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2-13 18:09: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篇1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1第一章 负数的初步认识

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在数轴上,以“0”为分界点,越往左边的负数越小,左边的数都比右边的数小。

3.在生活中,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点,常常用来表示具有相反关系的量。

如零上温度(+)、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上(+)、海平面以下(—);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南(+)、北(—);上升(+)、下降(—)……

4.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10℃比-5℃低5℃,6℃比-6 ℃高12℃。

第二章 多边形的面积

1.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

两个不同的梯形也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如下图:

ADE、BDE、BCE面积相等,都是平行四边形BDEC的一半;

AOD与BOE的面积相等。想想为什么?

4.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也变小;

同理,把平行四边形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面积也变大。

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宽变小了,周长也变小。

6.要从梯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应把梯形的上底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这样剪去才能最大。

7.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转化法:等积变形):沿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移动拼成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8.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高等于三角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9.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梯形面积的2倍,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10.1公顷就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万平方米=1000000平方米。

11.一个社区、校园的面积通常用“公顷”为单位;

表示一个国家、省市、地区、湖泊的面积是就要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12.农村地区常使用“亩”和“分”作土地面积单位,1亩=10分≈667平方米,1公顷=15亩。

13.面积单位换算进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2第三章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小数的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比较大小时,先比整数部分,再比小数部分。

3.小数数位顺序表

4.判断一个小数是几位小数,就是观察小数点后面的数,小数点后面有几个数,就是几位小数。

5.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对小数进行化简或按要求改写小数。

6.小数的改写:

(1)用“万”作单位:a、从个位起,往左数四位,画“┆”,在“┆”下方点小数点;b、去掉小数末尾的“0”,添上“万”字;c、用“=”连接。

(2)用“亿”作单位:a、从个位起,往左数八位,画“┆”,在“┆”下方点小数点;b、去掉小数末尾的“0”,添上“亿”字;c、用“=”连接。

7.求整数的近似数:

(1)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看“千”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添上“万”字,用“≈”连接。

(2)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看“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添上“亿”字,用“≈”连接。

8.求小数的近似数:

(1)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要看十分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五入。

(2)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要看百分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五入。

(3)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千分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五入。

第四章 小数加法和减法

1.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从最低位算起,各位满十要进一;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当10再减。

2.被减数是整数时,要添上小数点,并根据减数的小数部分补上“0”后再减。

3.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末尾的“0”不能去掉,把结果写在横式

中时,小数点末尾的“0”要去掉。

4.小数加减简便运算: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a+b)+c =a+(b+c)=(a+c)+b

减法的性质:

a-(b+c)=a-b-c

其它简便方法:

a-(b-c)=a-b+c= (a+c)-b,a-b+c-d=a+c-(b+d)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3第五章 小数乘法和除法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算: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

(2)看:看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3)数: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 0 补足);

(4)点:点上小数点;

(5)去:去掉小数末尾的“0”。

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看除数是整数还是小数。

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

(1)按整数除法的法则计算;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如果有余数,要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

(1)看: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

(2)移(商不变规律):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

(3)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注意: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移动后的小数点对齐)

3.一个小数乘以(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4.一个小数乘以(除以)0.1、0.01、0.001……只要把小数点向左(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5.单位进率换算方法:低级单位改写为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即把小数点向左移动;

高级单位改写为低级单位,乘以进率,即把小数点向右移动。注意:进率不能弄错,小数点不能移错。

6.商不变规律: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7.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8.积不变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9.若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m倍,积也扩大(或缩小)m倍;

若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n倍,几扩大(或缩小)m×n倍;若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积就扩大m÷n倍。想想如果m

10.当一个乘数不为0时,另一个乘数大于1,积就大于第一个乘数;

另一个乘数小于1,积就小于第一个乘数。如0.8×1.5>0.8;0.8×1.5

11.当被除数不为0时,除数大于1,商就小于被除数;

除数小于1,商就大于被除数。如0.8÷1.51.5。

12.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每次除到比要求保留小数的位数多一位,最后四舍五入。

如保留整数,除到小数点后第一位;保留两位小数,就除到千分位(小数点后面第三位)。

13.在解决问题时,需要要用“进一”

法、“去尾”法取近似值,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如:装运物品时,必须全部装完,不能剩余,必须用“进一”法;裁服装时,多的米数不够做一套衣服,必须用“去尾”法。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选择。

14.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如:4.2的循环节是605。

15.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无限小数有两种:无限不循环小数(如圆周率)和无限循环小数。

16.乘、除法运算律和运算性质:

①乘法交换律:a×b=b×a

②乘法结合律:(a×b)×c=a×(b×c)

③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合起来乘等于分别乘)

④除法性质:a÷b÷c=a÷(b×c)(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后两个数的积)

⑤分解:

a.拆成两数之积后使用乘法结合律:3.2×2.5×1.25=(0.4×2.5)×(8×1.25);

b.拆成两数之和或差后使用乘法分配律:102×3.5=(100+2)×3.5;

3.5×9.8=3.5×(10-0.2)=3.5×10-3.5×0.2;

⑥注意观察算式的特征,学会逆向使用各种运算律和性质。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4第六章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把几张相关联的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后,便于从整体上了解、对比、分析数据。

制作时,要注意对表头进行合理分项,算对总计与合计,写出统计表名称和制表日期。

2.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把两张或多张相关联的条形统计图合并后,能更清楚的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更直观、形象地比较多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画图时,首先确定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图例,要画不同颜色或线条的直条,记得标数据。

