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1 14:39: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十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地方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一线工作,在探索本地区招商引资做法的同时,对沿海地区招商引资先进经验及举措也有一定了解。通过本文,希望结合一些粗浅经验,尝试揭示招商引资基本规律,归纳工作思路和策略,探索思考新时期地方招商面临的难点及问题。不当之处,敬请领导和同行不吝赐教。
第一节 解放思想重要性
说到招商,必先提到解放思想。对其关系,笔者认同两种提法。一种提法是“招商引资应从解放思想破题”;另一种提法是“解放思想是招商引资的总开关”。解放思想重要性,可见一斑。
对解放思想的认识,停留在主观认识层次是不够的,应从唯物主义辩证法、方法论高度去理解和把握。强调转变观念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提高指导实践、解决复杂问题能力。解放思想是指导实践、解决复杂问题的一把利器,尤其是推进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的秘诀所在。
作为地方招商引资组织和策划者,应至少具备三种能力,一是擅长剖析地方经济、社会态势,提出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弥补地方发展的短板和不足;二是善于结合地方实际,针对主要瓶颈、体制等问题提出有效对策,推出稳健、务实的意见和方案,有步骤地拓展格局;三是结合当地实际,借鉴先进经验和举措,转变招商观念和发展理念,精于同外商打交道,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
第二节 外部条件分析
从国际商务专业角度看,对一个地方来说,开展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首先应进行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分析,这些条件和因素具不具备、何种程度具备基本决定了开展招商引资的成效。
关于外部条件,至少包括:
(一)存在招商机遇。所说机遇指产业梯次转移的机会和可能性。一个地方存不存在招商机遇,必须客观对待,应该看得清楚、讲得明白。譬如,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是一个重要机遇,但是很难说各地都有此机遇,各地都能把握机遇。
(二)具备地缘优势。这种地缘优势指在该地区或较远区域存在的经济增长动力,譬如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带、经济增长中心等。强劲的经济动力传导系统对区域内各个地方都可能是发展机遇期。
(三)存在经济传导渠道。指产业对外关联度随着经济发展阶段而不断深化,最终会形成产业相互渗透和投资,这种畅通的经济传导力度随着距离增加将呈递减趋势。
招商机遇稍纵即逝,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招商引资组织者特有的对发展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通常是其他部门同志无法体会的。
第三节 内部因素分析
总体上说,招商引资成效最终取决于内部因素,主要包括:
(一)区位因素。作为企业投资布局优先考虑因素,可从土地购买、原料运输及目标市场供应等方面影响企业投资和发展。
(二)地理因素。地形地貌、山川河流、地质结构、矿藏禀赋等,是地方经济发展物质条件,也是企业投资决策重要依据。
(三)气候因素。温度、湿度、霜期、冰冻期等,对项目建设和运营有直接影响,尤其某些项目特别强调独特地理及气候条件。
(四)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 、资本、技术、管理者素质等,直接关系到企业投资和生产成本及效益。
(五)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网络等,是地方投资环境优越程度的体现,也是项目投资必备条件。
(六)商务设施。高校资源、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高新企业等,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重要作用。
(七)经济因素。包括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经济增长、产业格局、发展趋势等,这些因素体现地方经济发达程度,是客商投资决策至为看重的依据之一。
(八)文化因素。当地居民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对项目投资、企业管理和运营有一定作用。
(九)政府因素。一方面指政府发展经济的经验和能力,另一方面指政府扶持政策、项目审批效率等。
应该指出,当对上述因素比较时,不但要看有没有,更要看禀赋与质量。通过对一个地方不同角度对比,可以对相对优劣势做出评估,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扬长避短措施与对策。
第四节 招商引资基本规律
招商引资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系列单项工作的集合,同宏观经济这一大系统有高度关联。地方政府招商工作过多依赖单个部门(商务部门)开拓局面是狭隘做法。
当考察这一系统时,笔者发现它是由许多所谓点、线、面构成的一个立体的、完整的和有机的统一体。组成因素主要包括:定位、目标、对象、方向、条件、前提、基础、核心、主线、机制、关键、渠道、平台、保障、手段、队伍、组织、保障等(具体所指不再展开)。这些具体工作组成了一个完整框架,呈现出较强的规律性。同时,认为只有把握招商引资的基本规律,方可谈论招商创新;脱离基本规律的所谓创新,只能是无的放矢。一般情况下,招商引资举措创新属局部创新,而大部分框架则保持相对稳定。
各地招商引资实践经验表明,招商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在一定时期可以加快或迟滞经济发展速度,抓与不抓,结果大不一样。尽管招商引资有其偶然性大于必然性的特点,但是,只要把握和运用规律,科学地推进和运作,成功概率是很高的,对此应有足够自信和耐心。
二、经济学的哲学是经济哲学的重要形式
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中,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哲学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经济哲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学的进步,而离开经济哲学的支撑,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就缺乏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在对经济哲学的表现形式进行阐述的过程中,许多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经济哲学,是社会经济能够得到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对诸多历史事件的分析总结发现,在目前较为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当中,哲学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经济学家在提升自身经济学能力的过程中,必然要掌握必要的哲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来把握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建议。就拿英国来说,其在长期的发展当中,经济学相关的理论研究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的背后是诸多伟大经济学家智慧的结晶,但是对于这些经济学家来说,他们不仅只是研究经济学,对于哲学也有着十分深入的探究,几乎所有伟大的经济学家都是哲学家。由此可见,在经济学的发展当中,其所体现出来的哲学内容是经济哲学的重要形式。所以说,在现代经济理论发展当中,经济学家想要更为科学的提出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必须要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之上,必须要承认经济学当中存在着经济哲学。这就要求经济学家在开展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哲学规律,从本质上来把握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各种经济事实进行哲学性的解释,将哲学与经济发展更好的融合起来,进而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经济哲学表现在经济学范畴当中的哲学
