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学数学课程体系

小学数学课程体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4-12 10:56:0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数学课程体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小学数学课程体系

篇1

一、引言

基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高校在培养小学数学教师方面也应该顺应新课改要求,提升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教学能力,以满足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需求。

二、制定统一的培养标准

当前阶段,我国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和经验性特点突出,这种形势影响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获取和素质提升,使职前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教学素质不能达到课改要求。基于此,设置相关专业的高校应该制定统一的职前教师培养标准,提升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组织相关的数学家、数学教育研究者以及小学数学一线教师等多方力量,在核心素养框架的指导下,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教学所需的数学知识等理论,梳理出小学数学教师所需的数学核心素养,并在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有关标准的基础上,形成适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标准,为各师范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提供一定的方向与依据。在制定培养标准时需要考虑其可操作性,方便教师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具体实践。

三、适当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目标的合理发展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驱动下,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能够顺应形势发展,调整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在高校的职前教师培养中,也应该积极转变以往的专业教学方式,依据教育发展形势不断进行专业教学目标的调整。具体实施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基础课程,也就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要对这些课程进行校本化设计,围绕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进行二次开发;第二,设置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以走班的形式参加学习;第三,课程活动化,比如早操,可以组织管乐团的学生吹响集合号,其他学生迅速到操场集合,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等通过呼号深入头脑,最后在校歌声中走步调整。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仅是在进行身体锻炼,还包括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另外,鼓励适当利用科技媒体,协助学生由“知道”的层次,进入“理解”及“体验”的层次。提供体验与探索课程,使教学兼顾“知识能力”与“方法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与数学类课程的内容联系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展专业中数学专业课主要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初等数论、概率统计、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数学专业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指导和研究能力,因此强化数学课程和学科体系构建之间的联系是十分有必要的,直接关乎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要求下,高校也应该进行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安排调整,小学教育新数学课程与原课程相比有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例如,离散数学、高等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规划、数学文化、数学史、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另一方面对原有内容采取了新的处理方式。这些变化对高效小学教育专业数学类课程内容及体系建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高校在构建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结合专业教学需求,不断进行数学专业课程比重的有机调整,为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提供契机。

五、构建具有反思性、合作性的实践课程

要培养高质量的小学数学教师,仅教授一些显性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提供教育实践以帮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反思。因而,对于实践课程的设置,不仅要重视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还需要加强其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可以将实践课程的实施与数学类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之后,走入小学数学课堂,通过观察或是亲身实践,并在与指导教师的交流中对所学内容进行体会反思,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于教学一般程序、基本策略的掌握,而且有助于他们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逐步形成教学的智慧。在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中,可开设有关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课堂观察、数学概念教学等主题实践类讨论课程,将职前小学数学教师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相互合作,一同梳理教学内容的关键属性、探讨某个主题的教学设计、学习观察学生的技巧等,并且通过这个交流的平台,分享教育实践中自己的想法、经验以及观点,这不仅有助于其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也能够促使他们在毕业后较快地融入教师教研活动之中,并在与优秀教师的交流讨论中获得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开展知识经验,在提高自身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不断推进以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

六、结语

总之,新的教育形势下,高校的小学数学教育专业也应该顺应形式进行专业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调整。数学核心素养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价值和本质,是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最核心的问题。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能一味地只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建立过程当中,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奎,马丽君.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建构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04):36-39. 

[2]管云霞.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确立[J].学周刊,2017,(11):8-9. 

篇2

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1.以数学专业理论知识为主,轻视数学教育理论和教师技能的训练

在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中,数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主要以数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主,除了各个学校根据自身教学的特点稍微做出了一些改动之外,几乎所有的学校在数学教育专业教学课程上的安排都是一样的,都是以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学科为主,这些数学学科专业知识涵盖了三大数学方法。同时,高职院校还在借鉴传统师范院校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开办了初等教学研究课程,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在保证毕业生将来可以掌握教学内容所必需的扎实的数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思想的同时,还能够掌握在中小学教育内容中涉及的初等数学知识,这种做法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缩小小学数学教学在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差距。

