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乡村教育

大学生乡村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4-03 14:38: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乡村教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生乡村教育

篇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219-1

随着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大学生了解社会、获取知识的速度迅速提高。但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会在适应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产生冲突,更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并出现各种问题。那么,在信息网络新阶段下高校对农村生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农村生源大学生的现实状况

我国当代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他们很多是在逆境中成长,经过残酷的竞争中走入大学校门,他们勤奋刻苦,有着较强毅力,不追求物质攀比。但由于受到个人经历、家庭、经济状况、社会环境、毕业生走向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同学们在完成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矛盾。

首先,由于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历史、社会的种种原因而产生的城乡巨大差异,让来自农村的学生承受了更多的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以及就业压力,更容易滋生诸如心理等各种问题。其次,从教育因素上讲,由于师资水平和教育理念的落后,农村初高中阶段对提倡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很难展开,而片面追求分数和成绩的灌输式教育下的学生大多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从而在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尤显被动,在进入与社会接轨更加密切的高校后,由此导致了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上的模糊与困惑。再次,从家庭环境的背景因素讲,以农耕为主的家庭背景的农村生源学生,受到的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更为深刻,其思想上的表现更多的倾向于保守、服从。最后,高校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特点,与农村生源大学生所习惯的封闭式、服从型、填鸭式产生矛盾。这种对大学环境的极度不适应,也使得他们对人际关系缺乏信心和信任,最终产生了交流上的障碍和性格上的缺陷。

2 对农村生源大学生特点的深层分析

2.1 强烈自尊心与严重自卑感之间的矛盾

农村生源的大学生能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和艰苦奋斗进入大学,在亲戚和乡亲们的眼里始终是作为优秀分子的楷模。因此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但是入校后环境的变迁和来自外在的各种压力,又极易使他们从过分的自尊走向自卑。大学同学之间物质水平的悬殊、缺乏其他同学多才多艺的才能,在绚丽的大学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长处和自信,使得他们在心理上又变得更加自卑,而强烈的自尊心又要去掩盖这种自卑,长期下来使自己变得更加封闭。长期内心的自尊自卑的冲突,往往形成他们自尊而又自卑、坚强而又脆弱的两重性格,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缺乏坚强的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失去许多培养能力发展自我的机会。

2.2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冲突

由于来自贫穷落后的农村,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对社会现实往往有更深层的认识和思考。他们渴望用知识来改变自己和整个家庭的命运,甚至期待自己学业有成后能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尽一份力,于是他们选择了一条靠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然而近年高考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使得就业形势变得愈加不容乐观,大学毕业后能否就业越来越没有保障。“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业看关系”等一些社会现象也使得他们不断怀疑自己选择的道路。与城市同学相比,农村生源的大学生一无关系,二无经济基础,上大学都是靠竭尽家庭的全部经济能力甚至不惜高利息借贷,而大学毕业后能否就业越来越没有保障,使得自己对未来背负了很大的压力。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反差 ,也造成他们心理上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

3 怎样做好农村生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只要经过教育工作者正确引导和合理栽培,这些学生会茁壮成长并能成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

3.1 引导农村生源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面对信息网络时代社会上存在的多元价值观念,我们应当帮助大学生去伪存真,坚持正确的主流导向,运用明确的态度和科学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引导他们任何时候都应站在时代前列,思想、文化都应体现时展趋势,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 通过各种渠道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完善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政策,使高校农村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大力推进、全面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还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帮助在校农村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3.3 创造一个健康的校园风气

要在高校校园内建设积极向上的学风和校风,创造一个同学们能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和谐校园,消除那些虚荣攀比、盲目崇拜等容易误导大学生价值观的不良风气。

3.4 注重农村生源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

农村生源大学生由于起点低,大多学生文化知识面较窄,综合素养差。要在提高综合素质上狠下功夫,既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又积极陶冶文明素养,既努力增加知识积累,又积极加强品德修养,既努力锻炼强健体魄,又积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真正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篇2

他在展厅内带着我,对这次展览的内容作了大致的介绍。整个展览大厅有民俗文化、宗教艺术二大部分及远古文明、生产生活、 餐饮文化、服饰与家具、木雕艺术、唐卡艺术、佛像艺术、宗教法器等八个类别组成。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古老、神秘、博大、精深的藏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当代民间艺术收藏品的大家,他收藏的展品,小到普通老百姓衣食起居的用具,大到达官贵人生活仪式的各种用具和穿戴,时间上,从藏族远古先民质朴的生活用具,到现在还保留在藏族民间生活中的传统器具。这些收藏品展示了藏族这个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上的独特民族,所经历的历史、文化、情感和记忆,还有他们特殊的品位和爱好,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叶先生说:"传统艺术品在商贩手里称为旧货,到我手里便称藏品,摆进展馆里则成展品。每件展品展现着一种工艺,一种智慧,数10件展品组合一起表现出一门学科、一种文化,将所有的连成一片,便是藏民族一段辉煌的文明与历史。这时我才觉得历史就是这一笔一画写出来,一时一事做出来,一脚一步走出来。"

这次共展出了叶先生新发现和征集的约480件(套)展品。叶先生给我重点介绍了一些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意义的展品,其中有些展品在藏族传统器物上体现出我国中原文化和高原文化的交融,很有研究价值。

稀有的羊皮手抄本

-世续苯教密修士的工具书

这部羊皮手抄本的外形除了封皮,完全是汉式古书的装订方式,但区别在于它的内容基本上是藏语写就,而且封面是很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山羊皮做成的,装订得很结实,封皮表面磨得很光滑,封皮的内面还完整地保留着山羊的皮毛,质朴而特别,给人一种过目不忘的感觉。 据叶老师介绍这部书的内容中,还穿插不少汉文楷书,有趣的是还特别有对汉语中"寿"字符的介绍,称这个字符有益于人体骨骼的发育。所以这部藏族传统苯教的工具书,从外形和内容上都受到汉文化很深的影响。

在佛教传入之前,这片广袤的的大地上,就有原始宗教的基本信仰─苯教。根据苯教徒的传统解释,苯教可分世续苯教和雍仲苯教两种。从远古以来,早期崇拜的内容可归纳为对自然、生灵、图腾、山河、祖先等的崇拜并崇尚用念咒、驱鬼、占卜、禳祓等仪式来解决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种以念颂各种咒文为主要仪式的各种原始的苯教,古称"温塞",即世续苯教。在世续苯教的仪式中会重复念颂各种原始苯教的咒文,以达到降魔驱鬼、祛病消灾、招福进财和保佑平安的目的。

在这部羊皮手抄本中,基本包括了苯教的密修士在日常的宗教仪式中所需要应对的十二个内容: 一是一种求神保佑的供奉仪式;二是招徕财富和牛羊;三是施“赂”(blud)之仪式,安抚魔鬼,避邪禳灾;四是施“都尔”(vdur)仪式,抚度亡灵;五是施“塞”(sel)之仪式,以洁净取悦保护神;六是征除邪魔,以求平安;七是医病以利长寿;八是占卜以定取舍;九是以“赂”仪式与魔鬼沟通,人灵相融;十是用一系列仪式的加持后飞往赞(btsan)界;十一是以绳卦予卜未来;十二是修一种人神相通的幻术,以求人与神鬼的和解和平衡。例如,其中有保护牧民最重要的财产-牛羊的咒轮;祈求从九头蛇怪的伤害中解脱的念诵;解除疾病时用熏烟、浸浴、涂敷等手段;在对于不孕女性所佩戴的咒符中有这样的祈祷:“给母亲一个富贵的儿子作为珍贵的礼物”;在消除魔鬼的危害里面有这样的步骤:“嗡 对于赂和黑魔的伤害,应该这样:把此咒文写在'宛兑'上,然后做多玛,将以下咒语放置其中。”。

