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语文教学的本质

语文教学的本质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4-13 09:12: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语文教学的本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语文教学的本质

篇1

语文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是发展人智力的媒介。随着信息化、世界化的到来,小学语文教学本质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在多维文化的冲突中,在东西方文化的冲撞下,在充斥着各种网络语言的背景中,现代小学语文距离它固有的学科家园渐行渐远。语文的学习本质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对母语的深入理解思考以及对我国文化精髓的继承。在网络多元化时代的冲击下,小学语文的传统教育逐渐丧失了发展的平台,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小学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启蒙教育,能授人以道理,沉淀其心灵,升华其品质。抓住语文教学的本质,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方能使语文教学之树根深叶茂、苍劲挺拔。

一、民族语言的积累与沉淀

列宁曾经说过:“语言是负载文化的工具。”语文学习中要特别注意本国文化的滋润和培养,突出本国文化的内容,讲述本国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使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小学语文的教育在人一生的记忆中都不可磨灭,其地位非常重要。小学语文与其说是教人文字,还不如说是为了教人道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精髓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传递,流淌着精神文化的大河才会永不干涸。

小学语文的教学选材非常注重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对实现祖国伟大复兴有重要的意义。翻开带有清新油墨香味的课本,一行行伦理的教育浮现在眼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会我们的是孝道和尊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教给我们的是奋斗,“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教会我们的是要有品格,不能轻易屈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会我们的是责任。书香气息中,那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文化意韵,是中国人民鲜活的血肉之躯的践行,体现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信仰。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无论如何都割舍不掉的情怀。在如今全球化时代下,语言文字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深厚积淀,继承发展并传递着中华大地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它代表着中华大地的精髓,是我们心灵宁静的栖息地,是中华文化的根基,需要不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这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根本意义。

二、解读人生的情感内涵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小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讲解的同时要多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实想法。俗话说:“一千个读者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会有所不同。教师不要一味地给学生灌输自己的思想,一味地解读或曲解作者本身的意思,这对文章和作者本身就是一种亵渎。从不同的思考角度出发就能发现不一样的世界,解读人生重要的是感悟,是由心底发出的精神力量呼唤的渴望,能读懂文章体现的深层含义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之一。

在阅读文章特别是文言文时,由于古代文字的一字多义现象很普遍,因此在解释字义和思考行文方法时要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联系文章整体认真品位,从感性认识逐渐到理性认识,最终把写作方法学成自己的,直至“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写作是解读情感内涵的重要方式,每篇文章都有自己想表达的重点,当所获取的知识变成学生精神生活的因素,充分激发他们的热情后,学生就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这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从学到会用,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完善。教学中应多让学生从文章中解读表达的情感,把真实生活融入到语文学习当中,以语文学习为桥梁,逐步提升文化素养,从而在语文学习中形成有神有形、有血有肉、有笑有泪、有悲有喜、有鲜活的生命力。

三、积累和应用才是制胜点

小学语文学习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应用。积语言、生活和情感之累,应生活、成长和创新之用,是小学语文学习的根基。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有很多方法,首先要重视读和背,但不能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读到通顺、读到理解。学习都是有逻辑性的,可以通过联想思维、对比思维、强化思维不断积累,不仅仅是课堂内的内容,也要在课外阅读中多多积累,当文学的树苗枝繁叶茂时,就能达到小学语文学习应用的目的。应用包括会说、会写和会联想、会理解,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品格。学习立身之本,明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人格,懂得世间的真善美。

积累和应用能使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谨记以人为本、八荣八耻,不断约束和提升自己的品格,这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往的教育和文化。每个学生都对文章有着不同的理解,在课堂这一个特定的教育情境中,通过思想火花的交汇以及心灵的碰撞,更容易进行自我的建构,将书中的文化精神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086-01

语文课堂教学要避免出现表面热闹而收获不大的现象,教师要抓住语言文字训练这个根本,突出语文学习的本质,采用简洁的教学手段,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简约、高效。

一、学生的阅读感悟不能偏离文本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提倡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来学习,自主交流学习感受,以为这样做便是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但是,教师在面对学生的个性感悟时,更应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有一次,笔者正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文中有一句话是“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当时笔者请学生说一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一个学生说:“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能永远和奶奶在一起了。”听了学生的发言,笔者顺势说:“是的,对于小女孩来说,死了还好,死是一件好事。”此言一出,学生疑惑地看着笔者。于是笔者接着说:“文中提到小女孩说‘奶奶,请把我带走吧’。那么,是什么让一个鲜活的生命渴望死亡呢?”另一个学生回答:“因为小女孩活着太痛苦了。”“难道小女孩死了就真的幸福了吗?”笔者继续提问。有的学生马上回答:“死了还怎么体会幸福呢,小女孩实在是太可怜了。”此时,笔者的教学达到了预设的教育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情感。于是笔者趁机引导学生讨论:这看似“幸福”的背后,你看到了什么?这样的正话反说,看似顺水推舟,其实也是模拟课文中的表达,对于学生理解“幸福”背后的深层含义有着重要的意义。假如学生也像安徒生笔下的路人那样冷漠、无情,这些偏离了文本价值取向的个性感悟,就会被教师所忽略,语文教学也就没有真正触及文本的内涵。

二、语言文字训练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读与写宜并重,教师应引导学生“读中悟写,以读促写”,写不仅仅是为了写,而是要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威尼斯的小艇》为例,文中第5自然段写了商人、妇女、孩子、老人乘坐小艇的场景,寥寥数语,但是人物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很到位、很有趣。笔者让学生以“我看到了乘小艇”的句式,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并在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描写人物的动作和神态,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在口语表达训练结束后,笔者要求学生仿照作者使用的写作方法,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展开想象,写一写不同职业的人的个性特点,同时要求学生使用“我还看到了乘小艇,他们”的句式写一些。这是学生语言内化后的应用,是领会情意后的表达。有的学生写道:“我还看到了老奶奶乘小艇去卖菜,她满脸笑容地招呼客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是怎样写的,如何运用语言和技巧来表情达意,只有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才能真正地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

三、语文教学流程要简约

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说:“万物莫与朴素争美。”有的教师在教学语文时,喜欢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插入图片、呈现学习资料,但是有时“非语文”“泛语文”的东西太多,占据了有限的语文教学时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实,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力求简约、朴素、有效。

篇3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①在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之间,教学模式处于中介地位,上承教学理论,下启教学实践,“蕴涵着教师群体对教学共同的认知、公认价值和常用技术的综合”②。任何教育理念必须最终落实到对教学活动进程的设计,课程理念是课程教学模式的核心因素,也只有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等根本性问题的深层次教学模式建构改革,才能把专家心中构想的理性化、理想化的教育蓝图(“心”课程)转化、推广、落实到课堂(“行”课程)。

语文学科独立设科百余年来,语文学界一直在积极探究适应于班级授课制的最优化教学模式。客观而言,建国以来语文教改成绩是不容抹煞的。上个世纪80年代是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的繁荣时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一度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盛况。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式语文导读法”、李敬荛的“导学式教学模式”、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等教学模式甚至已经深入到人本主义的课程观念层面,关注着语文课程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功能。但在强大的知识授受、能力本位的应试功利取向课程观影响下,这些局部性的模式探究未能引发课程整体层面的根本变革。

