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4-03 10:54:3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1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样性的概念,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它最早是于1972年提出的,主要包括经济、环境及社会三方面的内容。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执行方式或者是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但能够确定可持续发展需要满足三项原则: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公平性(Fairness)、共同性(Commonality)。在经济学的资源管理领域中,“可持续”专指对再生资源的持续管理,譬如maximufflsustainableyield(最大持续产量)。美国经济学家保尔丁在1968年提出了生态经济学思想,他认为为了保持人类的生活水准,就要将经济学和生态学结合起来,并提出可持续利用的观念,此时“可持续”已经应用在与经济学相关的所有范围。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就是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主张同时并重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可持续性发展要求降低能源损耗,转变以“高消耗、高成本、高污染”的消费模式和生产模式,实施文明消费和清洁生产,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从某方面来讲,可以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河北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定

(一)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更加合理地评价河北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需要构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遵循可行性和科学性的原则,设计出了能够体现河北省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见表1)。由表1可知,该指标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三个层次:目标层是综合各层指标数据的总指标,也就是综合评价指标;准则层从农村经济的运行水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产出效率水平、农村人口水平等五个角度反映河北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情况。指标层包含了各个评定指标,本研究中选择的指标共23项。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

研究过程中,查询相关文献和河北省的政府文件及政府的统计年鉴,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此外选取各个市的村民进行走访调查,最后汇总这些数据。因子分析是一种潜在的结构分析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如下:对各个变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变量相关矩阵,观察原始变量相关矩阵可知,大部分数据的绝对值大于0.3,然后对数据进行KMOandBartlett检验,KMO值越大,表明变量之间的共同因素越多,越适合进行因素分析。KMO值为0.725,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检验的χ2值为284.315,自由度为78,较显著,说明相关矩阵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子方差解释如表2所示。因子分析时,以主成分分析法配合最大变异法(Varimax)的正交转轴(orthogonalrotation)方法获得各因子的负荷量,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共有三个,因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解释因子:因子1主要包括农业支出、财政支出、农业总产值,这个因子被称为“农村经济运行因子”。因子2主要包括人均住房面积、农村用电量、恩格尔系数、文教娱乐支出率、医疗保健支出率、农村医疗保险参保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这个因子被称为“居民生活水平因子”。因子3主要包括人口密度、人口预期平均寿命、每万农业人口中农业科技人员,这个因子被称为“人口因子”。因子4主要包括农业产业结构指标、非农业产值比重、土地生产率指标、资金生产率指标、农业增加值、粮食总产量、农业产业化经营率、人均耕地面积,这个因子被称为“农业产业结构及产率因子”。因子5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率、地下水质量指标、水资源供需平衡指标、秸秆还田面积比率,这个因子被称为“农业生态环境因子”。

(三)计算各市综合得分

获得因子分析结果之后,采用回归分析法计算得出每个公因子的得分,以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河北省各个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得分并按降序排序如表4所示,分类如表5所示。

篇2

随着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农村经济必须也要不断地发展,才能够保证农村经济较城市经济而言不落下。中国的区域和人口重点在农村,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笔者就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浅析,并且提几点建议。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

1.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合作经济组织和自上而下延伸至农村的群团组织,其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总体上发展滞后,原因是思想偏见的制约。有人认为,农民缺乏合作意识,因而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持不屑一顾或消极无为的态度;也有人担心,我国农民那么多,农民一旦组织起来可能会削弱基层政府的职能和权威,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而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持防范戒备心理。

2.体制惯性的挤压

我国“三农”管理体制是多头管理、部门分割,现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分别挂靠在农业等10多个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实现跨地域、跨系统、跨所有制发展。

3.法律支持的滞后

除了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目前,我国对其他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尚无法律规定,农村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影响了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4.政府干预或服务不当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绝大多数是在政府直接或间接推动下组建的,与政府及相关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行政力量过多介入,扭曲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一些由地方政府出面组织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其实际控制权仍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有些专业协会的农民只是名义上的会员,实际上却与协会无关。许多用行政手段“捏合”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运转十分困难。

二、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过去管得太宽、统得太死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组织控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创造性。

1.实行多予农村扶持补贴政策

(1)统筹实行财政鼓励和资金支持政策。除国家和省有特殊支持政策外,省对农村财政支付补助额保持稳定不变,不因县域增收节支而减少转移支付额。建立财政鼓励机制,提高工业、商业税收返还比例。

(2)统筹对县域经济的人才支持。县域可与国内各大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经济技术协作关系,通过产学研、技工贸结合,提供技术、项目和人才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县域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开发能力。县域还可以仿效西部开发政策采取相关措施,动员和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要组织专业人员,经常到县、乡服务,帮助县域提高科技、教育、医疗和文化水平。

2.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基层政府职能

篇3

(一)农村的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1.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

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水土流失以及土壤沙漠化非常严重,农村生产生活对土地的占用、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土地征用也都使得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赖以生存的耕地面积不断的减少。

2.水污染严重,水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的滥用导致农地和地下水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乡镇企业的工业污水和废气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污染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废物的处理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农业科技开发不足,农产品质量较差

1.农业生产科技含量较低。

近几年,我国的科学技术水有了很大提高,农业科技有了较大的进步,但科技成果向农业技术转化的能力较弱,农业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薄弱,农业科技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的带动作用较小,现代农业生产不完善,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

2.农产品质量较差,缺乏竞争力。

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基本上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但是,由于我国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较差,大多为初级农产品,难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尤其在入世后,国外的优质农产品大量流入我国,我国农产品在品种和品质上与国外农产品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渠道有限

1.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水平低。

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化水平低,这导致我国优质价格的农产品的供给明显不足;随着我国加入WTO,受国外优质农产品的冲击,我国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下降,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

