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现代医学起源

现代医学起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30 17:39:0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现代医学起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现代医学起源

篇1

“职业倦怠”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者弗洛登伯格(H.J.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的,并定义为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1]。国外学者Maslach和Jackson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消减三个层面[2][3]。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现象产生的主要诱因,它是由于长期、过度的情感投入而引起个体对情绪和感情的耗竭感,主要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和紧张等。去人性化是个体对他人表现出一种消极、冷漠、否定、怀疑的态度。个体成就感消减是个体对自己的工作和个人价值做出消极评价,缺乏成就感的一种表现。而以上状态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劳动者能力的发挥以及个人身心的健康。

在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中此种职业倦怠现象则突出地表现为以下精神状态和工作行为。第一,抑郁和焦虑,表现为长期的精神疲乏,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且经常感到周边的环境不安定,高度的警觉和敏感,极易发生身体上的病变,如失眠、全身酸痛、胃部不适、眩晕、神经性的头痛等等。第二,在以上精神和情绪的影响下,该类人员针对师生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不计后果的冲突,且不愿意或没有耐心听取同事与学生的建议与看法。对于自身所在单位的事务缺乏参与的热情,不愿与人交流,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个人认知发生偏差。此外,教学管理人员的此种状态不仅仅局限于工作中的表现,而且会影响和波及其家庭和婚姻生活的质量。该类人员往往将工作中的不满与冲突带回家庭,并将此种心理状态延伸至家庭的主要成员之间,造成家庭关系的不和谐,矛盾冲突时有发生,长此以往则会危机个人的婚姻状况。然而,由于工作和家庭中的事务压力与矛盾,往往会加剧该类人员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如此时没有加以认真对待和干预,则会发生难以挽回的个人与集体损失。因此,本文在阐述职业倦怠概念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社会转型期,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从个人要求、学校管理和社会环境三个层面提出减少职业倦怠现象,增进工作积极性的若干建议。

二、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原因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相关文献的归纳中,尝试总结该类人员职业倦怠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教育跨越式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面对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殷切期望,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承担了越来越重的日常教学管理任务,不仅上班时间工作较多,甚至还需加班完成各项应急的任务,如课程安排、教材购置、考务安排、教学检查与督导以及各类师资培训等活动。此外,我国高等教育在许多层面都实现了飞速的发展,例如仅本人所在的省属高校广东海洋大学就涉及了博士、硕士、本科、高职高专和成人教育等各个层次的学历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骤然加大,使得一线基层工作人员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并有加剧的趋势。

(二)社会转型时期,个人成长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长期目标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物质上的享受与安逸的生活。反观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虽身处“象牙塔”,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并始终坚守自己乐于奉献,不计回报的高教管理理念,为高校的教学管理提供各种支持。但是由于他们处于高等教育工作体系的基层部门,相对工资水平却不高,尤其是年轻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还需为购房、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问题而发愁。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需求以及各自不同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对高标准的生活追求成为该类人员难以实现的人生期望,这将使得他们有较为强烈的职业挫败感,进而产生对立情绪,消极怠工。这成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社会转型时期,教辅岗位的激励与评价机制缺失所带来的问题

首先,教辅岗位在目前高校所施行的岗位聘用制的职位管理中大多属于管理岗的最低一级即十级岗,岗位的竞评情况较差,有的岗位在校内竞评时甚至无人问津,只得临时招聘其他人员补充。其次,部分高校的领导对教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主抓学校的科研工作,而忽视教学工作。第三,学校对于教辅岗位的激励与评价机制缺失或流于形式,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晋升空间有限,该类人员自身缺乏长远的职业发展目标。此外,教学管理人员在高校这个大家庭中缺乏情感交流,缺失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工作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体现,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第四,教务处和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流动频繁,大家都希望流向对职称评定有利的岗位,致使许多刚刚培养熟练的管理人员流失。目前,由于缺失高校教学管理岗位的相关保障制度,使得他们的职业倦怠感有所加重。该制度的缺失看似对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影响不大,但从长远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服务意识较强的稳定的高校教学管理队伍来看,或许将带来许多无可挽回的损失。

三、减缓职业倦怠现象,增进工作积极性的若干建议

大量研究表明[3][4],过多的工作压力对工作者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伤害,对组织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如引起工作者的不满、消极怠工、故意缺勤等职业倦怠现象。而该种现象在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社会转型期,高校如何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树立高校的良好教学形象,将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通过前述分析,本文将试图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缓解职业倦怠现象的具体建议,以期为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一)个人要求层面

从教学管理人员的个人发展来看,首先,应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和职业期望。了解和熟悉教学管理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所在高校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充分认识该岗位的局限性,避免不切实际的幻想。其次,依据个体―环境匹配理论,引起压力的因素不是单独的环境因素或个人因素,而是个人和环境相联系的结果。工作的压力是由于个体能力与工作要求不匹配。只有当个性特征与工作环境相匹配时,才会出现较好的适应。因此,针对教学管理人员,应将工作环境和个体需求综合考量,实现该类人员对于工作环境和个人需求方面的要求。第三,依据职业规划的相关理论,教学管理人员需要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并按计划完成各阶段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就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出充分的准备与预案,从而预防个体成就感消减。第四,经常读书,读经典书籍,读励志书籍,并学会自我的心理调节。尤其在发生矛盾冲突时,被他人误解时,被领导无意识地批评时,更应该进行自我状态调节,要敢于面对现实,积极找寻问题解决的对策,加强与有关领导和同事的沟通,获取他们的理解,及时化解各种矛盾,构建和谐的办公环境。最后,应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工作过于追求完美,正视自己的缺点,消除不切实际的幻想,做回真实的自己。

(二)高校管理层面

篇2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6)03-0112-06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②在他整个学术思想研究中的地位是特殊的。它是王国维最早受到学术界重视③,但其文艺美学思想研究也最为受到忽略的著作。就文艺批评界来说,《宋元戏曲史》在文学史写作上的价值和成就一向获得首肯,研究者们对其“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批评方法上的开创性,以及作为中国第一部戏曲史写作的贡献等方面论述都比较充分;但至于其它方面的探讨便似乎显得有些无话可说。因为《宋元戏曲史》在文学批评上并未提出一个更新的美学理论,它对元曲美学价值的强调仍旧无外乎王国维曾经在《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以及其它文学批评著作中反复提出的那几点:自然、意境和悲剧精神。这就使得注重文学内部规律批评和美学批评的学者很容易将其看作文艺批评之外的史学著作。《宋元戏曲史》常常被定位为王国维学术研究由哲学、美学向经史之学的转换,或者说由“形上学”向“实学”的转型之作。许多文艺、美学批评专著(如叶嘉莹的《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等)在论述上几乎都不予涉及;即便稍有提及,也只是简单地将之归结为上述个别理论的补充和重申而一笔带过。而在以“实学”精神为指导的史学界,史学家们同样在推重这部中国戏曲史开山之作的同时,不断考证着其于“史实”上的缺憾与得失。

史学家们质疑的一个焦点就是:王国维治戏曲史,却是缺乏全史观的――他独独推尊元曲,既不符合戏曲史发展的史实,也应该非史家的做法。青木正儿以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为宗,认为中国戏曲史的发展“在唐以前殆无足论,至宋稍见发达,至元勃兴,至明清益盛”④,因此决意要继述王国维只作了一段的“戏曲史”,考究明清戏曲流变,写成了著名的《中国近世戏曲史》。但他却始终不解王国维这位他最尊重的戏曲史学家,治了《曲录》(1908)、《戏曲考源》(1909)、《录鬼簿校注》(1909)、《优语录》(1909)、《唐宋大曲考》(1909)、《录曲余谈》(1910)、《古剧脚色考》(1911)、《宋元戏曲考》,却“仅爱读曲,不爱观剧,于音律更无所顾”,且已“将趋金石古史,渐倦于戏曲”①,更不明白他何以会对一个治中国戏曲史的异邦友好盛志青年大泼冷水,“冷然”对曰:“明以后无足取,元曲为活文学,明清之曲,死文学也。”②因为,在青木正儿看来:“明清之曲为先生所唾弃,然谈戏曲者,岂可缺之哉!况今歌场中,元曲既灭,明清之曲尚行,则元曲为死剧,而明清为活剧也。”③另一位戏曲史家任半塘的批评则更劲直凛冽:“王氏于我国戏曲之源,穷搜冥索,全从歌辞方面体验,而忽于戏剧之其它种种;又存在‘无剧本便无戏剧’之心理,结果乃断定我国戏剧演进之关键,最早在有宋一代。殊不知不言文辞则已,若言文辞,宋之孕育力与滋长力,远不及唐,……举世并无人否认宋元音乐之因于唐乐也,宋元舞蹈之因于唐舞也……若宋元之文与唐文之关系,宋元之诗与唐诗之关系,乃至宋元书画、雕塑诸艺,与唐代诸艺之关系,亦从来无人否认也,……今独截然否认宋元之戏剧与唐戏剧间,必然之启承渊源,而另将此项关系,泛系于宋说书、宋傀儡、宋影戏与梵剧等,直于戏剧一段,单独割断唐与宋元间之历史关系也,可乎?”④正因此,他以上、下两册《唐戏弄》为蓬勃发展的唐代戏剧进行辩护,意在纠“近来学者,都不免为王考所囿,于唐五代戏剧误会之甚”

史学家们对《宋元戏曲史》的不解和质疑以及文学批评家们对《宋元戏曲史》的忽略似乎都很有道理。事实上,仅拿王国维与同时代的专业戏曲家和戏曲理论家吴梅相比,就可看出显然的不同。吴梅有着深厚的传统曲学、戏剧学知识,精于审音定律、度曲演剧,不仅曾作有杂剧9种,传奇4种,而且撰有《奢摩他室曲话》(1907)、《顾曲麈谈》(1914)、《曲海目疏证》(1914)、《中国戏曲概论》(1926)、《元剧研究》(1929)、《瞿安读曲记》(1932)、《曲学通论》(原名《词学通论》1932)、《南北词简谱》(1931)等著作,他一生从事“曲”的本体论研究,考述曲的特性、构成、演唱以及宋金元明清以来“曲”(散曲、戏曲)的发展史。吴梅可以说是以“曲”为生,内行人谈“曲”;而王国维,正如青木正儿所指出的那样,则并非对戏曲有专门爱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外行人论“曲”。或许,我们就此可大胆设问:王国维“曲考”之意并非全意在“曲”?

