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7 02:55: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出国学习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九、十月,这是到达韩国的第一、第二个月,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认识学校的概况、结交新同学、适应新环境是此阶段的重要工作,通过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身边的外国朋友、亲身实践是来完成此项任务,时刻铭记自己作为交换生的责任和义务,为华师为祖国增光添彩。
(三)十、十一,这是到韩国学习的中间阶段,也是转折点。第二项计划完成的情况会影响接下来的几个月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前一项计划一定要尽可能完美地完成。不可否认,韩国各项经济水平都比中国高,相应地生活水平也高,到韩国学习,这种开资不是一般的家庭能够承担的。为此,在这三个月里,我会勤工俭学,在学校里当中文老师或者到外面做兼职,如麦当劳、肯德基等,前提条件是不影响学习,半工半读,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取一定数目的收入,既能够与韩国人打交道的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己的经济意识,何乐而不为呢?十一月份将有其中考试,我想这正是检验自己学习情况的大好时机,我将以极大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到学习中,以饱满的信心迎接韩国交换生的第一场正式考试。
(四)十二月,这是韩国大学期末考试时间,我会比在华师期间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备考,不仅是因为韩语教学,更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证明中国人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把知识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争取拿到优异的成绩。
(五)2011年一、二月,这是学校的寒假时间,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会放弃回国休假的机会,将会选择留校学习。这期间主要是反思自己这一个学期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订下下半学年的计划,反思自己有哪些方面做到不足,反思自己该如何改善、反思自己继续努力的方向方法,并且反思自己有哪些反面值得肯定,只有不断地反省,才能为未来的路指明方向。
(六)三、四月,新学期的开始,对比上年的自己,我应该更加成熟更加稳重,应该能够克服一切的困难来完全融入到韩国的生活中,并且反复修改自己的学习计划,提高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使自己成为能够有条理地安排学习,生活,工作的人。
关键词: 坛经;禅宗;佛学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 B9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387(2013)02-0123-06
一、禅宗的历史脉络
一般认为,慧能是禅宗的真正创始人,而《坛经》被看作是禅宗成熟以及佛学中国化完成的标志。但是众所周知,革命性的观念不可能是由某个天才人物突发灵感一举成就的。同理,禅宗的形成也有漫长的历史过程。
按照《坛经》的叙述,禅宗在西天有二十八祖(其上还有释迦摩尼等七佛),初祖为摩诃迦叶(迦叶)……第二十八祖为菩提达摩(也作达磨)。在东土也经历了六祖:达摩(西天的第二十八祖,也是中国禅宗初祖)——慧可(北魏—北齐)——僧璨(隋)——道信(唐)——弘忍(唐)——慧能。后来虽有考证说,这个禅宗法统谱系的真正写定者是北宋的契嵩和尚。所谓的“西天二十八祖”纯粹是为了烘托禅宗传统的“悠远流长”的一个伪造,而东土六祖的付法传衣,虽然得到一些史料的支持,但仍有不少学者存疑[1]。“祖统说的逐渐形成,是由于达摩禅的盛行,为了满足一般要求及禅者传承的确实性而成的。”[2]而且,弘忍以后的付法都是“密付”,因此传说更多。禅师们的事迹起初都是传说,后来经弟子门人整理记录,难免有写作者传说者或因门户之见或因利益派别之争而起的穿凿附会、修正篡改。
可以肯定的是,禅学兴起可追溯到的日期,远远早于达摩初祖。认为,在慧皎著《高僧传》时,达摩还没有来中国,《传》中已经有21个学禅的,可见,“说达摩未到中国时中国没有禅学,那是完全错误的”。[3]他推论“中国从2世纪就有了禅学的萌芽”[4],因为2世纪晚期晋代安世高就译出了《道地经》《大安般经》。然而,这些译作在中国传播范围很小,影响也不大,而且并不算作是“中国佛学”,它没能很好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约言析理,发明奇趣,此释氏智慧之所以能弘也”[5]。外加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佛教依傍方术之势渐入民间等因素,佛教的影响进一步加大。此时,经过道安、鸠摩罗什、慧远、道生等人的阐发,禅学日盛。尤其是道生,他提出了“顿悟成佛”、“一阐提人(没有善根,不信佛的人),皆得成佛”、“善不受报”、“佛无净土”的观点。针对人们纠缠于繁琐佛典和宗教仪式,他还援庄入佛:“夫象以尽意,得意则象忘;言以诠理,入理则言息。自经典东流,译人重阻,多守滞文,鲜见圆义。若忘筌取鱼,始可与言道矣!”这里的“言筌”说已经接近于禅宗的不立文字。
冯友兰认为,“到了道生的时候,禅宗的理论基础已经具备”。[6]道生主要活动于4世纪前期,早于达摩近100年,早于慧能近300年!所以,更极端地认为,“把印度佛教变成中国佛教,印度禅变成中国禅,非达摩,亦非慧能,乃是道生!”[7]总之,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一部人以庄(玄)解佛,实现佛玄合流,禅宗的理论基础到此时,已基本具备。
后来达摩提倡面壁直观,彻见本性的修持方法,五祖弘忍创立“东山法门”,提倡“守本真心”论,强调“心”为十二部经之宗,这又进一步接近了慧能的思想。而且,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时期,禅宗的团体生活、农禅并作的生产、生活方式,传衣付法的组织原则都已经基本奠定。“从道信到弘忍,无论禅法思想还是传法的方式,都已经具备禅宗的特点”[8]。
如此看来,《坛经》绝不是某个人突发灵感的思想革命(相应的,禅宗也不是慧能一人所独创),它不但是在历史积淀基础上形成的,更是被后人不断重述、阐释才逐步完善起来的。
至今学术界一般还是尊慧能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也有人称达摩是禅宗创始人的说法,但目前看来,达摩似乎更多只是发挥一种法统上的象征作用,尽管他在修禅的方法论上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显然他既不是真正最先谈禅的,也不最具创见的)。当前,主流看法是认为《坛经》的主体部分反映了慧能的主要思想。《坛经》是先后集成的,已是公论。各时期有不同的版本,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禅宗思想,后出的并不一定就是伪书。禅宗倡导“不立文字”,而且《坛经》又在慧能去世不久后成为禅宗法门“依约”:“无《坛经》禀承,非南宗弟子也”①(敦煌本《坛经》第38节)。最后一节又说:“不得妄付《坛经》,告诸同道者,令知密意。”(第57节)说明在《坛经》诞生不久时,可能只有手写本在教门内秘密流传,未曾大量公开发行。因此随着禅宗的发展,必然会逐渐衍生出各种版本,也自然会不断被人为增添很多自己时代的思想观念进去。这也是为什么越是后出的版本字数越多的原因所在。
真正有影响并且为世人公认的版本只有4种:敦煌本(法海本)、惠昕本、契嵩本、宗宝本。敦煌本是中唐的,惠昕本是晚唐或宋初的,契嵩本是北宋的,宗宝本是元代的。敦煌本于20世纪初,在敦煌石窟被发现。文字古朴,一般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为古老的版本,故在当今学界最被认可。
二、《坛经》矛盾的世界观
《坛经》的世界观可以概括为真如缘起论,也称如来藏缘起论,它认为世界万有是真如(心)的生起和显现。《坛经》讲“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第17节)按此说法,“念”是依真如而起,可见慧能承认“真如”的本体地位。而真如所起之念自然不是妄念,而是正念,能不染万境而常自在。
毫无疑问,真如缘起论与“无念为宗”是矛盾的(这里显然承认了“有念”)。可能这不是概念使用不严谨的问题,而是反映了慧能还没有很好地融合大乘空宗(中观学派)和大乘有宗(瑜伽行派)之间的矛盾。大乘空宗一空到底,认为连真如、涅槃都是虚妄的,万物尽是假有。而相对后起的大乘有宗反对大乘空宗的看法,认为真如、主体精神是存在的,尽管万物如幻,但世界有一个本体性的支撑,不然作为佛教基础理论之一的轮回理论就说不通——假如无轮回之物,那么轮回、业报也就无法存在了。总体来看,慧能倾向于融合有与空的冲突。这里,不妨分析一下《坛经》的核心关键概念“自性”。这个概念佛教早就在使用,比如印度中观学派就认为事物是因缘和合之结果,故事物无“自性”,一切皆空。但慧能所谓的自性,却是指内在于人心的真如佛性(或曰人的本性)。佛教哲学认为,有自性的东西,才是真实的,从这个意义讲,慧能也绝对不属于性空论者。
