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九寨沟水

九寨沟水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1-29 17:14: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九寨沟水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篇1

这里真象一个美丽神奇的“童话世界”。然而,让我最着迷、最留恋、最难以忘怀的是九寨沟的水。

九寨沟的水清,清澈见底。在长海、熊猫海、犀牛海等景点,你都能看到深深的湖水中,水底的水草随波摇曳,水中游动着小鱼,沉入湖中的千年古树的身躯......

站在岸边,就能一览无遗。

九寨沟的水静。在诺大的镜海上,你竟见不到一丝波纹,宽阔的水面确如一面明镜。水中倒印着蓝天、白云、绿树、雪峰,犹如一幅绝妙风景画镶在湖面上。

九寨沟的水美。神奇的大彩池,美丽的五花海,那水色竟能同时呈现出黛蓝、翠绿、靛蓝、微黄等不同色彩。而且在一年之中,因季节的不同,一日之中,因时间不同而变幻无穷,让人产生不尽的遐想......

篇2

九寨沟的水到哪里去了呢?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和四川省气象局的专家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为人们揭开了九寨沟湖泊水位变“矮”之谜。

降水减少是主因

湖底出现裂缝,水渗漏了?人为扩大湖泊出水口,流出的水量比原来增多了?湖泊内的水蒸发加快,从而使水位降低?天上降水减少使得水位下降?这些都被认为是可能导致九寨沟湖泊水位下降的原因。

九寨沟的水主要由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地表水来自四周高山上的积雪,积雪融化后形成涓涓细流,最后汇成溪水,源源不断地注入湖泊之中;地下水是地层渗出的水,在九寨沟的众多湖泊中,人们已发现了许多泉眼,这些泉眼日夜不停地往外渗水,成为湖泊水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九寨沟的水系和水源特征,人们对景区湖泊水位的下降做出了4种猜想:

其一,地下水的渗漏。有人认为,很有可能是湖底的岩石结构出现了异常变化,比如出现了裂缝,水顺着裂缝渗走了。

其二,湖泊流出的水量增大。比如人为扩大了湖泊出水口,使得流出的水量比原来增多,导致了水位的下降。

其三,蒸发量加大。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由于温度升高,使得湖泊内的水加快蒸发,从而导致水位降低。

其四,天上降水减少。由于雨雪补充不足,使得整个九寨沟的水资源日益匮乏,从而使湖泊内的水量随之减少,水位下降。

这4种说法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哪一种说法更科学、合理呢?

对水位下降的4种设想,科学家们首先否定了第二种说法,因为九寨沟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的一草一木都是重点保护对象,人为扩大湖泊出水口的情况不可能发生,湖泊流出的水量因此不会增大。

至于地下水渗漏之说,科学家们经过实地勘察和研究,认为湖底的岩石结构非常稳固,不可能出现裂缝,地下水渗漏的可能性很小。

那么,会不会是蒸发的原因呢?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家们对这个说法也予以了否定。因为,九寨沟地区的气温虽然在20年间升高了0.11℃;但这一变化微不足道,对水位构不成真正的威胁。

看来,引起九寨沟水量减少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天上降水的减少。

这种说法有何科学依据呢?

依据就是,九寨沟地区大气降水减少的同时,湖泊水位也出现了下降,两者呈正比例关系。

天上的降水,一部分在九寨沟四周的高山上形成积雪,融化的雪水形成九寨沟地面径流的源泉;另一部分降水则直接以雨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补充地面径流,或是渗入地下,形成丰富的地下水。因此,可以说大气降水是九寨沟水资源的根本保障。

近几十年来,九寨沟的大气降水正呈逐年减少趋势。

科学家们通过对九寨沟地区1959~2002年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40多年来,该地区的大气降水呈减少趋势,而与之对应的是,九寨沟景区湖泊的水位也出现了下降,两者呈现正比例关系;尤其是在降水减少最多的7月,景区湖泊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低水位现象。

据此,科学家们认定,天上降水的减少正是九寨沟景区水量减少的直接原因。

大气降水为什么少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九寨沟上空的大气降水减少呢?专家认为有3个原因:

原因一:夏季风异常变化,使得南来水汽向北输送减弱,从而造成了景区水汽不足。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和四川省气象局的专家们通过对九寨沟、黄龙地区多年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导致该地区大气降水减少的罪魁祸首是夏季风。

夏季风,来自广阔无垠的洋面,它就像一台巨大的水泵,把水汽源源不断地从海洋输送到陆地。九寨沟、黄龙地区身处内陆,低层的气流难以直接到达,因此水汽输送主要依靠夏季风的巨大动力:冬春季节,该地区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中纬度偏西风水汽输送;夏秋季节,则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专家指出,近几十年来,夏季风发生了异常变化,它吹向内陆的北界时出现了偏差,使得南来水汽向北输送减弱,从而造成了九寨沟、黄龙地区水汽不足,大气降水因此减少。

但降水减少仅仅是这一原因造成的吗?

原因二:大气环流在景区形成了一座隆起的“高地”,冷空气被迫绕道而行。

我们知道,大气降水的产生离不开冷暖空气的交汇,暖湿空气如果没有冷空气的刺激,一般不会产生降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来自北方的冷空气犹如降水产生的“发动机”,它的频频南下是九寨沟、黄龙地区降水的重要因素。

过去,北方冷空气长驱直入,年年如约而来,在九寨沟、黄龙地区与暖湿空气融合,降下大量雨雪;但是近几十年来,在巴尔喀什湖以东到贝加尔湖以南一线的高空环流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在九寨沟、黄龙地区急需降水的7月,大气环流在此形成了一座隆起的“高地”,冷空气往往被迫绕道而行,从而使得到达当地的冷空气势力十分薄弱,无力与暖湿空气抗衡,因而难以成云致雨。

除了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对这里降水的减少有没有直接关系呢?

原因三:人类过度用水。

20世纪80年代是九寨沟、黄龙景区及邻近地区气候发生显著变化、降水减少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也正是人们大量涌入景区的开始。因此,可以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扰了九寨沟、黄龙的局地气候,加剧了区域气候的变化,所以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的降水减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此外,周边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对九寨沟和黄龙地区的气候变化产生了影响。

与这里直线距离不足200千米的若尔盖、红原是川西北最大的湿地。湿地对维持一定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方面,受全球气候变暖、持续干旱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过度放牧、在草地上滥采滥挖、过度用水等人为因素,湿地退化、草地沙化现象较为严重,这些对九寨沟、黄龙地区的气候变化影响不小。

让生命之水恢复如初

有专家预言,如果再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补救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九寨沟、黄龙地区的水资源还将继续减少下去,总有一天,美丽的人间天堂将一去不复返。为此,研究人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应对九寨沟和黄龙地区的水危机。

措施一:借助催化剂实施人工降水。

气象专家提出,解决水资源减少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可通过人力行为,借助碘化银、液氮等催化剂,改变空中云的物理结构,使之尽可能多地降水,从而达到增加该地区大气降水的目的。近年来,阿坝州和九寨沟县、松潘县的气象人员一直试图通过人工降水的方式来增加九寨沟和黄龙地区的大气降水。他们借助高炮、车载火箭等增雨设备,每年都在这里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措施二:建立常年人工增雨(雪)作业管理机制和业务体系。