手抄本出自民间,用于民间,书中所传达出苯教传统仪式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的讯息,在传世的手抄本中,保存如此完整、内容如此丰富的,非常罕见,有着很高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

彩绘双面书写板

这个书写板由六块长条形的木板组成,其中两块是书写板的封面,也叫封板。封板上描绘了一位头戴红帽、身披长袍的上师正向两位蒙古弟子传法,两弟子的动作与手势呈答辩姿态。画面左侧描绘了两位藏族信徒转圣山的情景。其中男信徒骑马,头发梳成辫子;女信徒步行,身着围裙,头发梳为辫子,两人装扮均是典型的牧区式样,神态安详虔诚,从飞扬的马蹄及女信徒赶路的姿态上可以看出两人求拜心切。画面右侧绘有一骑马的贵人,蒙古俗官式样。其身后是一向前奔腾的鹿,敏捷矫健,鹿上方飞翔一五彩锦鸡。画面表现了藏传佛教向外域的传播和影响。这样绘画精美,做工细致的书写板,据叶老师称非民间之物,是为贵族或高僧所用。

藏语称书写板为桑木扎,是历史上传统的一种书写工具,主要是在寺庙、民间练习写字或作记录用的。书写板一般以木制成,涂以黑色,将白粉装入袋中,袋料为编织稀疏的氆氇。或是在书写板上薄涂一层酥油,再用牛粪烧灰装入袋中,均匀拍打于板上,之后用竹笔书写,可反复擦拭、重复使用,携带容易,使用方便。据说书写板还可作为传递密信的工具,传达者在板上写完后包以绸缎,以火漆打封,由信使传递,待对方阅后即可擦拭,不会留下痕迹,所以也称密写板。

雉型瘤根漆彩绘酒壶

这个酒壶是用整块瘤木雕制出来的。在藏族餐饮用具中虽然也有很多瘤根雕成的酒壶,但像这次展览中的这个较为罕见,其最大的特点是:一、取材自察隅地区高山丛林中的一种名贵树种的根瘤。据说这种树瘤晚上能放出蓝光,所以一般晚上采伐比较吉祥。用这种木材做成的器皿,藏语称之为"扎乌",为达官贵人所用,是地位等级的象征。旧噶厦政府官员饮早茶就用这种酒壶。用这种特殊材质做成的器皿,由于木纤维的组成盘根错节,所以外观有美丽的自然图纹,其中以"火焰纹"、"马鬃纹"、"猫眼纹"最为著名。而且结实耐用,百年不裂,还可防毒去邪。据说在旧这样一只包银的瘤木大碗,可换得10头牦牛,可见其珍贵。二、这个木酒壶的工艺特色很突出。酒壶的壶把、壶嘴、壶肚不是拼接的,而是用整块瘤木雕制出来的。首先如此大而完整的根瘤就极其难觅,况且要打造雕刻出艺术功能与实用功能兼有的大型器具更需要很高的工艺。这种工艺称为根瘤胎夹,并采用髹漆工艺,首先将根瘤原料精心雕凿打磨成胎胚之后,用漆把麻布贴在木胎外表,并作髹漆处理,然后采用外表上色法,在完成品的表面涂色并绘画。三、最为经典的是满布于酒壶的绘画。画面构图饱满,壶身彩绘表现了25个人物及花卉图纹,有清朝官员、贵族、蒙古王公及圣者的形象,值得关注的是,画面中心是一位身着清朝补服、头冠一双项子的官员,按清朝职官制度,可以初步断定其身份为亲王或王爷。所以从画面内容也可以判定,这件器具为当时的达官显贵所用。

朱漆野牛皮盘

这个皮盘为朱漆描金的大皮革盘,为野牛皮所制,是旧时藏族上层社会或寺庙举行盛大集会时盛放食品所用的器皿。皮盘上部为圆形浅口盘面,下部是圆形底座。由于常年盛放油腻食品,盘底漆面有自然黑色积垢。

这个牛皮盘以一块完整牛皮作基胎,里外共三层,中间一层用上等牛皮做出基本形状,再在牛皮的表层用香灰、纸茸、糌粑粉、兽膘等制成的胶泥来制做第二层,起到固定盘子的形状和增加盘子的韧性的作用。然后再以汉式漆器中的堆漆工艺完成第三层。盘内沿有纯金手绘吉祥八宝图纹,盘外沿也有用纯金描绘的吉祥花卉图案。皮盘的两边还镶有一对铜质图纹挂环。

盘面与底座的接口处过渡自然,看不见有任何缝合的地方。由于工艺独特,用料考究,故保存至今尚未变形。整个盘面包浆浑厚油润,色泽古朴自然。这种皮盘在同类皮盘中很罕见,是“皮文化”的经典之作。

篇3

那么,在以“低速增长、结构优化、创新驱动”为特征的新常态下,劳动市场的就业压力也将成为一种“就业新常态”。从劳动需求看,新常态下的劳动需求明显下降。从劳动供给看,却有增无减。表现在:(1)返乡农民工和新入职的大学生需要重新就业。在经济出现下滑的情况下,影响最大的往往是没有多少技能的农民工和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仅2008年上半年,因经济不景气而致使约6.5%的农民工返乡。如果按照1.3亿农民工计算,返乡人数大约有845万人。目前,经济调整时期,新入职的大学生和农民工又面临着被裁员的困境,他们终将再次投入劳动力市场,重新就业。(2)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每年都有大量城镇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3)即将进入劳动市场的大学毕业生。自199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100万以来,这个数字一直在持续增加,2015年高达749万。在劳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并不占优势。其自身原因主要是缺乏经验和必要的工作技能。除此之外,相比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社会资本,在求职过程中没有外力相助,屡屡碰壁,可谓“就业难”中“难上加难”的难题。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仅有33.7%。在就业大学生中包含很多就业于劳动保障较差的小型私营企业的农村大学生。如此严峻的供求矛盾,无疑将使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

二、大学生就业压力下农村教育需求的变化

劳动力市场“就业难”现象的普遍存在,会直接引起劳动者就业机会的减少和收入水平的下降;如果这一困境长期得不到解除,就必然会引起低收入人群教育需求的下降和分化。

1、大学生就业难对农村教育需求的影响

农村家庭的收入普遍较低,对即将工作的子女的预期收入和实际收入都很敏感。当子女的就业状况和收入状况都长期低于预期时,有些人就逐渐改变了对教育的预期和偏好,进而影响对教育的需求。首先,大学生收入下降。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下,除了少数人通过考研、出国等方式避开就业低谷期外,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别无选择,还是涌入了劳动力市场。经济学的供求规律告诉我们,在劳动力供给增加、而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价格必然下降。据社会各方对大学生实际就业工资调查,他们的平均工资水平大致在1800—2500元,基本相当于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其次,农村家庭的教育投资能力下降。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收入的近50%以上来自于工资性收入,打工收入已经成为大多数农村家庭的主要货币收入来源。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挤出的失业者首先是没有专业技能的农民工。失去工作之后的农民,自然也就失去了这部分工资收入。

这样,随着家庭主要货币收入来源的中断,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支付能力也急剧下降,子女的学费尤其是高等教育费用立刻成为低收入家庭的主要经济负担。最后,农村家庭的教育需求下降。本来在长期的儒家文化熏陶下,我国老百姓有着“崇尚教育”的传统美德,每个家长都希望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成才。即使在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有些家长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子女完成学业。但是,当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这种热情长期遭遇劳动力市场的冷遇时,当大学生从事较低技能的简单劳动时,知识的形象受到损害,他们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值在降低,对高昂的高等教育费用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产生了怀疑,“新的读书无用论”又有所抬头,辍学、弃考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学生甚至在初中阶段就过早地加入了劳动力队伍,有些学生自愿放弃高考去打工。教育部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应届高中生有834万,而应届生高考报名人数为750万,说明2009年我国有近百万应届高中生放弃了参加高考的机会。

