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9 15:34: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图书管理基础知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煤矿开采突出煤层,要采取防范突出措施和人身事故的综合措施外,还要加强管理,确保防突的各种综合措施的实施。加强技术管理工作应从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制订并严格执行计划、技术、财务、器材供应、监督检查等方面的防治突出的各种管理制度。
1、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技术管理
突出矿井要按其特殊规律进行技术管理。避免煤与瓦斯突出的技术工作,采取以防范突出技术措施为主,采取突出危险性预测、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及安全防护措施。
1.1正确确定煤层、区域和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煤层、某一区域及采掘工作面都要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划分其突出的危险性,以采取不同的技术管理措施。对矿井确定各煤层、采区及采掘工作面,有无突出危险是技术管理的首要问题。正确预测突出危险性,对煤矿安全生产、正确指导防突措施的合理应用有利。
1.2正确选择、编制防突措施
基于突出煤层、突出区域不同的生产条件及突出特点,在制定防突措施中,要正确选择防突措施,按突出特征判断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类型以选择防突技术措施,不应照搬硬套,也不能随意选用,应考虑技术经济合理性。
正确选择、编制防突措施是在准确的瓦斯地质资料和突出危险性预测的基础上进行。防突措施计划由煤矿技术负责人,组织生产、技术、地测、通风、安监、供应、财务等科室共同编制,并吸收基层、技术干部和工人的意见,上报审批。已批准的措施,单位要向全体人员贯彻,贯彻措施由区、队长负责,技术人员向全体工人传达,使防突措施人人皆知、全员领会。
技术人员要深入现场指导、检查,严把技术关。指派专人负责收集施工中的数据,如钻孔数、孔距、孔径、孔深、爆破效果、瓦斯涌出量、瓦斯排放有效半径等。
1.3抓好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这一环节
在突出危险区域或工作面作业,采取防治突出措施后,要对所采取的防突措施进行效果检验。若各项测定的指标,都降低到规定突出危险的临界值以下、防治突出措施有效时,才能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施工。临界值的确定要按各个矿井、煤层、区域、采掘工作面进行大量实测,并收集、分析资料,得出矿区的临界值。在未取得本矿区实测临界值之前,仍按《防突规定》中规定的临界值执行。
1.4加强矿井地质测量工作
这项工作是防治突出工作的基础,防治措施选择,取决于对煤层赋存、瓦斯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掌握状况。应将地测部门进行的大量观测,收集的瓦斯地质资料和编制的瓦斯地质图作为防突工作的重要依据。地测工作是防治突出工作的基础。
在具体工作中要按《防突规定》中的规定,突出矿井地质测量工作。
1.5搞好开采突出煤层的专门设计
如果发现防治突出专门设计中规定的工程、设备和安全设施不符合规定或未竣工或不能正常运行时,所验收的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都不得移交生产。
设计时要考虑井巷施工问题。突出矿井的巷道布置应满足规定要求。突出矿井、有突出煤层的采区、突出煤层工作面都有独立的回风系统。采区回风巷是专用回风巷。
要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检测手段。突出矿井必须加强瓦斯监测和采用先进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仪表和手段。
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现场管理
发生重大突出事故时,会使矿井受到严重损失和人员伤亡。煤矿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有效避免和消除突出的发生。还要强调现场管理工作,使防突工作落实到实处。
2.1加强防突措施的施工管理
在突出矿井中,经常出现在实施防突措施中出现突出,其原因主要有措施不得力、或未按措施实施。因此,有时即使采取了措施,也可能实现不了防治突出的目的。例如:现场常用的深孔松动爆破,其工作面的炮眼数目、眼距、眼深、装药量、封孔方式等在防突措施中有明确规定,若在施工中不认真执行措施,可能出现孔数不够、深度不够等,会在松动爆破后,还出现突出。必须加强现场的施工管理。
2.2加强采掘工作
采掘工作要紧密配合防突措施进行,工作面的支护型式、采掘机械的使用、推进度等,均要和施工阶段的煤层瓦斯涌出状况和动力征兆适应,防止因采掘工作的盲目进行而发生事故。如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增大或有瓦斯动力现象征兆,要改变作业方式、支护型式及工作面推进度以控制突出。
2.3加强瓦斯地质工作
突出矿井中现场瓦斯地质工作非常重要。做好地质预报,要提前通知施工部门注意工作地点前方可能发生的地质构造和瓦斯涌出状况,并报告矿技术负责人。要制定措施,确保安全施工。在每次突出后,要配合防突专职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做好详细记录,收集资料。
2.4加强爆破管理
不管是深孔松动爆破、震动性爆破、掘进爆破还是回采爆破,落煤中的爆破工序本身就是诱导与激发突出的因素。加强爆破管理是防止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重要措施。要在不同的爆破地点编制专门的爆破措施,制定的措施都要由相关单位和负责人审批。规定炮眼布置:孔数、孔径、孔距、孔深、角度、装药量、起爆材料、起爆顺序、联爆方法、发爆器选型、爆破母线、爆破地点、爆破制度等。
一、前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尤其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当前高校图书馆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现阶段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出现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图书馆多媒体资源在向数字化的方向转变,传统形态的纸质资源向着规模化的方向转变,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的创建、存储和传播。需要注意的是,图书馆数字资源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弊端,这就需要对高校图书馆进行全面的知识整合。做好图书馆的知识整合工作,需要以知识管理为基础。
二、高校图书馆知识整合的重要意义
高校图书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能够为高校学生们提供良好的服务。高校图书馆进行知识整合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高校图书馆进行知识整合,能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共享,提供良好的知识。图书馆知识整合能够为读者创造获取知识和交流的重要平台,人们在对知识进行获取的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经济的兴起阶段、知识需求的高涨阶段以及知识技术的保障阶段。第二,高校图书馆知识整合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高校图书馆通过知识的整合,能够对各种层次的知识进行重新的组合和类聚,这样能够形成一个全新知识体系。通过开展高校图书馆知识的整合工作,能够对高校图书馆知识方面的异构性进行有效的消除,还能够为图书馆员的日常活动提供良好保障,这样能够对读者的学习和工作提供相应的服务。高校图书馆进行知识整合工作还能够促进知识创新和共享工作的顺利进行,逐渐提升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对图书馆业务各个方面出现的数字统计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并且创造出更多的知识交流活动,逐渐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1]。
三、高校图书馆知识整合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一)高校图书馆知识需求与构成分析
高校图书馆在进行全面有效的知识整合工作之前,需要对图书馆已经拥有的知识资源以及需要不断补充的资源进行了解,主要包括图书馆的通用知识资源、业务部门的通用知识资源以及专家、教授和学生们的特殊知识资源等,同时还需要对高校图书馆内部知识资源的存储方式、类型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察。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知识的构成情况进行全面掌握,能够对整个高校知识库的内容进行划分,从而设计出合理的数据结构,这就为后续进行知识库的规划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针对高校图书馆知识的需求进行有效分析,能够对不同业务部门和岗位之间的职责进行探讨,从而有效促进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各个部门的共同协作,增强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的运作效率[2]。
(二)规划和设计相应的知识分类标准
针对高校图书馆知识做好相应的资源构成和需求分析工作之后,需要对涉及到的知识类别进行细化、分类,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可以将通用的资源分类标准当成基准,同时还需要参考高校图书馆知识的分布规划情况、高校图书馆知识体系以及学校的学科设置情况等。在对高校图书馆知识分类标准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时候,需要有效识别高校图书馆馆藏体系中的隐性知识,并将其显性化。这项工作是高校图书馆知识整合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于最终的知识整合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三)规划和开发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系统