措施三:建立水资源变化监测系统。

人工增雨虽对改善当地降水情况有所帮助,不过人工增雨只能缓解一时的水资源短缺,要想“治本”,还必须在九寨沟、黄龙景区建立水资源变化监测系统,为科学研究保护措施提供观测资料。

专家指出,应在景区建立全方位的监测系统:

篇3

中图分类号:P33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九寨沟风景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绿色环保21世纪三项国际桂冠,被誉为“人间仙境”、“童话世界”,在旅游界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九寨沟的水,澄澈缤纷,千姿百态,素有“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的赞誉。水是九寨沟的生命,从雪山、森林里流出来的溪水,曲曲弯弯,穿林过滩,几经起落,构成了珠连玉串的谷中湖群、断断续续的激流飞湍和层层叠叠的群瀑奇观。因此,针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景观的科学开发与保护,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开展以“水”为核心的研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景区水系统的组成、循环、转化特征及景观演化趋势的分析、研究方面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主要从九寨沟风景区水循环系统的组成、转化及景观演化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对景区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2 景区地质概况

九寨沟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两大地貌单元的过渡地带,以高寒山地与峡谷为主,属白水河流域山地区,区内平均海拔3000m以上,相对高度差达2000m,呈南高北低的地貌景观。九寨沟风景区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与西秦岭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构造线主要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如图1),主要出露地层岩性为泥盆至二叠系以可溶性灰岩、白云岩夹砂板岩为主的碳酸盐岩。

3 景区水循环系统

根据九寨沟风景区溪沟流量变化特征及水化学动态变化规律,结合区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特征等,将景区水循环系统划分为树正水系统(Ⅰ)、查洼水系统(Ⅱ)、日则水系统(Ⅲ)与丹祖沟水系统(Ⅳ)四个部分,具体分区详见图2。

3.1树正水系统(Ⅰ)

树正水系统为九寨沟流域北部汇水单元,接受流域南部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汇入。各水点在PH值、矿化度、阴阳离子含量等方面与则查洼和日则次级含水单元的湖泊水有相近似的化学特征。水化学成份含量从上游至下游呈单向递减的趋势,与则查洼沟次级含水单元相反,主要表现在水化学成份的Ca2+与矿化度上。

3.2则查洼水系统(Ⅱ)

则查洼沟是九寨沟南部东侧的一条支沟,也是九寨沟流域内最长、最典型的干谷,主要分布着长海、五彩池、上季节海和下季节海四个景观水体,其中长海、五彩池是常年有水的湖泊,上、下季节海则为水位、水量呈季节性变化的湖泊。以水体的相对连续性和水力联系可将则查洼水系统分为:长海-五彩池-下季节海子水系统(Ⅱ-1)和下季节海-诺日朗瀑布子水系统(Ⅱ-2)。

3.3日则水系统(Ⅲ)

日则沟的汇水面积在景区内居中,比则查洼沟少49.565km2。山高谷深坡陡,谷底高程沿构造线方向均低于相邻的丹祖沟和则查洼沟,构成诺日朗以南区域的侵蚀基准面;沟内海子云集、水量丰富,即使在枯水期仍有较大的景观水流量。根据水体的连续性和水循环特征将日则沟水系统分为:熊猫海子水系统(Ⅲ-1)、珍珠滩子水系统(Ⅲ-2)和诺日朗子水系统(Ⅲ-3)。

3.4丹祖沟水系统(Ⅳ)

丹祖沟流域面积74.351km2,相对高差达2000余米,沟谷长度大于16km,沟床平均纵比降为86.7%,沟内数处宽缓洼地均被泥石流堆积物或细粒相物质堆填。沟内海拔2800m以下的长约500m的沟段为常年性干谷,沟水在海拔2800m附近潜入地下,一部分于丹祖沟沟口附近以泉的形式出露,一部分经五花海断层以泉水形式向日则沟的五花海补给。

4 景区各水循环系统的演化及相互依存关系

本次研究表明,九寨沟流域为一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树正水系统接受日则水系统、则查洼水系统的地表水、地下水的汇流,其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较为复杂,但景观水循环相对较稳定。此外,早期的则查洼沟是九寨沟景观水流主沟,属常年性溪流,而相邻的日则沟为其西侧支沟。

从地貌条件看,长海与上季节海早期在地表有直接联系,但因两湖之间冰川堆积使其分离;从地貌形态看,长海堵塞后一段时期仍有水流溢出,使得五彩池得以存在和发展,但后期的崩积致使长海断流,地表水则通过NW向构造裂隙、溶隙经深循环侧向补给日则沟,从而改变了日则沟的水动力条件,形成与则查洼沟迥然不同的钙华堆积和“层湖叠瀑”。因此,长海对日则沟钙华堆积和水体的稳定起着控制性作用。

丹祖沟水在海拔2800m处潜入地下,地貌上表现为河道急转弯,地形陡降,在卫星照片上NW向断裂构造形迹明显,水—岩作用加剧了沟水渗漏、地下水运移,进而增加了主景观区水、钙物质来源。

5 景观形成机理与演化趋势分析

本次通过调查九寨沟景观的物质组成、堆积特征与分布规律,结合地貌组合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九寨沟景观的形成机理,进而分析、研究景区主体景观演化趋势。

篇4

九寨沟位于四川境内,其由于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如高山湖泊群、瀑布以及各种珍贵的生物资源。长时间以来,九寨沟一直都坚持“严格保护、管理,合理开发以及综合利用”的原则,积极开发九寨沟自然资源,加强旅游基础建设,旅游人数从 1984 年的 27529 人次至 2010 年的1700297人次,增长了100多 倍,年递增率在 23%以上。但由于九寨沟缺乏合理的旅游规划,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使得九寨沟旅游资源与其他知名的旅游资源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为此,研究九寨沟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容

目前,不同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可持续发展定义进行理解,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仍是众说纷纭,但对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较为普遍认可的是在《我国共同的未来》(1992年)提出的,即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经济、社会以及各个方面的共同的发展;二是注重生态经济的可持续性;三是注重各个方面发展机会的平等性;四是注重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

二、九寨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一)九寨沟旅游的优势(Strength)

一是九寨沟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如高山湖泊、瀑布以及钙化滩流以及丰富的生物资源、茂密的森林等。

二是九寨沟拥有一些国家重点以及5A旅游资源,如《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三是九寨沟已经建立了较高的旅游景区基础建设,如旅游机场、公路。

四是九寨沟旅游景区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与民俗文化,藏文化的挖掘潜力大。

五是单一产品多样化空间大,丰富的旅游资源前景可观。

(二)九寨沟旅游的劣势(Weakness)

一是九寨沟旅游景区的容量有限,目前九寨沟景区旅游容量达到28000人/每日,但是最佳旅游容量为12000人/每日。

二是九寨沟旅游景区位置较为偏远,且九黄机场规模较小,年吞吐量不足。另外,由于机票价格比较贵,机场还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九寨沟游客的需求。

三是九寨沟旅游景区旅游亮点单一,与九寨沟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相配套的设施少,比如滑雪场、高级度假区等。

四是九寨沟旅游受到气候影响较大,随着季节的变动,客源数量也随之发生变化,淡旺季明显,特别是冬季游客数量不足全年的10%(是否有据可查)。

(三)九寨沟旅游的机遇(Opportunity)

1.随着经济增长,消费者对旅游的消费热情不断的增加,游客数量日益攀升。

2.旅游电子商务快速的发展,全球电子商务已连续几年超过了350%的速度发展。

3.现阶段对生态、休闲、探险等方面的旅游较为盛行。由于九寨沟有着古老纯朴的藏族文化和生态旅游的潜在条件,这形成的综合吸引力符合当今市场消费的潮流,使得为其发展创造了更大的市场。

可否再加上国家“十二五”旅游规划等有利的政策背景?