2、大学生就业难背景下农村教育需求的变化

(1)高等教育的分化。如今,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讲求“名牌效应”。“211”、“985”等名牌高校及其更高学历是求职者选取理想职业的通行证,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用人单位,都很看重学生就读学校的声誉和排名位次。但是,名牌高校往往与受教育者基础教育甚至学前教育的投入和享受的教育资源质量有关(当然,不排除个别学生凭借自身天赋拥有以上条件),农村的教育劣势最终会在高考时显现出来;高学历意味着家庭的教育投资年限更长,投资总量更大。可是在农村,较低的教育质量和家庭经济压力常常使农村学生在义务和非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分流,有的高中毕业去打工,有的初中毕业甚至没毕业就外出打工,只有少部分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不仅如此,家庭经济条件往往限制了农村学生的专业选择和院校选择,农村学生往往选择“冷门”专业或者知名度不高的地方院校,以尽可能降低学费和交通费等支出。近年来相关媒体报道的许多数据都说明了农村家庭和学生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分化现象,同时也说明了城乡学生高等教育的差别。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重点大学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比例呈下降趋势。1999年北京大学农村学生比例为16.3%,比1991年减少2.5个百分点;2000年清华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同时,在非重点的地方院校和初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农村学生所占比重明显增加。相关研究结果显示,2003年唐山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理工学院的高校在校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占到63.3%,高于2001年7.9个百分点。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农村户籍的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82%,父母为农民、工人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80%。

(2)初中等职业教育的分流。尽管我国有“崇尚教育”的传统美德,每个农村家长都有着强烈的教育投资愿望,希望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而进入城市,过上美好生活。但是,在家庭收入急剧下降,尤其是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形下,不少农村家庭改变了教育投资方向,他们希望子女学得一技之长,将来即使打工,也要做一名技术工人,而不能像自己那样一无所长。更何况,国家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技术培训还有一定的生活补贴(每人每年5000元)。这种政府补贴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因此,在考大学和上技校之间,农村有些家章和孩子更愿意接受职业技术培训。

三、改变教育预期、刺激农村教育需求的措施

虽然农村教育需求变化的主要症结在于大学生就业困境,经济新常态下这种困难有可能在短期内加剧。但是从长期看,经过时间的发酵,大学生的知识必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知识的价值终将显现出来。而且,辩证的看,国家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的要求,又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相对于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他们拥有的知识终将改变他们的就业环境。因此,改变农村教育需求的主要渠道应该尽快从改变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入手,重塑人们对教育和知识的信心,刺激农村教育需求健康发展。

1、加强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由于农村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不足,大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求职知识和技巧。因此,学校和政府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帮助。首先,学校应该对毕业生进行较系统地就业指导,一方面帮助他们调整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务实就业观;另一方面,传授学生必要的面试技巧,最好能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用人单位特点进行实际训练,增加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能力。其次,政府应该建立高效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

2、强化劳动市场的流动机制

在西方,教育被认为是社会阶层流动的动力机制。[6]也许年轻人的初次就业存在困难,收入低,待遇差;但是只要他能努力学习(通过正规学校教育和“干中学”),他就有可能通过多次的职业转换,最终找到理想的工作,实现自己收入和社会阶层的提升。这就是通常讲的“爬梯子”原理。从这种意义上说,大学毕业生初始就业不理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辈子没有机会改变这种现状。所谓“先就业再择业”的潜在条件,就是要给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打破一切人才录用的人为限制,建立灵活的劳动力流动机制。只有这样,青年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才能随着自己的努力和经济状况的好转而改变,人们才能重新恢复对教育的信心和期望。

篇4

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1]。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思?库克耶在《大数据时代》中提出“大数据是一种对海量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的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为企业和机构提供科学的信息咨询,帮助企业和组织做出更加有效的决策”。“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是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2]。由大数据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大数据是一种符合科技发展的、前所未有的方式,它依据一定的目的,通过对采集的巨量数据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处理,以便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为达到目的提供信息支撑。

二、大数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大数据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与范围。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方面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大学生作为网络的活跃群体,在生活和学习中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越来越频繁和多样化,他们为了追求自由,跳出了基于高校校园网的BBS版块,在社会网络上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轨迹,甚至有“依赖症”。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思想越来越活跃,他们在网络信息、交友、通信等平台表现自己,思想表达日渐由向教师、同学表达到向社会网络、公众表达。大学生使用的网络等都是数据化的,有专门的、相对应的数据库信息系统,这些产生的海量数据信息极有可能被泄露,甚至被他人或者某些图谋不轨的人所掌握,极有可能威胁大学生的隐私和利益。各种网络手段的使用日渐便利,可以说随时随地,这为信息传播带来了即时性。

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范围与内容应该由原来的现实教育向虚拟网络教育拓展。从原来的现实生活、行为的安全、法律的普用向虚拟生活、行为的安全与法律普及转变。

2.大数据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

大学生在生活中利用各种网络手段产生的不同类型数据,这些丰富的数据种类为深度挖掘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提供了可能,如果通过迅捷、合理的数据计算与分析,就能迅速甚至同步反映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反映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状况等。相对于传统的静态数据,同步数据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便利性,它弥补了基于经验或直觉进行推断的不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重组数据,深度揭示难以处理或无法预知的思想动态问题,既有利于个性化教育教学,更便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相关设备实时收集学生,分析和掌握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与行为动态,为思想教育提供参考和依据。

三、大数据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

1.研究范围明显不足。

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会引起与之相关的领域研究的变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起大学生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大学生不用到商店,就可以在寝室通过手机购买想要的物品;可以不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只需在寝室通过手机百度或者电脑查询视频资源;可以通过电脑学习所学课程的优质视频资源或课件;有新的东西或想法,不需要找知心人?A诉,把想要表达或想让别人看的拍成图片或视频,写成文字,发朋友圈,然后传遍世界各地;电脑网络、手机网络有了贷款等新奇的信息,大学生有了新的想法需要实现时,“借助”外力想实现梦想等。这些大数据带给学生新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危害。(1)容易变得懒惰与贪婪。没有课的早晨,他们不用再起早床去餐厅吃早餐,任何时间醒来,拿起手机可以点餐;他们不用亲历商店购物面对面交钱了,面对网络上花花绿绿、便宜的物品,不管有用没用,他们停不下购物的步伐等。(2)容易变得“得过且过”。网络上便利的优质学习资源为他们旷课找到了借口,寒冷的冬天的早上或春风拂面的下午,他们没有了去教室上课的动力,认为老师教的东西网上都找得到,有时间自己学也一样,得过且过。(3)法律意识淡薄,容易犯错。一些学生思想较为单纯,他们面对事情时,不深入思考就发至网络,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4)容易成为受害者。为了一时的便利,可能出卖自己的隐私或权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必须意识到大数据带给学生的便利与危害,如何正确引导他们使用大数据提高生活和学习质量,避免或减少危害的发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和研究重心。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方面做得差强人意,寝室变成了游戏场和购物场,变成了懒惰的温床,学生时常受网络信息等的危害,这暴露了思想政治工作者们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应引起思。

2.缺乏人文关怀,亲情日渐疏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定期开展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与学生拉近距离,从而建立情感。当发现问题后,找相关学生面对面沟通、谈心,形成心与心的交流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通过面对面的活动与沟通夯实。