2.农民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农民收入低。

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束缚,加上农村的信息相对闭塞,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民市场经济意识淡薄,不能很好的捕捉市场信息和抓住市场机遇。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能力较弱,这都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投入不够,服务及保障体系不健全

1.政府对农村投入资金不足,农民受益较小。

近年来,我国制定了比较全面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各级财政用于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现象的存在,农民受益较小,依然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农村社会服务及保障有待完善和加强。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社会服务及保障体系已初步建成,但由于国家地区性政策的不同,加之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一致,我国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距,社会服务及保障体系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发展农村循环经济,走生态农业之路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综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清洁生产为要求的低投入、低排放、高效率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或破坏程度最小,可以解决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有限资源和能源的前提下,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这就需要走生态农业发展的道路。要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逐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提倡绿色消费,引导农村和农民逐步形成“生态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致力于发展现代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

(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目前我国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面临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差、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加强对农业科技的研发,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对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级地方政府要大力扶持传统优势农业,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区特色农产业的优势,提高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村和农民的收入,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拓农民增收渠道

休闲农业涵盖了农业生产经营、农民文化生活和农村自然环境。它主要是以农村天然的优良自然资源为基础,依托农村特有的传统文化生活,增进大众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乡村生活的体验,达到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质,带动了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互动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国家要设立专门的用于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资金,加大金融支持、拓宽金融贷款渠道,帮助企业和农民参与农村休闲旅游业的经营。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进一步以旅游促进农业发展转型;结合本地特色生态优势,将农村贫瘠的山地进行合理开发和再利用,并逐步形成“休闲度假村+游客”、“休闲旅游农户+游客”的现代农村休闲旅游模式,在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的娱乐需求的同时,就地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开拓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广大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推动农村的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的质量不高,这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重视和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参加政府开设的农业专业技术教育和农民培训,多渠道、多种类的开办各种形式的知识培训班,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指导农村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通过信息和技术的交流,给农民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掌握新的农业技术,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农村的生产力,使农业生产更具科技含量。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能够为广大农村劳动者提供新的农业技术培训,传授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加强对农村青年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把他们培养成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人。只有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就业综合竞争力才能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拓宽劳动者的就业渠道,引导他们走向致富之路,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篇4

引言:

城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城镇化的本质来看,城镇化是农业生产方式向工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无论是生产方式的转变,还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城镇化的主体是农民,因此,城镇化是农民的城镇化。农民可以通过进入城市、融入城市而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镇化的本质与农村的发展

根据我国对经济的调查,我国近一半的地区已接近城镇化,预计几年后大概五分之三的地区实现城镇化。这说明了我国的城镇人口在逐步增加而农村人口在减少,农村人口愈来愈向着城镇迁移,标志着我国的人口由最先的以农村人口为主转变为了以城镇人口为主,分布格局和发展速度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城镇化就是一个整体性、综合性、全面发展的一个城乡转型问题,其中包括经济、文化、人口、社会、结构等方面的经济转型。对于我国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研究最早是在发展经济学里面提出来的,国外学者提出来的发展模式与国内的发展模式在本质上有区别,我国农村城镇化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本质其实就是城乡转型的问题,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农村,例如农民工进城打工农村人口大面积的向城镇迁移,这样可以使农村的经济不断的流向城镇与此同时农民的经济也得到了提高。然而新农村的发展动力来源于城镇化,例如城镇交通道路延伸、城镇的工厂扩大等都可以给农村的经济带来收益。

二、城镇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一)城镇化发展对农村经济的正面影响

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协调而统一的,他们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必然会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反过来,城镇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会带动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1.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村的就业率。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土地减少,导致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在增加。随着大量农村人口入城就业,农村特色产业的加工行业形成,为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城镇化促进了城镇内需,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扩大了城市衣食住行、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先进的生产力,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城镇化优化了农业结构。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人注意到小城镇的人文和自然优势,很多投资者投资小城镇的原材料产业,农村私营企业不断崛起。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提高了农村产业竞争力。

(二)城镇化发展对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

1.农村耕地面积在日益减少。城镇化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由于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政府不断扩大城市建设用地,使得农村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土地利用率低。

2.农村资源不断流失,导致环境不断恶化。城镇化的发展促使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使得农村资源大量流失,导致了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同时,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导致农田弃耕抛耕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

3.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后继乏人。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严重缺乏,种田者多为老人和妇女,科学文化素养较低,不能利用先进的现代生产技术来耕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一)认识上有差距,小城镇发展目标不够明确

个别乡镇没有把小城镇建设摆到应有的战略位置,对小城镇建设在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缺少相应的配套政策;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来进行必要的指挥与协调,许多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个别乡镇因缺资金,对搞好小城镇建设存有畏难情绪。缺少发展新思路,造成工作被动;有的乡镇关起门来搞建设,难以形成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甚至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缺少长远眼光,制约了小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二)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

一个地区的用地结构直接反映了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向,而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大多数小城镇的用地现状中,居住用地比例偏大,居住建筑层数普遍偏低,容积率小,绿化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比重较小,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导致这样的用地结构无法将小城镇的功能和定位承担下来。此外,小城镇内部各项用地功能分区混乱、相互穿插、土地利用无序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对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也会造成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偏低、生态环境变差、土地利用率低下等后果。

四、促进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农民这一生产主体的支撑与保证,其中农民所具有的科学文化素质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故而,也就要求充分重视农民在城镇化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保持和贯彻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诸如更加强大的发展动力。农民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是多方面,其中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就业和创业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都是关键部分。

