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05:24:2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考试状态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卞宸(上海市2004年中考状元)――不要刻意给自己加压
不要总是强调考试的压力,平时怎么学现在还怎么学,保持原来的状态,不要刻意给自己加压。
很多同学在考试之前都会挑灯夜战,而我每晚的休息时间都是固定的。考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考心态。实际上,个人水平在考前两个星期就基本上已成定局,这时候调整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考前几天,我会给自己安排特定的复习内容,以保证考试时思维的兴奋状态能及时出现。
要想考得好,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正常发挥。
陈雯(辽宁省鞍山市2001年中考状元)――平和稳定才能充分发挥
应具备正确的心态和良好的感觉,正确的心态主要体现在学习中,而良好的感觉主要体现在考试中。
良好的感觉包括稳定的情绪、对出题意图的敏感度和解题思路的敏捷性。不能因为试题简单就粗心大意,也不能因为试题难度大就垂头丧气。明确出题意图,清楚试题的着眼点,对于正确、快速解题非常重要。对出题意图的敏感度是在对试题的不断分析和总结中产生的,解题思路的敏捷性同样须要大量地练习和总结,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
黄欣(江苏省南京市2007年中考状元)――保持一颗平常心
我的成绩在班上一直数一数二,这也给我带来了很大压力,如果考不好自己就会很难过。为了减轻心理压力,我在考试前会不断地跟自己说:“你很棒,没问题!”
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关键就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考试。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即可,千万别奢望什么超水平发挥,越是对自己要求高,就越是不容易发挥出真实水平。
张益宁(河北省石家庄市2006年中考状元)――及时调整急躁情绪
离中考只有一个多月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出过年级前10名的我,突然考了20多名,我的心理出现了很大波动,甚至觉得自己不行了。我延长了每天的复习时间,却没有收到好的效果。最后,经过老师和家长的鼓励,我这颗不安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了,逐渐恢复到了以前的状态,成绩也有了明显回升。
通过这件事,我想建议低年级的同学们,成绩出现波动时千万不要焦躁,更不能盲目开夜车,调整好心态,向课堂要效率才是根本。
“太想穿进针眼,手会抖;太想在考试中胜出,心会抖。”不要把中考当做生命的全部或唯一,即使失败了,生活也得继续,还有别的路可走。
讲述:理想照不进现实里
“就要考试了,可是我觉得自己还有好多东西都没看,开学以来自己一直像是在混日子,老师上课我也听,但是总觉得左耳进、右耳出,明明听得很明白,但是一做题就是是而非,这次期中考试肯定得砸了。”刚升入高一的郭勇最近很烦躁,明明期中考试近在眼前,可是自己却怎么也看不进去书。“我挺重视这次考试的,同学们中考成绩都不相上下,我觉得期中考试不但是对自己学习的检验,同时也可以摆正自己在班级里的位置。”听了郭勇的话,维维姐姐不得不对眼前这个看上去有些毛愣青涩的小伙子刮目相看。
不过,理想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暑假结束之后,经过短暂的军训,高一的学习就此拉开了帷幕。郭勇从表姐那里读过《人生十六七》曾经做过的关于新生开学手册的内容,所以他觉得自己收心、准备的工作还是挺到位的,也对高中的学习方法有了调整,但是用他自己的话说,“理论联系实际不成功,就像自己攒了一大把子力气,结果现在没地方使,然后自己就更不知所措了。”
开学后的两个月,郭勇从最开始的信心满满,到现在的忧心忡忡,学习状态迟迟不能找到最佳,看着身边的同学们认真学习的态度,他心里别提有多着急了。不过这还都不算什么,他曾经在开学初给自己悄悄定下来一个目标,希望能把成绩保持在全班前十名,“但现在看来,这估计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郭勇说,老师上课时他听得也很认真,但是发现这些东西在做习题的时候就用不上,现在自己是干着急,却越急越找不到状态。
专家诊断:别把学习压力误当动力
听了郭勇同学的讲述,本期邀请的心理专家陆明月老师说,每到九月新学年开学后,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许多同学在升入新学校后,能提前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这是好的,但是往往困难想得太多,结果反而因为这些自己假设的困难为自己造成了心理压力。“我与许多有过相似问题的同学聊天时发现,他们心理素质可能不是很好,甚至喜欢自己吓唬自己,人为地为自己制造困难,同时当真正的困难出现时,可能又因为准备不足,显得手忙脚乱,加上我们的家长老师总是给学生们灌输‘迎接困难、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念,所以把一切被视作学习困难带来的问题都当做鼓舞学习的动力,这样压力不及时排解,当然就像滚雪球,等到同学们自己发现时,可能已经很严重了。”陆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与郭勇面临一样困境的同学们的问题所在。
压力?动力?必须分清楚
听了陆老师的一席话,郭勇同学似乎有所领悟,但是他马上询问,学习压力与学习动力难道不是一回事儿吗?不常说“有压力才有动力”,而爸妈不也常常说“把压力化为动力”吗?难道老师和家长们经常鼓励他的话也有错吗?