然而,大数据广泛影响时期,沟通的工具多了,交流的手段多了,交流的对象与范围变宽了。手机与电脑占据了学生的一大半时间,QQ群、微信取代面对面交流,成了新时期沟通与交流的最主要形式;朋友圈代替了同窗好友圈,同班好友不再是唯一的交流选择。教师不需要走近学生,可以通过QQ、微信向学生信息;不需要面对面,可以通过视频通话做思想工作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深入沟通变少了,教师与学生间的应有关怀大打折扣,师生亲情日渐疏远。

3.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挖掘不足。

篇5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功利性。

现在多数高校在考虑德育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被涂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学生的身心规律,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问题政治化,这种学校德育的功利化直接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使人们对政治问题过分敏感,对道德问题麻木不仁,从而阻碍了思想道德工作的顺利开展。

2.在教育方法的设计上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社会的角色和利益关系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价值观念也随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冲突,以及它们对大学生影响的客观存在性,如果让学生仍处在“我说你听”单纯说教的被动地位,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很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如何提高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性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

3.新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德育带来的挑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也为我们德育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程。正是由于这种经济体制的改变,使一些学生的思想仍停留在过去,落后于时代的步伐。他们或迫于升学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或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缺乏艰苦奋斗和拼搏进取的意识;或对社会现实缺乏正确的认识……所有这一切都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发展和心理健康,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的疏导,引导他们做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化人才。

4.角色、环境的转变增加了学生心理的壁垒。

虽然大学生完成了从中学时代进入大学时代的时间跨度,但他们的心理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跨越而跟进。随着他们学龄一同变化的还有他们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所处的不再是以前老师管教式的环境,与之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他们更多地感到空虚、迷茫和无所是从。此外,他们自身角色的转变也会引起心理波动。随着环境的改变,学校学生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1]这种心理的落差可能就使他们走向自闭,导致他们的心理出现一定的缺陷。

二、对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探究

1.实施道德规范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相分隔的方法。

我们应该承认,道德与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政治是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的需要,并时刻反映着人们经济利益的变化。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认为道德就从属于政治,我们应当在相对明确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功能区域的前提下,分别实施道德规范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以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时效性。

2.教育方法采用参与和引导选择的双重性。

事实表明,只有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哲学指出:人在本质上是主体的、能动的,因此主体性是人的本质。从这一理论观点衍射,科学的德育方法,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只有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从他们身上突破,充分了解学生的渴求,才能真正地发挥德育的思想引导作用。因此,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就是好的教育方法。德育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遵循德育规律,加强德育的目标化、系列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研究。

3.抓住经济全球化这个机遇,对大学生进行观念重塑。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2]虽然经济全球化给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这种冲击和影响的背后也带来了一个重塑大学生各种观念和人生价值的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者应抓住机遇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及法制观念。[3]教育他们从时代的高度找准自己的人生价值坐标,确立敢为天下先的竞争意识,把握具有时效、时事性的信息资源,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德育与心理相挂钩,以促进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品德水平。例如,高校可以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他们走出精神空虚的泥潭,另外,增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让他们从根本上了解心理问题的危害性,并促使他们自主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彻底走出心理缺陷、人格失衡的困境。

在知识经济极度扩张的大潮中,高校肩负着培养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任。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思想教育方法,利用新的教育手段,才能使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取得应有的成效。

参考文献:

篇6

一、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一般原因

近年,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流失现象严重,不少教育工作者给予了关注,公开发表了多篇相关研究文章。这些研究多是从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普遍现象出发,对流失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单就成因而言,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主要几点:

1.“读书无用论”错误思想作祟。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制度的相应变化,以及传统高级中学、中专和大学教育与社会需要的脱节,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不理想,生活窘迫,甚至还不如一些中学辍学的同龄人收入高,因而给部分人“读书是浪费”的错误意识,导致一些学生及其家长认为读书无用。

2.家庭困难,义务教育落实不力。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展开,农民增收减负效果明显,但是,仍有部分家庭挣扎在温饱线上,供养孩子读书确实有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农村学校投入不到位,义务教育得不到保证,农村中学变相收费问题普遍存在,使困难家庭雪上加霜。

3.厌学畏学。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学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加之素质教育难于落实,影响了青少年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农村初级中学厌学、畏学的比例远高于城镇中学。

4.教育条件较差,管理落后。农村中学自身硬件较差,外部环境也大都不如城镇中学,有的更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管理体制落后,歧视差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问题仍然存在,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一些家长对女孩上学不大支持,使一些地方女生辍学比例较高。

6.其它因素。诸如家庭文化氛围相对单薄、学生早恋、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如:赌博、酗酒、偷盗、打架斗殴)等。

二、经济较发达乡域农村初中学生流失去向和原因分析

毋庸置疑,共性研究是有其意义和作用的。但是,农村情况千差万别,一般性的结论未必能抓住不同类型农村中学学生流失的主要矛盾。因此,还有必要对农村初中学生流失进行分类研究。笔者所处中学一带乡村为经济较发达,初中学生流失有其独特因素:

1.在流失的学生中,转入城镇读书的占很大比例。转入城镇读书,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源性流失,即学生在小学阶段或升初中时即转入城镇读书,有的是将户籍迁到城镇,有的是到城镇中学借读;另一类是既得性流失,即学生在农村初中就读期间转到城镇中学读书。原因亦有二,其一是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迁入城镇连年呈加速状态,一旦家长在城镇有了稳定的生存资源尤其是住房,孩子自然要随着家长迁入城镇生活;其二,由于农村学校在软硬件等各方面都与城镇学校存在较大差距,望子成龙而又具备一定经济条件的家长即使自己在农村生活,也大都送孩子到城镇读书,其中部分家长要承担不菲的择校费、借读费或学费。其实,两种原因又可大致归为一种――农村教育的落后。

2.辍学从业亦是学生流失的一个主要方向。不过,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务工不同,经济较发达乡域初中生辍学绝大部分不是因为家庭困难,无力支撑学业,而是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觉得继续读书没有什么出路,不如在实践中掌握一技之长,早一些步入社会另谋出路。这些学生大都能在自家或亲友的企业里干一些工作,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从家长的态度看,一部分家长希望孩子继续读书,但鉴于孩子的学习状况,无奈只有答应孩子的辍学要求,一部分则是看孩子“读不出名堂”,而默许或赞成孩子辍学。学习成绩不理想是导致学生辍学从业的主要原因,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业欠佳,农村中学落后的教育水平和较差的生源又是主要原因。

当然,在经济较发达乡域,初中学生流失的一般因素也是存在的,只不过,以上述两类为主,表现出明显的特色。

笔者认为,城镇化和城乡差距是经济较发达乡域初中学生流失的外部诱因,较好的家庭经济条件是经济较发达乡域初中学生流失的内在基础,望子成龙和学以致用是经济较发达乡域初中学生流失的主观动力。而家长、学生成材的意愿是肯定的,城镇化是大势所趋,城乡教育差距还会在一定时间内普遍存在,所以,农村初中学生流失就成为一种必然,至少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可逆转的。

三、经济较发达乡域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对策与建议

1.承认现实,堵疏结合。很多文章认为应该加大义务教育宣传力度和教育执法力度,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在百姓心中不如《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法律重要,这种情况是有的,但是,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是政府、家庭和社会的共同义务和责任,普法、执法重心应在政府这一方,即首先要保证教育投入、杜绝教育乱收费,政府先尽好义务,才能有效地要求家长和学生尽义务。而对于经济较发达乡域来说,无论是宣传,还是强制,都是“堵”,效果都不会理想。现在一些地方将初中毕业证与结婚证挂钩,但收效并不显著,一些学校给老师下达招生指标,靠感情拉生源,其实即使留住了学生的人,靠强制措施和个人关系也难以留住学生的心,因此在学校“混”的学生比例日益走高。所以,应该承认城镇化和城乡差距对农村初中生源冲击的现实,一方面继续加大义务教育的宣传、贯彻力度,一方面解决好未转入城镇的学生的教育问题。

