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家长对孩子说的话

家长对孩子说的话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7-25 13:27:5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家长对孩子说的话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篇1

揍死你

很不幸,如今仍有相当多的父母用打骂的手段来管教孩子。打骂孩子的时候,气愤至极的父母还常说这样一句话:“揍死你!”

“揍死你”这一类空洞的话,只会降低父母的威信,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因为当他说这句话时,表明他再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了。由于这说的仅仅是一句“大话”,根本无法兑现(父母也不准备去兑现),孩子并不会因此而停止他的活动。

有时我们发现孩子使我们越来越气,直到非惩罚他们不可。他们所有的行为确实促使我们想揍他们,这种挑衅的行为就是他们的目的,如果我们真的揍了他们,就中了他们的计策,帮助孩子达到了他们的报复目的。孩子在内心里说,你虽然把我打疼了,但是你生气了,我感到满足。

打骂孩子的父母是最无能的父母。如果你不喜欢打骂孩子,只是一时气愤难以忍耐,那么打骂将宣告你的失败。如果你就是喜欢打骂孩子,那么你就是一名需要治疗的病人。

他有个尿床的毛病

一位母亲跟人闲谈,话提扯到孩子身上时,“他有个尿床的毛病……”话刚出口,一旁的小男孩羞红了脸,露出怨恨的表情。

尿床这类生理缺陷,属于“难言之隐”,孩子对此特别敏感,父母一般情况下不该向他人提及。这位母亲的话,也许是在无意中说出的,但孩子却误以为母亲在当众出他的丑呢。

孩子尿床,是因为脑子里负责控制排尿的神经尚未发育周全,一般情况下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就会消失。虽然此事不算什么大毛病,但孩子的心理负担却很重,他会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是个“废人”,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缺乏与人交往的勇气。因此如果孩子尿床,父母不必大惊小怪,只需勤洗床单就可以了。同时需要牢记:不要对孩子有任何埋怨的言辞,更不要将此事到处宣扬。你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会终生感激你的。

有这样一段小故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兔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嘲笑我。我心里清楚,对别人来说我的模样令人厌恶:一副畸形难看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同学们问我:“你嘴巴怎么会变得这样?”我撒谎说小时候摔了一跤,被地上的碎玻璃割破了嘴巴。我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我生来就是兔唇要好受点。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没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

二年级时,我进了伦纳德夫人的班级。伦纳德夫人很胖、很美、温馨可爱。她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一个很不一般的缘故。

我们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耳语测验”。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边的耳朵,然后老师在讲台上轻轻说一句,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出来。可我的左耳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把这事说出来,因为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的。

不过我有办法对付这种测验。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我就发现没人看你是否真正捂住了耳朵,他们只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我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这次,和往常一样,我又是最后一个。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做得挺好。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了右耳。然后,悄悄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我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这位很胖、很美、温馨可爱的老师轻轻说道:“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你真笨

什么叫笨?学东西慢就叫笨。一学就会那叫聪明,不聪明的就是笨。在动作上,不灵巧的叫做笨,迟缓的叫做笨。

如此说来,新生儿是最笨的,他什么都不会,连吃都不会,也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为什么我们不说他笨。

原来笨是人为规定的概念,是同别人比出来的。别人都会走路了,而你还不会走,那是你笨手笨脚;别人都会说话了,而你还不会说,那是你笨嘴拙舌。为什么别的同学考试全对,而你总是做错题?还是你笨吧!

懂事的孩子最怕别人说他笨,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出错,学东西这么费劲。也许,多年之后他能证明自己不笨,可当时心里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你真笨!”这三个字从自己父母口中说出来,孩子心里有多么难受!他想说:“实在对不起,我怎么这么笨呢?”

为人父母者,不知是否听人说过这三个字,或者在心里对自己说过这三个字,如果你知道这三个字的份量,怎么忍心对自己的孩子说呢?

他打了你,你怎么不去打他

如今社会进入了竞争时代,孩子的父母也与时俱进,不再讲究“温良恭俭让”了。孩子在外面和小朋友打架,回家后不免向父母诉说一番,有的父母就问:“他打你没有?”

“打了。”

“他打了你,你怎么不去打他?”

父母把敢不敢与人对打看作孩子有没有竞争意识了。现实教育人们,太老实了容易受人欺负,就得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反正不能吃亏!

照这样的逻辑引申下去可就不妙了:别人打你,你就打别人;别人不讲理,你敢不讲理;别人偷你自行车,你就偷别人自行车;别人腐败,你就腐败……

这是什么样的社会?这是什么样的未来?你就准备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你准备让孩子变成一个“占便宜没够、吃亏难爱”的人?

妈妈求求你了

教育学家克劳蒂娅认为:从小到大,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有连续性的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会受到上一代的极大影响,往往将父母用于我们身上的一套,纹丝不动地用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奖惩便是一项传统的工具。

先说惩。传统教育中讲究“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已被现代文明和公众舆论所抛弃。国家法律也不允许父母再打骂孩子。

再说奖。现在父母一般用奖励的办法来教育孩子,为了让孩子安静一会儿,妈妈常说:“别说话,一会儿给你买冰淇淋。”这种方法也许当时有效,用多了就会失灵。

其实孩子不需要贿赂,不需要用交换的方式使自己变成一个好孩子。从本性上讲他们自己是要做好孩子的,孩子的好行为产生于他们自己的意愿。孩子只有在自觉的情况下,才能成为原则的遵守者。纪律约束应当建立在相互尊重及合作的基础上。如果他们知道大人是尊重他们的,他们就会接受大人的领导和指导。

最怕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奖励不管用,惩罚不能使。孩子识破了大人的一切动机,软硬不吃。父母恐怕就只好说:“妈妈求你了!”

但是就连这句话也不能说,因为说了这话就意味着父母缴械投降,孩子会从内心里更加蔑视你,纪律约束的基础就土崩瓦解了。

你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父母教育失败,孩子离家出走的事件屡有发生。许多情况下,孩子是被父母的话逼出家门的。

冲突爆发时,父母与子女双方都摆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有些父母利用孩子依赖性强的特点,动辄就用抛开不管一类话来恐吓孩子,发泄自己对孩子的不满。不少任性要强的孩子,因为忍受不了父母的嘲弄逼迫而离家出走。

“你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父母说出这句最后通牒式的话来,想逼迫孩子就范。当然这话并不是当真的,只不过想以它来结束这场口舌之争。

但是孩子没法应对。他当然不想离家出走,可一旦就此低头,便会显出自己的软弱,难道就这样屈辱地留在家里?那还有什么自尊可言?

