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装配式住宅设计

装配式住宅设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4-02 10:15: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装配式住宅设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装配式住宅设计

篇1

高层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推进高层装配式建筑立面设计的不断发展。现有的立面设计出现一些缺憾,造成装配式住宅功能和外观逐渐下降。设计人员不能掌控设计细节,对于材料的选择失误,导致建筑性能质量下降。设计人员对于当地文化习俗的不了解,影响建筑外观设计。本文通过对现代高层建筑的立面设计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完善立面设计技术的改进措施。

1 高层装配式住宅立面设计概述

1.1 装配式住宅概述

装配式住宅是指提前制作好建筑构件,在工地上装配完成的建筑。具有施工建造时间短,不受环境和温度的影响等优势。装配式建筑由于是事前做好构件,能够节省一部分劳动力支出。

装配式住宅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现代的建筑技术能够实现房屋批量式的建造。在进行建造时,改变传统建造技术,直接将构件组装就能够实现房屋的建造。装配式建筑最早是在美洲出现并使用的,那时的装配式建筑比较简单,就是用木头搭建好的简单房屋。随着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现在装配式建筑逐渐增加了多种类型。

装配式建筑使用的建筑构件,提前在工厂生产加工好,然后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安装。工厂生产的装配构件主要包括墙板,叠合板,阳台和楼梯等,生产好的构件能够减少传统施工过程混凝土浇筑或是砖砌的时间。随着电子信息自动化控制的发展,构件的生产成本会逐渐降低,建筑整体的施工成本会随着降低。随着安装技术的发展和安装设备的更新,建筑的安装成本也会逐渐降低,整体建筑的造价就会降低。未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将会趋向绿色化以及装配装修一体化。

装配式建筑根据材料等因素的不同,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例如砌块型装配式建筑,板材型装配式建筑以及盒式装配式建筑等。砌块型建筑是指事前加工完成的块状的建筑材料建造的建筑,分为空心或是实心,材质大多是轻质材质。板材型建筑是指建筑材料使用的是大型墙板等材料,是工业化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建筑类型。盒式建筑结合了板材建筑的特点,进而发展成为能够同时进行装修的装配式建筑。

1.2 立面设计概述以及现状

立面O计是指建筑的功能和结构趋向一体化,结合了建筑结构外观或是功能等因素,使用美术学方法进行美观化处理。立面设计的发展,使建筑能够达到实用美观于一体化。

现有的立面设计大多存在相互模仿的趋势,在设计创意方面不能及时创新。往往会有某个建筑建成之后,出现多个同类型的建筑相继出现。这种盲目跟风的设计现状,阻碍了我国立面设计水平的提高。

一些设计人员在抄袭某种建筑的风格时,对于装配构件的尺寸不能进行很好的控制,导致构件在生产安装时遇到问题。在设计时,将几种不同风格的构件运用在一起,形成的建筑物往往会有混搭风的特点,但这种混搭风完全不在美学的审美范围之内。一些住区在进行设计时,稍微用一些西方的搭配方式,就会号称国外风情建筑小镇。这种混乱的设计,使立面设计鱼龙混杂,阻碍立面设计水平的提高。

在进行装配建筑立面设计时,设计者不能遵循建筑的设计原则。设计出的建筑落后于时代的艺术发展,设计理念的落后导致建筑设计整体质量下降。在设计时,不尊重当地文化传统及生活习惯。设计者由于不理解当地文化习俗,设计出的建筑只是新颖,与当地民俗格格不入,这样建筑的整体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1.3 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

装配式建筑的立面设计,不仅要考虑功能和美观性,设计方案的细节同样对建筑质量有直接影响。设计细节包括建筑立面线条的选用,或是立面材料的选用等多个方面。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立面设计不能考虑建筑线条或是色彩过渡的设计,对于门窗等细节的设计不重视。导致建筑外观看似是一种风格,内里装修和搭配却是多种不同的风格。混乱的风格使建筑整体艺术性下降,居民们的居住满意度下降。

立面设计时,对于建筑装配材料的使用不恰当,使得建筑整体性能降低。如图是装配式建筑常使用的建筑材料。

在进行建筑材料的选用时,设计者没有考虑到地区温度的差异对材料造成的影响,只考虑材料对建筑外观的作用。但建筑主要需要考虑的是性能和稳定性,在满足性能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才会考虑外观审美。例如北方建筑使用的材料抗寒性较差,就会出现建筑物质量下降的情况。对于材料细节的搭配,设计者应考虑地理位置因素的存在。例如冷色调的建筑会使人感觉寒冷,在北方的装配建筑中如果使用冷色调,会加重居住者不舒服的视觉感。设计时还要考虑建筑的功能和用途,例如用于工业生产的建筑,不适合用浅色调进行装饰,防止建筑外观给人脏乱的感觉。

对于装修和建造组装能够一体化进行的建筑,设计者没有考虑装修的风格以及装修需要的材料质量,对建筑整体质量造成影响。

2 高层装配式住宅立面设计技术改进措施

2.1 从立面设计细节进行改进

从立面设计细节方面进行改进,能够完善高层装配式住宅立面设计技术改进措施。立面细节的设计,需要考虑色彩以及材料等多方面因素。在进行色彩设计时,需要考虑建筑整体的风格。建筑外观和风格能够决定建筑主体使用的颜色,但建筑的细节颜色却还是需要设计者进行考虑。例如大面积色彩过渡颜色的使用,颜色和线条搭配的使用等。

建筑材料的选用,同样需要进行考虑。因为建筑是装配式建筑,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使用轻质材料,方便施工和装配。建筑结构的材料选择,对建筑整体的清洁度相关,重工业重污染的工厂避免使用抗污染能力较差的材料。南方地区在选择材料方面,要考虑南方多雨潮湿的气候情况。北方地区气候比较干燥,冬天的时候温度较低,因此在材料的选用上面更多的考虑建筑材料抗寒性能。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发展,对于建筑工程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筑物在施工建造阶段,符合节能理念,使用节能材料。一些建筑物在设计时,使用玻璃作为美观装饰。玻璃反光对城市会造成严重的光污染,不利于城市整体建筑效果,和城市节能发展。从建造成本上考虑立面的重复性元素运用,提高工业化程度,同时也能节约造价,减少污染。

2.2 从设计原则方面进行改进

从设计原则方面考虑,能够完善高层装配式住宅立面设计技术改进措施。装配式建筑在设计时,需要遵循规范的设计原则,但现有的设计原则存在不完善的特点。对现有的设计原则进行补充,能够完善建筑整体效果。

原有的设计原则包括设计理念符合时展等,但在设计中还要考虑当地传统文化。例如一些公园和雕塑的建筑,结合了当地文化特点进行设计。建筑物的设计同样需要结合当地文化,一般具有当地文化鲜明特点的建筑,能够成为当地地标性建筑物。例如斗兽场等建筑物,就符合古罗马英勇好斗的精神特点,而斗兽场也称为古罗马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

对于建筑形体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的功能以及地理特点。现代的建筑具有封闭性的特点,不利于人们之间的整体交流。对房子整体进行改进,使人们之间的交流增加。避免社会的发展,逐渐趋向无交流的模式中,因此建筑立面设计还遵循方便交流化的原则。

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流程也是设计师需要关注的设计要点,只有熟悉构件的生产安装过程,才能在设计中及早改进,避免出现不适用或无法实现的问题。

2.3 从设计人员方面进行改进

从设计人员方面进行改进,能够完善高层装配式住宅立面设计技术改进措施。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以及价值观,对建筑外观设计有直接重要的影响作用。提高设计人员对不同地区传统文化的理解,学习当地风俗习惯。这样在当地进行建筑设计时,才不会设计出与地区格格不入的建筑。

