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4 08:32:2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古建筑考察报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凌晨四点,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宏村。
死寂的村子,让人感到恐惧------
男生们麻利地搬好了行李,洗好澡后就早早的休息了。虽然很累,但内心的一丝兴奋加上窗外汹涌江水的咆哮声,还是使我们久久不能入睡------
当然还是这一天,接近中午醒来时,真的象所说的那样太阳已经照到我们很多人的头顶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有机会去拜访一下老朋友了!
还是那座桥,岁月好像并没有影响我们似的影响它,依旧是那样的苍老;昨晚汹涌咆哮的江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潺潺的小溪,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只能叹服!清澈见底的水,当年我们就是在下面淌水,抓蟹,篝火,历历在目,就想发生在昨天,原来记忆也这么美好------
白天的村子热闹许多,比起夜晚的死寂,简直是判若两境,或许这正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所不曾能感受到的吧!比起两年前,这里增设了许多的小商店和摊铺;可以看到的是这里的人们更懂得了利用这里无限的商机;可是同时村民的那一份淳朴,村巷的那一份幽邃,先人留下的那份希望也渐渐地消失了。面对这琳琅满目的纪念品,我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悲哀------
一天的调整休息就在这种复杂的心情中结束了。当晚,带队老师布置了任务并且分好了组,我知道我们真正的挑战来了,不仅是专业技术上的或是耐心毅力上的挑战,我想这更是在团队合作,协调上的挑战。 很多时候都会问自己:你能和别人合作的很好吗? 我从不怀疑过自己的能力,过分的自信有时让我感觉不是很好,所以我想对我的挑战也许后者更重要。真正能理解这其中的意味的人也许就已经算是一种成功了吧!当然,生活刚刚开始,更多更大的挑战还在等着我们,我们现在应做的就是从中去体验,并且学会什么------学会什么呢?
现在想来,真的庆幸当初得到了测量“承志堂”这样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这座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清代徽州民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是的!不过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欢乐,是经验,是生活!我已经把它当成是我的一个老朋友,就是这个朋友陪伴了我们整整十天,给了我们一个可以证明自己的地方,让我了解了它,同时它也了解了我。我不会忘了它,希望以后我去探望它时,它也会记得我!
有必要介绍一下我的这个朋友:
“承志堂”位于宏村上水圳中段,建于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是清末大盐商汪定贵的住宅。
整栋建筑为木结构,内部砖、石、木雕装饰富丽堂皇,正厅有两进、三开间,左右有小厅堂,还有书房厅、鱼塘厅,以及娱乐场所排山阁、吞云轩等。全宅有9个天井,大小房间60间,庭院内有花木果树、水井、池塘,总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全屋系木、砖结构,饰以砖、木、石,“三雕”。(单木雕即花了二十个工人雕了四年之久。)全屋有一百三十六根木柱。两层楼房有七处。 大小门口有六十个。当时造价花去白银六十万两(其中木雕上所镀黄金有一百两)。
全屋分内院、外院、前堂、后堂、东厢、西厢、书房厅、鱼塘厅、厨房、马厩等。还有搓麻将牌的“排山阁”,吸鸦片烟的“吞云轩”。还有保镖房、男、女佣住房。屋内有池塘,水井、用水不出屋。
大院前堂,按照过去宗族规定,只是迎接贵宾或婚娶寿诞喜庆日子,才大开中门的。额坊上的木雕图案是“唐肃宗宴官图”,长约六尺,高一尺余,图上雕有四张八仙桌,众官员坐、站、行、立姿态各异。图东西两头有服务人员,东边烧开水的手拿蒲扇扇风炉和西头理发的坐在高凳上给官员挖耳朵。每个图案线条清晰,构图饱满,行止逼真。在五、六分厚图案中,雕出六、七个层次。据北京故宫博物馆来人讲。故宫大梁上不能雕人物画像,否则把皇帝踩在脚下,有犯上之嫌。只能雕龙、凤、狮子、麒麟等吉祥物。所以这种图案只有民间住宅才有。
天井下檐四根支柱,雕有渔、樵、耕、读图案。叫门之上,即渔樵耕读之下,有一长幅图案,“百子闹元宵图”,全图一百个小孩,全是男孩,过去重男轻女,避免女孩站在男儿头上,不吉利。再详细看,有舞龙灯的、凤灯的、还有狮子灯及其它各式各样的花灯的。图中有旱船,船上有小孩,船下有四个轮子, 还有敲锣的,打鼓的,放鞭炮的,吹喇叭的,踩高跷的,两手捂耳的,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2007年4月20日在天津刚刚邀请冯骥才、马国馨等共同出席“瑰宝”丛书建筑文化研讨会,4月23日京津两地几十位建筑师又聚在天津院图书馆展开了纪念“世界读书日”的非建筑弼读的AT。自3月“风雅运河全国摄影大展”后,申报作品已十分踊跃,为此在“烟花二月”的4月24日下了扬州,确定了可供“大展”的扬州博物馆的场地等事宜。26日滨海新区“京津沪”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研讨会,则体现了一种新思维,它已展示根植沃土的规划师及建筑师滨海新区的作品。同在4月29日,上午看望了文化学大家王世襄,品读了讲述他学兼中西长、盛不衰风范的《奇人王世襄》,下午由BIAD传媒协办且支持的“费菁+傅刚及其中央美皖等学生设计作品”展在泰康顶层空间画廊开幕,我认为,它更意味着一种建筑与艺术的文化教育状态的生成,表达了一批有志向的中国青年建筑师对文化自觉的追求。
对建筑的理解建筑家有太多的定义,但作家冯骥才的一席话,会使建筑师“吃惊”:“建筑是历史留下的活着的空间,它是一方水土的创造……”这是别有意味的文人的建筑学评说,同样“世界读书日”的茶座,读到建筑师们的“非建筑阅读”的体会,使之相互渗透,沟通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而是在推进着文化的普及。为此我在“建筑师的书缘”茶座上倡言:我们的努力是希望让城市可读,让建筑可读让建筑师可读。因此,所有这些活动的推进都会营造起最广博且“原创”之沃土
在4月29日造访学辈王世襄老人时,他送我三本书刊有“李庄琐记”的《读书》杂志2007年3期;名家笔下的俪松居主人《奇人王世襄》及由王世襄书的《宋李忠定公荔支前后赋》,当我向他汇报《建筑创作》杂志自2006年11期开始系列刊出“田野新考察报告”时老人连连赞同,他希望这份“报告”应是对“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的一个继承,应该成为当下反映中国建筑传统并能思考传统与现代如何结合的“新”营造汇刊。4月18日的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为“文化景观和自然纪念物”,恰恰这一天《中国文物报》刊出徐苹芳、罗哲文谢辰生、傅熹年的专家建议督促古建筑等遗存调查修缮报告的编写出版,我想,建筑文化考察组所坚持的“田野新考察报告”或许正为此做出了一个有益的实践。
“写在建筑艺术学院成立之时”是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在4月21日《美术报》发表的文章,他提出先生是在一个民族文化行将褪色的时期提出创建艺术大学的理想,他认为中国美院是一所备受活的历史煎养的大学,对于学院的架构,先生早年就提出四大院设想即绘画院、雕塑院、建筑院、工艺美术学院。面列先生构想的实现,讷江认为,建筑学科落户美术学院,本身就是对传统的工程学科的跨界和超越,其文化指向必须更为重视建筑的文化品格。这些联想,或许是我们探讨为建筑创作营造原创“土壤”、并最终走向世界的基本立意。
这时的中国,列强虎视眈眈,内外战事交迫,人民困苦流离。梁思成和林徽因要做的是找寻古建筑,把古代的巨灵一一从荒烟蔓草里唤回来。
有一首歌谣在百姓口中代代传唱,唱出了中国北方古建筑的四样瑰宝: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关于赵州桥又有这样的吟咏:“赵州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聆听歌谣,就用词句作线索,这时梁思成和林徽因已经找到四宝中的第三宝――正定的宋代隆兴寺、第二宝――应县的辽代佛宫寺木塔,接下来持续寻觅的是赵州桥(安济桥)。1933年梁思成来到赵州,经过严密的勘察和丈量,终于认出了那沉睡的美人。
位于河北赵县南门外三公里河上的安济桥,隋代大业年间由匠师李春建造,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敞肩――不加肩柱而在宽河上拉出桥身,营造术上的高难度可以想象,现今不易,古时更不易。桥身两端各开出近半圆形大小二洞,是它外观上最好看的地方。据文献记载,李春当时为了处理山洪爆发、水位突涨的问题,因而“两涯嵌四穴,盖以杀怒水之荡突”,同时也想由此减轻桥身重量,节省工料。
专家看精工,普通人看外貌。想必是因为这敞肩和通穴,和只使用了长卷、半圆、抛弧线,使安济桥的身姿看起来是这么舒坦缓和、朴素纯净、灵透典丽。它从两岸跨出一道长虹,在天地间升起五座新月,通过它远望、近望,北方的村庄和林野是那么古拙悠长。世上真是再没有一座桥能够这么雍容、闲静、优美地融入中国的人文地理了。
本来只能在文献中爱慕,现在见到了真身,青年建筑学家和“伟丽惊人”的它面对面了。那真是惊艳倾倒的时刻,后来在考察报告中梁思成记录那一刻的心情“实在赞叹敬仰不能自已”,说它是“一个天才的独创”、“工程技术和艺术形象方面的重大创造”。为美丽的石桥,他反复为文,引起了国际性的重视,现今建筑史写到拱桥一章,免不了都要推举中国安济桥为最古老又最卓越的先例。
五台山寻宝
梁思成和林徽因从来不相信日本人说的,只有在日本才能看到中国唐代建筑,他们坚信在中国的土地上,必定存在未经后代修缮过的唐甚至唐以前的建筑。他们记起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所写的《敦煌石窟》一书里,复印有两张莫高窟61洞的唐代壁画,画的是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全景地图,图中标出了各座庙宇的所在和庙名。
这一回他们依靠的是图画,就把五台山的地图作为寻宝图。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和学生莫宗江、纪玉堂一行四人走上了前去五台山的迢迢寻宝路。他们先坐火车到太原,折北坐汽车走了128公里,再换骑驮骡,摇晃颠簸在荒凉险峻的山道上。艰辛地走了两天,当他们在夕阳中看到期待已久的宝寺时,一如后来梁思成在《记五台佛光寺的建筑》中写的:“那真是令人兴奋的时刻!”对古寺来说,却是回气还魂的复活时刻:“隐没千年的东方建筑的经典终于初露雄姿:硕大的斗拱、深远的出檐,都表明这是一座典型的唐代建筑!”
