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2 10:15:1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传统文化概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传统文化是指,能反映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它展现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生活屏保、历史风貌、价值取向等。初中政治教师应当将传统文化应用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弘扬传统文化。
一、应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思考
初中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如果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政治概念,学生会对政治学习产生错误的认知,他们会觉得学习政治知识的意义就是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认为学习主体性消失,从而不愿意主动思考政治知识。初中政治教师可以应用具有争议性的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辩证及讨论的过程中学习政治知识。以初中政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与家人的相处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元代郭居敬编撰的《二十四孝》一书中卧冰求鲤的故事。让学生思考故事主人公的继母病了,想吃活鲤鱼,主人公去河上卧冰求取一条鲤鱼,这样的事例算不算孝顺?在现代社会里,作为子女应当怎样与父母相处?教师应用主题探讨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轮流回答问题。学生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的过程中辩证地思考初中政治知识。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卧冰求鲤的故事不能成为孝顺的典范。学生们认为,继母要吃鲤鱼,可以应用去市场上买鱼、与其他人交换鲤鱼等方式获取鲤鱼,如果获取鲤鱼不方便,可劝导继母食用其他的滋补食物。学生认为,古代提出的孝顺是一种把等级观点引入到家庭中的概念,现代的子女不应该应用“孝顺”的态度对等父母。而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构建怎样的人际关系,则引起学生新一轮的讨论。初中政治的概念是固定的,而政治概念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政治概念本身具有争议性。如果学生不能深入地探索这些政治问题,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就会出现偏颇,初中政治教师可让学生探讨具有争议性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去粗取精的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政治概念知识。
二、应用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熏陶
我国的很多传统文化已经被人们认可,并且影响深远,初中政治教师如果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将传统文化作为案例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迅速地理解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意思,并且愿意接受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初中政治教师应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以初中政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尊重诚诺这一节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季布一诺》这一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认为季布的一句诺言比一千两黄金更贵重?他遵守诚诺的行为背后隐含着一种什么精神?教师应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探讨这个问题,应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可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深入地探索政治知识。学生们从诺言的概念、诚诺的性质、遵守诚诺的意义这三个角度来探讨季布一诺的典故。学生认为,诺言的概念,就是答应了对方去做某件事。一句诺言对托负方与被托付方都有约束力。在深入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我国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背后有较深的历史底蕴,也反应着我国的传统价值观,这些文化传统是构建我国政治思想的一部分,初中政治教师可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素材,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政治知识。
三、应用传统文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初中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开展政治实践,教师可以把传统文化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应用实践的方法感受传统文化,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背后的思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初中政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爱国知识为例。在十月一日将到来时,初中政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让学生了解在战争年代,古代先贤报国的方式是忠于国家,或出使四方不辱使命,或投身战场舍身报国。那么,在和平的年代,学生可以以怎样的形式报国?教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十月一日到来以前完成一个爱国活动,这一爱国活动必须能够展现出学生的爱国理念。教师应用项目任务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深入地探索政治理论知识。初中政治教师把传统文化与政治活动结合起来,可让学生在开展实践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实质,结合社会的发展改变传统文化的实质,保留传统文化的实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生成独有的政治知识。总之,初中政治教师如果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政治教学中,就能为学生创建一个熟悉的传统文化情境,让学生能够深入地探讨政治知识。本次研究论述了把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方法,研究的成果可以为初中政治教师们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意见。
诠释与比喻联用,让理论阐述更为形象。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对于学术概念的理解是十分缺乏的或者相当肤浅的,这就对学术论文的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如何把深刻的理论形象化、浅显化、通俗化。《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巧妙地将诠释与比喻联用,让理论形象,说理透彻。比如,为了说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密不可分”的关系,作者先从理论上诠释“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琢磨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接着用了形象的比喻进行类比“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媲美”,将“蜜蜂”和“蜂蜜”比作“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形象贴切,同时又让人们一下子明白它们的差别所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所用的词虽然是相同的,表面上看是语序不同,实则看内涵更不相同,正像蜜蜂和蜂蜜一样。又如,在论述如何看待文化传统和文化传统的“财富与包袱”部分中,作者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双重性比作为“财富”和“包袱”:从“财富”一面来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是泽被后世的有益成分;从“包袱”一面来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又是一种惰性的力量。紧接着,作者又以“时装”和“文物”为喻,批判了两种人的错误认识:“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并认为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日日新,又日新。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剥陆离,切忌来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这样深入浅出的论述,不仅把原本深奥的不易让人接受的理论表现得生动形象,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用日常生活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这样的学术问题。
思辨方式的运用,使论述更为严谨。议论的力度从某种角度看,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思辨性。思辨让议论处于无法攻击、不可辩驳的位置;思辨也让议论站到了令人仰视的思维高度。思辨一般表现为在广度与深度、正向与逆向等多维度的思考上。文章关于“什么是传统”有这样论述的:“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这是从时间、内容等维度进行阐述,而“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琢磨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这是从对立统一的维度进行阐述的。以上两个维度的表述使“传统”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表述得更为周密、严谨。
这种对立统一的思辨,在文中随处可见。如对于“文化传统”的表述:“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这个“曾经”“问题在于”就是思辨所在,避免了判断的漏洞,同时也增强了论断的力度。再看对于“文化传统”的有关表述:“文化传统‘不可抚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当然这也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以变化自己的内容”。通过反反复复的漏洞填补,留有余地,让自己的观点处于无懈可击的位置。在“财富与包袱”一节中,这种对立与统一更是显现出其论辩的智慧与力量:“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时装”。这拿捏有度的智慧正是文章思辨论证的严密所在,也使文章闪耀理性的光芒。
