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传统文化的利弊

传统文化的利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4-19 10:19:1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传统文化的利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传统文化的利弊

篇1

一、中国社会文化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1.尚“和”心理根深蒂固

“和为贵”的思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际交往最根本的原则,这种尚“和”的观念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已经深入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人格心理的形成。

“和”的观念在中国社会中有多方面的表现,从积极的影响角度讲:

其一,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几千年来延绵不衰,传承至今,这在世界其他文明地区是不多见的。其中崇尚“和”的理念就是重要的原因,“众志成城”、“众口铄金”、“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家和万事兴”,无论从国家大的方面还是从家庭小的方面,中国人都强调“和”的理念。这种思想发展到今天与“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涵相一致。

其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受尚“和”观念的影响,中国人十分重视处理好人际关系,邻里之间、同事之间注重营造和睦的氛围,即使发生冲突也往往在调解人的帮助下寻求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式。“和事佬担负着调节任务,必须充分考虑怎样使争吵双方都能保住‘面子’的解决方式已达成维持事例均衡。因此中国的官司往往是一场不分胜负的游戏。”\[3\]

“和”的观念在社会中有积极地影响,也有其消极的方面,这些消极的方面体现在:

其一,“随大流”的从众心理突出。在生活中,如果出现个人与群体的意见或行动出现不一致,往往会出现个人屈从于群体的情况。这种心理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的老子:“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成为了很多中国人的行为准则,从众的心理也成为在群体中最主要的心态,以致于“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怕出名猪怕壮”这样的俗语在社会中广为流传。

其二,“厌讼耻争”的求和心态明显。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人对“和”状态的丧失是一种恐惧的心态,这一点无论是在国家社会事务上还是个人家庭生活都有体现。如“将相不和,国有大祸”、“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兄弟不和邻里欺”等等。这种心态在有些时候是“忍让”的表现,在有些时候则是妥协退让的表现。赵佳宾:论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心理测评本土化必然性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 第25卷第2期

2.“面子”文化博大精深

“面子”是中国文化中很独特的一个概念,它对我们来说内涵丰富却又模糊不清,无形无状却又无处不在。林语堂认为统治中国的三个女神是面子、命运和恩惠,在这三个女神中,面子比命运和恩惠还有力量,比宪法还受人尊重。\[4\]由此可见,面子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如美国学者明恩溥所说“面子是理解有关中国人的一系列复杂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说,中国人的特性中还有许多‘暗锁’没有打开,那么面子是打开这些‘暗锁’的‘金钥匙’。”所以,理解了面子文化对理解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面子”文化对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为了有“面子”,人们会努力地在社会各个领域争取更高的地位、更多的资源、更广泛的交际面。因为爱“面子”,人们会不惜人力、物力、财力装点门面,甚至是“打肿脸充胖子”,为的就是“不蒸馒头争口气”。为了避免丢“面子”,人和人之间会相互照顾、相互妥协,彼此给对方留“面子”,而不是损别人的“面子”,因为照顾对方“面子”就是考虑自己的“面子”。

在乎“面子”一方面使得中国人注重自己的形象,形成自尊自爱的心理品质;同时注重人际交往中的礼节,讲究社会秩序,处理事情会估计他人的感受。另一方面,过分强调“面子”文化又会形成一些心理上的弊端,例如,虚荣心和攀比心强烈,在群体中为了照顾别人的“面子”不愿意指出别人的不足和错误等等。

3.“中庸”心态大行其道

被尊为儒家经典的《中庸》一书中这样写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也就是要求做人要不偏不倚、不急不躁、不左不右,既要坚持正道,又不能太偏激。这种思想被儒家所提倡,也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修身原则。其具体表现可以从《论语》中得见“惠而不费,劳而不愿,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对中庸心理的推崇使得中国人同西方人相比善于控制和调整自己而不偏激,避免过火的行为,从心理上对激进的行为产生一种否定和排斥的心态。

“中庸”心态对维持平和的心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积极地意义,使得中国人比西方人有更强的自我控制欲望的能力,在意志方面又有坚定性、顽强性;在为人处世上体现出重整体、顾大局、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在人格方面形成稳重、踏实、忍耐、情绪稳定的状态。但同时“中庸”的心理也会导致一些人产生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习惯,压制了人的创造性。在对一些问题的价值判断上模棱两可,缺少西方人那种明确的立场,就像国学大师林语堂所说:“一个典型中国式论断是:“甲是正确的,而乙呢,也不差。”既赞扬了甲,又不会得罪乙。这种“中庸”的心态和行为模式固然对个人的工作生活有利,但对整个社会来说不见得是件好事。余秋雨先生对中国人的这种心态产生的影响有过这样的评价:“个体意义上的道德导致了(社会)整体意义上的不道德。”

综上,中国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尚“和”的心态、讲究“面子”的心理和“中庸”的处世方式只是中国独特传统文化中的几个方面,在这种独特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人格特质注定与西方人文环境下形成的个人心理素质是不相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完全套用西方的测评模式和手段来对中国人的心理进行测评是不合适的,因此有必要实现心理测评的本土化发展。

二、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中心理测评思想的必然要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完整的心理测评理论系统,但是先哲很早就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心理测评思想观念,这些理念是实现心理测评本土化的思想渊源。

在历史上,无论是中国的统治者选拔各级官吏,还是为了做到“因材施教”,还是为了做到“谨慎交友”,都有对心理素质进行评价的内容,这一点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也有大量的文献记载。

例如,《论语?为政》中记载了孔子对人心理评价的观点:“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认为,对人进行评价要察言观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态,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这个人就没什么好隐瞒了,就能很好地了解这个人了。

《吕氏春秋?论人》中就提出用“八观六验”的方法来考评人的才能与品性。不光要察言观行还要设置情境考验。所谓八观是指“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拣择观其所不为。”所谓“六验”法是指“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持,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

与之相类似的心理测评思想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还有很多:汉代学者刘劭在其著作《人物志?八观》中也提出了“八观”法来对人进行鉴定。说:“八观者: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六曰观其情机,以辨恕惑;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史记?魏世家》中记载了用“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的“五视”法来评价一个人的品行的方法。《大戴礼记》的《文王官人》中记载有关察人、知人的“六征”:“一曰观城,二曰考志,三曰视中,四曰观色,五曰观隐,六曰揆德”。

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关于心理测评的思想的,这些思想是从学者的教学活动、国家选拔人才以及管理国家事务的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对今天的心理测评仍然有着借鉴意义。研究中国心理测评的美国学者Lester Sdorow在他的著作中写道:“The use of mental abilities can be traced as far as back as 2200B.C.,when the Chinese used them to identify talented individuals to serve as civil servants.”(心理测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00年的中国,因为那时的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来选拔优秀的人才来充当“公职人员”。)所以,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测评思想就成为实现心理测评本土化的必然要求。

