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22:57: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禹治水教师教学反思范文一《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古时候,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从大禹“走遍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挖开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的描写中体会到大禹的顽强意志。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继续播放洪水泛滥的情景,让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是为朗读作好情感的铺垫,再让学生通过读来释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将画面与音乐良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通过读来表现起内心的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我先出示一组词语:走遍 挖通 察看 引导 劈开,让学生按顺序排列一下,从而揭示大禹治水的全过程。并紧扣“千辛万苦”、“千山万水”、“走遍”、“察看”等重点词语引领学生细细品读从而理解和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他的吃苦精神。
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未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做具体的描述,对这个自然段的理解,为了避免个别太过现实的孩子说出“他不爱妻子和孩子”而误导其他孩子。我先出示了三过家门而不过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禹的奉献精神。
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让学生放声朗读,说说心情如何,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并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对比朗读,这样安排,与第一自然段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加深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后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话: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师述: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英雄——(学生接:大禹),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无私奉献的伟大英雄——(学生接:大禹)。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达到。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之中,含而不入,隐而不晦,使学生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最后提问: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小朋友可能会说:“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伟大!”言语的发源来之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大禹治水教师教学反思范文二《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大禹的精神是可贵的,作为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也是极具典型性的,可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课文所要颂扬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达的特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学生缺乏对洪水感知的实际经验,因此无法体会到百姓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情境创设从一开始就有障碍。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这一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在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辅助以视频加深、巩固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的了解洪水的可怕与危害。
在禹治理洪水的过程中,教案通过“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说明大禹为治水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以及治水工程的浩大。这是全文的关键句,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挖通、劈开”等关键词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以及个人谈感受等形式,从学生感悟到禹治水的艰苦与不易。
同时,这一教学内容是全文中最为困难的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千辛万苦”这个词语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从而也就感受不到禹这个人物的个人形象,体会不到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所以,能让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之下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力是最为有效的方法。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认为设计还是比较流畅、到位的,我设计了用动画理解“挖通”“劈开”,让学生直观的掌握了这一部分的内容。
禹在治理洪水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如果从煽情,调动课堂气氛这一角度来说,这一小节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对话”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问学生“如果你就是禹的儿子,你想问妈妈什么呢?”“如果你是大禹,你会怎么说呢?”利用师生的交流,来对禹的个人形象进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扑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顾大家,是个无私奉献的人。
反观自己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我想在很多方面自己还需要不断努力和改进:
第一,对教材分析还应更加深入地钻研,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合理有效。没有深入的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文本反复钻研,才能体会文本的精华,从而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二,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第三,规范教师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第四,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
总之,这堂课带给我很多的启示,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历练,希望我能从中得到更多地提高。
大禹治水教师教学反思范文三《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感受体会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我就在教学中以文本内容和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相结合进行讲解,拓展延伸。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继续播放洪水泛滥的情景,让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是为朗读作好情感的铺垫,再让学生通过读来释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将画面与音乐良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通过读来表现起内心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洪灾,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就无异于纸上谈兵,而学不好这一段,也会影响到后面内容的教学效果。我先让学生自由读,问:“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这时学生的回答只基于想象,并不深刻。接着,播放了一段洪水冲毁家园的片段,随即又配乐朗读了第一节,这时再问:“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次学生的回答从简单的字面理解升华到了感性的认知,一个个感同身受,发言积极,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好“无家可归”一词,进而读好第一节,便显得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了。在此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激发感性认识来促理解练朗读,打响了头炮,为整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紧扣“千辛万苦”一词,引领学生细细品读。首先通过看图理解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困难,以及“走遍千山万水”的艰辛,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大禹可能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险,使学生对“千辛万苦”有形象的认识。其次,抓住“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通过反复朗读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难以言说的辛劳,从而加深对“千辛万苦”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禹的看法。