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4 10:46:5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生态治理措施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165-02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我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和丧失很严重的地区,土地荒漠化、沙尘暴、雾霾、洪水灾害、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已严重威胁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为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植树造林、自然保护区建设、退耕还林等,但总体上我国的生态环境还是相当严峻。在这种情况下,要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北票市生态环境建设在诸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1 自然修复
自然修复无需人为协助,只是靠自然演替恢复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在北票地区,封山育林是最好的自然修复方法。封山育林可以不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减少森林火灾和外侵植物进入,可加快自然更新,缩短森林覆盖所需的时间,保护珍稀动物和增加森林的稳定性,投资小,效益高。为确保做好封山育林工作,难封育的地块(路旁、村旁很容易遭受人为破坏的地块),要设置围栏。处理好封山育林和发展畜牧业的矛盾,种植多年生草本饲料,变牲畜散放为圈养,这样才能做好封山育林、生态自然修复工作。
2 人工辅助修复
2.1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北票市退耕还林效果显著,此项工程是北票生态建设的重要项目。为了让还林成果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政府要按国家政策,给林农一定的经济补助,以调动其还林积极性。另外,还要派出专业人员,抽样调查还林情况,发现还林保存率低于还林标准的,停发经济补助,彻底改变“只见整地造林不见绿”的现象,鼓励林农做好还林的经营工作,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
2.2 重视坡耕地造林
北票市为低山丘陵区,很多耕地坡度在25°以上,为了避免水土流失,动员农民坡耕地造林,以改变生态环境。
2.3 做好自然保护区建设
北票市有大黑山自然保护区和鸟化石自然保护区,要禁止在保护区进行各种活动,严禁乱砍滥伐和捕杀野生动物,需要进行更新性采伐的,要严格执行辽宁省《森林经营技术规程(DB21/706-2009)》。
2.4 提高迹地更新速度和质量
近几年,粮食价格突破历史最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很高,采伐后更新缓慢或不更新。为了加快更新速度,采伐之前要交一部分押金,作为带动经营者尽快更新造林的手段。采伐以后,若能及时更新造林,并且造林成活率和造林质量达到造林更新标准,则返还押金;否则,不返还押金。
2.5 造林前整地技术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水土流失,山地造林前杜绝全面整地,最好采用穴状整地,尽量少破坏植被。其目的是疏松土壤、蓄水保墒、提高造林成活率。
2.6 打击“小开荒”
现在,各地都有“小开荒”现象,北票市也很严重。要成立打击“小开荒”领导小组,组织专业人员,分布各乡镇全面调查。对所有开荒地,要全部造林(或种草),恢复植被。对情节严重者处以罚款或追究刑事责任。
2.7 做好护林防火工作
成立专业的护林防火队伍,配备专业的防火工具。护林员要经常巡逻,严禁野外用火。变季节性突击抓防火为常年抓防火,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加快生态修复的步伐。
2.8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结合水利设施,进行小流域治理。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修建小型水库、大坝等。同时,要在此流域栽植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的树种(沙棘、火炬树、刺槐、山杏、火炬树等),用来防止水土流失。
2.9 高速公路、铁路生态绿化
修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会破坏大量的森林植被,在北票市辖区之内的,要及时种草、种树、恢复植被。
2.10 矿区植被恢复
北票市金矿、铁矿、碎石厂、白灰厂、水泥厂、砖厂等很多,在开采或利用原料的同时,破坏了森林植被,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有的厂矿还造成了空气和水污染,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必须对受到破坏的植被进行人工修复,重新种树、种草,以恢复植被。对于破坏非常严重、无法恢复的,要客土恢复。
2.11 城市建设
重视公园、居民小区、道路的绿化,增加绿地面积,增加绿化品种,让北票市变成森林城市,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
2.12 大凌河流域治理
近河道300 m范围内,禁止种庄稼,避免化肥、农药造成水污染,多营造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林,以减少水土流失,净化水质。
2.13 污水处理
凉水河流域的水,直接汇入大凌河,此流域的水污染相当严重,严重地影响了大凌河下游居民的生活和各项生产。因此,北票市在凉水河建立了污水处理厂,成功改善了水质。大凌河的水生植物和动物也增加了种群,形成了良性循环。对于其他流域,也有水污染现象,有必要进行及时的污水处理。
3 参考文献
[1] 焦居仁.生态修复的要点与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3(2):1-2.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水环境的整治已经愈来愈被社会各界所重视,人们已经由传统的防洪、排涝的水利建设观念向建设"安全、舒适、优美"的水环境观念转化。人们对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绿化景观,而且需要水质清澈的、完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景观。
该技术是从过去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与环境问题相结合,协调生态环境,降低环境负荷,保存与提高环境景观,使混凝土不仅仅是作为建筑材料,为人类构筑所需要的结构物或建筑物,而且成为与自然融合的、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具有积极保护作用的材料。该种混凝土除了起到护坡作用外,还由于其自身的多孔性和良好的透气透水性,能实现植物和水中生物的生长,起到净化水质、改善景观和完善生态系统的多重功能。
生态护坡包含护坡和生态两方面,其具体内涵为:一是在满足行洪、蓄水、排涝要求的基础上,保证大坝、河道岸坡稳定,防止水土流失;二是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动态平衡系统,与其周围环境保持、改善及至提高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完善性,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生态护坡技术将既能满足大坝、河道体系的防护标准,又利于大坝、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持续发展,体现 “人与自然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