对于建筑整体空间的设计,要考虑最大限度的发挥空间利用率。例如一些阳台的建造可以设置成开放性的空间,增加空间的使用面积。对于装修的设计同样可以增加空间利用率,实行掏空装修或是重复利用空间和物体的装修,能够增加建筑物可以使用的面积。发挥单位建筑面积最大的使用效果,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

3 结束语

对高层装配置建筑立面设计进行改进,可以从设计细节和原则方面进行,完善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高幼芭涫阶≌立面设计的改进,能够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各个行业共同的技术支持,能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2.097

传统的混凝土建筑大都采用现浇模式,此种施工方法有能耗大、污染高、材料利用率低、施工技术落后、成本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而且在工程建筑中如果调度不当会影响工程进度,因此与当前经济环境下的发展理念逐渐偏离,为此,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逐渐成为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

1.1 结构设计

要进行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结构设计首先要根据实际环境、使用需求、还有设计要求进行构件拆分,因此对构件的数量、质量、型号、受力强度以及使用性能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必要的时候要进行力学的试验性确定,以保证选择的科学性,构件拆分不但影响着后续的设计还影响着工程的施工,一定要科学合理。完成构件拆分之后,我们进行装配构件节点设计,把装配构件之间、装配构件与现浇结构之间通过装配节点实现连接形成结构整体。

1.2 建筑设计

预制装配式住宅在建筑设计上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合结构设计进行。设计要保证结构设计的外立面美观统一,尽可能的将结构设计中存在的PC构件产生的不匀称性消除掉,遵循原则如下:

(1)保证平面功能,采用线条进行划分、颜色上的对比、凹凸韵律的变化、纹理细节上的弥补等手段对 PC 构件进行划分,塑造出富有一定变化韵律的立面效果。

(2)满足立面变化的同时要保证PC 构件的使用性能、成本可控、施工技术可行。

(3)线条要布置合理,最好层层布置,防止因布置不合理产生PC 构件种类多变,增加工作难度。

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施工

2.1 整体施工前准备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在结构施工中,要根据设计需要提前做好模具生产厂家、预制构件生产厂家的选择,确定构件临时支撑体系、预埋件和窗框的选定等相关准备,除此之外就是常规的施工准备,务必做到精细到位。

2.2 进行构件运输车辆选择、堆放场地和运输道路修整

构件运输车辆要根据构件的长度、宽度、高度、重量进行合理选择,除此还要根据安全运输的相关规定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所运输构件的装载长度不得超出车厢 2m 以上;构件的装载宽度不得超出车身宽度;构件的高度从地面起不超过 4m;运输构件的重量不得超过汽车最大载重量。在进行场地道路布置时必须明确构件的进场路线,道路净宽不得小于 6m,运输车辆通过时距道路边缘不小于 0.5m,并且要根据运输车辆的回转半径在道路转弯处的内侧铺设钢板,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要和道路管理的有关部门进行协商解决。

2.3 起重机的确定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吊装需要特有的施工流程和现场平面布置。施工流程有构件吊装、支撑体系安装拆卸及关于构件间如何结合的施工,在施工中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起重机械的工效。起重机械选择依据构件的数量、重量、施工过程、施工环境、施工半径、构件位置、吊具重量、塔吊位置等因素确定。

2.4 合理进行施工阶段划分、节点控制、构件安装顺序确定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划分根据1d 内构件可能安装的数量确定,还要考虑实际的环境影响和浇筑量是否满足施工使用量以及建筑间是否有伸缩缝,控制好时间节点,明确预制构件的安装顺序,结合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设计时对施工的特殊要求进行确定。

2.5 标准层施工步骤的确定

合理确定施工顺序和标准层工期,以 7d 一个标准层为例:第 1 天,进行放线和外脚手架的加高;第 1~3 天,剪力墙配筋、模板;第2 天,进行墙体部位装配式混凝土安装;第 2~3 天,梁、楼板进行支撑、支模;第 2~4天,梁配筋;第 3天,进行装配式混凝土楼梯部位安装(1 层楼下);第 4~6天,楼板配筋施工;第 5 天,进行装配式混凝土阳台部位安装;第 6 天,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塔吊提升,同时进行浇筑前检查;第 7天,混凝土浇筑。

2.6 预制构件的支撑

预制构件和现浇结合部在形成的初期对外力荷载的承受能力较低,为了防止构件位置在侧压力的作用下出现偏移而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我们要对其结构进行支撑。现浇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混凝土密度×新浇筑混凝土高度,可以用对拉螺栓承担该侧压力。

2.7 预制构件的预制施工

按设计要求对预埋件在预埋安装前进行抗拉拔试验;预制施工时要保证预埋件的位置要求,如果钢筋与预埋件定位发生冲突,可适当挪动墙体配筋,范围在-10~+10 mm;要保证预制构件施工后,表面光滑无破损;对内侧与结构相接面做均匀拉毛处理,拉深4~5 mm;预制构件脱模标准是达到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的75%且不小于15 MPa;要防止预埋螺栓孔灌入混凝土,并在成型后填塞柔性泡沫棒;在预制叠合板与现浇层接合面做成凹凸差不小于4 mm的人工毛面。

2.8 预制构件的安装工艺

预制件的安装工艺为:放线抄平铺找平灰饼,准备工具铺灰起吊、就位临时固定脱钩、矫正塞水平缝(预制件下)梳整预埋钢筋焊接竖缝支模整体浇筑与预制件相连的梁、柱预制件顶部抄平预制件顶部铺找平灰饼铺灰预制件上部梁及柱浇筑。

3 结束语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美观,注重品质,施工过程环保节能,高效优质,是当代住宅产业化和建筑工业化形势下的创新产物,发展预制装配式住宅是大势所趋。结合实际情况将预制混凝土住宅从设计到施工全方位优化,形成产业化的纵深化发展,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段凯元,张季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施工一体化研究[J].施工技术,2014(11):45-47.

篇3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20-0107-02

引言

本文以上海市闵行区某高层住宅小区为例,介绍了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住宅的电气设计。本项目装配式建筑面积的比例100%,单体预制率40%。采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标准层采用部分预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及一层采用全现浇剪力墙结构;标准层楼面拟采用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板形式,首层及屋面采用现浇梁板形式。阳台、空调板、楼梯等采用预制装配构件。

1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高层住宅户内电气设计技术要点

住宅户内电气点位较为繁多,且考虑到预埋预制及日后更改的困难,故在本项目电气设计阶段初期,着重关注以下几点。

1.1 接线盒定位

各电气点位均需在施工图中精确定位,并结合pc深化图进行微调避让开钢筋与上下连接锚栓节点,以提高构件生产的准确度。如图1所示,预埋在预制层中的接线盒与盖板之间有25mm的保温层厚度,故盖板无法安装,针对本项目的特殊情况,订制加深接盒以便盖板的安装。

考虑到住户配电箱与多媒体弱电箱的进出管线较多,所以在设计前期与建筑专业协商好,根据户内家具摆放位置,尽量将其放置于非预制墙板处。

1.2 管线敷设

本项目管线敷设分两种情况,分别为在楼板内与墙板内敷设。预制工厂根据图纸需求在预制板上开槽并预留管线,在接线手孔处与敷设于现浇层中的管线相连。电气管线敷设示意图如图2所示。

1.2.1 管线在楼板内敷设

本项目楼板为叠合楼板,即楼板分为60m的预制层和70mm的现浇层。电气管线底板敷设时,可敷设在70mm的现浇层中,电气管线顶板敷设时,于预制板中开槽并预埋管线。

1.2.2 管线在墙板内敷设

本项目墙板为预制剪力墙,考虑到其加工特点,所有暗埋在预制板内的管线均需预先精确到位,生产安装后不便于修改调整。

2 基于装配式住宅预制外墙对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要点

防直击雷措施设计不同点――防雷引下线

防雷引下线是将屋顶接闪装置接收的雷电流引向接地装置的导体。住宅设计大部分利用垂直结构体中合适的贯通主筋作为引下线。主筋分别预制于两块不同的墙板内,上下安装时主筋外侧有一筒形禁箍件,靠此箍件将主筋可靠连接。由图3可见,上下主筋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而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构件内钢筋的电气连续性有贯通性要求,中间不能分断,所以现在的这种施工工艺并不能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为了达到以上要求,我们对建筑构件内钢筋做了特殊处理,采用搭焊连接。示意图如图4所示。

