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0 14:44: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新媒体信息传播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新媒体的界定
段鹏博士在其著作《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中提出:“所谓传播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传递、延伸、扩大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新闻传播学中的媒介一般指狭义的媒介.“新”,一般用来描述与传统的、旧的、落后的不同的、更先进的、新近出现的事物.童兵先生也曾在他的著作《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提出:“传播媒介有时也称媒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新媒体”,就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传统媒体基础上,以最新的科学技术为背景和手段,随着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的进一步细化而产生出的一批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体的统称.新媒体出现于20世纪中后期,计算机的发明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其获得发展的科技基础和最主要的标志.
2新媒体的类型
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近40年前.1967年,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P·戈尔德马克(P· Goldmark )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Electronic Video Recording)商品的计划,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 New Media)一词.新媒体是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是专指某一种特定的媒介,而是对为适应信息传播的新需求而出现的一批媒介的统称.这里所说的“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以最新的科学技术为背景和手段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介,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其一,光纤电缆通信网、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互联网等网络技术下的网络媒体;其二,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图文电视、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系统、高清晰度电视、数字电视等电视技术下的新电视媒体(为了和传统的电视媒体相区别,我们在这里把这些新型的电视媒体称为“新电视媒体”);其三,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WAP手机、手机电视等手机技术下的手机媒体.
2. 1网络媒体
计算机网络在传播新闻和信息方面具有媒体的性质,因而将其称为“网络媒体”.网络媒体的发展是以目前全球最大最普及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互联网为基础和载体的,有时,国内也将其称为“互联网媒体”.
互联网又译为“因特网”或“英特网”,其全名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网络”,是目前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络.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上的每一台计算机就是每一个节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是人类传播领域里的实质性变革.
因特网起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避免核战时通信瘫痪而开发的计算机“ARPANET",这个网络的使用者最初被严格控制为有关从事国防科研的科学家.1991年,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科学家提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 Lee)开发出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还开发了极其简单的浏览软件.此后,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大众普及.1993年,伊利诺斯大学美国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学生马克·安德里森(Mark Andreesen)等人开发出了真正的浏览器“MOSAIC".该软件后来被作为Net Navigator推向市场.此后,互联网才开始爆炸性普及.90年代中期,互联网在全球迅猛发展起来.到1998年,互联网已经通达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着超过947万台的计算机主机,用户超过1亿.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和互联网发生联系.1987年9月,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同月22日22点55分在北京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 Over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ach corner on the World),而当时我国还没有加人互联网.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提出把中国纳人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1994年4月,我国实现了和互联网的TCP/IP连接,开通了互联网的全功能服务,并在同年5月完成了我国最高域名CN的主服务器设置,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加人互联网工程.1995年,张树新创立了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壕海威公司,中国的普通百姓才开始使用互联网.至今,互联网进人普通家庭仅12年时间,但互联网工程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普及.2000年末,我国颁布了《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和《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在国家政策的规范下,相信中国的互联网媒体产业能够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2. 2新电视媒体
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科夫(P " Nipkow)发明了一种机械式的圆盘扫描盘,并申报了专利.这项发明为现代电视的诞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0世纪初,电子电视的研制工作正式开始.1926被称为“电视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克·贝尔德(J " L " Baird)利用尼普科夫发明的机械扫描盘成功地完成了画面传送和接收的完整组合试验.1962年7月,电视图像首次越过大西洋.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首创了“地球村”( The Global Village)一词.他认为,传播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感官尺度,电子媒介的高速传播压缩了广漠的空间,消除了人类视觉和听觉上的珍域,使世界逐步变小,最终成为一个村庄.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把遥远的世界拉近了,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地球村”,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这个村庄的一部分.
电视在中国出现于1958年.那年5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初名“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改为现名)开始试验播送节目,同年9月20日开始正式播送节目.
“电视”,在今天应该是属于传统媒体的,但是随着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数字信号处理的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视”这一传统媒体衍生出了属于新媒体的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等新型的传播形式.
数字电视是21世纪广电领域中引领人们享受现代数字化生活的一项新的技术革命.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传输和接受中,使用模拟方式的叫模拟电视;而在电视信号的获取、产生、处理、传输、接受和存贮的过程中均使用数字方式的电视叫数字电视.一般而言,数字电视系统是将活动图像、声音和数据,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压缩、编码、传输、存储、实时发送或者经过纪录媒体传播的视听系统.有线电视是通过电缆或光缆组成传输线路,将电视节目直接传送给用户接受机的一种区域性电视广播方式.1999年,中国国务院作出决定,组织我国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业的研究和发展,并把数字电视产业化项目列人国家“十五”计划的十二项重点项目中.电视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中国国家广电总局更是提出了发展数字电视的“三步走”战略,到2015年全面实现数字电视的播出.
数字电视的发展在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会改变人们的日常收视习惯,也给传统的广播电视产业带来了巨大的革新和激烈的竞争.今后几年,数字电视在中国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
“移动电视”作为新电视媒体的一种,其发展之迅速,依然让人始料不及.移动电视具有覆盖面广、反应迅速、移动性强等特点.移动电视首先在新加坡得到应用.我国内地已经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多个大城市开始在公交车上播放移动电视.上海文广集团在我国率先开展了移动电视业务.一个中型城市公交车达2000至5000辆,2003年我国私人轿车数量突破1000万辆,2003年全国列车年运载量达13亿、2007年将达17. 6亿、2020年更有望达40亿.面对如此庞大的移动受众群,广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国家广电总局将2003年定为“中国广播发展年”并大举酝酿中国广播业的第二次复兴.然而,移动电视的出现,注定了我国广播业的繁荣只是昙花一现,也注定了广播业将很难再有如此巨大的辉煌,这份辉煌将属于移动电视.
2. 3手机媒体
1新媒体的界定
段鹏博士在其著作《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中提出:“所谓传播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传递、延伸、扩大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新闻传播学中的媒介一般指狭义的媒介.“新”,一般用来描述与传统的、旧的、落后的不同的、更先进的、新近出现的事物.童兵先生也曾在他的著作《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提出:“传播媒介有时也称媒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新媒体”,就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传统媒体基础上,以最新的科学技术为背景和手段,随着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的进一步细化而产生出的一批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体的统称.新媒体出现于20世纪中后期,计算机的发明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其获得发展的科技基础和最主要的标志.
2新媒体的类型
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近40年前.1967年,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P·戈尔德马克(P·Goldmark)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ElectronicVideoRecording)商品的计划,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NewMedia)一词.新媒体是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是专指某一种特定的媒介,而是对为适应信息传播的新需求而出现的一批媒介的统称.这里所说的“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以最新的科学技术为背景和手段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介,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其一,光纤电缆通信网、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互联网等网络技术下的网络媒体;其二,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图文电视、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系统、高清晰度电视、数字电视等电视技术下的新电视媒体(为了和传统的电视媒体相区别,我们在这里把这些新型的电视媒体称为“新电视媒体”);其三,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WAP手机、手机电视等手机技术下的手机媒体.
