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30 18:29: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欧亨利短篇小说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麦琪的礼物》作为一部有着深厚影响力的作品,将生活中的感悟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艺术表达出来,尤其是欧・亨利式的创作风格,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的表达方式更成为了整个作品的亮点,这种将爱情表达得更为完美的语言艺术风格,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一、有关作家欧・亨利的文学创作魅力的总体概述
(一)有关作者欧・亨利的相关概述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的一生有着很多不寻常的经历。从两端婚姻生活以及苦难、幸福等不同的生活尝试来看,这位小说家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尤其是悲欢离合的体验更加为欧・亨利的创作提供原动力和生活来源,其中监狱生活、创作动力、情感经历等都为欧・亨利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素材。并通过描写寻常百姓人物的生活情节等深入分析,突出一种幽默风趣的写作氛围,能深深地将人物形象进行全面分析,达到更好的效果。从这些经历来说,正好成就了欧・亨利一生所创作出来的300多篇的小说,更好地推动了欧・亨利的名气,成为当时具有轰动效应的著名小说家。可以说,这些丰富的人生经历,更好地成为了欧・亨利小说创作的风格独异,也是读者正想看到的。
(二)作家欧・亨利窘态写作下的动力
在不同的时期下,欧・亨利创作的小说具有不同的题材风格,这些都与其不同生活状态的写作风格分不开的,尤其是欧・亨利思想在小说创作中也会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作品的弱点,这些都与其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从他的一生来看,一直是处于穷苦的状态下,所以说,欧・亨利的小说也是在相对贫乏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其中小说的大部分主人公都是一些贫苦的劳动人民,因此,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即使在他的小说作品受到一定程度的欢迎,欧・亨利还是过着相对拮据的生活,能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力量支持,无论是小说的整体个性还是不同的艺术风格,这种状态的小说能体现出更为丰富的时代内容和主题思想。
(三)欧・亨利文学作品主题思想表达的丰富性
欧・亨利创作小说具有不同的主题风格,这位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等荣誉称号的小说家,无论是从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还是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等都诠释了其不同的主题风格,在总体主题的表达中,主要有两类主题表达,一是对美国大都市生活细腻的描写,另一个是将拉丁美洲的生活勾画出来,这些不同的主题表达,更多地融入了对城市生活的无奈与挣扎,体现出一种激昂奋进的生活状态,通过更多的角色表现,将生活百态下的人物一一串联起来,通过语言的巧妙组织,尤其是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更多地将一些悲惨的故事在小说的光环中绽放出更多的亮色,在结尾处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这种微笑中的辛酸,艺术表达中的完美,既有无可奈何,又有生活原型的表达,很有艺术魅力。尤其是在《麦琪的礼物》中,这种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融入整个作品之中,给人一种乐观中的辛酸,激起更多的心灵共鸣。
二、有关《麦琪的礼物》的艺术魅力解读
(一)有关小说《麦琪的礼物》的总体概述
小说《麦琪的礼物》讲述的是一对贫苦夫妻的生活细节,从整个故事来看,丈夫有一个金表却没有相对称的表链,妻子有美丽的秀发,却没有相配套的发梳,在这种情况下,妻子将自己的秀发卖掉换来了一个金表链,同样,丈夫为妻子买来了发梳。在这种各自为对方着想的大背景下,这些惊心动魄的举措,给小说的情节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力量,尤其又是在情理之中,这种突出主人公个性思维的写作方式,无论是哪一种付出,都能给人一种更大的力量,能从多方面诠释出这对夫妻的深厚情感,这种真挚、诚笃的爱情,能给人一种深深的震撼。
(二)有关小说《麦琪的礼物》的艺术魅力分析
《麦琪的礼物》是一部有着强烈创作目的的小说,在当时有着深厚的影响力,尤其是这种欧・亨利式的小说结尾方式,能给人一种出乎意料又是在情理中的感受,尤其是这种独特的“礼物”能从多方面诠释出整个作品的艺术魅力,在小说的语言魅力上,通过幽默清新的语言表达,将这种爱情的伟大更好地表达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爱的力量,常常峰回路转,出乎人的想象,大反常规的突破式结尾,更大地增加了小说的整体吸引力,尤其是将这份独有的情感魅力展示出来,给人一种催人奋进的感觉。
三、从语言分析角度看《麦琪的礼物》及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一)小说《麦琪的礼物》中不同词性刻画的语言特色
在《麦琪的礼物》中,其语言表达将语词作为最小的语言单位,并通过一些不同词性的表达,将小说中主人公的个性意识、行为故事、心理想法等细腻地刻画出来,尤其是将不同词性的语词进行全面整合,将形容词、动词、副词等运用在小说主人公的心理刻画之中,通过在不同语境下的表达,更好地将整体概念表达出来,形成一种别具风格的语言写作方式,这也是欧・亨利写作风格中的一个表现,通过不同语词的应用,可以将生活状态下的心理进行详实的分析,形成个性鲜明的整体风格。譬如,在《麦琪的礼物》中,词汇有很多的词性,在句子中能整体地表达出来。其中如:突然她从窗口转过身来,站在镜子面前。她两眼晶莹透亮,但她的脸失去了它的颜色在20秒。她很快地把头发披了下来,使之完全泼散开来。其中,有“转过身”、“晶莹透亮”、“披了下来”等连续性的动词运用,更加将主人公一连贯的动作进行完美表达,更好地形成主体的表达,形成个性鲜明的艺术魅力。还譬如:“所以现在德拉的美丽的头发披散在身上,闪闪发光,像褐色的小瀑布。它长到膝盖以下,几乎成了一件衣服对她来说。”其中形态词性“美丽的头发”、“褐色的小瀑布”等将女主人公的头发进行了描述,为下文中麦琪的礼物打下埋伏,更好地激活丈夫送礼物的心理,也呈现出这对夫妻的小生活中充满的无奈情绪等,将这些复杂的心态更加清晰地表达出来,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二)小说《麦琪的礼物》中长短句式的配合使用
在《麦琪的礼物》这部小说中,语言风格表现得相当明显,尤其是长短句的运用,通过复杂语言结构的表达方式,更多地诠释出相对丰富的情节故事内容,其中,倒装句、对等句子等的融入,为小说的整体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动力,从整个作品的表达来看,这些不同句子的使用,通盘考虑到主人公与故事情节的整体发挥,围绕整体这个故事的发生,更多地添加了一些主观方面的情感因素。譬如,在小说中有这样的句子:如果希巴女皇住在气窗对面的公寓,德拉总会让她的头发挂窗外一些天来晾干,只是为了使皇后的珠宝和首饰相形见绌。所罗门王是一个看门人,把他所有的财宝都堆积在地下室。这些长句的整体运用,更多地展示出小说主人公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对女主人发的细致描写,更多地融入一些丰富的情感态度等,更好地形成整个语言表达的艺术魅力,将小说的主题更加鲜明地诠释出来,并为欧・亨利式的小说结尾提供更好的帮助。
(三)小说《麦琪的礼物》中对话式的语言氛围表达。
在《麦琪的礼物》这部小说中,简短方式的对话语言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有情感的融合,更多地将这种语言组织的方式以对白方式进行交流,其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爱情态度,更多地将这些主流元素融入进来,成为了一种相对全面、价值性较强的表达,小说在对话方式中加强男女主人公的交流,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语言环境。譬如,在小说中有这样的一些对话:“你要买我的头发吗?”“我买头发”“揭掉帽子,让我看看它的外貌。”等,通过小说中这些对话的整体表达,能更加清晰地将整体情感表达联系起来,形成个性鲜明的写作特色。尤其是在语言表达中还形成一种宽松幽默的语言环境,形成整部作品的风格特色。
四、结语
《麦琪的礼物》作为一部有着重大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与欧・亨利的创作风格是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对整部作品的语言进行分析,并结合欧・亨利的生活环境和不同主题的表达,能更加鲜活地掌握这个小说的整体特征,形成语言风格表达中的完美性,增添了小说主题表达与语言融合的整体效能。
参考文献:
[1]何兆华.从语言分析角度看《麦琪的礼物》及欧・亨利的写作风格.文学界(理论版),2011(01) .
[2]张贞梅.从《爱的牺牲》和《麦琪的礼物》评欧・亨利的艺术手法[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3]刘洋.人性向善再解读――欧・亨利小说语言特征及艺术特色解析[J].名作欣赏,2011(24).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4-0144-02
欧・亨利(OHenry)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作为一名多产的作家,他一生中给读者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和近三百篇的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多数以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为背景,构思精巧,风格独特,语言幽默,更突出的特点是结局出人意料,后来这种意料之外的结尾形式被冠以“欧亨利式的结尾”而闻名于世,这些成就使欧亨利成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有着“美国莫泊桑”的美称。《二十年后》(After Twenty Years)出版于1906年的短篇小说集《四百万》(The Four Million)中,同时出版的《麦琪的礼物》(The Gift of the Magi)、《警察与赞美诗》(The Cop and the Anthem)和《四百万》(The Four Million)一起集中体现了欧・亨利关心社会底层小人物,着重刻画微妙感情的写作风格,这种风格不同于其他着重表现纽约等大城市上流社会的作家,反而致力于表现繁华都会里或西部乡村里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描写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对浪漫和冒险生活的追求。《二十年后》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描写了一对在纽约一起长大、情同兄弟的朋友鲍勃和吉米,他们在鲍勃即将启程去西部冒险的时候约定20年后在同样的时间、地点再见面。20年来,他们谁也不曾忘记过这个约定。鲍勃从西部不远万里来赴约,支撑他的是只要对方还记得这次约定,那无论做什么都是值得的。虽然我们不知道20年前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使他们如此笃定,但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对于鲍勃来说,吉米永远都是最忠实、最令他信任的朋友。然而,20年后再见面时,等待他们的不是重逢的喜悦,命运却把他们分别放在了法律天平的两端,鲍勃是警方正在通缉的要犯,而吉米却是接到命令努力追捕“狡猾的鲍勃”的警察。对于吉米来说,究竟是继续保持对挚友的忠诚,还是履行自己作为警察的职责,他最终选择了后者。
《二十年后》作为欧亨利广为流传的作品之一,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还作为短篇小说的代表被选入外研社的英语专业教材《现代大学英语》,不少学者针对这一名篇进行过深入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分析该篇小说的文学性质,以及作者创作过程中所使用的独特的创作手法,而从语言学角度对小说表述故事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做出分析的研究较少。笔者拟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理论出发,对《二十年后》故事发展过程中的人物关系的变化进行分析,将其中的人物关系发展分为4个阶段,这些阶段的起承转合构成了整篇短篇小说的故事发展脉络。从人际功能的相关理论来看,4个阶段在语言的使用上也充分体现了故事主要角色间关系的发展变化。
语言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现象,是人类交际过程中的桥梁与纽带,承载着协助人类完成不同交际目的的功能。根据交际目的的不同,语言的功能也多种多样,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看,在这众多的功能中,最为抽象、最具概括性的那些功能是语言所固有的,具有语言的普遍特征。这些语言所固有的最普遍的功能特征大体可3类: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些功能都是语言的元功能。其中本文主要使用的是语言元功能的第二类人际功能。人际功能主要描述的是人类为了达到保持人际关系的交际目的,使用语言来协助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用语言来描述世界,影响世界及表达对世界的看法。
在人类交际的过程中,使用语言的最基本的目的是给予和索取某种商品。在这里,商品具体为“货物和劳务”(goods-and-services)和“信息”(information)。概括而言,语言担任的言语角色具有4种基本功能,即给予信息、索取信息、基于货物和劳务及索取货物和劳务,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看,它们功能标签是:陈述、提问、提供和命令。作为语言元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气”(mood)和“情态”(modality),其中“语气”又由“主语”(subject)和“限定成分”(finite)构成。小句中,语气以外的部分包括谓语、补语和状语,合称为“剩余部分”(residue)。
《二十年后》描述的两位在纽约一起长大的主人公鲍勃和吉米,他们之间的人物关系变化过程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阶段一,巡逻警察与路人;阶段二,交谈甚欢的两个陌生人;阶段三,两位挚友;阶段四,警察与通缉犯。这样的发展转变过程不仅使小说的情节曲折多变,更促使了欧亨利式结尾的形成。在故事情节中,转变是这样完成的:
一、巡逻警察与路人
夜晚10点钟,天空下着小雨,阵阵吹过的寒风几乎清空了所有的街道,于是,巡逻警察的身影变得格外醒目。在一家漆黑的五金商店的门口,他遇到了一个人,此人开口说道:
"①Well, I’ll explain if you’d like to make certain it's all straight. ②About that long ago there used to be a restaurant where this store stands --- 'Big Joe’ Brady's restaurant.”