这种方式虽然能解决防雷引下线的问题,但是预制件与现浇部位之间敷设钢板有一定的难度,对施工造成了一定困难。

3 问题

3.1 预制板部分预留管线堵塞的问题

在加工厂预埋好管线的预制板在运输到工地施工时,会出现部分管线堵塞无法连接的问题。解决此问题首先需在运输、堆放的过程中就开始注意,尽量避免碰撞;其次,在设计时可根据具体部位、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变通。比如可在管线走向较复杂的地方多预留一些管路、在穿线有困难的地方管径设计的略大一些。给施工一个相对宽裕的安装环境。

3.2 预制板标识不清导致安装有误问题

对于此问题,可以将预制的墙板、楼板编号进行模块化分解,标明管线敷设的起始点、终点,确保安装的准确度,以提高装配式住宅的实施效率与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 对于装配式住宅电气设计的展望

4.1 设计与制造,施工的系统性考虑

装配式住宅的电气专业设计技术难点是设计与施工中多了一道生产预制构件的步骤。该步骤需要设计、生产与施工三方之间紧密协调,以系统性思考。确保设计单位充分考虑了工业化生产的可制造性与安装效率,生产单位与施工单位完全理解设计意图,准确落实,保证建筑质量。

4.2 对于多方联合开发工具的挑战

越来越细化,越来越专业分工导致项目管理难度较传统住宅项目有所增加,更多的功能接口,信息接口,要求有一个时效性,操作性,可靠性都兼备的项目管理工具以及设计开发工具。借助互联网+与云计算等方法,项目各相关方都能在第一时间取得准确优质的信息,同时有效反馈,形成闭环系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加快项目进程,降低项目成本。

综上,装配式住宅作为将来建筑行业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业界和政府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性政策。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当前仍处于摸索和磨合阶段,其整个项目运营成本较传统项目无明显优势,甚至高于传统项目,这是新事物发展历程的必经之路。随着经验教训的不断积累,数据库以及相应标准的不断完善,基于大数据分析以及云的深入应用,将结束这段“阵痛期”,在不久的将来必将颠覆性的改变住宅建造甚至整个建筑产业。

参考文献:

篇4

1.引言

每年我国新增的建筑面积超过15亿平方米,排世界第一[1],但高产量却存在诸多问题。我国正在大力提倡发展装配式住宅建筑。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现浇建筑,有诸多优点。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角度来研究装配式住宅,是为了纠正人们对装配式住宅成本投入的错误认识,推动装配式住宅的进一步的开发与建设。

2.装配式住宅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2.1装配式住宅全寿命周期成本概念

装配式住宅全寿命周期成本是指装配式住宅在整个寿命周期内所消耗的总成本,包括一次性投入的建造成本、使用期内的运行维护成本、以及最终处置成本[2]。

2.2装配式住宅建造阶段成本

装配式住宅的建造成本包括工厂的前期勘察设计费用、工厂预制费用(含固定资产摊销、原材料购置费及人工费)、构配件运输费用以及现场安装施工费用(含人材机)等。

2.2.1项目南区(装配式住宅)基本情况介绍

项目南区总建筑面积达40982.32平方米,施工范围为3层地面板以上部分,均为预制装配式叠合剪力墙(PCF)结构高层住宅,预制装配率达30%。

2.2.2装配式住宅建造阶段普通砼构件与PC构件的价格对比分析

2.2.3北区A2#楼为模型(计算现浇与PC预估差异值)

A2#楼主体结构建造阶段,将现浇的墙、柱、梁、楼梯等构件工程量替换成PC构件进行成本估算,普通现浇式构件总计5790043元,PC构件总计9719300元,总价差约为3129257元,再除以A2#楼的总建筑面积,可得以PC形式的住宅建造成本单方比传统现浇式高出约400元/m2。

2.3 装配式住宅使用阶段成本分析

2.3.1装配式住宅使用期内能耗成本

能源消耗成本是指在能源使用方面所花费的费用,包括供暖成本、制冷成本、照明成本、通风成本等。在住宅建筑能耗中,供暖和制冷能耗占有最大比例,降低供暖、制冷成本可以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空调设备和系统的用能效率来实现,建筑围结构的保温、隔热主要依靠建筑保温材料来实现[3]。

2.3.2装配式住宅使用期内维修费用

装配式住宅的维护成本主要用于计划性和零星的维修措施费用,即基本的小修费用。因为装配式住宅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采用了较好的建筑构件、节能措施和设备,所以维修费用较小。而传统现浇式住宅维护费用主要用于住宅使用中逐渐出现的质量问题,常表现为临时的故障性维修[4]。后者单次维护成本不一定高,但其维护成本逐年递增速率要比装配式住宅更快,使用期限越长出现的问题越多,维修频率将越高,维修成本也越大。因此在维修费用方面装配式住宅体现了很大的优越性。

3.降低装配式住宅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建议

(1)PC项目未能从全局角度完成项目的策划工作

工业化建筑模式不同于传统建筑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将技术和管理路线前期化。因此,在项目的策划阶段即需用全局思维来统筹设计、生产、安装之间的关系。设计单位必须与构件厂家、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在设计阶段就清楚了解不同技术方案对模具投入、生产效率、运输方式、安装速度、成品质量的影响。

(2)设计、生产、施工各环节相互独立对PC住宅造价的影响

在我国,PC建筑的设计、构件生产、施工安装的企业基本是独立的,低效率、低配合度、重复缴税和各企业不同的税率的问题导致PC建筑造价一路水涨船高。建筑工业化发展必须将PC整个模块系统整合,增强联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形成一体化经营模式。这样的模式可大幅度减少多环节管理费用,连同税金差异可降低约5%~20%的建安成本。

4.结论与展望

通过具体案例得出国内预制装配式住宅的建造成本实际高于传统现浇式成本的结论,并对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然后又分别对使用期间成本和处置成本进行了分析,得出装配式住宅建设成本虽高,但在住宅运营维护阶段后几年得到节能回报,预制装配式住宅成本在全寿命周期的成本与传统现浇式住宅成本基本持平,甚至略低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陈柳钦.建筑节能要抢抓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机遇[J].居业,2013(4).

篇5

1.装配式结构体系

装配式结构( Prefabricated Concrete,简称PC) ,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装配式结构体系在国外已经发展成熟并得到很好的推广,而目前在国内,处于大力倡导和积极探索阶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装配式住宅,即形成了以轻钢结构为主,以木结构、轻钢―木结构、轻钢―钢筋混凝土结构和轻钢―钢结构为补充的装配式住宅结构体系( 见图1) 。但经过一系列有益的实践,并未得到规模性的推广。主要原因是理论实践受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约束,机具设备和运输工具落后,无法满足工艺的要求,加之推广力度不大等客观条件遏制了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目前,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现浇体系处于主导地位。这一体系在国内发展成熟,并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但由于需要现场进行支模,钢筋绑扎连接,混凝土振捣养护等一系列手工操作,因此现浇体系存在诸多弊端: 工程施工工期长;工程成本不易有效控制;工程质量难以可靠保证;全面工业化生产难以实现。

图1 装配式结构建筑

2.装配式结构体系巨大的优势

1) 住宅建造由工地化向工厂化转变,使影响住宅质量和性能的不可控环节纳入到可控制的体系下; 2) 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及梁、柱,在工厂进行产业化生产,再运至现场直接装配连接,安全快捷,节能环保; 3) 各预制构件机械化程度高,提高构件尺寸的精确度,减少材料浪费; 4) 现场作业人员减少,劳动量降低,作业时间减少,提高效率; 5) 节水、节电、节材、保护环境,社会效益提高。因而,建筑业应打破目前的建筑体系格局,积极引入住宅产业化的先进技术,扬长避短,大力发展装配式结构住宅。