2.1网络媒体
计算机网络在传播新闻和信息方面具有媒体的性质,因而将其称为“网络媒体”.网络媒体的发展是以目前全球最大最普及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互联网为基础和载体的,有时,国内也将其称为“互联网媒体”.
互联网又译为“因特网”或“英特网”,其全名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网络”,是目前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络.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上的每一台计算机就是每一个节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是人类传播领域里的实质性变革.
因特网起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避免核战时通信瘫痪而开发的计算机“ARPANET",这个网络的使用者最初被严格控制为有关从事国防科研的科学家.1991年,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科学家提姆·伯纳斯·李(TimBernersLee)开发出了万维网(WorldWideWeb),还开发了极其简单的浏览软件.此后,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大众普及.1993年,伊利诺斯大学美国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学生马克·安德里森(MarkAndreesen)等人开发出了真正的浏览器“MOSAIC".该软件后来被作为NetNavigator推向市场.此后,互联网才开始爆炸性普及.90年代中期,互联网在全球迅猛发展起来.到1998年,互联网已经通达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着超过947万台的计算机主机,用户超过1亿.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和互联网发生联系.1987年9月,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同月22日22点55分在北京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OvertheGreatWall,WecanreacheachcornerontheWorld),而当时我国还没有加人互联网.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提出把中国纳人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1994年4月,我国实现了和互联网的TCP/IP连接,开通了互联网的全功能服务,并在同年5月完成了我国最高域名CN的主服务器设置,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加人互联网工程.1995年,张树新创立了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壕海威公司,中国的普通百姓才开始使用互联网.至今,互联网进人普通家庭仅12年时间,但互联网工程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普及.2000年末,我国颁布了《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和《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在国家政策的规范下,相信中国的互联网媒体产业能够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2.2新电视媒体
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科夫(P"Nipkow)发明了一种机械式的圆盘扫描盘,并申报了专利.这项发明为现代电视的诞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0世纪初,电子电视的研制工作正式开始.1926被称为“电视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克·贝尔德(J"L"Baird)利用尼普科夫发明的机械扫描盘成功地完成了画面传送和接收的完整组合试验.1962年7月,电视图像首次越过大西洋.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首创了“地球村”(TheGlobalVillage)一词.他认为,传播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感官尺度,电子媒介的高速传播压缩了广漠的空间,消除了人类视觉和听觉上的珍域,使世界逐步变小,最终成为一个村庄.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把遥远的世界拉近了,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地球村”,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这个村庄的一部分.
电视在中国出现于1958年.那年5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初名“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改为现名)开始试验播送节目,同年9月20日开始正式播送节目.
“电视”,在今天应该是属于传统媒体的,但是随着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数字信号处理的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视”这一传统媒体衍生出了属于新媒体的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等新型的传播形式.
数字电视是21世纪广电领域中引领人们享受现代数字化生活的一项新的技术革命.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传输和接受中,使用模拟方式的叫模拟电视;而在电视信号的获取、产生、处理、传输、接受和存贮的过程中均使用数字方式的电视叫数字电视.一般而言,数字电视系统是将活动图像、声音和数据,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压缩、编码、传输、存储、实时发送或者经过纪录媒体传播的视听系统.有线电视是通过电缆或光缆组成传输线路,将电视节目直接传送给用户接受机的一种区域性电视广播方式.1999年,中国国务院作出决定,组织我国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业的研究和发展,并把数字电视产业化项目列人国家“十五”计划的十二项重点项目中.电视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中国国家广电总局更是提出了发展数字电视的“三步走”战略,到2015年全面实现数字电视的播出.
数字电视的发展在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会改变人们的日常收视习惯,也给传统的广播电视产业带来了巨大的革新和激烈的竞争.今后几年,数字电视在中国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
“移动电视”作为新电视媒体的一种,其发展之迅速,依然让人始料不及.移动电视具有覆盖面广、反应迅速、移动性强等特点.移动电视首先在新加坡得到应用.我国内地已经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多个大城市开始在公交车上播放移动电视.上海文广集团在我国率先开展了移动电视业务.一个中型城市公交车达2000至5000辆,2003年我国私人轿车数量突破1000万辆,2003年全国列车年运载量达13亿、2007年将达17.6亿、2020年更有望达40亿.面对如此庞大的移动受众群,广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国家广电总局将2003年定为“中国广播发展年”并大举酝酿中国广播业的第二次复兴.然而,移动电视的出现,注定了我国广播业的繁荣只是昙花一现,也注定了广播业将很难再有如此巨大的辉煌,这份辉煌将属于移动电视.
尽管当前高职教育占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一说到高校,绝大多数人还是会想到北大、清华等本科高校。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到现在还没有一所学校、没有一个专业形成品牌。高职院校的影响力不高,一方面是工作没做到位,另一方面是尽管有些工作做到位了,但是对外信息传播工作没有做到位。要提升高职院校的影响力,一方面要加强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硬实力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学校文化体系等软件方面的建设。高职院校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的各种传播形式及新媒体受众的接受特点,不断增强自身在对外品牌建设、对内教育教学建设和自身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扩大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新媒体条件下,高校以往象牙塔似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被打破,特别是作为社会实践重要基础的高职院校,在与社会的结合上比其他高等院校要更加紧密。因此,各类新媒体如手机、网络、游戏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必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中国高职院校学生还不能在各类泥沙俱下的信息中正确认识和观察事物,因此,要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媒体素养教育,以减少网络传媒虚拟化对学生的不利影响。