对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开发,是当前对高校图书馆知识进行整合的重要工作之一,这项工作在实施的时候,需要重点把握图书馆知识资源管理系统通用性和个性化的关系。想要提升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通用性,需要积极使用一些大众化的软件功能,并不需要每个部门均使用一些专门的特定性功能,而是需要对这些软件功能表现效果进行相应的设置。而在提升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个性化的过程中,需要对高校读者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并对相应的知识库系统进行个性化的定制,这样能够针对各个部门、岗位、读者之间的需求进行有效满足。充分结合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中通用性和个性化的关系,能够促进图书馆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并推进高校图书馆知识的良好共享效果[4]。
(四)设立查询和维护图书馆知识库的知识主管
高校图书馆中需要设立相应的知识主管,这样能够有效促进知识管理系统的良性运行,对知识资源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知识主管主要负责的工作和责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知识主管需要对高校图书馆的通用知识资源和环境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并针对图书馆的各项信息进行掌握,同时还需要了解到图书馆受众的知识需求情况[5]。第二,知识主管需要为创建图书馆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而努力,高校图书馆需要一个经验互享、创新氛围较为浓厚、学习气氛较为良好、合作过程充满信任和热情的良好环境,这其中就需要知识主管的不断努力,知识主管能够及时了解到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情况,读者的实际需求,以及图书馆的发展需要,从而及时采用有效的措施和步骤改进高校图书馆的现有工作情况。知识主管能够对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知识资源进行全面有效的整理,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类存储,这样对于读者快速查找到自身需要的图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第三,知识主管需要对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同时还需要积极协助相关部门的工作,满足高校图书馆受众的一些个性化需求。同时积极接收读者的反馈信息,并以此为根据,对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这样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有效推进高校图书馆的现代知识管理和创新。
(五)积极建立和应用知识交流平台,推动学习型组织文化建设
积极建立起知识交流平台,能对高校图书馆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开发,有效使用该平台,能够让读者们获取到更多更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知识,这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高校图书馆在进行知识整合的过程中,积极创建其良好的学习协作组织,能够对读者和馆员的专业技能、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分享和展现。当前高校图书馆积极鼓励图书馆管理员不断学习知识,通常是通过开展学术性讲座的形式和发表一些论文的形式进行的。同时图书馆管理员还能够自行进行有效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在一些论坛和网上课程上进行学习,这样能够和其他学员进行全面的交流和沟通,从而积极分享自身的学习经验。通过建立和积极使用知识交流平台,这种自主学习方法在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中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管理员们的日常学习通过这个交流平台能取得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在知识交流平台上,管理员们能够积极应用其在线留言系统,对于一些读者的问题进行解答,针对较难的问题还能够将其存储在数据库系统之中,为读者们提供反复查询的机会和条件。
(六)有效建立起基于知识管理的参考咨询服务机制
高校图书馆在进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和参考咨询的服务机制具有较多的联系和契合点,这两者都是为了积极推进知识的创新和共享,因而可以有效建立起基于知识管理的参考咨询服务机制,这样能够有效发挥两者的作用,并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工作的顺利实施。高校图书馆将知识服务作为重要的工作方向,这样就不能够对知识管理的工作有所忽视,而是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从知识创新的角度出发,把知识管理的思想有效贯穿到现代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工作当中,并对现代的信息技术和高校图书馆管理员们的业务能力进行有效的利用,针对知识的隐性资源进行充分的显性化,这对于有效实现高校图书馆馆藏知识资源的作用和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还能够积极推进现代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知识服务和信息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determines the quality and safety engineering. The quality control of concrete is the difficulty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must be strictly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o achieve quality control.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and mainly elaborat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of concrete.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4
一、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1.1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第一要素,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应该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强度。在科学部门所配出来的配合比例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施工的现况,当施工现场的运输设备、气温等发生了变化之时,应该根据变化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例。
1.2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易性,指的是混凝土在搅拌时的粘聚性、流动性、保水性等性能的综合。如果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就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或者振捣不实。只有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才便于振实,不会发生离析的现象。
1.3振捣过程。混凝土在浇筑时有没有经过充分的振捣,是影响混凝土最终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浇筑时振捣不良引起混凝土内部出现蜂窝、孔洞等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施工单位要重视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应该由专业的人员,采取专业的操作来进行。
1.4施工人员。作为施工的操作者和指挥者,施工人员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是无可置疑的。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控制各个环节,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和质量管理体系。为了问题能够得到切实的解决,还应该从技术和管理措施两个方面来约束有关的部门和人员,最终用人员的素质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的配料与搅拌。混凝土的制作过程就是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然后通过搅拌使水泥、砂、石等成为均质的混凝土。在进场前,应对所有的原材料进行仔细的检查,如水泥的品种、级别、出厂日期等,而且需要对安定性等重要性能指标进行复验,从而保证水泥的质量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对水泥的质量存有不确定的地方或者水泥的出厂时间已经超过了3个月,必须对其做复验,使用时以复验结果为依据。
2.1.1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根据实际施工中采用的原料进行,同时为了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以及工作性能等要求,应按照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案等标准进行试验、试配,切忌根据经验配合比,而且配合比的制定必须保证合理、经济。在生产混凝土时,砂、石的实际含水量可能会高于或低于设计的配合比,所以搅拌之前,应先对砂、石的含水量进行测定,并以此结果调整材料的用量,从而提出合理的配合比。