3.装配式住宅现状

近年来,工业化在中国逐步发展起来,随着政策驱动,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加入,工业化建筑产品也开始在地产开发、建筑等领域广泛使用。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指引,我国的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迎来了新曙光,而装配式住宅则是产业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发展装配式住宅,可以改善结构精度、渗漏、开裂等质量通病, 提高隔声、保温、防火等性能, 便于系统维护、更新。装配式住宅有着巨大的节能减排作用,提升了住宅品质和效能,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并充分体现了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的特点。可见,装配式住宅是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

中国装配式住宅的发展趋势和国际上先进国家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我国目前装配式绿色住宅还存在发展瓶颈,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装配式住宅的设计、生产、安装施工验收评定等技术标准尚未建立,试点成果无法大规模推广。二是装配式住宅的建造成本比传统方式每平方米高500元左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原因是未形成大规模生产,规模效益无法体现;同时,工业化生产属生产企业,构件工业化生产产品要交纳的17%增值税,增加了生产成本” 。三是具备总承包资质的企业目前不具备专业化生产能力,尤其是装配式住宅生产、安装的能力不足,少数具备能力的企业又无承包项目资格,造成专业化公司还要挂靠,增加管理成本。尽管装配式住宅尚存在发展瓶颈,但我国已有些城市和地区实现了突破。以深圳为例,深圳市的一些保障房住宅,目前实现了图纸标准化、施工工厂化、管理可视化、现场整洁化,达到绿色建筑二星以上的评价标准,同时建筑质量得到提升,施工周期得到缩短。作为钢材生产大国,钢结构住宅和钢木结构混合住宅也是未来装配式住宅的一大方向,而且其施工方式和建造成本更具优势。

4.新时期装配式住宅的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2013〕1 号文)中第(八)项为推动建筑工业化: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支持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工业化基地建设,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积极推行住宅全装修,鼓励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促进个性化装修和产业化装修相统一。2014 年1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知要求各地积极推进绿色保障房工作,并同时了《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明确各地依此研究制定本地区的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政策,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导则》共有项,其中强调了绿色保障性住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研究和制定了绿色保障性住房的指标体系,提出了绿色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建造施工和产业化等技术要点。此外, 《导则》还专项设置了产业化技术指标和体系化技术。为大量、快速的住宅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从根本上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

目前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较好的城市

沈阳:标准配套齐全,引进的技术论证严谨, 结构类型品种较多,构件厂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完成了《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等9 部省级和市级地方技术标准。

北京、上海:有政府出台配套优惠政策作保证,标准配套基本齐全,部分装配的剪力墙结构的技术成熟。北京出台了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的设计、质量验收等11 项标准和技术管理文件;上海已出台5 项且正在编制4项地方标准和技术管理文件。

深圳:工作开展的较早,装配式建筑面积较多,构件质量高,编制了产业化住宅模数协调等11 项标准和规范。

江苏:结构体系品种齐全,部品的工业化工作同时开展。

合肥:近年来政府推动力度较大。

总 结

综上所述,装配式住宅我是国建筑的发展趋势。从环境问题和社会效益等多方面考虑,它也将成为房地产业的引领者,目前我国装配式住宅发展潜力巨大,节能效果好,对减少PM2.5空气污染可发挥很大的作用,同时我国还要建大的住宅,依靠大量劳动力已不再可行,建筑质量无法保证,成本也在上升,所以,我国现在发展装配式住宅正当其时。

篇6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整个房地产行业面临着一种现实情况: 住宅需求量大、 建筑质量有待提高、劳动力成本日益昂贵以及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亟需转变的现实。针对此种情况,应当大力发展装配式住宅,解决当前房地产业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我国住宅产业工业化发展。因为,装配式住宅的构建环保、节约材料、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高等优势,这使得装配式住宅可以弥补传统住宅的不足,为房地产行业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促进房地产行业更好发展,同时促进住宅产业工业化发展。由此看来,房地产行业积极发展装配式住宅是非常有意义的。

1 装配式住宅概述

装配式住宅,是将住宅建筑分成多个单元或构件,这些单元的主要构成部分如墙体、梁、柱、楼板以及楼梯等先在工厂或工地生产加工,然后将这些构件运输到工地,通过一系列装配施工现场建造并组装成的住宅。装配式住宅是上个世纪提出的,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才创作出来的,而发展至今一些发达国家的装配式住宅已经发展成熟,如某些国家及日本的装配式住宅质量较高、安全系数较高、劳动成本较低。而对于我国来说,装配式住宅的发展比较缓慢,从创建初期到发展期就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但发展到今天我国装配式住宅已经有很大程度的进步与发展。因为在我国装配式住宅发展的历程中,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之间装配式住宅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的生产经历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发展,在此之后,装配式住宅逐渐有了基本的架构,逐渐稳定、逐渐规模化、逐渐广泛的应用。而今时今日,从装配式住宅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有更多的优势可以与传统住宅相抗衡,甚至是超越传统住宅,使其成为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2 装配式住宅与传统住宅的比较

2.1 传统住宅存在的缺陷

与装配式住宅相比,传统住宅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传统住宅在建造时需要大量人力资源,通过人工手工操作和较大的劳动强度来进行住宅建设。就以现浇结构施工来说,现浇结构施工中的许多施工工序都需要手工操作才能完成,而无法运用机械完成,也无法用其它方法取代这些工序。

其二,统住宅在建造时施工工期长,生产效率低。之所以说,传统住宅施工工期长,生产效率慢,因为传统住宅是多层混凝土结构住宅或高层混凝土结构住宅,因此在传统住宅建造的过程中先浇筑结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且施工量大,加之现浇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搭设脚手架、 支模、 绑扎钢筋到混凝土浇筑、墙体砌筑等多数工序均需要手工劳动才能完成,如此会导致传统住宅生产效率十分低下,施工工期偏长[3]。

其三,统住宅在建造时生产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材料遗失、噪音扰民、施工干扰周边民众,影响环境保护。

其四,传统住宅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因为在传统住宅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现浇结构的搭建需要运用较多钢筋,且对钢筋穿插的位置、数量、钢筋间距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在混凝土浇筑及混凝土保养环节容易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钢筋位置出现偏差或钢筋变形等问题,如此将会影响到传统住宅工程质量。

2.2 装配式住宅具有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住宅来说,装配式住宅具有的优势是:

其一,绿色施工,环保节能。之所以说装配式住宅建造具有绿色施工、环保节能的优势,主要是装配式住宅的各个部分都是在工厂内统一加工而成的,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直接进行装配安装,即可完成。整个装配式住宅的建造,不需要泵送混凝土,那么在施工现场将不会出现大型施工设备运用,相应的施工现场将不会出现噪音;装配式住宅建造,不需要夜间施工,如此可以大大减少夜间照明,降低了光污染对周围居民的影响;装配式住宅建造的过程中因住宅的各个部分是在工厂内有由于专业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要求,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出来的,如此可以保证装配式住宅长表面平整。

其二,生产效率高,建造工期短。装配式住宅的建造,住宅的各个部分是在工厂内同步进行生产的,就犹如在流水线上生产零部件一样,如此可以大大提高住宅建造效率,缩短装配式住宅建造工期。

3 装配式住宅对住宅产业工业化的推进

就目前我国住宅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不难发现住宅建设之中存在较多问题,具体表现为:(1)施工条件差。在住宅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并没有依据相关文件及施工要求,配备充足的施工设施及安全设施等,导致施工现场施工条件不佳。(2)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在住宅建设的过程中因负责人管理意识不强、或施工管理手段的落后、或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施工现场管理不佳,无法充分发挥作用。(3)气候条件影响。某些住宅建设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使得住宅施工难以持续进行,甚至产生破坏,使得住宅建设效果不佳。

