群:建设成为“前店后坊”式建筑群,拟选择代表性的民间工艺作坊,包括米坊、油坊、豆腐坊、糖坊、酒坊、编织坊、木工坊、陶瓷坊、造纸坊、染坊、土布坊、造纸坊、中国结坊、雕刻坊等作坊除展示民艺外,可对外承接订单。一方面再现了当时手工作坊的情景,形成独特的旅游景观,另一方面使这些民间手艺作为江南文化的特有表现得以流传。

3.2 金湾半岛休闲项目群

1) 主题形象:悠然自得金湾岛。 2) 主题标志:凤凰展翅欲飞雕塑。 3) 主导功能:让游人享受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生活,提供水上游乐场与空间。 4) 辅助功能:旅游者的食宿接待中心;提供休闲型水上运动场所;旅游者的康体健身及游乐中心;商务旅游者的会议中心。 5) 主题项目凤凰阁: 修建富有民族特色的阁楼, 既有文化观赏性, 又能揽胜赏景,使之成为金湾半岛的标志性建筑。泰安度假村:分区建造湖滨中高档别墅,以满足高级商务客人,团队客人及家庭式旅游者的需求。湖(河)鲜美食世界:建设一些中高档餐馆,提供淮扬风味美食及当地风味特色,吸引游客前来品尝。餐饮中心应突出风格,菜系品种以新鲜水产为主,同时辅以周围农庄的田园果蔬以及山村野味,开发具有乡村风味的菜肴。康体休闲中心和音乐茶厅:包括康体健身中心,网球训练场,户外游泳池,露天音乐台和音乐茶厅等。会议中心:建中档会议中心,满足商务、公务旅游的需求。码头:建设休闲观赏游船码头。

3.3 聚凤岛鸟类生态项目群

篇8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总体要求,从农村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坚持“政府推动农民自愿社会联动多方投入市场运作”的工作方式,依照“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全面发展”三步走的总体思路,不断完善农业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品,优化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环境,促进各地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向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以旅强农以农促旅农旅结合城乡互动的旅游新格局。

二目标任务

用5年时间,通过实施“百村万户”工程,举全市之力,全力扶持00个特色旅游村,使之成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交通便利服务配套环境优美受广大旅游者欢迎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型乡村旅游产品基地,带动和促进全市乡村旅游发展。扶持百村农民开办农家乐,把乡村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繁荣和壮大我市农村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农民致富新的增长点,市民消费新的兴奋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

三工作内容

(一)特色百村选择。将选择00个有名气有特色有依托有基础的自然村作为扶持对象,接受大型企业的直接扶持,接受相关市直部门的政策和资金倾斜。

(二)策划规划引领。结合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按照“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对列入“百村万户”工程的特色旅游村进行策划或规划提升,避免盲目建设。

(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六个一”工程,即:一条连接交通干道主要景区公路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一套完善的形象导识系统(包括标牌标识解说词等),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定数量的停车位,一定数量的旅游厕所和污水处理设施,一定规模的住宿餐饮购物设施等。

(四)乡村旅游商品开发。组织引导和培训农民依托当地资源,设计开发和销售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形成“一村一品”“一家一艺”。扶持“公司+农户”等多种经营方式,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培育具有地方知识产权的乡村旅游品牌。

(五)宣传促销。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定期不定期宣传“百村万户”工程进展情况,重点推介我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网络预订服务,鼓励旅行社和有条件的各类旅游集散中心,开展针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市场销售和网络促销,对组织一定数量游客进行休闲农业与乡村游的旅行社进行奖励。

(六)人才培训。依托各类人才培训机构,通过送教上门办培训班结对帮扶等方式,加强对乡村党政干部旅游经营户和从业者的培训。结合农村远程教育文化站及科技辅导站等,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服务培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要把特色旅游村及其所在乡镇的党政干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户和从业者全部培训一遍。

(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开展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培育一批发展产业化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进一步加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规范化建设,强化示范作用,全面提升我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与服务水平。

