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6 09:45:1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学的发展趋势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近些年来,国内某些学者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而以“财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s economics)等名称命名的译著和著作很多。国内的一些学者,如陈共、平新乔、张馨、高培勇、郭庆旺、杨志勇、华民等都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深刻的分析。从国际上看,关于两者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的论述比较详细的主要有《公共经济学手册》第一卷,由《国际税收和财政》杂志在 1994年发起的一次关于公共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的特刊及由《公共经济学杂志》在2002年的一次纪念其创刊而由一些顶尖级的经济学家关于公共经济学发展的总结分析。此外,由于引进的西方文献越来越多,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的认识也逐渐深入。
二、问卷的评介与分析
本人于2005年元旦前后向全球部分大学的从事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经济学家就“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了全球性网络调查。我的问题是:“您如何看待财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本次调查受到来自这些经济学家的数十份电子邮件。这些邮件反映了他们对我所做的调查课题的认识。本文就是选取了部分代表性的经济学家的回信(见附录①)和一些经济学家发表的论文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评介。
詹姆斯•波特巴教授认为,财政学主要是与税收及其相关问题等筹集收入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在税收方面,而公共经济学则包括了大量的与支出政策相关的问题。他认为,医疗保健和医疗援助以及残疾人保险和失业保险都是属于公共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是他感兴趣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属于财政学的领域。
他附件的文章中研究了公共经济学30年(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的发展演变、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角色的一门学问。因为这一角色在不断地变化着,所以公共经济学也成为一个持续演变的领域。一些核心问题被持续关注,例如对不同商品的税率结构应该如何设置;而还有一些问题,例如对发达国家老龄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如何进行改革才是最优等等,最近才成为研究的中心。经济学其他一些分支领域的理论与实证进展为公共经济学提供了新的视野,推动了对其中一些长期存在问题的研究。反之,这一领域出现的问题又推动了新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近30年是公共经济学迅速发展的一个时期。理论和经验上的重要新成果大大提高了我们对诸如各个税种的效率和归宿这样的核心问题的理解,以及对社会保障项目的经济效应以及最优的制度安排的认识。在公共经济学相关经济理论以及支持复杂政策评价的实证分析等两个方面也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在过去的30年间,公共经济学的各个不同部分的进展有快有慢。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主要的研究进展是经济理论在次优税制设计问题上的应用。在70年代晚期以及80年代,家庭和企业数据库的出现促成了人们对税收激励以及其他因素如何影响经济人行为问题的探索。继而公共经济学的经验研究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很多应用计量经济学家也把他们的研究兴趣转向公共财政问题。90年代,实证政治经济学和相关领域的迅速扩张尤为显著。
公共经济学中的很多应用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促使了这一领域里几个二级专门学科的兴起,诸如老年经济学以及教育经济学。这些领域中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不仅关注那些广布于公共经济学范围内的问题,而且也利用其他分支领域发展起来的真知灼见和方法技巧,例如医疗经济学、人口学以及劳动经济学等。
波特巴认为,过去30年发展变化的重大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所得课税对家庭行为的影响;社会保险项目的激励效应;资本所得税的效率和归宿;赤字和跨期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的实证政治经济学;最优所得税和税种的设计以及转移支付等。未来有前途的发展领域则包括了:环境经济学和最适次优政策;老龄经济学;私有化和政府的范围;开放经济中的税收和支出政策;最适社会保险项目的设计;征税与家庭和企业的行为;在生命周期视角中的税收和支出项目以及国防经济学等。
罗宾•鲍德威认为,“公共经济学”这个词语是在20世纪70年代被采纳来取代财政学的,这是因为财政学这个词语似乎是太狭窄了。特别是,许多学者认为财政学太多地集中在筹集收入(税收),而公共经济学则是一个范围更加广泛的词语。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了政府在税收、支出、社会保险和管制等所有的制定政策问题。人们认为财政学这个词语太狭窄了而不能代表本领域的更广范围的研究对象。然而,这两个词语现在都被使用着。他猜测这大概是英语的一般常见问题,有很多词语都有大致相同的意思。
拉本德拉•扎哈认为,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有相当大的部分是重叠的。但是,财政学的研究范围是太狭窄了。财政学几乎是完全研究政府预算的操作(尤其是税收和支出),而公共经济学涉及的更多的是公共部门对经济的干预,它包括了诸如管制和稳定等方面的问题。
财政学权威理查德•马斯格雷夫的《财政理论与实践》是全球各个大学本科生普遍使用的教材,是财政学的经典著作。马斯格雷夫1959年出版的《财政学原理》提出的财政“稳定宏观经济、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的三职能说成为后凯恩斯经济学政府干预经济的代表观点,是现代财政学的奠基之作。他在回信中指出,他写的《财政理论与实践》是30年前完成的著作,他尽管已经94岁高龄,仍然关注财政学的发展变化。他称,他非常后悔看到了财政体制所发生的显著转变。他那一代人还认为财政的建设性和积极作用是对市场的必要补充,应该尽可能少的干预市场。但是,马斯格雷夫一直坚持不懈地认为,公共物品、公正和有效的税制以及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稳定和增长中的经济作用是在财政学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基本观点。他认为,“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显然是有着明显差异的。财政学仅涉及到公共政策的财政工具;而公共经济学则包括了贸易政策、反托拉斯政策和各种形式的管制等所有的工具。他也注意到,许多问题可能是需要许多工具才能解决的,所以,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可能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同时,还有通过共同的预算政策将一串财政工具合并起来的情况。 马丁•费尔德斯坦称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出现了转型。他认为自己当初入门学习的理查德•马斯格雷夫的《财政学原理》(1959)开启了财政学的新纪元,但是,计量经济学研究方面论述的不足反映了当时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同样,马斯格雷夫只是讨论了政府支出的一般原则,其经典著作没有论及政府支出的具体方面,而这也就成为以往30年中公共经济学研究的课题。在论文中,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是交替使用的。
他认为,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财政学理论方面的这些发展其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们在许多重要的财政学问题上,对庞大的专业思想体系进行了分类。尽管它们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表明了一些早期观点的各种错误,提供了基本的分析见解。第二,他们吸引了一代优秀的大学生转向公共经济学领域;其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继续理论研究,而是完善了财政学理论基础,这种新理论的严谨性对他们的实证研究是有益的。
公共经济学方面实证研究的发展将过去30年的研究与以往所有研究区别开来。20世纪60年.代后期与20世纪70年代早期出现了高速计算机、可以依赖的经济计量软件和可读大量数据的机器。这些发展,复杂的经济计量技术和标准装备的大学生对公共经济学实证研究的革命都是关键性的。对税收的计量分析研究成果等实证研究深化了我们关于税收对个人风险影响、税收对公司融资政策的影响以及在经济增长背景下分析税收问题的意义的理解。
财政学研究这种演变的第二个主要方面,一直就是扩大研究主题的范围,它涵盖了政府支出和税收。研究焦点的转移无疑是因为受到政府支出大量增加的刺激。财政学领域因此从研究为基本的政府服务融资的税收转变到公共经济学领域,看到了更宽范围内政府支出的效果。政府支出增加的大部分是为了社会保险项目,公共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正好与之呼应。社会保障养老金、事业保险、工人的补偿金、老年保健医疗和穷人医疗补助计划的增加给理论和实证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20世纪70年代,对稳定政策的分析已主要转向宏观领域,更加强调金融政策,而不仅仅研究通过改变预算赤字和盈余的财政刺激的各种变量。然而,财政学研究如何利用税收规定(如投资税收抵免和折旧扣除)以反周期的方式来刺激企业投资。财政联邦主义也成为了公共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即分析这些政府如何选择它们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更高一级的政府政策(包括地区财政补贴和匹配财政补贴)如何影响这些选择,以及税收和支出方面形成的地区间差异如何影响私人部门的为政府计划的效果。
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马丁教授认为征税和支出问题将继续对公共经济学研究提出挑战。
哈威•罗森的《财政学》目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教材之一。作为马斯格雷夫和费尔德斯坦的学生,他在其《财政学》教材①的前言中写到:“财政学领域已经与上一代有很大不同了。在理论方面,财政学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将对政府开支和政府的分析用基本的经济理论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了。一个主要的例子就是最适税收(optimal taxation)的文献。最适税收就是试图使用标准的经济工具而不是根据一套特别的税制设计原则为政府的财政行为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证方面,最为激动人心的发展就是为了理解支出和税收政策如何影响个人行为和政府本身如何制定政策而广泛应用了计量经济学的工具”。他认为“财政学的发展都是充满着歧义的”。但是他坚定地认为,财政学就是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是分析政府征税和支出政策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河野正道教授认为,日本的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公共经济学的父母是金融(父亲)和福利经济学 (母亲)。公共经济学研究的是次优、公共物品定价、最适税收、最适补贴和外部性等问题。公共经济学涉及的是效率和微观经济特征的问题。而财政学(日本语)则在某种意义上涉及的是宏观经济问题。按照他的理解,财政学是金融(融资)学的一部分,是日本语中很传统的财政学(日语)。现在,金融(融资)不仅仅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财政学,也是私人企业的财政学。这就是为什么它们使用这些词语的原因。他认为,财政学专门研究政府(公共部门)的融资活动。
2)由重视企业内部成本向重视内、外部成本并重;
3)计量由简单的加减向综合化和数学方向发展;
4)以货币计量为主向采用多种综合计量手段并存的阶段发展。
关键词:会计成本;成本概念;传统成本;现代成本
一、会计学中的成本概念
会计学的成本是根据实际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受益的情况汇集和分配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所计算出的一定数量产品或劳务的个别劳动耗费的补偿价值。它可以用来计量企业生产经营性资金耗费、计算企业损益、考核企业耗费水平、限定生产经营性耗费补偿的范围和数量等等。会计学上的成本具有以下特点:
(1)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不涉及企业与外界和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费用。
(2)是对历史的反映。只关心实际发生的成本,不关心未来的产出。
(3)能够以货币加以计量。只核算企业成本中可以在货币支出形态上直接反映出来的部分,不包括应计入而不能在货币形态上直接反映出来的成本。
(4)只计量实物资本成本,不计量人力资本成本。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作了透彻剖析,揭示了成本概念的经济内涵。他指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商品的价值W,用公式表示是W=c+v+m,公式中(c+V)这个部分即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用的劳动价格的部分对于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马克思从耗费和补偿两方面对成本进行论述。成本从耗费的角度看,是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的劳动价值,即(c+v)部分,它是成本最基本的经济内涵;成本从补偿的角度看,是指补偿商品生产中资本消耗的价值尺度,即成本价格,它是成本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即成本是已耗费又必须在价值和实物上得以补偿的支出。马克思的企业成本理论揭示了成本的经济内涵。
(1)从成本的经济性质上看,其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劳动耗费的价值度量,体现了成本的可计量性。
(2)从成本经济内容上看,成本是商品价值(c+v+m)中的前两部分。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而成本是生产该产品的个别劳动耗费,体现了成本的个别性。
(3)从成本经济本质上看,成本是为生产一定数量和质量劳动成果发生劳动耗费的价值补偿,体现了成本的可补偿性。
三、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
(一)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概念
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理论主要是从厂商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在生产经营中如何通过比较各种成本支出方案,最终作出生产决策,即以最小成本支出获得一定利润或以一定成本支出获得最大利润。也就是说,传统成本理论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为出发点,主要研究生产成本问题。传统经济理论中主要包括生产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几个概念及核算方法。
1.生产成本。由于生产过程本身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因此生产过程中所投入和使用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生产成本,经济学中关于企业生产成本的分析一般具有如下基本内容:
(1)短期成本。是指在生产者来不及调整某些生产要素的情况下,生产一定的产出数量所花费的成本。短期成本(TC)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TVC)两部分,前者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后者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呈现递减、不变、递增的态势。短期成本有两个重要概念:平均成本(AC)和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又可分为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总成本(AC)。平均固定成本(AFC)随产量增加而递减: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C)、边际成本(MC)随产量的增加而经历递减、最小、递增三个阶段。
(2)长期成本。是生产者在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数量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所花费的成本。长期成本只包括可变成本,它是短期成本从长期角度看由那些最低值的成本所组成。长期总成本曲线(LC)、平均成本(LAC)曲线分别是短期总成本曲线(SC)、平均成本线(SAC)的包络线。企业可根据长期成本曲线来作出生产规划。
2.边际成本。它是成本计量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边际成本就是指由于厂商产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成本费用。它可以通过总成本增量和总产量增量之比表示出来:MC=dTC/dQ.
