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中思想政治课标

高中思想政治课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4-16 16:05: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中思想政治课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中思想政治课标

篇1

弘扬“以人为本”和“素质教育”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这是一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此次高中政治课改的幅度较大,因而在新课标下如何上好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广大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认为作为教师,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飞跃。新课程的教学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

目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两个误区:其一,“穿新鞋,走老路”,仍以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政治课教学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应付考试,教师死教,学生死学,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其二,没有正确把握新课改的“新”,而是标新立异,刻意求新。认为一切都是新的好,对以前教学经验一口否定,结果矫枉过正,使新课改的效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正确的做法是:在教育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教师要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把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教学的目标放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提高上。

二、转变教学方式

新课程把“教学方式的转变”视为新课改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而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

新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自主的活动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归纳法、辩论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还可以广泛地运用校外的图书馆、工厂、银行、保险公司、股票交易场所等各种社会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授商品、银行等知识点时,可带领学生去实地考察。这样既能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为具体易懂,又能体现政治课实效性强的特点,,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要善于将多样的教学方式内在统一在一起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学生能够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参与到政治课程的学习中去,而不是总在听教师讲政治课程。例如:在每个学·期开始之初,都向学生提出几项任务:在一个学期内,每个学生都必须向全班做一次“时事开讲”,要结合当时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讲出.自己对这个事件的立场和观点,并接受其他同学的质询,每次时间为5分钟。学期结束时,全班同学可举行一次名为“雄辩天下”的辩论会。辩论的主题由教师在开学初根据本学期的主要内容列举几个,由学生经过协商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辩题,形式仿照国际大专辩论会。看起来两个简单的活动,实际上能调动起学生全部的参与热情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要关注生活、关注正在发生的国际时事,还要独立地去搜集、整理,分析资料,还要关注其他同学的所讲内容,更要与其他同学合作来共同完成辩论任务。通过这些活动,政治课不再是外在于学生生活的、学生无法介人的教科书上的条文,而是学生能够参与的、能够发表自己见解的鲜活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自然蕴含其中。

三、完善知识结构

教育界人士都知道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句话在文化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已经不太适用。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师必须是个“小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充电”,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业务水平。

一个合格的政治老师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1.基础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信息、计算机技术得到应用和推广,这就要求当今的教师应具有的基础知识必须由“听、说、读、写”延伸到科学技术、通信技术。政治老师应逐步在教学实践中融入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使政治课更加直观、生动、有趣。z.专业知识。思想政治课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等主要教学内容,政治教师必须对本学科知识的结构框架及内在联系、基本规律、发展历史了如指掌,并要对专业知识精益求精,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3.边缘知识。政治课具有综合性、社会性、时效性等特点,涉及边缘学科知识非常广泛,因此政治老师在通晓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博学多闻,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知识。

四、改革评价机制

教育评价是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手段。当前的思想政治课评价简单划一,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新课程理念提出建立促进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采用客观公正的评价手段,建立宽松开放的评价氛围,使学生能正视自己的闪光点与不足,扬长避短,努力学习。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可以尝试:

1.增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提高学生运用和分析所学知识的能力,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答题,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扩大评价范围。除关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外,还应关注学生的沟通、合作、表达能力,搜集与筛选多种社会信息、辨识社会现象、透视社会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等,都要注重从积极的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评价。

3.采用开放性的评价方法。可采用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议、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改变评价尺度。不要用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学生,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给每个学生成功的喜悦、成长的快乐、探索的自信。

五、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改要求“积极开发与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被提上主要位置。何为课程资源?许多教师普遍认为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其实,教材仅是课程的一种主要载体,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课程资源的概念是非常丰富的,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学发展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且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一切可用教育资源,都是课程资源。

篇2

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弘扬“以人为本”和“素质教育”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同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思考和探讨,要在教育教学的理念、行为、方式方法上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改革。因而在新课标下如何上好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广大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首先要备好课

第一、备好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和学习,是新课程的最为基本的理念。备好教材就要充分研究教材、开发教材。把握好每课教材里包含的原理、观点内涵的知识和与之相关的课外新鲜知识;从整体上把握新课程教材的特点、知识架构体系,统筹全局,抓住主线。教师应认真考虑,通过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哪些主要的、关键性的知识,这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哪些学生难以理解、容易出错的知识,这是教学的难点。