的确,目前我国住宅建设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装配式住宅的发展则可以改变住宅建设现状,使住宅建设在短时间内高质量的建成,同时还能减低建设成本,如此可以促进住宅产业经济化、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基于以上对装配式住宅的了解,确定装配式住宅的墙体、梁、柱、楼板以及楼梯等构件均是在工厂内加工完成的,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即可,如此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4 结语

目前,我国住宅需求量大,但所建设的住宅质量有待提高,且住宅建设需要的消耗的劳动力较多,这都充分说明了我国住宅建设呈粗放型的生产方式。针对此种情况,应当大力发展装配式住宅,解决当前住宅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我国住宅产业工业化发展。因为,装配式住宅的构建环保、节约材料、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高等优势,这使得装配式住宅可以弥补传统住宅的不足,为房地产行业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促进房地产行业更好发展,同时促进住宅产业工业化发展。所以,大力发展装配式住宅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常洁琼,赵光满.浅谈装配式住宅的发展对住宅产业工业化的推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0).

篇7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1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现浇混凝土结构体系施工,从搭脚手架、支模、扎筋、到混凝土的浇筑,多数工作由手工完成。现浇混凝土结构现场施工存在着:噪音扰民,粉尘污染;模板周转材消耗大;施工人员多,手工劳动多,劳动强度大,且熟练程度要求较高;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混凝土外观及内在质量控制难;现场的建筑材料浪费严重等缺陷。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用各种轻质隔墙分割室内平面,房间布置可以灵活多变。2、施工方便,模板和现浇混凝土作业很少,预制楼板无需支撑,叠合楼板模板很少。3、建筑速度快,对周边工作生活影响小。4、建筑的尺寸符合模数,建筑构件较标准,具有较大的适应性。5、预制结构工期短,投资回收快。由于减少了现浇结构的支模、拆模和混凝土养护时间,施工速度大大加快。从而缩短了贷款建设的还贷时间,缩短了投资回收周期,减少了整体成本投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6、装配式建筑,是将构件厂加工生产的构件,通过特定的构件运输车辆搬运到施工现场用机械进行安装的。7、装配式建筑在设计和生产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建筑废料,变废为宝,以节约良田和其他材料。8、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建造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和现代化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建筑工业的工业化大生产

[1]。

2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在二十世纪末期,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桥梁道路、水工建筑、大型容器等工程结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预制混凝土结构已经在全世界普及。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工业化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自1950年至1970年是第一阶段,1907年至今是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的施工方法被称为闭锁体系,其生产重点为标准化构件,并配合标准设计、快速施工,缺点是结构形式有限、设计缺乏灵活性。基本施工方法可分为法国式和瑞典式。前者的标准较低,所需劳动力较大,接头部分大多采用现浇混凝土,通常称为湿体系;后者的标准较高,接头部分大多不采用现浇混凝土,通常称为干体系。第二阶段的施工方法被称为开放体系,致力于发展标准化得功能块、设计上统一模数,这样易于统一又富有变化,方便了生产和施工,也给设计更大自由。根据预制程度的不同,预制单元可分为:小型构件(如门、窗、梁、柱等),大型构件(如楼板、屋面板、墙等),整间或整个单元(盒子结构建筑体系)。

20世界50年代末,我国开始制造整体式和快拼式屋面梁、吊车梁和大型屋面板等。70年代,预制混凝土空心楼板得到了普遍应用,70年代末,我国引进了南斯拉夫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主结构体系,既IMS体系。但总体来说,我国的预制混凝土技术比较落后,一方面由于唐山大地震中大量预制混凝土结构遭到破坏,使人们对预制结构的应用更加保守,另一方面,国内的预制混凝土结构存在着跨度小、承载力低、延性差、品种单一等诸多问题。这些也严重阻碍了预制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发展。

3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住宅结构体系是住宅建筑中的支撑体部分。住宅结构形式决定了住宅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建造方式;结构类型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住宅的经济性和适用性;结构质量直接影响到住宅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住宅结构体系是住宅建筑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今后住宅产业发展的方向,是改变传统住宅建造方式的关键技术和有效途径。预制混凝土结构是把组成建筑结构的构件,通过相应的专业工厂生产预制,运输到现场,有专业的安装工人现场装配成整体结构。主要优势在于:把大量的构件生产工序转移到工厂制作,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可以大幅度提高构件、房屋的精度和质量,减少现场湿作业,简化聊施工工序,与传统工艺相比,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其主要结构形式有: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大板)结构、预制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

1、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大板)结构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大板)结构是是由于制的大型内外墙板、叠合楼板等预制混凝土板材、构件装配而成,又称为预制装配式大板结构,在在满足抗震设计和可靠的节点联接前提下,其力学模型相当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预制楼板多采用叠合楼板。预制外墙板主要采用实心和空心两种类型墙板。预制空心墙板必须保证结构构件连接的整体性、连续性和抗震设防要求,在节点设计上必须要满足防渗漏和热工等构造要求,预制实心墙板结构的关键问题,是是如何解决预制墙板之间的水平缝和竖向缝的接缝,以及水平受力钢级和竖向受力钢筋的连接问题。预制空心墙板结构是预制和现浇相结合的结构技术。在预制空心墙板和叠合楼板装配后,布置受力钢筋,在空心墙板内和叠合楼板面同时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其主要特点是:结构整体性能好,节点构造易处理,预制墙板之间的水平缝和竖向缝的接缝处理简单,避免出现接缝开裂等问题。主要缺点是需要一定量的现场浇注混凝土,墙板预制的工艺设备要求高,在7度以上抗震设防地区和高层建筑需解决好受力钢筋的连接问题。

2、预制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是由预制的梁、板、柱和剪力墙等构件装配而成,也称梁、板、柱体系。预制楼板多采用叠合楼板,预制梁多采用叠合梁。优点:结构受力明确,建造迅速,节省劳动力,节点施工工艺较简单。当节点采用较可靠的施工工工艺时,可采用与现浇结构相同的设计方法。竖向受力构件可根据需要替换为现浇构件。建筑空间布置灵活,较易实现大空间。缺点:对主筋灌浆锚固要求较高,室内出现凸梁凸柱,外墙维护部分构造相对复杂。

4 结语

篇8

2014年,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沈政办发〔2014〕16 号“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指出要在全市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三环内及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浑南新城、沈抚新城等有条件的区域范围内,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开发房地产项目,在土地出让条件和出让合同中明确提出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设,单体工程装配率要求达到20%以上,期间全国其他各大中城市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推行装配式建筑技术,鼓励装配式住宅的实施。这无疑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一、装配式住宅对比传统建设方式有以下几个优势

1. 缩短建设工期。按照目前并未规模化的生产测算,装配式住宅方式比传统建设方式的进度快30%左右。

2. 安全可靠。预制的楼梯、外墙等运到施工现场,也需要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搭接,并不是简单地连接。每个楼板内都贯穿着钢筋,房屋结构非常结实。

3. 构件精度高,质量好,增加住宅整体安全等级。装配式住宅与传统建造的住宅相比,构件精度更高,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墙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并提高住宅整体安全等级、防火性和耐久性。它采用轻质隔墙体系,业主可根据需要变更装修。

4. 节能环保。无论是在建设还是在使用阶段,装配式住宅更节能环保,通过工厂化生产和现场装配施工,可大幅减少建筑垃圾和建筑污水,降低建筑噪音,降低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排放,减少现场施工及管理人员。减少木材损耗、施工垃圾、装修垃圾约80%,节能约50%以上。

5. 促进现代建筑产业化配套设备、产品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一套涵盖生产、设计、施工、验收等过程的现代建筑产业化技术标准体系。