(四) 九寨沟旅游的威胁(Threat)

一是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过快,对周边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带来一定的压力。

二是九寨沟随着游客需求逐渐的增多,面临周围竞争越加的激烈,根据九寨沟的定位,国内九寨沟的主要竞争对手为安徽黄山、湖南张家界及云南丽江,它们由于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造成了对九寨沟旅游景区威胁与压力。

三是九寨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由于九寨沟旅游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九寨沟旅游长期发展,使得旅游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也使旅游行业发展受到严重的破坏,如人为环境的破坏,九寨沟旅游景点几十年中不断修葺、使得旅游环境附有强烈的人工、商业化的气息,这使得原始的景点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由于一部分游客在观光的时候,会留下一些一次性的筷子、饭盒等,对景区环境造成一定危害与压力,从而使景区的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与污染;九寨沟旅游环境保护管理与规划比较滞后。

四是九寨沟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滞后。九寨沟饭店、酒店的规模小、星级饭店较少,接待能力差,景点饭店以及设施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五是九寨沟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部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九寨沟旅游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其整体规模小、分散等,且旅游企业经营规模比较小,专业化程度低,多数管理模式采用粗放式管理模式,成本较高,其竞争力不强。另外,九寨沟缺乏适应社会需要的旅游人才与管理人才。

六是九寨沟旅游市场营销力度不够。九寨沟旅游宣传产品较为单调,难以与民俗文化相结合,自然风景较差(营销宣传中还是?表述上),无法体现九寨沟旅游资源的优势。

七是九寨沟旅游企业难以应用信息时代来满足市场的需求,无法有效的利用信息产品的宣传以及旅游产品信息产品的开发。

根据以上分析,九寨沟旅游不仅具有一定的优势、劣势,还面临一定的机会与威胁,这些都为九寨沟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为了更好的促进九寨沟旅游发展的目标,需要依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对九寨沟旅游景区构建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三、九寨沟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九寨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九寨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一是充分认识到九寨沟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复杂性以及再生性;二是严格遵循世界文化遗产相关条例进行九寨沟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三是坚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发展原则,实现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之间协调的发展;四是制定出符合九寨沟旅游发展的特色产品以及管理标准。

(二)九寨沟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1.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由于九寨沟旅游资源产品较为单一,旅游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高效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又与高层次的旅游产品细分、灵活等方面的特点存一定的差距,无法适应旅游服务贸易需求。为此,需要全面整合旅游各个方面的资源,以需求为导向,开拓与创新各种旅游资源的品种,实现旅游产品的多样化以及深层次的发展,提高九寨沟旅游产品附加值,促使旅游产品与市场需求相符合。另外,还需要发展民族特点的旅游产品,拓展旅游资源产品的内涵,文化的特点,突出地方以及民族特点,从而建立九寨沟旅游资源的可持续的发展。

2.加大旅游服务营销力度

加大九寨沟旅游服务营销力度,需要做到:应确立鲜明的九寨沟旅游形象和具有九寨沟特色的宣传口号,以当地政府为主体,各地景点和旅游企业可以积极参与到营销与宣传活动当中;加大九寨沟海外的旅游资源,如韩国、日本、美国以及港台等,对九寨沟文化与宗教文化的塑造、宣传,并培养其旅游优势,不断促进旅游资源的宣传,开拓九寨沟的旅游客源。这将有利于形成“九寨形象”效应,在四川乃至全国加强资源整合、产生规模效应,增强九寨沟在国际旅游中的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九寨沟还需要运用各种信息化的营销网络手段,如开始旅游企业网站,旅游服务窗口,以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 。

3.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九寨沟旅游产业所包括的产业相关行业较多,如通信、娱乐、住宿、服务业以及相应的基础建设等。在信息化建设的时期,九寨沟旅游系统并不是简单地将旅游企业、旅游景点以及旅游协会等方面结合起来,而是以信息为手段,将旅游信息传递到游客身上。为此,需要不断提高九寨沟旅游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并加大九寨沟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旅游中介机构、旅游购物商店等方面,希望可以通过股份化的建设,促使九寨沟旅游企业集团化的发展。

4.加快旅游专业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要想促进九寨沟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与旅游行业相结合的九寨沟旅游人才开发制度,需要完善与加强旅游人才培训以及旅游行业发展的促进政策,从而完善旅游企业人才的上岗培训制度,真正做到先培训再上岗。同时,还需要建立旅游人才的考试与培训认证资格及政策,促使?旅游市场人才的培养与配置工作。另外,建立有效的旅游资源教育的科研以及奖励制度,不断促进当地职业院校以及旅游培训机构实现教学改革、旅游学科以及旅游教学等方面的建设,提高旅游管理学科的教学、科研水平,促进旅游学校、培训机构加大青年教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璇、李文军等.保障保护地内居民受益的自然资源经营方式-以九寨沟股份制为例[J].旅游学刊.2007,(3):12-17。

[2]谭丽林,论旅游竞争优势的创造[J].学术论坛,2005:84-87。

篇5

亲爱的游客:

大家好!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九寨沟我是九州旅游工司导游我姓赵大家叫我小赵。很高兴见到你们接下来的路程都要我来带你们。

九寨沟在四川北部的万山丛中,它是因为四川北部中的完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

进入九寨沟了大家现在可以边听我说边看风景。

我们现在到了密林深处游人很稀少有很多珍稀动物但要小心警惕。

旅游到这就结束了,欢迎大家提出你的宝贵建议。

九寨沟导游词作文二

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小刘,我们现在乘坐的是蓝天旅游社的车。

我要先提醒大家:1、不大声喧哗2、不要乱丢垃圾,如果被管理员看见会罚款200元3、如果带了孩子请看好自己的孩子。

下面我就和你们介绍一个美丽的传说:九寨沟因有九个藏族人居住的寨子而得名。传说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姑娘住在这个胜地,一天她在绣楼绣花,一个英俊的青年向她求婚,并送给她一面宝镜。她特别喜欢这面宝镜,拿着它照来照去,结果一失手,宝镜掉在了地上,被摔成了108片碎镜片。这108片摔片竟变成了大小不同的湖泊九寨沟风景区共720平方公里,现在开发出供大家游览的仅50平方公里。在这片风景区中,景点以丫行的三条沟分布。

游人进入九寨沟先到树正沟。

九寨沟真的很美你能去看就更好了。

九寨沟导游词作文三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游,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有名的名胜景区九寨沟。在游览过程中希望大家做一个文明的游客,不要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的事。要保护环境,下面我们开始游览了。

我们首先来到的绚丽群山倒影景观,那河水哗哗的流着,旁边还生长了很多棵桃树,那香味,在200左右好能闻到呢!好了!现在我说说九寨沟的资料吧!