第二、备好学生。新课程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如何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备好学生显得至关重要。在课下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现在的学生生活的时代是个个性张扬和自由的时代,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赏识,但由于自身成长的局限性,是需要得到引导的。课余时间的师生交流,看起来不经意的神情传递,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简单的一句问候,更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彰显。

二、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优化教学方式,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只有创新课堂教学思维,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打破固有模式,创新新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方式方法,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恰当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要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要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通常对于较易的知识可选择发现式学习法;对于较难的知识可选择合作性学习法;对于学生能自己探究出来的知识则应采用探究性学生法。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在新课标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尝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使学生开发探索思维。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也起到营造整堂课良好学习气氖的效果。

新课改形势下“满堂灌”的做法我们当然应摒弃,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讲课,完全由学生讲或由学生自学、活动来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在一般情况下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没有教师合理的组织、点拨和引导,课堂教学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我们不能忌讳“讲”,但是要注重“讲”的质量,教师的讲解要以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以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该讲的讲到位,不该讲的不讲,可讲可不讲的尽量少讲。

三、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 ,实施范例性教学

在实施范例性教学过程中,关键是按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精选范例。经过大量的课堂实践,我认为所选得范例本身要有典型性、生动性、有趣味、多样性。

范例应是多种多样的,正面的、反面的;古代的、现代的;国内的、国外的……如果太单一,就不能全面说明、运用所学知识。

在教学中必须强调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使他们觉得所学的知识不是空洞的,而是切切实实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尽量举他们平时能够接触到的。或者是能够听到、看到的现象来作为实例。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看问题才能更准、更深、更透、更远,体会到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去发现和积累一些感性材料,自觉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地认识和分析一个问题。

篇3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体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重视教学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效果,将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中,以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的课程模块。而生活素材是构建学生与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课堂教学应设计一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因此,新课改要求我们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行的教材,以学生实际生活为依托,合理整合课程资源,把知识与生活融会贯通,活化课标教学。

1,新课程教学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含义

    首先,“贴近学生”是指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高中学生在思想、心理、情感等方面呈现新情况、新特点。另外,由于高考升学压力大,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不同问题,家庭经济条件有贫富之分。因此,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德育理论,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的现状,关l经济贫困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帮助他们解决成长的烦恼和困难,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自信。

    其次,“贴近生活”是指教学内容要围绕学生实际生活。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新课程教学实践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当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尤其是贴近学生生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讲的基本观点,讲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还要讲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讲学生身边的人与事。这样,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不是空谈理论,而是具体的,具有指导作用。

    最后,“贴近实际”就是贴近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贴近实际”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说明理论,最终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在课程内容生活化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细心发现,挖掘生活素材,一定要对生活素材进行认真筛选,力求内容丰富,品位高雅,引领学生在这种生活背景中进行体验,使学生能自主获取自身发展的资源和力量。这样,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透析事物本原,领悟生活真谛。

2如何将生活化素材引进高中思想政治课

    一是挖掘、整合生活素材,引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新教材体系在编写上以生活为主线,删除了繁、难、偏、旧的东西,增加了生活实际和时代内容,充分体现了生活性和时效性。通俗易懂,内容形象生动。课程知识生活化,客观上,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然而,生活是经常变化、发展的,有些教材内容中的生活事例,离学生现在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较远,滞后性强,证明力弱。如果教学中,不适当加以改变、整合,不仅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有时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例如:在讲《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的途径(继承和创新)时,结合广东实际,以凉茶为例,它是怎样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的。学生的兴趣很快调动起来,甚至有的学生要求自己说一说。在课堂教学时,用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代替教材中的离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较远的事例,更易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更易理解教材的理论观点。

    二是筛选生活素材,使学生体验感悟。生活素材是构建学生与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课程知识是前人从客观实际中概括出来的抽象概念、原理、观点等,它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距离太远,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使课程内容体现出生活时代信息,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中去寻找知识原形,使生活情境成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促使其知识的内化和建构,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生活《价值决定价格》一课时中,我受到《老汉杀鸡》漫画的启示进行了《蛋市》情境创设,我让一名同学扮演养鸡场的老板,部分同学扮演成卖鸡蛋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成买鸡蛋的,模拟蛋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蛋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鸡蛋价格的变动及时作出是扩大规模多养鸡多生蛋以赚取利润还是杀鸡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大家对“老板”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老板”的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议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书上的知识。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在生活中感悟到抽象的道理。