长句与整句联用,严密与雄辩共生。作为学术论文,也并不排斥趣味性和可读性,但必须在保持其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不仅在论证时运用了比喻、类比、对比等手法深入浅出,使论证更加形象易懂,而且还十分注意语言的运用,尤其是句式的选用与变化,达到严密与雄辩共生的效果。首先是长句或长短语的运用,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表达得更为丰富。比如,对于“传统”的表述,作者用了一个长长的偏正短语“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不仅把民族精神放在时间的维度之中去审视,而且在内涵上揭示出这种传统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的实质和作用。内容丰富,判断严谨。再如,在论述文化传统也会因受外部影响而变化的观点时运用一个并列带顶针的长复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触;只要有接触,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变化”。以叠加与渐进的方式把传统文化可能存在的流变过程表达得十分到位。其次,许多气势磅礴的排比句的使用,使文章所要阐述的理由,从不同的侧面与深度表达得淋漓尽致,势不可挡,产生气势恢宏的论证力量。请看:“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一气呵成,将传统文化在历史过程中的各种走向与结局罗列得一清二楚。再看:“它范围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一系列的近义动词所构成的排比句,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从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等维度充分论证了文化传统的惰性力量。这样的气势,非一般散句能达到。
议论,有时需要严肃的面孔,有时也需要轻松幽默的表情,庞朴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用他的论证方式告诉我们:严谨与形象是可以有机统一的。
写作借鉴
关系型议论文的观点与表述
如何将一组相关概念的关系弄清楚?如何辩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让自己的论证无懈可击?《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民族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105―03
前言
近年来,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问题逐渐升温,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包含了本民族丰富文化内涵的一种文化现象。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界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
概念是对于事物属性的反映,我们只有对于事物概念有清晰的了解才能更加深入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应包含三个层次,即民族的、传统的和体育的。在此单就本研究而言,认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必须对于民族和传统这两个概念做以区分。
1 对于“民族”和“传统”两概念的认识
1.1 对于“民族”概念的理解
“民族”是一较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中国,而且包括西方等国家。对于“民族”一词的认识不同的学者从多角度分别予以了论述,但归纳起来不外是从社会群体的主观归属感和划分群体的客观标准两个不同角度出发,区别民族与非民族。在汉语中,“民族”一词出现得比较晚。
在古籍中,对于不同文化特征的人经常使用“族”。在中国,“民族”一词的广泛使用源于1903年梁启超将瑞士的政治学家、法学家伯伦知理的“民族”的概念引入中国。“民族”与其他民族共同体一样不仅包括确定的领域和语言,还包括共同的文化信仰、共同的文字、风俗及血统。
对于“民族”一词来讲,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概念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人的共同体。”
对于“民族”概念的界定只是一个相对的理解,而就一个国家来讲,这里的民族是一个绝对的整体意义上的群体这个群体可以是单一民族也可以是由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群体而不是特指构成这个群体的某个单一民族。
1.2 对于“传统”概念的认识
“传统”是一个外延最宽、反映客体事物最一般规定性的概念。从民族学的意义上看,世界各个民族各有其传统,它包含着各民族的文化、思想、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传统以及语言文字传统等要素。
“传统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活动、劳动过程的沿传,是人们为实现自身价值和满足自身需要所获得的成果的凝聚结构。”“传统”与古代并不具有固定的同一关系,而是具有随着时代变化而内涵和外延也发生变化的特点,把历史等同于传统的认识是错误的。“传统”即长期被传下来形成的一个体系,是传统在某种程度而言它就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内在的吸纳性。所谓的“吸纳性”即在发展过程中它不断的吸纳其他有益于本学科的理论体系来支持其发展,是传统的就必然具有历史性。它是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传统是以前时代留下的一种文化一个时代确凿无疑的观念有时候是下一个时代的难题。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超越习俗和限制,但不能无视它们走得太远。
2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是在远古和古代产生发展并保留较为固定的形制而影响至今的体育及近似的体育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或多或少地会受到不同时代的影响,并产生顺应社会变革的变化。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的农业文化土壤养育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体育观念是直接受农业社会的经济、政治观念(而非商品社会的经济、政治观念)影响而形成的。
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理解必须对本民族的经济、文化、社会现象、风俗习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必要对植根于本民族或本区域的文化体育活动进行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创造物,他在发展过程中受其他文化的制约,民族心理、社会习俗、价值需要、审美需求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他又反作用于其他文化因子,与其他文化形式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不能仅限于从物质层面去思考,将民族传统体育放在整个文化巨系统中,对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建设有着重大的价值意义。
3 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概念反映着事物的本质属性,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是区别和正确了解一件事物的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指世界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以满足人在不同历史时期身心发展需要的体育活动形式。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中国所具有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在世界上每一个名族都有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的运动形式,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必然是在中国特定的地域、环境、政治背景、社会条件、文化因素等诸多要素下所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当时社会条件所相适应的一种体育活动方式。
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必然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必然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及价值趋向在里面,中国武术中的,“天人合一”太极拳的“太极”哲理等等,认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区别于西方传统体育必须对于中国传统体育的追求目标价值和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因素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表现出与西方及其他传统体育很大的不同,儒家文化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处于主流的地位,对于中国古代体育也影响甚大,因于此,中国的传统体育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哲学基础,以保健、养生活动为基础的体育运动形式,崇尚礼让、平和、宽厚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体育形态。
在现代社会由于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中国本土的传统体育项目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中国当代的社会人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形式、内容及文化内涵产生了隔阂。这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产生者重要影响,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大的文化因素,对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认识的深入也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从某个方面印证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西方的文化进入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确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致使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逐渐减小,因此加大对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是每个人的责任,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和内涵有清晰的了解更加有利于我们去发展和推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必须走出封闭状态,不断地完善自我才不至于在与西方传统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丧失其个性特征。