2.1.2搅拌。高质量的混凝土除了要求搅拌机的合理性,同时必须有合理的搅拌制度作为支持,即一次投料量、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等。型号不同,搅拌机的进料容量也不一样,因此一次投放量必须符合搅拌机的容量限制要求。投料顺序对于混凝土质量和搅拌机的生产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施工中常用的投料顺序为,一次投料法,二次投料法,两次加水法。施工配料就是根据施工配合比以及施工现场搅拌机的型号,确定现场搅拌时一次投料量。搅拌混凝土时,根据计算出的各组成材料的一次投料量,按重投放。(这段感觉有点乱)
2.2混凝土施工方法。混凝土浇筑之前,首先要确定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等是否与施工要求的标准一直;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数量、位置和保护层的厚度,并在隐蔽工程记录表中详细记录检查结果;检查模板内是否有杂物以及钢筋上是否有油污,有的话要及时清理。在进行地基或基土上的混凝土浇筑时,要确保没有淤泥与杂物,同时具有良好的排水和防水设施。对于未风化的岩土来说,要用水进行清洗;而干燥非粘性土,也可用水湿润,但这两者都不能有积水残留。雨雪天气,浇筑混凝土不宜在露天环境中进行。应从高向低处分层浇筑混凝土,同时因捣实方法、结构的配筋情况等来确定每层的厚度。竖向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定期观察模板、支架、钢筋等的情况,如果有变形、移位的情况出现,要及时进行纠正。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而使得模板空间的填充充实,确保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拆模后,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不粗糙。要联系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如果不得不间歇临时停工,则尽量缩短间隔时间。而且要保证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内完成混凝土运输、浇筑以及间歇等全部工作,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三、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3.1 混凝土的配置。(1)配合比的换算。在实验室环境下得出的配合比,所使用的各级骨料是以饱和面干状态存在的,并且不含有超逊径颗粒,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级骨料里不可避免的会含有一些超逊径颗粒,含水量也大多超过饱和面干状态。因此,必须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实验室配合比进行换算,调整量一般等于该级超径量与逊径量之和减去次一级超径量与上一级逊径量之和,从而将实验室配比转化为施工配比。(2)和易性的提高。和易性是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粘聚性、流动性等多种性能的综合表述,如果混凝土的和易性不良,那么就容易出现离析或振捣不实的现象,造成质量缺陷。在不少工程中,技术人员在配置混凝土时都会选择一些低坍落度、低水量,强调振实的工艺来确保混凝土质量,但是这种方法却容易诱发孔洞、蜂窝等质量缺陷。所以,可以采用掺入高效减水剂的方式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从而兼顾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以利于浇筑振实,避免产生泌水或离析现象。
3.2 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在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定到混凝土的养护整个施工环节中,浇筑和振捣无疑是最重要的部分。浇筑之后出现在外观上的孔洞、蜂窝、麻面、气孔等由于较为明显,因此,比较容易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但是,在其内部产生的孔洞和蜂窝则容易被人们所忽视,进而对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除了要加强对振捣工人的业务培训之外,还要注意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确保整个振捣过程的连续性和及时性,在振捣结束之后,还可以通过放射性探伤的方法对振捣质量进行检测,以免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
3.3 混凝土的变形和裂缝。混凝土的变形主要分为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温度变形、湿胀干缩变形、自生体积变形四类,其中干缩裂缝的产生原因为混凝土在成形之后没有得到良好的养护,在风吹日晒下,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迅速蒸发,在体积收缩的过程中受到内部混凝土的阻碍,进而产生拉引力,最终导致混凝土表面的开裂;也有可能是构件体积的收缩受到了垫层或地基的束缚,进而出现干缩裂缝。另外,在配置过程中粉砂使用过多、振捣过度也有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干缩开裂。
以人为本,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全方位服务好读者是中小学图书管理员职业道德素养的核心内容。因此,爱岗敬业、勤奋好学、服务读者、礼貌待人是图书管理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1. 敬业爱岗
敬业就是要充分认识图书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其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具有自豪感和荣誉感,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具有高度的劳动热情,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爱岗就是要热爱本职工作,安心于本职岗位,恪尽职守地做好图书管理工作,努力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高图书管理能力。
2. 勤奋好学
有些人认为,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简单重复,只要做到按时上班、勤快服务就好了,用不着学习、钻研,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勤奋好学不仅是中小学图书馆事业发展对管理员的基本要求,也是职业进取精神的一种体现,图书管理员只有不断地吸取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才能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图书管理水平。并且要有终身学习意识,要经常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有了能力才能为读者做好高质量的服务。
3. 服务读者
读者(包括教师和学生)是中小学图书管理员直接的服务对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为读者服务。因此,图书管理员对事业的忠诚,对图书管理工作的热爱,都体现在对读者的认识上,这也是一种职业责任。这就需要培养一种精神,一种以服务师生为荣、以服务师生为乐的精神。中小学图书管理员的服务对象很大一部分是学生,我们对学生要表现出充分的尊重,要礼貌待人,在与学生交往时态度上要诚恳和气,言语上要谈吐文明,行为上要举止谦恭。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良好的服务态度体现了一个优秀图书管理员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精神风貌。
二、图书管理员应具备的业务能力素养
随着中小学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要掌握图书管理业务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宏观思维、逻辑推理、预测分析、信息处理与心理研究等能力,这样的知识能力结构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中小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1. 常规图书管理知识
常规图书管理知识是中小学图书管理员最基本的业务能力素养,也是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每个图书管理员均应努力学习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精通图书管理的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管理能力。每个图书管理员应了解读者的需求,能根据读者的需求选购、充实自己图书馆的藏书;每个图书管理员要熟悉自己图书馆藏书的分类方法,以便能快速、准确地找出读者需要的图书;每个图书管理员要能对选购的图书加工:编号、盖章、写(贴)书标、登记入册等。
2. 综合分析能力
信息时代的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不能仅仅埋在资料堆里,也要有宏观思维,能够从积累资料入手,从大处着眼,收集积累细小的信息。图书管理人员要把纷繁复杂的资料收集、整理、归纳、研究、储存、检索,然后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认识其内在的联系与发展变化规律,并能从某些信息资料中分析推断出一些有用的微观信息,为读者提供方便。
3. 较高的心理素质
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的用户(读者)的需求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图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直接为读者提供信息和资料,并从他们那里获得反馈信息,这就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具有分析读者的心理特征、活动过程和行为需要等能力。因此,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知道学生的心理需求,以便能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三、图书管理员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素养
