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学生高考自我总结

学生高考自我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22 07:21:5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学生高考自我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学生高考自我总结

篇1

在学校领导的统一组织下,本学期我们班在学校常规管理检查评比、各项竞赛活动及学习风气方面都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现将一学期的工作的自我总结如下:

一、密切课任教师间的关系、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为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我经常主动地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学生课堂表现,特别注意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以便课后及时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了增强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实效性,我经常与课任教师一起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并邀请课任教师共同完成教育学生的重任。

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美好品质,为国家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

我在班级开展了“寻找我们身边的活雷锋”、“哪些行为我们应该唾弃或改正”、“你最崇敬的人是谁?”“你以为人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等活动。利用班会课要求学生对上面提出的问题进行不断地讨论,通过讨论不断地澄清学生思想上的模糊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我还充分利用校会、校内或校外的偶发事件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

三、加强班级管理、深入了解学生,全面深入地做好班级工作。

我班是复习班,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差,他们来自全县十多个学校思想非常复杂、学生思想压力也非常大,没有形成良好的班风。为了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一方面我每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娱乐活动,以此放松学生紧张的心情。另一方面我还经常利用课间、中午、晚饭后等时间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学生排优解难。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会。由于跟班勤、管理方法得力,班级风气很快步入正规。在学校组织的各项管理检查评比中,我班的成绩总是名列前矛。

四、积极开展好两课、两操、活动,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习效率。

篇2

从今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统计分析可知,高考试题整体特点是“结构比例合理,强调稳定性;控制试题难度,体现公平性;立足主干核心,注重基础性;坚持能力立意,凸显综合性;展现思维过程,倡导探究性;强化图表运用,突出学科性;关注社会现实,彰显实践性”[1]。今后的高考命题思路会坚持能力立意,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高考地理考虑到中学教学实际,以地理教材为基本内容,以考纲及其说明地理部分作为基本依据,以新课标为方向命题。教师在学习时要“纲本对照”、“纲题对照”,同时,要研究新课标,研究教学,研究“两题”(高考题和训练题),其目的是领会命题意图、思维过程等,准确获取其考查的知识能力目标,建立分析高考试题思维模式,把握高考新动向。

二、转变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高考命题已经从以“知识立意”为主导转向以“能力立意”为主导。它不仅是高考命题的准则,也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指南。因此,教师要坚定基础意识,强化能力意识,牢记学生意识。虽说高考考题在书外,但理在书中。复习时,教师要以考纲为统领,整合教材,构成框架,既要用好用足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引导学生绝不猜题押题,以不变应万变。

教师应把握《考纲》提出的考核目标中的四大高考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审题的重要环节,“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是决定考试水平的关键因素,“描述和阐述事物能力”是前两种能力的结果,也是其程度、水平、能力的表现,“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处于最高层次。教学中教师应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的教能让学生乐学,但不要迷信自已的讲,多倾听学生的心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探究地理问题,对地理重体会、有思考、会运用。

三、强化学法,指导能力训练

1.创新教学,注重学法指导

(1)经验传承。在高考复习教学之初,以往届考生有效复习方法的心得为例,结合自身多年复习经验感悟,与学生交流高效学习方法。如关注地理时空、地理要素的差异性与关联性,养成良好的地图学习习惯,学会从地图中发现知识,学会正确的区域分析思想,形成科学的地理观念,强化比较法、归纳法的研究,勤于实践等。让学生先学通法,用通法引领复习,在复习中实践通法。

(2)引导总结。在高考复习中,有机渗透点滴学习方法,让学生注意领悟,多思考“我怎样学习”,如“如何判断各种类型的地图和地理统计图表,如何从各种资料中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优化,如何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等。多总结、摸索适合学生自己的求实灵活的地理学习方法,理清解题思路,形成准确而简洁的书面语言,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3)专题交流。复习区域地理之前,以“好的方法是成功的捷径”专题讲座形式与学生探讨总结高考地理(总)和区域地理(分)学习方法,强调分析区域特征的思路与要点。