慧能融合有与空的冲动体现在,他既高张自性,又提倡“一切皆是虚妄”的般若学。空与有本身的矛盾性,使得它们很难被调和出一个完美的解释。《坛经》也没有做到完美,它一边把“自性”这个意味着本体性存在的词当成全书主题词,一边又宣传“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第17节)。
似乎可以这样归纳:在世界观上,慧能相信如来藏、真如是本体,而在修持禅法的方法上则认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般若思想,以此断除妄念烦恼。所以究其根本,慧能的世界观可以概括为真如缘起论。我比较认可郭朋先生的看法,尽管《坛经》也谈“世人性空”(第24节),但是这里的性空,不是全称否定,而只是特称否定——只“空”虚妄,不“空”真实,真实就是真如、佛性;慧能始终从佛性论者的角度解释《金刚经》,始终以有解空[9],而不是一空到底。所以,尽管《坛经》多次引用般若学的诸相虚妄和性空理论,但禅宗只是把般若学当作修道法门而非基本世界观,否则就会与《坛经》高扬“自性”的主旨相冲突,比如我们怎样解释“万法尽是自性”(第25节)“于自性中,万法皆见”(第20节)?
其实,这种融合有与空的思想倾向已经明显地表述在禅宗的传教经典《楞伽经》中了(禅宗初祖达摩极其推崇《楞伽经》,并以书传给二祖慧可)。《楞伽经》论述了世间万有都是假名安立,但又明确指出:“诸法无我,非如来藏法身常住之性”。《楞伽经》坚持真如、如来藏的思想:“此如来藏藏识本性清净,客尘所染而为不净”,如来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藏识”(《楞伽经·刹那品第六》)。方立天先生指出,“慧能这种心性论思想与如来藏说颇为一致。如来藏说认为,一切众生身心中都隐藏着永远不变的自性清净性如来法身;慧能也认为,一切众生身心中有觉性如来”[10]。慧能显然发挥了如来藏的思想,甚至其运思路数也是一致的。
而且,中国人很难接受彻底地虚无主义,即使道家推崇的虚无,也是为了现实世界人的精神解脱,为了缓解此岸生活之苦楚,足见很出世的道家也拒绝彻底的虚无。禅宗之所以成为后世中国佛学最大的宗派,恐怕正是因为它不离世间。这一切与它的真如缘起论的世界观关系密切。
三、佛学中国化的历程
佛学的中国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2世纪传入算起到禅宗成熟,佛学中国化用了五六百年时间。“中国佛教对‘佛’的解释,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汉魏晋时期,是着重以儒、道的有关观念与‘佛’进行比附;南北朝隋唐时期,又回归于佛教原点来平实地表述佛的含义;唐中叶以来,禅宗热心关注‘如何是佛’的问题……其实质是日益以自我心性去沟通、缩小众生和佛的界限与距离,以人的主体与心性情境等同于佛,这也就是慧能一系禅学的核心思想。”[11]
在汉代魏晋时期,人们解释佛经往往援引道家思想(此方法被称为“格义”),或者干脆把佛学看作一种神仙方术,比如汉末牟子作的《理惑论》就认为,“佛者,谥号也。犹名三皇神,五帝圣也。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火不烧,履刃不伤,在污不染,在祸无殃,欲行则飞,生则扬光,故号为佛也。”这是一种典型的用黄老思想比附佛学的做法,其中还夹杂着神仙方术。三国时,译家康僧会作的《安般守意经序》,着力描述了禅定的神异效果:得安般行者,厥心即明,举眼所观,无幽不睹……制天地,住寿命,猛神德,坏天兵,动三千,移诸刹。八不思议非梵所测。神德无限,六行之由也。安般是梵语音译,意为数息观,即计数呼吸次数,使精神集中。到了东晋十六国,道安依旧秉持此种看法,认为“得斯寂者,举足而大千震,挥手而日月扪”。修禅达到一定的境界,就有让世界震撼,挥手取日月的神异。
佛教从印度传来有着一套僧团制度和种种异域习惯。真正的禅者先声从反对这种正统仪式开始。比如印度要踞坐(企坐),中国方坐。而“慧严、道生,本自不企”。道生等人已开始反抗种种旧制度,希望实现中国化。印顺认为,南方精神是促进佛学中国化的动力。“这种不受旧制的拘束,务求适宜的精神,正是南方的精神”[12]。“务求适宜”概括了佛学中国化的前进方向,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佛教的繁琐仪式,浩繁的佛典逐步走向小众,获得广泛传播的正是那些“务求适宜”的宗派。[13]
到了慧能,终于开始从人的内在超越去解佛。“自性常清净,如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象森罗,一时皆现……于外著境,妄念浮云覆盖,自性不能明。”(第20节)用般若智慧扫相,断除妄念,清净自性才能从“无明”变明,人自身的佛性才能显露出来。同时,因为佛性是内在的,所以说“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第35节)自我成全,才能成佛。运用般若智慧,发觉本心,就不会再执著于相、念、住。这是他调和有与空的矛盾的方法。修行用的是虚无为上的般若智慧,而最终目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本体之解脱。从中国传统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看,中国人一向强调“内省”,以内省解决外在问题,可称之为 “内圣外王”(《庄子·天下》)模式。《坛经》显然贯彻了这种思维模式,显得非常中国化。
在漫长的冲突、交流、融合的基础上,佛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在禅宗这里获得了比较完美的汇通。然而禅宗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又与它巧妙利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本来具有的理论资源分不开,而且客观上讲,儒释道本来也具有相互汇通的理论基础。
四、儒释道汇通的理论基础
(1)消解人生痛苦的共同追求
佛家和道家在对人生存之痛苦的敏感方面,有强烈的共同之处。道家人生哲学正是为了消解生存的苦痛,实现对现实和人生的超越——在“有情有信”的“道”面前,现象世界被看成是相对的、虚无的,只有道是真实的,因此痛苦经验也具有了某种虚妄性。道家在洞悉了地狱般的无情真理以后,编织了以“道”为核心的理性幻象——“要在精神上与道一体,亦即是所谓‘体道’因而形成‘道的人生观’,抱着道的生活态度,以安顿现实的生活。”[14]道家的宇宙论是为人生论服务的。
佛教同样有对痛苦现实的强烈敏感。佛教的“四圣谛”之首就是苦谛,认为众生的生命本身就是苦,具体为“八苦”: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佛教超越痛苦的方式也同样是把现实虚妄化,不承认世界的真实性。这跟道家在某种程度上是同一个思想路数,使两教合流具有了基本的共通点。《坛经》继承了这种以虚妄解决痛苦生存的方案,时刻提醒人们去除“妄念”,“不悟即长劫轮回”(第16节)。
(2)虚无为上的世界观
佛道两家都具有一种虚无为上的世界观。值得一提的是,佛教比道家更激烈,佛教对现实的否定非常极端,而道家是相对温和的,超越此岸又不离此岸。
“老子想在政治、社会剧烈转变之中,能找到一个不变的‘常’,以此作为人生的立足点,因而得到个人及社会的安全长久”;“庄子也是顺着此一愿念发展下去的”[15]。不变的“常”,就是道。庄子以更彻底的绝望形容“道”,据他说得道者(南郭子綦)的表现就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庄子·齐物论》)。“死灰”就是没有一点火星的灰烬,绝无复燃之希望。庄子推崇那种对一切不闻不问的态度,坚持一切外部世界的东西都“不可入于灵府”(《庄子·德充符》)。对绝望的世界,他构造了一种更为彻底的绝望人(“得道者”)来与之匹配,对痛苦的世界进行消解,对自我进行救赎。
就道家来说,体道就是体验主体的消亡。前面我们论述到了,佛教也有类似的主张,比如万物尽是假有、“凡所有相,都是虚妄”的空宗思想。《楞伽经》的“如来藏”说,“本性清净、客尘所染”说,更主张外物虚妄,只有本性藏识是“真如”。《坛经》主张“于相离相”、“于念不念”(第17节)。这样的主张说成是道家的,恐怕也不能说不合理!慧能说的“无念”跟庄子的“心斋”“坐忘”不是非常相似吗?佛道都有这样一种总体倾向:认识世界的虚妄本性,得道或者成佛的前提就是摆脱外在世界的束缚。
当然,这里也有稍许的不同:佛家出世,一出到底,虚无到极致;而道家讲出世非常温和,仍旧要“游”于这个天地之大美的世界,但心灵和精神必须获得绝对自由。
(3)超越语言的直觉主义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庄子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庄子·知北游》)。“道”如此神妙,它的存在超越了一切语言、概念所能达到的把握事物的能力,只能通过一种神秘直觉,才能完成对“道”的把握。“虚静”的心灵是把握“道”的前提。在主体修养所达到的虚静之中,自由的精神逐渐显现,而后意识表现出某种神秘的直觉,瞬间把握住“道”。