有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特别是新媒体等传播形式,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扩大知名度,提升自身形象的重要保障措施。良好而有效的信息传播可以促进校内之间、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和谐共处,为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同时,高职院校通过良好形象的塑造,可以收到学生、家长、用人单位、领导“四满意”的效果,为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创造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机结合的有利条件,进而推动高职院校实现快速、健康、全面和持续的良性发展。
高职院校的信息传播体系建设
当前的高职院校处在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中的招生就业宣传、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教育宣传工作,必须与这个时代的特点相适应,注重选择、培植和发展与新闻媒体的良好关系,逐步建立起对外宣传的媒体基础网络。以自身已有的媒体资源特别是新媒体资源为基础,加强与各级主流新闻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的良好互动与合作关系,形成对外宣传的基础网络。建立健全教育宣传机制,通过分级管理、强化学习培训和考核激励制度,不断提高通讯员的工作积极性、业务能力水平和信息化能力。在对外宣传中采取常规与自选结合,重点与特色结合,内宣与外宣结合,精心总结,深度挖掘。在做好常规宣传的同时,把工作中的重点题材做深做透,通过树立典型、宣传典型,达到典型引路、典型带动效应,树立高职学院的良好形象。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开展丰富生动的典型宣传,通过讲故事、说道理、树形象、创品牌等宣传报道方式,对职业学院进行整体包装。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严谨有序地处理应对,坚持积极应对、正面回应的原则,建立起与各类媒体的良好合作关系,既确保正面的舆论导向,又可通过媒体监督,不断改进工作,为院校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竞争的日益加剧,促使众多高职院校把校园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力争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各级各类高职院校在不同程度上都建立了各自的校园网站,校园网在高职院校的日常事务管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学院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完成了多媒体教室等硬件环境建设,基本实现了以多媒体教学为载体的信息化教学。通过深度挖掘教育资源,借助远程教育手段逐步实现了职业教育的开放化。当然,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技术手段、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限制,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诸如综合利用程度不高、信息共享性差、沟通交流不便、教育资源存储及演示模式多样、网站有效利用程度较低等诸多问题。尽管如此,校园信息化建设应是未来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方向,随着各级领导重视程度的加强、技术环境及各项政策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这些问题也会随之解决。
积极推动新媒体条件下的信息传播
信息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应积极推动新媒体条件下以信息传播为目的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的管理、教学、科研和图书资源等方面,进而促进高校的管理、教学及科研水平和效率的提高,培养出能够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人才。
网络已经成为学校主流信息传播渠道和重要学习平台。因此,应进一步加快校园门户网站以及学生社团网站、数字图书馆、期刊数据库等方面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实习、毕业求职等方面的信息及便利,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通过网络来获取知识和经验,丰富和拓展教育内容和教育渠道。同时,要利用新媒体双向交流的方式,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刻板方式,将网络建设成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高职院校作为社会重要的教育机构和部门,应在网络及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从人财物各方面获得更多的支持,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以及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更大程度地发挥其在学院各项管理和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进而推动学院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提高学院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①孙航:《媒体行业的特点与人才需求特征》[J],《新闻界》,2008年第2期
②成光琳:《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5年第1期
③向汉江:《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4年第31期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现在人们对微博、微信等早已不再陌生,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使用它。微信、微博的快速发展,使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革新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促进了传统媒体的发展和转型。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广播节目主持人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互动交流、内容共享的特点,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之“微”力,做好传播渠道的把控者和传播内容的把关人,提高媒体和自身的影响力。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
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一族加入了收听广播的行列,在扩大收听范围的同时,也使广播媒体的伴随性得以体现。同时网络广播和微博、微信的出现也弥补了传统广播只能通过信件和拨打热线电话来参与节目的不足,拓宽了主持人与听众交流互动的方式。
1.受众需求的改变
“方便”“快捷”是在谈论新媒体需求时被提到最多的两个词。新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层次有了新的提高,感官的盛宴、前所未有的便捷、随时随地交流等都只是新媒体受众需求的一部分。由于新媒体环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精英地位,使每一个具备一定新闻能力和信息应用水平的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制造者,并传播信息。在这样的条件下,受众通过自我制造信息向外界宣告自己的理想、意见、对生活的看法,展示自我生活现状,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比如受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表达自我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看法,使自我的价值体系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展现。
除了担当信息制造者进行自我表达以外,受众还可对已有信息进行分享,赞同或者反对某些观点,从而实现相互间的交流互动。“围裙”(“微群”的昵称)里的交流互动与分享相比早期的QQ信息、移动飞信信息及MSN信息的转发而言,其即时互动性更强、更直接,因为它提供给广播媒体与其关注者(粉丝)的是“面”对“面”、耳对耳的直接接触和互动机会。
2.传播方式的改变
传统媒体的传播机制是“点”对“面”,而新媒体的传播机制则是“多点”对“多点”、立体的。以微博为例,作为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其有五方面的内涵:(1)关注机制——可单向可双向;(2)简短内容——通常为140字;(3)实时信息——最新实时信息;(4)广播式——公开的信息,谁都可以浏览;(5)社交网络平台——把微博归为社交网络。①可以说在微博的传播中,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都向外散发新的传播能量。各个传统媒体可以以“媒体”及“个人”的身份开设微博,对外信息,搭建起电台、电视台与外界沟通的一个新桥梁。
微信的出现让听众的接受方式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即由线性收听转变为非线性收听,由单向被动收听转变为双向互动收听。微信上,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它极大地解放了参与者的双手,只需动嘴无需动手,这种更加简便、随意的参与方式,吸引了众多听众,迅速成为电台与听众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广播节目直播过程中, 微博、微信听众可以向正在直播的节目主持人、嘉宾提问题、谈看法,所有参与节目的微信听众所发表的言论相互之间可听、可见。在互相交流、讨论某个话题时,主持人通过提前预听、筛选后播出,使广播真正成为“空中座谈会”。