一、王国维“戏曲”研究的比较文学视野

篇3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90-02

中医历史悠久,讲究望闻问切。它以研究人体易产生疾病的病理,并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为主。19世纪开始,西医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在医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给中医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在现代医学教学中,中医与西医的结合课程成为教学重点。中医伤害小,西医见效快等特点也使其结合成为必然。但是受到中国传统思想以及一些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医学课程教学上,对中西医治疗效果认识不清的问题。过分强调中医或过分强调西医的作用,这使得医疗机构在治疗方法选择上存在误区。因此,对于现代医学教学来说,明确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将两者合理的结合才是关键。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文章对面现代中西医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1 中西医结合中的误区

1.1 主从之争严重

医学教学在确定医学起源上,过分强调主从问题。一些人认为中医发展时间较长,因此西医应作为其从属部分。而一些人则认为西医在治疗时效及发达程度上均高于中医,因此中医应从属于西医。这样忽视了中西医本身的特点和疗效。实际上,中西医属于不同的发展体系,其发展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不具备从属关系,在治疗不同疾病时也应正确选用和区别对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首先,中医强调宏观调养,而西医强调微观治疗;中医强调辩证,西医则强调辨病;因此,我们在进行医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将中西医看作同等地位的两部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将中医与西医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医学教学的效果,从而在临床上合理运用中西医治疗,提高医疗效果。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并不是讨论谁是主流的问题,中西医有各自的优势,医护人员在进行结合时应以对病患的治疗效果为主。

1.2 理论知识混淆

中医是与西医分别强调不同的理论体现,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中医讲究五行、阴阳,强调精、气、血的辩证唯物主义论。通过观察人体的精、气、血判断病理,主张由表及里。一些学生甚至教师本身将中医学的指导思想看作是唯心的、不科学甚至是玄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套用西医标准理论来解释中西思想。实际上,中医与西医不同,如中西的五脏观察强调人的气色、饮食调理等方面。而西医则以解剖实验为主要手段,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中西医理论混淆,使中西医的特点均无法表现出来,也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正确选择中西医手段。中医与西医知识混淆还体现在医学研究上,对于一些医学研究者来说,在进行某项医学科研时,往往将中医思想和西医思想强加进去,或者将两种理论牵强的结合在一起,导致医学研究成果不具有实际意义。

1.3 理论与实践不符

在现代中医教学中,明显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上,理论教授的实践远远超过实践的时间,并且对于很多高校来说,医学实践基地不发达或设备较少,缺乏实践准备和实践经验。这是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差距,一些中医教学者为了提高中医教学实践水平,将中医教学理论与西医实践生搬硬套,不但没有达到理论结合实践的目的,反而是中医理论更加晦涩难懂,实践也无法验证中医理论。在教材方面,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只停留在表面上,高校在教学时也往往是中西医教学分开,不能时学生同时感受中西医的差距和差别。而在课时安排上,为了追求西医的专业性和先进性,西医课程的安排明显过多。总之,在现代医学教学中,中西医并没有真正实现结合,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更无法满足临床需要。

1.4 盲目进行结合

中医与西医从属于不同的体系,因此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具有相通之处但又存在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现代医学教学时不能盲目的将二者进行结合,而是应该尊重其个性和特色,使其优势充分表现出来,这也正是现代医学教学存在的最大矛盾和误区。将中西医理论完全融合在一起的理论和思想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可取的,中西医之间的差异要求医生在不同疾病面前要区别对待,而不是将某一种理论强加给另一种。同时,并不是所有的中医理论都能找到相应的西医实践,我们将中西医相结合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临床治疗,而不是过分强调二者之间的联系。如望闻问切是中医独有的特点,不能盲目的与西医的听诊等混淆。现代医学教学习惯性的将中西医之间进行一一对应,这使得医学教学的实际作用大大降低。如何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中西医教学的结合发挥实际作用,就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重点。首先,医学研究者和教学者应平衡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关系,平等对待两者,善于发现中医与西医之间不同的优势,这样才能为其正确的结合提供前提;其次,从教材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实现中医理论与西医实践的真正结合,提高现代医学教学效率。

2 如何解决中西医结合中存在的误区

中西医结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在二者结合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但是在当今社会,中西医结合只是从表面上得到重视,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使中西医之间的结合更加密切,提高现代医学的治疗效率。其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2.1 适当提高西医的主动权

在中西医结合过程中,由于受传统中医思想的影响,西医往往作为跟从,即使是在某种疾病治疗上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仅仅被作为辅助手段。结合面不够广,结合存在漏洞。因此应改善这一点,加大对西医的正确宣传,控制传统医学对西医的排挤,通过培训使其能够了解和接受西医中的先进思想和治疗手段。在医学科研上,应将西医和中医区别对待,而不是一味的将中医理论强加给西医,中西医之间的结合并不是理论上的一对一,也不是谁占主导地位的问题,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应以提高医学治疗效率为前提,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中西医结合。

2.2 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提倡,一些医院引进了西医技术。在技术方面实现了结合,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教育往往将中西医分开,导致能够具有中西医两个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偏少。实际上,医学人才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体现,也是二者结合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应结合中西医各自的特点,在高校教学课程的设置上,增加中西医结合的内容,并在临床实践上提倡两者之间互相交换实习场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2.3 建立中西医结合医院

这一点得到了广大医院和医学工作者的认可,目前,很多医学已经实现了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但是在具体病症治疗上,选择西医还是中医问题上,往往并没有根据病情。而是根据医生个人的思想。这样不但没有将中西医完美结合,还使得医院的办院宗旨不明确,缺乏特色。因此在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立上,还应充分考虑各个疾病的病理,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使其正确理解中西和西医的治疗手段以及结合要点。

2.4 加强中西医结合的实践

目前,中西医的结合大部分停留在理论层面,导致在临床治疗上效率低下。要实现中西医的真正结合,首先应加大培训力度,要求医生掌握中医治疗技巧和西医治疗手段,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医学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缺乏实践的结合毫无意义。医院应建立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基地,逐步缩小中西医之间的差距,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5 加大政策干预能力

虽然中西医结合属于医学层面,与政治无关。但实际上,中西医结合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就是由于政策不明确和干预能力不强导致相关人员对中西医结合重要性的认识不深刻。因此应加大相关管理部门的干预力度,要求卫生管理部门将中西医的结合看成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中西医的结合,并且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医疗事故的惩治措施,并建立合理的医护人员考核制度,要求其严格执行,这样有助于医护人员提升自身意识,做好中西医结合工作。

3 结语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达,中医与西医之间的结合就成为必然。中医属于中国传统医学,其在预防某些疾病方面存在着优势,并且能够降低对患者的伤害,从根本上清除疾病。而西医的出现则提高了医学技术和治疗水平,是进步的体现。因此我们在坚持中医理论的同时,必须将其与西医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当然中西医教学之间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

篇4

2 美国PCCM发展史

呼吸医学起源于结核病的治疗,因此,呼吸专业兴起于结核病流行时期。20世纪40年代以后,由于有效的抗生素接连出现,结核病得到控制,患者人数迅速减少,这是呼吸医学经历的第一次事关学科生存的冲击。其后,肺功能检查以及气管镜等技术的发展使呼吸专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专业业务范围趋于稳定,直到危重医学出现。20世纪80年代开始,危重症医学在美国进入快车道,从业人员供不应求,这是呼吸医学遭受的第二次冲击。20世纪80年代,美国胸科学会(ATS)提出学科的生存和发展与危重症医学息息相关,井于1995年发表官方声明,美国PCCM执业医生应为所有内科ICU患者提供服务。

20世纪80年代,当美国危重症医学与ICU业务开始正式起步时,CCM医生应该经历什么培训,具备什么资质属于一个探索性的问题,因为此前史上从来没有这一专科。美国内科、麻醉科、急诊科与外科几个不同领域的学会在洛杉矶举行联合集会,大家一致认为,CCM应该是一个亚专科,受培训的医生必须已经完成专科(内科、外科、急诊科或是麻醉科)住院医师阶段的培训才能进入CCM亚专科阶段培训。因为各专科住院医师阶段的培训时程不等(内科3年、外科5年、麻醉科与急诊科4年),对入学标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最后决定由各专科学会各自举办自己的CCM亚专科培训,学制订为2年。内科学会注意到CCM内容与呼吸科高度重叠,因此决定只要另加1年,培训人员即可获得呼吸疾病(PM)与CCM双重认证,三年可以获得PM与CCM双重认证的PCCM培训项目由此诞生。据统计,美国内科ICU医疗工作内科与呼吸危重症两方面的治疗处理占78%左右,来自大内科的PCCM专业背景优势自然明显。由于美国政府不直接参与医院与医学分科具体事项,所以,如今PCCM成为危重症医学的主导力量是一个自然形成的结果,人为政策十预成分很小。另外,美国ICU拥有权在医院,而不在科室,医生和医院是合同关系,没有所谓占地盘的现象。以处理内科情况为主要支柱之一的ICU业务对于已完成内科住院医师训练的PCCM学员属于驾轻就熟,可以保证顺利地衔接到CCM与PM亚专科培训内容。据统计,2014至2015年美国参加PCCM培训的成员占参加成人危重症医学培训人数的72.8%,美国PCCM一枝独秀自是必然。

3 中国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历史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基木上是在少数医院采用简易人工呼吸器或麻醉用呼吸机进行,多数医院不能常规开展机械通气进行较长时间的生命支持治疗。与西方国家一样,国内呼吸科早期大多起步于诊治结核。20世纪50年代开始,呼吸科逐渐独立,重点转向诊治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肺炎等疾病,经常面对呼吸衰竭患者。20世纪70年代起,上海中山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等开始建立比较简单的ICU和系统引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应该说,中国现代ICU的建立真正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①1982年:北京协和医院成立加强医疗科,重点收治外科术后患者,起步初始为外科ICU; 20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中山医院、广州呼吸病研究所、解放军总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成立了独立医疗单元、全天候运行的RICU。应该说,国内现代ICU的起源是两条路:以外科ICU起源的和以呼吸ICU起源的,殊途同归。2003年的SARS以及2008年汝川地震等事件,大大促进了国内ICU的发展。