这种直觉超越了概念、语言,无法谈论,只能通过直觉来把握它。佛教也有“依义不依语”的主张和直觉主义的证悟法门。印度佛教“获得和冥契解脱境界,不是通过一般的感性或理性思维,而是直接体验,内心证悟,是直观、直觉……也就是说佛教对真实的认识、对绝对的把握,所用的工具、方法不是概念、判断、推理,而是一种叫做‘般若’的特殊智慧”[16]。《楞伽经》指出,执著于文字,则“如蚕作茧”“自缚缚它”;若“随言取义”,则“死堕地狱之中”。禅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当然更是把直觉主义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坛经》云,“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知佛也。”(第31节)这种见性顿悟的方法本质上就是直觉,能够瞬间领悟宇宙真理。在后期禅学中,出现了种种“不可说”的极端论调,道不可说,说而非道。这种思想与老庄可谓是一脉相承。
(4)强调内在超越的性善论
以《坛经》为根本经典的禅宗心性学与儒家心性学非常相似。儒家的理想是教人如何成为君子圣贤。佛教则是教人如何成佛,所谓佛就是觉者,就是对宇宙和人生有根本性的认识、体悟。强调主体的修养是儒佛的共通点,所以它们都关注人的心性问题。
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慧能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孟子讲“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弗思耳”(《孟子·告子上》),慧能讲“识自心内善知识,即得解脱。若识本心,即是解脱,既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第31节)孟子讲人性本善,先天具有“良知”“良能”,成为圣贤就是发掘人性固有的善;慧能则认为“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第35节),成佛也需要发掘人心固有的佛性。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若取外求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第31节)“闻其顿教,不假外修,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即是见性”。(第29节)“自性不归,无所依处”(第23节)——《坛经》的如上说法,与儒家的心性说以及所谓的道德形上学非常接近,禅宗心性学主要发挥了“如来藏”的思想,几近儒家思孟学派心性理论之翻版。同样强调人的“内在超越”,人应该在自身中实现自己,即所谓“识心见性,自成佛道”(第30节)。
(5)世俗功利主义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面对的最大挑战,也许比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极其重视实践、此生、现世、实用的观念(或借用李泽厚的话叫“实用理性”)。中国绝少彻底的出世精神,其特性是很务实,重感觉、知觉。也许正是因此,印度佛教在四五百年时间里都难以化入中国文化之内(前文已论述了佛教传入遇到种种奇怪的中国式解读)。佛教要求修行人剃发出家,这严重违背了中国人家国和忠孝观念,历史上不少中国学者以“无君无父”攻击过佛教。
但是话又说回来,奉行绝对出世主义的宗教根本不存在——任何宗教都必须追求人自身的精神解脱,否则何以给人安顿和终极关怀?佛教也不例外。事实上,宗教和非宗教都要面对人生存遇到的现实问题。这点构成了佛儒汇通的另一个基础——修佛与俗世功利主义的汇通。
《坛经》高扬人本主义的观念,称“一切经书,及诸文字,小大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元无有。故知万法,本因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第30节)还提出了“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第36节)这种强调人的重要性和修法无需出离世间的说法,是佛学适应中国本土传统不得不采取的妥协。只有这样,佛学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化。
《坛经》是对以往繁琐的宗教活动的革命,甚至连坐禅也不需要。慧能把禅定解释为:“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第19节)只要心在修行,坐禅的形式主义完全可以取消。修佛也无需出家——“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恶之人;在家若修,如东方人修善。”(第36节)这种简化也迎合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重表面、方法、程序,而重实际、内涵、结果)。而且,这样就回避了儒家对其“无君无父”“不忠不孝”的指责。
此外,慧能是底层劳动人民出身,还不识字,也许他更明白当时底层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宗教——必须要简洁、易懂、尽量少地改变传统。
结 语
相比其他佛教经典,《坛经》是一本思想不算多复杂的典籍,甚至不比佛学入门级读物《金刚经》内涵更多。但是,它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这本书不但标志着佛学中国化的正式完结,还对宋明新儒学产生了极大影响。但另一方面,也不应过高估计其思想性与革命性。如前所述,这本书在诞生当时,相关、相近思想早已诞生甚至普及了。比如印顺法师就认为,当弘忍问“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时,慧能答“佛性无南北”回应,根本无甚稀奇!因为在慧能那个时代,“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早已家喻户晓。[17]
【 注 释 】
①本文所引《坛经》文本均出自敦煌本,为行文方便只标注出“第XX节”,下同。请参阅:慧能著,杨增文编:《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说,六祖递代相传,在11世纪前的文献里,找不到支持支持这种说法的根据,故很多学者怀疑其可信程度。见: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221页。
[2][12][17]释印顺:《中国禅宗史》,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序)、87、252页。
[3][4][7]:《中国禅学之发展》,载《谈禅》,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5、18页。
[5]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8页。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页。
[8]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9]参阅郭朋:《国学经典导读:坛经》,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版,第97、102页。
论文 关键词:
我们要寻找 法律 文化生成的根源、 发展 规律 和基本性格,就应当把研究对象放到特定社会、 历史 条件下予以考察。从 经济 、政治、伦理、社会组织结构、哲学等多种角度出发分析其现实基础。本文拟对
这种特殊的司法形式在传统上是公认的,得到不断的阐释和实践。魏征说:“凡听讼理狱,必原父子之情,立君臣之义,权轻重之序,测浅深之量”’‘代 理学 大师朱熹对此说得更明白些:“凡有狱讼,必先论其尊卑、上下、长幼、亲疏之分,而后听其曲直之辞。”店人在 总结 审判经验时也说:“凡关宗族亲谊必须问明是何称呼,系何服制。”
司法的道德教化和情理考量尽管具有积极意义,但无疑削弱甚至是取代了证据在案件事实建构中的基础性作用,司法官吏也不注重司法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而一味强调伦理道德的修养,这在客观上阻碍了证据知识和技术的生成与 发展 。
三、
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早已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尤为重要。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对当今大学生的计算机实际运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大学生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第一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它的内容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系统地、正确地建立计算机相关概念,具备在网上获取信息和交流的能力,具有熟练地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所以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程度及今后对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和专业内容的研究。