图书馆是人类智力资源中心,是传承文化和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是精神文明的窗口。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专业知识,并重视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们认为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以下,两大类:
第一类是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中小学图书管理员既要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文化知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理化、天地生”等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文化知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史哲、政经法”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外语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写工作计划和总结,起草报告、文件等,能够做一些文献综述、索引等工作,以便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同时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
1 图书馆RFID智能管理系统的原理与特点
RFID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识别技术,即无线射频识别,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它利用先进的RFID技术,将门禁、校园卡、图书标签、标签转换装置、自助借还机、移动盘点平台和馆员工作站系统软件融合为一体,实现了迄今最便捷的图书管理自助功能。它具有以下特点。
(1)简化读者借还书手续,缩短了图书流通周期,提高图书借阅率,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图书馆公共服务职能。
(2)利用移动盘点平台为图书馆提供全新盘点模式,降低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幅提高图书盘点及错架图书整理效率。
(3)图书定位使读者方便快捷查找错架图书,挖掘出潜在图书资源,提高图书资料利用率。
(4)安全门禁系统支持离线与在线工作模式,未借出图书通过门禁时,系统会自动发出声光报警,防止图书被带出图书馆,防盗技术更强,系统更安全、可靠。(如表1所示)
2 图书馆实施RFID智能管理系统的基础保障
随着图书馆长期的文献积累,无限增长的馆藏文献和有限的图书馆馆舍面积成为制约图书馆发展的尖锐矛盾;同时也无法适应RFID图书馆管理系统要求的一门式管理模式。图书馆首先对原有图书馆馆舍进行了大规模地改造工程,图书馆的原有建筑是框架结构,大开间、大跨度,改造工程只需要将原来各个独立书库、阅览室的隔墙打开,将其合并形成开放式的借阅。
2.1 图书馆馆舍的改造与利用
由于农大图书馆是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老式图书馆,随着学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学生数量猛增,教师队伍也随之发展壮大,图书馆读者群数量同时随之增多,而图书馆馆舍面积维持在原有的基础上没有大的改观,使得图书馆借阅环境和阅览空间紧张,同时对门厅进行改造,安装了RFID项目的安全门禁系统及电子大屏幕,充分利用图书馆有限的馆舍面积,提升了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同时改善了图书馆愉悦的学习环境、温馨的文化氛围和浓厚的人文气息,为RFID项目的实施提供基础。
2.2 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的调整
2.2.1 首先对改造后的图书馆馆藏文献进行馆藏结构调整
图书馆馆员对各个时代的文献资源进行甄别,部分脱离时展的旧观念、旧知识、旧技术以及部分老化、破损、低借阅率的图书文献进行剔旧处理。调整初期遵循图书馆文献剔旧工作的原则和规律,从该馆整体馆藏文献的针对性、完整性、系统性、未来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本着藏以致用,高效服务,发挥馆藏功能,满足读者需求的原则,以及保持该馆馆藏文献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馆藏的专业性与任务相一致的原则,对原有馆藏文献保留了各个时期具有经典性、代表性的著作,摒弃过时、陈旧的内容和学术观点,增强藏书活力和利用率,节约藏书空间,保证馆藏文献有效地反映最新知识和科技成果。
农大图书馆是学校教学、科研的信息服务中心,具有符合学校教学、科研发展的馆藏文献特色。在长期的图书馆馆藏文献建设中,突出与学校专业发展相适应的馆藏文献的收藏;有超前服务的藏书思想,对于一些与学校专业设置相关的领域以及专业拓展的书籍,图书馆馆员要有能力做出判断,在藏书剔旧过程中,对于非专业性图书的剔除从宽处置,一般普及性图书及发展较快的应用科学图书,保存期可以短些,而对于专业性图书的剔除要从严处置,避免造成文献的流失。并在工作过程中按照该馆文献剔旧工作统一的标准执行,如,内容陈旧,不宜久藏的图书;复本量过多,长期压架无人利用的图书;破损的、质量低劣的图书;专业不对口的图书,图书馆馆员根据该馆读者需求、馆藏特色对部分图书进行剔旧,同时设置密集书库。对尚有一定参考、利用价值的书刊,做下架处理,移至密集书库,并在自动化系统中,标明此书在密集库,以供少数读者查阅。这样既保留了馆藏资源,又使得馆藏资源不流失。优化了馆藏结构。
2.2.2 对剔旧后的图书文献资源进行数据结构调整,以适应图书馆RFID技术的应用
对于原有图书馆馆藏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按照图书馆RFID智能管理系统的要求,图书馆将实行开放式、一门式服务,根据改造后图书馆馆舍的实际情况,对原图书馆各书库、阅览室的图书、期刊文献资源进行调整、合并,按照大类分别放置,保存了原有工具书库,将其与过期期刊合并存放成为综合借阅室,而现刊则根据图书按照大类归属于各个书库,形成了以第一和第二自然科学借阅室,以及第一和第二社会科学借阅室和综合借阅室为基础的开放式服务模式,满足了图书馆RFID智能管理系统借阅模式的需求。
山东农业大学选用的是远望谷集团公司的图书馆RFID智能管理系统,必须通过标签转换系统将RFID唯一识别信息与图书唯一条形码信息实施绑定,并将RFID技术与现有图书馆管理系统(ILAS)挂接,实现对图书、读者详细信息的访问,从而将RFID技术集成到现有图书馆管理(ILAS)系统中,实现与现有图书管理软件(ILAS)的无缝链接。因此,图书馆需将调整合并后的图书馆文献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对缺失书标的图书补贴书标,有利于顺架工作的开展,将完成调整的图书由原来的馆藏地点转换到新的馆藏地点,即转馆藏,对每一本图示进行夹芯片(RFID电子标签)工作,并通过标签转换装置将数据信息转换到芯片(RFID电子标签)上,就是转数据,这些工作的顺利完成使图书馆原有的条形码借阅模式改为图书芯片借阅模式,为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保障。
3 图书馆实施RFID智能管理系统的体会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386―01
引言
峻德煤矿开拓工作面已施工至三水平(-500标高),南北两个区域都已形成全风压系统。峻德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瓦斯自然灾害比较严重,自“4.27”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以来,峻德煤矿在学习南方突出矿井防治技术,防治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探索、创新,形成了峻德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的思想、路线、方法和技术,提高了防治水平和防治效果,有效避免了煤与瓦斯突出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峻德煤矿严格执行“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预测预报做到“物探先行、钻探验证”,有效的控制了石门揭煤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
一、矿井概况
峻德煤矿是鹤岗煤田最南部的一个矿井,南北走向长最大6.258公里,平均为5.426公里,东西倾斜长最大为4.088公里,平均为3.584公里。井田面积20.16平方公里,可采煤层23个。年产量300万吨,开采深度800米;矿井通风方式为两翼中央混合式,三台主扇联合运转,总风量2.34万立方米/分。开采标高为20.15~-619.85m。
二、防突技术及管理
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在揭突出煤层前必须采取包括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最后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
1、石门揭突出煤层预测、效果检验及管理制度
1)超前探钻
以《防突规定》为基础工作面提前20米探清前方煤层、断层、瓦斯等其他地质情况,为防止误揭煤层和断层造成煤与瓦斯突出,我们采取施工超前钻孔的方法。要求采取53125原则来预测前方的突出危险性,在巷道前进方向左右两帮每隔50米交替施工钻场,每个钻场内设计3个超前钻孔,每个钻孔长度设计为120米,超前钻孔的终孔位置在巷道轮廓线外5米。
2)测压钻孔
我们采用被动式测压法对煤层进行测压,为准确测定煤层瓦斯压力,在施工超前钻的钻场内施工一个测压钻孔。
3)钻屑解吸指标
突出煤层的效果检验技术以《防突规定》的规范为基础,在结合矿井防突工作中摸索的实际经验,在效果检验中我们采用h2或K1值来进行判定。
在工作面上部、下部、中部、左部、右部五个适当的位置用钻机施工钻孔取样进行钻屑解吸试验,钻屑量的测定从钻孔第lm开始,每施工lm用专用煤粉袋收集孔口钻屑,并装进小玻璃瓶内,放进解吸仪器内的解吸室内,钻屑量的临界值采用《细则》规定的h2=200pa;K=0.5mL/(g-min)。