文化生产力概念是中国领导层和理论界根据中国社会实践进行创新而形成的理论成果,是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体现。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用巧实力概念对他自己提出的软实力理论加以修正,而文化生产力理论则是对软硬结合的综合实力作出的科学概括。概念是话语权,概念后面紧跟的往往就是战略部署。为推动我国现阶段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深化对文化生产力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明确文化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握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从四个方面彰显文化生产力的作用。在物质符号方面,强调文化建设与历史传承的关系,对可传承、可物化的文化形态进行梳理,以求流传;在精神价值方面,进一步提炼民族精神、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认同感与向心力;在行为规范方面,针对一些人文明素质缺失和道德水准下降的问题,从法律、行政和道德等不同层面进行引导;在制度设计方面,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探索有效、可行的文化制度设计。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汉服
汉服,即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1-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中文明与智慧、辛勤与汗水、自信与奋斗的伟大结晶,它包含许多博大精深的思想品质与价值宝贵的教育资源。中国古代优秀教育传统是指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并具有合规律性、发展性和一定普遍意义的积极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当代社会对人文素质的高要求,紧密贴合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的提升重大意义[6-8]。汉服本身也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法斩断,将汉服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二者相互交融渗透,可以更好的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紧密结合,丰富和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我们几千年历史留下的文化瑰宝不能仅仅只是沉睡在历史里,而是应该将其唤醒,弘扬出去,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致敬先辈们,提升自我文化修养。
二.挖掘“泛文化”,倡导“云汉服”
在经济全球化、产品日新月异的今天,“文化”在产品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和韵味,运用中国文化元素进行产品设计,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产品设计中,创造出具有文化艺术特色异彩纷呈的产品。也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通过产品潜移默化的显现在世人面前,逐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若某种产品视觉形态中蕴含一定的文化特质,在社会中推广企业价值观及产品应用则占取很大优势,现今生活方式促使人们对产品的价值和审美观产生了新看法,在产品设计中运用传统元素的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产品不仅要满足实用功能性,还重视存在于产品中的文化内涵及寓意。这是在产品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的根本所在。
一、产品设计及文化概念
产品设计是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求而进行的造物活动,它将人抽象的设计想法实施并创造出产品实体的过程。将产品形象符号化通过不同材质、技术工具等载体予以具体化。产品设计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文化价值观。
产品文化,是以企业生产的产品为载体,服务于企业并体现出企业文化理念。产品文化直接作用于消费者,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实用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的要求。产品文化属性是人通过设计物对自身和他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进行的文化改造行为。产品文化含量,则取决于设计者的文化素养和设计消费者的文化习惯的共同作用。
二、传统文化概念及元素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集体共有的文化性格和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经演化汇集成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各种历史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反应。它反映出民族本质特色和时代精神,具有一定传承价值,并体现出中华民族某个特定时空的社会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是华夏五千多年文明沉淀下来的瑰宝。从远古的石器,历数陶彩、青铜、漆器、陶瓷和金银器具、红木家具、文房四宝乃至民间的皮影、剪纸、泥塑,蜡染、木雕等各种富有情趣的艺术品,另外古文、诗词、音乐戏剧、国画书法、文化思想、吉祥图案等都是让设计师不断汲取灵感的巨大宝库。提炼并借鉴这些元素的材料、造型、色彩、思想观点等,产品会更具稳重性和民族艺术特色。
三、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具有鲜明文化特色众所周知的北京奥运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蕴含着传统吉祥文化内涵。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以汉代的“漆红色”色彩产生视觉冲击力。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现代工艺设计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与产品设计相结合的艺术魅力,体现出别样的人文情感。
2006年度德国红点设计概念奖中,最受瞩目的红点设计概念至尊奖授予了源自德国制造而又蕴涵着“八卦”理念的“阴阳”椅。中国传统的阴阳八卦与家具设计相融合,完美体现出产品设计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良好默契感。
另外在产品包装、广告设计方面应用同样广泛,例“国窖1573”原浆酒纪念品的包装设计,从造型、材质、色彩、寓意等方面都有相当的深度和层次。每个产品的色彩与内外包装造型相呼应,传统表现形式上加入新创意、赋于新内容,给人以古朴、真挚情感,恰到好处体现了产品价值。著名设计师靳埭强为日本“自在”纸坊创作的一系列海报,整幅海报汲取中国传统艺术绘画表现手法,运用了传统手造纸的毛边,宣纸竹纹变化及水墨画的随意笔触和虚实关系,构成自然绘画意境的疏散意象,水墨元素与主题映照的画面中,表现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和气韵之感。
四、如何塑造产品传统文化内涵
国际设计师乔治亚罗说:“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没有文化内涵的产品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产品设计要融合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相加或对文化生搬硬抄和模仿,而是要真正深刻了解文化寓意,结合产品风格合理巧妙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特质,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做到产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塑造好产品形象并提升传统文化价值,使其具有强烈的民族感的同时也能体现产品现代感。
(一)从思维方面寻取传统文化
中国的意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一个好的无形创意思维,运用到产品设计上,有形表达出人类心灵需求。我们倡导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将传统文化精髓以现代设计形式来表达,把其象征寓意融入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产品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二)合理借鉴、运用传统元素形式
在设计语言日趋国际化的今天,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传统,其人文风俗和文化底蕴各有秋色,这些文化元素是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我们应该利用产品设计来诠释与重现这种美。
第一,在对形的处理上“删繁就简”、“以简代繁”。在产品设计中,提倡用最简洁的图形语言传达丰富的思想内涵,这种手法是对文化图形的整体或局部,进行高度概括、艺术提炼和抽象简化。另外,传统装饰艺术有多种艺术形式,内容丰富,处理“形”的手法各具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
第二,将传统纹样予以抽象化、分解或变形,使之成为具有现代设计形式并内涵寓意。它为产品设计提供了众多素材,丰富了产品设计形式。
第三,传统艺术注重形式感,包括造型的独特性、排列的秩序感,画面空间的设计感和点、线、面等形式要素的组合关系,并讲究对称、均衡、比例、线条、色彩等带给人的视觉美感,这对产品设计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三)设计“人”为核心
在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大量工艺产品之中,体现出了丰富的美学思想和以服务人为先的重要性。虽然自先秦诸子以来,造物的工艺就一直被归于“形而下”“人为上”的范畴,但从先辈能工巧匠的高度技巧之中仍然表现出了他们为大众服务的艺术构思和美的理想,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是按照美的规律和人性的善良来创造的。以人为核心进行外延,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几千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沉淀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消费品蕴藏着的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人们对自我实现的不同追求。
五、总结
产品设计,它不只是一件存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其真正意义是指引人们在生活中的审美趋向和情感归属。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独有的财富,它始终延续、一脉相承。我们应不断传承它的造物精神和文明精髓。在现代设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着力于对民族审美意识和心理的把握,站在时代高度进行传统文化与产品设计的综合创造,这样的产品才能流露出自然东方文化气韵,也是我们民族产品设计更好发展的立身之本,安身之策。
参考文献:
[1]张骏.《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J].《中国科技信息》,2005.