五台山佛光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寺,也是木结构建筑的经典。谁要是来到它的跟前,进入殿堂,都会由衷地生出崇敬和赞美。它的梁架、斗拱、藻井结构特别复杂壮观,在坚硬中透露着柔软,沉重中隐藏着纤巧,纷繁中展列严谨的秩序。学者们说,在现存中国古建筑中,这拱顶结构高达全寺高度的一半,挑扬出的层次最多、距离最远,于是向外提扬起沉重的寺身,一种在控制中激发生命力、古朴中充满灵动的风格,正代表了华夏文化兴盛期的精神。
为了寻找确凿的证据,他们爬梁上栋搜寻测量,梁思成详细记下了当时工作的艰苦:“那上面积存的尘土有几寸厚,踩上去像棉花一样。我们用手电探视,看见檀条已被蝙蝠盘据,千百成群地聚挤在上面,无法驱除……我们又继续探视,忽然看见梁架上都有古法的“叉手”的做法,是国内木构中的孤例。这样的意外,又使我们惊喜,如获至宝,鼓舞了我们。照相的时候,蝙蝠见光惊飞,秽气难耐,而木材中又有千千万万的臭虫(大概是吃蝙蝠血的),工作至苦。”
可是获得宝藏的心情是多么的兴奋、多么的急迫:“我们早晚攀登工作,或爬入顶内,与蝙蝠、臭虫为伍,或爬到殿中构架上,俯仰细量,探索惟恐不周到,因为那时我们深怕机缘难得,重游不是容易的,这次图录若不详尽,恐怕会辜负古人的匠心的。”
在后来一次勘查龙门石窟以后,林徽因给美国的好友费慰梅写信,写到工作的辛苦和收获的惊喜,两种经验总是交集,曾用“辗转于天堂和地狱之间”来描述。1937年初夏的这一个黄昏,在美丽的夕照里叩敲古寺大门的一刻,年轻的建筑考古学者们觉得自己在叩敲的,必定是天堂的门吧!
一生的伴侣
梁思成和林徽因气质、体质类同,训练相等,才性相当,他们并肩齐驱,真是一生一世的伴侣。属于中国第一代专攻艺术及建筑史留学生的他们,从域外学成回国后,带回了一种不同的研习法。他们一方面敬守古法,勤于文献史籍的研读;一方面更注重田野勘查,追究实地、实景、实物,用实证来建立论点脉络。他们为中国营造学建立了科学性的研习基础,注入一股新的生命力,领它进入现代时期。在战争和战争的空隙中,在蝙蝠和臭虫的袭击中,在家务事的打扰中,在病痛中,他们振作精神,做出成绩。他们为持续的战乱、病痛和政治迫害而苦,可是对生命仍旧乐观、对专业仍旧兢业。
人教版选修1讲述的是“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希望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过程,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讲完“商鞅变法”单元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两类历史作业,择一完成。一类是功过是非,后人评说,即用小传的形式写出对“商鞅变法”的认识,可采用传记体裁;另一类是穿越时空,创设情境,即“假设你曾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你的生活会因为变法发生怎样的改变?请尝试将你的所见、所闻编写成小剧本或小故事。你的身份可以是奴隶主贵族、新兴地主、士兵、农民、商人等。”
之所以设计“功过是非,后人评说”的作业,是因为笔者希望学生尝试重新整合知识,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同时,注重“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采用传记体裁,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贴近遥远的历史人物。设计“穿越时空,创设情境”作业,目的是采用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通过生动的故事场景、剧本等形式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同时又可以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联系现实,贴近生活
作业,总是与教育观、课程与教学形态密切联系。在讲述必修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中,我给学生布置了下列作业:调查自己家庭在改革开放前后物质生活的变化,如衣、食、住房、家具、家用电器、出行工具等,可以写成调查报告、访谈记录等。“票证”是体现计划经济时代的重要物证,一位学生带来家人搜集的各种票证,让更多学生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还有学生通过采访自己的家人,采取口述历史的形式,让其他学生对改革开放前后北京人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此外,我还让学生利用寒假完成下列作业:选择一处北京古建筑或博物馆、展览馆,进行参观考察,写出考察报告。考察报告包括以下内容:时间、地点、路线(参观门票);三张照片;图文并茂的介绍、参观感受,以及如何保护这些文物的合理建议。
探究延伸,升华理解
位于那曲尼玛县文部村向南15公里处,当惹雍错湖的东沿,海拔4790米,城堡遗址主要在琼宗山南边的琼拉山山顶上。该遗迹主要是残存的房屋建筑,最大的一间面积为10X5平方米,最小的为5X3平方米。最高残墙为1.5米,残墙厚度为35-70厘米。墙体用石头砌成。
在主建筑群的东边有17米长的类似围墙的残墙,残高20-45厘米。主遗迹的西面靠湖,东面和北面有两座小山坡,上面均有建筑遗迹、尤其是北面山坡上的建筑遗迹仅次于主遗迹。所以,东北两座山坡上的遗迹很可能是主体城堡的组成部分,并且是用来放哨和观望的。
根据苯教文献记载,当惹穷宗城堡是象雄王国李弥夏国王的东部城堡,在苯教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据当地民间传说,象雄王国曾经在其国土的四方建过四大城堡,当惹穷宗城堡就是其中的东边城堡。
到了7世纪,象雄王国的最后一位国王李弥嘉被吐蕃军队灭于当惹雍错湖畔。
巴玛沟遗址
该遗址位于尼玛县当惹穷宗以北5公里的巴玛沟上部靠北山腰上,海拔4850米。遗址共分上下两排,下面一排总长22米,宽9米,共有7座房屋遗址,房屋残留两层,残高2.6米,墙体均用片石砌成,其中一个完整的门高1.5米,宽1米,这些残留两层的屋面均用片石盖成,没有发现用过木材的任何迹象。再往上走10多米有另一排建筑遗址,这一排总长28米,宽9米,建筑残高45厘米至1米不等。从残留的遗迹看,可以断定共有5座房屋遗址,但是很难看出当初是否有两层建筑,墙体均用片石砌制而成。
在巴玛沟的阳面,即北面山腰上可清晰地看出修建水渠的痕迹,好几处残墙高达3-4米,在巴玛沟下部有很多荒废了的田地废墟,可以明显的看出在山腰上残留的水渠遗址原来就是灌溉山谷下面的田野用的。
在巴玛沟建筑遗址周围没有发现任何佛教遗留的东西,如嘛呢石堆或残留佛塔,等等。当地牧民传说,该遗址是一座古寺庙废墟,但是他们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样的寺庙,是什么原因变成废墟。
巴玛废墟
该遗迹位于巴玛沟下部荒废的田地废墟以西靠当惹雍错湖边的土丘上。从外面看很难看出有建筑遗迹,只有一大堆乱石土丘。据当地的居民讲,几年前有人听说该废墟为城堡宫殿遗址,所以试图挖掘该废墟,发现下面有房屋式的建筑物。
阿叶色达残塔
从巴玛沟出来沿着当惹雍错湖往北2公里处,山脚与湖水间有一块大约2-3平方公里大的平地叫阿叶色达。在这个平地上有一个残塔遗迹,塔身残高1.2米,用片石砌成。从残存的塔形看,很难辨别这座塔最初的形状。在塔的南侧,有一条长长的,用片石砌成的残墙,这条残墙总长22米,厚度为50厘米,残墙最高处有60厘米。
残塔和残墙上堆放着63片刻有文字和图案的石片。石刻文字内容均属苯教咒语,而图案部分除了苯教式雍仲符号外,还有其他一些图案,如海螺,宝瓶和吉祥结等,苯教咒语内容为(藏语)。
达青废墟
位于阿叶色达残塔遗址往北沿着当惹雍错湖大约5公里处的达青山谷下部平地上。该平地面积大约有1-2平方公里,平地大部分为荒废的田地废墟。在这些田地废墟的西部靠湖的地方有很多建筑遗迹,从这些建筑遗迹看,这里可能是一座村落的遗址。
岗隆宫达遗址
位于达青废墟以北大约2公里处的岗隆沟上部靠南面山腰上,海拔4900米。分上下两排建筑遗址,其中下面一排的总长63米,最宽处12米,有8座类似房屋遗址,上面一排只有3座类似房屋的遗址,建筑残高20-50厘米,残墙厚度为20-35厘米,整个建筑均用石头砌成,由于建筑被火面积破坏,所以从外观很难确定是房屋遗址还是墓葬遗址。根据当地居民传说,该建筑遗址是一座古寺废墟。
这个山谷比起前两个沟,水源要丰富一些,在山谷下部还有一座村落,山谷的北面还有几处类似古代遗址的地方,那些遗址没有前几处那样清晰,所以很难明确地判断为古建筑遗迹。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183-02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本课程力图加强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鼓励教师开发和利用当地和本校的课程资源,让学生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学会综合地理解和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基础。同时,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部分中每一个内容标准后面都附有活动建议,而且还有多个活动案例。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该抓住哪些基本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去组织好初中历史活动课呢?
