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8 08:41: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红色文化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摘要]中华民族是热爱色彩同时也善于使用色彩的民族,在众多的色彩中,“红色”无疑是一颗闪亮的明星,是我们的祖先传承给我们的,包含了中国文化心理的色彩精华。“红色”在我国拥有重要的地位,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运用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传统,本文通过研究“红色”在中国的文化背景,探讨红颜色在我国重要的人文地位及国人“尚红”的原因。
[
关键词 ]红色;中国;文化背景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4.098
1前言
世界上爱“红色”的民族很多,但只有中国人将“红色”全面运用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红色”对中国人来说,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生活中重要时刻的点点滴滴:是外婆为保佑我们平安长大给我们戴的红虎帽,穿的小红鞋;是过年时响彻天际,怪兽“年”也要闻声而逃的红鞭炮;是新婚时身穿的红礼服;是节庆时全家团聚,围坐着共同分享的红色的吉祥食物;是远古时期,原始人端起的第一只红陶罐;也是满清王朝,康熙大帝使用的精美的“郎窑红”。这些中国人共同的记忆将这种热烈华丽的色彩“红色”根植在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之中,并最终使“红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色彩表征。
2“五色体系”确立了“红色”在传统文化中的“正色”地位
“五色体系”的建立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色彩理论体系。人类色彩意识的萌发,大概是在距今15~20万年前的冰河时期,当时的人民已经开始在器具上涂抹红色,显示出了最初的色彩意识。到周代,冠服制度已经比较完备,不同阶级的人们要穿不同颜色的服装,出席不同的场合,也要穿戴不同的颜色,色彩开始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成为了尊卑、等级的象征。此外,不同的时代也有各自崇尚的颜色,如夏尚黑,殷尚白,周尚赤等,这些色彩观念都为“五色体系”在西周时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五色体系”的形成是继承了远古人类的单色崇拜,再结合中国人自己的宇宙观——“五行说”,逐渐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古代先哲将世间万物划分为五种构成元素,称其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认为这是天地万物的物质构成元素和运行法则”,这五种物质统摄时令、神灵、服色、音律、方向、食物、道德等,以至于帝王的系统和国家的制度”,它们之间又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组合成庞大的五行体系。五色就被认为与五行是一一对应的,如“春为木,位在东方,其色青;夏为火,位在南方,其色赤;季夏为土,位在中,其色黄;秋为金,位在西方,其色白;冬为水,位在北方,其色黑”(班固《白虎通》)。这种五行与五色的对应赋予了中国传统的“五色体系”更多的哲学意义和文化内涵。
“五色体系”提出了“正色” 和“间色”这两种色彩概念,“正色”就是“红、黄、青、白、黑”,“正色”以外的其他颜色称为“间色”。“五色体系”认为“正色” 是尊贵和权力的象征,而“间色”是卑贱和下等的象征,色彩作为等级贵贱的区分标志是“五色体系”在中国古代运用的一个重要特性,在当时,正色只允许统治阶级使用,下层民众只能穿“布衣” 、“皂衣”,因而被称为“白丁”、“黔首”,说明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用色的等级观念始终是非常严格的,使色彩赋予了尊卑等级的文化内涵。
“五色体系”的建立不仅推动了我国古代色彩艺术的繁荣发展,也促进了中华民族色彩观的形成。它赋予了“红色”在传统色彩文化中的 “正色”地位,使“红色”逐渐确立其尊贵的象征。
3儒家色彩观为“红色”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提供了理论基础
儒家思想是中国流传数千年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形成与发展都起着无法磨灭的作用,“仁” 是儒家思想的政治纲领,“礼”是儒家思想的等级标志。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儒家思想大兴“礼乐”,从表现官职等级不同的礼,到祭祀天地山川,社稷宗庙的礼;丧事的礼;个人生活准则礼以及人格修养礼等,制定了一整套的生活法则,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至汉代,“三纲五常”更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人生活礼仪规范的准则,色彩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然也不可避免地打上孔孟之道的印记,为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服务。
儒家的色彩观念是极为维护和推崇周朝建立的色彩制度“五色体系”的,把“红、黄、青、白、黑”五色定为正色,把其他色彩定为间色,并且赋予了正色尊贵,间色卑贱的等级意义,分别代表君臣上下关系,在礼教社会,色彩就是身份的象征,是绝不能混淆的,一旦错用,就是重罪。《后汉书·服志》也载:“尊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可以说,儒家思想在伦理道德上加强了红色的正色地位。
儒家思想不仅赋予色彩以社会伦理道德的意义,同时也肯定了色彩的美学价值,“比德”就是儒家美学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谓比,即从不同的角度联想和想象自然,德,即政治,伦理,德行,品格等,“比德”就是以自然事物比拟人的道德品行,孔子所谓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就将自然界山水的不同特性与人的不同思想个性联系起来,是“比德”思想的代表,儒家虽然没有色彩“比德”的直接描述,但也给我们以启示,“比德”是自然特性的人格化,道德化,那么作为自然特性之一的色彩当然也可以用来表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事实上,儒家思想认为色彩之所以美,正是因为它暗示了人的美德和品格,这也符合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即文采,指外在表现,“质”即实质,指内在的仁德,“彬彬”即配合得宜,孔子认为文胜质不美,质胜文也不佳,外在表现要与内容实质搭配得宜,方为“君子”,正因为儒家这种对内外表现一致性的要求和“比德”的类比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才常用外在的色彩来表现人内在的品格,这使中国色彩观形成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我国京剧脸谱,不同色彩都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暗示人物不同的性格和品行,如:黑色表示刚直不阿,所以在戏曲中包公就是一张大黑脸,红色表示忠勇,如关羽、姜维、岳飞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关公的“红脸”正是暗示其忠诚勇敢,品德高尚的个性品质,“红色”外在色彩之美暗示了人物内在品格之美,而人物内在品格之美又反衬出“红色”外在色彩之美,儒家“比德”的美学思想在赋予“红色”美好的象征意义的同时也就肯定了“红色”的美学价值,使“红色”在中国不仅仅是尊贵的象征更是美的象征,“红色”的美在儒家思想中不仅仅是外在的表象,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偏爱红色,正是因为对“红色”之美的认同,所以结婚要穿红色的礼服,过年要用红色装饰,人走运了,是走“红运”;受上级重用者是“大红人”;美丽女子为“红颜”;小姐住的是“红楼”,这桩桩件件都反映出“红色”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情感和美的象征意义。
儒家思想不仅维护了“红色”的正色地位,更肯定了“红色”的美学价值,为“红色”在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地位提供了理论基础,使“红色”在传统文化中地位更高,应用更广,更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事实上,若要选择一种颜色来代表儒家思想,似乎也没有比“红色”更适合的了,因为红色有积极向上的象征意义,同儒家的入世思想吻合,特别是紫禁城宫墙的那种“红色”,其“沉着而不失艳丽,温暖又带着正气”的色彩效果某种程度上与在封建社会里长期处于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十分契合。
“红色”如同中华民族一样,承载着沉厚的文化背景,又不断的努力向前发展,这使它不但没有被时代抛在身后,反而在与时代的共同发展中通过影响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影响着时代的发展进程。在当代社会,“红色”已不仅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更成为中华民族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成为中国精神和文化的直观展现,对“红色”的探索、整理、继承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其拥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巨大的发展前景,值得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关注与努力。
参考文献:
[1]谢缘.“红”的视觉效应——红色在当代视觉传达中的运用[J].新视觉艺术,2012(1).
[2]王大治.“红色”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意义[J].美术观察,2011(8).
