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4 15:45:0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学习与评价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本学年刚接初二五班六班时,我便发现这两个班的学生英语成绩较差,由于成绩不理想,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无论是在上课提问还是进行会话练习,总是只有零星几个举手的,而与其他班积极踊跃的场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而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便成了我研究的一个主题。而一次小小的测验却使我找到了转机。
一次单词听写过后,我进行了批改。从批改的情况来看,成绩很不理想,班里有一半多学生的成绩不合格。到第二天上课时,我拿着改好的试卷走进教室,学生们看到我拿着卷子进来后,先是吃惊地“啊……”了一声,便鸦雀无声。平时本来就很静的教室更显得有些压抑。很明显,他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成绩不好,所以有的同学便习惯性地低下了头,做好了挨批的准备。
看到这里我想如果再批评他们的话,效果也不会很理想。那么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评价方法呢?于是我就对他们说:“同学们,我知道有很多同学对这次测验的成绩很不满意。所以这次的成绩我打算作废,不记到记分册上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看到有些同学稍稍松了口气,还有一些大概是觉得又过了一关,所以咧着嘴偷偷地笑了。“但是我想在咱们班重新测验一次。”说完后,我环视了一下教室,看到有一些同学因为又要重新考,所以皱起了眉头。“不过这次咱们改变一下考试的方法,不全班一起测验了。我有一个提议,以这个星期为界限,在本周内如果有谁背过单词的话,就可以单独找我背,背过的我在记分册上记满分。背不过的我先不记分,等什么时候背过,什么时候找我。如果到本周末还没找我的话,那么下星期一开始我要找你背,到那时背过多少就记多少分,大家说同意么?” “同意!”同学们回答的声音非常响亮,这大概是我接班以来回答得最齐的一次。
刚刚一下课,接着就有几个学生围了上来:“老师,如果背过的话,真的记满分?”
“当然了!”
“那如果万一背不过,也不记分?”
“Of course!”一句话说得他们笑了起来。
“那现在背可以么?”有几个成绩不错的学生问。
“可以。”
“老师,我先背!”一个成绩较好的同学说。
“好!”我把听写的单词提问了一遍,结果他全背过了。
“满分!”我说完后便记到记分册上。
其他几个一听,都抢着说:“老师,我也背,我也背!”
“好,好,不要急,一个一个地来。”我说。
接着又有几个同学背过了。我也都给他们记上了满分。背过的同学都非常高兴,没背过的也都跃跃欲试,班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场面。直到第二节课已经开始上了,还有几个学生没有背完。于是又有一些同学利用下午的时间找我背。
到了第二天中午时,我刚刚要吃饭,就听见一个声音怯怯地喊“报告”,开门一看,原来是他们班的几个女生,这几个同学平时从来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今天能主动来,让我很高兴。因此我在提问时尽量鼓励她们,即使是错了也允许她们改正,实在背不过的就让她们先看看书,什么时候背过什么时候再重背。最后这几个人终于过了关。当这几个同学看到她们的成绩得了满分时,都非常高兴。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005-02
随着知识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各国加大了对教育的重视及投资力度。一直以来,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发展等具有积极的意义。学习评价立足于微观层面,其注重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动手能力发展过程,为教育成效提供了有力保障。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在高校校园建设及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存在,使得学生评价方式得以丰富。近年来,基于网络的学习评价系统蓬勃兴起,极大的提升了学习效率、减少了考核成本及教师的工作量等。本文根据笔者实际从教经验,并结合相关文献,先是论述了职业学院学习评价系统设计,而后分析了职业学院学习评价爱系统实现,旨在提供参考。
一、职业学院学习评价系统设计
(一)学习评价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学习评价系统,顾名思义,评测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一种系统。经查阅文献、与优秀学生、教师探讨,将学习评价系统所具备的功能提炼出来,并总结、归纳为以下内容:师生及管理员可借助浏览器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学生方面,在注册账号时可采用自己的学号,其注册信息由管理员审查、批复。继此之后,分部门管理学校内的学生。此外,管理员与教师可对用户信息进行添加。与此同时,其还可将权限增设进去;考试系统能够满足不同考试的个各种需求。待教师登录之后,其可进行如下操作:安排考试内容、修改学生信息、评价学生考试、查看学生具体信息、管理试题等。待学生登录后,其可进行如下操作:查看考试信息、查询考试成绩、修改个人信息、查询学习评价信息等;考试系统须创建很多试题库。学习评价系统的建立,并非仅仅针对一门学科,其可对多门学科进行学习评价。此外,学习评价系统所设置的试题应多元化。科目不同,所创建的题库自然也不容;题库不同,所包含的题目自然也不同;登录后,教师可合理设置考试,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参考人员、试题总分、时间、考试班级、试题总分等。为满足考试科目的评价需求,试卷应选用适宜的生成方式;考试系统应包含成绩管理模块等。
(二)学习评价系统设计原则
学习评价系统须严格遵循两种思想:软件设计与学习评价模型思想,且符合以下原则:1.学习评价系统界面友好、简洁。所谓的系统界面指的是计算机与用户两者之间的接口,其的友好程度对用户参与的兴趣具有很大的影响。学习评价系统界面除了便于操作,还要给用户创设轻松愉悦的应用氛围。2.准确性。准确性对系统至关重要。唯有信息、试题等准确,学生评价系统才能充分发挥使用效益、3.安全性。安全性是学习评价系统的基本原则,其对保护系统信息的完整性具有积极的意义。4.灵活性。教育改的不断发展带动了评价方式的发展,学习评价系统分应驻中非创新、引进评价方式。5.可扩展性。系统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也并非一成不变,不断的研发能够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6、稳定性。稳定性为学生顺利、高效完成测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系统功能完善。学习评价系统应具备组卷、自动阅卷、统计成绩等功能。如此,便能提高学习测评效率。
二、职业学院学习评价系统实现
(一)注册及登录
当应用系统时,用户的首要任务是登录,也就是说,对验证身份,以对用户的权限进行确定并保证学习评价系统处于安全状态。用户身份的验证,主要是借助系统提供的登录界面。由上述设计原则可知,登录界面简单、易于操作,给用户以愉快的感觉。严格意义上来讲,登录页面具备双重功能: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待用户身份验证合格后,其可进入相应的权限界面,以展开不同的操作活动。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可切换不同模块。对于新用户,若要登录学习评价系统,则需先进行注册,待注册成功,其便拥有一定的权限,进而可登录并使用。
(二)系统管理
1.部门管理界面
在实际学习评价中,考试具备特定的对象。所以,系统需根据院系、班级将学生科学、合理分类,以使得系统性能加强。于部门管理界面,用户可添加、修改、删除部门。
2.人员管理界面
全部用户信息的管理主要通过人员管理界面实现。人员管理模块的存在,可添加、删除、浏览、修改、查询学生、教师、管理员三种用户的有关信息。
(三)题库管理
题库作为学习评价系统的基础而存在,其能够保障系统正常运行。所谓的题库管理指的是对各种题型的管理,主要体现于多选题、单选题、判断题、主观题等方面。通常,管理员与教师承担着管理题库的责任,简单、友好的界面对系统可操作性具有很大的影响。众所周知,题库包含大量题目。因此,为便于查询,在设计学生评价系统时须将题库进行分类。如此,便能提高教师与管理工作效率。此外,为确保界面的友好,每个界面设置的题目不宜过多,且对其进行明确标注。
(四)试卷管理
组卷方法的优劣直接关乎着试卷的质量。结合笔者所在的职业院校实际情况,试卷须符合以下要求:满足检测学生专业知识的需求、满足检测学生日常学习的需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组卷方式主要由手工输入、随机抽题、人工选卷三种方式构成。登录试卷管理界面,可选择、生成、删除、修改试卷。为提高教师实际操作效率,试卷管理界面须包含创建者、创建时间、所属单位、试卷名称等内容。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习评价系统在职业学院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职业学院应加大对学习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的重视及投资力度,以提高学习测评效率,进而顺应教育改革潮流。