3.信息控制力的弱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记者、主持人、公众人物、社会精英等是拥有大众媒体话语权的人,普通人很难在大范围内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在新媒体时代,这一情况正在改变。在微博、微信上,平民草根的声音借助这一平台得以迅速扩散。但各种信息通过新媒体快速传播的同时,其真实性受到极大的考验,使信息控制难度加大,弱化了政府对新媒体环境中媒介生态、传播图景、舆论态势的控制力。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地位和作用
1. 主持人是传播渠道的把控者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是指传播观念及技术的转变,即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网络化手段实现传统媒体的“再生”。虽说渠道在内容传播效果上正在发挥更大作用,但是,相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传统媒体来说,“内容为王”更具有现实意义。微博、微信新媒体需要能有效传播内容的途径和渠道,传统媒体则为新媒体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而主持人正是这个平台的把控者。
以甘肃广电总台新闻综合广播《“12316”金色通道》热线直播节目为例,该节目所涉及的内容大都是社会焦点、热点话题,参与的听众来自各个阶层,发表的观点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社会认识和人生看法。作为这样一档舆论监督服务类节目,其主持人首先必须对自己的定位、节目的定位有着清晰的认识,必须牢牢把握住话题的主导方向。在热线、短信、微博、微信互动时,节目主持人应该提前进行重要信息的采集,并将可用信息通过有效途径传入直播室。主持人自始至终都应是节目的主导和灵魂。
2. 主持人是传播内容的把关人
无论媒介形式如何变换、传播手段如何翻新,在媒介载体之上的信息内容才永远是受众最关注的焦点,“内容为王”对于传媒行业来说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内容”才是新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传媒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广播电台,多数节目主持人都是集采、编、播于一身的。作为节目的核心灵魂人物,主持人还承担着内容传播的把关人的重任。传播学“把关”理论③认为,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热线、微博、微信所带来的信息是否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致,是否与民族传统、民众情绪合拍,是否与节目内容吻合,主持人必需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必须具备政治、政策和导向上的把关意识,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加强了节目把关意识,并通过适当的引导、控制和拓展,主持人才能够把握节目的主动权,掌控节目的走向、发展。
3.主持人是节目制作的参与者
新的媒体格局下,各种媒体越来越趋于融合。现在,传统媒体已经认识到了新媒体的力量,开始将新媒体网络互动技术(如微博、微信)引入节目制作过程,设立了“微直播”和“微访谈”栏目,与受众进行线上互动,以增强受众参与度。因此,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越来越多地介入到节目制作环节,而非严守原有的职业分工。也只有充分介入节目生产环节才能更好地实现主持人与节目的融合。④对节目生产环节的介入,使主持人的社会角色由转述者和沟通者逐渐转变为内容生产者。这对主持人来说不仅要具备传统媒体所要求的精湛的业务能力,还必须关照多媒体平台,具备全媒体观念,掌握多媒体传播所必需的技术手段。这就要求服务于传统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了解新媒体的运作规律,掌握一定的新媒体技术,不仅精通于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也擅于运用新媒体平台。同时,主持人应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使节目从形态和内容上都能与时俱进。
三、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求,提升广播节目主持人能力和影响
主持人在微博、微信等公共信息传播平台上的意见表达无疑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有时甚至会超越其本职工作所产生的影响力,从而影响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在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的可见度越来越高,这对主持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主持人应练好内功,丰富“语智”,提高“语技”
随着网络语言的流行,不少人开始大量使用网络词汇和语言。这就要求主持人不仅要丰富自己的语言,扩大词汇量,特别注意一些网络词语,而且还要提高主持人的“语智”⑤。
“语智”是人类在言语活动中显示出来的一种特有的智慧,是思维的体现。直播节目中,主持人常会遇到突发性提问, 特别是来自微博、微信的问题更是内容广泛, 思维跳跃幅度大,主持人要答得快、答得巧,就必须积极开发“语智”。应掌握这样以下几点:第一,要以简驭繁,一语中的。简语答对是一种深受欢迎的“智答”。对听众的问题能一语道破要害所在, 这是不容易的, 这就要求主持人能从新颖的角度揭示繁杂表象背后某种本质性的东西。第二,要委婉曲答, 速喻明理。对听众的问题不直接做出回答,而是用比喻去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这应当是主持人的常用技巧。主持人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喻理构思、句型转换和结构整合,并流畅地表述出来,是有些难度的,但一个妙喻常常附丽“语智”光泽, 所以主持人应当训练、培养这种能力。
“语技”,即说话技能。在直播节目中语技的产生与语言的生成同步进行,语随口出即是信息输出的终端状态,不能再做更改。这种思维与表达的同步需要认知思维的灵活敏捷。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短时间内抓住要害,在言语生成的初始阶段就开始说,然后边想边说边加工,随时对表达内容和话语形式做出调整。这是动态语境的适应力,可以说是直播节目主持人的“看家本领”。⑥
面对众多的节目参与者(既有热线听众,也有微博、微信参与者),如何按节目的需要进行沟通交流?一个好的主持人,要在节目互动过程中实现良好的播出效果,首先要能听清楚。这句话看似多余,但对于少数民族居多的省份来说,热线直播节目主持人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作为主持人,面对各地方言,首要的是迅速把握参与者的表达意图,有耐心、有重点地选择、判断与节目主题有关的话语表述,并尽量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大意。而节目上要选用的微信听众如果讲方言,主持人则应尽量在播出后重述和解释,以方便更多的人听明白。
2.主持人应借助“微”力,提高媒体与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中国广播网发展部主任栾轶玫认为,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一个重要动向:传统媒体中的理念先行者不再像以往那样,将新媒体作为自己的附属平台,独家消息都要等母媒刊发以后,才允许在新媒体平台上刊发。越来越多理念领先的传统媒体,会将新闻的第一首发地选择在与母媒关联的新媒体平台上首先,而稍后将深度与综合报道在其传统母媒上,这种流程的新变化,一方面取得了媒体的“先机”,树立了母媒在突发事件中迅速反应的优质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在新媒体平台首发,类似在新平台上的“节目预告”,间接提升了其母媒内容的被关注度。⑦
登录微信平台,我们可以看到平台的公众认证账号主要有三类:阅读、媒体和明星。微信可以借助个人关注页和朋友圈,实现品牌的发散式传播。每一个人的个人信息页,都会出现所关注品牌的商标。你的朋友在关注你的时候,也在关注你所展示的品牌。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新的信息与传播技术革命以及新媒体强大的传播力和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基本格局,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不仅在城市,即使在广大农村,我们也能深深感受到新媒体带来的种种变化。
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合称陕南,属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确定的11个连片贫困地区中涉及省份最多、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情况最复杂的秦巴片区,面积7.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6%,人口917.5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4.3%。三市2011年GDP合计968.34亿元,仅占全省GDP的9.6%;农民人均纯收入4891元,环仅与6977元的全国平均水平相差2000多元,也低于5028元的全省农民人均收入。陕南农村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传统农业产业萎缩,种植业面积缩减,农民对养殖业积极性不高,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低;二是青壮年劳力几乎都外出打工,农村“空巢化”现象严重;三是由于务工务农渠道少,农民增收难度大;四是贫困导因,大多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农村信息传播的变化