九寨沟风景区位于阿贝(土字旁的贝,我不会打)、(上面两点中间三横一竖下面做个无)族自治州南坪县的中南部,距成都424公里,距公元约320公里。九寨沟以飞瀑、翠海、森林、雪山构成的自然风光,九寨沟有着称做童话世界的美誉。1982年被我国列为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近年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好了,我就介绍到这里,九寨沟还有许多故事和历史呢!游客们!你可以去查九寨沟的故事和历史!大家可以继续参观,记得要注意安全!谢谢!

九寨沟导游词作文四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彭xx,今天由我为大家做导游。欢迎各位到九寨沟观光游览!

九寨沟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山、森林、湖泊组合成了一幅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显现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誉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九寨沟的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被称为五绝。九寨沟既是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还被列入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

九寨沟之美在水。这里湖泊很多,当地人叫海子。据说大大小小的海子共有108个,最小的面积不到半亩,最长的长海长7公里,长海的景色最为动人。近处绿水,清澈见底;远方蔚蓝,平静无波;两岸山树,映入海中,以绿为主调的色彩和周围宁静的环境,使人恍如踏入仙境。这里的湖,水的透明度有的达30米,在别处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这里森林多,地层是石灰岩,含大量碳酸,对水起到了净化的作用。透过清亮的水,湖底的澡类、沉积物和山峰树影一起映入眼帘,显得五光十色,称为五花海。

篇6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九寨沟在海拔两千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分布一百零八个湖泊。九寨沟纵深多公里,总面积6万多公顷,三条主沟形成 丫 形,总长达六十余公里。由于交通不便,人们很难上去。这里保存着具有原始风貌的自然景观,有着自己的特殊景色。

九寨沟四季秀丽。

春日来临,九寨沟冰雪消融,春水泛涨,山花烂漫,远山的白雪映衬着童话世界,温柔而美丽。

夏日,九寨沟掩映在苍翠欲滴的浓荫之中,风吹拂着树梢,吹拂着你流水一样自由的心绪。

篇7

九寨沟旅游心得1大年初一,我们一家要到九寨沟去旅游。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北京国际机场,8:00我们乘飞机10:30到达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旅行社把我们送到了宾馆。

第二天我们乘着旅游大巴从成都来到了乐山市,我们到了乐山的脚下,乐山大佛也已经离我们不远了,我们终于到了乐山大佛的前面了。乐山大佛高57米,一片指甲就有一人多长,晚上我们从乐山向峨嵋市,第三天我们赶往峨眉山,那天刚到峨嵋山,正好下一点小雨,我们坐着缆车上的山,听导游说如果去峨眉山的金顶要花上两天的时间才能到达,我们刚下缆车就往野生生态猴区走去。到了野生生态猴区后我就看见有许许多多的猴子,大的,小的,老的,从猴区出来后我们就回到了停车场,那时候雨已经停了。

第四天我们就踏上了真正的九寨之旅。早上我们刚座稳,导游就像我们讲:“今天我们是沿着右侧的岷江行去,要经过漳扎镇、贸县、都江堰等地,全程447公里。要一天的时间才能到达九寨沟”。一天又过去了,第五天我们来到了九寨沟沟口。导游说:“我去买票,你们现在这等会儿我”。导游回来后我们进了检票口,进了九寨沟的大门导游发给我们一人一张导游图说:“我们现在就分散吧,下午在这见。”说完导游就走了。

我急忙打开导游图,看看九寨是什么样的,九寨是由九个寨子和三条沟组成的分别是:荷叶寨、尖盘寨、盘亚寨、树正寨、扎如寨、热西寨、黑角寨、则查洼寨、日则沟、则查洼沟和扎如沟,九寨沟有45处景点有原始森林,剑崖悬泉、草海、天鹅海、箭竹海瀑布、熊猫海、熊猫海瀑布、五花海、孔雀河道、珍珠滩、珍珠滩瀑布、金玲海、镜海、下季节海、上季节海、五彩池、长海、情人滩、犀牛海、老虎海、火花海瀑布等。听到这你会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海呢?因为这的藏羌族同胞们没见过大海,所以把这些湖泊叫海子,意思是大海的儿子,熊猫还是因为每到春天或夏天熊猫们会到那里去饮水。孔雀河岛是因为那的河道在空中看像是一只可爱的孔雀。镜海是因为水面十分平静;就像一面镜子。

我们坐车从沟口出发经过了盆景滩、芦苇海、犀牛海、老虎海、火花海、卧龙海,到了长海又步行到了沟口。

九寨之旅真爽!

九寨沟旅游心得2春天的九寨沟,山花绽放,绿草如茵,是一个充满绿色的人间仙境,九寨沟的人把这里各色各样的小海称为海子,是指大海的孩子,而融雪给大大小小的海子注入了春的活力,使山水花树更加充满生机。

走进九寨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草海。草海海长2970米,茂密的草坡不时散发出阵阵清香。

珍珠滩上,干百枝杜鹃花开在茂密的林中,是那样的鲜艳夺目,林中深处泛出清凌凌的水。它们不时地跳跃着,喷出的水珠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

镜海水平如镜,晨云早霞,远山近树尽在湖中。湖边,翠色正浓;湖中,翠映正酣。

五花海尽情展示着它绚丽的风光,神魂莫测的海底世界色彩缤纷,陶醉着一颗颗富于幻想的心灵。

九寨沟里还有盆景海、树正群海、犀牛海、勇猛海、卧龙海、天鹅海、迎宾海……

水是九寨沟美景的灵魂。树是九寨沟的装饰品。树在水中长,水在树中流。九寨沟,你是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我为你的美丽而陶醉,更为你的美丽而骄傲!

九寨沟旅游心得3游了黄山之后,我又被九寨沟迷人景色吸引住了。终于,一个星期后,我们来到了九寨沟。我刚跨入九寨沟景区,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这里的天空像一匹蔚蓝的绵缎,不时飘来几朵彩云,分明就是在蔚蓝的蓝缎上的花纹。山就像绿色的围巾,青得圣洁,到处山青草绿,山水明秀。更神奇的是,这里的树长在水中,花也长中水中。水在树间穿过,水中的一丛丛美丽、娇嫩的野花在怒放。真像来到了一个美丽神奇的“童话世界”。不管怎样,让我最难以忘怀的还是九寨之水。

九寨沟的水清澈见底,水草伴随着水一起动。一条条小鱼在水草中穿梭,看!还有小乌龟在水中游泳,鲤鱼在跳“龙门”。

九寨沟真是太静了,在这偌大的镜湖之上,你竟然发现不到一点儿波纹,广阔的水面确实是一面镜子。它把蓝天、彩云、绿树、山峰、野花、小鸟集为一身,犹如一幅绝妙、神奇的风景画镶在这静恬的湖面上。

九寨沟的水,也有十分壮观的一面,诺日郎瀑布是其代表。浏览诺日郎那天,我们距离瀑布还有100米时,就听见那如同闷雷滚动般的声音。我们在木板小路中前行。我的眼前猛然一亮,只见瀑布似的银河决口,从九天崩泻下来,拍石击水,发出轰然巨响,犹如万马失蹄,千军仆地,气势磅礴;喷烟吐雾处,万练倒悬,细如珠帘,粗若冰柱;飞瀑跌落处掀起轩然大波,碎玉四溅,银珠轻扬,如蒙蒙细雨,似点点飞雪。阳光射来,瀑布霎时化作一道七彩虹……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美啊!仙境!