一、艺术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特点分析
笔者通过长期以来的教学情况统计发现,在艺术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方面,一直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计算机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且没有针对性,计算机实验环境落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目前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需求,等等,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艺术类大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从而导致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水平普遍不高。
另外,艺术类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专业特点、文化基础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生源构成、个性特征和未来的工作方向等都与普通大学生有着比较大的区别。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文化基础知识水平普遍较低且参差不齐。目前,许多城市的中小学已普遍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而日益增加的家庭计算机又为部分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使相当多艺术类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由于大一入学时学生生源地(城市、乡村、边远山区)差别造成学生计算机基础差别较大,城市学生从小学就参与了计算机课程,而乡村或者边远山区学生可能到上大学时才开始接触计算机。二是思维方式差异较大。比如音乐、舞蹈、美术、戏剧专业的学生更注重的是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需要很强的逻辑性,要求学生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给这些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三是生源构成不同。艺术类院校的城市学生比例较其他非艺术类院校要大,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比较好,学生自信心强,公众交际广,表现欲望更强烈,但是怕吃苦,不易持之以恒地静下心来思考学习,这也使得他们对计算机操作技能难以掌握。四是个性特征突出。艺术专业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主张学生在学业中发展自由个性,大部分学生性情活泼开朗、个性鲜明张扬,感性认知能力强。五是专业技能突出,有一技之长。艺术专业课大多采取小班授课的形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较其他专业更密切,教师的文化修养、个人风格、生活态度、为人处世等都对学生有更直接的影响。
二、提高艺术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针对艺术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特点,探索艺术类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笔者提出以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模式相结合,“任务驱动”教学和“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等教学方式,以期切实有效增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效果。
1.针对基础差异,因材施教。由于学生入学前所接受的计算机教育情况参差不齐,如何把握好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是首要问题。当前学校仍然是实行班级授课制,以大班教学为主要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层次情况划分小组,安排基础好、认知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完成教学内容,共同进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学中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用适当的时间进行讲解和演示后,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则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辅导,实行“因材施教”。其次,教学过程实行分层施教,教师在兼顾大多数学生求知需要的同时,还应区分作业完成层次。这样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良性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针对不同专业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知识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对于课程的基础知识模块统一讲解学习,而对于专业技能模块则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设置不同的内容。如音乐相关专业的学生侧重于音频编辑处理软件的学习;舞蹈、影视专业的学生侧重于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的学习;美术相关专业的学生侧重于图片处理软件的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侧重于图片处理、三维图制作等软件的学习;公共事业管理相关专业的则注重图像处理、报刊和杂志的排版等相关软件的学习。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学以致用,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学生的兴趣表现在他们有主动了解、积极探索的愿望上,不惜时间、不怕困难,可以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上。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兴趣,把握学生的兴奋点,根据艺术院校学生的个性特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计算机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对艺术类学生而言是形象思维多于理性逻辑思维,讲解新的知识时最好先给他们以形象化、直观化的方式表达,让他们有个感性认识。比如:在介绍计算机组成结构时,打开不同时期的计算机机箱,给他们展示和讲解相关的部件和功能,然后进一步阐述其工作原理等。
