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公共图书馆安全

公共图书馆安全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25 17:53: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公共图书馆安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公共图书馆安全

篇1

公共图书馆是为市民服务的图书馆,一般由政府税收来支持。与专业图书馆不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可以针对儿童到成人,即所有的普通居民。提供非专业的图书(包括通俗读物、期刊杂志和参考书籍)、公共信息、互联网的连接及图书馆教育。这类的图书馆也会收集与当地地方特色有关的书籍和资讯,并提供社区活动的场所。(定义来源于网络)

作为一个面向大众的活动场所,图书馆也就面临了其他公共场所所需面临的,及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当这些问题出现时,不同的危机应对措施能直接导致不同的结果,对此分析、了解图书馆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就成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公共图书馆面临问题

(一)图书馆自身存在问题

1.文献馆藏保护问题

总所周知,图书馆是收集、馆藏各类文献的地方,不管是孤本、绝版的图书还是一般普通的书籍它们都需要依托载体。文献的载体有龟甲(甲壳文)、铜器(如出土的古代青铜鼎)、丝帛、竹片、纸张、胶片、缩微胶片、磁盘、光盘、大容量存储器等。而图书馆经常性接触收藏的文献载体多为纸张及胶片等现代化存储设备。

纸张的发明,使史料的记载得以保存,是我国悠久文明历史得以流传下来的重要因素,可是纸张自身的弱点却也是造成某些重要讯息遗失的关键因素。纸张不耐水火,一旦遇上水火便是付之一炬,无从抢救;纸张更不耐虫蛀,不耐翻阅,久藏的书本总会或多或少损于册虫或是其他蛀虫的危害,也存在读者借阅频率较高而使图书纸张出现缺失或是损坏,不再完整等情况,这便需要工作人员经常对它进行修复,但我国专业的古本、善本等图书维修人员又比较少,难以满足修缮图书的需要。

而现代科技发明的胶片、磁盘等也存在易燃于火,容易折损、数据流失、光盘损坏等缺点。使得文献保存出现了难题,如何做好图书收藏管理,使文献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也就为图书馆的文献馆藏问题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2.网络安全管理问题

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图书馆近年来在图书馆管理中占的比例已经越来越重,电子信息化的普及、计算机使用的实用性、及时性、广泛性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数字图书馆进行阅读。而作为一项新型的服务管理模式,图书馆普遍存在制度不够完善、人员技术程度参差不齐的问题,加上系统漏洞、黑客、病毒的不定时侵扰,也为图书馆的网络安全管理问题蒙上阴影。如何架构一个安全的网络系统、制定一套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也就成为困扰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的一个难题。

3. 财产安全管理问题

图书馆是面向大众开放的文化活动场所,2011年在文化部关于全国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的精神指导下,我国各级图书馆都已经逐步实现了对外免费开放,读者阅读图书不必再凭证进入,借书也只需支付押金而不必支付其他额外收费。降低准入门槛,不存在经济限制因素后,到馆阅读、参观的市民数量也就大大增加,而图书馆人员编制不变,服务对象的增多同时也就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压力。图书馆内藏书众多,图书所做的防盗措施或是年久失灵或是读者恶意破坏,使其失去防盗的作用,加上一些读者存着“偷书不算偷”或是其他侥幸心理而打算将书占为己有就会出现馆藏图书遗失等问题的出现,积少成多就会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如果被偷盗的图书是珍本的话损失也就翻了多倍。人员少、设备陈旧为做好图书馆财产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二)其他外部因素带来的问题

1.天灾无情难于防范

自古就有“天灾无情”的说法,我国地大物博,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暴雨洪涝灾害、山泥倾泻、台风过境、海啸、地震……不管是任何一项灾难,人类在其面前都显得是否的渺小而无力。一旦爆发这些灾害图书馆建筑、馆藏、其他重要设备就都往往会毁于一旦,其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2.人员疏忽易酿大灾

图书馆馆内收藏的大部分都是易燃的书本、杂志;供读者使用的桌椅也大多是木质材料;分开馆藏区与自习区等部分的各类装饰、隔断也多采用木质结构;年久的电线、新布的电线或许交错在一起……这种种的种种只要工作人员或是入馆借阅的读者一个疏忽大意留下火种或是电线故障引起火灾,火势将迅速通过这些易燃的物品向四周蔓延,不止会对图书馆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果是在开馆期间也容易给工作人员及读者带来生命安全的威胁。

3.公共治安安全不容忽视

近年来经常听到各种发生在公共场所的伤人、袭击、盗抢事件。不久前就有看到报到在广州海珠区一图书就发生了一男子向自修的读者喷辣椒水后抢夺手机的事件,而其他图书馆也都或多或少出现过读者将物品随意放置在桌上后遭偷窃的事情。

图书馆现在免费向民众开放,人一多就容易出现不和谐的情况,如何提高安保等级,做好公共安全管理问题也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4.卫生安全问题

图书馆提供免费读者服务能吸引人们前来的同时也带来了卫生方面的问题。部分人的卫生意识比较薄弱,存在随地乱丢垃圾、乱吐痰的习惯,一旦出现流感、霍乱等传染病,对于在图书馆进出的广大读者来说就容易成为一个传染源,扩大了疾病的传播;一些读者,大部分是小读者卫生意识也十分缺失,笔者就曾在少儿图书室中发现被夹在书架上的食品包装袋,饮料瓶子等东西,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食物的味道引来蟑螂、老鼠等动物就容易对书架及图书造成损坏,给馆藏资源带来损失。

为了更好的发展图书馆事业,做好公共图书馆对外服务工作,我们需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需找最合适的对策来解决它。

二、图书馆问题解决对策

(一)因材施法,加强文献保护

文献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它一旦失去便无法找回,保护好它的载体也就成为保护它的唯一方法。笔者粗浅建议,针对各类文献载体进行研究,针对它们的特性来对它们进行保护,而对图书馆来说最需要面对的就是纸张、现代化存储工具的保护,毕竟作为文献收藏的场所,图书馆收藏最多的也就是依附这两种载体的文献。

对纸质文献,需做好防虫、防潮、防火的工作,条件允许的话增加藏本或是制作成数字数据,多备份处理,进行保存;对现代化存储工具如胶片、光盘、硬盘等需做好防火、防潮、做好多份备份防止数据丢失工作。同时在文献被借阅时工作人员引导读者对文献多加爱护,减少损坏,如出现损坏需及时进行修补,使图书收藏更长久、安全。

(二)提高技术,完善网络安全管理

来自互联网的攻击是无时无刻的,系统自身的漏洞也总会为违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为做好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使数字图书馆业务更好的开展,需加强工作人员技术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对系统进行熟悉、专业的操作;使用防毒软件,提高网络系统反病毒、抗病毒能力;提高网络使用权限,确保用户只能浏览修改复制自己的资料而无法直接取得他人信息,降低数据泄漏风险;做好数据备份,出现数据损坏或是丢失时可以作为重要的后备资源立刻投入使用;及时更新、使用最新的技术手段,最大限度的降低来自网络威胁,确保系统的顺利运行,为数字图书馆业务的开展及提供安全的图书馆网络环境做好坚实的后盾。