我们应该铭记这些为中国现代ICU发展作出压大贡献的前辈们:上海中山医院李华德教授(1978年出版了中国现代史上第一部机械通气专著)、陈德昌教授(创立了协和医院第一个ICU,中国外科ICU之父)、翁心植院士(中国肺心病防治的创始人之一,建立了中国最早的RICU之一)、钟南山院士(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了RICU,中国现代医学史上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医生)、刘又宁教授(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了RICU ,井在1990年出版了中国影响最大的机械通气专著,被认为是影响几代人的权威著作)。我们也应记得提出“中国呼吸与危重症应捆绑式发展”理念的王辰院士,早在2000年王辰院士就多方呼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相结合的重要性,井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发表了“呼吸内科医师应对我国危重症医学的发展承担重要责任”的述评,井全力推动,方有今天的局面。我也深刻体会到:学科的引领人物确实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引导学科发展的米来。

4 中国呼吸病学发展过程

呼吸学科是国内建立与发展最早的医学专科之一。回首过去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学科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肺结核防治阶段(20世纪初至60年代末):主要任务是肺结核防治,此间形成了呼吸学科的雏形。国内许多呼吸科即脱胎于结核科或与结核科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第二阶段为肺心病防治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成立了全国和各大区和各省(区市)的肺心病防治协作组,重点开展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防治研究。此间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开展了呼吸疾病诊疗的技术体系,如肺功能、血气分析、机械通气、支气管镜等。各医院先后在内科中建立起呼吸专业组,后又设立独立的呼吸科。在肺心病防治工作中,对肺心病急性发作合井肺性脑病重症患者的治疗,催生了最初的重症监护医疗单元的建立。第三阶段为现代呼吸病学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全方位开展各种呼吸疾病的防治研究,与国际呼吸学科发展趋势相呼应,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的捆绑式、交融式发展成为其主要特征。在这一阶段,许多呼吸科建立了呼吸重症监护治疗病房(RICU)或内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MICU ) ,客观上形成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PCCM)的初步格局。与此同时,危重症医学在国内被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在过去10余年里发展迅速,成为一支重要的临床力量。需要正确面对的是,目前国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综合的“重症医学科”在内科危重症医疗中存在业务重叠和交又,因多种原因形成各自的发展理念。如何定位、交融、共同发展成为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两个学科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5 国内PCCM体系的建立和医生的培养

篇5

“个体化医疗”(Personalizedmedicine)指从个人角度,根据遗传和基因组信息与生活环境,并结合临床表现为人类提供量体裁衣式的健康医疗服务[1]。广义的个体化医疗是依据个体差异进行疾病管理,以期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一门定制医疗模式[2],侧重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精神”。狭义的个体化医疗则结合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信息及生活方式,为患者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与治疗药物,其核心内容为遗传学、基因组学、药物遗传学、药物基因组,以及环境[3],侧重于“人类基因组”,是在预防、诊断、治疗和后期康复的全过程中,依据患者的个体特征、需求和偏好设计治疗策略。是广义个体化医疗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发展与延伸。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27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百年人口老龄化的进程[4]。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和现代医学的发展,个体化医疗日趋成为可能并成为老年人群的需求。但因受制于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客观实际,进程相对缓慢,需要循序渐进。

1我国老年人群个体化医疗的发展需求

1.1现代医学发展让老年人群个体化医疗成为可能现代医学正经历由传统标准化医疗向个体化医疗的巨大转变。标准化医疗忽略个体差异,个体化医疗是以患者的大量信息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各方面特点,制定出适合每位患者独特的、最佳的治疗和预防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以取得最佳疗效。因此,美国现代老年医学已从传统亚专科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诊治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医疗,为老年患者提供全面合理的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最大限度地维持和恢复患者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的变革让我国老年人群个体化医疗成为可能。

1.2人口老龄化增速促进老年人群慢病高发老年患者具有生理功能减退、储备能力下降、功能残缺等特殊的老年问题或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多种慢病并存或多重用药引起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病情易受心理、精神、社会和家庭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老年人口已经突破2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2025年前,将以每年100万人数增加,预计20世纪末,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3%[5-6]。人口老龄化的增速促使老年人群慢病高发,并形成以下特点:未富先老,发展极度不平衡;老年人群寿命延长,失能、半失能与空巢老人的数量增多导致社会养老刚性需求增加;国家养老体系和医疗保障体制尚不健全;部分老年人群期望安度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医疗消费标准增高。

2我国老年人群的个体化医疗现状

现代医学发展对医疗卫生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促进个性化医疗的进步,但全面实施老年人群的个体化医疗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障碍。老年人群数量激增与各方需求之间的矛盾将影响我国老年人群个性化医疗的推进。

2.1老年医学专业开设数量与质量难以满足老年病专科发展需求高等医学教育对老年医护人员个体化医疗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当前老年医学和老年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远不能满足社会老龄化的需求。其中,老年医学专业人才的严重不足是主要的问题。调查显示,我国222所医学院校中,59所建立了老年医学专业[7],存在部分学校课程设置上有缺陷,专业师资不足,临床教学实习基地缺乏等问题。部分医学院校老年医学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研究生,尚无统编的老年医学教材、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在校期间没有开展系统的老年医学理论教育或临床实践:科学学位型研究生课题涉及衰老机制偏少,临床实习匮乏;专业学位型研究生接触临床相对较多,临床工作能力较强,但其科研培养时间短,科研能力相对较差[8]。极少的三级综合型大医院设置老年病专科,开展老年医学教育培训的合格师资和基地缺乏。部分老年人专科医院或护理院正在积极筹建中,专职医护人员相当匮乏。与我国部分医学院校老年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相似,我校老年医学专业挂靠于临床医学专业(老年医学方向):专业设置上缺乏独立性;课程设置仅在临床医学专业基础上,增设了老年医学(36学时)和老年护理(32学时)两门课程,学生只了解老年病医疗与护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后期临床见习和实习与临床专业完全相同,没有老年专科实习基地,与老年个体化医疗标准相差甚远。

2.2患者和医护人员缺乏对个体化医疗相关内容的深入了解在我国,个体化医疗尚处于发展阶段。由于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个体化医疗尚未编入医学教材,国内一流院校的个别学生通过科研学术活动初步了解个体化医疗,我校作为普通医学院校,临床专业(老年医学方向)的学生在校期间对个体化医疗内容体系了解甚少。广大患者即使存有简单的个体化医护需求,但由于医疗费用和医疗模式的制约,对广义的个体化医疗需求已望而却步,对于基因组学等深层次的个体化医疗知识更是闻所未闻。另外,由于我国目前以传统医疗模式为主,大部分医护人员仍按照传统医疗模式为患者服务,缺乏个体化医疗信息与内容的接触。调查研究显示部分医护人员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9]。

2.3尚不完善的老年病样本库阻滞了个体化医疗的高质量实施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老年病样本库是按照疾病种类建立,不利于老年疾病机制研究和个体医疗的高质量实施。未来老年医学研究应对衰老起因、老年疾病特征与防治措施进一步探讨[10]。明确发病与衰老的相关机制是预防和治疗老年疾病的基础,从分子生物学、基因层面去揭示发病和衰老的原因,尽快实现“从基础到临床”。病变部位的标本对于发病机制研究、诊断性生物标记物筛选、靶向治疗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立包含患者血液、尿液、脏器组织及个人家庭情况、心理特点、社会关系等信息的符合老年病和抗衰老研究的规范化样本库,是老年医学的基础,这让高质量的个体化医疗成为可能。通过高质量生物样本与完整的临床信息,分析归纳患者的各项检查与诊断情况,形成一个综合、巨大的数据库,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让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11],真正实现“基础到临床”。

2.4缺乏制度保障的老年医学职业资格认证限制了老年个体化医疗进程我国目前非常缺乏老年人专科医院或老年护理院,尚无老年医学专业执业资格证和许可证设置制度,政策方面亦未出台对患者医疗信息采集的保护措施,这些不利因素都大大限制了老年人个体化医疗的进程。《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医疗机构要积极支持和发展养老服务,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12]。由此看出,国家高度支持老年医学建设,各项制度的落实会逐步推进老年医疗个体化进程。

3我校老年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新思路

3.1我校老年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老年医学(GeriatricMedicine)是预防和治疗与老年相关的疾病,最大限度地维持或恢复患者的功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学科[13]。个体化医疗以个体获得最优质的健康为目的,而不单是治疗疾病,这与现代老年医学教育相吻合。未来老年医学将以老年综合评估、多学科团队协作、中长期照护基地联网为特点。其中,多学科联合工作是老年医学的突出特点,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护理、保健医学、社会医学、老年生物学和老年心理学等。多学科融为一体,相辅相成,蓬勃发展。另外,在个体化医疗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理应成为老年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内容。显然,目前我校老年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后期临床实践诸方面都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老年医学和个体化医疗发展要求,老年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2我校老年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3.2.1独立设置老年医学专业:教学大纲要求与课程设置对未来医生的培训、考核、医疗水平的评价等有很大影响。老年医学起源于临床医学,专业领域上息息相关,但老年病的发病机制、治疗策略与途径有其独特性,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和服务对象大多与老年人有关。现代医学与老年个体医疗的强劲发展促使老年医学逐渐走向学科交融式发展。因此,我校老年医学理应成为独立的专业设置,并按照现代老年医学和个体化医疗的发展需求,重新设置教学大纲、课程安排和后期实践教学,突出个体化医疗特点,以适应老年医学的快速发展和个体化医疗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2.2更新现有教学大纲、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促使老年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未来老年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都需要突出老年特色,除医学与护理知识的学习外,需要开设心理学、社会学、营养学、人文关怀等课程。另外,由于个体化医疗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新见解,分子诊断、大数据等课程也需要列入教学大纲的新要求。另外,新设置的教学大纲,利于现代医学知识的融合、传授,便于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整体掌握,模块化教学模式有必要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后期实践教学也应着重老年疾病机制的探讨、诊断与防治,以促进个体化医疗的实施进程。