第七章 解决问题的策略

1.把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条理地找出来,从而找出问题的全部答案,这种策略叫作一一列举。

列举的方式有:列表、画图、连线、画“√”,也可按一定规律排列出来等。

2.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就要按顺序来排列。

3.排列(有顺序):爸爸、妈妈、我排列照相,有几种排法:2×3;(ABC、BAC不同)

组合(没有顺序):5个球队踢球,每两队踢一场,要踢多少场:4+3+2+1;(AB、BA相同)

4.四人互相通电话,总共要通的次数:3+2+1=6次,如果互相写信,总共要写的封数:3×4=12封。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5第八章 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的基本规律:(1)a×4或4×a通常可以写成4?a或4a;

a×a则写成a2,读作“a的平方”;如果a与1相乘,就可以直接写成a。(2)只有字母与数字或字母与字母相乘时可以省略“×”,加、减、除等运算符号都不能省略。

2.如果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那么:正方形的周长:C=a×4=4a 正方形的面积:S=a×a= a2。

3.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的书写格式:

(1)先写出用字母表示的简写算式;

(2)写完“当……时”后,再写出简写算式,然后用数字代替字母,还原乘号,算出结果;

(3)不写单位,要写答语。

附:常用单位进率和数量关系式

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1000000克

容积单位:1升=1000毫升

时间单位:1年=12个月,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1、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2、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3、工总=工效×时间

工效=工总÷时间 时间=工总÷工效

4、房间面积=每块地面砖面积×块数

篇2

1.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的底是30厘米,高是14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将这张纸片剪成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54平方分米,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3.一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是10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4.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6厘米,高是5厘米,每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一个近似于平行四边形的菜地,面积是270平方米,底是30米,高是( )米。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用木条做成一个长方形框,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它的面积( )。

A.比原来小 B.和原来相等

C.比原来大 D.无法确定

2.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2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 )厘米。

A.6 B.12 C.24 D.144

3.①和②都是平行四边形,那么( )。

A.①的面积>②的面积

B.①的面积=②的面积

C.①的面积

D.无法判断谁的面积大

4.一个梯形的上底是20米,高是15米,下底是上底的2倍,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A.900 B.600 C.450 D.300

5.求下图三角形面积的算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a×b÷2 B. c×h÷2

C. c×a÷2 D. b×a÷2

三、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平方千米=( )公顷

9000公顷=( )平方千米

25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70000平方米=( )公顷

四、按要求计算图形的面积。

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2.计算下图的面积。

五、下面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在图中画出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各一个。

六、解决问题。

1.一块平行四边形玻璃的底为3米,高为2米,每平方米玻璃售价98元。买这块玻璃需要多少元?

2.一架直升机在一片梯形松树林上空喷洒药水。这片松树林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顷?

3.一个梯形的上底是9厘米,比下底短3厘米,高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一个梯形的面积是80平方厘米,上底与下底的和是20厘米,这个梯形的高是多少厘米?

5. 这堆圆木一共有多少根?

6.沙漏是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工具。你能算出沙漏截面的面积吗?(单位:毫米)

七、动脑筋,做一做。

下图中,甲三角形的面积比乙三角形的面积小多少平方厘米?(单位:厘米)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1. 420 210 2. 108 3. 20 4. 40 5. 9

二、1.A 2.C 3.B 4.C 5.C

三、500 90 25 7

四、1.30cm2 154cm2 2.75m2

五、略

六、1. 3×2×98=588(元)

2.(6+4)×3÷2=15(平方千米)

15平方千米=1500公顷

3. (9+3+9)×10÷2=105(平方厘米)

4. 80×2÷20=8(厘米)

5. (4+10)×7÷2=49(根)

篇3

1 、会做利用氢氧化钙检测二氧化碳的实验。

2 、会做利用火柴燃烧的情况检测氧气含量的实验。

3 、会选择一定的方法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4 、能通过收集资料制作戒烟小报。

科学知识:

1 、认识肺、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

2 、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

3 、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

2 、知道吸烟有害呼吸器官的健康,能逐步养成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研究呼吸的意义。

教学时间: 二 课时

教学准备:氢氧化钙、塑料袋、水槽、吸管、玻璃杯、气球、软尺、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提问:我们每天都在呼吸,你知道我们身体的哪些器官是呼吸器官吗?(板书:呼吸)

学生汇报:鼻子、肺……

2 、讲述: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呼吸器官吧!(强调:嘴不是呼吸器官。 )

看视频资料。

3 、通过观看,相信你现在对自己的呼吸器官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能在身体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吗?

分组活动,指名演示。

4 、你觉得在观看过程中,哪个呼吸器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汇报。

5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肺和呼吸的关系。

二、自由研究:

1 、比较吸进和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 1 )提问: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不停地呼吸?

学生讨论、汇报:呼出二氧化碳……

( 2 )讲述:刚才同学们进行了猜测,但不能说明什么,我们必须用实验来验证。

( 3 )演示实验 1 ,并讲解:先收集一塑料袋空气,再倒入氢氧化钙溶液,把袋子摇晃一下,看看有没有变化?