(三)提高安防条件,做好安防工作

为了做好图书馆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笔者觉得首先,需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各项素质,对工作人员进行各类灾难、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培训,使工作人员在发生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突发灾害如火灾、治安事件等情况时可以及时做出正确反应,为抢救生命财产争取宝贵的时间;其次,适当增加人手,提高安防条件,更新陈旧系统,加装防盗监控设备,加强巡逻杜绝偷盗、窃书、损毁公物等情况的发生。

与居委或是派出所等居民管理单位合作,做好人员管理工作。当出现治安危险时馆员能及时反应处理并与法治单位取得联系,在最快的时间内将犯罪嫌疑人或患病人员制服,保证在馆读者、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馆舍设备损坏程度。

在消防安全方面,根据《图书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规定,要做到任何人不准在馆内吸烟、不准在馆内然烧物品,不准用明火照明和取暖;书库、资料室走道设专用电闸、线路,电灯与书架应保持三十七公分以上距离,书架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走道要保持整洁,废纸和杂物随时清理,不得存放杂物及易燃物品易爆有毒物品;确保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畅通无阻;灭火器材定点定位,经常检查;馆员下班前,要进行安全检查,切断电源、关窗、锁门,最后,如果条件允许,在馆内加装自动防火设施、监控设施,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险情、处理险情,将损失降到最低。

(四)卫生管理方面

做好卫生管理工作,避免传染病扩大的发生,需要从源头做起,馆员应积极对读者进行引导,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才是治本的方法。另外图书馆应多设垃圾桶,引导读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有开设供水或食品区域需做好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防止肠胃疾病、食物中毒及传染病的发生,适当建议读者自带喝水用具,进一步降低出现交叉传染的几率;定期做好灭四害活动,将鼠患等动物威胁消除;做好馆舍清洁卫生工作,保证馆舍的干净卫生,空气清新流通,从而为读者提供一个相对安全舒适的阅读环境。

(五)防范未然,减少自然灾害影响

自然灾害的发生都是十分突然的,灾害性或大或小,我们都希望能在灾害来临前尽可能的做好准备,将危害降到最低。作为容纳无数读者的图书馆建筑,其安全性能的要求也就相对要高。为此,对于图书馆的主体建筑,如果出现年久失修的情况,应尽快申请政府相关部门支持,对主体建筑进行维修加固,或是选择在非地震带或不存在山泥倾泻情况等易发灾害的地方重建新馆,防范于未然。作为图书馆的底层或是首层建议作为停车场或是展厅等不需要放置太多东西或是东西可以抗水的场所,使馆藏文献不至于出现因放置地点较低,一发生水涝灾害就出现被浸泡坏的情况。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它肩负着文化建设阵地的重大使命,它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持,为了更好的发展图书馆事业,保护好人类文化的传承基地,对于遇到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它做尽可能的努力,去解决它、完善它。

参考文献:

[1] 王丽玲.试探数字图书馆的安全问题.图书与档案,2010(3)

[2] 张新华.信息安全问题的特点和趋势.情报资料工作,2003(2)

[3] 李月明.公共图书馆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策略.图书馆,2006(6)

篇2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1)05-0060-03

近年来,人类自然灾害以及火灾等灾害的不断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也暴露出了国家在公共安全建设中的缺陷和不足,为公共安全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意识到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共安全预防处置救助体系的重要性。图书馆是公共文化场所,其人员的流动性和聚集性,决定了公共安全隐患的存在,建立图书馆公共安全体系不容忽视。本文意在对图书馆公共安全的预防及处置等安全体系建设进行初步探讨。

1 图书馆公共安全的分类

安全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从广义上讲,对安全的理解包括国家安全、民族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国际安全、区域安全、生态安全等。

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个体,安全涵盖人们工作、生活以及生存的方方面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当人们不断追求生活富足、家庭安康、社会和谐的目标时,也越来也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不可否认,安全成为实现这一切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图书馆是文献收藏、借阅、信息交流的公共文化机构。人的存在和人员的流动聚集,决定了图书馆必然是公众关注安全的重要部门。安全涉及很多范围和领域,就图书馆而言,其传统关注的往往是自身文献资源、藏书等物质方面的安全。安全以人为本,作为大众的活动场所,图书馆的安全应该上升到公共安全的高度。结合与大众安全最为紧密的环境等多种要素,图书馆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应包含公共消防安全、公共环境及卫生安全、治安安全、自然灾害预防救助等方面。

2 公共消防安全机制的建立

公共场所消防安全历来是消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国内多起商场、娱乐场所火灾事故造成的重大人员财产损失,时刻提醒着人们消防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等法律法规都对图书馆的消防安全防范作出了明确规定,消防工作已有法可依,但关键是严格遵照执行。

图书馆消防安全一方面要确保建筑物、图书文献的安全,另一方面要确保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建立完善的图书馆公共消防安全机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1建立健全消防工作制度

一是要有充足的消防安全经费,并确保专款专用。二是要组建义务消防队,并定期组织开展消防训练,对单位内重点防火部位作到心中有数。三是要有健全完善的消防工作制度,包括消防工作职责、消防工作例会、消防宣传教育培训、防火检查和巡查、消防安全警示措施、防火公约、火灾隐患督促整改、消防器材维护管理、消防工作考评与奖惩等各项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四是要建立消防工作档案,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消防工作组和义务消防队、消防工作制度、消防会议和活动记录、消防宣传教育情况、防火检查和巡查记录、火灾隐患督促整改记录、消防器材登记册及维护保养记录、火灾事故记录等,并做到内容翔实,保存完好。

2.2 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要有现代化的消防安全监控系统和喷淋、气体等自动灭火系统,并做好安全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各种设备运转正常。要有健全的消防水源、室内外消火栓、消防通道、疏散通道等,并有明显标志,做好消防器材的保养,使之时刻可以使用。要有专门的消防值班值守人员,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

2.3 开展宣传教育培训

一是要在显著位置设置消防宣传栏、安全警示牌等,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常识、消防法律法规、公共场所防火逃生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增强职工及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二是定期组织义务消防队进行灭火与逃生演练,做到会报火警、会扑救火灾、会自救逃生、会疏散引导,以确保在危机时刻能及时疏散引导读者至安全区域。

2.4 做好火灾预防和初起火灾的扑救工作

一是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做到检查情况有记录,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和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有纠正措施,并督促落实。二是每日进行防火巡查,提示职工注意消防安全,及时发现并扑救初起火灾。

2.5 建立健全消防事件处置预案

要有消防安全事件处置预案,并根据实践不断完善。要结合处置预案,定期开展演练,确保图书馆工作人员尤其是直接面对读者的保安、保洁、一线借阅服务人员能全面掌握火灾救助技能,在出现紧急事件时能构筑起第一道防线,确保安全。

3 公共环境及卫生安全机制的建立

2003年,世界范围内的“非典”疫情,使国人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图书馆的公众聚集性质,也就决定了卫生安全隐患的必然存在。所以,建立完善的图书馆公共环境及卫生安全机制必不可少。