(二)对小城镇合理规划

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布局,构建个性化城镇。各地政府在小城镇的数量、规模和功能定位上,要认真把握,进行调控,促进城镇第二、三产业发展,聚集人口,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以规划为龙头,完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与此同时,还要有经营城市的理念,强化规划和经营,城乡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农村城镇的规划,不能只着眼于单个城镇的发展,而是要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来设计规划,只有将局部的、个体的城镇放到区域经济的整体中建设发展,才能形成区域内合理有序的城镇群体结构。否则,即使单个城镇规划得再好,也会限制区域优势的形成和发挥。在城镇发展的同时,搞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三)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农民这一生产主体的支撑与保证,其中农民所具有的科学文化素质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故而,也就要求充分重视农民在城镇化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保持和贯彻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诸如更加强大的发展动力。农民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是多方面,其中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就业和创业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都是关键部分。

(四)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

目前,乡镇工业的污染排放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的极大的破坏,直接威胁到当代人与后代人的生存环境和资源基础,如此方式的乡镇工业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为了实现我国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和依靠科技进步相结合的举措。加大环境保护制度,促进环境监测模式的两个转变,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开征可再生资源利用补偿费,提高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型技术的竞争力。

(五)改革小城镇建设投资

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投资主体主要为政府,投资方式多为行政性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无偿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这种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城镇建设。因而,应当将市场机制引入小城镇建设中,改革现有小城镇建设投资模式,并建立开放性、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各类基础设施应由企业进行商业性投资,企业筹资建设后,通过经营管理或其他合法手段收回投资。由于纯公共设施项目无法实施商业化投资和经营,则由小城镇政府集资建设。

五、结束语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农村人口的就业率:扩大了城市内需,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优化了农村的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但也为农村发展带来很多弊端: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资源流失、环境恶化、劳动力缺失等等。因此,在加快城镇化快速发展时应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劲松.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和出路[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02:12-14+18. 

篇5

1.1城镇化与城市化

从本质上讲,城市化与城镇化均翻译于一个外来词,即urbanization,学术上讲是没有区别的。而在我国的语境里,城镇化与城市化在自由度上有所不同,城市化指农村居民自由迁徙到自己想要居住的城市中去,中心城市不断扩张,吸纳吞并周边城市,形成一个更大的城市;城镇化指农村居民就近城市化,推广小城镇的遍地开花。

1.2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城镇建设成效明显,城镇化总体处于快速稳步上升阶段。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日益扩大,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力度加大,成果显著,城镇人口容量增大,城镇现代化水平也逐步提高。现如今我国各大中城市加大力度建设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产业,力求进一步缩小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差距,城镇体系日益完善,布局日趋合理。2017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我国乡村常住人口5897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7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达792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82万人,城镇化率为57.35%。全国人户分离人口2.92亿人,比上年末减少203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45亿人,比上年末减少171万人。

1.3农村经济现状

近些年,中国农村经济不惧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保持积极向上的走势。在农产品方面,由于国家加大对农业生产扶持力度的政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农业连续增产。但农产品价格上涨给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增添了更多压力;在乡镇企业与农民工工资方面,近年来农民工工资较大幅度上涨,中国农村经济正在步入劳动力短缺特别是技术工人短缺的阶段;在流通方面,连锁化“农家店”覆盖扩大,逐步形成起一个城区配送中心为树干、乡镇店为树枝、村级店为树叶的现代流通网络,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制约更为突出。总之,农村经济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农村经济建设还需继续放在国家经济建设的首要位置。

2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1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城镇化的大力推进,有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1.1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人口就业率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由于不断增加的城镇建设需求,农村土地的人均占有量日益减少。不过对于农村特色产品的加工,出现了新的就业形势与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有了新的就业选择,这些就业岗位可以缓解一定的就业压力,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就业,推进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进程,收入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2.2扩大农产品消费市场,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从历史发展经验得知,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结果,不仅是城镇人口增加,规模扩大,还会扩大农产品消费市场。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随着农村转移人口就业问题的解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即对农产品的质量、品种和数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农产品需求水平不断上升的趋势,农业部门势必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大产量,改进技术,提升农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而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能力。2.2.3扩大城市内需,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收入水平得到提高,进而消费与需求水平也随之加大,农民旧的生活观念产生变化,打破传统的消费思想树立起新的消费观念,这样的改变,使得城市农村内需不断扩大,人们利用起这些需求,顺应形势发展生产,从而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2.4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推进过程中,不仅提高城镇需求,增加农民就业率,同时,还指引着农村产业结构从分散化结构向着规模化结构进行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作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力部队,农村私营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极大改进了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使得农村产业的竞争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2城镇化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影响

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主要是农村人口和农村土地的城镇化,它的发展推进并不仅仅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促进作用,而同时也在一些方面产生出消极影响。2.2.1大量土地被占用,农业资源严重流失。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人均土地、农业资源都有限。而我国传统的城镇化建设致力于建设基建工程,力图打造起富强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需要征用大量土地资源,使得农业资源短缺现象更加严重。2.2.2城镇化建设滞后,拉动农业部门作用有限。就目前数据来看,我国城镇化建设情况依然滞后于世界其他国家。2017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我国乡村常住人口减至58973万人,较上年末减少1373万人,城镇化率为57.35%,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9298人,较上年末增加2182万人。仍落后于世界整体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建设的滞后,使得城镇市场需求不足,农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无法很好地体现出来。2.2.3农民就业问题未完全解决。城镇化发展征用大量农用地,农民人均占有土地量下降,耕地资源有限,这需要农民走进城市就业,由传统农业转向二三产业寻求新的工作机会。而目前来讲,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依旧处于滞后状况,无法提供出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使得所有失去土地的农民都成功进入城市,使得仍然有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剩余未能妥善安置,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就业难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并未得到完全解决。

3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在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之中虽然当前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城镇化依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针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应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

3.1培养农民综合文化素质

培养农民综合文化素质指对农民文化水平、科学技术、就业创业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多种素质方面进行培养,从而提升农民的个人综合能力。作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撑部分,农民这一生产主体所具有的综合文化素质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村经济能否很好地可持续发展。

