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家长教育

家长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2-11 00:27: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家长教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家长教育

篇1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80-02

1 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能跑会跳的儿童,从懵懂的少年到立志奋发的青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牵动着全家人的心思、寄托着全社会的期望。从古至今,家庭一直被视为儿童成长最重要的环境之一,而家长则被公认为“孩子的第一任导师”。根据美国当代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JamesLColeman)的观点,儿童的成长过程需要经济资本(主要通过对学校教育的投入来表明)和社会资本(家庭和社区内的社会关系)的投入。其中,社会资本对儿童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将教育对象聚焦在孩子身上,忽视了家长是否具备基本的家庭教育素养这一基本前提。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由于缺乏信息渠道、自身教育素养不足、角色定位不明确等多方面原因,很多家长未能掌握科学、正确的育儿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发展。于是,在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家长教育开始成为笔者关注的对象。

1.2 家长教育的涵义

家长教育指社会针对作为成人的家长或即将为人父母者所实施的一种教育活动。其形式可以是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实施的场所可以在学校、社区及网络等,目的是让家长了解自己的职责,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由此可见,家长教育的涵义不同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往往是家长对子女所进行的有意或无意的教育活动,其受益者为子女。而家长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家长本身,实施者是学校等社会机构,内容是关于真实生活中的家庭常识与教子技能。由于家长的教育素养是家庭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影响因素,可以说,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1.3 我国家长教育概况

在我国,家长教育常常以“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得以展开。学校作为家长教育的主阵地之一,目前主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校开放、家访等途径实施家长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无论从理论的深度还是实践的广度来看,目前我国所进行的家长教育活动尚处于初级的阶段,存在着诸如校方权威主导、家长参与热情不高等一系列的问题。笔者希望从不同的视角来重新思考家长教育,并借鉴国内媒体的优秀经验以提出改善具体教育实践的若干建议。

2 分析对象的选择

《超级家长会》是上海电视台的一档家长教育脱口秀节目。笔者通过查找相关信息,确定了将其作为分析的对象,选择的依据有以下三点:

2.1 节目定位

该节目的口号是“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也就是说,该节目并不是儿童节目,而是一档以家长为主要收视群体和学习者的教育类节目,关注的是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

2.2 收视率

衡量一个节目是否受到的重要指标便是收视率。该节目从2011年8月开播,当年的平均收视率为0.64%,2012年则取得了1.4%的平均收视率,增长了118.75%,且至今一直收视表现稳定。这表示家长群体愿意长期观看节目接受“教育”。

2.3 民众支持度

节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可以从受观众支持的程度显现。以微博发言为例,@尔***妈妈:“儿子要求我学习《超级家长会》,好声音只能让位了!”@子萱**初三要努力:“奶奶在看新闻综合频道的《超级家长会》,我默默地听了,发现青春期的表现全部中枪”……可见,家长和学生对其抱着支持的态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节目贴近生活现实、取得了实施家长教育的良好效果。

综合以上表现,《超级家长会》作为一档新颖、严谨、非娱乐性的教育类节目,取得了很好的收视率,并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广泛支持。本文希望能分析并借鉴其成功之处,为家长教育实践注入新的灵感。

3 家长教育实践之新启示

笔者通过多维度的分析调查,得出以下五点对于家长教育实践的新启示:

3.1坚持广泛视角,提供全面的家庭教育知识

《超级家长会》的节目内容十分丰富,对于我们开展家长教育有着借鉴意义。在儿童身体发展方面的节目包括“宝贝睡好觉”、“长高的秘诀”、“保卫眼睛”、“吃早饭啦”、“我爱运动”等;在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节目包括“挑战孤独”、“和孩子们谈谈性”等;在儿童兴趣及习惯培养方面的节目包括“谈琴说爱”、 “劳动最光荣”、“有礼走遍天下”、“理财小达人”等;在儿童安全方面的节目包括“上学路上”、“安全保卫战”等;在儿童学习方面的节目包括“注意力集中”、“小小班干部”、“新陪读时代”等;涉及其他一些教育现象的节目包括“家有二宝”、“学国学的孩子”、“小留学生你准备好了吗”等。

笔者认为,始终坚持多方面广泛的视角,是《超级家长会》得到了众多家长支持和关注的重要原因。家长所关注的子女抚养问题未必仅仅集中在学习上。因此学校在进行家长教育时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家长的不同教育需求提供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知识。

3.2 关注热点实事,科学优化选题

《超级家长会》的一大特色是关注教育热点人物事件和家长所关心的教育话题。譬如在2012奥运期间推出了《运动小达人》系列节目,邀请体育明星家长乐靖宜、马良行等人和家长们交流如何让孩子爱上运动的心得。节目还于2013年王亚平太空授课之后邀请了杨利伟与家长学生面对面,交流如何坚持并最终实现梦想。这些活动都引起了比较好的社会反响。

对于家长来说,谈理念容易陷入说教,教育的故事也都是一些平淡的小事。因此,家长教育要想吸引更多的家长,就要更科学地选题。首先要确保主题是家长感兴趣的,然后就是要能带来足够的、有启示性的、有服务性的信息,最终是不仅要做教育话题的追踪者,还要做教育话题的发起者。

3.3 适度推广,激发家长学习兴趣

《超级家长会》有着多种有效的推广手段。该节目常常把当事人请到现场。譬如大家对“鹰爸”这种教育方式既关注又困惑,节目就说服“鹰爸”带着孩子和家人一起来家长们进行分享和讨论。同时还经常进行组合式的推广活动――到社区里进行线下推广、经常到学校进行小观察员的海选、把节目视频传到网上以及把节目中出现的议题作为论坛的议题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吸引力。

笔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长教育实践活动是一种需要推广和“营销”的活动,可以借鉴以上这些推广途径――可以邀请学校中的“明星家长”与大家分享经验;同时还可以发挥网络的作用,建立班级和学校的家长教育专区或论坛,通过各种形式吸引家长参与学习和讨论。

3.4 拓宽参与群体,扩大教育影响

在《超级家长会》节目中,有来自不同学校的校长、名师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专家参与话题的讨论,他们可以为家长提供专业的教育理念和信息。此外,这档节目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档以儿童电声乐队Live伴奏的电视谈话节目,并同步推出“超级小观察员”的评选活动。这样便可实现专家的指导、家长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孩子视角的多元观察相结合的综合效果。

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指导者对于家长进行的教育活动,继而家长再对其子女进行家庭教育,以上是一个独特的“教育链”。也就是说,家庭教育指导者对家长所产生的教育影响最终体现在子女身上。因此,我们在进行家长教育的时候,不得不将子女的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只有将所有参与群体包含进来,才能真正提高社区家长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和有效性。