关键词:
传统文化;汽车设计;轿子文化;中庸文化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汽车设计均有了明显的本土特点,比如,英国汽车在设计上较为保守,绅士特色明显,色彩强烈;德国汽车精致、严谨;法国汽车符合法国人浪漫的特点,色彩绚丽;美国汽车个性张扬,符合美国人直率、张扬的个性。当前,我国汽车设计中融入的中国元素较少,并且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汽车设计都在借鉴或模仿其他国家。当然,我国的汽车设计师非常期待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我国汽车设计中。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已在汽车设计中有所体现,但是往往流于表面或仅在名称上有所体现,比如长安龙腾。这种表层化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但无法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容易使文化被忽视,从而对我国汽车设计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1轿子文化与汽车设计
在欧洲,富康两厢车是一种畅销车型,但是在中国的销量却并不理想。雪铁龙公司在开展市场调研后发现,中国人更钟情于三厢车,因此,在推出三厢爱丽舍后大获成功。在选择轿车时,中国人有强烈的“三厢情结”。就中国人而言,三厢车更大气、更稳重、更排场。中国人之所以钟爱三厢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轿子文化”。轿子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权贵身份的象征,隆重、尊贵、排场。现在轿子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汽车。虽然汽车在性能、概念和功能等方面与轿子都不相同,但在人们心中,它们有着相同的作用——既是一种交通工具,又是一种身份象征。轿子讲究两头对称,寓意做事要善始善终,三厢车恰好迎合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市场特征。
2中庸文化与汽车设计
中庸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主张为人处事既不张扬也不平庸,讲究恰到好处,避免走极端路线。在儒家文化近千年的熏陶下,中国人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颜色、外形和性能较为中庸的汽车产品,体现在汽车设计上,要求汽车内部空间装饰和布局要合理、人性化、舒适,外形设计不过于追求个性化。凡是汽车造型过于老旧或夸张的汽车,都很难在我国得到认可。中庸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积淀很深,是得到中国人广泛认可的一种处世哲理,现在所倡导的“和谐”正是中庸思想在当代的新体现。在汽车设计中,要实现内敛和夸张的和谐统一。与外国人相比,中国人更倾向于圆滑度适中、线条圆润、比例均衡的整体外形,不喜欢因造型过于夸张或重心偏于一方而造成整体外形失衡的设计。
3吉祥文化与汽车设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文化是一种通过象征、借喻、谐音、比拟和双关等多种手法来表达人们希望避凶趋吉和向往美好生活的艺术形式。当人们对美好、幸福的生活产生期望时,吉祥文化就出现了。在我国,吉祥话、吉祥物无所不在,吉祥文化已经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这种物我相应、寄祥瑞于物的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通过谐音来表达吉祥的美好愿望是吉祥文化的重要特点。比如,德国大众BORA汽车刚进入中国市场时,有“宝来”和“跑乐”两个名字,因中德文化和经营理念存在差异,属于一汽大众的“宝来”名称在中德双方间产生了争议——先取名“伯乐”,后因名称被抢注而改选“跑乐”,可是又因谐音“跑了”而放弃,最后才确定为“宝来”。从字面看,“宝来”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寓意,从心理上容易被中国人认同,而“跑乐”谐音“跑了”,有去财之意,在中国人看来不吉利,这对产品的销售和推广极为不利。在中国吉祥文化中,数字吉祥非常重要,比如,中国红旗汽车HQD概念车的格栅设计就引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梁十八柱”的吉祥寓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六、九为吉祥数字,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九为最大的单数,因此,古代将“九”看作是最高权威的标识,象征着帝王般的至高权威。在红旗HQD概念车的格栅设计中引入“九梁十八柱”的传统建筑元素,就是为了凸显红旗汽车的尊贵地位和身份。
4总结
中国人总会有意或无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人们的观察、消费和设计等行为都或多或少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思想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同时,多样化的传统艺术也成为了现代设计的重要源泉。当人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汽车设计中时,就已经具备了创立我国本土汽车品牌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秀华,马幼梅.中国传统文化在汽车外观设计中的运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2]陈橙.汽车设计中的美学准则[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07).