这样,大禹不怕吃苦,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在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段时,我出示了一组填空,让学生从这一组数字中来体会大禹的公而忘私的精神。教师设计了“儿子会问妈妈什么?”“妈妈会怎么说?”这样的问题,将学生带进课文情境,学生不禁会结合生活经验,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回答中真情流露。反之感受到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伟大。最后治水成功了,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我让学生说说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老百姓,你会怎么感激大禹。另外,课文教学的结尾也相当精彩,在结尾点题:“为什么在禹的名字前面加个‘大’字,叫他‘大禹’呢?”这个问题点明了文章中心,点出了课文结尾“伟大”一词,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归纳和升华,起到了点题和总结。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一《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讲的是古时候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事迹。大禹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课呢?我想,可抓住“决心”一词来展开教学。文章教学之初,我让学生先提出问题,然后围绕着问题学习课文。并通过了解鲧(禹的父亲)的故事,透过鲧的治水过程、方法和结果,吸引孩子了解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鲧辛苦治水,用堵的方法,十几年下来,毫无效果,惨遭杀害。禹既为失去父亲而痛苦,更为父亲治水失败所造成的更大的灾难而感到愧疚。同时课文中写到“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如此描写洪水的凶猛,灾难的巨大,也从侧面揭示了禹治理洪水的决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禹会出来治水吗?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在前面的铺垫中,我们就可以理解禹下决心治理洪水的决心之大。学生朗读起来也动情多了。
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最让人感动。他在外治水10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为了让学生能深刻地理解大禹的精神,我设计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想像并讨论:大禹这位治水英雄,三次经过家门他分别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带着疑问让学生再来讨论,结合课文学生明白了:大禹立志要把洪水治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于是,他全心全意扑在治水上,“舍小家顾大家”。他不光带领百姓治理洪水,还带领百姓发展生产,他的心是属于老百姓的。所以顾不上自己的家了。当我问到学生:古时候没有挖土机,也没有铁器,禹治理洪水要挖河要劈山容易吗?他会吃哪些苦?有的学生说:“他可能会被洪水冲走,有生命危险。”有的说:“可能要在野外过夜,有狼呀什么的。”也有的学生说:“禹在外面可能连吃的东西都没有。”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来读课文,效果很好。
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让学生放声朗读,说说心情如何,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并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对比朗读,这样安排,与第一自然段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加深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后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话:从此,大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达到。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之中,含而不入,隐而不晦,使学生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最后提问: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们说:“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伟大!”言语的发源来之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二《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感受体会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我就在教学中以文本内容和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相结合进行讲解,拓展延伸。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继续播放洪水泛滥的情景,让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是为朗读作好情感的铺垫,再让学生通过读来释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将画面与音乐良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通过读来表现起内心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洪灾,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就无异于纸上谈兵,而学不好这一段,也会影响到后面内容的教学效果。我先让学生自由读,问:“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这时学生的回答只基于想象,并不深刻。接着,播放了一段洪水冲毁家园的片段,随即又配乐朗读了第一节,这时再问:“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次学生的回答从简单的字面理解升华到了感性的认知,一个个感同身受,发言积极,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好“无家可归”一词,进而读好第一节,便显得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了。在此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激发感性认识来促理解练朗读,打响了头炮,为整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紧扣“千辛万苦”一词,引领学生细细品读。首先通过看图理解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困难,以及“走遍千山万水”的艰辛,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大禹可能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险,使学生对“千辛万苦”有形象的认识。其次,抓住“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通过反复朗读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难以言说的辛劳,从而加深对“千辛万苦”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禹的看法。这样,大禹不怕吃苦,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在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段时,我出示了一组填空,让学生从这一组数字中来体会大禹的公而忘私的精神。教师设计了“儿子会问妈妈什么?”“妈妈会怎么说?”这样的问题,将学生带进课文情境,学生不禁会结合生活经验,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回答中真情流露。反之感受到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伟大。最后治水成功了,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我让学生说说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老百姓,你会怎么感激大禹。另外,课文教学的结尾也相当精彩,在结尾点题:“为什么在禹的名字前面加个‘大’字,叫他‘大禹’呢?”这个问题点明了文章中心,点出了课文结尾“伟大”一词,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归纳和升华,起到了点题和总结。
在教学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环节,让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想象说说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可是小朋友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小朋友不会说,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没有充分地了解学情,只顾着自己让自己的教案精彩,所以导致了失败。
在教学中,我发现只有设计多种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这与教师平时的教学是分不开的,要抓住字词句对课文进行渗透,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自主阅读。只有多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让学生“乐于表达、会表达。所以在今后教学中还应在品读上更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从而更体现学生的学。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三《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大禹的精神是可贵的,作为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也是极具典型性的,可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课文所要颂扬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达的特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学生缺乏对洪水感知的实际经验,因此无法体会到百姓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情境创设从一开始就有障碍。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这一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在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辅助以视频加深、巩固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的了解洪水的可怕与危害。