3.2合理规划城镇布局

农村城镇的规划,必须注重整体协调发展,而不是只着眼于单个城镇的发展,在小城镇的数量、规模和功能定位上,各地政府要认真把握,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因地制宜,构建个性化城镇。注重发展建设城镇第二、第三产业,保证农村劳动力能够更好地从第一产业向着第二、第三产业方向转移,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3.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当前,在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环境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十分重要。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传统的种植方式向着先进的生产技术方向演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这同时必须要注意环境保护。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小结

城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刺激了农业生产能力提升;缓解了部分农村人口的就业率;扩大了城市内需;优化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也为农村发展带来弊端:耕地资源的短缺、农村综合资源减少、劳动力资源流失等诸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等等。因此,在加快城镇化发展时应注意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符华旗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篇6

一、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经济的概述

(一)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

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过程,在现代化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对于城镇化和农村城镇化,经济学家及其一些社会人士通过研究,已经把城镇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内涵表述的相当清楚。

(1)城镇化。中国城镇化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按照我国现行城市规划法的规定,行政建制的市和镇统称为城镇。城镇化主要是指伴随着现代化发展和分工细化而产生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大致有两种界定方法,一种广义的,它包括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另一种是狭义的,它只包括大中小城市,而不包括建制镇。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目标之一,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2)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是指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农村小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城镇的大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转化,第一产业农业人向第二产业,接着又向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人口转化,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是城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城镇化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农村城镇化所呈现出的过程与整个城镇化是相似的。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是广大农村的现代化,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取决于农村的城镇化。

(二)农村经济的现状

近些年,中国农村经济面对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仍然延续积极向上的走势。粮食增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各项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各项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不过,在大好的发展局势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分析农村经济现状及其与农村城镇建设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1)农产品方面。由于国家加大对农业生产扶持力度的政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农业连续增产。但是,在农村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食品乃至整个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的问题,格外引人关注。近些年,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走高,成为现在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现象之一。近几年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有以下特点:①上涨幅度大。一些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食用油、蔬菜、蛋类、水果、乳制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普遍上涨10%甚至20%以上。②波及产品广。有些以往不受关注的小宗农产品,在近几年农产品价格上涨中出尽风头,例如绿豆、生姜、大蒜、苹果。③持续时间长。虽然有些农产品价格上升后又有所下降,有些农产品价格呈现出习惯性的波动,但是,也有不少农产品价格呈现出连续性的上涨。④影响因素多。包括通货膨胀、成本上升等各种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涨给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增添了更多压力。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地方的物品流通不够,导致局部地方的部分农产品供应不足;农村大量人口放弃农业而涌入城市务工,城市的农产品需求更大;农村部分地方的农产品已经不能自给自足等。

(2)乡镇企业与农民工工资方面。近年来农民工工资较大幅度上涨。农民工工资上涨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这说明,农村劳动力绝对过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就是促进农民工工资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危机过后的这几年,乡镇企业发展迅速,质量提升,结构趋优,投资平稳,区域协调,出口恢复性增长。中国农村经济正在步入劳动力短缺特别是技术工人短缺的阶段。

(3)流通方面。连锁化“农家店”覆盖扩大,以城区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制约更加突出。例如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规模较小,交通和网络的落后等。

(4)农村福利保险方面。农村社会事业继续发展,但人均社会保障水平依然偏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断发展完善,但也存在农民受益少,医生收入大幅提高的问题。县及乡镇医院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用以促进农村医疗保险的发展。

总之,农村经济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农村经济建设还需继续放在国家经济建设的首要位置。解决农村经济中的问题和发展农村经济都可以从农村城镇化建设入手。

二、农村城镇化推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农村城镇建设是走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其一,我国农村人口多,而耕地有限,剩余劳动力转移量大。如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土地回报率很高,收入总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其二,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很大,总体来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镇。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繁荣农村经济,必须推进农村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其三,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我国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有限的财力难以通过建设众多大城市去接纳大量的农村人口,去实现城镇化。另外,我国资源环境局限性大,缺乏大规模发展大中城市的地理条件,不可能走只发展大城市和农村劳动力都涌进大城市的道路。

实践表明,发展农村城镇是走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是一条成功之路。第一,部分农民留守农村城镇,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压力,降低了城镇化的社会成本。第二,以小城镇为纽带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对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效率最大化,起到了保证作用。第三,使分布过于零散、数量过于庞大的农户适当集中,减少了分散建房及乡村企业占用耕地,资源集约使用,提高了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第四,不仅有利于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还有利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

三、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低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尚处于中级阶段。许多经济学家把城镇化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在30%以下时,属于初级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70%之间,属于中级阶段;70%以上属于高级阶段。并认为城镇化的终极目标是“城乡一体化”,即国家和地区的全部人口、土地、资源和管理的有序化和规范化。

(二)没有形成科学的农村城镇化体系

城镇数量少、规模小,空间规划布局不合理。小城镇发展水平低,难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等级序列。并且,一些小城镇大多为行政建制,而非区域性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水平远未达到城镇发展要求,根本不具备小城镇应有的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由于小城镇人口规模小,经济总量不大,缺乏相应的产业聚集,不能给更多的人口提供就业机会,从而造成小城镇缺乏旺盛的生命力,制约当地的产业升级和优势产业的形成,对小城镇周边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辐射带动能力,难以达到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三)农村城镇化投资资金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非生产性的”,认为城镇基础设施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在城镇投资决策中,对建设周期长、收益具有间接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容易忽视。从民间角度看,农民收入水平低,乡镇企业效益下滑,难以支持小城镇建设所需的巨大的资金投入。农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电力、通讯、运输、环保、供排水等设施短缺,造成农村城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未能充分显现。