美国当代教育家小威廉姆斯·多尔1988年提出的超越传统的具有工具理性性格的“泰勒模式”、转而关注人的心灵成长的后现代课程理念被介绍到中国以后,直接冲击并推动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语文新课改实施以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受型”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责难。但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新型学习方式的同时,却少有对应于新理念、具有可推广价值的教学范式出现。于是很多一线教师都把希望寄托在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身上,试图通过模仿他们所提供的直观、简约、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模式,来尽快完成由课程理念向课程实践的合理转化,这种“模式崇拜”的心理,往往根源于对效率、实用的追逐,未能深刻领悟到语文课改的理论精髓。而不少怀着批判反思意识的老师对风行的课堂教学模式,虽不至于迷恋,却有迷失心态,生怕邯郸学步,使自己的教学陷入程式化的泥潭,就这样一直在临模——解模——创模的矛盾中痛苦地挣扎着。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语文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价值成为了深化语文课改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二、反思:语文课堂教学建模的乱象背后

当前,处于这股 “模式旋风”中心的,是备受推崇的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和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教学模式以及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等等。这些模式之所以出名,在于它们与新课改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的理念相契合,导学案、先学后教、“预习—展示—反馈”的流程也恰恰践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清晰的教学流程。最为关键的是,学生还考得不错。在一些教育领导的推崇下、在新闻媒体的炒作中,这些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农村中学也就成为了闻名遐迩的全国教改先进学校,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推广教改经验”以至于成为了部分教改学校的一项产业。

“模式旋风”下,乱象横生:拙劣的跟风者无视这些有效教学模式所依存的具体教学环境和情境,将丰富、复杂的教学活动简单化、程式化,直接把这些模式照搬到自己的学校,认为它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有的作法甚至是在教育行政权力的强压下生硬推行,规定各个科目、各个年级都必须依样施行,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守,使教学走向机械和刻板。如规定桌子该怎样排,黑板该怎样安,一堂课上老师只能讲几分钟,都演化为严格的规范,不可逾越半点。海南某县甚至提出全县通用一套导学案。高明一点的,提出要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模仿中有所改进,如岳阳许市中学的“五环渐进式”的开放自主学习模式(练习回顾—自学讨论—交流提升—浏览巩固—达标测评 )、株洲景弘中学的“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个中心——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以学论教;三种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六个环节——课前抽测、明确目标、合作交流、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检测)。有的地方教育局要求每个学校都要推出一个模式来,来窄化甚至代替课程改革。但改来改去,却难以突破“自学—辅导”的基本模式,倒是名目越来越多,简直到了一个教学模式“”的时代!这种教学建模、推模乱象背后是教育的行政化推手,是盲目追求教育效率的思想作祟。

一位文学功底深厚、语言表达极为卓越的语文特级教师在践行学校要求的模式时,在自己的课堂上不再敢放言,而让位于学生的分组展示与肤浅的表演。在这样的模式操作下,甚至数学老师、生物老师都能上语文课。语文的美,语文的灵性,语文特有的人文气息如何避免被模式化消解?这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实际上,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本身一直以来存在着建构与解构的对立性分歧,对语文教学模式的反思和批判的声音从未消失过。早在1995年,钱梦龙就在《导读:要模式,但不要模式化——致青年教师的信(八)》一文中就明确指出:“教学要有一定的模式,但又主张不要模式化”,“适用于一切教学情境的‘万能教学法’是不存在的。”③课改刚刚推行,宋天社提出:“要想创立语文教学模式,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学模式不能死搬硬套、一成不变。”④随后,在黄启东、张定远、彭红兵等人对余映潮教学模式讨论争鸣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合理性问题再次成为思辨的焦点。有部分学者和一线教师认为,语文教学模式的存在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不利于语文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如马生林在《个性化的语文教学需要打破模式期待》一文中,就极力否定语文教学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对模式的期待与刻意模仿必然导致语文教学的僵化”,“语文教学不能有模式,必须打破人们对模式的期待心理”⑤。陆兰珍则在《手上无招、心中有招:浅谈语文教学模式》一文中表示:“我不太注重采用什么模式,更注重教学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尤其是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⑥2011年1月5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集合了万伟、丁念金、刘铁芳、程红兵等十四位著名教育专家和一线语文教师,围绕着“后教学模式”的话题进行了一次笔谈,力图为教育模式“正名”,呼唤着“后教学模式时代”的到来。⑦

面对“模式旋风”下的教育乱象,要想摆脱浓浓的“匠气”,生硬的技术味,切实实现语文的有效教学,就必须进一步追问:语文课堂教学建模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建模的价值何在?如果确实存在其价值,我们该如何建模?模式确立后,又如何来捍卫教师的课程权力和课堂自由?

三、追问:语文课堂教学建模的本真价值考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所形成的关于教学的理想意图及其实施方案。任何教学模式都必须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体。优质的语文课堂教学建模,不仅仅指向外在的教学操作流程,而始终关注着教学品质的提升。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建模的本真价值正在于三个方面:

建模之基:贴合学科品质

课堂教学建模关键在于“建”字,比“教学模式”更上位、更本质的东西是教育规律、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内蕴学理上的深思,才能支撑起合理的框架结构来。所以,建模的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诉求,内核在这种方式本身的精神价值。优质的教学建模首先就要符合学科教育的内在规律。

一方面,它应合乎一般的教育规律。优质的课堂建模往往需要在对教育现象长久的观察和反思的基础上,有充分的学理思考和理论准备,经历理论建模—实践打模—反思优模的漫长过程。“教育专家顾泠沅的青浦实验坚持了30年,才提出了‘尝试指导—效果回授’的教学模式;段力佩也是苦心经营上海育才中学30多年,才提出了‘八字’(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模式,真可谓‘十年磨一剑’!”⑧而杜郎口模式原本只是一所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学在师资匮乏、生源极差、学校生存困难情况下背水一战式的改革之举,经由著名教育记者李炳亭的宣传、推广引发了全国学习杜郎口课堂教学改革的风暴。究其内蕴的教育理论依据,也就是由这名记者一手打造出的“高效课堂”理念,他甚至成为了系统性研究阐述“高效课堂”概念、理论和实践的第一人。这是典型的先有实践,再找理论的作法。他所提出的课改就是所谓“从油锅里捞孩子”,“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这些理论似是而非,学理色彩淡薄。这也正是时下流行的其它教育模式的通病,并没有充分的、深层次的理论准备,更多只是在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做了一些文章,而对课改其它目标基本没有触及,对课改理念的断章取义、一知半解,生硬套用,认为“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预习—展示—反馈”的流程就是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最佳践行方式,具有极大的普适性。被风干的理论下,剩下的只有“可操作性”。很多模式,看似学生的课堂交往甚欢,思维能力似有提升,但与自主学习、自觉活动却貌合神离,相去甚远,甚至依旧没有走出应试的怪圈,其单一性与形式化的弊端正日甚一日,发人深省。

更为重要的是,模式构建中应彰显学科特色。语文教育是围绕着言语智慧的形成而产生的一种实践活动,它的本源和实质,是人的一种价值选择。从交往角度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语言符号为中介的精神交往,教学合理建模的核心,不是外在、机械的教学流程设计,而是对语文课程知识的有效开发。语文教学建模应该是在一种“关涉人”的哲学视域中,从“人为何言说、言说什么、应如何言说”这样一种言语的生命哲学立场上来开发课堂言语实践活动。不同文体、不同言语技能的涵养应当允许有不一样的交往模式展现,不同学段也应有不一样的表现形态。或游戏化、活动化;或静静聆听老师的动情朗诵,或独自妙悟文本的佳词妙句。如王崧舟“诗意语文”提出的“举象—造境—入情”流程,切合语文学科教学的本质——听说读写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关注的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质过程——言语生命形态的还原与活化。而“271”、“336”、“325”等等各种模式对语文教学的植入,仅仅着眼于教学技巧本身,像计算机通用程式一般,教学就只能陷入“匠”的技术层面,与学生这个活生生的“人”相去甚远,语文还剩下多少灵性?