篇6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Molecular Imaging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CHEN Duofang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dia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71)

Abstract Molecular imaging is an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iques of modern life sciences, medical imaging represents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molecular imaging features, combined with research in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molecular imaging as well as the basis for cooperation with our university hospital, a study in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l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the life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clinical cross, build molecular imaging teaching system,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raining medical complex polytechnic molecular imaging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molecular imaging; teaching system; complex talent

0 引言

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是运用影像技术显示组织、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特定分子,反映活体状态下分子水平变化,对其生物学行为在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科学。①分子影像学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相结合的产物,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Weissleder等学者于1999年提出,经过10余年的飞速发展,取得一系列成就,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①②随着分子影像学技术研究工作在我国的迅速开展,具有分子影像技术背景的人才更显缺乏。医药企业、医疗设备企业、生命科学研究机构等单位对分子影像专业人才需求日趋增加,尚没有专门学科进行分子影像学人才培养。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依托生物医学工程与生物技术专业,定位为研究型学院,分子影像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学院在分子影像研究领域取得一定进展。学院教工由来自不同专业背景,包括生物、信息、计算机和医学等学科的人员构成,但由于当前研究成员各自的专业背景单一,成员之间尚未有机融合和深度交叉,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在分子影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而目前国内,分子影像学教材较少,分子影像学课程主要面向研究生开设,极少高校面向本科生开设分子影像学课程。③④⑤本文探讨如何借助我校信息学科与计算机学科的优势,结合我校在分子影像学的研究成果以及与医院的合作基础,将生命科学与信息学科和临床医学交叉,开展针对本科生的分子影像学教学工作,建立分子影像学教学体系,为培养理工医复合型分子影像学人才奠定基础。

1 分子影像学教学体系构建

分子影像学起源于现代医学影像学,在现代医学影像学基础上融入分子生物学,其教学体系不同于传统的工学学科和生物学学科体系。我们将从分子影像学教学内容,分子影像学教学模式和分子影像学考评方式进行分子影像学教学体系构建,目的在于建立包括基础理论―验证实验―应用实践三个层次的多学科深度交叉、理工医有机融合的综合型分子影像学教学体系,为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验技能过硬、应用实践广泛的理工医复合型分子影像学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1.1 分子影像学教学内容

分子影像学属于前沿科学,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相关资料主要来自世界各国研究小组的公开文献,缺乏全面、系统的参考教材;而且分子影像学属于典型的多学科交叉,涉及信息、生物、医学等多个学科,需要掌握各种影像原理与理论,熟悉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形态、结构与操作,并应用影像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课程内容繁杂,信息量庞大。分子影像学是分子生物学与先进医学影像技术结合的产物,属于典型的多学科交叉,涉及信息、生物、医学等多个学科。分子影像学内容覆盖面广、跨度大,教学内容包括:分子生物学中核酸等大分子的功能、形态结构特征并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细胞活动的规律;超声成像、CT成像、MRI成像、核素成像等临床中成熟的医学影像技术,以及光学分子断层成像、光声断层成像等新兴的医学影像技术;分子影像技术在肿瘤、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研究以及新药研发等领域的应用。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最新研究进展,更要学会利用影像技术进行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应用。考虑到分子影像学信息量大,教学内容以生命学院优势研究方向即光学分子影像及其在肿瘤细胞学中的应用为主线,其余内容为辅助展开。教学过程中,力争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全面和有的放矢。

1.2 分子影像学教学模式

分子影像学涉及多个学科,涵盖现代影像成像理论,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以及分子影像技术在基础和临床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为了系统地学习掌握分子影像学知识,成为合格的分子影像专业人才,学生不仅需要了解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而且需要知道靶向分子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不仅需要了解分子结构修饰、分子标记等专业知识,而且也需要知道生物信息、医学影像等相关知识。传统的单一学科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上述需求,需要探讨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对于多学科交叉产生的分子影像学,采用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要求。我院分子影像学教师来自不同专业背景,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协同合作教学。借助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在分子影像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与医院的合作基础,可以将生命科学与信息学科和临床医学进行深度交叉,开展目标明确和特色鲜明的分子影像学教学工作。对于分子生物学部分,由生命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教师任教,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以及实验演示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掌握生物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核酸凝胶电泳、PCR、DNA测序、RNA提取与纯化、基因敲除、基因克隆等技术。对于医学影像部分,由生命学院信息专业教师任教,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理论推导和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医学影像的基本物理原理以及数学理论。对于应用部分,由外聘的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师承担,引导学生使用分子影像技术进行肿瘤早期诊断、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以及新药研发等应用研究。上述教职人员由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自然基金委重大项目参与人员构成,经过前期合作研究,已进行一定程度的多学科交叉,可进行协同教学工作。

1.3 分子影像学考评方式

传统教学考评中,多注重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而不是学习知识能力的大小;注重考核学生技能掌握的多少,而不是学习技能能力的高低。这种考核体系只能反映一定时间内的学习结果,不能反映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本领,难以适应分子影像快速发展的需要,这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方法陷于陈旧古板,而且使一些再学习能力、发展潜力大、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长期得不到有效锻炼和培养。因此,如何将传统的考核知识与技能与考核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本领相结合,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分子影像学涵盖学科领域广,知识更新速度快,学生学习任务重,我们需要站在发展的角度,从学校培养学生的近期和远期效果建立合理的考评方式。对于学生学习考核,我们采用知识与能力兼顾的评价标准。该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能、进展跟踪和科研创新能力。对于基本理论知识考核,采用试卷笔答形式;对于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学生对刻度吸量管、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泳仪等常规仪器的操作,此外还考核学生对microCT、光学分子断层成像等学院研制的医疗影像设备的操作,以实验报告形式答题;对于进展跟踪考核,则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主题词,进行文献查阅及总结,以文献综述形式答题;对于科研创新,则根据教师课题或学生自主选题进行相关科研活动,以小论文或专利形式答题。总之,将采用形式多样的考评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评。

2 总结

分子影像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代表了未来医学影像发展的方向。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为国内最早进行分子影像学研究的单位之一,学院教师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包括信息、生物和数学等专业,在多学科交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基于学院在分子影像领域的研究基础,结合我校信息学科优势,融合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本文提出建立包括基础理论――验证实验――应用实践三个层次的多学科深度交叉、理工医有机融合的创新型分子影像学教学体系。通过建立该体系,我们将使不同学科背景教师协同工作,讲授成熟的基础成像理论、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实时跟踪分子影像学研究动向,向学生传递最新进展;指导学生进行验证实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从实验中引申理论知识;此外,基于理论知识以及实验操作训练,锻炼学生使用分子影像设备进行生命科学领域相关研究的科研能力。通过分子影像学综合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最终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验技能过硬、应用实践广泛的理工医复合型分子影像学人才。

基金项目名称: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实验开发项目(项目编号:SY1359)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教改项目

注释

① 申宝忠.分子影像学(第二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② 申宝忠,王维.分子影像学2011年度进展报告[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1(8):132-157.

篇7

一、渗透式管理的界定

本文的渗透式管理是借鉴教育领域的一种教育方法――渗透式教育而提出的,主要是指管理者依据一定目的,借助一定载体,潜移默化地把社会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社会条例规范等贯穿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使被管理者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一种管理形式。渗透式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形式上,含而不露;内容上,贴近实际;效果上,润物无声。

渗透式管理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发展规律为理论依据。知、情、信、意、行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五大心理要素,情感作为心理要素之一,是推动人心理变化的主要诱因,渗透式管理正是从情感入手,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人们接受并践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要求,以完善工作目标,增强工作效果的过程。

二、公立医院中渗透式管理的必要性

公立医院是政府举办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医院,所以公立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扮演着引领医院发展方向的职责,承担着国家卫生政策的宣传、落实,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培育的重任。由于医院具有与其他行业不同的内容和特点,这决定了医院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具有自身的特色。

首先,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学起源于生物医学模式,从纯生物学角度研究宿主、环境和病因三大因素的动态平衡。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有医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拓展了医学的境界。目前,叙事医学的概念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主要是指用叙事能力来实践的医学,即对患者的故事进行认知、吸收、阐释、并为之感动。叙事医学又称基于叙事的医学,是为了反驳冷漠的基于证据的医学,目的在于调整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这是一种医学人文的新视角。从这种趋势可以看出,医学已经开始注重技术与服务的共同提高,向着推动医学与人文的高度融合迈进。这种现代医学模式突出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提示了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即医学开始强调关心病人,强调在为病人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病人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在医学与人文的融合被大力倡导的今天,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适应这一潮流,突破原有的灌输教育、行政命令和物质激励等传统的教育模式,转入人的心理即人的需要的层面,注重人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其次,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医务人员。医务人员的职业特点是成长周期长,整个职业生涯都需要持续学习和创新,专业学习繁重。同时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无规律,且工作压力大。众所周知,医疗行业属高风险行业,医务人员处在防治疾病的最前线,整天与病人和疾病打交道,经常会遇到医疗纠纷的困扰,承受着医疗风险的压力,自身还有被疾病感染的风险。并且很多时候,医务人员不仅仅承担着治病救人的重任,同时更面临着病人情感疏导的任务。医务人员的这些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因此,要想做好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十分注意方式方法,以医务人员为本,使其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关怀与力量。

再次,医院主要以医疗工作为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常常处于从属的地位,不被人重视。长期以来,以医疗业务工作为中心是医院的共识,门诊手术业务量、科研成果产出量常常是衡量医院水平高低的标准,其余工作都是为这一中心工作服务的,这是医院的性质所决定的。另外,由于一直以来,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刻板的工作模式,常常让医务人员形成一种误读,即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无非就是唱唱高调、搞搞活动,不但不能促进中心工作的开展,反而占用医疗工作的时间,形成了一种负面印象。有人甚至认为只要医疗工作搞好了,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的错误观念。医院的这种现状及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错误解读让我们警醒,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寻求创新,真正发挥引领医院发展方向的作用。