4.利用任务驱动法增强课程教学效果。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功能与目标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具体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学生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激励学生前进。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就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的这一原理,其主要的教学思路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归纳出一般规律。笔者在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上将这个教学原则比喻成“一棵大树,问题(任务)驱动”的原则。即:把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构建为一棵大树,把其中的三个层次,即文化基础、技术基础和应用基础构建为“枝”(每个知识层次就是大树的一个分枝),再把每个知识层次中的若干个知识点构建为下一级分枝。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上采用任务(问题)驱动的方式,每一个知识层次都从实际的典型实例出发(提出问题或任务,明确目标),最后逐渐展开分析解决问题,在讲叙实例的过程中将各知识点融入。这种精选实例,将知识点融于实例中的教学方式能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迅速认识他们所需要的计算机知识体系的“树”,由“树”找“枝”,由掌握单个知识点发展到掌握整个计算机文化基础的知识体系。
三、结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讲解的内容大多是操作方法,理论知识相对较少,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并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特征认真做好启发、引导,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尽量避免直接给予式的讲解。这样,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形成了学习的内在动力,也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当然,在信息社会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在课堂上学完。所以,教师应努力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一些有利于促进专业学习的且终生有用的东西,比如学生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方法。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才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才能在离开学校、离开老师的情况下,继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要求,真正做到增强学习效果。
综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作为艺术类计算机基础教育,既有和其他专业的共性,又有其独有的特性。艺术类院校如何在注重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同时,突出艺术院校的专业特点从而增强计算机基础教育效果,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数字时代的来临使出版业发生了许多变化。出版业数字化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要求,进而对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将带来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实践新一轮的调整和改革。
目前,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趋势。数字出版运用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其出版物集多种媒体于一身,由图文、音频、视频、动画等元素构成。这就需要从业人员既能掌握数字出版技术,又懂得设计艺术,既有扎实的出版理论素养,又要具备数字出版实践操作技能。高等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应在“宽口径、厚基础、多技能”的要求下,以“大出版”、“大传播”为目标培养适应新技术新媒体发展和信息时代传播多元化趋势,拥有策划创意、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在数字出版领域从事网络出版、创意策划、新媒体出版技术与管理、数字装帧设计、媒体运营、数字版权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1]。课程设置是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的,因此,数字时代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应积极适应出版业现代化、网络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做出相应调整。
一、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数字化发展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媒介融合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当前出版产业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随着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出版社的经营管理成为核心;二是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出版业中的广泛应用,出版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各个环节对从业人员的信息技能有了更高要求[2]。对此,一些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作出了相应调整,以应对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和升级带来的变革(见表1)。
从表1可以大致看出:一是与其他学源背景相比,设在信息管理院系下具有图书情报学学科背景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其课程体系数字化更加明显;二是脱胎于印刷专业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其课程的技术色彩更加浓厚;三是与大陆相比,港台地区更为重视数字出版技能的传授。
武汉大学与南京大学的编辑出版学专业都设在信息管理院系下,因此课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转向更为明显。相比较之下,南京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较多沿袭图书情报学专业课程。武汉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则不仅新设了更多有针对性的数字出版课程,如数字出版导论、网络编辑、多媒体应用技术、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等,并从2008年开始实行文理兼收的招生政策。2011年,教育部公布年度我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同意武汉大学新增“数字出版”本科专业。武汉大学自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原有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之外独立招收数字出版专业本科生,以适应转型升级后的出版行业对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高级专门出版人才的需求。这标志着我国数字出版高等教育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北京印刷学院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变化并不大,但是它于2008年新增了传播学(数字出版)专业,其课程以数字出版相关的技术、内容加工与传播类课程为主,而以传统编辑出版学课程为辅。大陆其他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往往只是增开“网络与电子出版”“电子出版技术”等较少量的数字出版课程,似乎尚未形成出版学课程体系数字化。此外,台湾世新大学的出版学具有悠久的历史,现今设在图文传播暨数位出版学系下的数位出版学专业也脱胎于原来的印刷专业,因此其课程设置特点与北京印刷学院非常相似,其中网络信息媒体相关课程与传统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的比例不相上下。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代表性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在媒介融合以及出版数字化的冲击下,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大多对本科课程设置进行了数字化调整,但是仍需加强和拓展。