1 确定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
历史活动课作为学科活动课,旨在教学活动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体验性、自主性、探究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这一课型是以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教学实践作为切人点,充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实践,在活动中不断提高探究历史知识的能力。因此,在确定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时,必须做到“两个根据”。
1.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活动主题
比如,在学完八年级上册《》一课后,学生都渴望对有进一步的了解。教师明显感觉到教材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于是,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学生想学乐学时趁热打铁,确定了活动课的主题,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有关的历史材料。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应用,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另外,教师还可以着力拓宽历史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借这一历史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了解的艰难困苦,懂得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从而激励学生继承光荣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
1.2根据学生兴趣设计活动形式
历史活动课的活动形式有动手型、互动型、体验型等多种多样,但我们应根据初中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灵活机动地设计活动形式。比如,在上述关于的活动主题确定以后,可以选择故事会的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为了更好地展示学生多种特长,丰富历史活动课的内容,还可以适当创新,将活动课定位于集主持、歌舞、朗诵、电影剪辑、双语导游等多种手段为一体,使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 制定适当的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历史活动课教学的核心,是对活动课所要达到的结果的综合概述,包含内在活动目的和外在活动效果的要求。内在活动目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情感激发方面的要求,外在活动效果则是指活动所取得的可见性活动成果,如活动感想、活动报告、小制作作品等。在这个环节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设定学生力所能及的目标。例如:我在教初一历史时,把《寻找身边的历史》的活动目标定为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拉近历史与学生自身生活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从学生中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文物古迹着手,指导学生寻找出在自己身边能反映历史的资料,使学生能直观的、感性的感受历史。同时,通过对文物古迹的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文物、古迹、古物、古建筑身后的历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搜集历史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还进一步结合考察对象的历史与现状提出文物保护、文物资源开发的有效建议,将考察的情况整理成活动考察报告,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方法。
3 在活动中开展合作学习
在不同类型的活动课中,都要抓住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以“重走路”的主题活动为例,首先是指导学生分组。在学生熟悉路线重大事件的基础上,按路线将全班分成四组。然后,要求各组就其感兴趣的某一段路线及相关历史事件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再现,全班同学通过合作共同走完路。其次,分组收集资料。通过整合交流,讨论设计出小组活动方案,组长根据组员的特长落实各项工作。接着,学生分组确定后,就进入资料搜集阶段,这个工作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一堂活动课的成功与否。在这一阶段,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应该及时提供给学生一些搜集资料的途径:或者到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或者从互联网上获取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一些策略上和宏观上的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识别材料、筛选材料,通过对信息进行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处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 成果展示和科学评价
Abstract: The ancient city protection experience of earliest European urbanization city is elaborated in this article; accordingly, it is put forth to consider from a macro aspect (i.e., part and whole) on the basis of planning. In the micro aspect, we not only have to protect famous people’s ancient residences, but also need to protect common people’s houses. In the management aspect, administrative and legal means shall be taken to provide legal guarantee for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city. Meanwhile, in the protection of private residences, European experience could be learnt. Government and residents shall make joint efforts so as to form positive interaction.
Key words: urbanization;ancient city protection;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02-52(5)
作者简介:陆伟芳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中国的城市化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从城市基础设施、城市街道到城市建筑都以令人炫目的速度变化着。在这种城市的扩展与更新浪潮中,历史悠久的古城、历史文化名城该何去何从?如何做到发展与保护两者的协调?如何做到在开发和更新中保持自身的特色?如何在发展中保护好古城特色?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回答的。这里,我们将从最早实现城市化的欧洲的古城保护中寻找借鉴,以便为我们的古城保护找到合适的思路与途径。
一
欧洲的古城保护有着悠久的历史。欧洲在世界上最早进入城市社会,也最早具有城市保护意识。随着一系列有关城市发展和城市保护的国际法规的颁布和推广,欧洲古城保护工作稳步深入发展,各个国家和城市的文物古迹及古城保护工作日渐成熟。
从19世纪30年代起,一系列国际法规公约为古城保护确立起基本的原则。在保护机构方面,二次大战后,针对战后重建问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下,先后成立了“国际文物工作者理事会”(简称ICOM)及“保护和修复文物国际研究中心”(简称ICCROM)。1976年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遗产资金会”,力求把各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工作国际化。
在古城保护的思想发展方面,1933年8月的《雅典》最早提到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段的保护问题。1964年ICOM的《威尼斯》使古迹保护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并促成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范围内城市历史建筑和遗产保护的国际潮流的出现。197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内罗毕建议》,针对历史地区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当代建设中遭受破坏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建议,认为历史地区及其环境应被视为不可替代的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国家和公民应把保护该遗产并使之与我们时代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作为自己的义务。《内罗毕建议》还提出了研究、教育、信息、国际合作的建议。次年的《马丘比丘》认为,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古迹,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而且保护、恢复和重新使用现有历史遗址和古建筑必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保证这些文物具有经济意义并继续具有生命力。1987年10月的《华盛顿》认为,应将历史城镇和历史地区的保护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并列入各级城市及地区规划。保护的内容应为历史城镇和城区的特征及表现这些特征的物质、精神组成部分。保护规划应得到该历史地区居民的支持。
在古城保护规划工作方面,在欧洲各个国家和城市、特别是那些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根据各自城市的不同特点,制定各具特色的古城保护计划,确立不同的保护方法。随着古城保护思想的不断发展,欧洲相应地走过了一个从“修旧如旧”,到模仿古风,追求完美;从单体保护,到单体及周围环境的统一保护,再到历史地区的整体保护的发展过程。保护的内容也由单纯保护宫殿、教堂等标志性建筑物,发展到保护城市普通居住区、商业区、桥梁、工业区、工业厂房及仓库等。
欧洲的古城保护工作肇始于19世纪。以英国约克市的始建于罗马不列颠时期的城墙的保护为例,直到19世纪才有了把城墙作为历史遗址保护起来的意识。1800年,约克自治机关想拆除它而申请“议会法令”,强调要“拆除城墙和城门”来改善城市,认为“塔楼、城墙等是老古董,由此成为废墟……难以修复和很好地维持,却每年要支付巨额款项,大大超出了市长和民众的支付能力。”尽管遭到乔治三世和许多保护城墙者的反对,自治机关还是拆掉了三个堡垒、四个城门和几段城墙。为此,那些致力于城墙保护者组织起来,于1831年着手筹集经费恢复部分城墙。自治机关听之任之,但决定即使城墙恢复了,他们也不会出力维持,甚至就在恢复城墙期间,还拆毁了城墙的其他设施。1855年,约克最后一次试图拆毁城墙,当时卫生委员会建议拆除“威尔门和红塔间的部分或全部城墙,作为改善当地的先决条件”,认为城墙“并没有特别历史重要性”,阻挡了空气的自由流通,造成了不健康。幸运的是该项目被否决,从此,约克城墙作为历史遗迹不断地恢复。
