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清明节的故事传说

清明节的故事传说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6-25 05:19: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清明节的故事传说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清明节的故事传说

篇1

清明前后,正是采摘清明草的最好季节。人们在这个时候,以吃清明果的方式来祭奠先人。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吃青团流行地区:浙江省、福建省小部分地区、江西、安徽部分地区。

青团的来历传说一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走出门,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

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传说二

关于清明节吃青?的习俗,《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台州地区椒江市故事卷》里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

从前有个年轻人,名叫金兰。父亲亡故,靠母亲在家纺纱织布度日。金兰从小骄横懒惰,还要打骂母亲。但朝廷命令,田地抛荒要被处死,所以他只好硬着头皮去自家祖田干活。

金兰在野地里无意中看到母羊给小羊喂奶的情景,幡然醒悟,决心要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母亲提着竹篮来送饭时,他主动迎上前去。母亲误以为自己送饭迟了,又要遭儿子打骂,一时想不开,投进水塘自尽。金兰立刻跳进水塘,但只摸到一块木板。他将木板拿回家中供奉在堂前。据说牌位就是这样来的。

为了纪念母亲,他将母亲放饭篮的地方长出的野草绵青采回来,做成苦饼。故事还说,这一天是小伙子清醒明理的日子,所以就把这一天叫做清明。并且每年清明日都带着苦饼到水塘附近的路边祭拜。后世称之为上坟。

因为糕饼一类的食物古时也叫“?”,所以后人就把金兰用“青”做的这种饼叫青?。后来清明上坟吃青?变成了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为什么要过清明节首先,清明节是缅怀已逝生命,激发现有生命,纪念自己身边的,自己亲近的已逝的亲人,感谢先人赐予我们生命的一个节日。如何通过我们现有的生命延续过去的生命,用过去的生命激发今天的生命呢。缅怀的意义不单纯是对亲人的思念,更该成为一种民族的风俗,成为一个种族的繁衍仪式。我们对自己亲人每年一次的扫墓就是一个典礼,是敬祖报本观念的延续。有专家曾提议,应该把这个典礼扩大开来,就是在每年的清明节对那些为国捐躯,为中华民族付出生命的人进行祭奠。每年的清明节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祭奠先烈的仪式。从先烈到先贤,先贤不仅是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我们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都是值得我们纪念的。家乡的贤人是家乡历史的灵魂,也是家乡山川的灵魂,他们在家乡都留下了足迹,大家可以到他们的故居、墓园、纪念碑去祭奠,这将是最贴近百姓的乡土教育。

篇2

清明节是国务院规定的法定传统假日,同时也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国家实行清明长假,有着很重要的精神文明教育意义。为了进一步落实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我校决定结合清明节这一教育契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组织清明节活动。通过活动,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教育学生“敬怀先人、懂得感恩、回报社会”,度过一个有意义、充实的清明节。

二、活动安排:

(一)走近2013年清明节

主要内容:

1、了解清明文化: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⑴清明节的由来

⑵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⑶清明节的传说

⑷清明节的习俗

2、缅怀感恩:缅怀中华先贤英烈

⑴清明先贤故事

⑵清明英烈故事

⑶清明节的诗词

3、亲近大自然

利用清明小假期根据家庭实际情况,由父母带领孩子踏青,并用相机记录踏青的瞬间。

(二)网络活动

2013年清明节期间,团省委将依托共青团网站、共青团频道,开展网上献花和留言等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全体少先队员要利用家中的电脑积极参与网上缅怀纪念活动。

(三)感恩清明节

活动形式:影视育人

活动时间:4月1日下午第三节课

参与对象:全体学生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活动内容:

篇3

清明节由来传说介之推的传说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节气清明与清明节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清明节关于碰蛋的传说故事寒食、清明节里斗鸡子之戏,真正的源起,应该还是归于先秦时代某些地区的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无疑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再者清明日的郊游踏青,熟鸡蛋也是便携的食品。事前的撞击剥皮,难免引起孩童两两相撞的兴趣。