二、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数字化演进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5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试题严格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2015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命题,既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起到了真正的导向作用。试题取材于真实的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精心设计了符合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试题情境,体现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
一、考生答题情况
我县抽取样本300份,其中有效样本297份,平均分为40.68。
二、教学建议
根据中考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结合阅卷感悟,我对日常化学教学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更加关注“后进生”的发展
从今年中考化学试卷的抽样分析情况来看,考生得分分化较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得分偏低。如何解决学生低分率偏高的问题,的确值得反思。这里固然有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恰当的问题,但教师是否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老师在教学中应当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2.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和《考纲》的要求,扎扎实实夯实基础
《课程标准》和《考纲》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准则,也是中考试题的命题依据。2015年安徽省初中化学毕业学业考试,在考查学生初步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简单问题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态度、方法和关心社会的情感。无论题目的难易都以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为依托,一题多点,因此坚实的化学基础、清晰的化学结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情境下应用的重要基石。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吃透教科书,把握《课程标准》和《考纲》的要求。
3.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无论是容易题还是难题,都是以重要的基础知识为基础、为依托展开的,而部分考生多因基础不扎实而导致在一些基础题中失分,从历年中考来看,初中化学中的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始终是中考的重点,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强调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尤其是化学用语的规范化书写,以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读题、规范答题的好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审题、解题能力,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4.重视科学探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获得实验技能、启发思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加强实验的探究功能,通过互动教学,让学生来提出假设,制订计划,设计实验,比较差异,交流总结,将科学探究与学生能力的培养真实落到实处,让学生的科学素养真正得到提高。
5.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阅卷过程中时常能感受到部分学生能正确理解题目的涵义,但在作答时却无法用科学严谨的语言表述出来,尤其是在实验设计题中失分较多。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给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多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其次,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自己的语言一定要严谨、清晰、通俗、简洁,要让学生能有较强的模仿性。最后,学生语言陈述中出现缺陷和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辨明陈述中的问题,找出原因,进行指导,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6.培养学生对图形、表格的观察、分析能力
2014年的中考化学试卷有12张图片、4个表格,而2015年共有24张图片、4个表格,这说明中考对考生利用图片、表格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力度在逐渐加强。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收集一些与内容相关联的图表,先让学生多接触图表,初步学会从图表中获取相关信息,然后再找出相似的图表,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归纳总结,加以区分。最后从一个图表中找出多个知识点的相关信息,并对同一个知识点能自己创建多种图表,将信息表示出来,这样既提升学生分析理解图表的能力,又强化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和灵活掌握。
7.联系社会实际,关注社会热点
化学教学的作用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学生从书本上所学的知识有时与学生的经验、现实世界的联系不是那么显而易见。因此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从生活、生产、社会现象、历史中提取素材,创设情境,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和品质,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中图分类号:F416文献标识码: A
1 水垢成分
对垢样进行理化分析,主要成分和含量见表1所示。
表1 垢样主要成分和含量
根据表1所示,可以看出垢类主要是硫酸钙、碳酸钙、铁的腐蚀产物,还含有少量的磷酸钙、镁垢,由于垢类成份较复杂且分散交错,清洗去除比较困难。
2煮炉工艺参数及操作
2.1煮炉药品用量见表2。
表2煮炉药品用量
药品名称 煮炉药液浓度范围
NaOH
Na2CO3
湿润剂
EDTMP 0.8~1.0%
0.6~0.8%
0.1%
0.2~0.3%
2.2煮炉操作步骤
2.2.1放50~70℃热水至清洗箱2/3高度,启动清洗泵,进行清洗箱自循环。
2.2.2确认清洗箱水温度大于50℃后开始溶药,考虑到煮炉系统水容积、药品溶解度等,药品溶解分为2次进行,并通过蒸汽调节水温。
2.2.3利用清洗泵将药液由临时清洗系统经省煤器、蒸发管屏打入锅炉中。将药品打入锅炉前,关闭主汽门,开启汽包空气门和各级过热蒸汽疏水门、省煤器再循环管阀门,关闭连续排污、定期排污等各种锅炉疏放水门。
2.2.4煮炉水位要略低于正常水位-150mm左右,以防止因水膨胀导致煮炉药剂进入蒸汽系统。
2.2.5煮炉前后的化验
煮炉期间化验项目与间隔见表3所示。
表3煮炉期间化验项目与间隔
阶段 化验项目及间隔
碳酸根 总碱度 pH
配药
煮炉期间 每箱药品至少一次
炉水每3~4小时一次,并记录整理