3.5 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家长参与层次

杭州大学刘力教授将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层次分为形式上的参与、人际的参与和管理式的参与,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迁移到家长教育实践之中。家长作为学习者,目前大部分参与的层次还停留在形式上的参与,这种参与比较被动和表面化,由学校作为权威主宰着教育活动,家长往往缺乏积极性。《超级家长会》中的家长和名师专家在亲切、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指导,家长可以实现人际的参与,提高了学习效果。

根据诺尔斯(Malcolm S. Knowles)有关成人学习者特点的关键假设,作为成人的家长有着独立的人格及自我概念、丰富的人生经验以及及时运用知识的学习倾向性。因此,家长教育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接受程度和意愿。在进行家长教育时,不能强制或一味地说教,而应该尊重家长的主体地位,将其人生经验作为学习资源加以利用,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4 结语

《超级家长会》作为一档热播的教育类电视谈话节目,对于在学校、社区等场所推进家长教育有着许多值得借鉴的方法。然而,我们不能仅停留在模仿的层次,而是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有针对性的家长教育。

参考文献:

篇2

家长工作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点对于每个班主任来说都有足够的认识。之所以谈再认识,是因为在当前新的社会环境下,家长参入学生的管理的比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

1. 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期望值发生了变化。已从过去单纯的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转向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过去,家长见到老师询问的第一句话多是孩子最近的学习成绩;而现在,家长遇到老师询问的内容则比较广泛,如涉及到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兴趣爱好、发展趋向等。

2. 家长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过去见到老师,“希望老师对孩子严格管教,甚至在校不听话就打”。现在则希望老师教育孩子的方法要合法。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方法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尤其教育学生的言行不能像过去简单粗暴,而应合乎教育法规。

3. 学校召开家长会也由以往的教师说家长听,变为教师家长双向互动。以前开家长会一般是班主任的独角戏,家长希望知道的只是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今由于家长素质的普遍提高,不少家长与班主任交流时提出很多关于教育学生的一些可行措施。在会上,家长、教师双方交流和学习,使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通过这样的家长会班主任、家长更容易捕捉到怎样才能教育管理好学生的最佳教育契机。

4.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预示着班主任工作中心一些做法也要相应做一些调整。目前社会的急速变革,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教育工作也不例外。比如现在跟学生讲艰苦朴素、讲我们小时候的事,学生会不以为然,甚至不屑一顾。这就说明环境变了,我们教育也要与时俱进。

二、家长工作的内容

(一)调查研究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行之有效的家长工作一定源于深入调查基础之上。多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要搞好家长工作的调查研究,就要做好二方面工作:一是分析学生,二是摸清学生的家庭情况。

1. 分析学生。分析学生就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动向,要在学生身上找问题。有些问题比较浅,一看便知。有些问题就隐藏比较深,近期还没有表现,但却有爆发的可能。比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得到的欣赏多一些,普遍有着很强的优越感,往往这类学生心理抗挫能力十分脆弱,一旦心理防线被突破,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我们全面的了解学生心里动向,不仅要了解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心里动向,更要了解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心里动向。找到困扰学生发展的问题,就要分析其症结所在。要找到这些问题的根源一定要考虑家庭因素,这就为我们的调查学生的家庭情况,提供了一个方向。

2. 学生的家庭情况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情况。首要了解家长的类型: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物质刺激型以及科学民主型。其次还要了解家长本人的受教育情况、性格特点、价值取向等深层次问题,以便做家长工作时有的放矢。

(2)家庭生活环境。这类因素有家庭成员的构成、经济情况,成员的教育情况等。例如曾经有个辍学的学生,其放弃学习的首要原因并不是厌学而是姐姐辍学。如今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辍学的原因有许多不是经济困难,而是家庭对学生的管理不够,因此这方面原因也是不容小觑的。

(二)开好两个会

开好“两会”是做好家长工作的重要的一个环节,两会即:主题班会、家长会。

1. 一个成功的主题班会要有三个步骤:班会前的准备、召开班会、班会后的贯彻实施。

(1)班会前的准备,是班会成功的前提条件。准备应注意以下几点:班会主题、班会时间、以及班会内容相关材料等等。同时参与人员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可以邀请辅导员老师、家长代表、优秀毕业生等作为嘉宾。

(2)召开班会的过程顺利与否是班会成功的关键。首先,选取1至2名班委作为主持人,好的主持人是会议成功的重要保障。其次,根据已有材料让同学思考、交流看法,每小组同学都要发言,进行辩证,最后形成班会决议。如召开主题班会“关爱父母,从现在做起”时,首先围绕“妈妈,让我以身挡死神”(情感读本2002.8)这篇文章展开。文章讲述的是母女俩以生命相依托,在母亲查明患重病的关键时刻,处于临近高考的女儿杨蓉毅然决定:休学再捐肝,以自己弱小的身体为母亲挡住死神,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情感生命之歌。随后班主任作为特邀也讲述了与母亲的情感动人故事。由此各组互相交流,去挖掘激发在自身的动人故事每组选取典型实例进行发言。第二次,由主持人所有的同学的发言,并倡议每人写下感恩父母的话,献给父母表达敬意。最后,班委会选取同学们写下的最具代表性的表述,将学生的情感、思想汇聚一处,达到预期效果。

(3)班会的贯彻实施。在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后,就是落实会议精神的重要阶段。依上述班会为例,班委会将班会的决议张贴上墙以警醒同学,另一方面班委会应制订相应的考核机制、选定评比小组,并根据决议制定的行动细则提醒同学们的行为。比如,每天回家为父母做了什么事?态度如何?语言又如何?同时班委会还应制定评分表,让家长给孩子的表现打分,让家长知道学生在校、在家应怎样做,为后面的家长会做铺垫。

2. 家长会。开家长会一般也分三步实施,即家长会前的准备、召开家长会、落实家长会。

(1)家长会的前期准备。第一,提前通知会议时间和会议内容。目前多数家庭是双职工家庭,家长的时间比较紧张,为能让家长全身心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中,与会时间和有关会议内容必须要提前告知家长。第二,参会嘉宾的选定。不定期地邀请学校领导参与家长会,介绍本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发展历史,以及他们对教育更具有前瞻性的见解。