九寨沟旅游心得4美得似仙境!这就是我对九寨沟的评论。九寨沟的风景美如画,让我不能用语言去形容。唯独这一句,才能表现出九寨沟的天景!

九寨沟的宝镜岩,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屹立在我的面前,气势磅礴;九寨沟的盆景滩,柳、柏、杨、松英挺轩昂,散布其间,树木葱茏;九寨沟的五彩池,四季呈现不出一种美丽的景色,变化无穷……

来到美丽、奇幻的九寨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就是五彩池和树正瀑布了。

看到五彩池的第一眼,我心中对九寨沟的感慨油然而生:多么美丽的景色啊!这个五彩池缤纷绚丽,有五种不同的颜色,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却又有进入仙境一般的感觉。看到五彩池,我仿佛觉得这个池子就是天空,一条彩虹在这个池子里映现出来。格外奇幻、让人流连忘返。

说完五彩池,就让我带大家看看树正瀑布吧!树正瀑布上方草色葱茏,瀑布中央堆放了许多石头,使瀑布水自然而然的流向多个方向,最后又汇集到一处。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觉,这也是树正瀑布游人如织的原因之一。然而,树正瀑布游人如织的原因之二是树正瀑布的瀑布水清澈无比,没有一点儿杂质。而且瀑布水奔流不息,仿佛有千万匹战马在奔腾,让人惊心动魄。

九寨沟的风景美得不似人间所有,简直就是人间仙境!九寨沟的美景多得不似珍珠海贝,简直就像大海里的水,无穷无尽!九寨沟的景点险得不似险峻陡立,简直就是陡峭的悬崖峭壁,令人望而生畏。

九寨沟,美得似仙境!

九寨沟旅游心得5那里有许多美丽的传说,那里有美不胜收的海子和瀑布,那里简直就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画。

今年转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九寨沟旅游,经过两天时间,我们来到九寨沟的所在地—九寨县。第二天早上,我们随若旅游团前往九寨沟景区。一路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海子呈现在我的眼前,好像进人了神奇的水晶宫一般。“哇,那不是长海吗!”我惊叹道。长海的.水湛蓝湛蓝,是九寨沟最长、最大的海子。

篇8

素有“童话世界”之美誉的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因沟内有盘信、彭布、故洼、盘亚、则查洼、黑角寨、树正、菏叶、扎如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因其神奇的自然山水,特异的藏族风情而受到中外游人的喜爱。在我国的世界自然保护区中,九寨沟是唯一的一个住有一千多名原住民的自然保护区。九寨沟藏族同胞长期以来居住生活在高寒区域,从而形成的饮食习惯与其他民族相比有很大区别。藏族主要是以熏烤肉为主食,饮品包括青稞酒、酥油茶以及酸奶等。藏民对于藏族传统食品及食俗保有深厚的感情,就像对待藏族民俗一样深厚。一般来说,民族传统饮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侧面反映出民族文化中最根本的饮食特点,以及最贴近民族特色的日常生活状况。民族传统饮食的吸引力不仅仅在于本民族,而且对于游客而言也会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因此也造就了民族餐饮不能被孤立于旅游市场之外。九寨沟旖旎的自然风光,浓厚的藏族风情,以及特色的藏族饮食文化,都是九寨沟旅游市场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藏族饮食文化可以适当在旅游餐饮产品中得以体现,向世人宣传安多藏族的传统饮食文化,肯定会加强与丰富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别,并且促进九寨沟餐饮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一、九寨沟藏族饮食文化的特点

九寨沟藏族文化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宗教气氛,同时还稍微带有些许神秘色彩。按照史料记载,九寨沟以前属于中羊峒番部,由于是九个寨共同组成一个部落,因此才有九寨沟的美名。目前而言,九寨沟居民大约有一千多人,大多数均为安多藏族。按照藏文历史古籍《多美宗教源流》中的相关记载,吐蕃王朝发起东征,两个部落军队长期驻守在今南坪、平武一带区域,而未被召回,因此军队就世代定居于此,衍变成“安多”藏族。生活在九寨沟的安多藏族民众,为了生存而逐渐适应了高海拔山区比较残酷的生存条件,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比较特殊的生活习俗,这就是川西北高山特殊的安多藏族文化的起源,具体表现为建筑、服饰、饮食、音乐等各个方面。地理上分析,九寨沟位于藏族聚居地比较靠近东部的边缘区域,历久以来处于交通闭塞的状况,因此如此特殊的历史条件以及该民族自我封闭的意识状态,导致九寨弦廊槐A糇疟冉显始而又自然的藏族传统文化。在饮食习惯方面,九寨沟藏族同胞和其它民族之间具有很大差异性的。

1.在“餐”方面,九寨沟藏民爱吃牛羊肉,但不食奇蹄类兽肉,以熏烤肉为主。其次,糌粑是九寨沟藏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用青棵、大麦或豌豆炒熟磨粉,再拌以热奶茶而成,形状接近于内地非常普遍的炒面。藏胞出门在外都会带着糌粑,比如下地劳动,上山放牧,或者是出门旅行,糌粑是必备之物。吃的时候向碗里倾洒些糌粑,另外添加些许酥油,冲茶水以供食用。糌粑具有携带方便、熟食、物美价廉的优点,特别适合于地广人稀而且燃料缺乏的区域。除此之外,藏胞常吃的是食物还包括玉米、小麦、洋芋以及杂粮等。另外还有核桃花、刺笼苞、火烧馍、荞面饼、洋芋糌粑、山野菌煲、农家腊肉、高原牦牛肉、手抓羊肉等,均是九寨沟藏民日常生活主要的食物。

2.在“饮”方面,九寨沟藏民喜好青稞酒、酥油茶、酸奶等饮品。酥油茶是深受藏民喜爱的一种茶品,是在酥油之中添加些许花生仁和核桃仁,将其置入特殊的桶内,然后掺入一定量的清茶,反复捣击即可融合成酥油茶。在藏胞家中酥油茶是必不可少的饮品,随时都可以看到酥油茶壶煨在火塘上,任何时候都可以品尝到又香又热的酥油茶。研究调查发现,酥油茶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香醇可口,具有一定提神、滋补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清茶,是用大茶或者砖茶放置在茶壶内进行熬煮,饮用过程中再适当添加些许盐。奶茶的制作方法大同小异,是利用清茶锅将牛奶或者羊奶煮沸,添加些许盐即成。藏民最喜欢喝的是青稞酒,因为颜色微黄,而且酸中带甜,素有“藏式啤酒”的美称,青稞酒是藏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料,同时也是招待宾朋的必备饮品。根据对藏族习俗进行观察,一般是客人来到家里,豪爽而又热情的藏民端起青稞酒壶,连斟三碗以此敬献宾朋好友。其中前两碗酒客人可以估摸自己的酒量,可以喝完也可以剩余,但是绝对不可一点也不喝。到最后一碗斟满则必须要一饮而尽,以表示对藏民的尊重。每当藏族同胞劝酒时,唱酒歌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歌词丰富,曲调优美。

总体而言,九寨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使九寨沟景区的旅游动机更加丰富多彩。因此,重点挖掘九寨沟藏族饮食文化的底蕴,提升九寨沟餐饮文化品牌,使饮食文化与餐饮旅游相融互动,从总体上培养九寨沟餐饮产品的特色,促进九寨沟文化旅游品味与层次的全面提升。