(4)临场指导。临近高考,关于方法论最后一课,略论临考之法,强调高考时要镇定自若、通览全卷、但求少丢、处变不惊……培养临场能力,让学生充满自信,稳操胜券。

2.加强练习,培养学习能力

(1)选(设)用妙题,力求新颖。精心选择(设计)习题,力求立意新颖、独到,难易适度,设问巧妙,具有梯度,启迪思维,训练“信息获取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习题中注意设置激活思维的情境,并用好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贴近生活实际,巧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注意对好题可以“一题多用”:学生做好题并订正讲评、引领学生对该题的命题思想进行剖析、考前再体会以发现题目背后所蕴涵的学科思想。

(2)广开思路,促进练习建模。笔者曾大胆尝试,在今年“全国十城市教研协作体高考研讨会”献课“比较类综合题答题思维建模”专项复习时,秉承“以生为本,激趣激思激情,追求激活的富有生命力的美丽课堂”教学理念,用“审美化地理教学”模式指导教学;据所授课题需要,采用“展示好题(教师)―尝试解决(学生)―暴露问题(学生)―发现问题(师生)―纠正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师生)―提炼有效解题策略(师生)―思维建模达成共识(师生)―对点突破提升能力(师生)”教学策略。其间笔者不断激发学生在判断、推理时抓关键词,广开解题思路,帮助纠正错误、巩固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整个课堂学生角色有序转换(即应试者―评卷者―命题者),教学达到。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答题、命题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3)用好地图,培养多向思维。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显性和隐性地理知识,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考查学生地理核心能力的主要手段。在练习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好各种类型的地图,图文结合,图图、图表(文)转换,以图导学,引导学生多视角识图、绘图,培养读图技能,学会对地图信息加以分析运用,提高读图能力,提升地图意识,培养地图素养。

教学中可采用“正向思维(抓课本重要概念、原理、公式,抓图表,抓知识内在联系,扎实掌握课本知识)―逆向思维(所学知识倒过来想,结论与条件可否对换等)”培养,训练学生脑筋急转弯,增强应变能力,特别是当习惯性思维束缚头脑时,逆向思维有可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采用“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培养,既在解题中进行多题归一训练,使学生在学习中多寻找知识点背后的内在联系,又训练学生对典型习题能一题多解,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思维。

3.吃透命题,及时做好讲评

(1)评前充分准备。讲评要有典型事实、有数据、讲出道理。因此,需做好统计(可按错误类型、错误或遗漏点、错误率等),正反典型材料收集整理,详细分析工作(特别注意分析命题意图、导向价值、侧重点、相对难易程度、不足、常见错误或问题及其原因和努力方向),确立讲评主题,把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整合,设计讲评教案,使讲评有所侧重(重难点、地理能力、解题技巧、错误原因等),提高讲评效益。

(2)创造参与机会。一堂成功的讲评课,教师应给予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可采取分小组先组内学习后大组代表交流的小组合作式,教师引领与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相结合,自愿与指定相结合,并可提出讲题要求和限定讲题时间,人人参与、相互倾听,在合作、质疑、分享中学习,培养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采用多种方法。讲评倡导自我发现、自我总结,重视创新、研讨多样化思路及方法等,可用学生问题展示(以题带面,对学生存在的系列问题进行归类、并用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实例现身说法)、试卷考点串联(学生对发放的试卷只写相关考点、延伸考点,不具体答题)、解题思维记录(学生记录整理解题思维,课堂表达对该题的理解过程)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剖析问题的效率,引导学生拓展思路。

篇3

在近年我国高考中,学生答题不规范现象越来越暴露出来,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太差,规范化答题已成为现在教学和学生普遍关注并应及时解决的大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分析。

一、在高考复习中,学生答题不规范的表现

首先,专业术语运用的不规范,表述模棱两可,甚至完全错误。比如“人民民主”非要写成“公民民主”,“经济效益的提高”非要写成“利润的提高”,这一类错误是识记不清导致的。其次,不使用专业术语来答题,随意改编,如课本上是“国家职能”,偏偏写成“国家做事”,这是记忆不准确造成的。再次,所答非所问,这是属于审题失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危害最重。如题目明明要求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来作答”,结果答案却是从政治常识方面解答,答案也非常正确,但就是不得分。最后,答题表述不清,没有条理,不简洁。会答但写不对;答对了几条,却没有答全;虽然答全了,但洋洋洒洒一大堆,没有找准采分点。这一部分丢分的学生最多。究其原因,表象上是学生答题技巧太差,文字表达能力不过关,归根结底,是学生的主要知识结构搭建得不好,很多遗露点,而教师陈旧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被动学习是其更深一层的原因。