叶桉、刘琳在《职教论坛》2015年34期撰文,肯定当代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呼唤,创新性地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职业院校德育和素质教育中以培育当代工匠精神,从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逻辑关系和模式机制入手,着力阐发红色文化的精神动力、普遍价值和特殊意义在培育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主体地位和导向作用,为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开拓了新思路,创造了新途径。
当代工匠精神的塑造一方面要从传统时代的工匠技艺与民间文化吸取营养,另一方面要汲取西方工匠精神的内涵精华。然而传统的工匠文化和西方的工匠精神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现实中产生的,不可避免存在着局限性,因此,在对传统的和西方的工匠精神的继承和扬弃的同时,培育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工匠精神刻不容缓。红色文化的内涵、价值、作用,既与传统的和西方的工匠精神同条共贯,又呈现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独特哲学品质,红色文化一方面丰富了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使之具有时代精神、红色烙印、民族特点和社会责任,继而成为普世的观念;另一方面,为职业院校的育人模式、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拓展了新空间、新理念、新方法。以此为桥梁纽带和平台管道,可以为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支撑闯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大国工匠”精神塑造的新途径。
从理念层面上作者指出:1.应在“文化时代”以红色文化凸显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的中心地位,用红色文化弘扬创建职业院校文化氛围;2.应通过红色文化内涵与当代工匠精神的科学对应分析,找准和构建红色文化传承与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的对接点和融合面;3.应把握红色文化促进当代工匠精神培育协同创新的正确路径,将红色文化纳入职业院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等顶层设计和各个环节之中。
在操作层面作者建议:1.首先要在红色文化引导下建构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理论模型。2.要加强红色文化推动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证研究。3.要坚持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当代文化思想发展规律和把握文化理论研究的前沿,基于当前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建立健全存在的问题和当代工匠精神缺乏的状况,凸显红色文化在革新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和形成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等方面对培育当代工匠精神的巨大影响。4.要遵守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并善于适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好传统与方法,将红色文化纳入到学校德育工作顶层设计内容之中,有机地与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党政工作共同部署、协同进行,在制度层面、在载体层面和表现形式上发挥红色文化作用,为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当代工匠精神提供良好文化氛围。
1.红
1.1中国的“红”
红色可以说是最具有“中国色”的颜色,现已成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象征。长期以来,红色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据了其他颜色无法取代的地位。
(1)崇拜之“红”
中国人把黄帝和炎帝作为自己的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这里的“炎”即“火”的意思。在原始农耕社会,火是生命的象征。
在原始社会初期,原始人还不懂得用火,只能吃生肉,并且忍受着寒冷的侵袭。直到火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切。火,使原始人吃上了熟食,摆脱了寒冷之苦,并由此迎来了文明的曙光。因此,对代表着“火”的颜色的红色,崇拜心理的产生尽在情理之中。
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即是中国人对红色崇拜的直接证据。
(2)权势之“红”
杜甫有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里的“朱门”即红色宅邸的正门。在中国封建时代,红色大门只权势贵族才能够使用,因此成为了权势的象征。“朱门”一词,便凸显了红色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的至高地位。论文大全,比较。
(3)吉祥和幸福之“红”
在中国,传统上新娘的衣服要选择红色。并且婚礼时要戴上红色的盖头才能举行仪式。此时的红色更能够衬托出新娘的美丽,酝酿出一种喜庆的气氛。
汉族传统的结婚仪式上,场地几乎是清一色的红色,比如挂起红灯笼,贴上红双喜,除此之外,新娘新郎的房间也全部布置成红色。床上放着几床红色的被褥,点上红色的蜡烛,窗户上贴着红色的窗花,以表达人们的喜乐,祝福之意。
另外,中国在过年的时候,有贴红色对联的习俗。大大的红色“福”字以及对联贴在院子两侧和房间的门上,洋溢着新年的喜悦吉祥。
这里的红色反映出中国人对吉祥和幸福的憧憬。
1.2日本的“红”
(1)祭祀之“红”
日本学者福田说,“从古代族长的坟墓中不断发现的红色颜料可以看出,当时存在用红色来祭祀的一种文化”。
另有文献记载,“绳文时代及古坟时代都发现了用红色涂染的人物塑像。那不仅仅是装饰,而更可能是蕴含着某种祭祀的意味在里面。”
这样看来,在古代日本,红色首先是用来表示祭祀的一种颜色。
(2)权势之“红”
在日本,以天皇的玉玺为首,红色代表了朝廷的权威。再到武家社会,将军的红色“朱印状”成为了代表将军至高的地位及权利的保障。
古代日本人使用的“朱印”是从中国传去的,因此同中国一样,代表着一种权势之意。
(3)扫除魔障之“红”
《魏志倭人传》中曾有“用朱丹涂抹身体”的记载,学者古川认为,那是一种“扫除魔障”的做法。论文大全,比较。
另外日本学者山村也说,“有一种传统上保留下来的贵重的伞,它是红色的,边缘弯折的、伞柄很长,鲜红的大伞”,“这把伞上红色的颜色,‘是除去魔障的颜色’”。
由此看出,在这里红色又成了一种除去魔障,辟邪的颜色。
(4)禁忌之“红”
在日本传统观念中,有“红即不净”的说法。《古事记》中记载:“红色是一种可怕的颜色”,是“带有死亡色彩的颜色”。并且,日本在引进中国及朝鲜文化之前,红色是绝对禁止使用在建筑物上的。
1.3中日红色文化含义的比较
以上可以看出,在中国,红色大体是被看做一种吉祥,富贵,权威等正面含义的色彩,而在日本,除了上述含义之外,还有“不吉利”的意思。这是日本传统上“红即不净”观念的影响。因为红色和流血、死亡相关联的缘故,日本赋予了红色负面的含义。而这一负面的含义的有无,应该是中日两国对“红色”观念理解的最大差异。
2.白
2.1中国的白
(1)清廉之白
中国古文有句话“是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死则名弥白”。论文大全,比较。即“穷困的时候不隐姓埋名,一旦出人头地则名扬于世。死后也会在世上留下清廉的名声”。这里“白”代表着“廉洁,贤明”之意。
如上所述,白色是清净,纯粹的颜色,因此古代中国人以此为根据发展了白色的文化含义,给予了它清廉的意味。
(2)殡葬之白
过去人们经常把白色作为葬礼上穿的服装。守在死者身边的人,一定要身穿白服,头上及胸前带着白花。在举行中国传统葬礼的时候,白色是主要的色调,不仅是葬礼服装,连葬礼本身也被称为“白事”。
白色,毋庸置疑,是与中国葬礼最相符合的颜色。
2.2日本的白
(1)清净之白
在日本有“娶嫁之日,至上洁白”的说法。从室町时代开始,白色就被作为婚礼服装的颜色。“白无垢”称为日本传统的新娘嫁衣。——它能够使入嫁之家身染洁白。表示新娘身心洁白的“白无垢”(即里外均无染色,通身为素白的颜色)给人一种全身不染一物的清净感和虔诚感。这与“神前婚礼“的严肃感十分相称。白色有“纯洁,无污垢”的含义,因此在日本,结婚这种值得庆贺的日子里是不可或缺的。这里白色带着“吉祥”的含义。
除此之外,日本有“白星”和“白寿”的说法。白星,是相扑选手获胜的标志,并由此成为“成功,有实力”的代名词。论文大全,比较。白寿是将“百”上面的“一”拿去,就成了“白”。因此是九十九岁的意思。也指老人九十九岁大寿时的庆贺仪式。在这一点上,中日对于“白色”文化的理解,有着极大的不同。论文大全,比较。
(2)神圣之白
从日本的宗教信仰来看,白色具有“神圣”的含义。在日本神教道里,白色被认为是“神与人间相连接的色彩”。
叶渭渠和唐月梅认为,“日本人传统的神教道信仰当中,所有带有颜色的东西都是不干净的,只有白色才是圣洁的颜色”。神教道尊崇白色,并且将白色看做神与人相连的色彩。由此白色在日本传统中崇高的地位可见一斑。
的确,在日本传统建筑当中,如神社,寺庙,几乎不使用中国寺庙那样鲜红的颜色,而是尽量采用原木,利用原木固有的颜色建造房屋。并且,“神路”也是用白砂铺就,石灯笼外面贴上白纸,神主也要穿白色的衣服。
除此之外,在日本,白鹤代表一种“神鸟”。
因此,日本的白色是一种神圣的颜色,是架起神灵与人间的桥梁,与神的存在有着极深的渊源。
2.3中日白色文化含义的比较
如果将中日两国的白色做比较,可以发现,双方都将白色看做“纯洁”的象征。但是在中国,白色更多的被用在葬礼等一种悲哀,凄凉的场景当中。而日本将白色更多看成一种“无污垢、洁净”的颜色,并且与日本传统的神道教相联系,成为了一种神圣的颜色。
3.青
3.1中国的青
(1)富有生命力的青色
中国唐诗有“杨柳青青江上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也有“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说法。在这里,“青”大多是代表着“绿色”。即柳树和青草的颜色,是映衬了生命力的颜色。另外,把年轻人称为“青年”,他们的时光叫做“青春”,理由大多也是如此。
(3)带有其他含义的青色
在中国,“青”有时还会代表着其他的含义。
比如它可以指代“蓝、黑、灰”等一些冷色系列的颜色。例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的“青”是“蓝色”的意思。另外“青丝”是指“黑色的头发”,而“青云”则是指薄的灰色的云彩。后来“平步青云”“青云直上”则是指代到达了显要的地位。
3.2日本的青——美丽的,有生命力的青色
日本的自然环境大部分由山水组成的。“青”因此被看做大自然的颜色,是一种包围着世世代代日本人生活的颜色。对于日本人来讲,青色是一种稳定的,温和的亲近的颜色,和白色一样,拥有极大的魅力。
《古事记》中大量使用的“青山、青垣山、青垣、青紫垣,青沼”之类的词语,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生活中绿色的自然环境。
至今日本京都仍保留着守护神——“不动明五神”雕像,颜色为青色,因此又被称为“青不动”。另外在在日本古代画像中,美丽女子往往也身着“青服”。在日本人的色彩感当中,“青”意味着“温柔,澄澈”的感觉,属于暖色系。
历史上,日本幕府颁出禁止奢华的命令之后,江户时代流行的日本画——浮世绘——多采用了青蓝色调,充溢着素朴的氛围。
日本列岛被青山绿水环绕,青色便成了大自然的原色,成为了植物、山川的色彩。因此,日本人看来,青色,就是人类生活舞台的颜色。日本自古以来便有生命和“美,清净”有密切关系的思想,日本人认为,青葱的山上绿树葱郁地生长,这种洋溢着生命力的状态,就是“美”。论文大全,比较。
3.3中日青色文化含义的比较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中日双方的文化当中,都把青色看做代表生命力的颜色,涵盖了自然,生命与美的含义。这一点上是完全一致的。有所差别的便是汉语当中的“青”富有更多一些的含义。
本文就中日两国间的色彩——红、白、青——这三种基本色彩做了比较分析,在上述每种色彩当中,既有相同,也有不尽相同的文化含义。色彩中所蕴含的文化含义能够反映该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心理,因此,研究色彩文化,可以看做理解中日文化异同的一座桥梁。
参考文献
叶渭渠、唐月梅《物哀和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2002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东平《色彩和中国人的生活》2000年1月团结出版社
齐雨红《日本语言文化论集》1998年5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培养教育年轻一代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第十八条明确提出“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长期以来,学院立足赣南革命老区、客家摇篮这一地域优势,坚持“价值引领为先、人文素养为重、全面发展为本”的文化育人理念,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努力推进地方优秀文化进校园,积极开展以苏区与客家文化为载体的特色文化课程改革,创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课程教学,探索出了一条依托地方优秀文化开展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之路。
一、构建“二类型、三模块”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
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疏理、挖掘、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苏区和客家文化精华,根据各专业属性、培养层次、培养要求构建了逻辑清晰的特色文化课程体系,形成了“知识传授型、技能训练型、素质拓展型”文化课程模块,同时为配合上述显性课程的教学,以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强化文化熏陶实践过程,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为着力点,开发了大量隐性文化课程,形成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配合的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见图1)。
1. 依据课程性质,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显性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通识教育课“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以及有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如:“客家音乐”、“中央苏区文艺研究”等系列课程。
图1 特色文化课程结构