一、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世代相传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心志、文化、艺术、制度、技术等等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从静态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文化总和,从动态上看,它还包括从过去传承下来的至今还存活于我们内心深处发挥影响的那些习惯、伦理、方法和文化心理。因此,传统文化符号即为能承载这些文化意义的媒介,表达传统文化信息和意义的语言或非语言的符号。
二、传统文化符号运用于景观设计中的意义及表现方式
当今社会,人们更加重视对于城市特色个性的塑造,归属感和新鲜感缺一不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过去曾历经辉煌的旧有城市景观格局可能在新的社会发展秩序下无法生存。但人们对于过去的城市带给他们的美好回忆总不能简单地抹去。对于能够唤起美好回忆的事物充满感情,希望过去的辉煌不仅在史书中可见。
(一)传统形式的抽象、简化
当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形象的、简单的整体概念和意象时,传统形式太过具体、繁琐,细节意义无需表达,因此。我们就把整体形象抽象和简化,只留一个视觉外轮廓或者简化的形体。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传统形式有可能是引用它的意义,也有可能只是用它代表某个时代的文明,又或者仅因为视觉上的样式美。
(二)视觉轮廓抽象
在对传统文化符号抽象时,引用从某个典型、常见的视觉角度观看景物叫留下的轮廓剪影,以这个轮廓剪影代替整个文化符号形体。该剪影有可能是某个美观的、主要的轮廓,也有可能是从某个常见角度观看留下的透视剪影。总之,此时是通过用景观空间组织中“面”的元素来表现传统文化符号的整体形象。整个过程可以称之为 “体——轮廓——面”,即由景观形体抽象成轮廓线,再转化为景观空间的面。这种方法虽然受制于表面形式,无法表达景观的深层空间内涵.但是比较直接、明了,更便于引用。
(三)形体抽象
保留了传统文化符号的整体形状.但把一些繁琐的细节,或者反映不适合当代价值观念的一些内容去除,通过一些现代的手法、技艺或材料加以体现,使之成为符合时代文化观念的景观,但同时它又使人时刻的陷入对历史、对传统文化的遐想中。该种方法便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符号形态的整体把握,了解其中的空间内涵。我们可以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抽象表达。
1.形体概括:它主要是指对传统景观形象进行整体上的形态把握,不去留意部分、细微的地方,运用一个简单的形状组合来代表它,表现出传统的形体特色。如上海市的金茂大厦,就是中国古塔层层内缩,檐口处往外挑,顶端形成尖塔。
2.形状的抽象。可看整栋大楼分成几段逐渐的往顶端收缩,每两段的交接处有些微往外凸,顶部更是如窄塔形状的层叠缩小成一尖顶形。
3.结构简化:指保留传统文化符号的形体,把内部结构简化,去掉复杂、繁琐的细部构造或装饰,使之体现出简清、明快的结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传统景观的空间、结构特色。
(四)对体现传统文化符号表达意义的特殊手法的引用
在传统园林文化中,对传统中的“地花”的引用,人们通过在地面上运用卵石、碎瓷片等铺筑出各种具象或抽象的民间图案来表达人们的某些祝愿、祈福的愿望。在现代,人们运用相同的方法发展出各种图案,采用多种材料来表达相似的目的,甚至也有一些只是作为地面上的平面装饰。
三、结语
2现代文化艺术中心设计展现传统文化与人性化、艺术化的结合
我国传统文化要素能够在现代文化艺术中心设计中得到很好的运用,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文化具备强大的生命力,能够为文化艺术中心设计提供很好的帮助;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对艺术、自然和人性的尊重,是传统文化要素存活的关键。所以,必须要把传统文化要素与人性化设计、艺术化设计完美结合,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设计效果。具体的,在遵循现代设计理念与手法的基础上,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要将古代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哲学充分运用其中,形成了较为创新的艺术中心设计模块,也进一步提升了艺术中心之于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传统设计风格的主导下,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并未失去其最重要的诉求和功能,即满足城市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为城市居民提供高容量、大空间、便捷快速的学习、休闲与体验的场所。也就是说,新时期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人性化”“、实用性”这两个原则,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提升建筑设计的实用性与务实性。要知道,新时期的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必须严格遵循人性化的基本原则,必须体现建筑物设计的实用性与务实性,即实用而不浮夸、人性而不浪费,这样才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践行。例如,现代艺术中心的绿化设计与建筑物区域的分割,无论是绿树成荫中的宽阔道路还是垂柳下面的休憩地域,都要考虑该艺术中心在设计中关于行人、游客与参观者的需求,尽可能的为人民、游客、行人提供舒适、便捷与健康的环境。此外,根据现代文化艺术中心建筑物局部设计的传统文化要素的渗透要求,实际的设计工作也要凸显实用性的诉求,将空间充分利用,体现出传统建筑设计的简约理念。再如,我国传统建筑设计要求设计必须体现功能的多元化。因此,建筑物占地面积要基本上集中在中心区域,范围极为有限,这为其他服务型功能的拓展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能。广场区域的设计力求符合行人、游客的需求,与外部空间贴合度较高,绿化的设计围绕整个中心的内部和外部展开,可以确保现代艺术中心的环境质量、空气状况与良好的美化效果。此外,停车场的设计也要十分实用而耐用,要连接文化艺术中心与外部空间,同时开阔的停车场区域规划能够满足海量人群的停车、取车的需要。总体来看,新时期现代艺术中心的功能布局和设计不仅要充分考虑到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品质和规划质量,而且以人性化和实用性为指导原则,以传统文化要素为设计理念,力求发挥出现代艺术中心的最大功能,实现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结合。此外,新时期现代艺术中心设计还要具备一个很大的特色,即设计空间内大量水、湖泊和植物的应用,这也是传统文化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水、湖与植物的大量运用,是设计造景的最佳选择,一方面可以提升设计的品质;另一方面彰显出现代艺术中心的独特吸引力。可以想见,在湖光山色之间,品味鸟语花香与潺潺流水,一定可以将人们带进人山人海的美化境地,从而进一步凸显现代艺术中心的特殊文化气质与艺术内涵。
1.输出选目层次较低,有刻意迎合西方受众的审美期待之嫌
中原传统文化输出层次一直较低,输出内容很少能够代表中原传统文化的精髓,输出选目有刻意迎合西方受众的审美期待之嫌,不能很好地塑造客观的中原形象。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层次。长期以来,中原传统文化输出主要集中在物质文化层面和制度文化层面。物质文化是最为基础、最为表层的文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物质文化具有阶段性特征,其文化内涵较为肤浅。制度文化居于文化了的中间地带,能够反映一定的核心文化,但是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学术制度等制度文化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精神文化是深层次文化,对其他区域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力。天人合一、宗法人伦和整体至上等精神文化是中原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但是中原传统文化中精神文化的传播力度很小、效度很低。中原传统文化输出不仅内容少,而且多是愚昧落后的文化糟粕,甚至是刻意妖魔化了的中原传统文化。这种输出选目表面上传播了中原传统文化,其实传播的是伪文化,歪曲了中原形象,中原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没有得到有效传播。西方受众基于自己的审美心理从中原传统文化中选择迎合自己猎奇口味的内容,以满足特定历史阶段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的需要。中原文化的传播者大多是被动迎合这种需求,对于输出内容缺乏科学明晰的规划,对代表中原传统文化精髓的哲学典籍的传播,输出的文本缺乏系统性,选材的偶然性很大,态度主动、目的明确的输出选择少之又少;而对居于次要地位的、对于西方哲学思想具有功用性的哲学典籍的传播力度超过了精华典籍。