学生观察并汇报:溶液颜色没变。

( 4 )演示实验 2 ,并讲解:收集呼出的气体,也倒入氢氧化钙溶液,摇晃后观察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并汇报:溶液变浑浊了。

( 5 )为什么实验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呼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

( 6 )讲述:一个实验成功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再做一个实验看看结果如何。

( 7 )演示实验 3 ,并讲解:我们先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师收集气体),把收集到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再收集一瓶新鲜空气,也用玻璃片盖上。现在老师点燃火柴,你们仔细观察火柴在两个瓶子的燃烧现象。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在呼出的气体的瓶子里火柴灭了。

( 8 )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汇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 9 )提问:我们做以上对比实验,这些实验的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分组讨论并汇报。

( 10 )小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

( 11 )提问:在呼吸时起交换气体作用的重要器官是什么?(肺)

( 12 )讲解: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2 、测肺活量。

( 1 )讲述: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肺活量。每个人的肺活量都不一样,我们可以参照 P50 吹气球的方法测量自己的肺活量。注意:先要深吸一口气,再把所有的气都吐出吹气球,然后把气球扎紧了;要测量气球的最宽处周长。比一比谁吹的气球最大。

分组实验,并记录结果。全班汇报结果。

( 2 )提问:找出本组肺活量最大的同学和肺活量最小的同学,比较上节课你们所测量的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汇报。(肺活量大的同学呼吸次数少)

( 3 )提问:肺活量大好还是小好?为什么?

学生讨论并汇报。

( 4 )提问:怎么样才能增大肺活量呢?

学生汇报。

( 5 )小结:肺活量大对健康是有益的,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呼吸器官,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加肺活量增进健康。

3 、保护呼吸器官。

( 1 )提问:怎样才能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呢?

分组讨论,全班汇报。

( 2 )小结:我们要为保护呼吸器官做些积极的事情,比如平常打扫卫生先洒水,经常通风换气,积极锻炼身体等等。

第二课时

三、拓展练习:

篇4

(一)口算中的错误

10.6-8=9.8

3-2.8=1.8

5-3.9=4.4

这三道口算题的错误之处都在于学生没有将数位对齐计算。

(二)笔算中的错误

第一题的错误原因是得数中间的0未写,而学生的解释是“上课时老师不是说可以利用小数的性质将小数末尾的0去掉吗?”是啊,这位同学将小数中间的0和小数末尾的0理解成同一概念了。可以看出学生对“小数的性质”这一内容没有学好。

第二题的错误原因是在得数的整数部分的十位上也写了0,问学生这样做的原因,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就是凭感觉做。做数学题最怕的就是凭感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不思考随意做的做题习惯。

第三题的错误原因是被减数百分位上的数不够减,就把减数百分位上的9直接移下来。这类题是被减数小数位数小于减数小数位数的题,错误比较普遍。

(三)简便计算中的错误

8.44-(5.44+2.8)

=8.44-5.44+2.8

= 3+2.8

= 5.8

整数加减法中减法的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即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这个性质学生熟记于心,但运用起来却不得心应手。在把括号摘掉的时候括号里的加号总是忘了变成减号,因此导致错误。

3.06-0.18+0.82

= 3.06-(0.18+0.82)

= 3.06-1

= 2.06

这道题目学生极易和上一题利用减法的性质解题混淆,尤其是当看到后两个数加起来的和是整数时,学生就很容易出错。再加上题目中的要求是怎样简便怎样算,因此,学生就坚定地认为自己做的是正确的。

7.5+4.9-6.5

= 7.5+6.5-4.9

=14-4.9

= 9.1

在移动数的时候要带着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针对这个错误,笔者对学生说:“每个数前面的符号就像是数的孩子,在移动这个数的时候一定要记着将它的孩子一起带走,并保持该运算不变。”

4.9+0.1-4.9+0.1

= (4.9+0.1)-(4.9+0.1)

= 5-5

= 0

这种类型的题目(包括乘除法中类似的题目)学生是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的,可能这也和每个人的视觉效应有关吧,对称在这儿起了不小的坏作用。

二、对策思考

传统的计算教学采用的基本模式是:从基本训练—例题的讲解、得出计算法则—巩固练习、重复操作—形成计算技能。学生因计算的枯燥而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那么,对于计算教学来说,什么才是更重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还把计算教学的目标局限于计算本身,在课堂教学中,把计算作为专门的技能来学习,显然是不够的,因为相对于计算的熟练程度来说,寻找解题方法,选择合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计算,显得更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研究表明,计算与心理状态有着密切联系。学生在一个“娱乐性”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计算速度快,巩固性也强。因此,教师在组织练习时应设计一些新颖的、趣味的、具有挑战性的练习情境。如可以采取“帮助小兔找回家”“小壁虎找尾巴”等带有童趣的游戏形式进行算式与得数的连线;也可以设计一些闯关的竞赛类的题目,让学生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还可以设计“啄木鸟医生”“小马虎的作业”等纠错练习,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和校正错误的能力。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避免因为单调的计算而产生的枯燥、乏味的感觉。当然,将一组基本练习融合在一定情境中,也能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二)注重计算的算理理解

在重点探究算法时,要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初步明确算理。重点探究后,也并不急于得出计算法则,而是让他们继续尝试,仍允许他们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在进一步的交流中感受小数的计算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计算这样的题目,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三)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正确无误的可靠保证。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并不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算理,也不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而是没有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重要。

笔者认为,学生要养成以下几个习惯:(1)审题清。学生在计算中由于没有看清数字,而出现计算错误。有时会把数看错,如把123看成128,有时会把运算符号看错,前后颠倒等,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看清题目的习惯。(2)书写明。书写不规范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学生在计算时,有时因为字迹潦草、分辨不清而误看,如6和0、1和7、3和8;有时因为竖式书写不规范,数位不对齐而使计算出现错误。因此,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是学生必须养成的习惯。(3)计算细。计算时一定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一定要弄清运算顺序,看清运算符号。(4)检查真。检查和验算不仅是保障计算正确的有效措施,而且是一种促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和计算技能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验算进一步理解加和减、乘和除等之间的逆运算关系。

(四)注重习题的层次性

计算是一种技能,需要在一些有层次的练习中加以巩固与熟练,并且掌握一定的规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与计算的速度。设计计算练习时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模仿性到再造性,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紧扣,逐步提高。既要考虑立足于帮助学生巩固计算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又要在不断变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有趣的数学,避免重复、机械、大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坚持计算每天一练

篇5

一、单选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如果小明家的位置为0,向东看作正,那么(

)表示向西行走.