三、中西方心理测评相互融合的必然要求

西方近代的心理测评是基于两条研究线路发展起来的:一个是以达尔文、高尔顿以及卡特尔关于个体差异的测量为基础的,另一个以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韦伯、费西纳以及冯特的实验测评为基础的。而后者正是西方实验心理学产生的基础,因此,西方的心理测验有注重实验研究的传统。在心理测评的发展过程中,比奈所编制的智力测量量表是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在此基础上,西方的心理学家编制了各种心理测评的量表,这也使得西方的测评有建立科学量表、形成标准化体系的特点。

由此可见,西方的心理测评强调精确性和定量分析而且成体系化,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心理测评中的定性分析是相区别的。西方心理学思想有重视科学主义的传统,再加上近现代科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很多西方学者相信心理测评应该依靠精确观察和测量,即便是难以量化和精确化的信仰、人际关系、情感等问题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研究过分重视对行为的量化研究和对实验心理学的重视,使得西方学者本身也无法解释诸如意识等因素对心理的影响,促使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在学术研究领域“东—西方心理学”正成为当代心理学的一种新发展,正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或分支。《心理学百科全书》中,有一个叫做“东—西方心理学”的词条:它的基本思想就是把东方哲学和心理学的思想传统与西方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些东方的思想包含有中国的儒学、道学、禅学,印度佛教和伊斯兰的宗教哲学思想以及日本的神道与禅宗等。由此可见要促进心理测评的长远发展不光是要中西合璧,甚至还要吸收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参考文献]

\[1\] 汪凤炎,郑 红.中国文化心理学\[M\].福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35.

篇2

一、活动主题

传承经典文化献礼百年华诞

二、活动时间

2021年4月29日至2021年5月7日

三、活动对象

七年级、八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

四、活动要求:

书法作品要求:

(1)软笔书法作品规格为四尺三裁至六尺整张宣纸(46厘米×69厘米至95厘米×180厘米)一律为竖式。硬笔书法作品规格为A4或A3彩色书法纸,学生自行准备。

(2)作品内容要求: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经典诗文、成语、警句或古今名人名言,歌颂建党百年光辉历程,展现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经典作品。

(3)作品背面右下角用铅笔写清班级、姓名。

(4)每班选送5幅软笔书法作品和5幅硬笔书法作品。

(5)5月6日课间操之前各年级组收齐,七年级交**老师,八年级交**老师,高一交**老师,高二交**老师。

篇3

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以往众多学者的文化比较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对中国人而言,身处这样一个社会中,“面子”成了使用最广泛、含义最丰富的日常用语之一。“树活皮,人活脸”这句古话就很形象地表达了面子在中国人价值观中的地位。

一、面子文化及产生根源

“面子”根植于华人社会已久,即便时至今日面子的重要作用依然未发生质的改变。那么,面子究竟是什么?何友晖(1976)从社会学价值角度分析了面子。陈之昭(1985)则偏向从心理学意义去理解面子。后来的研究者慢慢将二者结合起来,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去界定面子的内涵,周美伶(1994)认为面子是个人所声称的、而且为他人所认可的社会尊严或公众形象。通过总结前人对于面子内涵的研究,我们可以初步归纳出面子的本质:一是社会交换价值;二是尊重需要。

“面子”虽然不是中国文化的专有品,但在西方文化中“面子”的含义远没有中国文化中来的丰富。这种显著的差异我们还得从中国式面子文化产生的历史根源来进行探究。

(一)儒家传统文化

孔子说过“不知礼,无以立”,意思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按照礼法行事,否则就会丢脸。成中英(2006)在考察儒家关于“礼”、“德”、“名”的观点后指出,“礼”是人行为的规范,它要求占据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人有一个与之适应正当的名,因此“名”成为社会行为的调整和约束原则。“德”是个人自我修养的结果,是个人的荣誉。而面子是个人之成就被认可的形象,它与社会声望和影响相关。

(二)中国人的社会取向文化

社会取向是一种行为取向,它使人们的行为表现出顺从他人、不得罪人、迎合社会期望以及顾虑他意见等一系列特点。杨国枢把中国人的社会取向分为四大类:权威取向、关系取向、家族取向和他人取向。在他看来,在中国社会,社会取向文化对人们行为影响颇深。这些传统的社会取向文化使中国人总是关注规范、重视名誉、顾虑他人意见、顺从他人,以让别人感到他“很会做人”,让自己觉得是“有面子”的人。

二、面子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利弊

面子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因素,无所不在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社会交往。在互动的社会情境中,面子毫无疑问地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社会控制和规范

儒家传统是中国人“面子”意识的文化本源,而儒家思想历来强调“礼之用,和为贵”,面子的作用使人们努力去做到“温良恭俭让”。面子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机制说到底是一种荣誉感和羞耻感的作用,而荣誉感和羞耻感多来源于与自己内心的道德信条或他人的道德期望对比,因而追求面子让人们不但形成一种道德自律,而且感觉到“他律”。

(二)人际关系调节

林语堂先生曾说面子中国人调节社会交往的最细腻的标准。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给不给面子往往是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的重要条件。爱面子的心理使得中国人总是以他人或组织给不给自己面子来判断对方对自己的接纳程度,并由此对彼此关系进行评价。

尽管面子文化对中国社会起着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同样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子”经济

所谓“面子经济”是指人们在投资与消费等方面因讲究面子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在现今的中国社会这种现象屡见不鲜。首先,炫耀性消费成为一种日益突出的消费现。另一个表现尤其突出的现象就是地方政府的公务消费。这些所谓的“面子”经济,直接助长了社会的不正之风。

2.权力游戏

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使得“面子”很容易成为一种权力游戏。人情面子被用以开脱罪责,通过“关系”运作,法制让位于人情,律条让位于面子,最后导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这种情况下,掌握权力的人就会产生寻租利益,导致权力腐败。

三、管理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面子文化是一柄双刃剑,对中国社会而言既有着积极的正向作用,也有着消极的负向影响。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管理对策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尽量消除其弊端。

(一)加快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面子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传统,但很多人还停留在撑面子的阶段,追求的是一种外在的面子,缺乏一种自我尊重的内在价值和清醒的自我认知。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要与传统文化衔接、与民众的心意相连,这样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更快地构建起来,从而让那些病态的价值观失去生存的土壤。

(二)完善法制建设,健全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

消除人情面子下的权力寻租的关键在于完善法制建设,健全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削弱权力主体的人情运作空间。人治社会的制度规则重视情面,而法治社会的制度规则重视程序和法理,法制完善了,人情面子的运作空间也就小了。法制建设的其中一项任务便是增强人们的法制意识,而这将大大遏制面子文化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Ho,D.Y,On the concept of face[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6

篇4

当前科技进步与知识发展中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最重要的是创新创造能力,从而创新人才必然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人才。如何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创造能力,儿童艺术教育有着突出作用。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指出,艺术表现是儿童本能冲动,艺术对激发儿童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有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也证明艺术教育对儿童有特殊意义,能丰富情感与激发创造思维,也是儿童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艺术教育应该成为不可替代的教育内容之一。