我国关于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这些为图书馆建立健全公共环境及卫生安全体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约束。图书馆公共环境及卫生安全包含环境卫生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及突发急病紧急救助等。图书馆应当设立专门的环境卫生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员,健全完善环境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公众在图书馆的卫生及健康安全。

3.1 图书馆环境卫生安全

环境卫生主要包括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水质、采光、照明、噪声等自然环境因素;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卫生设施、卫生用品、中央空调通风设备等设施因素。这些因素一旦不符合标准,就有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安全造成损害。做好环境卫生安全要做到:一是场馆内的空气、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声以及为观众提供的用品用具等要符合国家卫生安全标准,并按照卫生标准、规范的要求定期进行卫生检测。二是建立卫生设施设备维护制度,定期检查卫生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采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应当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相关卫生规范和规定的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清洁消毒。三是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严禁在场馆内吸烟。

3.2 图书馆食品安全

随着图书馆服务范围和内容的不断扩大,诸多图书馆内增设了读者餐厅、休闲吧、文化产品商店等服务设施,为观众提供餐饮等服务。因此,食品安全也必须得到重视。一是从业人员的健康保障。从业人员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对于国家严令禁止的患有相关传染疾病的人员坚决不予聘用。二是要严格按照食品法和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食品的购置、加工、储存、检查等,确保出售的各种食品安全卫生。

3.3 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及突发急病紧急救助

在这一方面,图书馆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一是在日常工作中,要定期进行场馆环境的消毒,配备安全、有效的预防控制蚊、蝇、蟑螂、鼠和其他病媒生物的设施设备及废弃物存放专用设施设备,并保证相关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及时清运废弃物,清理传染源。二是在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要严格按照卫生防疫部门要求,做好各种监控防范,必要时关闭场馆。三是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在观众突发急病时能在第一时间给予正确的救助,为后期救治争取时间。

4 社会治安安全机制的建立

图书馆社会治安安全主要指维护观众在馆期间的人身、财产安全。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多已实施免费开放。观众成分的复杂性,为馆内治安管理增加了难度。暴力事件、意外事故、财产损失甚至恐怖事件等都有发生的可能。因此,治安管理至关重要。

建立治安安全机制,要做好几个方面。一是加强观众准入门槛的安全防范。在入口要利用安检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检查,确保观众不能携带危险物品进入。二是加强安保人员业务培训和训练,能识别可疑人员并进行必要的监控。三是进行不间断的巡逻检查,同时和辖区公安部门建立联系,请公安巡警定时对馆内进行安全巡查,对犯罪分子及不法人员形成威慑。四是对馆内地面、楼梯、栏杆、电梯等读者服务设施进行安全检查,使其符合安全标准,谨防因设备原因对观众造成人身伤害。五是要有反恐意识,谨防公共场所反人道、的恐怖事件的发生。

5 自然灾害预防救助机制的建立

作为建筑物,图书馆同样面临着地震、泥石流、狂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安全威胁。因此,自然灾害预防救助机制的建立同样不可忽视。要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图书馆建筑要严格按照《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等,做好图书馆建筑的选址及抗震等防灾设计建设。选址要远离河道、地震带等自然灾害易发地区;抗震设计要严格按要求达到相关标准,从建筑物建设源头就消除发生自然灾害的可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害。二是要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和救助技能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人员要掌握基本的地震等灾害救助技能,并经常开展演练,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能及时引导读者做好防护和逃生自救,最大限度的确保人员的安全。

6 图书馆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安全工作重在预防,但是一旦发生安全事件,就要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主要做好以下几项:

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工作组织机构,负责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二要结合各种安全事件的性质,制定周密详细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并不断组织演练,确保发生突发安全事件时能及时处置。

三要和公安、消防、卫生、防疫等相关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提供专业的指导,确保发生突发安全事件时各相关部门能快速介入,妥善处置。

四要建立公开透明的突发事件上报机制和报道制度,在发生突发安全事件时能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通过新闻会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事件进展,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猜测,造成不良影响。

五要严格按法律办事。法律是安全工作的保障,也是安全工作的约束。图书馆各项安全工作要严格按照各法律法规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7 结语

公共安全机制的建立是图书馆管理现代化、科学化、法制化,服务人性化的重要体现。图书馆公共安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将最终体现出政府对公民生命及健康的尊重。建立起完善的图书馆公共安全体系是图书馆的责任和义务,而它也将最终惠及公众、惠及百姓,为社会发展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尹伟巍.新编公共安全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2] 秦启文,李天安等.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篇3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安全防卫工作是各行各业、各部门工作的首要任务。高校图书馆是保存人类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是高校广大师生进行学习、从事科研的文化信息中心,因此安全防卫工作是高校图书馆的首要课题,也应是图书馆界同仁值得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安防现状与安全防卫工作做如下初浅的研讨。

1加强高校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的必要性与意义

高校图书馆藏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如笔者所在的图书馆共有纸质文献400余万册;宋代以来的各类古籍20余万册。引进电子图书150余万册;中外文文献数据库40余种;自建“博硕士论文数据库”、“湖湘文化数据库”、“文化素养视频资源数据库”、“学科导航数据库”①等。这些文献信息资源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是国家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由此可见,加强安全防卫是保证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传承人类文明与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承载着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史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正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每天有无数的师生涌入图书馆查阅科研和学习资料,进出频繁。因此,做好安全防卫工作,是来馆读者人身财物安全的需要,也是维护图书馆正常工作次序的需要。

2高校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的主要内容

总体而言,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就是保卫图书馆国家财产的安全;保护来馆读者的人身与财物安全;维护馆内正常工作秩序;保证馆内各项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防止火灾的发生

图书馆大部分纸质文献信息资料都属于易燃物品,因此防火是馆内安全防卫工作的首要任务。图书馆的火灾隐患主要有电路老化,造成短路引起火灾;馆内吸烟,乱丢烟蒂引起火灾;馆内使用取暖器,手机充电,空调等电器,这些电器如不正确使用,使其长时间工作而不及时关停就会酿成火灾,危害安全。

2.2 防止盗窃行为的发生

图书馆馆藏资料均为珍贵文献信息资料,特别是古籍文献资料价值连城,是我们重点保护的对象。一旦发生偷盗,其损失将无法弥补。另外,保护读者的财物安全,也是图书馆应尽的责任。但是,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的手机、书包被偷的现象时有发生,读者遭受了经济损

失,也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形象。

2.3 防止水患的危害

常言道,”水火无情”对图书馆而言,水灾隐患主要是古旧建筑墙体渗水;天花板漏水;供水水管老化破裂;排水管;排水沟堵塞引起室内进水,危及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安全。文献资料一旦被水

浸泡就会腐烂,霉变.其损失无可估量,无法弥补。

2.4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

高校图书馆已经成为读者众多的公共场所,难免产生矛盾而诱发事故,如同学之间的积怨会引起矛盾,男女恋爱会引起矛盾,读者抢占坐位会引起矛盾,矛盾冲突,就会引发事故,轻则吵架,扰乱阅览次序,重则打架斗殴,引发危及生命的刑事案件。怎样软化矛盾,化解矛盾,及时做好矛盾双方的思想教育工作,防范事故的发生,是安全防卫工作的重要内容。