为了提高预测预报的可靠性,采取了以下管理制度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①施工超前钻孔必须严格按措施执行,钻孔的方位、角度、长度严禁随意改动,施工完超前钻孔必须有验收单位进行验收并签字。
②测压钻孔必须采用封孔泵进行注浆封孔。
③钻孔封孔长度不得小于9m。封孔材料为水泥砂浆,水泥砂浆用注浆泵注入钻孔。
④测压钻孔施工完后应在24小时内完成钻孔封孔工作,在完成封孔工作24小时后进行测定工作。
⑤压力表应至少3d观测一次。根据煤层瓦斯压力及透气性大小的不同,其观测时间一般需20~30d以上。在观测中发现瓦斯压力值在开始测定的一周内变化较大时,则应适当缩短观测时间间隔。如果压力变化在3d内小于0.015MPa测压工作即可结束;否则应延长测压时间。
⑥钻孔施工、指标测定由专人负责,以消除由于施工与测定技术差异引起的操作误差。
⑦使用解吸仪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
⑧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详细记录预测及效检过程中的各种动力现象。
2、岩巷石门揭煤消突技术及管理制度
当预测有突出危险时,及时采取消突措施,不能盲目进尺。根据矿井瓦斯预抽半径3m的经验数据,采取的主要防突措施是在工作面距煤层法向10米的距离时停止前进,施工27-35个30-50米深的钻孔,75mm直径瓦斯预抽钻孔,保护控制范围巷道轮廓线外12米。
为了有效地实施对煤层瓦斯消突预抽效果,并在施工钻孔期间保障安全,其抽放钻孔的管理十分重要,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①在消突钻孔施工过程中,要详细记录动力现象,如喷孔、卡钻、响煤炮等,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处理。
②施工消突钻孔必须上好防喷孔装置,进行边施工钻孔边预抽,防喷孔装置必须保证严密不漏气,有效地预抽孔内的瓦斯,防止喷孔伤人。
③施工完钻孔要及时对抽,必须用封孔泵封孔,封孔长度为9米,确保封孔严密,有效地预抽进行消突。
④在煤体卸压区域,钻孔布置要合理,提高瓦斯抽放量,让钻孔处于岩壁完整区域内,如有裂隙及时进行封堵。
⑤要保证消突钻孔成孔的质量,如遇煤体软,瓦斯量大顶钻、塌孔,要先进行预抽,预抽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施工,并采用三棱钻杆。
⑥施工完消突钻孔后,要进行跟踪观测钻孔内的瓦斯浓度、负压、流量、温度和煤层瓦斯压力值等参数,并计算出抽放出的瓦斯量及瓦斯压力下降的规律,及时掌握预抽效果,为下步生产提供依据。
三、效果分析
1、石门揭煤提前预抽不仅有效治理了工作面瓦斯问题,而且大幅降低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明显减少了突出预测超限次数,从而提高了巷道掘进速度。
2、工作面消突钻孔的立体设计优化技术提高了钻孔卸压排放消突效果,减少了消突钻孔施工的盲目性。
3、操作的规范化提高了防突预测及效检的可靠性,为矿井深水平防突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3—0029—03
进入21世纪,信息化的主要特征为数字化和网络化,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改革的总体方针定位为以网络环境为基础的信息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换言之,培养具有现代信息知识与技术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已是当务之急。高校图书馆一线和二线工作人员只有全面掌握现代信息知识与技术技能才能适应高层次和多层次读者服务群的不同需要,只有认真研究现代信息传播特色及服务方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的学习研究。为此,高校相关领导部门应加强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最终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率的网络时代的新型图书资料管理队伍,适应数字网络时代图书资料工作发展的需要。
一、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图书管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如上所述,随着数字网络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运作已从传统手工操作转向现代化的信息化、电脑化、无纸化。换言之,过去那种靠手工、靠人力、单一低效的、封闭式的图书管理和服务方式有些已经过时,有些正在过时,有些即将过时,因为传统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师生对信息的海量需求。只有实施继续教育,在观念、能力、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上根本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才能适应网络时代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专业人才和服务的要求。
(二)教学科研服务工作的需要
在高校图书馆的各种功能与作用中,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是首要任务之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学科间及学科间的知识相互渗透交叉,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发现、新专利不断涌现,教学科研人员不断增长的信息知识需求与图书馆的信息知识提供和服务水平之间的不平衡显得尤为突出。可见,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网络信息运用能力,为教学人员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使文献信息更科学、更系统、更有学科研究利用价值。总之,使图书资料工作人员的工作价值体现在全方位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中。
(三)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和知识更新的需要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数字网络技术引入了图书资料服务领域,使传统的图书服务方式及内部结构发生了根本性革新。因此,信息时代的图书管理人员为适应网络时展需要和工作要求,应该通过自我或培训等继续教育方式更新或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即在掌握扎实的图书馆专业基础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基本而必要的网络及信息技术知识和计算机运用能力。与此同时,具有一定的外语,特别是英语的水平与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总之,图书管理与服务人员只有在更好地掌握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才能提高现代信息管理水平,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四)图书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
众所周知,人才是构成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最具能动性的要素。同样,在影响高校图书资料发挥最大功效的诸多因素中,图书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宗旨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流的服务,因此,衡量工作水平与能力的标志应为能否为教师学生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务和是否满足师生教学科研与学习的需求。由于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对象是多层次的,对文献的利用是多方面的,需要提供的情报检索和文献信息服务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服务的对象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着不同的社会生活、家庭教育,甚至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图书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与限制,人们还没有认识到,随着高校的扩招、生源的扩大、学生成分的复杂化、多地区化、国际化,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即高校图书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系统的图书馆专业知识,更要掌握现代管理知识以及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同时,还要提高与各类读者的沟通能力,创造和谐氛围,减少误解与摩擦,从而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显然,要建立一支适应信息时代变化与要求的高素质的图书管理队伍,利用继续教育的方式对高校图书管理人员进行服务意识、心理沟通等素质提升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二、继续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如上所述,网络时代图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与挑战,而实施继续教育则需要一个科学严谨、系统有序的计划与安排。因此,高校要实现继续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就要制定明确的发展纲要,科学系统的人员安排。继续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积累,周密的计划,不可半途而废,更不能断断续续。同时,继续教育应按照专业特色、学院差异,在技术培训与服务特色方面制订相应的培训内容。
(一)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教育