对于郭勇的疑惑,陆明月老师笑说,化压力为动力,这样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压力都可以“无负担”地转化成我们向前进的动力,把学习压力转化成学习动力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陆老师解释说,升入新的学校,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在新的环境里有个好的开始,不单是学习方面,还包括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心理开始走向成熟的中学生们,希望自己能表现出独立、成熟的状态,这完全可以理解的,但绝对不能因此让自己陷入压力的怪圈里。”针对郭勇同学开学之初为自己设计的学习目标,陆老师说,他在为自己规划时,考虑得是否充分,对周围环境是否了解,这些都影响到他目标设定的可执行性有多高,“我发现很多同学的压力就是来自那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过高的目标会导致在自己努力的过程中,因为总是有差距而自信心备受打击。”所以陆老师建议郭勇如果想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要做的就是给自己制定一个比较“靠谱儿”的学习目标,“可以在这次期中考试之后,综合全班的成绩,以及自己这一次所处的位置,然后比较合理地为自己制定期末考试目标。”
而郭勇现在的状态调整之所以不甚理想,陆老师指出,是因为在出现问题以后,他并没有能积极总结自己,只是将一切推诿成自己努力不够,这样也会给自己在潜意识中造成很大的压力,“压力有时就是自寻烦恼,如果同学们在遇到困难时,不急于‘责怪’自己,而是分析问题的根源所在,那么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同时,陆老师也表示,郭勇之所以会觉得自己的学习状态总是找不到,更关键的是他没有办法掌控问题所带来的压力,久而久之就会消极地去逃避,更何论去将压力化为动力呢?“只有我们将压力掌控在自己的所控范围内,才能将它有效地转化成动力,进而促进学习。”
陆老师特别强调,在她以往的工作中,经常能接触到许多前来咨询的同学们表示,自己的考试分数,尤其是一些重大的考试分数,总不能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学习成果,低于自己的学习水平,甚至是在一些自己非常有把握的知识点上,陆老师说,这就是由于学习压力未能转化成学习动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学们总是把攻克难题、怪题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其实你只要保证自己会的东西不丢分,成绩就能非常理想了,只有让你发奋学习的动力才是你真正的压力,否则其他的压力就是学习阻力。”
卸下包袱状态自然来
在听了陆老师分析的学习压力与学习动力之间的关系后,郭勇茅塞顿开,他自己也表示,在开学之前,他也曾与一些过来人聊过,他们每个人对待高中学习都强调,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学习状态,要想取得好成绩则一定要有合理的学习效率。正是这样的潜移默化,让他在潜意识别注意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率,但是又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所以开始怀疑自己,甚至有点不堪重负,听了陆老师的分析,他觉得自己好像是被卸下了身上的包袱,感觉可以轻装上路了。
看来认清学习动力与学习压力之间的关系,对于调整学习状态是非常有用的。那么在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后,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呢?陆老师还有哪些好建议呢?