作为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自己的著作以及理论当中对于劳动价值范畴当中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他的理论研究当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诸多经济哲学的思想。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正常的情况之下人们无法更深层次的去理解经济学范畴当中的哲学思想,这就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思想产生误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目前的经济学范畴当中,经济哲学有着十分明显的体现,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经济学范畴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劳动与商品价值相结合,劳动价值产生之后对于经济学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劳动价值的重要性来进行分析,能够对经济哲学展开更为深层次的研究。在诸多的经济学家研究当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的学者都将经济哲学划分到经济学范畴中的哲学来加以理解与阐述,通过对经济学范畴当中的效用、价值以及发展等等因素进行分析,更好的把握其中所包含的经济哲学。从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将哲学与经济学充分的结合起来,通过两者的结合来对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阐述,进而更为科学的对社会的发展进行指导。在经济学的范畴当中,通过客观的认识其中存在的经济哲学,能够更为准确的对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行把握,在遵循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为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在经济哲学的存在形式当中,经济学范畴中所体现出来的经济哲学是发挥其科学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所在。
四、经济生活智慧的哲学命题化
在现代经济的发展当中,一些经济学家为了更好的对一些经济现象展开研究,往往会提出相应的经济命题,通过对这些经济命题的分析来对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提供更好的建议。而通过对这些命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些经济命题当中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局限在经济方面,其同样包含着诸多的哲学性内容,这就表明了哲学思想的存在,是构成经济学命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经济哲学表现在经济生活智慧当中的哲学命题化,通过将哲学内容与经济学命题更好的结合起来,能够从本质上来对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学理论以及经济思想史的发展历程当中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学命题当中的哲学性质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存在性也就决定了哲学在经济命题当中的重要作用。在对经济学命题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既可以将其视为经济学命题,也可以将之称为哲学性命题,这种双重性的存在也就为经济学家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研究方式。在现代经济的发展当中,想要更好的适应时展的要求以及经济发展的规律,必须要从本质上来对经济生活进行掌握,通过哲学思想的应用来增强经济生活当中的智慧水平,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于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要保证资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这就需要采取最为恰当的发展方式,将哲学思想当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等内容充分的融入到经济发展当中,通过提升经济发展的科学性以及决策水平,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首先应遵循世界经济与世界市场的基本规律。世界经济发展的四大基本规律是指世界经济生活国际化规律、世界经济一体化规律、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世界科技不断纵深发展的规律。由于它们在世界经贸领域都具有普遍性、大量性、长期性和持续性等基本属性,作用大、范围广、影响深,对世界经济各个组成部分的主要内容、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方面都起着巨大作用。从宏观上看,它对各个国家、地区和区域集团的综合国力与综合经济实力的形成,对国家竞争力量的对比及其相互关系的结构性变化起着基础作用。从微观上看,对企业、企业集团参加世界市场竞争,彼此的兴衰和消长起着催化和推动作用。我国民营企业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既是这四大经济基本规律的作用结果,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其次要遵循国际价值规律。由于市场的中心问题是价格,世界市场的中心是世界市场价格。无论是世界商品市场、国际金融市场、世界科技与劳务、信息市场等,都有一个价格问题,都要受国际价值规律的支配和作用。国际价值及其转化形式、国际生产价格是世界市场价格的理论基础。
因此,我国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要严格遵循四大基本规律和国际价值规律,转变自身增长方式,寻求世界市场的新增长点,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强自身竞争力为出发点,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主动去适应经济规律,规避风险,拓宽市场,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发挥比较优势
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一国兴衰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产业具备优势就必须提高生产效率,而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源泉则在于企业建立和培育自我加压、不断进取的创新机制。”按照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差别,在于比较优势,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关键是突出比较优势,只有具备了比较优势才能具有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竞争力。
从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来看,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是有生存和发展可能的。首先,按照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差别。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着企业规模小、产品技术档次低、管理水平落后等比较劣势,但它的比较优势也同样明显。它的责权利高度集中,决策机制反应比较快捷,企业的产品初始往往定位于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的初级产品和一般工业制成品,从而在国际市场细分中占有一席之地。其次,现代企业存在着组织规模扩张的内在动力,但在整体组织规模的演变趋势上,存在着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协作的规律,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不长,大多投资规模小、经营产品单一,存在着拓展国际市场的生存空间。最后,按照资本利润分配的原则,利润分配在产业链的分布上有从低到高的分配规律,对于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不可避免地在国际分工中将处于产业链的上端,但比较成本的优势将在一定时间内得到延续。在产业结构转化和演变规律上,由于技术进步、技术转移和高新技术的开发,而存在着技术后进企业的跳跃性发展的可能。所以我国民营企业基于国际市场的现实情况,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就要积极塑造和发挥自身的成本优势、机制优势、产业优势和服务优势。
调整经营战略
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是指民营企业为实现其国际化经营的目标,重点研究国际化经营的风险、竞争结构和分析自身国际化经营的约束条件,使自身的经营活动适应变化的国际经营环境,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上尚未被满足的经营机会,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差别优势,有效地利用和配置国际资源,指导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总方针策略。
民营企业要进行国际化经营,必须加快经营战略随国际市场变动而调整的步伐。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策略和战略既不同于国内普通民营企业,也不同于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国有企业。根据对国际市场经营环境和国内政策条件的分析,首先,民营企业要突破“国内生产、国外销售”的传统经营观念,实行“本土化”经营观念,即推行“各国设计、各国生产、各国销售”的新经营观念,以形成自身的特征。其次,要针对国际化经营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经营战略。一般而言,民营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出口供货阶段;二是自营出口阶段;三是跨国经营阶段;四是国际化经营。
因此,民营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目标市场所在国的市场规则和商业惯例,针对国际市场环境的复杂性,把自身的经营优势和目标市场的分析相结合,提出并实施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经营战略。