但是,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以数学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中主要表现在数学教育理论和数学教学技能两个方面。在高职院校中虽然也开设了与数学教育理论和数学教学技能有关的课程,但还是比较少,基本上只有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教育学、心理学、教育见习实习等内容,这与院校对数学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相比是远远不足的。由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与数学的联系不是非常紧密,所以心理学、教育学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往往只能从教育学的角度对数学教育理论和实际进行教学,并没有对它们进行现代数学教育学、数学教育心理学等更细致的学科划分,再加上学时有限、教育资源硬件缺乏等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更不能满足学生今后从事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2.数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措施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对自身进行了教学方面的建设和改革,使自身的特点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编排新颖的数学教学的课件内容,充分利用微格教学等一系列的现代教学技能培养方式、加强对未来教师在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等。在这些改革和建设措施上,院校充分考虑了社会对数学教师岗位和职业能力的需求,有利于学生在将来能够更顺利地适应数学教师的职位。

但是,高职院校的改革措施大都是针对社会对中小学数学教师的需求,这些措施本身就脱离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例如,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子项目规定中重点强调的一项就是关于对将来数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然而,在目前各个高职院校的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并没有专门针对数学教师职业道德能力的课程,由此可见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

二、改进我国高职院校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措施

通过以上对高职院校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进行改进:

1.加强对数学教育理论课程和数学教学技能两方面的重视

为了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今后从事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充分结合,在教学课程中要加大在数学教育理论和数学教学技能两方面的教学内容,比如,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育手段、数学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中小学生思想、心理和认识的发生发展规律、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训练等。可以开设的课程有:《数学教育学》《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史》《数学思维与心理》《数学方法论》《现代教育技术》《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等。

2.保证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的一致性

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时刻保持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的一致性,首先,在教学课程中要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着眼于为地方教育服务的特色;其次,还要满足德育子项目。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性、集中性和可依据性。

根据全国各地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的不同,高职院校在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所有的高职院校在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中都要根据该地区的社会需要,并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充分发挥院校自身的优势,努力改进和完善本院校的数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

篇3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二、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例如《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我就采用了先猜想~论证~归纳教学过程。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合作精神,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

篇4

最近,我认真仔细读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我深刻认识到:

一、小学阶段信息技术的基本任务

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2.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3.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的手段和方式,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利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对已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升华,逐步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有关软件的教学内容时,不能只是以前所学简单功能的复述,这样会使学生觉得信息技术课枯燥无味,从而没有学习兴趣。我们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设计的教学内容要符合我们的实际需要,且学生不经过认真探索是不那么容易解决的,以此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让他们认识到,要灵活应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在课程标准的学习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平时所说

篇5

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增强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减少学生的课后学习负担。可如今许多教师不能达到这个要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整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幻灯片一张接着一张放映,图文并茂,十分精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很轻松,课本都不用看,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看上去很成功。但是由于学生课堂轻松的学习态度,难免会影响注意力,学生很难把握重点,“四基”教学目标很难达成。最后,只能以牺牲学生的课后可怜的一点时间,以“软”的或“硬”的大量作业来祢补。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只能在课堂内完成绝大部分的教学任务,学生的课后作业量不能超过一个半小时,而要在45分钟内使学生有效地学习。笔者认为需要提高课堂教学中的“紧张度”,使学生在课堂上要紧张,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形成积极的求知欲。

需要说明的一点的是,这里的“紧张”不是让学生畏惧,而是指对完成学习任务有益的,能促进学生积极求知的情绪状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紧张一般有助于全身精力的动员和注意力的集中。它可以对活动产生有益的影响,也可以起抑制作用,使活动作用失调,从而妨碍活动的正常进行。”

有效数学课堂教学需要适度提高课堂教学的紧张度,还有两点原因。

第一,它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课堂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阵地。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包括心理负担。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讲策略,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流程,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使课堂45分钟内学生学习节奏紧凑,效率高,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课堂教学需要适度的紧张。

第二,它是培养现实社会人才的需要。现实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节奏快,效率高。现实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要适应紧张的节奏,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思想懒惰、做事拖拉、不思进取、缺乏竞争。课堂教学需要在适度紧张的气氛中培养学生的素质。

如何适当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紧张度呢?笔者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设计以下四个环节:

1.课堂教学的引入,即设计问题情境。“对事物的强烈需求,对重要生活事件的紧张期待,会产生紧张物注意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感受性急剧提高,思想清晰、情绪高涨、精力集中、行为反应快”。通过合理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思考“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从思想上对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产生潜意识的紧张情绪。从而,根本上解决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教学任务。

例如: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教师:一个圆形茶几玻璃打碎后只留下一块残片,现在要制作同样大小的圆盘,请同学们思考,用什么方法?