"③Until five years ago,” said the policeman. “④It was torn down then.”( : Subject; : Finite/Predicator)
在这段对话中,在五金店门口等待的鲍勃在没有被询问的情况下首先开口讲话,他似乎很急于去解释,而且连用了4个小句来表达为什么他会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时间和地点出现。其中①句中的剩余部分表达了鲍勃急于解释的意愿。巡逻的警察表现自然,他耐心的听着并偶尔回应一下,即句③和④。这样的对话作为警察巡逻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的现象表面看起来没什么特别,但从不平衡的小句数量和其中的语气部分可以轻微的感觉到有不寻常的地方。
二、交谈甚欢的两个陌生人
两个在街道上偶然相遇的陌生人继续他们的谈话。
Bob: ①Twenty years ago tonight, I dined here at 'Big Joe' Brady's with Jimmy Wells; …②we agreed that night that we would meet here again exactly twenty years from that date and time, ….
Policeman: ③It sounds pretty interesting.…④Haven't you heard from your friend since you left?
Bob: ⑤Well, yes, for a time we wrote.…
Policeman: ⑥Did pretty well out West, didn't you?
Bob: You're right! …
Policeman: ⑦I’ll be on my way. ⑧Hope your friend comes around all right. ⑨Are you going to leave immediately?
Bob: ⑩I should say not! … So long, officer.
Policeman: Good night, sir.
在这场交谈中,鲍勃用了几个陈述句来继续他的故事,即句①②和⑤,警察饶有兴趣的听着,时不时的问几个问题,即句④⑥和⑨。从人际功能的角度分析,在陈述句中,小句的功能是完成陈述,而在疑问句中,小句的功能是通过问题来索取信息。在警察的提问小句④⑥和⑨中,前两个问句是和对鲍勃陈述的推理性提问,但句⑨问是否会马上离开显然不符合人们的逻辑思维惯性,但它的作用依然是索取信息,警察这样问的目的就是在不经意间确定一下鲍勃会什么时间离开,自己是否有时间找到便衣来替代自己缉拿鲍勃归案。这样的交谈看似发生在两个交谈甚欢的陌生人之间,其实暗示着角色关系将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三、两位挚友
20分钟后,五金店门口来了一个高个子,穿着长大衣,衣领竖着,径直朝鲍勃走来。
Tall Man: ①Is that you, Bob?
Bob: ②Is that you Jimmy Wells?
Tall Man: ③Bless my heart!…④Twenty years is a lone time. ⑤How has the West treated you old man?
两人相遇后,分别用疑问句完成双方的问候,即句①和句②,原因是双方都需要索取信息来证明来者就是自己要等的人。小句③④是两位重逢的挚友发出的感慨。值得一提的是小句⑤是一个特殊疑问句的形式,其主要作用是需要听话人或回答问题的人将疑问词代替的部分补充完整。两位20年后重逢的朋友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感慨和对重逢的期待,他们之间的亲密交谈将彼此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仿佛又回到了20年前。
四、警察与通缉犯
但很快鲍勃就发现来见自己的高个子并不是自己等待的吉米,而是一个便衣警察。鲍勃被捕了,便衣递给了他一张纸条:
Bob:① I was at the appointed place on time. ②I saw it was the face of the man wanted in Chicago. ③so I went around and got a plain-clothes man to do the job.
纸条上写的内容包含3个小句。句①和②是陈述句的形式,紧随其后的句③中包含的somehow是一个连接状语,表达的是语篇功能,并不具备人际功能,所以既不属于情态部分,也不属于剩余部分。但句中的couldn’t表达了吉米对抓捕工作的担忧,作为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下定将鲍勃抓捕归案的决心是不容易的。
以韩礼德的功能语法观为出发点,从人际功能的角度对短篇小说《二十年后》故事表述所使用的语言及主要人物关系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首先验证了功能语法理论,特别是人际功能理论可运用于语篇分析。其次,通过对小说包含的小句进行的人际功能的分析,进一步阐明了小说作者安排情节的别具匠心,这些看似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安排最终完成了欧亨利式结尾的呈现,惊叹之余,细细想来这样的结尾又在情理之中。
参考文献:
〔1〕Thompson, G..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M]. Co-published b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eijing, China) & Hodder Arnold, 2008.
问题是,谁想放假了学几何背单词?我们不过是应付家长啊,汤老头看我们无精打采,估计一去不复返,就把小黑板擦干净,一边写上“人猿泰山”,一边说:“来来,我给你们讲故事吧。”
那泰山是个孤儿,被遗弃到原始丛林,跟着一群猿猴厮混,上蹿下跳,爬树抓鱼,结果不会讲人的语言,反而身手敏捷,成为森林的居民。
这故事可比教科书好玩。我们问:“后来呢?”
汤老头说:“后来啊,等下次,再给你们讲。”
我们几个很不高兴,开始起哄,您现在就说啊,快点快点。
汤老头笑眯眯地,活像一只世界上最狡猾的狐狸。他宣布下课,踱着步子去院子里吃饭。我们一群猢猴散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第二天,我们当然是急不可耐地在家吃了晚饭,就去汤老头家继续听故事。
两天一个故事,故事前学一点东西,写写作业。汤老头说:“听了故事,可以在本子上记下了,再讲给别人听。”
我们兴致勃勃听从他的意见,再献宝似的,说给邻居家小孩听,甚至说给大人听。
汤老头讲的最后一个故事,是《最后一片叶子》。而这个故事,只有我在听。
因为他的小小补习班已经结束,新学期开学了,我的小伙伴都去上学了。
至于我,因为母亲是个多礼的人,要我拎着一盒皮蛋,送去致谢。其实我们去他家之前,就已经缴了20元补习费的。
那个黄昏变成了我一个人的故事专场。
我用尊敬崇拜的目光,看着这个肚子里有无穷故事的老头,央求他再说一个,因为我很喜欢听。他呵呵笑了,我能发现他的汗毛都在震颤,大概是很高兴有学生喜欢听他讲。他收下谢礼,剥了个皮蛋直接给我吃了。
这个故事,汤老头讲得很慢:一个叫乔的年轻女孩生病住院,凄风冷雨中,孤独又绝望。于是,年老的画家贝尔曼,偷偷在窗外画了几片树叶。乔觉得自己的生命就像树叶一样,最终都会凋落,一片不剩。但是,有一片叶子却一直顽强地挂在枝头。
我听得目瞪口呆,世界上还有这么奇特的故事,让人心里有一些哀伤,但又不会绝望。末尾听到树叶是画的,我呆住了。
离开汤老头家,走的时候,他顺手给了我一盒云片糕。
去了学校之后,我才想起,忘记问他这个故事从哪儿来的。我的胃口一直被吊着,念念不忘。我想搞清楚来龙去脉。
我打算等我从寄宿高中放假回家了,去找他问清楚。
也不过是半个学期,活了80岁的汤老头去世了。我看见他的子女,把一屋子书清理出来,卖了。
后来,在大学的电子阅览室,我在搜索框里,输入了那个从汤老头嘴里听到的名字――欧・亨利。
《考试大纲》对文学常识的考点是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著名作家,且中外有别:中国作家要记住其生活时代及代表作,外国作家要记住的是其国别及代表作。对文学体裁而言,重点应是高中毕业生应该了解的一般常识。
历年高考的文学常识题和这一要求是相吻合的:试题中涉及的都是不同时期(或国别)的著名作家和作品,以教材中出现的文学常识为主,并适当向课外延伸,其衡量标准就是“重要”与否。
二、怎么考
文学常识题的考查带有较强的综合性,常常把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多种文体常识放在一起综合考查。从题型来看,可能会有以下几种题型:
1 表述性单项选择题
即把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中国古代、现代、当代作家,外国作家等相关的文学常识合理组合为四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表述正确的或表述错误的一项。
例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 《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 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d 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镑》和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答案】b《项脊轩志》的作者归有光是明代散文家,而桐城派是清代的一个散文流派,其代表作家是方苞、姚鼐等。
2 连线型单项选择题
即把作家、作品、作品的时代、作品的体裁(或主人公)等用横线搭配连接,构成单项选择题,要求选出对应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例,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秋浦歌》——杜牧——唐代——诗歌
b 《北京人》————现代——话剧
c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英国——小说
d 《欧根·奥涅金》——歌德——德国——诗体小说
[答案]b a中《秋浦歌》的作者是李白,c中《哈姆莱特》是戏剧作品,d中《欧根-奥涅金》的作者是诗人普希金。
3 填空题
例,按要求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它运用了
的创作手法。
(2)雨果,_____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它的著名作品有_____、_____等。
[答案](1)《诗经》赋、比、兴(2)法《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这种填空题是单一的文学常识填空题,也有可能和名句名篇的考查相结合。
此外还有判断题等题型,近年来一些新的题型也在层出不穷地出现。
三、怎么办
文学常识浩如烟海,考生不应茫然无措,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
1 粗读原著,加深记忆。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在备考时考生往往只凭一些简单的复习资料来识记,其结果往往是基础薄弱,识记模糊,答题时会“关公战秦琼”,张冠李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
2 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作为恢复该考点的第一年,想必不会太难,肯定会以课本内容为主。因此,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对单元知识短文及课本后的附录绝不能等闲视之。在熟悉课本上的文学常识后以“重要”为标准,适当向课外拓展。
3 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网络。如我国古代小说可构建如下知识网络:
上古先秦两汉:神话传说,它是我国古代小说的起源。主要保存在《山海经》中,“精卫填海”“夸父逐
转贴于
日”“大禹治水”都是其中耳熟能详的名篇。
魏晋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分别以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
唐:主要是传奇,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的成熟。代表作品有陈鸿的《长恨歌传》、白行简的《女娃传》、元稹的《莺莺传》等。
宋:话本小说,它的出现标着我国白话小说的成型。代表作有《错崭崔宁》《碾玉观音》等。
汤显祖精心打造了《牡丹亭》,倾情上演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只好在一旁大叫《窦娥冤》。
《雷雨》过后,《北京人》《王昭君》看见《日出》,知道这是一个《明朗的天》,便约上一起去观看他的《胆剑篇》。
二、 对比记忆法
对于一些易混淆的作家和作品,采用此法可以强化记忆。如:
刘鹗: 《老残游记》―高鹗: 《红楼梦》后四十回;
《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记》: 高则诚;
易安: 李清照―幼安: 辛弃疾;
樊川: 杜牧―临川: 王安石―震川:归有光;
茅盾: (“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大仲马: 《基督山伯爵》―小仲马: 《茶花女》;
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阿・托尔斯泰: 《苦难的历程》;
伏契克:捷克―伏尼契: 爱尔兰;
诗歌《唐璜》: 拜伦―戏剧《唐璜》: 莫里哀。
三、 知识树记忆法