(八)星级“农家乐”创建。依据或制订星级农家乐等级标准,规范“农家乐”等级评定和标准化管理,提升“农家乐”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按照“成熟一批,评定一批”的原则,将农家乐星级评定工作全面推广。通过强化管理逐步规范,实现我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

四职责分工

此次“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由市旅游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工商联牵头组织,由市直其他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全力支持,由大型国企民企具体实施。各单位的职责分工如下:

(一)由市县两级旅游农业林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百村万户”前期考察特色村推荐帮扶联络与协调业务指导工作。

(二)由市工商联各县(区)政府各开发区(新区)管委会负责推荐提供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名单,跟踪落实推荐的帮扶单位的帮扶情况。百家帮扶单位安排如

(三)旅游林业农业水利财政税务工商卫生环保消防金融土地等市直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在资金与政策上对帮扶村进行倾斜。要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与各种支农资金有机结合起来,对符合条件的帮扶村给予优先支持。要出台对帮扶村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帮扶村的扶持力度,促进帮扶村的快速发展。

五工作步骤

(一)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领导小组,负责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和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中涉及全局性政策性问题的协调处置。

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各县区各帮扶单位也要成立专门的帮扶领导小组,要出台方案,制定项目推进表,扎实推进,确保工作有成效,不流于形式。

(二)调查摸底。市县两级旅游与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特色百村的前期调查摸底工作,要选择有较大旅游开发价值有利于进一步策划打造的自然村进行帮扶,使帮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取得成绩。市工商联各县(区)政府各开发区(新区)管委会对参加帮扶的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要进行调查摸底,要选择推荐有影响力有实力有爱心的企业对帮扶村进行帮扶,使帮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策划规划。各帮扶单位要深入帮扶村,了解熟悉帮扶村情况,并根据帮扶村的实际情况特点特色及旅游市场需求策划帮扶村的发展,请专业的设计单位对帮扶村进行规划提升,避免盲目建设。可按帮扶村发展的不同进程进行帮扶规划。对条件不是很成熟的帮扶村先进行帮扶帮助,帮助其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员工培训,营造良好的接待环境;对条件已成熟的帮扶村进行提升改造,开发旅游商品,创建旅游品牌,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篇9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018-01

根据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研究对象,结合我县、乡在交通状况、地理优势、旅游景点、土壤肥力情况和农民群众基础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我觉得在天等县上映乡建立一个高效生态农业休闲项目[旅游(游览大新德天瀑布)—观光(观赏明仕田园风光)—休闲(品尝桃永葡萄、桂花梨)]是至关重要的,该项目汇集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项目的建成可以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扩大农产品的需求量,拉动全乡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市场的繁荣。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大背景

高效生态农业是对效益农业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农业发展,以工业化、城市化支持农业发展,把农业引上集约和可持续发展轨道的又一次飞跃,是农业应对新挑战、再创新优势的大战略。

2.项目小背景

度假区面临从观光向休闲度假的转型。因此要做优做强度假区的旅游产业,必须在巩固发展传统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开拓发展休闲度假项目,由此来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刺激游客消费,做到“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双轮驱动。

二、项目开发条件评价

1.自然条件

上映乡桃永村伏桃屯山多田少,一年四季瓜果不断,其中葡萄年收入占居民其它收入的绝大部分。耕地仅人均1亩,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土质为沙性土壤,土性偏硬,是种植葡萄的上上品。

2.人文条件

桃永村有种植葡萄的优良传统。加上近几年来,天等县委、县政府又十分重视“南方葡萄一年两熟”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县域经济效益的优势产业来抓。为打造高效农业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奠定了基础。

3.环境优势

度假区森林绿化覆盖率达46%以上,项目所在地桃永村自然环境良好,处于未开发状态,有大量原始植被覆盖。相比工业城市—广东省,到处是工厂、高楼大厦以及汽车尾气排出的大量浓烟,简直就是天壤之别。这为该村开展高效农业生态休闲旅游项目提供有力资本。