他当然要逞一回英雄。“走就走!”就这样真的离家出走了。

因此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不应该用这句话来要挟子女,迫其改过。孩子有错,应该明确指出,即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也应该让他感受到父母的慈爱和深情的关切,从而产生自强、自信、向上的力量。否则,即使孩子一时屈服了,也于事无补。

再哭,让狼把你叼走

大约是“狼来了”的故事广为人知的缘故吧,有些父母至今还拿“狼”这张王牌来恐吓孩子。诸如此类的话还有“再不听话,把你送给要饭的”、“让公安局来抓你”、“让大夫来给你打针”等等。如此去恐吓孩子,会给他的身心健康带来许多不良影响。

婴幼儿正处在身体机能迅速发展的时期,恐吓会给孩子的精神带来压力,加剧内心冲突,使其兴奋和抑制失去平衡。长此以往,大脑皮质对皮下中枢的调节能力降低,植物性神经和内分泌失调,内脏功能紊乱,容易诱发消化系统的疾病。

恐吓还不利于儿童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父母若常用鬼、神、狼等恐吓孩子,可能会使他建立一条条件反射,对同类事物产生惧怕感,造成胆小、怯懦、软弱的个性品质。有的孩子常常夜里哭闹,也与此有关。

恐吓使孩子产生错误概念而不容忽视。在他眼中,狼、要饭的、公安局、大夫等概念都与恐惧相连,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纠正过来。

因此父母不能为图省事而胡乱吓唬孩子。

我没本事

“我没本事……”是一些混得不好的父母的口头禅。他们在和孩子交谈时把自卑感表露无遗,这样做是不妥当的。被自卑感“传染”的孩子,会认为“爸爸没本事,我又能怎样?”

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孩子的自卑感是由家长诱发的。父母如果能坚定自信、乐观向上,那么,孩子对未来也是充满信心的。

孩子的眼光常常会追逐社会现象,比如我们看到社会上有些人有特权,而自己的父母没有;有些人神通广大,而自己的父母却安守本分,便会对父母提出许多疑问。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用“我没本事”来开始你们之间的谈话。你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贬恶扬善,指引孩子踏上坚实的成才之路。

第38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得主安金鹏,出身于河北武清县一个贫苦家民的家庭,他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为了供他上学,母亲卖了家里的毛驴,又四处借债为他攒足了学费。为了不让他饿肚子,母亲每个月都步行十多里路去批发一口袋方便面渣给他送去,他用的数学草稿纸也是母亲从印刷厂要来的废纸。他是天津一中惟一连素菜也吃不起的学生,是惟一没用过肥皂的学生,衣服上打满了补丁。

但是他从来没有自卑过,因为他觉得母亲是一位从不向苦难和厄运低头的英雄。

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这句话多属于玩笑话,却也是不能随便乱说的。

除了父母亲,孩子的姨妈、姑妈之类的亲戚最爱开这种玩笑了。“我好还是你妈妈好?”她们常用这话逗孩子。

孩子不懂,如实回答了,招来一顿奚落,“我都给你买吃的了,还是你妈妈好?”

孩子想想也是,她给我买吃的了,这是事实;妈妈好,这也是事实。怎么回答?还是不会。

篇2

2、孩子,你是最棒的,你是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孩子,做每一件事都那么认真。

3、女儿,把名次看得淡些,淡些,再淡些,只要日日省思:我努力了吗?努力是最美丽的,学会努力做事把!淡视结果!

4、通过老师的培养和你个人的努力,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很高兴,希望你再接励,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将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5、好好学习,更加努力,上课认真听讲,听老师的话!

6、琦琦,爸爸妈妈想对你说:只要付出就有收获,我们希望你学习越来越好。加油吧!

7、爸爸、妈妈都不怎么会说话,这个你是知道的,在学习上我们不想给你太多太多的压力也不想给你讲太多太多的道理。我们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努力、在努力。尤其是在课堂上(无论哪一科)都要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按时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

8、在学校要听校领导和老师的话,在家不要乱跑,把老师留的作业写好,争取期末考试取得更好成绩。

9、我们不想你非得考第一,只希望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哪怕能进步一个名次,也是你努力的结果,我们也会高兴,宝贝女儿。

10、你的成绩比以前明显下降,望你找找原因,争取以后考出好的成绩,父母相信你是最棒的。加油……

11、在学习的道路上又避免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但我们希望你要敢于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一定要改掉你爱玩的坏习惯。希望你天天有改进,月月有进步。

12、兵兵,爸爸妈妈希望你努力学习,下次考试成绩再次进步。

13、你是爸爸妈妈的好宝宝,在家里也经常帮忙做事,就是学习不够认真,不用心做作业,老想着玩和看电视,希望你在新的一年里能把坏习惯改掉,那你肯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努力加油!

14、相信你也会努力,好好的学习,相信你是最棒的,下次争取进入前60名吧!

15、亲爱的女儿您好!爸爸妈妈想对你说:你上学辛苦了,你要知道通过这次考试,知道了那门功课差劲,在以后的时间里,怎么努力学习,爸爸妈妈相信你能学习好,也知道你是一位很上进的好同学,一定能和老师、同学们搞好关系。在下次考试中一定用最好的成绩回报老师对你真心辅导的那份苦心,爸爸妈妈更希望你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在班里,学校名列前茅,将来为国家做一名有用的人才。孩子,努力吧!老师、同学、家人,都在你背后为你加油呢!

16、你与同学们相处愉快,爱劳动,讲卫生,爱护环境,诚实勇敢,意志坚强,坚持做好两操,学习认真主动,积极思考,有时还会大胆发言,课堂练习独立完成,思维开阔,知识面广,老希望你继续努力,早日成才!