(四)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不仅要实现农民身份的改变,也要允许集体土地进入一级市场,以农村土地使用权折换成城镇土地使用权。土地是公有财产,不能私有化,但土地的征用事关国家、集体和农民利益,不能简单地划拨和征用。

(五)农村劳动者素质低

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农业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农业创收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将不断向城镇聚集,转化为城镇人口,农村劳动者将成为小城镇经济的主体。而农村劳动者素质低显然是制约城镇化进程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对策

(一)逐步弱化和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行相关制度配套改革

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允许农民自由进出县城以下的建制镇,逐步放开城市和县城对农民的准入限制。完善农村土地使用和流转制度,允许农民进城后对承包土地进行有偿转让,逐步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同时允许城郊农村集体土地作为股份参与城镇开发,弱化城镇建设土地短缺现象和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把农民工纳入参保范围,消除农民进城的预期风险,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整体的集群效应和辐射作用,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减少环境污染。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并管理好资金,加速城镇化建设

为改变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设施不完善的状况,必须突破传统的体制与模式,探索适合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拓宽筹资渠道,增加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建立国家扶持为辅、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利用外资等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小城镇建设中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三)对小城镇合理规划

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布局,构建个性化城镇。各地政府在小城镇的数量、规模和功能定位上,要认真把握,进行调控,促进城镇第二、三产业发展,聚集人口,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以规划为龙头,完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与此同时,还要有经营城市的理念,强化规划和经营,城乡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农村城镇的规划,不能只着眼于单个城镇的发展,而是要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来设计规划,只有将局部的、个体的城镇放到区域经济的整体中建设发展,才能形成区域内合理有序的城镇群体结构。否则,即使单个城镇规划得再好,也会限制区域优势的形成和发挥。在城镇发展的同时,搞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五、结语

农村城镇化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开始加速发展。农村城镇化虽然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需要大中城市带动,它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也是小康社会完善的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这就充分证明了加快农村城镇建设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城镇化可以促进农业科技和先进设备的推广,促进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连锁化“农家店”覆盖扩大,促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逐步形成。即农村城镇化可以加快发展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改变农村现有的经济结构,让农村的经济结构更加合理,更加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帮助解决现期农村遇到的民权、民生以及经济等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福君.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2]靳香玲.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06).

[3]张丽华.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3,(01).

[4]陈鸿彬.农村城镇化研究、建设及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5]余慧芬.对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分析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0,(29).

[6]赵向华.关于我国城镇化有序发展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7]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8]孙峥嵘,马颖.我国税收与经济依存状况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7,(2).

篇7

1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首先,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在多年的实践中,验证了其正确性。纵观当今全球经济发展,能源短缺和资源紧张必定会成为限制经济发展的因素,因此,如何在此条件下,改善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高效、节约的利用能源,以寻求长远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农村的经济发展,也不例外。另外,我国农村的现状是生产力落后,现代化水平低,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减少,可以说,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都处于比较严峻的状态。这更体现了农村经济发展要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

2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自然环境的恶化

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经济的迅速膨胀,上世纪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地球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巨大破坏。首先,是大气污染问题,由于各种工业废气的排放,大气层出现漏洞,空气污染也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因为大气是流动的,因此,即使是工业化不发达的农村区域,也一样受到影响。另外,农村区域本来应该状态良好的土地和森林资源也日益恶化。现今的农村地区,土地荒漠化和森林覆盖率的急剧减少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因为环保意识的匮乏,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农药化肥的不当利用,使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问题凸显。在农村地区,这些自然环境的问题,往往不能得到重视,但是,这些问题不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更是对农村的长久生存状态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2.2人力资源的不充分利用

农村人口众多,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水平的落后,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劳动力过剩。这些剩余的劳动力,不但不能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在长远的角度上看,将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想要发展劳动力就必须想好,如何充分调动起这些剩余劳动力。使其从经济发展的负担变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3生产方式落后

我国农村生产长期靠耕种和养殖,由于现代化水平低,在很多农村地区粮食生产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生产方式,每亩产量低,人们则靠砍伐森林增加耕地,填湖耕地等等对自然环境破坏极大的方式扩张耕地面积,以增加总产量。这样落后的生产方式,对环境的破坏力是巨大的,不但不能够有效的提高经济收益,对于长远发展来看,更是得不偿失。

2.4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

首先,交通和通讯设备的落后,造成了我国农村地区出现信息阻碍,不能和外部市场取得良好的沟通,以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另外,在农村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极不完善,生产要素市场、期货市场和区域性市场的缺乏,这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不能形成良好的规模效应。拘泥于一个狭窄的范围,农村的经济水平是不能够得到充分的改善和提高的。

3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阻碍问题的改善策略

3.1在农村实行科教结合,从根本上改变发展思路

首先,要想转变农村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就要在农村宣传科学发展观,让广大的农村人民能够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这就要求了,普及科学发展观的宣传人员,要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知识和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农民息息相关的事件为例子,循循善诱,让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思路,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切实可行的办法[2]。

3.2改变生产方式,建立规模经济

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就必须要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周边资源,例如,城乡结合共同发展。这不但能够利用以发展起来的城市资源带动农村的经济,更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使城市和农村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为农村提供科学的生产方式的帮助,使广大农村地区摆脱长期以来,靠牺牲自然环境而得到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是利用有限的土地和能源资源,进行高效率的现代化的生产。并且,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湖,重新建立起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打好自然环境基础。

3.3转变单一的农业生产现状

现今的农村地区往往还靠原始的、单一的农业生产为基本的生存方式。这样,经济是很难得到发展的。可以在农村地区,适当的发展现代化制造业和轻工业,但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不能给自然环境带来负担,这样不仅仅可以丰富农村地区的市场经济模式,也可以调动其农村地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必要的推动力。

现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必然趋势,农村想要长期稳定的发展经济,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就必须进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设。相信在相关研究人员和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必然能够得到长足的进步。