当时的所谓保护工作主要是对旧有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人们理论上追求“修旧如旧”,追求“风格复原”,可当时对保护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因此往往为追求纯粹的形式统一而随自己的主观意愿将破旧的建筑进行整修,由此对许多中世纪的教堂进行了这种类似“破坏”的改建。到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人们对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的认识和实践都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开始认识到对古迹的主要工作应是保护、加固而不是修复工作,任何对古迹文物进行的建设都应以考古的证据为依据,而新添的部分必须与原迹有所区别。
二
当代欧洲古城的保护,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模式,从微观的对点的保护,到中观的片、面,再到宏观的区域保护等多种保护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对“点”的保护,着眼点是保护城市特色。对于城市别有特色的“点”加以特别重点保护,使城市特色更为突出,如汉堡对天际线的保护。汉堡是德国第二大城市,在其市中心区古城保护工作中,特别强调对圣米歇尔大教堂等五个大教堂尖塔所形成的城市天际线的保护,对新建建筑体量的控制成为其古城保护工作的重点。法律明确规定在市中心不得建高楼,所有建筑的高度必须低于这五座教堂的尖塔,使得自阿尔斯特湖边向南望去,耸立天空的五个教堂塔尖成为汉堡一景,也成为这一古城的一大特色。
第二种模式是对历史街区保护。对于那些历史遗迹丰富的古城,划出在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古迹丰富的街区进行重点保护,以维护古城的风貌、格局。威玛是一座1100年历史的古城和旅游城市,老城古色古香,文物古迹比比皆是,全城共有800个文物保护点。这里曾经作为德国的文化中心,歌德、席勒、巴赫均在此生活过。现有人口6万,有音乐学院和包豪斯艺术大学两座著名学府。为保护这座历史名城,不仅是名胜古迹,而且火车站地区、中心城区、城市南部三片成为重点保护区,充分体现着威玛的历史及城市建设特色,因此对其中的街道、建筑均要特别加以保护,任何改造重建均以历史为依据,与传统的形式、环境相协调。对城市整体和历史街区的保护都属于对“面”的保护。
第三种模式是对城市整体保护。对于像巴黎这样的完整古城,就制定了全城保护计划。巴黎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又是世界大都会,巴黎城区占地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215万,分为20个区。巴黎城80%的地区均为历史保护范围,需要全城性的保护,在巴黎城区的任何建设均须符合规划意图,必须做到与古城环境的良好结合: 一方面,巴黎制定了“建新城保旧城”计划,在巴黎西部建设德方斯新区,使巴黎的现代金融设施、高层建筑向那里集中,以保证旧城范围内不作高密度、大体量、大规模的开发,从总体上保护旧城。同时保持旧城外观。将巴黎全市划分为67000个地块,规划部门规定无论进行任何改造,地块的外部边界及景观不得改变,这样就保证了城市街道格局的稳定,保护了整个城市的城市格局及景观形象,突出了城市的几条景观轴线。另一方面,对巴黎全城进行限高规划,防止视觉污染。1977年颁布的法律规定,巴黎以巴黎圣母院为中心向城市边缘,作由低向高的锥状高度限制,中心区限高为12米,外部最高处为37米,使巴黎的空间尺度及城市天际线均可保持传统的形象。
第四种模式是城市区域保护。为保护古城的环境和特色,从城市所处的更大区域范围进行保护。如德国海德堡是位于法兰克福南部的内卡河边的一座古城,是14世纪欧洲文化中心之一,有德国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学,现在的老城城市面貌形成于18世纪。海德堡现有15万人,其中1.6万居住在老城区,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及大学城。当地规划部门从全区域性角度对老城进行保护:一方面是保护区域环境。与其西北部的曼海姆市一起制定《曼海姆与海德堡共同发展计划》,从工业布局、区域交通等方面疏解海德堡市的压力。保护海德堡老城东部的森林山区,规定在老城东部一律不得建设,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保证了老城与自然的良好协调关系。另一方面是考虑在发展中如何保护古城。把城市发展区划定在老城区的西部即老城的下水下风位置,保证了老城的规模及城市基本形态的保护。这实际是一种通过建设新城以保护旧城的方法。这是对“片”的保护模式。
三
欧洲古城保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微观到宏观,做到了根据古城特色进行有重点、有规划的保护,成就卓越。这一切与欧洲各国家各城市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密切相关。
首先,在思想上增强古城保护意识,使古城保护意识深入人心。欧洲各国政府部门和公众有着强烈的古城保护意识。他们将古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的遗产来加以保护。古城中的一切维修、兴建、保护工作均严格按照规章办理。在英国,根据规定凡是1840年前的建筑物,一律要加以保护,不得更改外观;1900年前后的建筑物,根据是否有保留价值而定;只有那些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才可能拆建。英国著名的石林(又译斯通亨治Stonehenge)是古代遗址,出于保护的需要,特别在周围建造了专供游人参观的路线,以免行人触摸石头造成损坏。对古建筑决不翻新仿造,搞什么“修旧如旧”、“仿古建筑”。只能在不变动外形的前提下,进行维修和加固。例如,伦敦泰晤士河畔的原电厂改造成为艺术馆,利物浦市的原茶叶加工厂改造成公寓和办公楼,原教会学校改造成公寓,拉索兰市近郊的钢铁厂改造成为现代科技博物馆,盖茨赫德的原面粉厂改造成现代艺术中心,格拉斯哥市区一旧楼改造成艺术活动中心等项目。欧洲国家的文物部门往往会印制文物保护名录,开列文物名录,每隔几年更新一次,并向每位市民免费发放。为使民众掌握保护文物的具体知识,文物部门印制介绍文物申请工作程序、文物修缮公司、文物保护法、文物单位减免税收的小册子,免费向每一位文物拥有者发放。
其次,在操作上运用政府行政手段,使古城保护工作切实有效。海德堡老城自六七十年代以来城市面貌面临着严重的问题。自1975年开始,政府开始启动一项旧城维修活动以恢复老城的活力,使其重新成为购物及居住的中心。其措施是由政府收购那些得不到修缮的房屋,经维修改善后再出租给个人使用。在维修过程中对老城的每一幢建筑无论新、旧皆受到保护,保护其外观形象、内部维修,对那些实在难以保护的可拆除重建,但其尺寸、外观、材料等等都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自1975年起至今,政府已完成了老城2/3部分的维修,预计再有几年即可全部完成。通过这样的维修,一方面保护了老城格局形象,同时带来了游客,繁荣了商业,增加了税收,吸引年轻人返回老城,使老城经济重新繁荣。这样的行政手段在欧洲古城保护中很普遍,使对古建筑的保护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再次,在经济上提供相应的保障,使古城保护有实力支撑。古城保护工作必须有经济保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在德国,1972年议会通过的古城保护议案明确规定了古城保护的资金来源,即联邦政府、州政府、城市政府各负担文物维修资金的三分之一。这一般是指那些有重要价值又属公共财物,即由公共组织占有的文物。而对那些由私人或企业占有的文物,各城市政府则主要采用各种税收调节的方式来推动文物古迹的维修。如波斯坦市文物的拥有者可得到减免税收(个人所得税、地皮税)的优惠,必要时(极少)政府可给占有者进行文物维修的费用,德国文物保护资金会也可供人们申请资助。在巴黎,政府为文物占有者维修提供优惠贷款,提供临时周转用房,同时成立咨询机构帮助提供免费的设计咨询,以帮助政府实现其保护和规划的意图。据报道,2005年,中国用于历史建筑保护的费用约为40亿元,而日本则达到了1000亿元,法国为2000亿元。
最后,在做法上吸引公众参与,使古城保护行为大众化。在《华盛顿》中明确了历史城镇、历史地区保护工作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欧洲国家各城市普遍重视古城保护、文物保护工作中市民力量的作用,往往通过积极主动、深入细致的工作,将政府对古城文物的保护意图、工作计划、保护方法等宣传到市民中,促使市民主动工作,与政府共同实现古城保护的目标。德国波斯坦是位于柏林西南、拥有千年历史的小城,城市人口14万。它是勃兰登堡州的首府及文化中心,也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其城市的文物管理部门通过以下一系列手段将其城市古迹保护意图宣传至市民当中,促使市民主动参与工作。在普通民居的保护方面,动员民众参与古宅保护,变静止的观赏文物为活的住宅,居民主要职责是维持古迹的原貌,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德国许多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受到战火的轰炸,战后政府关于建筑物私人所有的法令规定,住宅所有者在修缮建筑物的时候可以得到政府的支持帮助,政府也会对建筑物的修缮提出意见。因此在欧洲,居住在老房子里的人都感到很骄傲,而不是争相购买最新的住宅,住宅拥有者都因为自己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者而感到自豪。
四
欧洲古城保护的思想和做法,给我们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供了许多有用的鉴镜,让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散发出历史的光辉,为子子孙孙留下醉人的古城风韵。
第一,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上,我们可以从片和面的宏观角度来考虑。中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古城保护规划,着眼于保护古城区的风貌,从而将老城区建设成为社会和谐、不同的社会群体和收入群体安居乐业、文化遗产及传统民居和风貌得到可持续的保护、生态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心区和旅游胜地。注意古城区与新城区间的保护与发展的协调性,使创新与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护历史遗产就不仅仅是几幢建筑、几座民居那么简单,我们有必要对城镇、街区、乃至片和区域进行规划。
第二,在古城保护的微观层面,我们既要保护名人故居,也要保护寻常百姓家。鉴于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大多对城市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不少的古城风貌已经淹没在现代城市建设的热潮中,因此,现在更有必要在微观方面着手,对名人故居和具历史感的民居进行抢救性保护。在改造历史街区的过程中,既不能进行“修旧如旧”式的改造,也不能搞“仿古街区”,尽量把历史街区的街面,或至少面向街道的一面保存下来,让新的封面与旧的封面有机结合起来,把历史直接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样,有机地利用“文物构件”,把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使一幢房子,甚至一条街道都变腐朽为神奇,焕发出新的光彩。
第三,在管理方面,使用行政和法律手段,为古城的保护提供法律保障,使古城保护有法可依。同时,在私人住宅的保护方面,可以向欧洲学习,让政府与居民共同努力、形成良性互动。其中,有政府定期为居民住宅保护提供信息,提供普通民居住宅名录,提供住宅保护的方法等,让普通居民也利用自身资源参与改善住房条件,而居民则负责所住居宅的维修保护,居民在修缮古宅时,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当居民投资古建筑保护时,能够享受到免税等待遇,从而鼓励居民投身于古建筑的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Martin Daunton. The Cambridge Urban History of Britain.Volume Ⅱ,1840-1950[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287.