二、在高考复习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规范化答题的要求

教师在平日的考试中就要让学生熟记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专业术语,使用政治学科的专业术语进行答题。如哲学常识中的一切从实际出发,量变、质变,实践,等等;经济常识中的通货膨胀、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等;政治常识中的国家职能、共和制、依法治国和和平外交五项基本原则等。学生在使用专业术语时,一定要做到准确、科学和严谨,不能把“人民民主”写成“公民民主”,一定要做到一字不落。另外,在阐述问题时,还要注意语言文字的逻辑性、完整性和条理性,一方面要做到语言精练准确,另一方面要注意答全考查点,最好能分条来列举答案,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答案接近参考答案。

三、在高考复习中,教师要对学生答题规范化进行策略上的指导

1.要想规范答题,学生首先要建立全面的学科知识框架。

这个框架要包含政治学科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先存好货。要想构建如此庞大的知识框架,教师一定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构建知识框架,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所学知识灵活掌握,在解答题的时候才会如是提取答题点。

2.引导学生建立以学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答题的针对性、逻辑性和条理性。

在高考复习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在讨论中提高自身的学科思维能力,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经验教训,并对答题中出现的不规范化的问题及时点拨,等等。

3.教给学生规范化答题的方法和技巧。

篇4

复习前,一定要认真学习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明确提出了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凡是偏离大纲的偏题、难题、怪题均可放弃,节省时间与精力,树立信心。

2009年高考数学命题将遵循“来自教学大纲,不拘泥于大纲”的原则。应用型和能力型试题的考查力度会加大,单纯知识记忆型的试题会减少。应用题的出处会更贴近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变化。将坚持“入口易,深入难”的命题原则,分层设问,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更大的思考空间,更加注重对考生创新意识的考查。

复习时,一定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巩固和提高。

二、回归课本,探寻高考命题影子。

回顾近四年高考数学命题,有一个惊人发现:理科约98分左右,文科约110分左右,都可在教材中找到命题的影子,甚至有的就是由例题、习题引申、变化而来。

高考命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一定要抓住“课本”这个根本。建议考生利用好课本,重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然后加以引申、变化,做到举一反三。训练中,一旦理解题意后,应立即思考问题属于数学哪一学科?哪一章节?与这一章节的哪个类型的题目比较接近?解决这个类型的题目的方法有哪些?哪个方法可以首先拿来试用?

对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函数、不等式、数列、几何中的线面关系、直线和圆锥曲线及新增内容中的向量、概率统计、导数进行强化复习。

三、做题重归纳,不搞“题海战”。

要学好数学,各种类型题目的训练是必须的,但绝对不能搞“题海战”。理解了10道题的收效要大于匆忙做100道题,做题一定要强调效果,不要做了也不理解,甚至不知道是否做对。

一道题在手,要主动思考“我怎么想,该如何下手”。待老师讲解时,要对比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会走弯路。及时进行自我总结、归纳,不能做一题丢一题。

四、加强运算能力训练

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80%以上的考分都要通过运算得到,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明年高考对运算能力的要求会更高。

有学生平时喜欢用计算器,结果一上考场,本来凭较好的数学直觉和快速反应能力即可获解的题目,最后硬是算不出来。

建议考生平时强化运算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在做解析几何时,对于直线与椭圆、直线与双曲线的有关问题,涉及大量计算,考生在平时一定要独立、完整、准确地做几道此类题目,克服畏难情绪。

五、三种复习法”,学会说数学。

如何合理复习?介绍三种复习法。

1.及时复习

每天课后,通过阅读课本和整理笔记完成两项任务。第一,深抠理论,主要指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深抠主要弄清四方面问题:①理论产生的背景和过程。比如为什么提出这个概念?定理是怎样发现和证明的?公式是怎样推导的?②理论适用的条件。比如什么条件下这个理论不能用?③理论的结构特征。如数与式子、图形和命题的结构特征等。④理论的本质与功能。比如要透过形式看本质并关注功能。第二,深抠例题。怎么做的?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还能怎么想?