(2)家长会的过程。首先是请校有关领导讲话,目的是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学校,进而为学校的教育出谋划策。其次是班主任详细介绍教育情况:执教理念即运用双向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感恩师长;班级管理方法即素质教育、主动引导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渗透一定的挫折教育。最后是让每位家长写下对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自己教子心得,这些都是促进班主任工作改进、提高的好做法。例如,家长反映了学生身体生理上的问题,班主任就要在学生的某些活动给予特别照顾。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因此利用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3)落实家长会。家长会是帮助班主任了解每一位家长的最好方式,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指导家长怎样管理好孩子,并且会后可以让他们承载着某项教育活动去实施。比如,顽皮的孩子不听家长话,那是因为他们沟通不够;经常撒谎的学生有,可能是家长对待孩子也不够真诚;单亲的孩子比较孤僻,那是爱的缺失。凡此种种,班主任需随时与家长保持电话联系,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让家长时时刻刻参与到教育孩子中去。

(三)家校活动保持常态化的互动状态

这项活动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请个别家长到学校来,二是教师要主动到学生家中去。

篇3

1、第一种继承式。

孩子总是在模仿父母的行为,即使在长大成年之后,童年生活也会在潜意识中留下深深的印记。如果对自己的成长结果满意,对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大致认同,那么不妨从模仿开始,继承父母的教育方式,将之作为教育风格的基础。

2、第二种个性式。

人难以长时间违背自己的个性,如果自己是个严肃的人,那么可能会觉得和孩子谈笑有些勉强;如果平日随性不羁,那么也很难在孩子面前摆出一副严母的面孔。从自己的个性出发,找出最合适的教育风格,才能长期坚持,做到亲子教育的一致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1 无证上岗

大家知道,无论做什么工作,正式上岗之前,都要实习,都要取得从业资格证。唯有“家长”这个教育人的极其复杂的工作,未经学习、实习,就已上岗,对于从事这项工作的目的、意义、方法、性质、原则、特点不甚了解,仓促上阵,无证操作,势必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2 自我提拔

“长”,在中国社会,那可是很重要的,部长、省长、县长、局长、校长、班长、组长……俯拾皆是,可是他们的任职,都有一定的程序,履行一定的手续,是在某一方面做得比较好,有建树,有经验,有能力,经过业内人士认可,上级部门任命的。我们“家长”呢?都是自己“任命”,自己“提拔”的,生下孩子就成了家长。其实生下孩子你只是父母!父母不等于家长。父母是血缘的范畴,家长是社会学概’念,所以,我们很多时候的所谓“家长会”,叫“父母会”会更贴切。

3 目标不明

曾经做过调查问卷:“您教育、培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回答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说:是为了升官发财;有的说是为了将来找份好工作;有的说是不能再像父辈那样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有的说是为了社会发展……其实教育培养孩子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孩子未来生活的幸福。

4 无处学习

篇5

教育孩子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则处于辅助地位。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原则,在具体施教过程中,对于所谓的“双差生”,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多用鼓励的方法促使其进步,而不要动辄就请家长,尤其是频繁地请同一位学生的家长来学校。

有一位学生学习成绩很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又忙于生意无暇顾及。虽然老师经常对他进行课外辅导,但收效甚微。于是,老师请来家长,向其汇报孩子的学习情况,请家长协助。家长答应了,但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学生的成绩仍然没有进步,老师又请家长,这次家长是请了几次才来。这位家长一见到老师,劈头就问:“孩子来上学,你是老师,三番五次地找我们干什么?我自己要是能教育好孩子,还要老师干什么?”弄得老师很尴尬。当然,这样的家长毕竟是少数,但如果老师多发挥些主动性,多从自身找找原因,或者是变请家长为上门家访,岂不是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交谈时不卑不亢,互相尊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长的思想状况和身份地位也日渐复杂。他们既有国家干部、老板富豪,也有平民百姓和草根,但无论其地位、身份如何,在老师面前,他们都只是学生家长而已。老师在家长面前,也只是其孩子的老师。因此,老师与家长应当处于平等的地位,诚心诚意地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学生李某的父亲是某单位的领导,一天李某与同学玩耍时,不慎将同学的手臂造成骨折。班主任在处理此事时,将李某的父亲请到了学校,与其商量为受伤的学生治疗的问题。与李某父亲同来的还有一位同事,到办公室就介绍说:“这是我们单位李科长。”班主任老师微笑着说:“家长的职务我早就了解了,不过今天我请的是李某的家长来解决孩子的问题。”老师巧妙的回答,把自己置身于同家长平等的地位上。随后,他有理有据的同家长谈话,恰当地解决了问题,也赢得了家长的敬意。

三、讲究“请”的方法,注意谈话效果

篇6

当代中学生具有以往学生所没有的鲜明特征。他们敢于肯定自己,也敢于否定自己,勇于探索,崇尚民主,崇尚自我;视野开阔,具有全球意识,平等意识极强;不看重门户,瞧不起徒有虚名的人,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喜欢在竞争中展示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参与性较强,自信心也较强;与老师、校领导能坦诚对话;自主意识觉醒,自尊心极强,极渴望成人尊重他们;中学生的理想具有时代特征,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中学生锐意进取,立志多学知识本领,将来在社会中大显身手,实现人生价值,为祖国现代化的实现贡献力量,这是他们比较好的一面。某些学生只想毕业后赚大钱;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未来梦想中存在大量极不实际的幻想,个别学生甚至为这种幻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针对中学生的种种特征,家长应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下面我分享自己观点。

一、从思想品德教育抓起

思想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思想、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孩子应该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孩子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孩子遵守社会公德,增强社会责任感。让孩子通过不同途径多了解国内外的历史人物,学习其中人物好的方面,做到优而吸之,劣而弃之。家长绝不能钻入学习成绩的牛角尖,单纯追求孩子的成绩而忽视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及自身其他方面的成长,要正确引导孩子堂堂正正地做人。

二、逐渐培养孩子的求知信心

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让孩子懂得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不要不闻不问,不要责怪孩子坏的学习习惯,应引导他们纠正,重新树立信心;引导孩子养成“不耻下问”的习惯,独立思考,善于分析难题等;教孩子学习知识要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不要死记硬背,“读死书,死读书”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对将来的一生和事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孩子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才能茁壮成长。

其次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求知的一种反映,家长不仅要尊重和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而且要主动挖潜孩子的好奇心。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要耐心、确切、简单地给予答复,并引导孩子通过读书、思考寻找完美的答案。随着知识的积累,孩子渴望认识新的事物,探求新的知识,久而久之,孩子的好奇心就演变成强烈的求知欲。