第二类是隐性课程,该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之外,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主要是以“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客家文物博物馆”、“客家文化资料室”为依托的各类现场观摩、讲解训练、研究讨论等系列课程活动,以及“红色班级”建设,“红土情”校园文化节,客家体育运动会,“红色之旅”和“史迹考察”等活动。上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辅相成,两者以合力的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2. 依据课程功能,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知识传授型课程。该类课程以传授地方优秀文化知识为目标,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开发了“苏区体育”、“中央苏区教育简论”、“中央苏区文艺研究”、“客家山歌文化研究”、“客家音乐”、“中央苏区史”、“客家民俗研究”、“客家舞蹈研究”、“苏区精神与文化”等特色文化课程,教学重点放在基本知识的传授上。
第二模块是技能训练型课程。该类课程以文化技能训练为目标,主要包括结合不同学科、专业而开设的“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客家音乐民俗与田野采风”、“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客家味道—客家饮食文化研究”等课程。课程内容侧重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各种技能训练活动,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及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
第三模块是素质拓展型课程。该类课程属于通识教育类课程,主要有“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客家文化丛谈”等,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课程内容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贯彻史论结合、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对苏区与客家文化进行了系统简述。主要目的是扩展学生的地方文化视野,拓展其继承文化传统的素质。
二、创新“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的联动式教学体系
通过十多年来的课程实施方法改革,不断探索与积累,建立了三个基本要素(知识、能力、素质)共同作用,三个空间维度(课堂、社团、社会)相互联接,三种互动方式(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交互运用的联动式特色文化课程教学体系(见图2)。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借助“课堂、社团、社会”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开展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苏区文化、客家文化精华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图2“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联动式教学体系模型
1. 贯彻“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利用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以苏区和客家文化教育的“三互动”,有力地促进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苏区历史与文化、客家民俗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受到苏区精神和客家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提高学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与创新能力,形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追求卓越”的职业品格,成为“下得去、稳得住、用得上、受欢迎”的具有浓厚本土情感和社会责任的时代新人。
2. 大力培育和发展学生社团、校内外课程实践基地。学生社团和校内外实践基地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和提升素质的重要载体。学院成立了“大学生红色文化研究协会”、“客家文化协会”等学生社团,建立了“瑞金密溪村客家文化田野考察点”、“客家研究中心湖江研究基地”、“安远县镇岗围民间美术教学实践点”等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在共和国摇篮瑞金、苏区模范县兴国等县市设立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在赣州市周边中小学建立了10余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3. 深入开展课程教学互动活动。在社团活动方面,通过教师、专家等引导,坚持在学生中开展“红色班级”建设活动,先后建立了“瑞金班”、“于都班”、“兴国班”等一批红色班级。借助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与客家文物博物馆及谷雨诗社等学生群团组织,每年开展“大学生红色故事会”、“红色题材优秀影片展播”、“红歌大赛”、“苏区历史知识竞赛”、“红色文化主题艺术作品展”等系列红色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还坚持举办“客家文化展”、“客家书画摄影作品展”、“客家音乐舞蹈汇演”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社会实践方面,利用苏区和客家文化的直观性、亲近性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客家民俗、民居、客家族群日常生活等田野考察活动,学院成立了“红色宣讲团”,联合井冈山大学组建了“赣中南红色文化宣讲团”,让学生深入同学中宣讲红色文化和苏区精神,发挥学生自我宣讲、自我教育的互动作用。组织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队员向赣州市中小学生宣讲和传播苏区精神。同时,积极组织大学生服务团下乡村宣传和传播客家文化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深化了学生对苏区、客家文化及其精神特质的认识与了解,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总之,该教学体系通过“课堂、社团、社会”与“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相互融合和相互作用,达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创造条件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
学院采取各种措施,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保证有效实施特色文化课程。
1. 成立课程建设的研发机构。赣南是中央苏区所在地,苏区精神的发祥地,也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形成的摇篮。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苏区和客家文化,成为学院凸显办学特色,提高育人质量,弘扬苏区精神,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资源。学院建成“中央苏区研究中心”与“客家研究中心”,发挥研究基地的研究优势,将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
2. 挖掘课程建设的实物资源。学院注重教育教学的直观性,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先后建设了“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和“客家文物博物馆”,通过实物、文献、图片等资料展示,系统勾勒苏区与客家历史文化沿革与概貌。学生通过参观活动或在老师的指导下互相之间开展讲解活动,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对学生品格熏陶、性情陶冶、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 建立专门的课程教学团队。学院通过内培外引,打造由专家、教师、老等组成的优秀教育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由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省级教学名师、学术骨干组成的高素养校内专业教育教学团队。通过柔性引进等方式,聘请了著名党史、文化史专家为学院特聘教授,定期来校开设专题讲座与交流。近几年来,学院先后邀请了中央党史研究室、总参谋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与大学生共话成长,播撒红色文化种子,促进大学生提升思想境界、丰富精神家园。定期邀请健在的老或老后代现场教学,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
4. 制订加强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为了加强对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使特色文化课程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学院出台了有关加强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先后出台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关于把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推进“苏区精神进校园”工作方案》等,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及教师在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特色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特有名片,它的形成无不与其自然环境、地理区位条件、历史文化、等主观意识以及当前的经济结构特征等现实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小城镇文化景观的设计则需要通过充分认知当地的地域文化从而提炼出特色文化元素符号,并在设计中灵活运用。
盐城小城镇发展的可行性
盐城市位于江苏省北部,濒临东部沿海,是著名的东方湿地之都,拥有美丽的黄金海岸线。近几年随着沿海大开发战略的提出,盐城的社会经济也得到迅猛发展,为小城镇规划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盐城地处苏北与苏南、苏中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差甚远,因此在小城镇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上都有待提高。
盐城小城镇发展的机遇:一是盐城属于红色革命老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生产总值较苏南地区差距大,可以通过基础经济发展带动城镇发展;二是盐城濒临东部沿海并占据较长的海岸线但是由于地质关系无法建造深海港口,而与苏南三角经济圈距离较远,难以接收到大城市的经济辐射,为小城镇带动城市建设提供条件;三是盐城本身城市偏小,无法与苏南那种小区域内便有一座中心城市作发展辐射中心带动区域发展相比拟,因此小城镇发展具有可行性。
盐城小城镇文化景观设计指导原则
盐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发展背景,在历史进程中盐城地域文化呈现三大特色,即因为盛产海盐而围绕海盐的制作过程提取文化元素为海盐文化,而作为曾经的革命老区,曾有“陕北有个延安,苏北有个盐城”的说法,故而因“红色文化”也享有盛名,因濒临黄海,拥有亚洲面积最大的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环境优美从而具有“绿色文化”特色。
1.以城镇的居民生活方式为设计出发点
小城镇文化景观的设计应该基于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既要保持城镇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区别于原有的城镇景观单一化,譬如对于串场河区域的城镇文化景观可以利用废弃的运河、晒盐场、船等作为设计元素,在设计中让人们对过去的回忆有所寄托,让后辈们对于前辈们辛苦劳作“因盐而生,因盐而兴”不畏艰辛、勇于开拓的精神有所了解。对于红色古迹比较多的城镇区域的文化景观设计时,需要加大对文化古迹的保护力度,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元素。对于绿色文化则是在水网纵横、湖荡相连的水乡充分体现。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设计湖海景观,使新的城镇文化景观四面环水,展现浓烈的水乡文化风貌。同时在城镇文化景观设计时还需要杜绝对城市景观形式的简单随意的效仿,否则这样的设计只会脱离城镇居民生活的节奏无法得到人们的认同。
2.以完善城镇文化景观功能为设计要点
完善城镇文化景观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公共空间的设计在当下小城镇景观设计中没有从城镇居民的需求出发,而是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简单模仿,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居民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都与城市居民不同,因为城镇居民的生产方式单一,主要以基础农业经济为主,所以对于娱乐设施的需求具有明显季节性的,夏忙秋收时无暇娱乐,而春冬时节则属于农闲期,需要有可以解决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城镇是对于传统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的地方,因此很多传统节日依然在邻里之间延续,所以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功能的需求,设置可以供人们民间庆典或乡村舞蹈等娱乐活动的场所。这些场所不应与城市广场攀比,不然会给人以陌生、乏味的感觉,无法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同。
传统的集市是小城镇特有的商业活动场所,三日一集、五日一会,都需要专门的商业街市。对于有地方特色的商品或商业形式都需要强化城镇文化景观的特色,设计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小城镇商业活动场所。