2.单元复习

每个单元讲完后,做单元复习时完成三项任务:整理、串联知识点;归纳单元理论的基本思想、中心课题和数学方法,使理解更深入;筛选单元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以便以后复习。

3.考前复习与考后总结

合上书把单元的理论系统及其内涵从头到尾说一遍,说不下去时,打开书看一看再继续。再把单元复习整理过的中心课题、数学思想和方法照上面的办法说一遍。最后把典型例题和习题分析一遍或者做一遍。考后总结成功经验和失分原因。

六、互动问答

家长:请问备战数学竞赛会不会影响高考?多做卷子会不会有收获?

篇5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指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教育要为改造社会生活服务,教育与生活紧密相关,生活决定教育,只有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脱离了生活就不是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作文要精批细改,以此衡量一个老师作文教学的好坏,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一方面加重了教师负担,导致千人一面的结论性评语出现,抹杀了学生个性化的创作成果,严重挫伤了学生创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以教师的评代替学生的写,这就如同一个短跑运动员,光有教练的指导而没有运动员的跑的实践,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现在高中作文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写的东西不是自己发现的,而是间接从老师或他人口中获得。他们是被动的接受者,而这往往影响他们的积极性,也时常出现一些脱离真实生活,脱离自我的虚幻主义,形式主义的文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脱离了实践的写作,往往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难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而高中作文教学在高考紧张的节奏下往往忽视实地观察、自我总结这些实践的内容。

(二)、作文教学注重模式训练,过于程式化

现在学生作文少有创新,过于程式化是“当前作文最大的弊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地,盲目地,违心地屈从老师的“教导”,默默地拼凑“遵命文章”’,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严重受挫,写作文个性和创造能力受到遏制。尽管教师把作文知识讲得多么的透彻,从审题到结构,从语言到布局,教师用大量冗杂的信息占据了学生时间和头脑,妨碍了对相关信息的理解和融会贯通,也不利于培养作文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还是纸上谈兵,倒不如偏重于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一点实践。这要求我们教师加强对写作教学的研究和对学生写作的引导,把原大纲详细的分年段要求整合到新课程标准之中,教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

篇6

一、加强教师责任感,保证复习教

学正常进行

崇高的责任感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是取得学生信任的基础,只有教师把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并且学生为这种投入感动且自发学习的时候,教与学的双向交流才能正常进行,被教育者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者的示范和训诲.

二、找准基点,对准学困生,提高

教学质量

实践表明,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是学困生.对学困生,我们主要依靠“三多”(多提问、多指点、多鼓励)和“五时”(备课时想到他们、讲课时针对他们、批改时面对他们、辅导时找到他们、表扬时不忘他们)进行拉、帮、带.同时,要保证优生的复习.

三、加强学法指导,减少无效劳动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变学会为会学,是教学观念的一种根本转变.教学的根本任务并非单纯地让学生学会某些知识,其中包括教授学习的方法和思考的方法.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期间,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将自己今后一生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学到手.就拿化学来说,每月发表的文章数以千计,即使把每月发表的文章读一遍,半年时间恐怕也不够,这就迫使我们对学生进行指导,教会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在复习中,我们应重点突出一个“导”字,让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探索知识,在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强化思维活动.

四、精心组织课本知识,善待外

来题

单元复习课不能是知识的单纯重复,更不能是教师的灌输加题海.我们需要的是创造性的复习,我们要努力培养和充分相信学生自我总结知识的潜能.在复习工作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对于课本知识,要求学生必须经历一个由厚到薄,再由薄到厚的过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规律性知识、应用性知识和特殊性知识,最好同时形成对习题的评价能力,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但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也要求教师兼容并包.必要数量的习题是复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习题重在质而不在量.有人统计,复习中演练过的习题有60%是重复的,有300个左右题目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复习内容并能取得理想效果.所以,教师应严格把关,有选择性地选用习题,争取把学生负担减小到最低限度.