倘若要探究清明节里吃鸡蛋、撞鸡蛋的象征意蕴,其中应该还寄寓着人们对于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鸡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生育与生命的象征。

篇4

为了让学生响应我的这番创意,心甘情愿地往我这良苦用心挖好的“陷阱”里钻,我为《和经典一起过节》活动的推出精心设计了一番开场白,演说词如下:

同学们,我们中国是有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就连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是内涵丰富、饱含文化底蕴的。清明节祭扫亡灵,寄托哀思,表达对故去亲人、英雄的怀念;端午节赛龙舟,系香袋,为屈原投粽江中;中秋节吃月饼,赏明月,或团圆或思亲;重阳节插茱萸,赏,传承敬老美德;春节除夕守夜,贴春联,人人长一岁……一个节日就是一朵璀璨的文化之花,多少文人墨客真情流露,吟诗作词,留下了他们的千古佳句,来寄托他们对这些节日的赞颂、热爱、留恋、感慨。同学们,想和他们一样过那些有文化底蕴、有品位、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吗?(学生:想)那就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和经典一起过节》的活动中来吧!

一番热情洋溢的动员之后,为了能够争夺到“文人”的雅号(为活动而设立的奖励称号,优胜者颁发“文人证书”),学生便通过各种方式,纷纷投入到即将来临的清明节的准备工作中去了,搜集有关清明节的诗词歌赋、传说由来。第二天便交来了满意的答卷,进行了一番整理,收获还真不小:

1.清明节由来与传说

关键词:始于周代 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重要节气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寒食禁火扫墓 春秋战国时代 重耳介子推 割肉救主

一封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2.千古佳句

《清明》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临江仙》宋 辛弃疾

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溪边唤渡柳边行。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

《南歌子》宋 苏轼

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垌,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寒食》唐 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途中寒食》唐 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苏堤清明即事》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即事》唐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我将整理好的资料打印成册,人手一份,取名为《清明诗词赋》。发下后不久我就发现,教室里,走廊上,甚至是操场上,都会有学生积极讨论、交流感受的身影……

二、竞赛机制――谁家新燕啄春泥

要想把这些名言佳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当然离不开背诵了。可如果简单地布置背诵任务,那就会显得单调乏味,降低学习的积极性了。为此,我宣布:清明节当日,我们班将要举行一个小小的“清明诗词擂台赛”,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必答、抢答、接龙、填空等多种形式,评选出优胜小组和个人。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个个积极准备,摩拳擦掌,准备一决高下。

清明节当日,学生们精心布置了比赛会场,标题“清明诗词擂台赛”异常醒目。比赛过程中,不管是大家熟知的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还是鲜为人知的宋朝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不管是把清明景色写得惟妙惟肖的辛弃疾的《临江仙》,还是明代诗人高启写过的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悲痛的《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学生都能熟练地当堂背诵,真是让人刮目相看。一番激烈的角逐之后,评选出了五位“清明诗词文人”。看着他们因激动而涨红的小脸,我也不由得沾沾自喜起来:引进竞赛机制,相信一定会“小舟撑出绿荫来”的,个个心甘情愿地进行积累啦!

三、编排剧本――听取“娃”声一片

有学生向我提议:清明节关于寒食的传说情节生动,感人肺腑,介子推忠心事主、胸怀天下的品质值得传诵。我们何不借清明节这个机会,来个课本剧,演一演这个故事,诵一诵介子推的绝笔血诗,以此来纪念他呢?这番话正中我下怀。学生一番准备之后,剧本便新鲜出炉了。以下便是其中的一份:

一代忠良介子推

旁白: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走的臣子大多离他而去,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仆人:不好了,不好了,主公饿晕了!

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忍着剧痛)快去送给主公吃吧!

仆人:(眼含热泪)大人,您真是忠心耿耿啊!