虽然西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但由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相继出台,尤其是经过十年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陕南农村还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近我们对陕南三市8个县的26行政村进行了“新媒体环境下农村信息传播状况”调查,调查主要采用抽样问卷法和访谈法,发放调查问卷350份,回收调查问卷327份,有效问卷318份,有效回收率达到了97.2%。调查显示,在当前信息多样化、传播渠道多元化的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在选择信息获取渠道、获取不同类型信息、不同传播方式在信息获取中的作用差异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特点。
1 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农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居民在接触和使用大众传播媒介过程中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与我们在2006年所做的陕南农村信息传播状况调查相比,电脑、手机在陕南农村的拥有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图1),已成为农民的媒介新选择。
如图1所示,农户手机、电脑和彩电都有较大增长,而广播则呈持续下降态势。其中电脑增长速度最快,高达近14倍,说明近年来农村信息化发展不断提速,新媒体在西部农村地区也渐渐兴盛起来,网络开始成为农民信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电脑的数量在增长,虽然比例不高,但它改变了农村信息传播结构;二是手机媒体的扩张速度惊人,手机在农村的普及率很高,仅次于电视,已成为农民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使得信息沟通十分便利,提高了农村信息传播质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在我国农村居民获得信息的媒体体系中的重要性已经开始显现,尽管它目前还无法动摇电视在农村居民媒介消费模式中的主导地位,但其对报纸和广播的冲击效果已经开始凸显,这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农村尤为为明显。
2 农民信息获取渠道不断拓宽
在新媒体环境下,陕南农村获取各类信息的渠道较之过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虽然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仍然高居榜首,但新兴媒体手机、互联网已经占有相当的比重(图2)。可见,在农户信息获取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各有优势,在传播不同信息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获取政府信息或政策方面,电视仍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众多农民的首选媒体,紧随其后的是手机和亲友,农户选择频率分别为62.3%和58.7%。电视和广播的优点是在农村覆盖率广,但提供的信息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而在获取实用性信息方面,互联网的优点是信息量大,能够实现按需检索,但是需要支付的经济成本高,对检索者的信息能力要求也较高。
3 农民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度增加
过去农村受众在利用媒介的诸多传播功能,时具有强烈的单一化倾向,“运用最多的只是娱乐消遣,而新闻信息传播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功能的利用率却几乎等于零。在大多数农村家庭,电视机只是收看影视娱乐节目,用来打发日子、消磨时光的‘接收器’”。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特别是在媒介多元化背景下,陕南农村受众媒介内容选择取向上,“重娱乐,轻信息”的倾向已有所改变,通过电视、上网等途径了解新闻的比例较高,农村受众对于时政新闻的高度关注是农村信息生活的一个亮点。调查中许多受访者表示,现在的时政新闻特别是三农新闻是他们十分关注的信息,诸如与自己的生活和利益息息相关的新农合、低保等惠农政策的新闻报道。尤其是去年以来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来自农村基层“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报道,不仅给新闻媒体带来清新之风,也受到农民的欢迎和好评。
一、科学文化普及的意义
科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大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信息源,不管是信息数量还是信息质量都处于高度发达的传播水平之上。社会科学文化传播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广泛的国内社会社交市场,可以代表中国的大众文化发展趋势和中国的信息文化发展情况,于此同时,科学文化也是众多社会文化的代表,尤其是社会科学文化的积极性、传播方式、文化传媒等项目处于国内较高发展水平,对于其他文化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不乏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风险,亟待解决。通过对社会科学文化的总结预估可以窥见其发展劣势,为我国的科学文化普及找到一条适合之路。
二、新时期发展中科学信息传播形式的变化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新时期科学信息传播机制可谓是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其不仅表现在信息传播横向跨度的增强还突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将全社会的信息融为一体,满足社会群众信息共享化的需要。虽然新时期的科学信息传播形式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形成高效的传播机制,但是在信息共享的背景下,科学信息的媒体化传播还是缺少必要的信息传输机制,此机制的建立应该与信息传播形式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彼此对媒体信息的实时交互,来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但是在媒体信息的实际传输的过程当中,信息传输机制与其传播形式还是存在着较大差异,一方面是信息传输机制无法与信息传播形式进行有效的配套,另一方面是信息传输机制受到基础设施的限制和技术水平的影响,无法高效率的传播科学信息,不能满足社会信息共享化的需要。
三、新时期中科学知识的知识的自媒体普及趋势
在信息技术的深刻影响之下,众多的媒体形式都进行了信息服务创新,结合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和信息传播体系下的自媒体发展趋势来塑造自身发展的内涵。当然在移动互联网影响之下,打造知识移动信息终端还是需要结合不同的数据库资源和信息数字资源进行融合,主要考虑到的是如何能够让人们来安装信息客户端,如何通过信息客户端来塑造自身的知识媒体内容要结合不同的信息发展趋势来预测信息发展的方向,组合不同的信息传播形式来打造信息移动化平台,满足于人们的信息及时化共享。当然,在时代媒体影响之下,信息化新媒体主要得到特点是依托用户的信息移动客户端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知识性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共享频率高,信息更新速度快,空间跨度大,信息的交流共享性强等。同时,知识性媒体的信息近乎零费用,广大用户享受的也是免费的信息服务,不同于传统信息的传播模式,知识性自媒体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扩展了信息的来源渠道。集中性的信息,及时的移动网络数据传输,网上流量的大范围普及和4G时代的到来,移动便捷化的信息共享更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多种需求,实现了资源信息对接。传统的知识媒体以单向化方式传播信息,而新兴电子媒体可以及时与读者进行交流和互动,拉近了媒体信息资源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新媒体的自建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用户发表自己的言论,留下自己的访问足迹,还可以对知识新闻信息进行打赏和投票等,充分发了观众的评判能力,丰富媒体的内容,使其结构更加合理,人们根据信息事件及时报道的新闻内容,在自定义的平台上自己的动态和感想,有效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效的提升了现代媒体信息传播的效率。
四、科学文化信息传播中的问题
目前,一些具有潮流化和时尚化,并能及时更新的科学新媒体特色节目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特色化的信息编排模式充分的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提高了媒体的关注度。但是科学性媒体与之相比在不变换自身风格的前提下,导致信息价值链的中断,公众的收视兴趣下降,严重降低了科学媒体的品牌价值。所以作为科学新媒体要想充分的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就要集合社会的热点文化,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从而赢得广大的观众的喜爱。满足于新闻编辑的基础上对于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提高新闻更新的频率,同时要结合于社会的潮流文化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以醒目的标题,特色化的编辑内容,多渠道新闻信息,提高新闻价值的属性,扩展信息传播的范围。总而言之;新媒体作为信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固化的传媒属性很难被社会的青年群体所接受,所以新媒体结合新思想,新潮流,转变媒体编辑的风格是势在必行的,只有结合于正能量的社会文化进行信息报道,才能提高收视率,扩大阅览量。