[2]汪志明,赵中枢.英国历史古城保护规划的发展和实例分析[J].国外城市规划,1997,(3):15-18.
研究表明,中学阶段的学生在认知上具有如下特点: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这一时期,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迅速发展起来,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正在形成,但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依然需要依靠具体形象。也就是说,通过更生动活泼的形象和对感官的刺激,来帮助中学生提升学习和记忆兴趣,依然是十分重要的。
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情景和趣味上无法和语文等学科相比。但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地理学科的教学也一样能做到生动、有趣、情理相融、和谐轻松。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让地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如何尊重地理教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学科特点?从中学生的角度来看,生活是他们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来源,因此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从感官上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才是让地理学科学以致用、走进学生生活的主要方式。
一、用具体可感的形象、情境,引发学生联想
我们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否优雅,是否能调动孩子参与的热情,以及表达能力的优劣,对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从知识本身来看,地理学科不够感性有趣,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具体可感的形象和情景,来弥补这一不足。比如,在教学中运用文学手段,讲故事、读诗歌、游记、猜谚语、谜语、播放歌曲等方式来描绘和展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例如,在讲到杭州西湖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欣赏杨万里的诗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同时也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来展示西湖四季不同的湖水、莲花、山色、小船、垂柳、花海……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切实地感受到西湖的旖旎风光。还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与此时杭州西湖的气候进行对比,让学生回忆想象北方三四月份时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北方的冬雪还未完全消融,春寒料峭,小草还没有发芽,整个大地依然是光秃秃的,但杭州的西湖已经是草长莺飞,绿草茵茵,通过图片的对比,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调动他们的感官,从各方面了解到我国南北方气候的差异。
二、将地理与生活密切结合,从生活中感受地理
日常生活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最容易也是最佳的途径,将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从日常的现象中挖掘和教授与地理相关的内容,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授课的时候,及时地联系生活,让教学内容变得亲切。比如,人们服饰的材料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什么北方的人们喜欢穿深色的皮制服装,南方的人们穿丝绸制品,而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条胳膊露在外面的藏袍?从房屋建筑的角度,为什么我国的古代建筑多是木质结构,而欧洲的古建筑多是石头的建筑,这和当地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让地理走进生活,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地理知识关联起来,不但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亲切,从长远来看,也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真正地认识我们生存的环境,真正地了解地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改变,从而在学习中真正地得到实用的知识。
三、在野外实践中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感性认识
获得感性认识最佳的途径,就是亲身经历。因此,在野外实践中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活动。它打破了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真正推进了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教学。野外实践真正做到尊重地理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触碰地理,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枣庄市峄城区是老城区,汇集了枣庄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都成为最可贵的教育资源。枣庄二十八中以民俗文化开发和建设为着力点,把老峄县的民俗文化引进校园,通过丰富多彩的基地建设、灵活多样的校内外主题实践、系统生动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深切感受家乡文化魅力,体验家乡文化精髓,领悟家乡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民俗博物馆――传承历史开启未来
2008年,峄城区教育局引导各学校开展民俗文化进校园的教育活动,用优秀的民俗文化浸润学生心田,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在与家乡人、家乡物、家乡事的接触和解读中激发报国之志,爱国之情。2012年,学校美术教师徐义锋在一节静物写生课上向学校展示了一件物品――卖芝麻香油的梆子,全班50名学生竟无一人认识,更不知有何用途。这事让学校深受启发: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我们这一代记忆中的生活用品,我们的孩子已不知为何物,若不及时对身边的民俗器物进行挖掘和保护,这些物件很可能从我们下一代的记忆中清零。我们了解到徐老师收藏了不少民俗器物,多为峄城老物件,小到一日三餐用具,大至宗教礼仪祭器,门类众多,大大小小塞满了他整个房间。徐老师也有意为学校无偿提供这些物件,供学生参观学习。为此,学校积极争取区文化局、区博物馆的支持,在校舍紧张的情况下,腾出400平方米综合实践教室进行改造,建成3个鲁南民俗博物馆展室。学校邀请当地民俗专家、博物馆专业人士对物品进行分类,逐一进行深层次文化价值挖掘,形成了文房用品、生活用器、百工工具、农耕文化、宗教器物、运河文物等50多个系列,涵盖了新石器时期到近代的民俗器物。这些极具鲁南地方特色的器物,涉及天文、农业、水利、历法、科技、饮食、书画、戏曲、消防、宗教等多方面,我们都辅助以展板予以说明。在每周二固定一个时间,民俗博物馆向全校师生开放,学生置身其中,拥有触手可及的观感和身临其境的体悟,历史与现实对于学生来讲变得更加亲切。每一次参观,孩子们都怀揣敬畏之心,向智慧敬礼,向文明鞠躬,他们将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放置于中华历史文明的长河中,从中寻找到自我身份认同与归属感,形成自己终身的记忆。
民俗主题教育活动――触摸历史感受文化
学校规划开展了“亲近民俗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德育品牌建设工作,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自尊心的同时,把民族精神的激发与道德好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学校成立了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广泛吸纳社会各界民俗专家、家长,成立研究社团,开展了戏曲才艺大赛、传统工具改造制作展、校园民俗文化大讲堂、寻找峄县古建筑、石榴器物主题展、“器物之美”绘画作品展、每月一次的民俗专家讲座等系列主题活动。学校结合教育实际,由家长委员会牵头组织,在博物馆、青檀寺景区、台儿庄古城、遗址公园、匡衡祠、女娲冢开展了体验式教育。
在主题活动中,学生带着心灵中的单纯与感动,去倾听沧桑往事,收集老城记忆碎片,回望飘逝的身影,去亲近这些存在于我们生活,更存在于我们记忆中的城市,也寻找教育的真谛――传承、守望与追求。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实现了“三个结合”,即与团队活动结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与社会力量参与结合,吸纳社会各界支持民俗文化进校园;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营造全社会关心民俗文化教育的浓厚氛围。
民俗研究社团――怡情励志提升素质
学校每周三下午的活动课是民俗研究社团活动的固定时间,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查阅资料、校外考察、到校园民俗博物馆参观实物、亲临《走遍中国・枣庄篇》《古峄探密》拍摄现场等方式,在民俗专家和老师的辅导下,撰写研究报告。目前,已有10余篇民俗研究报告在省市级相关刊物和媒体上发表。同时,多数社团成员还兼任民俗博物馆解说员,通过对民俗器物的标识、讲解,进一步加深了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民俗文化综合实践课,也不仅仅限制在校园内,学生社团和小组走上街头,用画笔和镜头搜寻老峄县的印记,探访文明的轨迹。在老峄县古城墙遗址的现场式体验教学,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一个考验,教师从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的策划者、引导者,需要其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调动多种教学手段,深化教育内涵。同时,教育现场体验开放式教学,学生们自己动手搜集整理家乡文化,自己捕捉信息,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还将民俗文化纳入校园文化整体建设系列,建起了文化石、文化墙、文化长廊、文化景观,突出了校园文化主题设计。
民俗文化课程――无缝对接深度融合