4.交通状况

桃永村距离大新德天瀑布仅为60公里,道路为柏油路面,随着公路路网的全面改造,预计到2013年底,天等至硕龙二级公路将建成通车,二级公路通车后,路程将缩短为50公里。

三、项目策划思路

1.策划主题

以利用高效农业种植和休闲旅游中采摘乐项目有机结合为主题,完善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链条的各个环节,获取最大利润。项目主题可分为四个层面:

1.1高效农业参观

1.2农耕感悟

1.3农家体验

1.4乡村休闲

2.策划思路突破点

2.1高效种植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推动农业文化主题的内涵获得突破。

2.2桃永村特色旅游产品“葡萄”将成为众多农产品中闪光点,包装成为仅次于龙眼的大新特产。

3.策划原则

3.1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和商品率。

3.2珍重自然,保留自然村落原有自然风貌,因地制宜,规范管理,同时重视对山林植被再绿化和水质的保护。

3.3注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统一。

四、项目情况概况

1.桃永村情况简述

上映乡桃永村位于天等县西部,东与宁干乡相连,南与龙茗镇毗邻,西与大新县土湖乡接壤,北与把荷乡相接。全村下辖13个自然屯22个村民小组,504户2999人,总面积15600亩,耕地面积2615亩。葡萄种植面积1500多亩,桂花梨种植面积450多亩,年产量达225万公斤以上。

1.1桃永村高效农业生态旅游项目情况简述

1.1.1项目名称:上映桃氏旅游度假区桃永村高效生态农业休闲旅游。

1.1.2项目选址:本项目初定选址于桃永村。随着项目深入发展,到二期、三期可以扩展覆盖上映的平典、上美、佩光等几个村。

1.1.3项目内容:

1.1.3.1绿色无公害产品葡萄、桂花梨的种植开发。根据度假

区农产品开发的“一村一品”战略,将葡萄作为桃永村的品牌产品。其次,桃永村葡萄得益于独特的山水土壤环境。独具果粒均匀硕大,色泽鲜嫩,口感好的特点。第三,桃永村葡萄作为水果家庭中的一员,具有一年两熟、二造果一般都是在水果短缺季节上市,极符市场需求,具有很大的市场占有力。

1.1.3.2景观植物的种植。第一,种植20亩桂花梨,结成片区,形成规模。第二,种植20亩油菜。油菜既是良好的经济作物,又是优秀的景观植物。第三,种植20亩苗圃、花卉。象征着浪漫爱情的玫瑰、黄色明亮的郁金香、清香优雅的兰花都可以在这里大面积种植,形成上映地区的花卉基地,极具有开发的潜力。

1.1.3.3桃永村位于龙茗至上映的公路旁边,村部正好座落在离公路不足10米的地方,可以以村部为平台,搭建一排具有浓厚乡村气息的农家草棚。为游客提供茶室、农家餐饮等服务项目。

1.1.3.4设立葡萄、桂花梨等两种采摘园。让游客体会到农事劳动的辛苦,感悟到付出辛勤劳动后获得丰收的喜悦,体验了一天农村人的生活。

1.1.3.5项目投资控制表

五、项目带来的效益

1.经济效益

本项目主要经济效益是由于投资和新技术带来的产量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本项目策划的无公害绿色水果葡萄经过包装后,可增加利润1块/每斤,按1亩平均产量1200斤葡萄来算,种植100亩葡萄园可以直接增加收入12万元,总收入可达36万元,比原来种植的水稻总收入翻了七倍。

2.社会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桃永村的增产增收,加快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社会。本项目的实施将使桃永村人均收入增加1600元以上。可解决100多人就业问题。

3.生态效益

本项目采用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大面积推广使用大棚,种植培育苗圃花卉和经济林木,提高森林覆盖率;这对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维护了物种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桃永村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实施期间预期取得的效益情况表

六、项目管理及销售情况

1.项目经营管理

本项目的经营管理采用直线模式,该模式保持统一领导,且职工分工专业、协调关系简单、工作效率较高,拟设总经理室、旅游、饮食、财务、工程、人事、营销等部门。人员从村干部、经联社主任及社会积极人仕中选任。