3当前高校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存在的隐患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大招生,大学生在校人数逐年增多,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热情持续高涨,使得高校图书馆读者人数显著增加。阅览室、自习室天天座无虚席。图书馆显然成为了一个人流量较大的;可以自由出入的工作和学习的公共场所。读者人数多管理难度大,这给图书馆的安全防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就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具体情况而言,高校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存在着以下几方面安全隐患。

1)对安全防卫工作重视不够,安防设备设施投入太少,无法适应高校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的要求。如部分高校图书馆防盗监控设备年久老化,图象模糊不清,监控方位受到限制,真正遇到盗窃案件,防盗监控系统只是摆设,对破案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

2)对图书馆读者进行安全防卫教育的力度不够,一年一度的新生入馆教育,只偏重于图书馆馆藏的布局;文献查询与检索知识;借还书流程及基本方法。很少对新生读者进行过安全防卫知识教育。

3)图书馆安全防卫制度不健全,宣传力度不够,执行制度不严格,日常安全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比如,仍有不自觉读者在图书馆走廊或厕所内吸烟的现象,阅览室内读者不按规定使用充电器;职工不按规定使用电烤炉,空调长时间运行不关机等,这些现象是引发火灾的根源。图书馆应严格控制,严格管理。

4)读者安全意思薄弱,对自己随身所带财物不能妥善保管。使小偷有可乘之机。于是经常有读者丢失书包、钱包、证件、手机等现象的发生。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着读者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热情,严重影响着图书馆的工作与声誉。给图书馆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5)读者抢占座位现象严重,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发生过考研学生为抢占座位而挤破玻璃,挤烂大门的现象,一旦大门倒下会压伤学生;玻璃掉下会刺伤学生;有的学生为枪占座位而发生争吵,引发纠纷,这些现象如不及时制止与调解,将危及读者的人生安全。

6)图书馆周边环境,校园环境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据有关媒体报导: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在读医学研究生王洋中毒身亡;4月17日,南昌航空大学一研究生男生宿舍发现一具男性尸体;4月17日江苏沙洲职业工学院发生一起命案,受害人脖子中了两刀;4月1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宿舍楼内,住同一宿舍的同学为点小事起争执,一方冲动之下,持刀相向,最终使同学伤重身亡;⑧5月6日,武汉高校男生,在图书馆开水房内向两名女生水杯内投放催眠药物,使一男一女两名同学昏厥,该男生交代,下药就是为偷窃女生财务。⑨根据以上案情,图书馆应提高警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7)缺乏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有效应急预案,图书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及某种刑事案件,怎样处置这些突发事件,怎样引导众多的读者疏散和逃生,我们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和措施,也缺乏这方面的应急演练。

4搞好高校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对策与措施

4.1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高校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关键在于加强安全防范意识,熟话说“未雨绸缪”,“一切防患于未然”。就是说我们应该把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完全消除,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具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首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居安思危,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玄。将事故防范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4.2 健全安全防卫工作的各项制度

熟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图书馆的安全防卫工作依靠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一切工作都应按照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制度的要求进行,使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制度化。同时,督促全馆职工和读者严格遵守制度。如门卫制度、用火管理制度、用电管理制度、用水管理制度。门卫制度应禁止空岗离岗现象,严格按照持证入馆规定,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图书馆。图书馆各办公室应严格禁止用火,必须用火的办公室应严格审批,加强管理责任到人。各部室阅览室严禁使用容易引发火灾的手机充电器、电动车充电器等,制订空调、电脑开关管理制度,上下班检查制度。开水房安全管理制度,厕所、洗手间用水制度,做到人离关水,倡导节约用水。

4.3 改进安装先进的安防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安防设备为安全防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高校图书馆有的安防设备已使用多年,已陈旧老化,必须及时检修或更换。如防盗监控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烟感报警系统,墙式消防栓,移动灭火器等都应定期维护或更换。我们应加大安防设备的投入,安装先进的安防设备,使人防技防有效配合,使我们的安防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4.4 加强读者安全知识教育

高校图书馆读者多数为高校学生,其特点是年轻、活泼、好动、社会经历少、自主能力不强、对自己的人身财物安全不重视,安全意识淡薄。因此,对读者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增强读者安全保卫意识,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改进以往新生入馆教育内容,增加人生安全,财务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笔者认为,在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时,应邀请公安、消防等部门的专家对新生进行安全防卫知识教育,给新生传授安全防卫常识和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这不仅是有益于高校图书馆安全防卫的工作,也是能使学生受益终身的必修之课。

4.5 加强保安队伍建设

保安是高校图书馆安全防卫工作的主要力量,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保安工作的需求,保安人员必须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主人翁精神,组织纪律性强,善于吃苦耐劳,坚守守卫的岗位,酷暑严寒无所畏惧,努力学习新知识与新技术,不断提高安防技能。为全校师生读者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4.6 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

突发事件是我们很难预料的,一旦发生,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也是我们难以预料的。因此,预先制定某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处置措施很有必要。如火灾,地震,盗窃案件,刑事案件乃至命案。此类事件一旦发生,我们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怎样作出快速应急反应,怎样引导读者逃生,使读者迅速脱险,怎样进行快速救援。只要我们早有防备,就会指挥有方,临危不乱,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参考文献

/sitecomm/ShowArticle.asp?ArticleID=26

石文生.信息时代图书馆安全工作的现转状和思考.法制度社会.2011.11

尹存喜.浅谈国家图书馆安全保卫工作的创新.现代服务.2011.12

刘忠祥.孙玉宁.津图学刊.2002.4

哈森. 浅论公共图书馆的安全保卫工作.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5

程显静.高校图书馆安全工作浅议.科技创新导报.2009.25

党焕珍.对高校图书馆安全工作的思考.行政管理.2010.11

篇4

一、当前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信息资源数量不够充足。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高度重视信息资源建设,特别是对于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处理也越来越重视,但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数量还不够充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比如,随着“云存储”的快速发展,信息资源进行“去处理”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从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情况来看,不仅馆藏资源数字化处理还比较薄弱,就更不用说对信息资源进行“云存储”了,这就直接导致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

二是信息资源存在安全隐患。随着我国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在不断加快,这就使得我国公共图书馆面临着一系列的信息安全问题,特别是随着“云存储”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的开放性对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存在着更大的安全隐患。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主要存在长期储存、调查支持、数据恢复、数据隔离、数据位置、可审查性、特权用户的接入等等一系列的安全隐患,这就使得我国公共图书馆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数字化处理,给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深入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这就需要我国公共图书馆高度重视信息资源的安全防范,否则不利于公共图书馆未来的发展。

三是信息资源服务不够到位。尽管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高度重视信息资源服务创新,但仍然存在不够到位的问题。比如,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还没有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何信息的程度,特别是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互动性还比较落后;再比如,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纸制资源向数字资源的转化还不够到位,信息资源数字化还有很大局限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有效性,科技信息化服务水平还不高。

二、强化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完善措施

一是扩大信息资源数量。公共图书馆要高度重视信息资源数量扩充问题,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科技信息化手段,发挥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扩充数字化信息资源。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在开展馆藏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既要高度重视纸制资源的扩充,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数字化资源的扩充,特别是要牢固树立大服务、大发展、大资源的理念,抢抓科技信息化特别是大数据、云存储的有利契机,加强与大数据、云存储服务商的战略合作,共同开展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使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能够得到不断的扩充,并进行数字化和信息化处理,这一点将成为未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

篇5

[ 4 ] Mississippi Code of 1972 Unannotated[EB/OL].[2013-11-15].http:///hottopics/mscode/.