一、当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进步时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家长们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度也变得更高,特别是儿童艺术教育。一些孩子的父母为了增加儿童的艺术细胞,家长将自己的意愿作为了主导,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期望以次让孩子来接受艺术教育而提升儿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实际中多数家长与一些教育机构在对儿童进行开发教育时所采用的方式与艺术教育的主旨目的内容却不相符合。这其实扼杀了孩子一些更好的天赋,另外作为家长们的选择,并不一定是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培训班在进行儿童艺术课程教学时为了在短时间产生教学效果,采用的普遍做法是单一且形式化教学方式,这就形成孩子的兴趣得不到有效培养,培训班也无法有效提升儿童艺术鉴赏、创造能力。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儿童艺术教育的作用,提升儿童艺术修养与创造能力,并且轻松愉悦地进行艺术熏陶,在儿童艺术教育的这一现状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于美学思想等精华内容是可以应用于儿童艺术教育中。以此指导儿童艺术教育的着重点,不束缚儿童天赋,鼓励艺术的自由性,强调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开发儿童的创新创造能力,并引导儿童艺术兴趣的培养,开拓想象力、创造力。

二、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文化思想和精神观念和总体,也是进步与创造的源泉。积极的文化对人的创造力发展能够起到推动作用。早在孔子时期就有温故知新,当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所反映出人们只认识到儿童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没有注重到儿童艺术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与形式才是最核心部分。传统文化在儿童艺术教育中要得到更好地运用,我们需要全面地分析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利弊。

1.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积极影响。儿童艺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在当今社会儿童的艺术教育就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那就是开发儿童的创造与创新能力,是为了儿童的感性与理性都得到升华。这是新时期全新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新型人才的首要条件。儿童艺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儿童创新的素质为任务,突破“固步自封”的教育模式,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谐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人和”即社会没有尔虞我诈,“天和”即自然的魅力之美,我们评价一个人的美丽更注重内在美;尽善尽美、至善至美都是传统美学的最高境界。诗书礼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乐可以怡情;诗可以体现文字的美丽与魅力;礼则表现天地人和,体现为人处世的美;书可以修心养性,来引导性格的形成。中国的传统绘画诠释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审美。这些优良的文化可以作为儿童艺术教育的基石。将其加入到儿童艺术教育中去可以使儿童自由创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有助于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压制儿童的内心想法。

2.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消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都根深蒂固。例如家长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从古代学子科考,到现代高考、国考,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当官的官本位思想还在延续。“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也左右着人们对艺术的渴求与发展,传统的文化偏重知识的储存量而忽略了创新创造能力,这些观念都在剥夺了儿童的自由与抑制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其中传统文化“知足常乐”观念对儿童艺术教育的钳制最明显,“知足常乐”,就是不想创造创新,把人们从困扰痛苦中解脱出来。这些传统文化内容对儿童的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消极作用。

三、传统文化在儿童艺术教育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是儿童艺术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是由于其双重影响,既对儿童艺术教育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有着不可忽略的消极影响。从而在儿童艺术教育中,需要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将有利于创新创造的部分为儿童艺术教育过程中所用。首先在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与理念上要有清晰的认识,儿童艺术教育是为了激发儿童兴趣潜能,熏陶艺术情趣,最开拓想象力、创造力;其次在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教育内容中以运用积极的传统文化来促进儿童艺术教育;再次是广泛融合和吸收国外的儿童艺术教育形式和教育思想,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为我所用,这也是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参考文献:

篇5

当前科技进步与知识发展中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最重要的是创新创造能力,从而创新人才必然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人才。如何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创造能力,儿童艺术教育有着突出作用。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指出,艺术表现是儿童本能冲动,艺术对激发儿童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有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也证明艺术教育对儿童有特殊意义,能丰富情感与激发创造思维,也是儿童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艺术教育应该成为不可替代的教育内容之一。

一、当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进步时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家长们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度也变得更高,特别是儿童艺术教育。一些孩子的父母为了增加儿童的艺术细胞,家长将自己的意愿作为了主导,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期望以次让孩子来接受艺术教育而提升儿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实际中多数家长与一些教育机构在对儿童进行开发教育时所采用的方式与艺术教育的主旨目的内容却不相符合。这其实扼杀了孩子一些更好的天赋,另外作为家长们的选择,并不一定是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培训班在进行儿童艺术课程教学时为了在短时间产生教学效果,采用的普遍做法是单一且形式化教学方式,这就形成孩子的兴趣得不到有效培养,培训班也无法有效提升儿童艺术鉴赏、创造能力。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儿童艺术教育的作用,提升儿童艺术修养与创造能力,并且轻松愉悦地进行艺术熏陶,在儿童艺术教育的这一现状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于美学思想等精华内容是可以应用于儿童艺术教育中。以此指导儿童艺术教育的着重点,不束缚儿童天赋,鼓励艺术的自由性,强调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开发儿童的创新创造能力,并引导儿童艺术兴趣的培养,开拓想象力、创造力。

二、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文化思想和精神观念和总体,也是进步与创造的源泉。积极的文化对人的创造力发展能够起到推动作用。早在孔子时期就有温故知新,当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所反映出人们只认识到儿童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没有注重到儿童艺术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与形式才是最核心部分。传统文化在儿童艺术教育中要得到更好地运用,我们需要全面地分析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利弊。

1.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积极影响。儿童艺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在当今社会儿童的艺术教育就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那就是开发儿童的创造与创新能力,是为了儿童的感性与理性都得到升华。这是新时期全新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新型人才的首要条件。儿童艺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儿童创新的素质为任务,突破“固步自封”的教育模式,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谐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人和”即社会没有尔虞我诈,“天和”即自然的魅力之美,我们评价一个人的美丽更注重内在美;尽善尽美、至善至美都是传统美学的最高境界。诗书礼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乐可以怡情;诗可以体现文字的美丽与魅力;礼则表现天地人和,体现为人处世的美;书可以修心养性,来引导性格的形成。中国的传统绘画诠释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审美。这些优良的文化可以作为儿童艺术教育的基石。将其加入到儿童艺术教育中去可以使儿童自由创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有助于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压制儿童的内心想法。

2.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消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都根深蒂固。例如家长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从古代学子科考,到现代高考、国考,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当官的官本位思想还在延续。“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也左右着人们对艺术的渴求与发展,传统的文化偏重知识的储存量而忽略了创新创造能力,这些观念都在剥夺了儿童的自由与抑制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其中传统文化“知足常乐”观念对儿童艺术教育的钳制最明显,“知足常乐”,就是不想创造创新,把人们从困扰痛苦中解脱出来。这些传统文化内容对儿童的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消极作用。