建模之核:促发创生品质

当模式具化为一堂堂课程的操作实践时,包容的应该是生命的投入,蕴含动态、生成的特性。我们在追寻“建模”一词的动词性时,实际上就是寻找模式的生命过程和生命形态。一个优质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的普适价值必然与境遇性的创生品质关联起来。

从教育史上看,它应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生长点。从语文学科来看,当前流行的诸多课堂教学模式与当年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并无太大本质区别,基本上按照自学—小组讨论—全班答疑的流程展开的。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提出的以学生为主的“自学─辅导模式”(自学—讨论—启发—总结—练习巩固)、自主学习模式(设置情境─激发动机─组织教学─应用新知─检测评价─巩固练习─拓展迁移)、探究式教学模式(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相比对,并无质的提升;再往前推,大体顺承的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杜威大力批判传统的“旁观者知识理论”,认为认识对象不能脱离认识活动孤立存在,而是与人的主体活动密不可分,主张人的心灵是一个参与者而不是参观者,认识是一种有机体适应环境的行为。他是从经验的角度强调其过程理论,提出“经验首先是一种经历的过程,一种经受某种事情的过程,一种遭遇和激情、一种情感──在这些词的本义上──的过程……换句话说,经验不过就是同时的做和遭遇。”⑨因此,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调整的活动”和“适应的过程”, “经验即知识”,过程本身就是认识的意义所在,基于学生经验的课程,作用不在于预定经验的获得而在于学生已有经验的转变。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做中学”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影响至今。当前风行的一些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衍发而来的五花八门的模式,如湖南张家界桑植县的“三主五步”法,永州宁远县的“学议评练”模式,目的都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突破创新力度不大,更多的只是名称文字上游戏而已。

从教学实践上看,优质的教学建模具有开放性、生成性。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尤其是在语文课程中,语言的多义性、模糊性、诗化抒情性等特质更倡导在教学中个性化的多元理解。因此新课程理念中强调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要开放性地纳入弹性灵活的直接经验以及始料未及的情感体验,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让学生在课程中与知识交往,发展自己的经验,同时又使自己的经验参与课程中,不断生成对知识价值与意义的主动追求,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教师的“讲”要引发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受课文在教学中,观念诞生的过程即是师生合作创造知识的过程。课程于是成为学生个体经验的生成与更新的场所,课程的价值目标也随着学生的理解不断改组和更新。

所以,我们评判一种教学模式的好坏,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看教师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教师/教材内隐知识——教学外显知识——学生内隐/内化知识的转化,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创生与理解。王崧舟语文课堂的浓浓诗情画意、李镇西语文课中行云流水般的交谈,在看似无招的背后,都蕴含着对语文本体的深刻认读——那就是对学生言语智慧形成的关注。

建模之重:优化关系品质

教学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的,单向度的“师本”中心或“生本”中心的教学模式,都是不可取的,优质的课堂建模应在教者与学者之间构造和谐共振、和合相处的平等体验感。

任何一种以牺牲教师来“成全”学生为代价的教学模式,绝对不是好的教育。唯有幸福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新课程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课程权力,有设计教学、选择教法的权力和自由。教师的退场、不作为,实际上是对课改理念的误读。任何教学模式也只能被看做仅供选择的“双刃剑”,只有高素养的智慧型教师才能看透五花八门教学模式的本质,善用,可以提高效率,创造奇迹;失去判断力、思辨力、创新力的庸师只会套用模式,生硬割裂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生命交汇。语文教育需要的是春种秋收的长远观照,是心怀期盼与热情、长年累月地悉心培育;而不是单一模式化的工程设计,快捷却冷漠的流水线式的工业生产。每个教育者都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教育的内容进行选择、修正,并赋予个性化的意义。而这种教育意义的理解性建构是教育走进心灵、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在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组合方式的选择、对话主题的设定、课程意义的引导、生成之中处处需要教师沟通、协调的睿智。这实在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而“模式崇拜”下,变相剥夺教师的部分课程权力,甚至以行政手段让不少优秀教师牺牲自己多年形成的教学风格去削足适履;学生草率、被动应对教学流程,程式化作假,造成看似畅所欲言中的集体失语,是教学模式化的最大害处。保卫教师的课程权力和还原课堂的真实自由,让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课堂教学建模的重心所在!

结语:语文课堂教学建模——教师个性化的探索与创生

刘铁方教授说过:“任何教育教学模式,最终都落实到个体的、繁复的、独特的、不断生成的教育行动上来。”⑩一套优秀的语文教学模式实际上是语文教师自身全部的文化修养、教育追求和智慧的沟通方式的展现,是一种高度创造性的艺术。教学模式,应该成为建立在教师个人教学艺术风格、批判反思意识之上的个性化的探索和创造性的生成。正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因为教学的艺术正在于它的不可复制性。在教学中充满着辩证法,充满着易变性。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情境,哪一种教学模式能以不变应万变呢?毕竟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只能从某个层面、某种程度上揭示教学规律,它只是一个教学过程的基本框架,而不是教育的全过程展示。不可否定的是,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适宜的语文教学模式还是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建模。因为我们需要的是教学模式,而不希望走向模式化。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个体化,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现实,课程标准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关键是要开展研究性的改革实践,把整个改革的过程当作研究的过程。我们的教师要把课改实践的过程看成是一个提升自己专业水平、教育行为转化的过程,而不是等待的过程、照办的过程,但不是只期待着用现成的‘模式’去‘操作’。”{11}真实有效的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取决于语文教师教学意识的觉醒。我们需要一种开阔的专业视野,深度的专业阅读,拥有属于自己的教育哲学和批判反思意识,才不会迷离于那些所谓的技术、模式,不会迷失在“模式旋风”之中。对内在课程理念的“心领神会”才是建模的目的——模式建构中超越模式:真切把握教学技术背后的教育理念,方能真正掌握甚至创造出具有自身风格的教学技术、教学模式来。

注释:

①何克抗:《从信息时代的教育与培训看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10期。

②李冲锋:《语文教学范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③钱梦龙:《导读:要模式,但不要模式化——致青年教师的信(八)》,《中学语文》,1995年第11期。

④宋天社:《对新时期语文教学模式的思考》,《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⑤马生林:《个性化的语文教学需要打破模式期待》《语文建设》,2005年第1期。

⑥陆兰珍:《手上无招、心中有招:浅谈语文教学模式》,《成才之路》,2009年第18期。

篇4

当前职业教育的症结在于遮蔽了对教育本体的追问,因而向本真教育回归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使命。任何时代的教育都必须面对教育的本体价值问题,即教育究竟何以存在,何用和何去何从。

“本真教育”是倡导务实求真的教育,是对教育规律的真正认同与接纳,是摒弃传统的教师中心论,是本色的教育、生本的教育和活的教育。职业教育的本真就是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门人才,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立业创业的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因此,中等职业教育不是附属品,并不等同于短期的岗位培训,更不能混淆于普通教育。

一、直面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目前在大多数职校语文课堂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共性轻差异,重课内轻课外,重智育轻德育,高耗费低效率等传统课堂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每周四至五节课,同一年级不论什么专业使用同一语文教材,每学期写六篇作文、教学十六至十八篇范文(教读)、二至四次测验、二次考试。普教行什么,职教也行什么,降低标准执行而已。考试是从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出的接近百分之七十的原题,且基本无变化;平时单元测试题的透明度就更大了,基本来自于平时的练习册,这样一种考前死记就能过关的考试机制,效果和后果可想而知,教学相长变成了教学相克。直至毕业,大多数学生依然错字连篇,书面表达能力低,阅读水平差。