画文学常识知识树,能使平面的知识变得立体生动。比如,可将中国古代作家及作品画在一棵知识树(见下图,尚不完整,只作示例)上,主干是从西周到明清的时间纵轴,枝丫是各具体的年代,枝丫上结的果子就是作家和作品,从根部的《诗经》《楚辞》一直到树梢的《红楼梦》。画完这棵树,对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的梳理和识记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1.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 孔子《论语》《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3. 老子《道德经》 4. 《孟子》5. 《庄子》
6. 屈原《离骚》7. 《荀子》 8. 《韩非子》
9. 吕不韦《吕氏春秋》10. 贾谊《新书》11. 司马迁《史记》
12. 刘向《战国策》13. 班固《汉书》
14.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及其作品 15. 建安七子
16. 诸葛亮《出师表》 17. 李密《陈情表》 18. 陈寿《三国志》
19. 陆机《文赋》20. 王羲之《兰亭集序》
21. 陶渊明《饮酒》《归去来兮辞》
A. 刘基《卖柑者言》B. 罗贯中《三国演义》C. 吴承恩《西游记》
D. 归有光《项脊轩志》(唐宋派)E. 汤显祖《牡丹亭》
F. 袁宏道(公安派)G. 冯梦龙“三言”H. 凌初“二拍”
I. 张岱《陶庵梦忆》 J. 李渔《闲情偶寄》K. 蒲松龄《聊斋志异》
L. 洪《长生殿》 M. 孔尚任《桃花扇》 N. 方苞(桐城派)
O. 吴敬梓《儒林外史》 P. 曹雪芹《红楼梦》
【训练题】
⒈ 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的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游记》―吴承恩―明代;《神曲》―但丁―德国
B. 《镜花缘》―李汝珍―明代;《汤姆・索耶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
C. 《西厢记》―王实甫―元代;《唐璜》―拜伦―英国
D. 《桃花扇》―孔尚任―清代;《红与黑》―莫泊桑―法国
2.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明清三代,小说发展到高峰,产生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著名长篇小说。
B. 老舍是杰出的小说家、剧作家,其代表作中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有《龙须沟》《茶馆》。
C.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由“词”蜕化而来的一种诗歌形式,体式和词相近,较为自由,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D.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长篇小说。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一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出自明末小说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
C. 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和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D. 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镑》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唐代诗歌体裁完备,名家辈出。“诗圣”杜甫饱经忧患,作品富于现实主义精神,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和《兵车行》《丽人行》《长恨歌》等。
B.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他的诗集《女神》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新诗的奠基之作,《屈原》《虎符》《棠棣之花》是他的历史剧代表作。
C.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D. 《吉檀迦利》《静静的顿河》《玩偶之家》《永别了,武器》的作者分别是印度作家泰戈尔、苏联作家肖洛霍夫、挪威作家易卜生、美国作家海明威。
5. 《牡丹亭》是_________代戏曲家_________的代表作,男女主人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北宋初期,影响最大的民间词人是_________。宋词按风格一般分为_________派和_________派,北宋时期的代表人物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南宋时,继承苏轼词风和苏轼一起并称为_________的著名词人是_________。
7.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此联题写的是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人名)。 “后主”指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人名)。
8. 写出下列评语评论的作品、作者及时代(朝代)。
①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②“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苏轼用“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评的是哪朝哪位诗人?
9. 下面是某中学生习作中的一段话,里面犯有两处文学常识识记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迷恋金钱,金钱至上,必然导致人性的沦丧。小说《高老头》中的葛朗台因为恋金成癖,可以葬送女儿的终身幸福;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阿巴贡因为财迷心窍而成为嗜血狂。
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A. 但丁是意大利人;B. 李汝珍为清代人;D. 《红与黑》的作者是司汤达)
2. A (《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
3. B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古代白话小说)
4. A (《长恨歌》的作者是白居易)
5. 明汤显祖柳梦梅杜丽娘
6. 柳永婉约豪放李清照苏轼苏辛辛弃疾
7. 宋朝李清照南唐李煜(后主)
8. ①《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
②《红楼梦》曹雪芹清朝
那时,她五岁。
在这个天真烂漫的年龄,她对一切事物都怀有很浓的兴趣。
瞧!她看到街上人流如潮,热闹非凡,便立马凑上前去。原来有人在唱戏!她高兴极了!她发现了新事物,跑回家,牵起妈妈的手就走,嘴里还欢快地叫着:“妈妈,我们看戏去!”
那位慈爱的母亲看着女儿满心欢喜的样子,高兴地咧开嘴笑了。
长大后
那年她十五岁。
在这个花季,她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只有在周末时,她才能回到温馨的家中。
“回来啦?”她刚踏进家门,她的父亲便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今天,戏院里要上演一出名戏,我们一起去吧。”她的母亲在一旁宣布了这个消息。“啊?”她犹豫了——作业很多呢!但看见父母满脸的笑容,她也不想拒绝。“我作业挺多的。你们先去,然后我再买票进去。”说完,她便走进自己的房间,埋头苦干。
过了好久,她才想起看戏这桩事,便一路小跑去戏院。
“丫头,你怎么来晚了?这戏很好看!太可惜了!”
“对不起……”她低下头轻轻地说。
再后来
她已经二十五岁了。
她在一家公司当会计师。由于工作忙,周末经常不回家。
这天,一个电话打进来。
“喂,请问您是哪位?”
“丫头,是我。”原来是父亲。
“爸爸,有事吗?如果没事,我先挂了。我还得工作呢!”
“当然有事!这周末,你抽空回家一趟。你妈想和你一起看场戏!”
“对不起啊,爸,这周末我没时间。”
“那下周末呢?”
“我一直都忙,没时间陪你们看戏。你们注意身体!”说完,她就把电话挂了。电话那一端,听到的只是一阵阵嘟嘟声。
父亲不舍地挂了电话,呆呆地一言不发。
不知不觉间,我们离他们越来越远。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少不了他们的帮助,而现在……
从小到大,父母为我们倾注了多少心血,但我们却对他们越来越冷淡。
从小到大,父母对我们的爱不曾改变,我们对他们呢?是否曾改变过?
我相信,从小到大,父母都是我们最亲密的人,无论怎样。
推荐人语
顾冠华,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总编辑
这篇作文的写作视角很独特,用的是第三人称,而本次大赛多数作文都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叙述的。用第三人称叙述,视野更加开阔,也使得小作者思考的问题超越了她的年龄。应当说她反映的“从小到大,子女与父母越来越疏远”的主题,在当下,值得人们沉思。她没有空洞地说教,而是采用片段式地写作,以人成长中最重要的几个阶段为序,以“看戏”为线,撷取了三个对比鲜明的画片,把包袱一个个抖开,构思巧妙。文章语言质朴,返璞归真,很好地表现了亲情的可贵。
这篇现场作文,还是有些地方可以提高的。
我们写作文,不仅要有作者意识,还要有读者意识。“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开头就告诉了我们故事的结尾:“在不知不觉间,我们离他们似乎越来越远……”读者的阅读期待明显降低,不如删去,直接从“小时候”写起。
想象要符合生活的实际。“‘丫头,你怎么来晚了?这戏很好看!太可惜了!’‘对不起……’她低下头轻轻地说。”这部分对话应当是作者想象的,但让人感觉不够真实。为什么呢?因为十五岁正处在青春期的小姑娘,大多数应该是:“小嘴一撅,不服气地说:‘都不提醒我一下呀,害得我迟到!’”
艾丽丝・门罗1931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的温厄姆小镇,她的作品大多是以安大略省西南小镇的生活为素材,多表现生死与成长等严肃主题。她曾被美国作家誉为“当代的契诃夫”。
门罗自少女时代就开始写小说。她生长的温厄姆镇是一个充斥着走私犯、和流浪汉的贫民区,父亲罗伯特・埃里克莱德劳从学校辞职后成了银狐养殖者。生意破产后,他在10英亩的农场上养起了火鸡。门罗的母亲当过老师,是清教徒式的保守女人,一直希望自己的女儿是淑女。儿时的门罗留着黑色长卷发,经常盛装参加主日学校的音乐会。这个家庭一度在大萧条时期艰难维生,爱讲故事和读书的门罗被要求学习家庭妇女必备的技能――做饭和编织。9岁那年,母亲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症,这意味着门罗几乎没有能自己支配的时间,每天都要做很多家务,而且一旦她离开家,母亲便没办法穿衣服、梳头。门罗也像那个年代的同龄孩子一样挨过打――父亲用的是一根腰带。
1950年,急于逃离家庭的门罗终于拿到了西安大略大学的奖学金,主修新闻。“那时候大多数女孩都会为了家庭牺牲自己。我根本不想这么做。年轻的时候,我无法想象行动不便是怎么一回事,总觉得可以战胜它。年纪大了,我才看到生命的局限。我开始同情我母亲。”在2009年的一部短篇小说里,门罗借着主人公对自己与母亲的关系进行了深刻而冷静的分析。
读大学期间,门罗已开始写作,在学生杂志《对开》上发表了短篇处女作《一片影子的面积》。但为了赚取生活费,她不得不在课余做女招待、烟叶采摘工和图书馆员。“除了写作和打工,我没有机会做其他任何事,因为我没有钱。”1994年接受《巴黎评论》的采访时,门罗回忆说,“我知道我只能念两年大学,因为那个时候的奖学金只管两年。那是我人生中一次短暂的假期,一段美好的时光。我十几岁就一直管家,所以大学时代几乎是我一生中仅有的不必做家务的时间。”
读大二时,门罗嫁给詹姆斯・门罗,为此退学,从夫姓。“二年级一结束我就结婚了。”她说,“我们去了温哥华。结婚是一件大事――巨大的奇遇、变动。虽然留在国内,但我们尽可能地远走高飞。我们只有20岁和22岁。我们马上就开始了正儿八经的中产阶级生活。我们想弄一座房子,生一个宝宝,这些事我们说干说干。我21岁时要了第一个孩子。”
不死的作家心 ――――――――――
门罗接连生了4个女儿,老二出生后不到15个小时便不幸夭折,但她后来还是拉扯大了4个孩子。
在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门罗曾说:“我觉得我结婚是为了能够写作,为了能够安顿下来,让我的注意力重新回到重要的事情上。”可是,婚后的门罗一度变得消沉,没有人知道她内心的想法。她是家庭主妇,是母亲,日复一日操持家务、照料孩子足以摧毁她的信心――她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好作家了。她只有趁孩子睡了、菜也烧好时,才赶紧写上一句半句,顽强地拓展纸上的空间。尤其是在怀孕期间,她说自己“会像疯了一样写作”,“因为觉得有了孩子,我就再也不能写作了”。她在孩子上学后写,在家人睡午觉时写,在深夜无人打扰时写,她说:“我曾试过一直写到凌晨1点,然后第2天一早6点起床。我记得自己曾想,我可能要死了,我会心脏病发作。但我又想,就算我死了,我也写出了那么多页。那是一种与绝望的竞赛。”她把窘迫的生活、无处诉说的感伤、亲历的死亡、欲望和现实之间的落差统统放进了文学这个罐子里发酵。她的笔一直不停:“我害怕自己一旦停下来,可能会永远停止写作。”
1963年,门罗夫妇移居维多利亚,开了一家门罗书店。她继续相夫育女,唯有作家心不死。她对《巴黎评论》回忆了自己作家生涯的早期阶段:“那是1月份,一个星期天。我去了书店,因为星期天不开门,所以我把自己反锁起来。我丈夫早先说他要出去吃晚饭,因此我有一下午的时间。我记得自己看着四周,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包围着我,我就想:你这蠢货!你在这儿干吗呢?”
