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7-20 13:19: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壁虎借尾巴教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篇1

A.系统脱敏法

B.肌肉松弛法

C.自我暗示法

D.行为疗法

2、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 )。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3、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人的现代化

4、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及审题方法会影响化学、物理等的学习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这种学习迁移叫( )。

A.具体迁移

B.顺应迁移

C.一般迁移

D.重组迁移

5、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 )。

A.促进者

B.研究者

C.建设者

D.开发者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部门应当缩小学校之问办学条件的差距,促进学校( )。

A.跨越发展

B.优先发展

C.均衡发展

D.差异发展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 )。

A.育人为本

B.提高质量

  C.促进公平

D.改革创新

8、下列不属于教师上课前的“三备”内容的是( )。

A.备教案

B.备教材

C.备学生

D.备教法

9、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

A.暗示教学法

B.发现教学法

C.探究一研讨法

D.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观是( )。

A.主体性评价观

B.专业性评价观

C.发展性评价观

D.生成性评价观 11、 智力超常儿童指的是智商在( )以上的儿童。

A.110

B.120

C.150

D.140

12、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用简单粗暴、讽刺挖苦的做法来处理问题就违反了( )原则。

A.知行统一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正面教育.积极疏导

D.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13、 下列特点不属于发散思维的是(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逻辑性

14、 戴老师很担心.同一批学生在第二次参加同样内容的人格测验时获得的分数为什么与上一次不同。他所担心的是下列哪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内容?(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5、 ( )是衡量个体道德修养水平的外在标志,它在品德结构中发挥关键作用。

A.道德认识

B.道德感情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6、 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 )、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A.教书育人

B.师德为先

  C.尊重规律

D.为人师表

17、 附属内驱力表现最为突出的时期是( )。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18、 课程标准是( )的基本纲领性文件。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学科课程

19、 有位历史老师教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1421记成“一事二益”,这种方法是(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自由联想策略

20、 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21、 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

A.学习动

机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22、 桑代克的学习三律指的是( )。

A.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

B.准备律、练习律、类化律

C.练习律、思考律、迁移律

D.练习律、因果律、近因律

23、 研究表明,人的注意是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的,经常出现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这是(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范围

D.注意的起伏

24、 在本行政区实施有效的教育法规,属于(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行政章程

25、 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26、 根据《水浒传》的描述,在头脑中再造出武松打虎的情景的过程,就属于( )。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27、 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依次是( )。

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8、 班级管理中制定的班干部轮换制度属于( )管理模式。

A.常规

B.平行

C.民主

D.目标

29、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相比更有利于( )。

A.发展学生个性

B.促进温故知新

C.加强教学相长

D.坚持循序渐进

30、 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实行( )级管理。

A.三

B.四

C.一

D.二 31、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

A.外化

B.内化

C.行为

D.从众

3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我国中小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课程标准

33、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

A.教育的方向

B.教育为谁服务

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D.教育怎样培养人

34、 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35、 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 )。

A.生活老师

B.任课老师

C.班主任

D.学校管理干部

36、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

A.自学法

B.读书指导法

C.练习法

D.参观法

37、 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 )。

A.冲动型问题行为

B.扰乱型问题行为

C.多动型问题行为

D.自律障碍行为

38、 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叫( )。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39、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B.使学生更快乐地学习

C.使学生更全面掌握知识与技能

D.对传统教育课程的改革

40、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 )。

A.望梅止渴

B.

画饼充饥 C.谈虎色变

D.叶公好龙 二、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41、 我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 )

42、 所谓需要的满足是指绝对的满足,一般说来,低级需要只有充分满足后,较高的需要才有可能出现,人的动机才有可能受新的需要支配。( )

43、 相同要素说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

44、 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收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

45、 慎独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指的是教师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经常自我反省、自我剖析。( )

46、 教师尊重家长,有利于教书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

4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

48、 《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公办学校校内可以适当设置民办校或民办班。( )

49、 创造性思维就是力求获得创造性成果的思维。( )

50、 在文艺创作和科学发明中出现的“灵感”属于思维类型中的直觉思维。( )

51、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并完全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这反映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思想。( )