注:为防止取样管路污堵,可在排污口进行取样化验。
2.2.6煮炉后废液处理
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有高碱度、油脂类、重金属、COD、碳酸根等,采用与盐酸中和沉淀处理,通过处理后废液达到pH6~9,COD不大于100mg/L后[3],外排。
2.3煮炉加药、酸洗系统图
配药,加药是煮炉操作的关键环节,系统流程如下:酸箱清洗泵临时管路(临时管路)高压管路(蒸发管屏)省煤器汽包水冷壁、集中降水管,系统图见图1所示。
图1 工艺系统图
3清洗方案比选
3.1方案制定
依照《火力发电厂化学清洗导则》(DL/T 794-2001)相关规定进行小型试验,并在小型试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清洗方案。取2段管样分别采用试验方案1、2进行小型试验:
试验方案1:适量盐酸+适量专用缓蚀剂+适量氟化钠+适量消泡剂,60℃、流速0.2m/s,清洗时间6小时。管内壁垢量无明显减少,仍有大量硬质水垢。
试验方案2:煮炉转型采用0.8%碳酸钠+1.0%氢氧化钠+适量EDTMP+适量湿润剂,100℃、流速0.2m/s,煮炉时间20小时后,采用6%盐酸+0.5%专用缓蚀剂+300mg/L氟化钠+50mg/L消泡剂,60℃、流速0.2m/s,清洗时间6小时。管内垢被去除了约0.7~0.8mm。
3.2试验结论及工艺选择
从试验方案的结果看出,直接采用酸洗,不能有效去除硬质垢类,通过煮炉转型后再进行酸洗,缓蚀剂性能、清洗腐蚀速率和总量、清洗效果均符合要求,且清洗过程未对基体金属造成损害。
根据小型试验的结果分析确定,本次清洗方式采用先煮炉转型再酸洗的多次循环工艺,煮炉转型采用碳酸钠+氢氧化钠+助剂,根据垢量,煮炉时间24小时,煮炉结束后,再采用盐酸+专用缓蚀剂+氟化钠+消泡剂进行酸洗,最后做钝化处理。
4化学酸洗工艺与操作
4.1化学清洗参数
4.1.1HCl清洗参数
HCl缓蚀剂:0.4~0.5%;HCl浓度:4~6%;增润剂:300mg/L;消泡剂:50mg/L
氟化钠:0.05%;温度:50~60℃;清洗流速:0.15~0.2m/s;时间:6小时。
4.1.2水冲洗
排水电导率:<50μs/cm、含铁量:<50mg/L、pH:4~4.5、冲洗流速:0.2~0.5m/s。
5.1.3漂洗
柠檬酸缓蚀剂: 0.1%;柠檬酸浓度:0.15~0.3%;pH:3.5~4(用氨水调节);温度:70~90℃;时间:2小时;结束后含铁量:<300mg/L。
4.1.4钝化处理
丙酮肟:500~800mg/L;pH:≥10.5(用氨水调节);温度:90~95℃;时间:24小时。
4.2化学清洗系统的连接与要求
4.2.1汽包顶部设置排氢气、二氧化碳气体管至室外安全处。
4.2.2临时系统管路、阀门及附件按图1进行安装。
4.2.3汽包液位计不参加化学清洗,须进行隔离,用DN20硬透明塑料管接至汽包底部仪表管用于汽包临时液位计,硬透明塑料管竖直向上延伸,投入工业电视监视汽包液位;或采用翻板液位计进行监视。
4.2.4对监视管道的安装见图2所示。
图2监视管道安装图
4.2.5临时系统的安装必须保证牢固可靠,充分考虑热膨胀并设放水点。
4.3化学清洗准备工作
4.3.1清洗设备准备
配两台化学清洗泵、卸酸泵、40m3清洗箱和 60m3中和箱各一个。
4.3.2腐蚀指示片准备
准备表面光洁的20G 2片,试片要做去应力处理。
4.4化学清洗步骤
4.4.1酸洗
建立清洗系统平衡,控制汽包液位尽量高液位(+50mm),微开清洗循环门,各容器水位稳定后,用自吸泵加入定量缓蚀剂,人工加入增润剂、消泡剂,循环均匀,用卸酸泵抽取盐酸至清洗箱,加药过程中控制清洗系统进酸浓度不超过10%,当进、回酸浓度差不大于1.5%且进酸浓度大于5%时,酸洗计时开始,并在清洗箱内挂腐蚀试片,控制酸洗温度50~60℃,酸洗时间为6h,酸洗终点以酸浓度及铁离子浓度稳定、监视管洗净度共同确定。清洗中根据三价铁离子浓度补加还原剂,控制三价铁离子浓度不大于300mg/L。
4.4.2废液处理
化学清洗排放废液进行生石灰中和处理,当排水pH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后,最终排放。
4.4.3酸洗期间化验项目见表4。
表4 化验项目与时间安排
阶段 项目 测定项目 分析间隔时间 备注
炉本体酸洗 水冲洗
保护液
酸洗
水冲洗
漂洗
钝化 浊度(目测)
pH
HCl%、Fe2+、Fe3+、温度
pH值、Fe2+、Fe3+
pH值、总铁
pH值、温度 随时
随时
上酸时5min
15min
30min
30min
均匀后改为30min
冲洗3小时后
稳定后改为60min
5 结语
通过小型试验结果的方案对比,以技术可行性为必要条件,兼顾经济性、安全环保等要求,采用先煮炉转型再酸洗、钝化的多次循环工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实测结果表明除垢率达99%,腐蚀总量13g/m2。但同时须指出该锅炉正常的酸洗周期应在10~12年[2],本次酸洗周期只有6年,说明给水水质不满足锅炉用水要求,必须加强运行中水质监测管理。
参考文献
1 DL/T 246-2006 化学监督导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教师课前认真备课是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的前提,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备课虽有自己的学科特点,但与其他科目也有不少相通之处,笔者认为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备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精心准备硬件软件和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效果
2.课前认真吃透教材,把握每课教学精髓
3.备学生,做到有的放矢,突出实效
4.备教法学法,做到好中选优
二、注重有效组织教学,建构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是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关键
1.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倡导情感教育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大部分是上机实践操作,教学组织与其他学科存在明显的差别,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对课堂的组织与学生的管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笔者倡导信息技术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处理事情的方法得当、语言得体是建立师生情谊,消除学生对立情绪的关键。
2.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研究发现: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初中学生情绪高昂,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学习内容,通过作品的演示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就能触动学生心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三、注重教学反思,善于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教研渠道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有益补充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新华社,2010.
[6]周海燕,王黎明.全球教育背景下的外语教育政策及其启示――以美国与澳大利亚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12,39(9):116-121.
[7]Hibbeler,R.C Engineering mechanics.Statics/-12th,Prentice Hall,2010.
[8]James L.Meriam,L. Glenn Kraige,Engineering Mechanics Statics-6th,John Wiley & Sons,2008.
[9]Dietmar Gross,Werner Hauger,Jorg Schroder,Wolfgang A.Wall,Nimal Rajapakse,Engineering Mechanics Statics springer,2009.
[10]Hibbeler,R. C Engineering mechanics,Dynamics Engineering mechanics. Statics/-12th,Prentice Hall,2010.
[11]James L. Meriam,L. Glenn Kraige,Engineering Mechanics Dynamics-7th,John Wiley & Sons,2012.