2.集中力量办好中心学校。在计划生育工作的成效和城镇化的双重作用下,农村学龄人口正明显减少,不少地方通过并校,一个乡镇现在只有一两所初中,虽然办学条件大幅度提高,但是,与城镇中学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经济条件制约,转入城镇读书的学生比例还不大,但在经济较发达乡域就不同了。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考虑,都应该在中心乡镇重点建设寄宿制优等中学,在软硬件等各个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使学校上规模、上层次。可以在邻近乡中抽调优秀教师重点建设其中一所,如果政府投资困难,可考虑适当向民间集资或借用建设费用。近几年,每个县市都开办了几所民办寄宿中学,相当一部分生源很好。为什么老百姓宁愿花学费送孩子读赢利性的民办中学而不让孩子读公办乡村中学?原因只有一个――办学条件不同。当然,政府投入财力建设高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是最好的结果。

篇7

大学生就业难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我国经济新常态与就业新常态“叠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异常严峻。就业岗位减少、竞争加剧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新常态。这种就业形势对既缺乏实际经验、又缺乏社会资本的农村大学生尤为不利,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农村的教育投资能力和教育需求。因此,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积极思考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重新培养农村的教育需求和信心。

一、新常态下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2012年之前,我国经济一直以年均约10%的速度增长。在长期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劳动者要素等生产要素约束,经济增速势必放缓。[1]2012年之后,我国经济以年均7%左右的速度发展,进入了改革30多年来的低速增长阶段。根据奥肯定律(Okun’s Law),在3%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基础上, GDP增长率每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点。奥肯定律不仅是对上世纪60年代之前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间长期内在关系的一种表述,后来也为世界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事实所证明。张车伟(2015)按照过去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估算,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会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考虑到服务业快速发展拉升了就业弹性,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130万-150万人就业。这意味着经济增速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使就业需求和岗位损失130万-150万个。[2]那么,在以“低速增长、结构优化、创新驱动”为特征的新常态下,劳动市场的就业压力也将成为一种“就业新常态”。

从劳动需求看,新常态下的劳动需求明显下降。从劳动供给看,却有增无减。表现在:(1)返乡农民工和新入职的大学生需要重新就业。在经济出现下滑的情况下,影响最大的往往是没有多少技能的农民工和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仅2008年上半年,因经济不景气而致使约6.5%的农民工返乡。如果按照1.3亿农民工计算,返乡人数大约有845万人。目前,经济调整时期,新入职的大学生和农民工又面临着被裁员的困境,他们终将再次投入劳动力市场,重新就业。(2)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每年都有大量城镇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3)即将进入劳动市场的大学毕业生。自199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100万以来,这个数字一直在持续增加,2015年高达749万。在劳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并不占优势。其自身原因主要是缺乏经验和必要的工作技能。除此之外,相比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社会资本,在求职过程中没有外力相助,屡屡碰壁,可谓“就业难”中“难上加难”的难题。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仅有33.7%。在就业大学生中包含很多就业于劳动保障较差的小型私营企业的农村大学生。如此严峻的供求矛盾,无疑将使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

二、大学生就业压力下农村教育需求的变化

劳动力市场“就业难”现象的普遍存在,会直接引起劳动者就业机会的减少和收入水平的下降;如果这一困境长期得不到解除,就必然会引起低收入人群教育需求的下降和分化。

1、大学生就业难对农村教育需求的影响

农村家庭的收入普遍较低,对即将工作的子女的预期收入和实际收入都很敏感。当子女的就业状况和收入状况都长期低于预期时,有些人就逐渐改变了对教育的预期和偏好,进而影响对教育的需求。

首先,大学生收入下降。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下,除了少数人通过考研、出国等方式避开就业低谷期外,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别无选择,还是涌入了劳动力市场。经济学的供求规律告诉我们,在劳动力供给增加、而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价格必然下降。据社会各方对大学生实际就业工资调查,他们的平均工资水平大致在1800―2500元,基本相当于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水平。

其次,农村家庭的教育投资能力下降。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收入的近50%以上来自于工资性收入,打工收入已经成为大多数农村家庭的主要货币收入来源。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挤出的失业者首先是没有专业技能的农民工。失去工作之后的农民,自然也就失去了这部分工资收入。这样,随着家庭主要货币收入来源的中断,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支付能力也急剧下降,子女的学费尤其是高等教育费用立刻成为低收入家庭的主要经济负担。

最后,农村家庭的教育需求下降。本来在长期的儒家文化熏陶下,我国老百姓有着“崇尚教育”的传统美德,每个家长都希望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成才。即使在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有些家长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子女完成学业。但是,当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这种热情长期遭遇劳动力市场的冷遇时,当大学生从事较低技能的简单劳动时,知识的形象受到损害,他们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值在降低,对高昂的高等教育费用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产生了怀疑,“新的读书无用论”又有所抬头,辍学、弃考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学生甚至在初中阶段就过早地加入了劳动力队伍,有些学生自愿放弃高考去打工。教育部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应届高中生有834万,而应届生高考报名人数为750万,说明2009年我国有近百万应届高中生放弃了参加高考的机会。[3]

2、大学生就业难背景下农村教育需求的变化

(1)高等教育的分化。如今,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讲求“名牌效应”。“211”、“985”等名牌高校及其更高学历是求职者选取理想职业的通行证,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用人单位,都很看重学生就读学校的声誉和排名位次。但是,名牌高校往往与受教育者基础教育甚至学前教育的投入和享受的教育资源质量有关(当然,不排除个别学生凭借自身天赋拥有以上条件),农村的教育劣势最终会在高考时显现出来;高学历意味着家庭的教育投资年限更长,投资总量更大。

可是在农村,较低的教育质量和家庭经济压力常常使农村学生在义务和非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分流,有的高中毕业去打工,有的初中毕业甚至没毕业就外出打工,只有少部分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不仅如此,家庭经济条件往往限制了农村学生的专业选择和院校选择,农村学生往往选择“冷门”专业或者知名度不高的地方院校,以尽可能降低学费和交通费等支出。近年来相关媒体报道的许多数据都说明了农村家庭和学生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分化现象,同时也说明了城乡学生高等教育的差别。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重点大学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比例呈下降趋势。1999年北京大学农村学生比例为16.3%,比1991年减少2.5个百分点;2000年清华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同时,在非重点的地方院校和初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农村学生所占比重明显增加。相关研究结果显示,2003年唐山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理工学院的高校在校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占到63.3%,高于2001年7.9个百分点。[4] 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农村户籍的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82%,父母为农民、工人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80%。

(2)初中等职业教育的分流。尽管我国有“崇尚教育”的传统美德,每个农村家长都有着强烈的教育投资愿望,希望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而进入城市,过上美好生活。但是,在家庭收入急剧下降,尤其是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形下,不少农村家庭改变了教育投资方向,他们希望子女学得一技之长,将来即使打工,也要做一名技术工人,而不能像自己那样一无所长。更何况,国家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技术培训还有一定的生活补贴(每人每年5000元)。这种政府补贴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因此,在考大学和上技校之间,农村有些家章和孩子更愿意接受职业技术培训。