(学生思考,但不知如何解决)

教师启发:从圆盘的残片中可启发得到哪些部分?

学生答:可以得到圆的一段弧。

教师:那么有残片上的一段弧是否可以确定这个圆的半径呢?请大家思考,并可以互相讨论。

(同学们议论纷纷,进入想解决但无法解决的情境)

教师:已知有一段弧,只要找到这段弧的圆心,就可以知道它的半径,因此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由已知弧去确定弧的圆心问题。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两个问题:(1)圆弧上的点有什么特点?(2)由弧上的一个点能否确定它的圆心?两个点呢?三个点呢?这样,就为学生“不在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创设了思维情境。

2.教学方案的设计要注重安排学习任务的“难度”。要分层次提要求,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既要让后进生“吃好”,又要让优秀生“吃饱”,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根据教材的小步子、及时强化、变式和目标值的测定(反馈测试结果)等心理学原理,通过反映数学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变式习题演练,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在提问、讨论、检查学习效果时,教师要少讲,让学生多说。不同难度的问题对应不同水平的学生,这样既让优秀生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又让后进生完成了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各类学生的求知欲都能被调动起来。

3.强化课堂训练。这是适度提高课堂紧张度的有效措施,由于课堂的教学内容在下课前十分钟要当堂检查学习效果,学生必然会在无意识中形成学习的心理压力,也就是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然会集中注意力,教学效果自然就好了。

课堂训练的设计要紧扣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做到学什么就练什么。训练内容的难易要适度,不宜过难或太简单。因为用于训练的时间有限,内容过难,学生就不容易在课堂内完成,且容易挫伤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难,使学生形成“学也学不会”的定向思维,学生的紧张度反而下降,课堂训练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太简单了,优秀生会感到“不学也会”,不容易调动优秀生的积极性,不宜形成课堂的“紧张度”。

总之,习题的编排要体现教育性原则,应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大容量,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内外两方面强化学生的求知欲。

4.注重处理好教学中的细节。提高课堂“紧张度”,细节出成效。细节的处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环节设计要紧凑,避免课堂松懈;(2)应用教学媒体时避免“花样”“热闹”,注重实用、有效;(3)教学方法要灵活,力求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4)教师语言要亲切而有力度,应批评就批评,应表扬就表扬;(5)走下讲台,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巡视学生学习的情况。通过这些细节,保持课堂上学生适度的紧张情绪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实践证明,数学课堂上的“紧张度”有利于“减负增效”,但“严厉”不一定能让学生适度地紧张,我们应该带着一颗爱心去探索课堂教学中的“紧张度”。

篇6

信息技术,是指人们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评价等所采取各种操作程序的总称。信息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领域,以及设计、开发、安装、实施信息系统和应用软件等行业,其本质是一项技术手段。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对信息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等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本质是一种能力。

通过两者概念的对比,显而易见的是信息技术侧重于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各种信息处理的技术;而信息素养提升侧重于具备分析、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能力。而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正是要利用这项技术手段来提升学生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信息素养提升的辩证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是一种“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信息素养提升就“无从谈起,无的放矢”。同样,没有“毛”覆盖的“皮”也是单调和丑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假如脱离信息素养提升这一前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就没有明确的方向,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就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为什么要提升小学生信息素养

自从电脑课升级为信息技术课程也就注定了我们不能再一味追求认知层面的教学,更应该是能力层面的拓展。

(一)实现课程目标的需要。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直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学科,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会读、会写、会操作”等技能外,还重点要求具备基本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修养。所以我们的教学不能再一味地追求考试的成绩,为了做题而做题,而是要通过各种实践和评价活动,传递“正确处理技术与人的关系”这样一个信息,要尽可能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已经进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海量的信息也随着网络进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为人们更好地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它代表了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不仅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率,而且对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但也正如我们课本所说的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的发展也有消极的一面。在这个时代,要自觉地取其利弃其弊,使其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我们就不得不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对于小学生而言最合适的就是借助信息技术课程这一平台,有效规范自我行为,适应并促进健全的信息社会发展,成为信息时代的公民。