三是课程内容要紧贴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课程内容要在知识、思想上、心理上与学生的经验储备、个性特点和思维水平相适应。因而,只有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生活素材来创设教学情境,才有利于引导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才有利于学生道德内化,帮助学生化知为行。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来筛选生活事例,不注意贴近学生的发展水平来选择材料;而用成年人的生活来取代学生的生活,这样,无法让学生获得有效的生活体验,也难以使课程知识内化。例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让班上的六个学生排演了一个小品,他们中的小张同学过生日,他们五个准备怎么庆祝他的生日。这五个同学有的说要送给他一个90元钱的大蛋糕,有的准备送给他一支钢笔,小张本人也表示要花上个四五百块钱好好请他的这几个小伙伴。表演完后,我让班上的其他同学对他们各自的做法发表一下意见,同学们踊跃发言,指出他们各自消费行为的合理之处和不当之处,然后我及时地将课本上本节的知识点拨出来。这时既让学生深人地理解了知识,又让6位同学得到了感悟:怎样的消费观才是正确的消费观,也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达到了言传身教和结果。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亲切感,且接近了其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

四是创设多元、个性化的生活情境。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样化是今天时展特征。人们的生活也随着时展而日益丰富多彩,异彩纷呈。人们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多彩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去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让课程内容回归学生多元化的生活中去,不能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定格学校内这一狭隘的范围。通过多元化的学习、体验,能促使学生学习进步、努力发展,还能促使学生情感丰富,个性完善,兴趣多样;能在多元化生活体验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办事。如果教学内容创设的生活情境局限,或割裂和肢解学生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生活,这既难于使学生学习生活有滋有味,兴趣素然,又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发动学生走出校门,进人工厂、农村、市场、机关单位等进行调查、访问、拓展视野,定期邀请专家作报告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生活,开拓了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4

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能力的形成便如空中楼阁,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不可能形成综合能力。由于初、高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同,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时,初高中教材在内容上又是相对独立的,在知识的衔接上,存在空白,且高中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学生也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初期,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忙于赶进度,特别是高中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课,是经济常识的基本经济知识,全书的基础,学好这一课,对今后的学习影响重大。俗话说:水到渠成,教学的起始只有扎实的抓好基础,才能构建起能力的“殿堂”。因而,在教学中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层层分析,细细推理,既让学生学懂知识,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科学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推理,学会归纳知识要点。

二、关注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处理好知识体系的异同

高中新课程目标是引领课堂教学的航标灯,如果目标不清,则必然会使课堂教学迷失方向,因而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初高中教学衔接过程中,政治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在教材内容的衔接上,没有严密的连续性,完全是各自独立的知识体系,当然,从思想教育的体系中来讲,它们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向学生讲清学习的内容、目的、要求,如高一教学的第一环节,不是马上讲课文,应该先介绍全书的知识结构,学习目的、要求、学习的主要内容等,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所学的知识,是什么,有什么用,形成知识体系框架,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要做好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不仅要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适应高中阶段教学特点,教师也要不断的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特点,使教学更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如果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知识掌握的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讲课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率。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政治课堂教学生命力所在,在初高中的政治课教学中都应坚持这一原则,但高中教学较初中教学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度上更进一步。初中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强调联系时政热点、自身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但主要停留在道德行为规范上,对问题的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而高中不同,在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平时的时政学习和热点分析,重视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剖析,重视对自身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认识,对问题的分析、作答,不仅要言之有理,还要言之有据。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要更加关心社会、关注人生,了解和接触更多诸如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新事物、新知识,通过情景教学,更多地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达到学以致用,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学会理解、学会判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目前高考制度下,学生的能力主要是通过书面表达体现的,学生的各种能力最终都集中体现在审题和答题能力上。因此,理论联系实际,要体现在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上,要加强审题和答题能力的培养,包括对材料的审读能力、关键词句的提取能力、答题方向的判断能力、相关知识的搜索能力、答题要点的构思能力、知识与材料的联系能力、文字组织和书写表达能力等,从而使学生潜在的能力能够得到较好的外现。