三、改变教育预期、刺激农村教育需求的措施

虽然农村教育需求变化的主要症结在于大学生就业困境,经济新常态下这种困难有可能在短期内加剧。但是从长期看,经过时间的发酵,大学生的知识必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知识的价值终将显现出来。而且,辩证的看,国家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的要求,又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相对于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他们拥有的知识终将改变他们的就业环境。因此,改变农村教育需求的主要渠道应该尽快从改变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入手,重塑人们对教育和知识的信心,刺激农村教育需求健康发展。

1、加强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由于农村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不足,大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求职知识和技巧。因此,学校和政府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帮助。首先,学校应该对毕业生进行较系统地就业指导,一方面帮助他们调整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务实就业观;另一方面,传授学生必要的面试技巧,最好能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用人单位特点进行实际训练,增加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能力。其次,政府应该建立高效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

2、强化劳动市场的流动机制

在西方,教育被认为是社会阶层流动的动力机制。[6]也许年轻人的初次就业存在困难,收入低,待遇差;但是只要他能努力学习(通过正规学校教育和“干中学”),他就有可能通过多次的职业转换,最终找到理想的工作,实现自己收入和社会阶层的提升。这就是通常讲的“爬梯子”原理。从这种意义上说,大学毕业生初始就业不理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辈子没有机会改变这种现状。所谓“先就业再择业”的潜在条件,就是要给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打破一切人才录用的人为限制,建立灵活的劳动力流动机制。只有这样,青年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才能随着自己的努力和经济状况的好转而改变,人们才能重新恢复对教育的信心和期望。

3、加大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

众所周知,创业,不仅需要技术,也需要资金、项目和经营经验。然而这些条件对于初出校门的农村大学生,基本不具备。尽管国家和学校已经在注册手续、创业基金等方面予以了很大支持,但是,实际经营经验、风险这些创业难题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可否进一步的制度创新,在农村大学生创业指导方面予以技术指导、对其创业风险予以分担。比如,在毕业实习期间,加强校企联合,实行企业导师制,形成具有职业体验、技能训练和就业指导功能的综合性校外平台,为学生创造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鼓励学校后勤部门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可能的设施服务,开辟创业绿色通道,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预演平台。

【参考文献】

[1] 刘元春.中国宏观经济“新常态”新内涵[OL/].人民论坛网,2015.01.15.

[2] 张车伟.新常态下就业面临的挑战[J].社会观察,2015.1.

[3] 李琼.“高考弃考现象”有待深入研究[N].长江日报,2009.06.04.

[4] 邱瑞贤.农村娃上大学比重下降隐情何在[N].广州日报,2009.01.23.

[5] 方烨. 蔡P:如何防止没有就业的增长[N].经济参考报,2009.04.29.

[6] Deng and Treiman. The Impact of Cultural Revolution on Trends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7(2)391-428.

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意识;道德品质;价值取向;心理健康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一)从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方面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大学生在政治态度、道德品质及心理的成熟度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积累的社会经验还不足以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思想信念还不够坚定,知行脱节现象普遍。这就需要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和心理行为训练的系统理论和知识。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受到各种多元化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西方国家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影响,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思想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有盛行趋势,这些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要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把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具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等精神方面的信仰教育相结合而形成的一套全新的,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的教育。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意识。当代大学生对政治活动热情不高,一次调查结果中只有16.67%的学生喜欢关注政治,其他的都对政治冷漠。这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大学生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相比,这一代大学生对政治活动的参与意识较差。其主要原因是人生观、价值观、就业问题及社会环境有关。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对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稳定进步发展以及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作用。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道德品质。良好道德品质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使大学生更好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礼貌、诚信、对待友情和感情的真情以及孝敬父母等各方面都存在问题,更有些人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作为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本身就应具备判断是非得失的能力以及优良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该先学会做人,才能更好的学会做事。在任何时候道德是不能丢失的,否则就会失去方向,误入歧途。

(三)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历来是与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相伴随的,大学生活条件的多元化必然会在具体的、单个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方面显露出来。从目前的高校实际看,大学生这种复杂的思想观念突出地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的多元化。一部分大学生一味的崇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攀比心强,奉献精神缺乏等等。这些不良的现象误导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总的来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必然会使当代大学生政治上、道德上、心理上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四)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学生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内在保障。然而,在社会经济气候多变,中西文化冲突,各种思潮碰撞,各种矛盾现象不断出现,造成了大学生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如人际关系中的闭锁心态,职业选择中的焦虑情绪,恋爱中的人格裂变以及各种精神上的疾病等问题。

三、存在问题成因的分析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社会塑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受着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是由其中不良因素影响产生的,因此有必要了解这些不良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沃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子女产生重要的影响。现代家庭的父母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由于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现象增多,导致了父母对子女的过于溺爱现象严重。使孩子从小就缺乏锻炼,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物质攀比等等不良现象,孩子从小就灌输了不良的教育,自私自利的行为严重,这也阻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但

[1] [2]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不仅仅是高校的问题,而是各个教育阶段共同联动的问题。大学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中学以及中学以前的学校教育不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道德教育一直在搞,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不少学校德育教育重灌输,轻实践;重提升,轻生活基础;重成绩,轻道德培养。有的学校过分强调“社会本位”,忽视人的德育,导致德育功能缺乏,市场泛化,也使学生感觉到道德教育的虚假性。这些都严重阻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篇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03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心理障碍等相关的“人的问题”。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加突出,思想状况不容乐观。为了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数据分析,以四川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为载体,探求分析四川本科院校农村生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进而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证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为了客观地了解四川本科院校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四川省内11所高校(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泸州医学院、内江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宜宾学院)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10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80份,回收率为98%。

2.2 研究工具

2.2.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采用L・Derogatis1975年编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王征宇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试工具。量表共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共10个因子,采用5级(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进行评分,得分越高,思想状况水平越低,量表广泛用于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2.2 制作大学生基本情况问卷

此问卷由研究者自行编制,问卷共32题,涉及经济状况、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状况、学习兴趣等诸多方面。

2.3 统计软件程序

按照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的细则、方法,计算各因子分数据和各指标数据,且利用SPSS17.0软件包,对所有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川本科院校农村生源大学生与国内大学生、国内正常成人心理健康状况常模的比较

表2 四川本科院校农村生源大学生与国内正常成人常模的比较[2]

为了了解四川本科院校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将所调研对象的SCL-90各因子分均值与国内大学生、国内正常成人常模各因子分均值进行比较,T检验和统计结果见表1和表2。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本次测试对象的因子分均值中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精神病性都高于国内大学生的因子分均值,差异呈极显著(P

3.2 农村生源、非农村生源大学生家庭状况与心理健康诸因子得分的相关分析

表3 家庭状况与心理健康诸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表

从表3可以看出,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健康诸因子得分与在家庭所在地经济,家庭所在地风气、家庭月收入呈负相关;与家庭暴力情况呈正相关。其中,家庭暴力情况的相关性是非常突出的。另外,值得重视的是,相对于非农生源大学生,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凸显,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亟需的、紧迫的。

3.3 农村生源、非农村生源父母文化水平与心理健康诸因子得分的方差分析

表4 父母文化水平与心理健康诸因子之间的方差系数

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非农村生源大学生的父亲受教育程度与心理健康诸因子得分均值之间没有呈显著差异。相反,农村生源大学生的父亲受教育程度与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恐怖诸因子的得分均值呈显著差异,与精神病性因子得分的均值呈极显著差异。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三个文化水平中,小学水平与中学水平、大学水平之间的得分均值是有显著差异的,而中学水平与大学水平的得分均值是没有显著差异的。这说明父亲是小学文化水平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父亲是中学文化水平或者大学文化水平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有显著差异的。