在禹治理洪水的过程中,教案通过“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说明大禹为治水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以及治水工程的浩大。这是全文的关键句,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挖通、劈开”等关键词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以及个人谈感受等形式,从学生感悟到禹治水的艰苦与不易。
同时,这一教学内容是全文中最为困难的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千辛万苦”这个词语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从而也就感受不到禹这个人物的个人形象,体会不到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所以,能让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之下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力是最为有效的方法。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认为设计还是比较流畅、到位的,我设计了用动画理解“挖通”“劈开”,让学生直观的掌握了这一部分的内容。
禹在治理洪水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如果从煽情,调动课堂气氛这一角度来说,这一小节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对话”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问学生“如果你就是禹的儿子,你想问妈妈什么呢?”“如果你是大禹,你会怎么说呢?”利用师生的交流,来对禹的个人形象进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扑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顾大家,是个无私奉献的人。
反观自己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我想在很多方面自己还需要不断努力和改进:
第一,对教材分析还应更加深入地钻研,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合理有效。没有深入的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文本反复钻研,才能体会文本的精华,从而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二,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第三,规范教师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70-01
W校提出了《"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研究》的主课题,旨在构建"学为中心,互动共享"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需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让师生在自由、民主、和谐的情境中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共享学习的快乐。"学为中心,互动共享" 课堂教学中要不断优化互动共享式教学模式,以"悟"在先,教师"随"着学生的想法、学况、感受和差异而"引导"。它的"学"指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主动性的模仿,在课余时间加以自身领悟的学习;"导"是指学生在悟的基础上,教师从中对学生进行引导、纠错。当学生竭力思考,而问题又未能得到解决的关键时刻,教师才给予指点和提示,使之豁然开朗,帮助学生达到他们自己所不能完成的学业任务。
从《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教学制定的教学目标不难看出三点基本精神:一是重视阅读情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二是从学习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具备最起码的阅读能力抓起(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阅读),而把理解程度的要求尽量降低到最低底线(如"了解词句的意思"、"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三是从一开始便注重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词语积累,同时提倡交流与合作。这也在告诉我们一节课到底教孩子什么,让他们得什么。基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对学校课题理念的认识,我确定的研究课题是"构建'学为中心,互动共享'低年级阅读课堂教学特色的实践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逐步习得方法,使师生共同发展成为最终目标。
下面就来谈谈个人在"学为中心"的低年级阅读课堂教学特色的初步实践做法。
1.为学而教,学有方向
为学而教,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而实施教的行为。为学而教的直接意义是学习,但没有"教"的"学",只能是一种原始本能驱动下的自生自长,"学"需要在"教"的引导下从自发走向自主与自觉。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学校生活中"教"的核心任务。所以,为学而教,就是为学习而教,为学会学习而教。学习目标是课堂学习的"方向盘"。课堂的目标是具有属性的,在传统课堂中,课堂的目标属于教师,而不属于学生。实际上,课堂目标不应该仅属于教师,学生有权利知道"我为什么要学"、"我要学什么"。在目标的定位上,教师要多从学生的"学"来考虑--学生应该学到什么。
2.学为中心,学有所导
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指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学与教的关系中,教师服从于学的,服务于学的,学生的学是中心,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课堂是以学生的"悟"在先,教师"随"着学生的想法、学况、感受和差异而"引导"的一种教学模式。
比如在精读《大禹治水》教学中,教者引导学生自己来找关键词,运用多种形式品味重点词句。如在课文第一段就让学生自己通过找关键词语"无家可归",来了解大禹治水的原因以及体会洪水的凶猛,并让学生用上书上的句子来理解关键词,从而学会联系课文中的句子来理解词语的意思;有了第一自然段寻找关键词的教学指导之后,在教学第二第二自然段则可以"放"的更多,尝试让学生自己来找大禹治水行动中的关键词"察看"和"引导",并交流围绕"察看"大禹他是怎么做的?围绕"引导" 大禹他又是怎么做的?在学生交流过程中通过"千辛万苦" 让学生想象大禹在治水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适当的进行说话拓展练习;透过"挖通"和"劈开"明白禹治水的方法,感受治水的艰辛和不易。这样由找关键词入手,进一步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得意、得言、得法。总之,力求在朗读中展开生与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合,实现学生的自主感悟,让低年级阅读课堂"灵动"起来。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要求,然而识字教学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识记大量的生字,扫除认读障碍,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我采取了以下几种识字的教学方法,力争营造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愚教于乐。
一、创设情境,唤起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小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兴趣”的支配,凡是他们喜爱学的,学习的持久性就相对较长,效果也较好。《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设计中,我借助故事、儿歌,为孩子打开识字的兴趣大门。把生字编成儿歌,让学生乐学,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小学生爱听故事,尤其是低段的孩子。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经常用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去,一般都将故事排在课的导入部分。
二、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识字的目的
1、情境识字:
在课堂上,把一个字放在特定的场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记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如在学习“泼”与“波”这两个易被学生混淆的字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当你洗完头“发”之后,要把“水”泼掉,这就是泼水的“泼”;当一个“皮”球掉到“水”里之后,便会形成一圈圈的波纹,这就是“波”。识字的过程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而且识字的效率特别高。
2、游戏识字:
刚开始,教师编些字谜让学生来猜,让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识记生字。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学生自己也可以尝试来编编儿歌,自创谜语来认识生字。在教学“午”字,学生马上就能编出: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教学“喜”字,就编出:上村十一口,下村二十口,两村合一起,欢乐不发愁;“美”字: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这一类的游戏激活孩子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3、归类识字:
把一些带有共同点的字进行人为的归类,通过比较,提高识记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区分形近字。归类识字法在学生识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拓宽识字面。从我们的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都有一定的规律。教学时,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
4、看图识字:
在学习汉字的初级阶段,配有大量的插图。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加上教师的引导,自然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它的作用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利用它来搭建学生记忆汉字的桥梁,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把汉字放到有生命的环境中,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促进学生记忆。
5、歌诀识字法:
由于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如教“坏”字,编成“地里不长草,坏了”;如教“法、丢”时,我先复习“去”字,再以旧字带新字,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6、故事识字法:
通过听故事加深某字印象,从而记住字形。如:教学“治”字,如果仅告诉学生是“治病”的“治”、“治安”的“治”,学生的印象就不会深刻,也不能记牢生字。讲“治”字时,教师给学生讲“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学生“大禹治水时先挖了很宽很宽的沟,然后在沟两边砌起土台,最后把水引到沟里疏通”,学生既理解了大禹治水的方法,更记住了生字“治”是由“三点水”和“台”组成的;学习“匡”,可以给学生讲“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使学生记住“匡”这个不常见的字。故事可以自己编,还可以把当堂学习的多个字编入一个故事中,加深学生的印象。
7、图画识字法:
用一幅画表示汉字,最好能和甲骨文或繁体字联系起来。如“鸟”,画一只正在用力向上飞的小鸟;“画”,画一幅卷轴画;“灯”,画一盏最古老的(青铜器)小油灯,同时讲科学的发展及现在的电灯;“盘”,画出古代盘子的形状;“盏”,画出古代盏的形状,类似现在的高脚酒杯;“燕”,写出甲骨文燕的字形;“原”,一望无际的草原,一弯河水静静流淌,白色的小羊一群群;“黑”字,本身稍加变形就可以看到一只小黑猫的样子;还有“竹、叶、舞”等等很多很多字,都可以用一幅简笔画表示出来。
1"用"教材多一些,"教"教材少一些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作为素材和范例,是引导学生进行认知,促进思维发展,实现意义建构的载体。作为话题,它是师生进行对话和交往,实现情感沟通和人格建构的中介。教学是对教材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创造性的使用。 "教教材"是把教材(课文)当成教学内容,把理解和掌握教材当成教学目标;"用教材教"旨在把教材(课文)当成生成教学内容的例子和凭借。拓展、延伸、超越、创新教材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徘徊、滞留在教教材的层面,不能也不会也没有想过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进行教学。一是教师教育思想、教学理念错误。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不足。不懂得教材只是个 "例子"。
不能为拓展而拓展,为迁移而迁移,为搜集而搜集。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辩证地处理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之间的关系,充分运用教材这个例子,把它教好、教到点子上。对例子的拓展、延伸和超越、批判要基于例子,不能盲目为了追赶所谓的潮流,那样只会本末倒置。
2灵活发挥多一些,预设布控少一些
教学现场生成的发挥拓展,对学生既有学习兴趣的激发,又有探究意识的肯定,还包括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育的技巧在于把握教学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师要真诚地倾听学生课堂上的声音,尤其是谈见解、说感悟、答问题的声音;要善于察言观色;要通过倾听与观察,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奇思妙想,恰到好处地引发、催生、助长,引其爆发,促其撞击,使其迸射火花,做到"让预设与生成激情共舞"。
3读的次数少一些,读的指导多一些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即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们也时常在语文课堂上看到师生"读"的分量很重,很足,"读"的形式也非常之多:朗读、默读、范读、自由读、比赛读、表演读、轻声读、小组读、个体读、齐读……但认真审视课堂上繁华热闹的多种多样的"读",学生读的次数虽然很多,但对读的指导却非常之少。如果说"读"这一课堂教学设计环节是教法的体现,那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则很难觅得踪迹。
新课标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其实,语文课的读也有技巧,这种技巧的指导是一种渗透。比如:音调的问题,速度的问题等。阅读课堂上,教师要担当好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深入学习各种读的技巧,适时教给学生读的要领,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会各种类型的读,给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如:圈点阅读、质疑阅读、精读、浏览等,不同的学习目标可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
4师(生)生对话少一些,生本对话多一些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用少量的师生间的对话引出大量的文本间的对话。
案例分析:
一位教师执教《大禹治水》的片段:
师:大禹在外治水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
生:大禹可能不想回家。
生:他不想念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生:可能是因为大禹他家里有地下通道。
(教师笑而置之)
面对学生词不达意的回答,我们不禁要作这样的反思:学生为什么回答不出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正原因?回顾教师的教学流程,我们发现,教师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环节上"走了过场",读书只是"蜻蜓点水",学生只是跟着教师设计好的步骤一步一步走,不能"入乎其内",又怎能"出乎其外"?虽然此时课文已快学完,但由于缺少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学生仍不能深入体会大禹为了帮助老百姓治水而舍小家、顾大家的崇高精神。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失败的,也是无效的。
我们把读作为学生和文本进行真正有效对话的最根本的手段,通过个别读、默读、自由读、听老师范读、看画面想象读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与文本进行自由对话、平等交流、真诚沟通。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各自生成或建构自己的认识,加深理解和体验。学生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感悟自然就越丰富。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与教师、与文本对话的内在需求,师生对话才能成为彼此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过程。
5教师讲析少一些,学生练笔多一些
语文阅读课更应让学生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并举。语文学习重要的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我们要重视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课堂小练笔的写作训练。语言训练方式不只停留在纯客观的知识层面上,同时拥有心灵的感受和理性的解读,形成认知、情感和训练内容的对接状态。因此,能否把握时机,顺势而练,便是课堂练笔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5.1在理解的深入处多练。
案例分析
在执教《二泉映月》时对"坎坷"一词的练笔:
闭上眼睛,让我们用心地去看,这些话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的样画面?你看哪,也许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早晨,阿炳在干什么?也许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黄昏,阿炳在干什么?因双目失明而撞到了什么?在破旧不堪的房子里,你看到了什么?……来把你看到的画面形象写成几句话。"
还原词语意象的练笔,使本来相对静态的 "坎坷"一词在学生心灵中被激活了,赋予了强烈的、深刻的、高妙的生命活力。"坎坷"一词的练笔,丰富了学生对阿炳这一人物视像的立体感和对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的认识,进入了"坎坷"的意象世界。深深地嵌入了学生的心灵,成为了富有活力的生命元素。
5.2在情感的共鸣处多练。
案例分析
在执教《燕子专列》以"假如你就是小燕子,
你想感谢谁?为什么?"来统领教学全程,带着孩子去品读那一个个感人的救护场面,去感受那浓浓的热爱生灵的高尚情怀,在最后讲读"告别"一段时,安排了一个写的训练。学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人物美好的情操,实现高质量的言语表达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和谐同构。
5.3主题的升华处多练。
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180-01
新课程的实施,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而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不到位,有的即使认识到位了,实践也不能很快地跟进。深入语文课堂,我们仍会感觉到如今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现象,还存在一些有悖新课改精神的封闭、僵化的现象:教师提问多,学生质疑少;内容理解多,语言揣摩少;教辅用书多,工具用书少;表演作秀多,务实创新少……