三、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概念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比较抽象,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需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来实现。单纯讨论信息素养问题是不现实、不可行的。同样,不能深刻领会信息素养的内涵,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死抱着某种软件的功能操作不放,也是毫无意义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开展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教学,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明白处理某种信息,可以有更好的工具、更简单的方法、更有效的手段。

(一)运用素质教育手段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与应付升学考试的应试教育相比,非常注重道德、智力、身体、审美、劳动技能的培养开发。真正的素质教育,并不只是局限于学术上的才能发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和道德风范,让学生能发挥出个人的巨大潜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画面。同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仅仅是指信息知识的积累,或只是通过课堂的讲授,还需通过各种各样的信息途径进行教育引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信息素养的提升也不是靠某一节课或者某一章教材就能实现,而是一种无形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因此,学校的学风校风、教师的言谈举止、上课的方式方法,都与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息息相关,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始终。

(二)基础科目融会贯通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环节。现代教育技术标准实行以后,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的不断深化,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不再只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任务,而是对小学所有课程教学的要求。信息技术课程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阵地,但不是唯一途径 。依据课程整合的思想,在不过多占用学生业余时间的前提下,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培养他们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与能力,这样既解决了信息技术课时少,影响学生学习连贯性的问题,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效率。

在这条道路上我们担子重,责任大,当然在前行的路途上也必定会有一些风气和力量左右着我们的想法,改变我们的做法。但是我们要本着“教学几年,想学生几十年,想国家民族几百年”的眼界与胸怀,本着“任意起点,无限长度”的追求,相信只要我们“常存希望、勇于探索”,“不放弃、不抛弃”,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路上就一定会越走越稳、越走越宽、越走越远,直至成功的彼岸。

篇7

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 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欣赏评述则倾向于内化为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综合探索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学习的方式。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少年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中学年级的美术教材中,体验学习的内容占了较大的比例:如"多采的学习生活"是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采的学习生活的体验;"教室壁报的编排设计"是对校园丰富多采的学习生活的热爱,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密切合作的人际关系,是对共同合作获得的成功与快乐的体验;"生活用品"是对日常用品的材质、款式、造型、色彩结构、功能、气味、特性的体验;"环境艺术--雕塑"是对不同材料可塑性的体验;"校园规划","闪亮的星空","艺术欣赏","椅子设计","网页设计",是对合作学习的体验。这些课程内容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学习主体对个体的体验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泛的体验学习空间,怎样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实施体验性学习呢?笔者从体验性学习的主客体交融性,体验性学习的实践性,体验性学习注重教材内容的灵活性三个方面做一些浅析,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体验性学习注重主客体的交融性

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就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融会整合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甚至排他性;为学生主体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学习主体与教材客体成了一对矛盾。开展体验性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如在"人体比例"教学中,创设学生相互观察的机会,体验人体的活力与美感;通过观看人体的视觉体验,丰富了学生对人体各种站姿、坐姿、跪姿的认识;通过动手绘画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体验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口语交流的体验。有机地创设体验学习情景和体验学习气氛,体验学习的契机。使学生对认知活动产生兴趣,产生爱意,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去体验和感悟,能动地拥抱知识,认识知识,学习主体与知识学习活动融为一体,在主客体的交融体验学习中,知识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之中,使学生尝试到每一次学习体验都是生命意义的升华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而获得对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二、体验性学习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性

篇8

第二板块:合作学习,小组分享

学生预习先学的效果势必有差异,对菜单上问题的思考也各有所见,如何让每个学生的预习先学成果得到展示,如何让每个学生学习经验得到分享,以达到学生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就是这一板块所要实现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要有统一的规范和要求:如交流时,要在组长的组织下轮流发表意见,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如有意见,倾听完以后再发表,后面交流的学生尽量不要重复前面学生讲到的内容,要畅所欲言,可以争论和辩驳。如此细化的小组合作学习规范,为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三板块:教师主导,全班建模