在民俗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中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按照“人本、多元、整合、创新”课程理念,根据科学性、民主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原则,我们努力在人与自然生命、人与科学艺术、人与历史文化、人与社会生活四大门类中开发课程,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获得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学校开发编制了校本教材《古峄拾珍》和《承乡厚土》,并排入课程表,由专职教师严格按照班级课时授课。在七年级七班,王艳云老师把柳琴戏表演艺术家请进教室讲解柳琴戏,同学们听后感慨连连:“没想到家乡的柳琴戏原来这么美!”在八年级六班,徐义锋老师的美术课正展示汉代的铁犁,学生在速写的同时,对峄城悠久的农耕历史也有所了解。
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都表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耐人寻味。
众所周知,欧洲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令全世界瞩目的。我们在考察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历史名城的罗马、雅典、马德里,还是风景迷人的西西里岛、爱琴海诸岛,甚至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米兰,都堪称建筑的博物馆、艺术的宫殿,似乎每一座城市、每一幢建筑都是镌刻在大地上的历史。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等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同众多著名的广场和历史街区交相辉映,构成了欧洲独特的城市风貌。高品味的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欧洲许多古城至今仍保持着迷人的魅力。
同时我们注意到,尽管欧洲的城市风格各异,特色鲜明,但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尽可能地将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风貌完整地保存和展现出来,城市也因此而更显神韵。例如罗马是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名城,存留着大量的代表性宏伟建筑,因此城市体现出极为厚重的历史文化神韵,使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都耐人寻味;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雅典,城市风貌体现出现代气息和历史文化内涵交融的特点;具有鲜明民族文化传统的西班牙古城马德里,处处可以感受到现代科技、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三者合一的独特气质,科学合理的绿化、交通系统,使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在历史名城建设中得到合理诠释;位于欧陆最西边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展现的是另一番海滨城市风情,虽然经过18世纪大地震后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古迹不算多,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配上保存完好的文化古迹的点缀,足以使里斯本称得上是风光迷人又不失典雅文化品味的魅力城市。欧洲国家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惜和保护意识,实在令人佩服和惊叹。
完善的保护体系
这个体系令几乎所有人都有了一种保护历史文化的责任。
欧洲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在实践中不断扩展的,体系的关键就是立法。在保护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几乎每确定一个保护概念,随之便会有一系列相应的法规、条例、政令等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各个层面做出相应的规定。欧洲历史文化保护的立法思路非常明确,它强调保护工作不是独立进行而是多元的,将保护与资金、住宅建设、税收、政府职能、公众参与等联系起来,目的是为保护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整个体系使得保护工作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政府和民间的力量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保护体系涉及到的制度、环节,如保护内容的形成及确立、保护机构的职能、保护行政管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公众参与体系等,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从而为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和保障。在历史保护的行政管理体系方面,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法律均规定,文化遗产部门管理遗产,其他相关部门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协助或监督其工作:城市规划部门主管古城保护及城市景观保全等内容;旅游部门只负责历史文化遗产的促销,不参与遗产的
直接管理。在资金保障体系方面,资金补助的规定是保护法律的重要内容之一,立法中明确规定保护对象的资金补助额度和数量,为保护资金来源的长期稳定提供了法律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通常是保护资金最主要的来源,款项数额巨大;同时以国家投资带动地方政府、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及个人的多方合作投资的方式也存在;各类相关政策的制定也为文化保护提供了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方式,如减免税收、贷款、公用事业拨款、发行奖券等,使资金得到有效保障。据统计,近年意大利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平均每年在50亿欧元以上。可以说,欧洲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所以走在世界的前列,这是同其连贯严格的法律、健全的保护机制、高效的管理机构、充足的资金保障所分不开的。
严肃的保护手段
为了一座文化古迹,不惜付出大代价。
与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相对应的是严格的法律措施和保护手段。意大利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历史名城相当多。古城建设,政府不以破坏历史文物为代价,而是要完整地保留了文物的遗迹原状。对城内遗迹的保护,修旧如旧,即使有翻新,也要求有截然不同的区别,让人能够分辨。意大利政府将48%的国土规划为景观保护区,只有经过文化遗产管理部门认可,保护区内才能开发建设新项目。50年以上的建筑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其建筑物外部结构属于政府,任何房屋开发商和商店经营者、居民,所购买的只是房子内部的使用权,但不拥有对建筑物整体改造的权力。房子的维修按国家制订的法律进行,不能自作主张,任何未经同意而进行对登录建筑的特殊建筑艺术或历史特征的拆毁、改建或扩建均属刑事犯罪,任何未经同意的行动都将受到处罚。
希腊的雅典虽然没有能够像罗马一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希腊政府为了保护雅典卫城的环境风貌,拆除了卫城周围的所有现代建筑,雅典的重要历史地区,任何建筑活动必须事先报文化部批准。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雅典1991年建立了先进的城市地铁交通系统,并且限制汽车进入卫城。此外,据说在希腊萨洛尼卡市有一座长1000多米的陆地旱桥,建桥的原因只是因为桥下有一大片古罗马征服时代的遗迹。为了保护古代遗址的原貌,又不破坏城市规划,希腊建筑师在这里建起一座奇怪的旱地大桥,让大道从古迹上方凌空而过。大桥的造价虽然大大超过公路的造价,但是它保护下来的却是无价的历史古迹。
西班牙和葡萄牙同样有着严格的保护手段,体现出政府和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马德里市中心区划定了5个历史街区,政府明文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市中心的古建筑进行任何改动,并且每隔20年必须按照原来模样重新进行维修和粉刷,否则将课以重罚。马德里对历史街区的维修改善制定了长期的实施计划,不急于求成,仅第一期(34.5公顷,756幢楼,11878户居民)计划的时间就长达4年。
得到的启示
欧洲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几种趋势:
1.保护内容:从对历史建筑保护到历史环境保护;
2、保护体系:从以立法为核心到公众参与;
3、保护方法:从单一保护到整体保护;
4、保护目标:从历史留存到价值重现。
广东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6个以及2个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主要体现在:一些古城的历史格局和风貌被破坏;较多历史保护区被挤占;一些历史街区内的人口密度过大,基础设施落后,居民居住条件得不到改善;普遍缺乏对文物古迹周围历史环境的保护,大拆大建,毁坏了大量尚未列入保护等级的遗迹和一般性历史建筑群;“旅游开发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较严重,人为随意改变历史文化遗产的原貌,使其逐渐丧失历史原真性;管理机制不健全,政出多门,部门协同配合不够;公众历史保护意识淡薄,历史文化保护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通过考察,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广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和宣传以及对有关人员的培训。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有关领导及专业人员对名城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保护意识,掌握历史文化保护的正确方法,树立整体保护的观念。同时,还要合理引导社会公众树立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的价值观,使民间自发的保护意愿能够通过有效的途径转化为具体的保护行动。特别是那些反映传统风貌,体现地方特色的历史街区、建筑群,以及有纪念价值的遗址等,已经构成了当地群众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涉及到当地民众的民情、民风和历史文脉,要积极鼓励公众参与保护。