1 “用教材教”与“教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形式,它提供的是文化的素材、教学的范例、对话的话题。作为素材和范例,它是引导学生进行认知,促进思维发展,实现意义建构的载体。作为话题,它是师生进行对话和交往,实现情感沟通和人格建构的中介。因此,教学不是如何教教材,而是如何用教材教,如何对教材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创造性的使用。从教学论角度讲,“教教材”旨在把教材(课文)当成教学内容,把理解和掌握教材当成教学目标;“用教材教”旨在把教材(课文)当成生成教学内容的例子和凭借。拓展、延伸、超越、创新教材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
笔者并不反对拓展迁移,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不能为拓展而拓展,为迁移而迁移,为搜集而搜集。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辩证地处理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之间的关系,充分运用教材这个例子,把它教好、教到点子上。对例子的拓展、延伸和超越、批判要基于例子,不能盲目为了追赶所谓的潮流,那样只会本末倒置。
2 灵活发挥与预设布控
成功的语文教学课堂绝不是“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的死水一潭,而是犹如驰骋千军万马的战场,瞬息万变,既不可预设,也无法布控。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足够的“教育机智”,能像电视台的优秀节目主持人那样,沉稳从容,临乱不慌,灵活应对各种“意外”情况。而不是预先设计一套严格的操作方案,精心布设一个个思维圈套和知识陷阱,让学生顺从地往里面钻与跳,万一出现几个“出格”的,便千方百计地进行循循善诱,请君入瓮。课堂是个流动变化的动态系统,教学方案只是一个框架而已,无论怎样优秀的教师,皆不可能精确地计算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究竟会有那些“节外生枝”出现,可见随机应变非常之重要。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真诚地倾听学生课堂上的声音,尤其是谈见解、说感悟、答问题的声音;要善于察言观色,仔细观察学生课堂上的言谈举止,尤其是心灵之窗――眼睛所闪现的意味;要通过倾听与观察,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奇异的思维、闪光的思维、独特的思维,恰到好处地引发、催生、助长,引其爆发,促其撞击,使其迸射火花,做到“让预设与生成激情共舞”。
3 读的次数与读的指导
张田若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们也时常在语文课堂上看到师生“读”的分量很重,很足,“读”的形式也非常之多:朗读、默读、范读、自由读、比赛读、表演读、轻声读、小组读、个体读、齐读……但认真审视课堂上繁华热闹的多种多样的“读”,我们会发现课堂实践也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学生读的次数虽然很多,但老师对于读的指导却非常之少。如果说“读”这一课堂教学设计环节是教法的体现,那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则很难觅得踪迹。难道学生们读得都非常正确、流利、有感情,恰到好处,不需要老师的指导吗?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4 师(生)生对话与生本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然而,在阅读实践中,许多教师没有准确把握对话的实质,导致操作上出现偏差:只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满堂问答)、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分组讨论),而忽略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读书实践)。
一位教师执教《大禹治水》的片段:
师:大禹在外治水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
生:大禹可能不想回家。
生:他不想念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生:可能是因为大禹他家里有地下通道。
(教师笑而置之)
面对学生词不达意的回答,我们不禁要作这样的反思:学生为什么回答不出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正原因?回顾教师的教学流程,我们发现,教师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环节上“走了过场”,读书只是“蜻蜓点水”,学生只是跟着教师设计好的步骤一步一步走,不能“入乎其内”,又怎能“出乎其外”?
5 教师讲析与学生练笔
我们要克服课堂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顽症,重视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课堂小练笔。课堂练笔是一种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或预设或随机进行的写作训练。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的语言训练方式,它最大的特点是不只停留在纯客观的知识层面上,它必须同时拥有心灵的感受和理性的解读,形成认知、情感和训练内容的对接状态。因此,能否把握时机,顺势而练,便是课堂练笔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1)练在理解的深入处;
(2)练在情感的共鸣处;
(3)练在主题的升华处。
如果我们能运用辩证思维,从哲学的高度来看课改,我们不必因为害怕走弯路而驻足不前。让我们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热心参与教研,真心热爱语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改革我们的语文教学,努力改造我们的语文课堂,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的殿堂。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社,2007.09.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B-0030-01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基础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进行分析和思考,使他们通过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促进他们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构建趣味课堂,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小学语文优质课堂的构建。
一、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找到他们的兴趣点,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走下讲台,和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和学生共同进行知识的探究,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也处于活跃状态,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效率不断提高,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教学时,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进行课文内容的分析,提高他们从课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促进他们语文分析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不再依靠教师的灌输死记硬背语文知识,而是充分发挥探索精神,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进行阅读、分析、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文字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感受到作者要表达的深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对课文进行阅读和深入分析,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重点段落。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使学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顺利解决问题。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积极性
(一) 采用语言描述进行情境创设
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可以采用语言描述的方式,如教学《小鹰学飞》时,教师用语言给学生创设一个故事情境:在山谷中,有一只小鹰和一只老鹰,小鹰想要学飞,于是它向老鹰学习飞行的技术,小鹰很努力地进行飞行练习,小鹰最后认为自己学会飞了吗?在教师用语言描述的情境中,学生仿佛跟随小鹰一起飞行,深刻了解了小鹰在飞行时的心理变化,认识到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二)结合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在多媒体情境中,学生能通过图片和视频进行学习,能让他们产生身历其境的感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例如,在教学《大禹治水》时,由于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距很远,学生通过阅读很难理解课文。