基于大坝、河道生态护坡是一个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协同发展的开放性生态系统,生态护坡涉及的因素较多,所以选择护坡生态护坡技术路线的指导思想是:在满足岸坡稳定的前提下,以维持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消耗,保持营养和水质净化循环,维持植物生态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为基本原则。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因为受传统技术的制约,城市及近郊的内江、内河的两岸基本上大都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等传统技术。这些护坡技术,不仅施工和维护工作难度较大,同时隔绝了土壤与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阻断了水体和近岸陆地土壤之间的联系,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使陆岸动植物和水生动植物丧失了栖息空间,造成生物多样化下降,破坏了生态平衡,使水体自净功能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一、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作用
1.1高强、耐久、抗冲刷、抗冻融
1.1.1抗压强度
一般来说,普通生态混凝土的强度低于普通混凝土的强度。而高强生态混凝土中的生态护坡专用添加剂可以加快水泥的水化反应,相当于早强剂的作用;在减少水泥用量的同时,加入生态护坡专用添加剂与水泥反应生成新的水化合物,提高水泥浆体的内聚力和泥浆体与骨料的粘附力,从而增强了混凝土的强度,解决了混凝土本身存在的强度与孔隙率的矛盾。因此此种混凝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早强混凝土,自然养护28d 后其强度能够达到10~30MPa。
1.1.2耐久性
生态混凝土的抗冻融能力是衡量其耐久性的重要指标。生态护坡专用添加剂能够在保证混凝土具有生态功能的同时,加大了水泥水化后生成的胶凝材料的粘结力,使得现浇透水·植生高强生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和抗疲劳性能,同时使得骨料可以抵抗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混凝土内部的应力以及冻融时的膨胀应力和渗透应力,从而增大冻融循环次数,抗冻融性得以大大提高。
二、整体透水,实现保护层和堤体的长期稳定
混凝土中孔隙的存在是透水性混凝土透水性能的保证。现浇透水·植生高强生态混凝土通过加入生态护坡专用添加剂这种无机质混合材料,提高了水泥浆体的内聚力和水泥浆体与骨料的粘附力,使水泥浆体不会因坍落而堵塞生态混凝土下部结构的孔隙,确保孔隙在生态混凝土整体结构中的有效形成、强固和均匀排布。
采用生态混凝土技术,生态保护层使被保护层(堤体)内的水及空气等与外部自由流通,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对其进行主动防护。
三、整体反滤,可省略反滤层;防止水土流失,抑制管涌现象
生态型护坡的首要功能是护坡。淹水区坡面的侵蚀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在条件的风浪、降雨、温度等引起的侵蚀;另一方面是内在条件的水位下降而造成堤体堆土的流失(管涌现象)。因此,生态混凝土除了具备足够的强度外,还必须具有过滤性能,即保证只让水安全渗透而土质细颗粒不流出。
四、改善水生态环境,净化水质
采用生态混凝土技术,其形成的多孔隙结构利水体交换,具吸附作用,形成的生物膜实现水质净化。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因为受传统技术的制约,城市及近郊的内江、内河的两岸基本上大都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等传统技术。这些护坡技术,不仅施工和维护工作难度较大,同时隔绝了土壤与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阻断了水体和近岸陆地土壤之间的联系,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使水生动植物丧失了栖息空间,造成生物多样化下降,破坏了生态平衡,使水体自净功能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排入河中的污染物首先被细菌和真菌作为营养物而摄取,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机物,细菌被原生动物吞食,产生的无机物(如氮、磷等)作为营养盐被藻类吸收,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供其它水生生物利用,过量的藻类又被浮游动物食用,以上过程既为按食物链方式使污染物浓度降低。
五、植生,保持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生态混凝土在满足行洪排涝要求的基础上,保证岸坡稳定,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时,它本身也是一个开放式的动态平衡系统,不断与周围生态系统进行物质交换。
生态混凝土的孔隙率根据其粒料的颗粒不同组成可以达到20~30%的孔隙率,能够使植物的根系在混凝土中生长茂盛。
现浇透水·植生高强生态混凝土由于生态护坡专用添加剂的引入,与水泥反应形成新的水化合物,能够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层,防止氢氧化钙的溶出。另外,由于减少了水泥用量,这对降低生态混凝土的PH值也极为有利。因此,现浇透水·植生高强生态混凝土的pH值可以控制在10以下,这样的低碱性有利于植物和水生物的生长。
六、消波、抗震
新型生态混凝土的表面粗糙,使用在水库大坝、湖泊内侧斜面,可以减轻波浪高度,防止斜面侵蚀。根据实验测定,该护坡技术可比传统护坡技术消波能力提高30~50%。新型生态混凝土与堤体相容性及具有多孔性等特点,对地震时的变形适应性强。
按照《自治区“十二五”生态移民总体规划》和《原州区“十二五”生态移民规划》,“十二五”期间,原州区共计划实施生态移民15204户61948人,其中县内搬迁移民5983户24377人,县外搬迁移民9221户37571人。移民涉及11个乡镇,109个行政村,412个自然村。收回土地80.4万亩,累计完成林业工程32.2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5.5万亩,封山育林7.1万亩。占规划总面积31.5万亩的103%,完成草地恢复15.8万亩,其中人工种草7万亩,补播改良8.8万亩,占规划面积的76%。截至目前,除因政策性移民户滞留生态移民迁出区外,生态移民迁出区修复工程基本完成,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严格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移民土地权属处置实施办法》精神,在移民搬迁入住的同时,收回移民迁出区所有土地归国家所有,将废弃宅院、公共场所等区域拆除平整,用于造林绿化,解决了移民户两边跑,“撤吊庄”情况的出现;二是出台了原州区生态移民户树木补偿政策,迁出乡镇加强对移民迁出区旧院落四旁原有树木的统一管护,杜绝了移民群众突击砍伐、破坏等现象的发生;三是保留移民迁出区原有的学校房屋及配套的动力通电线路、水窖等基础设施,为后续生态恢复管护提供保障。四是出台了《原州区移民迁出区和部分集体林地划归国有林场管理实施方案》,明确将移民迁出区80.4万亩土地与林场毗邻的全部划归国有林场,由国有林场进行恢复管理和经营;五是对距离国有林场较远且集中连片面积较大的移民迁出区通过成立林场或林木管护站进行管理和经营,形成了林业全面接管,林场全面管理,职工全面派驻的工作管理格局。
2存在的问题
虽然原州区在生态移民迁出区农用地恢复和生态治理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生态移民迁出区存在搬迁不彻底现象,导致生态恢复不能整流域集中连片治理,个别村组因生态与劳务移民插花搬迁,无法进行统一拆除平整和生态恢复。二是341户单人单户因政策原因和一户多家因历史原因,仍然滞留在生态恢复区内,生产生活条件不便,给生态移民迁出区造成很多管理难题。三是自发移民户没有整体考虑到移民搬迁规划,造成撂荒土地不能收回,废弃院落不能平整,并出现自发移民户重新落户现象。四是原州区成立的5个林场没有机构编制,人员都是各林场抽调人员,造成原州森林资源管护力量薄弱。五是造林经费严重不足。目前依靠国家造林补助资金仅能满足低价格小苗,对于整地、造林人工费用很难满足,病虫害防治和后期管理经费短缺,严重制约着造林质量的提高。六是管护经费少,交通工具、管护物资等严重不足,森林资源管护难度逐步显现。