首先,陆老师指出郭勇同学所说的学习效率对于提高学习成绩、保证学习状态是非常关键的,“可是有很多同学觉得,学习效率就是看更多的书,做更多的题,这样才是高效率,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但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她说,学习效率是充分利用有效学习时间进行学习,而并不是说坐在书桌前就是在学习,“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延长无用的学习时间,对学习成绩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如果在延长学习时间后,成绩并没有显著提高,这反而说明是在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她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充分利用有效学习时间,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会让自己的学习状态时时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状态。
(1)将错题重新做一遍,找出错题原因
错题是照亮自己弱点的明灯,在错题中总结,在错题中找原因,是高三复习的一大关键内容。所以,一定要将期中考试试卷中的错题重新做一遍,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错题就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了。
(2)将错题相关的知识点再复习一遍,重新梳理知识点的原理
找出错题的原因所在,还需要了解错题在高三复习的知识点中的位置,然后将这部分知识点再复习一遍,将知识点的原理弄清楚,防止下次做同类题目的时候再出错。这个环节其实不需要太多时间,但是这是很多同学往往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提醒同学们应多注意。
(3)对知识点所在章节的重点内容再重新梳理一遍
一道题放到试卷中,是因为它站在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位置。因此,既然一道题出错,非常有必要将它所在章节重点内容重新在梳理一遍,做到万无一失。
进入尾声复习后,学生容易出现两种偏向:一是拼命做题,认为做得越多越好;二是对做题有了厌烦心理,不认真复习,认为复习未必有用,全指望“临场发挥”。这两种偏向都是侥幸心理的反映,都是极不利于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纠正自己的观念。
后期复习,做题是非常需要的,但并非只有做题。首先是“题”的选择。省二模过后,学校都会拿出十套左右的有针对性的模拟试题布置为学生去做,或套题、或专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其次是“题”的做法。一定要学会用“脑”做题,在做题中思考,在做题后总结,在总结后运用。这样,才能起到“借训练培养能力”的效果,否则就只能陷于题海而不能自拔。
至于后期放弃复习的做法,则是完全错误的。考前一个月,状态的保持非常重要,而这种状态来源于每天的温故知新。因此,不但要复习,而且要保证每天有一段时间的复习。比如,每天给出一两个小时的复习时间,或积累作文素材、或强化基础知识、或熟悉答题模式等。如此才能将自己的最佳状态保持至高考。
二、知己知彼
语文复习中,若能做到对“己”对“彼”明了在胸,那么,复习的效果自然不在话下。
“知己”,指的是能清楚自己的备战情况,哪些知识点已经成竹在胸,哪些知识点还需再加强化,哪些知识点至今还不甚明了。比如,病句的六种类型是否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判断?文言阅读中的常见实词和虚词是否完全掌握?根据上下文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是否完全具备?诗歌鉴赏中的常见表达技巧是否牢记在心?现代文阅读中的几种题型是否能够应对自如?只有做到“知己”,才能在复习中有所针对性,有所指向,也才能使复习的效率最高化。
这里的“彼”有两层含义,一是《考试大纲》;二是高考考点。所谓“知彼”,就是要求大家对大纲和考点十分熟悉。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大家复习备考的依据。大家在解读《考试大纲》时,除了要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还应该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它们不但让我们对试卷的长度、题型的比例有所了解,更能告诉我们本年高考题目的命题走向。因此,对《考试大纲》一定要做到仔细研读、透彻领会,把语文高考复习的过程,变成透彻理解和扎实落实《考试大纲》的过程。
除了熟悉《考试大纲》,大家还要对高考的各考点烂熟于心,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将各知识要点融会贯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构建各考点的知识体系。以诗歌鉴赏为例,首先要知道诗歌鉴赏的几大考点,如语言、形象、技巧、情感四大类。再以其中的“技巧”为例,不但要知道“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三大类,还要知道各修辞手法的作用、各表达方式的分类、各表现手法的效果等。
三、有的放矢
所谓有的放矢,就是强调后期复习一定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力求在最后阶段有较大收获。如此,“的”内容就非常重要了。
1.薄弱点
薄弱点,也就是增分点,将自己最短的一块木板增长,水桶的容量自然增大。当然了,这首先要求大家对自己的语文情况有清醒的认识,知道哪里是自己的软肋,哪里是自己最短的一块。
2.突破点
语文的各考点中,有些考点是可以在短期内有所作为的,比如作文、诗歌鉴赏、社科文阅读等,只要方法得当,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突破,集中精力,全力以赴,使效果最大化。
3.重分点