五、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心理

辅导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着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各方面都即将成熟,又尚未成熟,这是一个心理多变的时期.学校、教师、家长都对学生寄予很高的希望,学生也为自己树立了奋斗目标,在趋向目标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产生应试焦虑,我们应正确认识和估价学生的心理焦虑,适时地给予鼓励、指导.此外,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职业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角色意识,减少焦虑的诱因,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六、研究高考,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在当前情况下,回避历年高考试题导向作用是错误的.高考题是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它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围和重点,又展示了题型和特点,是复习教学的重要参考.我们都应认真研究高考题的特点及变化趋势,使复习做到有的放矢.此外,还要充分发挥考试说明的主线作用,突出高考题的示范作用,以此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树立高考信心,稳定考生情绪,保证复习的完成.

七、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增加课堂

篇7

进入本校的学生基本都存在英语基础差或者英语严重偏科的问题,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大多数学生面对大量的词汇,无所适从,到了高三就更能体现出其薄弱之处。如何在高三进行有效高效的词汇复习教学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对学生自主能力以及个性学习的培养,或将是一种较好的解决途径。笔者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一、遵循记忆规律,提高复习信心。

众所周知,思想决定行动。本校许多学生都为记单词而苦恼,要么记不住,即使记住了,很快又忘了。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词汇的学习就失去了动力。进入高三复习之后,面对那么多的没有记住的单词,他们明显地感觉到吃力,虽然努力地背单词,但却难以坚持下去。于是他们就抱着反正在写作中也用不上几个单词,在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中可以“蒙”、“猜”的心理,索性就放弃了词汇的记忆。因此,笔者在进入高三的初期,和学生进行了一定沟通,向学生解说了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指出词汇学习是一个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需要不断复习巩固,减少学生因记不住词汇而产生自卑或放弃心理,重新树立学生的信心;大家一起努力,对词汇进行多次反复复习巩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去学习,只要比原来多掌握一些,都是进步。因此,一定要树立信心,坚信有付出肯定会有回报,长期坚持、不断反复肯定能够有效地提高词汇能力。

二、立足《考试说明》,定位复习范畴。

对于本校的高三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词汇量少,高一高二所学的词汇甚至是初中所学的一些基本词汇已经忘得一干二净,而新课程教材中所出现的部分词汇超出《考试说明》范围,让学生对照单词表去记忆词汇就显得浪费学生精力时间。“没有词汇控制的词汇教学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会令学习者无所适从的。”(赵勇、郑树棠2003)因此,笔者指导学生立足《考试说明》,排除超纲词汇,使自我词汇复习更有成效。

1.在《考试说明》下发之前,笔者在进行课文的复习过程当中,按照上一届的《考试说明》,将每个单元中所出现的考纲词汇圈出并告知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极个别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对于超纲词汇按自己的能力掌握,大多数同学掌握考纲内的词汇,少数基础薄弱学生在反复回顾原先学习的高频词的基础上掌握单元中所出现的高频词。

2.在《考试说明》下发之后,学生自己先进行初步了解高考范围,进行自我总结,圈出考纲中所出现的不认识的词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查阅字典,将该生词的常见意义标注在旁边,或自己将生词抄录在自己的生词本中,同时也抄录意义。而后,笔者在每次早晚读时会随机随时抽查学生,根据被抽查对象的《考试说明》,检查其掌握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相应的提高。

三、“出入”教材,优化复习效果。

教科书是落实《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各项要求的核心材料,是它们的具体体现。对于本校这样的学生,高三阶段的复习更不能脱离课本,更应该回归到书本,回归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落实上。笔者在第一阶段的复习中,从课文中将含有重要词汇的句子截取出来,帮助唤起学生原有的记忆,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又让学生学会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词汇,更好地掌握词汇的运用。例如,笔者在复习必修1第二单元讲解recognize时,把高中阶段教科书中所出现的含有本单词的句子都摘录下来(这点特别感谢教研室的课文整理),让学生进行了多次语境的复习。

(1).Although many Americans move a lot, they still recognize and understand each other’s dialects. (1-2r)

(2).Even when they wore sunglasses or beards people recognized them. (2-5ul)

(3).When Darlene Coulon from France came dashing through the door, she recognized Tony Garcia's smiling face. (4-4r)

(4).John was presented with his award at a ceremony which recognized the bravery of ten people who had saved the life of another. (5-5ul)