四、培养创新意识,处理好初高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消失。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动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如上所述,初中与高中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从教学内容看,初中以道德规范、法律常识为主要内容,注重的是学生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养成,而高中则以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注重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会运用正确的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在高一教学的初期,要特别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简单的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对待高中学习,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听课、做笔记;学会分析、归纳、推理、判断;学会探究和质疑;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自己原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更新或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问题,不仅仅是教学层面上知识的增补与温故知新的问题,而且是我们如何深入认识传统教育理论中合理的内核与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建构理论在高中教学上的实践问题,这就我们在教学实际中,遵循初高中教学规律和特点,不断探索,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

【参考文献】

[1]解读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赵明华.

[2]高中思想政治课解读(《经济生活》).岳远城.

篇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人们的价值观明显地呈现出多元性的态势,而且各种价值观相互冲撞,这就迫切要求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为学生们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领、统摄、整合多样化的社会价值观。所以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改革有利于整个课程的发展和学生的进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学生考试的必然科目,也是养成高中生良好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才能够对学生带来素质上的益处,否则这门课仅仅成为一种教学和考试的目的,是不正确的教育思想。本文介绍了思想政治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能够在创新中发展,并针对我国目前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建立高中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一、存在的问题

高中生的心理、生理的成长只能说是处于半成熟状态,在各个方面都还没有达到成熟状态,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够透彻,在思想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作为目的和动力要素,它既决定着接受的目标和方向,又直接影响着接受过程的效率。尤其在个体思想咨询中,这种需求的作用更为明显,往往点上的思想健康教育有更明确的需求对应。其接受动力决定着高职生接受的积极性、选择性和层次性。这里的观念体系不仅仅指以主体世界观为核心的内在导向系统,还包括以社会价值导向为核心的外在导向系统。这两个层次的观念体系引发着高职生的需要和接受动机,规定着接受活动的态度和立场,影响着高中生对信息接受的择取,推动或抑制高中生认识的发展并吸纳和改造着思想健康教育信息,以此直接来影响和决定高职生对思想健康教育目标的接受及其运行方向。

当前的高中学习中还存在着部分学生思想发展和认识上的水平不够,或是发展的不协调性,与教育的真正原则背道而驰了,所以要能够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改革,真正进一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

政治思想教育的教师队伍还不完善,在此基础上要培养一批好的教师很重要。只有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才能进一步的从中领悟出对学生有效地方案和方法来,否则教育只是一句空话,而在跟多的时候,除了良好的专业技能以外,良好的道德素质也决定着政治思想教师能不能很好的教授这门功课,真正给予学生心灵的启发和素质的培养。

二、创新模式探讨

篇6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192-01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中针对思想政治教学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然而,很多教师没有切实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没有丝毫改进,有些教师虽然结合新课标的理念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但取得的效果并不显著。为了扭转这一现状,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我总结了一些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希望可以给广大的教师以指导。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要做到从全局出发去教学

政治是一门知识整合性特别强的科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全局意识和全局思想,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指导下,深入研究教材,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认识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政治教学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以及哲学观念的教学,这些都是对学生思想影响比较深刻的知识。特别是其中的哲学知识,更是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这个模块的教学思路清晰,学生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同时,哲学思想与学生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其中很多的哲理都能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知道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认识到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的突破。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同时,教师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也要鼓励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从整体上概括出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思路和知识框架。这对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可以给学生做出章节知识的框架结构,让学生在其参照下完成对教材整体框架的知识体系的构建。

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心理素质都是不一样的,他们也表现出不同的个性。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认识到学生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方式的指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潜能。

思想政治课中也讲到做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面对学生也一样,要做到,具体学生具体对待。虽然对于我们当前的教学来说有些困难,因为我们当前由于人口数量大,很多学校都是大班制教学,这对我们的因材施教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教师一应要有耐心,不怕困难,积极寻求更好地教学方式,来培养我们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小组成员的分配根据教师之前对学生的了解来进行。切不可对学生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这会很大地削弱课堂教学的成效。在进行小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每一个小组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之间通过相互讨论,完善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讲解分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针对自己的不同理解向教师提出疑问,也可以在教室的讲解下更加深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获得新的提高。相信在这种教学形式的影响下,我们的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与学生以鼓励,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成长进步