“孩子们小的时候,出门上学后就是我的时间。有了书店后,就算我在书店上班期间,我也要在家呆到中午。我本该做家务的,可我也趁机写作。后来,我不用每天去店里上班了,就一直写到大家都回来吃午饭,然后等他们都走了,大概两点半吧,我就赶快喝杯咖啡,开始干家务活,争取在傍晚前全弄完。”门罗说。
37岁时,门罗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并凭借此书摘得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奖”。这本书她前后花了20年才写完。1971年,这个“绝望的主妇”出版了具有自传意义的第二本书――《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获得了加拿大书商奖,并于1994年搬上了电视荧屏。评论界将此书视为反映门罗女性主义思想的重要作品。
次年,门罗与第一任丈夫詹姆斯分手,然后回到安大略。一位美国文学经纪人要求她的作品。她的故事开始出现在《纽约客》上,新的出版合约也陆续到来。
拿到所有的文学奖 ――――――――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门罗已是短篇女王,她几乎已经拿到了所有可以得到的文学奖,包括3次加拿大总督奖、两次吉勒奖,以及英联邦作家奖、欧亨利奖、笔会马拉穆德奖和美国全国书评人协会奖等。2009年,门罗在小说集《幸福过了头》上市之前,宣布不参加当年吉勒奖的评选。其出版人道格拉斯・吉布森说:“她的理由是,自己已赢下该奖两次,因而有意将场地让与年轻作家。就一个贪婪的出版商而言,我得说吉勒奖能产生极大的宣传效应,即便得到提名,也是巨大的宣传。可她此意已决。门罗宁愿退出竞争。”就在同一年,门罗以终身成就获得了奖金6万英镑的布克国际奖。很多评论家毫不吝啬地称赞她,而她则说:“我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可以吸引我,所以我没有像很多人那样被太多的东西干扰。”平静低调的语气里暗含坚持和骄傲。
有人说:“门罗之所以能把女性的爱与恨写得那样好,或许正是因为她经历了一段不寻常的感情经历。
18岁时,门罗很迷恋大学里大她7岁的学长杰拉尔德・福莱姆林。他是“二战”退伍老兵,经常喝醉,但很有“文艺范儿”。为了接近福莱姆林,门罗把自己的小说给他,请他帮忙投稿,认为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与他交流,让他爱上自己。没想到,他只是帮她转交了稿子,对她的心思一无所知。
门罗婚后,发表的小说多起来,福莱姆林还给她写过一封信,门罗回忆道:“他没有赞美我的美丽,而是称赞了我的小说。不过这是我的第一封读者来信,我觉得很高兴。”
多年以后,已是地质学家的福莱姆林在电台上听到了门罗的名字和她的小说,他们终于相爱了。门罗很快结束了第一段婚姻,把书店留给前夫,离开了维多利亚市。她对福莱姆林唯一的要求是,仍然要在名字中保留前夫的姓。
一、生平性格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创作风格、小说中的人物和人生态度不但在英语国家,而且在全世界都有广泛的影响。
海明威在当时就是一个神话,他的生活多彩多姿。他出生在伊利诺斯州橡木园的一个医生家庭。他深受父亲影响,热爱体育等激烈项目,如深海捕鱼、拳击、斗牛等。中学毕业后,他离家赴堪萨斯市当记者。一战期间,他在美国红十字会当男护士。一战后,他去巴黎做外国记者,受雇于多伦多星报。受到安德森、史蒂芬克兰、哥特鲁斯、斯坦因等人的影响和指导,成为作家,并受到读者注意。后来他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和二战。海明威多次受伤,其中头部就至少有12处伤痕。他经历了三次严重车祸和两次空难,但都侥幸逃生,从这些伤口中,一共取出237片碎片。1961年,迫于身体多病、焦虑和忧郁,海明威用猎枪开枪自杀。
由于受到战争经历的影响,海明威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小说主题和人物。在《在我们的时代里》这部小说集中塑造了尼克・亚当斯的形象。这是他文学创作的良好开端。全书有几篇小说,但都是共同的主题、共同的人物,描写了尼克回想从家乡的童年到退伍军人的经历。尼克经历了各种武力的威胁,成了受伤的英雄,用尊严和勇气来面对许多不如意的环境和局势。这本书,海明威写的很富有诗意,其小说人物形象、场景和每个动作都具有多重意义。
二、代表作品
《太阳照常升起》(1926)是海明威一部成熟的作品,通过塑造迷惘的形象,表现了一战后一代人的精神面貌以及一战给人们带来的影响。这些身居国外的小说人物远离正常人生活,深陷战争之中。这部小说已出现了海明威式的人物。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第二部成名作。小说讲的是一个受伤的美国士兵和一个英国护士的爱情悲剧,反映的是20年代整个社会和一代人的面貌。福德瑞克亨利,代表整个国家的经历,他在战争中受了伤,对世界的非理性无法理解。他离开了军队,和凯瑟琳一起逃亡到瑞士。在那里,他们认为能远离社会,过他们的爱情生活。但他们所共同面临的是末日。在这部小说里,作者不但强调了人类在肉体和精神上受难的观点,而且驳斥了自然和上帝的善,表明人类被命运投入了火坑。
《丧钟为谁敲响》(1940)和《老人与海》(1952)是反映海明威后期思想的作品。《丧钟为谁敲响》标志着海明威新的创作生涯,讲的是一位美国志愿游击队员罗伯特乔丹在西班牙内战中的故事。虽然他自己也知道他的斗争是注定要失败的,但仍坚持斗争,因为这是为自由民主而战。最后,他的献身证明人生是有价值的,事业是值得献身的。
《老人与海》则是其人生态度的继续,写人类与自然斗争的胜利。这本书是海明威创作的最高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小说不长,讲的是古巴渔夫桑提亚哥与大鱼搏斗的故事,表明人生是与不可战胜的自然力的抗争,只能取得部分的胜利。但小说却饱含着对人类斗争的尊敬。
海明威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没有女人的男人》(1927)。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作品包括被击败的人、杀人者和五十个大人物,讲的都是男人的勇猛和不屈的斗争精神。在《午后的死亡》(1932)中,海明威通过描写斗牛,表明了他的生死观。《美国的青山》(1935)讲作家应如何顶住美国传统对作家才华的压力:成功、金钱以及各种家庭纠纷。《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1936)讲的是一位深受重伤的美国作家力图从财富和家庭纷争中找回创作想象的精彩故事。《拥有与缺乏》(1937)是海明威典型的作品,讲一个孤独的人同自然环境的抗争。
三、写作风格
对于海明威的风格,有着许多的评论,而大家一致赞同他的文章简洁、自然、效果直接,因为他总是尝试选择具体、确切的词语。海明威用短小精悍的句子将词组合起来,这些句子结构整齐,条理清晰,十分口语化。他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应能使读者直接感受到人物的情感,而达到这一效果的最佳方法就是含而不露,少用外在的语言形容,语言须简洁。他的作品看似简单自然,但实际上已经经过精心修饰,极富暗示性和底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是这样评价他的:他的简短有力的艺术风格开创了现代小说。
海明威的世界是有限的。他的人物范围有限,总是在相同的环境中生活,都是在生活的重压下保持自尊,这是海明威一直在表现的一种人生态度。他的典型人物就是用诚实、纪律和控制来实现抗争。他小说中的生活都充满紧张和战斗。世界一片混沌,人类总是打败仗。虽然打败仗,但也是有尊严的,人类的肉体可以消灭,但精神永远不可战胜。海明威的小说世界虽然有限,但主题却很深刻,哲理很深奥。他的这种哲理与他的人物一起,形成了海明威的创作风格。海明威曾说“冰山运动的尊严在于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四、结语
海明威信奉基督教,而自杀的行为在基督教中是极大的罪孽。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海明威最后选择了自杀呢?应该说,无法进行创作的绝望,是促成海明威自杀的根本原因。仅仅肉体上的病痛是决不足以击倒这位硬汉的。典型的海明威式的英雄是这样一个人:他虽然受了伤但依然强壮,因为强壮而变得更加敏感和伤痕累累;他面对毁灭和死亡仍会快乐地生活;他在一种观念的模式下保持着自身的理想境界。海明威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神话,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神话。
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在于语言艺术,更在于他审美性的那种生存方式。海明威就像一座桥,连接着人文主义和西方的现代主义,传承着人文主义对人的理性的肯定和歌颂。海明威坚持不懈地探究着人的精神归宿,自己创立了个性的生存方式,那就是:倡导行动、推崇个人主义,强调个性的奋斗,最终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今天我们仍然需要海明威的那种精神:生活中会时刻充满紧张和斗争;人们要在各种压力下保持优雅;人的肉体可以消灭,但人的精神是永远不可被战胜的。海明威所创造的各种“硬汉”形象,还有他本人的那种勇气和精神会一直激励着世界读者。海明威的名字也会和他的作品一起,成为一种永恒象征。
参考文献:
[1]Carol.H.Baker.“Ernest Hemingway: The Writer as Artist” Princeton.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2]Jeffkey Meyors.“Hemingway: 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92.
[3]Moles Dinald.“The American Novel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Newton Abbot, England: Livid and Charles, 1998.