[ 5 ] Colorado Library Law[EB/OL].[2013-11-15].http://cde.state.co.us/cdelib/LibraryLaw/Index.htm.

[ 6 ] Utah State Library[EB/OL].[2013-11-15].http://library.utah.gov/librarian_resources/laws/index.htm.

[ 7 ] Oklahoma Library Laws[EB/OL].[2013-11-15]. http://odl.state.ok.us/lawinfo/docs/2007-Library-Laws.pdf.

[ 8 ] Library Laws of New Jersey[EB/OL].[2013-11-15].http:///library_law.

[ 9 ] Georgia Library Law[EB/OL].[2013-11-15].http:///lib/publications/trusteemanual/appendices/Appendix_C.pdf.

[10] Public library law in New York State[EB/OL].[2013

-11-15]/docs/85504.pdf.

[11] The Pennsylvania Public Library Code: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EB/OL].[2013-11-15].http://jsg.legis.state.pa.us/resources/documents/ftp/publications/2010-188-SR343%20Library%20Report%201-4-11%20(YH)%201042%20am.pdf.

[12] Arkansas Public Library Laws Annotated 2009-2010 edition[EB/OL].[2013-11-15].http://library.arkan

sas.gov/PublicLibraryServices/Documents/arkansaslibr

arylaws09.pdf.

[13] Indiana Code[EB/OL].[2013-11-15].http://in.gov/legislative/ic/code/title36/ar12/.

[14] 杨玉麟.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基础与必要性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6(186):9-15.

[15] 刘璇.我国地方性图书馆法中经费条款对图书馆事业的影响:基于深圳、内蒙古、湖北和北京4个地区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0(10):13-17.

篇6

[2]吉家凡.试论图书馆的无障碍环境[EB/OL].[2009-11-19]..

[3]硕博网.图书馆服务五原则[EB/OL].[2008-12-03]..

[4]周吉.定位于弱势群体的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J].图书馆建设,2008,(10).

[5]范并思.建设一个信息公平与信息保障的制度――纪念中国近代图书馆百年[J].图书馆,2004,(2).

[6]《解读残疾人保障法:权益保障措将有力》[EB/OL].[2008-12-23]..

[7][8][10][11]刘磊,杨枫.我国公共图书馆盲人服务体系发展构想[J].图书与情报,2006,(4).

篇7

[11]吴玲芳.日本的汽车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杂志,2003,(10):65-66.

[12]朝霞市立図書館[EB/OL].[2013-04-28].#kids.

[13]李国新.东京公共图书馆的布局与服务[J].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4):42-43.

[14]東広島市立図書館[EB/OL].[2013-04-25]..

[15]林芳.日本国会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计划[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1):73-74.

篇8

[中图分类号] G25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11-94-3

Functions of Public Libra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al Reading

Cui Xiaojing

(Changzhi Library,Changzhi Shanxi 046000)

Abstract:With the upsurge of reading,the public libra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lace for people toread,as the backbone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the public library has advantages that other 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professional libraries cannot provide. These advantages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al reading.At the same time,it also gives the public library itself quite a pressure,how to locate and develop the public library in the future,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Keywords:Public library;Universal reading;Function

阅读能力是每个人社会生存的一项基本技能,全民阅读的开展为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途径。在“要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逐渐开展起来的同时[1],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为广大民众的阅读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大家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阅读资源和阅读服务。随着社会大环境和现代通信技术服务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逐渐发展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成为推广全民阅读的主阵地,引领阅读、推广阅读、阅读氛围的营造等等,公共图书馆都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那么公共图书馆的优势在哪里,这把双刃剑在全民阅读的开展中起着那些作用正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1 公共图书馆的优势

自20世纪初公共图书馆在国内出现以来,就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厚爱。近年来,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公共图书馆成了“社会大学”,在这里不仅保存着人类历史发展的文化遗产,也沉淀着社会发展所取得的精神文明财富,更是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窗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是图书馆开展服务的根本出发点,通过图书信息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同时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公共图书馆为广大读者提供服务的物质基础,其多元化的服务方式更是满足了不同类型读者需求,专业的馆员队伍为今后图书馆事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力量,所以,公共图书馆具有其他社会机构和专业性图书馆无法比拟的优势。

2 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开展中的作用

2.1 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为全民阅读的开展减轻了压力

书作为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承载的外在和内在的价值不言而喻,与此同时,读书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这种成本包括读者找书的成本、买书的成本、读书时间的成本,面对日益高涨的书价,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读书的成本使广大读者望而却步。同时,网络的日益发展使快餐式阅读和娱乐化阅读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特别是青少年的“漫画式阅读”使独立思考能力正在逐渐退化[2]。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为全社会敞开了大门,作为公益性单位对全民免费开放,极大地满足了广大民众的读书愿望。公益性作为公共图书馆的本质属性,也充分地发挥了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不论书价多少,不论图书本身的大小厚薄一律免费借阅,在读者找书遇到困难时,可以向检索系统求助,通过检索系统可以很快地查询到图书编号以及放置方位,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查找数目,节省了找书时间。此外,当读者对看什么书拿不定主意时,图书馆还针对不同类型的书提供了新书推荐,让读者及时了解和阅读当前社会上的畅销新书,另外,还特别针对青少年开展图书推荐专区,为青少年推荐适合的、优秀的儿童读物,使青少年通过读书来培养和锻炼认知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为高质量的阅读提供导航。如果读者工作时间和阅读时间有冲突,可以考虑下载电子书到手机、ipad等便捷设备上,便于读者自己掌握读书时间,让阅读随时随地,无处不在。同时,每逢特定日期或节假日,图书馆还开展了文化讲座、书画展等一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图书馆服务内容,也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形成了良好的舆论导向。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这一系列公益项目,不仅使读者增长了知识,降低了成本,还引领着正确的阅读导向,潜移默化着社会价值观的形成。这种低投入高收益使公共图书馆资源的重复利用发挥到了极致,大大地减轻了读者的阅读压力,减轻了全民阅读开展的压力,让阅读变轻松。

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为社会和民众减了负,但却加重了图书馆自身的压力。由于图书流通量的不断加大,图书被损坏想象屡见不鲜,有些不自觉读者在图书上乱写乱画,甚至撕页,更有甚者图书久借不还;人流量的加大也使公共设施损坏严重,一些不文明的乱写乱画随处可见;日常工作量的加大使网络和电子设备的压力也不断加重……所有这些问题在督促读者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前提下,还需要图书馆在日常管理上下一番功夫,此外,对于非营利性、主要靠地方政府拨款支持的公共图书馆,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也是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对于资金来源比较单一的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考虑多渠道争取资金和社会捐赠也是一条减轻压力的出路。