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
科学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扩大、领域的延伸、组织架构设置的复杂化,对企业管理模式提出了科学、规范的要求,这是塑造企业经营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普遍实行家族制管理,企业中存在家族文化、家长制作风,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伦理观念,尽管在创业初期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消极因素也日渐明显,如管理模式的不规范、随意性强导致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企业市场竞争力减弱等。企业管理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瓶颈。所以,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全面提高民营企业素质,促进民营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重点是提高管理水平,要积极转变管理理念,采用现代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生产、营销、财务等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和兴旺发达的动力。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必须遵循“以质取胜”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要贯彻这两个战略,必须得依靠技术创新。具体体现在企业经营成果上是产品品牌是否树立,体现在企业运作上关键是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健全创新机制,提高企业技术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不仅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生存的需要,更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发展壮大的需要。特别是在我国民营企业普遍技术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我国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必备条件和克服自身产业劣势的根本途径。所以,民营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必须树立新的发展观,以技术创新来求生存求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实力。
一、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一)国际经济和省域经济环境
当今世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突出,而国内短缺经济即将结束,买方市场开始全面形成。伴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也将步入这样的一个历史新时期。投资主体多元化与非公有经济发展缓慢的矛盾、政府投资行为的倾向与工业化进程不相适应的矛盾等,对河南省经济的发展来说,都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规划河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时,要考虑到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和具备的相对优势,确定出河南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河南省更要以动态的发展眼光,确定未来能在国内外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并促使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得到改善,赶超发达地区的战略产业,进而创造条件、制定政策,并在其产业阶段的幼小期加以保护和扶持,使之能在未来成为支撑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并最终带来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及产业结构的根本改善。
(二)河南省旅游产业面临挑战
旅游业虽然是一个非物质性的生产部门,但是它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却非常的强。旅游业不仅能带动物质部门生产的发展,而且也能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物质资料的基础之上,没有一定水平的物质生产条件,就不可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另一方面,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性产业,它的存在和发展与其他行业密切相关,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带动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业、邮电业、金融、外贸、轻纺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旅游业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旅游产业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旅游产业发展到今天,一些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这些制约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诸多问题,许多是由于缺乏对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研究和认识,缺乏科学的旅游产业政策指导。所以,旅游业的现代化建设越来越需要加强对旅游产业经济的研究,以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旅游作为一个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制定出适合旅游产业发展的旅游产业政策,以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旅游产业的经济学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在演变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通过研究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规律可以为我们规划和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依据。产业结构变化,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生产的目的是消费,而消费决定于收入水平的变化。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收入用于基本生存以后的剩余会逐步增加,人们的消费行为就会发生变化,对文化、健康、享受等的需要就会上升,消费结构随之发生变化。生产结构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也必须做出适当调整,这就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
因此我们可以初步断定,消费结构的变化正是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最基本原因之一,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正是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以及消费结构的升级,用于旅游等发展性用途的消费比例将有很大的提高。目前旅游已经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可以预见,未来旅游需求还会有更大幅度的增长。
三、河南旅游业应采取的措施
河南旅游产业结构只有不断优化和调整,通过调节旅游经济规模、优化旅游消费结构、深化旅游企业改革以及鼓励旅游创新等多种途径,才能充分体现旅游产业的关联性,才有利于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才有利于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升级,从而推动整个河南省经济的整体发展。
可以说现在是中国旅游业承前启后的关键性历史时期,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将面临诸多难得的机遇。河南旅游业如何有效地开发建设好历史文化资源,使这些资源转化为产品,打造出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将会大大促进河南旅游经济的发展,提高河南的整体形象。河南省旅游业的相关部门应审时度势,投入大量专项资金,打造“三点一线”旅游精品,同时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和旅游关联的产业,以期将河南省建设成为文化旅游的中部强省。
参考文献:
1、谢彦君.旅游学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崔金才.论国内旅游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J].学术论坛,1993(1).