彰武县地处辽宁省西北部,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全县总面积为3 640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1 047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8.8%。地形地貌为东低山、西丘陵、北沙荒、中南平洼,其中丘陵占30%、沙荒占3%、平洼占40%。全县水土流失类型为水蚀和风蚀,水蚀分布在东、西部低山丘陵地区,风蚀分布在北部风沙区和柳河流域,水土流失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为彰武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
1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根据彰武县水土保持部门多年治理经验和地形地貌特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以从2方面进行:一是东、西部低山丘陵区,可安排经济林为主的治理项目,结合坡耕地治理,通过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生态综合治理的目的;二是北部风沙区,可安排生态林为主的沙漠化治理项目[1]。自2008年以来,彰武县把农业综合开发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结合,以项目整合、资金整合的形式进行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弥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不足,突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成效。
1.1低山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
1.1.1区域概况。该区域包括彰武东部的大四家子乡、后新秋镇、苇子沟乡、东六镇和二道河子乡,及彰武西部的平安乡、哈尔套镇、满堂红乡和四堡子乡。区域总面积为1 342.21 km2,水土流失面积361.4 km2,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兼有风蚀,主要分布在坡耕地、侵蚀沟及荒坡上。
1.1.2治理措施及规模。根据区域地形特点,治理措施以发展经济林为主,经济林应选适合当地的大扁杏。其次对坡耕地进行治理,措施为梯田。对坡度>15°、
1.1.3治理效益。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以发展经济林为主,措施实施后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栽植3 166.7 hm2的大扁杏,3年后达到盛果期,年增加经济效益3 206万元。对2 153.3 hm2的坡耕地进行梯田改造,年增加粮食产量5 814 t,增加经济效益697.68万元。在生态效益方面,增加3 166.7 hm2的林地面积,林地覆盖率提高2.4个百分点,年涵养水源380.68万m3,保土11.17万t。
1.2北部风沙区生态综合治理
1.2.1区域概况。北部风沙区包括四合城乡、冯家镇、章古台镇、阿尔乡镇、大冷乡、大德乡6个乡镇,区域总面积为1 115.55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390.4 km2,水土流失类型为风蚀。从2005年全省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是全省最严重的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劣,需集中连续治理。
1.2.2治理措施及规模。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应以植物措施为主,植物措施对防沙治沙有较好效果,是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因此综合治理应以生态林为主,辅以发展适量适合沙地生长的经济作物,以提高防沙治沙的经济效益。根据彰武县长期以来的防沙治沙经验,生态林栽植形式为乔灌混交,乔木选杨树、樟子松,灌木选柠条、紫穗槐,沙棘等。具体为: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其中乔木6 500 hm2,灌木700 hm2,发展林间隙地经济作物3 333.3 hm2。对植被覆盖率的疏林地、残次林实行生态修复,规划面积为2.82万hm2,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进而改善生态环境[2-3]。
1.2.3治理效益。风蚀沙化区发展生态林,以生态效益为主,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和实施生态修复2.82万hm2,植被覆盖率可提高6.5%,减少土壤风蚀量22.7万t,蓄水96.52万m3。营造生态林是防沙治沙的有效措施,生态效益显著,其经济效益表现为活立木效益,即树木材积量的增加和林间隙地种植的经济作物[4]。据测算,发展生态林7 200 hm2,年平均增加木材蓄积量1.944万m3,增加经济效益1 166.4万元,林间隙地种植经济作物3 333.3 hm2。以菊芋为例,年效益为22 500元/hm2,种植3 333.3 hm2菊芋,年可获利7 500万元。
2小结
彰武县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治理区域逐年扩大,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群众的生态意识逐步增强,在做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发展生产,提高了经济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参考文献
[1] 姚冬梅.淮南市秋菊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108-110.
>> 盘锦市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龙井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研究 浅谈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武汉城市圈域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宁夏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建议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及治理措施 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保护治理措施 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 浅议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分析 金华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探讨 浅谈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简述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盐池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措施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浅析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整治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李廷友,林振山,谢标.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705-2707.
[3] 余进祥,刘娅菲.农业面源污染理论研究及展望[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137-142.