篇8

中图分类号:S21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2050

农村沼气建设已成为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用能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宁蒗县农村用户沼气池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建设规模不断加大,经过努力,宁蒗县沼气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呈现出数量多、覆盖广、标准高、人员专业化、机制多样化的特点。

1 沼气综合利用技术

1.1 沼气的利用

沼气作为能源为居民提供燃料。通过将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下发酵,产生大量可燃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居民用户家中,用户可以利用沼气生产做饭,利用沼气代替燃煤能够节省大量燃料能源,同时还能够节省大量成本;利用沼气促进温室大棚作物生长。沼气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利用沼气燃烧产生的热量,提高大棚内温度或者光照强度;利用沼气燃烧之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向大棚内输送二氧化碳作为肥料,促进大棚作物增产增收。增温和增加光照主要依靠沼气灯和沼气炉去解决。一般情况下,每个大棚50m2内设置1个沼气灯,沼气燃烧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早晨5:00―7:00进行。

1.2 沼液的利用

沼液饲喂育肥猪。沼液中覆盖多种营养物质,在育肥猪舍饲过程中,饲喂育肥猪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实现增产增收的作用。在饲喂过程中,一般选取上层清澈液体,将液体在室外充分搅拌和晾晒之后,将其中的氨气尽量挥发掉,添加到育肥猪的饲料中。添加量应该结合猪不同的年龄科学添加,一般每天3~4次,每次0.6kg。如果猪愿意吃添加沼液的饲料,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如果不愿意吃要控制好添加量,适当减少一些。沼液在选取过程中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新建或者大换料的沼气池必须在正常使用3个月后才能取液,沼液饲喂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避免突然更换饲料;沼液作为叶面肥施入。一般选择中间层沼液,放置2~3d后,将沼渣过滤掉,在作物中后期作为叶面肥施入。施肥一般选择在上午露水干涸和傍晚之后进行比较合适,同时也可以和农药、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混合后施入[1]。

1.3 沼渣的利用

沼渣中含有有机质、腐殖酸,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任用,沼渣富含氮、磷、钾等元素,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沼渣含有较多的沼液,固体物含量在20%以下,主要是部分未分解的原料和新生的微生物菌体,施入农田会继续发酵,释放养分。因此,沼渣在综合利用过程中,具有速效、迟效2种功能。沼渣主要用于种植粮、菜、瓜、薯、梨、葡萄、桃、李、花卉等作物育苗、育秧、苗木生产基肥,沼渣作为基肥每667m2用量1500kg左右。沼渣还可用于生产食用菌、养鱼、养蚯蚓等。

2 沼气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2.1 促进生态农业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沼气工程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生态农业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转化更加完善,极大的促进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沼气工程中所产生的沼液和沼渣富含丰富的有机物质,其中沼液可以作为动物饲料和农作物肥料,提高动物和农作物产量,同时,沼液中还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对改良土壤,提高土壤呼吸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沼渣可以用作生物菌种植材料,提高农产品品质,而畜牧业产生的粪便尿液代谢物以及农业所产生的秸秆都是生产沼气的原材料,整个循环系统不会产生代谢废物,对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帮助[2]。

2.2 改善生态环境

现阶段,农村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动物粪便随意排放,秸秆燃烧都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发展沼气工程,为农民群众优质高效的燃料能源,减少了煤炭资源的消耗,大幅度减少农村地区有害气体和废弃物的排放量,此外,发展沼气工程还能够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少动物粪便排放,很好的解决了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3]。

2.3 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

发展沼气,节约能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是全面建设新农村的本质追求。积极发展沼气工程,农村的生态平衡才能恢复稳定,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森林资源过度砍伐、水土流失、农业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才能得到全面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篇9

前言

农村经济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繁荣进步。随着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农村经济必须也要不断地发展,才能够保证农村经济较城市经济而言不会落下。中国的区域和人口重点在农村,因此,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 目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1 农民务农积极性降低

近年来由于农民的收入渠道有所拓宽,其收入也显著提高,相比之下种粮的收益率便处于劣势。因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逐渐降低,更多的务农人员选择非农业行业或将种粮作为副业。

1.2 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资源的充足和生态环境的良好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保障,然而随着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生产要素持续发展的能力下降,导致非法占地、盲目开发、浪费土地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且我国农业水资源由于淡水资源短缺、分布不平衡利用率低下,农业灌溉过程中的蒸发渗透严重,浪费现象屡见不鲜。生态环境的恶化阻遏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产要素的保护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基石。

1.3 国家对农产品的调控力度不足

近些年来国家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的调控能力由于国内农产品收购和流通环节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以及跨国粮食企业对国内市场的渗透而不断被削弱。由于市场调节能力滞后,农业产品内部结构的波动加重了农业市场的不稳定性,调控的难度系数继续增大,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2 新农村条件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2.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农林牧渔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养殖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同时要因地制宜,基于区域比较优势调整和优化农业区域结构,发展地区农业特色。把农业和市场经济紧密集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集约型农业。

2.2 加强农业资源的统筹利用

传统的农业生产完结时往往伴随着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恣意排放,例如每年水稻收成后堆在田里的秸秆就会被燃烧,这样严重恶化了空气质量,造成了雾霾天气,使得周边城市能见度极低,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必须实行资源的循环、统筹利用。

2.3 大力推广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利用

农业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推广,可以促使农民根据资源的不同性质和用途,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活动,提高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序性和效率,使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大幅度提高。只有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才能解决社会发展中的提高劳动人口素质问题,才能解决经济管理中的效率问题。探索农业高产新途径,重点是如何控制农作物基本生物变化过程,提高其生产率和投入产出率。

2.4 加强政府对农业的综合管理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其绝对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并不高,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也略显不足。农业投入的低水平状况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国家对农业的综合管理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应向农业科研与科技推广、农业基础教育方面倾斜,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广体系,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2.5 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_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