服务于高校师生,服务于师生的教学、科研和学习是高校图书馆的首要任务,而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与方式决定了他们应该具备与各类人群沟通的能力与素质。如上所述,高校的扩招、生源的扩大、学生成分的复杂化、多地区化、国际化对图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和人际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程度直接影响他们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目前全国各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学历和工作水平方面均已大幅提高,但是在服务意识、人际沟通能力和敬业精神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的提升。因此,通过继续教育加强对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培养,提升人际沟通能力水平,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高校图书管理工作必将迈向新台阶。
(二)全面开展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各类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更加广泛复杂的需求,对图书管理人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要求更趋多层次化。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全面开展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势在必行。为提高培训效果,培训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应根据各高校自身特点,遵循有利于专业、教学科研需求的原则,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读者群体与个人需求和图书资料管理的需要,使图书管理人员更扎实地掌握图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特别是网络操作技术,适应新时代图书工作的变化,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继而达到人才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优化组合。
1.短期在职培训
由于各高校普遍存在图书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短期在职培训是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与工作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短期在职培训是有组织的继续教育,各院校可以根据各高校专业特点、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举办各种类型的短期培训班、专题研讨班,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在职培训。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需要,聘请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讲授有关图书情报及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新知识、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这种短训方式在最大限度降低对正常工作影响的同时,以快捷的方式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基本业务水平、综合知识结构及电脑网络操作技能。
短期在职培训的特点是目标明确、用时较短、见效更快,能够确保在职人员及时更新知识与技能。短期在职培训的形式应结合岗位工作实际需要,达到有的放矢,学以致用,否则,将是人力与财力的浪费。总之,根据各高校的实践经验,在现有条件下, 解决高校图书管理人才缺乏的有效举措之一就是短期在职培训。
2.在职研究生教育
在职研究生教育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形式,是有计划地提升热爱图书管理工作、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特别是中青年业务骨干的知识与学历结构的最佳选择之一。 在职研究生教育可以使中青年业务骨干系统接受专业培训,大幅提高专业技能,为整个图书管理队伍输送学历层次高、学科知识结构优化的新型管理人才,最终促进现代化图书管理事业的大力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职研究生教育需要高校投入一定的经济与时间,然而其价值从长远看是不言而喻的。
3.成人教育
与在职研究生教育相比,成人教育是一种形式多样的现代化的开放式教育,具有涉面广、见效快、实用性强的特点,适应各年龄段的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与网络技术提高。成人教育的形式一般包括电大、函大、职大、夜大、自学考试等,是图书管理人员资源不足的高校的灵活选择。因为成人教育可以在确保正常工作运转的前提下,有效培养网络时代的新型人才,使他们更新业务知识,掌握电脑操作技能,更好地服务于本职工作。
(三)开展学术交流
随着高校图书管理业的迅猛发展,学术交流活动日益活跃。高校图书管理学术交流也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前瞻性与探索性的教育形式。各高校应多开展校际间图书管理学术交流活动,即以图书情报学会这一图书情报界最具权威性的学术组织为依托,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使图书管理人员了解学科前瞻发展,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有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
总之,各高校及高校图书管理层应通过激励制度等鼓励和支持图书管理人员积极从事学术研究,撰写工作心得与学术论文,参加各类经验交流会与学术研讨会。我们相信,校际及本校同行间的学术交流、经验研讨、专题讲座等,可以使图书管理人员掌握图书馆学科的新发展、工作的新经验,从而达到业务上相互取长补短,学术上大开眼界,增强岗位危机感,激发继续教育的热情,最终实现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有效提高。
(四)提倡自我提高式学习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自我提高式学习是继续教育的更加主要而特殊的学习模式。这种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方便灵活,不受时间、地点、年龄、文化程度、人员等所限,不会给各高校带来人力资源的压力; 其次, 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更有利于自我提高式学习,因为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为图书管理人员的个人学习提供了系统、前沿和全方位的学习平台与内容;再者,高校图书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学条件与环境。因此,图书管理人员要发现自己的不足,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及馆藏图书资料,增长知识,提升工作水平。
(五)计算机基本技能培训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我国高校图书馆已广泛推广与运用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今天,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术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更是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必不可少的培训内容。
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应该通过继续教育掌握计算机运用技能,包括创建网页、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信息资源交换和。如今各高校已经开通校园网,各资料室应设有终端,通过微机与图书馆数据库联结,实现书刊分配和借阅的计算机管理。也就是说,图书管理人员在资料室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检索、下载图书馆任何数据,并向网上提供自己的文献资源。
可以说,高校资料室工作的未来重心将是资料室数字化的研究和建设,因为这必将大大提升图书资料服务于教学科研的效率。因此,高校图书管理人员要积极参加计算机基本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与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的教学与科研。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是一个意义重大、时间紧迫、牵涉面广的研究课题与任务,是网络时代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业发展对高校图书管理人员自身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总之,在网络日新月异的今天,为了更加高效率、高水平、高质量地服务于广大师生的教学与科研,高校应重视图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制订科学系统全面的继续教育计划与激励机制,使他们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图书管理技术、操作手段和服务技能,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最新、最快、最全的文献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夏晓林.浅析图书馆员的群体素质和个体素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06).
[2]谭玉萍.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问题探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05).