参考文献:
一、数学学习评价的内容
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学习行为及其过程与结果的评价上。评价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应在结合实际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应以《数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期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进行。
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评价应当更多地关注对概念、公式和法则等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对基本技能掌握的评价不应只是考虑学生技能的熟练程度,还要考查学生对技能相关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否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时的思维策略与方法是否恰当、灵活等。
(二)对数学思考能力的评价。
评价学生能否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寻求问题的解答,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一定的深度;在解决问题时思维的合理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以及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抽象思维能力、演绎推理能力;与同伴交流时是否清楚、流畅、简洁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指导或者在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观察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同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是否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意识。
(四)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主要评价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比如: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是否积极,完成作业是否积极、认真;是否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遇到困难是否回避;是否主动地与同学合作交流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否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是有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等。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和问题情境,随时了解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数学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
二、建立评价体系
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要进行改革,应逐步建立起数学学习的评价体系。
(一)评价目标的系列化。
制定评价的目标系列需要经过一个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的双向过程。首先由教师在深入学纲,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分析知识点的分布、能力培养的载体以及思想教育的因素,初步制定出评价的目标系列;然后由教科研人员和部分骨干教师研究评价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最后确定评价的目标系列,并向师生公布。
经过初步的探索,我们认为评价的目标系列一般应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知识评价系列。教材把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具体化了,因此,我们应当认真研究教材,找出每一节课、每一单元、每一册教材中的知识点,从而构建一个知识评价系列。
能力评价系列。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在认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离开了数学知识和必要的教学活动,数学能力的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认为,建立能力评价系列既离不开“数学知识”这个载体,又要在教学活动中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建立能力评价系列的主要目标不是为了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鉴定性的评价,而是为了促使教师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中自觉的行为。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尝试建立各年级的能力评价系列。
非智力因素评价系列。即对学生学习数学时所表现的情感、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定性的评价。根据大纲的要求,我们初步拟定出小学生非智力因素评价系列。
(二)评价范围扩充化。
从时间上看,应有学习前的准备性评价、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学习后的总结性评价。从空间上看,在学校应该包括课堂上的评价、活动课的评价;在校外,应有家庭评价和其它活动的评价。
实现评价范围扩充化,就是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已经达到的程度,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调控教学行为,使全体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实现评价时空过程化要求注重平时的了解、考查,包括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课时达标测试、课堂操作、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习惯等。显然,实现评价时空过程化,评价的指向是唯一的,而评价者既可能是学生本人,也可能是同学、教师、家长或其他教育者。因此评价时空过程化,要求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三)评价方法多样化。
(1)个人、小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2)口试、面试、笔试相结合。
口试的主要内容是说理,即说算理、说解题思路、讲公式的推导过程等。面试的主要内容是操作,如操作小棒演示算理,拼摆学具推导公式,测量,制作等。笔试的主要内容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解题能力。加强口试与面试,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及时对学生提供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和临场心理素质。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对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的认识。
三、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促进发展的评价不仅需要终结性的结果评价,更需要形成性的过程评价,应是通过关注“过程”而促进“结果”的提高,评价的重心在“过程”。在新课程中,评价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