2.输出内容被有意改写和变异,颠覆了中原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中原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其内容被有意改写和变异,以达到适应输入区域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要求的目的,这种现象非常值得关注。尤其是当传播者本身就是区域文化输入方时,传播者往往重构中原传统文化,附加输入方的文化观念,使传播的中原传统文化发生了变形。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原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仁学,宗法人伦成为中原传统文化的重要伦理观念,人总是被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以忠、孝、勇、烈来衡量人的仁。在中原传统文化中,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就是忠、孝、勇、烈的化身。而迪斯尼电影《花木兰》中的花木兰被塑造成为符合西方价值观的形象———一个类似西部牛仔的形象,提出“要按照我的心去生活”,追求个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自由,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气息。这种花木兰的形象已经彻底颠覆了中原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成为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代表,体现的是西方价值观。可见,输入者有意曲解中原传统文化,使其服从并服务于西方价值体系,是造成中原传统文化传播中核心价值观变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3.核心概念用西方语料阐释,丧失了中原传统文化思辨的独特性
具有厚重文化内涵的中原传统文化承载着儒、道、墨、法等诸子思想,凝聚着中原地区生活群体对天、地、人以及彼此关系的思辨,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作为中原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典籍范畴,特别是其中的哲学范畴,表征着中原群体乃至中华民族特定的思维方式。这些范畴成为中原传统文化身份的标识,体现了与西方哲学范畴不同的思辨方式。传播中原传统文化必然需要将这些范畴准确地译介到其他区域。然而,长期以来,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播者都习惯于用西方的价值观来归化中原传统文化,将中原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比附为西方哲学的范畴,使中原传统文化丧失了其思辨的独特性。如近代英国著名汉学家理雅各将儒学中的核心词汇“道”翻译为“path”,“仁”译介为“benevolentac-tions”、“truevirtue”、“thegood”、“thevirtuespropertohumanity”等,“君子”理解为“amanofcompletevirtue”、“thesuperiorman”、“thescholar”、“theac-complishedscholar”,这些都没能准确地传播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又如,辜鸿铭翻译《论语》时特别注明了这是“一本引用歌德和其他西方作家的话来解说的新的特别翻译”,用西方文化中的语料讲述中原传统文化。再以《道德经》的输出为例,英国著名汉学家亚瑟•韦利将“道”这一核心概念译为“theway”、“theways”、“way”、“thehighway”、“high-way”、“highways”、“tao”等,给“道”附加了许多西方文化含义。中原传统文化模因寄生在西方文化模因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中原传统文化,但容易使西方受众产生中原传统文化没有自身的文化基因之印象。
二、中原传统文化输出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中原传统文化输出的弱势,其形成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
1.中原传统文化输出规划不科学
长期以来,中原传统文化的输出缺乏系统规划,也没有理论和现实层面的科学引导,这就造成输出选材支离破碎、层次肤浅,以迎合西方的审美心理为主,深层价值观没有得到有效传播。以儒家经典的传播为例,《论语》的英译本在1930年代以前就已超过50种了,而且其译本的数量还在不断递增;但《孟子》《荀子》等传播的力度很小,形成了儒家经典传播不对称和儒家经典传播体系不完整的尴尬局面,致使区域外受众不能全面理解儒家思想。
2.中原传统文化译介质量不高
造成中原传统文化输出内容出现改写和变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译介的质量。中原传统文化的输出者主要是区域外群体,区域内群体较少。中原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区域外的译介群体对于中原人群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底蕴了解得并不透彻。“人们在接触异质文化时,往往很难摆脱自身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总是根据自己熟识的一切进行选择、切割和解读。所以解读无法超越文化误读的维谷。”[8]区域外译介群体往往基于自身文化构建的需要而重构中原传统文化,即通过媚俗化、野蛮化甚至妖魔化的手段使其发生变异,从而歪曲中原传统文化,这对塑造良好的中原形象具有负面影响。
3.中原传统文化输出理念不清晰
西方文化霸权是造成中原传统文化身份模糊、核心价值观念缺失的另一主要原因。在西方文化霸权操控下,中原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变成了西方价值观的附庸,甚至成为其载体。由于历史原因,西方文化在文化贸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形成了文化霸权。西方受众以自我中心的眼光审视中原传统文化,将中原传统文化边缘化为“他者”,用西方话语描述中原传统文化,使中原传统文化失去了话语权。“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在翻译中华典籍中的哲学、伦理、文论等核心术语和表述的实践中都是以颇为相似的方法实践自己的翻译理念———总是以西方文化预设的文化经验实践西化‘归化’,用西方哲学界现存的语料‘格义’东方哲学典籍,使用浸透了西方哲学理念‘二元对立’思辨形式和语料翻译文言文写就的具有汉文化特有思辨观的汉传统典籍文本和核心术语,在‘反向格义’中‘西化’中国哲学形态现象比比皆是,结果使西方读者进入了一个完全没有陌生感的思辨领域。”[9]为了片面强调译介的可接受性,译介者不惜模糊中原传统文化身份标识和核心价值理念。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受到了严重削弱,提高区域文化软实力也无从谈起。
三、中原传统文化输出的建议对策
基于对中原传统文化输出现状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笔者从输出理念、输出内容和输出方式等方面提出如下建议对策。
1.输出理念上应重视文化差异性
针对中原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遭遇文化身份模糊、核心价值观念和思辨观念的独特性丧失等问题,传播者应确立基于文化差异性的输出理念,有效维护中原传统文化的原本性,以凸显中原传统文化的特征。当代著名的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指出,“背靠文化差异的概念,我试图把自己放在界线性的立场,放在作为差异的文化建构的生产性空间之中,放在差异或他者性的精神之中。”[10]在异质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差异应该被建构而不是被泯灭。王岳川认为:“文化差异和文化碰撞,是异质文化之间得以沟通和转化的过程。”[11]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碰撞,不是要让强势文化同化弱势文化,也不是让弱势文化成为新的霸权文化,而是在异域文化空间和本土文化空间相交的第三空间,采用边界协商的方式,生产出杂合的文化空间,保留文化的差异性。长期以来,区域外传播的中原传统文化不是真正的中原传统文化,而是区域外群体对中原传统文化的想象性构建,显现的是区域外研究者和观察者的立场,并不是中原地域空间真实的传统文化,中原传统文化在这里已成为西方愿望和表象的工具。中原传统文化应该避免西化或者自我殖民化:一方面,在普世价值的指引下,实现中原传统文化与区域外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保持中原传统文化的异质性,不仅要丰富世界文化,更要以中原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吸引、感召、引领其他群体,彰显中原文化软实力。
2.输出选目上应着力打造弘扬优秀中原传统文化的知名品牌
季羡林说:“今天,在拿来主义的同时,我们应该提倡‘送去主义’,而且应该定为重点。为了全体人类的福利,为了全体人类的未来,我们有义务要送去的,但我们决不会把糟粕和垃圾送给西方。不管他们接受,还是不接受,我们总是要送的。”[12]在中原传统文化输出的过程中,要提升层次,提炼中原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在价值,忠实地输出能够体现中原文化精神、塑造中原良好形象的传统文化精品。应该站在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中原传统文化输出,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定位,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培育中原传统文化输出精品,打造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文化品牌,实施走出去的中原文化战略,着力提升中原传统文化输出层次。推介《程婴救孤》《风中少林》等经典剧目品牌,《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演艺品牌,古都文化、文字文化等文化旅游品牌,南阳玉雕、开封汴绣等传统工艺美术品牌,以及《小樱桃》《少年司马光》等动漫品牌。中原传统文化不仅是要输出文化现象,更重要的是输出文化底蕴,使区域外群体在感受少林武术和温县太极拳的魅力时能够深刻体会武术的文化内涵,在观赏镇平玉雕的同时能够感受中原传统的玉文化,在惊叹濮阳杂技的同时能够置身于杂技文化之中,在欣赏钧瓷、汝瓷时能够品味出瓷文化的韵味。这样,中原传统文化才能提升区域文化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中原崛起。
3.输出路径上应建立以译介为主的多元输出方式