一个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职业道德修养程度,直接关系到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欧美,图书馆管理人员被列为与律师、会计师和医生等同等的专业人员,并不是任何学过图书馆学或情报学的人员都可以成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要成为图书馆专业人员,必须在经过图书馆协会认可的图书馆学院或图书馆情报学院修满一定的学分,然后才能获得专业资格。而在我国,由于社会发展阶段的限制,对图书馆从业人员并没有严格的专业要求,因此,图书馆从业人员来源多种多样,层次参差不齐。同时,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图书馆的物质条件、经济收入与一些行业形成反差,形形的价值观拥入图书馆,使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心理平衡被打破,一些图书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信念产生危机,道德行为出现偏差。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独立学院的管理者,一定要在改善图书馆从业人员物质条件的同时,注意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尤其要让图书管理人员树立对文献,爱护备至,积极利用;对读者,满腔热诚,千方百计;对同事,严于律己,顾全大局;对外部,精诚合作,公平竞争的信念与意识。教育他们在价值观念上,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执着的事业心;在道德品格上具有以服务教学与科研,服务教师与学生为核心的道德情操;在精神状态上具有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接受新事物,追求卓越目标的热情与献身于图书馆事业的敬业精神。
二、专业知识教育
这里所说的专业知识教育是指图书馆学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图书馆工作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有其自成体系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门技能。只有掌握好这些专业基础知识和专门技能,才能胜任图书馆的基本工作,使文献服务得以顺利开展。目前,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被普遍应用,极大地改善了图书馆工作的条件。独立学院大都是2000年以后建立起来的,应用计算机技术更加普遍。但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图书管理工作中,并不等于舍弃图书馆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而另起炉灶。这种现代化管理仍然还要以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核心与基础。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以机器操作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操作,以机读目录代替了传统的卡片目录,以机器检索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查目,但其实质和传统业务基础工作并没有多少区别;采用计算机分编、参考咨询、网络检索,同样离不开专业基础知识。因此,不管图书馆的计算机化程度有多高,包括采访、分类、编目、流通、参考咨询等,这些图书馆的基础业务知识都是图书馆员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所以,图书馆学专业基础知识的教育应成为独立学院图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
三、计算机知识教育
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和质量,开拓图书馆工作领域,开发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必要工具。没有它们,图书馆将无法完成信息时代赋于图书馆的信息中心的历史使命,无法成为信息网络中理想的中转站。计算机技术已经是图书管理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就目前情况看,在独立学院图书馆管理人员中,普遍存在着对计算机知识知之甚少,对操作技能不了解或不熟练的情况,这严重制约了独立学院图书馆管理现代化、自动化的程度。因此,独立学院图书馆应普遍地开展计算机知识的教育工作。对于全体图书管理人员,应开展普及型教育,让他们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学会计算机的操作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对于专业性较强的人员,如:从事采访、编目、流通、典藏、参考咨询等工作的人员,应开展专业型教育,使他们能了解各系统程序的编制、运行、维护,能排除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故障,有比较熟练的文字输入技术等等。只有采取这种分层次的教育与培训,才能迅速地在独立学院图书馆中普及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保证图书馆工作自动化条件下的正常运行。
四、信息学与网络知识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应该由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水平和效用来确定,由图书馆是不是能够查找世界范围的信息的技术系统的有效性来决定。在网络环境下出现的各种电子信息资源加强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图书馆工作人员更容易满足读者的需求。因为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对图书馆的期望值更大。作为信息的提供者及查找信息的指导者,要成功地发展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图书馆管理人员就必须要了解、掌握信息学与网络知识,这应是在图书馆管理现代化、自动化逐渐加强情况下,对图书管理人员的一个总体要求。和比较普遍地缺乏计算机知识相关联,独立学院的图书管理人员也普遍地缺少信息学与网络知识,这方面的学习更需要加强。因此,通过这种参加会议、销售商培训、在职培训、聘请专家讲学等途径,使他们逐渐掌握、熟悉信息学与网络知识,应是对独立学院图书管理人员开展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开展信息学与网络知识教育的侧重点应是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在所有教育途径中,实际操作的时间至少应该占整个培训时间的50%以上。此外,还应该根据不同的工种的需求进行有重点的培训。
五、相关学科和新学科知识的教育
今天是科技、经济、社会之间关系日益密切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学科知识将向两个方向纵深发展,其一是高度分化,当今许多重大突破都是在极“窄”的领域上取得的,如:生物技术中的“克隆”技术、各种新材料的开发;其二是高度综合和集成,如软件本身就是一种知识集成的产品――既含有“软”的知识如程序需要设计,也包括“硬”的如载体需要制造。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趋势,使得图书馆管理人员仅仅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应该具有相关学科和新学科知识。
1 图书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综合素质
1.1 图书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图书馆管理人员首先应该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然后是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以用户第一来作为自己始终坚持的服务理念。因为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这些信息被利用和开发的质量和效果。这就需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管理人员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气氛,不断提高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意识,艰苦磨练自己的业务素质,乐于做“专为他人作嫁衣”的工作,具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不断完善服务质量,提升服务的形象。
1.2 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素质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不仅要求管理人员对文学、历史、科技等基础知识有了解,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外语、计算机方面的理论知识,图书馆收集的信息、知识、情报、研发、存储阵列的传播,要求图书管理人员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来管理书籍、材料和应用程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文档信息服务产品、馆际互借,或者经过一些比如为读者提供集文献检索等方式,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读者的要求。
1.3 优秀的心理素养
每天都有繁多的书籍、文献信息不断地进入高校中的图书馆,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对这些信息先收集后加工,然后经过提炼快速地把这些信息传递给读者,让这些信息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需要管理人员非常优秀的心理素质,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工作,从心理上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胜任工作,这是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到的,充分做好心理准备,去迎接新的工作挑战,敢于尝试使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工作方式,从心理上战胜工作带来的压力。
2 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措施
2.1 加强有关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管理人员服务意识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图书管理人员提出的道德要求,图书管理人员要自觉的对自己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在自我教育的同时,通过对国家形势与政策的学习,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社会实践锻炼等活动,可以在单位组织的图书管理人员职业道德交流会上相互交流学习心得,通过这些方式,深入理解读者第一、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当好教学科研的后勤兵的战略思想,让这些优秀思想植根于每一个图书管理人员心中。做到这些,图书管理人员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性质是服务于大众读者。其次,培养图书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每个人都有主人翁意识。最后,图书馆需要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图书管理人员的各种思想变化,大力的开展各项政治方面的活动,让管理人员拥有正确的思想导向。
2.2 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要大力培养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作为高校的领导,要通过有效策略,以组织培训的方式,让每个图书管理员都能有不断学习的机会,以此方式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只有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得到提升,才能有效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才能为广大师生提供最优质的图书服务。在信息化不断深化发展的今天,对图书管理人员不断进行业务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2.3 注重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培养
针对不同读者的各种要求,图书管理人员要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因而就需要管理员具有分析读者的心理特点、读者需要、活动过程等能力。读者在查找文献时的心理特点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希望工作人员帮助,带有目的性地请求工作人员帮助查找资料,有的读者喜欢亲自查资料,但遇到问题后又表露出无奈的情绪。遇到无奈的情况时,图书管理人员应主动提出询问,热情帮助读者解决困难。这种服务方式往往比第一种方式更加适合读者的心理。管理人员是信息资料和用户的桥梁,资料的价值因人而异,工作人员应主动与读者联系,了解他们对信息资料变化要求的规律,研究读者的变化对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研究背景