教师的激励是学生不懈奋斗的动力。作为教师,不要吝啬自己对学生的激励话语,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适当的场合、适当的时机,给与学生热情的鼓励,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热情和活力。中学阶段的学生都处于青春期,他们对于家长、教师都有一定的依赖程度,对于获得他们的鼓励也都很期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适当地给学生以鼓励和赞扬。

思想政治教学在我们高中课堂教学中,相对来说,是一门不太困难的科目。学生只要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就能很好地掌握这门课。然而要想在这门课上取得优异的成绩,还是需要学生下一些功夫的。不劳则无获,是最好的解释。高中阶段的学生面对高考,学习压力都比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做一下学生的心理教师,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暗示,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不畏学习的艰难,一步步取得进步和成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特别是那些平时在班级内比较沉默的学生,他们的优点也许很多。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对于他们的任何一点小小进步都要及时发现,及时给与他们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更加发愤图强,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教师对于这些学生也要多一些关注,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爱,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篇7

只有从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才能加强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形象性是中学生最为主要的思维特点。中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借助直观感进行。我们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觉,引发必要的思维能力,最终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怎样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吸引力

1.以趣引趣,定好基调

有句话这样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思想政治课课堂的开头是比较重要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就是所谓的“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比如,在进行哲学方面教学的时候。

2.增加现实材料,以增强吸引力

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同整个社会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学生总是想了解现实以及国家大事,这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机遇。比如,哲学同现实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将所学的哲学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在遇到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时候,运用自己所用的理论来解决。例如,在看待他人或者自己的时候,要让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进行。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培养起实事求是的作风。学生要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要用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将自己同班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只有通过这些形式,才能让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变得有效、有意义。

3.增加趣味案例,激发学习兴趣,以增强吸引力

所谓“趣例”,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有趣的例子。比如,寓言故事、政治故事等等。从有关的心理学研究材料中可以看出,超过95%以上的普通中学的学生喜欢听故事。就算是高中生,也有85%以上的学生是比较喜欢听故事的。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从具体的教材内容出发,引入一些具体的有趣的故事。通过这些趣味性的例子,可以让那些比较枯燥的政治问题变得趣味化。让那些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化,让那些深奥的问题变得简单、通俗化。

二、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

我们都知道,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同,会让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态度,最终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要让学生增强兴趣,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夯实基础,这是创新教学方法的基础

在传递知识信息的时候,要通过必要的语言进行。能否得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教学语言是比较重要的。教师在传递思想政治知识的时候,要通过恰当的语言,将思想政治知识较好地向学生进行传达。

2.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

在进行思想政治知识教学的时候,要适当采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这样能够给课堂创设一种较好的学习情境,从而有效促使教学目标得到实现。为了让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有趣,通过选择恰当的媒体来辅助。假如选择的媒体形式不够优秀,反而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吸收新的优秀的教学方法

当前,相关学者以及教师正在不断积极探索和实践,寻找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好的方法对教学效果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活跃教学气氛,可以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进行一些恰当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通过幽默这样的技巧进行知识的传递。这样可以生动、灵活、巧妙地将教学任务有效地完成。例如,在思想政治中讲到“法人”这个词的时候,不要直接向学生讲授书本中对“法人”这个词的具体概念。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可以通过幽默的方式。比如,说“法人”,指的就是法国人。或者说“法人”就是会说法语的人。这样幽默的说法同书本上的说法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样就让学生感兴趣,最终将这个词的概念完全搞明白。

三、教师需要认真钻研教材内容

教学资源是比较广泛的,教科书只是当中的一部分。要想落实教材的主要观点,有很多的实现途径。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充分运用教材进行教学。比如,在对“生活与消费”这一单元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关于这方面的知识着手。这样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引领到经济生活和经济学理论中。让学生充分思考这些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将当中的经济学原理挖掘出来。通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相应的经济原理。明白生活中消费的商品都是人类通过劳动生产创造出来的。学生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必要的了解之后,能够将关注点转移到“生产”角度。这样就可以让学习的目标转移到第二单元上,促使教学目标的形成。

在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死板的教学内容入手,以趣引趣,定好基调,多引用现实材料、以增强吸引力。教师要多运用趣味案例,激发学习兴趣,以增强吸引力。这样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可以增强学生较好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8

课标的总目标是以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并新课标对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以及知识各方面都提出了分类目标。