由于边际成本即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完全是可变成本增加所引起的,而单位可变成本又存在着先减后增的变化规律,因此作为它变动的结果,边际成本(MC)也必然是一条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边际成本作为一个动态成本的概念,对平均成本(AC)的水平及其变动趋势有着重要影响,表现为:当MC<AC时,AC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当MC>AC时,AC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当MC=AC时,AC为最低。
另外,边际成本分析,也可用于长期所有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动时,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同机会成本一样,边际分析是经济学家系统地考虑各种可替选择成本的关键性概念之一,其重要性甚至高于机会成本。正如斯蒂格利茨在《经济学》中所言,我们最难以做出的决策不是做某事还是不做某事,而是多做还是少做些。
3.机会成本。经济学一般着眼于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故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从事某种选择所必须放弃的最有价值的其他选择。"机会成本不是实际的支出,而是对资源配置的一种度量,表达了稀缺与选择之间的基本选择。其具有以下特征:不是实际的支出,不关心已经发生的成本,而关心未来的产出,是对未来活动结果的预见。
把机会成本作为现实的重要因素,其意义在于:
1)有助于决策者全面考虑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方法,以便为有限的资源寻求最为有利的使用途径;
2)有助于人们理解货币成本和真实经济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也就解决了资源的使用在会计上是盈利,在经济学上是否有效的问题。
(二)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几个重要的成本概念
现代成本理论突破了传统成本理论仅仅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的局限,更注重研究企业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细胞与外界以及企业内部组织之间发生的成本费用。
1.社会成本。所谓社会成本是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考察的进行生产的代价,它既包括各项私人成本,又包括各种各样的外在成本,后者是指由于单个厂商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整个社会利益的损失。比如厂商生产经营中排放废气或污水,会引起空气和水资源的被污染,造成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引起社会环境治理投资或费用的增加。这一部分投资或费用尽管是由于厂商的生产行为引起的,但它并不或不完全直接由排污厂商承担,而是社会来承担。这种成本就叫外在成本。外在成本和"私人成本"的总和构成社会成本。
2.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西方学者对交易成本定义众多,但并无质的差别,只是其侧重点或范围不同而已。科恩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支付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签约的交易费用;二是签约后的事后费用。最后交易费用概念扩展到包括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等等。阿罗使交易费用的概念,更具一般性;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成本、信息成本、政治成本都属于交易成本的范畴。
交易成本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交易成本是发生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离开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交易活动不可能发生,交易成本也就不可能存在,即交易的社会性。
2)交易成本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领域即交易成本不等于生产成本。
3)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成本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
关于交易成本的计算,人们还没有达到像传统成本价格的计算那么精确的程度,但不少新制度经济学家正在完善对交易成本的计算。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诺恩,计算了美国1970年交换部门的交易成本,占美国GDP的45%。张五常估计的香港交易成本占香港GDP的80%,交易成本数额巨大。正如有学者所说:"如果说亚当。斯密时期的经济学家在构造他们的模型时,忽略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所产生的费用的话,那么现代的经济学家再也不能忽略数额巨大的交易费用了。"
四、会计学成本与经济学成本之比较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赋予了成本本质的规定性,体现了成本的个别性和可补偿性,揭示了成本的经济性质,它对于研究对比会计学成本和西方经济学成本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2.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其与传统经济学中的生产成本,边际成本范畴相同。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成本和边际成本概念已经比较成熟,其理论也广泛地运用在会计学实践上。
3.会计学成本与机会成本。在传统会计学上,成本只是企业实际发生的,但忽略了机会成本,经济学则关心企业如何作出生产和定价决策,衡量成本时就包含了所有机会成本。在会计学中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有助于使传统会计在现有以核算为主的基础上加强参与决策,实施适时控制和开展经济分析等功能。例如,目前有学者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主张计量股权资本成本,将其视为真实成本,纳入会计核算中来。机会成本不是对传统会计成本的否定,而是对传统成本分析的补充,扩展了传统会计成本的内涵。
4.会计学成本与社会成本对比。根据马克思的成本概念,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价值消费和补偿的有机统一体。为此,人类的劳动消耗需要补偿,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样需要补偿。而传统会计所依赖的成本概念是立足于企业微观本身来处置成本补偿。若单个企业的生产行为造成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染破坏,而不计入社会成本,就会以牺牲社会环境质量为代价而虚增企业盈利。社会成本概念告诉我们,应从可持续发展实际要求出发,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待成本耗费和补偿问题。为此,众多学者提出将社会责任会计和与之相应的环境会计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在成本中反映企业生产商品对社会资源消耗和损失程度,求得实际成本的真正补偿。
5.会计学成本与交易成本。传统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但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只要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就存在交易成本。根据交易成本相关理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点,是契约联结的网络。企业不仅与人力资本的提供者(雇员、经理)、实物资本的提供者(股东、债权人等)缔约,也与原料供应者、产品购买者缔约,还与政府缔约政府管制契约,与社会缔结有关社会责任的契约,故形成了人力资本成本、信息成本、政治成本、社会成本等一系列成本范畴,这些成本范围随着各种条件的成熟,会最终进入会计成本的研究范围。
会计从来是服从和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运行的状态决定着会计运行的方向。传统会计学成本是适应于传统工业经济,在新的经济下,要求会计模式也要进行相应变革,而经济理论恰恰为会计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通过会计学与经济学成本之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学成本的发展方向,从中可窥视出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1)传统会计成本正从单纯计量过去信息,正向能动地运用信息参与决策,提供未来信息的方向发展,即由静态向动态,由计量过去到计量未来。
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6)05―0005―07
人工神经元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简称ANN,下同)是一门活跃的边缘叉学科,研究它的发展过程和前沿进展趋势问题,对于经济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神经网络理论是用来处理巨量信息和大规模并行计算的基础,既是高度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又是自适应组织系统,可以用来描述认知、决策及控制的智能行为,其核心问题是智能认知与模拟。社会经济本身是一个动态随机的非线性系统,各种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传统的计量统计模型着眼于静态分析,且形式往往过于复杂不易准确掌握,或者包含了很多模糊性和混沌性的因素,不利于经济问题的精确分析。而人工神经元网络则由于其自身具有分布式处理、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鲁棒性、容错性等一系列优良特性,其良好的非线性映射能力避开复杂的参数估计过程,同时又可以灵活方便地对多成因的复杂未知系统进行高精度的建模,为非线性经济系统分析研究提供新的方法。
随着对ANN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领域和范围也越来越广,将ANN模型用于经济领域中的识别、分类和预测等研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同时神经网络理论的优势及其良好的算法、模拟性能也得到了大家广泛的证实和认同。另外,对于其局限性的克服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策略和方法。
一、ANN的技术原理――以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为例
人工神经元网络旨在模拟人脑的知识获得和组织运算过程,是大量简单的神经元广泛联结而成用以模拟人脑思维方式的复杂网络系统。下面以ANN模型中较先进的,也是得到广泛应用的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为例,简要介绍神经网络模型的基本结构和算法流程。
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Self.Organizing Feather maps,简称SOFM)是芬兰学者科荷伦(Teuvo Koho.nen)于1981年提出的。网络的拓扑结构只有两层,即输入层和竞争层(图1)。SOFM网络的工作原理是:当网络接受外界输入模式时,将会分为不同的区域,各区域对输入模式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也就是说,特征相近的输入模式靠得比较近,差异大的分得比较开。在各神经元联结权值的调整过程中,最邻近的神经元相互刺激,而较远的神经元则相互抑制,更远一些则具有较弱的刺激作用。由此可见,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是无监督的分类方法,与传统的分类方法相比,它所形成的分类中心能映射到一个曲面或平面上,并且保持拓扑结构不变。
同其它类型的自组织网络一样,SOFM的激活函数也是二值型函数,即Y=。其算法步骤是:①初始化,从R个输入神经元到输出神经元的权值都进行随机初始化,赋予较小的随机值(0―1);②提供一个新的输入模式Xk=[X1k,X2k,…XRk];③计算输入样本与每个输出神经元之间的欧氏距离,并选取一个最小距离的输出神经元;对于输出神经元j,它和输入模式Xk之间的距离用djk表示,djk=||Xk.Wj||= ;④修改选定的神经元与邻近神经元的连接权值,对于领域外的神经元,其权系数不变Wij(t+1)=Wij(t),对于领域中的神经元,其权系数的修正按下式执行,Wij(t+1)=Wij(t)+y(t)[Xi(t).Wij(t)],其中0
二、人工神经元网络(ANN)在解决经济问题中的优势及特点
有学者已经用人工神经元网络解决诸如会计、审计、金融(破产预测、信誉评估、股票预测、汇率预测、房地产价值评估等)、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增长仿真、国家外债管理模型)、决策支持(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洪水灾害风险预测模拟等)、市场划分(Segments)和生产预测(粮食生产预测、铁路客运市场分析)等方面的问题。由于人工神经元网络具有一系列独特的优良性质,与传统计量方法相比又具有明显的算法优势,可将其用于经济学研究中的识别、分类、预测、经济系统仿真和模拟等方面。目前它的发展已经与传统的计量模型等统计分析方法并驾齐驱,甚至于在前述领域的应用中比传统研究方法更胜一筹。