在小学阶段低中年级主要强调“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提倡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记录那些反映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高年级在此基础上,还强调要重视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所记录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生自己探索数学的过程和取得的进步,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收集的有关资料、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过程、活动报告或数学小论文、解决问题的反思等。
四、要实现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多元化
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要多元化:
(一)评分。
有百分制和标准分数、百分等级等。教师在解释学生数学测验分数或等级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测验分数或等级描述的是):
(1)学生学会的行为或目前所具有的水平。
(2)对学生数学学习成效的一种估计,而不是确切的标志。
(3)单独的一次测验分数或等级不能作为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批判的可靠依据。
(4)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行为表现,而不是解释表现的原因。
(二)评语。
评语的针对性要强,语言力求简明扼要、具体,要避免一般化。要尽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同时指出学生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使评语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概括并提炼一些探究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这一点在探究性学习体验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常说,良好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举一反三、自我发现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有三类探究性学习方法比较常见,而且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可以将它们作为重点,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体验中,引导学生及时发现并概括,形成比较稳定的认知状态。
1.“观察—归纳”法
这类探究性学习方法,主要体现为学生通过观察大量具体事例,归纳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我们经常会在教学中安排“先看一看,再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样的教学环节,其实这就是“观察—归纳”法最朴素的表现形式。
教学四年级“乘法运算律”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题组算式,在比较后获得一般规律的概括生成:25×4=4×25、34×5=5×34……逐步归纳出乘法分配律;24×3×2=24×(3×2)、25×4×5=25×(4×5)……逐步归纳出乘法结合律。当然,运算律的结论不是学习的终点,在反思学习历程的基础上及时小结探究学习的方法,形成对“观察—归纳”方法的理解,将有助于学生后续乘法分配律的拓展性学习。
2.“操作—发现”法
这类探究性学习方法主要体现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如果教学时,教师善于抓住这样的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性学习体验,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三年级“面积”这一课时,我针对比较图形面积大小这样一个教学难点,安排了利用学具操作验证面积大小这样一个环节。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小正方形、透明方格塑料纸、硬币等材料,一边操作,一边观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了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为建立单位面积概念做了铺垫。
3.“猜想—验证”法
这类探究性学习方法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对数学问题大胆猜想,寻找规律,合理论证,这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途径。
教学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这一内容时,学生了解了内角和的概念后,我创设了求长方形内角和的问题情境。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直角是90度的经验积累,很快得出长方形内角和是360度的结论。我进一步追问:“你们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会是多少度?”当学生从直角三角形(长方形的一半)猜测到内角和是180度后,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验证:“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对此,学生必须通过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进行探索验证活动,最后,学生在测量、撕拼、折叠、画画的活动中充分验证了猜测结论的正确性。
反思这些教学过程,我始终认为解决问题不是终极目标,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并及时进行提炼才是关键所在。它将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提供解决策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强化评价跟进,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动力
评价改革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由此可见,科学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做出发展性评价,将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去。
教学六年级“圆锥体积”这一内容时,学生通过猜想,运用了多种方法实验操作,最终获得了圆锥体积计算方法这样一个结论性成果。我将评价的重点落在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度、有效度上,针对学生合作探究、反馈表达、学习态度、练习情况做出及时评价,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2、许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只求理解记忆。没有自己的见解,也不敢提出跟别人不同的见解。这种现象很普遍,也是平时教学中最头疼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发现和创新。
3、学习目的明确,有理想,善于发现提出问题,努力尝试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学习态度端正,能主动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能有目的的收集与整理使用信息,有独立学习与研究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虚心请教。 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完成作业,学习目的明确 学习目标明确,有理想,与同学能够完美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方法恰当,会从失败中找经验。
4、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完成规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5、通过实践,我认识到,只有不断更新自我,不断吸收新知识,不断探索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的新途径,并在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自我创新,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6、我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懂得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我勤于思考,敢于提出质疑,对知识有独到的见解,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努力追求学习完美。在课余时间里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竞赛,比如:全国生物竞赛,全国英语竞赛等。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增长了自己的见识,还锻炼了自己的意志。