三、传统文化在儿童艺术教育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是儿童艺术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是由于其双重影响,既对儿童艺术教育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有着不可忽略的消极影响。从而在儿童艺术教育中,需要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将有利于创新创造的部分为儿童艺术教育过程中所用。首先在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与理念上要有清晰的认识,儿童艺术教育是为了激发儿童兴趣潜能,熏陶艺术情趣,最开拓想象力、创造力;其次在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教育内容中以运用积极的传统文化来促进儿童艺术教育;再次是广泛融合和吸收国外的儿童艺术教育形式和教育思想,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为我所用,这也是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D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092-01

引言

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要有导向作用的核心价值观。不论是哪个国家,都需要一定的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导向国家的前进方向,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发展。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起到的积极作用,使得日本能够降低商品经济的生产和成本,极大的改善了现代企业的生产关系,使得整个企业的生产率的提高。

一、日本传统文化概述

1.日本外交精神

日本深知自己的地理情况,岛国,而且面积狭小,有一种被隔离的感觉。所以在日本传统文化里,有着很强烈的生存意识和外交意识,日本很擅长在自然界中获取能量,也很擅长在满足自身文化物质需求的同时进行外界交流。积极吸收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也使得日本有着别样的生命力。

2.儒家文化影响

日本在经济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体现着他们“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方针政策都是因人而定。不仅追求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也很看重个人的成就。在日本,技术力量也是很大的社会资源。而且日本施行的终身雇佣制相对完美解决了很多个人问题。使得人们能够有生活保障,能够把自己的生命和企业联系在一起,更能全身心的投入,促进发展,形成良好的良性循环。可以说这些点滴的措施和发展,和日本民族文化都是离不开的。

3.集体主义精神

日本人的集体意识是十分强烈的,也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活需要慢慢发展和形成的,这种集体观念使得人们都能够在认知上保持相对一致。对传统文化的忠诚度也是极高的。这种思想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在集体中,日本人更喜欢规范自己,以集体的利益和发展为中心凝聚在一起,形成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力。

二、日本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优势

1.事业大于个人观念

在日本人的观念里,自己的事业甚至生活是与企业息息相关的,这体现在日本人在私人聚会的时候,都会首先介绍自己所在的公司。可见企业在人们心中的无可替代的地位。在日本,很少人因为个人原因,家庭原因,或者想要升职寻求发展的时候选择跳槽。因为大家在自己的岗位里都能够尽心尽力,亲力亲为。也就是所谓的“会社人间”。即个人和企业是浑然一体的。

2.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日本企业文化有着很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日本的团队精神也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日本的企业非常倡导集体的努力和协作。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日本的员工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很自然很习惯的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同事,形成了良好的团结互助精神,大家在整个团队中才有团结性和行动统一性,大家一起朝同一目标前进,合作中求发展。日本人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使得日本人能够刻苦钻研,发愤图强。日本人被称作“只会工作的蜜蜂”是不无道理的。每个人,不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在工作期间全身心投入,下班之后还会开展各种小组,进行各种会议讨论。

3.合理开发和吸收先进资源

在日本人奋力拼搏的同时也在充分利用着各方面的资源和政策,吸收各方面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手段,不断的进行试验和规范,在整个企业运营中,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实现物质生产的最优化。日本的技术虽然对于先进国家有差距,但是日本人的人才开发与利用是世界领先位置呢,团结协作加上勇于创新再加上使不完的力气和能量,使得日本在技术方面的发展也能有所成就。

三、日本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劣势

虽然日本文化对企业管理有很多优势,但是这种民族文化的长足发展有时候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弊端。

1.扼杀员工想象力

日本企业文化中的突出团结性形成了员工间相互帮助和扶持,彼此团结和凝聚。但是这样的情况却不利于每个员工展现出不一样的魅力和特点,其实在企业发展中,很多好的想法和建设性意见都是由基层的员工自己提出来的,日本传统文化倡导的企业文化使得每个人虽坚守自己的岗位,但是却很难发挥每个人的想象力。而在企业发展中,想象力有时候也能作为一种推进和发展,在每个人的想法和想象力发生碰撞的时候,就是企业发展和改革创新的时候。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有鲜活血液,才能向前发展。

2.不重视个人创造力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

我们也都知道,只有不断的发展创新,不断的重视个人发展,不断开发新的领域,不断创造新的成绩才能够使得企业长足稳定发展,但是在日本的传统文化里缺失创新精神,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有害无益的。虽说企业的凝聚力极强,但是如果没有突破,各司其职,不愿冒险挑战,不愿改革创新,扼杀个人创造力,注定在变化多端的市场中很难立足和前行。

3.不重视个人发展

没有创造力的企业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是难以应对的。不重视个人发展的企业一样面临很多问题。只有尊重和重视个人发展,每个人在团结协作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自身价值,在团队中才能继续敢于挑战,发光发热。日本的传统文化和制度使得人们趋向于把工作当成一种习惯,而不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很多人很难站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角度在工作。所以每个人对自己的发展方向都产生迷茫,更别说怎么实现整个企业的发展。所以说,重视个人的发展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很重要,日本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劣势也体现在此。

四、结语

日本的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得日本能够在经历战争之后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强国。但是尽管日本传统文化对于企业发展有很大的优势,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纵观日本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在日本经济和企业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使得他们把企业看作自己的家,荣辱与共,但是一味的保守阵地难得个人创新也是日本企业发展中潜伏的病虫。

参考文献

篇7

一、科举制的利弊及其影响

所谓科举制,就是用考试的形式选官的制度。科举制为当时的社会选拔人才、稳定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唐太宗时期,一方面大力兴办教育,出现了“国学之内,八千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的局面。另一方面开科取士。正是由于通过科举制“选贤任能”,才出现了唐朝的兴盛。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官吏选拔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对中华文明特别是对儒家思想的传播、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科举制的“利”。

1.公正

与世卿世禄的重血缘、察举制的重品德、九品中正制的重门第相比,科举制所创设的公平竞争机制,更利于选贤任能。科举制由封建王朝设科招考,士人“怀牒自进”,自由报考,采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择优录取原则。显然,它比以往的任何选士制度都更为公平和公正。

2.严明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大规模的统一考试,科举制以其严明的纪律和有效的措施确保了它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文化考试要经过层层选拔、淘汰,要求极为严格。历代对考生健康也有要求,如唐代考中后,要由史部组织再“试身”,即考察外貌和健康状况;宋代规定“其有残疾、笃疾并不得予解”,元代规定“患废疾”者不得应试。

3.相对“务实”

科举制的目的是选拔优秀人才,维护封建统治。科举制强调实德实才,按封建官吏的要求,设置考试科目和评价标准。政治理论是最主要的考试科目。文化素养特别是写作的能力是必考科目,同时也注意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知识分子关心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