1.ANN模型具有分布式存储、自组织、自适应(adaptability)、自学习、鲁棒性(robustness)和精确性(accuracy)等优良性质,能完成对环境的适应和对外界事物的有效学习。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网络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进行自组织以适应不同的信息处理的要求。在运算中,知识的获取采用“联想”的方式获得最优匹配解,信息的输出能经过对记忆的处理获得正确和完整的信息。正是由于网络的这种容错性和联想记忆的功能,使人工神经元网络呈现出很强的鲁棒性。在经济研究中可以充分利用神经网络的这些特性建立与研究对象相适应的应用模型,经济生活中涉及的预测预报问题、金融决策与信用评价问题以及分类与决策等问题都可以运用神经网络来解决。比如用BP神经网络预测矿区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问题[2],股票市场行情分析预测等。[3]
2.从理论上看,人工神经元网络具有逼近任意连续映射的能力,即可以充分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且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generalization)。比如,在解决区域经济问题中与其它传统定量分析方法相比较,它能以一个多层前馈型网络来刻画一个高度复杂、高度非线性的映射系统(比如区域经济系统),进行经济系统仿真,通过其任意逼近能力得到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能够考虑变量之间的动态相互影响及作用,并将变量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等影响降到最低。另外,经济数据变量常常是处于经常变动环境中的,因此,ANN模型能够依靠它的泛化能力,通过不断的再学习,能够基于经验对知识进行累积、存储和模式识别,并能不断反映和适应新环境,学到隐含在样本中的有关环境本身的内在规律性。因此,它与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相比较,具有更高的精度(accuracy)、较低的预测风险和较小的误差。在经济研究的实践中,人们建立的汇率预报模型(即前向组合神经网络模型)不仅能准确地拟合汇率的过去值,而且能较精确地预报汇率的未来趋势,预报的结果比统计方法优越。在经济实践中,与计量模型相比,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来预测通货膨胀率、经济周期、电价的边际价格、期货利率以及居民人均收入等准确率更高,效果也更好。因此,人工神经元网络具有很多传统分析方法所不具有的优势。
3.ANN模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系统,有很强的容错性。ANN模型很容易处理环境信息十分复杂、知识背景不清楚的问题或不完整的、模糊不确定或无规律的数据。尤其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用人工神经元网络能够很容易地解决这些问题。它在模式识别、方案决策、知识处理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可学习和自适应不知道或不确定的系统。比如Elman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部分反馈的神经网络,它可以很好的模拟动态系统,特别适用于模拟季节性和循环变动的对象。像股票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循环变动的动态系统,就可以用Elman网络预测股市动向,而失业问题是一个具有季节变动的系统,El.man神经网络同样可以用来预测模拟我国的失业问题。再以技术创新扩散为例,由于技术创新扩散问题非常复杂,涉及众多动态的、不确定性的因素,且系统内各因素之间、扩散系统与扩散环境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联、相干、互动、反馈、自组织等效应关系,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存在困难,且很多数据信息是模糊不确定和无规律性的,在这种情况下,给人们认识和控制扩散过程带来了巨大困难,而以往所采用的方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不能充分包含、反映扩散中的各种非线性关系,难以满足对技术扩散过程进行预测、控制和优化的应用需要,而建立技术创新扩散的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并且经过实践检验效果要优于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
4.由于人工神经元网络在结构上采用大规模并行分布处理方法,信息处理是在大量单元中平行而又有层次地进行,这就使得快速进行大量运算成为可能。神经网络的并行性使得它能够考虑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作用,提高模型拟合的精度。以上文提到的技术创新扩散问题为例,神经网络的这一特性就能够使它准确描述技术创新扩散的内在动因及发展变化规律。另外,由于技术创新扩散涉及众多因素,数据的运算量是非常巨大的,如果采用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很费时费力,并且结果不是很理想。而运用人工神经元网络则能够比较容易的解决这一复杂问题,并且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综合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将人工神经元网络用于研究经济领域中的模拟、识别、分类和预测等是非常具有前景和实际应用价值的。
三、ANN网络模型的主要局限性及其克服策略与方法
1.ANN网络模型的主要局限性
人工神经元网络在解决经济问题中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它自身也存在一些技术上的缺陷和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ANN网络模型是“暗箱”操作,也就是说它的理论基础不强,解释能力较弱。[4]
(2)网络结构设计和参数的选择缺少相应的理论支持,通常依赖于经验选择,基于梯度的学习算法常常会导致网络收敛于局部极值点。
2.克服策略与方法:
(1)对于存在的“暗箱”问题,如果希望对某些未知样本正确率反映较高,或者说推广能力更强,则应该在未知样本附近多选一些训练样本。网络输出的可信度与方差有关,如果输入与权值间的方差越小,则可信度越高。
(2)网络结构问题和参数选择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应满足多种不同要求。由于网络结构设计没有固定的可遵循的模式,有许多参数要靠经验选择,并经试验比较,比如隐层数、隐单元数和连接方式等。而在网络训练过程中也有一些参数要选择,如初始权值,学习步长,动量项系数等。要训练出一个实用网络常常需要大量的试验比较,才能从中选择出效果最好的。我们认为一个较好较便捷的方法是先咨询有关专家,同时要考虑所研究问题自身的特殊性,然后再设计网络结构及训练网络,当然,也有人提出,只保留效果最好的并非最佳方案,更好的方法是用各个网络的加权组合。规模大的网络不但学习时收敛较慢,且更易于避免陷入局部极小。通常情况下,训练样本有限,所以把推广能力作为主要要求,强调选择能达到要求的最小网络,当然这不是唯一的标准。以BP神经网络在房地产评估中的应用为例,通常情况下BP神经网络能使待判别样本分类正确率达到90%以上,但仍然存在误判训练样本,特别是当训练样本很多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其原因主要在于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不合理,收敛速度缓慢,预定选取的允许目标误差不够小等。这时应考虑房地产作为较特殊的商品,影响其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然后对网络的层数、输入输出节点数、隐层数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最后,经过有关学者的研究,如果把距离算法与BP算法相结合,在对网络识别系统结构进行改进和调整之后,能够使网络分类的正确率提高到100%,相应的估价误差就从1.7%降低到0.3%。[5]
(3)ANN模型与多种分析方法融合共同解决经济问题会达到较理想的效果。比如可以与统计分析方法、人工智能方法、专家系统以及粗糙集理论(Roughset)相结合,各种技术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建立集成模型或混合系统其结果会更有效,且这种有效性不是各单部分之间简单相加能够比拟的。比如Taha等人将判别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应用到ANN模型中,结果提高了合同债权结构的预测精度。[6]Lee.Han和Kwon使用了三种混合的ANN模型来预测破产,增强了预测的精度和适应性。[7]以ANN与专家系统结合运用为例,Kuncicky等人就总结出了4种方法:第一种是连接专家系统(connectionist expert system)模型,将全部的或部分的专家系统功能和一种ANN相结合;第二种是符号连接模型,即用符号结构约束神经元网络的构建,然后用到高层认识任务中;第三种是模块化系统模型,将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以模块化的形式用于解决较大的问题;第四种是转化模型,将在专家系统中获得的知识传输给神经网络。[8]这些结合不仅允许ANN应用到决策的各种层次,而且大大提高了网络本身的质量。[4]以预测成都市居民用水量为例,这里采用了自组织方法、改进的算法和两种方法融合――基于自组织方法的神经网络模型三种方法分别进行了预测(结果见表1),从表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两种方法组合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明显优于其他方法,且预测精度很高。[9]
四、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的应用实例分析
人工神经元网络有多种网络模型,就常用的RBF网络与BP网络相比较而言,基于正则化理论的RBF网络学习速度较快,无论网络的函数逼近能力、模式识别能力以及分类能力都优于BP网络,因此这里采用RBF网络来计算区域可持续发展度。要运用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状况,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①构建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指标(由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的选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限于讨论的主题及篇幅,具体过程略),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95%)剔除相关性强的指标,同时去除难以采集数据的指标。最后,我们把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预测指标细分为以下32个(见表2)。②采集相关指标的数据。采集数据的年份要尽可能的多一些,这样训练出来的网络模拟和预测能力会更强一些。③构建RBF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预测网络模型(见图2)。④将采集到的相关指标数据按照公式(1)(对于越大越好的指标)和公式(2)(对于越小越好的指标)进行无纲量化处理。
Zij=yij/ymaxj(1)
Zij=yminj/yij (2)
(i=1,2,…,32;j=1,2,…,6。 ymaxj 和yminj 分别为R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⑤RBF网络的学习与训练。将选出的指标当期值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作为网络的输入,下期值作为其对应的期望输出,送入如图3所示的RBF网络中进行训练。⑥利用MATLAB语言中的人工神经元网络工具箱函数newrbe进行相关的程序编制和计算。
下图是按照上述RBF神经网络模型对西安市做的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度预测图(图4)。当然,如果我们要用其他传统的计量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其运算过程则会非常复杂和繁琐,最终结果可能并不理想。
五、人工神经元网络的发展
趋势及其经济学应用前景
人工神经元网络是一个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边缘叉学科,在各个工程领域均得到成功的应用。展望21世纪中叶,人工神经元网络理论研究将可能在智能和机器关系问题、神经计算与进化计算以及神经网络结构和神经元芯片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方面会有重大突破,而其自身日益强大的外向性、扩展性以及良好的工具性必将进一步带动所有相关学科研究的突飞猛进,甚至产生质的飞跃。目前,大多数用于经济领域的ANN模型多来自科研机构,其产业化的程度并不高,把人工神经元网络应用于经济领域仅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也仅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比较成熟的模型并不多见。人工神经元网络理论自身的发展必然会给经济学研究插上腾飞的翅膀,并将可能成为继数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之后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同时人工神经元网络理论也将必然为经济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以上本文通过对神经网络模型的简要分析,概述了其用于经济学领域的优点和不足,并作了应用模型研究的尝试――通过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的精确量化度量,能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及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对经济学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艳等.基于ANN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
[2]郝全明,李桂荣.人工神经网络在矿区环境污染经济损失预测中的应用[J].黄金,2003,(3):47.50.