在语文考卷中,分值最重的莫过于作文和现代文大阅读,占去了82分的分值,可谓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如果这两大板块得分可观,语文的总分自不待言。因此,大家在复习时可以将精力适当倾斜,让这两大块能够有很好的收获。
4.易得点
纵观语文试题,有些考点只要稍下功夫,便可将分数收入囊中。如背诵默写,最近几年只考查教材内容,只要认真记忆,便可稳操胜券。又如病句判断,只要将六种病句的类型透彻掌握,便可做出准确的判断。
5.调整状态
1、在平时练车时要善于总结,在考试前要查漏补缺。驾考的科目二和科目三都有一定的难度,平时练车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很难达到满分的标准。这就说明练车需要多动脑,多思考,要用心练,要多总结,弄清每一个环节。考试前,回想一下自己练车过程,每次错的都在哪里,以在考试中引起重视,这样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考试自然会更轻松。
2、不要太在意结果,应该保持一个平常心去考试。有句成语叫做欲速则不达,物极必反。不少学员会认为考试考不过对不起教练、对不起家长、对不起自己,把结果看得很重,让自己背负沉重的包袱,精神处在过压状态,而严重影响考试的临场发挥,甚至挂科。其实,考试无非是考察你是否有能力能够独自安全驾驶,检验你的技能是否达标,需要做的就是用平常心来对待。
3、学会自我安慰,学会自我心理暗示。要从思想相信自己,在心态上藐视考试,在技术上重视考试。要相信,自己经过了那么多的努力,练车付出了那么多汗水,技术应该没有问题。考前做好两件事:一是进行考场模拟练习,以适考场环境。二是给自己松绑加油、调整心态、提升自信。这样,你就能轻松应对考试,顺利过关。
(来源:文章屋网 )
(二) 有效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学生信心
每年考试之前,一些体育考生就会出现心理茫然、情绪低落、患得患失的心理状况,这是学生没有足够自信心的表现,尤其是在平时的专业及文化课考试中成绩都很好、非常希望考上大学的考生身上更容易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这样几种方式对其进行心理疏导:①同学生进行深入的谈话,促使其正确看待自身成绩及状态,用往届学生与其比较相似的状况最终获得成功的例子激励学生,让考生产生希望,提高自信;②选择恰当的实际进行考试模拟测试,测试过程中可以智慧的降低难度,或者谎报测试结果,这样就会稳定学生的心理,更加充满希望,从而提高训练激情;③高考之前应强化模拟实战训练,在组织方面尽量接近高考,不因天气的变化而变化,严格按照高考要求进行测验,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完成测验以后,应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从而加强学生的应试技巧;④确保生活规律及休息时间的基础上,考前教师应全面考虑考试期间学生的作息时间,然后进行调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提前10天进入相应考点进行相应的适应性训练及测试,让考生充分熟悉考试程序及场地,而使其生活规律慢慢适应高考安排,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降低学生心理压力,增强学生自信心。
(三) 科学增加营养,尽量避免伤害事故
高考之前的训练期间,应科学增加学生营养,促使学生疲劳感的消失。考前考生应多吃一些鱼、鸡蛋、豆制品等高蛋白实物,科学减少食用脂肪,不能使用太多肉类,避免增加体内酸性。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适量的服用一些维生素B及维生素C。适量的增加一些水分,可以和一些淡盐水或者白糖水,从而有效补充水分及矿物质,保持充沛的精神及体力。
高考之前,必须对考试场地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特别注意避免在训练时发生一些伤害事故,科学预见在训练当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避免。如果在训练中发生伤害事故,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 考前一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调整与指导
在考试前一周的时间当中,教师应积极对学生在各项运动技术当中的问题进行拾遗补缺,力求各项技术都能够达到完美。在训练的强度及量度上尽量“小”,这样才能充分保证考生们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具有充沛的体力。考生到达相应的考点之后,应选择距离考点比较近,住宿环境比较安静的场所,严格要求学生遵照考试时间进行作息,并按照考试时间安排相应的训练项目。将住所安排好之后,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们熟悉场地,快速适应考试拍到的软硬度、起终点、篮球、折回跑、专项场地等等。奔赴考点之前检查学生相应的考试证件,生活用品、明确考试安排,从而使学生能够不被其他因素影响考试水平。
结论:
组织学生参加高考活动是一项非常特殊和复杂的工作,体育考生的考前调整及指导直接关系到学生在考试中的心态及成绩,因而相应的老师必须在身体及心理两方面都对其进行科学的调整及指导,这样才能让考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考场,最终取得良好成绩。
参考文献:
期中考试历时两天,于20XX年11月5日星期五下午结束。由于昨天回家已属于瘫痪状态,所以没有及时的记下考试的感受。
这次期中考试,是一次与众不同的考试,意味着在初中两个月的学习成效以及第一次七门功课同步考。从考场出来,身心疲惫,同时也很失落。下面总结一下七科大体的考试情况吧:
语文:总体感觉较为良好。通过与同学交流几个有些疑问的题,并没有发现错误。只是阅读题的回答可能不是很全面具体,总觉得课外的现代文阅读翻来覆去就在考一个主题。一个同学给我说,这些题的大意都差不多,考得心里都感觉不确定自己的答案了。
数学:感觉还可以。不过考满分已经是一个遥远的幻想。由于对第一单元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导致一个题出错,此题大意为:一个硬币通过旋转,像一个球体,从中我们可知道。正确答案:面动成体。本人的答案为:球体可由圆形绕一点旋转而成,并且球体的任何一个截面都是正圆。如果把前半句加以总结性的提炼,可能就不会错了,真是多此一举啊!