请各小组长首先汇报小组内的学习成果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当然,后面汇报的小组不能重复前面小组交流的内容,交流时要重在个性的交流,突出学习方法和经验的交流。随后,教师根据各组交流的情况,及时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深入的研讨,此时,教师要善于“踢皮球”,把各组中存在的疑惑“踢”给全班学生解决,发挥全班“集团作战”的优势来解决各组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导引和问题解决来突破难点。当所有的知识点、所有的问题解决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总结提升,要善于把零碎的知识点串连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篇9

1.引言

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来讲,《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其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部分。对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部分,强调以“课题学习”的方式进行。《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本学段中,学生将探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难题的意思和能力;同时,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标准》的这一要求体现了初中数学教学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课题学习”也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一条具有实践性和探索性的道路。为了更好地进行“课题学习”,基于通行的数学教材构建切合学校现有资源和实际发展,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校本课程就显得十分必要。

2.“课题学习”校本课程开展的价值

初中阶段,一些教师和学生是为了课程而教学和学习,因此,一些课堂从根本上看是十分无序的、零散的,开设校本教材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使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校本课程,能够完成“课题学习”领域的任务,这标志着教师在教学方式和学生在学习方式上会有较大程度的转变。

2.1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数学课题学习,强化了“问题”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强调了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来讲是十分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有利于学生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把握数学的本质,从而为逐步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奠定基础。例如在初中数学中,“皮克定理”是引导学生认识多边形的面积S同边上的格点L和内部格点N之间的数量关系。为了让学生对“皮克定理”的公式S=1/2L+N-1的公式由来和如何运用公式有更深刻理解,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的探究性方式进行。可以通过最简单的三角形让学生发现S、L和N之间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不断调动原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还能够主动通过查找工具书等方式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动力。这种符合本校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的开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转变原有的被动的学习方式。

2.2实现学生、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一直被放置在无可争论的绝对位置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素质教育一直在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功能的发挥,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逐步认识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有意识地转变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地位,成为课堂主体,使学习的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为了使学生懂得“皮克定理”的由来与推导过程,对“皮克定理”做进一步的发现和验证,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数学实验的方式进行。在设计实验中,教师可以设定实验的目的,如“1.通过画图、列表、分析数据、寻找规律,发现并验证皮克定理;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类比、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体验‘在解决多变量问题中采用变量控制法’的科学思维方法。”在这一实验目的下,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几何画板不断寻找思考问题的着眼点,从而在掌握研究问题方法的同时领悟数学思想。通过不断地假设和推理,就能够根据规律发现S、N、L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数学实验过程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得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师生角色不断发生转变,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是实现校本课程目标的一个必要过程。

3.开展“课题学习”校本课程的途径

3.1立足课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题学习”。

从目前的学校教育来看,课堂仍旧是教与学的主要阵地,因此,我们要立足课堂,不断深入挖掘教材,开展符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课堂学习”校本课程。“课题学习”是一种强调对问题不断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为增加课堂教学的研究成分需要基于学生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一个立体、生动、内容更加丰厚的对象,从而在研究对象的过程中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3.2引导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实践中开展“课题学习”。

“人们的学习活动有三种形式:一是接受学习;二是发现学习;三是体验学习”。“课题学习”可以看做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形式,“人们在时间活动中,在情感行为的支配下,通过反复观察、常识,最终构建新的知识的过程,追求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知的积累和创新”。因此,在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建构中,在“课题学习”中不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让学生能够发现数学知识的实用之处,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机会。

4.结语

建构以“课题学习”为基础的初中数学校本课程能够使学校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促进学校从封闭走向开放,使课堂、学校、学生和教师等因素更好地结合,使教育教学呈现出新的生命活力。此外,通过“课题学习”合理安排数学课题学习,能够使学生改进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更新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篇10

小学数学课程

整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这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真正的课程整合,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思想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教师利用电脑对图形、数字、动画乃至声音、背景等教学需要进行综合处理,使得易于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提取资料、交互反馈、进行自学,让数学中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实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小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方向。