[3]叶东毅,刘文标.个股走势模式分类的RBF神经网络方法[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12.15.
[4]张秀艳,徐立本,王萍,马海英.用人工神经网络解决经济问题的有效性和局限性[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6):39.45.
[5]杨黎萌,刘开第.BP神经网络在房地产估价中的应用[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4,(2):105.109.
[6]M.A. Taha, S.C. Park, J. S. Russell.Knowledge.Based DSS for construction contractor prescreening[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5, (1):35.46.
[7]K. C. Lee, I. Han , Y. Kwon. Hybrid neural network models for bankruptcy predictiond[J].Decision support system, 1996, (18):63.72.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武陵源区;旅游发展
武陵源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主要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索溪峪、天子山两个自然风景区组成,面积390.8平方千米,武陵源地区石英砂岩比较多,而且在地表,经过流水的长期,形成了这一地区最奇特的景观——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武陵源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的地区,分布着土家族、苗族、白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地区总人口大多数,具有丰富绚丽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等。
一、武陵源风景区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的旅游热不仅带动了我国各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学术界也出现大批学者投入到我国旅游发展的研究中。向延平基于武陵山区的经验数据,研究了武陵源区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空间相关关系,表明该区域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密切关系外, 也反映了武陵山区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集聚性、 同质性等特征, 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黄忠伟,黄梦哲从区域经济的视角分析了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作者对比分析了我国大陆与台湾旅游发展的差异性,总结出旅游市场发育成熟的国家和地区采取的区域型旅游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另外其他学者也提出了诸如发展乡村旅游,低碳旅游,生态旅游等,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的区域型的发展模式最终也是以实现区域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二、武陵源风景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任何地区的旅游资源的开发都必须要以保护为前提,旅游资源的禀赋才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武陵源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破坏,环境的破坏反过来会对资源禀赋造成侵蚀。当前武陵源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资源破坏、白色垃圾污染、水土流失等等。张家界市环境保护局2012年度环境状况公报表明,武陵源景区地表水水质2012年度各监测断面除黄龙洞达到相应功能区Ⅲ类水质要求,其它各监测断面水质类别均未达到相应功能区Ⅰ类水质要求。据武陵源生态区建设规划(2005—2012)可得,目前,全区水土流失面积高达66826亩,占幅员面积11%,其中,中强度以上的侵蚀面积高达54%。从全区水土流失的区域分布来看,较为严重的主要集中在坡耕地、油桐林粮间作地、紫色砂岩区的疏林及未成林造林地。
目前,武陵源旅游资源的开发仍以山水观光为主导,旅游开发的附加值低,模式简单易于复制和模仿,严重影响到武陵源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的趋势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丰富而具有特色,。武陵源的旅游发展还比较单一,未来发展的道路必须朝着多元复合型升级转型才能跟上旅游资源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也就是这种单一的模式阻碍了旅游资源的集聚效应的发挥。旅游发展的多样化可以赢得更多市场需求,多元复合型发展必然会在多样化发展的过程形成市场的集聚,这样才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更有力的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直每一个旅游景点的难题,武陵源区的旅游资源的发展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在政府的科学指导下稳步进行。武陵源区旅游的建设政府参与必不可少,旅游交通的建设、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保护等等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开发当中适当的引入市场的机制可以更好的解决一些政府力所不及的问题。政府主导与市场参与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好武陵源区的旅游产业。
三、武陵源风景区的发展建议
3.1深入挖掘武陵源区旅游资源禀赋
在经济空间中,各区位上的要素禀赋是不同的,区域性要素分布的空间差异从根本上说是绝对的、普遍的、长期的,从而形成区位优势差异。空间区域上经济活动的产出与区域性主导因素成对称关系。当经济活动与区域性主导要素相符,则产出遵循规模报酬递增的规律。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相同的生产活动在不同的区位上有不同的产出效果,从而获得不同的利润。
独特的自然风光是武陵源旅游资源的优势所在,但现阶段大部分的自然观光旅游的开发都停留在旅游资源的表层,利用效率低,难以形成具有高附加值的旅游景点。相比原始型观光旅游,基于区域视角的一体化综合开发,不仅要保留原始的自然景观,而且在开发中力求环保,在深入挖掘资源禀赋的同时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自然资源的挖掘、改造和发展,需要更符合自然区位条件的现状,融入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从而形成更为强势的区域旅游景点。
3.2发挥武陵源区旅游资源的集聚效应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活动主体根据特定空间的要素享赋差异进行区位选择,不同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特定空间上的集聚,而集聚经济的内在报酬递增效应以及循环累积效应进一步强化了集聚,促进了经济功能区的形成。因而武陵源区旅游资源集聚效应的发挥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
区域型旅游发展模式就是要协调区域优势发展低碳生态的产业链,目前武陵源区的发展大部分还是停留在“吃、穿、住、行、游”等传统旅游产业层面,缺乏多元化、特色化的旅游品牌产品。其中区域型旅游发展模式融当下流行的低碳旅游与生态一体是区域一体化的可持续旅游模式。武陵源区域旅游行业规范、管理体制不健全,服务质偏低,经济效益不高,政府主导的力量不足欠缺。,武陵源区地处偏远的山区,地区发展起步晚,经济发展落后,武陵源区自身人才不足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3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并重
旅游资源的集聚经济,会产生正的外部性经济,但是负的外部性也是经常存在的,这种负的外部性存在会削弱社会福利所得、打破经济自组织的内在机制,地方政府应积极参与作为这种负外部性的补充,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政府与市场互补的特点要求我们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注重发挥二者的长处。市场可以在限定的范围内发挥资源配置的优势,以弥补政府的不足。对于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我们可能更多地需要政府的指导作用,避免市场逐利过程中不适当的行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注: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名称:基于区域经济学的武陵源区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CX2013SP89项目负责人:邹瑶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促进区域科学协调发展,是我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七大、十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指出把“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围绕这一问题,我进行了深入调研,就榆林市区域经济科学的发展作了一些思考,其主要内容阐述如下:
1 榆林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现状
1.1 工业经济飞速发展
200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219.5亿元,增长21.2%,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74.5%,拉动经济增长13.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7.09亿元,增长22.4%。以煤、油、气、盐、电、化、材七大产业为主导的重工业占全部的99.3%,一个以煤油气为骨架的能源工业经济格局基本形成,一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正在这里崛起。
1.2 农村经济形势喜人
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农产品质量全面提高。以草、羊、枣、薯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5%。 此外,特色经济和劳务经济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劳务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都较以往有了大的提高。
1.3 区域经济均有提升
一方面是四大区域的发展,风沙草滩地区的农业、丘陵沟壑区的杂粮、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的红枣和白于山区的薯类都形成了一定规模,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南北部经济的发展,北部工业突飞猛进,并有效的向南部辐射,南部正以新的姿态向前靠近。在南部向北部发展靠近时,速度较为缓慢,信息建设相对滞后,但总体呈现较好的局面。
无论是纵向发展还是区域上的广度推推进,各区域经济都均有有不同幅度的提成,整体经济建设的势头良好,并且落后区域也正在着力提升发展速度。
2 榆林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首先,南北部差距拉大。随着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快速推进,北部县区经济已进入一个超常轨、跳越式发展阶段,而南部县经济仍处在慢车爬坡阶段,与北部相比反差较大。以人均份额计算,北部六县人均国内总产值是南部六县的8.3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是南部六县的16.5倍,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南北部发展严重失衡,差距日益加大。
其次,县区内的区域之间差距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还表现在同一县的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拉大。这种现象在北部县区表现最为突出。以神木县为例,南部一些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上下,而北部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多数在5000元以上。区域之间的差距拉大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关乎到社会问题,也切实关系到全是的发展。
2.2 差距拉大,引发社会问题
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不同区域在解决上学、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时产生了差异。北部县区由于财力的增长,有了调节支出的余地,加快了社会事业有发展。如神木县提出“富县更要富民”的口号,将农村低保补助由480元/年提高到580元/年;并扩大“两免一补”范围,为一半高中生免除学费;此外,神木县拿出足额资金不让百姓因病返贫,实行全民免费医疗。
与北部区域这种积极发展态势形成反差的是,南部各县因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致使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滞后。特别是南部地区由于长期处于不富裕状态,导致了教育、医疗、卫生等人才资源大量外流,使南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长此下去,必然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影响全市改革和发展的推进。
3 榆林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矿产资源的丰欠是形成区域差距的关键原因
北部六县区贮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开发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使得经济规模迅速扩张,并带动了当地其它产业的发展。南部六县虽然探明和正在探明一定的资源贮量,但还未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经济仍然处于以农业为主的阶段。由于农业发展水平低,致使经济收益小,其小康建设在这里还任重道远。
由此可以看出,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产生产据的关键,要想是南部加快建设,就需要在矿产的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下足功夫,否则差距将会逐步加大。
3.2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高低是形成区域差距的重要原因