英语:感觉还可以。不过有一个题仍似懂非懂,不过扣分应该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新增添的四个学科,本人有些欲哭无泪。
政治:一般。政治平时上课很简单,谈感想,看书加划重点,几乎就没什么事了,谁知临考试前发下一张复习提纲要求背过,一开始没当回事儿,觉得看几遍理解了就行了,再加上老师在课堂上领着背了一点,考前一天连看都没看,考试的那天中午,临阵磨枪,开始紧张了,不过还好差不多都记清楚了,就是政治答卷中的解答题第三个为什么要劳逸结合中漏掉了一个在学习的过程中,第四个玩的原则中漏掉了一个积极。政治提纲不难背,但是问题太容易混淆了。
历史:一般。在历史复习上,我算是下了功夫。临考试前一天,我把历史学检中的预习提纲全做上了,并且看了看商鞅变法、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解答题,把历史复习题的答案全弄懂了,历史书翻了一遍。结果到了考场,有一些题竟然奇迹般的忘掉了,还有非选择题中有关商鞅与秦孝公的题里,体现了什么阶级压根没写。交上答卷后,问了问监考的历史元谋人老师,老师说,是新兴地主阶级。还是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啊!
生物:一般。生物是我日常课程中比较爱上的一科,但也是考试中最悲剧的一科。这些题总让人感觉很简单,结果是让我错误百出。其实考前复习也挺充分的,可是一到考试就糊涂,算了不提了。
地理:还可以。日常生活中较讨厌的科目,但是考试还是挺有趣的。地理考试总是让我的脑子转得晕晕的,但这种感觉挺爽。不过我也有一个严重错误做得太慢了,一节课的考试时间,我根本不够用,时间紧迫,在老师的催促下,最后一个画图题我改了三次,也不知道改没改对,就强行收卷了。
考完试后,班主任刘老师说,这次数学三班有考满分的,他们有考满分的实力。我们班没有考满分的,应为我们没有实力,为什么没有实力?因为我们太浮躁了。是啊,我在临考前很浮躁,考好的前提就是心平气和,心不静怎么能考好呢?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不管怎样,挥挥手对烦恼说声byebye,笑对人生,笑对下周五的家长会!
【2】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
大家下午好!
紧张的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虽然我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是这次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切帮助过我的人。在这里,我要感谢细心呵护我的父母,感谢淳淳教导我的老师,感谢默默关爱我的同学们,是你们给了我信心和力量,在此除了感谢你们,我更想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学习方法。
1、好成绩离不开正确的学习态度。一位作家说过:态度决定一切。一个拥有良好学习态度的人,才会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我们要把学习当作是我们自己的事,认认真真地做好,那么我们才有可能走在别人的前面。
2、好成绩离不开正确的学习方法。我认为语文关键是记忆,语文知识可分为四个部分:字、词、句子和文章。学习一个生字,想想它怎么写怎么读,能组成什么词,造成什么句子,在哪篇课文中出现,能帮助我们记忆。对于数学关键是理解,我们应该勤动脑,多思考。其实学习最关键的是错题更正。只要我们把作业、练习册、考卷上的错题掌握了,弄懂了。我们的成绩自然而然也就上去了。我们订阅的学习报很不错。我们应该好好地读一读,做一做。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我相信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一定会使你终身受益.
3、好成绩离不开勤奋。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天才在于勤奋。学习需要劳逸结合。但我认为应该在学习任务完成后才能去开心的玩。我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早上铃不响不进班,这部分学生往往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而有一部分同学课间操当自习课,这部分同学往往作业完成的早,成绩好。如果我们每天多学一点点,将来我们的成绩能提高一大截。因此我们要抓住平时的每一分每一秒,用于学习。
我的暂时成功归功于这些因素。虽然这次期中考试,给我带来了成功的喜悦,但我不会沉迷于一次小小的成功中,这一次成功已成为过去,一切从零开始,今后我会加倍努力,让我的人生写下更多辉煌而又灿烂的篇章!
谢谢大家!