课标中把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标准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成长中的我”,在这部分中要求中学生学习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第二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这一部分的标准体现在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这几方面;第三部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对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遵守法律与社会秩序以及认识国情、爱我中华这几方面作了具体的要求。

二、合成课程的特点

合成课程是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承担责任

合成课程认为教学活动不应该是教师单纯地灌输知识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应发挥起主动性,积极配合教师,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与教师共同承担教学责任。

2.强调思维、情感与行为的整合

合成课程提出学生的思维、情感与行为是密不可分的,思维和情感会外化为行为,并影响行为起作用的方式。而行为必定会体现人自身的思维和情感,并且能够起到提高思维能力和丰富情感体验的作用。

3.联系实际生活,培养理智与情感

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基本需要及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并对学生的情感和理智都具有重要意义。合成课程主张课程的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并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这样课程内容才能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程本身的实效性。

4.自我是学习的主体对象

合成课程这一理念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自主地学习,学会独立思考,亲身实践,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5.课程的目标是要培养完整的人

合成课程提倡先成人后成才,学生在成为有用之才之前,首先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学校在教育学生时,不应该只注重其智力发展,应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好公民。

三、合成课程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1.突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

新课标改变了按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的形式来限定课程内容的做法,提出采用以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的形式来构建中学思想品德课,在每一个内容标准后面都附有一个活动建议。这就给师生互动搭建了一个平台,使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结合,共同发挥作用。

2.强调知、情、行的结合

以前的课程标准强调识记、理解、运用,而新课标是以情感、态度、价值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把知、情、行三个环节相结合,以认知为导向,注重学生情感与行为的发展。课标在分类标准中就分别列举了情感、态度、价值目标,能力目标以及知识目标,把这三个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这与合成课程强调思维、情感与行为的整合是一致的。

3.提倡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合成课程关于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基本需要及生活有密切关系这一特点,在课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力求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贴近现实生活,其中内容标准的陈述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考虑到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第一模块中设置的“认识自我”使学生对自身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自尊自强”使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理智,“学法用法”使学生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这些都是与学生的实际需要息息相关的。

4.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篇9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仍存在着“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识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的现象。而新一轮课改则强调要求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自我领悟,在反思学习中重构自己的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与此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自我探索及学习能力。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远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从教学效果看也不尽如人意,往往出现思想政治科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政治思想水平相脱节的现象。诸如此类现象,归根到底都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指导思想偏颇所致。这就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学科基本概念和原理,还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主自己的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是说,不但要让学生学到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这些知识认识和分析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问题,用自己的实践去改变行为。

2.开发时政资源

2.1激发学生开发时政课程资源的热情,提供给他们展示的舞台。高中生已经具备很强的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师该做的便是提供给学生舞台。我们可以在每节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个“一分钟时事播报”环节,由学生来搜集与所学模块知识相关的新闻信息。如果信息很好,教师就在课堂上讲解时加以充分利用。这样,学生会觉得自己是主人,有效激发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的热情。

2.2教师对课上所用时政资源要进行精心筛选、加工。思想政治课堂上所选取的时政资源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盘”“、指南针”,也是起始和归宿。在信息化的今天,时政资源是大量的,教师要在众多的资源中围绕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进行筛选,精选一到两个,然后,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多角度开发。教师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时政资源教学情境,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继而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在这里要整合其他教学资源,如多媒体创设的声、像情境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所以应将多媒体引入课堂。

2.3重视教学反思。时政资源在课堂中的价值,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表现已经有所察觉,为了更有效地增强课堂效果,经课堂实践后,教师要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并记入教学设计中,为以后的教学实践积累有用的资料。