长期以来,天祝县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长,牲畜增加,草原、林地盲目开垦,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乱采中药材,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建设和保护措施滞后,导致草原严重退化,林木生长缓慢,林草覆盖度下降,加之生产能力低下,农林水牧矛盾突出,经济结构层次低,基础设施薄弱,人口与环境、建设与生态差距越来越大,农牧业经济举步维艰。因此,针对天祝县345万亩的林地、587万亩的草地和80万亩的耕地,如何起到建设与保护,化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矛盾,从根本上改善牧业区、林带边缘区、农田保护区的生态平衡,使全县农牧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实现可持续发展。
天祝县是一个亦农亦牧,且以畜牧业为主的牧业县。以境内的松山滩为例,它是畜牧业生产的最主要基地,拥有110万亩的草场,光热条件好,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适宜的草场可灌溉面积75万亩,但大面积的滩地草场、耕地没有水源得不到灌溉,是草场逐年退化演变为盐渍化,局部已成为荒漠沙化,草地生物根系枯竭极为严重。由于干旱少雨,加之工程性缺水,超载过牧严重,据统计已有64万亩草场退化,7万亩逐渐沙化,整个草原将受到荒漠化的严重威胁。天祝县又地处石羊河水源涵养林的核心区,8万多农牧民长期生存在这一区域,从事生产生活,不断加剧林区、草场生态的恶化,其水源短缺、土地荒芜、人口剧增,势必造成生产能力减弱,农牧民经济收入增长缓慢,基础设施难以实施,返贫现象长期延缓,难以使人与自然得到和谐相处,要遏制逐步恶化的生态环境势头,就必须进行规模治理和采取综合措施。
1实行小流域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1.1首先解决水源,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的改善。
1.2坚持以生态建设和保护为根本,以水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高效利用为核心,上、中、下游统筹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全面深入研究小流域的承载力,按现有水源评估和预测水资源量,全面评价节水潜力,并通过节水治污,经济结构调整,确定水资源的可利用上限。
1.3对缺口水量应尽早规划,实施流域内专项调水工程,由国家给予资金扶持,为“三化”治理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1.4在水源丰富的山区尽可能发展集中的水源灌溉微型工程。
1.5适度开发地下水资源和高效利用集雨节灌工程,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度。
1.6水源适度接合(上下游、左右岸、梁峁界)的山川区应小区域条块分割、大流域结合、适度调整、分类建设、综合治理,建立长效机制。
2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
2.1继续坚持金强川东西两山绿化带建设和其它重点边缘山区的综合治理,围绕退耕还林草区,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牧区水利建设和农村电气化发展,以大工程项目带动大发展,采取禁牧、封山、护林草、育林、改造结合,工程、生态措施并举,山、水、林、牧、田、路、村庄综合治理,保护天然植被,增加人工林植被,扩大林草植被,增强水源涵养能力。
2.2对重点退化草原顺应自然规律进行退耕、封育,合理的、有计划的实施生态移民;开发草原新能源(如利用光伏电源、风能),进行适度开发地下水资源灌溉人工草场,退牧还草、舍饲养殖,适量的有计划的发展畜牧业。
2.3在条件许可下对部分草原禁牧封育,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让草原有一个休养生息的再生过程,对现有的天然林地、草场、湿地进行合理的保护;结合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牧区交错带,以产业化方式发展草畜产业,减少大量撂荒土地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减缓天然草场的压力,重视草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草原的生态需水要求,因地制宜的建设草原,避免不顾实际的生产措施造成经济损失。
2.4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制止草原开荒、超载放牧、围垦湿地、滥采滥挖等人为破坏生态的行为,同时通过发展家庭人工饲草料基地的建设,对天然草场进行轮牧、围栏和禁牧,给草场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
2.5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按《水土保持法》的规定,对25°以上的陡坡地不再开荒种植农作物,实现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只重生态建设向保护建设并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禁止在水源地区采金、采砂、采煤、开矿,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为残存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休养生息的条件。
2.6积极实行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生态建设,引导社会资金和各种生产要素流向生态建设,推动耕地、林地、草地向优势产业集中,按照植物破坏的逆向过渡,先恢复草后恢复林,林草结合带动水源,由林区边缘逐步向中下游推进,发展与开发、生态与环境并举,优势与弱势产业结合,相互化解生产、生活中的矛盾,同时全力做好农牧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
3发展区域优势,减缓资源压力,构建生态平衡
天祝县因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应当有条件的区域重点主攻粮食作物的单产,同时草畜产业作为农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下大力气狠抓落实,实行“林、草、畜”三元结构,林草间作,休牧轮牧,以草定畜,发展舍饲养殖,并采取移民建镇、劳务输出等多种形式,大幅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多方位增加农民收入,最大限度地缓减天然草地、林地破坏,使天然林草地植被得到休养生息和良好的恢复,以减轻人口和载畜量过大对水源涵养林边缘山区生态环境的压力。
环境条件优越的区域,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干旱草原为主的实施牧区水利建设,科学合理的划分退化草场封育区、退耕还林草区、高效农业种植区,加大对人工林草种植区的封育管护力度,保护现有植被,促进植物群落的演替更新,有效遏制和扭转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的势头。