A.60

B.120

C.-5

2.(本题5分)下面数轴画正确的是(

A.

B.

C.

3.(本题5分)如果规定向西为正,那么小丽走了-25米表示(

A.向东走25米

B.向西走25米

C.向南走25米

4.(本题5分)河水的水位高于警戒水位1.5米记为+1.5米,那么低于警戒水位3m应记作(

)米.

A.+3

B.-3

C.4.5

D.-4.5

5.(本题5分)如果2(x+3)与3(1-x)互为相反数,那么x的值是(

A.-8

B.8

C.-9

D.9

二、填空题(总分:40分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6.(本题5分)-2.5读作____,+3.2读作____.

7.(本题5分)小洪家2月份节约10度电记作+10度,那么他家3月份浪费17度电,记作____.

8.(本题5分)小华从O处向东走5米,表示+5米,那么他向西走3米,表示____米.

9.(本题5分)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甲向南走48m,记为+48m,则乙向北走32m记为____,这时甲、乙两人相距____m.

10.(本题5分)在“爱心小银行”存入200元,记作+200元,取出23.5元记作____元;小明向东走50米记作+50米,那么-50米表示____.

11.(本题5分)零上10℃和零下10℃相差____℃.

12.(本题5分)飞机下降500米记作-500米,飞机____2000米记作+2000米.

13.(本题5分)小华从0点向东行5m,记作+5m,那么从0点向西行3m,应该记作____m.

三、解答题(总分:3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14.(本题7分)在下面的方框单埴上正确的数.

15.(本题7分)如果把+1000元表示存入银行的钱,那么-600元表示____.一个奶粉袋上标有净重600±5克这袋奶粉最重不超过____克.

16.(本题7分)在-8、10、0、+100、-88这五个数中,正数的有____,负数的有____,____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7.(本题7分)如果a-3的相反数是-2,求a的相反数.

18.(本题7分)小华向东走200米记作+200米,那么他向____走____米记作-250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一

负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8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如果小明家的位置为0,向东看作正,那么-5表示向西行走;

故选:C.

2.【答案】:B;

【解析】:解:A、-2<-1,-2应在-1的左边,所以错误;

B、正确;

C、2>1,2应在1的右边,所以错误;

故选:B.

3.【答案】:A;

【解析】:解:如果规定向西为正,那么小丽走了-25米表示向东走25米;

故选:A.

4.【答案】:B;

【解析】:解:河水的水位高于警戒水位1.5米记为+1.5米,那么低于警戒水位3m应记作-3米.

故选:B.

5.【答案】:D;

【解析】:解:根据题意,

2(x+3)+3(1-x)=0

2x+6+3-3x=0

-x=-9

x=9;

故选:D

6.【答案】:负二点五;正三点二;

【解析】:解:-2.5读作:负二点五,+3.2读作:正三点二;

故答案为:负二点五,正三点二.

7.【答案】:-17度电;

【解析】:解:小洪家2月份节约10度电记作+10度,那么他家3月份浪费17度电,记作-17度电;

故答案为:-17度电.

8.【答案】:-3;

【解析】:解:小华从O处向东走5米,表示+5米,那么他向西走3米,表示-3米;

故答案为:-3.

9.【答案】:-32m;80;

【解析】:解:48-(-32)=48+32=80(m),

答: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甲向南走48m,记为+48m,则乙向北走32m记为-32m,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80m;

故答案为:-32m,80.

10.【答案】:-23.5;向西走50米;

【解析】:解:在“爱心小银行”存入200元,记作+200元,取出23.5元记作-23.5元;小明向东走50米记作+50米,那么-50米表示

向西走50米;

故答案为:-23.5,向西走50米.

11.【答案】:20;

【解析】:解:10-(-10)=10+10=20(℃)

故答案为:20.

12.【答案】:上升;

【解析】:解:飞机下降500米记作-500米,飞机

上升2000米记作+2000米.

故答案为:上升.

13.【答案】:-3;

【解析】:解:小华从0点向东行5m,记作+5m,那么从0点向西行3m,应该记作-3m.

故答案为:-3.

14.【答案】:解:填图如下:

;

【解析】:由图可知,数轴上的每一大格表示的数为1个单位,并且在数轴上0的右边为正数,0的左边为负数,由此根据图中箭头所指位置即能求出方框中的数是多少,据此解答.

15.【答案】:支出600元605;

【解析】:解:由题意得:-600元表示支出600元;

600+5=605(克),

600-5=595(克),

所以这种奶粉最重不超过605克,最轻不低于595克;

故答案为:支出600元;605

16.【答案】:10,+100-8,-88;0;

【解析】:解:在-8、10、0、+100、-88这五个数中,正数的有10,+100,负数的有-8,-88,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故答案为:10,+100;-8,-88;0.