再次要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和学习毅力。孩子的兴趣广泛了,求知范畴就扩大了,知识经验随之增多了。家长在引导孩子学好课内知识的同时,还要设法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和爱好。帮助孩子妥善安排好做作业和课外读物时间,选好书籍指导阅读,逐步提高读书兴趣。家长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多看、多接触大自然和社会,扩大生活范围,增长见识。学习必须有恒心,重要的不是一两天,而是天天如此,要坚持不懈。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要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对孩子的微小进步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深受鼓舞,提高兴趣,增强信心,要把握好尺度,不要过分夸奖。孩子考试考得很好,家长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不足,引导孩子找出不足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新的要求,“谦受益,满招损”。孩子考得不好,要找出原因,帮助孩子总结教训,增强孩子的信心,促使孩子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

三、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

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在家庭教育中易被忽视。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坎坎坷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家长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家长要多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引导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给孩子讲述“勤劳是良好的美德,懒惰是万恶之源”的道理,不要学习古代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的陈蕃。还要培养孩子树立勇于面对挫折的信念,学会随机应变,只有不畏风暴的海燕,才能在广阔的海洋上自由地展翅翱翔。

四、加强交流,和孩子做好朋友

篇7

“你怎么不向老师告状?”

“老师批评他,让他对我说‘对不起’,我说‘没关系’。”孩子说,听完孩子的话,这位年轻的母亲一反常态地吼道:

“真没出息,对不起算个啥?你怎么不打他?”

“打人不是好孩子。”孩子噘着小嘴说。

这位妈妈使劲把孩子一推,厉声喊道:“蠢货!记住,以后谁要打你,你就打他……”

篇8

2.重视静态联系而忽视动态的交流。

3.重视幼儿园与家长的互动却很少建构家长之间的互动平台。

以上几点也充分体现很多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及其家长还是没有适当的平台进行家园互动、家长之间的互动,而这些家庭恰恰是迫切需要教育帮助的群体。正因如此,我尝试采用家园共育有效新模式——家长沙龙,是能有效补充上述不足的一种策略,在此提出来与大家共享,希望能成为家园共育的有益补充。

一、家长沙龙的模式

家长沙龙活动是家园共育的一种活动形式,以主题问题进行争论与交流、比较和衡量、选择与实践为内容,家长、专家畅所欲言达到某种共识、有所收获。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先成立家长沙龙,来促进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最终达到共育幼儿。

1.能根据家长所需,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在以往的家长会,我都会有设置一个专题讨论环节,而设置这个专题我是没有根据家长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制定,所以当我抛出某个问题时,家长是不太感兴趣的,很拘谨,很被动。但由于我邀请了本班心理咨询师周晓青家长为本次活动主持人开展第一次家长沙龙会,这位专家家长马上根据家长的需要,设计家长调查问卷,还设置了意见环节,让家长畅所欲言,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在开展家长沙龙会之前的前期工作明显有了很大的收效,不但让老师从问卷中了解了很多,同时能针对家长的兴趣点和需要设定家长沙龙会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为成功的家园活动建立了最初的平台。

2.能及时回应家长育儿困惑,提高实效性。目前幼教行业我们在家园共育的任何一个环节中,通常都会普遍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往往做到了开头,却没有做到坚持性和固定性,自然家园共育就没有起到有效性与实效性。而近年我们开展了家长沙龙活动至今已坚持二年了,并受到家长的积极参与和肯定,其中最受家长认可的是家长们很踊跃反映他们的育儿出现的问题与困惑,心理咨询师周晓青专家主持人及时做出回应,并将整个活动信息内容以及文字进行整理,发送到幼儿园的社会网站上与大家共享,让没能抽空出席的家长也能从网站上了解,学习;参加的家长也将自己的感受、收获写出来与家长们共享,真正体现家长沙龙会的实效性与意义。

3.家长沙龙会让家长真正参与进来,能成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日常组织家园教育活动时,我们都对组织家园教育活动深有体会,通常我们教师为主导,家长很被动,其实想深一层,原因就是整个活动没有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其中,没有让家长们树立主人翁意识。要让家长有自主的意识,让家长们充分了解到自身在家园教育中的重要性,在自己孩子成长阶段的重要性,而且还要让家长身临其境,参与到其中的组织和策划中。如组织本次的家长沙龙中,从组织、策划、实施和最后的总结收获环节都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让家长参与到其中,成为主导。家长们讨论,集思广益,并且进行发言。准备所需要的物品。在交流反馈时,我们也是将主持棒交到了家长手中,由有教育经验的家长,是专家的家长,从自己的教育角度与其他家长交流,互相交流,互补所长。

4.形式多样的家园活动,家长更乐于参加。在一次与家长聊天中,获知家长有这样的抱怨:我们家长很忙,难得抽时间接小孩,顺便想问问班主任,关于我孩子在园的情况,但总是见老师太忙了,也不好意思打扰老师,对孩子的了解我们作为家长通常只能在家园通知栏、飞信、校园网上获知,所以对班上要配合老师的工作我们不太清楚,对孩子在园的情况,我们也不太清楚。对于家长这样的抱怨,当时给我第一个反应是:难怪我们每一次布置的亲子作业,都会让家长产生完成“任务”的心理,这不利于家园共育的开展。针对以上家长抱怨,于是我们将每一次的家长沙龙会主题和计划都会张贴出去,让家长进行了解,同时按照计划一步步实行,真正落实到位。并且在征求家长意见后,采取了资料的收集、家长教育经验的共享、小组讨论、记录分享、互相陈述观点、家长发言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围绕我们的主题开展,让家长看到了一次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家园共育活动。

5.家园共育,让家长真正有所收获。如果家园共育的活动,对家长没有触动,对幼儿的教育没有引起反思和改进,那我们的家园共育也就失去了目标和最终的宗旨。如何让家长在家园共育中有所收获,如何让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达成一致,这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在家长沙龙中,由专家家长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在活动的总结部分可分为家长发言和专家发言的两个部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家长们都表示有所收获,并且将这些经验和收获记录下来,展示在校园网站上。在活动结束后,我们还向家长发放了意见表、反馈表,家长们普遍反映这样的“家长沙龙”真的让他们有所收获。

6.家园共育能适时适当地开展。家长们有十分繁忙的工作,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如果家园共育过多,家长们会产生倦怠,这也大大打击了家长们进行家园共育的兴趣。教师最好对于家园共育的工作有个整体的规划和计划,这样会避免问题的出现。如我们开展的家长沙龙活动集中是一个月开展一次,并且严格控制活动的时间,把握好活动的度。

二、以我班展开的家长沙龙活动为例:

【开展家长沙龙会方案】

邀请心理咨询师:周晓青

设计2010年学期学年度家长调查问卷

《“家长养育问题的调查问卷”回馈表》

在本学期“家长心理沙龙”活动开展之前,为了能更全面、深入的对本班家长的需求有所了解,特设此调查表,希望能借此有个客观的反馈,更好的指导本班开展相关的心理沙龙活动。

调查问卷发放时间:2011年3月14日

调查问卷回收时间:2011年3月15日、16日

中一班共有学生39人,发放问卷38份,回收有效问卷共30份,其中男生15份,女生15份。本次调查问卷基本情况如下:

第2题,关于孩子主要的抚养人:

第3题,亲子关系:

第4题,养育问题矛盾集中的地方:

第5题,家长最关心的养育问题:

注:情绪管理是大家普遍最关注的话题,其次是行为培养和社会交往能力。

第6题,从沙龙活动中收获:

此外,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家长们获取育儿知识的途径多为报刊、网络和朋友,其次是书籍和电视。沙龙活动的开展时间则希望两周一次和每月一次的家长,几乎各占一半。对于活动的形式则各有所好。

建议:

1.本学期的沙龙活动对象,依旧针对本班学生的父母开展。

2.活动主题:如何化解养育中的重重矛盾;揭开情绪的神秘面纱——如何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做个守时的宝宝——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交朋友——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主题的开展,将注重把理论知识、个案分析和操作方法有机的结合,不仅带给大家启发性的思考,同时给予实践性的建议,让家长们获取阶梯型的帮助。

3.活动时间:每月一次。

4.活动形式:以小组讨论和经验分享为主。

5.沙龙会进行的方式:主持人昕一妈妈开始主题——提出案例——家长提出问题或说感受——以咨询师的角度对案例进行咨询——孩子与家长的对话——总结。

【家长论坛】

《眼泪也需要释放!——感动于“揭开孩子情绪的神秘面纱”》

在解读孩子情绪的背后,妈妈解读自已了吗?进行疏导的时侯,妈妈负面性质的东西抛离了吗?面对孩子,妈妈你的表达、你的表情准备好了吗?是的,眼泪有时也是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当你无助时、当你压抑时,为什么不让自已这一刻也是个小小孩,找一个自我觉得安全的肩膀或地方,痛痛快快的把那埋藏着多少忧虑、紧张、委屈的眼泪挥洒出来,或许这就是最直接最容易的自我释放!

“你现在什么感觉?”“说不上来,很无措”。

“妈妈,我害怕,该怎么办?”“没关系的,妈妈不会批评你。”“但是我还是怕。”“妈妈现在也找不到方法,我们慢慢用时间来解决”“那要到什么时侯呢?”妈妈的手指在不安地转着,低着头,“该怎么办,该如何是好?”。就是这一瞬间,这一画面,仿佛看到了小孩的疑问得不到答案而无助,那份惊恐,多想让你依靠,那行眼泪多想为你擦拭,多想拥抱着你说:“孩子,没关系的,我们可以一起去面对它,虽然妈妈也会有不懂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尝试去找方法解决它,别怕。”不觉间,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在为着孩子而流泪,一个小小的身体,所产生的紧张、焦虑,要如何去承受?在为大人而流泪,所产生的愧疚、彷徨,我为之焦急,多想这一刻你抬起头挺起胸,不为什么,就为了第一个成为孩子信心的支柱!

妈妈,孩子坚强的后盾,当你焦虑的时侯,我给你安抚;当你无措的时侯,我会尝试和你一起寻求一个解决的方法共同进退;当你彷徨的时侯,我愿做一个倾听者给你鼓励。在你心中早已建立起来的安全避风港显得是那么的可靠、温暖。给一个拥抱,“孩子,别怕,有妈妈在”。就算再大的困难,在你心里或许都可以不是大问题,因为有着妈妈的支持和信心。

《努力弥合育儿理念和方法的差别》

有幸获选参加中一班的“家长心理沙龙”,受益匪浅,在此与大家分享。

本次沙龙的主题是“如何化解养育中的重重矛盾”。首先,大家自由发言,讲述自己家庭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引发的一些矛盾,主要是夫妻之间以及两辈之间在育儿理念、方法上的不同导致的矛盾。自由发言结束后,昕一妈妈采用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方法,分析了这些矛盾的根源:大人们在潜意识里对控制权的争夺。大人们都希望自己在育儿方面拥有话语权,并希望看到控制权产生的结果——孩子亲近我、听从我。但是,大人之间育儿理念和方法的不统一,以及对控制权的争夺,可能会导致两个后果:孩子要么无所适从,不知谁对谁错,不知道听谁的才好;要么左右逢迎,区别对待,钻大人的空子,牵着大人的鼻子走。

昕一妈妈以自己的职业敏锐,触及了一个普通人不太注意的领域——潜意识,仿佛用柳叶刀突然划开人的痛处,让人亲眼目睹疼痛的根源,从而产生疗救的决心,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

我相信有些家庭在养育中的重重矛盾,的确是源自大人们在潜意识里对控制权的争夺。不过,我觉得这个问题仍有另一面不容忽视:假如这些矛盾并非出自潜意识里对控制权的争夺呢?

其实,即使因养育孩子而产生矛盾,我们仍要看到矛盾背后的共性:我们都很爱孩子,都希望孩子好。出于这一点,我们都特别在乎自己的育儿理念能不能在现实中得到贯彻,特别担心亲人的错误育儿理念和方法教坏了孩子。因此,日常生活中其它的矛盾,我们都能忍受,都愿意作出让步,但在育儿方面,却可能会半步都不肯让,这也许无关控制权的问题(因为在生活的其它方面会忍让),而真的是切实担心孩子的未来。

因性格气质、生活阅历、文化教育、对新知识新观念的接受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几乎没有哪两个人在育儿理念和方法上会完全达成一致,夫妻之间尚且不同,两辈人之间就差别更大。即使我们约定在孩子面前不要因育儿理念和方法的不同而冲突,但在实际做法上的差别,已经足以让孩子迷惑。

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尽量弥合这些差别,争取采取一致的口径和行动。即使不能在多数细节上达成一致,也要首先在大的方向上达成一致。

在这方面,我非常感谢我太太作出的努力。我妈妈在育儿方面比较传统而严格,而我太太和我则比较现代而自由。为了弥合这些差别,太太主要有这么两招:

首先,在其它方面争取我妈妈的好感,把自己当成是家婆的亲生女儿,工作再累也要帮着做家务,平时有事无事都跟我妈妈拉家常聊天,天南海北地说各种奇闻趣事,我妈妈生病时更是尽心尽力,因此,婆媳关系还是挺不错的,这就为在育儿方面争取老人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其次,在愉快聊天、心情舒畅时,拿一些育儿方面的案例来讨论,包括自己成长过程中对父母养育方面的感受、她哥哥成长过程中与父亲的冲突、亲戚朋友养儿育女的成败得失、书上网上看到的一些典型案例等,在讨论这些案例时,伺机灌输一些现代的育儿理念,解答老人的一些困惑。某个案例一时没有一致看法并不要紧,以后另找其它案例来谈。

我太太这样坚持做了好几年,成效还是不错的,虽然在一些细节上,婆媳间仍会有差别,但在育儿理念的大方向上,我们全家是比较一致的。我也看出我妈妈帮我哥哥带小孩与帮我带骏骏有着明显的差别,在打电话回老家时偶尔还劝我哥采用我们现在的方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果愿意在弥合育儿理念和方法的差别上作出努力,相信会收获到丰硕的成果。

《爱、释放、互助、理解——沙龙会有感》

就像老朋友见面一样,没有束缚、没有芥蒂,见面的一句“你好!”中一班今年的第一次家长沙龙会在充满温馨的电脑课室拉开了序幕。和以往有所不同,主持人昕一妈妈采用了“众说纷纭,百花齐放”的论坛方式,与会的每一个家长都参与了进来。每一位爱心满满的爸爸或妈妈都围绕着“家庭不同成员之间育儿矛盾”的话题展开讨论。一方面是自己的爱人一方面是养育自己的长辈,在面对相同的一个孩子时却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

孩子是家庭的纽带,但有时又是战争的导火索。就是这样一个像精灵一样的产物,我们所有的人想去爱,去保护。可是谁的方法是对的,又该怎样去面对问题。每一个家长都在释放着矛盾和无奈的情结。昕一妈妈用心理学的专业眼光解读了不同角色面对孩子时的不同心理诉求。其实,没有谁对谁错,只是我们都没有找到一扇可以兼顾所有的大门,我们的内心有防备,有不解,有怨言,更有委屈。面对家人的种种,也让自己不再那么累,我们要学会放松。因为不管怎样没有一个人会希望我们的孩子受伤害,而孩子针对不同人的不同表现也并不是喜欢谁或不喜欢谁,只是一种面对情境时真实的情感流露。我们不能强加给孩子善恶美丑,但我们完全可以引导或是一起探讨,这样的结果对孩子是终身的而不是暂时的。因为引导和探讨的过程,孩子的意念变为了主动,他们能更深刻的理解问题找到答案,也因此他们会牢牢记住,会试着去分析问题。

在家长的心里,孩子是无助的。而在家长沙龙会上,我却感到家长的无助。我们这些爸爸妈妈,其实在老人的眼里又何尝不是孩子?所以我们不是“胜斗士”。我们也需要用孩子单纯的世界解救自己,用互助的心情和孩子一起成长。理解万岁!

再次感谢中一班的沈老师、陶老师、邹阿姨给孩子创造快乐的幼儿园生活,感谢热心的昕一妈妈带来的精彩心理探寻沙龙会。感谢紫娟妈妈为沙龙会带来的美食,感谢每一位家长真诚的分享,谢谢这一切爱的传递!谢谢女儿,因为你我可以成为最幸福的妈妈!

大班级家长沙龙活动问卷调查反馈表

在本学期“家长心理沙龙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大一班壮昕一妈妈进行了一次全体大班家长的问卷调查,目的是根据家长们关心的话题来确定本学期的沙龙主题及主要内容。下面是昕一妈妈对全体大班家长的问卷调查进行全面分析,情况如下:

2011年上学期学年度大级家长调查问卷

广州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各位尊敬的家长:

你们好!伴随着孩子升入大班,家长也将面临一些新的养育及阶段性问题。为了本学期的“家长心理沙龙”活动能够带给各位更切合实际的帮助与支持,我们特设计此调查表。恳请您能认真阅读,并协助完成下列相关问题,谢谢!

1.孩子的年龄___,性别是:A.男B.女

2.孩子是否独生子女:A.是B.不是

3.此阶段,您最关心的话题是:

A.父母和孩子幼小衔接阶段的心理准备 B.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C.如何提高孩子的专注力D.如何培养孩子稳定的情绪E.如何让孩子更好的融入集体/新环境F.日常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G.搭建家长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渠道H.其他

4.学习方面:

A.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B.加强孩子专注力的培养C.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D.课堂纪律的行为养成E.能自己主动完成作业F.克服对学习的畏难情绪G.书写、阅读习惯的养成H.是否需要提前教写字、算术I.其他

5.自我管理能力:

A.做事主动,不拖拉B.记得老师交代的事情C.学会收拾自己的学习用品D.不挑食E.有良好的作息习惯F.其他

6.情绪自控能力:

A.能有效表达情绪B.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C.有挫折承受力D.其他

7.社会交往能力:

A.能体会他人的感受B.能延迟满足C.愉快地融入集体生活D.培养团队意识E.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F.其他

8.性教育方面,您主要的困惑是(可多选):

A.是否该谈及B.如何给出合适的回答C.孩子从没问过D.其他

9.请简要评述一下您的孩子:

非常感谢您的参与,我们将妥善保管好相关资料!谢谢!

一、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3份,其中大一班共40份,男生19份,女生21份;大二班共33份,其中男生9份,女生24份。

二、问卷分析:

1.第3题和第8题为多选题。【根据每个选项选择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呈现家长集中关心的话题。】

第3题:此阶段,您最关心的话题是:

A.父母和孩子幼小衔接阶段的心理准备B.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C.如何提高孩子的专注力D.如何培养孩子稳定的情绪E.如何让孩子更好的融入集体/新环境F.日常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G.搭建家长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渠道H.其他

结果显示:大一班关注话题:B、F、C;大二班关注话题:B、C、F。

第8题:性教育方面,您主要的困惑是:

A.是否该谈及B.如何给出合适的回答C.孩子从没问过D.其他

结果显示:大一班关注话题:B;大二班关注话题:B。

2.第4、5、6、7题为排序题。【根据每道题目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下表仅列出了最重要的前2项。】

第4题:学习方面

A.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B.加强孩子专注力的培养C.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D.课堂纪律的行为养成E.能自己主动完成作业F.克服对学习的畏难情绪G.书写、阅读习惯的养成 H.是否需要提前教写字、算术

第5题:自我管理能力:

A.做事主动,不拖拉B.记得老师交代的事情C.学会收拾自己的学习用品D.不挑食E.有良好的作息习惯

第6题:情绪自控能力:

A.能有效表达情绪B.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C.有挫折承受力

第7题:社会交往能力:

A.能体会他人的感受B.能延迟满足C.愉快地融入集体生活D.培养团队意识E.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结果显示:第4题:学习方面大一班最关注A、C;大二班最关注A、E。第5题:自我管理能力大一班最关注:A、B、C;大二班最关注:A、E。第6题:情绪自控能力大一班最关注:C、B;大二班最关注:C、A。第7题:社会交往能力大一班最关注:C、E;大二班最关注:C、A。

结果分析:两个班的家长最集中关注点非常一致,即:学习方面A: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自我管理能力A:做事主动,不拖拉;情绪自控能力C:有挫折承受力;社会交往能力C:愉快地融入集体生活。第二关注的重点则不太一样。

三、本学期的主题家长沙龙会计划如下:

1.时间安排:每月一次,一学期共4次。

2.沙龙主讲:大一班家长壮昕一妈妈(周晓青)、原广东中大职业培训学院心理咨询项目主任、广东中大管理咨询学院特聘心理讲师、广州市第二少年宫特殊教育部特聘心理咨询师、广州臻和心理教育咨询机构创办人、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

3.主题安排:①做自己的主人——培养和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②自我打造绅士和淑女——孩子日常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③小猫钓鱼(心理版)——如何提高孩子的专注力。④和卵子的悄悄话——孩子性教育的启蒙。

【家长论坛】

《害怕挫折的孩子》

还记得《狮子王》里的辛巴吗?那个被爸爸高高举起,宣称“你就是森林之王”的小狮子。爸爸极大的满足辛巴正常的自恋,使得它内心充满了自尊和自信。但是,现实而残酷的动物世界,在它目睹并经历了弱肉强食之后,才终于得以成长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森林之王。我们往往会抱怨:“现在的独生子女,真的是缺乏挫折锻炼,一点儿事都经历不起,将来可怎么办呀?”殊不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随着自身能力的增强,一方面希望能证明自己“的确了不起”;一方面又因生理的不成熟而被阻碍着,现实中充满了挫败感。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增加他们的挫折教育,而是通过和孩子玩耍或竞技,教会他们学会根据实际调整目标,使得目标既能够满足孩子的好胜心,又不至于太容易达到。从而减轻孩子在挫折中产生的自卑感,真正成长为一个自信乐观的人。

《宝宝不听话》

从宝宝开始第一次说“不”,到宝宝越来越不听话,我想说:“恭喜你,你的孩子的自我意识正得到发展。”一个能说“不”的孩子,表明他正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在用一个否定的方式尝试着证明自己和别人的与众不同。独立的个体理应有独特的思考,“不听话”那就请先问声:“为什么呢?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吗?”个人认为,鼓励孩子勇于表达、善于表达,相比于培养一个只会服从,屈从权威的孩子而言,其教育意义更加深远。

《为什么孩子不爱叫人》

一、对方不是孩子喜欢的对象;二、孩子当时正被负性情绪所包围,无法再顾及其他;三、此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还难以体会对方的感受,反倒更关注自我的内心体验;四、同样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难道不管吗?非也。孩子不叫,爸爸妈妈主动叫。教育的力量重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嘛。

《面对不回应父母的孩子》

假设呼唤孩子十声,对方也毫不理会,父母被激起的绝对是一种被漠视的愤怒感!声调的提升却无法换来孩子的回应。抱歉——你们不在一个频道上。走过去,握住他的手臂,让四目对视,一字一句地告诉他:“亲爱的,我现在有话对你说,请听好了……听清楚了吗?请复述一遍。”让孩子在投入的玩耍中转移注意力,有效的方法便是强行插入,阻断原本的行为。时刻注意调频,步调一致才拥有了沟通的前提。

【家长的疑惑】

晓文妈妈的疑惑:一下午接小朋友放学,走到转弯处,听见一小学生男孩和妈妈的对话,男孩:妈妈,我要买玩具。妈妈:为什么?男孩:不是说我表现乖就可以买玩具的吗?妈妈有点严厉的语气接着说:为什么乖就得买玩具呢?那岂不是天天都得买?然后男孩渴望的眼神露出了无奈和不开心。或许在我们很多的家庭教育中,可能会用物质的奖与惩去处理这个表现的好与不好。甚至到了小学中学,大人也许会说:如果你考了100分,我就买什么给你,我就带你去哪儿玩等。有时姐弟也会问:如果我们做得好,会有什么奖励呢?做妈的会反问:你觉得需要什么奖励呢?为什么要奖励?他们或许会回答:因为我做得很棒吖。“哦,是哟,这次是表现得有进步,但我觉得不一定要奖励的吧?”“现在要买东西奖励的话妈妈可能会没那么多的钱哦”“那等妈妈你赚了钱之后就奖励我们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按照小朋友后来的表达有时会是一个玩具、一个零食)好不好?”“好吧”。孩子的这个要求可能会在一段时间之后换成一个小惊喜又或许是我压根就不答应有奖励的承诺。这样适合吗?如果说小孩表现好了就给奖励,这会只是迎合家长的要求而做吗?那会是表面的一种乖现象吗?我们工作的时侯,如果上司说:你完成了这个任务,公司将会给你一个奖励,这个奖励或许是升职、或许是加薪、又或许是分红,那作为员工可能会拼命地去完成。当然这是社会现实的一个竞争所需的局面,但在小孩的教育当中,奖励教育是一定要的还是偶尔要的?满足孩子?鼓励孩子?还是其他?

【专家的解答】

壮昕一妈妈的解答:关于你谈及的话题,我个人有几点想法,想与你一同探讨。首先,从孩子的角度而言,为什么那个男生会提出“妈妈,我要买玩具”这个要求呢?无论从教育的角度,还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孩子行为的形成势必都有一个历史的过程。或许父母在过往的教育中就曾这样暗示或直接许诺过孩子。“如果你认真做作业”;“如果你今天在幼儿园没有被老师批评”;“如果你乖乖睡午觉”……当家长希望自己所提出的要求能被实现的时候,往往采取的做法是简单而直接的——满足(或剥夺)孩子的兴趣或需求。所以,以上所有的要求势必都将带着一个预设的结果:如果你认真做作业,妈妈就带(或不带)你去吃麦当劳;如果你今天在幼儿园没有被老师批评,你晚上就可以(或不可以)看动画片;如果你乖乖睡午觉,爸爸就给你买(或不买)个玩具。

孩子正是在这种方式下寻求着自我价值的体现。当物质的回馈成为评价孩子自身价值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反思——在孩子形成自我价值、自我认可的过程中,家长做的回应是否恰当呢?我们为孩子提供了怎样的评价标准呢?