加大对灌区改造的力度,积极推行节约用水,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林草面积,推行高效农业节水技术,推广节水新工艺、新设备,降低单位用水量。抓好抗旱耐旱、低耗水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建立一些高效节水的农牧业示范区,探索高效节水产业发展的路子,引导全社会节水,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实施节水措施,建立节水型社会,建立和完善流域内水源调蓄工程,最大限度的高效利用小流域内的水资源。
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178-01
生态移民是原州区“十二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是一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与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相结合的重大工程。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是改善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恶劣的重要举措,对提高生态移民迁出区植被恢复、构建原州区绿色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针对原州区生态移民迁出区立地条件和气候概况,提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植被恢复治理措施,以供参考。
1 原州区“十二五”期间生态移民任务
根据《宁夏“十二五”生态移民搬迁规划》,“十二五”期间,原州区共计划实施生态移民15 204户61 948人。其中,县内搬迁移民5 983户24 377人,占移民总户数的39.4%;县外搬迁移民9 221户37 571人,占移民总户数的60.6%。移民涉及11个乡镇109个行政村412个自然村。
2 移民迁出区生态环境现状
原州区移民迁出区均处于道路不畅、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偏远山区,区内植被稀少,林草资源匮乏,干旱、冰雹、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严重,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土地肥力大幅下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农业生态平衡失调,群众生活长期贫困。当地农民为了生存,出现了靠山吃山的情况,违背自然规律,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经营,对林草植被滥垦、滥牧,破坏了赖以生产、生活的资源,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由于过度开荒、过度放牧,生态环境承载负荷日益加重,昔日林草茂密的大山日渐呈现出不堪重负的“病态”。要改变这一现状,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进行生态移民,杜绝人类在这些地区的开发性活动,把这些区域强行保护起来,由里而外,大规模地进行保护和恢复生态。这是一种适应客观规律的主动策略,是深入贯彻落实第2轮西部大开发“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固原市原州区生态良性循环的战略选择。
3 移民迁出区生态植被恢复治理措施
林业生态建设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和保证。原州区移民迁出区生态脆弱、环境恶劣,而要走出这一困境,最有效的措施是遵循自然规律,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力度,坚持宜造则造、宜封则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原则,对移民迁出区全面实施植树造林和封禁保护,最终实现人退林进、恢复生态、造福子孙的目标。移民迁出区立地条件差,地形复杂多样,因此要坚持因地制宜、分区分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规模化综合治理,达到移出一片、治理一片、见效一片的目的。一是对迁出区所有耕地要实施退耕还林。二是对宜林荒山、荒地、荒沟、荒滩要进行人工造林。三是对立地条件过差、难以造林的地块要进行封山育林,让其自然修复。四是要将巩固成果与新建工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原有造林地进行补植补造,做到应补尽补,不留死角[2]。
3.1 退耕还林
由于部分移民群众广种薄收的思想还未根本改变,虽然搬迁了,但依然放不下种植多年的耕地,随时会回来耕种。因此,在迁出区,除留1~2间较好的房屋做护林点以外,对其余住宅区要全部拆除平整,拆除电力线路,对所有耕地进行退耕还林。退耕还林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选用云杉、油松、落叶松、杜梨子、山桃、山杏、结杏、早酥梨、刺槐、沙棘、杞柳、柠条等乡土树种,采用鱼鳞坑、反坡带子田、水平沟、集水坑等集流整地方式,进行乔灌草合理搭配[3-4]。在六盘山外缘区的黄铎堡、彭堡2个镇部分区域及张易、开城、中河3个乡镇营造以落叶松、云杉、油松、山桃、山杏、刺槐、沙棘等乡土树种为主的水源涵养林,其主要树种配置模式为:在>25°的坡耕地采用鱼鳞坑整地方式,配置沙棘、山桃等灌木树种;在15~25°坡耕地采用鱼鳞坑、集水坑整地方式,进行针阔混交、乔灌搭配,配置落叶松、云杉、油松、山桃、山杏、沙棘、刺槐等树种;在
在东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三营、头营、彭堡、黄铎堡4个乡镇的部分区域及官厅、河川、寨科、炭山4个乡镇营造以杜梨子、山桃、山杏、结杏、早酥梨、刺槐、杞柳、沙棘、柳树、榆树、新疆杨、柠条等乡土树种为主的水土保持林,其主要树种配置模式为:在>25°的坡耕地采用鱼鳞坑整地方式,配置沙棘、山桃、柠条等灌木树种;在15~25°采用反坡带子田、鱼鳞坑整地方式,进行乔灌搭配,配置山桃、山杏、沙棘、刺槐、杜梨子、杞柳等树种;在
3.2 荒山造林
对移民迁出区的宜林荒山、荒沟、荒滩进行人工造林,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选用油松、落叶松、杜梨子、山桃、山杏、刺槐、沙棘、柠条等乡土树种,采用鱼鳞坑、反坡带子田、水平沟等集流整地方式,进行乔灌草合理搭配。其树种配置模式与退耕还林相同。
3.3 封山育林
对移民迁出区立地条件差,难以造林的地块实施封山育林。封育采取机械围栏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在封育区进行机械围栏、设立固定标志牌、标准样地,并设置专职护林员,加强巡护,提高封育成效。
4 参考文献
[1] 於方,周昊,许申来.生态恢复的环境效应评价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09(1):382-387.