三、活用考试真题,减轻复习负担。

篇8

一、高一高二早作准备

自主招生和保送生招生英语试题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无从下手、无法准备、望而生畏,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备战方法,我们一样可以事半功倍地在高校自主录取考试英语考场上笑傲群雄。

应该说,很多学校高一高二时往往忽视自主招生考试方面的积累。但由于这两种考试对英语的词汇要求都较高——达到大学四级甚至六级水平,在阅读、完型、写作中经常成为学生参加该类型考试的主要障碍。因此英语尤其是词汇方面一定要早作准备,从高一高二基础年段开始做起,不断积累,临场时才能做到水到渠成,信手拈来,在阅读和完形填空中顺利答题。

对英语教师而言, 在临考前也应在方法上给以一定指导,如基本的构词法,了解常用的前缀、后缀等。有了基本的构词法知识,可以帮助解答词汇题,也可以帮助猜测阅读中遇到的生词。还有,两种招生考试的阅读中有不少考察学生是否理解作者的态度,这类题的比例要大于高考,考生可以总结表示人物态度的词语,比如:positive, negative, optimistic, pessimistic, indifferent, neutral等。

二、高三应多关注时事、热点

今年在以北大为首的几所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英语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中就有几篇是和时事有关:如乔布斯去世后苹果公司的走向、欧债危机、医疗改革等。据参加北大自主招生回来的同学说,由于他平时常看报纸,这方面的内容比较熟悉,因此做题时只是大致浏览一下文章便开始做题,比别人节省了好几分钟的时间。要知道,英语阅读理解篇幅较长、容量大,时间对考生而言是个极大考验。

因此建议考生在临考前一阶段常看新闻,阅读报纸杂志,特别是社评和专栏文章,会对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这不仅对于英语笔试有帮助,更可能在面试时游刃有余。有意参加这两方面考试的同学每周适量读China Daily, 21st century等英文报纸或者定期浏览CNN.省略等英文新闻网站, 并把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时事词汇加以积累、背诵,这些词汇在时事类型的阅读当中出现的可能性很大。

三、笔试中的答题策略

参加完自主招生考试的同学对英语的最大感受是:题目不是很难,但时间紧、题量大。如果不注意讲究答题方法和顺序,到最后可能能得分的没有得到,没把握得分的却耗费了很多时间。其实只要保证考场上的每一分钟都有效,都在得分就已经是胜人一筹了。尤其是阅读理解,篇幅较长、信息量大,比平常练习的要求高很多,而且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没时间从头到尾浏览,最好是采用“先读题,再到文中对应找线索”的方法做题,

对于教师而言,平时按这两种考试的时间和要求组织一两次模拟考试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模拟,既能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考试形式,又能让学生自我总结、反思,真正参加考试时心中有数、临场不乱,在时间上更合理地安排,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四、面试注意事项

篇9

1.重视课本,夯实基础,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体系

课本是考试内容的媒介,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思维能力的生长点。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及基本思想,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在求新、求活、求变的命题的指导思想下,高考数学试题虽然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不会考查课本上的原题,但对高考试卷的研究就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它的“影子”,有些高考题就是将课本题目进行引申、拓宽和变化,虽然高考试题千变万化,但无论怎样变化和创新,都是基本数学问题的重组。因此,对基本数学问题的认识,基本数学问题解法模式的探究,基本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理解、技能掌握、思想方法的感悟,乃是数学复习课的重中之重。在第一轮复习中应“低起点、中强度、细要求”。

2.重视“两考”的指导作用和“一题”的导向功能

高考试题是对《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最直观的解释。因此,要认真学习《考试大纲》,特别关注《考试大纲》每年调整的内容,理解《考试说明》,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及专家对高考题的评价,从中寻找命题规律,把握复习方向。

3.关注过程,强化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思想。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也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显著特点之一。因此,在各个阶段的复习中,教师要结合具体问题,不失时机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多次再现、不断深化,逐步内化,使之成为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

4.跳出题海,强化思维过程,提高解题质量

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充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多注意多题一解、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一题多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又养成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数学复习备考的建议