(二)科举制的“弊”。

1.学而无用

科举考试如同一根魔棒,指挥着广大的士人,考什么就学什么,致使大批的士人受限于科举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人的个性的发展,也束缚了人们的心智,使人片面发展。科举制的实施必然扩大“学”与“用”的距离,产生学而无用的后果,这是科举制最终被废除的重要原因之一。

2.败坏学风

科举制背后的优厚利益对士人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为了能够达到其目的,一部分考官、家长、考生及其亲属等急功近利,甚至是不择手段,致使社会不良之风盛行,腐蚀了士人的思想,败坏了学风。

3.损身害体

科举制考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体能。许多士人三更灯火五更鸡地苦读,忽视了自己的身体的承受能力,即使考中了秀才,中了举人,也落得个疾病缠身甚至英年早逝。科举制造成的不仅仅是身体的损害,它还毒害人的心灵,导演了无数“范进中举”喜极而亡的悲剧。

二、改革现代考试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明确考试目的,改革考试内容。

考试的目的一方面是选拔人才,另一方面考试本身不仅是检测知识的手段,而且是不断学习知识的途径。简言之,考试服务于教育,教育又作用于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其终极目标。考试内容应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内容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这样做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同时也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会。

(二)学生评价方式多元化、过程化。

要采取多元的教育评价机制,开发不同的测量手段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要探索并建立有助于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多元化考试评价系统,可考虑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录取的依据之一,同时兼顾考生在校学习情况、校长推荐信、教师评语、个性特长等综合因素进行录取,并逐步增加它们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注重学生评价的过程化,增加学生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加强对学生平时的考核,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改变那种上课记、考前背、考后忘的局面,采取多元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家长、老师都参与到评价中来,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正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打破传统思维。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封建社会科举制推崇儒学,提倡入世,以“建功立业”为其目标;道家提倡出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追求无为的境界;佛家让人摒弃欲望,寻找自性本心。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当今的人才观,进而影响了中国考试作用的有效发挥。反观中国近代的科技落后,甚至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与传统文化中强调内修而不重实践密不可分。所以,文化中要创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来改变当今的人才观念,丰富和完善考试制度。建立多元竞争的文化机制和开放的思维境界,才会创设出现代考试制度的新局面,从根本上,打破考试变革的僵局,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完善自身。

总之,“通古宜知今,有今方成古”。辩证地认识科举,会发现现代考试制度大体上是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的,当然也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应以史为鉴,创造条件,使现代考试制度适应人的发展,以适应教育规律,做到教育科学化,从而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促进人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60.

[2]田澎.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西北师范大学报,2005,(1):74.

[3]王荔.略谈科举考试对应试教育的影响.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0,(4).

[4]郑若玲.科举启示录——考试与教育的关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2).

[5]苗风.现代考试中的教育哲学观.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6]刘海燕.新人才观视野中的考试改革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6).

[7]刘昕.打破考试改革的思维局限.考试论坛,2006,(3).

篇8

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09-0138-01

婚姻是男女缔结夫妻关系的一种文化现象。由于历史久远、疆域广袤、民族众多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以及受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国古代婚姻文化蕴含丰富且特色鲜明。追寻历史的轨迹,中国古代的婚姻经历了五种基本的形态。并在一定的婚姻形态上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婚姻习俗和不同的婚姻观。

一、中国古代的几种婚姻形态

1.原始群婚:即整个原始游群的男女互为夫妻,是原始社会初期的婚姻家庭形式。《吕氏春秋》:“其民群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男女之别”。这种婚姻制度一直延续到旧石器时代。

2.血族群婚:血族群婚是一种族内婚, 指包括同胞兄弟姐妹在内的同一辈分的人, 既是兄弟姐妹的关系, 又是夫妻关系的一种婚姻制度。随着人类自身的发展, 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让人类认识到只有采取了族内婚的部落才能得以延续。这种婚姻制度盛行于新石器时代初期。

3.血族婚:这种婚姻形态主要是不同氏族的兄弟姐妹通婚,本氏族内的兄弟姐妹不能通婚。这种婚姻制是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后形成的。

4.对偶婚:这种婚姻形式相对稳定, 一个男子可以有多个配偶, 但其中有一个是固定的, 主要的, 每个女子在多个配偶中也有一个是主要的, 固定的。多个配偶符合当时的道德传统, 在一段时期内相对固定, 但并不排除和其他人同居。对偶婚仅是一种过渡性婚姻状态, 这种婚姻形态虽然使夫妻有了共同的利害关系, 有利于促进个体经济的发展。

5.个体婚制:人类从古至今, 经历了原始群婚、 血族群婚、血族婚、 对偶婚和个体婚制。虽然各个民族、 各个国家的婚俗各有特点,但基本方面都离不开这几种种婚姻状态, 而且任何一种都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 特别是经济条件相联系的, 是以具体的历史形态存在于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

二、婚姻六礼

传统聘娶婚的成立,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必备条件,同时婚礼要完成六礼的仪式。所谓六礼,据《仪礼・士昏礼》载,它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仪节。一般认为,六礼创始于周而完善于汉,成为中国传统婚礼的基本模式,不仅在民间流传广泛,曾远播到朝鲜等国,影响很大。

1.纳采。《仪礼・士昏礼》说:“昏礼,下达,纳采用雁。”意思是男家先派媒人去女家转达求亲之意,女方同意男方求亲后,男方致送求亲的礼物,表示已选择其女为婚配对象。行纳采礼何以用雁,说法不一,一说雁终生专一,以此象征婚姻的和谐牢固;一说雁是随阳的候鸟,以雁随阳表示妻随夫。

2.问名。《仪礼・士昏礼》说:“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如初礼。”问名是指男家请媒人询问女子的姓氏、名和生辰八字,以便同姓不婚,并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进行占卜,以测定婚姻吉凶。

3.纳吉。《仪礼・士昏礼》说:“纳吉,用雁,如纳采礼。”问名之后,男家取得女子的生辰八字,归卜于庙,如果获得吉兆,要请媒人把合婚佳音通知女家,此礼称为“纳吉”,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节。

4.纳征。《仪礼・士昏礼》说:“纳征,玄、束帛、俪皮,如纳吉礼。”纳吉之后,男家派媒人到女家致送聘礼,女家纳聘后,婚姻之事乃成。

5.请期。《仪礼・士昏礼》说:“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男家卜定吉日,由媒人到女家询问婚期,古人称为“请期”。吉日虽由男家依卦而定,但仪节上仍要先问于女家,以示尊重。

6.亲迎。娶妻之日,黄昏初临,新郎与宾客前往女家迎娶。将新娘迎回后,男家设宴共食。夫妻同食共饮,称为“同牢”;将瓠分为二瓢做成的饮器,称为“卺”;新婚夫妇各取一卺饮酒,称为“合卺”,后世又称“交杯”、“合欢杯”或“合瓢”。就寝时,新郎入室中亲手解下新娘束发的丝绳,称为“结发”。唐中叶以后,婚仪中的结发仪式改为男女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作为信物,称为“合髻”。翌日清晨,新妇沐浴梳妆后拜见公婆,并侍候公婆进食,表示孝顺。至此,婚礼基本结束。