一、激发兴趣,提高参与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有个性的,他们的活动受需要和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感到枯燥、无味、怕学,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决定的,再者就是受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应用如下动画进行导入:绿草如荫的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数数比赛。狮子伯伯当裁判,小猴、公鸡、小狗、小兔依次围在狮子身边。裁判首先宣布比赛规则:“从小猴开始数起,小猴、公鸡、小狗、小兔分别数1、2、3、4,再回过头来继续从小猴数起,数5、6、7、8,这样可以连续不断地数下去,每一个数字都会对应到一只小动物身上。比赛时,我报出一个数。这个数该数到谁,谁必须马上回答‘是我’。”接着,比赛开始,只听到裁判刚报出“19”,小狗马上接口:“是我,是我。”“25”,小猴又及时地接上“是我”。“34”,则是公鸡在喊“是我”。每一次回答都是那么干脆、敏捷,而且都得到了裁判的充分肯定。小动物们的反应如此之快简直令小朋友们惊呆了:“它们可真聪明啊!”“它们是怎样很快做出判断的呢?”孩子们迫切想知道答案,这时教师适时告诉学生:“学了今天这节课的本领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不到2分钟的动画,就将孩子们的求知欲完全调动了起来,新知的学习成了孩子们内心的需要。

二、化静为动,揭示内在规律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点、线的闪烁,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来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紧接着把长方体的实物模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图,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再通过面、棱的移动,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同时配有声音,利用色彩动态来比较,得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这一结论,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一知识。

又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圆的形成过程:一根绳子两端各系一个小球,把其中一个小球固定不动,甩动另一个小球,使其作圆周运动。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个圆是怎样形成的?请用数学的观点来说说:这个几何图形中,点、线、面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我看到两个点、一条线;一个固定不动,另一个点环绕着固定的点运动……最后形成了一个圆。”有的说:“固定的点与运动的点的距离是不变的。”……这样将演示、观察、操作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对圆有了一个形象的感知,而且渗透了“在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这样一个圆的概念,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圆打下了基础。

转贴于 这样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不断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思维的一般方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联系生活,体验知识生成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信息主动进行选择和加工,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理解。

《新课标》中也指出:我们的数学要尽可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经验是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凭借,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前提。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动画等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创设虚拟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

如“相遇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相当难度的一类应用题,在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此类应用题既要学生掌握相遇、同时、相向的特点,又理解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会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题。在以往的教学中受教学手段的限制和学生年龄特点的制约,学生掌握起来总是有一定困难。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开始在屏幕上出现了王华和李诚分别站在两地(指示灯在两地边闪两下,强调这是两地),接着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强调这是同时相向而行),最后通过每分钟或每小时行程的阶段演示,一直走到两人碰到一起(强调这是相遇)。生活的场景、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使学生正确而科学地理解了“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验了知识的生成,顺利完成了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认知过程,大大降低了传统手段靠单一讲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

四、巧设练习,及时巩固新知

篇11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一、整合信息技术先要更新观念

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小学数学课堂,其目的是把对学生来说原先是困难的、抽象的、复杂的东西转化成较为容易的、具体的、简单的东西,并不仅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图片、动画和录像等材料的简单拼凑。我们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动画等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创设虚拟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

比如教学“相遇问题”时,既要学生掌握“相遇、同时、相向”的特点,又要理解“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会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题,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创设出动态演示,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能极大地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的理解。生活的场景、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使学生正确地理解了“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大大降低了理解上的难度。

二、整合信息技术与必须与常规媒介优势互补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更具直观性和情境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对内容的理解。但诸如板书、学具等常规教学手段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课堂上的许多内容是信息技术手段所不能呈现的,有许多功能也是信息技术手段所不能达到的,常规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手段就要合理运用,有机融合,优势互补。比如,课堂上学生随机出现的想法,教师灵光一闪出现的念头,教学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争议和火花,这些内容是信息技术手段无法即时生成的,而通过演示、摆小棒、模拟表演、画线段图等手段却可以随时将其呈现出来。又如:教学总是围绕一定的重点难点展开,虽然信息技术也可以将这些重点难点呈现出来,但电脑的页面总是有限的,总是需要不断翻页来表现一些新内容的。如果以板书的形式将相关重点难点书写出来,学生在整堂课都可以看到。一般而言,精心设计的板书对教学内容做了很好的加工和提炼,凸现了教学重点,展现了学习脉络,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三、信息技术整合要注重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