17、努力、努力、再努力。 孩子,你是最棒的: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18、乐于助人,待人友善。能尽量帮干家务,吃穿不追求名牌,不与他人攀比。一直受到老师的表扬,做事追求尽善尽美。认真学习,爱好广泛,德智体方面都全面发展。希望她以后能再接再厉,保持良好的品质和品德,充满斗志,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为国家作贡献。

19、孩子,我知道这次考试没有考好,但不要灰心,只要坚持不懈,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的。但是你要肯下功夫,不能一心只想玩,要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我相信下次考试你一定能进步的。

20、从小就淘气的你,随着时间的迁移尤其是上了初中以来,学会了孝敬长辈长辈,关心和帮助他人;喜欢运动的你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都会有你健康俊朗的身影;天赋的抽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及敏捷思考能力,使你的数学始终在班里遥遥领先,被同学们誉为“数学王子”。父母殷切希望你能继续发扬优点,在今后的前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21、宝贝女儿你在我们心里是最棒的。爸爸妈妈希望你以后的学习成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宝贝女儿:加油:加油……

22、转眼,你是七年级的中学生了,妈妈对你的帮助越来越少了,我更觉得你是我的好朋友,甚至是老师了,

23、你劳动时总那么勤快,同学间的小事,你常常忍让。你发现没有,只要努力一下,你的字就可以写得漂亮,让脑子多思考一下问题,你就可以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若今后让在学习上多花点时间,认真完成各项作业,就更好了。

24、希望你认真学习,孩子你不是最笨的,遇到问题多次思考,我们相信你是最棒的。

25、孩子:爸爸想对你说:“你是父母的骄傲,你是懂事的孩子,希望你全面发展。

26、孩子,期中考试玩了,成绩还可以,但你还要更加努力勤奋刻苦,把成绩提高上来。

27、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你要学会自强、自立,认真读书,不要让老师和我们失望,在学校里不要和别人打架,要尊重老师,不要惹老师生气,不要让我们和老师操心,好好学习呀!

28、好女儿,半年的学校生活,爸爸妈妈发现你进步了很多,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甚至于文明礼貌上,都长大了,进步上很多,我们感到十分欣慰,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培养,感谢学校的热情教育,我们做家长的一定会尽力配合学校和老师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再次感谢!

29、我希望你在学校刻苦学习,考一个老师和家长都满意的成绩,另外,在学校要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做一个优秀的好学生。

30、在读初中三年中,由于学校的校风、环境、师资力量等方面优良,致使该同学好学向上,品德优良;在老师耐心教导下,学习成绩也有了不小的进步,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提高,为该同学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1、一直以来也许是爸妈的时间有限对你的关爱不够,你一直不受关注的学习成绩总是让我们担心可是经过这次的期中考试我们发现你并不笨,只要努力就没有你做不到的,希望你今后在老师的关注,爸妈的关爱下学习成绩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32、你是一个很乖,很听话的男孩,见了叔叔、阿姨能主动地打招呼;在家帮助妈妈切菜、拖地、做家务。但是你要是每天早上能自己穿衣服,平时妈妈批评你时,不要生气;不要大声地和爸爸妈妈说话,取得好成绩时不能骄傲,你就是最棒的男孩了。

33、儿子在学校一定要听老师的话,认真学习,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希望你好好学习!

34、妈妈希望你能够塌下心来好好学习,进你最大的努力,取得最优异的成绩,让妈妈对你满意,以你为荣。

35、你是一个很可爱听话的小姑娘,性格独立,做事踏实,有较强的责任心,热爱生活,乐于助人,拾金不昧。学习上也比较主动,课堂效率较高,书写工整美观,能自己管理自己,爸爸感到十分欣慰!

36、在初中短短三年生活学习,获益良多。 从不懂事小孩学会了独立生活,学会照顾自己,遇到困难能自己学会解决。从小个子变成高大的小伙子,较好的成长起来,身体也结实了。在学习上虽然不是名列前茅,但也用功努力能听老师的话,改正许多不良习惯。在家长心中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如果能更合理安排学习,抓紧时间,我相信会做到更好,我们更高兴。希望在人生新阶段里,努力,奋斗前进。我们相信会做到更好!

37、你是一个性格独立坚强的女孩子,与人相处懂得谦让,能热心助人有较好的音乐旋律感,爱劳动,讲究个人卫生,学习认真,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学习成绩优良,若在学习方面再花一点心思就更棒了!

38、杨凯,又一个新的熟悉的环境中,努力学习,快乐成长,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爸爸、妈妈相信你会做得更好,会令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的。加油吧!

39、在校呢?要听话懂事,用心的学,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要贪玩。

40、爸爸妈妈对你说争取更好的名次,增强体育锻炼,在校尊重老师,在家尊重长辈,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41、女儿,你是最棒的我相信你一定成功在以后的日子里成绩会更好,我希望你不要老看电视笨不是天生的,只要努力我知道你会努力的。加油。再加油!

42、徐峥我们希望你好好学习,在期末考试时能在进步同学中看到你的名字。

43、虽然平日你默默无闻,却看得出你样样要强,你用实际的行动证明,你无愧于班干部的称号,你用点滴汗水,浇灌着成功的花朵,你爱好写作、唱歌。你有助人为乐精神,但你还有不少缺点,同学们正以更高标准要求你。愿你扬长避短,我永远是你忠实的朋友,我会做你的有力支持者!

44、虽然你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有所进步,但也要养成成不骄败不馁的学习作风,自己对你的学习也做一下总结,把自己所不一会的给补回来,在以后学习中,也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45、这次的成绩有些下降了,但是我们都很高兴,你已经迈进初中阶段,我们都希望你能够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加油啊!

46、你是家庭的开心果,你活泼可爱,你懂得尊重父母,孝敬父母,你热爱劳动。不过,你学习不够勤奋,学习态度不够认真,作业不够仔细。(面试网 mian4.net)

47、亲爱的女儿,妈妈有女儿真幸福。

48、她是一个善良,文静,有爱心的女孩。她对人有礼貌,尊敬老人,懂得理解父母的辛苦,也懂得保护和教育弟弟妹妹。她的成绩虽然不太理想,但她对于学习是自觉的,努力的,用心的。她热爱自己的民族,常常因为一些国家时政新闻而感慨万分。她用自己的言行教育身边的人保护环境,爱护公物。

49、最后,我们相反,我们的要求你一定能做到:因为你是一个最棒的孩子!爸妈只想对你说:努力!努力!成功属于你!

50、玉龙,你这次考试进步很多,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争取期末考试,考出更好的成绩。

51、你是一个聪明机灵的小女孩,有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喜欢帮助老师做事情,热爱劳动,集体荣誉感强,语言表达能力好,热爱学校生活,有时能严格要求自己,还望能扬长避短,做个优秀的学生!