三、古代婚姻利弊

任何事物都是有其两面性。古代的婚姻也是一样。一方面,古代的婚姻维护了统治者的统治,但是也有很多的弊处。

1.大量弃妇的出现。由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代的婚姻夫妻之间没有太多的感情基础,只是义务性地结婚生子,而且从原始社会的群婚制度到封建生活的一夫一妻制,在一定的程度上只是要妇一夫,并没有要求夫一妇,因此男性过着多妻的生活,这也导致了弃妇的出现。此外,母权制度的颠覆,使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成为贱奴,成为男性欲的工具,生孩子的工具。女性的权利得不到维护,尊严得不到尊重。

2.青年婚姻的身不由己。由于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信条的制约,古代很多有情有义的青年无法选择自己的婚姻,而是要接受父母兄弟的安排。他们的婚姻只是父母意志,而不是自己意志的体现。

3.对现实的影响 。我国古代的婚姻有“六礼“的约束,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现代也有现代的形式风俗。但是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因此,古代一些婚姻风俗流传下来了。如父母之言,媒妁之命的习俗,现在还有“天下无媒不成亲”的习俗。

以上所介绍的古代婚姻礼俗,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古代与现代的文化差异。当然古代婚姻体制也是相当健全的,本文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古代婚姻制度的利弊。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离婚率不断升高,这就让我们知道理智而清醒地面对现实,以婚后的生活为着眼点,绝不沉溺于眼前的热恋。对方的身体、品质、能力、职业、父母等,均要详细考察,一旦确认双方不能结婚,马上终止恋爱。以娶妻生子为目的的婚姻,培养了中国人对男女交往、家庭子女的责任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以家庭幸福为己任,保证社会稳定和谐、快速发展。

篇9

关键词:

创新教育;创新能力;文化类型

创新教育是致力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目前,从文化的角度对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培养进行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相应的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并呈现出多学科、多视角和多争议的特点。基于此,有必要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这有助于我们更为清晰地认识创新教育与文化间的复杂关系,也有助于相关后续研究的深入进行。

一、创新教育视域下的文化研究进展

(一)文化模式影响创新能力的研究

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结合犹太文化说明了文化对创造力发展和发挥有着直接的影响,开放、先进的文化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而封闭、落后的文化阻碍创造力的发展[1]。心理学家卢伯特专门研究了不同文化模式中的创造力问题,他认为文化影响着人们对创造力和创造过程的认识,并且对创造力的表现形式和领域有着影响,东方和西方文化在这些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同时,由于个人主义文化重视独立、自主,而集体主义文化强调顺从、合作、义务和接受群体内的权威,所以个人主义文化更有助于创造力的发展;由于乐观主义的文化坚持进步的信念,所以可以促使人们致力于创造,而悲观主义的文化与之恰恰相反;由于开放心态的文化倾向于灵活性和包容性,所以比教条主义的文化更会促进创造力的发展[2]。

(二)创新能力发展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20世纪80代起,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就陆续开展了创新能力发展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周林、查子秀和施建农采用图形创造性思维测验,以中国和德国5—7年级儿童为被试,在进行高智力和正常智力的区分后,对中、德儿童做了连续性的创造性思维测验。结果表明:中国的平常及超常儿童在产生性思维或思维的流畅性方面优于德国儿童;德国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递增优于中国儿童[3]。2001年,申继亮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了12—15岁中英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特点。调查发现:英国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明显高于中国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两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力发展的趋势相似;除了在问题解决项目上中国青少年的得分高于英国青少年外,在其他项目上的得分中国青少年均低于英国青少年[4]。申继亮在2000年进行了创造性人格的调查研究。研究表明:除了质疑性以外,中国青少年在其他各项上的自我评价均低于美国和英国青少年,而且中国青少年对自身创造力的评价也普遍低于美国和英国青少年[4]。研究者之后又编制并完善了“青少年创造性人格问卷”,对中、日、英、德四国的中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发现:四国青少年在好奇心和冒险性上表现出相对一致的特点,且这两个方面都较为突出;坚持性是中、英、日三国青少年相对较弱的方面;开放性是我国和日本青少年创造性人格中的突出特点;自我接纳是英国青少年较为突出的特点;德国青少年的突出特点则是坚持性[5]。

(三)创新能力培养与我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

持“阻碍论”的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性影响就是压制和束缚人,它成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阻碍因素。消极的传统文化表现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保守落后不思进取、平均主义不愿竞争、“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以及引入君臣关系的师生关系文化等[6]。但也有研究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及现实文化环境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观点缺乏逻辑论证和事实证明,认为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力因素,会有利于学生进行创新。这些因素主要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鼓励创新、追求创新并勇于创新的文化;具有独特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即贵中尚和;传统文化蕴含着正确的价值原则,为创造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传统文化崇尚独立自主的人格,强调怀疑精神,这二者构成了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品质[7]。与上述两种观点相反,一部分研究者认为文化与创新能力之间并不必然构成因果关系,而且也不存在反对创新和故意扼杀创新的文化。任何一个社会、民族的文化都或多或少存在可以提升民族创新力的资源,也存在没有利用价值的文化资源,“文化与创造力的发展或抑制、泯灭之间不存在那种一旦文化如此,创造力必如此的线性决定论关系。”[8]也有研究者通过比较认为,任何文化形态都存在着价值两难的情况,任何积极的文化中总包含有消极的因素,相较于西方科学型文化在科学技术上的创造性,我国伦理型文化在伦理性、人际和谐追求上也显示了创造的特性。因此,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有客观、理性的文化心态[9]。

(四)创新能力培养与学校文化的研究

作为一般文化组成部分的学校文化是学生创新能力生长、发展的根基和土壤,应尽可能地创建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文化。有研究者认为,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校文化主要体现在:创新的学校文化环境、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教师的创新理念、校长办学的新理念以及良好的课堂文化、班级文化[10]。也有研究者从高等教育的学校文化建设角度提出,大学应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校园氛围,这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校园氛围包括以下六个方面: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师生平等交流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年轻人敢于冒尖的氛围以及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11]。

(五)创新能力培养与课堂教学文化的研究

课堂教学文化是教师文化的一个方面,也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美国学者Fleith等研究发现,教师的态度对于课堂教学文化有很重要的影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师态度应是:给学生选择的自由、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尊重学生、不强制学生、给学生发觉自己创新能力的机会。与之相反,强制性的教师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12]。而英国学者Cropley在其出版的《教育和学习中的创造力》一书中则提出,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态度应是: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容忍学生的敏感和大胆的错误、重视学生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在不同条件下运用各种材料的机会、鼓励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的勇气[13]。