滩水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有其自身独特优势,这些地区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含量大,农业产业容易形成规模效益,农业产业化前景广阔;边远山区,虽然特色比较明显,但经营规模小,中间环节多,往往是在原始和传统经营模式下运转,农业成本较大,加之受到自然灾害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使这些地方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农业产业化将带来最直接的效益。滩水地区和边远山区农业化水平差距大,导致二者的经济收入的差距也逐渐加大。
3.3 人才缺乏、观念的新旧是形成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观念的新旧是发展快慢的决定因素。落后地区伴随的是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对竞争、市场、创新等现代经营的新理念、新思想的认识和接受,小而全、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观念陈旧导致难以发展,进而人才资源向外流失,从而使这些区域的发展就比其它地方更加困难。
近年来,佳县、清涧、吴堡等县的许多优秀教师、医务工作者向北部县区流动,并且逐渐成为趋势。这种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也从正面证明了人才流失这一现象。
4 推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
4.1 实事求是促进区域科学发展的保障
促进区域科学发展,最关键的是做到“实事求是”,从宏观的角度着眼于全市的经济发展,避免“以偏概全”,尤其是在南北部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情况下,要综合二者的实际情况,从中找到问题的关键,进而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有力的决策。
4.2 制定有效战略,强化执行力是关键
区域经济科学有序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战略。确定战略、做好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性手段,紧紧围绕“三大目标”、“四大经济”,合理规划促进地区之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布局,推进区域经济普遍繁荣。
每一个正确的战略都需要将其落到实处,尤其是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落后区域的就受程度相对较低,这就需要调动各阶层的执行力,共同将基础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推动区域经济建设。
4.3 促进互动,扩大扶持合作领域
结对扶持,互动双赢。在继续开展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结对帮扶活动的同时,要快速推进基于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包括市场、交通、金融、旅游、科技教育一体化进程,大力开展区域之间的合作,鼓励帮扶者和被帮扶者的投资合作,将帮扶援助转化为自我发展能力。要设立欠发达地区发展基金,采取投资补贴或贷款贴息等办法,鼓励本地企业在欠发达地区投资创业。
5 结束语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082-02
一、科学发展观与法治建设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与现代法治精神相契合,对中国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科学理论,为法治提供了思想基础。从功能上来说,科学发展观能够积极促进实现法治的功能。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和谐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法治要通过培植人们对法律的信仰,通过立法、司法、执法等一系列的法治过程来营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障,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实现“五个统筹”、建设和谐社会等目标与原则,必须通过法治建设来实现。因此,我们应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及其指导作用,将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到中国法治建设上来。
二、中原经济区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中原经济区的立法不足
近年来,中原经济区区域内立法主体紧紧围绕本地经济发展加快了立法进程,但进度缓慢且大都站在维护本地区利益的角度,其立法不足主要表现在:(1)立法步伐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中原地区与沿海省份相比,表面上看是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实质上是发展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发展方式粗放问题。如河南是能源大省,许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但在通过过度消耗能源资源换取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脆弱、矿难事故严重等。这些事关中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化解,迫切需要立法的引导、支持和规范。(2)立法存在很多盲点。如河南在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改革方面,目前尚未出台《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规范。(3)相关法律规定滞后。如中原经济区内的建设用地流转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但这超出了中国法律规定的范围,属于对现行法律制度的突破。鉴于此,河南要改进立法技术,及时修改、废止本省土地管理方面不适当的法律规定,为中原经济区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二)中原经济区的行政法治建设问题
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中原经济区区域内城市之间的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致使各地行政执法利益化的程度很高。目前,一些基层执法队伍经费的主要来源是罚款和收费,而且罚的越多、收的越多、返还的越多,致使一些行政执法行为与执法者的自身利益挂钩,结果造成执法行为与执法目的严重背离。有些部门甚至从自身利益出发,给每个执法人员下达罚款任务,开展罚款竞赛;有些部门之间有利争着上,无利躲着走,争管辖、争权力、争罚款、争收费;有些部门对于违法行为不是及时制止,而是任其发展,事后收拾“残局”;有些部门故意设置“圈套”,引诱行政相对人违法,然后施以重罚。
(三)中原经济区的司法建设问题
司法是定纷止争、解决纠纷、化解矛盾、调节利益冲突、实现社会和谐的特殊事业,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司法的地位和作用显然是不可替代的。但目前中原经济区域内,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失职渎职、的行为,同时司法地方保护主义比较盛行,司法机关对本地、外地当事人不能平等对待,做不到一视同仁、公正司法、中立裁判。
三、中原经济区法治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地方立法协作
地方立法协作是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利益诉求,是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协调问题。一方面,区域一体化要求采取一致的规则和行动,建立无壁垒、无障碍、各地利益最大化的共同市场和共同规则;另一方面,只要存在一级利益实体单位,地方保护、立法不协调的倾向就不可避免,就需要建立统一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机制。中原经济区是一个正在兴起的区域经济,需要借鉴其他地方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如长三角三省市共16个城市在经济协作中已开始暴露出各地法规规章冲突、执法依据不一、重复建设、地方保护等问题,急待通过立法协作来协调统一各方利益关系。
(二)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
缺乏明确而严格的的法律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是问题的重要原因。某些权力集中、权力含金量大的行政执法主体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政瑕疵比较突出,在实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权时,同事不同权、同案不同罚、合法不合理,自由裁量权缺乏法治化约束,甚至滋生权力寻租、营私舞弊等腐败问题。必须把追究法律责任作为法律实施的重要环节来抓,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法律责任,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地方司法保护主义严重
目前,在中原经济区内,司法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是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如某些司法机关对本地、外地当事人不能平等对待,做不到一视同仁、公正司法、中立裁判,从而削弱了司法的公信力。对跨区域的涉诉案件和执行案件中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履行能力等不能及时调查、互相公布,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此外,中原经济区内各区域间在司法文书送达与执行方面的协作急需加强,要形成“异地执行公务、当地司法机关支援”的局面,就要加强中原经济区内各区域间在案件调查取证、案件管辖方面的协作,健全区际委托调查取证制度,对区际案件的管辖权问题达成协议。要加强中原经济区内各区域间在法律服务方面的协作,尤其要简化律师异地调查取证或申办执业的手续,对异地司法行政机关提供的律师身份证明予以确认。要加强中原经济区内的区际法律援助,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转办制度,以减轻当事人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四、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中原经济区法治建设的构想
(一)统筹兼顾,加强立法协作
按照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要求加强立法协作,包括立法工作经验的交流、立法信息交流、立法技术的统一,甚至包括法规条文的借鉴。加强立法协作,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1)成立中原经济区立法协调机构,可由中原经济区内的各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或政府法制办主任以及相关法律专家组成。(2)建立和完善立法信息交流平台。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料库,交流区域内立法计划、立法动态、立法信息;针对中原经济区范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参考性意见;提出与区域合作立法有关的建议。(3)创新中原经济区立法程序。要通过举行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或召开新闻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公众对立法工作的意见;各地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除按照《立法法》的规定进行备案外,可以尝试建立地方立法或规范性文件交叉备案制度。(4)协调立法内容。区域内各地区的立法要充分地考虑和兼顾中原经济区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实现立法内容的相对统一。地方立法文件的起草、审查等各个阶段全面把关,消除或减少不同地方的立法在内容上的矛盾和不协调,增强区域内法律规范的统一性与权威性。
(二)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依法行政
1.规范政府行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对于政府而言,法治理念是强调政府只能做法律法规规定的事情,这一理念有助于防止政府随意扩大权力、抑制公民和社会创新活动,甚至侵害公民权利行为的发生。在非市场领域或市场本身无力调节的领域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就要求明确政府的公共职能。
2.规范行政决策和执法行为。建立起良好的决策法治体制机制,保证政府决策、规划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严防引进污染企业和夕阳产业,严防重复建设,劳民伤财,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精力投到消除落后、形成竞争优势上,摒弃“人治”弊端干扰经济发展和法治发展大局。切实规制行政执法行为,尤需制止乱检查、乱罚款、乱摊派、乱收费等侵害市场主体利益的行为。必须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执法工作,通过职能的科学配置,减少执法层次和交叉重迭执法的矛盾,避免执法部门相互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提高执法效率。
3.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削减经济事务行政审批的手续,发展战略经济区统一的电子政务,简化行政流程,建立透明高效的电子政府,以刚性可操作的具体规则,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保证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公平性和公开性。
(三)以人为本,创建司法协作
1.贯彻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保障公民权利。司法机关必须认真贯彻“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在各项司法工作中高度注重依法保障人权。以人为本的文明理念能让司法更具有亲和力,使人们感受到司法的力度和温度、刚性和柔性,从而真正地彰显司法的地位和作用。
2.加强中原经济区内的区际司法协助。要加强中原经济区内各区域间在司法文书送达与执行方面的协作,形成“异地执行公务、当地司法机关支援”的局面。要加强中原经济区内各区域间在案件调查取证、案件管辖方面的协作,健全区际委托调查取证制度,对区际案件的管辖权问题达成协议。
3.消除司法地方保护主义。在中原经济区内,各司法机关要遵循公平、公开和非歧视原则,对本地、外地当事人平等对待,做到一视同仁、公正司法、中立裁判,增强司法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 张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J].法制与经济,2008,(7).