篇10

1 农业观光园的定义

农业观光园是旅游业与农业观光相结合的产物,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导产业,以城市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市场为导向,集休闲娱乐性、观赏性和农事体验为一体,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等多种效益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1]。农业观光园开辟了新的旅游方式,丰富了旅游产业。满足城市居民亲近田园生活,体验新型旅游方式的心理。

2 现代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原则

2.1 因地制宜

设计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在规划设计中充分尊重当地原有地貌及特色,在对其原真性保护的基础上,进行观光农业的合理开发与规划设计,力求以最少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景观效果及经济效益。例如适当的设计微地形,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且不可大面积的挖山填湖,一方面是对当地水文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费时费力,加大园区营建成本及后期维护管理费用。

2.2 以人为本

一切设计以人为本,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爱好者的需求。

2.3 地域性原则

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民俗文化、地域风情,设计应将当地的人文景观与农业生产结合,充分挖掘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通过将地域文化的提取,概括,解构,通过设计语言,设计手法在园区表达,体现不同地区农业观光园的特色,增强园区趣味。

3 规划设计思路及要点

3.1 产业结构规划

从横向看,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导,养殖业为辅的模式,改善单一的产业模式,为园区带来经济效益。从纵向上看,称为立体农业,例如在果树林里,种植具有中草药价值的植物,或养殖家禽类等,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与经济效益。注意在选择植物种植时,应以和谐共生为主,避免物种间竞争。

3.2 旅游项目策划

旅游项目策划的前提是前期充分的资料收集、调研,包括所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当地居民收入情况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客源分析,得出精准的市场定位,然后结合旅游学理论进行规划。前期的分析和旅游学理论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前期分析没有旅游开发相关知识,即使园区建成也不会形成良性运作,没有前期详细分析直接进行盲目开发,不仅会造成当地环境的破坏,也使投资与收益失衡,导致园区陷入亏损的困境。只有两者统筹兼顾,才能设置合理的旅游,休闲项目。

3.2.1餐饮 挖掘乡土餐饮文化,加强特色,定期举办饮食节,提供厨艺教学活动。同时也可作为婚庆场地,一方面给园区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体现当地婚俗文化。

3.2.2 购物 田园超市,特色售卖点,形成销售链、线上订购派送等。

3.2.3 娱乐 在合理规划功能区的基础上,设计射击、咖啡酒吧、沙疗、垂钓、土陶制作、农事参与等项目。此外儿童作为特殊使用人群,设置儿童游戏场地,依托当地土壤状况,在裸露的地表,可采用树木枯干经过加工处理形成游戏设施,可满足儿童亲近自然释放天性,同时减少园区维护成本。

3.3 景观设计

3.3.1 地形 地形普遍应用于造园中,其具有加强空间的独立性,丰富空间层次,组织排水,控制游人视线,形成小气候等功能[2]。设计应结合用地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一般高差不大的土地用作生产用地,低佳之处蓄水建湖,抬高的地形用于栽植果树等。

3.3.2水体 避免大面积的挖山填湖,根据游客量设置合理的水体面积。

3.3.3植物 生产区温室外和道路两侧不宜栽植高大乔木,以免影响作物正常的光合作用,一般以小乔木为主,常绿灌木作为绿带,适当配以地被花草,总体上形成四季变化的植物景观季相。

3.3.4建筑 应体现住宅特色,采用当地原材料,构建原生态的居住条件。

3.3.5道路 主道路以科学、便捷为准则,既要便于集散人流、物流、又要利于生产区内路网,次道路应将景观节点连接,成为网状,方便游人到达,游步道营造中国古典园林曲径通幽的意境美。

篇11

旅游农业是指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农业设备、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经过规划设计,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从而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旅游农业要面向农业旅游的市场需要,发挥农业的旅游功能。农业的旅游包涵休闲功能,但不仅仅局限休闲功能。