导言
现阶段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三农”问题,而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受其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忽视,将成为阻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新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水平极为迫切,因此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推动新农村的生态平衡。
1、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
第一,生态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五个方面的内容,而村容整洁则是对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要求,可见生态环境治理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生态环境建设是城乡协调发展计划实现的前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强化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文化、稳定农村社会的现实需要,对于解决城乡二元矛盾,协调城乡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三,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农村生态文明包括建设新农村和农村生态保护两个方面,在农村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它要求农民自觉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位置,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谐。
第四,生态环境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物质基础。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和根基,而环境安全问题是农村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只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防止农村环境进一步恶化,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的途径,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新农村环境治理的管理措施
2.1完善相关法律手段
(1)健全环境治理相关法律法规,由于缺乏完善的环境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造成对环境的保护没有深入的落实,环境治理工作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需要从法律的角度将环境保护理念传入农村居民的心中,使其能够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得以充分认识。同时结合农村的具体情况,完善和细化相关管理规范,制定更加健全的法律机制,加强新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2)对环境保护的执法行为进行规范,给予环保部门扣押、冻结、查封、限期治理决定权等执行权利,同时建立各部门联动长效机制、环境警察制度,联合相关管理部门(如铁路、水利、金融、司法、工商、电力等部门)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一些拒绝执行环保处罚的部门采取限贷、限运、限电、限水等,提高环境治理的执法能力,加强管理力度。最后加强司法保障,建立专门的环保法庭、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统一审判相似的环境违法案件和同一类型的案件,保证审判案件的专业性、公正性。在这方面我国部分省份已做出了新的探索,例如江苏省某法院成立了环境保护合议庭、审判庭,其市检察院、中级法院联合颁布了相关的试行规定等。
2.2加强建立保护机制
(1)健全环保执行机制,行政管理是新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必不可少的,根据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实际情况,农村环保机制应当独立于政府的行政管理体系,由政府授予环保部门相应的管理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自主解决环保问题的能力,上级部门可以对下级部门行使直接监督权,另外还需要提高环保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管理能力,重视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2)建立有效监督反馈体系,在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管理过程中,应当及时公开农村环境信息,避免管理中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保证相关的环保法律政策及时的传达给基层的民众,然后农民根据自身实际意愿通过相应的交流平台准确的反馈给政府。避免产生相关管理人员对环保政策和目标的蓄意歪曲等事件。在反馈机制的保障下,还有利于增强个人与环保机构之间的交流,形成有效的监督。
2.3强化管理经济手段
(1)实施“绿色GDP”,将管理不善、人口数量失控、教育低下、自然资源退化、环境污染等造成的经济损失扣除,这种经济管理手段更加注重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考察,有利于新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该种经济手段还要求政府加强环保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有利于真正实现环境、经济的双赢,对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保障。(2)科学合理运用市场机制手段,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与环境保护的规律有机结合,实现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的环境治理,促进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发展。例如在新农村建设时创建肥料、粪便变沼气、秸秆等企业,在处理环境污染问题时由专业的公司提供设备、技术、工作人员,由造成污染的主体对支付污染治理的费用。从而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减少政府的负担。
2.4加大宣传环保知识
首先依靠大众传媒技术和公共舆论的力量,对环保理念进行广泛宣传、正确引导,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将环保意识深入到人们心中。然后再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知识普及,从小学生开始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其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其次是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在治理的过程中有机结合提高村民环境意识、改变种植结构、绿色创建、乡村建设规划等工作。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参与到环境治理中,营造全员环保的氛围。
2.5加强村镇企业治理力度,走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大力推行村内工矿企业清洁生产,加大村镇企业污染治理力度,明确奖惩机制。严格控制村镇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或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的区域,要限制削减总量,不再新建或扩建加重环境污染的项目。在实际生产中,从设备上、工艺上、规划布局上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加强管理,规范生产操作规程。为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打下基础。
2.6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体间的互动与合作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环保部门、村民自治组织以及广大农民群众。地方政府要积极联合当地环保部门,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加大治理资金投入,贯彻落实生态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发挥主导作用。村民自治组织应该要发挥好政府和村民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沟通与合作,积极协助宣传环保知识,提升村民环保意识,严格监督政策落实。加快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向着组织化、合作化、网络化以及系统化方向迈进。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新农村生态环境的管理措施的研究,从中可以发现在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环境治理力度,才有利于改善新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推动新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李凌杰.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探微[J].农业考古,2010,03:345-347.