7、拥有丰富的的相关工作经验,很强的自学和适应能力,很强的可塑性,有非常强的责任心和协作精神。
8、刚入学时,我曾为做为中专生而懊悔过,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因为我深信只要我努力了一定会成功的,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直到要面对自己的人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要自己努力的面对困难,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虽然我也曾经悲伤过,烦恼过,这由于我的不足和缺陷。但我反省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我应该更加努力弥补我的不足之处,所以我确信,中专的前途会很光明,很辉煌的。从刚跨入中专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运用我这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才能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
9、转变教育观念,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提倡学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创见;对学生提出一些不合情理的问题,采用宽容的态度,允许出错;对学生创见和新观念及时给予适当强化;多表扬、多鼓励等等。
10、仪表大方,举止文明,去感受生活中的美 具有一定审美能力 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表现美 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美 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11、正确认识同伴的优缺点,了解同伴的客观评价,能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 有科学的保健意识方法,能够尊重同伴观点,理解同伴处境,多交一些知心朋友,融合关系。 与同学老师关系融洽 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自尊,自信,自己做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挑战自我,对错误要虚心请教。 有团队精神,善于与人交流。
12、有法律意识,公德意识,本人诚实守信,环境意识,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有爱心、乐于帮助他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 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维护公共设施和公共卫生的情况。乐于参加集体活动,能够为实现集体目标付出努力。 品德优良 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尊重并理解他人。 品德优秀,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13、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工作认真负责、敬业,善与他人合作,做事善始善终。
14、本人工作积极、认真、负责,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善于与人沟通!!若能得到贵公司录用,将会尽心尽职,努力做好上司所分配之工作。谢谢!
15、有适合自己的科学的锻炼方法,有科学的保健意识,身体状况,卫生习惯良好,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 每天坚持锻炼,正确面对挫折坎坷。 热爱运动,身体健康 有科学的锻炼方法和一定的运动技能。 热爱运动,身体健康,心态积极向上。
16、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教师适时提出新问题,创造条件让学生趁热打铁,再接再厉,以最大限度自我发挥学习潜能,从而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新的认识体验,实现新的发展、新的跨越。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不同解题方法,提出新的结论,提出新的解释和新的观点。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79(2008)10-0182-02
一、教育评价的概念
评价的概念:在我国的文字中,“评价”是评定价值的简称。在英语中“evaluate” (评价)这个词,在词源上的含义也就是引出和阐发价值。
教育评价诞生于“八年研究”,“八年研究”指的是美国自1933年至1940年开展的一次课程改革研究活动。在研究中主要研究人泰勒说:“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评价(实质上就是课程评价)的泰勒模式。
当把“评价”一词特别地用于学校教育领域或课堂教学情境时,在一些情况下,“评价”就是“教育评价”一词的简称。下面是国内外一些学者对“评价”一词在教育教学活动情境下的若干典型的解释:
格兰朗德(N.E.Gronlund)认为,评价是为了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课堂)系统过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定量描述(测量)和定性描述(非测量)两方面。根据格兰朗德的观点,评价总是包括对测量结果需求程度的价值判断。一个完整的评价计划包括测量和非测量两种方法,用公式加以形象地表达,即:
评价=测量(定量描述)+非测量(定性描述)=价值判断
斯塔费尔比姆(L.D.Stufflebeam)等人认为,“评价是一种划定、获取和提供叙述性和判断性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设计研究对象的目标、设计、实施和影响的价值及优缺点,以便指导如何满足教学效能核定的需要,并增加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斯塔费尔比姆还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总之,可以这样来描述“教育评价”概念,所谓教育评价(educational eveluation),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不妨把这个定义看成是广义的教育评价。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用不同的定义。
二、学习评价的内涵
自桑代克提出了学力评价的观点开始,我们就已经知道,其实教育评价首先就是从学习评价开始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评价正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人们开始在不同的层面上对教育评价进行研究。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外对学习评价的内涵方面的研究文献非常少,为避免歧义,有必要对学习评价作一说明。
首先,学习是与获得的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情况、能力、效果有关系的,并通过对学习的过程、情况、能力、效果的评定和阐发而达到教育的效果,这才有学习评价的概念的出现。
从前面国内外学者对“评价”一词在教育教学活动情境下的若干典型的解释中,我们知道当把“评价”一词特别地用于学校教育领域或课堂教学情境时,在一定情况下,“教育评价”也就成了“学习评价”一词的简称。“评价是为了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系统过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定量描述(测量)和定性描述(非测量)两方面”;“是按照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教育计划的效果等进行测量的过程”。其实,这些解释都是与学生的学习评价紧密相关的。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采取一定的手段,对学生通过教学所发生的行为,予以确定的过程。学习评价的对象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结果,评价者主要是任课老师。