一、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一)国际经济和省域经济环境
当今世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突出,而国内短缺经济即将结束,买方市场开始全面形成。伴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也将步入这样的一个历史新时期。投资主体多元化与非公有经济发展缓慢的矛盾、政府投资行为的倾向与工业化进程不相适应的矛盾等,对河南省经济的发展来说,都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规划河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时,要考虑到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和具备的相对优势,确定出河南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河南省更要以动态的发展眼光,确定未来能在国内外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并促使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得到改善,赶超发达地区的战略产业,进而创造条件、制定政策,并在其产业阶段的幼小期加以保护和扶持,使之能在未来成为支撑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并最终带来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及产业结构的根本改善。
(二)河南省旅游产业面临挑战
旅游业虽然是一个非物质性的生产部门,但是它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却非常的强。旅游业不仅能带动物质部门生产的发展,而且也能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物质资料的基础之上,没有一定水平的物质生产条件,就不可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另一方面,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性产业,它的存在和发展与其他行业密切相关,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带动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业、邮电业、金融、外贸、轻纺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旅游业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旅游产业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旅游产业发展到今天,一些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这些制约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诸多问题,许多是由于缺乏对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研究和认识,缺乏科学的旅游产业政策指导。所以,旅游业的现代化建设越来越需要加强对旅游产业经济的研究,以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旅游作为一个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制定出适合旅游产业发展的旅游产业政策,以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旅游产业的经济学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在演变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通过研究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规律可以为我们规划和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依据。产业结构变化,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生产的目的是消费,而消费决定于收入水平的变化。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收入用于基本生存以后的剩余会逐步增加,人们的消费行为就会发生变化,对文化、健康、享受等的需要就会上升,消费结构随之发生变化。生产结构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也必须做出适当调整,这就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
因此我们可以初步断定,消费结构的变化正是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最基本原因之一,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正是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以及消费结构的升级,用于旅游等发展性用途的消费比例将有很大的提高。目前旅游已经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可以预见,未来旅游需求还会有更大幅度的增长。
三、河南旅游业应采取的措施
河南旅游产业结构只有不断优化和调整,通过调节旅游经济规模、优化旅游消费结构、深化旅游企业改革以及鼓励旅游创新等多种途径,才能充分体现旅游产业的关联性,才有利于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才有利于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升级,从而推动整个河南省经济的整体发展。
可以说现在是中国旅游业承前启后的关键性历史时期,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将面临诸多难得的机遇。河南旅游业如何有效地开发建设好历史文化资源,使这些资源转化为产品,打造出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将会大大促进河南旅游经济的发展,提高河南的整体形象。河南省旅游业的相关部门应审时度势,投入大量专项资金,打造“三点一线”旅游精品,同时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和旅游关联的产业,以期将河南省建设成为文化旅游的中部强省。
参考文献:
1、谢彦君.旅游学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中图分类号:F5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
在物流概念传入中国短短的二十多年中,人们对物流的认识不断深化,企业和各级政府发展现代物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在不断的提高,物流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新的利润点。物流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物流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关物流产业的问题尤其重要,它是中国物流进入发展期提出的课题,是制约中国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进行物流管理实践的理论基础,也是制定物流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物流产业研究的理论价值
1.拓展物流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物流学作为新兴的应用性学科,其学科地位要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普遍认同,必须形成自己独有的概念体系和理论体系。一个成熟的产业,首先要求理论的成熟,而一个新兴的产业,在成熟的过程中,理论也自然是成长性的。物流学科的发展体现了这种成长性。近二十多年来,中国物流学科书籍林林总总,出了不少,总的来说对物流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了推动的作用。本文针对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针对物流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的需要,想从理论上作些思考和探索,力求对推进物流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出一点微力。