鉴于中原传统文化在输出过程中有被改写以顺应接受区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文化基因出现了变异、核心价值观念没有得到有效传播的问题,应建立以译介为主的多元输出方式,促进中原传统文化输出。译介是不同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便于文化思想的系统传播,是提高中原传统文化输出效果的重要方面。我们要用战略眼光定位译介,构建中原传统文化译介战略,打造中原传统文化译介模式,培养更多的本土译者,使其能够游刃于区域内外文化之间,以多维度的视角审视中原传统文化输出,以准确性和可接受性为译介原则,忠实地传输中原传统文化。输出形式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译介,可以综合运用影视、网络、推介会等媒介形式弘扬中原传统文化。以少林文化的输出为例,电影《少林寺》、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型民族歌舞剧《风中少林》、成立海外少林寺文化中心等,构建起立体文化输出系统,取得了显著成效。要通过多渠道的文化输出路径,更大限度地让区域外群体理解、认同中原传统文化,从而使中原传统文化发挥更大的区域文化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7-0013-03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后,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开展得如火如荼。各个年级的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国内多所小学都设置了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与此同时,过热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低年级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1.在德育中起源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教育是在学校德育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在语文学科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可见一斑。同时,在一些思想品德课程上,教师会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隐射传统文化经典的内容或理念,以或故事或诵读的形式增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这样让学生更乐于接受、仿效形成美德。在这一过程中,更多的是以德育教育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种榜样示范,营造一种文化熏陶的氛围。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有的小学在学科课程外特设国学课程,与一般的语文学科课程、思想品德课程分开,将国学经典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对学生进行专门的传统文化教育。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各年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和教学方法的不同选择,共同承担着向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
3.在家庭教育中传承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花大力气、高价钱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练习传统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诚然,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们在拥有了一项或多项特长的同时或多或少接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不得不说,家庭教育为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片沃土。
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在德育中起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在家庭教育中传承,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风生水起。
二、低年级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一些文化典籍中被保留下来,又以其独特的魅力渗透在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九九重阳,登高怀远,诗人王维写下“遍插茱萸少一人”,遗憾自己未能与兄弟共度佳节,来表达心中的那一份思乡怀亲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溢于言表。古人以诗歌这样的方式寄托着一份感情,传播着一种文化,散发着一种魅力。这种魅力,是一种节日的魅力,更是一种民俗文化的魅力。在对学生进行这些诗歌教学、文化常识灌输的同时应该让学生深入感受其背后的文化魅力,而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目标的完成。但目前在小学阶段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都显得过分“刻意”,为了教育而教育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在短期内改变这种状态很难。教育,应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潜移默化”而不是“揠苗助长”,“循循善诱”而不是“急于求成”。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成为一种人格塑造的教育,而不仅仅是一门单向的学科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模糊
要全面而深入地开展或研究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要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界定好“文化”与“传统”、“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这几个概念。在西方,拉丁文中的cultra,英法语中的culture原意为耕种、栽培、居住,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意义,后来进一步引申为人类改造自我的意义,包含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而在中国古代,文是指纹,即花纹。“化者,人由生而死,由死而生。”文化的概念侧重于人的精神领域。传统指“历代延传下来的包含着深沉文化积淀的具有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等的总和”。传统文化“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是“文化背后的一种精神纽带,它包括文化典范背后的精神、规则、信仰、价值、秩序等”。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是文化传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的关注重心集中于文化传统中的传统文化的内容。
由于对传统文化的概念模糊不清,导致家庭、学校、社会对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过热却又流于形式。因此,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对于有效开展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建设意义。
(二)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1.认识偏差,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文化是一个动态、多元的整体,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德育的教育。由于这种认识偏差,导致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仅仅局限在背诵诸如《三字经》、《弟子规》这类的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上,教师苦于教,学生苦于背诵和默写。
2.墨守陈规,教学内容单一
在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中,传统节日、民族音乐、国画书法、古典文学、传统历法这些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史上流传下来的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拿传统节日来说,2007年12月14日新修订的《全国节年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传统节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节日。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安排的重要意义之一,但很少有学校能够适时适地地对小学生进行这些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久而久之,放假最大的意义变成了不用上学。如果学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能更灵活、细致一些,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将大大提升。
3.施行不力,系统性、整体性不足
在很多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课程中关于古诗文的背诵和理解。其他一些课程,例如音乐、美术课程、体育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却难见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子。追根溯源,墓家颁布文件到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施行的过程中,学校的相关教育缺少系统规划。从学校到教师到学生,在层层施行的过程中又缺少教学环节的整体设计,使得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必然存在后天不足的情况。