2.2 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性为全民阅读的开展提供了引力

在我国,最早的图书馆并不称之为图书馆,而是称为“楼、阁、斋”等,似乎带有封闭性,是少部分群体的出入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图书馆的性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全年对全民开放,大众读者可以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可以和公共图书馆“亲密”接触,图书馆成了公认的“没有围墙的大学”,为社会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给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空间。公共图书馆不同于专业性图书馆和其他社会机构,学习主体上,不限制年龄和身份,学习内容上,允许人们根据需求和喜好自由选择,学习目的上,它超越一般的功利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性吸引了大批读者涌入图书馆,真正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均等共享,使公众享受到了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服务,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既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学习氛围,促进了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

然而,完全开放的背后是图书馆所面临的一系列尴尬,由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读者的涌入,特别是文化层次较低的读者,考验着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开放的图书馆能否有开放的心态,能否移除潜藏在内心的门槛,还需要图书馆管理者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服务态度,以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来面对普通读者。

读者的参差不齐是一方面,公共设施安全保障以及公共场所秩序维护问题也日益凸显,近年来公共图书馆为了加大宣传,营造读书氛围,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更丰富多样化的服务,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和讲座,活动期间拥挤的车流人流为图书馆公共设施安全、消防安全以及公共场所秩序维护带来了很大压力,特别是处在图书馆自由开放环境下的青少年儿童,对许多事物充满新鲜和好奇,到处打闹、奔跑、视电梯为玩具,不仅造成公共设施安全隐患,更是人身安全的一大隐患。活动结束之后的环境卫生更是令人担忧,保洁员的辛苦劳动并不能得到大家的尊重。如此种种问题在图书馆加强科学规范化管理的同时,还应该呼吁读者朋友提高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读书的好习惯。

2.3 公共图书馆丰富的馆藏特征为全民阅读的开展注入了动力

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丰富,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读者的需要。图书馆的藏书以及各种文献资料是图书馆的物质基础,是满足读者需求的根本保证;地方文献及古籍文献为专业读者及历史研究者提供了丰富且有价值的资源库;现代图书馆的免费WIFI全覆盖、电子自助借阅、手机门户等数字化服务让阅读随时随地、无处不在;新时期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馆藏特点,推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传统媒介向现代媒介的转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随着信息化资源的建设,现代公共图书馆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新时期图书馆的馆藏注入了新的血液,跟上了现代人的紧张节奏。汇集线上线下资源的公共图书馆,其综合性的、通用性的馆藏特征是其他营利性机构所无法比拟的,为全民阅读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图书馆馆藏的迅速增长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的读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读者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却给馆藏资源的科学化建设带来挑战。馆舍的合理化建设和分配,馆藏资源的复选以及无用破损藏书的剔除和修复,经典珍贵文献的电子化收藏等,既需要时间和人力的投入,也需要技术和经费的投入,在目前公共图书馆还难以做到“大而全”和实现“自给自足”情况下[3],由馆藏的单纯积累向馆藏体系的科学化建设和发展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2.4 公共图书馆的多元化创新服务方式为全民阅读的开展增添了活力

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开展的灵魂,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相对于馆藏作为图书馆的物质基础,图书馆服务则是图书馆的精神灵魂,引领着整个图书馆的开展和运行。公共图书馆在遵循“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原则下,一切从方便出发,对不同类型的读者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现代图书馆以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为基础,不断调整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开拓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为全民阅读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线。在传统纸质阅读逐渐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阅读需求时,图书馆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加快建设和发展网络信息化服务方式,为年轻人和上班族提供了便利,读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网络上就可以实现与图书馆信息的无缝对接,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为一体的网络数字化阅读,为网络读者提供了全方位的视觉听觉享受,极大地满足了网络读者的阅读需求。在网络信息不断发展的同时,馆内外服务方式也不甘示弱,公共图书馆的流动图书车的引进,拓宽了服务领域,创新了服务方式,定期为社区、学校、部队以及一些偏远地区送去丰富的文化自助餐,为公共文化服务共享提供了便利。馆外服务源源不断,馆内服务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每年世界读书日活动的开展、定期举办的文化大讲堂、书法美术作品展等活动更是突破了图书馆的传统,使阅读不单单停留在纸质上,还可以从文化、艺术活动上浸入人心。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多元化发展为全民阅读注入了生机,增添了活力。

图书馆服务的多元化发展目前正处于紧要关头,服务形式日趋多样,可问题也层出不穷,数字信息的利用还只停留在简单的阅读层面,网络安全也始终困扰着现代图书馆信息技术发展,流动图书车服务过程中萌现的新问题也使这项惠民服务遇到重重障碍。多元化服务的广而不深,多而不精是多元化发展的一个瓶颈,社会效益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所有这些困难都需要图书馆在日后发展中去一一克服,为全民阅读扫清障碍。

在服务方式不断创新的同时,服务质量有没有得到提升是验收创新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质量决定在人,“以人为本”不仅是针对读者,也针对图书馆内部高素质人才的管理和培养。目前,图书馆内部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是图书馆发展的一个短板,因此,图书馆在不断推进多元化服务的同时,人才的管理和培养也是今后发展的一个关键,公共图书馆要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全面整合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服务资源,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和社会协作,不断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3 结语

就目前错综复杂的竞争形势,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来说,不仅是个契机,也是个瓶颈,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定位,为大众服务,让普通民众享有平等的公共文化权利是公共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也是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定位。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公共图书馆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找准定位,始终围绕为普通民众服务这个核心,在打造平等、共享的阅读环境基础上,积极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探索服务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普通读者的需求,以读者满意为目标,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再次,要主动寻求社会合作,政府的支持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所以,公共图书馆要主动出击,寻求社会合作。最后,打造一批高素质的馆员队伍,让日常管理主要靠个人自觉而不是靠制度约束,让勤业敬业、积极创新成为新时期图书馆馆员的新面貌。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地域性标志,更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风向标,倡导全民阅读不仅为公众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为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公益性事业机构,是开展全民阅读的重要场所,丰富的文献资源、完善的服务设施、高素质的馆员队伍是引导阅读和推广阅读的中坚,为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搭建了优质、开放的服务平台,引领着社会文明潮流,是其他社会机构所不能替代的,同时,公共图书馆也应该趁这股热流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加强数字化建设服务,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为全民阅读的开展尽心尽力,为书香社会的建设搭桥铺路。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209-01

前言:新时期科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应该更加的丰富,但是在传统图书管理管理模式下,公共图书馆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如通借通还制度不完善,以及图书馆管理工作服务理念差等。提升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是一项重点任务,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一、 公共图书馆管理现状

(一) 通借通还程度低,数字化程度不高

在科技信息技术的影响下,现代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基本上实现了数字化,但是,在实际读者借书管理应用中,其相关的规则依然不完善。以图书管理的通借通还制度为例,公共图书馆的借书制度难以实现“公共化”,也就是说,其借书管理不能实现全城共享。在一个城市中的两个公共图书馆之间的书籍,通借通还不能实现,在地理上的限制为读者造成困扰。由此可见,现代公共图书馆数字化程度不高信息服务存在单一性[1]。