2.是拓展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充实产业经济理论研究的需要。物流产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除了具有一般产业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产业特性。物流产业是依托于“物”的流动过程建立起来并为“物”的流动过程服务的复杂产业系统,具有复合性、聚合性和概念性的特征,其边界跨越多个产业,且内容构成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因此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实体产业,而后者正是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此外物流产业输出的是具有不同品质构成的物流服务,物流服务千差万别,完全相同的物流服务几乎不存在,即物流服务具有异质性的特点,而产业经济学的分析基础是以同质产品为研究对象的微观经济理论。物流产业要进一步推进,必须加强对物流产业基本知识、基本运行规律的研究,因此,加强对物流产业经济的研究,既是产业经济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实践的需要。至今还没有一部得到大家公认的权威性的、全面综合系统研究物流产业经济发展规律的著作,发表的学术论文也不多见,目前大部分学术著作和论文仅停留在对物流及物流技术等有关问题的研究,物流产业理论研究有待拓展和深入。
在不断加深对物流活动基本规律研究、认识的基础上,从物流产业经济这个高度指导和推进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认为对物流产业的研究主要把握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物流产业产生、发展过程。二是物流产业组织,主要为适应物流产业发展的物流产业组织形态、产业组织结构的变化规律等。三是物流产业结构,主要研究物流产业内部各产业要素之间的关系、物流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等。四是物流产业关联度。运用产业经济学的产业关联分析工具,研究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相互关系、提出物流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五是物流产业发展环境支持。通过系统研究物流产业发展所需的环境支持,了解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及作用途径,从而为物流产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六是物流产业政策。产业发展离不开产业政策的指导,特别是作为新兴产业的物流产业,更需要系统配套的物流产业政策的指导和政府产业政策的倾斜支持。七是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八是中外物流产业比较研究。研究不同国家物流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从中吸取有益的产业发展经验、教训和启迪。九是一些其他问题或交叉性问题。从产业经济理论角度来作更深层次的研究,目前成果较少。为此,本文想在有关方面有一个推进。
二、现实的呼唤:需要物流产业发展与理论研究的支撑
1.物流产业地位的确立对物流产业经济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已逐渐成为各级政府乃至社会大众关注的目标。2001年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等六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国第一部明确物流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的正式条文。2009年初,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物流产业赫然在列。这次物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方案的规划出台,对物流产业的发展应该起到一个奠基石的作用,整个物流体系将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目前,全国已有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将物流产业列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进行培育与发展;或将物流产业列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或将物流产业列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或将物流产业列为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或将物流产业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或将物流产业列为第三产业中的先导产业。这都充分说明各地看到了发展物流产业的前景,这将对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内需,扩大就业等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仅处于起步阶段,深入研究物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对于制定物流产业现代化,优化物流产业结构,推动物流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通过加强对物流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创新,从而为物流产业地位的确立和巩固奠定理论基础。
2.物流产业发展的实践对物流产业经济研究的呼唤。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物流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缺乏科学的“物流产业观”,严重地影响物流建设速度、规模、结构和运行效益;物流服务配套设备、设施陈旧和落后,缺乏配套扶持政策;物流服务行业原则和标准落后,造成成本高,服务效果差,发展受阻;物流产业中的税收问题突出。这些都成了制约物流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而这其中许多问题是由于缺乏对物流产业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研究和认识,如物流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不协调等问题。
3.适应物流产业发展的特殊性的需要。物流产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具有自身的产业特性。如物流产业具有很强的依托性和产业关联强度,它的发展涉及许多部门和行业。物流产业发展必须与其他产业发展相协调,物流产业政策必须与社会发展政策相协调,必须与其他的宏观经济政策相配套,只有把物流产业政策纳入国家总体产业政策体系中去,才能寻求有关方面的支持,才能使物流产业持续地发展。因而,向物流投入倾斜的财政金融投资政策等,政策的配套对物流产业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
4.制定科学物流产业政策的需要。物流产业政策是物流产业经济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物流产业经济问题的任务之一就是为政府制定和实施物流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而任何一种经济政策都有其理论根源,人们对同一经济问题的不同认识,就会产生不同的政策主张,导致不同的实施后果。中国目前对物流产业发展和物流企业运作的同时有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交通部、铁道部、外经贸部、民航总局、邮政局,甚至包括财政部,信息产业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的参与和管理。由于现行体制的原因,有关各方对物流产业的认识和所实施的管理必然采取不同的视角,也可能具有部门利益的背景,它们在面对物流产业政策的制定时,必然会基于不同的视角。因此,从理论上正确分析各种经济政策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对物流产业经济问题的深入研究,切实掌握物流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时地制定出科学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在当前显得特别必要,当然物流产业政策涉及范围很广,如物流产业政策导向、产业布局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宏观政策等,这些都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研究。
总之,从理论和实际来研究物流产业意义重大,它将对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邓伟根.产业经济及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凌有生,高峰.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浅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J].物流技术,2004,(7):10-12.
[4]傅成红.从物流本质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7,(1):122-123.
[5]孙建丰.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及研究综述[J].物流科技,2007,(6):82-85.