52、 个体道德认知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而且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完全对应。( )

53、 一般来说,场依存性强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比场独立性强的学生差。 ( )

54、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

55、“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气质。(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56、 简述说服教育法的应用要求。

57、 简述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

[:请记住我站域名/] 58、 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59、简述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60、 简述小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的教育意义。

61、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的共同点。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62题12分。第63题11分,第64题12分,共35分)

6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某班,甲同学受父母离异的影响,由一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变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教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两同学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甲、乙同学的学习成绩下降分别是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

(3)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如何满足甲、乙的需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63、阅读《小壁虎尾巴》的教学片段并回答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找出了小壁虎三次借尾巴时说的话,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些话。(学生七嘴八舌地读)

师:谁愿意给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朗读?(生读小壁虎说的话)

  师:读得很流利,但似乎少了一点儿什么味道。什么叫“行吗?”

生(依次回答):“行吗?”就是“好不好”“好吗”“可以吗”……

师:对了,这说明小壁虎讲话时怎么样?

生(依次回答):和气,小心翼翼,谨慎,礼貌……

师:你们从哪里看出小壁虎讲话时很有礼貌的?

生:小鱼比小壁虎大。小壁虎叫她小鱼姐姐;老黄牛年纪大,小壁虎就称他伯伯;燕子比妈妈小.小壁虎就称她燕子阿姨。

生:小壁虎走了之后都跟他们一一告别,说:“再见,再见。”

生:小壁虎每次说话都用“您”很有礼貌。

生:小壁虎每次借尾巴都要问别人“行吗?”

师:对,小壁虎每次说话都很和气,都是用商量的口气跟人借尾巴的,说明小壁虎很有礼貌,谁能够用很有礼貌的语气试着朗读小壁虎三次借尾巴时说的话呢?(生读)

师:读得有点味道了,朗读的时候还要注意……(教师指导朗读)

师:请大家用有礼貌的语气再读一读。(学生品读小壁虎说的话)

师:读得更好了,请同学们回家后再读给爸爸妈妈听,注意读出礼貌的语气……

(1)教师在该教学片段中贯穿了哪些教学原则?(要求写出三条原则)

篇2

认为:思想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课堂教学亦是如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必须以科学的现代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改革思想为引领,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他们投入课堂各环节的热情,牢牢地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智能、素质的发展结合起来,坚决杜绝运用先进手段即为转变教育思想的错误认识和穿着多媒体的“新鞋”走传统教学“老路”的错误做法。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第一、二自然段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小壁虎挣断尾巴逃走的动画,并带领学生模仿动画中小壁虎的样子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一挣”的意思,体会小壁虎挣断尾巴后的心情,弄清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果尾巴挣不断会出现什么结果?在交流中,学生感受到了小壁虎尾巴的作用。以上教学过程是在多媒体课件辅助和学生自主探究中实现的,不仅有效地简化了教学的内容,同时还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重点。

二、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莫“高成本低效能”

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强大,较传统教学占据更明显的优势,往往成为广大语文教师执教公开课、评优课的首选媒介,甚至出现了“没有多媒体的课就不是一堂好课”的片面说法,但事实却不尽如此。纵观当前的语文课堂,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所谓的多媒体课件,或是流于形式,内容单调乏味,大多为简单的文字和图片的呈现;或是盲目求精,课件设计煞费苦心,可创造的效应却微乎其微,让人大为惋惜。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应当由教学内容而定,应当遵循“低耗高效”的原则,这不仅是企业生产的成功秘诀,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法宝。如一位教师执教《秋天的图画》一课,在多媒体课件中精心设计了画图互动环节,待学完课文后指导学生上台尝试着将课文所描绘的画面用鼠标在多媒体屏幕中画出来,课堂气氛相当热烈。但由于学生年龄尚小,电脑操作生疏,所创作品与教师的期望值距离较远,课堂自然留下了败笔。其实,此环节完全可由简笔画替代,既实用又有效。