三、公立医院中渗透式管理的重要性

公立医院中渗透式管理寓管于无形的特点,相比传统式的管理具有如下优势:

首先,有利于医务人员对管理的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即对病人满腔热情、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然而这些“大道理”靠单纯的说教很难起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将其与情感相融合,与具体实际业务工作相融合,才能真正转化为医务人员的行为。正如列宁也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其次,有利于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院是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要针对知识分子有知识、关心政治、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上进心强、注重精神需求等特点,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

再次,有利于避免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医院主要是以医疗工作为中心,作为医务人员,自然而然地就会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到业务工作中去。而渗透式管理则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医院业务工作中的方式,使人们在工作中自然受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熏陶。这样,不但达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思想政治与业务工作的融合。

四、公立医院如何运用渗透式管理

尽管渗透式管理的重要性已被认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收效不大,究其原因,重要的一条是没有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医院现有的经营机制、工作制度及考核标准中去。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与行政工作“分家”的状态,因此,除了要继续加强宏观意识教育外,更应该多一些制度设计,使渗透式管理从认识走向实践。

第一,在个人发展中全程渗透。

从职工入职开始就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宣传教育,使职工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入职后要针对不同岗位的职工进行不同侧重的渗透,对于临床医务人员,要在医师管理中进行渗透;如在病历书写差错率、医疗差错出现率、患者投诉表扬率等体现医疗职业精神等方面进行渗透。对于科研人员,要在学术管理中进行渗透,如在论文有无抄袭,课题研究中有无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行为等体现学术诚信等方面进行渗透。对于行政、后勤人员,要在服务中进行渗透,如在办事效率、工作态度和职工、患者满意率等体现工作作风方面进行渗透。医院要将以上这些方面作为职工晋升、发展的重要条件,必要时更可作为一票否决的条件。

第二,在医院管理中全面渗透。

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其他工作的关系就如同灵魂与身体的关系,失去灵魂的身体是行尸走肉,失去身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只有二者相融,医院才能是一个正常的“人”,一个有良好发展的“人”。所以,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要与医院的行政管理相融合、与医政管理相融合、与后勤管理相融合,将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和要求,内化到具体的管理方法中去,并随着形势和医院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以保证其始终适应医、教、研、防工作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渗透,使思想政治工作不再唱独角戏,也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使职工在做本职工作时不知不觉的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熏陶,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第三,在医院文化中时时处处渗透

医院文化作为医院管理的一种无形手段,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辐射等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能使整个群体对医院产生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医院文化的这种价值和效能能有效地提高医院管理的质量。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借助医院文化的这种功用,将自身的内容与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相融合,将自身的目的与医院文化建设的目的相一致。同时发挥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作用,通过打造先进典型、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营造医院传播正能量的良好氛围,使医院文化建设服务服从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借助医院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特征,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参考文献:

[1] 杨芷英,王希永.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篇8

引言

在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与其他各国间医学科学交流愈渐增加,因此掌握好医学英语对于医学院的学生而言,不仅是为了让自己成为国际化专业医疗人才,更可以了解本专业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国际医学科学动态,从而为世界医学进步做出贡献。

一、医学英语教学的特点

医学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中的一种,由于现代医学起源于欧洲,并在美洲得以繁荣发展,因此绝大多数医学最新研究报告多用英语,国际间的医学交流也多使用英语交流,因此医学院的学生只有学好医学专门英语,才能胜任以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二、目前高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与主要问题

1.基础英语与医学英语衔接不畅。在近代医学飞速发展的影响下,许多医学院开始慢慢重视医学英语的教学,例如开展双语教学甚至是全英语教学。但由于受到国内传统教育的限制,例如学生在学习期间往往将关注度放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后面又寄精力于考研与留学方面,对于医学英语兴趣乏乏。许多学生在进入医学专门英语学习阶段时,翻译能力差、阅读速度慢、正确率低,对写英语论文摘要往往束手无策,在语言实际应用中力不从心;而从事医学英语的教师可能在校所学专业并非医学,而医学英语教学工作又属于费力不讨好的事,因此工作热情并不高,未能很好地帮助学生从基础英语到医学英语过渡。

2.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在绝大多数医学英语教学课堂上仍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模式陈旧、单一,主要为老师教授,解释生词,翻译重难点句子,课堂上老师像在唱“独角戏“,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模式不仅不能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创造性思考,从教法的角度来看,与通用英语教学毫无差别。

3.学生缺乏医学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压力。现在大学医学本科生几乎是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本身英语基础较好,但可能还未认识到医学专门英语和通用英语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有所不同,再加之医学英语本身学习难度大,词汇复杂难以记忆,句子多是复合句不易理解等因素,致使医学者对专门英语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学习兴趣。另外,与其他专业相比,医学生本身专业课学习任务重,课业繁忙,而医学英语在学生学习评价系统中所占比例也不大,导致学生出勤率低,或者是在课堂上自学其他课程,对医学英语学习并未重视起来。

三、优化高校医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1.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侧重点的优化。在我国,医学英语教科书是针对医学知识较为全面的高年级学生而编写的,为了医学者掌握更多的医学英语词汇和表达方法,因此在编写大纲中主要介绍医学专业的构词法和专业术语。但有了词汇量不代表可以无障碍的阅读医学专业文献,准确把握其内涵。所以编写者选择适当的简单易懂的内容,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逐渐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才能真正提升其专业英语水平。

2.灵活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下,教师可以在网上作业,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网上或者现实生活中收集资料,与小组其他成员商定后,通过发电子邮件、QQ等方式发送给教师,这样不仅节约了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而且在电脑上图片、视屏等的运用更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积极调动了学生对医学英语学习的热情,提高其学习兴趣。

3.及时与学生交流,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在现代化的教育大趋势下,我们应该摒弃传统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而教师只是起到指引和辅导的作用。例如课堂时间应该减少教师的个人教授时间,给学生以交流、探讨、自主学习的机会。另外,还可以请一些临床医师、博士研究生、深资教师在学校开办讲座,给学生做好学好医学英语的思想工作。

4.加强医学英语教材的建设。众所周知,教科书的内容是师生教与学的主要材料、重要工具,但就全国范围内而言,不仅医学英语教学教材匮乏,而已有的教科书却也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因此选用好的教材意义重大。我们应该选用由卫生部教材办组织编写的《医学专业英语》系列教材作为学生用书,并且笔者建议可以在医学英语教材中加入诊断书翻译、药品说明书翻译、网上医学相关文章等内容,以扩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四、结语

总而言之,医学英语教学在不断地改革中优化,加之英国文化委员在1994~1995进行的一个为“English 2000”的调查活动中,预测未来英语将越来越多的和某一个专业知识或某一学科结合起来,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人们会更加重视医学英语的学习,也一定可以真正实现通用英语到专业英语的转变。

参考文献:

篇9

key words: clinical medical specialty; general medicine direction class; employment; comprehensive ability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213-02

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证明,社区卫生服务是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是满足居民基本的医疗服务需求的最佳方式,它在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优质、价廉、连续、综合的卫生服务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和推广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与此同时也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其中全科医生队伍建设问题突出,全科医学人才的严重匮乏已 经成为制约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 的一大 “ 瓶颈”[1]。针对目前现状,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下大力气狠抓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2011年又由卫生部下达并贯彻执行《关于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向中西部地区投入专项资金8720万元,有层次、有步骤推进全国范围内的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力争基本实现城市每万名居民有1-2名全科医生,农村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的总体目标,以弥补当前卫生缺口,从根本上缓解就医压力。

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医学院校的陆续扩招,升学门槛放低,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临床医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亦随之不断增加。而对于一些专科层次的临床医学毕业生来说,由于学时短,学历低,动手能力不强,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使其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再者我国医学专科生的培养一直沿用医学本科生“掌握现代医学专业诊疗技术、满足医院需求的专科型临床医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训内容,绝大多数医学专科毕业生因缺乏以预防保健与健康管理为主导的全科医学知识与技能,难以适应或安心在基层社区卫生机构从事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综合性卫生服务工作,毕业生“下不去、用不上”的现象严重。这直接影响到了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未来发展。如何解决目前全科医师匮乏与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毕业生相对过剩的供需矛盾,已成为当前扼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鉴于目前的严峻形势,我们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全科医学方向班,进行定向培养,为全科医师的培养探索一条快速有效的新途径。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以我校2014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采用1.5+1.5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研究试点进行改革,结合个人意愿选取其中部分学生入选全科医学方向班,开设全科医学课程培训。然后主要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随机选取该2014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各100名学生分别入选正常对照组(年龄18~22岁,男38人,女62人)和全科医学实验组(年龄18~22岁,男39人,女61人)。两组学生均为高中起点,全国普通招生,学制3年,年龄、性别比例、教育背景及以前学习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按以前传统培养模式进行后继的半年理论学习与见习、一年实习活动,全科医学实验组则按照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开设的半年全科医学相关课程培训,而后进入一年的实习环节。

2.方法

2.1实验方法 :在学生学习期间,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不同组别学生进行各方面能力提高满意度调查。通过该项调查了解学生的自身对综合素质能力评价情况,从而有助于修订培养目标及专业设置和相关课程设置内容,有助于指导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学期末汇总分析比较不同组别学生毕业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通过量化考核方式进一步评估不同培养方式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差异。

2.2评价方法 : 自行设计问卷,围绕人文素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预防观念、保健意识、健康教育意识、康复治疗技术、动手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课后发放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100% 。以百分制形式统计两组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

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二、结果

1.两组学生对综合能力提高的认可度评价见表1

2.考核成绩

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平均分数为73.4±2.3,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平均分数为89.57±3.1,两组平均成绩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篇10

【关键词】 中医学 科学性 发展 标准 张功耀

Abstract: The science of human being’s substance does not equal to truth, even not the absolute truth.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there’s no science king surpassing every thing, all must be tested in practice. Therefore, TCM must be realistic, and put practice in the first place to encourage and require itself and find correct way of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s doubts in “Farewell TCM” where Zhang Gongyao completely neglects TCM from these points:(1)insist on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correctly consider TCM history and status quo; (2)insist on putting practice in the first place, reasonably evaluate effectiveness of TCM; (3)correctly treat difference between disciplines and TCM development.