52、对你这次的成绩还满意,不过进步不大,不要对自己没有信心,要踏踏实实的学好吗?

53、你性情温和,言语不多,但你待人诚恳、礼貌,思想上进,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作为一名组长,能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工作认真负责,与同学关系融洽。愿你在平时更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加强能力的培养,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54、你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小姑娘,性格开朗又独立,有个人思想,也相当地倔强,对很多事情能够一笑置之,不会斤斤计较,有责任心,做事踏实,聪明机智,学习成绩优秀,希望在学校上课能积极举手,大胆发表个人意见,课堂练习完成得又快又好,老师希望你能积极地融入集体,快乐地在学校里生活!

55、孩子,你是我们心中的一颗骄傲。加油吧!争取期末考试中能够在全班进前十名。

56、你是一个聪明倔强的孩子,()上进心强,有一种不服输的倔强性格,诚实坚强,学习自觉主动,继续加油,争取更好的成绩!

57、你有礼貌,爱劳动,讲卫生。瞧,老师一连串数出你这么多优点,看来这学期你进步不少,爸爸妈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可是你有时仍贪玩,作业马虎,纪律松懈,也让我们失望。好孩子,你那么聪明,要是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学习上,谁也比不上你。努力吧,期待着你更大的进步!

58、孩子:妈妈想对你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希望你再接再厉,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考上名牌大学。

59、你要努力学习,争取在期末考试成绩更好更佳,努力吧!坚持就是胜利!

篇3

不打断地倾听

相比而言,我女儿更喜欢与我交流,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用女儿的话说就是:“爸爸不认真听我说。”静下心来,集中精神,耐心地听孩子说话,这是开始良好沟通的前提。在孩子说话期间,最好不要打断他,而应该用期待的眼神,欣赏性的语气词及鼓励性的肢体语言引导孩子说得更多,更深入。在孩子讲述完一件事情后,不要立刻做出反应,急于对孩子的话进行总结,而要对孩子话中涉及到的问题和事情与孩子一道进行思考,最好能激发起孩子表达的欲望,由他率先发表对事情和问题的见解和看法,如此一来,交流的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站在孩子的角度进行交流

很多家长都习惯于以自己的视角取代孩子的认知,诸如“你怎么这么淘气哪?”“你的脑子咋就不开窍呢?”“就知道哭,胆小的家伙!”等类话语便是如此。如果家长以这样的认知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话,便失去了产生共鸣所需的思想基础,孩子当然不愿意再和你交流下去了。家长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这个年龄段的人,明白他的淘气、不开窍、胆小都是正常的。

听出孩子没说的话

一些家长常常忽略了,即使是孩子,他也有自己的“心眼”,并不是每次都肯将心里话全盘抛出来的。孩子隐而未说的,往往比已经说出来的更重要。因此,在交流时,不仅要认真听,更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肢体语言、手势、声调、表情等,帮助自己准确揣摩、判断出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恰当地回应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尤其在没有确切判断出孩子的真实意图之前,不要简单、敷衍地对孩子说:“你好像很不开心。”“你有什么烦心事瞒着我吧。” 其实,孩子通过话语以及肢体语言不仅告诉你他很烦,而且也告诉你了他烦心的原因,你的回话会让孩子认为你根本没有认真听他说,因而不愿意再和你更深入地交流下去。正确的能够促使孩子与你更深交流下去的回话应该是这样的:

“你能给我举个例子吗?”

“看起来你真的不喜欢……”

“事情发生时,你是不是很担心?”

“听起来很有趣,你能说得更详细点吗?”

“这件事情对你很重要,对吧?”

说的技巧

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听出孩子隐而未说的话语,引导孩子谈论的更多,更深入,并不表明你认同和赞成孩子所说所做的一切,家长的责任就是要让孩子明白哪些言行是正确的,需要发扬的,哪些言行是不恰当的,不正确的,要避免、克服和改正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和孩子讲述这些道理时,一定要讲究说话的技巧。

篇4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知道孩子学习压力很大。有的家长东求西求,想从同事、朋友或专家那里获得一些灵丹妙药;有的家长买来很多减压的书籍,自己按部就班,照章办事,为的也是能够帮助孩子减压。这其中不乏一些有效的办法,但家长往往忽略了一点,其实“陪伴”就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法。

孩子离不开大大小小的考试,他们的压力源也多半来自对考试的焦虑。比如在考试前,由于担心考得不好,孩子可能就会有小小的情绪或者行为上的表现,比如面容沉闷,话少,饮食不多,精神不振等。家长往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束手无策,自己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告诉孩子,不要紧张,不要在意这次考试等,而智慧的家长会在捕捉到这些信息后,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地“陪伴”孩子顺利排解压力。

首先要主动接近孩子,陪孩子聊聊天。家长可以这样跟孩子说:孩子,今天在学校有什么新鲜的事没有?老爸老妈想听听。当家长一开口,孩子紧张、纠结的心情就会放松些。在引领孩子说给家长听之前,家长一定要做好准备认真地听。在孩子说话的过程中,家长尽量不要打断孩子的话,要耐心听,在听的过程中,要不时地有语言上或者肢体语言的反应,比如,点头,发出“嗯”、“哦”、“是啊”等应和的声音,并注意自己神态的专注。家长以这样的姿态听孩子讲,孩子会越讲越兴奋,在兴奋的同时,焦虑或者恐惧感会渐渐消褪。

再有就是和孩子互动起来。比如打打球,练练拳,甚至还可以把同事或者朋友们的一些积极正向的小事说给孩子听,然后征求孩子的意见,看看孩子有什么看法;或者可以就新闻中的热门话题跟孩子一起交流探讨,把孩子看作为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心理学上讲,说话本身就是一种减压的有效方法,是人类最自然的真实流露。孩子在说的过程中,处于神经兴奋状态,这种状态有助于消除焦虑或者恐惧。但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在孩子说的时候千万不要打击孩子,不要做过多或者不必要的评价,而要在孩子说的时候及时给予适当的肯定或赞扬。孩子内心的恐惧与不安一定会在家长的肯定或赞扬中不知不觉地消褪。