五、新媒体科学信息传播的价值属性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新媒体的发展是时代趋势之必然,特定的技术手段实现促进了媒体信息质地飞跃,就新媒体的本身行业属性来看,其进入的门槛还是比较低的,无论是个人亦或是小型发展企业,都可以建立自媒体平台,通过微信、QQ、博客等社交媒体工具,打造自身的新闻品牌;以互联网+形式的思维进行构造,从而丰富新媒体的发展渠道。信息渠道的整合平台包括内容、渠道和平台的融合,生产优质的内容是报纸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传统报纸行业依据互联网信息时刻共享化的特点;以互联网为核心报道平台,根据新闻内容的特点,以最适宜的媒介手段,融合使用多种技术形态的报道形式对及时发生的信息进行报道。传统报纸品牌也应该把用户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资源,把用户的信息作为巨大的财富,传统媒体应向新媒体学习,不断收集包括阅读习惯、生活方式在内的用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强调用户体验,在了解客户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精确推送信息,将最适合的产品迅速传递到用户的手中,共创价值,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打造自身的信息传播的特色。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自主创新性是极高的,基于互联网信息的瞬息万变,新媒体要依据用户的体验进行新闻风格的转变,最大化的满足用户信息交流互动的需要。
六、结语
新时期内科学信息媒体的传播形式发生重大的变化,在满足信息及时化共享的前提下,科技信息传播的效率越来越高,但也造成了信息传播质量的下降,导致社会信息共享环境的质量也是在不断地降低,因此要想提升科学媒体信息传播的质量就要认清媒体信息传播的价值属性,根据媒体信息传播的形式来做出调整,保障科学信息的合理化传播。
参考文献:
互联网等网络媒体迅速发展,有效促进了新型新闻传播的崛起。同时,新文化与新商业也得到了更新。传统媒体逐渐被新媒体新闻中心所代替。在信息时代与经济环境下,人们只有对传统思维方式予以改变,对新媒体新闻传播的文化形态进行认真思考,并对其商业价值予以挖掘,才能够对风险予以规避,进而适应市场变化。
一、新媒体新闻传播的形成与发展趋势分析
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是借助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社会与技术等多种因素予以有机融合,进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媒介形态。新媒体的诞生有其特定基础,借助数字技术与传播工具其发展更加迅猛。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人们借助虚拟世界与现实的结合,不仅能够将情感予以发泄,而且还能够实现虚拟与真实的相互交织、跨区域的沟通。传统媒体信息传播形式因新媒体的出现而得到改变,信息传播格局、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社会发展等都因新媒体而发生变革。新媒体有效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处理技术与形态,进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普通用户不仅能够借助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而且借助互联网获得了多元的信息传播环境,并实现了信息交流与共享。互联网让受众实现了呈现自我、分享自我的夙愿,媒体革命也因此而得到发展与创新。
二、新媒体新闻的传播与当前社会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分析
传统文化与当前文化借助互联网,实现了有机的补充与渗透。新闻传播借助新媒体,不仅对原有文化介质面貌进行了改变,而且已经成为真实性与参与性相互结合的网络文化。首先,新媒体网络文化实现了互动。新媒体文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文化景观。人们在对各种信息予以寻找、发现及整合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自己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够借助互联网进行歌曲与电影的制作等。在此基础上,互联网内容也因此更加丰富多彩。其次,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虚拟生活伴随着新媒体新闻传播,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借助互联网,人际关系在不断增大,各种信息也变得更加真实可靠。第三,新媒体已经融入人们生活。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新媒体。全球化的经济生活借助新媒体,发展迅猛。人们文化实践已经不再受到区域与时间的限制。在此背景下,新媒体新闻传播文化与本土文化获得了共赢。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借助新媒体不仅突破了时间与区域的限制,而且变得更加有效,文化认同感得到了强化。传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化,传媒与文化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渗、互补以及互证。新媒体文化借助新媒体得到了繁荣,两者之间得到了共赢。人们借助新媒体传播,不再受到区域与时间限制,现代人类生活因新媒体而发生变化。同时,媒介文化也因新媒体而发生了极大变化。参与性、真实性以及全球性的新网络文化,已经悄然融入人们生活。随着“参与式文化”的兴起,普通公民借助媒介技术,就能够对存档、评论以及再传播等媒介内容予以参与。普通民众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媒介生产者,以不同方式主动参与新媒体,逐渐由被动者变为主动者。媒介消费因此也不再是独立的过程,人们借助互联网不仅能够实现真正意义的对话,而且不再被动接受所需信息。同时,人们能够依据自己喜好与需求,对信息内容予以整合。人们借助新媒体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借助优酷、土豆等网站实现了视频分享,实现了个人媒体价值的最大化。
三、新媒体新闻传播具有的商业价值分析
在目前经济时代的环境下,不仅企业与商家的经营环境与商业模式在不断改进,而且消费者的行为与心理也在逐渐变化。同时,商机也在伴随着新市场与新模式的诞生而出现。各个商家如果依然实施封闭经营、商品品种依然传统单一,在具有开放性与多元化的今天,其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窄。
(一)市场变化
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电子商务市场已经逐渐走向成熟。新媒体已经成为企业与商家的必需品。消费者随着新媒体的营销和传播,已经成为网络营销中的主体,在商品信息方面已经取得主动权,自己的需求也随着网络互动等方式而得到实现。在这个过程中,生产企业与商家已经不再受到区域、时间以及人们文化程度与身份的影响,如果其产品具有足够的诱惑力,就能够获得消费者青睐。这样,网络市场逐渐走向全球化。
(二)市场模式
人人网、土豆网等不同网站,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销售目的,都在借助不同销售模式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对赚钱模式不断创新。很多游戏爱好者借助网络,在享受没有费用的网络游戏时,其增值服务却让商家得到了更多利润。很多网络商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借助优惠券、微博等方式,让消费者体验自己的优质服务,消费者在愉快的畅游中,商家获取了盈利。
(三)商家因新媒体传播而获取商机
新媒体有效体现了协作与聚合的力量。企业与商家很多创新性思维与行动,来源于员工、客户以及相关利益者。他们在增加战略资本的同时,也获取了很多商机。很多国家知名品牌在发展中,借助新媒体开放平台,通过集体协作以及其他方式,不仅有效扩大了资源,而且也与相关商家得到了共同发展。在国内,诸如凡客诚品等很多企业与商家,在进行营销与推广产品过程中,有效借助了新媒体网络的力量,实现了自己的发展目标。
四、结语
随着时展以及互联网的诞生,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不仅借助新媒体得到了改观,而且人与人相互之间的沟通也变得更加便捷。新媒体服务职能得到了最大化。同时,人们也逐渐感受到新媒体所具有的文化力量与商业价值。同时,人们在对新媒体内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借助新媒体对不同事物的发展趋势予以判断。这样,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因新媒体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新媒体自身价值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参考文献
1.1传统绘画艺术的含义及特征
传统绘画艺术是采用颜料、墨等创造材料,借助刀、笔等创造工具,在墙壁、纸、板及纺织物上,通过色彩、造型及构图等艺术表现手法,创造出的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形象[1]。根据技术、内容及形式的不同,又可以细分为众多种类的绘画作品。传统绘画艺术是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创作活动,通过笔、纸及画布的特性,表现出一种肌理及韵味。此外,传统绘画艺术作品蕴含了艺术创造者的个人美学素养及社会思索,是一种精神需求的寄托,具有极强的艺术审美价值,随着时间变化,绘画艺术作品还能延伸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艺术领域的重要代表。
1.2新媒体的含义及特征