小城镇文化景观设计的意义
小城镇是周边乡村功能服务集散的中心区域,因此它的传统风貌和文化保存的相对比较完整,能最直接的体现地域性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地域特色。对于盐城小城镇文化景观设计是在提取盐城地域文化特色后进行的,“海盐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充分理解后设计可以充分展现当地的民俗风情,展示城镇的历史风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总之对于盐城地区的小城镇而言,小城镇文化景观的设计探索研究在当前沿海大开发战略提出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要捉住这个机遇,充分利用盐城小城镇发展的可行性条件,做好整体前期规划,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空间布局,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盐城市统计局.盐城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农村生态环境,2001
[3]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
[4] 庞艳.文化型小城镇景观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9
[5]文剑钢.小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娱乐是人类自己的创造物,正常的娱乐无疑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类需要娱乐来放松自己,娱乐就是可取的放松和调节方式之一。然而,在商业文化日益发达前提下,在网络的放大功能日益强化的刺激下,泛娱乐化现象越来越凸显。
高等学校是培育先进文化的场所,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可以说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先锋,它是通过孕育和营造各种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研究的是在泛娱乐化冲击下,如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如不作特别说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亦简称为校园文化建设。
一、泛娱乐化对大学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
所谓“泛娱乐化”,就是原来属于纯粹娱乐体验的各种形式、元素开始向非娱乐领域的渗透和蔓延,使得非娱乐领域里的各种活动过程都带有娱乐化表征的一种现象。目前,虽然对“泛娱乐化”现象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是否赞同,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特别是在网络的作用下,“泛娱乐化”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客观、普遍的趋势。今天,“泛娱乐化”趋势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在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和各种活动之中,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共享全球娱乐资讯、参与娱乐体验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娱乐需求延伸到校园文化活动上,从而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困惑,引发了新的课题,提出了新的挑战。
值得警惕的是,随着近年来娱乐文化不断对教育进行影响,校园文化应该具备的隐形德育作用正日益受到实质性的挑战,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在泛娱乐化背景下,商业气息浓厚,越来越具有娱乐的特征,原有的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也开始逐渐淡化。甚至原本以传播主流价值观为使命的一些新闻媒体在娱乐风潮的冲击下,对于转型时期的重大问题、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关乎民生疾苦的主流话题却常常处于“边缘”的窘境中。[1]
二、建构中的支撑: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必要性
尽管泛娱乐化趋势已成一定规模,但还是要坚持辨证地看待泛娱乐化现象和趋势。既要看到大学生娱乐需求自发延伸对校园文化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又要看到泛娱乐化趋势的必然性和可借鉴性,因势利导,使满足学生娱乐需求与实现德育目标达到内在统一。过于刻板、正统的校园文化不利于大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叛逆情绪的产生。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适当引入娱乐元素是有必要的,但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因为归根到底,娱乐是一种感官的享受。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具有导向的作用。价值观念一经形成就会左右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校园文化受到泛娱乐化冲击之下,要建构校园文化必须要有支撑。这建构中的支撑,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这一丰富的理论体系不仅事实上成为社会思想共识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在本文特定的语境下,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意义就在于:它既要认可娱乐方式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又要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权,避免和防止泛娱乐化趋势的加重。尤其要注意各种反的社会思潮借娱乐之名,动摇人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泛娱乐化背景下,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如果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那么教育引导是无任何意义的。
三、建构中的依托: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依托
1.依托高校党建的力量
依托高校党建的力量不仅有利于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特色,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而且可以保证党对校园文化建设直接或间接的领导。泛娱乐化影响最大的便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塑性极强的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中依托高校党建工作的力量,是抵制泛娱乐化趋势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抵制泛娱乐化趋势,必须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尤其是要发挥学生党员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的主体,学生党员则是大学生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如同“三个代表”中“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一样,学生党员在大学校园里就是要代表着高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依托学生党员的力量,把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特别是把学生党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发挥出来,这既是大学生党员这个特殊身份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在高校党建工作指引下,学生党员必须牢记自己的特殊身份,切实履行党员义务,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争优创先”活动为契机,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去,从而使党员作用的发挥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促进作用。[2]
2.依托全员育人的力量
高校这块思想文化阵地历来是意识形态领域比较敏感的地方。在高等学校里,校园文化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但是这种内在的动力不是哪个部门哪个老师一己之力就可以提供的,必须要全民皆师、全员育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党、政、工、学、团等部门密切配合,充分依托全员育人的力量,只有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上步调一致,统一思想,大学生受教育的机会才能无时无刻无地显现。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在高校党建工作的指引下,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紧密结合,与学校长远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和内容紧密结合,贴近学校实际,营造全员育人的环境,才能真正让校园文化成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才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产生深刻影响。
3.依托网络资源的力量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其力量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大小,更取决于是否被传播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蓬勃发展也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契机。目前,全国网民总数达到4.57亿亿,[3]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控制了互联网,谁就控制了舆论阵地。不仅泛娱乐化趋势经过互联网得到强化,而且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感很强,甚至平时的生活和感情交流都通过网络虚拟化了。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从实体平台拓展到网络平台是时代的必然。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11年4月22日的首届学生工作论坛、2011年5月4日的“与信仰对话——党史报告进校园”活动都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初步展示了网络资源的力量。在这两场活动中,均采取了微博直播和微博墙互动,校新闻中心和学工处的微博直播队伍全程参与,微博墙上不断刷新着听众的微博内容,台上台下互动交流活跃,效果极佳。
4.依托红色文化的力量
精神的力量可以让一个人振作、一个民族复兴,红色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应和不能丢弃。在红色文化熏陶下,大学生接受传播和教育是必然的,但只通过简单的方式来接受红色革命洗礼。增长历史知识显然还不够。因为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文化始终体现先进性和永藻生机的源泉,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红色文化也不例外。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的政治价值取向与社会青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主要原因就是高校学生脱离社会,脱离实践,认识较浅;而社会青年更为现实,贴近生活,较为成熟。[4]这实际上给高校德育工作者一个昭示,高校肩负着引领社会文明发展的重任,它需要对社会文化的优劣进行鉴别,并用红色文化来引导青年学生。但仅仅在校园里唱红歌,在课堂上大谈特谈红色文化还不行,必须进行文化创新,而文化创新一个最基本的取向就在于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5.依托“兼容并包”的力量
在泛娱乐化冲击下,高校在校园精神文化的塑造过程中要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西方大学精神中的精华与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时代精神有机地融合,促使中国大学精神发扬光大。高校要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树立宽容的态度对待文化的多元化,在大力发展精英文化的同时吸收大众文化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使大学精神更富有时代性和全球性。要以宽容的态度允许迈向科学的道路中存在的种种失败,尊重校园中师生的个性差异,在鼓励多元化、全方位人才发展的同时也要给予有独特专长的人以尊重和支持。但最重要的是,在“兼容并包”各种优秀文化时,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弘扬主旋律,从各个方面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他社会思潮的控制力,在多元中形成共识,在差异中扩大认同。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并且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德育活动形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校园文化本身很难准确测量、考评,特别是校园文化的影响是长远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可以明显地表现。因此,本文所提的几个依托仅仅是从个案出发,提出的一些观点与建议,关于校园文化建设更多的规律和做法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地探索。
参考文献
[1]张立勤.泛娱乐化浪潮与主流价值观传播[J].中国记者,2007,(5):60-61.