像这样积极地“陪伴”孩子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和孩子一起吃饭,参加朋友聚会,或者陪孩子去旅游,一起走一走。哪怕孩子下学,跟孩子打个招呼,都是一种很好的、简单易行的精神陪伴。有心的父母会利用与孩子见面的每个时刻,自然而然地发问,解惑,传道,陪伴孩子共同度过他们生命中那一个个独特而美好的阶段。孩子的压力减轻了,家长是不是也轻松许多了呢?如此,一个轻松、和谐、有爱的氛围便会在家中良性循环,一个开朗、健康、自信的孩子又被我们找回来了。

篇5

想要孩子说好,身边的人就要听好。当孩子回到家里见到父母,通常会把自己认为有趣的、稀奇的事儿说给父母听。这时父母应认真倾听孩子的讲述,并用一些神态和肢体语言让孩子感觉到你听得很投入。

如果父母正忙着无暇倾听,先温和地跟他商量:宝贝,妈妈正在忙,等会儿我们坐下来慢慢说,好吗?因为孩子在讲话前总是一腔热情,如果父母因为忙就不耐烦地拒绝的话,那么孩子会觉得很失望,说的欲望受到了压抑,久而久之,便会不想说。

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家庭成员的语言水平、文化修养,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兴趣,都对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成员如果说话粗俗、词汇贫乏,必然会从负面影响孩子。特别是和孩子接触最多的父母,一定要注意提高文化素养,注意语言美,使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典型。

家长与孩子说话时,要特别注意讲究说话的艺术,为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和孩子说话时要比较慢,口齿清楚,语调温和亲切。不可用严厉的语调对孩子说话,更不要恐吓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讲别人的坏话。家长对孩子说话,要多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少用消极的、禁止性语言;多用提问的方式,少用命令的方式。语言对孩子的行为有强化作用,对好的行为,父母要多讲、多鼓励。对不好的行为,要尽量避免去强化它,最好是少议论,或是从其他角度,从积极方面去讲。

锻炼胆量,充分肯定

全家人要一起达成共识,引导孩子说话的兴趣,锻炼孩子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胆量。比如告诉孩子:大家都很喜欢你,想看你表演的节目哟!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孩子唱歌或朗诵短诗,或定期举行家庭表演会,也可以让孩子在亲友面前讲笑话、复述故事,或者和他人分享上一次旅游的经历等,以此训练孩子的胆量。

当孩子的口才训练有了提高和进步时,父母要第一时间对他们的努力进行表扬,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要鼓励孩子克服困难,这都可以让孩子获得继续说下去的信心、勇气和积极性。

细致、耐心地教导

篇6

【关键词】

家园 口语表达 方法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的掌握对幼儿智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又是整个幼儿语言训练的中心环节。因此,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营造温馨的家园环境,家长和幼儿园共同为幼儿创建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良好环境,对幼儿口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家长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宽松的说话环境

幼儿口语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家庭环境,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尽量做到:一是和孩子说话时要语速适中,口齿清楚,声调温和亲切。避免用严厉的声调对孩子说话,少用命令的方式叫孩子去做事等。二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讲普通话的环境,用规范化的语言来影响孩子。三是要充分利用广播和电视中的儿童节目,让孩子多模仿规范、优美的语言,使孩子增加词汇,丰富语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学会耐心听孩子说

由于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常常不能完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作为父母一定要耐心倾听孩子诉说,善于从孩子的只言片语中把握孩子的思想,理解孩子的意图,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说不明白而嫌孩子嗦,甚至严厉斥责孩子。有些家长,往往在孩子刚刚一开口说话,没等孩子把意思表达充分,就简单地用“啊”、“哦”去敷衍,或用“知道了”等方式去打断孩子的话。似乎孩子的话不值得认真对待,长此下去很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遏制孩子说话的积极性。

(三)创造机会多说话

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指导孩子看图书讲述、续编故事等。如图画中有谁?他们在干嘛?怎么了?这样不但启发孩子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记忆,还能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家长要多让孩子与小伙伴接触,让孩子之间多交流。家长可用聊天的方式引导孩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讲给大家听,从而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丰富日常生活知识

丰富的生活是孩子语言发展的源泉,家长应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积累语言经验。让孩子多观察各种事物,扩大孩子的眼界,为幼儿有话说提供了基础。如父母应利用带孩子外出活动的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周围事物,并轻松自由地与孩子交流所见所闻。长此以往,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好问心理、更加深孩子的认识,对其提高口语表达水平也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二、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口语能力的培养

幼儿入园后,为了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应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良好环境。

(一)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对幼儿说的话必须是清晰易懂、精确的、连贯的和规范的,为了使幼儿掌握更多口语词汇,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这样可以为幼儿提供“演讲的舞台”,也可以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多种方法,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1.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表达

前苏联的阿瓦涅索娃指出“发展连贯语言,是教儿童本族语言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集体教学中,对幼儿口语能力的培养应做到设问恰当,要尽量少用直接提问。如教师在讲“小兔乖乖”有故事时,教师应该避免提出“兔妈妈有几个孩子”这样的提问,而应问“三只小兔子叫什么名字”“兔妈妈出门时是怎样说的”。

引导他们用完整的话回答问题,久而久之,孩子的口语表达就能凸显完整性的特点。

2.提供幼儿手口并用的机会

陈鹤琴曾说过“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只有动手做才能获取直接的经验,认识事物的性质。”如在《酸甜苦辣》的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品尝事先做好准备的食品,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观察各种人脸色的变化进行表述,接着再让幼儿用各种颜色在纸上画出不同的味道的感觉。通过尝、看、讲、话等活动,能使幼儿在体验的基础上,有效地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一日活动中渗透口语表达

例如:在玩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说出各种体育玩具的名称及作用,讨论喜欢玩什么,为什么?在散步时,教师启发幼儿讲述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如春天散步的时候,让幼儿观察树木的变化,幼儿说的同时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引导幼儿学会新词“碧春”,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在日常中得到运用。

(四)注重日常谈话,加强个别指导

由于幼儿的性格各不相同,对沉默寡言的幼儿,教师应把他们安置在自己的周围,用和蔼的态度,多和他们说话。这样,这种性格的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后,渐渐地就会对周围的环境、教师、同伴产生兴趣,也就会有想说话的冲动。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激发幼儿的说话兴趣。

(五)在各个领域渗透语言学习

幼儿语言发展与其情感、经验、社会交往等各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拓展幼儿的经验,为幼儿口语的发展提供条件。在小班歌曲活动《春天》,可以先引导幼儿说一说春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动植物变化,再结合歌曲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歌唱活动中不仅让孩子喜欢音乐,还喜欢用语言表达对春天的认识。

总之,幼儿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家长和教师都要把握这个时机,抓住一个“勤”字,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去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多观察、多议论、多模仿、多练习。虽然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方式方法很多,但“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家长和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用,随时随地、形式多样地对孩子进行训练,以期最大限度地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篇7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有些家长发现别人的孩子伶牙利齿,能说会道,可是自家的孩子却词汇贫乏,常常用词不当;有的东一句,西一句,语言缺乏连贯性;有的干脆“徐庶进曹营”―――整天一言不发。为此,家长心中非常焦急,却感觉无能为力。那怎么才能培养孩子的语言才能呢?