4.条件有限,技术性问题客观存在
不可否认,在绝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力军。虽然我们不能把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语文学科教育完全区分开来,但是仅仅依靠语文教师一己之力,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必然导致教育的失衡。而如果语文教师在承担语文学科教学之外还要再承担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又难免会力不从心。所以,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有待补足,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需要在加强师资力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同时,在一些经济水平不是很发达的城市,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多数教学不能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不具任何色彩的知识,不能体会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这给传统文化教育的顺利实施带来一些阻力。
(三)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淡薄
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仍是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主要场所,以教材为主要手段,主体、场所、手段单一的背后,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淡薄,力量不足。部分教师、家长们仍然以分数为衡量标准框定孩子的一切,加上传统文化在成绩中所占比重极小,甚至几乎没有,这必然导致教师、家长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日益降低,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日益淡薄。
(四)学生缺乏兴趣
就传统文化本身的内容来讲,可能有些传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就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低年级小学生由于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不足,对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并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加上识字量的有限,又无法通过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到传统文化知识。校外的一些书法培训班、奥数班等很受欢迎,但像京剧这一类的传统文化特色教育培训几乎没有。而且参加这些培训班的也多是一些经济比较富裕的家庭,大部分学生接触到的传统文化教育除了课堂内外的背诵之外便再无其他。
三、低年级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国家层面
国家教育部门应从宏观把握,制定系统的传统文化课程计划。考虑到各个学段学生的不同理解水平、思维能力,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深入浅出地对同一种文化F象作出不同的阐释。这一套系统完备的课程计划将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不同学段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让不同学段的学生在每一次系列学习中对同一或不同领域的传统文化知识有循序渐进的了解和思考。
(二)学校教育
1.重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
学校如果有电子屏可不间断播放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学校的宣传橱窗、文化墙等的布置可充分挖掘传统歌舞、琴棋书画等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2.重视课程设计
国家的顶层设计就好比一棵树的“树干”,有“干”必有“枝”,而树的“枝干”就需要不同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具有当地文化特色,适应学校文化氛围,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内容。除了教学内容的设计,学校教学还应分学段制定阅读计划。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编写的一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中建议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分别作为一至四年级教学书目,当然这只是作为教学建议,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课程的设置有所调整。除了必要的国学课程,其他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武术、书法、棋艺、陶艺等也要考虑纳入传统文化的课程设计。
3.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
教学实验的难点是专业师资问题,培养具有国学文化基础和传统艺术修养的专业师资是学科教学实验最艰巨的任务。学校既要提高新教师准入门槛,又要加强对老教师的教育思想更新,不断提高在职教师的文化素养。只有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整体素质,才能更好地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4.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相适应
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相适应是必然的趋势,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安排学生读诵中华传统文化古籍的做法应该继续传承下去。早期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
5.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小小书画展”、传统音乐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传统书法、绘画、音乐之美,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是实实在在地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活”文化。
(三)家庭教育
1.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家庭的文化环境是最直观的家庭教育。家长要注意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在墙上挂上一些名人字画,在家里专门设计书柜摆放传统文化典籍等。
2.提高自身文化水平
大家都听过“曾子杀猪”的故事,一些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身教,要远远好于空洞的讲解。所以,在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之前,家长要先广泛地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以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
3.注意方式方法
“棍棒教育”“填鸭式教育”都不可取。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一种家庭教育也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对孩子最好的“因材施教”。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也同样要与时俱进,或循循善诱,或潜移默化,或言传身教,或榜样示范,总之,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对症下药。
(四)社会教育
良好的社会教育就是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如果全社会能形成一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风气,这对孩子的熏陶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古有“孟母三迁”就很好地说明了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应试教育的功利思想仍然存在。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不断加强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有机联系,协调社会各方力量,为学生的传统文化、文化精神学习铺设道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段漫长的路,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低年级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更要分层次分阶段有序地持续推进。只要我们充满信心,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定能在我们的继承、延续和不断创新中注入全新的活力,焕发生机,绽放魅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