4 讨论

表1中,四川本科院校农村生源的大学生与国内大学生相比较,SCL-90各因子分均值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都于其常模水平;在表2中,重点院校农村生源的大学生与国内正常成人常模相比,各因子分均值也都高于正常成人常模水平。这充分说明本次调研的农村生源大学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多发群体之一。近年来,苏州大学童辉杰教授将2006年1890人的SCL-90数据、唐秋萍等人47354人的合并常模资料、陈树林等人杭州2808人的数据资料与1986年的1388人常模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是:2006年与1986年相比,20年后,躯体化、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的分数以及总分显著增高。另外,各因子表现除了中国人特有的反应模式外,还与中国人的文化有关。如躯体反应因子表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心理障碍表达方式。已有研究表明,中国人的抑郁主诉多为躯体反应。其原因在于:其一,中国人羞于坦率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而觉得表达躯体反应比较自然;其二,中国人缺乏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大多数民众对心理感受的觉察水平较低,因而容易觉察躯体化问题,不易觉察心理问题[3]。另外,也要注意大学生这个群体具有特殊性,尤其是在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生源学生既要承受学习的压力,又要独立应付自己的日常生活,还要肩负把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身负多重应激。当然,其因子分均值虽然在某些方面要高于常模水平,但是考虑上述因素后,可以推论出农村生源大学生远未达到心理病态的地步。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生有一个心理成熟的过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其独特性,不能揠苗助长,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有层次、有区别地进行,有序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

摘要:基础音乐教育蓬勃发展,音乐教师的培养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多年来,音乐教育专业在选拔人才环节沿袭着音乐表演专业的内容和模式,将演唱、演奏水平和音乐知识、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成为主要内容,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因素。本文从气质类型、音乐能力和心理健康三方面浅析了入学筛选中的非专业性测试,旨在提升人们对教师心理因素的关注。

关键词:音乐教师 气质 音乐能力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70

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教师的日益专业化发展,近年来我国音乐教师教育逐渐走向综合培养模式,除了原有的音乐教育专业,另加入综合性大学同时培养音乐教师,这样的综合培养模式是在学生完成了一定阶段的学业后,再进入教师教育培养模块,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也能够更好地体现教师教育的专业性。音乐教师是具有专业性的特殊职业,从事音乐教师职业必须具备相应的心理品质、道德观念和知识能力结构。音乐教育专业的入学筛选中应该加入一些非专业性测试。

1 气质测量

气质类型的测量方法主要有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心理实验法、心理量表法等。其中自陈量表法是测定气质类型较为简便的方法。在现代测量理论与统计技术的影响下,大多数研究气质的心理学家都以气质特质(temperamental trait)为测量与研究的对象。一般认为,人们具有许多共同的气质特质,人与人之间的气质只存在着量的不同,测量个体在各种共同的气质特质所具有的量是分析个体气质的有效方法。著名的心理学家卡特尔(James Cattel)和吉尔福特等都采用这种特质法测量气质。

常见的气质测量有:《瑟斯顿气质量表》是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L.L.Thurstone)于1953年编制而成,他采用因素分析法,测量7个人的气质特质。全量表共140题,每20题测量一个气质特质,这7个特质是因素A-活动性(active)、因素V-健壮性(vigorous)、因素D-支配性(dominant)、因素E-稳定性(stable)、因素S-社会性(sociable)、因素R-深思性(reflective)、因素I-冲动性(impulsive)。在中国已有修订本。

《斯特里劳气质调查表(STI)》,由波兰心理学家斯特里劳(Jan.Strelau)编制,共134题。该调查表分E(兴奋过程强度,44个)、I(抑制过程强度,44个)、M(神经过程的灵活性,46个)三个量表,神经过程的平衡性(B)没有单独记分。STI是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气质测验量表。

陈会昌编制的《气质类型调查表》,该量表是由山西省教科院陈会昌等同志编制,共60题,每种气质类型15题,测量出4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多数人的气质是或两种气质的混合型,典型气质和三种气质混合型的人很少。[1]

2 音乐能力测量

当今世界上已有上千种成套智力测验供人选用。有的用来衡量智力,有的用来衡量特殊才能。音乐才能测验和智力测验一样,尚存在某些局限性和片面性,并且测验的结果多少受教育、训练等因素的影响。常见的音乐能力测验有衣阿华大学西肖尔(C.E.Seashore)等人的音乐能力测验、温格(H.D.Wing)编制的音乐能力标准化测验、戈登(F.Gordon)编制的音乐能力倾向测验等。

2.1 西肖尔音乐才能测验

西肖尔音乐才能测验是一组最充分地调查音乐才能的测验,它以一系列音乐调式或音乐符作为刺激材料,主要测定以下一些简单的感官辨别力:音调辨别力、音量辨别力、时间音程辨别力、节奏判断力、音色判断力、音调记忆力。本测验适用于小学生到成人,需1小时左右完成。

2.2 翁氏音乐智力测验

这是继西肖尔测验之后,有较大改革的测验。包括七个测验项目,音响由钢琴演奏。

①和弦分析:听一个和弦,要求回答该和弦包括几个音。

②音高变化:听两个单音,要求回答两个和弦是否完全一样。其中一个和弦中的一个音高有否变化,是升高还是降低。

③记忆:听两个节奏音响,要求回答第二个音较第一个音的因高是否有变化。

④节奏:听两个节奏音响,要求回答第二次节奏与第一次节奏是否相同。

⑤和声:听两个和声音响,要求回答第二次和声与第一次和声是否相同。

⑥强度:听两个音响,要求回答第二次强度与第一次强度是否相同。

⑦乐句:听成对短乐句,要求回答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是否相同,那个乐句为好。[2]

2.3 戈登(Gordon)音乐才能测验

包括三个部分:音高、节奏、音乐敏感性。前两个部分属非偏爱性测验,后一部分属偏爱性测验。音高包括两个项目:旋律、和声;节奏包括两个项目:速度、揭牌;音乐敏感度包括三个项目:乐句偏爱、音高和节奏平衡偏爱、风格偏爱。由专业人员演奏小提琴或大提琴,要求回答两次演奏是否相同,或那一次更富有乐感。

3 心理健康测量

拥有健康的身心是每个人生活的基本保障。教师的身心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尤为重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生活和工作压力日益紧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人们的心理状况受到忽视,从而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由于教师心理不健康造成对孩子的伤害屡见不鲜。

心理健康测量的目的是明确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和水平。有效诊断被测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确定心理健康问题或障碍的症状及特点,不仅能够作为音乐教师从业筛选的方式之一,而且能够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推行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提供依据,进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心理健康测量除了在量表编制、实施等方面与其它心里测量一样有严格的要求外,在结果的解释上要求更为严格。如果通过测试得到较高的量表分,只是揭示有这种可能性,有这种症状或倾向,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应慎之又慎,否则就不符合心理测验和心理卫生的要求。因此,心理健康测量是技术性高、责任性强的一项工作。

不同的培养模式决定了各自的遴选机制,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遴选也融入到了规模浩大的艺考中。在种种遴选中,演唱、演奏水平和音乐知识、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成为主要内容,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因素。然而,教师的性格、知识结构、心理健康状态等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对教师的心理因素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关注教师心理,音乐教育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篇10

一、对学生的做人教育重视不够

关注学生的做人教育是教育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学会为人处世的方法。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如何做人方面重视不够,效果不佳,问题不少。

1.是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大学生关于做人道理的具体化教育。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实际过程中,教育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平时的教育中很少提到做人道理的教育,有的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而已,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实践当中,都没有具体化的做人方面的教育内容。做人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怎样做人,这些都是关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有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却认为无关紧要,缺乏这方面的思考和钻研,使某些大学生做人有问题,如有的学生拖欠助学贷款,甚至制作虚假信息骗取奖学金等。