On Theoretical Value and Realistic Signification of Logistics Industry’s Research
SUN Zhan-wei, TANG Ke-yue, WANG Yang
一、经济学基本理论及中国经济的现状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根据供需理论和消费者理论,其基本假设是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消费者是理性的,理性的消费者为实现效用的最大化自然会调整消费结构,实现在既定成本下的最大效用,而消费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产水平和生产方式,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居民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的改变主要受收入水平的制约,当然,这也会涉及到中国经济的整体水平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中国的相关经济政策的调整也会对居民的消费状况造成影响;根据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是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通过市场机制济增长中促进价格价值关系和供求关系相互作用,从而表现出消费者消费变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的中国经济,其增长方式仍不合理,总体消费水平仍然较低,消费在拉动经的作用仍然不显著,“高增长、高投资、高出口、高储蓄和低消费”成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特征。然而在总需求的三大组成部分中,投资占有重要地位,出口贸易则容易受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中诸多因素的影响,投资和出口应该以消费为基本点,因为消费决定了投资和出口。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使经济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人民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因此保持高的消费率与经济发展的初衷相一致。而且各项数据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GDP,CPI,PPI等指标屡创新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无疑给中国的经济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居民的消费习惯造成了重大影响。
二、中国居民的消费现状及变化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居民的消费率一直偏低。自1995年以来,中国居民的消费率一直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率。而且中国的居民消费还呈现出水平低的特征,同时具有向下发展的趋势。其次,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居民消费偏重于温饱型,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例偏低,在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的今天,居民的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而精神文化消费却相对不足。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也较大,城镇居民一直保持着较高消费水平,相比之下,农村的消费水平则较低。今年来,居民消费习惯发生了改变,消费结构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传统消费比例的降低和发展型消费及享受型消费比例的提高。城镇居民居住、交通支出成为新的消费重点。现在有很大一批人想改变目前的生活条件,纷纷涌入大城市,掀起了一阵购房热。目前商品房的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私家车,方便了日常出行,汽车消费成为了城镇居民的新的消费增长形势。汽车正在快速进入普通家庭,成为城乡居民新的消费点。其次,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比重的提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以适应相应的市场经济状态,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使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根据我的相关调查,有超过一半的家庭把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作为一种家庭储蓄。也即未来居民储蓄将更多地用于教育消费支出。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对子女投入的教育费用也在逐年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储蓄意愿,这在一方面说明了居民对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医疗制度的改革也使得居民的相关医疗支出增加。目前“看病贵、看病难”是制约居民医疗消费增长的一个主要问题。近来,通信、信息消费成为我国居民新的消费热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通信行业的发展,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具体表现。所以通过增加通信消费需求,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需求水平、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对就业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大意义。总体来说,通过教育提高居民素质,以相应的新知识技术带动新的消费行业的发展,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变。
三、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
1.人均收入水平,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易知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居民收入都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也即随着居民收入的上升,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上升;而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减少,居民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下降,居民对精神文化等其他方面的消费需求与支出相应增加。
2.相对于城市经济发展而言,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二元经济是其基本特征,二元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存差距较大,农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消费信贷在中国城市有着较完善的消费型金融服务,而目前农村的相关金融机构的数量难以满足不断扩大的消费信贷需求。大部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比较单一,至今尚无法完全满足农村的消费型业务需求。农民所需要的消费性资金主要来源于民间信贷和农村信用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居民消费的增长,农村消费信贷供给主体不能满足农村大众的需求。此外,与城市经济相比,农村经济难以使相关金融机构开展相关的消费信贷业务,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没法完全满足农村居民消费性信贷需求。
四、建议与对策
1、调节居民收入差距,通过国家政策规定来提高中低阶层收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税收杠杆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提高基本工资水平。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2、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调整收入分配制度,以增强农村消费市场的活跃度,最终实现国内需求的转型。
3、建立健全消费信贷体系。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环境,加快建立完善的信贷体系,开展多元化的消费信贷服务业务,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水平。鼓励银行创新信贷业务,使消费信贷走向农村,扩大消费信贷范围,增加消费信贷资金。扩大农村金融网点的覆盖面,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能力,以便于更好的开展金融业务。(作者单位:临沂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凌,《消费波动、消费增长和中国经济波动》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关键词:
经济下行;居民消费;消费结构;消费习惯
一、经济学基本理论及中国经济的现状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根据供需理论和消费者理论,其基本假设是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消费者是理性的,理性的消费者为实现效用的最大化自然会调整消费结构,实现在既定成本下的最大效用,而消费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产水平和生产方式,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居民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的改变主要受收入水平的制约,当然,这也会涉及到中国经济的整体水平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中国的相关经济政策的调整也会对居民的消费状况造成影响;根据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是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通过市场机制济增长中促进价格价值关系和供求关系相互作用,从而表现出消费者消费变化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的中国经济,其增长方式仍不合理,总体消费水平仍然较低,消费在拉动经的作用仍然不显著,“高增长、高投资、高出口、高储蓄和低消费”成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特征。然而在总需求的三大组成部分中,投资占有重要地位,出口贸易则容易受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中诸多因素的影响,投资和出口应该以消费为基本点,因为消费决定了投资和出口。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使经济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人民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因此保持高的消费率与经济发展的初衷相一致。而且各项数据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GDP,CPI,PPI等指标屡创新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无疑给中国的经济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居民的消费习惯造成了重大影响。
二、中国居民的消费现状及变化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居民的消费率一直偏低。