三、以学生发展优化教学手段,莫“扬教师抑学生”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为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服务的,如果背离了这一原则,多媒体的价值便荡然无存。而事实上,我们许多语文教师错误地将多媒体定位为教师课堂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很少关注学生认知的程度、心理的需求和课堂学习中的真切感受,这种认识颇有唯心主义之嫌。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思想指导下的多媒体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养的提升,培养的是能够主动发现、构建、再生知识的会学习的人,多媒体必然成为学生内在发展的辅助工具,成就的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而并非课堂学习的配角――教师。如一位教师教《日月潭》这篇课文时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依据教学流程按步出示课件,文字清晰,画面迷人,音乐优美,但其作用充其量也只是便于教师的课文解读,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启迪、挖掘与拓展几乎为零,整个过程教师忙得不亦乐乎,可学生却响应得颇为勉强,这种风光了教师,忽略了学生的语文课堂是不可取的。

四、以教学预案决定教学手段,莫“捡芝麻丢西瓜”

篇3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收获,新的思想。这时,教师就要敏锐地捕捉生成性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我提问:“当青蛙跳出井口时会说些什么?”有的学生回答:“天空无边无际,好大啊!”有的学生回答:“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这时,有一名同学站起来说:“还是井里好。”引来其他同学一阵哄笑。我忙追问:“为什么青蛙觉得井里好?”“因为青蛙跳出井口一看,发现周围的河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自己的很多同伴正在被人类捕杀,青蛙觉得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还是井里安全。”我借此机会让学生讨论这名同学的看法对不对。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但理解了本课的寓意,更懂得了保护环境、爱护小动物的重要性,使课堂充满了生气和乐趣。

二、把生成性资源延伸到课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量逐渐增多,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由课内延伸课外,让学生自己解决。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在教学完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功能后,一名学生问:“老师,还有哪些小动物具有再生功能呢?”有的学生说蚯蚓,有的学生说蚂蚁的腿。我并没有即时作出回答,而是让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的资料,第二天来讨论。第二天,学生纷纷拿出了自己的答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三、正确区别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灵光一现”的,具有短暂、突发、不成熟的特点。因此,有的学生发言是毫无价值的,甚至会使其他学生的思维偏离正常轨道。对待这类生成性资源,教师要善于区别,并要坚决放弃。同时,也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力度,让课堂再现精彩。

笔者曾听一位教师在教学《生命,生命》时,对其中师生如下的精彩对话印象颇深。(研读第二段,感受飞蛾对生命的珍惜)

师:三件寻常小事为什么对作者的触动这样大,作者的感受是什么?下面我们再仔细研读课文。

生默读课文并思考,找出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读并体会。(师巡视,几分钟后,学生自由发言)

生1:看到飞蛾拼命挣扎,作者的感受是“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思考,你体会到什么?生读句子。

生1:我体会到飞蛾的求生欲望非常强,感动了杏林子。句子中写“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让我感受到飞蛾的生命力非常强。

生2:我从“挣扎”这个词体会到,飞蛾并没有因为被杏林子捉住而放弃 ,而是以它那强烈的生命力感动了杏林子。杏林子感受到飞蛾强烈的生命力,就把它放了。

师:请问:飞蛾为什么挣扎?

生1:因为它不想放弃生命。

生2:它被杏林子抓住了,它必须挣扎才能生存下去。

师:“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是什么?

生1:是顽强的力量。它不想让杏林子抓住

生2:是不想放弃生命,所以要挣扎。

生3:他挣扎是极力鼓动双翅。

师:让我们想象自己就是被抓住的极力挣扎的飞蛾,读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第二段。

师:在一些人眼里,飞蛾是很渺小的,只要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飞蛾的外表还比较丑陋。那么,它又何必苦苦挣扎呢?

生1:我认为不管是什么动物,它都会珍惜自己的生命,所以飞蛾要挣扎。不管它多么渺小,不管多么丑陋,都会珍惜自己的生命。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飞蛾当时会怎么想?

生:我想它会想,自己还有一线希望就要珍惜这份生命,不能浪费,不能放弃。

师:在生命遇到危险的时候,飞蛾都没有放弃求生的欲望,面对此情此景,作者杏林子不禁联想到自己,她可能会怎么想?

生:既然一只小小的飞蛾都这么珍惜自己,自己只要有一点希望,就要活下去。(生鼓掌!)