二、依托九寨沟藏族饮食文化开发景区餐饮产品的必要性

通过有关资料统计和笔者实地调查,在前往九寨沟途中,可在茂县,松潘等地用餐,餐饮条件尚可。早餐、晚餐等可以选择在所宿宾馆食用,就餐条件有限。当地比较特色的餐饮以牛羊熏烤肉为主,饮品包括青稞酒、酥油茶以及酸奶等。景区参观游览结束后,沟外就餐的饭店多以经营川菜为主,厨师的水平有限,饭菜质量也一般。而在九寨沟景区内,最初有一些餐厅向游客对外开放,但随着“沟内游,沟外住”政策的实施,景区内餐厅被拆除重建,目前的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是2003年投入使用,是功能性比较集中的综合性旅游服务中心,共有3010个餐位,提供自助式快餐,是九寨沟景区内唯一可供游客就餐的餐厅。就饭菜质量与用餐环境而言比较不错,然而旅游风景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消费选择有限,易形成自然垄断。垄断一旦形成,必将产生不合理的价格。

1.促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作为当代的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现象,旅游既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更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旅游业是根据旅游者生活方式的特点,通过满足旅游者的需要,适应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以文化传播的形式取得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一种服务行业。因此,游客在享受旅游产品过程中,根本上可以解读为是购买、消费以及享受文化的一种过程。九寨沟藏民俗最深层次的文化价值注重的是对文化传统的一种传承和延续,从而为藏民族文化不断推进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动力。众所周知,九寨沟的藏民俗文化与九寨沟藏族群众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它深深扎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藏族群众之中。我们保护和发展民俗文化需要往深层次对民俗文化进行挖掘,并且要结合国际化的旅游发展形势进行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增加九寨沟旅游的品位和内涵,使得九寨沟文化旅游产品在饱含地方民族特色的前提下,更能彰显出高原民族所特有的、内在的民族精神。

2.满足游客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

1984年,“藏在深闺人未知”的九寨沟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宝贵的“世界自然遗产”,1997年又被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此外,还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一个旅游胜地,同时拥有这三个桂冠,不仅在中国,大概在全球也很难找到第二处。九寨沟旅游景区在过去发展的历程中,主要是依靠比较特殊的自然资源,从而发展最为传统的观光旅游,实际上独居于此的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造成过于单一的观光型旅游,整体上而言不利于九寨沟旅游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国际旅游行业开始注重多产业互相融合,不断对旅游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在此情况下,九寨沟旅游产品过于单一和老化的情况形成明显对比,存在极其严重的旅游营销产品后续发展力度不足的情况。除此之外,随着景区交通的不断完善,自驾游等旅游方式的兴起,游客们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开始更多地关注传统民族文化,然而九寨沟景区却欠缺特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换言之,也即是世界遗产地的深层次文化内涵还未向世人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也很有限,游客满意度较低,特别是文化旅游人员。同时,旅游景区的餐饮也是景区的重要配套服务设施,也是景区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旅游景区餐饮产品质量较低,一方面会对游客旅游体验造成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侧面也反映了旅游景区的质量。所以,必须要改进和提升旅游景区的餐饮质量。

3.满足游客多方位的享受

现阶段,九寨沟旅游存在“沟内游,沟外住”的旅游模式,这种模式限制了游客无论是餐饮、购物,还是住宿、娱乐等方面,其体验到的民俗风情实际上和自然风光环境相差甚远,民俗风情的特色未得到体现。调查发现,最能吸引游客的依然是美丽的自然风光,大多数游客们认为自然风光要比藏族风情更具有吸引力。分析原因不难发现,一方面是因为九寨沟自然风光过于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游客绝大部分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是现阶段当地因为欠缺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策略而造旅游资源的衰竭。所以,必须要注重满足游客的多方位的享受,在对九寨沟的“人间仙境”进行宣传的同时,对具有九寨沟特色与藏族风味食品进行开发和创新。

三、九寨沟景区餐饮产品开发路径

按照调查分析,九寨沟的游客对于饮食需求偏向于具有地方特色的川味自助餐,注重的是营养健康、卫生安全,其次才是味道、便捷。除此之外,当地特色小吃也具有非常大的需求量。因此可以得知,九寨沟餐饮的最具核心吸引力在于,一是营养均衡而且方便快捷的自助餐;二是具有地特色的小吃。可以在餐饮中适当添加藏族特色菜品,并且把藏民族文化内涵融入到餐厅环境布置、器物摆设以及服装等,从而既体现了藏族文化,又增加了人文内涵,提升九寨沟餐饮的核心竞争力。

1.旅游餐饮产品要实现特色化

从旅游文化的视角分析,具有当地特色、历史文化特点的地方餐饮是属于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可以吸引海内外游客到访,因此对旅游餐饮产品进行深层次开发,对特色餐饮产品进行挖掘、利用以及保护,积极树立起旅游文化的品牌形象,促进旅游发展的生存空间及市场份额,增强旅游吸引力的同时推动旅游发展。所以,针对于这个原则,九寨沟旅游餐饮产品可以从沟内和沟外两个层面进行打造。

(1)在九寨沟景区内诺日朗服务中心内,主要销售风味营养的自助餐,以川菜口味为主,并突出藏族特色。根据平衡膳食宝塔的相关建议,以正常成人一天所需食物种类及摄入量为前提,适当添加九寨沟当地土特原材料,比如牦牛肉、冷水鱼、青稞以及荞麦等。饮品主推青稞酒、沙棘、青稞茶、荞麦茶、酥油茶、红景天麦冬饮料等。

(2)在九寨沟景区外,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带,可以以藏文化体验、安多风情体验等为宣传切入点,把九寨美食、民居以及民族风情等和乡村旅游带结合在一起。民俗旅游村寨要具备当地的乡土气息,比如寨标、寨门等,可以让游客到访时自由走访农家、或住或吃,或干农家活,也可以亲自熏烤肉、做青稞酒,掌勺做糌粑等。“民以食为天”,精神的回归当首先是本性的回归。核桃花、刺笼苞、火烧馍、荞面饼、洋芋糌粑、山野菌煲、农家腊肉、高原牦牛肉、手抓羊肉......佐以青稞酒、酥油茶、酸菜汤,保你满口生津、一饱口福。

除此之外,可以开发规划九寨沟特色餐饮和少数民族美食相互结合的美食街,具体可以规划成三个层次,包括大众型小吃街、中等档次美食街以及高档次美食街。扩建现有的九寨沟民俗风情园,把当地民俗文化融入到风情园中,汇集藏族歌舞的精华所在,同时还可以在此品尝到藏族特色的食品。

2.就餐环境

随着旅游景区餐饮行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加,其设计特色逐渐成为影响旅游景区餐饮行业的重要因素,因此,九寨沟景区除餐饮产品本身需要创新和改进之外,对就餐环境的打造同样重要。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建筑形式民族化。民族特色的民居建筑,一方面能引起游客的注意力,促使其到访参观;另一方面,是民俗风情的重要体现。所以可以着重考虑对就餐及住宿的宾馆饭店进行民族特色住宿建筑形式的打造。

(2)内部设施现代化。尽管游客对于异质文化非常感兴趣,但是长时间将其置身其中势必会感到疑虑不安,特别是游客的就餐及住宿场所。要确保求异心理和现代化设施结合在一起。

(3)装饰风格乡土化。保证和建筑形式民族化相结合,房间内部的装饰风格要具备乡土化特征,二者形式上要配套,使得游客在用餐及住宿的过程中体验到浓浓的乡土气息,增强生活情趣。

四、结语

九寨沟景区经过多年的旅游发展,除在国内外获得了较高知名度外,在旅游产品层面暴露出缺乏长足吸引力和影响力等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旅游产品缺少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本文通过调查和研究总结出,九寨沟景区可以利用对当地特色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特别是以藏族传统饮食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尤其要给予足够重视,大力开发具有九寨沟特色和藏族风味的餐饮食品,以此来创新和提升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饱满度,满足游客对餐饮产品深层次的需要,获得持久的美誉度和号召力。

参考文献:

[1]陈祖明,袁静涛等.九寨沟旅游景区风味营养自助餐设计研究[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22-24.