(二) 高层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尚未开发

公共图书馆一直将“用户第一,服务至上”作为管理服务的理念,但是在实际的信息服务工作中,这一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大部分图书馆的作用是以藏书为主,公共图书馆真正的服务理念则是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书籍,推动社会知识传播。以用为主才是其管理的宗旨,但是图书馆在管理上不能秉持这一原则。图书馆几乎没有从读者角度考虑问题,难以开展高层次的网络知识服务。

二、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对策

(一) 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

“以藏为主”是传统图书馆的特点,随着科学服务技术不断发展,图书馆的外部信息环境,以及内环境正在向着科技化发展。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系统正向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目标转变,尽最大可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提供知识的主动服务。科技不断发展,要想在图书馆中实现数字化信息服务管理,就要充分引用远程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形成馆与馆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国际化联网。将图书馆与近、远程用户以及各大信息服务中心和树木检索系统连接为一体。用户在广域网上也能对馆藏数字化资源进行访问,在网络化技术的支持下,加快信息资源的建设,将文献信息实施开放存取,从更广角度实现资源共享[2]。

(二) 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中引入法律保护机制

《信息网络传播劝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建立,对于公共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能够起到比较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并不是针对专门的社会图书馆资源而设立,在某些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国图书馆要想实现资源共享建设,需要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立法,并且尽快明确与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相关规定。在制定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之后,需要加强组织的领导,从多角度实现了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共享建设[3]。

(三) 提升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职业素质

现代化的公共图书馆中需要实现资源共享,首先,需要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从业素质方面入手分析,大部分人认为在公共图书馆中,不需要专业的图书馆管理人员,他们的工作难度不大。其实不然,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公共图书馆建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读者的信息保护为例,读者通过书籍搜索进行图书馆资源数据库中,在书籍信息浏览中会留下读者个人信息,如果数据库资源被恶意病毒攻击,将会对图书馆资源带来安全威胁,同时读者的个人信息被泄露。由此可见,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之重要。促进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需要提升图书馆人员的素质,对其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四) 建立“读书―捐书-分享―休闲”一体化空间

随着社会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单一的读书看报时间比较少,公共图书馆只是为人们提供书籍资料以及看书空间,而与人们生活相关的部分比较少。换言之,公共图书馆与人们的生活相隔离,新时期对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应该关注读者内心感受,与其生活实际相结合,在为其提供知识的同时,帮助读者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因此,基于这样的公共图书馆创新理念,在公共图书馆现有设施基础上,建立“读书―捐书一分享―休闲”一体化空间,是新时期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4]。

音乐人高晓松在北京就组建这样的一个公共图书馆――“杂书馆”,该图书馆收藏了百万本经典书籍、杂志、鼓书、书信、教材等资料,通过网上预约的形式,每天免费对外开放500位读者名额,为读者免费提供水果与饮品、以及优雅的读书空间,在杂书馆中还有书友交流空间。在该图书馆的序言中是这样介绍的:“以史为鉴,无非再添几分偏见;以梦为马,最终去了别家后院。不如大雪之后,清茶一杯,杂志两卷,闻见时光掠过土地与民生,不绝如缕。”该种模式是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公共图书馆管理与一身的管理模式,在传统是图书馆基础上进行改良,为现代图书管理管理带来新鲜血液。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及社会不断进步,对公共图书管理提出较高的要求。传统的公共图书馆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其数字化水平不高,并且与人们的生活相分离,其社会职能不能及时凸显。因此对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进行创新,在本文中提出了以下对策: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提升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职业素质;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中引入法律保护机制,以及建立“读书―捐书-分享―休闲”一体化空间等。

参考文献

[1] 程亚男,许晓霞,徐欣禄,王世伟.“十一五”时期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回顾[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04:70-86.

篇10

论文关键词 图书馆法 丹麦 中国

丹麦国土面积仅有4.3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521万,但却拥有5000多所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图书馆几乎遍及每一个城市每一个社区。公共图书馆总藏量达3200万册以上,年平均借出图书近1亿册,年借阅图书量约人均20册,是世界上图书馆占有比例和图书馆利用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丹麦图书馆事业如此发达与其具有完善的图书馆法密不可分。早在1920年,丹麦历史上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就已经诞生,这同样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法之一。2000年5月,一部新的丹麦图书馆法——《图书馆服务法》由议会审议通过,成为目前丹麦图书馆服务活动依据的根本大法。

与丹麦相比,我国图书馆法的立法工作滞后严重。直到2008 年11 月,《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工作才正式启动;3年之后的2011年1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草案送审稿)报请国务院审议,标志着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的诞生。

丹麦的公共图书馆事业较发达,其法律保障体系健全,中丹公共图书馆法的比较,也就是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与2000年丹麦《图书馆服务法》作比较,希望对完善我国公共图书馆法律保障体系建设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中丹图书馆法内容比较

明确图书馆法的内容,对图书馆法各部分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制定高质量图书馆法的基础和保证。笔者主要从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地位和社会职能,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图书馆员任职资格,馆际协作方式这几个方面对中丹图书馆法进行比较。

(一)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地位和社会职能的比较

1.丹麦公共图书的性质:公共图书馆是信息传播机构

丹麦《图书馆服务法》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图书馆是一个广义的媒体,是信息传播机构;其目标在于推动丹麦信息、教育和文化活动的发展;馆藏既包括传统的印刷资料,也包括电子文献和虚拟文献。法案第2条规定:公共图书馆应确保所选择材料的质量,确保用户能够及时并全面了解材料;确保收集的材料不受任何宗教、道德或政治观点影响。法案的这些规定保证了馆藏内容的民主性和宽泛性。同时丹麦规定建立一个基于网络,能够用以检索图书馆内所有类型的资源的联合目录即Dan Bib 系统,使图书馆形成一个完备的复合图书馆体系。

2.中国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机构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的第二条指出公共图书馆是指由政府主办的、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开展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传播和服务等工作的专业性、公益性机构,其目的在于满足公众知识和信息需求、开展社会教育、实现和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馆藏内容包括以纸质、声像、胶片、数字、网络等载体形式存在的知识和信息资源。与丹麦图书馆法相比,我国图书馆法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定义和内涵相对狭窄和空洞,只强调了图书馆的公益性,而没有突出图书馆与其它公益性组织相比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如信息传播性、文献保存性等。同时,在联合编目已成为主流合作形势的今天,对公共图书馆的目录体系,既没有设定统一,也没有进行强制性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体现出立法应该具有的前瞻性。

(二)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比较

“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这一概念借用邱冠华等编著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一书中的概念,即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指在一个国家中保障公共图书馆建设所需经费的政府、团体或个人。

1.丹麦:中央政府拨款,纳入政府年度预算

丹麦的《图书馆服务法》明确规定政府负责丹麦公共图书馆的经费划拨。2000年8月的丹麦政府报告中阐述:在未来的3年(直至2003年底),政府将向图书馆资助1300万美元进行互联网和新的数字资料建设,其中700万美元用于启动国家图书馆项目。从2003年开始,政府将继续向地方图书馆提供700 万美元的发展经费。截至2003年底,公共图书馆将建立新材料和新媒体资源库以满足公民需求,包括因特网接入、数据库、CD-ROM和数字音乐等多元化数字资源。