17.【答案】:解:根据题意,可得

a-3=2,

所以a=5,

因此a的相反数是-5.

答:a的相反数是-5.;

【解析】:首先根据a-3的相反数是-2,可得a-3=2,求出a的值是多少,再求出a的相反数是多少即可.

18.【答案】:西250;

【解析】:解:小华向东走200米记作+200米,那么他向

篇6

一、单选题(总分:40分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本题5分)下面的数去掉末尾的“0”后,大小没有变的是(

A.470

B.4.07

C.4.70

2.(本题5分)下面各数,把0去掉大小不变的是(

)。

A.650

B.6.50

C.6.25

D.6.05

3.(本题5分)在下面数中,末尾的“0”可以去掉的是(

A.0.470

B.470

C.4.07

D.0.047

4.(本题5分)把4.950末尾的0去掉,原数(

)。

A.扩大1000倍

B.缩小10倍

C.大小不变

5.(本题5分)2.396保留两位小数是(

A.2.39

B.2.4

C.2.40

6.(本题5分)把0.8改写成以百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数应是(

A.0.08

B.0.80

C.0.800

7.(本题5分)9.9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A.9.9

B.10

C.10.0

8.(本题5分)在5.24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

A.扩大10倍

B.缩小10倍

C.大小不变,计数单位变大

D.大小不变,计数单位变小

二、填空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9.(本题5分)把6写成两位小数是0.06. ___ .

10.(本题5分)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0,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 ___ ,最大是 ___ .

11.(本题5分)在.7的方框里填数,使它符合以下的要求:

(1)要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___ .

(2)要使这个数最小,这个数是 ___ .

12.(本题5分)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____.(判断对错)

13.(本题5分)下面树叶上可以填哪些数字?

(1)0. ___ 5>0.46

(2)13. ___ 5>13.75

(3)0.62=0.62 ___

(4)0.7 ___ <0.76.

三、解答题(总分:3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14.(本题7分)因为9.9和9.900相等,所以它们都可以用十分之一或千分之一作单位.____.

15.(本题7分)在学校运动会上,两名同学同时参加了掷铅球和短跑两个项目,情况如下:

掷铅球的距离

跑100

m的用时

王亮

7.65

m

16.8秒

张大宏

7.63

m

16.5秒

(1)两个人谁掷得铅球远?

(2)两个人谁跑得快?

篇7

1、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没有生命的物体组成的,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出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 ?;

②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③生物体有 新陈代谢 作用(吸收营养物质、排除废物);

④生物体能繁殖后代,并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⑤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

⑥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5、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6、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

7、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8、生物学是指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

9、①右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写出:

1-镜座 2-镜柱 3-镜臂 4-镜筒 5-目镜

6-转换器 7-物镜 8-粗准焦螺旋 9-细准焦螺旋

10-载物台 11-通光孔 12-反光镜

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5〕目镜 和〔7〕 物镜

可以调节光线强弱的是〔11〕 通光孔 和〔12〕反光镜

②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

③显微镜目镜上刻有“15x”字样,表示_放大倍数为15倍 。若使用这一目镜,同时使用10×的物镜。则被观察物体被放大150倍。若改用40×的物镜,则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比原来少,视野变暗。

④观察目标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该向左上方方向移动玻片;若目标在视野右下方时则需向右下方方向移动玻片。

⑤如果把印有“b”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是 q 。

⑥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你怎样确定污点的位置? 污点的位置可能位于目镜、物镜或者装片上,相互转动,谁动在谁上边 。

⑦当镜筒在下降过程中,眼睛要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镜筒上升过程中,要用左眼看目镜,当看到物象时,停止转动粗准焦螺旋,而调节细准焦螺旋是物象变清晰。

10、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步骤是: 滴(植物滴清水、动物滴生理盐水) 、 取材 、 染色 、 观察 。

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是 薄而透明 。染色用稀碘液。

盖片时先将盖玻片一侧出到水,再缓慢放下可以防止气泡的产生。

11、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方面。 实验 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 制定计划 、

实施计划 等方面。所有的实验都有 变量 ,在对照实验中,除了 变量 不同外,其它因素都 相同 。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二)

1、植物细胞形态多样,大小不同,但结构基本相似,都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液泡。

2、乙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请先填写①—⑦的名称及其功能,其中①的作用是支持和保护②的作用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③的作用是与细胞吸水和失水有关④的作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⑤的作用是与遗传有关 ⑥的作用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⑦的作用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3、人和动物细胞的形态和大小也有差异,但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具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请填写①---④的名称。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是,植物细胞有 细胞壁 、叶绿体和液泡。

5、人体细胞与植物细胞都有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6、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里含有染色体,在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和数量都是一定的。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能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7、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生物体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关。

8、细胞分裂是指一个 细胞分成 两个 细胞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数目的增多。

9、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其结果是形成

了不同的组织。

10、组织是指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

11、填写下表:

名称 功能 举例

植物组织 保护组织 保护 叶表皮

基本组织 营养 叶肉、果肉

输导组织 疏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 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

分生组织 分裂形成新细胞 根、茎、芽的顶端

人体组织 上皮组织 保护、吸收 皮肤的表皮层

肌肉组织 运动 骨骼肌

神经组织 接收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脑‘脊髓

结缔组织 营养、连接、支持 血液

12、 器官就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系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绿色开花植物

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其中营养器官有根、茎、叶,生殖器官有花、果实、种子。

13、系统是指人体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人体具有

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等系

统,其中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起着调节作用。

14、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 →组织 → 器官 →系统 →个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