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1999,中译本)认为,传统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周三多等(1999)认为,管理学以提高组织的绩效为目标,研究和探讨组织资源配置的构造、过程、方式方法的应用性理论学科,它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提出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特征,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科学发展观,它不仅体现在经济形态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变革。这说明循环经济已经影响经济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这必然使经济学与管理学呈现一定的循环经济特征。这些新特征使得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二、循环经济下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相互关系分析
循环经济使经济学与管理学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研究,从而使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呈现出新的变化。
(一)人性假设。传统经济学假定人是经济人、理性人,或者是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人,使用均衡理论分析和研究,说明世界的均衡规律与变动趋势,因此更讲求科学性。在循环经济下,经济学的科学性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即在循环经济下,人的需求层次的假定,已经由生理需求阶段上升到安全需求阶段,甚至更高,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已经不再仅仅把眼光放在眼前与单个自我个体,而更多地关注未来与后代,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循环经济下经济人假设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传统管理学多层次、多环境、多时空地研究人性,从而产生了复杂人、社会人、管理人等理论。管理是具体化的、相对的,要解决的问题更趋于动态化与多样化,更讲求艺术性。在循环经济下,管理学的艺术被赋予了新内容,即管理学里的艺术性被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重要性所规制。管理学假设更显社会人特性。
在循环经济下,经济学与管理学在人性假设上趋近,同时,赋予了人与自然、企业与自然的和谐等内容,但经济学仍偏重于解释世界,管理学仍偏重于改造世界。
(二)研究对象和目的。传统经济学更多强调从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角度,或者站在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平衡问题上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追求整个社会或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传统经济学关注企业,目的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在循环经济下,经济学研究对象被扩展,生态环境资源被列入研究范围之内,同时,更多关注企业和自然,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的就不一定与企业最大化目标一致。传统管理学更多强调从单个企业的资源配置角度,或者站在企业或企业集团的角度对现在市场条件下如何实现企业或企业集团内部资源配置最优化角度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在循环经济下,管理学研究对象也同样被扩展,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被广泛考虑,企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管理学追求的目标。
(三)研究内容。传统经济学与传统管理学都研究企业与市场及其相互关系;都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经济学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管理学也有国民经济管理与企业管理;都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但传统经济学研究的更多的是一个更为宏观的问题,强调理论研究和模型分析;传统管理学研究的是更为微观的问题。经济学更多关注的是企业如何在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均衡实现趋势下实现利润最大化,管理学更多关注的是企业如何顺应市场合理配置内部资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在循环经济下,由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问题被纳入经济学研究领域,传统经济学中的宏观性与整体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循环经济下,管理学也同样因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问题引入,更多的从整体或者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当然经济学与管理从整体或长远角度看问题基本出发点可能不完全相同,经济学主要为了探寻人与自然、企业与自然整体均衡问题,管理学主要是为了在人与自然、企业与自然和谐发展下追求企业内部利润最大化问题。在人、企业与自然和谐发展下,管理学更显示出其重要性。
(四)研究方法。传统经济学和传统管理学在各自的发展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方法论。什么是经济分析方法呢?杨小凯认为当代主流经济学家采用的分析框架包含四个层次,即用函数和集合的数学概念来描述经济环境;用数学规划来描述个体的自得行为;更为复杂的数学工具,诸如拓扑学中的不动点定理,则被用来描述自利决策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经济学家提出的问题涉及价值判断,被称为福利或规范分析。这种框架中集中使用了数学模型化方法,这主要是因为借助数学可以降低经济学家之间的沟通费用,数学模型有助于经济学知识的积累。经济学的这种研究方法使经济学与其它社会科学相比,内在逻辑统一,论证严密,知识可积累性强,更符合科学性原则。与经济学相比,管理学缺乏这种内在逻辑统一的方法论。孔茨在1961年和1980年的两篇文章中将管理学研究方法或学派描述为“管理理论丛林”。罗珉(2005)则把管理学研究方法纳入范式研究中。他管理学方法论范式区分为职能主义范式、激进的结构主义范式、诠释型范式和激进的人体模型主义范式四个方面。
在循环经济下,由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引入,经济学研究方法或工具也进一步扩展,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生态学和资源系统工程等都被应用之列,如吴季松(2005b,2006)的研究。这使得经济学更多的引入了大量管理学方法。但经济学在利用数学工具方面仍然是重要的,这维持了经济学内存逻辑性。
三、趋势与建议
(一)趋势。研究认为:在循环经济下,经济学与管理学在人性假设上从“经济人”向“社会人”方向发展;在研究对象和目的上,两者都考虑生态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以追求人、企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的;在研究内容上,由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问题被纳入研究领域,传统经济学中的宏观性与整体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学则更多的从整体或者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经济学主要为了探寻人与自然、企业与自然整体均衡问题,管理学主要是为了在人与自然、企业与自然和谐发展下追求企业内部利润最大化问题;在研究方法上,由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引入,经济学研究方法或工具也进一步扩展,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生态学和资源系统工程等都被应用之列。这使得管理学与经济学在方法与工具上更为趋近。
(二)建议。根据上述结论,在进行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习、教学和研究时,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 人性假设的重新研究和定位。经济学“经济人”假设应顺应人、企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而改变。管理学也将因此加深“社会人”等非完全理性假设的研究。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学 任务 发展趋势
引言
园林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 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 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在景观这个层次上, 低层次上的生态学研究可以得到必要的综合。园林景观生态学给生态学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 已成为当今北美生态学的前沿学科之一。
1、国内中小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的经济活动也越来越频繁,生态和环境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为严重"城市各项功能是否完善!协调是由园林生态系统决定的,同时也决定着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协调了城市各功能区且起到了过度!融合的作用,提供给可持续发展一条有效的途径,所以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构筑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自从提出了生态园林城市目标,作为城市还原组织的园林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全面展开城市的园林生态系统规划,推动了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2、园林景观生态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问题的不断复杂化,传统的园林景观生态学已越来越不适应问题的解决。为了保持未来园林景观生态学的活力,园林景观生态学需要发展得更全面和更平衡。发展景观科学遵循的三个途径是:
2.1尺度一致性
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必须同社会、行政和管理中相关的过程保持尺度一致性。由于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许多土地利用和自然保护问题只有在景观框架下才能有效地解决,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反应在景观尺度上也变得非常重要,因而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景观生态过程研究十分重要。
2.2整体性
即景观科学是:园林景观生态学;经济学和心理学肚会学;包括设计、规划和管理的各学科;d.决策学的有机统一。当前人类对地球和景观的干扰日益严重,产生的问题也日益复杂。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经济学、社会学和其他包括公共管理学在内的各学科在景观尺度上同生态学密切合作。尽管园林景观生态学也提出了一些一般原理,但如何在真实的景观中应用这些原理还不甚清楚;同时,由于实际的景观管理需要多部门的协调组织,许多景观模型只是停留在理论水平上。这些迫切需要将传统的园林景观生态学和其他包括设计、规划、管理以及决策等学科紧密联系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园林景观生态学科研成果和信息在空间规划、决策和实施中的有效性,同时,反过来,提高园林景观生态学在评价各种规划和管理政策效果中的作用。
2.3合作与交流
即决策者、景观研究者和景观使用者之间保持合作和交流。各方之间的合作应该注重景观生态研究中的潜在问题并及早拿出对策,尽量避免对次要问题的过度关注和使用单调的方法。科学家要善于利用各种方式尽快提出他们的见解,高效生动地传达给公众和决策者。要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不仅是园林景观生态学家之间的交流、园林景观生态学家与其他学科研究者的交流,还要进行园林景观生态学与政府、决策者之间的交流,园林景观生态学家与公众的交流。我国目前景观生态学研究受北美学派的影响很大,研究也主要集中于该学派对景观的结构、功能、动态研究上。要使这门学科的发展更具生命力,其应用研究方向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今后我国该领域的研究,一方面应重视格局一过程研究,但还须同时重视应用研究,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与自然环境本底,与北美有着很大的差别,一来现在我们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的环境中;与此同时,人地关系的矛盾仍将是我们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任何科学研究,如果不与社会的生产实践密切结合,那对它自身的发展将是极为不利的。
3、节约型园林――未来园林景观工程的发展道路
新世纪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得到更多的关注,人类渴望自然的景色,城市呼唤自然的绿色,城市与自然逐渐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良好生态系统,生态化是城市园林景观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生态化的园林建设追求的就是一种节约型的园林。节约型园林就是用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投入,获取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园林类型。从目前来看节约型园林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节地型园林,所谓的节地就是在减少园林绿化用地的规划投入的基础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我国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在认真保护城市中原有生态绿地、水面、水系、苗圃、公园前提下,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以最少的改造获得最好的生态效益,达到最大园林绿地综合效益。②节土型园林,在园林景观工程绿化建设中注重节土是节约型绿化重要途径。其要保持地形地貌的完整性和典型性,少用客土,尽量做到土方就地平整,并将场地所有的肥沃表土收集回用,保护土壤中原有的生物物种。③节水型园林,节水型园林提高园林用水的效率,采用开源节流的办法是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④节能型园林,节能型园林建设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力等可再生能源,减少了对电、热等能源的消耗。⑤节材型园林,就是利用地方材料和传统工艺建造能够突出园林绿化的地方特色的园林。
“节约型园林”是未来园林生态建设的一条只要方向,这也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无论是园林绿化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的养护和运营,都需要广大园林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同时还应考虑到每个城市的整体要求,在追求园林艺术的同时合理的配置资源与能源,确保节约型园林建设,实现真正的生态园林。
参考文献:
遥感是从远离地面的不同工作平台上,如高塔、气球、飞机、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等,通过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信息进行探测,然后经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判读分析,对地球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探测与监测的综合性技术。遥感技术从远距离采用高空鸟瞰的形式进行探测,包括多点位、多谱段、多时段和多高度的遥感影像以及多次增强的遥感信息,能提供综合系统性、瞬时或同步性的连续区域性同步信息,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具有很大优越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遥感技术应用越来越广。从陆地的土地覆被变化,城市扩展动态监测评价,土壤侵蚀与地面水污染负荷产生量估算,生物栖息地评价和保护,工程选址以及防护林保护规划和建设。到水域的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环境变迁分析,海面悬浮泥沙、叶绿素含量、黄色物质、海上溢油、赤潮以及热污染等的发现和监测,珊瑚和红树林的现状调查与变化监测,堤坝的规划与水沙平衡分析,水下地形地遥调查以及水域初级生产率的估算。再到大气环境遥感中的城市热岛效应分析,大气污染范围识别与定量评价,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参数化,全球水、气和化学元素等的循环研究,全球环境变化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的评估等,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系统。
一、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1.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
(1)利用红外扫描仪监视石油污染
全球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及其制品高达1000万吨,利用多光谱航片可对海面石油污染进行半定量分析,将彩色航片同步拍照与近红外片做的彩色密度分割图相比较,更精密地判断和解译信息,参照图片画出不同油膜厚度的大致分级图。通过彩色密度分割图像,特别是数字密度分割图,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油量的分布情况。通过彩色密度分割可把相差零点零几厚度的海面油膜区分出层次来,这有利于用航空遥感对海面油的扩散分布和半定量研究。浓度大的地方是黄色,往外扩散的油膜变薄,呈黄紫混在一起的颜色,再往外扩散的油膜就更薄些呈紫色。通过对污染发生后各天的气象卫星图像的对比分析,确定油膜的漂移方向,计算出其扩散速度和扩散面积。
(2)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体富营养化
浮游植物中的叶绿素对蓝紫光和红橙光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当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我们就可以利用遥感技术推算出水体中的叶绿素分布情况。赤潮区的海水光谱特征是藻类、泥沙和海水的复合光谱,另外有机或无机颗粒物也会吸收入射光,影响水体的透明度。
(3)通过遥感技术调查废水污染和泥沙污染
废水的颜色与悬浮物性状千差万别,特征曲线上的反射峰位置和强度也不大一样,可以用多光谱合成图像进行监测。水中悬浮泥沙的浓度和粒径增大,水体反射量也会相应增加,反射峰随之红移,定量判读悬浮泥沙浓度的最佳波段是0.65~0.85微米。
(4)应用红外扫描仪监测水体热污染
应用红外扫描仪记录水体的热辐射能量,真实反映其温度差异。在热红外图像上,热水温度高,辐射能量多,呈浅色调。冷水和冰辐射能量少,呈深色调。热排水口处通常呈白色羽流,利用光学技术和计算机对热图像作密度分割,根据少量的同步实测水温,画出水体等温线。
(5)通过遥感技术分析水域的分布变化和水体沼泽化
水体总体反射率较低,选择1.55~1.75微米波段的多时域影像可以分析水域的分布变化。沼泽化在时域图像上反映为水体面积缩小,从水体向边缘有规律变化,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植被特征。
2.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1)臭氧层
臭氧层位于地球上空25~30千米的平流层中,对0.3米以下紫外区的电磁波有较大吸收,可用紫外波段来测定臭氧层的变化。臭氧层在2.74毫米处也有一个吸收带,可用频率为11O83兆赫兹的地面微波辐射计来测定臭氧在大气中的垂直分布。另外臭氧层会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升温,可使用红外波段来探测,如用7.75~13.3微米热红外探测器测定臭氧层的温度变化,参照浓度与温度的相关关系,推算出臭氧浓度的水平分布。
(2)大气气溶胶
利用遥感图像可分析大气气溶胶的分布和含量,工业烟雾、火灾浓烟和大规模沙尘暴在遥感图像上都有清晰的图像,可以直接圈定其大致范围。利用周期性气象卫星图可监测沙尘运动,估计其运动速度,及时预报沙尘暴。通过卫星资料可及早发现森林火灾,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大比例图片可用来调查城市烟囱的数量和分布,还可以通过烟囱阴影的长度来计算其大致高度。应用计算机对影像进行微密度分割,建立烟雾浓度与影像灰度值的相关关系,可测出烟雾浓度的等值线图。
(3)有害气体
彩红外相片可监测有毒气体对污染源周围树木和农作物的危害情况,通过植物对有害气体的敏感性来推断某地区大气污染的程度和性质。一般污染较轻的地区,植被受污染的情况不宜被人察觉,但其光谱反射率却会明显变化,在遥感影像上表现为灰度的差异。正常生长的植物叶片能强烈反射红外线,在彩红外相片上色泽鲜红明亮。受到污染的叶子,其叶绿素遭到破坏,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下降,其彩红外相片颜色发暗,如白蜡树受污染后呈紫红色,柳树呈品红色略带蓝灰色。
(4)气候变化
美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的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组成的静止气象卫星监测系统昼夜不停地观测地球的气候变化,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大气参数、海洋参数、地表状况、辐射收支和臭氧分布等信息,对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非常重要。
3.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彩红外遥感影像可监测固体废弃物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热红外遥感影像可调查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情况。城市道路宽的呈带状和环状,窄的呈线状,城市广场一般以块状蓝灰色与街道紧密相连于中心地带。居民区呈灰色,高层楼房带有宽长影,平房呈密集排列的小长方块状。水系呈浅蓝色,绿地呈红色。从遥感图像上获取这些信息,对优化城市结构有很大帮助。另外城市里的高大建筑物对太阳辐射和其他热辐射的吸收和释放特性跟以土地和农作物为主要下垫面的郊区有很大不同,利用热红外遥感对城市下垫面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城市的热岛效应。
4.应用遥感技术监控生态环境
遥感影像真实记录地貌形态特征并提供各环境参数的组合情况,根据其空间一致性和差异性进行区域环境范围的生态区划。利用遥感卫星相片还可以编制森林树种、生长状况和森林覆盖图,使用计算机集群分类,精度可高达8O% 。一般野生动物环境与森林植被关系最为密切,通过研究植物的分布与长势可大致确定动物的活动繁殖场所,从而编制森林野生动物保护规划。
5.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自然灾害
遥感技术对于暴雨、水土流失、地震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调查与监测也很有效。比如说地震与地球活动构造块体分布及其活动方式密切相关,利用卫星预测地震技术主要集中在电磁波辐射和电离层异常监测、地表形变监测、红外辐射监测以及卫星重力监测等方面。但由于目前技术条件的限制,地震还是不能准确预测,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几乎震碎了中国人的心,期待有一天,我们中国人能通过遥感技术准确预测地震灾害,今天的悲剧永远不要发生了。
二、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光谱信息成像化,雷达成像多极化,光学探测多向化,地学分析智能化,环境研究动态化以及资源研究定量化,大大提高了遥感技术的实时性和运行性,使其向多尺度、多频率、全天候、高精度和高效快速的目标发展。
1.遥感影像获取技术越来越先进
(1)随着高性能新型传感器研制开发水平以及环境资源遥感对高精度遥感数据要求的提高,高空间和高光谱分辨率已是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技术的总发展趋势。遥感传感器的改进和突破主要集中在成像雷达和光谱仪,高分辨率的遥感资料对地质勘测和海洋陆地生物资源调查十分有效。
(2)雷达遥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获取影像以及穿透地物的能力,在对地观测领域有很大优势。干涉雷达技术、被动微波合成孔径成像技术、三维成像技术以及植物穿透性宽波段雷达技术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实现全天候对地观测的主要技术,大大提高环境资源的动态监测能力。
(3)开发和完善陆地表面温度和发射率的分离技术,定量估算和监测陆地表面的能量交换和平衡过程,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由航天、航空和地面观测台站网络等组成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综合对地观测数据获取系统,具有提供定位、定性和定量以及全天候、全时域和全空间的数据能力,为地学研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以及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科学数据和信息服务。
2.遥感信息处理方法和模型越来越科学
神经网络、小波、分形、认知模型、地学专家知识以及影像处理系统的集成等信息模型和技术,会大大提高多源遥感技术的融合、分类识别以及提取的精度和可靠性。统计分类、模糊技术、专家知识和神经网络分类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复合的分类器,大大提高分类的精度和类数。多平台、多层面、多传感器、多时相、多光谱、多角度以及多空间分辨率的融合与复合应用,是目前遥感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不确定性遥感信息模型和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应用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3.3S一体化
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信息共享的需要以及地球空间与生态环境数据的空间分布式和动态时序等特点,将推动3S一体化。全球定位系统为遥感对地观测信息提供实时或准实时的定位信息和地面高程模型;遥感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自然环境信息,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析提供定位、定性和定量的空间动态数据;地理信息系统为遥感影像处理提供辅助,用于图像处理时的几何配准和辐射订正、选择训练区以及辅助关心区域等。在环境模拟分析中,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可实现环境分析结果的可视化。3S一体化将最终建成新型的地面三维信息和地理编码影像的实时或准实时获取与处理系统。
4.建立高速、高精度和大容量的遥感数据处理系统
随着3S一体化,资源与环境的遥感数据量和计算机处理量也将大幅度增加,遥感数据处理系统就必须要有更高的处理速度和精度。神经网络具有全并行处理、自适应学习和联想功能等特点,在解决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等特大复杂的数据信息方面有明显优势。认真总结专家知识,建立知识库,寻求研究定量精确化算法,发展快速有效的遥感数据压缩算法,建立高速、高精度和大容量的遥感数据处理系统。
5.建立国家环境资源信息系统
国家环境资源信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环境资源数据库是国家环境资源信息系统的核心。我们要提高对环境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为我国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和决策支持。
6.建立国家环境遥感应用系统
国家环境遥感应用系统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环境监测数据,建立天地一体化的国家级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预报系统以及重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系统,可定期报告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状况。环境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是其支撑系统,在各种应用软件的辅助下实现环境遥感数据的存储、处理和管理;环境遥感专业应用系统是其应用平台,在环境专业模型的支持下实现环境遥感数据的环境应用;环境遥感决策支持系统是其最上层系统,在环境预测评价和决策模型的驱动下进行环境预测评价分析,制定环境保护的辅助决策方案;数据网络环境是其数据输入和输出的开放网络环境,实现环境海量数据的快速流通。
总之,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有广泛应用,随着科学的进步,遥感技术会越来越先进,其所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1. 任源,杨晓晶. 遥感技术在现代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环境保护科学第33卷第3期,2007
2. 王旭,徐永花,李莉. 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地下水第29卷第3期,2007
一、研究的理论支持
京津冀“大旅游区”协同发展的前提是京津冀旅游合作。区域旅游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整体市场和总体经营目标达到预期意愿,使得各方利益均衡共赢,长久稳定的协同发展。因此本文对京津冀“大旅游区”发展的分析借助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理论。
“共生”这一概念来源于生态学。是指不同物种依靠某种物质联系并持久稳定的相互依存。
共生理论最初由袁纯清(1998)从生物学领域引入到社会学领域。构成共生系统最基本的三要素是: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其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它是能促成共生系统产生新的能量进行生产和交换的必备物质条件;共生模式是关键,它是共生单元按照一定方式进行能量、物质、信息交流形成的共生关系,从行为模式上看,存在寄生共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从组织程度上看,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共生环境是外部条件,是除去共生单位之外的所有要素的总和,又称为共生关系。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衔接通道称为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间物质、信息、能量相互作用的平台,是构成共生关系的基础。
二、京津冀“大旅游区”合作条件分析
共生关系构成的条件:共生单元质参量的兼容性;存在确定的共生界面;共生单元间的同质度或关联度决定共生方式。
(一)京津冀“大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完整性
质参量反映共生单元内在性质,其中对共生关系起主导作用的叫主质参量。在京津冀“大旅游区”协同发展中,主质参量是区域内完整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的愿望。
京津冀三地地域相连,文化相通。长城、坝上草原、燕山山脉、沿海水域、皇家文化等旅游资源打破地域界限贯穿整个“大旅游区”,具备整合打造旅游产品的共生基础。另外,由于旅游业创汇强、拉动性大的特点,可以使政府、企业、居民同时受益。在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进程中,政府意识到只有合作才能互惠;旅游企业看到做大旅游才能扩大知名度,增加利润;当地居民认识到参与旅游可以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因此,旅游供给方有强烈发展旅游的欲望,并在主质参量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兼容性,能够解决旅游合作中利益让渡的问题,为共生关系形成奠定基础。
(二)京津冀“大旅游区”地缘邻近,交通便捷