马克思言:“一切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大家都深刻领悟到职业教育文化课要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服务,但传统教学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显然,职校学生个性和大脑结构本身并不适合目前以听记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实质上,我们却还没有找到适合他们思维习惯和方式的有效教学内容和途径。触及实质,因而谈起来不轻松,不触及本质又只是在表层做文章,虽然避开了改革的冒险性,但同样绞杀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二、追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在表述上与普通高中总体一致,“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但在目的性上更强调“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

中职语文教学目标就是促进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理想的形成,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为继续教育和终身发展做准备。

既然目标赫然,那么一切语文教学活动和创新都要立志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俯身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

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完满生活做准备”,与之不适应的教学方式没有理由不改变。一线语文教师不能囿于教学现状自怨自艾,要力所能及地寻求改变,回到“本真教育”的朴素出发点,做一个教学园地上的拓荒人。

(一)修正教学内容

1、首先教材要加入对学生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基础训练。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是不争的事实,也不能回避。提高语文素养必须从基础入手,只有通过大量反复地训练才能促进学生严格读写,否则字不能成句,言不能成文。这部分基础训练应包括:读音训练——拼写正音;写字训练——字要端正清楚,改正错别字;用词训练——实词、虚词、常用成语;句子训练——单句、复句、修改病句;修辞训练——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复、反语、引用、设问、反问等常用修辞;标点使用——常用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教材要通过作业设计、语文活动等方式反复训练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运用,只有弥补基础知识的缺失,才能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2、教材不是圣旨,而是教学的线索和工具。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材为教学服务。教师可对教科书做出适当的“裁减”,根据本地、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增删,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来拓深、拓宽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语文教师应自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有字之书和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使母语课程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挥。可以选择一些对社会分析,对职业思考并富有时代气息的文章,渗透职业素养的教育。如选择《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进行“职业与理想”教育;选择《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进行“责任与义务”教育;选择《人生即燃烧》,进行“人生与创造”教育; 选择《致加西亚的信》,进行“敬业与乐业”教育……选择是无止尽的,教材要因人而变,因专业而编,因社会而改。

(二)优化教学模式

语文教师要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应为学生的审美鉴赏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为其个性化、职业化的课程体验铺设多种路向,从而点燃学生创意阅读、创意听说和创意写作的内驱力。

1、组织阅读交流活动,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向同学推介喜欢的图书,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介绍读书方法、推介新书等;又如开展读书笔记展评活动,将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或摘抄佳词妙句,或摘抄精彩片断,或写读后感,或是评点图书内容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来培养职校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和记诵名句、名篇的习惯,也达到巩固阅读效果的目的。

2、职校生不喜欢说教,动手能力较强,乐于参与活动。配合学生口语交际的实际需要,设计大量的口语训练:如介绍式说话——自我介绍、活动介绍、知识介绍;描写式说话——讲故事、诗朗诵、模拟角色;体会式说话——思想汇报、谈心劝说、自我批评;报告式说话——经验交流、动员倡议、调查研究;讨论式说话——主持发言、中心发言、争议发言;模拟应聘、演讲、辩论等训练活动。口语教学可以采用情景教学和仿真教学,仿真教学就是遵循工作流程需求,精心筹谋出仿真的工作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职业语文能力的练习。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到旅游景点进行讲解练习;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在“4s店”的情境下进行模拟练习;商贸类专业的学生在客户商洽的气氛中进行业务交谈。仿真操练在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职业素养并体验到真实感。

3、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提高语文能力还应坚持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联系,多方渗入。如举办才艺展示、文史常识竞赛,作家作品专题讲座;指导学生积极加入“语言艺术团”

“文学社”“记者团”等;开展朗诵、演讲比赛和辩论会;还可以策划组织主题班会和团队活动日等。课余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生活不仅培育学生文学素养,更有效提高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

(三)开放考核评价

评价系统在教学中的地位不亚于教学过程自己,而且有着风向标的作用。语文学科评价无法完全量化,所以不能用封锁的、单一的体例做出周全的评价,就语文学习评价而言,主要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应用性能力四方面评价。重视对阅读积累的过程评价,重视参与写作的态度、方法和情感的评价,重视口语交际的训练与实践评价,重视应用性能力的训练与测试评价。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态度,关注参与实践的表现,尽可能的给予学生最大的肯定与支持,以引起学生精神上的荣誉感、满足感和成就感,产生良好的心里体验,通过多元化评价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在考试内容上要由常识题改为能力题为主,由识记型改变为应用型,凸显能力的查核,改常规的终结性查核为过程查核。考核可分为:笔试、口试和过程性考核。对于必要的理论知识、文学作品的欣赏、应用文写作等采取笔试;口试的形式多样,如读报、演讲、介绍、汇报、模拟应聘等,不同专业其考核形式亦可不同;过程考核可以把日常课堂活动表现、作业表现、课外阅读卡、语文实践活动考核等纳入;另外,参加演讲、征文比赛,主持策划各种活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等给予加分。改变考试中注重写而不注重说的现状,提高“说”的查核比例,这种考核体制能使职业语文能力获得强化。

“本真教育”追求的是“本”和“真”,需要我们摈弃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要回到“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既要服从语文教学的共性也要探索职校语文教学的特性,最大程度地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及为专业服务的宗旨。

参考文献

[1] 《语文教育展望》倪文锦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5

一、反思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

现今的语文教学正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遇: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过分地强调了人文性,而忽略了语文这一特殊学科所特有的学科属性。这一现象在阅读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位青年教师在参加一次大型的赛课活动中执教冯骥才的散文《献你一束鲜花》。整节课,学生都在他的引导下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寻找着能有力论证课文中心句“花,理应呈送给胜利归来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这暗淡无光的失败者?”的佐证。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的是:要把鲜花同样送给那些失败者,因为“他们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因为“失败和胜利同样重要”。因为只有“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笔者认为,这是一节十分成功的人文课,或者说是一节十分成功的思想品德课,学生对于失败的内涵理解得十分深刻!但这绝对不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因为除了中心句,学生几乎没有好好地去品读课文语言文字,也没有好好地去研究课文关于插叙以及首尾呼应等的相关写法。这样的语文课,试问:语文性如何体现?但遗憾的是:这样的语文课时下却比比皆是。

二、探寻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

要使阅读教学凸显语文的学科个性,我们还必须追根溯源,好好地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问题。何谓阅读?阅读,是通过书面语言获取思想或体验情感的心理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以文本凭借的对话。它是一种获取思想或体验情感的心理活动,但它是以文本为凭借的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学生理解以后的阐述以外,更多地应该体现在学生对于文本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之中。在朗读中,学生完成了借助文本,与作者的对话。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在于对于文本的研读。

再以《献你一束鲜花》的教学为例,对于引发作者“花,理应呈送给胜利归来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这暗淡无光的失败者?”的思考的故事,即具体的文本,教师应该引领着学生由浅入深地好好研读。只有这样,学生作为读者与作者冯骥才先生的对话才能逐步走向深刻,直至真正读懂了冯骥才先生的用意。仅仅抓住课文中为数不多的诸如 “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 “谁也不能避免失败。我相信,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等所谓的关键语句进行的讨论只能算作是对于文本的简单处理。这样的对话是断章取义的朗读,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内涵毫无意义。学生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白白浪费在同一层面上的讨论交流上,原本会的,现在表现出来了;原本不会的,现在也没有学到;语言文字的品读没有到位;文章内涵没有准确把握……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丧失殆尽!