运用多媒体播放大禹治水时的动画场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对课文的分析中,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三)利用问题创设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的重点段落设计问题,用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思考,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问题提出来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究,让他们通过分析和思考提出独特的看法,促进他们语文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获得优化,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四、设计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参与热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还要进行课外拓展,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语文知识,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让他们有意识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在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能激发他们参与积极性的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大赛,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学生能从读过的书籍中选择好的故事,并流利地讲出来,在获得自豪感的同时,对其他学生起到了榜样作用;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大赛,让学生充分运用掌握的语文知识和素材进行创作,写出优秀的作文;还可以举办语文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进行充分展示,给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在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给予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并在语文课堂中积极参与,促进小学语文优质教学课堂的构建。
总之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把学生放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给他们创设活跃、开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高效进行,实现新课改下的优质教学。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44-2
随着历史新课程实施的推进,新理念、新方案在落实,在实施过程中能否真正有效直接关系着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一定要提高有效性。新课堂背景下影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预设既科学又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1.“教学的有效、无效,首先是由教学目标决定”。[1]因为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要上好一节课应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只有理解了教学目标的价值,才能根据它的价值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引领教学设计等。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要科学。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的有机结合。它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而且让学生认识历史学习的过程,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在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牢固树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笔者在制定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教学目标时,按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理解“家天下”制度出现的意义;识记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理解宗法制的内容以及其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推行宗法制的作用;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弄清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理解宗族、礼乐制度对文明建设的正面影响,激发对为古代中国政治文明做出贡献的人们的崇敬之情。
采用先了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再理解这些制度的影响作用,进而探究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来引领整节课的教学,实现有效教学。
其次,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结合实际。课程标准中《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要求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高一的大多数学生没有较好的基础知识,更谈不上较强的分析能力。主要围绕能够掌握理解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和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来设计教学目标,不要期盼学生能够把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解释得清清楚楚或者能够理解实行这些制度的经济基础。否则,学生无从谈起,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目标既决定教学设计的方向,也影响教学设计的个性”。《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目标强调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了这个目标就有了中心,在教学时就能根据这个中心梳理教学线索,组织教学活动,开发教学资源。要了解夏商周时期这些距离今天较为遥远的政治制度就要组织学生阅读文献资料、图片、产生联想、分析讨论,围绕这些来设计教学方能达到有效目的。一节没有中心的课堂教学是无效的教学,明确教学目标方能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合理使用多样的教学材料——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一节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需要预设既科学又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作为灵魂,更需要诸多的教学材料承载。历史课堂教学材料内容的选取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材料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实物等,其中能否围绕教学目标合理使用教材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它更多地承载着能否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合理使用教材要做到:1.学会整合教材。为了需要,历史教材整合需要在必修模块之间、模块内部单元与单元之间、单元内部的整合,更需要对一节教材内容的内部整合。《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笔者主要把它整合为三个问题:夏商的政治制度内容、周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宗法制和分封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便于学生形成整体认识。对于分封制可以按照实行时间、目的、过程、内容、特点、实质、作用、结果及原因来整合分析。2.学会补舍教材。课标不做要求的、内容简单的、不利于整体教学设计的内容少讲甚至不讲,由学生自己阅读。如禅让制、夏商的一套行政管理制度。由于高一学生历史基础薄弱,学习《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这课之前就要帮助学生弥补时间概念,否则学生就不能体会制度建立与人类社会发展、生产斗争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依托、解读教材,而绝对不是依赖教材。
按照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还要合理选取使用其他的教学材料,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学材料如何有效使用要取决于教学过程设计。
三、科学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抓手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明白新课程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从备课设计教学过程环节就要充分体现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关注。学生转变了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实现自主探究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因此,教学设计既要注重人文性、开放性,又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应该力求作到以学生的学习线索作为明线来设计教学环节,而把知识的线索作为暗线,渗透在学习过程中。按照两线来连接运用所选取的教学材料。《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教学过程可以这样设计:第一步,可以采用创设情境“大禹治水”传说导入新课。学生思考大禹治水有功建立夏,为什么说“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和部落联盟有什么区别?理解人类社会进入有阶级社会,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开始。第二步,引入资料:①《礼记·礼运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②《西周分封示意图》③《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夏商周时期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第三步,出示分封制下的等级结构示意图、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的树型示意图,学生合作探究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最后创设情境:“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长子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红楼梦》。
问:这段材料能反映出一种什么政治制度?