一、农业多功能性与旅游农业

1.农业多功能性

多功能农业是指农业不仅具有传统的粮食生产功能,还要为其他目标如生态保护、社会公平等目标做出贡献。我们认为,随着生产的发展,贵州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年下降,但农业在该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农业不仅具有传统的粮食生产功能,而且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方面,能够促进农村社会公平公正稳定,改善区域直至全国大流域生态环境,维系农村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保留民族特色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2.旅游农业

旅游农业的内涵,是指旅游农业这一概念所具有的,并反映旅游农业特有属性的认识内容。据此,我们可以把旅游农业作如下表述:旅游农业是以农业为载体溉有农业生产功能,又有旅游活动功能的新型产业。旅游农业具有如下几个特有属性。

(1)具有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兼容性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本来两者各有天地,互不相融。但旅游农业的出现,无论是其项目设置、设施装备,或是环境条件、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兼容,并以此而区别于一般的乡村农业。

(2)具有田园风光和旅游景点的呼应性

旅游农业充分发挥一般农业田园风光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加以艺术化改造,如绿化美化,地形改造,并适当设置雅致、简朴、自然的景点和实用、配套的设施,使田园风光得到点缀而增辉,旅游功能也因此而强化。

(3)具有生产功能和旅游功能的耦合性

旅游农业是两种功能的耦合,既具有生产功能,又具有旅游功能,即在向社会提供物质产品的同时,以其特有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让人们感受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乐趣,并达到体验生活、增长见识和措情益智、陶冶情操的效果。

(4)具有生产活动和旅游活动的统一性

农业是以种养业为主的物质生产活动,旅游业是以观光、休闲为主的精神文化活动。这两种活动过程,在过去,一般都是分别在不同的场所展开的。旅游农业则是同时在同一场所使两种活动过程协调一致。

(5)具有物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互补性

农业追求的是物质生产价值,旅游业追求的是精神文化价值,两者的效益是通过各自的价值得到体现的。旅游农业则可以实现两种价值的互补,即旅游农业一方面以其可观赏性和可参与性使农业的附加值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以其生产性和文化性使旅游业价值获得支撑和延伸。

二、贵州旅游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1.贵州发展旅游农业的背景

从资源禀赋上看,贵州是自然与人文合璧的结合。占全省面积92.5%的山地、丘陵和占73%的喀斯特地貌,使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喀斯特王国”。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中蕴藏着久远的历史传统与多样性的原生态文化、堪称“文化千岛”。贵州的自然与文化保持着较好的原生状态,这使得贵州具有给游客创造与众不同的全新体验的资源条件。

从现实来看,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主要的聚居区之一,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化程度较低,是中国最欠发达的省份之一。通过旅游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2.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

根据2007年8月贵州省旅游局组织乡村旅游典型村寨调研各地州提供的《贵州省各市、州(地)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调查表》(以下简称《地州表6》)、《典型村寨的入户调查表》的数据,目前贵州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如下:

据统计到2006年底

――全省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村寨数共计575个;

――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户数达6184个;

――开展乡村旅游经营直接从业人数60998人次;

――开展乡村旅游经营脱贫人口数175097人;

――乡村旅游人员培训已达70878人次;占旅游从业人员比例平均达56.7%;

――政府用于村寨交通基建投资的金额达25.9亿元;

――全省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达1617万多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达9万多人次;

――乡村旅游总收入达近63.38亿元(十五期间我省旅游总收入为47.3亿元);

――乡村旅游人均收入达2070元。

其中,黔东南、遵义地区以及黔南地区分列乡村旅游总收入的前三名,各区收入分别为:47.89亿、10亿、2.5亿。

表1 2006年各地州市开展乡村旅游具体情况表

三、贵州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省的旅游经营者已经比较敏锐地注意到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但自发增长期的乡村旅游还存在很多问题。

1.各自为政的现象严重,品牌效应差

我省在旅游农业的开发过程中,很多都是农民一家一户在实践中去摸索经验,主要属于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体经营形式,其产业意义不大。没有把旅游接待地能够吸引游客的农家风味、人居环境、服务水平等放在重要位置。