阅读教学以文本为凭借,那么语言文字就是阅读教学的“根”。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朗读是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语文阅读教学就应该回归“以读为本”。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地指导学生通过有效的“读文本”的训练,积累语言、熏陶情感、感悟形象。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注重给予学生充分读文本的时间,让琅琅书声成为阅读课堂的主旋律,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词句,在读中感悟文章丰富的内涵,感受文本浓郁的情怀。

篇6

一、图文诗教学的多向度语文价值

图文诗既可以视作绘本的一种形式,也可以视作诗歌的一种体裁。也就是说它既兼有绘画的形象鲜明性、故事情节性特点,又兼有诗歌想象性、韵律性特质。小学低段的学生正处于语言与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图文诗教学具有的教学价值是多向度的。

(一)绘画与诗歌的互动:启迪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性智慧”这一重要概念来源于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根据维柯的理解,人类社会最初的智慧就是一种“诗性智慧”。由于原始人处在人类发展的儿童时期,其智力是混沌不分的,理性的抽象能力尚不发达,但却富于感觉力和想象力。这种感觉力和想象力被维柯称为“感觉到的想象出的玄学,这种玄学就是他们的诗,诗就是他们生而就有的一种功能,因为能凭想象来创造。”[1]与成人相比,儿童具有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些是诗性智慧的精髓。他们从感性上去对美的对象进行观照,产生出最为真实的情感反应。但是,这种诗性智慧不是天生就具备的,情感和想象力的生成需要一个宽阔、自由、诗意的后天环境。如果儿童失去了这样一种关键期的培养,那么他们将难以获得诗性的智慧,而后来的成长也将难以弥补这种缺失。将图文诗引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不是简单的图与诗的叠加,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图与文之间架起对话的桥梁,其焦点就在绘画与诗歌的互动上,这种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诗性智慧。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指出,“凡艺术都是让存在者本身之真理到达而发生的,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2]处于小学低段的儿童本身就对色彩精美、通俗易懂、极具感染力的绘画有特别的关注。通过绘画,儿童开始接触美、感知美、理解美,将生活之美逐步吸收成为人性之美。而图文诗的语言本身也是富有生活具象的语言,是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语言。通过诗,儿童看见了另一片语言的田野,这片田野给儿童提供了表达的自由天地,说着自己想说的语言,将对这个世界的感性知觉通过语言来诉说。图与诗的互动,既将绘画与语言进行圆融,也将图里的图景与生活的图景进行圆融,还发挥诗的道说功能,图诠释诗,诗传导图,学生以图画为媒介、以想象为依托,凭借诗,依托诗,对自然、社会、自我进行直觉式、超越式地体验、思考与感悟,自然形成了“物物相融、物我合一”的诗性思维方式。

(二)绘画与诗歌的合奏:诗化学生的语言表达

图文诗作为一种阅读绘本,插入短小精湛的诗歌和富有想象力的插图,除了达到吸引孩子增加阅读量的目标,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提高孩子语言的表现力。这种语言因为融入了绘画的元素,又包含诗的韵律,自然成为诗化的语言。孩子最初来到这个世界,睁开眼睛相遇的是画面,画面是儿童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画面的敏感度越来越高,他们喜欢颜色丰富、画面感强的读本。图文诗,对于绘画自然有特别的要求——隐含文字。何谓有文字的图画?图文诗的图画不是简单的形象摆设,或者单纯作为诗歌的装饰品,而是形象与形象之间早就建立好了相应的关系,这种关系就隐含儿童的言说,凭借该言说,让儿童去道出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及其彼此关系的困惑、意义。儿童凭借图文诗的“画”去探寻生活的秘密,甚至可以对自然、社会、自我予以切己性的解答、塑造。也就是说,把有文字的图画,提取出来训练儿童语言,有意识地发散儿童的思维,激发儿童的想象,刺激儿童想表达的欲望。儿童在这个过程中语言自然会变得有色彩,每一句话都带有自己对生活的体会,每一丝情绪都是真实情感的再现,这样的语言朴实、丰富。例如小学生陈蕴僖写的一首名为《给我一个拥抱》的诗歌:“我是一棵孤单的小草,我还是一棵没有家人的小草。夜里,我对月亮说,你能给我一个拥抱吗?月亮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用手轻轻拥抱着我。第二天,我再也不孤单,因为有月亮的拥抱陪着我。”当读起这首诗时,会让人感受到故事的发展随着画面而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还能感受到这位小诗人细腻温暖的情感。有画面的诗歌语言,使人能更加体会童诗的本真。

(三)绘画与诗歌的共鸣:促使真美善的圆融

图文诗的本质特点在于图与文的交融: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小学学生具备一种图景思维的能力,他们能够赋予图景中的自然之植物、动物以及事情以美善的情怀,而吟咏、写作诗歌又是一种触发心灵感动的言语实践活动,将绘画与诗歌圆融起来,自然能够从归真、求善到至美的不同层面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陶冶儿童的诗意情怀,逐渐提升儿童的诗意品质。从古至今,历代的仁人志士对于绘画都有一种深切的情怀,以艺术之境悟胸中之境。如郑板桥的画竹之道中就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眼睛所到之处是对事物“真”的感知,而后内化为社会人“善”的理性认知,再凝聚心中自我“美”的创造,从而促成手中之“竹”。这是一个物我交融的创作过程,感知与创作的辩证统一的活动,更是真善美圆融的活动。在儒家的美学思想中,孔子也特别强调“里仁为美”(《论语.里仁》),其意思是真正学问的安顿之所,要以仁为标准,达到仁的境界,也就是说学问达到真善美圆融的境界。图文诗教学,无论是绘本的选择,还是诗歌的导引,首先要尊重儿童的天性之真,然后导引社会之善,最后回归自我内心之美。教学依托言语实践,让学生在师生、生生多元的言语实践中层层递进,自然达到真善美的圆融。在这个过程中,审美所获得的初步感受经过个体的体悟逐渐过渡到人生境界的提升,这种提升最明显的标志是从艺术作品中得以窥见画家的博怀。

二、图文诗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营造审美教学情感场,陶冶学生的诗意情怀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有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就是说,无论是作家的创作,还是诗人的情感表达,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态。图文诗教学是儿童化、生活化、审美化活动。这种活动的顺利展开,需要以情动作为逻辑前提。这就要求营造好切合儿童的情境,这个情境既是学生自主建构图景意义的平台,是生活知识提炼的现实背景,还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空间,更是包含学生生活情象体验和教师教学意趣形同物理学磁场的情感场。

在图文诗情感场的创设中,重视儿童的审美能动性,抓住“图画美”与“语言美”两个角度,去塑造教学的审美情境:首先,图片的选择需要与儿童的生活建立联系,带给学生触动心灵的审美体验。从儿童最真实的生活中去提取审美的形象,儿童的审美体验就不会只流于表面,而是与他的心灵产生了共鸣,有利于唤醒儿童无限的想象力和领悟力。其次,以图造境引真情,将静态的图片转化为动态的感受。一副寓意深刻的图片有利于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表面存在的形象实则是真情实感的外化。所以,将一些与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又蕴含情感要素的图片引入到图文诗的教学中,通过图画的有意义编排,营造出一个充满美感的教学情境,使儿童在图画美的熏陶下,审美意识一步步加强,审美水平一步步提高,儿童自然而然会对审美表现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追求。所以,通过图画创造审美的情境可以使儿童感知美的存在,发掘美的独特,使心灵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中受到美的润化。

儿童的心灵要想得到真正的成长,通过“图画美”这一渠道进行培养是不全面的,还需要通过语言去表达内心的情感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美”涉及到两方面,一是教师本身的“语言美”,二是儿童的“语言美”。诗意课堂的产生与两种“语言美”的互动紧密相连。教师的语言流露出诗意的美感,对于儿童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儿童可以从教师的语言中受到启发,从而写出更美好的诗句。所以,通过“语言美”去塑造诗意的情感场,教师拥有一个诗意情怀的同时,还需要诗化自身的语言,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儿童进行诗歌创作。并且,在图文诗课堂上,当儿童说出生动的诗句时,教师要及时捕捉到儿童的语言,引导儿童进一步展开想象。因为,“语言美”的课堂,不是教师诗意语言的表演场,而是与儿童语言互动的情感场。通过师生语言的交流、情感的互动,诗歌课才会真正活起来。