其次,从家长的角度而言。正是成人不经意的总是采用这种行为奖惩的方法,渐渐的引导,并强化了孩子形成这一思维定势,即“表现好就该有奖励”。孩子认为这些“理所当然”的要求,反过来却令家长感到“意外”。“这孩子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斤斤计较的?不能再这样纵容孩子了”……家长习惯将这些行为上升为道德问题,而不愿再去探究其形成的背景与原因。我们不愿承认这是自己无意识教育的失误,而本能的将责任归咎于孩子对物质的贪婪和过分要求。

篇9

    每当孩子调皮或犯错误时,很多家长都会不自觉地用诸如“不要你了”等话恐吓孩子,让孩子因害怕而“就范”。也有的采取冷落的办法,给孩子“冷脸”看。长期这样恐吓、冷落孩子,孩子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敏感、恐惧等反应,甚至有可能导致发育不良、智力低下以及神经衰弱、偏执、强迫等症状。

篇10

0~6岁:不愿意输在起跑线上

“什么都可以省,就是不能在孩子身上省。”

生下了孩子,一切负担还只是刚刚开始。

0-3岁,也就是出生后到上幼儿园之前。

在生活类费用方面,一般孩子一岁之前吃奶粉比较多,也有“母乳+奶粉”混合喂养的,纯母乳的孩子在大中城市比较少,0~3岁孩子要“吃掉”4万元左右。还有其他生活费用,比如请阿姨照看,每个月2000~3000元,0~3岁这三年间差不多就要10万元。现在的家长还很重视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0-3岁的孩子在教育上大约至少要花费数万元。

再看看3~6岁这一幼儿阶段。

第一块也是最主要的费用是幼儿园的教育支出。按公办幼儿园中的“一级”幼儿园或“示范”幼儿园的收费标准计,差不多每月2000元,三年幼儿园的费用至少要6万元以上。

还有一块就是家长带孩子出门的休闲娱乐活动费用,再加上孩子在家的生活费用,算下来,中等情况下,3-6岁孩子总花费8万元左右。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贵在民办学校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虽然是“义务教育”,这九年间学杂费支出很省,但家长的支出并不少。

如果是上公立学校,目前国家已经取消了学杂费和课本费,每月只需支付少量的午餐钱,以及必要的文具、作业本、参考书等费用,和民办学校相比,费用要低得多。以上海地区为例,民办小学的学费大约在3000~5000元,民办初中的费用基本都超过了6000元,有些甚至达到了8000元。如果从小学到初中毕业都读民办学校,花费也不少。

高中三年:补课和购物费用占大头

15岁~18岁,孩子进入高中学习。

以上海地区高中为例。如果孩子中考顺利,考上了公办重点高中,那么恭喜家长,一般每学期学费只要1200~1500元。如果选择寄宿,也就2000元一学期,而且不用交昂贵的赞助费。三年学杂费五六千元。如果是考入民办高中,则费用还要高。

同时,高中的学习竞争更为激烈,因此学生都要参加各类校内、校外的补课,三年也要好几千元,甚至上万元。高中学生对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兴趣和需求,也比初中孩子要高。

念大学费用主要由家长出

在中国,绝大部分人的大学教育和大学期间的生活费用,都由父母支付。只有小部分家庭实在因为家庭困难,会申请助学贷款,大学毕业后个人偿还。而中国高校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普及面较低,仅靠考取奖学金,通常远远无法应付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用支出。

篇11

子很难沟通的情况下,我给家长打了电话,说明孩子经常迟到,影响了班级的成绩,希望家长能够让孩子早晨提前出来,不要迟到。家长一方面表示早晨堵车很厉害,另一方面也表示尽量克服困难。

没想到的是,在和家长沟通后,这个孩子连续4天又迟到了。当学校值周广播总结上周的成绩时,因为这个孩子连续迟到,我们班被扣了4分,结果那一周的成绩我们班为不合格。听到这个成绩,学生们都非常生气,尤其是因为这个孩子的连续迟到造成的扣分,使学生们更加愤怒。广播刚刚结束,全班学生都纷纷指责这个学生,但是这个孩子不但不羞愧,反而笑嘻嘻地看着大家,好像在故意气大家。面对这种情况,我觉得要教育孩子必须要从“教育”家长开始,也就是要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于是,我和年级的其他老师进行了一番商量,大家一致认为,既然家长对老师的提醒置若罔闻,我们就从另外的渠道想办法,借助学生的是非感和荣誉感来提醒和教育家长。

于是,我找来班级的中队长,让她代表全班同学给这个孩子的家长打电话,把同学的意见反映出来,并对家长提出要求。当天晚上,中队长按照我的要求给那个孩子的家里打了电话。这样做的效果很快就显示出来了,在接下来的一周里,这个孩子一直没有迟到。这让我感到很欣慰:看来这个方法还是很有作用的。

没想到,刚过了几天,这个孩子又开始迟到。这一次,我把孩子迟到的原因彻底调查了一下,发现问题还是在家长身上。原来,孩子的爸爸因为怕孩子早晨吃不饱,要求孩子把早饭吃完再走,而又不适当提前一点准备好早餐。也就是说,家长明明知道孩子会迟到,但是因为当时没吃完早饭,所以就把是否迟到放在了一边,无形之中无视学校的纪律,给孩子带来了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孩子经常迟到,以及对遵守纪律产生了无所谓的态度,关键原因在于家长的认识和影响。

二、案例分析

从这个案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孩子的问题一定会从家长的身上找到原因。孩子出现的问题,有的是孩子自身的问题,有的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但是屡次迟到、在和家长沟通之后还没有成效,就一定是家长的态度和认识上出现问题。由此让我感到,现在做班主任工作,一方面要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要在关键问题上和家长达成一致,“教育”家长先行,才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取得成效。

现在的家长和以前的家长有很大的不同,总是认为孩子的身心愉快比纪律和规章制度更重要,自己孩子的利益高于一切,对学校和班级的一些纪律不屑一顾;对教师的提醒和教育行为几乎不怎么在意。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和家长积极进行沟通,让其理解并尊重学校所进行的一些必要的教育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发动学生,利用现实中集体的舆论力量,来“教育”家长。从第二个方面来讲,这种所谓的教育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够从真正教育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为孩子的成长和未来考虑,可能教师的工作会更好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