1工程概况
辽宁省葫芦岛市青山水库工程由青山水库工程及输水工程组成。青山水库坝址位于葫芦岛市绥中县北头道河子村上游,坝址以上控制面积1650km2,占六股河流域的54%。青山水库工程包括主坝、副坝、溢洪道和输水洞;青山水库输水工程线路总长为71.032km。水库总库容6.67亿m3,为大(2)型水库,Ⅱ等工程,最大输水能力为21.05万t/d。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00年一遇。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以向葫芦岛市市区供水、防洪为主,兼顾改善流域下游农业供水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青山水库解决葫芦岛市城市工业与生活用水不足问题,同时提高六股河中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改善了六股河流域下游枯水期及葫芦岛市的生态环境。
2工程建设对周边地区的环境影响
2.1对受水区的水质及水资源的影响
本工程运行后,将关闭辽宁渤海造船厂的稻池乡老水源,年减少地下水取水量292万m3;关闭高塔沿海平原区自来水公司的11眼井,年减少地下水取水量为296万m3,并关闭部分城区自备水源井,减缓并能够逐步改善海水入侵危害。本工程将促进葫芦岛市范围内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使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有力地支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对下游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
青山水库枢纽位于六股河中游,调水水量占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的23%。然而,青山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仅占流域总径流量的48%,坝址下游区间汇入水量达到了2.78亿m3,距坝址约10km处的支流黑水河多年平均汇入水量可达0.91亿m3,同时青山水库为多年调节,在枯水期仍可以保证多年平均流量的10%下泄。因此,从水量上看,调水将使得河流上游回水河段和下游河段水位流量发生变化,下游河段的水位会降低,水量将减少,但工程对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是局部的,主要体现在枯水期。
2.3对项目建设区域景观的影响
由于林地多分布在坡地,水库淹没的主要类型为农田。水库蓄水后林地的景观优势度仍最高。同时水库蓄水增加了水域面积,水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因此,在工程正常运行后,区域景观仍具有较高的干扰阻抗能力和恢复能力。
2.4对六股河鱼类的影响
由于六股河没有珍稀、濒危种类以及洄游性鱼类,大坝的阻隔作用不会对鱼类产生影响。水库蓄水后,动水生境转化为静水生境,库区内适应静水环境的鱼类种类和数量将会有所增加。由于淹没区上游还有上百公里的河段,坝址下游有黑水河和王宝河两条较大的支流,河道内适应动水环境的鱼类仍可以找到适合的栖息地,因此本工程对鱼类的影响较小。综上所述,水库的建设对项目建设区域的原生沙质海岸带及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相对轻微,但对六股河部分河段水环境、水生态、河口生态与水库淹没区和移民安置区环境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库区八家子河流域等矿区污染存在供水安全隐患。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环境治理措施,以确保青山水库的水质安全和周边生态环境不受影响。
3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
3.1青山水库水质保护措施
(1)为了确保青山水库的六股河优质水源不受污染,市政府已划定了青山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在保护区范围内禁止排放对水质造成污染的废水。(2)按照《青山水库工程上游八家子矿区污染风险控制方案》要求,在水库初期蓄水前,现已完成八家子铅锌矿尾矿库大坝防渗加固、截洪导流和污染治理废水回用工程,重点企业治理与关闭工程,受污染土壤和河道底泥清理工程以及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对六股河河源建昌雹神庙锰矿采取停产整顿治理措施,以达到废水零排放。(3)为了确保青山水库上游易受矿区重金属污染的八家子河河水入库,根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关于辽宁省葫芦岛市青山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09]572号)的文件要求,需要在八家子河中游修建八家子河丁家沟拦河导流工程,将八家河河水引到其下游绥中二台子河内。该环保工程包括导流坝和导流隧洞及部分附属工程。截至目前,八家子河丁家沟拦河导流工程已施工近半,其工程总投资约3.20亿元,预计2017年底完工。
3.2青山水库生态下泄流量保护措施
为确保水库下泄不低于0.79m3/s的生态流量,保证下游河道水环境、河道景观用水和生态用水量的要求,水库建立了生态流量在线监测系统,确保水库在初期蓄水和运行期的不同来水保证率条件下,从56m蓄水至输水洞底板高程62.7m期间的生态下泄流量的排放随时有监控记录备查。
3.3青山水库鱼类保护措施
为了对项目建设区域鱼类进行保护,在青山水库管理区内投资建设了鱼类资源增殖放流站,开展鲢鱼、鳙鱼、香鱼和黄颡鱼等鱼类野生亲本捕捞、运输、驯养和人工繁殖放流。该工程投资879.74万元,预计2017年6月完工。
3.4青山水库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措施
青山水库工程移民涉及兴城市、绥中县、建昌县三个县(市),移民总人口17349人,故移民安置的环保问题尤为重要。移民安置工作由以各县(市)为主负责,青山水库管理局为辅配合完成。目前,三期移民安置区已全部建完,除第三期移民要在2016年11月末迁入外,其余已全部入住。安置区和集镇的水土流失防治、水环境保护和垃圾处置等问题已全部解决。兴城市大部分移民已入住兴城市临海产业园区附近的集中安置楼内,靠在周边企业打工、打渔、经商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3.5库区及其周边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1)为了加强库区周边生态环境治理,青山水库在库区、库区上游周边、移民后靠安置点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程。在2015年春,水库周边栽植了大蒙古栎、大五角枫、银杏、云杉、西府海棠等树木、花灌木、花卉共计64种植物,还有经济林、景观树及苹果、梨、枣等果树,绿化总面积64hm2。同时,在库区上游周边的兴城市三道沟区、建昌县八家子区和绥中宽邦区三个区域建设水保林、经济林、护路林、修建排水沟和作业路等。在移民后靠安置点建浆砌石挡墙、浆砌石排水沟及绿化工程等。(2)为了避免在库区周边有放牧、打渔、采砂等违禁行为的发生,保护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下一步要在整个库区周边预埋混凝土桩1500个,用铁丝围栏3000m将整个库区围禁起来,以防止外来人员及牲畜的入侵,便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4.090
河流是城市建设的依托,河道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填湖平壑,压缩着河道的用地空间,造成城市河道行洪能力、污染物容纳量等明显下降。同时,大量的工业、生活污水等排入河流中,导致河流水环境严重污染,水质恶化,给城市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人类大量修筑的是诸如混凝土、砌石等硬质护岸河床,这些硬质河岸严重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使得生物多样性明显丧失,削弱了河道生态的自然修复功能。因此,以生态修复为基础的河道治理是目前城市滨水区建设的发展方向。
1 城市河道治理原则
首先,城市河道的治理必须符合生态优先原则,只有完善丰富了河道的生态完整性,才能提高河道自身的净化能力。城市河道的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分阶段详细规划。第二,城市河道的建设关系着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建设,所以河道治理必须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
2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方法