(二)运用图文交融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张世英先生认为把握事物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思维,一种是想象。想象,在诗歌创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要受个体的生活经历与思想体悟制约的。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世界与成人世界太不相同。他们不受社会上很多规则、形式的制约,而是单纯地去感觉周围的世界。凭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去表达对所见所闻的真实感受。所以,图文诗教学所采取的是“以图促想、以文促思”的教学方式,时刻关照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激发学生进行想象的同时还能从多角度保护儿童纯真的想象力。

教师在进行图文诗的教学时,要选择一些贴合主题的图片,建立起与语言表达训练的联系,以两种形式的交融来触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图文诗的“归真”想象训练,教师选取贴近生活而富有一定内涵的图片,为学生创造一个语言训练点,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直观感受。这一环节的想象,是基于儿童生活的体验,是一种对生活本身的感受。第二阶段为图文诗的“求善”想象训练,学生基于前一阶段的积累,从生活情境出发,进入到假设情境的环节。教师选取的图片不仅要精美生动,更要蕴含丰富的想象点。同时,语言训练的设计应更具有创造性。旨在激发学生通过图片发散想象力,从而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获得求善的精神品质。第三阶段为图文诗的“至美”想象训练,从文本之境要走向生活之境,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最佳的方式是使儿童实践于生活,从而不断地去激发想象、创造想象。这一阶段,对诗歌的引导目标是学生进行自我创作。教师引导学生提取生活经历,去感受生活中的画面,通过语言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并且逐步升华自己的精神感悟。这个阶段的想象颇具人文气质,能让学生得到精神成长的同时去拥有一个诗意的情怀,用诗意的精神去面对人生的各种境遇。

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从直观想象到理性思维过渡,但这并不代表,想象力对于儿童的成长是一个逐渐走向消亡的过程。理性思维的萌发与建立,同时也为想象力的丰富提供了一个多元的空间,能让儿童的思维更加具有生命力。而这种精神的生命力对于诗歌创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想象力的诗歌才会擦出灵动的火花,才能够唱响一曲生命之歌。

(三)回归言语实践本体,训练学生诗意的语言表达

米兰·昆德拉说:凡触及本质的皆为深刻。[3]儿童写的诗歌,直接反应的是内心世界纯真的情感,表达的是各种真实的情绪,表现他们对人生的期望和憧憬。将图文诗引入小学课堂,让学生接触这样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是基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尊重儿童的经验和能力,是以儿童观世界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成长。而语言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就像一个水标符号,可以用来衡量孩子们表达水平是否有所提升,语言思维是否更加开阔,是否能够更加自如地进行真实地表达。

图文诗教学营造了一种以儿童为主体的教学情境,充分关注儿童语言的“生活真”。例如在语文课堂中,给孩子一副从图文诗中提取的画面:一个小孩和一只乌龟拥抱在一起。孩子们看到这样的图片很激动,似乎这些所谓的乌龟呀、小鸟呀就是他们的亲人,他们的朋友。因为在低段儿童的世界里,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具备人类一样的情怀,一样的悲欢离合。这真印证了南宋名儒张载的“民胞物与”的思想。这是由儿童的具象思维特点所决定的。这时,教师就应该尊重他们的思维特质,打开孩子想象的翅膀,提出这样的问题:“孩子们,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和一只乌龟拥抱在一起。我们一起猜一猜,乌龟和小孩会说些什么呢?”孩子的创新的火花就会一瞬间被点燃,自然说出自己富有童真童趣的小对话。从这些对话中,可以看到孩子们日常生活里与家长、老师、同伴对话时的语气,孩子将生活中的“真”带入到了诗歌情境之中来,孩子所想表达的就是内心世界的真情实感,毫不矫柔做作。并且,面对同一副画面,孩子所表述的想法是各不相同的,因为他们的生活背景不同,各自的经历使得创作的对话具有不同的趣味感。有的孩子会说:“乌龟爷爷,请你把我抱紧一点,我很喜欢你。”有的孩子会说:“小乌龟,你是不是觉得很孤单,不要害怕,有我陪着你。”有的孩子会所:“乌龟爷爷,你的壳儿好重哦,但是我还是喜欢和你做朋友。”从孩子真实生动的语言,教师可以感受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感受,图文诗尊重每个孩子的生活经验、阅读感受、创作欲望,诗句中自然而然流露出童真童趣的味道。

图文诗的语言表达还体现在儿童的“情感真”。诗歌是重情的,只有真情实感,才使得诗歌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孩子的心灵是善感的,对于周围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均都能与之对话。因而,孩子是在情感的氛围中去体味童年时光,是在嬉戏的环境下去捕捉生命的感动。读诗和写诗都是在享受情感,孩子们写诗的过程中也是在享受属于他们独有的情感。这就决定教师需要尊重儿童的“生活真”与“情感真”,创造一个孩子可以自由游戏生活、宣泄情感的诗意空间,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下去欣赏图片、阅读诗歌、发散诗思以及进行自我的创作。这样一来,孩子写的诗就会充满生活的乐趣,凸显生活的画面,流露自然的情感。

图文诗是从灵魂里唱出来的歌谣,它属于精神世界。通过发掘绘画的美感来建立与诗歌语言的圆融关系,让儿童感知美感形象的同时,诗化自己的语言,进而发掘出儿童心灵里存在的更为稚嫩、纯真、真诚的美。将图文诗引入小学语文课堂,它的教育目的是通过美感与语言的双重作用来实现的。给予儿童一片诗意的天地,让每一位儿童都在诗意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德性培育与专业技能训练协同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例”(项目编号:kg2013089)成果.湖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小学教育研究基地”阶段成果。)

注释:

[1][意]维柯著.新科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61-162.

篇7

引言

人文主义是近年来新近流行起来的教育理论,与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基本相同。人文主义强调在教学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因此在课堂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再加上与其他学生交流和讨论,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语文人才的需求更多,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人本主义,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帮助学生掌握适合的学习方式,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语文人才。

1.人本主义的内涵

人本主义的最早提出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际上引起重大反响。这项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将个人发展作为主要思想。之后将人本主义引进教育界,将自我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学生在教育中学习到要自主学习,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同时要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以求能够适应社会的各项发展和进步。此外,人本主义还要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综合看来,学习技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人本主义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注重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充分把握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在学习上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督促,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的不是教师而是学生,传统教学中,教和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的教学方式一般是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样不仅难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而且严重影响人本主义在教育界的进一步发展。

2.目前我国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部分学生学习不积极

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都不一样,这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不相同造成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的学生往往成绩比较优秀,而那些学习积极性比较低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一般。这是由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沿袭传统的学习方式,这样,非常不利于掌握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学质量不高,达不到教师的期望值,达不到自己的目标要求,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降低学习的期望值。再加上我国普遍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师放在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的重要性,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性,造成学习效率低下,限制人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2教师缺乏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教导学生学习知识,另一方面要督促学生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认真考虑教学方式,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要位置。此外,还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耐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绪,比如说,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交流与合作。但是实际上,很少有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做到这一点,再加上教师缺乏定期交流和培训,不利于教师提升创新水平,同时限制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严重影响合作教学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3.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对策