二、对创新教育中文化研究的反思

(一)不同学科和视角下的研究各有利弊

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两大学科,即心理学和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文化对于创新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的影响、不同国家间青少年创新能力发展的比较研究,以及文化与创新能力发展间的密切关系。研究采用了较有成效的实证性研究,通过调查、实验、比较等方法为我们揭示了作为环境的文化对人的创新能力发展所具有的影响,进而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果。但是,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由于实验和调查对象所限,研究很难将结果推而广之应用于同年龄段的整体;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存在着以国别代替文化的问题;难以揭示文化与人的创新能力发展之间复杂、动态的相互关系等。来自教育学的研究从文化的影响力、传统文化的作用、学校文化的特征和构建等视角集中研究了目前我国实施创新教育在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研究主要采用归纳和演绎推理的方法,注重于文化与创新能力培养间复杂关系的研究,并对如何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创新教育中的学校文化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有成效的探讨,研究所得到的成果对于创新教育研究起到了一定的认识深化作用。但是,来自于教育学的研究由于缺乏对具体情境中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等的实证性研究,包括现有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以及如何引领和构建文化等的研究,从而使得现有研究成果又难以对创新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正确认识文化对创新教育的影响

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言,任何文化都有其积极之处,也有其消极之处,我们既不能对一种文化妄自菲薄,也不能将一种文化理想化。但是,从这一结论出发需要防止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种是认为文化与创新能力之间不存在某种重要的联系,文化角度下的创新教育研究属于“贴标签”的行为;另一种则认为即使文化对于创新能力的发展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我们不需要也不能够通过对文化的干预来促进创新教育实施。前一种倾向显然是轻视了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作为某一社会、地区、民族的个体,我们每个人在出生之后都会受到文化的浸染,形成一定的态度、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表现出作为地区或民族中个体所具有的共同性文化特征,这些共同性文化特征同样会在我们的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上有所表现。如有研究者曾对香港和内地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两地学生对于“最具创造力人物的提名”都无一例外地推崇政治家和科学家,同时,香港的学生还比较多地推崇演艺明星[14]。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学生对创造力的认识是具有地域性文化特征的,而学生的这种观念又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创新价值观乃至于创新行为。后一种倾向则是一种消极放任的心态。我们承认任何一种文化对于地区、民族的创新能力影响都有利又有弊,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任何一种文化其影响力、作用力都是同样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对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思考时,曾比较过他早年留学就读过的两所美国大学。他说:“后来我转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就感觉到它和麻省理工学院很不一样,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15]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特别是学校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是不同的,有助于学生创新的学校文化对学生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文化来促进创新教育的实施。同时,我们也能够在文化构建上有所作为。伴随着社会物质、制度的变化与发展,文化会做出适应性的反应,而文化中某一方面发生变迁很可能会使其他方面也发生相应的变迁。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表现,因此,我们需要对文化进行顺势引导。

三、对创新教育中文化研究的展望

(一)研究内容上要加强对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的研究

已有的研究中,对于创新能力培养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等的关系有较为深入的探讨,相对于这些比较宏观的领域,后续的研究应更加关注微观层面,特别是关注对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的研究。这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而言,影响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是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等微观层面的文化。学校文化、教师文化构成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小环境,而环境特别是创新活动中人身处于其中的小环境,是影响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甚至将环境列为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之一,他认为环境可以通过评价、传播、修正创新思想来支持创新活动。其次,作为大环境的宏观文化,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传统文化都会在学校之中、在教师群体中有所体现,都是形成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的重要来源。因此,通过微观文化可以更好地考察宏观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际影响。最后,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有关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的研究在数量上还相对不足。仅以创新教育中的“教师文化”研究为例,在“中国知网”上,以“创新教育”和“文化”为主题词,可以搜索出时间跨度为10年以上的相关文献71591份。这之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是13489份文献,而与“教师文化”相关的是8388份。可以说相对而言,与教师文化相关的研究成果数量在总体上所占的比例不大。

(二)研究方法上应更加关注和采用“质的研究”

已有的研究有的注重进行定量分析,有的运用推理与演绎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不能更深入地揭示文化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动态的复杂关系。特别是随着研究内容的重心转移到微观文化领域上,研究方法更需要进行调整,需要采用更为适合的“质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是研究者将自身作为研究工具,通过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田野记录、开放式问题等方式收集定性资料,并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性的诠释,从而构建研究的观点和理论。“质的研究”基于事实,也属于实证性的研究,但是它不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假设检验和标准化的定量分析,而是对研究对象进行现状呈现和解释性研究。“质的研究”关注到研究的整体性、复杂性和动态性,适合对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学校文化、教师文化进行研究。通过这样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可以揭示出文化的整体性、复杂性以及作为“整体”的文化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影响的复杂机制;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文化与创新教育间的关系进行动态把握,可以揭示出学校文化、教师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影响的途径、方式,同时也有助于对创新教育下的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的构建进行研究。

作者:姜丽华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阿瑞提.创造的秘密[M].钱岗南,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99-416.

[2]卢伯特.不同文化中的创造力[M]//斯腾伯格.创造力手册.施建农,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81-288.

[3]周林,查子秀,施建农.5-7年级儿童的图形创造性思维测验(FGA)的比较研究———中德技术创造力跨文化研究结果之一[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1):19-23.

[4]申继亮.从跨文化比较看我国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中国人才,2004(11):57-58.

[5]申继亮,师保国.青少年创造性跨文化比较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0(6):13-14.

[6]司晓宏.文化、教育与民族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8):1-4.

[7]石中英.中国传统文化阻碍创造性人才培养吗?[J].中国教育学刊,2008(8):1-5.

[8]张理智.创新教育观念误区分析[N].中国教育报,2008-08-12(4).

[9]马维娜.创造性教育的文化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1997(12):8-10.

[10]刘东菊.学校文化建设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5):8-11.

篇10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前进和发展,人们对于健康与疾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医学事业的发展倾注了更多心血。中医学作为我国本土医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兴起和发展,中医的处境越来越“尴尬”,如何振兴中医事业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振兴的关键在于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1]。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着培养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中医拔尖人才的目的,建立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

1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现状

目前,湖南中医药大学对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主要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即学校在学生完成大一对中医基础课程的学习后,通过对学生的笔试与面试选取对中医有浓厚兴趣的具有中医临床思维的学生进入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与其他班级不同的是,首先,该班级增添了许多如《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心悟》等中医特色课程,并安排高年制老师进行教学。其次,在课余时间,学校给学生安排了一系列来自从事临床工作数十年的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名师的讲座。并且对学生本科阶段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配备基础导师和临床导师,即1~3年级一对一跟从基础导师学习,4~5年级一对一跟随临床导师上临床进行学习。