河道污染生态治理要求从区域生态资源出发,结合各生态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将人类活动对河道系统的破坏降到最低。在城市河道治理中,一定要加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1)充分利用河流地形优势,加强湿地建设。湿地是最符合生态修复的水环境修复技术,河流水量大、污染物浓度小,适合利用湿地的生物修复法。这种方法成本低、运营简单。充分利用浅滩、缓坡等河道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河段,设置橡胶坝、滚水坝、滤水坝等壅水设施,在开阔区域建设河道滞留塘,滞留塘内人工布设水草,对河道两侧的滩地进行整治,在不同水深处种植不同喜好的植物。植物配置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因地制宜,选择生长能力强、根系发达以及耐性强的植物,同时考虑其经济价值与美观价值。通过对植物带的优化,构建出物种多样性S富、水质净化能力强、景观效果美观的河道走廊湿地生态系统,保障河流水质达标出境。
(2)软化河岸。河岸是水陆交接地带,生态边缘效应显著,河岸的生态建设对河道生态系统尤为重要。我国大多数城市河道是以干砌石、浆砌石、混凝土等为材料建造的硬质化河岸,这种硬质化河岸严重破坏了自然河流生态系统。因此,河道治理需要在现代治河理念的指引下开展护岸改造工作。采用新型先进技术,以雷诺护垫、格宾垫、格宾石笼等生态格网或者生态混凝土为材料,建造新型软化河岸,增大驳岸表面的粗糙度,形成水流的多流速变化,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避难、繁衍的场所,为植物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同时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在保证护坡具有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兼顾工程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
(3)加强枯水期河道清污清淤治理。我国降水量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尤其是北方地区,河道径流量受季节的影响颇为明显。枯水季节降水量骤减,同时受冰冻影响,水流缓慢,受河道底泥二次污染,使得河水污染更为严重。因此,利用枯水期对河道进行清污清淤至关重要。城市河道生态清淤,应以控污减排、封闭排污口为基础,选择合理的清淤范围和深度。同时,采用环保型清淤方法和设备,尽量采用抽干清淤,应减少回淤和尽量不搅混水为原则,同时加强排泥场管理,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并及时对所清淤泥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4)恢复河道沿线原生植物群落。植被是河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植被破坏会直接导致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在治理河道时应加快恢复原生植物群落,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同时河道植物群落也能起到保持水土和净化水质的作用,促进河道生态系统的完善。根据植物分布,可将河道沿线由进及远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即喜水植物带、混生低草带以及非喜水植物带。其中,喜水植物带植物种类较少,但生长茂盛;混生低草带植物种类丰富,但是相互牵制,都不能获得竞争优势;非喜水植物带植物种类下降,生物量逐渐增加。因此,在选择种植植物时,必须要考虑植被的垂直和平面配置,河道类型等内容,指导生态护岸植被的科学配置。
(5)丰富河道水流形式,采用复合式河道断面,优化河道断面的流速分布。河道内部建设浮岛、潜坝等,这种河床基底的差异以及水深的分化会提供多样性的河流形态,在局部增加水流形式,使得水体自身更具有灵活性,为水生生物提供更多可供栖息的场所。同时水流形式变化会大幅增加河水含氧量,在水中及水陆交界处创造多样化的生存环境,从而促进水生生物生长。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57
为加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宜君县积极实施黄土高原治理林业示范建设项目,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针,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宜君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为重点,因地制宜,以抗旱造林为主,辅以营造针阔混交和乔灌混交林,扩大和恢复林草植被。
1宜君县的水土流失现状
宜君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缘,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及水流的切割,形成了千沟万壑、山岭起伏的地貌,加之区域小气候的差异,自然侵蚀和加速侵蚀比较明显。长期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近年通过修建小型水库、小型坝塘,改河造田等措施,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通过建设基本农田从地形上改变了原有的坡度,小范围改变了地形,从根本上拦蓄了地表径流,增加了拦泥蓄水能力。实践证明,开展小流域治理,把工程治理与生物措施结合起来,是加快治理水土流失步伐的有效途径。
2生物措施治理情况
宜君县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是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逐步实现水不乱流、泥不出沟,在较短的时期内,使河流泥沙含量明显降低,造福本地群众,惠及下游人民。宜君县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实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建设项目,选择宜君县水土流失严重、具有代表性的青河流域、五里镇河流域和洛河流域作为项目区,由点到面,推动整个水土流失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改善当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流域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治理面积4.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设计面积2.9万亩(青河流域7235亩,五里镇河流域16865亩,洛河流域4900亩),重点示范区面积3470亩;涉及10个乡(镇、林场)26个行政村;营造油松纯林16330亩,侧柏纯林9340亩,核桃纯林400亩,油松刺槐混交林1835亩,油松杜梨混交林685亩,侧柏杜梨混交林170亩,油松连翘黄蔷薇乔灌混交林240亩。封山育林设计面积1.7万亩,均在青河流域,分为善家河、刘家河和石楼三个封育区,其中人促更新3081亩,补植补播1142亩,重点示范区684亩,建封育碑2座,宣传牌4块。
3治理成果及效益分析
宜君县生物措施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9万亩,管护到位,长势良好,成活率在85%以上,封山育林面积1.7万亩,经过一定时期的生长,按照宜君县目前林地的平均生产情况,每公顷蓄积量39.4立方米,可增加森林蓄积量12.09万立方米,按每立方米蓄积200元折算,合2418万元;项目区耕地18多万亩,按治理面积的30%计算,6万亩耕地可得到林地的保护,每亩增产10%~15%,可增产(平均亩产500公斤)粮食300万公斤,年产值300万元以上。4.6万亩林灌年可拦蓄降水979.8万立方米,核算价值5589万元;可增加地表有效水147万立方米,核算价值147万元;净化水质核算价值966万元,涵养水源总价值6702万元。减少土壤肥力损失核算价值16.56万元,减少泥沙淤积数量为2208吨,核算价值9936万元,森林保育土壤的总价值约为17.48万元。
4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宜君县围绕“两线”(210国道、铜黄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重点区、25°以上坡耕地,全力抓好生态工程及种苗基地建设项目,严格标准,确保质量,提高效益,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加快生态恢复重建,扩大林地面积,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同时也存在如下问题:
4.1造林和植被恢复难度越来越大,森林面积提高难度大
宜君县近几年造林绿化成效显著,但是,仍有21.34万亩的宜林荒山荒地需要绿化,而且随着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已经造林绿化,剩余的宜林地多为立地条件差的陡坡地,土壤贫瘠,造林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
4.2森林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森林分布不均
从全县植被现状来看,森林面积达到11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9.6%,但70%以上的森林植被集中于县境西部的土石中山丘陵,范围为:西与建庄林区相连,西南接印台区北山,东到宜君梁,属桥山次生林区东南缘,东南部残塬沟壑区天然植被基本为草灌植被;中部梁峁丘陵区主要为灌木林地,有片状或稀疏的乔木植被,是全县林业生产的主要地方,宜林地占全县林地面积的14.0%,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任务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