[4]海明威.老人与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5]海明威.永别了,武器[M]. 上海: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1(9).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多维视角下的奥尼尔研究”(TJWW15-020)
一、引言
对于黑色幽默这种独特的文学表达形式,国内学者对带有该特色的小说翻译做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孙会军和徐姗姗在对比后讨论了翻译黑色幽默小说的标准问题;而李玉良和路玉坤[1]则从社会文化角度对美国黑色幽默派代表作之一《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翻译策略、译者的价值取向、目的,文化氛围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作了分析;朱军[2]采用李占喜提出的“关联域”概念强调要保留原作的交际意图和信息意图;石英[3]以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为基础,解析了美国幽默小说汉译本中存在的不足。以上学者在文化、功能主义视角下讨论了黑色幽默的语言特点,但并未给出明确的针对某一语言特征的翻译策略。因此,本文选用格特的关联理论及其提出的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分析黑色幽默语言的翻译,并尝试提出各种表达手法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二、黑色幽默小说介绍及其语言特点
黑色幽默文学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被誉为“美国黑色幽默部队总司令”的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B.J. Friedman)曾形象地将黑色幽默文学形容为“卡住荒谬世界的脖子”。而关于黑色幽默的定义,则是众说纷纭。西方评论界将黑色幽默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Gallow’s Humor),或是“大难临头时的幽默”、“黑色喜剧”、“绝望喜剧”等[4]。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幽默是“黑色”的,不同于人们对于幽默的传统认识。传统幽默是通过夸张的语言或者使用双关语等方式逗人哈哈大笑,从而制造欢快明朗的气氛。而黑色幽默所带来的表达效果却恰恰相反,它给人带来阴暗、绝望等“黑色”情绪。黑色幽默所制造的笑是短暂的,因为其目的是让人们从片刻中感受到现实存在的深深的痛苦与无可奈何。由于这种特殊的文学表现手法,在翻译黑色幽默小说时译者会遇到重重困难,无法传达应有的黑色幽默效果。安玛丽・劳里安曾对幽默语言的翻译有过如下解读,她认为“尽管是在同一语言环境内,仍然有一些因素阻碍了对幽默的理解,更不用说对翻译版本的欣赏。”[5]因此有可能导致在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引入中国时,中国读者无法欣赏到黑色幽默大师作品的精彩之处。为了表达“黑色”与“幽默”,黑色幽默小说中所运用到的艺术手法也十分丰富,最为常见的包括滑稽模仿、互文性、拼贴画、元小说与反小说等。[6]但究其语言特点,比喻和夸张是最为广泛应用的两种。其中,比喻又包括明喻和暗喻。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改变原文中的一些指代,从而最大程度地向读者传递原文本黑色幽默的效果。
以冯内古特(Vonnegut)的黑色幽默小说为例,以其寓言式黑暗讽刺的风格闻名。其作品多用普通对话式的语言,简练而直接。他笔下的人物多为现实生活中他身边的人和普通百姓的缩影,拥有着最平凡的职业和理想。因此,冯内古特作品最常见的主题就是人们对生活丧失目标与希望的恐惧。“生活是为了什么”常常成为小说主人公内心的疑问以及带给读者的深思。
三、关联理论下黑色幽默小说的翻译
由于黑色幽默小说是一种以效果为中心的文本,因此评判其翻译的标准除了传达原作者的意图,更重要的是再现黑色幽默在读者间产生的效果。这与关联理论所倡导的最佳关联不谋而合。
根据关联理论,翻译是以一种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其中关联又涉及两个重要的原则,即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人的认知是在最大关联――以最少的处理努力换取最大的交际效果的基础上实现的。交际原则表明语言创造出的是对最佳关联的期望,也就是说人们可以用尽可能少的理解努力来获取最充足的语境效果。最佳关联的达成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 当话语可以使读者不付出不必要的努力就能理解交流者的意图;2. 当意图值得读者付出努力理解,即该话语给读者带来了足够的好处[7]。显然,由于国家文化的差异,最大关联几乎无法实现,因此交际双方能够成功明白对方话语的含义是基于一种最佳关联。因此交际行为中双方的话语都应具备关联性。翻译,作为一种交际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对源语言的理解以及翻译中做出的语言选择都是以关联性为依据。翻译时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和反应。翻译行为包含两个明示-推理过程。在第一个明示-推理过程中,原文作者向译者示意其交际意图,而译者则根据原文的语境信息以及关联原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是听话人,其主要任务是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在完成该交际过程以后,译者进入第二个明示-推理交际过程,这时译者的身份是发话人。他的主要任务则是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根据自己对译文读者的期待和接受状况的估计,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和信息加以示意并传达给译文读者[8]。
下面就《看这儿,照相啦》为例,笔者对其中译本进行了评析,并以最佳关联为原则,尝试对一些翻译做出了改进。
(1)夸张语言的翻译
例1.
原文:After a night′s sleep, he was still the new Henry, the promoter, the enterpriser, ready to lift himself to the stars by his own garters.
g文:睡了一晚,又是那个焕然一新的亨利,一个朝气蓬勃的人,一个企业家,准备凭一己之力飞黄腾达。
在这篇短篇小说里,主人公亨利是一个拥有着雄心壮志却屡屡挫败的人,他总想通过自己的科技发明“康飞多”来获得人生最大的成功。原文中作者用到“garter”一词,原意为“吊袜带”,显然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亨利所持的是嘲讽的语气,暗指主人公很难完成自己的远大理想。在原文中,亨利的梦想被作者呈现出来后是荒谬可笑的,这来源自冯内古特对科技发展向来持有的批判态度。然而,在中译本中,“凭一己之力飞黄腾达”完全颠覆了原作者的批判态度,而是语气一转,使得主人公变成一位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充满正能量的人物。原文中飞向星星的梦想与仅有吊袜带作为工具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此产生的讽刺意味一下子就传递到了读者的面前。然而翻译的版本却使这种在读者中产生的效果荡然无存。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黑色幽默的敏感度不强,从而没有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讽刺意味,更没有为目标读者再现这种黑色幽默小说中典型充满讽刺的语言风格。因此,由于呈现在目标语言读者前的语言含义与原作者想要达到的效果不符,原文和译文的转换没有达到最佳关联,中译本剥夺了读者领略黑色幽默艺术特点的机会。笔者认为,此处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译为“准备提着吊袜带飞向星星”以保留原作传达的黑色幽默效果。
例2.
原文:He pointed helplessly at Schroeder. “He′s the genius. He′s the one who′s got it. He′s the one who′s got the brains to carry him right up into the stars or somewhere! I told you that!”
译文:他无助地指着施罗德,“他是天才,他就是那样的人。他是那种才华横溢的人!我告诉过你!”
这又是一处和星星有关的翻译,而此处译者理解了小说中人物的说话意图。说话人是一个被公认愚笨的学生,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方面都十分优秀又聪明的施罗德。这里主人公要表达的是对聪明人羡慕嫉妒的情绪,觉得自己与聪明人的差距是滑稽的,是永远无法缩小的,因此会用到“星星”这个意象。译者在这里将这句话作意译处理,含义准确,但却没有最大意义上传达出该句带有的夸张和滑稽效果。根据原文作者的意图、人物设定、此处想要表现嫉妒一个人能力太强的意图,使人联想到与星际有关的时下流行词汇“上天”。这两个字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某种才能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同时带有戏谑的语气。这样的含义与此处人物的心理不谋而合,在保持“他是……他是……他是……”句式的前提下,笔者尝试将“他是那种才华横溢的人”改译为“他是凭才华就能上天的人”。这样一来,原文译文两者使用的意象达到最佳关联,又同时使读者能够最大限度地体会到原作者想要表达的人物情态和语气,夸张语言所带来的戏谑效果呼之欲出。
例3.
原文:Red hung his head.“Dead,” he said.“My mother′s dead,and the only girl I have ever loved is dead.And the lady friends,Red ―― they′re never what you′d called real friendly,not if you can′t love them, not if you′re in love with a ghost. ”
译文:莱德低下头。“死了,”他说,“我母亲死了。我唯一爱过的姑娘死了。至于怒朋友――莱德,她们从来不是你认为的真正的朋友,要是你不爱她们,她们不会是你真正的朋友。要是你爱上了一个幽灵,她们也不会是你真正的朋友。”
这个片段表现了主人公莱德对世界丧失了希望,对人性失去了信心,并在最后一句中说道“要是你爱上了一个幽灵,她们也不会是你真正的朋友。”@里译者选择直接翻译而不是笼统地说“她们不可能会是你真正的朋友”,但对于“ghost”一词,翻译成“幽灵”未免不够口语化。此处以夸张的口吻强调“她们”成为莱德真正意义上的朋友的可能性并不存在,如同和鬼魂相爱的几率一样为零。中文中也有“见鬼”一说表示某件事不可能发生。因此同样是直译,在词语选择上,译者应当结合小说中的场景――日常或是正式,来选定所用词汇。这里可翻译为“就算你爱上鬼了,她们也不会是你真正的朋友。”
(2)明喻的翻译
例4.
原文:I was sure that both the husband and the wife were crazy, and that, if there were any children, the children would be as crazy as bedbugs, too.
译文:现在我不能肯定丈夫和妻子两个人是否都疯了,也不能肯定,如果他们有孩子,孩子是否也很荒唐。
原作者用第一人称视角向读者描述了一对荒唐的夫妇。译者通过将肯定句译为“不能肯定……是否……”明显削弱了原文的语气,也没有表现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此处译者应如实还原作者的语言和情态,译为“我确定丈夫和妻子都疯了,并且确定如果他们有了孩子,也一定像他们一样荒唐。”另外,此处还涉及明喻“as cray as bedbugs”的翻译, 这是一则英语谚语,其意义如译文一致,用来形容人的荒唐。译者意译的方法减少了译入语读者的处理努力,但同时也减少了读者能收到的幽默效果。这是因为在中国并没有一个相似的谚语来表达同一个涵义。如果此处也采用直译,翻译为“像臭虫一样疯狂”并在下面注解写到“美国谚语,形容荒唐至极”,这样一来读者虽相对增加了处理努力,即想象臭虫乱跳疯狂的样子,但他们收获了比之前更大的幽默效果。也就是说读者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相当的效果回报,也可以被认为是达到了最佳关联。
例5.
原文:There was nothing casual about Big Floyd′s being there. His presence was massively intentional. Big Floyd had something of importance to say, and the novelty of that made him throw off heat like a steam locomotive.
And it made him wheeze.
译文:比格・弗洛伊德有重要的话要说,加上刚碰到的事情让他如同一辆蒸汽车需要补充热能。
他呼哧呼哧地喘着气。
这里前半段译者漏译了一段内容,阻碍了读者的正常理解,“刚碰到的事”在前文也没有指代,显得莫名其妙。首先,是“novelty”一词的翻译,其释义为“新颖”,在此根据上下文语境则应该是指比格・弗洛伊德有重要的事要说这件新鲜事。这一段更值得注意的是,句末引用了一处明喻来形容比格・弗洛伊德的情态。主人公有意出现在这里是为了说重要的事,联系后文中呼哧呼哧的喘气,不难看出他的紧张与这件事的急迫。“Throw off”有“扔掉、摆脱”之意,而不是“补充”这个相反方向的动作。原作者将紧张不知所措的比格・弗洛伊德比作一台急待释放热量的蒸汽车,再结合后文中“wheeze”一词,译者可以联想到将此处翻译为“从来没做过的这件事让他像是一台冒烟儿的蒸汽车”。这样一来,读者脑海中会出现极强的画面感,从而体会到小人物鼓足勇气为自己发声的难度之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重现原文要展现的文本效果,又要尽可能保持译文与原文的关联,选择更加贴切的表达方式使读者以最小的处理努力来收获最大的文本效果。
(3)暗喻的翻译
例6.
原文:Ernst Groper, the physics teacher, joined the group.He was a rude, realistic, bomb-shaped man, at war with sloppy thinking.
译文:物理教师欧内斯特・葛洛佩加入了争论。他是一个言语粗鲁、讲求实际、腰像水桶一样的男子,时常与马虎的思想开战。
在对欧内斯特・葛洛佩的描述中,作者用了三个形容词,而最后的一个复合词则是一则暗喻,用来表现这位教师的性格与外形。原文如果按照直译来讲,则是主人公是一个形似炸弹的男人。炸弹的形象在中国也是带有滑稽意味的,通常用来比喻人的体型又矮又胖。在这里,译者转换了喻体,翻译成“腰像水桶一样的”。尽管中国读者熟悉用“水桶腰”的说法来形容一个人腰特别粗,但这一转换使得原文对一个人整体的形体描述变成了局部,滑稽画面感有所损失。译者常常要在减少读者处理努力和保留原文本效果之间做出权衡,如果使译文效果大打折扣的同时只减少了微不足道的理解努力,在这种情况下最佳关联还是没有完全达到。
例7.