介子推摇头摆手,无语。

旁白:19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全班齐读)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篇5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引导广大青少年铭记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根据上级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的文件精神,我校决定在今年清明节期间组织广大学生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以清明节为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借助网络签名寄语的形式,充分挖掘运用重要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生动形象地进行“中国梦”学习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不断增进未成年人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华民族的情感,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成长成材。

二、

活动时间:3月27日至4月4日

三、

活动内容及安排:

1.

利用微信、钉钉,开展清明节文化宣传活动

2.开展“清明”节手抄报评选活动

4--6年级各班组织学生制作“清明”节手抄报,每班班主任负责收集手抄报,并将学生作品于上交学校评选。“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可以是清明节的来历、民俗、风情、传说、历史故事、还可以是英烈故事、缅怀英烈感言等。4月2日--4月12日优秀作品展览。

3.开展“网上祭先烈”活动

组织学生积极登陆中国文明网“网上祭英烈”栏目,利用“网上祭先烈”的互动平台,通过网上献花、哀悼鞠躬、寄语留言,进行网上祭奠或发表祭奠感言,表达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1-6年级学生可有条件的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注献花、留言时写明学校、班级、姓名)。各班统计好献花人数和留言人数。

4.阅读有关革命英雄故事的书籍

篇6

每年的4月5日前后,甩掉冬衣的人们,头戴柳枝,踏青赏春。秋千架上的佳丽衣袂飘飘,墙里佳人的笑声朗朗,广场上斗鸡的喊声喧天,表面上那搏斗的是公鸡,实际上却是浑身散发着荷尔蒙气息的男人们。“乡村年少那知此,处处欢呼蹴鞠场”(陆游《残春》)。蹴鞠是清明节的保留节目,健儿的身影是这个生机勃发的时节最好的写照。

清明更是孩子的节日,天空明净,地气升腾,趁东风把纸鸢放了,折下柳枝,将那青色的皮儿剥离,做成柳哨儿,吹着满街疯跑;兜里揣着熟鸡蛋,四处寻伙伴对碰……

清明又是思念逝去亲人的节日。坟上新添的黄土,新压的黄纸,坟前甘美的贡品,纸钱燃烧的火光,都是对逝者的思念,提醒着你什么是阴阳永隔,也在提醒人们珍惜生命。清明,又占据了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中最好的时间。这份思念和感伤在暮春三月的明媚阳光里,郊外墓旁的青草香中,同时提醒着我们什么是生生不息,什么是万物轮回。于是让我们懂得:珍惜当下!

过节就像是一场“生命的礼拜”,零零碎碎的日子,由固定的节日串起,生命就有了整体感,有了意义。清明节就是这样一个日子,将逝者和生者串在相同的时间里。

丰子恺先生曾风趣地将清明踏青称作“借墓游春”。然而时至今日,没有了“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单纯浪漫,没有了秋千上的惊鸿之“舞”,没有了斗鸡,甚至没有了春饼和熟鸡蛋,只有扫墓的风俗坚定地传承了下来。

清明原本只是一个农事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出现于汉前,也许是因为清明正值暮春三月,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因此,至迟在唐代,清明就被作为一个节日来庆祝了。诗人的笔下关于清明的歌吟更是层出不穷,杜牧的名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千古传颂,成了清明节的招牌。

“寒食”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常常与清明合二为一。唐代诗人卢象《寒食》诗云:“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说的就是介之推焚死绵山的故事。传说晋文公下令每年于介之推焚死之日禁火,这一天只能吃凉食,故谓之寒食。

篇7

在我的记忆里,似乎很少见到清明节的太阳,那天总是天空阴暗,细雨,带点儿凉。究竟"清"在何处?"明"在何方呢?