篇4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294-01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语言的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口头表达能力是提高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民族地区学生受着本地语言的影响,语序、词语、难以清楚表情达意,阻碍了学生交流能力的发展,现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说话能力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教师要学本地话,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汉族教师本地学生学习汉语,为了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必须要懂一定数量本地话,才能与学生交流,不然汉藏语言的教学有很多的不便,只有教师懂一定本地语言,才能清楚学生的本地语言表达的意思用汉语表达出来,才能让学生通过汉藏双语的桥梁过渡到汉语使用上来,逐步地掌握汉藏语言表达上差异,杜绝倒汉话的出现,不如说“ 你吃饭了吗?”

本地学生爱说成“饭你一个地吃了吗?”,语序错误,意思含混不清,教师懂本地语言可以适时纠正。

二、立足教材,立足学情

在我们课本上,每单元都有口语交流训练,低年级有“说话”训练,有的教师因为抓应试教育,忽视了这个环节,我们必须充分重视。

要教好这些内容。每次我都做到了四有:有详细的教案,有训练方法,有充裕的时间,有检测结果,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说、大方说、大声说。为了适应当地学生学情,对教学内容作了相应地变通,选择学生熟悉的人和事,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舒,有理可变。

三、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

每节语文课我都给学生创设说话的机会,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实话实说。

1、 依葫画瓢,规范语言

教材中不少句子很有训练价值,让学生仿这种句子说话效果很好,如《小壁虎借尾巴》里有一句“小壁虎爬呀爬呀,爬到大树下”,老师让学生仿句式说话“谁走(想、唱)呀,( 想、唱),走到(想起、唱得)…… 以培养说话能力。再如五年级《游鱼到了纸上》一课中,那位画家“有时……有时……”,让学生仿学说话,不仅效果很好,而且还能不断地规范语言。

2、板书规范学生的说话思路

老师都会对重点词语进行板书,在教学时当时候,可让学生用板书的词语练习说话。如《高粱情》一课,在学完“根”这节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出高粱根的特点,但要在黑板上板书一些词语,“很深、很深、坚韧鹰抓、擒拿、庞大、 活物”

3、观察演示,现场说话

演示直接形象,有利于学生的形象直观的表达,学生将现场看到的情境通过眼耳鼻等器官内化成语言表达出来,学生有激情,教学《乌龟与兔子赛跑》,通过多媒体形象地展示图片,将故事情节讲述出来。开始只求清楚完整,学生记不起情节时,老师可以提示,随着年级增高在要求学生讲的生动形象。

4、看图说话

在低年级用得最多,例如在教学《鹅》鹅什么颜色?在哪里?干什么?什么季节?老师提问让学生回答。最后要求学生把答案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口头表达出来。

5、用关联词说话

这种说话既训练学生的说话,有加强了学生对课文地理解,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使用关联词,老师让学生“如果……就……”“不是……而是……”等词语说话,然后起承转合连接成篇,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教学《我们家的猫》这课时,让学生了解猫的古怪特点后,让学生用“既……又……既……又……”说出猫的特点。

6、老师当好导演,把学生推向说话的舞台

要学生兴趣盎然地说话,老师还要想办法,让学生说得津津乐道。

(1)仿真解说

一些以介绍知识为主的课文,老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当解说员,或当导游,以锻炼说话能力,如教学《美丽的大兴安岭》,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就大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做过解说,解说出大兴安岭的独特景观,在教学《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可以让学生按旅游线路介绍沿途的景观,还可以与旅游局联系,找到景点如达古冰川、卡龙沟等景点资料进行解说,学生对本土文化熟悉,解说的有条不紊。

(2)演练推销员

教材中有部分课文是关于产品、知识方面的说明书,在课堂上让学生当推销员,介绍产品性能、用途、结构和使用方法。如课文《我的朋友――电脑》,通过介绍“顾客”当评委,评先最佳“推销员”,还可以对新买的书包、文具盒等进行说明,学生的兴趣盎然,很轻松完成“销售”任务。

四、开好辩论会

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马克思说过,“真理是由争论而成立的”辩论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快速地表达能力,认识问题由表入里,更深层次、更全面地看待问题。

篇5

(2)怎样制定教学目标?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是参照与课本配套的“教学参考”或是“优秀教案”上的教学目标,一旦离开这些参考资料,不知怎样用词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的用词含糊不清,特别是对可当堂评价的“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表述上体现不出来掌握的水平层次.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九年级物理教学参考”对第十三章第三节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表述: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摩擦的利与弊.用“知道”这个动词,怎样才算是知道,达到什么具体的水平,表述不清楚.