原文:Red′s mind was now a mare′s nest of lines he hadn′t used yet, lines that now didn′t seem to fit anywhere. “I′m willing to take a blood test, to find out who′s her father,” he said.
译文:莱德此刻心里一片混乱,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他都不知道说什么合适了。“我想去做个亲子鉴定,弄明白谁是她的父亲。”
原文中“a mare′s nest”原意是母R的巢,形容杂乱。因为母马是没有巢的,所以它们筑的巢被用来形容一团糟。仔细分析原文与译文的差别会发现,译文中的指代与修饰关系与原文并不一致。原文中“he hadn′t used yet”是修饰“lines”,指这些话他以前没有用到过,而并不是修饰他的内心混乱这一情境。而中文中没有相近的意象来表述同样的含义,因此此处同样可以采用直接翻译的方式,即“莱德的心此刻如母马之巢一样混乱,他从来没说过这些话,这些似乎放到哪都不适合的话”,并在下面加以注释“母马不筑巢,这里形容混乱。”这样一来虽然对于读者来说需要处理的信息多了,但从这种荒谬的比喻中,能更加体会到黑色幽默的特点,也就是说他们获得的文本效果也更大,同样是最佳关联的一种表现。
四、结语
黑色幽默小说中的语言因其固有的特点为翻译增添了重重困难,想要在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达到最佳关联需要译者极强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鉴于黑色幽默的语言特点本身就是夸张和滑稽荒诞的,直接翻译有着普遍的适用性,尽管两种语言间不能时时达到对等,其中的语义差别可以通过补充注释的方法使读者知晓原作者的意图,并体会到作品效果的原汁原味。
参考文献
[1] 李玉良,路玉坤.黑色幽默的新生――兼谈黑色幽默派小说的汉译现状[J].山东外语教学,2003(3).
[2] 朱军.黑色幽默小说语言特点的翻译策略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0(1).
[3] 石英.类型・策略――美国黑色幽默小说汉译本评析[J].作家杂志,2012(4).
[4] Morns Dickstein.Black Humor:Critical Essays[M].New York:Garland.
[5] 汪小玲.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04.
黄源深先生于1998年和2010年分别提出英语教育应该以“为思而教”为价值取向,采用“学思结合”的方针,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增强学生的英文阅读写作能力和语言思辨能力,指导学生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学会分析、解释、推理、评估与说明,并进行自我校准。本文将简析英语教育价值取向的意义,并从培养学生的英汉互译能力,增强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和加强学生的英语实践技能等三个方面来举例探索英语教育价值取向的实施策略。
一、英语教育价值取向的意义
黄源深先生将“为思而教”定为英语教育价值取向,并指出实施该价值取向必须重视学思结合,塑造学生的英语思维,教导学生认知英语价值与功能,在英语文学阅读中进行探索,对比分析英汉文化,提升英语阅读思辨能力,将学生培养成社会市场所需要的高素质翻译人才。而且,需要从宏观的角度引导学生在阅读英语文学的过程中学习英汉互译文化,培养英语思维,加强母语功底;从中观角度细化英语文学阅读,初步培养阅读思辨能力;再从微观角度出发,融合“开展文学阅读、扩大语言输入、注重体验学习、培养创新思维”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灵活应用英语文学阅读,提升英语阅读与写作的融合密度,让学生练习撰写英语阅读心得,创作英语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等[1]。
二、英语教育价值取向的实施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英汉互译能力
加强学生的英汉互译能力是指导学生学习英汉互译文化,强化学生的母语功底和提高学生英文翻译能力的前提基础。教师在进行英汉文学阅读课堂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制作精巧、生动的教学视频和短小而完整的课件,辅助学生在欣赏灵动的视频中掌握英语知识,并通过课堂互动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解决知识盲点。例如在讲解语态词will时,教师可以融合《乱世佳人》的电影视频,并在课件中选用其英汉互译的经典语录,用清晰的图文为学生展示以下内容:
“I’ll think of it all tomorrow,at Tara.I can stand it then.Tomorrow, I’ll think of some way to get him back.After all,tomorrow is anather day”(明天我要回塔拉。那时候我就能经受得住一切。明天我会想出一个办法再让他回来。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然后,教师可以用红色的字体标注重点词汇will,指导学生认知这个单词在句子所起的作用,从中了解英汉互译文化,加强自身的英语翻译功底。讲解《英国文学・呼啸山庄》时,教师可以先用课件为学生展示这样一句话:“Fog hung in the trees, and in the distance, large, sharp, talk rocks called the Penistone Crages rose up out of the ground”,接着让学生从中寻找和判断英语表达方式,总结重点词汇和语法点,并翻译这句话,尝试用英语对其进行复述,分析这句话的作用。然后,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呈现更为标准的汉语译文“树林里雾气弥漫,在远处,巨大尖峭的潘尼石岩拔地而起,巍然耸立”,再和学生一起讨论这句环境描写的作用,对比英汉陈述的不同,总结翻译技巧。
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借助网络平台构建英语学习网络,在“英语知识库”中添加多方面的优秀作品,如英语影视文学对译和英汉互译名著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依然能够随时练习英汉互译,不断扩展学生的英语文化视野,促进英语知识资源共享[2]。
(二)增强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
增强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则要求教师应成功融入“学思结合”理念,广泛引入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整理知识点,进行思考和分析,用汉语和英语解释所读内容,并总结自己的阅读体会,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3]。例如在讲解《欧美文学・巴黎圣母院》(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时,教师可以引入经典内容《Crystal vase and earthenware pot》(水晶瓶和陶罐的故事),先让学生阅读“One moring,on awaking,she saw on her window tow vases filled with flowers.One was a very beautiful and very brilliant crystal vase but cracked.It had allowed the water with which it had been filled to ascape,and the flowers which it contained were withered.The other was an earthenware pot,coarse and common,but which had preserved all its water,and its flowers remained fresh and crimson..”再学生进行翻译,为学生展示译文“一天早上,她醒来看见自己的窗台上放着两只插满花的花瓶。一只是非常漂亮、非常透明的水晶瓶,然而却有裂纹,里面的花也枯萎了。另一只是个粗糙、不起眼的陶罐,但它却蓄满了水,里面的花儿依然新鲜、红艳。”,然后和学生用英语分析卡西莫多在窗台上摆放这两只花瓶的用意,推测爱斯梅拉达看到这两个花瓶以后的反应,让学生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理解这段话。然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深化这次阅读讲解活动,用英语告诉学生卡西莫多想用平凡粗糙的陶罐和有裂缝的水晶瓶来提醒爱斯梅拉达不要被弗比斯英俊的外表所欺骗,可是爱斯梅拉达最终都不明白卡西莫多的良苦用心,她美丽、善良而纯真,却有盲目痴情的一面,这也是造成她人生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可以指导学生学会用批判性思维看待英语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
在解析《简・爱》(Jane Eyre)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书中较为短小精悍的语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巧记单词和语法,探索中英语法结构的异同。教师可以用课件为学生列举以下三句话:
1.I soon discovered that often , there were good sides to all the sad troubles in life .(我很快发现生活中令人伤心的麻烦事往往也有它好的方面。)
2.If you really want it, happiness is waiting for you.(如果你真想得到幸福,幸福也正在等待着你。)
3.That evening,I stood at the door of my house, looking at the door of my house, looking at the sunset an the quiet fields.I allowed myself to imagine again the life I could have had with Mr.Rochester.(那天晚上,我站在我的房门口,望着落日和静静的田野,任由自己想象着和罗切斯特在一起我们会过怎样一种生活。)
接着,教师可以根据例句提出问题如“What do you think that sad troubles?”,“What is happiness?”“Why was Jane thought that had with Mr.Rochester could be happiness?”学生能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更为标准的英语表述方式,认知英汉互译中的省略用语和意译,增强自身的文学翻译功底。
(三)加强学生的英语实践技能