【3】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
期中考试结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当我再次翻开成绩单时,心中仍会有许多感触。看着其他同学的成绩稳步向前,而自己却在退后,排在中下游的名次也十分扎眼。它使得我认清了自己的状况,而不再是雾里看花。
我是后进班的学生,在三班以及初进一班的半年里,坦白地讲,我的学习状态很散漫,每天都是缺乏对学习的主动性,老师拖着走才往前走一点。进入高二下半学期,许多科目一开始高考第一轮复习,自己才觉得高考已经近了。自己的状态才开始好转,上自习课讲话少了,东张西望少了,与老师对眼的次数也少了,更多的是埋下头来学习。本以为期中考试会是一次自己努力的见证,而下滑的成绩却给了我当头一棒:为什么自己比原来更努力了,状态更好了,但成绩却下滑了,难道成绩不与努力成正比?在我与马老师的谈话中我找到了答案:第一是基础不牢,第二是学习紧迫感还不够。就我的数学而言,在三班,我的数学是我的强项,每次考试都是我用数学来平衡我文科上的不足,我也凭借着我的数学挤进了一半。但在随后的一年中,数学成绩和名次一块儿直线下滑,就是由于基础不老所致。过去数学大部分以初中为基础,成绩不赖。随着课程的深入,自己不会的东西越来越多,基础越来越差,考试题只需稍加变形,我立刻就无从应对。这就好比修建一座大楼,地基不牢,楼再高再豪华,也会被一阵大风刮到。其次是学习的紧迫感,我有一个坏习惯,每当做题时,做出来之后都会放松一会,再去思考下一道题。别小看了这短短的几秒,就是这短短的几秒,是我原有的状态也松懈了下来,进入下一道题时仍需花时间调整,一节自习课的状态总是断断续续,别人的效率是我的好多倍。同样是一节课的努力,别人事半功倍,我却事倍功半,自然被别人甩在后面。必须让自己时刻紧张起来,绷紧高考这根弦,是自己在学习上更具紧迫感,提高效率,提升状态,才能即出力又做功。
我们曾经都是各个学校的佼佼者,来到开发区一中这个高手云集的地方,我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在这里,各个地方的好学生都在一起,而我又能怎么能拼过他们呢?而有些人,相信自己是优秀的,他们肯定自己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他们必定优秀。为什么我们没进前十,而班级的尖子生们却能稳居榜首?是我们注定进不去吗?不,是我们不相信自己的实力,没有像他们那样坚信自己是优秀的,也没有像他们那样逼自己拼出实力,我们要摒弃努力也不一定进前十的想法,逼自己拼一拼。因为如果你不逼自己拼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
1.要回归基础知识。到了最后阶段,不宜再复习所有知识点,把重点要深入掌握,争取不让自己会的东西再丢分,基础要好的话,保证拿到基础分的前提下,细化知识点。
2.做好查缺补漏。应该把做过的练习进行总结和归类,对于自己不明白并且是考点的,不仅要注意而且要进行细致分析,不要放过任何可以拿分的知识点。
3.要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复习对最后阶段提高成绩很有帮助。
4.注意一些应试技巧。在考前复习时,要总结一些技巧,并要梳理一下做题的思路。对于老师没画重点的科目,自己要对知识点系统总结,把握规律,找出认为是重点的地方升深度记忆(平时上课反复强调的地方)。
二、考试前如何复习:
1、 最后一两次上课专注听讲,留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并在课本上做出醒目的标记。
2、 反复记忆老师在考前为我们画出的考试的重点知识。
3、 合理安排时间,可按照迎考顺序依次调整复习重点,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
4、 复习过程中要灵活,多穿插几门共同复习,避免长学习一科枯燥无味,这样可以提高复习效率。
5、 理工科的东西复习起来要多动手,多做典型的习题,通过练习来巩固深化公式及知识点。
6、 文史类的东西复习起来要多记忆有条理性,不能死背,尤其是画出的重点题目要反复记忆,这种题都是大分值,要拿足分数。
三、复习技巧和考试技巧。
1.突出重点。我们习惯看书从第一章看到最后一章,但有时这种方法却可能是致命的。对于数学之类的肯定没有问题,因为这个学科是需要拉长战线复习的,但对于其他课,复习最好的是从重点到次重点再到非重点的顺序,因为一旦出现时间不够,我们还可以保证通过,大学考试重点是一定会考的。在保证重点复习完(通常过没有任何问题),再不断地往非重点走(走的越深,当然分数就越高了)
2.心理暗示。人的潜能是可以挖掘的,语言引导思维,我们为了我们的兴趣的良性循环,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暗示和鼓励。告诉自己,考试很简单,我一定可以搞定。
3.记忆的几个小技巧。
(1)记忆的时间段:
短时记忆:5:30——7:30
长时记忆:14:00——17:00
深度思考:20:00——22:30
(2)对于一些东西,要重复记忆,如英语、数学公式、财管公式、会计分录等。
4.如果学习不在状态,可以提出一个独家秘方。准备一套扑克牌,随便抽4张,玩24点的游戏。(调动你的思维逻辑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77-01
课程改革已经有多年了,苏州的地理学科也经历了从独立的一门学科到综合性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然后再回到最初的独立的地理学科,不论哪个阶段基本上都是以非中考科目的形式出现的,到目前为止苏州地区的地理考试从闭卷走向开卷,闭卷考试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范围或纲要性的资料让学生去整理、去背,学生有的放矢,复习还是处于有序状态中,但开卷后学生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复习了,想想反正可以带书来抄,有很多学生认为不用复习了,只要考试时把书带来就行了,时间一久,连听课的质量和效率也在下降,面对这样的变化,教师该如何应对,如何让学生回到有的放矢的状态,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复习,尤其是如何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传统的复习过程是以教师讲,学生被动的学为主,而A4纸学习法则是以教师的引导为辅,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
A4纸学习法,说的简单点就是要求学生把他们认为重要的内容――实际上是每节课的重点,都总结在一张A4纸上,内容和字数不限,讲的不好听一点就是公开允许学生带“小抄”来考试,只要你有本事能把重要的内容都整理到“小抄”上去,在开卷考试的时候不能带课本来,只能带一张总结好的A4纸和地图册来考试,下面笔者就A4纸学习法的目的、优势、方法以及注意点做一个阐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A4纸学习法的实施方法及注意点:
1.教师要和学生讲归纳总结的方法。
比如:表格法,比较法、图示法等,归纳的语言要精炼,重点部分可用醒目颜色的字来写或用下划线。
2.A4纸的内容必须为手写,不能用电脑打印稿或复印件。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A4纸上的内容是学生经过自己努力整理而成,是有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从网上复制粘贴或是复印别人的成果。
3.开卷考试时只能带一张A4纸和地图册来。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它浓缩了各种地理信息,更是获取地理知识和进行地理探究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
4.每次阶段性学生学业水平检测完后,要让学生养成回顾的习惯,即让学生看看自己的“小抄”还有没有什么不足,以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
其次,这种学习方法有很多优势:
一、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A4纸学习法的来源。
在国内有很多地区,初中地理是不参加中考的,但要进行全市统一的地理毕业考,也就是会考,考试的形式是开卷考试。很多学生简单的认为开卷考只要到时把书带过来抄就可以了,无论教师课前准备的有多充分,也无奈自己在这场表演中只是在一厢情愿地唱着独角戏,下边的学生是在很被动地听,回家后更谈不上复习巩固了,以至于上课和复习的效率都大打折扣。
但用A4纸学习法的想法来源于哪呢?但凡有考试就一定会有人想作弊,当然有这种念头也是为了自己的成绩能更理想一点,为什么不引导学生把重点内容归纳总结到“小抄”上呢?总结的过程不就是复习的过程吗?最初的想法即来源于此。
2.变被动为主动,重在学习过程。
实施A4纸学习法之后,根本不用老师多强调,学生就自觉的阅读教材,归纳整理每一章节的知识点了,目标非常明确,这就是笔者想要的结果:学生的主动学习,归纳总结的过程就是熟悉教材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是加深印象的过程、是前后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
二、加强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
1.归纳总结的能力需要慢慢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归纳法是地理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个方法,地理知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部联系,而归纳总结的过程就是对地理知识进行系统加工的过程,是对教材众多的知识点进行重新分类、比较、整理和化繁为简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归纳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每个人都不一样,第一次交上来的学生总结的A4纸,情况不是很好,这时教师就要及时抓住时机告诉学生应当如何总结,要注意哪几点。一段时间下来,学生逐渐抓住了要领,越来越会归纳总结,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厚积薄发,开始显示出它的优势,从成绩上看,不同基础的同学进步情况不同,学习中等和基础较薄弱的同学进步较明显,基础较好的同学变化不大。
2.不要小瞧学生的总结能力,他们的潜力会让老师眼前一亮。
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很强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了归纳总结的方法。比如:他们会更多的使用图示法、表格法、比较法而不是文字;懂得对分散在几节内容中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理、组织、融会贯通。有的男生平时一点也不积极,上课连笔记也懒得记,总结的A4纸居然是工工整整,内容丰富,真是让人大跌眼镜,这些都是笔者没有想到的,真是不能小瞧了这些小家伙们的潜力。
三、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
一、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即“发现问题―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解决问题―总结回顾”,其中所说的“回顾”,即总结解题思路及方法,是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深化认识,它较之前几个程序显得更为重要,它能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将学生的认知结构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好的开端为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解题的开端即审题,审题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解题的成功与否。在物理考试结束以后,学生常会抱怨题目看错了。众所周知,将题“看错”通常都是在审题时出现判断失误。所以,物理教师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对于审题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要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在进行反思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对题目的关键词语是否进行了准确把握,能否挖掘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对于物理现象中的临界状态是否进行了考虑,是否排除了不必要的干扰因素等。在学生做完题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析结果是否正确、合理,是否有其他的解题方法,能否简化解题过程,如何将题目拓展延伸,这种解题思路能否举一反三,假如借助示意图是否可以使物理过程更清晰地呈现等。