孩子的语言能力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但最重要的因素是不重视或不懂如何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的语言发展经过几个明显的质变。2 岁以内是学习本国语言的关键期;2~3 岁是口语发展的质变;4~5 岁是口语发展的第二个质变期,也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5~6 岁是掌握词汇能力的关键期。语言能力对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十分重要,家长和教师都十分关注。

1充分尊重孩子,让孩子快乐地开口说话

尊重孩子首先体现在耐心、认真倾听孩子说话。在这方面首先应该克服的是:打断孩子的讲话,不加思索地做出某种结论性的评价或简单地应付。有些家长往往在孩子刚刚一开口讲话,没等孩子把意思表达充分就简单地用“啊”“哦”去敷衍,或用“知道了!”等方式去打断孩子的话,似乎孩子的话不值得认真对待。其实,有时家长理解孩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有时则可能不理解,不管是理解还是不理解,上述态度都不足取。因为他传给孩子的是一种消极的、漠视的信息,实质是反对、阻止孩子说话。长此下去很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遏制孩子说话的积极性。所以家长不但应该有耐心,同时力争让孩子感到家长与他们对话时地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而绝非专制式的,这样孩子才能放松。在宽松的氛围中,孩子的语言才能充分发展。此外,当家长忙于家务、工作或心情不好时,面对孩子更应注意自我调控,恰当地对待孩子。这样既不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又化解了“说”与“听”之间的暂时“矛盾”。倾听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一种认真、关注、感兴趣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听,本身就具有教育和鼓励的意义。

尊重孩子还体现在鼓励、引导孩子说话。我们知道,幼儿到了3 岁以后,随着大脑的迅速发育,听音器官和发音器官相应成熟,语言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孩子不仅爱学说话、爱提问、爱听别人讲话,也喜欢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由于受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幼儿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缺乏认识,因此,对概念的理解也不准确;又由于其语言与思维的不同步,心理想说的话,通过言语表达时,往往出现重复、停顿、不连贯、吃力等现象,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父母一遇到孩子用词、用句、发音有误,或表达不流畅,就发脾气、训斥、讥讽、嘲笑,甚至给孩子扣上一顶“笨”的帽子,这样就会挫伤孩子说话的积极性,甚至认为自己真的很笨,进而造成心理障碍。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在表述上出现困难时,家长不仅要鼓励孩子说话,更重要的是应耐心等待,让其把话说完,家长的耐心是幼儿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没有耐心,教育必然失败。有鼓励和耐心还不够,还必须善于引导。首先要注意引导孩子对生活中简单概念的理解,但要形象、直观,通过观察、触摸、操作等引导。其次要引导孩子说完整的句子。4 岁左右的幼儿仍然以情境性语言为主,常常说半句话、不完整的话。此时家长可通过指导孩子看图说话,或通过聊天的方式引导孩子谈论自己的所见所闻,要求孩子努力把话说清楚,这样就训练了孩子独立、连贯讲述的能力,久而久之,有利于孩子的语言从情境性的不连贯语言向连贯性语言过渡。

2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快乐地学习说话

孩子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就无法学习到语言。因此,父母应给孩子提供悦耳的音乐,和气的谈话,朗朗的儿歌,有趣的语言教育游戏,娓娓动听的童话、故事等良好的语言示范,让他模仿和练习。要让孩子从小就听惯那些发音准确、语言清晰、用词精确、句子完整、语法规范、声调自然而适中的人说话,向他们学习语言。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和电视中的儿童节目,让孩子多摹仿正确的语言,使孩子增加词汇,学习表情,丰富语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篇8

>>>关于说话的大问题和小愿望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口齿清晰聪明伶俐,于是在孩子开口说第一句话后,就有众多相关问题汹涌而至。】

我想听宝宝清楚地叫我一声:“妈妈”。

张蕊 27岁

我的宝宝今年19个月了,她的出生给我和我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快乐。看着宝宝一天天长大,我最想听到的是她可以清楚地喊一声:“妈妈。”这样我就算再辛苦再累也觉得挺值得的。现在宝宝说话还不太清楚,说出来的话有时我跟家人也听不太懂,只能去会意。有时候想一想,也许宝宝再大一点就好了。每天我跟宝宝的爸爸都会教她说一些简单的话。宝宝学得也挺快的,看着她一天比一天进步,我跟她爸爸都欣慰极了,也许在不久后的某一天,我想在我下班回家的时候,就可以听见宝宝清清楚楚地喊一声:“妈妈,辛苦了!”真盼望着这一天早点到来。

我担心孩子有“口吃”

周鑫31岁

我家睿睿现在两岁多了,他经常说话都会带有叠音。比如“吃饭饭”、“吃果果”之类。有时候他又会喃喃自语,说一些我们家长完全不理解的话。其实看见孩子说话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值得我们家人开心的事,但是看着孩子两岁多了还只会说一些简单而又重复的词语,我开始担心这样会不会是口吃。后来才发现,原来孩子经常与奶奶呆在一起,奶奶就常常这样对着睿睿说话,比如该喂孩子水果了,奶奶把儿子喊到她面前说:“宝宝,来吃果果。”然后儿子就经常跟着他奶奶这样学,我真是急在心上,如果这样下去,孩子说话经常重复,会不会就真的变成口吃?但是又不能去说奶奶什么,她这样做也是爱宝宝的表现,现在我总为孩子说话的事发愁,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我的宝宝说话有“乡音”