2.项目缺乏规划和策划,盲目性过高

出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视规模,粗制滥造,许多旅游农业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急功近利。倡导和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迫切需要的。

3.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高

农业旅游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农业部门、旅游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在管理上还不够协调。旅游区的道路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服务用房等用地结构和布局还比较散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各行其是。游客的餐饮、住宿、娱乐、安全、卫生等方面还不规范。

4.科学规划重视不够,同质化严重

目前,我省旅游农业基本上是以乡村企业、农民自主建设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场定位不明,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无序性和盲目性。

5.产业化层次低

第一,对农业的旅游资源保护不够。旅游产品大都以农家乐之类为主,产品化程度低。

第二,市场是区域性周边市场,市场定位还存在相当大差距。以自驾旅游市场为主体的农业旅游的局限性必然影响旅游农业产品的销售。

第三,作为旅游产业良性循环机制有待形成。

6.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原生态破坏严重

我省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地方官员和开发商的急功近利,甚至还有贫困地区人民渴望通过旅游改善生活而盲目开发,普遍缺乏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开发旅游的积极性和热情就变成了一种破坏力。

四、贵州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省旅游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充分地意识到积极发展旅游农业,在为游客提供一种深度文化体验的全新旅游产品的同时,又极大地加快了广大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因此,只有进一步完善旅游农业的开发措施,创新发展模式,才能实现旅游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整合资源,挖掘内涵,突出特色,培育品牌

我省旅游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在开发过程中要突破区域局限,突出特色,多方位、深层次地开发产品,深刻挖掘旅游农业资源的文化内涵,增强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根据现有资源分布情况和农业的季节性特征,开发不同主题的旅游产品,构建旅游农业品牌。

2.长远规划,科学策划,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我省的旅游农业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艺术格调,成为展现当地社会生活与旅游文化的一个窗口。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旅游设施

目前,旅游农业开发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组织投入,经济实力不强。在旅游农业发展中,应拓宽资本投入渠道,形成政府投入、群众投入、社会投入相结合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引进先进的旅游农业开发、管理和服务方式,提高其竞争力。要加强旅游农业地基础设施与旅游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环境,解决好交通、食宿、卫生等问题,以便开展“一条龙”服务,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获得经济效益。

4.挖掘亮点,坚持“特色”开发之路

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应坚持特色原则,将“特色”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卖点”,避免随波逐流,千景一面。目前,贵州省一些著名的乡村旅游景点,例如贵阳市小河金山生态农业观光园、花溪区的镇山村、乌当区香纸沟等,正是由于突出了“特色”,吸引了大批游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5.发掘农业资源的多功能,加大产业化层次

农业产业功能。这是从农业的一般功能来说的。农业为游客提供体验、休闲平台,同时,提供优质、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满足游客对休闲食品、安全食品的需要。

休闲游憩。乡村多宁静,空气好,民风纯朴,对休闲养生是极好的去处。同时,游客在休闲过程中,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度假等各种活动和服务于一体。起到修身、养生、静心、养神的最佳效果。

观光学习。游客通过对旅游农业产品的了解,充分了解农业文化、学习农业知识、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感受农业景观的户外体验。与此同时,游客的参与加深了对环境保护的认同,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自然景观生态。

体验养生。休闲农业区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新鲜的空气,宁静的空间,生生不息的动植物,遍地绿色的草木,以及随处的鸟语花香,是最适合调剂身心及养生保健的场所。

6.努力实现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旅游农业,不仅能为游客提供新的活动空间,还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获得旅游业和农业的双重效益。旅游农业的基础是农业体系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合理性。在旅游农业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坚持走生态效益型道路,重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结合,实现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近几年来,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环境、发展旅游产业的需求日益增强,这为旅游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源条件。我省丰富的旅游农业资源又为发展旅游农业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由此可见,我省旅游农业开发潜力很大,必将蓬勃发展,成为一项生命力强大的新型产业。

参考文献:

[1]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J].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陈文林,翟虎渠.旅游农业[J].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魏小安,刘赵平,张数民.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J].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4]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J].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