青年教师认识到踏入工作岗位时间不长,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都比较薄弱,所以在教学方面,会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参加各种教学能力竞赛;在科研方面,努力参加或主持各类科研项目,发掘学科的热点和创新点,潜心撰写论文。然而,对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容易漠视,并且会错误地认为只有思想政治专业的教师或者辅导员才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因此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有的甚至缺乏应有的政治敏感度和鉴别力,还有的青年教师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党的政策缺乏深入了解,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造成思想上的困惑与迷茫。
1.2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塑造
有些青年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大纲和任务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知识形成的过程,评价信息的过程,使学生能够掌握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但是,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却容易被忽视。《礼记》中有句话“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师应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以自身的思想质量、道德行为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去实现正确的价值需求。
1.3重独立拼搏,轻团队合作
大多数青年教师为了提升自己、顺利晋升职称,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在课堂以外的时间,更多的是独自备课、查阅文献资料、写论文等,在教研室里大家交流学习的时间较少。长此以往会造成集体观念不强,团队意识较差等问题出现。宋朝的朱熹说过“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即不仅要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而且要懂得敬业奉献。
2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陷
现阶段,虽然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
2.1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实效性
从目前来看,多数高校基本都以院(系)为单位安排比较固定的集中政治学习时间,但主要沿袭了传统的宣传教育方式,通过灌输、劝导和讲述的“单边政策”方式来进行。而青年教师一般思想比较活跃、知识层次也比较高,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独立意识。单纯的说教和灌输缺乏创新性和感染力,难以调动青年教师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教育学习只是流于表面形式。
2.2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高校在教学考核、科研成果、职称评定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和奖励措施,但对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缺乏明确的指标体系和量化评价标准,大多只是一些形式化粗线条的表述,基本上形同虚设。这种倾斜化的重业务水平,轻思想政治的考核激励机制,使部分青年教师轻视教师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学习和提升,导致政治意识淡漠,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日益功利化。
2.3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突出解决教师实际问题
青年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较多,主要来源于教学和科研竞争强,晋升职称难度大,经济基础薄弱等。这样的问题是需要重视和解决的。只有对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做深入细致的了解,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才能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属性。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方法与措施
3.1拓宽工作途径,创新工作方法
3.1.1深入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学习信度和效度
从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来看,最常见的方式方法是定期集中的政治理论学习,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政治理论学习活动要深入开展,不能走过场。可以充分运用高校人才优势,可以适时邀请高水平专家把理论问题讲深讲透,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信度和效度。此外,还应加强新进教师岗前培训中师德教育的力度,并在所属院部为每位教师挑选导师,从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全方面进行教育、指导和监督。
3.1.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
单纯依靠灌输式的理论教育,难以提高教师们的兴趣和关注度。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红色文化学习与实践活动,一方面,在校内开展一些以红色文化为内容的竞赛活动,如红色歌咏比赛、红色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等,使大家在交流与竞赛中受到红色文化的感染;另一方面,组织教师踏访红色遗址,重温红色精神,从各个缩影中更加充分了解我国发展史;还可以利用高校教师专业技术知识服务社会,如利用暑期三下乡活动同学生们一起走向社区走向田间地头,促进社区、农村的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
3.1.3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搭建网络教育服务平台
当代,新媒体凭借时效性强、信息储备量大、覆盖率广和感染性强等优点,逐步成为了对青年教师的思想行为有强大影响力的传播工具。因此,应借助其优势,建立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一些热点问题,典型人物事迹,鼓励大家阅读评论提问,并给与科学的解答。有说服力,有针对性的向青年教师宣传健康、科学及正面的理论。
3.2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完善师德考核机制
3.2.1利用先进典型事迹教育激励青年教师提升修养
榜样的力量,如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同样,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需要挖掘先进个人事迹,以发挥其带头、示范和激励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借助报刊、电视、网络、微媒体等报载体,大力宣传模范青年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以此为突破口,鼓励和激发更多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感染并带动青年教师努力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及师德修养。
3.2.2运用适当物质激励调动青年教师工作热情
运用适当的物质激励能够使青年教师获得社会尊重和认同感,进而调动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超越自我,加倍努力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我们对于在教学、科研方面突出并且品德高尚,思想先进,学生师德评价高的青年教师,应当在工资、津贴、住房、工作条件等方面予以奖励,不仅是肯定优秀教师的努力和价值,而且可以激励更多的青年教师朝着此方向努力。
3.2.3通过师德考评长效机制督促青年教师保持先进性
完善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机制,将师德建设工作形成常规化,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师德考评活动。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审、评奖评优的首要标准,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师德表现突出的,给予重点培养、表彰奖励;对师德表现不良的,及时劝诫、督促整改;对师德失范的,依照规章制度严肃处理。促进青年教师自觉抵制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倾向,静下心来倾心育人、专心治学。长此以往努力建成师德观念强、师风正、素质高的青年教师队伍。
3.3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强化人文关怀理念
3.3.1借助以人为本的关怀理念走近青年教师生活
青年教师步入工作岗位时间不长,工作生活均处于发展初期,各方面压力较大,顾及更多的是多上课多发论文多做项目,如何更好的照顾家庭,而自身思想素质、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提升往往无暇顾及。因此,应该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和导师与青年教师谈心谈话制度,便于及时发现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面临的困难,帮助解决收入、住房、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为他们尽可能地解决后顾之忧,在关心关爱中增强教育效果。
3.3.2运用心理疏导的方式走进青年教师内心
青年教师在实现工作生活的多个目标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内外的障碍或干扰,导致心理挫折的产生。首先要掌握青年教师心理挫折的反应机制及诱因,积极预防并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挫折,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其次应该加强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年教师自我调适的能力,帮助青年教师应对工作压力、舒缓职业倦怠。
千百年来,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及历史发展进程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笔者生活在位于山东半岛中部的潍坊市,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名城,区域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世界风筝之都。作为历史古州名郡,潍坊古属齐鲁之邦,汉唐时置北海郡,宋金时期改为潍州。古北海特殊的地理环境为区域文化的生成创造了前提,下面,我们就以北海(潍坊)文化为例,来谈一下区域特色文化的建设与传播。
区域特色文化的内涵
历史文化遗存主题。历史文化遗存,既浓缩了悠久的历史,也传承了优秀的文化。潍坊在上古时期属于东夷文化圈,古代文化遗址星罗棋布。目前,潍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47处,仅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和遗像等不可移动文物就有1800多处。这些古代文化源远流长、恢弘大气、绚丽多姿,具有独特神韵。
风景名胜主题。风景名胜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保护和宣传风景名胜,可集中揭示风景名胜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文化的繁荣。如潍坊市临朐县的石门坊,不仅山奇水秀,更以红叶而著名,为我国五大红叶景观之一,齐鲁红叶为之冠。位于潍坊青州市南郊的云门山,属泰沂山脉,是山岳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自然风景区,主峰海拔421米。平野拔笏,松荫覆足,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自古为齐鲁名山,素有“东齐秀色”之称。云门山景区以“古、奇、峻、旷”为特色,集书法、石刻、民俗、宗教、自然景观为一体。
名人主题。绵绵的历史长河中,在各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名人,宛如朵朵浪花,折射出文化之光。以本土籍的名人为线索,追寻名人成长的踪迹,建立名人档案,使之成为研究名人及相关工作领域的第一手材料,是特色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如潍坊学院的名人馆,里面收录了潍坊地区100多位不同时期的历史名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晏婴、汉朝的经学大师郑玄、北魏的农学家贾思勰、北宋名臣王曾、清代重臣刘墉和现代的革命先驱王尽美、当代著名作家臧克家等。
名优特产主题。名优特产是各地经济发展的标志与成果,是为当地经济服务的重要手段。在潍坊地区盛传这样一段顺口溜:“烟台苹果莱阳梨,比不上潍坊的萝卜皮。”上乘精品潍县萝卜,清香,汁多且甜,皮微辛,甚是可口。还有如今潍坊的寿光市,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每年一届的蔬菜博览会,更是菜界一绝,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形成传统特产与现代旅游的绝妙配合。