Anna29岁

我现在对于儿子的说话,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因为儿子的口音对于我们来说完全是一种很陌生的口音。由于我跟孩子的爸爸平时工作都比较忙,孩子的爷爷奶奶年龄也大了,我们就只好找了一个保姆带孩子。大概是从儿子1岁起开始带着他吧,那个时候正是孩子该学说话的时候。有一天我下班回到家,听见儿子在说话,我仔细一听,有种很奇怪的感觉,因为我是北方人,说的是普通话,孩子的爸爸是成都的本地人,但是孩子说的话完全跟我们不一样。到后来我才发现,孩子天天跟阿姨在一起,阿姨不是我们这边的本地人,她是从离本地不远的乡下来的,口音跟我们就有很大的差别。儿子天天跟她在一起,可能时间的作用,让儿子说了一口跟阿姨一模一样的话,其实我真的挺担心儿子以后上学还说这样的话会被同学欺负,所以我现在正努力把儿子的口音给他纠正过来。

>>>关于说话的该与不该

【以上三位家长的问题,正是大部分家长在孩子刚开始学习说话的阶段会遇到的普遍问题,怎样才能妥善解决问题,让孩子清楚地叫一声“妈妈”?有几个该与不该需要注意。】

应该努力尝试:

嘉嘉今年16个月了,有时候嘉嘉听不明白妈妈在说什么,然后妈妈就不跟嘉嘉说话了,现在的嘉嘉说话一点也不清楚。

其实语言环境的建立很重要。家长应该从孩子两三个月大开始,就不停对孩子说话,像“妈妈,抱!”、“吃饭。”这样的简单句子,语速放慢,有利孩子模仿学习。而这个方法,也正是希望宝宝能叫自己一声“妈妈”的张蕊应该学习的。说话也是一项人生学习,跟所有的学习一样,只有努力尝试,才可能收获更多成果。

不该急躁:

小米的爸爸可是个脾气暴躁的爸爸,因为现在小米都2岁了,还是不怎么说话,有时候好不容易开口说一句,又都是条理不清晰的句子。小米的爸爸非常着急,就大声对小米嚷嚷,结果却把小米吓坏了,以前小米还说一点话,现在竟然一句都不说了。

孩子说话是应该早早开始锻炼,但却也不能急躁,一旦碰上像小米爸爸这样脾气暴躁、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家长,就容易发生这类恶性事件,给孩子带来极不利的影响。孩子到了该说话的时候,因障碍没法表达出来,本来心理就存在阴影,这时家长再打击、抱怨,就更容易导致孩子心理产生问题,可能导致自闭心理。

应该找对方法:

为了让萌萌早点说好话,他的爸爸妈妈可是花了很多心血,知道孩子多听儿歌可以有助于孩子学说话,然后就去音响超市买了好多好多的儿歌,天天放给萌萌听,哪知道现在萌萌一听到这些儿歌就哭,爸爸妈妈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家长出于关爱,想孩子早日成材,于是一天到晚在孩子耳边放各种语言的儿歌,或同时让孩子学几种外语,结果小孩就出现了“听力疲劳”,不仅学不好说话,连神经、听力的发育都受影响。

TIPS

成都宝宝该说什么话?

笑笑今年刚一岁,正是学说话的年龄,为了教孩子学说话,可真是苦坏了笑笑的妈妈王女士。

她告诉我们:“我真不知道该教女儿普通话还是四川话,教普通话吧,担心以后孩子出门人家欺负她是外地人,教四川话吧,又担心去学校其他同学嘲笑她不会说普通话,为了这个事我真的是很苦恼。”

篇9

地点:超市

情景:幼儿园放学了,妈妈接好乐乐后,一起去超市买菜

乐乐:“今天我们班的明明摔了一跤,都哭了。”

妈妈:“哦,你没摔倒吧?”(一边挑选乐乐爱吃的西兰花一边回答)

乐乐:“没有,他有一个很大的伤口,流血了。老师带着他去找医生了……”

妈妈:“知道了,那你今天在幼儿园学什么了?”(孩子还没说完,妈妈就打断了孩子的话)

乐乐:“什么也没学,我不跟你说了。”

问题出在哪?

稍不注意,家长就可能没领会孩子的意思

显然妈妈没有认真听孩子讲话,继而没有听懂孩子的意思,她的忽视导致孩子不再继续刚才的话题。

孩子都有特别想和家长分享某件事的时刻,只是在家长听来似乎有些鸡毛蒜皮、不着边际,如果再加上孩子说的时候家长手头上正忙着,那沟通就更不顺畅了。就像案例中,在妈妈看来“只要乐乐没摔跤,这个话题就结束了”;而在乐乐看来,班上有小朋友摔跤是一件大事,因为“明明哭了、流血了”。乐乐的情绪需要得到安慰,他觉得有必要告诉妈妈,如果妈妈能对乐乐提出的话题表现出更多的关注和兴趣,亲子间的交流就不会中断了。

怎么做更好?

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

孩子说话时,家长认真倾听。你也许会说,每天下班回家,有多少事要忙,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光听孩子说吧?其实,你也知道即使手头上有事在忙,只需分配一部分注意力就足以听清孩子说的了,关键是你有没有听进去。

耐心地听,真心关注孩子所关注的。让孩子把话说完,不要打断他,若时不时地回应“哦,这样呀”,“嗯,原来如此呀”(发自内心的),相信孩子会说得更起劲,慢慢地你就能领会他的意图。

第二法则:当孩子提示你“我说的都是我的感受”时,认同他的感受

地点:家中

情景:吃完饭,妈妈在收拾厨房,晨晨在一旁晃来晃去

晨晨:“我不喜欢王老师了。”

妈妈:“你怎么会不喜欢王老师呢?王老师不是对你很好吗?”

晨晨:“我就是不喜欢……”

妈妈:……

问题出在哪?

别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孩子

这样的对话在家中随处可见,我们往往从自身的角度来否定孩子的感受,尤其是孩子在说一个不太好的感受时。家长在和孩子互动时,往往采用高高在上的态度,而这种说教会使孩子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本来想说的话也不说下去了。

怎么做更好呢?