[2]陈祖明,李想等.九寨沟旅游景区餐饮市场调查分析[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33-35.

篇9

游客朋友们,进入九寨沟,你们就是沟内1000多名藏族同胞最尊贵的客人,就是九寨沟童话世界里的一公主和王子,希望你们在沟内玩得开心、玩的温馨、玩的尽兴。

游客朋友们,九寨沟是中国惟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桂冠的自然风景名胜区。它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是境内的九寨沟县中南部,在岷山山脉南段尕尔纳峰北麓,属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的一条支沟。九寨沟因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沟景色秀丽奇艳、世所罕见,在现代社会中还能保持如此完美神奇的天然梦幻景象,这与九寨沟藏族同胞所信奉的藏传佛都中的苯波教有很大的关系。藏族人信奉神灵,他们认为九寨沟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是神灵所恩赐,所以我们尊重九寨沟人民的风俗就是对九寨沟的最大尊重,也是对九寨沟藏族人民的最大尊重。我们相信您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能做到不在沟内吸烟、不乱丢垃圾、不投食喂鱼、不攀树摘花。在这里我代表九寨沟人感谢你们的合作和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九寨沟保护区总面积720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600平方公里,保护缓冲区为110平方公里,旅游开放区为140平方公里。以诺日朗为中心,由树正沟、日则沟和则渣洼沟组成,我们现在正在走的这条沟叫树正沟,长14公里,其他两条沟,则渣洼沟长18公里,日则沟长17公里。景区单程49公里。

我们到达的下一个景点是进沟的第一个藏寨--荷叶寨,是九寨沟内繁华的村寨之一,村寨中的藏民一改过去游牧和农垦的生活方式,定居在寨中,原有的古老木结构的房屋现在都成了家庭旅舍,他们随时用香喷喷的酥油茶、甘甜的青稞酒热情款待每位慕名而来九寨沟的远方贵客,这也是由于政府保护九寨沟要求他们退耕还林而为他们寻求的一条谋生之路,这样类似的情况还有树正寨和则渣洼寨。荷叶寨的后边有一棵百年巨松,孑然独立,苍劲伟岸,那便是迎客松,传说是萨尔当年来九寨沟降妖除害时,曾变成一只雄鹰搏斗,这棵孤松就是他追捕妖魔自天空飞过时扇动翅膀而留下的标志,我们现在到了荷叶寨。

篇10

这两只青蛙中,往西的那只曾听到路人说,在很远很远的西方,有一个地方叫九寨沟,那里风景优美,堪称人间仙境。所以,这次它要亲眼去看看九寨沟……

它不停地走,走了有些日子,来到了一座大山前,只见山高林密,水流潺潺,不时有美丽的鸟儿飞过。青蛙暗想:这地方好美,莫非就是九寨沟吗?它于是向上爬。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它看到一只乌鸦,便问道:“乌鸦姐姐,这就是九寨沟吧?”“九寨沟,哈哈哈哈,九寨沟在西北方向呢,这可是道教名山——武当山呀!难道你不知道吗!”“不知道,谢谢乌鸦姐姐的指点。”说罢,青蛙迅速下山,往西北方向而去……

走啊走啊,大概有两月有余,青蛙渐渐地累了,但九寨沟好像遥遥无期。这时,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横在了面前,青蛙正感到为难之时,恰巧有一只游轮开来,青蛙纵身一跃,跳到了游轮上。只听到里面的人说:我们这次的终点是九寨沟……青蛙一听到“九寨沟”三个字,差点蹦了起来。哈哈,我这次可要免费旅行了。

篇11

一、民族文化旅游概念

什么是民族文化旅游,中文文献中不同的学者用了 “民族村寨旅游”、“民族旅游”、“民族地区旅游”等相关概念来表述。罗永常(罗永常 2003)用了民族村寨旅游,认为以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为旅游目的地,以目的地的人文事象和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异质文化,追求纯朴洁净,满足 “求新、求异、求乐、求知”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称为民族文化旅游。李天翼(李天翼 2011)也用了民族村寨旅游,认为民族文化旅游是对民族村寨社区进行自然与文化参观访问的活动。他强调异文化体验是民族文化旅游的核心。2012年,李忠斌和文晓国(李忠斌,文晓国 2012)从理论上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提出对民族文化旅游概念的新认识。他们认为,民族文化旅游是不同的民族旅游者以某一民族聚居区域为旅游目的地,以该民族文化为内核,以经济、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全面了解该民族文化特质及生产、生活状况为目的一种参与、体验活动。在界定“民族旅游”的概念和内涵时,两位学者强调:民族文化旅游不应该理解为是主体民族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旅游,这个概念偏窄并具有误导性;不能解释多民族国家内不同民族间或国与国之间不同民族间的旅游性;容易给人一种主题民族和其他民族是从属关系的错觉。

以上学者对民族文化旅游概念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民族文化旅游是一种以体验为主的旅游活动;吸引旅游者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是当地的自然风光及与自身文化有差异的地方特色人文事象;体验地方的特色文化是整个旅游活动的核心。

从概念理解上来说,九寨沟的旅游就是一种民族文化旅游。九寨沟地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景区内因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为“九寨沟”。景区内及周边主要生活的是安多藏族、白马藏族,同时还有汉族、羌族、回族等其他民族。旅游者在欣赏九寨沟独特自然风光的同时,体验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在近40年的旅游发展历程中,就景区管理、保护、科研、营销、信息化等诸多领域与国际接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走在其他自然遗产地或景区的前列,但从民族文化旅游的角度来看,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如何看待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

二、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概述

在以九寨沟为研究对象的文献中,学者主要关注的问题包括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情况、旅游带来的文化变迁、当地人和游客对民族文化原真性感知和满意度调查等方面。

1、关于社区参与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

田世政和杨桂华(田世政,杨桂华 2012)较全面细致地总结和分析了九寨沟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演进过程。把九寨沟30年发展历程中,社区参与旅游的经历分成了四个阶段:自发式参与(1984-1991)、合作式参与(1992-1998)、依附式参与(1999-2005)到融入式参与(2006至今)。他们分析到,在这个演进过程中,作为文化载体和景区主人的社区没有因景区成立而被迁移或隔离; 社区的资源权益以集体林权参与门票收益分配的形式得以实现;景区与社区以股份制公司的形式实现经营项目合作;就业机会同享;最后形成了“景社一体”的社区参与模式。在这种参与模式下,社区居民的总收入水平比以前提高,参与面得以扩大,受益更趋公平,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增强,下一代的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最终也促进了景区环境资源的保护。