3.利用好学生资源

3.1教师要充分研究与了解学生,开发利用学生的“原始资源”。教师首先要走进学生的世界,与学生多交流沟通。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才能真切地感知学生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当然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应当仅仅是开发利用学生资源的手段,更应当是目的。教师与学生交流应当是心灵的沟通,是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只有以一颗真诚的心,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高中生已经学会掩饰自己,如果教师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停留在浅层的交往,那么所获得的学生资源往往是不全面甚至是不真实的。例如了解到几个调皮男生不爱学习却酷爱篮球运动,我就让这几个男生结合篮球比赛谈谈市场规则的重要性;针对学生的“追星”心理和行为表现,请他们结合消费心理谈谈自己的看法,等等。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课堂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还应从班主任、其他科目的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等处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教育是连续的,完整的,我们不能孤立、静止、片面地把握学生资源。如我从历史教师处了解到某一学生历史水平较高,尤其熟悉中国的现代史时,就让这位学生整理我国的分配制度发展简史,执教相关内容时,让他向大家介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2备课时要根据学生资源进行教学设计。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因此备课不仅仅要备教材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生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及合理的教学方法手段来设计课堂教学。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资源预设教学环节,比如让学生演讲、辩论、讨论等,甚至可以完全由学生担当老师的角色。比如在学习“分配方式”时,我就在教学设计时设置“你我共分享”之类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当老师进行课堂分析。学生的劲头很足,课堂效果很好。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能力,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篇10

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科课程标准。2004年3月2日,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2004]5号)指出:“大力推进教育创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并要求认真学习研究《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继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课程标准下,究竟应该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就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主要是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形成了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满堂灌”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片面地考查学生的成绩,而没有真正关注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的切实提高,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全面提高,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与区别,评价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依据这样的认识,我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谈谈对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评价的理解。

一、以教学目标为纲,指导评价目标的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我们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新时期的复合型人才。《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普通高中政治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政治课程相衔接,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政治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其中包含着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的或目标的精辟概述。然而我认为,思想政治能力培养也好,思想政治素养全面提高也罢,不是依赖教师的灌输和学生的“接受性学习”,而是在于以教学目标为纲,指导评价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它是教育主体的一种预期,体现了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尽管并非所有的教学目标都是预设的,但在教学中预设仍然占有突出的位置;二是这种教育主体的预期蕴含的是一种教育价值。教学目标的确定实际上是教育主体的一种价值选择。这样的评价目标设计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培养自学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学习的乐趣与收益。

二、价值一元化与评价多元化的和谐统一

长期以来,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依靠考试这一方式,然而考试又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以致在教学的时候产生了重成绩轻能力的倾向。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强调价值一元化与评价多元化和谐统一,即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评价策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评价的多元化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过去的评价都是教师唱独角戏,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却被排斥在外。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大力提倡开展学生自评、互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远远要比教师的评价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另外,也可以尝试将教师、学生和家长三者相结合来进行更为客观、更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评价。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过去的考试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评。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可以尝试将考试的内容分开,实行分项考核,也可以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分开进行考核,这样,每个学生都可能在其中的某一方面脱颖而出,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同时,也应该对学生健康人格进行评价。

篇11

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科课程标准。2004年3月2日,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2004]5号)指出:“大力推进教育创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并要求认真学习研究《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继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在新课程标准下,究竟应该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就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主要是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形成了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满堂灌”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片面地考查学生的成绩,而没有真正关注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的切实提高,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全面提高,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与区别,评价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依据这样的认识,我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谈谈对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评价的理解。

一、以教学目标为纲,指导评价目标的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人,我们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新时期的复合型人才。《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普通高中政治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政治课程相衔接,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政治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其中包含着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的或目标的精辟概述。然而我认为,思想政治能力培养也好,思想政治素养全面提高也罢,不是依赖教师的灌输和学生的“接受性学习”,而是在于以教学目标为纲,指导评价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它是教育主体的一种预期,体现了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尽管并非所有的教学目标都是预设的,但在教学中预设仍然占有突出的位置;二是这种教育主体的预期蕴含的是一种教育价值。教学目标的确定实际上是教育主体的一种价值选择。这样的评价目标设计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培养自学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学习的乐趣与收益。

二、价值一元化与评价多元化的和谐统一

长期以来,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依靠考试这一方式.然而考试又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以致在教学的时候产生了重成绩轻能力的倾向。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强调价值一元化与评价多元化和谐统一,即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评价策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评价的多元化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过去的评价都是教师唱独角戏,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却被排斥在外。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大力提倡开展学生自评、互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远远要比教师的评价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另外,也可以尝试将教师、学生和家长三者相结合来进行更为客观、更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评价。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过去的考试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评。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可以尝试将考试的内容分开,实行分项考核,也可以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分开进行考核,这样,每个学生都可能在其中的某一方面脱颖而出,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同时,也应该对学生健康人格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