民俗文化主题。民俗文化源于民间,流传、发展于民间,是人们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剪纸、聂家庄泥塑、潍坊核雕、诸城派古琴、茂腔等13 个项目,被确定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潍坊地区的茂腔等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潍坊的嵌银漆器、仿古铜、核雕、刺绣、布玩具等传统工艺也享誉海内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地方音乐主题。潍坊拥有灿烂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有民间歌曲――号子、小调等;民间舞蹈――秧歌、花灯、小章竹马等;曲艺音乐――大鼓、快书、潍县说书等;戏曲音乐――茂腔、周姑子戏、吕剧等;民族器乐――青州挫琴、诸城古琴等。所有此类,无不是土生土长、深深根植于黄土地的民间音乐形式,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至今流行不衰。
红色教育主题。红色文化是丰富的党史教育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是弘扬光荣传统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素材。例如,位于潍坊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南侧的王尽美故居,2006年6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位于潍坊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西南岭上的王尽美纪念馆,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成为现代红色旅游亮点。
历史纪念地主题。如潍县(潍坊市的前身)集中营,位于潍坊市奎文区虞河南岸。1883年美国基督教长老狄乐播来潍,利用《》中清政府的赔款,在潍县教友的帮助下,建成潍县乐道院,此后成为昌潍(潍坊建市之前称昌潍地区)一带的教会、教育和医疗卫生中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将中国沦陷区内的许多外国侨民强行关押,乐道院被日军改造成集中营。据统计,这里最多的时候曾被关押过2008名外国侨民。
宗教文化主题。1988年至1990年,潍坊诸城市发现一处佛教窖藏遗址,出土石造像残体400余件,为北魏晚期(520年)至北周初年(572年前后)所造,其中以北齐时期的造像最为精美,印证了当时崇尚佛教的社会风气。另外,较为著名的石造像,还有云门山石窟造像、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石门坊石窟造像和沂山石造像等,成为研究佛教、道教兴衰和社会历史的重要实物史料,是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其中青州市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群,1988年被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促进区域特色文化建设与传播的意义
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随着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来临,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呈现区域化特征。当前,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经济增长中文化的推动力越来越突出,经济效益中的文化附加值越来越明显。今天的区域经济来源于昨天文化的弘扬,经济与文化应该是协调发展、同步前进的。
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是目前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成功范例。潍坊是山东半岛城市群重点城市,是沿海重点开发开放城市。现已形成机械装备、海洋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包装、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有45种主导产品,生产规模居全省同行业第一,32种产品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机电、化工、纺织、电子、旅游等是潍坊经济的支柱行业,在全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目前,潍坊正在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将城市逐步建设成为“两基地、两中心、一枢纽”。例如,作为著名的世界风筝之都,按照“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宗旨,潍坊已成功举办了27 届国际风筝会,许多土特产品也随着风筝享誉海内外。北海(潍坊)濒临渤海,拥有丰富的海水资源,人们自古享有渔盐之利,现今又在这里建立了亚洲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海化集团。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出丰厚的经济效益。潍坊乡土气息浓郁的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参观和购买年画、风筝等民俗工艺品。
总之,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只有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全民素质。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宽仁尚德、务实开放、兼收众长是北海文化的精髓。出生于夷潍(现潍坊高密)的齐相晏婴曾提醒人们“凡有血性,皆有争心,故(利)不可强,思义为愈”,体现了把利益追求建立在合乎道义基础上的意识。同时,北海文化中还体现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品格,具有因势趋时的特点。新时期尤其要弘扬北海文化精神, 塑造北海人独特的人文品格, 把北海文化的内在精神,融化到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去。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文化、法治发展的各个角落之中。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建设和谐社会,很大程度上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实质。相应地,追求社会和谐的实践又会推动和谐文化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形成和谐和睦的社会秩序。处理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 需要全面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思想、道德等各种方式。培育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精神,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建设和谐文化,可以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帮助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念和方法观察社会,尤其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减少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性;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自觉遵守社会的法律、道德等规范,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风尚。这对于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基础性作用。
对于一座历史古城来说,和谐既是形象、品牌,也是环境、资源。构建和谐城市是潍坊市800多万人民的共同愿望。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对和谐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下工夫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区域特色文化建设与传播的措施
文化是人类的记忆,一个个名人、一道道风景,都是地区文化的靓丽名片,建设与传播区域文化是提升社会价值的一项重要举措。
设置研究机构,健全研究队伍。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是挖掘区域特色,为现实服务的技术保证。2004 年在北海(潍坊)文化研究中心的基础上, 在潍坊当地的高校――潍坊学院成立了“北海(潍坊)文化研究院”。北海(潍坊)文化研究院下设北海(潍坊)文化与现代化研究、地方文学与方言研究、北海(潍坊)书画与工艺艺术研究和地方音乐与戏曲研究等4 个研究所。聘请省内外知名学者参与研究,组建了一支以高校学术骨干为主、由专兼职人员构成的研究队伍, 形成了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新格局。组织上的重视、机制上的完备和经费上的保证, 有力地整合了当地学术研究力量, 推进了北海(潍坊)文化的研究进程。
充分发挥区域学术文化和地域资源优势, 倾力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例如,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与研究,北海(潍坊)文化在区域特色方面凝聚了诸多方面的成果。公开发表了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了具有地域性文化的学术专著,并积极参与国家及省级民俗史志研究等专项课题,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成为促进区域文化建设与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
自2004年起,受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带动,我国的文化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遍布于全国各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成为各地经济发展中的增长亮点,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在区域综合竞争和提高区域整体实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总体上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集聚区是成为培育产业迅速成长的重要载体。文化产业园区把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大量而有效地集中,如文化、创意、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这样便于利用技术、政策和市场等资源,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降低协作成本,为产业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提升产业整体质量和综合竞争力[1]。文化产业园区为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因此结合黄冈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研究黄冈文化产业园区的形成与发展模式,把握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律,对于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增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产业园区相关研究
产业区的概念是在1891年,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首次提出的;1990年,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关于产业园区的研究始于产业集群的概念,按照产业集群理论,实现外部规模经济是产业园区形成的基本目标,众多有关联性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共享,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利于开展企业合作,从而产生互补效应,为激励企业持续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区域内关联性产业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2]。
目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园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文化产业园区的界定、产业发展以及运行模式等方面。国外研究中,德瑞克・韦恩认为文化园区指的是特定的地理空间区位,其特色是将一个城市的文化与娱乐以最集中的方式聚集在该地理区位内,文化园区是实现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结合,同时也实现了多项使用功能比如工作、休闲、居住的结合[3]。John Montgomery总结了成功的文化产业园区所处地理空间必须具备活动、形式、意义这三个要点,通过对四个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过程进行比较,研究了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Florida和Mitcheu的研究表明创意产业集聚趋于开放度高、容忍度高、进入障碍低、文化多元化、公共服务完善的城市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地区,并具有特定大城市吸引特定创意产业园区的特征。此外,Zukin、Molotch和Caves的研究表明,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偏向大都市的旧仓库、旧工厂和内城等贫民区[4]。
国内研究中,对文化产业园相关理论的研究较少,内容上也有一定局限性。主要是围绕文化产业园的定义、特征、类型划分这几个方面进行说明,如樊盛春和王伟年(2008)对我国文化产业园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指出我国与国外在这三个方面存在的差异。张凌云(2011)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建设成功的文化产业园应具备的八个要素。而袁健(2011)则认为要创建精品文化产业园,必须要深刻理解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因而研究重点是把握文化与旅游的内在联系。赵淑玲等和王伟年等另辟蹊径,从其他角度研究文化产业园的相关理论,如赵淑玲和姜秀娟 (2010)以郑州信息创意产业园区规划为例,从园区规划的角度探讨了包括总体布局、区位选择、核心业态选择等相关文化产业园规划的理论基础,提出文化产业园规划的结构和发展模式[5]。