3 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1 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向协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资源、环境的保护,使资源和环境能永续地支撑农业发展,同时,通过农业的发展促进资源和环境有效保护,使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保护有机的结合,既避免农业发展以破坏资源与环境为代价,又避免单纯强调保护而阻碍了开发、利用。

3.2 有利于重新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使农业的功能不断得到拓宽,促进农村全面、综合、协调地发展,增加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3.3 有利于从我国国情出发,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和方向,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

3.4 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国际意义。由于我国是一个的农业大国,首先,如何通过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制订出一套有效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并付诸实施,从而保障我国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其次,世界上还有许多类似我国的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引起了他们的密切关注。如果我国能够成功地开创出一种成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或保障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的路于来,则对面临着同样问题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必然的选择。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农村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篇10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难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农村金融机构不健全

1. 农业银行收缩经营范围,对农村地区的贷款减少

由于进行市场化的改革,农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进行了调整,撤并大量的基层分支机构,把经营核心转移到金融资源聚集的城市,对农村的放款大幅减少。

2. 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较为单一

农业发展银行是面向农村的政策性银行,但是农业发展银行主要从事粮棉收购贷款发放,其他业务拓展缓慢,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较小。

3.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不佳,难以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

在商业化改革导向的影响下,农信社贷款结构同样表现出日趋严重的“非农化”和“城市化”倾向,再加上省、市、县联社垄断格局的形成以及内部人控制的“体制锁定”,完全有可能再度限制农村内部金融竞争的发展与满足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金融需求“主力军”作用的发挥。

4.邮政储蓄银行业务亟待快速进展

邮储银行自成立以来,由于制度设计上的先天缺陷,使得邮储银行在开办以来,就成为了农村资金的抽水泵;另外邮储银行面对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业务利率高、审批严、授信额度小,削弱了邮储银行为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

5.其他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大客户的资金需求

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小型金融机构资金规模小、在融资上难度较大,汇兑、结算比较困难,无法满足贷款大户的资金需求。

(二)农村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和农村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领域不断扩大,需求结构不断升级,需求项目不断增加,需求整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农户和企业能够享受到的金融服务,主要是来自于正规金融机构,但是这些金融机构提供的主要是传统的存、贷、汇业务,而信托投资、咨询、理财、资本营运、外汇业务、票据业务、网上银行等业务在广大农村地区难以开展。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的问题仍然突出。必须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可持续的有效资金投入,创新和完善涉农金融服务新机制新体制,不断满足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让农民得到更实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三)缺乏财政及货币政策对农村金融的正向激励

农业作为一个弱质产业,受自然环境和市场的影响较大,农业生产的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下,使得投入的资金不能较快地形成投资收益,制约了投资主体的投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完全通过市场进行调节,必然导致农村资金的非农化,因此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介入是必要的。而我国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绝对额由1978年的150.6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5955.5亿元,增长了38.5倍,但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由1978年的13.43%下降到2008年的9.54%。支农资金比率偏低、支出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经济,从而实现政策目标。但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调整、农村信用体系的缺失都导致了货币政策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四)农村金融保障体系不健全,不利于农村金融风险分散与转移

1.农业保险亟待建立

农业受到来自于自然环境和市场两方面的风险,使得农业成为低收益、高风险的行业,亟待保险的支持。但是我国的政策性保险的政策支持不足,目前农业保险主要属于商业性保险。考虑到农业的双重风险和低收益,商业性的保险机构不愿涉足农村地区。农业保险化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和信贷风险的作用微乎其微,在一定程度上既抑制了农村金融有效需求的产生,又阻滞了农村金融有效供给。

2.贷款担保体系不健全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有效信贷投放不足,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担保问题。我国目前农村信贷担保体系不健全,信贷担保中介组织发展滞后,政府对信贷担保的政策性支持不足,农村有效抵押物的缺乏等,使得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增加,惜贷现象严重,最终的结果就是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因此加快构建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应成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

(五)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落后,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金融生态环境是农村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农村金融运行的支持,是农村金融商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我国目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总体较差,主要表现在金融法制环境不佳、信用体系缺失、风险防范不健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落后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农村金融的发展不相适应,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及支农作用的最大发挥。

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构建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合理的分工协作,为农村经济提供多层次的信贷支持

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三农”要求的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各有定位、功能互补、适度竞争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1.发挥农业银行的国有商业银行作用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主要作用。农业银行应当发挥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充裕的优势,网络优势、人才优势,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信贷管理方案和信贷政策。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重点支持农业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资金需求较大的企业进行信贷投放,逐步提高涉农贷款的总量和占比,为“三农”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2.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的银行,应体现政府政策意图、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机构分工的基础上对农业发展银行重新进行职能定位,明确农业发展银行的支持重点,强化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支农功能,承担起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

3.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

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和自我约束。农村信用社应当按照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方式,增加服务品种,增强服务功能。

4.加速发展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

从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础金融需求,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角度出发,邮政储蓄银行的农村网点要从服务“三农”的大局出发,农村网点要通过完善功能,充实业务,加强与政策性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全面合作,进一步加大邮储资金支农力度,进一步扩大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满足度。

5.拓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

加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的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金等其他资金的进入,降低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拓展小型金融机构的业务种类,使得小型金融机构能够在农户、农村小企业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二)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各类金融机构应该深入研究农村金融的发展规律、农村经济的发展特点、农户和农村企业对资金需求特性,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开发贴近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为农户和企业提供安全、便利、质优价廉、多样性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为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创新业务管理流程,不断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优化业务流程、简化信贷手续、降低信贷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推出一系列包括贷款、承兑、贴现、信用证、理财、咨询、网上银行等综合产品;加强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进行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三)完善农村金融的政策体系,建立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