三、学习评价与教学评价、学习测量的关系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客观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包括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从严格意义上讲,学习评价与教学评价并不是一回事,不过,由于教师和学校教学工作质量是通过学生学习的结果反映出来的,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是基础和根本,世界各国学者一般也是更多地从学的方面论述教学评价的。在我国的教学论文著作中,对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并未做严格的区别,只是简单地将教学评价等同于学生学习的评价,从而造成某些认识上的混乱,实际上,教学评价更多的属于学校管理和教育督导研究的范围,学习评价则属于教学论的研究范围。
学习评价也不能等同于学习测量,测量是人们对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运用各种测量手段和各种信息只是对学生行为进行描述,而不管其价值如何,而评价则以这种描述为基础而试图确定学生行为的价值,即根据测量结果对学生的行为作出价值判断。简言之,学习测量着重于对学习状况的数量化测定,而学习评价则是在测量的基础上,着重对学习状况的“解释”与“判断”。在学习评价中,测量的手段和工具很多,但主要是测验。教师根据测验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做出价值判断。判断既可以用于形容词,也可以用于短语,或一组评语表示,它主要回答某个学生在某个学科的某个单元学习中学得“怎么样”。
四、中学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的内涵
中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的增长,以及运动技能的形成,都处于最佳状态。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对于提高我国全民族的体质水平,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具有战略意义。
开展中学体育是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中学体育是进行智力教育不可缺少的条件和促进智育的积极因素,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卫生基本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和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加强体育文化教养的一部分内容。
鉴于学习评价的内涵,我们可以引申和总结出体育学习评价的含义,体育学习评价首先是对学生的评价,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除了是为达到体育目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之外,体育学习评价还要依照划分的五个学习领域、六个水平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学习成果、对学习过程 、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情感进行评价 。体育学习评价是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体育学习评价能使我们对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加以断定,进而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和改进依据;同时,还可以通过学习评价这一教学环节激励学生、教育学生。
为此,笔者通过对教育、体育教学领域方面的专家34人进行体育学习评价的涵义问卷调查,专家问卷调查按社会学调查统计通用要求进行,并对问卷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根据本研究的内容及目的,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专家问卷调查表。问卷初稿征求了专家的意见并反复修改后,抽取10个专家,对问卷作了效度评价(见表1)。从专家调查结果看,调查问卷所列各题能反映所要调查内容,具有有效性。为了检验问卷的信度,对问卷进行了重测,两次的相关系数为0.9132(P
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学习评价的涵义中是“对学生的评价”的有28人,占调查人数的 82%,认为是“为达到体育目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的有32人,占94%,认为是“通过体育教学实践, 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的有31人,占91%,认为是“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情感的评价”的有 33人,占97%。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界定体育学习评价:体育学习评价是指根据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具体情况,对其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它既包括对学生学习进程的诊断判定,又包括对学习结果的评定,还包括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参考文献
全面客观的学习评价,能体现出诊断、反馈、激励与发展的功能,有效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人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多方面收集评价信息,尽量能准确反映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情况。“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的评价”方案,是笔者针对水平三的学生而设计,经过试用,感觉良好,为力求改进和完善,现与大家交流和分享。
说明:
1、本表由体育小组长或体育小骨干随课堂情况记录
2、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学生,可结合教师在课堂中的表扬、奖励等采用组内互评或自评,一般在课堂中由教师安排特定的时间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3、记录的内容用符号(、、、、×)表示
(1)参与和态度:
(分值10)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认真接受教师指导。
(分值8)比较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能接受教师的指导。
(分值6)能参与体育活动,或 病假、事假。
(分值4)很少参与体育活动,或 迟到、早退。
×(分值2)旷课
(2)情意和合作:
(分值20)乐于帮助他人,敢于展示和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积极主动与同伴配合。
(分值16)帮助他人较好,愿意展示和挑战自我、克服困难,能与同伴配合。
(分值12)有帮助他人、展示和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等表现。
(分值8)缺乏帮助他人、展示和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等表现。
×(分值4)旷课。
4、“得分”为各课时分值之和除以课时数。
5、单元学习结束后,本表交给教师做统计
说明:
1、本表是对表1进行的汇总,填写各单元学习后的得分,可以由体育小组长或小骨干进行统计。
2、“总分”等于各单元得分之和除以单元数。
说明:
1、 本表为了便于准确查分,应该分性别登记。
2、 “体能”和“知识与技能”项目各3项,每个项目的分值都是10;体能分数是体能测试成绩给予的相应评分,由专门的评分表查得;“知识”采用单独进行理论考试的形式。
3、 “前”是指学习前的期初成绩,“后”是指学习后的期末成绩,“进”是指进步的幅度;每个项目的得分等于期末成绩分数加上进步分数的一半,最高分为10。
4、 “综合评分”等于三项得分之和除以3。
5、 进步幅度的参照项目,可以是具体的同一项目,也可以是具体的同类项目。如:50米、100米、200米是同类项目,400米和50米×8是同类项目等。
6、 本表主要由体育教师记录,也可由学生配合登记。
说明:
1、 本表是对表2和表3的汇总,用于上交班主任或学校教务处。
2、 “课外体育活动”的评价内容主要有大课间体育活动、班级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和各种体育比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情况等,评价的主体主要是班主任和体育教师。
3、“等级”根据“总分”确定,优(86~100)、良(76~85)、中(60~75)、下(60以下)。
4、“备注”栏可以填兴趣、特长或比赛第一或“达标”优秀等内容。
后记