在黄冈地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引导关键性文化产业群的集聚,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是不够的,需要引入政府力量,引导特定关联性产业在地理区位内集中,创造全新的产业簇群,逐步培育起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集群网络,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率和竞争优势。因此,对黄冈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研究,要结合县域经济特色,探索一条适合黄冈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道路。
二、黄冈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三种模式
深厚的文化沉淀和个体创新创意创业精神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实现产业集聚效应和企业孵化器功能是发展文化产业园区的主要目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关键要素为:环境、人力资源和活动,在三种因素的配合下,形成城市景观、产业园区和艺术空间的复合文化空间[6]。目前,全国各地的政府都在加大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以及充分利用,鼓励引进文化产业人才集聚,依托大型的文化资源创新创意活动,以形成文化产业园区。黄冈地区目前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县域特色文化资源,提高技术、艺术、人文的整体实力,吸引文化产业相关优秀人才,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来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黄冈地区GDP的增长质量。
(一)特色文化资源带动模式
黄冈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红色文化、东坡文化、戏曲文化、禅宗文化、医药文化,这些资源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文化物质基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宝库,为发展文化产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中,有些文化资源尚未进行有效地产业化开发。对黄冈地区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并进行产业化经营,在此基础上形成主题文化产业园区,并且结合园区对游客的吸引功效,进一步积极拓展资源,对文化产业链进行拓展延伸,形成以视觉艺术(绘画、雕塑摄影和古董)、文化资本(红色遗址、博物馆、展览馆、故居等)、民俗文化表现形式(艺术和手工艺品、节日与节庆活动)、表演艺术(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的表演艺术品牌)为拓展的整合经营模式,不仅有利于黄冈文化资源的开拓,更能够形成多元化的主题园区,打造文化特色资源品牌,创造新的价值。
(二)重点企业主导型模式
企业主导型模式是指通过行业内一家或多家龙头企业的进驻,带动其他相关企业的相继入驻与发展,最终形成的文化创意园区。企业主导模式的园区代表包括北京怀柔影视基地、北京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深圳华侨创意文化园等。以深圳的华侨创意文化园为例,原来是一个工业区,原入驻企业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2004年华侨城集团对其进行改造,引进了设计、摄影、动漫创造、教育、培训等各类文化创意企业,以及有创意的餐厅、酒廊、零售、咖啡等相关产业,在保留旧的建筑形态基础上,衍生出更有生命力的产业经济,到目前为止,入园企业超过了120家。
近些年来,黄冈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尤其是支持经营文化产业类企业的入驻,如政府引进了恒天集团,致力于打造一个恒天黄冈文化创意城,立足本土资源禀赋,有机整合和创新转换特色优势,形成以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为核心的大型综合性文化产业园区,引导鼓励其他企业入驻。这种重点企业主导型模式较容易形成示范效应,重点企业统一规划设计园区,有序投资,可以起到鼓励其他文化创意类企业入驻投资的作用。此外,文化品牌的树立也需要主导型企业来精心打造,以品牌带动文化产业园地位形象的提升。
(三)区域优势带动模式
黄冈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积极利用黄冈的区域优势,现有的区域优势包括逐步形成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以及政策优势。这些优势都可以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一方面目前黄冈地区在逐步融入武汉城市圈,更有利于资源的互补以及经验的借鉴与交流,例如人才的战略联盟、互访学习的机会、资源技术的整合等。另一方面,武汉城市圈中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较快,资金实力雄厚,市场宽阔,更有利于带动黄冈特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
1、相关产业带动
资本、人才一直是制约黄冈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文化产业要取得快速的发展,仅依赖政府投资难以弥补现实的资金缺口。近年来,随着一些企业的进驻,黄冈地区逐步吸引了一些资金的流入,通过相关产业的合作,引导地方企业投资的转型,使部分资金有序流入到文化产业项目中来,引进先进的技术,来改造和完善传统的文化产业项目,将科技与文化结合起来,用文化来赋予科技产业灵魂。
2、区位优势带动
随着近几年交通大环境的改变,黄冈的区位优势明显增强,武冈城际铁路和四条高速公路在黄冈交汇,将中三角、武汉城市圈和长江经济带密切地连接起来。黄冈发展文化产业,逐步建立文化产业园区,也依托于自身的区位优势,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文化产业园区的建立需要创新要素的驱动,如人力资源、资金以及信息技术等要素。在区位优势的带动下,这些要素会逐步活跃起来,促进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的发展,服务于地方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
3、利好政策带动
由于文化产业属于附加值较高的现代服务业,当地政府为引导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在政策上给予了倾斜,尤其是在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服务、要素成本、信贷融资、税收服务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出台了优惠的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三、小结
黄冈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面临诸多发展优势和机遇,建立和发展文化产业园区不仅对于推动黄冈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黄冈市产业结构的改革、经济质量的提升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使黄冈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从而促进黄冈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牛维麟.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陈剑锋,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M].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8)
[3]张京成,沈晓平,张彦军.国外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4]花建.产业丛与知识源――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内在规律和发展动力[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7(4)
[5]向勇,刘静.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实践与观察[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2
时期,国难当头。江安中学——这座干部的熔炉,奔涌出多少抗战铁流,他们以赤诚之爱,浇铸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
时期,风雨如晦。江安中学——这个人才的摇篮,养育了多少热血志士,他们以忠诚之心,追寻着华夏大地新生的曙光。
和平崛起时期,百舸争流。江安中学——这块老区的花圃,绽放了多少芬芳桃李,他们以笃诚之志,构筑了神州大地靓丽的风景。
红色孕育了赤诚。72年来,江中人秉承红色的理想,把红色的印记渗透到每一代师生的心灵深处,转化为一种品性,一种气度。
二、赤诚孕育真诚
“做真人,行诚笃。”在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的今天,江中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真诚”呵护着这方净土。学校坚持“以质强校为第一方略,创新管理为第一要事,校风建设为第一抓手,环境打造为第一载体,幸福校园为第一追求”的“五一”举措,倾力打造“五精”型文化校园:精致的教师形象、精细的工作态度、精心的育人课堂,精品的萃英氛围,精彩的教育质量。全校师生“做事讲认真,相处贵真诚”,真诚做人、真诚管理、真诚服务。
学校始终秉持“以人为本,文化关怀”的办学理念,着力建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健全、依法办学、尊重知识、爱惜人才。除在学校显要位置设立校务公开栏、开展“我为学校献一计”及四个意见箱等“传统规定动作”外,还将党员干部联系师生谈心谈话制度常态化和长效化,要求所有党员干部利用生活会、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面对面”谈心活动。每个行政人员都有若干由学校统一制作的“谈心记录单”,将谈话对象的基本情况、谈话原因、谈话内容、谈话形式、谈话反馈等情况进行及时、如实地记录,每周交行政办公会汇总交流。
学校不定时、不定地、不定人召开“小型教代会”,大家就学校发展中的一个或几个话题,献计献策,群策群力。小型教代会”成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一个智慧碰撞的平台、一个求真务实平台、一个民主管理的平台。教师们惊喜地发现:破旧办公桌椅及时更换了,办公环境整洁舒适了,食堂饭菜品种丰富了,生活用热水不用费心了,学习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了……诸多快事不一而足。教职工们工作生活更舒心、安心、称心、顺心了。
学校精心实施五大工程。一是师德师表工程。要求教师在师德上行为示范、爱生如子,在业务上严谨治学、授人以渔,在工作上合作互助、真诚奉献。二是青蓝提升工程。坚持“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资源共享,携手共进,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三是研教协进工程。创新自主研修、同伴互助、学术沙龙、校际联动等研教方式,打造优秀学术团队。四是筑台助推工程。评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举行“真诚杯”教学比武,为全体教师创造机会,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五是人文关怀工程。积极打造安心乐教的温馨校园,让教师时时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处处体验到真诚的尊重与关怀。
以人为本,铸魂强师的举措搭建了教师成长的“立交桥”,多元、多维、多向的培养机制助推着教师群体的腾飞,也逐渐铸就了一支颇具老区风采的“五特”型教工团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合作,特别能攻关,特别能进取。近几年,由江中教师独立主持或参与研究的国家级、省市级课题达24个,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有495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282篇论文获市级以上等级奖。学校先后涌现出数十名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江苏省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骨干教师、南通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南通市优秀班主任等。十多位教师参加省市学科优秀课评比、教师基本功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获一二等奖。
在历史的传承和现代教育理念的融通中,学校持之以恒地对学生开展“六真诚”系列教育活动:对自己真诚,做一名求真向善的人;对父母真诚,做一名孝敬父母的人;对他人真诚,做一名乐善好施的人;对集体真诚,做一名热爱集体的人;对社会真诚,做一名奉献于社会的人;对祖国真诚,做一名立志报国的人。全员、全程、全面育人的德育模式,务实、求新、浓郁的真诚教育,催开一树繁花。于是,就有了贫困的学子感受温暖的笑容,有了给亲人的真诚表白信,有了抢救落水儿童的英雄壮举,有了上百次拾金不昧的记录,有了社区敬老院老人的夸奖,有了20多家单位给学校送来的锦旗和表扬信……
让每一个精灵都自由翱翔,让每一个学生都幸福成长,这是江中人的执着追求。学校开发的体艺“2+1”项目活动课程、科技活动课程、学科类活动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有宽度、有跨度、有力度、有厚度,让学生真诚地感动于课程文化所彰显的魅力。
在第八届如皋市中小学独唱、独奏、独舞比赛中,石涵宇同学获得十佳歌唱选手荣誉称号,祝苏君、卢心雨等同学获得十佳民乐选手荣誉称号。在如皋市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学校荣获优秀展演组织奖、优秀节目组织奖、曲艺小品节目创作和表演一等奖。在全市阳光体育运动会上,学校剑术表演赢得满堂喝彩。学生参加“如皋之韵”美术、书法和摄影作品比赛、全国网络读书竞赛、全国“金钥匙”小发明创造暨科普知识竞赛、“世纪杯”作文大赛等,纷纷斩获大奖,可谓捷报频传、好戏连台。
从2006年至今,学校连续八年荣获如皋市高中教育教学综合评估一等奖。曾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等数十项荣誉。近年来,全国各地教育界有上千人次来校考察学习和挂职锻炼。