15、植物体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的相同点是都具有细胞、组织和器官,不同点是人体的结构层次中具有系统,而植物体不具有。

16、草履虫进行 分裂生殖。草履虫具有 应激性,能够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通常草履虫分布在培养液的表层。食物泡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伸缩泡具有排泄废物的功能;表膜具有呼吸和排泄的功能。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三)

1、胚的组成是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我们食用大豆时,主要食用的是 子叶,食用小麦时,主要食用的是胚乳。

2、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1)外界条件:足够的水、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2)自身条件:胚是完整而且是具有生命力的 。

3、种子萌发的过程:胚根发育成 根 ,胚芽发育成茎 和 叶,胚轴发育成 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子叶或胚乳提供各部分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4、填写下表:

大豆

种子 玉米

种子

相同点 都有 胚和子叶

不同点 子叶 2片, 子叶储存营养物质 子叶 1 片,胚乳储

存营养物质

5、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

6、植物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7、根的生长主要是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伸长的结果。根尖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8、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根吸收水主要在根尖_进行。成熟区 的吸水能力最大。

9、当根毛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就吸水,液泡膨胀;当根毛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就失水,液泡缩小,这就是给植物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现象的原因。

10、植物生长不仅需要含氮的无机盐,还需要含磷的、含_钾_的无机盐等。氮肥能促进细胞的 分裂 和 生长 ,使 枝叶 长得繁茂;磷肥能促进 幼苗 的生长发育、 花 的开放、 果实 和 种子 的成熟;钾肥能促进 糖类 形成和运输,使 茎秆 健壮。

11、 芽 是未展开的枝或花。枝芽将来发育成 茎和叶 ,花芽将来能发育成 花 。枝芽主要由幼叶、芽轴和芽原基构成。

12、植物茎的疏导功能

13、木本植物的茎之所以坚硬,主要是由于 木质部 有很强的支持力。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主要区别是,木本植物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它的细胞可以不断的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和组织,使茎不断的长粗。

14、开花是指花瓣 等展开来的现象。影响开花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温度 ,花的基本结构是由雄蕊、雌蕊、花瓣、花萼等组成的。在花的结构中,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

第3/6页

分,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构成。

14、花的结构和功能

15、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的谜底是花生。谜面中“麻屋子”是指果皮,“红帐子”是指种皮,“白胖子”是指胚。

16、在果实形成过程中,子房壁逐步发育成果皮,种子在子房中由 胚珠发育形成,整个子房发育为果实。果实主要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17、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18、范.海尔蒙特的实验的结论是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普里斯特莱的实验的结论是植物能更新空气。只要在有光照的条件下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19、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20、写出图中各结构的名称:

⑴.叶的表皮细胞外壁上有一层角质层,它可以保护叶片不受病菌侵害,并防止水分过度散失;气孔是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由成对的肾形保卫细胞构成的。

⑵.叶片的叶肉部分是指图中②④,细胞中有许多小颗粒,叫做叶绿体,其中含叶绿体最多的是栅栏层。

⑶.叶脉除具有输导有机物、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还起着支持功能。

看了“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的人还看了:

1.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苏教版

2.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篇8

在“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关于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杠杆要保持静止即平衡,而杠杆倾斜是因为杠杆自重的影响,为了忽略重力的影响就要使重力作用线通过支点,调节平衡螺母实质是调节重心的位置。而在实验过程中,首先要肯定这种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讨论得出此操作不方便的原因,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在实验过程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力臂,实质是改变力臂的位置,使力臂在杠杆上,这一例同样也不方便测力臂。

“再探动滑轮”应围绕“为何探?探什么?如何探?”的思路展开。为何探――明确实验目的,用动滑轮能不能省功;探什么――测量拉力做的功与滑轮对钩码做的功并比较大小;如何探――改变物重,改变滑轮重。通过数据分析可得出,滑轮不能省功,但是可以少做一些功,从而逐步树立学生利用机械做功总存在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思想,为机械效率的教学做了铺垫。

学生在做有关机械效率的题目时,常常分不清哪个是有用功,哪个是总功。关键在于学生对有用功的认识不足。在这里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用水桶从井中提水,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水桶里带上了一些水,在这种情况中有用功与额外功又分别是什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有用功是做功的目的,加深了学生对有用功与额外功的认识。

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的编写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的一条是以现代交通工具――汽车为载体来引入,先后介绍了机械能、内能及其相互转化,以及燃料的热值、内燃机等知识。暗的一条线索是以能量的概念展开,让学生了解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前面学习的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这两种运动形式分别对应着机械能和内能,而且每种形式的能量并不是孤立的,是可以相互转化(如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或转移(如内能的转移)的。

在本章的探究活动中常用到“控制变量法”,如“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模拟打桩”“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等问题时都用到这种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在八年级的学习中已经多次接触过,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

观察单摆与滚摆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同时渗透机械能转化与守恒的思想观点。后面所例举的实例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动能与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观点来分析,并认识到能量转化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特性的实验中,对于用加热时间来控制吸收热量的多少,学生难以理解,往往会答成控制升高的温度来控制吸收的热量。虽然在信息快递中明确指出“如果加热方法相同,就可以认为单位时间内物体吸收热量相同”,但仍然比较抽象。这里不防举一个形象的例子:用相同水流大小的龙头向不同的柱形容器中放水,能不能根据水位的高低来判断容器中水量的多少呢?显然是不行的,容器的底面积不同,而相同的水流量,只要控制放水时间相同就说明容器中的水量相等。