1、 本评价方案评价主体多样、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 评价的过程公开、公平、公正,评价的结果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初中思想品德是初中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起到奠基作用。传统的评价机制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制约了德育主导渠道功能的发挥,已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深入,建构一种新型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已成为思品教师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一、实践和探索学习评价的目的要求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考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所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与提高的过程。”要求:评价功能由侧重选拔转向侧重学生发展;评价依据由重视结果转向结果与过程并重,关注发展、提高和未来;评价主体由一元评价转向多元评价;评价焦点由评价者的评价反馈转向被评价者对评价的认同和原有状态的改善;评价内容更加全面,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而且关注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在纸笔测试的同时,增加了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全面综合地评价过程和结果。建构一种新型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对学生思想品德素养进行科学的、全面的学习评价,不仅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利于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育人目标。
二、实践和探索学习评价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一)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素质三者统一的原则
知识是前提和基础,能力是桥梁和关键,思想品德素质是目的和归宿。学习评价应体现三者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根据这两个特点,学习评价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这是思品学科的特定要求,也是思品课的生命线。
(三)知识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学习评价应体现既教书又育人的理念,使知识性与思想性有机统一起来。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学习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努力实现《思想品德》课的三维目标。
三、实践和探索学习评价应注意的事项
(一)挖掘德育教育功能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拥有独特的德育功能。“思想性”是本课程的“灵魂”;“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是本课程的落脚点和归宿。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关注学生的阶段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对评价的认同性也是不同的,因而,在具体评价操作时,不同学段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评价的内容除重视学习成绩外,还要重视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开发,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
新课程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面对学生的差异,学习评价既要体现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保证标准的统一性,又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发展的不同需求,因人而异,分层分类,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需求。
(四)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
要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成长的过程成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四、实践和探索学习评价的模式与方法
思品课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及其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依据思品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应从“多元、主体、开放”的评价理念出发,逐步建构评价内容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的学习评价体系,将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的纸笔测试、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表现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学习评价,使学习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师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学习评价构成
学习评价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组成。形成性评价主要由《学习过程评价》和《行为表现评价》等部分组成;终结性评价主要由期末综合测试评价组成,包含考试成绩及形成性评价所有内容。
(二)学习评价成分比例
评价成分分配注重形成性评价,弱化终结性评价。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占40%;《学习过程评价》和《行为表现评价》期末综合测试各占30%。
(三)学习评价的方法及意义
1.观察记录法。观察是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方式。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日常学习的各种方面,如:课堂上如何反映、同学间如何交流与合作、教学内容如何理解等,并及时记录观察结果。此学习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等级评定法。采用四个等级进行评定,分别是A、B、C、D。此学习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自我评价法。学生的学习过程、行为表现等由学生个体进行自我评价。此学习评价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加强自我教育,不断地促进个体的发展。
4.档案记载法。学生档案包括一段时期内与学生学习有关的全部资料,这些资料能显示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发展与进步。学生档案以学生为中心,从多方面反映一段时间内学生在教师、家长和学校共同教育下的成长过程,是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自我评价的重要参考,也是教师观察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进步过程的依据。此学习评价使学生通过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自主参与对学习档案内容的选择,随时进行自我反思,从而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5.评语描述法。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在评价中多一点赏识和激励,少一点挑剔与讽刺,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写成激励性的评语。比如:在思品教材中,有这样一个栏目:“老师眼中的你”,需要老师对学生作出评价。为了圆满地完成任务,我利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针对不同学生写出了不同评语,如:“活泼是你的天性,正像你唱的歌一样,放开手脚,抓住机会锻炼自己”。此学习评价让学生找回自信,健康成长。