Key words: TCM; science; development; standard; Zhang Gongyao

我认为实事求是、实践第一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源于客观存在是认识本源的基本的认识。因为客观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所以必须在“实事”——客观的、真实的可靠的客体中开始寻求一切正确思想。这一原理,是许多伟大的科学家的相同看法。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过“万物唯一的原理就在物质本性”,他“认为事物的本质寓于事物本身之中,是内在的,不是超越的。为了把握世界的真理,必须重视感性经验。” [1]达芬奇、林奈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真知存在于客观事实之中,人们从感性经验开始认识客观。实践第一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实事求是原则的体现,但就科学体系而言,它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我以为,所谓科学,是人们对其所感知的客观世界进行探索而得到的规律性、系统性的认识。由于认识对象和认识角度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科分支。一切科学体系,包括历史的和未来的科学体系,都是人类在一定条件下认知活动的产物,由于宇宙在时空上的无限广延性和事物的复杂性及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人类不可能穷尽宇宙。换言之,人类产物的科学,不等于真理,更不是绝对真理。在不同学科间,也不存在凌驾一切的学科之王,一切都必须以实践来检验。因此中医学应当以实事求是、实践第一的科学精神来激励和要求自身,寻求发展的正确途径。张功耀先生最近全面否定中医的言论从根本上违背了实事求是、实践第一的科学精神,为中医药学的未来蒙上阴影,是有必要进行剖析的。张功耀先生对于中医的看法,集中体现在他的《告别中医中药》(简称《告文》)一文中,故结合该文的主要观点来加以讨论。

1 坚持实事求是,正确看待中医的历史和现状

《告文》从文化进步、尊重科学、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人道主义四个方面来否定中医,在历史和现实的基本事实方面,张先生没有表现出尊重基本事实的实事求是态度,这集中体现在《告文》的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人道主义的两个论题方面。张先生完全否定了中医药在保障中华民族健康和繁衍上的历史功绩,这不符合历史的真实。虽然历代医事的记载并不完整,也不系统,但从包括《史记》在内的史书和历代浩瀚的中医文献,都可以看出中医药学从摆脱迷信巫术,到形成其特有的理论体系和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展自身的过程中,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过的重大贡献。如果中医的历史状况不易为人所了解,那么,从传统中医流传下来的各种防治疾病的方法至今仍然卓有成效这一点,就可以反推出中医的历史功绩,中医对治疗SARS所起的作用就是最近的实例。在张先生看来,现在广大的中医工作者,都是在做耗费人力物力而又无效的乃至骗人的“不仁”的事。我认为,判断中医药存在合理性的问题,应当是看中医药的方法有无实践意义。第一是谁来评判的问题,除了专家意见,疗效标准、检测标准之类的评价体系外,最有发言权的是实践着中医药方法和接受着中医药方法的人们,有没有效,要问他们,要不要中医药,必须问医学的服务对象——老百姓,只有他们才是中医药方法的切身感知者和取舍的最终裁判者,而不是名人、权威说了算数的,这从中医药在我国,进而华人社会,进而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受到的欢迎和重视就可以得出结论。张功耀的言论不但侮辱了整个中医药界,同时也严重贬损了信任和接受中医药方法的广大病患的识别判断能力。对此,中医药界和广大民众是有权利讨回公道的。许多人对张功耀先生表示义愤,言辞或许激烈可以理解,这只能怪张功耀自己不检点。第二,必须解决评判标准的问题,关于这一点,下面将继续讨论。张功耀先生在《告文》中采用非理性的攻击方式贬低中医,言辞霸道而偏激,诸如“标榜”、“装腔作势”等等。所列“证据”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于无中生有,“挖掘”什么“狗屎绞汁”、“灵猫”、“发菜”之类,连一般中医都不了解的所谓中药来诋毁中医,真是令人震惊。《本草纲目》是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倾毕生精力完成的集大成的药学巨著,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译为多种文字,其多方面的成就举世公认,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张先生居然煞费苦心从全书52卷,约200万言中找出“立春雨水”之类来加以诟病,这种做法令人痛心而费解。张功耀先生说中医缺乏逻辑基础,但他自己却不讲逻辑,甚至采用没有事实根据的所谓“论据”,哪里谈得上逻辑二字。《告文》的许多论述,文不对题,比如他认为中医“不科学的医药措施”,危害了生物的多样性,但他首先列举的却是“姜”和“鸦片”,难道中医用姜入药,使“姜”成了濒危物种!中医曾经用“鸦片”止痛、止泻,现在已经禁用,这与生物多样性何干呢?为了生物的多样性,中医已经用水牛角替代犀角,人工牛黄替代天然牛黄……,这些事实张先生真的不知道吗!人们无法理解中医在生物多样性和人道主义方面存在什么重大问题!张功耀不顾基本事实,以偏概全,甚至无中生有,完全背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正如国家卫生部发言人所说,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无知”

2 坚持实践第一,合理评价中医药的有效性

中医无疗效,中药无作用是张功耀先生认为应当告别中医的基本论点。在讨论疗效的问题之前应当明确医学的任务和区别医学原理、临床医学和医疗行为的关系。医学的根本任务是维护人类的健康,属于应用学科,与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的基础学科不同。因此,判断医学有无存在的必要性主要在于它的实效,而不是它揭示了多少客观规律。医学虽然起于实践,但它需要寻求理论的支撑和指导,需要在实践和理论的相互促进上发展进步,这就是医学原理的重要性。临床医学是在医学原理指导下,结合当时的实际条件制定的临床治疗原则或条例规范,是人们的一种选择。而医疗行为则是根据临床医学规范由实施者结合自己的经验等做出的处理,虽然有时医疗手段的科技含量,又大大超越简单的医疗原理。如前所述,任何一种医学原理都是人类在一定水平上的认识,可能逼近真理,但不等于真理。作为一种“合理”的选择,临床医学就更不具备真理性,而具有个人因素的医疗行为根本谈不上绝对正确的问题。所以把一种医学体系说成是真理是不对的,而认为与其不同的体系就必定是谬误的判断更不能成立。医学以防治疾病为目的,如果我们将疾病简单地分成精神性和躯体性疾病,以及两者混杂的心身性疾病三大类的话,现在对于精神类疾病,所知甚少,效果欠佳;简单躯体性疾病也许有些办法,但对复杂性疾病则常常力不从心;对于心身性疾病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人类引以为自豪的感染性疾病,因为爱滋病、禽流感……而变得信心大减。基因医学曾使我们激动不已,然而随着对基因决定论的讨论和对基因治疗风险的清醒认识,人们已经冷静多了。在人与疾病斗争的这种态势下,医学互补是明智的。

21 关于疗效标准 西医治“病”,中医对“证”。现代医学将正常人体量化成复杂的指标体系,其疗效标准以追求指标恢复正常为基本特点,有客观、明晰、标准化等优点,但也存在不足,首先是指标体系不可能完美地描述疾病现象,而且有认识水平的局限,因而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另外,冷冰冰的数据常常忽略患者的感受而缺乏人文关怀。传统中医强调病人对疾病体验,体现人本精神,但不易标准化,不够明晰、客观,有时会受到感觉的欺骗。跟着感觉走可能误判,跟着指标走也许不全面。我们以高血压病为例,西医对血压的正常值经过不止四次的重大修改,我们就不能说这种修改中的标准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即便是现在的标准,也不能保证其为终极标准。再者,时至今日,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还有许多疑团,所以有“原发性”之称,血压的升高是主要的、共同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但远远不是全部,如果用血压这唯一的“金指标”来判断疗效就有缺陷。比如,在病情复杂的病人中常有这种情况,病人血压“正常”了,“疗效很好”,但自觉症状未能改善,甚至有加重的现象。中医治疗降压不及西药,但可稳定血压,能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当承认症状的改善也是内在病理变化减轻的表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应当是临床医学的终极目标,可以成为中西医疗效判断的共同标准。从大量临实来看,西医在疗效上具有总体的比较优势,而中医的关注点不同,疗效有自己的特点,对许多疾病显示突出的效果,能达到西医的疗效标准,对某些疾病虽然显示效果,但不能满足西医标准。完全以西医标准来衡量中医的疗效是有缺陷的,中医界应借鉴西医标准,尽快研究能展示自身特点的,合理的疗效评价体系,并拿出具有说服力的研究结果。

22 关于统计分析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统计学原则被中医界无条件接纳,从此,个案报道逐渐销声匿迹,传统意义的经验积累和疗效判断被视为不真实,中医疗效遭到了统计门槛。统计学的介入为排除误差和杜绝虚假提供了锐利武器,统计被尊重为科研必须遵守的原则。我们通过西医借用来的统计方法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从众性原则”,它承认绝大多数,否定少数个别;认同一般,否定特殊。因此,很多特殊疗效的病例被排斥,以个体化为重要特点的中医治疗难于纳入统计。世间万物都有多数与少数,一般和特殊的问题,没有理由否定少数和特殊的存在,生命现象也不例外,我们不是承认特异体质吗!有时,少数和特殊反而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少数和特殊的变异,物种演化的渐变形式也许就不存在了,不知道人类是否还在猿的阶段,甚至连猿都不是。我们在抑郁症证候学研究中就发现,具有非常典型辩证意义的病例被排斥在聚类分析之外。[3]中医体系比较强调个体化,在统计学的应用上,不能简单的照搬,而应当引进消化吸收,研究合理使用的问题。当然,排斥统计学原则也是不可取的,一切虚假都必须杜绝,任何浮躁和不实只能给中医摸黑。