1.加强互研,团结协作。坚持集体备课制度,研究复习资料内容的增与删,做好测试后试卷分析,交流情况找差距,收集信息把握复习方向。

2.整合教材,勤督常查。

3.深入细致,及时补漏。抓易错点,做好解题后的改错反思。

4.优化过程,规范格式。

5.强化技巧,调整心理。培养应试技巧、强化应试心理。

三、备考中应注意的问题

1.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1)理念不清。建议复习的对策是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他们养成在课前几分钟自觉地对本堂课的要点进行梳理的习惯,或者教师将本堂课的要点梳理设计成练习,课前发给他们去回顾、思考。

(2)眼高手低。一些基础相对较好或思维较快但比较粗糙的学生,往往眼高手低,喜欢看看题目,稍微动动笔,答案一写了事。由于平时解题只是写个简单答案,不注意解题步骤和过程的规范,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些细节地方考虑不周全,考试中扣分过多,甚至碰到很熟悉的题目,考试中没了思路。所以在平时的练习和作业中必须要求学生写出完整的书写步骤,提高表达水平。

(3)只练不想。在复习中应边练边想,不要搞题海战术,而要强化自我总结。学习数学离不开做题,但要精,并在做题后要认真反思、分析,总结出一些问题的规律,并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真正掌握解题的思维方式,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努力争取达到做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收获。

2.教师教学方面的问题

(1)跳入题海,盲目追求进度,复习只是走过场。在首轮复习中,要脚踏实地,抓好落实,复习一点就要掌握一点,不要盲目追求进度。不要为第二轮复习留有足够时间而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走过场、赶进度。否则后果就是把知识炒成夹生饭,结果是得不偿失。

(2)以复习资料为中心,对回归基础重视不够。在教学中,我们所选择的高考复习资料的例题往往偏难的居多,一些老师完全跟着复习资料走,一些老师则喜欢再选一些好题、巧题,认为站得高看得远,其实不然,起点过高,遇难题耗时过多,集中于几个难点,扔掉了大块的基础知识面。只有夯实基础,才能提高能力。没有基础,能力提升就成了无源之水、空中楼阁。还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畏惧心理,人为地给高考复习设置了障碍。现在高考命题内容也在回归基础、回归课本,针对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我们觉得在首轮复习中要淡化特殊的技巧,也不要急于推出较大难度的“综合题、创新题”。复习中要强化通性、通法,特别要注意小题大题化,小题综合化。在课堂的有限时间里让学生真正掌握我们最容易想到和掌握的大众化方法。

篇10

一、优化学生的复习心理,提出新的学习期望

考试不是学生学习的终结,而是一个永远的起点,是为了学生今后永远的发展。“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现未知,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调整学习的重点和方法等,因此,教师在复习讲评课上要注意突出正面激励,着眼未来,向学生提出新的学习希望,分别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原有基础好但此次考试“马失前蹄”的学生提出新的学习希望,当整个班级考试测验成绩都不甚理想时,教师应当冷静客观地分析试卷的命题意图、命题特点、试卷内容与难点等,教学生去分析出题者是如何出题的,让学生掌握如何评改试题,掌握答题的技术要领,在掌握了知识点的同时还能多角度地答题。

二、细分归类练习

举一反三考题并不是照搬书本的,因此,不要机械地复叙课文内容,死记硬背段意、中心之类,而要着眼于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读写能力,通过知识归类,反复练习,以迭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当然,归类多练并不是多多益善,陷于题海而不能自拔。应以大纲和教材为依据,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有目的、有重点、有系统地去练。

练的内容要选择精当,步骤要循序渐进。字,词、句的复习要抓重点,突破难点,归类辨析,注意运用。近几年的高考答卷,突出的问题是错别字多。因此,要学一些汉字结构的知识,了解形、音、义的特点,把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归类辨析,读准字音,记清字形,辨明字义。对词的掌握,难点在从古汉语中吸收过来的、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词语(如“缥缈”“觊觎”之类),要在复习课文和平日阅读书报时注意积累。

要确切理解词义的细微差别,了解构词方式,分清感彩。复习时,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以便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巩固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作翻译练习,一定要忠实于原文,以直译为主,不可随意增减或引申。译文的文字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对古文在语法上的省略,应作必要的补充。