加强学生的英语实践技能,必须从翻译市场的角度出发,指导学生练习灵活学习与应用英语文学阅读知识,自由撰写阅读心得,创作英文小说、诗歌和散文,尝试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以此加强阅读与写作的联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4]。例如在讲解《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英语分析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形象,翻译中国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并尝试创作英文剧本。在解读诗歌《一朵红红的玫瑰》(A Red , Red Rose)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领悟诗中的浪漫主义色彩,然后结合诗歌意象和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作诗,在诗中弘扬真善美,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将中国古诗词翻译成英文。指导学生创作英文小说,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坚持在每周阅读短篇英文小说,如《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马克・吐温小说集》和《杰克・伦敦全集》,接着让学生练习写阅读感想,最后,教师可以指点学生结合小说六要素和英语表述方式创作英文小说。而且,教师应注重定期交流与分享学生的英语作品,通过客观的评比来促使英语教育活跃化。对于英语散文写作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坚持每天用10分钟的时间精读《美丽英文全集》,然后以自然现象、时事政治、文化标志和个人理想等为话题练习写英语散文,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现“为思而教”的英语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思维,教师应注意融合“学思结合”策略,做好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在阅读英语文学的过程中学习英汉互译文化,增强自身的读思辨能力和英语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刘昌鑫,陈慧娟,欧阳春娟等.“五年一贯制”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方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04:1)
我并不考究,拿铁、摩卡、爱尔兰、美式、欧雷,有什么喝什么。有个肤浅的女人因为咖啡,纠缠了我一段日子。她说她喜欢浪漫,向往我这种小资生活。说这话时,我正坐在一家新开的韩国咖啡馆,桌上一杯放凉的拿铁,眼睛盯着电脑里的Word文档。哦,我的天。她接着说,看不出闻得出呀,你身上有浓浓的咖啡味哟。拜托,她是在梦游吗,这里是咖啡店耶,除了我这蹩脚的饮者,还有咖啡师,卖咖啡的服务员,想闻出点咖啡味还不容易?我撇了撇嘴。其实我只想花最少的钱,既能喝到新鲜咖啡,还能赖上一天。没有比这更低廉的舒适安逸的环境呢。顺便说一句,这的网络比星巴克强多了。不过我没在那女人面前说这些。
说到一个女人,我不得不谈到另一个女人。她和我的生活发生过密切关系。她是我前妻。她说我身上有汗臭、烟屎臭、口臭,什么臭都有,唯独没有香。男人有味道就对了,臭男人臭男人,不臭算什么男人。当然我臭是有原因的,这跟我职业有关。难道是掏粪工?亏你想得出来。
我朋友高全说,还是舒服,上班自由,没人管,钱也挣得多。我说,你不懂。他说,我是不懂,懂了我就这行了,还用这么受罪。高全正在室外温度高达41度的时候忙公司内部的装修。而我则吹着书房的冷气,躺在藤椅上翻看毛姆的《寻欢作乐》。茶几上搁着两块未吃完的鸡肉披萨,这是刚才我打电话叫的外送服务。
不止高全,认识我的都说以我为荣,有的还夸张地捞起衣服,翻出本子,索要签名。甚至一些首次见面的人,唐突地说曾经拜读过我的书。妈呀,你也知道,如果这样的场景重复出现,对一个人会产生什么恶劣影响,不过在我这里,一切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我清楚这些奉承多少带有虚假成分,这年头有谁会真正在乎除自己以外的人呢。
说到这我想到了王老师。他是我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语文老师喜欢语文好的学生很正常,但作为班主任,他要结合多名任课老师意见,综合各门学科成绩。数学老师说我表面认真,实际上死不要好;政治老师经常给我吃“毛栗子”,晚自习结束,留我下来背书;物理、化学老师见我,假装路人。而王老师每堂作文课,都选我的文章做范文,还推荐我参加市、省各项作文比赛。我说,老师我不行。他说,要对自己有信心。我说,史老师(原班主任)说过,我的文章像旧社会老太太的裹脚布,又长又臭。说这话时,我庆幸自己个矮,坐第一排,看不到背后四十六张放大的笑脸,但震耳欲聋的声音犹在耳边回响。但显然王老师对我这块布有不同看法。我很负责地告诉大家,没有他,我不会走上现在的路。如果我是千里马,他就是当初识我的伯乐。
当然过往种种不代表现在,沉浸过去,只会裹足不前。所以我不停地读书。朋友笑我说,做你家的书真幸福,住的房可比主人房大多了。他一说说到我老婆心坎上了,老婆说,你也看到了,我家主卧、书房朝南,只有女儿房间朝北,我想动一动格局,他一口回绝,说,这么多书朝哪摆,异想天开。
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我很难从我的书堆里抽身,情况类似染上的人。要我戒掉帕斯卡尔、阿伦特,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卡佛……几乎不可能。最近又多了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回可是个“说话”的作家,不似前面那个“莫言”的作家,呵都“莫言”了还写什么东西。据说译林出版社以最快速度签下版权,将一下子推出她的七部短篇小说集。
虽然我距离这样的高度还差几个喜马拉雅山,但我不会放弃攀登。唉还是说点鼓舞人心的话吧。已有多家有影响力的刊物,刊登了我的小说。有关我的评价主要分成两派:认同的说我构思新颖,文字犀利,独具风格,是异军突起的新锐作家。反对的说我沽名钓誉,名不副实。不管怎么说,微博上拥护我的20万粉丝大军,或多或少能说明点问题。
好像扯远了。刚才说到臭的原因,我直说好了,不兜圈子。我一旦提笔,饭桌上的糖醋桂鱼、秘制红烧肉瞬间成了食之无味的速冻食品。妻子穿着情趣内衣,在我眼前左摇右晃,我都没有邪念。这还不是最糟。女儿说,爸爸,我们玩游戏吧……长时间得不到我的回应,女儿只好拿着玩具手机自己给自己打电话。还有更糟的。有一回为了完成一个作品,三伏天里,我连着几天不洗漱,不洗澡,后来再上床,女儿拼命推我,老婆说,睡书房去。
搬来书房的头天晚上,想到终于能静下心不受打扰的继续创作,我就亢奋。待我双手放上键盘,却发现显示屏里的内容不是我想要的。一开始我靠咖啡延长时间,一杯不行两杯,我以为振作精神就能才思敏捷。后来发现脑袋还是一团浆糊,由于我饮用过度,产生了便秘、胃痛、恶心、头晕等症状。
为了调整状态,我大清早出门,希望从空气、小区植被、鸟鸣声里吸收养分,润润笔头,迎面撞上一位同行。他从事这项事业的时间早于我,名气也跟他的头顶一样,闪闪发光。“浓缩就是精华”也被列入我的人生信条之一。他手里拿着烟,急不可耐地撕扯包装。等他前脚踏进楼道,我也跑了趟超市,匆匆扫了眼货架上的烟,随手一指。好像正在干一件见不得人的勾当。我在想一向不抽烟的人跑来买烟,如果别人问起,说什么好。
刚开始,我不懂怎么将嘴里吸进的烟从鼻子里出来,等我终于掌握要领,吞吐出《花样年华》里梁朝伟那样的烟圈,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家里除了一屋呛人的烟味,还是一屋呛人的烟味。
烟后面是酒。那就酒吧。李白月下独酌,“对影成三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沉醉不知归路”;唐伯虎饮出一把把诗扇……我呢,不饮则已,一饮则夜夜鼾声如潮,老婆怨声载道,她说隔着房门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为了互相不添堵,她和女儿自觉搬走。
旅行、风景、美食
我没找她们,眼前有更紧要的事。我找来卡佛,问他自行车、肌肉、香烟有何关联。让欧・亨利帮忙翻翻我的生活,看看有没有类似妻子丈夫互赠礼物的寻常动人故事。还要霍桑教会我如何设置意想不到的结局,譬如威克菲尔德失踪二十年后又回家了。如果可以,我要向马克・吐温借来《百万英镑》里那小子的运气。还有那些从鱼、猪头、点心,送快递、收废品、吃饭、开会、手机、去海边上下手的,我要向他们借点成功经验。朋友说,不如去旅行吧,走一走兴许有帮助。他说去,还扯到了仓央嘉措。最后我决定沿着白居易、坡的脚印,去了西湖。
虽是九月下旬,天气异常闷热,仿佛跟谁赌气似的。没走几步,衬衫后背全湿了。走到索菲特大酒店门口时,有男子主动上前招揽生意,问我要不要包车游湖。他穿戴花哨,让我有置身海滨城市的错觉。尽管知道黑车存在安全隐患,但为了省事我还是麻利地上了车。他说,老板,玩得满意再付钱。主动权在我手上,还怕什么。
师傅很热情,边开车边说,不到狮峰山等于没来西湖。我说,那一定要去了。他说,马上带你去的人家,门口就有“龙井”。老板,一会你提桶水上来,洗洗手,洗洗脸,能带来财运哟。你还可以免费尝一尝龙井茶。我问,最好的龙井多少钱一斤。他说,七八千吧。我说,我们不懂茶,吃不出。他说,没关系,老板,你今天碰上我了。
车停在山坡一户人家门口。不止他的车,好多运营的黑车都停这。他指给我看那口龙井,有个胖乎乎的女人赶忙上前招呼。我蹲下身洗手时,看到她家门前的长桌长凳上,坐满了吃茶的人。她说,老板,洗好了吧,洗好就进去喝茶,歇歇脚。看我没表态,又说,不要钱,免费的。好像深怕我逃跑。看到这你们也猜到八九成了吧。反正西湖该看的没看,时间都耗在品茶买茶上了。
下山时天空早已是黑压压一片,游湖的兴致荡然无存。我在银泰找了家餐厅,先犒劳下胃。服务员上菜的时候,我想了很多。比如盘里的泉水鱼,我想到黑鱼、鲶鱼,香椿树街上那些挂在龙头、坐小轿车、面包车来的鱼。可我明明站在西湖脚下,怎么惦记着别人的香椿树街,我要走出去才好。要命的是我走不出香椿树街,我看到餐厅那道点心――面包诱惑,居然能想到点心师傅阿翘,还有她的四喜汤圆。
回宾馆推开门,门缝里不知被谁塞了三五张名片。出于好奇,我弯腰捡起一张。名片上印着肥臀的女人,跪着的、趴着的,极尽诱惑之姿。自从我搬到书房,老婆又离家出走,我确实很久没干男人的事了。
小姐、前女友、老婆
在我还没找到人生目标前,我帮一位大老板开车。车子几乎每晚都停在高档会所门口。有眼力的服务生,远远看到车牌,就用对讲机通知常接待的领班或经理过来。说某某老总来了。通常是车刚停稳,还没来得及拉手刹,已有人聚拢到车门旁了。有的指挥倒车,有的开始遮挡车牌。蔡秘书和我不一样,这种场合我进不去,他能进。他不止一次告诉我,开瓶费多少,公主、妈咪、小姐,出场费多少,总之是个烧钱的地方。后来我们几个经常在一起讨论。司机王师傅这方面嗜好比较强烈,贵得玩不起就去偏远区、城郊。所以我多少知道些,越是不起眼的边角旮旯,越容易找到。
我还记得第一次推开那扇门的情景。站在门边的女人谨慎地问我,找谁,干什么的。随即便有男人上前锁门。那些穿吊带、短裤,翘二郎腿,坐高脚凳上抽烟的女人齐刷刷看向我,让我有点招架不住。她们身后有几道门帘,门帘上有人影闪动。侧边门帘半开,能看到半张床。竟让我想到了手术室里的床,冷冷的,没有一丝温度。我说出场费多少?年长一点的女人说,最近严不出去,只能在里面。我拔腿往外跑,可出来又后悔了。不是没和女人做那种事后悔,虽然我很想,但想和做两码事。何况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我想从这些边缘人士身上挖掘出她们背后的故事。说出来也许没人信,可我真这样想。
还有一次是在沿河村附近。我正准备张口,店里两女人突然抬头,我又跑啦。怪不得人们常说,便宜没好货,我算见识了,那皮肤直接可以开坦克了,玻尿酸、肉毒杆菌也救不了她们。
老婆也离开我了。你们肯定以为是我在外面寻花问柳,被逮了正着。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信不信由你。后来那两张沧桑的面容,多次出现在梦里。不知上帝想给我什么启示,我很惶恐,惶恐之后是彻夜清醒。