京津冀“大旅游区”位于中国环渤海中心地带,多条铁路、公路贯穿其中,交通便捷,促进旅游各要素的流动。国家主要铁路干线,京哈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通过该区域,方便对外联系;石太线、大秦线、京原线、丰沙大线、朔黄线、邯长线等与地方铁路干线衔接,形成四通的铁路疏散系统。高速公路交通网络同样便捷,京哈、京沪、京台、京昆、京港澳、京新、京藏7条高速公路从北京辐射延伸; 长深、大广、济广3条纵向高速公路和荣乌、青银、青蓝3条横向高速公路贯穿“大旅游区”加强对外联系;京津、京津塘、唐曹、沿海、唐港、东港、威青等高速公路,连接“大旅游区”与沿海港口,形成发达的高速公路集疏系统。“大旅游区”也建立了立体化交通网络。高铁1小时都市圈,公路3小时都市圈,极大的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有利于规划跨区域旅游线路。基于此,京津冀“大旅游区”具备了良好的地域空间关系和交通网络这一共生界面。
此外,京津冀地缘邻近,文脉相通,自古被誉为“燕赵大地”。在“大旅游区”许多文化现象相互趋同、相互交融,特别是语言、服饰、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等。地域一体,文化一脉造就了地缘文化融合机制这一共生界面,有利于旅游交流合作,促进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
(三)京津冀“大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
京津冀“大旅游区” 旅游资源种类繁多。自然旅游资源有坝上草原、燕山山地、太行山脉、滨海湿地;人文旅游资源,包括世界文化遗产10处(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故宫、长城、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大运河、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占到全国46处世界遗产总量的 1/5,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北京、天津、承德、保定),县级市(区)历史文化名城2个(正定、山海关)。
由此可见,“大旅游区”旅游资源同质度或关联度大。首先,旅游资源相似度大。自然旅游资源山地景观、坝上草原、生态湿地连成片;人文旅游资源皇家文化、燕赵文化、革命胜地文脉相承。这种同质化旅游资源,再加上地域上相邻的优势,构建旅游圈和完整旅游线路成为该区域产品优势。如:由北京平谷区、天津蓟县、河北遵化市、三河市、兴隆县5县市构成的“京东休闲旅游区”;北京延庆县、河北怀来县、赤城县、崇礼县、涿鹿县构成的“京西北旅游圈”;北京房山区、河北涿州、涞水、易县、涞源构成的“首都西南生态与文化旅游发展带”等旅游联合体。京津冀联合北京房山区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燕国大将乐毅墓和涿州博物馆启动“燕国达人游”,打造“运河观光带”,推出10条红色旅游路线和6条精品线路:京东皇家文化游、燕山文化体验游、河流域美食游、京东精品商务游、冀东抗日红色游、特色地质科普游。
其次,旅游资源互补性强。北京皇家文化、四合院民居;河北燕赵文化、美丽山水;天津邮轮港口、洋楼景观。三地在旅游协同发展中利用资源互补优势,串联旅游产品,打造世界级的精品旅游。
三、京津冀“大旅游区”合作模式分析
(一)共生组织模式
共生组织模式是共生单元之间的资源、信息、能量流动的连续性和紧密性。可分为四种类型: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京津冀旅游合作实现了旅游线路串联、旅游活动联办、共建信息平台、投融资平台、联合执法、旅游交通共同完善等。可见,京津冀“大旅游区”共生组织模式从点共生过渡到间歇共生,正在走连续共生的道路,尚未达到一体化共生。一体化共生要求在资源、文化、信息、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政策制度等方面采取全方位的合作,这是京津冀“大旅游区”的理想组织共生模式。
(二)共生行为模式
共生行为模式是共生单元之间资源、能量、信息和利益的流向。可分为四种类型: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其中寄生和偏利共生利益偏于一方,不适合旅游合作;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达到了旅游合作的目的共同获利,但是非对称性会使利益非配产生不均,不适合长期的旅游合作。由于京津冀三地旅游发展水平差异、资源优势特点、区位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京津冀三地的旅游合作仍处于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最理想的共生行为模式是对称性互惠共生,区域旅游中的资源、能量、信息、利益自由流动,通过协调重组或功能创新,产生独特的、具有竞争力的、不易被模仿的区域旅游资源,构建和谐统一的区域旅游,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京津冀“大旅游区”发展对策
基于以上对京津冀“大旅游区”合作发展现状的分析,京津冀“大旅游”旅游协同发展是符合共生理论的。整合好旅游资源,完善好交通网络,建立好协调互补机制,加强政府合作,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前景可观。
(一)共同规划,整合旅游线路
根据京津冀“大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完整性,策划覆盖“大旅游区”的旅游线路,突出旅游产品的地域完整性和文脉的连续性,实现相同或相近类型的旅游景区串联。根据京津冀“大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搭配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串联,例如:观自然风光―赏民俗风情―享阳光、沙滩。最后,用成熟的旅游产品带新生旅游产品,提高新生旅游景区的知名度。
(二)完善交通网络,提升服务设置
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是发展旅游的基础。京津冀“大旅游区”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城市轨道方面完善交通网络。争取实现相邻城市之间1.5小时以内通达。开通京津冀旅游直通车,争取实现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沧州五地旅游畅通无阻。提供交通一卡通服务,实现轻松转场,一卡走遍京津冀。同时,加大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三)建立协调互补机制
京津冀三地旅游资源特色明显。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天津邮轮港口资源独有;河北生态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能够很好的互补北京、天津。京津冀“大旅游区”长效发展必须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特别是利益补偿机制。在旅游合作中使获利较大的地方政府,适当的让渡自己的资源、权利和利益,把旅游合作建立在利益互补、共赢的基础上。而且,通过利益补偿机制,对参与合作的旅游企业或地方政府,短期内的利益损失给予补偿,短期内的回报给与政策上的倾斜,以保证短期利益。同时,提高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保证旅游合作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享受着第五次技术革命带来的冲击,信息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由于科技进步、医学科学领域中新技术、新学科的不断涌现以及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加之信息传播手段飞速发展,人们对生命和健康的诠释进一步深入,医学模式已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医疗卫生工作任务发生改变,推进着继续医学教育的改革,继续医学教育的内涵更加广泛。但是,无论怎么改革,都离不开其自身的宗旨和目的。继续医学教育应该遵循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在发展中改革?如何在改革中创新?对此,我们作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深入的思考和清醒的认识。
1"互联网+"背景下,继续医学教育目标的多元化
从单纯的技术目标转向为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本的全面发展目标。医学教育的过程是连续的、统一的、终身的。每个个体在完成医学院校教育后将进入住院医师培训或者研究生教育再进入继续医学教育直至整个职业生涯,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是每个卫生技术人员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继续医学教育的目标具体体现在:①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能够注重自身的发展,学会终身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操守;②在本专业领域内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项目,逐步增强指导他人学习和工作的能力;③不断加强自身专业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的为病患服务[1]。随着我国卫生体制、人事制度的改革,竞争机制的引入,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终身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继续医学教育目标的多元化使我们除了要求医务人员要提高技术能力以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素质以适应社会的日益进步、病种的不断变化、人们卫生观念的逐步转变、医疗消费供求矛盾的突出和医学伦理关系的演化[2]。
2"互联网+"背景下,继续医学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应符合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同时还要注意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并重,重点推广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项目。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讲求实效以及按需施教的原则,根据学习的对象、条件以及内容等不同的具体情况,采用专题研讨会、学术讲座、专题调研和考察、案例分析讨论、临床病理讨论、教学查房、技术操作示教、短期培训或长期培训以及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的自学等多种方式组织实施。传统的继续医学教育的资源及内容主要是依靠纸张的印刷来进行传播和交流。由于这种传播媒介的单一和落后,致使只有少部分人员能够占有、利用继续医学教育资源。当今学习型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务工作者要根据各自的工作岗位及生活需要,终身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使自身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互联网+"背景下的继续医学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育,通过建立现代通信平台和完善的运行机制能够支持和促进知识的继续医学教育内容的公开和共享[3]。
3"互联网+"背景下,继续医学教育主题的永恒性
法律教育与医德培养是继续医学教育的永恒的主题。长久以来,医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是医学教育的薄弱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法律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公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学法、懂法、守法的同时还要不断增强法制观念以及个人职业道德修养。道德观念的进步会促使法律制度的完善,法律的权威又保障了道德的完善[4]。医疗法律的学习,能够提高和促进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医德是医务人员从业的基本条件,其外部形象、职业态度、业务能力正是医德内涵的体现。同时,医务人员还要不断加强医学伦理道德的学习,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医学伦理问题。作为医务人员,就要不断加强学习,能够平衡现代技术和伦理原则的碰撞和冲突,使现代技术能够造福人类,更好的为病患服务。
4"互联网+"背景下,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和考核的持续性
"互联网+"背景下,持续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和考核,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取得规定的学分的完成情况作为卫技人员年度考核是否达标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聘任、技术职务晋升以及执业医师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5]。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早已成为优化继续教育结构、提高在职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活跃医院学术氛围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活动。只有加强考核和管理,才能保证继续医学教育的稳定发展。当前,继续医学教育宏观调控尚需健全,我们对此要加以重视和加大调控力度,建立合理、科学、实用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和考核体系。"互联网+"背景下继续医学教育形式多样,尤其是远程医学教育以其教育性、开放性、自主性和交互性,使不同地区、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的卫生技术人员的需要得到满足,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可以自由地对学习地点、学习时间(时段)、学习方式和内容进行选择,"按需学习"的需求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能够得以实现和满足,但其收效和质量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监督。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强化硬件设施平台的建设,同时还要重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继续医学教育学习考核的加强,切实全面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6,7]。
总之,继续医学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连续的、统一的、终身的学习过程,作为医务人员要认清在"互联网+"背景下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努力提高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加强自身道德和职业修养,更好的为病患、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冼利青,吴少林,莫益勇,苏慧萍,陈德.论信息社会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发展趋势[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5, 21(1):23-25.
[2] 方华,宋咏堂. 从医学目的转变看医学继续教育的现代要求[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9, 19(20):3192-3193.
[3] 薛海东.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及其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医院管理杂志,2005,12(1):79-81.
[4] 许世琴.浅谈新形势下护士法律意识的培养[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3):470-471.
戈.医学会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 2(3):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