2培养方式的利弊

建立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的成功之处在于,学校把对中医有兴趣的学生聚集起来组成行政班级,对该班级进行统一的管理,可以制造浓厚的中医学习氛围,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为中医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人才。处于该班级中的学生也能够获得比普通班级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可促使人向上[2]。本科阶段的基础导师可为学生的学习答疑解惑,从而稳固中医基础知识,避免学生走弯路,而临床导师则可带学生上临床,使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更完美的结合。任何制度在存在好处的同时免不了有弊端,这种管理体系也不可避免。如,每学期所增加的额外课程太多易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不堪重负;太过匆忙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无法深入体会中医专业知识的内涵,只停留于知识的表面,尤其体现在对于中医经典知识的学习理解上;教育资源的倾斜引起同级学生的不满;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中医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脱节,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学术视野狭窄,缺乏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等等。

3解决措施

3.1明确定位不仅仅局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对于所有中医院校而言,首先是要对自己学校做出一个精准的定位。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何清湖教授指出,每个大学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应当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本科学制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本硕连读学制的目标是什么,本硕博学制的目标是什么。各个学制之间的目标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学校对各学制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根据自己的学校条件来对学生因材施教,探索出属于各学制的独特的培养模式。

3.2循序渐进在对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的过程中不可追求过快的速度,追求过快的速度只会导致质量的下降,正如金字塔需要将地基稳固,再一层一层往上累积一样,如果地基未垒好就往上添砖加瓦,看似牢固的金字塔实则岌岌可危。中医的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地基,只有将基础理论掌握牢固了,才能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去追求更高阶的知识。因而要合理的安排学生的课程,一步一步地稳固知识。

3.3注重经典中医经典是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它们构建了中医药学的理论框架,涵盖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工具。甚者有,不读《伤寒》不知辨证,不读《金匮》不知病源的言论,经典作用可见一斑。但学生目前学的东西过于繁杂,不仅有经典,还有英语、各种西医教材,这样反而导致学生的中医根基不扎实,导致进入临床后茫然不知所措。因而,各大中医学校应立足于经典知识点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加以丰富和发展。

3.4加强临床任何一门医学都离不开临床实践,中医学也不例外。中医学发展从古发展至今,仍能在医学界中占有一席地位的原因就在于实际疗效。临床实践是中医学的理论根源,更是其发展的核心。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证。而现今的中医院校学生,往往被学业所累,没有太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接触病人,更谈不上对病人进行辨证论治。学校应通过设置一些中医基本技能训练或者临床各科技能训练,将课堂从教室移至医院,从而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临床,使理论知识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应用。

篇11

1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原因

1.1大学教育的使命就是传承传统文化

大学存在的原因和价值就是对文化的保护和继承,而大学的精神就构成了大学文化的关键和内核。大学并不仅仅是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它还能够帮助学生点燃理性思维的光芒,为他们长远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大学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加全面的,客观的认识个人,历史,社会的相互关系。而现代大学利用传承传统文化的契机,能够帮助整个民族找到长远发展的根基,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扎实的基础。中国大学的价值并不局限于对世界文化的传承,它还包括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以及风俗习惯是需要一定的语言来表现的,可见语言则与文化关系密切。英语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语言教学,它实际上就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但是,现在国内高校的英语教学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非常有限,这也就导致传统文化存在着教育上的缺失。

1.2中西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

不一样的文化背景将对人们的学习方式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在不同的背景和环境下,人们往往会采取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这种文化背景上的区别,一方面导致教育的情况,内容和方式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另一方面还决定了个体在教育环境里的受教育程度。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能够体现出各个国家的特色。所以如果学生对语言本身所处的文化背景没有必要的了解,即使他们能够听懂语言使用者所说的每一个词,也很难理解每句话背后的真正含义。现在国内高校的英语教材表现的文化基本上都是西方文化,有些教材更是以西方教育模式为基础进行设计的。但是中国学生一直以来都是在国内接受着中国特色的教育,沉浸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里。而美国学者曾经说过,个体生活的历史最先需要适应的就是他出生地本身的生活情况——自出生之日起,他就会受到自己身边环境和设备的影响,而每一个成年人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所塑造出的产物。而成年人又将参与到其所生长的文化生活中,文化生活的习惯,信仰与不可能将直接构成个体的习惯,信仰和不可能。根据这样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学生即使学习了很多年的英语,依旧很难将英语说得很流利与其成长的环境与文化背景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1.3教学生活化的要求

所谓“教学生活化”就是指教学所用的材料都来自于生活。教师在安排自己的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考量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点、学习目标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学习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国内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如果一个学生想要对学习意义进行建构,对知识本身所涵盖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事物关系有深刻的认识,就需要学生真正到知识相关的现实世界中进行感受和体验,以直接经验进行学习,主动的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建构。换言之,知识不能仅仅来自于聆听,它需要时间。这是由于科学学习并不是没有基础的,它实际上是对已经存在的知识进行建构。学生在开始学习之前,大脑中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和感受。利用生活体验,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建构了一系列相对朴素的概念。这些概念各有不同,一起建构起了学生的学习系统。对于英语学科而言,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和生活关系密切的语言环境和情景,使抽象的语言知识更加的贴近生活,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充分的空间。如果学生学习的英语知识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存在严重的脱节,那么他们很难产生内心体验,学生也很难发现语言学习的乐趣和表达的意义。因此,英语语言教学应该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只有这样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才能有所保证。

2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方法

2.1建构符合中国学生实际需要的英语教材,在教材中突显传统文化

事实上,国内的高校英语教材在内容上很少有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站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层面,这样的材料选择时不够全面的。这主要是由于语言本身和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传输纽带,它能够将抽象的文化表现出来。其中人们的语言表现方法会受到和语言关系密切的社会习惯,生活方法,行为方法,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大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应该主动的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这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现在国内高校英语教材中缺少相应的内容,这就会导致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学习西方的知识,它只与西方国家的社会有关。这就会导致这部分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被逐渐淡化。所以,根据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符合中国学生实际需要的教材已经成为了现在高校英语教育的关键。高校的英文教材里应该加入和中国文化,习俗有关的知识。同时,教材设计者还可以将一部分中国优秀文章翻译成英文,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更好的在大学生中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

2.2发挥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英语专业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主动的进行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有意识地将学习到的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可以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大部分的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比较了解的。而传统节日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背后是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其所蕴含的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传统节日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事实上,一些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个环节,这主要是由于很多传统节日在中国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很多教师为了更好的迎合学生的兴趣,向学生们介绍了很多西方节日,比如圣诞节,复活节,愚人节的知识,而在介绍的过程中内容也不够全面。教师在介绍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应该将西方节日的利弊都讲解清楚,避免学生盲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选择,真正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内容。这里所说的“合适”实际上是指为学生提供既能满足专业知识需要又能提高文化水平的知识。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保证他们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和成长。

3小结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的沉淀和精化,它是中华民族时代延续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未来长远发展的力量基础。本文通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的分析,探讨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传承中华文化的具体途径。高校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应该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建立起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对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1]刘晶晶.当英语教学遭遇中国传统文化——论英语教学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