二、装配式缺点

1.建筑技术要求高

由于工厂化的生产,使得预制构件的尺寸已经定死,如果放线时尺寸偏小,将使预制构件安装不下去,如果放线时尺寸偏大,则构件又会造成拼缝偏大的现象。同时,在现场施工时,剪力墙的标高也要控制好,不然将会造成叠合板安装不平整或是纵向将叠合板安平了,也会造成板与剪力墙间有较大的缝,又要重新支模,反而更麻烦。 装配式建筑由于为混凝土结构,要求在预留预埋时,尺寸、位置尽量精确,否则要重新开槽、开洞,增加施工难度,甚至影响结构。 预制构件尺寸也存在一定误差,拼装时缝隙有时过大或不均匀。尽管是工厂化生产,预制构件也可能有一定的尺寸偏差,同时由于现场施工时的人为误差,有时拼装时产生缝隙过大或不均匀的现象。

2.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与传统式建筑工程造价相比,要高很多

传统建筑的楼板厚度大约就是100厚,而装配式建筑的楼板厚度为60厚叠合板加80厚现浇板,总体厚度达到了140,超传统建筑板厚很多;外墙外挂板与剪力墙连接,使外墙厚度大幅增加,所用材料也就大幅增加。这些都导致了造价的增加。同时,由于外墙厚度的增加,导致用户在同等建筑面积上,装配式建筑的净空面积比传统式建筑的净空面积小很多,从而导致了装配式建筑的平方米造价比传统式建筑的平方造价贵很多,也不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当然随着这种建筑技术的大面积采用,可以降低建筑成本。

三、装配式方案对工程费用成本进行分析测算

1.构件费用构成及计算方法

经与构件厂沟通了解,其构件费用组成及计算方法与建安工程的费用组成(人+材+机+措施+规费+税金)有所不同,更为接近设备购置费的构成方式,即

购置费=原价+运杂费

原价包含:材料费、加工费、辅材费、模具、包装、利润、税金等

运杂费包含:运输、装卸、采保费等

因此,采用装配式施工较现行的现浇施工成本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工艺

装配式施工技术前期的研发成本及所需要的设备、厂房、技术人员等方面的投入都比现施工单位大,所以分摊到构件上的成本也大,只有形成规模效应,才能够摊薄成本

(2)运输及因运输因素导致竞争不足

A、现建造模式中,各材料供应商将材料运抵现场,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而装配式施工需要材料供应商将材料运抵工厂,制作完毕后再运到工地进行安装,沈阳目前具备生产能力的构件厂厂址均在市郊,此因素暂可忽略不计,但若引入外埠构件厂,则可能引起成本的上升,而现建造模式中外埠施工单位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B、因上述因素影响,在沈阳只能选择这五家具备生产能力的构件厂,难免会有竞争不足的情况发生。

(3)利润

现建造模式中,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较低,增值能力有限,利润率较低,而装配式构件厂则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附加值高,增值能力强,利润率高

(4)税金

按照现行的税务制度,构件厂需要缴纳增值税,综合税率约为10%(其中增值税税率为17%,经建委测算,考虑进项税抵扣后综合税率约为10%),而建安工程需要的综合税率为3.477%(包含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此一项就高6%。

2.优惠政策分析

其余优惠政策:

(1)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开发建设项目,墙改基金、散装水泥基金可暂缓缴纳

解读:墙改基金9元/平,散装水泥基金2元/平,在大配套费中包含缴纳,缓缴可视为不缴。

(2)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开发建设项目,土建工程质量保证金以施工成本扣除预制构件成本作为基数计取

(3)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开发建设项目,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施工进度达到正负零,可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4)鼓励消费者购买现代建筑产业化商品住宅。购买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商品住宅,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为20%;购买全装修商品住宅,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为30%。

(5)在认定普通商品住宅价格标准时,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住宅每平方米提高300元;采用全装修的住宅每平方米提高1000元;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并全装修的住宅每平方米提高1300元。

结束语: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行装配式住宅势在必行。住宅 产业化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住宅建筑的标准化,二是住宅建造的工业化,三是住宅生产与经营的商品化。住宅建造的工业化是住宅产业化的核心而发展装配式住宅又 是实现

沈阳市推进装配式住宅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车雪飞1 刘薇薇2

(1.沈阳金地长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中审华国际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

摘 要:2014年,随着沈阳市政府的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现代化建筑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装配式住宅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随之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本文从政策,成本等角度,进一步分析推行装配式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关键词:装配式、政策、成本

2014年,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沈政办发〔2014〕16 号“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指出要在全市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三环内及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浑南新城、沈抚新城等有条件的区域范围内,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开发房地产项目,在土地出让条件和出让合同中明确提出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设,单体工程装配率要求达到20%以上,期间全国其他各大中城市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推行装配式建筑技术,鼓励装配式住宅的实施。这无疑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一、装配式住宅对比传统建设方式有以下几个优势

1. 缩短建设工期。按照目前并未规模化的生产测算,装配式住宅方式比传统建设方式的进度快30%左右。

2. 安全可靠。预制的楼梯、外墙等运到施工现场,也需要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搭接,并不是简单地连接。每个楼板内都贯穿着钢筋,房屋结构非常结实。

3. 构件精度高,质量好,增加住宅整体安全等级。装配式住宅与传统建造的住宅相比,构件精度更高,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墙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并提高住宅整体安全等级、防火性和耐久性。它采用轻质隔墙体系,业主可根据需要变更装修。

4. 节能环保。无论是在建设还是在使用阶段,装配式住宅更节能环保,通过工厂化生产和现场装配施工,可大幅减少建筑垃圾和建筑污水,降低建筑噪音,降低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排放,减少现场施工及管理人员。减少木材损耗、施工垃圾、装修垃圾约80%,节能约50%以上。

5. 促进现代建筑产业化配套设备、产品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一套涵盖生产、设计、施工、验收等过程的现代建筑产业化技术标准体系。

二、装配式缺点

1.建筑技术要求高

由于工厂化的生产,使得预制构件的尺寸已经定死,如果放线时尺寸偏小,将使预制构件安装不下去,如果放线时尺寸偏大,则构件又会造成拼缝偏大的现象。同时,在现场施工时,剪力墙的标高也要控制好,不然将会造成叠合板安装不平整或是纵向将叠合板安平了,也会造成板与剪力墙间有较大的缝,又要重新支模,反而更麻烦。 装配式建筑由于为混凝土结构,要求在预留预埋时,尺寸、位置尽量精确,否则要重新开槽、开洞,增加施工难度,甚至影响结构。 预制构件尺寸也存在一定误差,拼装时缝隙有时过大或不均匀。尽管是工厂化生产,预制构件也可能有一定的尺寸偏差,同时由于现场施工时的人为误差,有时拼装时产生缝隙过大或不均匀的现象。

2.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与传统式建筑工程造价相比,要高很多

传统建筑的楼板厚度大约就是100厚,而装配式建筑的楼板厚度为60厚叠合板加80厚现浇板,总体厚度达到了140,超传统建筑板厚很多;外墙外挂板与剪力墙连接,使外墙厚度大幅增加,所用材料也就大幅增加。这些都导致了造价的增加。同时,由于外墙厚度的增加,导致用户在同等建筑面积上,装配式建筑的净空面积比传统式建筑的净空面积小很多,从而导致了装配式建筑的平方米造价比传统式建筑的平方造价贵很多,也不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当然随着这种建筑技术的大面积采用,可以降低建筑成本。