23 关于事实和解释 有一种思维或者潜意识是值得注意的,就是只要讲得出道理,哪怕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也是好的;即便有效果,讲不清道理,也应该淘汰。这里的“道理”,当然是指现代医学体系的内容。这种将某种“道理”(认识)真理化,赋予高于实践属性的观点,显然是有害的唯科学主义的排他性思维。张先生对《内经》水肿病认识的贬低就含有这种成分。《内经》是从整体来理解水肿这一疾病现象的,认为人体水液应达到生成与消耗排泄以及输布的综合平衡,否则即发生水肿。虽然对体内的具体变化认识笼统,类似于黑箱辨识的方法,最多是一个认识水平的差异,并非科学与不科学的问题,更何况现代中医对水肿的理解和治疗已经发展和丰富了许多。在白箱和黑箱的认识水平上,人类的认识基本是处于某个灰箱层次的水平上,绝对的白恐怕是难以企及的,因为我们只可能接近真理。现代西医对水肿的认识也属灰色的层次,否则就不会有“特发性水肿”的名称了。至于开鬼门(发汗)、洁净府(利小便)、祛菀陈莝(逐水)的治疗原则,也就是寻求人体水液的平衡措施,现代西医不是讲水和电介质平衡吗?在治疗时不是要记出入量吗?不是也使用利尿剂吗?应当说,中西医在某些基本原理的思维方面是基本一致的。如果从医疗实践的层次来分析,就更没有肯定一方而排斥其它的理由,医学原理和临床治疗学不是一回事,而临床实践就更带有一定个人的试探的性质。比如抗生素的应用,从理论上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但临床实际很难办到,我们不可能每次都等到药敏试验出来才选择用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凭分析判断和经验。又如胆石症,虽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也无良法根本预防,结石也难化解,于是在不得已的时候,进行取石、碎石或连同胆囊切除。不可否认外科手术对挽救病人生命、解除病人痛苦方面的巨大功绩,手术本身有精湛的技术和很高科技含量。但治疗的基本原理却并不神秘,实际上就是把有病的东西去掉,这与《内经》有水去水的思维如出一辙。总之,从临床治疗的实用性来看问题,一切无害而有实践意义的东西都具有合理性。

24 关于预防、亚健康和养生 虽然存在普遍的重治轻防的现象,但预防为主的思想毫无疑问是正确的。近年亚健康状态的提出,特别为非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开辟了一个很广阔的空间。中医的养生原理和方法,对健康人群、处于疾病康复阶段的人群,特别对亚健康人群,非常适合。亚健康是健康和疾病间的灰色地带,亚健康概念具有模糊思维的特点,亚健康的对策应当是综合性的,应当以调节平衡为原则,中医养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中医界应当大力推进亚健康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亚健康方向应该是一个有极大发展前景的领域。

25 关于药物的有效成分 张功耀先生《告文》中有一个很有趣的观点,那就是中医的复方不合理,甚至单味药也不合理,只有提纯为单体才是科学的。很显然,这是他所称之为化学医学的逻辑。药效作用是依赖于有效成分,成分复杂的中药乃至复方道理说不清,又难于研究把握,简直就是“异物入药”或者是什么有效成分都没有的“水”。我们不否认单体药物的合理性,它给人类与疾病作斗争提供了有力武器,但由此而否定中药饮片和中药复方的合理性也是片面和武断的。人类对天赐之物的应用,既有取其单一者,也有复合者,亦不乏混合者。就药物而言,不同纯度各有其利弊。单体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体内过程容易研究掌握,治疗作用针对性强,但针对的病理环节比较单纯,易出现副作用。人体疾病很复杂,往往需要几种药物的配合使用,特别是一些老年慢性病,常常多药同服,差不多就是混合物。其实适当地配伍用药也是现代西医经常使用的方法,比如复合维生素、复方降压药等等。如果从制剂学的角度看,赋型剂、助溶剂、溶剂、稳定剂、雾化剂……的使用在所难免,即便是现代的缓释剂、微粒剂,有哪种是真正以单体的形式使用的!如果按照张功耀先生的论点,除了有效成分,其它的都应该是异物入药了。中药的使用从来不拒绝去除杂质、异物、有毒和不洁的部分,否则就不用炮制了。中药也从来不拒绝提取,煎剂就是水提取,酒浸便相似醇提取,只不过没有提得那么纯而已。而现代的颗粒剂就是混合物,青蒿素之类的现代中药(我绝不赞成说青蒿素就成了西药,应该说是中药西制)就是单一成分。大多数的中药,不经特殊工艺提取,疗效经过数千年的实践考验,为什么不可以直接采用呢?我们可以与食物作一个逻辑学的类比推理:中药与食物成分同样复杂,中药的作用机理取决于有效成分而食物的营养作用取决于营养成分,许多中药和食物同样经过数千年的实践证明对人是有用的,营养和治疗同样是复杂问题,而且有些中药本身就是食物。如果按照营养成分决定论,那人类应该进食提取的营养素,人们的餐桌上将是三大营养素、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食物纤维则是近年才开始上桌的一道菜,这显然是可笑的。推理:按有效成分决定论来对待中药同样是可笑的。虽然类比推理是或然性的结果,但仍能提醒我们深思。这里的主要问题有二,与食物一样,人们对于成分极其复杂的中药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如多靶点的观点),包括所有成分的作用及其合理的搭配等未知的秘密,更不要说中药复方了,经过实践检验的事物,不能以人们的是否认识清楚来决定其合理性,理性的态度是,中药的单体成分作用强(如青蒿素)就用单体,有效部位合理(如多糖)就用有效部位,原生药好用就用原生药(如人参,是经历了医疗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有效的)。单体与复方的矛盾,实际就是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差异,这需要寻求新理论的指导来解决,也需要各种新方法的建立。我认为,中药研究中“血清药理学”和“指纹图谱”方法就值得关注的。血清药理学的设计者非常智慧,他把血清划界为一个黑箱,不管什么药以什么途径在体内产生什么变化,它总要通过血清这一最基本的环节作用于靶点,因此载药血清的作用能代表该药的效果,这对于成分异常复杂的中药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指纹图谱则是以最先进的分析方法而得出综合的结论,它具有分析的精细性又有综合的整体性,这种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思路是发展的方向,值得称道。总之,对于人类的生命现象,人们的认识有限,对于其中的精神现象就显得更为贫乏。医学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学科,任何一种形态的医学都没有骄傲的理由,任何一种经过实践验证有用的医学体系,都有存在的必要。

3 坚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学科区别和中医药学的发展

前面,我们主要从实践第一的观点出发,讨论了中医药存在的合理性。以下我们以实事求是的观点简要地讨论学科关系,说明中医药学的位置和发展的方向。如果把科学划分为自然和人文社会两大部分的话,以数学、物理、化学为代表的,以研究物质世界为对象的自然科学极大地造福人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现代人无不沐浴在科学的阳光之中。在我们满怀感激的时候,人们也对自然科学释放出来的难以驾驭的力量感到恐惧,自然科学遭遇到伦理的屏障,自然科学需要人文精神。而且以还原论为主的现代自然科学体系,在思想方法上也需要向整体论(或系统论)的转化或结合,也需要从人文学科中吸取营养。哲学是对最基本的问题,诸如世界观、方法论的探索,是对人类知识的高度概括。但哲学的基础是所谓其他学科,没有人类在不同领域的知识,也没有哲学。哲学可以为其他学科提供思想和方法学的指导,但不能赋予宗教裁判的地位。在基础学科之外,还有应用学科,虽然应用学科有赖于基础学科的成就来武装自己,但它们也在不断地为基础学科的进步提供支撑和养料。我以为,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各种学科之间的关系就像生态系统,虽然有不同的层次,但根本上是互补的,学科间有共性,也有各自相对的特点,而无至尊者可言。

31 关于学科基础 张功耀先生对学科关系的看法是很极端的,可以归纳为三个唯一,唯一来源、唯一道路、唯一标准。现代科学体系的主要发源地是希腊,但是否除西方就没有科学的起源?张功耀显然是赞成“中国古代无科学”的说法,这一命题虽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但我们还是感到奇怪,难道中国古代的数学、农学、天文立法都算不上科学!张衡、祖冲之他们也算不上什么科学家了。从张功耀先生的言论看,他的矛头并非仅仅是针对中医学,在他看来包括中医学在内的,非西方的一切成就都微不足道。既然只有西方有科学,当然植根于中华文化而流传至今的中医学的发展道路就应该被否定。张功耀认为古希腊的医学起源比中医早,更为先进,“但欧洲人还是告别了他们祖先遗留下来的草医草药,走上了化学医学的道路”,进而是生理医学、基因医学,按这个道理,中国早就应当告别中医。与西医学现代科学体系同步发展不同,中医学走了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从迷信蜕变出来的世界各地医学的原始形态大体相似,都使用以草本为主的天然药物,形成了不同地域民族的传统医药,但在西医学的强势面前几乎都濒临灭绝,惟有中医药学仍然独具生命力,这除了数千年丰厚的经验积累外,中医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是重要原因。很难用简短的语言来准确全面地评价中医理论体系,我仅从学科基础的角度加以说明。个人以为,科学奠基于客观的真实,而萌芽于合理的抽象,一个学科必有其成为基石的支撑。[3]中医学的理论,并非如张功耀先生认为的那样“中医的绝大部分概念和陈述没有经验基础”。阴阳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它起源于阳光的向背,冯友兰先生说:“阳字本是指日光,阴字本是指没有日光。后来,阴、阳发展成为指两种宇宙势力或原理,也就是阴阳之道” [4]阳光的向背是一个基于经验的事实,对日出日落几近乎麻木的现代人来说,对于阳光的向背也许不屑一顾,然而在古人眼里则可能是他们的第一感受,没有阳光就没有生命!古人从阳光的向背显示两种不同的景象,抽象出阴阳的基本概念来认识世界是没有错的,阴阳观具有典型的辩证法思维。《内经》承袭和发展了阴阳学说,并以此认识人类疾病现象,建立了“八纲”的病理基础和调节阴阳达到“阴平阳秘”的治疗规范,时至今日,每一个中医从业人员,都能深刻体验到阴阳理论在实践中的重要指导作用。用现代的眼光,也可以把人看成为一系列对立而又统一的生理机能的有机整体,诸如合成和分解、吸收和排泄、兴奋和抑制、扩张与收缩(心脏、血管)、凝血与溶血、成骨与破骨、细胞的生长与凋亡、胆固醇的运转与逆运转, cAMP与cGMP,基因调控的正调控系统和负调控系统……,难道《内经》:“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道理就如此荒谬吗?中医有病的概念,诸如“疟疾”、“蛔虫”、“霍乱”、“哮喘”、“中风”、“风湿”、“癫痫”等这些现代病名就是借用于中医,但中医更重视的是“证”。如果说病是从病因、病理改变的复杂因果联系来认识疾病的话,“证”便是从疾病的不同时段(时间)和不同类型(空间)来看待疾病,病和证有经纬的关系,西医擅长病而中医擅长证。证是疾病存在的客观反映,疾病发展具有时间的阶段性,同一种疾病又表现出不同的类型,而多种疾病的某阶段又可以表现出相同的状态,这显然是真实的,证的概念抽象具有合理性。现代西医没有“证”的概念,但有疾病共同病理环节的认识,有综合征的表述,虽然与证不同,却有相似的认知方式。证和病可以互补,中医辨证并非是张先生说的“煞有介事”的做秀。和西医与现代学科体系同步发展不同,中医学独自走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它从中华文化中吸取营养来武装头脑,以直接观察的方法探索人体奥秘,从数千年的实践中积累进步。正因为如此,中医学才具有一些可贵的特质,它有古朴的宇宙统一和谐思维,而无征服自然的狂妄;它不分解客体来认识生命,为整体论提供了一种朴素的原始方式;它注重生病的人,而不是只是把目光凝聚在我们认识尚肤浅的病上……,这些都是医学发展到今天所需要的元素,而以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换来的经验积累更是无比的宝贵。我们没理由苛求古人,更不能嘲笑我们的先贤,在一些最基本问题的看法上,他们超凡脱俗的深邃目光,比之现代人浮躁而功利的头脑冷静和睿智得多。对我们还不能理解的东西,可以搁置,但不宜随便否定,金字塔可不是来源与现代科学体系!中国有中医,是福不是祸,将之抛弃则是罪!