三、真诚根植江中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丰南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中小学布局,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具体而言,即把文化建设作为引领和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崭新增长点和重要抓手,并确定“以义务教育阶段为重点,区域性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战略,努力打造富有活力的丰南教育。
二、区域性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步骤
1.谋定后动,科学部署
为了准确把握和科学指导丰南区各学校的文化建设,我们虚心学习,积极探索,多措并举,以提升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具体包括四方面。一是走出去学习。例如,组织相关人员到天津、山东、大连、四川及广西等地的名校学习和考察。二是请专家指导。例如:请山东省专家团队参与实验小学理念文化建设设计,请天津市教科院教授、唐山师范学院教授等专家举办专题讲座,进行理论辅导。三是搭建交流平台。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开展校长大讲堂和教师论坛活动,交流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想法和建议。四是创办丰南区学校文化建设月刊,开辟学校文化建设有关论文、研究报告、案例分析及研究感悟等的交流阵地。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学习、讨论和探索中,丰南区教育局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全心投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确立丰南区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方案,确定“以凝练学校核心理念为中心,以落实六大载体为途径,以实施三化工程为手段,使师生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工作思路,拉开丰南区区域性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帷幕。
2.精心雕琢,凝铸校魂
凝练学校核心理念和构建理念体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中心,是对办学思想、办学思路的高度概括,是学校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在构建理念体系的过程中,干部教师全员参与,集思广益,丰南区教育局专家指导组深入各校,参与讨论,推敲定稿,全程指导。经过三年努力,丰南区83所中小学都根据本校发展的需要,结合地域环境、历史传承、办学积淀、学校特色和社会期望等因素,凝练出既个性鲜明,又符合时代要求的核心理念及理念体系。例如,地处革命老区的辉坨小学和海边渔村的经安中学,分别以“传承红色文化,染红人生底色”和“浸润海洋文化,激励师生共同成长”为核心理念,对本地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形成独有的风格和特色。又如,唐坊小学和横沽小学分别以“书写六年方正字,养成终身好习惯”和“实践收获真知,笃行成就未来”为核心理念,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3.践行理念,落实“三化”
为了使理念生根,文化落地,我们在《丰南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作出详细的安排部署,以指导各学校通过“六大载体”,实施“三化”工程。
“三化”即将核心理念内化于心——形成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外化于行——形成师生共同的行为方式;固化于物——将理念文化的要素用图文符号固定下来。“六大载体”即通过德育文化、课堂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六方面的工作,践行核心理念,形成个性化的文化特质和办学特色。
(1)确定德育理念,推动德育文化建设
在学校核心理念的指导下,确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德育工作理念,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系列德育主题,并按照“明确主题、营造氛围,活动推进、分层实施,展示交流、评比推动,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四环节工作要求,有效整合课堂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教育因素,紧密结合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开展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主题教育月活动。主要包括“三种教育”活动。一是尊重包容教育,即以大海宽广、博大的品格为切入点,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和短剧创作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对海洋精神的认识,并将这种品质融入自己的性格之中。二是和谐奉献教育,即用大海博爱奉献的品格引导师生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校园,激励师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生活在集体中,以无私奉献为荣,以创建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己任。三是勤奋励志教育,即通过大海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鼓励师生在成长的航程中,乘风破浪、直挂云帆,培养师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师生在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性格。
(2)打造高效课堂,推进课堂文化建设
为了使学校文化真正落地生根,做到“内化于心”和“外化于形”,区教育局将课堂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将学校的核心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学科思想,既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合作及探究的学习精神,又注重培养学生高效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银丰学校在“以人为本,享受教育”的核心理念引领下,从2010年开始,着手进行有效教学研究与实验,构建“以生为本,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3)凸显主题文化,推进课程文化建设
主题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理念生根,文化落地”的又一重要举措。为了使核心理念促进师生共同价值取向和共同行为方式的形成,丰南区大力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目前,所有中小学均已完成校本教材的编制,并陆续投入使用。校本教材紧扣本校主题文化,将主题文化要素分解到教材,实现了形式灵活、图文并茂、明理与导行并举、教与学并重,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4)彰显文化特色,推进活动文化建设
活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最有活力的部分,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最有效的途径和载体。因此,各学校根据核心理念,精心设计系列主题文化活动,使月月有主题、周周有评比和天天有活动,为师生搭建个性发展、历练羽翼的舞台。例如:君子文化的“诵读工程”,传统文化的“琴棋书画”,红色文化的“读、写、讲、唱、诵”……丰富多彩、主题鲜明和别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使师生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逐渐形成学校的主流价值观。
(5)体现独特个性,推进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外化于行”的保障机制,指导各校按本校的核心理念要素修订和完善制度体系,使学校制度体系充分体现学校主题文化的价值取向。目前,83所中小学均建立了以文化管理为特征的制度体系。例如,“海之骄子”“和融少年”“红色奖章”“君子少年”和“阳光之星”等评价制度充分彰显了激励性、发展性和自主性的文化管理魅力。
(6)弘扬主题文化,推进环境文化建设
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是“固化于物”的重要方面,是传达学校主题文化和学校主流价值观的窗口,时刻浸润师生的心灵。各校在环境文化打造过程中,师生广泛参与,献计献策,丰南区教育局专家组现场指导,将理念文化要素分解成若干维度,用风格各异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集艺术性、知识性和教育性于一体。例如,实验小学西校区将“君子文化”分解成“忠、孝、廉、礼、智、信”六个维度进行设计,并按楼层布局,达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和浑然一体的效果。
如今的丰南区,学校的文化理念不仅得到更好的诠释,更唤醒师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为师生的发展提供正能量。
三、区域性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
1.科研引领策略
为了使学校文化建设不断深入和升华,丰南区开展了有序的专题研究,具体包括两点。一是广泛开展学校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指导各学校根据主题文化确定主课题和子课题,鼓励广大干部、教师积极参与研究和实践。二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科研工作的检查评比和指导。丰南区教育局专家组对各校课题的开题、研究过程及结题等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检查。
2.典型带动策略
2006年,随着《丰南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见》的出台,我们开始聚精会神地实施学校文化建设工程,主要分三个阶段完成,即尝试摸索积累经验、培养典型示范引领和区域推进普遍开花。
2009年,丰南区培育出实验小学、小集小学、南孙庄中学和丰南电大四所典型学校,其在理念文化、环境文化和视觉文化等方面达到预期效果,外显文化和精神文化焕然一新。这四所典型学校成功承办了丰南区学校文化建设现场会,其经验为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程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2010年8月23日,九所典型学校成功亮相,接受全区校长的观摩,其亮点突出、看点新颖,引起强烈反响。例如,辉坨小学“传承红色文化,染红人生底色”的核心理念,独具特色。又如,于庄子小学“用国球精神育人”和稻地二小“传承中华武学精神”的核心理念,最大限度渗透了社会责任感和“以人为本,以国为先”的传统美德。
3.分层推进策略
丰南区教育局文化建设指导小组对全区83所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三类学校的建设标准、实施步骤和完成时间,并分类指导和分层推进。
4.评估激励策略
2010年,丰南区对原有学校星级评估内容和标准进行修改,加大学校文化建设在星级评估体系中的比例,具体包括三点。一是学校文化建设独设一星,既整合绿化、美化的评价要素,又对其他方面工作的评估要素作出调整,与学校核心理念对接,并形成合力。二是在德育工作、课堂教学、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评估中对核心理念要素的渗透与践行进行考量。三是除在星级评估中强化文化建设工作外,丰南区教育局每年进行一次学校文化建设的专项检查评估,并对年度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授牌表彰。
5.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为了确保学校文化建设顺利进行,高效完成,丰南区教育局成立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成立学校文化建设指导组,负责对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和具体指导。丰南区教育局各科室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具体包括六点。一是督导室负责配合指导组审核文化建设行动方案,编辑学校文化建设月刊,安排分类指导工作,负责学校理念文化和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指导、审查工作;组织校长学校文化大讲堂活动,负责文化建设课题研究项目的管理,指导培树文化建设典型学校,组织“走出去、请进来”的理论提升活动。二是教育科负责制度文化、德育文化、活动文化和特色学校建设,编辑学校文化建设月刊。三是中学教研室负责初中、高中课堂文化建设和校本教材的开发及高效课堂课题研究项目的管理。四是小学教研室负责小学课堂文化建设和校本教材的开发及高效课堂课题研究项目的管理。五是人事科负责组织对校长、教师的培训工作。六是各中心校负责所辖区域内学校文化建设的全方位推动,并抓好各个层面的典型示范校。
(2)资金保障
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得到丰南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每年财政拨款近300万元。为了保证学校其他方面建设工程与文化建设工程的和谐一致、低耗高效,丰南区教育局将学校绿化、美化及内外粉刷等修缮资金与文化建设资金合并使用,并统一按文化建设的总体设计施工,达到理想效果。
四、区域性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效果
学校文化建设的扎实推进,拉动了丰南区的教育教学水平、管理水平,使办学的社会效益明显提升。
1.理念文化引领方向,办学特色正在形成
各学校核心理念体系的构建均考虑到地域环境、历史传承和办学积淀等因素,呈现出特质不同、风格各异的主题文化,直接推动办学特色的形成。例如:南部沿海学校的“海洋文化”,北端城区学校的“君子文化”,东部学校的“红色文化”和西部学校的“龙文化”均匠心独具,异彩纷呈。2012年,丰南区有四所学校被评为“全国特色学校”。
2.学校文化建设助力,办学效益明显提升
学校文化建设强化了文化立校、特色兴校和质量强校的战略思想,使学校管理在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的基础上,向文化管理迈进,使丰南教育品牌初具雏形。
3.学校文化建设唤醒自觉,师生行为方式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