三、装配式方案对工程费用成本进行分析测算

1.构件费用构成及计算方法

经与构件厂沟通了解,其构件费用组成及计算方法与建安工程的费用组成(人+材+机+措施+规费+税金)有所不同,更为接近设备购置费的构成方式,即

购置费=原价+运杂费

原价包含:材料费、加工费、辅材费、模具、包装、利润、税金等

运杂费包含:运输、装卸、采保费等

因此,采用装配式施工较现行的现浇施工成本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工艺

装配式施工技术前期的研发成本及所需要的设备、厂房、技术人员等方面的投入都比现施工单位大,所以分摊到构件上的成本也大,只有形成规模效应,才能够摊薄成本

(2)运输及因运输因素导致竞争不足

A、现建造模式中,各材料供应商将材料运抵现场,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而装配式施工需要材料供应商将材料运抵工厂,制作完毕后再运到工地进行安装,沈阳目前具备生产能力的构件厂厂址均在市郊,此因素暂可忽略不计,但若引入外埠构件厂,则可能引起成本的上升,而现建造模式中外埠施工单位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B、因上述因素影响,在沈阳只能选择这五家具备生产能力的构件厂,难免会有竞争不足的情况发生。

(3)利润

现建造模式中,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较低,增值能力有限,利润率较低,而装配式构件厂则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附加值高,增值能力强,利润率高

(4)税金

按照现行的税务制度,构件厂需要缴纳增值税,综合税率约为10%(其中增值税税率为17%,经建委测算,考虑进项税抵扣后综合税率约为10%),而建安工程需要的综合税率为3.477%(包含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此一项就高6%。

2.优惠政策分析

其余优惠政策:

(1)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开发建设项目,墙改基金、散装水泥基金可暂缓缴纳

解读:墙改基金9元/平,散装水泥基金2元/平,在大配套费中包含缴纳,缓缴可视为不缴。

(2)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开发建设项目,土建工程质量保证金以施工成本扣除预制构件成本作为基数计取

(3)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开发建设项目,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施工进度达到正负零,可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4)鼓励消费者购买现代建筑产业化商品住宅。购买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商品住宅,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为20%;购买全装修商品住宅,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为30%。

(5)在认定普通商品住宅价格标准时,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住宅每平方米提高300元;采用全装修的住宅每平方米提高1000元;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并全装修的住宅每平方米提高1300元。

结束语: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行装配式住宅势在必行。住宅 产业化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住宅建筑的标准化,二是住宅建造的工业化,三是住宅生产与经营的商品化。住宅建造的工业化是住宅产业化的核心而发展装配式住宅又 是实现住宅工业化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徐勇刚.预制装配式住宅的研究与实践[J]. 住宅产业. 2012(07)

[2] 潘雨红,赵桦,熊建华.预制内墙板在重庆地区应用前景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 2011(12)

[3] 杨靖.国内住宅工业化技术应用研究[J]. 住宅科技. 2011(02)

住宅工业化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9

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非常多的施工技术,其中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后,已经形成成熟的施工方式,可以说是传统施工方式进步后的产物,在实际的住宅施工中,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混凝土装配式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装配式施工虽然具有自身的多方面优势,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一些原因,仍然存在一些施工方面的问题。具体可以将问题分为以下四点:

(一)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能力不足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是较高的,因为施工过程中要涉及材料的应用、施工细节的把握等多方面内容。但是当前我国混凝土装配式施工中,施工人员普遍存在施工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原因主要是因为: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被我国建筑行业接受的时间较短,因此在建筑行业中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人员比较缺乏;对混凝土装配式施工人员缺乏系统的技术技能培训,导致混凝土装配式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施工单位没有正确认识到施工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在混凝土装配式施工中的重要性,对于施工人员的培养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能力不足的情况,应当引起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视,采取合理的措施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进行提升。

(二)对施工材料的保护能力不足

施工材料的质量高低,决定了混凝土装配式施工的综合质量高低。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往往缺乏对于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所用到的材料的有效保护。对于施工材料的保护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从材料的采购到材料的运输,再到材料的保管,最后到材料的使用,都需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保护,保证最终应用到施工中的材料具有足够的质量。但目前,施工企业往往对材料的保护问题认识不足,也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导致材料在使用之前就遭到破坏,质量降低,或者在采购的过程中就买的是劣质材料,这些不能保证施工材料质量的做法,都大大降低了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的效果,无法保证最终完成后的建筑具有足够的质量。

(三)施工验收标准没有得到确定

作为一个成熟的施工技术,一定会有相应的施工完成后的验收标准与之相配套,但混凝土装配式施工的验收标准却一直没有得到完善和统一。在我国,装配式住宅属于新型建筑的范畴,因而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因而验收标准也无法得到确定。而验收标准不确定,会导致最终完成的建筑工程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指标,无法对其进行评价,无法说明合格与否。在这方面,国外的装配式住宅已经应用比较广泛,并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施工验收标准体系。我国应当积极向国外学习。

(四)施工管理粗放化

当前,我国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在管理中,材料浪费、人员素质地下、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给管理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并且,我国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体系尚未成熟,管理方式仍然停留在粗放化的阶段,没有将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式充分应用起来,是管理工作更加趋于形式化、趋于走过场,难以发挥管理真正的作用。相比于国外先进的施工管理体系,我国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工作仍然需要长期的改进,从而最终达到管理的高效化和现代化,充分体现出管理应有的作用。

二、提升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可行策略

对当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再根据问题原因积极制定科学的对策,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力,发挥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优势为我国建筑业服务。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一些提升策略着手:

(一)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国外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发展时间相比于我国更长,因而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也更加成熟,在这个方面,我国应当认清现实,积极分析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为我所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建筑施工情况做出合理的改进和优化,从而达到提升我国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能力的目的。对于国外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我国同样应当科学分析,积极学习,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形成适合我国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体系,让我国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工作更加成熟,更加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

(二)企业之间充分交流、整合技术资源

目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各个建筑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参差不齐。一些企业已经达到了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的较好应用,而一些企业对于这项技术的应用仍然处在起步阶段。针对这样的情况,企业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和合作,对于各自掌握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多交流、多探讨,取长补短,努力形成完善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做到技术资源共享。不同建筑企业的技术人员也应当加强合作,加强技术研发,根据现行的技术缺点,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根据施工条件进行优化设计和改进,努力提升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施工效果和可行性。

(三)增加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的资金投入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国外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说明其具有非常好的施工效果和可行性,对于这一点,国内的施工企业应当正确认识到位。通过增加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的投入,是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可以更好的应用起来,更好地发展起来。足够的资金投入,可以保证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所应用的材料具有足够的质量,保证施工过程中各种技术设备的配备完善,进而保证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的最终效果和质量。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在我国建筑业中的发展同样如此,相关建筑企业应当正确看待这个问题。

三、总结

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各种新型的施工技术不断被开发出来,并被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对于其优点,建筑企业应当认识到,对于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筑企业也应当科学分析、合理决策。任何一项新的施工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代代建筑人对其的长期应用和开发研究。当前,对于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对其在我国的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了解了问题所在再针对性地制定提升策略,才能实现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能力的提升,帮助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水平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召新.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

[2]储竹龙.浅议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4,05:125.