新媒体的概念最先由美国传播领域研究人员提出,从媒介技术角度看,所谓的新媒体就是指借助信息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技术,以电脑网络、电视终端及手机媒介向社会大众传递各种信息的一种传播途径。新媒体的出现,一是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路径,降低了信息传播的门槛;二是信息传播的主体更加多样,信息传播的数量增长迅速;三是信息交流更加频繁,传播过程中的互动性及反馈性更加及时快速;四是实现了各种媒介形式的跨界融合,诸如报纸就实现了纸媒与电子媒介的融合,将纸媒内容通过手机平台及网络平台,大大增强了传播效果;五是信息更加经济,与传统媒介形式相比,新媒体可以不受尺寸及版面限制,达到信息传播的深层性、实时性,经济性更为显著。从绘画艺术及新媒体的特征可以看出,传统绘画艺术具有内在的传播诉求,而新媒体的传播特征正好迎合了绘画艺术这一传播需求,两者能够实现有机统一。
2传统绘画艺术的新媒体传播途径分析
2.1绘画艺术网站、论坛及博客
绘画艺术网站可以为绘画作品展示、绘画作品赏析及绘画作品交易提供网络平台。伴随着大众审美意识的觉醒,现阶段绘画艺术网站大有井喷趋势,出现了诸如中国绘画网、中国名人书画网、艺术中国、中国美术在线等诸多网站资源,为人们欣赏绘画艺术、领略绘画艺术风采、收藏绘画作品提供了信息交流传播新渠道。绘画艺艺术论坛,主要集中了具有共同审美情趣的个人及群体,也是传统绘画艺术交流传播的重要网络场所,此外,书画博客的出现能为绘画创造者提供信息渠道,能使艺术者与大众之间达成实时交流。而各种第三方的绘画艺术博客,如新浪博客、搜狐博客、优酷土豆、酷6等,都成为了传播传统绘画艺术的新媒介。
2.2绘画艺术数字虚拟博物馆
虚拟博物馆是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参照传统博物馆形态样式,将绘画作品加以数字转换后,予以储存展示的数字虚拟空间[2]。绘画艺术虚拟博物馆采用建模技术、数字拍摄技术及三维技术等多种技术形式,具有浏览自由、互动简易的特点,为传统绘画艺术作品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新的条件。例如我国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艺术家联展,就是采用信息技术,通过环境建模技术,将绘画艺术作品通过数字化转换,实现与实体博物馆相同的展览效果。参观人员可以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观赏,借助鼠标,实现绘画艺术作品的实时放大,更换,还可参照文字说明,加深对相关作品的理解,极大提高了绘画艺术作品的传播效率。
2.3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涵盖了节目采集、制作、传输、接收等多个过程,通过数字解码技术,能够实现图像和声音的传播,具有极强的传播效果。数字电视具有信息传播质量好、受众广泛的特点,是绘画艺术及其他艺术形式(书法、摄影、戏剧等)的重要传播途径。传统绘画艺术与数字电视的结合,传播效果最好,针对性最强的方式就是书画频道的设立。由中央电视台播出制作的书画频道,包含了书画咨询、专家讲座、书画欣赏、书画创作直播、书画记录片等众多栏目类型,形成了一个书画艺术信息的信息库,24小时不间断的播出,极大扩大了绘画艺术的传播范围,增强了传播效果。
二、通过微博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094-03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自媒体传播形态的多样性,如以图文为主的网络论坛、博客、微博和以视频为主的播客等,目前博客、播客、微博成为中国主要的自媒体平台。文章在解析自媒体内涵的基础上,对自媒体的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传播控制等信息传播特点加以探析,从而深化对自媒体信息传播规律的理解。
一、自媒体内涵解析
自媒体这一概念源于美国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2001年9月28日,他在个人博客上首先提出了journalism3.0的概念。根据他的分类,journalism1.0指的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是单向的线性传播形式;journalism2.0指的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媒体的网络版以及新闻门户网站等,这一阶段的新闻传播速度更为快捷,但仍然是一对多的新闻传播形式;journalism3.0指的是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点对点的、双向互动的新闻传播形式,这一时期的新闻传播主体由专业传播机构转为普通公民。2003年1月,他在《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上发表了《下一代的新闻业:自媒体来临》(New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here comes ‘we media’)的文章。2004年7月,丹?吉尔默出版了他的专著《草根媒体》(We the Media - grassroots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本书探析了未来新闻业的转变,认为普通公民将成为新闻制造者。
由上可见,丹?吉尔默先后提出了自媒体(we media)与草根媒体(we the media)两个术语,区别在于定冠词the,由此也暗含了自媒体与草根媒体在新闻主体方面的区别,即自媒体的新闻传播主体是非新闻工作者,而草根媒体的新闻传播主体是非新闻工作者中的普通公民,不包括政治人物、娱乐明星等社会知名人士。由此可见,自媒体的覆盖面大于草根媒体,因此笔者倾向于使用自媒体。目前国内学界将自媒体与草根媒体(grassroots media)、公民媒体(citizen media)、参与式媒体(participatory media)等交换使用。
笔者认为,所谓自媒体(we media),是指传播者通过互联网这一信息技术平台,以点对点或点对面的形式,将自主采集或把关过滤的内容传递给他人的个性化传播渠道,又称个人媒体或私媒体。不同于大众传媒组织化、机构化的传播特征,自媒体强调传播者的主动性和传播内容的个性化与自主性。对信息时代的传播方式,传播学鼻祖施拉姆早就做出预测,“这个革命的信息时代的一个趋势是……更多着重点对点而不是点对面的传播,和个人越来越大的使用‘媒介’的能力而不是被‘媒介’所利用”[1]。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一、媒体群众体育信息传播的缺位与社会需求的悖论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总书记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今后体育工作发展的方向和要求。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自然是其中应有之意。可是,多年来,我国的竞技体育一枝独秀,其他体育形态的发展相对滞后,如果不改变现有的不均衡状况,“体育强国”之路必将异常艰辛。
其实,早在1995年,我国就颁布并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为了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纲要还对宣传工作提出了要求“加强宣传工作,形成全民健身的舆论导向,增强全民体育健身意识,提高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
但是,目前中国的体育媒体基本上是竞技体育报道一家独大的面貌,群众体育的报道却日见式微,表现为内容十分少见,而且所占据的地位也非常边缘化,体育记者很少触及或不愿参与此类报道,甚至成为体育信息传播的一大难题。研究表明。美国媒体体育强调动作、竞争、最终分数、成绩统计、记录、核心运动员和赛事、抱负、英雄行为,以及运动员的情感和个性。其实,当下我国媒体化体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各媒体竞技体育内容平均占到了媒体所有体育资讯的80%以上(《中国体育报》除外)。当人们沉溺于这样的体育传播环境里,长期以往,其体育观如何不受影响?有怎样的体育观,反过来又会对体育实践以影响。类似的新闻屡见不鲜,如“中国学生体质调查:学生胖而无力危及国家竞争力”、“升旗也能累晕我国青少年体质如此孱弱谁之过?”就充分地说明了媒体群众体育信息传播的缺失所造成的弊端,以及由此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展体育事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康社会中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体育发展规律的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组织体系。其中,要求群众体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全社会体育意识普遍增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到占总人口的10%左右(其中城市达到15%左右);城市社区和乡镇建有方便居民进行健身活动的体育设施。而且随着,民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社会对群众体育类信息的需求在不断加大,从而导致了体育媒体的信息供给与社会的信息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这种状况,也使得体育媒体难以发挥其反映、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二、媒体传播群众体育信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 群众体育的进步和各类体育的协调发展迫切需要媒体的大力宣传与推广
信息社会中,媒体是社会的神经,以传播速度快、范同广、信息多、质量好等优势在信息市场占有得天独厚的地位,已成为传递信息、影响公众生活最快捷、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媒体在体育与大众之间建立了一座关于体育信息流通的桥梁(见图1),它扩展了体育信息及其文化传播的范围,并改变和丰富了大众接收和认知体育的方式。