6.综合评定法。对学生期末成绩的评价,采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终结性评价占40%的比例;形成性评价主要依据《学习过程评价》和《行为表现评价》等进行评定,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定等多种手段完成,占60%的比例。此学习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教育在提高学生实践探索及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自主参与、探究的过程,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促进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以实现这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怎样用好教学评价?一直是很多教师困惑的问题。去年笔者参加了“国培”学习,通过网络平台上自主的互动式学习,特别关注了有关教学评价的课程。更加感觉到自己的课堂缺少有效评价,必须在教学设计中加强评价设计这一环节,在课堂中给评价应有的位置,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初笔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往往把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师讲解与学生的实践操作上,认为评价这个环节是可有可无的,在上课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评价过程往往被学生的操作实践过程所占用,有时会采取减少评价的次数或人数,或改针对性评价为大众性评价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应用评价随意性较强。现在想来,这种不评、少评或粗评的课堂,没有及时的学习反馈,没有将评价的功能完全体现出来,属于低效的课堂。
一 实施改进方案
经过多次实践探究,笔者在原有的课堂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及量化,增强了过程性评价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增加并改善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希望通过实施有效地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及时进行反馈和检测。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所处的层次,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并可以激励他们探索创新的意识。对于教师来说,通过评价也可以检测出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以便为后来的教学活动进行改进性的调整。
二 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不同的评价形式让学生了解其在学习中的每一步的情况,并及时给学生引导性、校正性的反馈,使学生能够自我调控学习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能让教学按照所设计规划的目标实施,并具有自我调控和纠正的功能。
1.课堂提问
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表现情况或问答,及时地进行评价与反馈,能有效地给学生的学习思路予以引导,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的评价方式是教师们常用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为了增强评价效果,提高学生思考及表达的积极性,可以把回答问题的对错量化为分数,作为本课作业成绩的加分。这样很好地集中了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调动并活跃了他们思维的能动性,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激励作用。
2.填写课堂评价表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设计一个包含有本课主要内容、重难点、课堂问题及操作任务的文件“本课问题及任务”,并附有一个评价表。评价表是根据教学内容,把学生所学的知识,要完成的任务进行量化,以知识呈现及操作技能两个方面来量规学生的掌握程度,针对量化设计好清楚、明了、客观的评分标准,让学生能一目了然,便于填写。有时是学生自已填写完成,有时需要小组合作互评完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交的评价表,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得出结果,为教师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通过及时的强化和矫正,从而加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使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得到了保证。
3.建立学生电子档案
在网络服务器当中建立每位学生的电子档案,将他们的作业、实例与作品、自我评价表及成绩表、教师评语等文件集中放置。便于学生查看、了解自己在学期中信息技术成长的历程和取得的进步,让学生体会到“日积跬步方能至千里”的道理。教师还可以在期末时讲评学生电子档案的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及鼓励,以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
三 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结束之时,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分等级、评优劣,这种评价的结果可以作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策依据,是一种回顾式的评价。
1.每课作业
在每节课中都设计有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将该作业中的问题、操作完成的实例(或作品)完成,课后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将作业成绩通过表格的形式在下节课课前发至学生机中,学生一进机房,便可以浏览到上节课的作业完成情况,知道上节课所操作应用的知识是否应用得当,在纠正了上节课的不足和错误后,即而引导出新课的课题。同时学生也对完成新课的作业有了动力,有了学和做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引导就会容易得多。
2.单元和期末测试
在每一单元学完或在学期即将结束时,设计一份难易程序中等的操作试卷,主要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和操作题,要求学生独立探究去完成测试。教师将测试的成绩及时地呈现给学生,并结合学生的电子档案对学生给予总结性评价。将每节课的作业成绩(包括平时上课回答问题的成绩)、每个单元测试、期末测试成绩共同作为该学生最终学习评价等级的确定依据,是学生整个学期学习的总的体现。避免了以往仅将期末测试成绩作为学生最终学习效果的体现而带来片面性。
学习与创新自我评价二
学习目的明确,有理想,善于发现提出问题,努力尝试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学习态度端正,能主动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能有目的的收集与整理使用信息,有独立学习与研究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虚心请教。 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完成作业,学习目的明确 学习目标明确,有理想,与同学能够完美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方法恰当,会从失败中找经验。
学习与创新自我评价三
我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懂得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我勤于思考,敢于提出质疑,对知识有独到的见解,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努力追求学习完美。在课余时间里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竞赛,比如:全国生物竞赛,全国英语竞赛等。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增长了自己的见识,还锻炼了自己的意志。
范文:如何引导学生的发现和创新
许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只求理解记忆。没有自己的见解,也不敢提出跟别人不同的见解。这种现象很普遍,也是平时教学中最头疼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发现和创新。