但是,“景社一体”的社区参与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目前社区参与主要停留在经济参与层面,参与建议和决策的比例低;社区经济收益分配与景区发展不同步;社区经济参与缺乏有效保障机制,社区权益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田世政,杨桂华 2012)。随着九寨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种参与模式已表现出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李刚 2012)。

尽管有不足之处,从管理学或经济学的角度,有学者认为九寨沟社区参与旅游的经验在实践上有创新、理论上有突破[2],是一种有效而成功的案例[3]。因此,结合九寨沟的经验,也给其他类似的遗产型景区发展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留驻与外迁结合,社区外迁遵循引导与自愿原则; 将景区内社区的行政管辖权授予景区管理机构; 保障社区林权参与景区资源性收益分配; 培育社区企业参与景区特许经营权竞争; 推动社区参与景区管理与决策(田世政,杨桂华 2012)。

2、旅游者和当地人对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的认知

1998年,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的张捷(张捷 1998)教授,对九寨沟和江苏吴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比较,基于游客态度调查结果分析指出,由于九寨沟自然风光优异品位吸引住了游客的大部分注意力及当地旅游发展忽视了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尽管九寨沟藏族民俗风情比吴文化有特色,整体上游客认为九寨沟自然风景比藏族风情更为重要。而江苏无锡的吴文化虽然不如九寨沟的民族文化有特色,而且与主流文化差异性小,但是江苏吴文化的历史传统及民俗等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当然效果也就更明显。

十多年后,匡翼云(匡翼云 2011)也就国内游客对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满意度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得出的结论也是:旅游者对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整体满意度均值不高,为51.82;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作者分析原因可能是:1)九寨沟长期在对外营销的时候重自然风光宣传,而忽略了民族特色文化的宣传;2)景区利益相关者满足于当前以自然观光为主的游客的量,缺乏长远利益考虑,放松了对民族文化建设的投入,导致游客满意度低。

2004年,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刘婕等(刘婕 2004)就景区住房样式、语言、文字、饮食、服饰、宗教、经济等代表九寨沟文化多样性的7个方面对九寨沟的当地居民、管理者和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指出旅游对九寨沟的文化多样性影响很大。建议通过保护九寨沟藏文化的生存环境、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建设民族风情区为途径保护九寨沟的文化多样性,从而实现九寨沟旅游的真正可持续发展。他们强调,九寨沟文化多样性保护应该采取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办法,把旅游开发对当地文化多样性的消极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李娜等(李娜,许从宝,梁玥琳 2011)以九寨沟的树正寨为案列,用问卷和实地访谈的方式,分析了居民和游客对藏寨建筑景观特色变迁的感知,发现居民和游客对村寨建筑景观特色都没有清晰的认识。他们认为民居的变迁本身离不开作为主人的少数民族社区居民的主观认识和客观改造。建议民族旅游地传统文化的保护,首先认清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精华所在,并让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和管理来增强居民的自我认同和主人意识,从而才能激发当地居民对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性。

3、针对游客体验最多的九寨沟民族歌舞表演的研究

卢天玲(卢天玲 2007)就当地人对九寨沟民族歌舞演艺的真实性感知进行了调查,发现在经济因素和文化认同两个关键因素的影响下,当地居民对歌舞表演真实性认知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中青年受旅游经济的影响,将经济因素作为真实性评判的首要依据,而文化认同次之;老年人超越了利益关系,将他们对九寨沟传统文化的认同作为了判定表演真实性的标准。

杜娟(杜娟 2011)运用了人类学的文化自觉和“他者”构建理论,研究了九寨沟民族歌舞表演的变迁。认为在外来文化力量的影响下,特定区域的人们不会被动、消极地接受一种文化,而是做出了主动的适应和调整,不断地与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渗透,形成新的文化,在这个文化变迁的过程中,政治和经济因素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阳宁东(阳宁东 2012)也以九寨沟藏羌文艺演出为例,研究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演进的互动关系:认为旅游发展演进为民族文化的复制、再造、建构、消解等现象提供了平台;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演进过程中重新生成,同时被价值化、功能转移,促进了地方旅游的发展和演进。在两者互动的过程中,民族文化实现了传承与变迁。

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从不同的视角讨论和分析了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三、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拥有优质的自然风光,九寨沟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却任重而道远。随着旅游快速发展,九寨沟管理局协同景区社区居民,意识到了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和旅游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本土文化正在发生着变化。但是,面对着大众观光型旅游带来的压力,大量的精力、才力和物力必须投入到景区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接待和旅游设施完善等方面,相对来说,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利用和保护传承方面投入较少,也缺乏经验和专业团队。这就导致了学者们分析的九寨沟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

总的来说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切入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具体建议。归纳来说,九寨沟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由于九寨沟旅游发展过程中重自然、轻人文,本土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深度挖掘和系统开发利用,导致旅游者对九寨沟目前的民族文化体验活动满意度不高。因此,学者提出深度挖掘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及本土知识,对丰富和提升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内涵、有效解决景区生态环境压力,实现九寨沟旅游的真正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4]。二、虽然九寨沟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方面有自己成功的做法,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景区旅游的飞速发展,目前的参与模式表现出不能满足当前社区发展的需要;提高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程度和参与的形式多样化,都是目前需要解决的紧迫的问题。三、在推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同时如何权衡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如何让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良性互动,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传承,是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四、面对旅游外来文化冲击和旅游经济利益的驱动,如何正确引导作为文化主体的社区居民意识到本土文化重要性,并主动担起传承和保护本土文化的责任,是实现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课题。

参考文献:

杜娟 (2011). "论“文化自觉”与“他者”的构建—以九寨沟藏族歌舞的嬗变过程为例."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82-84.

匡翼云 (2011). "民族文化旅游国内游客满意度实证研究—以九寨沟为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2): 279-284.

李刚 (2012).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社区参与互动模式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李娜,许从宝,梁玥琳 (2011). "旅游驱动的少数民族建筑景观变迁研究---以九寨沟为例." 华中建筑 11: 129-131.

李天翼 (2011). "镇山村“家庭主导型”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成因分析 " 安徽农业科学 39: 10539-10541.

李忠斌,文晓国 (2012). "对民族旅游概念的再认识." 广西民族研究(4): 177-184.

刘婕, 曾. 蔡红霞,郭海燕,李正洁,曾宗永 (2004). "九寨沟旅游开发对安多藏民族文化的影响." 资源科学 26: 57-64.

刘志扬,更登磋 (2012). "民族旅游及其麦当劳化:白马藏族村寨旅游的个案研究." 文化遗产 4: 53-61.

卢天玲 (2007). "社区居民对九寨沟民族歌舞表演的真实性认知." 旅游学刊22(10): 89-94.

罗永常 (2003).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23: 102-107.

田世政,杨桂华 (2012). "社区参与的自然遗产型景区旅游发展模式—以九寨沟为案例的研究及建议." 经济管理34: 107-117.

阳宁东 (2012). "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演进互动研究—以九寨沟旅游表演为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4: 141-144.

张捷 ( 1998). "区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研究—九寨沟藏族民俗文化与江苏吴文化民俗旅游资源比较研究之二." 人文地理13: 59-62.

c

[1]黎永泰:《关于九寨沟文化构成及文化开发的几点看法》九寨沟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2006年5月。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