2.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为人处世方面的教育关注较少,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不高。为人处世是一个人生存交往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当今社会,社会交往往往是体现一个人能力强弱的重要表现。当前传统的教育思想、内容和方式对大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的内容提及不够,认为这些方面是父母应该从小教给孩子的,在高校里面,重点是学习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当前,大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历练不多,人际交往能力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者引导不够、重视不够。

3.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诚信方面的教育没有引起重视,诚信教育效果不佳。“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非常重要的条件,没有诚信的人是难以和人交往的。当前,大学生在做人方面诚信度比较差,社会反响不好,比如毕业生在签就业协议时,经常毁约,给用人单位和学校都造成了负面影响。这说明高校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没有起到良好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多注重的是思想上怎样让大学生成为“思想政治上的人”,诚信教育虽然提到了,但是教育者具体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平时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较少。

二、忽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注重大学生思想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整体思想素养的培养,淡化了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方面,教育者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认识不充分,导致教育者在思想观念上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虽然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实际上,教育者没有很好地把这一理念实施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本原因是教育者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从实际效果看,由于教育者忽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教育,因此不少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全面性,甚至是片面发展。例如许多学生重专业学习,轻政治理论的学习;重理工科目,轻人文素质的培养;重书本知识,轻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重休闲,轻体育锻炼,等等。

三、缺乏对学生成长需要的了解

马克思认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由此可以看出,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力因素,人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实现,那么人就没有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也就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需要是形成利益的前提和基础,利益是需要的实现和满足。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很好地从学生的客观需要出发做思想工作,这是一个明显不足。

在现实工作中,不少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学生所关心的事、迫切想得到的东西,都没有真正了解。由于对其所需的不了解,导致教育方式和方法的被动,教育者只是注重理论上的灌输宣传,而不注重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感兴趣,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育者缺乏对学生自身成长需要的了解,忽视了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教育者没有从大学生自身的具体条件和兴趣爱好出发关注他们的需要,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因此,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很难收到好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水平高低和接受能力强弱及情绪体验好坏等方面,使得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兴趣和内心的认同。每一个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不同,他们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情绪上的变化也不相同,教育者没有了解和关注这些方面的存在,在教育过程中只能是一刀切,不管大学生能否接受,不管他们是否需要这些理论教育,只顾完成任务,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从而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反感、厌恶情绪及抵触心理,思想政治教育成了一句空话。

四、轻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马克思说:“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方面重视不够,主要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一直以来从主观上把教育者自身当做主体,没有很好地使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重视,片面强调培养大学生如何遵从社会道德、服务社会等,忽视了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问题、独立人格问题。抑制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

1.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完全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大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不够。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把大学生当做教育客体,对大学生的个性了解不够,对他们的个性表现缺少支持。教育者过多地在内心考虑如何将大学生培养成一个遵守社会规范的人,对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的“棱角”看不惯,觉得他们与自己所希望看到的现象不一致,对大学生的一些特长和爱好关注不多,这些做法都压抑了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个性特点。

2.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很好地为大学生个性的培养创造条件,缺乏培养个性环境氛围。马克思指出:“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这说明环境的变化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由于大学生的性格不同,导致大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和爱好不同,当大学生的个性表现非常明显的时候,一些教育者往往没有对其进行引导,更不能为其个性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甚至无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比如有的大学生喜欢玩电脑、打游戏,教育者一般会持反对态度,事实上,这不一定会产生负面影响,教育者只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这一行为,他们可能会向好的方面发展,不会对教育者产生抵触心理。

3.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培养学生个性的思想观念。教育者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在思想上就对培养学生的个性这一内容没有重视。在他们看来,大学生只要服从管理、听话就行,因而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心理上就没有接受和认同,对学生的个性表现不予认可,对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方面缺少钻研。

五、“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强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没有完全把学生当做主体存在,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尊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强,口号上提出学生是主体,要以学生为根本展开工作,实际上这一点做得并不够好。虽然学校一再强调学生的重要性,但是一些教育者思想上并没有完全接受这一观念,他们总认为学生就是学生,教育者就是教育者。无形中使教育者高高在上,片面突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置于非主体性的客体地位,认为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没有很好地得到重视。

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强,表现在教育者没有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马克思说:“人始终是主体。”这表明人作为主体的重要性。有些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没有遵循这一原则,把自己和大学生对立起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完全重视,因而没有以大学生为主体展开教育工作,而是以教育者为中心,从而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缺乏积极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强,还表现在教育者没有充分遵循主客体间的互动规律。由于一些教育者没有树立充分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地位没有实现平等,那么就不能很好地建立起沟通和互动,他们之间缺乏更多交流,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枯燥乏味。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没有更好地实现统一,他们的相互作用就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93.

[2]曾真.马克思人学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西华大学,2001.

[3]杨亮才.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95.

篇11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功利性。

现在多数高校在考虑德育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被涂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学生的身心规律,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问题政治化,这种学校德育的功利化直接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使人们对政治问题过分敏感,对道德问题麻木不仁,从而阻碍了思想道德工作的顺利开展。

2.在教育方法的设计上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社会的角色和利益关系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价值观念也随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冲突,以及它们对大学生影响的客观存在性,如果让学生仍处在“我说你听”单纯说教的被动地位,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很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如何提高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性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

3.新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德育带来的挑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也为我们德育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程。正是由于这种经济体制的改变,使一些学生的思想仍停留在过去,落后于时代的步伐。他们或迫于升学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或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缺乏艰苦奋斗和拼搏进取的意识;或对社会现实缺乏正确的认识……所有这一切都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发展和心理健康,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的疏导,引导他们做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化人才。

4.角色、环境的转变增加了学生心理的壁垒。

虽然大学生完成了从中学时代进入大学时代的时间跨度,但他们的心理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跨越而跟进。随着他们学龄一同变化的还有他们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所处的不再是以前老师管教式的环境,与之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他们更多地感到空虚、迷茫和无所是从。此外,他们自身角色的转变也会引起心理波动。随着环境的改变,学校学生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1]这种心理的落差可能就使他们走向自闭,导致他们的心理出现一定的缺陷。

二、对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探究

1.实施道德规范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相分隔的方法。

我们应该承认,道德与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政治是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的需要,并时刻反映着人们经济利益的变化。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认为道德就从属于政治,我们应当在相对明确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功能区域的前提下,分别实施道德规范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以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时效性。

2.教育方法采用参与和引导选择的双重性。

事实表明,只有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哲学指出:人在本质上是主体的、能动的,因此主体性是人的本质。从这一理论观点衍射,科学的德育方法,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只有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从他们身上突破,充分了解学生的渴求,才能真正地发挥德育的思想引导作用。因此,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就是好的教育方法。德育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遵循德育规律,加强德育的目标化、系列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研究。

3.抓住经济全球化这个机遇,对大学生进行观念重塑。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2]虽然经济全球化给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这种冲击和影响的背后也带来了一个重塑大学生各种观念和人生价值的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者应抓住机遇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及法制观念。[3]教育他们从时代的高度找准自己的人生价值坐标,确立敢为天下先的竞争意识,把握具有时效、时事性的信息资源,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德育与心理相挂钩,以促进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品德水平。例如,高校可以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他们走出精神空虚的泥潭,另外,增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让他们从根本上了解心理问题的危害性,并促使他们自主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彻底走出心理缺陷、人格失衡的困境。

在知识经济极度扩张的大潮中,高校肩负着培养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任。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思想教育方法,利用新的教育手段,才能使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取得应有的成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