认同孩子的感受

认同孩子的感受,也就是说也许你不同意孩子的说法,但先接受孩子此时此刻的感觉。例如晨晨,他说不喜欢王老师,那么妈妈应该先接受孩子的感受,顺从孩子的思路走,“哦,你不喜欢王老师呀,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不喜欢吗?”孩子在得到了家长的认同之后,才会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不喜欢王老师的理由,这样你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第三法则:当你想让孩子回答你时,要问“对”的问题

地点:放学回家路上

情景:妈妈和东东走在回家的路上

妈妈:“今天你在幼儿园都干什么了?”

东东:“没干什么。”

妈妈:“你们吃什么饭?”

东东:“不记得了。”

问题出在哪?

你问得太笼统了或话题提不起孩子的兴趣来

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家长想了解孩子的在园生活,费尽力气后得到的却是寥寥数语。出现这样的问题,家长需反思自己的提问方式,是不是太笼统了?例如,当你问“都干了什么”时,孩子有限的语言能力和记忆力还不足让他去组织语言,所以他回答不出来;还有的家长喜欢问“你今天在幼儿园乖吗”,“乖”对孩子来说是个很抽象的概念,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是乖呢,孩子也不知道;而当你问“吃了什么饭”时,极有可能提不起孩子的兴趣来。

怎么做更好呢?

有针对性地问,具体地问

事实上,在你想问孩子时,你需要先做做功课,事先在孩子幼儿园的主题墙上获知孩子的在园安排和食谱。比如你已经知道老师带领孩子在户外活动了,你可以问问他“今天你们在操场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对吗”,当孩子有兴趣说下去时,你要通过复述帮助他组织语言,“噢,先是这样,然后是……”,提高孩子完整地表述一件事情的能力。

第四法则:说得有趣又happy

地点:家中

情景:周末,亮亮在客厅玩积木,妈妈在一旁看着

妈妈:“亮亮,我们来看会儿英语光盘吧?”

亮亮毫不理会,继续玩积木。

妈妈:“那我们来说说今天上午你去英语兴趣班学了些什么吧。”

亮亮:“妈妈你好烦人啊。”

问题出在哪?

父母的关注点过于狭窄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和父母交流呢?这就需要我们回顾一下和孩子的交流内容。你会惊异地发现,原来我们关注的往往都集中在孩子是否吃饱喝好、在幼儿园学了什么、是否听话等,这样的对话每天重复,哎呦,不被烦死才怪呢!上述情景中的妈妈可谓用心良苦,但是又有多少孩子喜欢这样的关怀呢?

篇10

写给毛毛的话:

好不容易有了假期,你想和朋友一起玩,而且你打算玩之前先做好作业,小小年纪就可以如此有条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真的蛮棒的。可惜妈妈不理解你的安排,甚至还说了打击人的话语,让你很气愤,你就用摔门而去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你看出来了吗?你说的是写完作业,周六的安排,而妈妈忽略了你写完作业再去玩的描述;而你则认为无论怎样妈妈就是不想让你去玩。其实是你们沟通不畅,没有真正理解彼此的意思。

遇到这样的事情毛毛该如何做呢?张老师给你三个建议:

1、 说出让对方听懂的话。沟通有三个步骤,第一步你编码(你说的话),第二步妈妈解码(妈妈听到并且理解你说的话),第三步沟通完成并且反馈(妈妈给你的反馈)。到第三步的时候,如果妈妈给你的反馈不是你想要的,或者她没有理解你的意思的时候,你要重新开始沟通的第一步,重新组织语言来表达,让妈妈明白你的意思,这样才是一次有效的沟通。

2、 事实胜于雄辩。妈妈显然更在意你的作业。所以倒不如先写完作业,然后再跟妈妈说你周末的打算。用你写完作业的事实来说话。

3、 换种沟通方式。摔门,可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激化矛盾的行为。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亲人的时候容易激动,会发脾气,这样沟通就会出问题。倒不如通过发信息或者是写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写给毛毛妈妈的话:

孩子不爱写作业是很多家长头疼的事情。您一听到毛毛要去玩就开始焦虑,您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不想写作业,光想玩,而忽略了孩子的其他语言,同时不相信孩子说的话。您要求孩子尊重您,可您尊重孩子吗?父母需要尊重,孩子同样也需要尊重。

我也给毛毛妈妈三个锦囊吧:

第一, 平等地和孩子沟通。请记住他是您的孩子,但同时他也是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安排。我们不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要求强加给孩子。当孩子和您沟通的时候,不妨试试把他当做一个陌生人,您正在通过和他聊天来了解他。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更容易听懂孩子说的话。

第二, 描述自己的感觉,而不是去打击孩子。孩子说自己的安排,可能您会感觉不舒服,认为他安排得不合理。这个时候您可以表达自己的感觉:“你这样安排,让妈妈感觉很担心,我怕你写不完作业。”有了这样的表达,孩子不理解妈妈都难。可如果我们一味去说大道理或者打击孩子,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愤怒。

篇11

答:孩子听话、乖巧,父母固然省心,但如果孩子表现得过于顺从,就不是好现象了,这对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不利。要想改变孩子过于顺从的个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给孩子表达意愿的机会

部分家长习惯事事替孩子做决定,很少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旦孩子不遵从,就大加责备。其实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家长要允许孩子充分地表达自己。例如,去超市,可以问问孩子想买什么;出门,问孩子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等等。

2.用启发式的话语代替命令

有些家长在要求孩子做事时,喜欢使用命令句式,如“就按照我说的去做吧”“你该去干……了”。这种语气会让孩子觉得家长说一不二,是在强迫自己做事,即使做了心里也不痛快。家长不妨将命令式语气改为启发式语气,如“这件事是不是这样做更好”“你是否该去干……了”,这种表达方式会让孩子感到家长对自己的尊重,从而愿意独立思考,主动处理好事情。

3.耐心倾听孩子讲话

耐心听孩子讲话,既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也能有效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家长在听孩子讲话时,有时会觉得孩子的语句、用词不够准确,喜欢抢孩子的“话头”,这样做无疑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机会,同时也让孩子对以后的表达失去信心。因此,孩子说话词不达意时,家长也应让孩子把意思表达完整,而不能抢着做孩子的“代言人”。当孩子与家长争辩时,家长千万不要斥责孩子顶嘴,要给孩子充分的辩解机会。当孩子与他人争吵时,家长也不要立即去调解,可以在一旁聆听和观察,看孩子说话是否有理。这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