三、丰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实现课堂教学民主化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心理学家测定:人在平静状态下脑中表象数目不足情感状态时的百分之十。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高中总复习时,不仅要注意利用各种渠道,从各个角度千方百计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要像悉心照顾婴儿一样,注意呵护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多鼓励、多指点、多挖掘,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不让任何一个思想火花熄灭。在组织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合作、探究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始终让学生处于情感状态下,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提高学习效率。我们深信这种做法能够创造奇迹。经过前两年的有意训练,现在我的课堂上99%的同学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民主化。绝大多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大有提高,养成了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探究习惯,基本上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已经由过去的接受式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体验、探究学习,实现了“教育场”的根本转变。

高中语文总复习知识容量大,练习量也大,有些老师认为就没法课改了,其实不然。高中语文总复习教学中容易形成审美疲劳,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我们要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如文言文知识竞赛、疑难杂症诊所、小小百家讲坛、作文论坛等来丰富课堂,注入活力;专题复习要以“先导后学、以学定教、链接高考”的基本模式,根据学情定教法,以“预习反馈――对群学――展示――质疑、解惑――小结――检测”为课堂的基本流程,一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动起来,课堂才能高效。深信坚持课改,会有好的效果。

四、多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

教师要把传统教学的“多讲”转变为“精讲”,转变为学生的“多动”,即多动脑想,多动笔写,多动口说,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在语文复习课中,教师普遍有这样的困惑:这样的题目已让学生练过了,有些还是多次练了,讲评时老师已分析得很清楚了,但到考试时,在遇到这样的题型,学生还是感到茫然。这其中的原因是学生的自我感悟、自我总结没落到实处。

五、课本与复习资料相结合的复习方法

篇11

一、重点关注中等生。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提唱“抓两头,促中间”,但结果却造成中等生沉默,就像是衬托鲜花的绿叶。他们的显著特点是为兴趣而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好,每个阶段和每天的学习任务都是分开的、孤立的,做作业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对方法的指导,置若罔闻。如果我们能够关注这些学生,加大对他们的指导,随时关注他们的变化,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为他们创设竞争情境,形成竞争气氛,便会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情况下,在成就动机的驱使下,学生总是努力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想得到最优秀的成绩和荣誉,并赢得别人的赞扬和喜欢。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好胜心和表现欲,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同学之间创造竞争气氛,让每位同学都有参与竞争的意识和热情,尤其使中等生在竞争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中等生会经常出现反复,我们一定要允许其反复,适时地给予关注,他们就会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来,最终使其英语成绩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教给学生如何复习和记忆。

英语学习中学生要战胜遗忘,在高三复习中遗忘更是学生前进的绊脚石。但遗忘是常人的正常生理现象,要战胜遗忘就必须及时复习,反复强化,加强记忆。科学的复习方法既巩固了知识,又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所学的知识尚未出现大规模遗忘之前及时进行复习。复习时最好能按照遗忘曲线图来安排识记的时间间隔,还可采用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的方法。有效的重复是提高记忆效果的关键,但重复要适度。复习时要注意多样化,要不断改变复习的方式、方法,以使学生大脑不感到疲劳。为了提高记忆效率,教师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超时学习,即在学习达到刚好能背诵时附加学习。实验证明,超时学习量比刚好能达到背诵的学习量增加50%为宜。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能背诵英语材料之后再加上一些时间的学习,这就使学到的内容得以长期保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运用联想记忆法、分类记忆法、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记忆法以及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相结合的记忆法等。教会学生复习和记忆将会使学生的英语学习终身受益。

三、复习中要给学生的自主发展留白。

让学生学会在复习中归纳、总结,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了解学生存在的实际困难,进行学习策略指导,不能再像以前满堂灌,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只是听,听懂了多少,真正听明白多少都是令人怀疑的。当教师真正知道学生的实际问题时,在讲解上就有了针对性。有的放矢,效果就会更好。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帮助学生转变观念,要让学生不再认为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让学什么就学什么才是听话的好孩子。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每天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什么。学习情况的小结和总结是进行自我反省的最佳途径。这种自我总结与自我反省应长期化、规范化。一般小结宜每周末写一次,总结宜放在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后进行。以月考后的总结为例,总结的内容应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