自1995年以来,中国居民的消费率一直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率。而且中国的居民消费还呈现出水平低的特征,同时具有向下发展的趋势。其次,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居民消费偏重于温饱型,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例偏低,在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的今天,居民的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而精神文化消费却相对不足。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也较大,城镇居民一直保持着较高消费水平,相比之下,农村的消费水平则较低。今年来,居民消费习惯发生了改变,消费结构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传统消费比例的降低和发展型消费及享受型消费比例的提高。城镇居民居住、交通支出成为新的消费重点。现在有很大一批人想改变目前的生活条件,纷纷涌入大城市,掀起了一阵购房热。目前商品房的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私家车,方便了日常出行,汽车消费成为了城镇居民的新的消费增长形势。汽车正在快速进入普通家庭,成为城乡居民新的消费点。其次,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比重的提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以适应相应的市场经济状态,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使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根据我的相关调查,有超过一半的家庭把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作为一种家庭储蓄。也即未来居民储蓄将更多地用于教育消费支出。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对子女投入的教育费用也在逐年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储蓄意愿,这在一方面说明了居民对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医疗制度的改革也使得居民的相关医疗支出增加。目前“看病贵、看病难”是制约居民医疗消费增长的一个主要问题。近来,通信、信息消费成为我国居民新的消费热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通信行业的发展,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具体表现。所以通过增加通信消费需求,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需求水平、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对就业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大意义。总体来说,通过教育提高居民素质,以相应的新知识技术带动新的消费行业的发展,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变。
三、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
1.人均收入水平,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易知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居民收入都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也即随着居民收入的上升,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上升;而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减少,居民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下降,居民对精神文化等其他方面的消费需求与支出相应增加。
2.相对于城市经济发展而言,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二元经济是其基本特征,二元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存差距较大,农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消费信贷在中国城市有着较完善的消费型金融服务,而目前农村的相关金融机构的数量难以满足不断扩大的消费信贷需求。大部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比较单一,至今尚无法完全满足农村的消费型业务需求。农民所需要的消费性资金主要来源于民间信贷和农村信用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居民消费的增长,农村消费信贷供给主体不能满足农村大众的需求。此外,与城市经济相比,农村经济难以使相关金融机构开展相关的消费信贷业务,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没法完全满足农村居民消费性信贷需求。
四、建议与对策
1、调节居民收入差距,通过国家政策规定来提高中低阶层收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税收杠杆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提高基本工资水平。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2、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调整收入分配制度,以增强农村消费市场的活跃度,最终实现国内需求的转型。
3、建立健全消费信贷体系。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环境,加快建立完善的信贷体系,开展多元化的消费信贷服务业务,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水平。鼓励银行创新信贷业务,使消费信贷走向农村,扩大消费信贷范围,增加消费信贷资金。扩大农村金融网点的覆盖面,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能力,以便于更好的开展金融业务。
参考文献:
弄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对于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十分重要。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即物质利益关系。这种关系贯穿于社会生产的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它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并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来实现自己。比如,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在生产中就处于支配地位,同时占有劳动产品。
和生产关系紧密相连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生产力。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那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一种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所以,对经济规律的研究同样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就是从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入手的,所有制结构的改革调整,适合了我国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改革从理论上说符合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正确把握的结果。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就是这一规律的体现。
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建立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对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论述,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商品二因素理论。商品作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用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社会物质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为社会、为他人的;商品使用价值一定是通过交换才能获得。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个历史范畴,价值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比较关系。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他关心的是商品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他关心的是使用价值。生产者之所以也关心商品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抛开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叫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所特有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并论证的,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商品价值量理论。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叫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个别价值。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形成的比列关系不同对商品生产者影响不同,只有当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才处于有利地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基础,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所以在现实生产中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得自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中获得价值差额。无论是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还是在现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都是如此。
价值规律理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价格除了受商品价值决定之外,还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商品的供求关系。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到价值以上;反之,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会降到价值以下。商品价格总是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就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首先,它可以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其次,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当然,价值规律对经济的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为了克服价值规律对经济生活调节的这种消极作用,所以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都缺少不了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现代经济的调节机制是价值规律调节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的结合。
一、人才资源配置分为外部配置和内部配置两种
1、外部配置
外部配置(也可称人才流动)是指根据实际需要在不同的地区、不同部门、单位之间进行的人才配置。
2、内部配置
内部配置是指根据本单位工作需要在单位内部各部门、各岗位进行的人才配置。
3、人才配置的目的
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是在现有人员条件基础上,力求实现人、财、物最完美的结合,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配置实行统包统配的配置制度,这种制度在一定时期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过分讲求社会主义优越性、强调低工资多就业,实现人人有工作的目标,导致出现了“3个人的活5个人干”吃大锅饭的现象,造成工资分配上严重的平均主义,极大地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导致难于根据实际需要对人才资源进行外部配置和内部配置,人才资源流动严重。
4、人才配置市场化
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特征是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即各类资源按价值规律的要求,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进行配置。
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种生产要素都以商品形态存在,具有一定的价值,并以价格货币形态表现出来。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是劳动力的价格。工资作为一种特殊的价格形式,其作用必然反映市场经济下价格作用的基本规律。
(1)工资必须真实反映劳动力价值。国家分配给劳动者的工资,虽不可能是其劳动的全部(因国家需从中扣除一部分作为扩大再生产基金、社会后备基金、公共事业基金等),但总体上均能体现劳动力的价值。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虽由商品的价值所决定,但供求关系也影响着商品的价格。工资作为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的价格表现形式,必然要反映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当一行业的资源(劳动力)供小于求时,价格上升,从而引致相当量的社会资源进入这一行业。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部分资源就可能离开这一行业。通过这一作用过程,工资作为一种特殊的价格机制调节着人才资源在各行业之间的配置。由于这种配置方式以客观经济规律——价格规律为依据,真实反映了市场上人才资源流动的实际情况,因而比较科学合理,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工资的价值导向是调节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