通过这样明线和暗线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个高质量的课堂导入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教师的精彩导入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迅速集中起学生的注意力,全身心地转到当堂课的学习中来。新课的导入总是建立在联系旧知的基础之上,温故知新,实现学生知识的系统化。例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开始上课时结合结束不久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中的科技奥运的成功落实引入新课,讲解在2008年奥运会上应用的新技术,以此来激发兴趣;在讲授“开环控制系统”一课时,给学生们播放一段与自动门有关的搞笑视频,提起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问:“有谁知道自动门是怎样工作的?”这类问题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激发求知欲;通过“三国演义”有关片段进行“原型与模型”知识的导入,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往往对自己身边的事物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教材中那些相对枯燥难懂的内容更换为一些更具生活化和趣味性的内容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在学习“技术与设计的关系”一课时,可以安排三名学生分别使用木锥、手摇钻和手电钻进行钻木比赛,让其他学生在仔细观察比赛过程的同时,总结出工具使用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就此展开讨论。这种“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课堂情境创设思路能够很好地把生活实际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教材知识不再陌生,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更强的学习兴趣。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学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与实际的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相适应。通用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必然要求有与之相对应的教法。传统教学方法中,启发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等相对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感到乏味和厌倦,进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为此,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推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型学习方法。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有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促成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确保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技术的两面性”的学习时,考虑到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相对较低,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学的策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资料查阅、课题讨论以及各种调查等学习活动中去,最后以小组间辩论的方式进行课题的最后总结;在学习“闭环控制系统”知识时,考虑到其难度相对较大,可以采用分组实验和讲授法来进行,同时注意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在教学过程中,为活跃气氛,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小故事,如在学习“控制的三大要素”时,给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从中总结出控制的三大要素。这种教学设计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感性认识,简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鼓励学生亲身实践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是学生比较关注和感兴趣的部分。因此,教师要设法把一些单纯叙述型知识向可操作型任务转化,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各种动手实践项目,比如在学习抗拉伸知识时,利用不同材料的纸张制作拉伸模具进行试验;利用宽窄不同的木板制作一些简易弯曲进行抗弯曲研究;利用细木棍进行框架结构稳定性的试验……充分践行“学中做,做中学”的学科教学思路,保证教学效率。同时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各种情感、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方面的锻炼和发展。
五、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育领域,它们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后,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其它学科一样,通用技术也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特点。它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大量案例以及实物信息的引用,因此,迫切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效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确保学生迅速掌握各种信息,活跃课堂氛围。以“技术应用的两面性”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各种图片以及音视频资料,进行正反对比,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当然,要想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多媒体技术,熟练掌握其操作技能,在研究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的基础上精心编写教案,制作出从主题到内容都能够吸引学生的课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适当搜集一些贴近教学主题的文字以及音像资料,进行合理整合。要明白教学设计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它只是一种外在形式,并不是最终目的。教学中要注意节奏适当,注意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确保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总之,课堂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第一阵地,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我们广大老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最基本途径,也是所有教师工作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更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高中通用技术整体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手机当初产生的时候,功能很少,仅限于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只是一个普通的通讯工具,近些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智能手机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了普及。手机智能化的同时带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手机控、低头族、游戏手等都是智能手机的负面产物。很多大学生因为迷恋手机游戏耽误了学业,很多大学教师苦恼于上课大多学生都低头玩手机,很少学生听课。很多家长担心手机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我认为,治理手机媒体的负面影响就像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发挥职能手机的积极作用。下面将结合计算机教学谈几点体会:
1利用手机媒体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如果能充分利用的手机媒体的积极作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学生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要高,另一个是网络支持要全面。目前我校学生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100%。我校WIFI对学生和教师全面开放,学生都会选用大流量手机套餐,而且上网的费用很低廉。这些都是支持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
2充分利用手机媒体的智能手段
2.1利用手机媒体搜索功能
手机媒体的搜索功能快捷方便,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学习资料的搜集、下载,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的搜索功能。在教学中我会发放课下任务和教学资源,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并通过网络搜索功能去完成课下任务。