清明节的"清明",确与细雨有关。"清"是"清洁","明"是"明净",古书形容清明节"清洁明净",大概是将清明细雨,当作是自然界的洗涤剂,洗去不少污气。

可见清明细雨,不一定带来清明哀思。在古代的农业社会,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万木凋零的寒冬已过,虽有细雨,但莺飞草长,柳绿桃红,生机勃勃。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播种的好时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如果是扫墓,:才会是"路上行人欲断魂",否则正是农村所喜欢的春雨。清明雨在农村古谚,称之为"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把清明雨看得如此重要,说明农民对春雨冀盼殷切。

正因为清明除了扫墓,也可以有喜庆,所以古代清明节流传很多风俗,如踏青(郊游)、蹴鞠(踢皮球)、放风筝、拔河等。这些活动随看岁月流逝,社会嬗递,不少已被淘汰。

中国民间在清明踏青,据宋代史籍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打扮入时,翩翩往郊野游赏,终日不绝。这种踏青之风,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描绘了宋代清明汴京人踏青的热闹情景。

唐代诗人崔护在某年清明踏青,竟有奇遇。当日他路过一个农庄想讨茶水,遇上亭亭如玉的农庄姑娘,粉脸在桃花映衬下,分外娇媚,崔护为之神摇,第二年清明再访农庄,希冀重遇丽人,但农庄虽在,伊人则杳,崔护怅然如果失,在茅舍白板扉上题诗一首《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讲男女之情,已大异于扫墓心境。

祭祖扫墓,早在西周已见,但清明扫墓,迟至唐代才盛行,在此之前,清明节仅是附属于寒食节的一个次要日,与寒食节相距不过两三天;到后来,寒食和清明,已没有严格区分。但寒食传说,涉及一个叫介之推的大人物。

话说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因受迫害流亡,大臣介之推追随左右。有一次重耳迷路几乎饿死,幸得介之推从身上割下一块肉烧烤给他吃。其后重耳返回晋国做了晋文公,大赏群臣时竟然忘了介之推的大恩,到发觉时介之推已居绵山。晋文公请他出山,他坚辞不就,惟有下令烧山,逼他出来。怎知介之推背着母亲宁死不出,烧山后在一棵杨柳树发现他们母子尸体。晋文公悲恸不已,下令此后烧山之日禁火,而此日遂成为寒食节。

宋代黄庭坚《清明》一诗提及这则典故: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陇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篇8

清明节:清明节,祭祀和扫墓的重要节日。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名臣义士介子推,下令在冬至后第105天禁止生火,吃冷食,也就是寒食节。后来清明节融合寒食节和上巳节,保留了祭祀、踏青、荡秋千、郊游等习俗。

端午节:相传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眼见国破家亡却无力回天,愤而投江,百姓听闻纷纷乘舟救助,却未见屈原尸体,后来人民就在江河上赛龙舟纪念屈原,还用竹叶将米包出三角形防止祭祀屈原,防止水族抢食,形成了现在端午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七夕节: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又称乞巧节。相传牛郎织女在七月七日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来妇女们趁织女和牛郎团员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艺,同时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中秋节:八月十五,秋季之中,秋高气爽,圆月当空,故有赏月、祭月、团聚之俗。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传说嫦娥为长生不老偷吃王母仙药,遂奔月成仙,但每年八月十五月圆之日,返回人间与夫君团聚,后世人每逢中秋焚香拜月,男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4月2日下午,我校开展的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在学校操场隆重举行。本次比赛主要以集体诵读为主要形式,节目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既有领诵、集体朗诵、配乐朗诵等艺术表演形式;又有琴曲、吟唱等。随着悠扬典雅的乐曲声,中青年教师深情诵读了经典诗歌《相信未来》,参赛班级用清脆而悠扬的声音吟诵了《感恩妈妈》《初春》《我的祖国》《游子吟》《红色箴言》《初春》《写给妈妈的诗》《毕业歌感谢你,乾明》这些脍炙人口的古今诗词,孩子们用优雅的表演和甜美的语调展示了古今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深深地感染了台下的每一位学生。让我们在欣赏经典诗文的同时,也看到了孩子们团结、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感受到诵读经典诗文浓厚的氛围。