在我失眠的那段时间,李梅离婚了。李梅是我大学同学,也是前女友。我帮她算了一下,截止到今天,刚好一年,儿子还在襁褓中。究竟是什么激烈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这样的结果。兴许这种矛盾正是我需要的吧?我不得不说现在的我陷入了某种魔杖,好像每干一件事,都能和我现在的职业联系起来。可李梅并不打算给我个痛快,她嘴里“改天见面聊”的说法,迟迟没有兑现。迫于无奈,我只得短信她。我说今天窗外蓝天白云,气候凉爽,适宜外出。李梅说走不开。我说没关系,我去找你。李梅回说,算了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晚上七点高楼门宾馆见吧。我说,好,不见不散。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当我带着满脑子幻想的故事从老丈人家的卫生间出来时,老婆直接把Iphone当板砖,往我英俊的脸上砸。外面的天也跟着我家女人一起变了脸,稀里哗啦下起雨来。我不知道其他男人如何应对这样的场面,我以文化人的腔调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老婆受不了,她说离婚,分居这么久,其实早就结束了。我说,开什么玩笑,甜甜都这么大了。老婆指着我鼻子让我跟李梅过去。(这事赖我,谁让我当初嘴贱,将我的婚前史悉数坦白的。)其实你们知道我比珍珠还白,比钻石还纯,只是到她这就像那洗不清的黄河水啦。她说,犯不着洗了,宾馆都找好了,难道非得现场直播?我才知道她翻看了我的短信记录。
女儿、家长会、老师
自从女儿甜甜诞生以来,我下班比上班还忙,忙着应酬,奔赴饭局。可我又不是局长、厅长,甚至处级干部都够不上,哪来这么多饭局呢。所以大部分时间,我是借此名目干自己的事。比如蹲办公室看书,找个咖啡馆静坐或者将车开到某地,试图在风景中捕捉一些一闪而过的东西。所以我经常在公文包里放一支笔,一个便签,你们也知道有些东西像流星,稍纵即逝。在家里无论如何抓不住。有时手刚放到键盘,女儿就跑来说,“爸爸抱抱”,“爸爸我想看你电脑里的照片”,“爸爸你教我画画吧”……我的另一位同行,比我年长,礼貌上我应该称他前辈。他的表现更为直接。但凡他在家,就禁止一切响动。他老婆本来靠养鸟打发时间,因为某天清晨喂食,即兴表演了一段口技,结果鸟被勒令放生了。
庆幸的是我家不养宠物。如今的屋子,只剩我这一种可怜可悲的生物。自从前妻、女儿搬走以后,只有邮递员会在每天上午十点,按响我家楼下的电子门铃,通知我拿稿费单。有一天我下楼的时候接到了前妻的电话。她让我去幼儿园开家长会。她说,要不是临时出了状况,她是不会麻烦我的。她好像怕我拒绝,一句紧跟一句。她说,穿过走廊,走廊尽头有楼梯,往上数两层,左手边教室。我说,行了。她说,什么行了,你知道班主任姓什么?班里几名老师吗?不蛮大家说,我确实不清楚。以往跟孩子沾边的事全由我老婆一手包办。
谁叫我理亏呢。出于亏欠心理,我赶紧刮了胡子,找来干净衬衫、西裤,配了领带,出门还不忘擦皮鞋。我好像记得有句话说看男人看他的鞋子就行了。尽管我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可即便如此,我还是不想在女儿学校出什么岔子。
我到门口时,园里的两扇大铁门还关着。我朝里面瞄了眼,看到左边传达室有人。我说,老师傅,劳驾开个门,我来开家长会的。老头说,哪个班。我说,中二。他左看右看,好像我是什么坏人。又问,孩子叫什么名字。我说,徐甜甜。老头说,不像。我说,眼睛、鼻子,脸型都像我,别人都说像。老头说,反正没见过你。我说,没办法,经常出差,呵呵。
班主任听说我是甜甜爸爸,笑容满面地跟我打招呼。她安排我们坐在小朋友的小凳上,凳子挨凳子,肩挨肩。几位家长在旁边窃窃私语:那位是甜甜爸爸?好像是吧,你问问。你问。还是你来。有什么关系。有位家长自告奋勇问我要联系方式,还是位女同志。我感觉脸上有热度,心脏开始强烈搏动,要不是双唇闭合,想必心已经从嗓子眼蹦出来了。你们别误会,我不是没见过女人,我老婆比她漂亮多了。我激动的是她们会认出我来,不用讲,肯定是通过某个载体知道的。如今获得信息的渠道可是太多了呀。
为了表示感谢,我在报手机号时,特意延长了每个数字的停顿时间,万一误听或者来不及记呢。事实上任何情况都会发生。她说她儿子上周本来和甜甜约好去海底世界,结果没有我们的联络方式。我尴尬地点点头,尽量让自己的笑容保持自然、平稳。
会后家长们纷纷往教室门口走。班主任说,甜甜家长请留步。我心里咯噔一下,以为甜甜调皮,闯了什么祸。她说,甜甜这学期上课举手积极,能根据问题回答,进步很大。我松了口气。她又问我说,甜甜在家也这么活泼?我说,啊,是吧。她说,有件事麻烦一下。我说,请讲。她说,呵呵,其实也不是我的事,是我们班另一位老师陈老师,我本来让她自己跟你说,她不好意思,让我代表她。我说,没事,你说。她说,陈老师今年要评职称,她有几篇文章,希望你抽空指导。我们学校有要求,必须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呵呵,你看行不。班主任笑得很灿烂。女儿在她手里,不行也得行。于是我飞快地从外侧口袋掏出笔和便签,直接把我的邮箱地址抄给她。
离婚以后,老婆变成前妻,女儿还是我女儿。这层关系是不变的,唯一有变化的是我跟女儿的关系。本来按协议,我只需每周看她一次。我现在几乎天天往前老丈人家跑,我个大活人往这一杵,他们也不好意思赶我走。何况我是来看自己女儿。
我突然间180度转变,明眼人都看出问题了吧。我不否认,我积极自然有积极的理由。事情还要从班主任托我发表的陈老师的两篇文章说起。
我先说一说幼儿园到我家的距离,步行只需十分钟。我想说的是,老师的办事效率不是一般高。反正我刚到家,手机就提醒我,收到一封新邮件,来自陈老师。我不敢怠慢,即刻坐到电脑面前。等下载压缩文件的空档,我积极调动脑子里的人脉关系。谁让我摊上这档事呢。
班主任说是几篇,我数学再不好,也看出这里不是几篇的问题。光压缩文件就等了一段时间。文件夹下有子目录 “周庄杯”、“小美文集”。 “周庄杯”有下层子目录《兴趣班》《站台》两篇小说;“小美文集”里有随笔《小微控》、《传说》,散文《角色与换位》、《儿童水果饭》等等。另附一封信:
甜甜爸爸:
抱歉给您添麻烦了!这是我一部分稿件。“周庄杯”是我去年年底参加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的征文。对方回复邮件时说,语言文字适合幼童,不符合本次参赛要求。您大概也看出来了,我的创作对象就是我四岁的女儿。请指正!谢谢!
以下是我摘录的几段:《棋局,棋子》里写道:“女儿每次摆完棋,总要先为自己造势,好像不强调一遍‘我要把你的老帅吃掉’就显不出她的厉害!感谢上天赐予的这个礼物,让这样活泼可爱,天资聪颖的孩子陪我下完人生的棋局。”《最好的老师》里说:“女儿令我想起小时候照的哈哈镜,凹凸的镜面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放大了我们的缺陷和尴尬,缩小了我们在孩子面前的优势。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反之亦然。当我们迷惘困惑时,不妨静下心看一眼身边的孩子,她也许就是上帝指的那扇窗。”……
那扇窗好像也点醒了我。我不知这是上帝的功劳还是她的功劳。我当上了甜甜的书记员。
甜甜:“给你猜个脑筋急转弯,什么人一喝水,他就死了?”
“木头人。”
答案:纸人。
甜甜:“为什么拳击比赛中,赢的人没得到金牌,反而输的人得到呢?”
“误判/裁判被潜。”
答案:裁判脑壳坏了。
甜甜:“我有一个梦想,长大了,我要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蚊子在我脚上的黑痣上咬了个包,呵,它的嘴这下子要变黑了”……
前女友,前妻,创意蛋糕
“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李梅也知道我的事了。电话一接通,问候语也省了,直奔主题。她说,怎样,什么时间空,我们见一见,互相疗个伤?我说,呵呵,风水轮流转啊。我天天有空,任你安排。她说,别,上次爽约,还没找你算账。高楼门那次,家里拉了红色警报,非常时期。如今警报解除,没有理由缺席,除非玛雅预言成真。我说。
我们约在上海路一家颇有情调的清吧:“答案吧”。借此之名,希望问题都能引刃而解。酒水单上一堆不知道东南西北的名字:马杜斯8号,马杜斯10号,艾丁格黑,艾丁格白……无奈之下我将选择权交给她。她要了玫瑰红桑,B52轰炸机,芝士烤薯片,塔克牛肉,墨西哥鸡肉披萨。我说,许久未见,吃货的面貌始终如一哪。她说,你也是,一点没变,还是那副死气沉沉的土样。我说,你们不才一年吗。她说,有关系吗。我说,婆媳关系处不好?性格不合?性生活不和谐?外遇?你还是她?她说,神经病,都结束了,一切都不重要了。我说,真那么严重?到底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她搅动玻璃杯里的吸管,抿了口酒。她说,我婆婆跑去我单位闹,跟领导说我有精神病,说单位怎么招这种人,不开除会祸害社会。他爸发短信说,我这种女人天下少有,不配做母亲。又说我绑架儿童,虐待儿童,要告我。我说,那你老公什么反应。李梅说,他啊,他跟我儿子一样,还没断奶,他妈说什么就是什么。他还发短信恐吓我同事,说她们是窝藏罪。前段时间,他们家过来抢小孩,我跟我妈出去避了一阵。我说,比我们家红色警报还严重,还有生命危险。
服务员上来收空餐盘。她说,《钢铁侠3》看了没?我喜欢唐尼哄女友开心引爆的八十来个小钢铁人。《北京遇上西雅图》呢?Frank每天早上跑几条街,买文佳佳爱吃的豆浆油条。你说我怎么遇不到这样的男人。这样的问题即便在答案吧,我也不知怎么回答。
台上两名吉他手在作热情澎湃的演奏。掌声此起彼伏。有人举起手机拍照。门口进来一对夫妇,手推车里的孩子已进入梦乡,嘴里还含着安抚奶嘴。李梅说,看人家多幸福,你呢?我说没啥好说的。她说她知道,做我背后的女人不简单,幸亏她明智,撤退得早,不然我得祸害她了。我试图反驳,可在她连珠炮似的追问下,我败下阵来。说起来都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比如我老婆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生日几号,哪种颜色衣服多?用什么洗发水?节日送她什么……
不光这些,说来惭愧,我连家里的油盐酱醋什么位置都不清楚。我每趟出行的行李箱、家里水电、天然气、有线电视,一切开支老婆打理,过什么心?上回她跟女儿订的生日蛋糕,黑巧克力搭的框架,白蛋糕做的精致书本。我现在才想起来,不就是我家书柜的缩小版吗。我早该问一问,哪家蛋糕店的创意,这个创意值不少钱吧。
李梅说,傻啦,再不说话,我可走了。我问她哪里有创意蛋糕店,可以动手做或者我说什么样他能做的。她说,江苏路上的“美丽心情”很出名。
西塘,老婆,酗酒事件
我现在除了每天去岳父岳母家报到,还充当护花使者。前妻说,你来干吗?我说,送你呀。她说,不客气。我说,应该的。她不肯上我车,我拼命陪笑脸,极尽之能事,要不是她嫌小区楼下、单位门前拉拉扯扯不好看,也不会乖乖上车。
我车里最近新增不少东西。水晶音乐盒、香水瓶、捶背布偶、车载播放器。昨天我忙了一晚上,先下载QQ音乐软件,在新歌首发、排行榜、主题里找人气高、推荐指数高的音乐。现在播的是一首英文歌,她闭上眼,安静地坐在旁边。我说,老婆,去旅行吧。
这回我说到做到,收拾好行李,直接到她单位楼下堵人。我说,准备好了吗,出发喽。她以为我开玩笑,给我一记白眼。等她发现不对劲的时候,我的车已经飞驰在高速上了。
入夜以后的西塘别有一番风情。这也是我第一次大手笔,包船游湖。岸边柳条低垂,临水客栈红灯笼高挂,两三个年轻姑娘在放花灯,不知她们给谁祈福,满载愿望的灯又将驶向何方?
上岸后,我们沿着青石小路,走进一条街,宁静的古镇一下被喧嚣替代。古镇有酒吧倒不多见。我说,选择权给你,听你的。她不再别扭,挑了家人不多的清吧。她说,喜欢台上女孩唱的《Beautiful Love》:Love’s beautiful,so beautiful... 她要了红粉佳人,巧克力马天尼。对桌情侣耳鬓厮磨打成一片,角落一桌在玩色子。我们坐在离表演台最近的位置。近的能看到驻唱女孩脸上的雀斑,假睫毛,浓重的黑眼圈。而此刻坐在我身边的女人,她的脸已被酒染上羞涩的红,我像发现宝藏一样,目光紧紧地锁住她。
巷子里一排小吃铺,烧烤、炒菜、海鲜砂锅、好兆头火锅、老马酸菜鱼……我盘算着吃什么好,她使劲摇晃我的手臂。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那边好像出了事,事还挺大,只见门口停了好多警车、救护车。她说,打赌怎样,我猜是醉酒闹事。我说,呵呵,很有经验嘛。她用力捏我膀子,不用看,隔天肯定又青又紫。不过我高兴,不是自虐,这种疼痛实在久违了。她见我不做声,以为我怕输,她说,不想赌就算了。我说,谁怕谁,走,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