第13章《电路初探》是探究电路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第14章是研究电路的“交通规则”――欧姆定律,第15章是探究电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关系,从现象到规律,从定性到定量,层层递进,在探究过程的体验中逐步深化学生对电的认识和理解。

篇9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A.“声纳”探测敌方潜艇B.编幅在黑夜中飞行

C.挂在胸前的哨子D.手臂振动

3.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右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4.在较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端能听到先后三次敲击声,则传来这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

A.铁管、水、空气B.水、空气、铁管C.空气、水、铁管D.水、铁管、空气

5.右图是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6.下列几种现象中,可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是()

A.有光将鱼吸引到网内B.鱼被岸上说话的声音吓走

C.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D.波浪拍击海岸发出的轰鸣声

7.下列事实不能明显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A.振动的喇叭可以“吹”灭蜡烛火焰B.汽车从马路上开过,马路旁居民窗户嗡嗡作响

C.美妙的音乐能陶冶人的心灵D.利用超声波来击碎体内结石

8.声音的音调高低决定于()

A、声波的波长B、声波的频率C、声波的振幅D、声波的传播速度和音色

9.声音的响度是由()

A、声源的振幅决定的B、声源的频率决定的

C、声源的音色决定的D、由以上多种因素决定的

10.擂鼓人用力擂鼓,是为了使鼓声的()

A.音调升高B.响度增大C.音色改变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1.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A.频率很高B.振幅很大C.响度很大D.音调很高

12.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流水、琴声……我们能把这些声音分辨出来,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频率D.音色

13.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音调的是()

A、用劲拨动琴弦B、在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

C.使劲拉弓D、转动小提琴紧弦的旋钮

14.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音调B、改变响度C、改变音色D、改变频率

15.图3是一种凹下道路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A、在声源处减弱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16.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17.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18.甲同学说话时,声带在3s内振动900次,乙同学说话时,声带在5s内振动1470次,则这两位同学的音调相比较()

A、甲的高些B、乙的高些C、相同D、无法比较

19.下列实验与实例中,不能探究出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A.用手机拔打放在真空中的BP机,BP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BP机呼叫

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

C.在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交谈

二、填空题:

1.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而产生的。将要上钩的鱼儿,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表明能够传声.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这说明:声波具有。

3.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___________叫声音调高,___________叫声响度大。

4.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

(2)“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3)“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

5.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不同之处是________。一个同学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主要是他的声音的_______不同。

6.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奏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奏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不同,

7.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范围通常在_______Hz到_______Hz之间。频率高于听力上限的叫________,频率低于听力下限的叫_______。监测与控制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地震、台风。

8.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中减弱;第三种是在处减弱噪声。

9.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图是乐音的波形,图是噪声的波形。

三、简答题:

1.列举两个生活或自然现象实例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区别:

(1)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2)通过这一实验,你认为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答:。

四、实验探究题:

1.下表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m/s)

空气(0℃)331海水(25℃)1531

空气(15℃)340冰3230

空气(25℃)346铜(棒)3750

软木500大理石3810

煤油(25℃)1324铝(棒)5000

水(常温)1500铁(棒)5200

通过以上数据请你归纳出两个结论

结论一:;

结论二:。

2.如图所示,将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听刻度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实验时要用手紧靠桌边压住刻度尺,否则会既听到___________振动发出的声音,又听到刻度尺敲击_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

(2)实验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刻度尺振动的频率.

(3)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速度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

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

A铜600.76

B铜600.89

C铜601.02

D铜800.76

E铜

F铜1000.76

G钢801.02

H尼龙801.02

I尼龙1001.02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4、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的是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

5、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20-100102030

声音速度/(m/s)218324330336342348

篇10

《包的世界》是苏少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2课。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包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包袋的品种和样式也越来越多。本课让学生了解到现代的包不仅仅是为实用而设计,对其外形、色彩、材质、图案等各方面都有要求。启发学生动脑动手设计制作一款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力,让他们从小就树立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意识。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手工操作技能,如简单的剪纸、折纸方法。所以在制作包的过程中,相关的纸工制作技能对学生来说不是难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从外形、颜色、材质、图案四个方面认识和了解包,培养初步的设计意识。

能力目标:鼓励学生运用画画、剪剪、贴贴等表现方法设计制作包。

情感目标: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表现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观察、分析、表现包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包的设计新颖有趣。

【教法与学法】

针对小学五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实物包、示范作品

学具:剪刀、彩纸、双面胶、卡纸、记号笔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实物导入,初识包的世界

教师出示书包实物,让我们看看书包里有什么?

取出其中的小熊包,请学生说说它是什么?把包转一圈,引导学生注意其背带、拉链,发现它原来是一只小熊儿童包。

书包和小熊包有两根包带,这种是双肩背包。

从书包里拿出更多的包观察:女士单肩背包、挎包、男士拎包……

小结:包由包身和包带两部分组成。

出示古代的荷包,不论古今,我们对包的要求是相似的,既要能放东西也要美观。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直观的实物导入课题,从书包中取出小包的趣味设计,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的包具有实用的功能。同时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初步了解各种包的用途。在观察中引导学生关注包是由包身和包带两个部分组成。

创设情景,走进包的世界。

小红一家准备买几个包,让我们跟着他们浏览淘宝网,走进包的世界

(1)

浏览淘宝网,走进包的世界。

l

简单的包,了解包身基本形

先浏览各种各样外形的包,看看包身有什么形状?