本次诵读比赛分三个年级段(低、中、高),经全体语文老师评选,二乙班《学会感恩》,四甲班《我的祖国》,五乙班《感恩的心》获一等奖。

本次比赛进一步了加深学校师生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中催生践行活动。过此次活动,引导小学生在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提升道德素质,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2017关于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活动总结二 为了继承和发扬少先队的光荣传统,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提高学生全面素质、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少先队员能肩负起新世纪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校少先队在清明节期间,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为主题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1、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渠道包括向家长及村里的老人请教,利用信息课,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等,了解清明文化清明节的由来,及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使得学生对这传统的节日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2、学校发动队员积极写关于清明节的、革命烈士事迹的文章,以及读后感等,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少先队宣传栏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宣传教育。

3、各班能及时召开我们的节日 清明节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学生有说、有唱,有的朗诵诗句,有的畅所欲言。虽说各有各的特色,但都能通过本次的班会课,使学生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让学生能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好好学习,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4、各班结合我们的节日 清明节出了一期黑板报、手抄报。各班都能较好的完成,特别是高年级的同学,老师布置了任务,她们就很自觉地完成好,并能充分体现了本次的主题。通过出手抄报活动使更多同学参与其中,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她们用她们的彩笔画出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画出了要如何去珍惜幸福生活!通过评比我们选出来的优秀的手抄报作品,从学生的优秀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确实是受到的深刻的教育,相信她们会真正懂得这样珍惜现在,珍惜幸福生活的!

2017关于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活动总结三 为了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丽阳中学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学生在微机室通过中国文明网进行了网上寄语活动,参与签名寄语活动的学生达到了318人次。学生们在网上撰写感言和自己的心得体会,表达对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篇10

介子推并非被烧死

关于清明节,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春秋时期重耳与介子推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内乱,公子重耳流亡,介子推忠心护主19年。后来重耳回晋国当了国君,介子推不肯受赏而隐居。晋文公重耳搜绵山找不到他,便放火烧山想逼他出来,介子推宁可被烧死也不肯出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就在每年清明之前几天不生火,只吃冷食,谓之“寒食”,寒食第三日即为清明,这便是清明节的起源了。

然而考察记录春秋历史的《左传》《史记》,我们就会发现,介子推确实跟随过晋文公,也确实未受封赏,也确实隐居了,但是并无被晋文公放火烧死等变态情节。介子推既然并非被烧死,也就不存在寒食禁火纪念他的可能性。而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说介子推被晋文公烧死,是春秋时代之后400年的西汉末年,刘向在《新序》一书中提到了这一情节,但没提到纪念他而出现寒食习俗。又过了200年,东汉末年蔡邕的《琴操》中终于第一次出现了介子推被烧死、寒食纪念他的完整情节。而且那时寒食习俗也不是在农历三月清明前后,而是在五月初五,并且仅在绵山所在的山西太原、介休等地流传。

也就是从汉代开始,清明与寒食习俗逐渐开始结合。东汉时记录太原一带每年清明都要不生火、吃冷食5天,当时就出现了即使生病都不敢吃热食的苗头,后来这个习俗一度发展到一个月不吃热食的程度,当地不少人都因肠胃受不了而送命,到东汉末年就遭到了曹操的严令禁止。不过清明节寒食的习俗,虽然后来遭到后赵皇帝石勒、北魏孝文帝的禁止,最终还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山西逐渐扩展到了整个北方。

宗教、文化影响:

拜火神、送瘟神与扫墓融入清明

为什么清明的禁火寒食习俗可以延续?这与中国古代对火的敬畏有直接关系。唐代李涪考证说,古人一年四季要使用不同的烧火材料,春天用榆树,夏天烧枣树,秋天用柞木,冬天用槐树。这种不同季节不同树种柴火的选择,最早可能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哪个季节哪种烧火木材容易得到。但是随着古人对火的需要和火的敬畏,逐渐异化为一种宗教和文化相互影响的习俗。由于中国古代取火方式耗时很长,往往火燃烧起来之后不会将其熄灭,而是用柴火将其保留为余烬状态,即没有火焰但是保留温度,这就是火种,以后再生火就用火绒等引火物来接触火种。每年冬季结束,春季到来,冬季使用的保存火种材料(比如槐树)就不能再用了,要换成春天常见的保存火种材料(比如榆树)了,这就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改火”仪式。“改火”恰恰在冬至后105天左右的清明前后,这直接导致了清明节出现了禁火的习俗,而且习俗传说中还添加了介子推被火烧死的情节——介子推都被烧死了,后辈们还不小心火烛、看好火种吗?