二、以立法为核心,健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完善历史保护的法制体制工作,做到有法、有政策可依。欧洲大多采用国家与地方立法充分结合的方式,使完善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政府和民间的力量都得到充分的发挥。相比之下,我国的保护体系显得单薄的多。在广东,更是缺乏较系统的地方管理体系,因此保护起来显得较生硬和空泛。建设部已于去年2月颁布实施了《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并且正在修改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条例》(草案)。根据这一形势,广东积极酝酿出台有关条例、配套政策和有关指导性文件也势在必行。通过制订政策法规,尽快填补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体系中缺少的环节,真正建构起一个健全的保护体系。
要结合广东的实际情况和岭南历史文化的特点,进一步明确保护的基本原则,有关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和历史名镇(村)保护的主要内容,完善保护规划和建设的管理规定,积极建立专项资金保障机制和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强化管理机构职能,规范政府行为,鼓励公众参与。地方市、县在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规的前提下,也应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制订相关规定和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对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建设、基础设施改善、资金筹措等相关政策的研究,针对不同的保护对象,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和政策。
三、以整体保护理念指导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和实践
广东历史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侨乡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城镇风貌、历史文物古迹、民居建筑、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等资源,都值得我们给予高度的关注并进行有效的保护。但是,目前在我们的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实际工作中,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方面是我们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部门没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整体保护理念,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乡建设的关系。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离开对其保护进行城乡规划和大规模开发建设,最终必将以牺牲历史文化遗产为代价;只有充分考虑到影响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因素,并合理地对历史文化遗产再利用,赋予新的内涵,才能使历史文化遗产获得更好的生机和活力。我们认为,在整体保护理念的指导下,应该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四性”原则:一是原真性。在进行文物建筑保护时,要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真实保护所遗存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和全部历史信息;在保护历史文化地区和名城(镇、村)时,不得破坏历史文脉和肌理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二是可读性。在整治和改造时要在历史遗存上真实承认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加建和改建部分要与原貌有所区分,要做到“可识别”;三是整体性。不仅保护遗存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环境,特别对于城市、街区、地段、景区、景点,要保护其整体的环境,珍惜不可再生的历史风貌;四是可持续性。要通过历史保护激活历史环境价值,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力再生,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利用中保护,将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
Abstract: Qin’s old Dwellings in Youfang village of Xinyang county is an excellent 米odel of the traditional vernacular house heritage in the 米iddle of He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layout, plane, façade, structure and decoration of the Qin’s old dwellings, we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Qing dynasty in the 米iddle of Henan province, and provide concrete case for the study of Henan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Key words:Vernacular Village;Integrated Preservation;Ecomuseum;Zhuge Village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4-65(8)
荥阳秦氏旧宅古民居群位于荥阳市高村乡油坊村,距郑州29公里。目前,油坊村保留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有10余处,最早的是明代建筑,其他大多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几乎全是“前客厅,后楼院”的四合院格局,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是当时一代武学大师(秦成宗是荥阳苌家拳创始人苌乃周的弟子)的宅院和秦氏宗庙两处。其中秦成宗的宅院又称秦氏旧宅,修建于乾隆三年,目前已被列入到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历史沿革
油坊村明清古民居群的主人主要为秦姓,来自于山东郓城。据秦氏家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山东举人秦景瑗到当时的河阴县(现荥阳境内)任教谕,落户到现在的油坊村,随后数百年的繁衍生息,秦姓在清乾隆时期达到鼎盛,并筑成秦家寨堡。
据访谈,秦家寨堡建成初期是三十六丈见方的城堡。寨堡四周有高大的夯土寨墙,四角均设平台(曾用作炮台),城墙外有寨壕,寨门上方有一门楼。寨墙左右各6米矮墙,称为“花墙”,花墙东西两侧为水塘。东水塘向南有南北走向的道路,直通大街。距大街约15米处有石牌坊,寨墙内侧沿墙脚有3-5米宽的马道。两条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小路将寨堡分为四部分。寨堡内还建有私家花园观花楼和私塾等(图1)。
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古民居建筑或因自然或因人为原因而遭到破坏,目前寨墙已不复存在,古建筑也仅遗存10余处,以秦氏旧宅为主的古民居群保留得相对完整。
2 秦氏旧宅建筑综述
2.1 整体格局
秦氏旧宅又名秦成宗宅,自南而北共两进院落,为前客厅后楼院式布局形式。第一进院称大厅院,为四合院式布局,以正中的堂屋(厅堂)为中心;第二进院亦称堂楼院,因其东、西、北三面均以三层堂楼围合而得名。
整个建筑群呈现较为严整的四合院格局,遵循 “前堂后室”的规制,北高南低,气势雄伟,具有典型的豫中地区民居建筑厚重、凝练的风格(图2、图3)。
2.1.1 大厅院
大厅院由倒座、东西厢房和堂屋组成,南北长约9米,东西宽约5米,为规整的四合院式布局。大门辟于倒座东部,以东厢房南山墙作为照壁正对大门,砖雕较为精美。西厢房南山墙与倒座北立面西侧用一座月亮门相连接(图4),门后原为一个小花园,月亮门四角有龙形石雕,雕刻十分精美(图5)。
整个庭院为青砖墁地,仅在西厢房门前植有腊梅一株,虽有数百年历史,但至今依然枝繁叶茂。现为省级重点文物。
2.1.2 堂楼院
二进院亦称堂楼院,主要为内眷使用。由堂楼、东西厢楼围合而成,较一进厅堂院更为宽阔,也更雄伟。整个庭院东西宽约5米,南北长约11米,中心为一方形水池。
堂楼居中,坐北朝南,由家族中长者居住。东西厢楼由晚辈居住。堂楼最高,东厢较西厢稍高一些,较好地体现了传统住宅中“父子有亲、长幼有序”的伦理秩序。
据考证,堂楼与东西厢楼间原有连廊相连,廊宽逾1.2米,现已不复存在。
2.2 主要单体建筑
2.2.1 屋宇式金柱大门(图6)
秦氏旧宅的屋宇式金柱大门坐北朝南,坐落于秦氏旧宅东南角,与倒座相连。门面阔一间,五檩进深,立面从门枕石到屋顶花脊高7.9米,屋顶高出倒座0.4米,十分醒目。屋檐下有檐坊三层,绘有彩绘,现今不存,檐坊两侧各置一个垂花柱,垂花柱与檐坊有雀替相连,雀替已不存。
秦氏旧宅屋宇式金柱大门装饰简易大方,原有一匾题为“乐善好施”,现已不存,檐枋原有彩绘图案,现今枋心空白,仅留有木质的锦枋线将枋心突出。门枕石通叫法门墩,长方形造型便于落座、歇脚,简易实用。
2.2.2 两层高的倒座(图7)
秦氏旧宅倒座五檩楼层式建筑,砖木混合承重。建筑面阔8间,通面阔23米,进深1间,通进深4.8米,平面上分为两个部分,以大门道为中,门楼西侧面阔五间,称为“明三暗五”。中间三开间较大,全部打通敞开而不隔,当心间开一个门,两次间开牖窗,两稍间很窄,东南方稍间做大门道,门楼西侧面阔三间,中间开门,两侧开牖窗,称“一明两暗”。门楼东侧的倒座部分是庭院之外的附属用房,现已荒废。
倒座立面分为两层,通高7.4米(上檐出至屋顶高约2.5米)。下层住人,上层为低矮的阁楼,仅供储藏之用。上下层之间有木质楼梯相连。倒座南立面临一条小巷,不对开门窗,门窗对内院敞开,隔扇门与牖窗图案形式简单。二层北立面次间各有一个拱形牖窗。
正脊与大门正脊同为花瓦屋脊,亦称花脊或透风脊。 屋脊两侧原有吻兽,现已不存。
2.2.3 有前廊的客屋(图8)
客屋位于一进院正中,与倒座相对,坐北朝南,是一进院中最重要的建筑。客屋为抬梁式木构架,九架带前廊。
客屋面阔5间,通面阔12米,进深3间,通进深为8米,单步廊深1.45米。客屋前有宽大的月台。台明部分的铺地方式有两种,分别为顺丁斜铺正人字纹和顺丁正铺人字纹。台阶形式为垂带踏跺,保留有踏跺、砚窝石、垂带石。
客屋立面通高8.5米,檐柱高为3.5米,柱础为石雕,狮兽型图案,造型别致。柱头上施平板枋,檐柱间由两层额枋相连,上为“卧枋“,下为“立枋”。枋上施单昂斗拱一朵。额枋下施雀替,已残损。据考证,客屋原在明间次间均设隔扇门,一樘四扇,隔扇为六抹头,棂条组成的花格式样基本图案为套方,简单大方。
客屋室内为彻上明造,抬梁构架搭接清晰,脊瓜柱由两块弓形的叉手支撑,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