32 关于科学标准 张功耀先生忽视学科间的差异,对科学的判断采用了惟一的标准,基本上是数理的标准。张功耀先生提出了“理性医学”的概念,似乎那才是称得上科学的医学。张先生的“理性医学”是源于他的“以形式化的推理为特征”的“理性科学”。不错,中医肯定不是这种形态的学科。其实现代西医也远远不是这种“理性科学”,数学以外的学科,恐怕与“理性科学”都有距离,物理、化学也不可能完全通过推理来保证得出正确的结论。人类对于自身的生命现象还有许多未解之迷,生理属性在物理化学层次上也许知道得多一些,但在生命层次的把握上就显得不足,而对于心理现象则所知甚少,对人的精神活动能进行“形式化的推理”吗?医学上的疑团一大堆,真正能解决的疾病为数不多!我不知道张功耀先生所说的“理性医学”在哪里?由于生命现象的随机和非确定性,特别是精神现象的复杂性,也许生命科学、医学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张先生所说“以形式化的推理为特征”的“理性科学”。生命现象包含着物理、化学现象,如果把生命现象简单归结为物理化学现象的集合就大错特错了。由于张功耀先生坚持以非生命科学的原则来判断一切,所以他对科学的判断特别强调了“明晰的原理关系或因果关系”。在非生命科学中,事物的因果联系的确表现得比较明晰,几乎是“铁的纪律”,然而这种决定论的观点,在生命科学里就变得不那么管用了,生命现象的分叉性、反馈性、混沌性、汇聚性、经验积累性、时间的不可逆性……这些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使得因果关系变得十分的错综而不那么明晰,有时呈现出一团乱麻式的网络状(神经网络、免疫网络、细胞网络……)。面对线性和非线性关系广泛混杂的最为复杂的生命体,我们更需要高度智慧的概括,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来把握整体,而中医的思维有这方面的元素。张功耀先生举出“脉诊” 没有正常的参照而妄言异常来说明中医的描述连经验性都不具备。这再度表现出他对中医学的无知。中医对“脉”,是从快慢、节律、“形状”、“态势”等方面综合描述的,即便是今天,我们仍然难以通过数学和物理的方法,全面解析人的知觉所能感知的所有脉搏。对于这个高难度的问题,中医的先辈们是极其聪明的,《内经》有言:“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他们所采用的思维方法是“以不病调病人”,也就是说以正常人为标准来判断异常,比如对于脉搏的快慢就是以正常人的呼吸节律作为记时器来判断的,而这种以正常人为标准来确定正常值的办法正是现代西医所采用的普遍原则。中医针灸学在确定穴位位置时采用的同身寸法,进一步将标准个体化了,是更为科学的标准确定方法,学了三十多年中医的张功耀先生为何不知道?

33 关于中医学的发展 中医药学具有不同于西医学的确切效果,在理论上具有可贵的特质,我们在要求学术界和全社会事实求是公平地对待中医药学的同时,也应该事实求是地对待自身的不足,特别是在发展方面的困难,在不可能倒退的历史进程中,中医界不能总是在前进和后退中蹉跎岁月。个人认为,把回到过去作为目标和方向是没有出路的,因为这不符合客观规律,也不符合中医的历史(不同于张先生所说,中医药学发展虽缓,但仍然在积累式地发展)。我们应当回首过去,应当努力继承,那是为了新的出发,我们应该记住“有容乃大”的古训,吸取一切人类文化的优秀部分,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学。我们应当心平气和地对待现代医学体系,摆脱排斥性思维,中西医各有优势,对方的优点也常是自己的缺点,中医学两者即便不能结合也应互补,有竞争,但更是值得相互借鉴和学习的友军。我们应该摆脱封闭发展的禁锢,走现代化方向。我认为,中医的发展,主要受制于理论的瓶颈,传统、原始的整体思维很难为中医插上起飞的翅膀,中医的突破需要三个条件:一是生命科学中更高层次理论的出现,这种理论应该是分析和综合在高层次上的统一。中西医之间的分歧首先是认识方法的差异,一个是不断追求现象后面的物质基础,一个是通过现象进行整体的把握,精细确切与宏观全面显著不同。前者依托整个现代学科体系同步发展,中医则保留了原始整体性思维的火种,独自前行,发展的动力和速度不能相比。在现代科学从还原走向整体的时刻,是中医有可能振兴的机遇,以系统论、控制论、生态论等为代表的新理论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中医自身不具备独立产生新理论的条件,但可以为之提供一个初级模式,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第二是中医学的有效积累。这包括理论和临床两方面。中医理论有许多事必须做,需要再整理和深入挖掘,发扬优秀的,有活力的部分,绝对不能固步自封,神化中医理论同样违反实事求是的精神。临床疗效是中医赖以生存的基础,主要的任务是加强继承、弘扬传统、提高疗效,制定规范。临床直接观察是中医经验积累和理论研究的重要途径,通过临床进行中医方法学的研究应当成为重要方向。中药应与中医协调发展,如果脱离母体,只能成为西药研究的初级样品仓库。特别是中医的科研,必须解决低水平重复问题,不能是不想就跑,跑了之后还是不想。第三是人才的涌现,特别是杰出的大师级人物与大量精英人才的出现。中医学的确处于困难时期,要不被淘汰,只有奋起,让我们记住老子的名言:“反者道之动”!我们应该接过先辈智慧的火炬,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吸取力量,排除一切干扰,为中医药学的未来努力奋进!

参考文献

[1]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0.

篇11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45-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儿科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对于儿科的教学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儿科的治疗质量。因此,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实习生动手机会少的现象,我国对于儿科的教学开始采用模拟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尽可能的得到锻炼,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儿科学生的实习水平。

一、模拟教学的简介以及其重要性

简而言之,模拟教学也就是为学生模拟各种场景,让学生能够在这些无风险的场景中,进行实战训练,以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儿科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模拟教学模式:首先是给学生提供基础的解剖模型,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体会到这些基本的模型,从感官上对他们进行初步认识。其次是给学生提供局部功能模型的教学,让学生对于局部的某个功能做深入的研究,并且不断的去尝试,以提高对其掌握的熟练度。同时还要结合现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模拟人体的体型构造,把他们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后是通过一定的生理模拟系统,对于人体对不同病状的反应,做出及时的总结和调整。通过在儿科教学中采用模拟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儿科的教学更加的人性化、科学化,同时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我国儿科的全面发展,降低医学事故的发生。

对于儿童的治疗,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治疗模式,提倡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实习生在对儿童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基本技能,还要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众所周知,儿科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许多问题和细节。通过对儿科教学采取模拟教学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通过这种模拟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一定的工作经验,以便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加的自信,尽量避免医学事故的发生。

二、模拟教学中的准备事项

儿科教学中,实施模拟教学的过程前,主要做好三项基本工作。一是在模拟教学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标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易错点,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查阅不同的资料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二是通知学生对器材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模拟场景的真实,例如在进行新生儿沐浴的教学中,要准备好一定的洗护用品,毛巾以及儿童模型等,并且能够正常的进行教学。三是学生在情景模拟训练前,要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例如对模拟教学内容的预习,带着问题去上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学习到这些儿科的基本技能。

三、模拟教学在儿科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模拟教学已被许多院校所认可,但是要想模拟教学能够发挥最大的效果,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性问题的注意

安全性问题是儿科情景模拟教学中的重点,学生通常在模拟场景中担任多个角色,教师首先要明白每一学生的职能,并且认真观察他们的动作,以确保每一项动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影响正常的教学。

(二)知识的全面性

在进行儿科模拟教学的过程中,单单的进行场景模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在模拟教学前对学生讲授一些理论性的基础知识,并且要求学生在课下及时的复习所学的知识,确保学生能够有目的的去进行模拟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学生模拟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动作、形态以及心理的指导,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确保儿科教学的质量。

(三)合理的总结与讨论

在对儿科教学采用模拟教学的方式以后,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还能够使学生感觉到自己被重视,而更加努力的学习。但是在进行模拟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课堂内容的总结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模拟教学的场景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倘若能够对这些问题做好一定的总结,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在模拟教学结束以后,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容易发生的错误,并且给与一定的指导,确保儿科模拟教学的质量。

众所周知,我国的医学起源很早,并且经历了不同的传授方式。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发展,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儿科教学情况,相关人员提出了模拟教学方法,使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真实的模拟出一定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机会,也大大降低了医学事故的发生。因此在今后的儿科教学中要大力提倡对于模拟教学的运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