清明节的另外一个源头是古代的修褉节。这个节的诞生比清明节要早得多,论流行程度也比寒食更广泛。先秦时代就有修褉之风。清明时节,北方天气也转暖了,是传染病、流行感冒等高发时段,为了预防瘟疫,人们就在清明前后修褉节这一天,出门去外面河水里,把积攒了一冬天的脏衣服都洗干净了,顺带把自己身体也洗一下,搞好个人卫生,预防疾病。《后汉书》记载,每年三月初的修褉节是很壮观的,“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女修褉节开始分流,女子从公主后妃到农家妇女都出门去河边洗衣服洗澡,男子则聚众饮酒赋诗以显风流,王羲之名垂千古的《兰亭序》,就是在三月初三修褉节上挥毫写就的。到了唐代,修褉节合并到了清明节中。

清明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扫墓,也是从别的节日中衍化而来。最初的扫墓并无固定时间和次数,什么时候都行。《孟子》记载,有个齐国人每天骗妻子说自己天天在外与富贵人家吃喝,实际是每天去城东坟地里吃人家扫墓祭祀的酒肉。这说明当时人很频繁地祭祀扫墓。到东汉时期,《后汉书》记载,二十四节气以及三伏天等日子都要给皇陵扫墓。进入唐代,扫墓就与清明节正式结合,公元732年,唐玄宗把清明扫墓编入正式礼仪,受国家法律保护。杜甫的《寒食行》等诗作就是反映当时扫墓习俗的。

正是在唐代,寒食、修褉与清明逐渐统一,现今沿用的清明节正式出现了。

庄严过后有欢快:

踏青、秋千与拔河

每年清明节都是郊外踏青的好时候,现代都市人约上亲朋故旧,开车去郊外游玩已经十分常见了,这一点与古代清明的踏青习俗一脉相承。杜甫有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代清明时节,郊外就遍地美女了。

古人在清明踏青时,最喜好荡秋千。秋千本来是杂技的一种,流行于北方,魏晋南北朝开始成了淑女游戏,到了唐代,清明时节玩秋千的美女已经满大街了,唐代韦庄有诗云:“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

篇11

一、生活中觅传统

“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这是《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的,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节日的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学生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中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在日常生活中寻觅传统的影响。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有精妙的传说,有经典诗文、独特的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它们是千百年来千秋万代岁月长途中的欢乐盛会。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传统节日探寻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加强对中学生传统情感教育的前提。

我认为,现在初中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广播、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引导学生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

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系列宣传,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出黑板报、制作展板、通过红领巾广播在校内进行宣传,告诉学生节日的来历,古人流传下的习俗,好的活动建议等,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二、活动中品内涵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在学校教学中,怎样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比如说清明节。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沉重的日子”、“怀念与哀伤的日子”,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墓地的日子”、“许多烈士为国家牺牲,要纪念他们”。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我校就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怀念故人,二是保护新生。如果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1)探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

(2) 组织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3) 随同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4)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阅读先进人物或事迹,撰写的读后感。

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辩论会上,对于迷信习俗的争辩,有据有理;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

再比如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比较中得新知

和洋节日相比,一些传统节日对中学生缺乏吸引力,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今天被国人看淡,与这些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随着经济的发展,节日本身也应该发展。无论是元宵节也好,重阳节也好,它们都与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如果一成不变一定是不行的。

首先,活动形式要多样。要结合时代特色、学生特点,组织各种类型的校际、班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节日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过传统节日。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传统节庆之际,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过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

四、接受中悟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