3.1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在学习和课堂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要重视这一点,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民主的良好环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树立良好的学习价值观,全面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全面指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在实践课堂中要注意这个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要占据十分重要的主体地位,不仅在教学课堂中占据主体性地位,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占据主体地位。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将重心都放在了教师的教上,忽略了学生的学的重要性。新课改后,一些语文教师逐渐认识到学生在传统教育中削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但是单凭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略教学设计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限制了课堂教学中人本主义的发展。

3.2加强合作学习在语文中的运用

人本主义的核心思想中,一方面要增强学生主观能动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在课堂上组建学习小组,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良好的小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论学习中,畅所欲言发,发表看法。很多时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但是下课后会双眼放光,侃侃而谈,这都是由于上课时教师的压力,限制学生发表看法。课堂上一直注重教师主导地位,对学生造成压迫感。学生受到限制不敢随意发表看法,但是同龄的学生相处时,处于相同的地位,在谈论学习中能够积极地说出看法。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不仅能够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结语

人本主义强调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项理论与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在本源上大同小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人本主义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44-02

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生本教育构建的重要内容。在课堂学习中,前置性作业有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丰富,拓展学生的视野,但在生本教育的理念性要进行合理的前置性作业学习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本文主要探究生本教育理念性下前置性作业的方法。

1.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根据学生的好学程度而设计的教学方式。生本教育的本质是学生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教学方法[1]。所以,在小学语文生本教育的教学实际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的研究工作,通过课前学习,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使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进行探究性的思考,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积极谈论课堂问题,使学生更具创造性与个性性,使生本教育更具生命力,促进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成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实施前置性作业的教学方式。

2.生本教育理念性前置性作业的方法探究

2.1前置性作业具备趣味性。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要是识字学习,当学生面对生字时,极易感到厌烦。但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电脑等方式认识一些字,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会有不认真学习的情况发生,但学生没有掌握句子的意思,所以,前置性作业要具备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得学生在更快乐的情况下主动的学习。趣味性前置作业的完成并不是由一个人完成的,也不是通过课文朗读就能完成,需要学生间交流与讨论,并与自身的兴趣和学习内容结合,从而找出正确的答案[2]。

例如:在讲解《春晓》这一教学内容时,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诗句朗读,并进行前置作业设计.提问学生:"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在诗中描写了这个季节的哪些景物?"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所考,激发学生对这首诗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探究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2.2前置性作业具备自主探究性。在进行前置性作业时要考虑到作业的探究与合作学习性。进行前置性作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培养学生文本阅读后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也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的精神。

例如:在讲解《乌鸦喝水》这一李文时,对这篇文章进行前置性作业设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4-6名同学,教师提问:乌鸦除了通过文中的方法喝水之外,乌鸦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喝到水。小组可以讨论,每组得出自己小组认为可行的喝水的方法,再由一位组员将可行的方法在课堂上讲述。这样前置性作业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2.3前置性作业具备目的性。前置性作业是一种开放、灵活的教学方式。所以,在进行前置性作业设计时,要结合教学的进度和课文的重难点,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心理特征。前置性作业的实际必须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清楚地告诉学生你让他做什么?怎么做?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时,要充分地落实前置性作业的题目,给学生反馈,促进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鲸》这篇课文时,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教师只是让学生谈谈自己所喜爱的小动物,学生便会乱七八糟的说一大堆,或者只是草草地说一句,很显然,这样的前置作业设计并不符合其目的性的要求,没有达到学生通过这篇课文而学到相关的写作方法等目的。因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前置性作业[3]。比如:教师将前置性作业题目改为: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模仿课文,运用相应的说明方法,想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这样的作业设计既符合单文目标的要求,也结合了说明文的重难点,学生有了明确的回答方向,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前置性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方法,抓住文本的中心内容,对作业的难度进行控制让学生在作业中获得知识,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因此,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对学生实施前置性教学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篇9

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日趋完善,使语文教学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许多教师和专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些观点虽然新颖独到,但具体实施起来,好像又不太好把握。总感觉似乎有这么一种倾向:认为课程改革就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地强调发表和论证自己的观点,为此展开辩论,这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学生能力的体现。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思辨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可是,这是不是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笔者认为高职语文学习重在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高职语文学习是基本素质的形成。语文课程的设置是基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它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高职语文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宣扬的不仅是一种价值观,一种思想态度,也是专业技术内容与人文精神的综合。所以高职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和社会人的体验学习,是语文文化与专业技术文化的提升学习,也是职业道德与职业情感的养成学习。同时,高职语文学习也是重要的文化知识的学习。语文知识是实现语文课程育人目的的重要载体。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但决不能因此轻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同样,在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下,专业课程也不能替代工具性的语文课程的学习。作为国家未来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专业理论的领会、专业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人际思想的交流、团队合作的沟通等都离不开语文知识的支撑,文化知识的学习必须有科学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因此高职学生必须重视语文课程的学习,作为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具备以下素质:

(1)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高职学生虽然已经经历了长达九年的中小学语文学习生涯。但是未必就拥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比如高职学生普遍对基础科目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从点点滴滴抓起,多方面引导,严格要求。 对高职学生而言,以下四方面的习惯应当必备:a.主动学习的习惯,如课前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搜集与所教内容相关的资料;b.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如完成作业后仔细检查一遍;c.勤于动手、动脑的习惯,如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不同的见解;d.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这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讨论和比赛中尤为重要。习惯是具有迁移性的,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使他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受益匪浅。

(2)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即热爱母语,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语文课堂应是鲜活灵动的,教师应该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氛围,向在场的每一位学生敞开温暖的怀抱,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愿,通过演示、讨论、查资料等方式优质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每个班级都会有性格内向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教师应格外重视,肯定、赞许的语言和表情能帮助他们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促使他们愿意积极参与到集体讨论中。相反,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未能及时关注到学生的消极反应,授课只是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课堂就会变成“鸡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语文课感到厌倦,一看见语文老师就皱眉,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无从谈起。

(3)会阅读,即具备各种基本的阅读技能。语文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学生要会朗读,我们经常看见电视里古代的老夫子带着学生抑扬顿挫地朗读的情景,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我们记忆和理解文中的内容,古人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因此,我们要饱含感情地朗读。其次,学生要会默读,有时候由于环境的限制,如在图书馆,就要求做到默读。这要求要注意力集中,抓住主要内容等;再次,学生要学会快速读和略读。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局限,我们不可能细细品味每一本书中的所有内容,这时候就需要速度和略读,迅速捕捉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最后,学生要学会边读边思考,大胆质疑,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出正确的结论。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拓展我们的知识面,还能使我们受到传统经典文化美的熏陶。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不断探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我想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探索,一定能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3,4.

[3] 姚本键.简论中学语文课堂改革[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3).