现在在提“基于课标标准的教学”,如何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本文运用加涅和布卢姆的学习理论,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皮连生的“学习与教育心理学”讲座为参考对教学目标进行阐述.

1 什么是教学目标

著名的心理学家加涅说: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是结果性目标,是可以当堂评价的一种目标.

知识是指可以用言语陈述的概念、规律、规则等,就是通常所说的知识或知识点,包括了解、理解、应用三种水平.

技能分为三类,分别是:(1)动作技能:运用规则支配自身的肌肉协调的能力;(2)智慧技能:运用概念、原理办事的能力;(3)特殊技能:指反省、认知策略,是运用规则支配自身认知过程的能力.技能包括模仿、独立操作、迁移三种水平.

1.2 过程与方法

是为达到某一学习结果所采用的方法与手段,是指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以及所运用的方法,这是学生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隐含着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科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指对人、对事、对已的情感和价值趣向.是一种长期的目标,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内化.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体验性目标,包括经历、反应、领悟三种水平.

2 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原则

2.1 目标陈述预期的学习的结果

2.2 目标的陈述应有助于实现目标的导向作用和交流功能

2.3 选择适当的动词、名词(或名词词组)陈述目标.其中名词代表要学习的知识,动词代表掌握水平

3 掌握水平的行为动词

3.1 “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

了解水平:陈述、回忆、再认、说出

理解水平:解释、说明、比较、区别、推理、估计、计算、会、学会

应用水平:执行、实施;区分,组织;核查,评判;生成、计划、产生

3.2 体验性目标动词

经历水平:观察、经历、体验、感知、学习、调查、探究

反应水平:关心、关注、乐于、敢于、勇于、善于

领悟水平:形成、养成、具有

4 教学目标制定实例

例1 《神态与动作描写训练》(初中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教学目标.

(1)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对人物神态与动作描写的词语.

(2)能大体上分析所提供的材料中对人物神态、动作描写的作用.

(3)能对学生习作中一些对人物神态、动作描写上的不妥处进行修改.

(4)能根据所给的材料较形象地续写一段描写神态、动作的文字.

例2 《小壁虎借尾巴》(小学二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教学目标

(1)拼音:例用拼音读准生字的音;能看着课后练习中的拼音读出并写出句子(bi hu de wei ba duan le,huai hui zhang chu xin wei ba).

(2)字词:能写、默课文中12个生字和16个词,并能说出这些字词在课文中所指的意思.能口头解释“摇着尾巴”、“甩着尾巴”和“摆着尾巴”三个带点动词的不同含义.

(3)句式:能按下面的句式造句或仿写句子.

“谁—看见—谁(什么)—在哪里—怎么样地—干什么”

(4)课文理解:①能独立找出课文中分别描写鱼、牛、燕子尾巴作用的句子;②找出并说出课文3、4、5段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异同点.

(5)课文朗读和背诵:能流利朗读全文并能背诵课文3、4、5段.

例3 《犯罪的概念与特征》(初中二年级政治课)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自己的话陈述犯罪及其三个基本特征.

(2)对给予的违法和犯罪案例,学生能识别违法和犯罪行为并能陈述其理由.

例4 《长方形的面积》(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数学课)教学目标

(1)能借助透明方格胶片或带有方格的面积图,说明长方形面积等于它的长乘宽的理由.

(2)对给予的长方形图形和实物,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例5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摩擦力(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明什么是摩擦力,能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2)能陈述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能用它分析有关的现象,解释有关问题.

(3)能说明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能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

(1)会观察有关的摩擦现象.

(2)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3)体会学习物理的一种思维方式“现象—规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