2.中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法》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图书馆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公共图书馆的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是县级以上政府,其不仅负责本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同时还负责城市街道、社区、乡镇、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点的建设。

同丹麦《图书馆服务法》相比,我国《公共图书馆法》对公共图书馆具体经费投入比例或在地方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等细节问题并没有明确规定,只有一些宏观性,政策性的指导意见,导致各级政府对图书馆的经费投入数量随意性很高,这也使得我国公共图书馆经费来源实际上缺乏明确的制度保障。

(三)公共图书馆服务收费比较

丹麦的《图书馆服务法》对图书馆服务收费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说明,规定图书馆资料的利用、外借和一般咨询服务为免费服务;图书馆可以对超期图书进行罚款;图书馆之间馆际互借产生的费用由市政当局支付,而非转嫁给读者。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法》对于公共图书馆服务收费却未有明确规定,只有在法案第三十一条指出,公共图书馆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形成的成果可以对使用者适当收费。与丹麦图书馆法相比,我国的这项规定模糊又缺少可操作性,在图书馆实际工作中形同虚设。

(四)关于公共图书馆任职资格比较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着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高低。丹麦的法典要求图书馆系统的专职人员(包括领导和其他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正规的专业资格。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共图书馆应配备与职能相适应的工作人员;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国家对特定岗位工作人员有职业资格要求的,从其规定。从以上可以看出,中丹两国图书馆法对图书馆员准入资格的规定截然不同。丹麦明确提出入职图书馆需取得图书馆专业资格,从而保证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我国对图书馆员专业知识的要求上的表述语言模糊不清,缺少对图书馆员这一职业的标准化规范。

(五)关于馆际协作的比较

丹麦《图书馆服务法》对馆际互借作了大量规定,认为其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内容,着力于构建广泛的馆际互借系统。法案第7条规定:全市的公共图书馆必须与市立学校的图书馆合作;相同的编目系统等必须适用于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第8条规定:政府鼓励各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同时,法案还明确规定公共图书馆系统中的郡图书馆和研究图书馆都由中央政府提供财政补助,因此必须参与到馆际互借系统中,并承担起相应的职责。而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法》中对馆际协作只是含糊的提到: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规划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指导、协调全国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包括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团体、个人开展的采购、编目、网上参考咨询等业务。与丹麦相比,我国图书馆法对于馆际协作方面的说明含糊不清,对于公共图书馆之间、公共图书馆与其它类型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形式以及馆际协作的基本系统、条件等均未做出明确规定,使得馆际协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可操作的依据。

二、启示

(一)法律内容的详尽性

丹麦图书馆立法内容非常详尽,对于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来源、服务收费、馆际协作等各项活动均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从根本上保证了图书馆法的实施过程中具备可操作性,而我国的图书馆法规的规定都过于模糊和笼统,大部分只是宏观上,政策上的指导,缺乏可操作性。

(二)立法体系的完备性

丹麦由于国土面积较小,图书馆法律体系主要由图书馆基本法以及相应的实施令、实施细则组成,地方行政法规较少;而我国行政区县众多,各地发展不平衡,因此图书馆法律体系不仅要包括国家颁布的基本法,还应该包含地方与图书馆行业学会制定的各项法规,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才能构成我国图书馆法的完备体系,因此我国还应该进一步细化适合各地实际发展情况和方式的地方性法规。

(三)立法的前瞻性

篇11

公共图书馆在图书资源管理上长期未形成科学的、有效的管理体系,部分图书馆依旧实行图书资源与期刊资源混管,尽管设立图书资源管理机构,单独管理图书资源,但这样的管理并不完整,和图书资源的特征及管理规律不符。所以公共图书馆必须及时改革传统的图书资源管理方式,科学构建图书资源管理体系,实行对图书资源的采、分、编、用一条龙管理。一是分类编目图书,这是科学构建图书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图书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图书馆应落实分类编目图书的工作,将其纳入图书专门管理部门的职责范畴,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渠道将图书馆的图书资源馆藏反映出来,以便科学管理图书资源,达到深入开发、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源的目的。

二是将订购图书、采访图书纳入到图书管理部门。现阶段,对于究竟应把图书采访放在哪个部门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统一由公共图书馆采访部门采访图书,另一种是由图书管理部门采访图书。前者看似很合理,能集中由采访部门处理类型各异的出版物,并集中协调使用经费,但采访部门采访图书的做法实际上导致图书资源的采访与利用被割裂。采访部门只管采访图书资源不管使用图书资源,极易发生重购、漏购的现象,尽管采访部门每年在预购图书时是会向使用部门征求意见,但他们接触图书资源的时间太短,远不能像图书管理部门那般直接而详细地了解图书的质量、资源利用等。所以应把图书的采访工作交给图书管理部门,提高部门工作积极性,随时掌握并记录图书质量、图书资源使用情况,有效提高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源的质量[1]。

二、图书馆和用户共建图书资源

和广大用户共建图书馆,尽可能吸引他们的资金以及图书资源,这是公共图书馆加强图书资源管理的简单可行方法。一方面,制定公共图书馆收取用户图书资源借阅费的标准。具体可设计两种收费方式:面对读书频率较高的用户设定时间单位,一次性收取费用,不限制用户在规定期间借阅图书资源的量;面对读书频率较低的用户,按他们借阅图书资源的次数收取费用。这样的收费方式相对灵活,用户可自由选择,能帮助公共图书馆吸引更多用户借阅图书,有效发挥图书资源的功能。

另一方面,独立存储图书、单独采访图书。和用户共建图书资源意味着公共图书馆面对很多新主人,为有效区分用户投资购买的图书、图书馆原有图书,就应在书库专门划分区域,方便管理图书资源[2]。在采访图书资源上,过去的模式是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尽量面面俱到购买图书、建设图书资源,但在和用户共建的模式里,采访的图书资源不但要满足用户需求,还要对投资者负责,保证他们经济收益稳定,所以公共图书馆要重点采访利用率更高的图书资源,形成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图书资源库,包括少儿图书资源库、计算机专业图书资源库、视听资源库等,增强图书资源库在各自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如此,用户在寻找图书资源时自然就会先想到专业图书资源库。

三、开放图书数据并保证其安全

图书资源不但能为读者带去他们所需知识点,其中还涉及信息安全。过去泄露图书资源信息的情况较少,发生问题可及时应对,但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图书数据处于开放、共享的环境,更多人能找到图书资源并使用图书信息,使保证图书数据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在开放图书数据的同时必须要保证安全。一是公共图书馆要严格控制传播、开放机密图书资源的范围,设定能接触图书资源信息的用户的权限,保证用户个人隐私安全,同时确保国家信息安全,避免图书信息被窃取;二是大力研发图书资源安全技术,抵制蓄意盗取图书数据、破坏数据程序等行为,合理规划数据接口、数据开放流程,确保公共图书馆的所有图书资源能在安全的环境下被有序使用。公共图书馆建立图书资源大数据是一项系统的、庞大的工程,无法在一夕之间完工,所以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保证安全建立图书资源数??库。

四、优化馆员图书资源读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