篇10

即整体感知的初读。在课文开讲前,先安排一定的课外时间,让学生借助有关材料复习,利用工具书、课后注音,把课文读通顺,感知全文内容,迅速捉捕文章中心。这一步要完成的任务是扫清语音以及重点字、疑难字的字形、字义障碍。同时学习生字,理解词语,提出疑问和学习重点等。

2.激情读

学生在初读的过程中,往往不能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文字特色,准确掌握某些朗读技巧。此时,教师应及时施以真情实感,富有表情的激情范读。把“读”作为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进入文中体味、品尝。教师融声音、表情、姿势、手势于一体,以声传情,以情动人,营造情感氛围,作用学生行为,激发学生学习情绪,产生课堂情感效应,使学生对作品中的人和事、景和物及蕴含的情感有真切的感受,从中陶冶情操。

3.释疑读

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结合课后思考题,教师提出一些紧密结合课文中心的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任然是通过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探索答案,循疑而读,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学习上的一个个问题,克服对老师的依赖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揣摩读

篇11

    所谓“偏误”,是指发生偏差,造成失误。例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1)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高中语文第二册)

    (2)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同上)

    例(1)的“将近”为“(时间、数量等)快要接近”之意,“余”在这里指“零头”,显然是超过了某个时间数量。针对同一个对象,两词用得显然是矛盾的。例(2)的“嘶叫像家虫”,这显然属于主宾搭配不当的病句。根据前后文意,我们可将本句改为“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就合法了。

    所谓“切境”,是指切合语境。所谓语境,除指上下文之外,还包括说话的环境,即交际目的、交际对象等各种背景。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说出来,有不同的交际意图。语境对形式的涵义和语用价值具有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合语境的词语运用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写贾宝玉挨了他父亲的一顿好打,躺在床上不能动,薛宝钗跑到怡红院去看他,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这里的“我们”是谁?就她自己。她是一个人,为什么要用一个复数形式?少女心态,不好意思嘛!“我们”二字,够精准的。的《雷雨》中,“劝药”那场戏里,周萍和周冲在父亲的命令下,劝繁漪喝药。周萍说的是:“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周冲说的是:“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周冲用了第二人称代词的敬称形式,在那个家庭背景下,符合母子关系;而周萍则“低声”用了第二人称代词的一般形式,不自觉地流露了他与繁漪二人之间关系的暧昧。作者选用“你”和“您”,达意传情,可圈可点。还如19世纪40年代贺敬之写的歌剧《白毛女》,其中喜儿有这样一段唱词:“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我爹没钱不能买,扯了二尺红头绳,给我扎起来。”在特定的语境中,“没钱”的实际含义往往是钱少或钱不够。例如:

    (3)鲁迅,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之绍兴城内姓周的一个大家族里。父亲是秀才;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到能看文学作品的程度。家里原有祖遗的四五十亩田。但在父亲死掉之前,已经卖完了。这时我大约十三四岁,但还勉强读了三四年多的中国书。

    因为没有钱,就得寻不用学费的学校,于是去到南京,住了大半年,考进了水师学堂……(鲁迅《鲁迅自传》,初中语文自读课本八年级下册)

    “没有钱”是说没钱交学费,不至于连买一支铅笔的钱也没有。在一定的语境中,说“没有钱”比说“钱不够”更符合语言习惯。

    (二)切合语境的夸张铺排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势磅礴,感情奔放!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卡日曲,源头地海拔4830米,有5处泉水从山谷中涌出,一年四季水流不止。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如此壮观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说“从天上来”切合语境。你不能据此而否定李白的诗句,说老李缺乏地理知识,“黄河之水”不是“天上来”的!还如:

    (4)他把扩音机紧靠住洞口,把音量开到最大限度,震耳欲聋的声音源源不断地从扩音机里传了出来,经久不息。如果是在地面上的话,数十公里以外的人都可以听到这种声音。可是,这个洞却来者不拒,把所有的声音都一古脑儿地吞了下去了。(星新一《喂——出来》,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

    “把所有的声音都一古脑儿地吞了下去了”,语带夸张兼拟人的表现手法,生动别致。

    (三)模糊语言的表达

    客观存在的模糊性,造成了语言的模糊性特点。例如“西湖真美”,西湖到底美到什么程度,谁也说不清楚。写作主体情感的模糊性必然带来语言的模糊性。冯德英《苦菜花》里有这么一句:“人都走光了,只剩下两个挑柴的。”难道挑柴的不是人?语言不是逻辑,说话不是做算术,这些话在一定的语境中都是合法的。还如:

    (5)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孔乙己》,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下册)

    “大约”是模糊的概念,因为没有人说起过这件事,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是估计。“的确”其实也是模糊概念,是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推测出来的。

    (四)切合语境的语言的变化发展

    首先,适应社会发展使用新词新义。例如:

    (6)“鳜鱼活的吗?死的我可不要。”

    “瞧您怎么说话。”跑堂小姐笑吟吟望着他,“能拿死的蒙您吗?昨天才从海里打捞上来的,空运来的。”

    林则才收拢他大张的嘴巴。“什么时候鳜鱼变成海鱼了?”他问小姐。

    “这都不懂?人都下海了,何况鱼?”小姐笑嘻嘻回答。(蒋韵《现场逃逸》)

    例句中小姐故意把“下海”的词语本义和新的文化蕴涵搅在一起,生动幽默。

    其次,适应表达需要选用句法结构。句子可以变换结构。两次春节联欢晚会上,冯巩出场总是对观众说:“我想死你们了!”到了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主持人要求他不能重复这个句子,他顺口而出:“你们让我想死了!”还如:

    (7)雪儿望着父亲,然后垂下头去,找了一根树枝,在地上写:“你是我爸爸?”柳静言点点头,雪儿又看了他好一会儿,然后写:“爸爸,你想死我们了!”(琼瑶《哑妻》)

    这么描写雪儿见到爸爸的情形:母女俩年年月月想着的是“你”,现在面对着的正是“你”,因此,最迫切的是要把“你”先说出来,然后再接上“想死我们了”。任何一个以汉语为母语的人都懂得,“你想死我们了”等于“我们想死你了”,也等于“你让我们想死了”。这个句子表面上是主动句,表意上却是被动句或使动句,对话者和我们读者理解起来不仅不困难,反倒自然亲切。

    语境规约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可能只是一种“情绪氛围”。例如:

    (8)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鲁迅《记念刘和珍君》,高中语文第三册)

    既然“无话可说”,怎么可能又“有要说的话”?既然前面已经说了那么多语,为什么又说“我说不出话”?如果按照简单的形式逻辑进行推论,岂不前后矛盾?然而,鲁迅的这篇文章数十年来作为范文供人们阅读。为什么?这是因为特定的情绪氛围指明了“无话可说”、“说不出话”表达的是无法言表的愤怒,而“有要说的话”表达的则是需要见于言辞的抨击。这里,看似前后违逆的言语,恰好能够充分地表达出感情的真实。语言运用是灵活多变的,加强语言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的训练,对于提高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水平大有好处。

    二、违律与合法

    (1)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席慕容《贝壳》,初中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

    例(1)是一个违律的句子,按语法分析,“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是状语,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居所”,谓语部分是“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居所“有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是明显的搭配不当。作者的本意可能是说上苍给它营造的居所是多么美妙啊,上苍的制作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作者将两个句子杂糅在一起了。

    跟“违律”相对的是“合法”,所谓“合法”,即合乎法则。确认句式是否合乎法则,有两条重要原则:一条是规约性原则,一条是从众性原则,这两条原则往往互为因果。

    规约性原则。凡是合乎语法的规则,一定受到特定规则的制约。动宾格式是一种优化格式。动宾结构槽的语义兼容能力特别强,因此,只要符合代体宾语代入常规宾语位置的条件,那么,不管说什么情况,都可以被装进动宾结构槽,趋简成为“动宾”。例如:吃饭的“饭”的位置可以装进代体宾语,说成“吃筷子、吃大碗、吃食堂、吃馆子、吃烧烤”,甚至可以说“吃厕所、吃张三,吃李四”,这是合法的。例如:

    (2)吃茅池儿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下三烂的行当了,但这并不是说它因此就不需要先进的企业管理。(陈铁军《老杂碎》,《中篇小说选刊》1997)

    (3)突然,黄耀祖一拍大腿,瞪了眼望了我们:“到陈文贵家去,去吃他陈文贵!”(何士光《蒿里行》,《当代》1987)

    “吃茅池儿”就是“吃厕所”。“吃茅池儿”实际上相当于“靠厕所吃饭”。吃他陈文贵,是“让他陈文贵请客吃饭”。由于合乎法则,这样的说法是无可非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