因此,处于信息时代的大众接收体育信息的渠道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介,他们接触到的体育主要是媒体体育。媒体用大众普遍能够接受且越发认可的形式来阐释体育中那些既丰富又深厚的内蕴,没有大众媒体参与下的体育,满足不了大众体育文化的需求。同时也得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体育信息的传播速度由于传播媒介的出现被大大加快,所以广大群众对体育运动的了解和认识也大大提高。毫无疑问,传播媒介作为加快观众了解和认识体育运动的传播方式,其社会覆盖面将越来越广,影响力也越来越深。群众体育的主旨在于大众的参与。尽管体育在我国受人关注的程度有所上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将体育作为谈资,但是身体力行积极参与这些运动项目的人还很少,也就是说,大众关注的体育运动与实际参与的运动项目不尽相符,关注的力度也与参与程度有很大的差别。而要想让民众能够主动的参与其中,媒体对群众体育的作用、方式、指导等相关内容的大力传播必不可少。
我国竞技体育带来的光芒并不能掩饰我国群众体育水平相对落后的现实。发达国家在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无一例外把发展群众体育作为工作重点。因为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高水平竞技体育必须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才能使体育事业得到全面、扎实的发展。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体育强国,不应仅仅看竞技体育的成绩,还应参考国民身体素质、运动场所多少、民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及广度等指标。而目前我国体育场馆、体育设施的修建远远不能满足大众健身的需要,国民身体素质整体水平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目前,我国媒体大量地传播竞技体育信息,使包括群众体育在内的其他非竞技体育信息的传播处于缺位状态,给公众造成“重竞技、轻群体”的主观印象;且媒体传播体育信息,更多地只是吸引一般受众成为“体育爱好者”,而在将“体育爱好者”引导并转化成“体育参与者”方面,效果甚微。因此,只注重竞技体育信息的传播并不能很好地引导教育大众参与到群众体育、全民健身当中来,不利于向大众传达我国国民身体素质急需通过群众体育的发展而提高的预警信息,不利于发挥大众媒体对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的引导和监督功能,不利于为我国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因此,媒体对体育信息的传播,首先要促进人们对于体育文化的理解和喜爱,使得人们增强了对体育的兴趣,丰富日常生活,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支持。另外还要推动群众体育的开展。群众体育的开展历来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体育媒体的催化作用。普通老百姓越来越了解体育的魅力,逐渐消除搞体育是不务正业的思想,才能越来越多地真正投入到体育健身与运动中去。
2 群众体育的发展能够为媒体提供丰富的内容来源
较之于竞技体育信息,群众体育信息与社会有着更广泛的联系,它在内容的构成上没有边界,也没有既成的框架限制,既有广度也有深度。在中国经济社会稳步快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政府的有意提倡和引导,还是人们自身对体育的需求,都构成了社会体育丰富多彩的可能性。尤其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民间体育需求日益扩大、社会社区发展逐渐成熟的大背景下,群众体育信息的需求伴随着全民健身在全国的逐渐铺开将与日俱增。而面对今天媒体间的激烈竞争与挑战,竞技体育新闻传播报道“一边倒”的倾向,难以满足今天高品位的体育受
众对体育信息的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化的需求。
群众体育可以说是一个极具挖掘价值的新闻资源的富矿,只不过它现在仍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与开发。群众体育比竞技体育具有更强的广泛性,它可以涵盖社会的不同人群、民族、种族、阶层而且贯穿人的一生。群众体育具有多样性,它包括民族传统体育、老年人体育、妇女体育、社区体育、职工体育、农民体育等等。社会体育还具有灵活性可以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不受限制可以创造新的方法手段,不断满足人们的体育娱乐需求。
现在由于各媒体将报道的力量都集中于竞技体育上,致使我国媒体的体育信息传播出现大同小异、内容高度重合、同质化严重的局面。尤其是在竞技体育信息资源匮乏的时期,比如联赛的间歇期、赛事的淡季时,媒体的信息传播更是捉襟见肘。
另外,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要坚持真实性、客观性原则。就事实来说,体育的形态丰富多彩,竞技体育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媒体在传播新闻信息的过程中一味传递竞技体育的信息,自然与客观实际产生了差距。媒体要想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实现平衡与客观、真实的报道,就需要全面地反映事实,从事实的联系、事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具体到体育信息的传播,自然不能忽视包括群众体育在内的其他非竞技体育信息的传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体育意识增强,群众体育信息的传播具有更强烈的需求,媒体要正确处理好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在内容构成、报道比例的分配、传播地位的安排等,准确的、全面的、客观的、科学的反映体育的事实。
三、媒体传播群众体育信息的策略与方法
1 树立完整的体育传播观
如今,体育信息传播越来越被媒体关注。但是,在竞技体育信息新闻的范畴之外,包括群众体育在内的非竞技体育信息却并没有得到媒体的普遍重视,这更多的是因为体育传播观念的束缚与限制。
其实,群众体育信息由于其关系到普通民众也就是既成的或潜在的媒体受众,存在着极大的信息需求,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现实社会中,群众体育信息因为关注普通群众的体育生活和需求,问或起到了引领校正社会观念、关注公民生存状态、引导生活方式的作用,因此更具社会意义。
所以,在进行群众体育信息的传播要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观念方面。对于体育内涵的理解,多少年来,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播媒体使人们对体育的理解更加的深刻,在接受媒体的宣传及人们自身的参与体验中,许多人逐渐的形成了正确的体育观念,认识到体育是与创新、与健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积极地参与体育,将给人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更强的体魄去面对社会的挑战。正是由于体育价值观的合理定位,使人们能够以主动、积极的态度介入到群众体育之中。第二,参与方面。观念的变化,促使人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群众体育,并主动的参与其中。目前,国际上较为普遍地采用以体育人口的多少来衡量群众体育发展繁荣与否。第三,投入和消费方面。在传播媒体的促动下,社会的各方面对群众体育的投入和消费更加积极。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群众体育投入;另一方面,群众体育的参与者们,也加大了对健康的投资,“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日趋深人人心。在群众体育消费上,人们根据健身锻炼的需要,积极地购买各种有关书籍、报刊,积极地上网等,各类收费不等的体育健身锻炼的场馆吸引了大量的健身爱好者们,功能各异的体育用品使人们乐于掏钱去购买。
群众体育信息的传播要紧紧抓住群众关注的热点,报道上一定不能与时代脱节。要抓住了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后,更关心自己的健康、更加注重身体锻炼这一特点而进行,并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体现记者的人文情怀,凸现了对人的关心,倡导了科学健身理念,使科学健身深入人心,才能够吸引眼球,赢得众人的注意力。当代社会已经转向休闲时代,体育必将实现“从生产到生活、从群体到个体、从工具到玩具”的功能性改变,无论是体育组织还是大众传媒都应让体育倡导人文精神,服务和谐社会,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载体之一。群众性健身休闲娱乐不仅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而且能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可能成为体育新闻报道的重点与亮点。
2 传播视角的转换与拓展
与传统的竞技体育信息不同,群众体育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因为新闻主体的多元化,反映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态,具有更广阔的边际效应。群众体育新闻虽然在内容上有体育的成分,或者以体育形式为载体为媒介,但是因为参与的主体是社会民众,因此媒体的关注视角需要从单纯体育层面过渡到社会影响层面。即使是以赛事为主的群众体育新闻,在报道思路上也可尝试摆脱竞技新闻的思路。
不同的报道视角、不同的关注点反映出不同媒体的定位与态度。对群众体育信息的关注及报道态度,可以更全面的反映一份媒体的立场和态度。而这种态度必将影响到媒体长期以来塑造的形象。
群众体育信息的传播视角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体育领域,而是站在整个社会的视野和高度来看待其影响力,传播这样的信息所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已经远远不止于以往,甚至可以说是体现了一份媒体的社会责任感。自然,这样的群众体育信息在传播之后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和潜在价值更是不言自明的了。
3 提高群众体育信息传播的策划水平
媒体对于群众体育信息的传播报道,完全可以跟竞技体育信息一样,有前期精心的策划、组织,有深入的采访与写作,有后期的强势包装与精心制作,从而吸引广大受众的长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