2.2利用手机媒体的存储功能
现在的智能手机的存储能力都很大,完全可以利用它的作为存储终端,代替U盘,移动硬盘等存储工具,既经济又方便。学习资源,学习资料,作品等都可以安全保存。
2.3利用手机媒体的录像、拍照功能
现在的之能手机摄像头像素都很高,录像、照相的质量也非常清晰。因此可以利用手机媒体的摄像头功能,对教学中需要的素材进行拍照、录像。如:在制作PPT时,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以“爱”为主题创作一个幻灯片展示。学生就会可以利用手机的摄像头,拍摄生活中爱的素材。学生的创造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2.4利用手机的QQ群、微信群的通讯功能
腾讯QQ、微信的功能很全面,可以聊天通讯又可以文件传输、文件下载、文件存储。它们已经成为时下最受欢迎的通讯工具。因此教学中我会以班为单位组建QQ群和微信群。利用QQ群的文件上传下载功能进行作业的上交下载、资源的共享和学习。利用微信群聊天方便快捷的特点就行课下交流讨论学习。教师可以在QQ群里发放学习任务和资源,可以接收学生完成的作业,可以发送通知,可以对作业进行点评,可以对学生课下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辅导。这个功能应用好了,可以提高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大大提高了课内教学的效率,这样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了,手机媒体的负面影响就被消弱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5利用手机媒体APP功能实现翻转课堂
蓝墨云班课就是一款在教学中应用的一款移动教学助手,这款APP分为电脑版和手机版,可以同时在电脑上还手机上使用,学生通过手机媒体下载APP,进行自主学习,完成教学活动、考勤等行为获取相应的经验值,教师可以通过蓝墨云班课对学生活动进行管理、评价、指导。蓝墨云班课的有很多丰富的教学活动,如:测试、答疑/讨论、作业/小组任务、活动库、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签到、资源等。这些教学活动可以在课前、课后、课下应用。对于计算机项目教学改革及翻转课堂的实现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效果非常明显。我所教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为辅。这种课堂形式的转变其实是非常考验教师教学能力,如何让设计教学活动助理教改课堂是关键。我是这样设计的,课前发放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利用蓝墨云班课的测试功能进行学习检测,课上学生分组完成任务,教师进行现场答疑解决问题,师生共同完成项目。这期间可以应用云班课的签到进行考勤,利用问卷功能进行引导问题的导入,利用小组任务功能进行任务要求的发放,及项目作品的回收。课下布置课下作业及下一项目任务的预习。课下可以利用蓝墨云班课的答疑/讨论功能进行组内讨论、教师答疑。利用作业功能进行任务作品的评价。这样的课堂非常有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学习热情高涨,充分利用手机媒体APP功能助力翻转课堂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3应用手机媒体的思考
手机媒体功能虽然强大,但一定要做到合理的应用才能起到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在项目任务设计时一定要从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有趣的项目任务加上手机媒体功能的合理应用一定会呈现一个完美的课堂。学生愿意学,教师喜欢教。学生从迷恋手机媒体的消极功能转而利用手机媒体的积极功能,是我们教育者最想看到的。
参考文献:
近年来,县教育局推行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学生先学(自主探究)到教师后教(点拨)”,教学过程分为“读(学生预习)——议(学生讨论)——问(学生设计问题)——导(教师点拨)——练(学生训练强化)”五个环节,简称“先学后教”。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此教学方式固然科学有效,但在农村高中的推行却大打折扣:“议,问”这两个环节很难实施。基于农村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历史教学在教法上仍是传统的单一型,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相违背的,因为课是讲给学生听的。基于此,笔者又试用了一种对话教学:师说生思——师问生答——生答师补——师评生思的一个过程。在师生之间,在生生之间进行对话,进行交流,甚至进行片段的非正式的讨论,而不必为了形式刻意地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此种对话教学对于农村的学生很适用,对提高课堂效益也是大有裨益的,同时对课堂上教师用语提出很高要求,教师用语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益。本文欲从教学用语视角来谈谈历史教学的效益观,也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反思。
H???L?霍林沃思提出的“典型的听众分类”。他把听众分为以下五个类型:⑴行人型;⑵讨论—被动型;⑶精选型;⑷一致型;⑸组织型。这种听众分类与目前流行的三种理论流派相似:一是行为主义理论;二 是认知主义理论;三是建构主义理论。综合上述两种分类,可以发现,教师奉行的课程理论不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不同,学生所经历的思维过程和所掌握的思维方法必然也就完全不一样。“典型的听众分类”中的五种分类和三种理论流派并不存在递进的关系。理论上讲,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群体,应设计不同的方法。以下就“典型的听众分类”教学用语的运用分解如下:
一、课堂教学(教学演讲)的听众基本上属于一致型听众,同时兼有组织型听众的某些特点。从表面上看,这种类型的听众对教师来说似乎比较容易“对付”,而实际上,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之间在学习动力、自觉意识、自我约束力以及知识起点和接受能力上都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而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实际上又带有讨论—被动型听众以及精选型听众甚至行人型听众的某些特征。这是需要教师特别加以注意的。首先,必须根据对学生的熟悉程度采用针对性的教学用语;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随时注意学生听课时情绪的变化和状态的生成,借以随机调整自己的教学用语
二、要使教学用语言简意赅,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⑴抓住教材内容的实质。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教材内容有透彻的理解,否则,口语表达必然会重复、罗嗦,让学生接受多余的信息,无疑加重学生的听课负担,增加教学的无效性。因此,言简意赅的教学用语体现了教师对教材内容把握的深度。
一般说来,教师抓教材内容的实质要经历两个阶段:①对教材内容各方面的体会较为零乱,还没有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②将各个方面的体会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明确教材内容的主次,去粗取精,把精要之处贯穿起来。教师在课堂上应把握教材内容的主旨,简明扼要地交待清楚,并把自己经过反复思考才理解透彻的地方作为难点,着重提出来引导学生思考,这便是“少而精”。
言简意赅要求说话简单明了,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完全在于说得少,而在于说得精,这就要在教学中把握关键词,才能抓住教材的实质。
教学中引导学生重锤敲打,使其中饱含的思想情操溅出耀眼的火花,照亮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
总之,抓住教材内容的实质,讲得集中,讲得紧凑,引起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启发学生围绕教材的实质去听讲,即使说得稍长些,也不是违反言简意赅的原则的。恰恰相反,如果离开教材内容的中心,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即使话语不多,那也是一种多余的信息。
⑵力求避免无意义的重复。
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或者对知识重点、难点重复讲解说明,或者对关键句加以重复,这种重复起到强调重点或加深记忆的作用,这是必要的重复。
另一种重复是毫无必要的重复,这往往造成教学用语的堆砌、繁冗和臃肿,成为用语的累赘。毫无意义的重复有两种常见的情况,一是相同词句的重复;二是使用不同的语句重复表现一个相同的意思。
⑶剔除口语杂质。
教师用语中的口语杂质主要是指滥用语气词以及使用口头禅。
综上所述是笔者教学过程中的不成熟的想法与点滴教学反思。历史教学反思就是历史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对教学过程与环节的思想和行为重新审视,对其合理性、成败得失进行思考和判断,使学生获得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理性思考,以寻找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并在随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使课堂教学活动不断趋于优化,从而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确实,如果有人能把反思提前几十年,那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美国学者波斯纳把教师的成长归纳为经验加反思。一个人或许工作几十年,但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几十次重复而已。可见,反思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学反思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故反思之。
参考书目:1、《中学历史教学法》, 于友西, 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