从广义而言,图书馆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图书馆“记忆”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步足迹,图书馆人的劳动对象就是各种知识信息载体,而“知识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绝对价值”。就狭义而言,图书馆的绝对价值必须通过一定的实用价值体现出来。图书馆的价值,不在于其自身的“经济产值”,而在于图书馆通过促进文献知识的活化与转化,为全人类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由此而导致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图书馆的效益价值是通过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对文献知识的利用而转移和体现到社会各个领域中,为其他领域的受益。从图书馆诞生那天起,就决定了图书馆是一种隐性产出的事业。
现在图书馆要成为信息的采集和转播的场所,使信息能够及时的传播,使信息能够快速的应用于社会,发挥知识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管理员重新定位,重新思考,充分发挥好图书馆信息中转和传播的作用[1]。
2、图书馆管理员是图书馆的主体
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财富是什么?按传统观点,一般都认为是馆藏文献资源和图书馆建筑等硬件设施,以至于在世图书排名中,也主要是依据馆藏文献量和图书馆馆建筑面积两个指标。历史的车轮驶进二十一世纪,显然这种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数字化、网络化为特点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在知识经济时代,其战略资源是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又通过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熟练程度来体现,优秀的图书馆管理员将成为当代图书馆的最重要的资源和首要财富。
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就是通过全体图书馆人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的。其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利用文献信息满足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提高读者的综合素质。既然如此,图书馆的主体,也就是管理员素质的提高就迫在眉睫。随着知识经济与当代社会发展的互动融合程度日趋紧密,渗透程度日益深化,对信息和知识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知识成为社会的内驱力,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本。知识及其网络将成为一种支配人类生活方式的新文化观念,正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因此,人们对信息,知识的需求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趋势。而作为的一名图书管理员,面对知识经济的时代,面临着新的危机和挑战。
3、 图书馆管理员新素质培养
3.1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图书管理员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提高图书馆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基本因素。现在的图书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是既要扎实的某一学科的知识,又要有一定的背景学科的知识,图书情报学好知识以及计算机基础知识。
基础学科知识。这是作为现在图书管理员的最起码的要求和素质,图书管理员必须具备全面而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利用馆藏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图书情报学知识。图书情报知识是作为图书管理人员的必备的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在服务工作中准确迅速地查找到读者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计算机知识。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后,传统的手工借阅被计算机技术。不管是最基本的借还工作,还是较大的网络查询和索取,都以熟练的计算机操作为基础,这是现在图书管理人员的基本操作技能。
3.2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目前,许多图书馆现代化管理,但业务工作仍停留在借借还还的层面上。因此,要面向更高,更广更深的管理层次发展,就必须注重图书管理员综合能力的提高,图书管理员要注重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因为网上资料异常丰富,其中各种虚假,失效,误导的信息混入支信息源中,会使信息质量受到影响,给图书管理员发现有用信息增加了难度。图书管理员不公应具有筛选,组织,传递文献信息的能力,还要关于确定信息研究的目标,能通过综合分析,辨别真假,从而了、发掘文献的信息的真正价值,给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信息处理能力是我们图书馆向读者提供搞好服务的纵深。
科研能力。管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善于思考,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这样帮能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科研能力是我们图书管理的重要方面,只有我们图书管理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我们管理水平才不断进步,才能更好的为读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进入现代社会,随着开放的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图书管理员只有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才能在信息加工和传播中成为合格的知识信息导航员。这样既能更好的为读者及时交流信息,及时的为读者提供服务,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内部的交流。
4 、结论
Abstract: At present, people have a misunderstanding on the library work, that this work is insignificant, the impact of the commodity economy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library has played a growing role of small.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aspects that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brary management work all aspects.Key words: library; library management;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
前言
有很多人认为图书管理就是简简单单的借书、还书,近似于简单体力劳动,毫无技术性可言。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图书管理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图书管理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还是一个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问题。培养图书管理员应具备的素质,以便以后的图书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一、正视图书管理工作,热爱本职工作 资料室的藏书量与日俱增,没有一套科学的管理程序、科学的管理方法是不可能管理好的,因为图书管理所包含的技术含量也非常高。新旧更替更加频繁,各种专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图书管理者面对这样一个浩瀚的、不断变化的书籍的海洋,掌握它、发挥它的作用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而绝对不是简单的机械劳动。每个图书管理者必须理解这一点,认识到图书管理的重要性,正视图书管理事业。称职的图书管理员必须把图书管理当作自己的事业一样精心经营。热爱本职工作是空口而谈,要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去研究,积极地开展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图书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地利用,从而推动图书管理事业的发展。
二、注意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知识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在生产要素中居于最重要的位置,其他所有部门的发展都依赖知识的增长,因此,知识将被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得到充分地开发、传播与应用,知识的不断创新成为推动时展的根本动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图书馆学逐渐走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应用科学互相渗透、相互交叉、彼此结合的综合性科学。因此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知识素质的要求不论在文化知识的广度方面,还是在专业技术的专深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书馆是人类智力资源中心和文献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必须重视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这里所说的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的程度,一般与所受教育的程度相适应。文化基础知识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和外语等基础知识。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长期的知识积累,还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能够亲自写工作计划和总结,起草报告、文件等,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学术研究著述能力。 专业素质:既具备丰富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熟悉图书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熟练掌握自己工作岗位的业务技术,对图书、期刊、报纸的采访、订购、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入藏、借阅、查询、读者管理、统计等的计算机图书管理集成系统的操作及科学排架、规范上架、保管、装订、维护等人工劳动。 图书馆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创造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对图书馆人员的知识素质要求较高,还要有远见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单一的专业知识已无法满足文献服务,培养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是图书馆、特别是报刊业图书馆的当务之急。 报刊业图书馆还有其特殊性质。报刊业图书馆是给办报的采编人员提供各种资料的,包括历史的和最新的资料信息。有很严格的时间要求,采编人员办出的报纸是为社会大众提供精神食粮的报纸,要有很高的时效性、知识性、可观性、准确性、这就对报刊业图书管理人员知识素质、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图书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勇于吃苦,无私的奉献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报刊业图书馆在报社不属主流部门,馆员没有培训机会,只有靠自学,使自己的业务知识不断的自我更新,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才能对本行业的工作更加游刃有余,并向着本行业的前沿发展,使学术水平不断提高。不然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就会被时代抛弃,成为图书管理工作的落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