所谓工资价值导向是指工资作为劳动力价格能否反映劳动力价值,决定着人才资源流动的方向。
1、工资价值导向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格必须反映商品的价值。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格——工资同样必须真实反映其价值。如果劳动力的价值得不到合理的价格反映,建立在基础上的劳动关系不可能巩固。劳动力适应价值规律的要求,必然向着能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方向流动。市场经济中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受到工资福利、劳动条件、个人志趣、人际关系等劳动者自身条件的影响,这些因素中工资作为劳动力价格的货币表现形式,体现劳动者的物质利益,起着引导劳动者主观流动的作用。
2、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
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含义是将合适的人才安排到社会需要的岗位上。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保证这些岗位能够提供合理反映劳动力价值的价格—工资。只有在劳动力的价值能够得到合理价格体现的情况下,人才资源才能按照价格机制的作用规律向这些岗位流动。如若不然,人才资源不仅不可能流向这些岗位,反而会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从这些岗位流失。
三、工资的供求导向是调节人才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所谓工资的供求导向是指工资作为劳动力价格,反映着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影响劳动力资源在不同行业、岗位之间的配置。
1、工资供求导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总是向着能提供较高价格的方向流动。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也不例外。当某一行业,某一岗位的劳动力价格较高时,劳动力资源将会大量涌入这一行业和岗位;而当劳动力价格较低时,劳动力资源又会相继离开这一行业和岗位。基于工资价格形式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不同数量表现,就为劳动者而言工作的选择提供了特殊的价格信号。依据这一特殊的价格信号,人才资源按照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得以配置。
2、特殊地区工资人才资源配置
国家在边远地区设立艰苦地区津贴,对于苦、脏、累、险行业及岗位设立艰苦岗位津补贴,在工资上实行倾斜政策,通过工资的供求导向引导人才向这些地区和岗位流动,保持现有人员的稳定。
3、工资分配在人才资源配置上的作用
市场经济规律在工资分配上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工资必须能合理反映劳动力价值,即劳动者所提供劳动的质和量必须得到合理的工资体现。这就要求在工资分配中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根据这一原则,确定职工工资时,主要看他的劳动好坏、技术高低、贡献大小。按劳分配不仅体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基本精神,而且保证了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能得到合理体现,为人才资源在工资这种特殊价格机制的作用下进行合理配置。
四、案例
某单位利用工资的调节职能,稳定了人才队伍。使企业充满了活力。主要做法是:
1、坚持制度创新,转变观念,制定了《项目、创新、贡献分配办法》,从制度上保证了分配的公平性、公开性,公正性,得到了员工的认可和支持,劳动效率显著提高。
2、调整分配重点,拉开分配差距。将原来的分配重点向苦、脏、累、险岗位倾斜,调整增加经营管理、技术等关键人才收入为主,突出管理、技术、知识的作用,分配上不搞平均主义,拉开分配差距,真正做到贡献大收入高。
3、实施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极大地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将他们的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
五、结束语
通过合理的工资分配关系,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流动,使人才的开发、使用、配置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弄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对于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十分重要。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即物质利益关系。这种关系贯穿于社会生产的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它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并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来实现自己。比如,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在生产中就处于支配地位,同时占有劳动产品。
和生产关系紧密相连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生产力。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那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一种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所以,对经济规律的研究同样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就是从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入手的,所有制结构的改革调整,适合了我国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改革从理论上说符合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正确把握的结果。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就是这一规律的体现。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建立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对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论述,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商品二因素理论。商品作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用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社会物质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为社会、为他人的;商品使用价值一定是通过交换才能获得。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个历史范畴,价值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比较关系。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他关心的是商品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他关心的是使用价值。生产者之所以也关心商品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抛开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叫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所特有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并论证的,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商品价值量理论。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叫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个别价值。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形成的比列关系不同对商品生产者影响不同,只有当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才处于有利地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基础,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所以在现实生产中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得自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中获得价值差额。无论是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还是在现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都是如此。
价值规律理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价格除了受商品价值决定之外,还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商品的供求关系。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到价值以上;反之,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会降到价值以下。商品价格总是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就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首先,它可以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其次,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当然,价值规律对经济的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为了克服价值规律对经济生活调节的这种消极作用,所以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都缺少不了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现代经济的调节机制是价值规律调节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的结合。
的货币理论。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是和商品紧密联系的一个重要经济范畴。通过对货币产生过程的分析,马克思指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产生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即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产生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商品与货币的外在对立。商品生产者必须想方设法将商品换成货币。商品到货币的转化,马克思将之称为商品的惊险跳跃,这个跳跃完不成,摔坏的不一定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马克思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市场销售对于商品生产者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关于货币的职能,马克思认为它是在商品流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当商品价值用货币来表现时就是价格,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想象或观念的货币。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物就是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流通手段职能改变了商品交换的形式,商品交换由商品——商品,变成了商品——货币——商品的交换,买和卖变成两个相互分离的过程,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危机的可能性就隐藏其中了。马克思分析了货币流通规律,即流通中货币量的规律,它等于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的流通次数,这一规律在商品经济中普遍适用。马克思还分析了铸币和纸币的问题。货币产生之后其形态经历了贵金属币、铸币、纸币、信用货币,到当今的电子货币,其一般等价物的性质并没有改变。货币还有派生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政治经济学理论核心是剩余价值理论,围绕剩余价值马克思建立了资本理论、分配理论、流通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等,除此之外,政治经济学涉及所有制和产权理论、企业运行机制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农业理论、宏观调控理论、对外经济关系理论及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