[12]А.П.马尔契夫.理论力学[M].第3版.李俊峰,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应试倾向严重、教学模式单一的现状,笔者与所在学校教研组开展了“初中语文素质化教学研究”的专题研究,重点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开展分析,并进行针对性改进,以期实现知识性、能力性目标的同步实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一、开展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教学活动也呈现出勃勃生机,许多优秀的教研成果得到了推广与运用,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教学手段更加生动,教学模式更加自主,教学空间更加拓展。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着部分语文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领悟不够深刻的现象,教学活动始终抱着老一套,墨守陈规,影响了教学活动有效性提升,本课题主要就是针对这些状况开展研究与分析。当前,部分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不和谐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师生关系不够和谐。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师生关系关注度不够,认为师生之间单纯就是知识传授的关系,教师只要将教材中要求讲解的内容传授完毕就行了。其实,教师面对的初中生是处于青春期的特殊发展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对于师生关系融洽程度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这种淡漠的师生关系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素质化程度、提升学生主体地位和提升教学成效,会产生消极影响。
2.教学手段陈旧落后。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大部分教师已经具备了现代教学手段的熟练掌握能力,但是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现代信息教学手段掌方面对多媒体教学握与运用能力不强,一方面自身技能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另一手段的作用认识不够全面,对于多媒体手段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不够深入了解,导致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不够广泛。
3.教学模式枯燥单一。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学模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语文教师,部分教师还是将单向灌输的模式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形式,教师充当了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角,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主动思维探究程度不高,对于教学活动的参与成效较低,在语文学习中没有能够实现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种枯燥单一的语文教学模式下,容易造成学生语文学习的“高分低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学空间过于狭隘。部分语文教师将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全部放在了课堂教学之中,对于课外活动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语文素养提升等方面整合资源力度不大。狭隘的教学空间,不利于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难以形成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合力。
二、实施课题研究的措施
在课题研究中,笔者主要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开展针对性改进,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探究教学过程以及拓展课外活动空间等方面入手,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不断拓展语文教学空间,提升教育教学成效。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笔者注重于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发挥积极情感因素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用。首先,笔者坚持做到倾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教学活动之余,深入到学生中间开展交流活动,以温和的态度向学生了解对语文教学活动的看法,以及听取学生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建议,将其中具有价值的内容融合到教育教学工作设计之中,提高教学动的科学性。其次,笔者在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多给予学生积极的教学评价,多表扬激励,不讽刺挖苦,即使面对成绩较为滞后的后进生,也充满爱心地对待学生,给予他们关怀的爱心,在学生心中产生积极的情感因素,更加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此外,笔者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并鼓励优秀生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在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发挥电教媒体作用,提升教学生动程度。多媒体的有效使用可以提高教学活动的生动性,为了突破以往教学手段单一枯燥而造成的教学成效低下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首先,在教学信息补充完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信息采取影音展示的方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容量,有效提升了生动程度。例如,在教学一些相对枯燥的说明文内容时,笔者以纪录片、专题片等丰富的教学视频来增加学生的感知经验,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另外,在教学情境的营造方面,笔者也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采取音乐烘托、配乐朗诵等形式,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有效提升了教学活动素质化程度。
通过课堂观察与课下访谈,笔者得知,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开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方面,诸如:实验之前的预习,实验过程当中操作熟练程度、数据记录准确度以及对实验认真程度,实验结束后对数据结果的分析和实验报告的书写等等。过程和结果固然重要,但就笔者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应该是实验预习。
一、基础化学实验预习存在的问题
高校化学基础实验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但是通过文献研究发现,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不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不灵活,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不够,实验技术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等等。学生则是不以为然,疲于应付。实验课时,按照实验指导书上步骤操作一边了之,每次都是只带着课本听老师在实验课堂上的讲解,再“照葫芦画瓢”。这样忽视课前实验预习的后果就是部分学生在实验的时候盲目动手,浪费试剂,损坏仪器,甚至酿成事故,失去了实验的意义。
传统的基础化学实验课前预习的方式,一般为阅读实验教材后书写实验预习报告的形式,然后在实验课前由教师讲授实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前面提到的问题,但是有些问题还是无法解决:
1.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抄写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学生并没有认真阅读、理解;2.实验时间延长,导致教师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3.学生未完成实验恣意编造数据或抄袭他人实验数据,助长不良学风。
二、E-Learning在基础化学实验预习中的优势
所谓e-Learning,简单的说就是网络学习或者说是在线学习,学生通过教育互联网平台,获取平台上提供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E-Learning与传统学习资源组织上有很大的不同。与以往的印刷的纸质课程相比,e-Learning课程当中可以插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等多媒体元素,更能够方便的导入符合SCORM标准的课件,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在实验操作中的重点难点,其中添加的交互功能,更能体验动手操作带来的真实感,同时课件中每一部分的学习耗时,达标程度都可以被LMS所记录。但是在目前,交互式课件比较流行的制作工具为Flash、Authorware,在交互方面均涉及编程操作,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或是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来说,开发出功能完善的课件,相对比较困难。随着e-Learning的发展,快速课件正在广泛普及,与传统的交互式课件相比,具有开发周期短、开发工具简单易学、可移植性强等优点。
E-Learning不仅在基础化学实验的学习资源组织上有优势,而且在学习绩效管理上同样有着巨大的优势。Moodle、Dokeos、eFront等都是非常出色的学习管理平台,它们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
1.界面简洁美观,方便实用。系统的操作界面采用图形化模式,教师和学生不必专门学习太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就能上手操作。具有风格多样的主题模版,简洁美观,更好的让学生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课程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功能强大,管理简单。平台具有课程集成编辑环境,支持多媒体文件插入,同时具有作业提交,在线组卷、考试,自动评分功能,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质量;平台还具有论坛、在线聊天、群组互动、发起投票、调查问卷等功能,使得整个网络课堂活跃起来。
3.符合SCORM标准,使得课程的变得更加轻松。使得网络课程不再死板,而是实现了真正的人机互动。同时,SCORM标准的课件可以记录学生学习的路线轨迹,及时反馈学习结果,让教师对学生课程掌握的情况了如指掌。
三、使用E-Learning的基础化学实验预习方式
基于LMS强大的功能和符合SCORM标准的课件的优势,结合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与学校现有条件,笔者打算按照以下四个步骤对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预习环节进行改进。
1.前测,选择合适的课程材料。学生在实验前一天登录LMS,选择实验预习课程进行前测,如实验目的,仪器、药品的选择,实验的大体流程的排序等等。LMS则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如果低于合格线,则学生需要学习本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指导,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预习。
2.观看实验过程视频录像。录像中包含实验操作中的重点、难点部分,通过视频剪辑的方式展现出来。演示视频可以是老师的操作录像,也可以是在本院系“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中获奖学生的操作录像。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感,身边的同学在视频当中作为演示者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在学生中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参加实验大赛,获得“上镜”的机会,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
3.使用交互式课件模拟操作。由教师制作出交互式的实验软件,内容包括本次实验的仪器选择、组装,试剂的用量、配置,应出现的现象等等。让学生在虚拟的实验室里对整个实验进行一边操作,强化学生对实验步骤的记忆,达到增强预习效果的目的。
4.后测,查缺补漏。进行完所有的课程学习之后,学生要进行后测环节,题目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内容、步骤、数据记录、数据整理、形成报告等等。LMS会将分数及正确答案显示出来,错误题目的旁边会有跳转到所在章节的链接,学习后选择了正确的答案就算完成了本课程的预习。
四、结语
总之,如果学生未完成课前的预习就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不仅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有关问题,也使得实验过程处于忙乱之中,浪费了大量的实验试剂和耗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利用LMS与快速课件结合的方法,提高了课程的管理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 郭伟强.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年.
[2] 张启伟, 王桂仙, 王慕华. 实验教学量化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丽水学院学报, 2009, 31(5): 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