篇10

近年来,我国住宅建筑飞速发展,其建造和使用对资源占用和消耗都非常巨大。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住宅建造周期长、施工质量差、能源及原材料消耗大、产业化程度尤其工业化程度低等问题,迫切需要采取工业化手段来提高住宅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开发符合产业化发展要求,工厂化、标准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节能省地、经济性好的新型工业化住宅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 工业化住宅建造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背景

1、立项必要性

我国“十五”以来,对住宅产业化问题进行过研究和推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建筑的关键技术没有进行过系统、深入的研究,至今没有形成配套的工业化技术政策和标准规范体系,已建成的示范小区工程多是现浇混凝土结构,不具有高效环保的工业化节能减排特征。研究实施装配整体式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符合目前我国正在推行实施的住宅产业化政策要求,不但可以提高住宅工程质量和装修品质;而且可以最大限度满足我国倡导地 “四节一环保”的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要求。

2、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发建设的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存在许多问题,照搬过去的经验已经不适应现时期我国住宅建设的实际需求。目前开始进行的新型工业化住宅建筑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和工程试点,主要从性能和功能两方面完善提高工业化住宅的技术经济性。由于多年来我国缺乏工业化住宅的研究积累和工程实践,结构构件和部品的工业化率仍然很低。

3、主要研究内容: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的结构性能、抗震性能等关键技术研究。2)建筑配套部品的系统研究、产品开发、设计配套技术研究。3)构配件生产、施工安装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4)技术标准的研究与编制。5)较大规模的示范工程。

二 住宅工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1、基础理论与试验研究: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研究:包括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等;主要研究装配式叠合楼盖结构性能;装配式框架节点受力性能、抗震性能;装配式剪力墙节点受力性能、抗震性能;构件承载与变形性能,装配节点大直径钢筋浆锚连接构造的承载及连接整体性能等。2)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住宅的建筑性能研究:包括墙体保温隔热性能、接缝防水性能、建筑防火性能、外墙装饰性能、墙体耐久性能及隔声性能等。3)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住宅经济性能研究:包括设计与施工总体策划管理,标准化设计与施工技术,项目实施的时效性与规模效应对比等。

2、工业化建筑设计技术

重点研究开发三点技术:1)结构体系选择与模数化、标准化设计:我国的住宅建筑工业化结构体系还没有完全确立,通用结构体系和专用结构体系的协调配合还没有解决,标准化概念和设计技术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目前工业化住宅设计方案实施成本高、周期长,最大的原因是缺乏有经验的设计咨询人员。2)构件及装配节点的深化设计:工业化住宅的关键是要解决构配件的标准化定型和装配节点的构造详图设计。3)工业化专用三维设计软件开发:由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构造的自身特点,要求设计方案必须在施工前检查复核,确保各专业的交叉重复在设计阶段解决,提高工业化设计的准确性。

3、构配件优质高效加工制作技术应制定采用机械化水平较高、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预制工厂取代目前无质量保证的分散的小厂认证管理办法,鼓励预制工厂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流水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完善运输安装过程服务。实现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主要研究开发三点关键技术:1)构配件高效生产技术:采用机械化生产线可以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2)构配件清洁生产技术:采用工厂化定点批量生产,最大限度减少建筑垃圾及废弃物排放,满足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对建筑业推广绿色施工要求。3)构配件节能生产技术:采用自动控温的节能养护窑可有效降低能耗,加速模板周转,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4、专业化施工安装技术:1)工业化施工安装软件管理系统开发:应针对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开发施工安装管理软件,规范指导预制构件的施工装配。2)安装设备及配套机具开发:结合具体工程示范开发标准化定型化住宅配套设备安装机具。3)工业化定型模板配件及支撑系统开发:配套模板及支撑固定用脚手架的开发与完善。4)装配节点专业化施工及配套材料开发:连接套筒及高强无收缩灌浆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三 住宅工业化实施方案

1、政策引导与行业管理

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研究、建立或完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针对装配式工业化建筑的特点,建立推广装配式建筑体系的构配件工业化生产、专业化施工安装的管理体系;建立设计研究、构配件生产、安装施工队伍的培训体系;走专业化、集成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2、预制工程标准规范体系建立与完善

篇11

中图分类号: TU113.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意义

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在我国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由于特殊的国情,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还有一部分经济贫困的居民生活艰难,发展保障性住房不仅使经济困难的居民改善了生活条件,同时也带来了消费往来的增多,带动了经济的发展,首先,改善了生活条件艰苦的居民的生活条件,为他们彻底的解决了住房问题,这是国家政策中重要的民生问题,同时,保障性住房的快速建设,也为社会带来了安定、和谐的局面,是社会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其次,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给其他相关产业带来比较客观的效益。第三,此项住房的建设,为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覆盖面达到20%左右,可以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改善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十二五”期间公共租赁房建设将成为保障性住房底建设主体,因此公共租赁房建设不仅规模较大,而且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任务非常之重。我国公共住房建设中面临的众多问题都难以用传统住宅建造方式解决,需要大力推行集成化产品用于公共租赁房建设,转变住宅产业的发展方式,提高公租房的建设品质。

二、在保障性住房中应用集成化产品的可行性

1、介绍集成化产品-预制装配式住宅

预制装配式住宅是在预制构件厂将组成结构的所有结构构件进行分解,完成之后进行浇注成型,最后运送至施工现场直接进行定位安装而形成的整体式的住宅。这种住宅与传统住宅的优势有:首先,装配式住宅采用的构件是标准和通用化的,降低了模板使用的次数,同时也提高了结构的质量。其次,施工中对模板和混凝土的施工作业次数少,减少了施工中的潮湿环境作业,对施工周围环境影响小,降低了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更有利对能源的消耗。第三,使用预制装配式住宅可以明显的缩短工期,使项目产品能够提前投入到生产生活当中。第四、此种构件具有表面平整度好、外观质量好的优点,且能将保温、隔热、水电管线布置等多方面功能要求结合起来, 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2、预制装配式住宅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我国香港于1953年开始引入了的预制装配式概念并启动了第一个公屋计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大陆于1999年正式推出了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并下发72号文件“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 该文要求运用现代科技对传统住宅产业进行系统、全面的改造。 可在当时,大家只是一味的观望,很少有人具体的去实施。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兴起,深圳在2009年9月颁布了“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SJG 18一2009 )” , 对当地预制装配式住宅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要求进行确定。而北京作为全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中心也在2010年2月首次颁布了“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 意见中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是住宅化产业要以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主导作为发展方向。其次,住宅化产业要提升住宅的舒适度,要以人的需要作为住宅产业化的根本。第三,是科技进步, 产业升级。

3、建筑设计方面的可行性

保障性住房绝大多数的建筑设计和户型设计变化少,比较单一。预制装配式住宅也存在这方面的特点,所以,将预制装配式住宅引入到保障性住房中,会使这个特点更好的结合。

4、建筑质量方面的可行性

无论是怎样的住宅,都不可能避免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那么,怎样在保障性住房中降低这些质量通病发生的概率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结论,在工程中使用集成化的预制装配式的住宅产品可以有效的降低质量通病中开裂和渗漏,是保障性住房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

三、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行集成化产品的意义

1、建筑业应强调技术创新

建筑行业的发展初期,建筑成本的降低是通过降低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成本而获得,而在当今,以这种方式来提高建筑产品竞争力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那么,只有通过先进的技术创新,才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才会提高产品的综合水平,只有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产品,才能在建筑市场获得一席之地。因此,目前建筑行业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急需转变为集约型的生产方式,在保障性住房中大力推广装配式住宅,对产业进行重点调整,以稳固我国的建筑业。

2、有利缩短建设周期

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量建设保障性住房,最大限度的短建设周期,需要大量部件生产加工工业化、施工现场装配化,采取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将大幅提高公租房的建设速度,实现生产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及规模化提高生存率,缩短建设工期。

3、政府落实节能环保措施的需要

建造过程中使用预制装配式住宅,不仅节省了大部分模板,同时由于预制构件在预制厂中已安装完毕,减少了在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浇注过程的作业,扬尘少,对施工期间造成的扰民现象有所降低。并且,在住宅的建设过程中,为了符合建筑节能标准,可以选用预制节能复合墙体,这种墙体区别于外墙外保温或者外墙内保温两种的做法的特点是既能够响应国家建筑节能的标准,又能够节能保温材料与建筑物同寿命。

结论:

预制装配式住宅经过几年的发展,无论是在住宅的节点连接控制、构件的质量、施工工艺、抗震性能方面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和改善,并且根据装配式住宅自身的特点,国家相继编制了相关的技术标准,为装配式住宅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另外一方面,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保障性住房的需求量也逐渐提高,传统方式建造的住宅不能满足这种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推进预制装配式住宅提供了机遇。因此,发展装配式住宅所需要的大部分条件已基本具备,我们应该以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典范,将装配式住宅进行大力推进,以提高住宅质量,改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