请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形状的包?师出示彩纸剪出的形状。(方、梯形、圆、半圆、月牙、三角、爱心……)

这些包的外形都比较简单,你还见过什么简单外形的包?

比如:五角星形、椭圆

……

出示蝴蝶形、牛形包、吉他形、汽车形……这些包外形更有趣,老师也剪了两个蝴蝶外形,说说哪一个适合做包身形状?

出示蝴蝶包的范作,小结:如果设计趣味外形的包身,外形要简洁些,尽量剪得大一些。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首先认识了几何形的包和简单趣味外形的包,通过教师范作比较理解包的外形要尽量大,这样方便存放更多物品,也就是满足包的实用性。

l

特别的包,学习创意包的设计

淘宝上还会有什么漂亮的包呢?课件出示小猪包,说说包身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形状的?耳朵和脚能放物品吗?耳朵、脚是装饰用的。

师在黑板上用圆形演示组合出猪的造型。(圆的身体加三角形的耳朵)

利用圆形添加可以设计成有趣的小猪包。利用圆形你还可以设计出什么造型呢?

课件出示米老鼠、乌龟……

其他形状能设计成有趣的造型吗?出示半圆,能不能利用半圆添加成小猪造型呢?

请学生演示。然后出示更多其他形状添加的小猪造型。

这种添加的方法最灵活,课件出示:黑猫包、卡车包、茶壶包……包身可以设计成植物、动物、人物、用品……世上所有的形象都可以带来设计的灵感。

师示范绘制螃蟹包的草图。

学生尝试,用最简单的线条设计包的草图。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简单点评。

设计意图:本课的难点就在于怎样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包。用几何形添加设计的方法最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学生就可以设计出丰富多样的造型。因此在这个环节,教师从学生常见的圆形小猪循序渐进,包的造型从简单到复杂,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解决了外形创作上的难点。2分钟的简短练习,让学生把头脑的想法用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为后面的创作设计了初稿。

l

包的装饰,怎样让包变得更美

姐姐和弟弟选的包:(关注包的色彩和图案设计)

出示两个包(一个粉红、一个深蓝)请学生猜猜哪个是姐姐选的包,哪个是弟弟选的包?

说说你为什么这么猜?

师生交流后小结:我们可以根据人物的性格、喜好选择合适的包,选择的时候要关注包身的色彩和图案。出示一些范作:青蛙图和机器人图。

妈妈和阿姨的包:(了解包的装饰和包带设计)

女式包要求时尚、精美。让我们看看这些包美不美?

课件出示一些女包,说说你认为哪些装饰让包看上去很精美、很时尚?

引导学生关注包的细节,女包的主要装饰有花朵、蝴蝶结、流苏、花边……

学生找到装饰细节后,教师出示用彩色纸制作的相关装饰。

教师小结:图案、花朵、蝴蝶结、花边、包带可以把包装饰得更美。

爸爸和叔叔的包:(简单了解包的功能)

爸爸和叔叔选的包要放些衣物、食物、旅行用品,那该买什么包包呢?

欣赏有创意的旅行包。

奶奶的包:(关注包的材质)

奶奶喜欢环保材质的编织包。课件出示一个暗绿色编织包。说说这个包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设计意图:一个新颖有趣的包既要有好看的外形,还要有好看的装饰,通过这个选包的环节。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的年龄性格等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包。同时通过欣赏观察,发现儿童包的装饰主要有各种图案,女包的装饰主要有花朵、蝴蝶结。这些装饰方法会让我们的包更有趣。教师出示的范作:纸花、花边、蝴蝶结都是用学生熟悉的折剪方法来制作的。所以在这里教师就没有演示制作,但是在每个小组的制作材料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些制作好的成品,学生可以拆解成品研究具体的制作方法。

三:设计有趣、实用又美观的包

1.作业要求:淘宝店主卖出这么多包,缺货了,他请我们帮忙设计一些有趣的包。教师出示一些绘画法、剪贴法制作的范作包。

2.作业步骤:教师示范小熊包的制作过程

步骤一:出示刚才设计小熊包草图,剪下相同的两片,就是外包。

步骤二:出示内包(一个纸袋),将外包和内包组合完成一只小熊包

步骤三:用边角料制作耳朵等部分,装饰包身、安装包带。

3.欣赏同龄学生作品:拎包、挎包、双肩背包,

4.学生作业:采用合作的形式完成作品,每组2-3人,可以利用刚才设计好的造型,设计制作成一个包。同学们可以先讨论怎样分工合作,另外每组有一个百宝袋,里面有内包以及一些装饰材料可以使用。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学生了解包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教师的作品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同龄人的作品让学生感到亲切,也拓宽了学生的创作思维。小组合作虽然速度快,但是也容易流于形式,造成个别制作,其他人围观的状况。所以在制作之前的讨论分工尤其重要,让每个学生在制作前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样做。这样才能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四:包的世界,展示我设计的包

请每个小组派代表简单介绍并展示自己的包包。师生互动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

五:神奇的包,课的延伸拓展

篇11

现在我们来到了拙政园。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一。它位于苏州娄门内,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你们看,拙政园建筑布局是不是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它的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主要建筑有远香堂、雪香云蔚亭、待霜亭、留听阁、十八曼陀罗花馆、三十六鸳鸯馆等。下面大家拍拍照吧,小心点,不要掉到水里或乱扔垃圾了!

参观了拙政园,现在大家跟我来到了沧浪亭。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沧浪亭园内以山石为主景。瞧,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此外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多美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