二、在错题和课堂之外反思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自我提问往往蕴含着自我反思的过程,学生在进行自我提问时,可以拟定具体的提问单。物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循序渐进,逐步进行自我反思,学生在具备了较强的自我反思能力以后,则可以简化反思过程,摆脱提问单。
错题记录着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每个学生不可多得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每天记录错题和难题,并找出出错的原因、解题的要点以及正确的解题思路,学生在错题集的基础上进行阶段性回顾,尤其是在考试前进行重温回顾,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
在学习之余,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反思档案,要求学生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建立自我评价体系,提升学习效果。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能对自己的学习起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且能将旧有的知识与学习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同时,学生在反思学习态度的过程中,能及时了解自己是否主动学习,是否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保持坚持不懈的态度,是否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三、在考试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考试为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了依据,同时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期中或者期末复习阶段进行考试,能帮助老师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能引导师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得失情况。
1.要反思复习过程
学生在进行复习的时候,要认真反思自己是否准备充分,有没有做好各项工作,是否对教材内容进行总结,对于已学知识是否认真复习,有没有重点复习易错题,有没有发现在学习阶段被忽略的知识点,使用的复习方法是否有效等。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能够为考试提供依据,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2.要对应试的技巧进行反思
学生对应试技巧进行反思,能直接帮助学生提高卷面成绩。对应试技巧的反思包括:学生接到考卷的第一反应,对于班级、姓名等个人信息是否填写无误,在答题之前是否对卷面有一个整体感知,有没有了解考卷的题量及题型,对于难题应该如何处理以及是否认真检查已完成的考卷等。这些都能从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反思能力。
3.要对考试结果进行反思
学生对考试结果进行反思能帮助学生认识其真实水平,同时帮助学生找出缺陷和不足,找出出现问题的根源。不论是考试时心理状态不稳定、复习方法不正确、审题失误、应试技巧错误、身体状况不佳还是知识点掌握不全面,这些都会影响考试结果。同时,对考试结果进行反思,能帮助学生积极调整学习方法,加强对重点题型的掌握,以便下次考试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认真研究2014年《考试说明》及与2013年《考试说明》的区别。2014年是重庆市新课标第二年高考,为了把握新高考的特点,趋势,教师们应该明确考试目标与要求,吃透考试范围,把握高考的各级能力、目标与要求。从历年高考来看,政治试卷试题内容覆盖了《大纲》中绝大部分知识点,其中有些试题是明确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的,有些是明确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的,尽管题干中材料相当部分引用的是一些社会热点现象。《大纲》还为我们去分析和解答更多的题目奠定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狠抓课堂教学与管理
(一)要把夯实基础作为高考复习的基础,贯穿始终
二轮基础知识复习与一轮应该有所区别,应该更加强调主体的作用。我认为,基础知识的讲解者由教师变成学生。课堂上,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讲解出他所复习的内容,一个学生讲解不完整,可以让另外的学生来补充,直到内容讲解完整。当然,讲解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对照目录口述、到黑板上画单元结构等都可以。这样做,既让学生记住了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热点专题复习贯穿二轮复习始终
热点复习建议采取专题形式。
1.热点材料的选取
在选取热点材料时,要坚持以我国的内容为主,包括影响比较大、为大家所共知的,对国家发展具有长远影响的时政看点,比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同时,与中国关联度比较高的国际问题也应是复习的重点。
2.热点材料的复习
由教师筛选整理出相关的时政热点,形成文字材料,让全体学生有所了解,学生能够概括材料的内涵,并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该材料,形成模拟题,强化训练,最好是限时训练,以准确地掌握学生对该时政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3.强化训练贯穿二轮复习始终
我一直认为,高三复习,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1)试题的选择,应注重有效性,体现所复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切记片面性。
(2)试题评讲,注重解题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
(3)试卷总结,通过投影仪,展示学生试卷中错误的共性,对照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找出自己丢分的原因,总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