要合理运用财政杠杆,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等,建立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引导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吸引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入,促进农村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支持农村经济增长。加大财政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支农信贷投放的杠杆效应。将财政资金采用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方式,减少政府的直接投资,提高资金的周转使用效率;通过税收优惠的方式,对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利息收入的营业税等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降低金融机构的营业费用;适当放宽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设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完善财政支持下的风险分散机制。

(四)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的保障体系,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散与转移机制

建立合理有效的保障体系,能够分散与转移农村金融风险,进而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使金融机构可以持续增加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放。

1.建立农业保险机构

建立以农业保险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专门机构,完善政策性保险机构的发展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简化理赔程序,逐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和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涉农保险,建立支持农业保险的政策体系,将农业保险纳入农村政策扶持体系。对农业保险业务税费予以减免优惠,允许其在税前列支农业保险准备金,对经办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机构适当减免所得税。

2.完善贷款担保体系

加快制定和完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信用担保中介组织,建立政府扶植的、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可以尝试建立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共同组建农业担保公司或担保基金,为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融资提供担保。针对农村贷款缺乏有效抵押物的现状,应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和开展农村抵押担保制度创新。建立对“三农”信用担保机构的成本与风险转移、分担和补偿机制,帮助其健全风险准备制度,并适当减免相应税费,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有效增加涉农信贷投放。

(五)构建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并不完全是由于农村金融的不发达而引起的,但是如果农村金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必将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支持农村经济的建设。完善农村金融运行的法律环境,健全法律法规的建设,提高执法的力度,确保农村各经济主体利益;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提升农村各类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风险防范及风险控制的能力;加快农村征信体系的建设,提高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保护贷款人和守信农户双方的利益,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文艺、李卫斌.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体系探讨[J].特区经济.2009(7):162-164.

[2] 冀贺强 等.金融抑制背景下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9(4):61-63.

[3] 成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篇11

一、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客观地讲,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是多层次的二元结构,现代经济部分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传统经济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二者的收敛与弥合出现断层。因此,要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现代经济份额和降低传统经济份额,就必须处理好小城镇建设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发挥小城镇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不仅要实现小城镇与乡镇企业的有机结合,还需要从战略上把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与整个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实施城市发展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互动融合。即发展农村要跳出“城市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思维定式,用现代工业、现代城市发展的理念谋划农业、农村的发展,用工业化、城镇化的方式组织农业、农村的生产经营,构建工农、城乡机动机制,形成城镇与农村相互发展,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小城镇和农村应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特色将带来发展,特色就是生命力”。1996年9月,亚洲建筑师代表在雅加达开会,提出“建设有灵魂的城市与乡村”的主题。可以说,个性与特色就是品牌,它对于小城镇的经济集聚与带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和小城镇的建设应避免出现“千镇(村)一面”、“模式化”和城区的“翻版”。而是要根据农村和小城镇内部自然要素禀赋的差异性、产业结构的不均衡性,来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和小城镇经济。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农村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资源,迅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竞争优势,促进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将为小城镇和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小城镇和农村的再发展,将会为此特色经济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汇聚,从而增强农村和小城镇的特色竞争力。如此点面结合,农村和小城镇将会在互动中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农村和小城镇经济的腾飞。

其次,小城镇和农村应该集中发展,发挥集聚效应。小城镇和农村主导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可以促进辅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最终建立起小城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合理产业结构体系。在发展这个特色体系的时候,要注意发挥产业集聚的作用。通过集聚,农村和小城镇企业都可以共享社会生产条件,节约基础设施的费用,共享辅助行业提供的专门服务,以及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带来的好处,减少企业实际生产费用,扩大企业的资本积累,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小城镇的产业规划要时刻注意为农业产业化服务。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关键是要建设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通过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中心,依托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和辐射农村的功能,把供、产、销串联起来,有利于推动产品市场相对局限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带动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小城镇还应该建立专业市场,以此来解决产品和特色产品“卖难”的问题。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卖难”矛盾的根源是分散农户和单个企业与市场的联系层,掌握的市场信息非常有限。农户和企业进入市场亦要付出各种各样的代价,由此导致了交易费用的增加,即交易成本很高(包括信息成本、评估成本、交易约签订成本),使单个农户和企业难以承担这些交易成本,生产也就不是围绕着市场而进行,这就出现了农产和特色产品“卖难”的问题。解决“卖难”问题的思路是通过政府和一些民间公会,建立起一些专业市场,立起产品与市场联系的纽带,从而解决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卖难”的问题。由此可见,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分的。小城镇的建设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许多便利条件,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小城镇建设最现实的基础和最直接的动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为小城镇建设解决了一些资金外,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一方面使农产品大幅增加,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和消费市场,为加速小城镇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人口转移

小城镇的发展,吸收了集镇周围农村的大批剩余劳动力,是农村剩余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蓄水池与有效载体,既解决了农村人口压力,又避免了众多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带来的社会问题。对于农民来说,土地不仅是收入的来源之一,也是其生产生活的最后保障。只有在家庭主要劳动力都已相当稳定地转入城镇非农业部门就业,并获得可靠的收入来源以后,他们才可能退出农业部门。因此,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前提条件是为其提供相对稳定的就业机会,在农村当地发展非农产业,其重点应是第一产业,尤其是农产品流通业和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务业。这既适应了目前农业商品化、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又可以转移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彻底从农业中分离出去,一方面可以减少依赖土地的人口,使留农村中的劳动力有可能从事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提高劳动效率,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让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定居小城镇,不仅能为小城镇的建设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又能使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人口集中居住,这对发展小城镇中的第三产业又是极为有利的。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转移的农业人口很分散,难以形成对第三产业有消费需求的社会群体。因此,发展小城镇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这种互动关系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小城镇建设与农村资源的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