客屋屋面为筒板瓦,屋顶正脊为花脊的,无垂脊,只用两陇筒瓦配之。正脊装饰构件正吻以龙头鱼身的造型为主,安装于正脊两端,嘴一律向外。
2.2.4 东西厢房(图9)
东、西厢房相对而立,营造特点相似,抬梁式五架无廊硬山建筑,砖木混合承重。唯一区别仅在东厢房南立面置照壁,与大门互应。
东、西厢房面阔三间,一明两暗式布局,通面阔7.2米,进深1间,通进深宽4.6米。厢房檐柱高3.5米,柱础石雕为简易的覆盆式。柱头不施斗拱,柱间置额枋,施彩画。屋身高3.7米,明间为隔扇门,一樘四扇,隔扇为六抹头,套方式棂条组成的花格式样;次间开槛窗,呈现龟背锦式样中心落梅花图案,次间横披窗为席纹图案,变化多端,形象各异(图10)。
东厢房檐口到屋脊高3米,略高于西厢房。筒板瓦屋面,屋顶正脊为花瓦屋脊,垂脊最下端的装饰不同于官式建筑使用的仙人,四角几乎全用扭头,这是河南民居的惯例,由砖瓦雕刻叠砌而成,形象比仙人突出。
东厢房南立面山墙与影壁一体,俗称“坐山影壁”。 影壁正立面有如硬山顶一般,覆筒板瓦,檐口施仿木椽和飞檐椽,檐下施砖雕花饰,砖雕斗拱精美,壁心面积大,四边如同镜框,仿木线条装饰,内贴斜纹方砖心,精致考究,下碱较低,基座已不明显。博风头处雕刻图案为阴阳鱼,寓意镇宅辟邪。
2.2.5 三层高的堂楼(图11)
二进院是堂楼院,气势宏大,有气压群雄之势,堂楼和厢楼均为三层,为砖木混合,五檩无廊楼层式硬山建筑,在河南民居并不多见。堂楼居中,功能上主要居住房屋长辈,地位较尊贵。
堂楼通面阔12.6米,通进深5.3米,一层为砖拱结构,室内以方砖墁地铺席纹图案。二层砖墙承重,一明两暗,室内青砖墁铺。三层一般为储藏物品的空间,楼板于东北角留有一个梯孔,便于架梯而上。
堂楼总高13.4米,外观三层,四面清水墙,青砖用于外墙。一层高4米,中间设版门,门头有一副石刻的匾额,题为“存朴堂”,当门有一副石刻的对联,上联为“守成甚无骄奢”,下联为“创业备尝辛苦”,门框外侧由莲瓣型画框圈呈方形。大门两旁各有一个方形牖窗,牖窗外侧各有一个高2米左右的拱形门洞,俗称 “丫鬟洞” ,大门上方横向排有4个祥云图案的木雕,祥云中部留有方形孔洞,据考证,最初祥云上方有一圈花廊,祥云中间的方孔是用来穿插梁木来承载花廊楼板;二层中间设一砖券门洞,上方有砖雕仿木屋檐,门楣两侧各有一仿木垂花砖柱,门洞两侧各有一个不同于一层方形牖窗,四角各有砖雕花纹,窗框上方有砖雕仿木的额枋、斗拱。牖窗中心花格处为正八边形,木制花格组合成简单席纹图案。二层门洞窗和门上方在仿木屋檐下各有两个仿木单昂斗拱,共有6个。三层设三个牖窗,中间较为华丽,窗洞两侧有仿木的雀替和垂花柱。
堂楼四面墙体承重,上置抬梁屋架,彻上明造。前后檐墙均为封护檐墙,檐椽只搭在檐檩上不向外出挑,无飞椽。檐墙往上砌至与屋面望砖上皮平,把梁架结构封于墙内。
堂楼屋顶筒瓦铺面,正脊图案与垂脊相同,均为花脊,正脊装饰构件正吻以龙头鱼身的造型为主,安装于正脊两端,嘴一律向外,与一进院客屋相同。
2.2.6 东西厢楼(图12 )
东、西厢楼均为面阔三间,通面阔8.2米,进深为4.2米。砖木混合承重,五檩无廊楼层式硬山建筑。
西厢楼立面高度上低于东厢楼两皮砖,东、西厢楼立面形式相似,立面装饰比堂楼简单,一层和二层均为一明两暗形式,门为砖拱门,形式简洁,没有砖雕斗拱和飞檐,两侧为牖窗;三层正立面两侧各有一花格镂空的牖窗,形式不同于其他牖窗。
东、西厢楼梁架形式及屋面构造均与堂楼相同。
3 秦氏旧宅的价值刍议
3.1 通过对于秦氏旧宅的研究,可以详实地了解明清时期豫中地区的居住文化传统以及风俗习惯
“宅者,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由于中原地区长期以来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周公制礼、孔子问礼,此为儒家之兴;老子著经,肇始道家;白马入华,遂有佛教。儒、释、道三家之源,皆源于中原。而豫中地区则为中原文化传承的中心地带,尤其是宋、明理学以及北宋时期阴阳五行之说,已深深浸于豫中传统居住文化及民俗传统之中。
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秦氏旧宅的研究,不仅可以看到豫中地区的居住文化及民俗传统,同时也可以窥探到传统合院民居文化传统中所折射出的儒家文化的人伦秩序以及阴阳风水的理念。
首先,秦氏旧宅以封闭高大的建筑外墙作为边界和内向型庭院的格局,仅以两层的倒座与高大的门楼成为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强调了家族的领域感、以血缘关系建立的群体秩序以及以家庭生活为核心的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父子有亲、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伦理道德观念。
其次,秦氏旧宅中堂屋(堂楼)高于厢房(厢楼),东厢房(厢楼)高于西厢房(厢楼)的规制,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尚中”、“尚左”(东)的传统,亦反映了儒家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同构”的社会秩序。
同时,重视宅的选址与方位、重视宅的各功能片区的整体布局,如堂与室、仓房、厨房、厕的方位选择以及主入口的选择等等,均统筹考虑在整体风水格局中的关系,以统筹安排布置。以第一进院为例,取东南向为主入口,此在阴阳八卦中为巽位,根据《易・说卦》“巽为木,为风”。“ 巽,散也,物皆生布散也。”《释名・释天》,对于整个宅子的风水极为有利,因而豫中传统建筑多取东南向为入口。而西南为坤位,“山岳河渎,皆坤之灵。”《宋书・乐志》“坤也者,地也。”《易・说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坤・象》,因而,秦氏旧宅中在此处设小花园,并挖有水井。而倒座向北开门,属坎位,卦象为水,其建筑下不设台明,而其余建筑均设台明,尤以堂屋最高。由而,从秦氏旧宅的营造中可以看出豫中地区传统民居文化中重视阴阳风水的民俗传统(图13)。
3.2 通过对于秦氏旧宅的研究,可以较为翔实的了解豫中地区建筑营造技术及艺术特征
首先,秦氏旧宅“前厅堂后楼院”的总体布局源于西周以来的“前堂后室”的住宅建筑的空间布局形式,遵循了传统四合院建筑的规制。由入口门楼、一进厅堂院和二进堂楼院的层层过渡,将豫中地区传统住宅中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私密空间的层次清晰地呈现出来。
通过秦氏旧宅自南至北的纵剖面图,不难看出,中轴线上各单体建筑的高度设计也经过了仔细的考虑。虽然,秦氏旧宅采用了两层倒座,然而一进院的堂屋通过台明的调整以及建筑整体形制的调整在总体高度上依然超过了倒座,二进院则以三层堂楼的楼院结束,形成极为高大、震撼、威压的内院空间氛围。虽同为合院式传统民居,秦氏旧宅的整个院落空间的气势远远胜于北京四合院住宅,反映了豫中地区民居独特的多层住宅的营造传统(图14)。
其次,秦氏旧宅的建筑综合使用了结构方式以砖木混合结构和砖拱砖券结构构筑方法,体现了豫中传统民居重实用、戒奢华的文化传统。
秦氏旧宅一进院均采用了抬梁式梁架结构,而其中堂屋的抬梁式梁架结构具有典型的豫中民间特色,在许多构件的做法中可以看到宋《营造法式》营造制度及技术的影响;如在梁架上脊瓜柱与叉手混合使用等。可以推想,成书于豫中地区的《营造法式》,多为此地木构技术的总结整理,并在此地有进一步的传承发展。而成书于北京的《清式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则据中原地区较远,在中原地区民居中的传播与影响较慢。因而,在清代豫中传统民居中依然可以看到叉手与脊瓜柱同时实用的情况,并由此形成豫中木构建筑的地方特色。
而在二进院中,由堂楼与厢楼组合而成的三层建筑无一例外采取了砖拱结构的形式,仅在三层采用砖混结构承托上面的木制梁架。这种对砖拱结构的熟练运用成了豫中地区传统民居的一大特色。从地理区位来看,其西与巩义为邻,多为砖石起券的窑洞民居,而其南边与新密接壤,为嵩山余脉,亦多使用券拱结构营造建筑。由此推想,豫中地区使用券拱结构营造多层民居的技术应该来自其巩义及新密民居中的营造经验。
再次,秦氏旧宅保存有丰富的砖石雕刻和砖仿木的构造做法,其中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是砖雕墀头和青砖仿木的门、窗上的挑檐及窗套等做法,椽子、斗拱、仿木等清晰可见,做法精良。尤其是小花园入口处的青石浮雕,线条洗练、造型生动。
最后,秦氏旧宅屋顶瓦作也颇具地方特色,尤其是正脊一概采用花脊,造型简洁大方又具有装饰色彩,亦为豫中地区传统民居经常采用的一种瓦饰。
3.3 通过对于秦氏旧宅的研究,可以为豫中地区传统民居的更新保护、再利用取得有效的经验
乡土建筑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它的营造过程往往是当时的经济、文化、生态等等诸多因素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同时,由于传统民居的营造技术多消融于地方的民风民俗之中,存在于当地居民和匠人的口口相传的历史中,属于濒于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形势在文化积淀深厚却在历史上常年困于争战之中的中原地区尤为严峻。
因此,作为保存完好的豫中地区明清传统民居建筑群,秦氏旧宅古民居群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豫中居住文化传统的活教材,为我们了解这一地区的建筑史、民俗史、经济及文化史提供了有力的实证资料。对于秦氏旧宅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从地方民俗文化的视角了解豫中地区传统民居发展演进的过程,较为系统地了解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地理气候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豫中地区传统民居的营造思想、方法和策略,为这一地区民居的良性的更新发展提供丰富的滋养。
然而,目前秦氏旧宅古民居群的保存情况堪忧,虽2006年被定为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但是,由于政府保护和修缮经费短缺,加之目前已无人居住,疏于维护,一进院中东、西厢房和倒座的屋顶已部分损坏,二进院中的东厢楼屋顶已残损,上部梁架已朽毁多处,部分墙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竖向裂缝,如不及时修缮,有倒塌的危险。因而,秦氏旧宅古民居的保护工作应配合新农村建设和弘扬中原文化的热潮,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和荥阳市政府资源,对于油坊村明清古民居群进行整体修缮以及整体风貌的恢复,并通过积极开展豫中地区民俗文化体验游、建立古民居认知实习基地等项活动的开展激发人们的保护意识,进一步提升秦氏旧宅古民居群的艺术审美、教育价值、使用价值,真正实现乡土建筑文物的“民保、民有、民享”,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致谢:本文中所引用建筑实测资料均为郑州大学建筑学院2009级建筑学师生实测成果,特此致谢。另在项目的考察及调研过程中得到了荥阳市文化局、王油坊村委会秦海松主任及秦氏后人秦汝贤、秦景顺、秦景平等的大力协助,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
[1] 刘英,李文莉,张凯.海南省铺前镇骑楼商业街调查与研究[C] //河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第十七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2009:122-126.
[2] 苏阳.海南欧村村林家宅初探[C]//河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第十七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2009:99-102.
[3] 左满常,白宪臣.河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