1、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培养环境。教师为学生创造清洁、友好、宽松、舒心的学习环境,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选择,充分信任学生,满足学生积极的心理需求,把课堂学习的时间真正的交给学生,让他们在阅读、思考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1.基于学情
设计学习任务单的前提与基础是学情分析。只有精准的学情分析,才有适切的学习任务单。学情分析包括学习材料的分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
对学习材料的分析是指研读教材,分析学习材料所处的位置及特点、重点,分析学习材料应落实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可以进行如下思考:①这个材料是什么?在一册教材中、在一单元中的地位是什么?②这个材料有什么特点?③这个材料的重点在哪儿?④这个材料就材料本身来说最难的是什么?⑤这个材料的学习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什么作用?教师只有对本课时在单元中的位置有所了解,对与本课时材料有关的背景材料有所把握,才能立体化地看待教材,进而确定应该在何处设置学习任务单,该如何搭建支架。
学生情况分析需要探知学生学习的基础、需要与发展可能。归纳起来就是如下的五个方面。①学生的“已知”:指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内容学习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等,即学生学习的起点能力;② 学生的“未知”:是相对“已知”而言的,包括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中所包含的未知知识,而且还包括实现终极目标之前涉及学生所没有掌握的知识;③ 学生的“能知”: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有引导与支持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的程度; ④学生的“想知”:指除学习目标规定的要求外,学生还希望知道哪些目标以外的东西; ⑤ 学生的“怎么知”:反映学生是如何进行学习的,它体现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习惯等。依据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可以确定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可以确定如何为不同的学生设置适合的学习任务及供攀登的学习支架。
2.指向目标
在作了精准的学情分析研究后,制定合情、具体、分层的学习目标同样是设计一份好的学习任务单的基础。合情,从实际出发是确定学习目标本身的要求,要努力做到实事求是,把目标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具体,学习目标应言简意赅,各项指标可以很容易地在课堂上被观察到或检测到。分层,合理的课堂学习目标,是在课程目标指导下的目标系统,要通过对学生发展可能的研究确立课的三维学习目标,进而进行分层设定和精细分解。每个学习任务要与学习目标相匹配,并有相应的解读,明确这张任务单是为达到什么目标服务的。教师用学习任务从不同角度为学习目标的实现创造可能,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进入学习过程,通过分散在不同任务里的目标的逐一实现来完成建构知识与经验积累。
3.面向全体
学习任务单是在课堂中使用的,面向全体学生是一份好的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面对任务,每一位学生都要有事可做,有探索的兴趣与欲望。为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要讲究任务设置的技巧;为让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所进步,任务设置要有梯度,注意差异性,要考虑设计帮助的支架,并且留有攀登的空间;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任务设置要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为适合不同学习能力倾向的学生,学习任务要形式多样,有听说读写的任务、动手操作的任务、交流讨论的任务……
二、学习任务单的使用——以学定教
学习任务单的完成者是学生,一旦学生成为了任务实施的主体,他们自然会对任务实施所需要的条件、任务的目的、任务的完成方式作出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每个学生和课堂都建立起了某种关联,课堂学习就成为学生主动投入、主动参与的过程。
1.资源共享
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的过程中,必定会留下思考的痕迹,也就为教师的帮助式教学提供了依据。所以教师一是要充分预设,对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有充分的预案,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二是要及时观察了解 ,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错误及独到的见解,以便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作为珍贵资源加以利用,做好引领、点拨、评价、诊断、反馈和系统化,使教师的“教”更贴近学生的“学”。
2.自主合作
要把课堂的时空更多地还给学生,自主与合作是学习任务单使用中两个重要的方法。学习任务单因为有“内容”而让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变得“真实”与“真需要”。自主尝试完成任务是合作交流的基础与前提,群策群力是自主学习的补充与深入。学习任务单完成的基本步骤为:明晰任务独立作业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小结评价。这一过程中“独立作业”与“小组合作”环节最为关键,也最能体现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中学会学习的价值。独立作业,包括自主计划、实施、质疑、评价。小组合作,可以是同桌,也可以是4人小组,最好不超过5人,这样可以让小组活动更有序,并保证每一位成员有发言的机会。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习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学习策略与心理支持。由于目前班额大多超过40人,自主合作也保障了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
3.个别化指导
在学生用学习任务单展开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帮助方式主要为个别化指导。这种个别化指导有时是随机的,即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但更多的是有预设的,即在进行学情分析的时候已经确定了课堂上需要重点关照的学生以及帮助的内容与时机。在完成学习任务单的过程中,教师是有时间、有机会进行这样有目的、有目标、有方法的个别化指导的。这样的帮助更有针对性、更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更有实效,一般课堂上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知道学困生往往是因为完不成一节节课的学习任务而累积产生的。如果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帮助,我们就能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学而教”!
4.激发与保持兴趣
由于学习任务单使用的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因此如何激发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任务设置的过程中要重视以学科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而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则应:一要重视在布置任务时的导语设计,既明晰目标又明确方法更能调动内驱力;二要注重完成任务的形式与手段多样性,做到分合有致、动静结合;三要合理安排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一般来说完成一个任务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为好,就是高年级学生也不能超过15分钟;四是要及时提供帮助、指导、评价,让每一位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总能得到支持与鼓励,及时地获得成功感并保持学习的热情。
5.保障有序活动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是完成任务的效率与质量的保证。因此我们要重视重构课堂教学秩序,培养学生在“学堂”开展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学会独立学习时的自主探索与主动获取,合作时的积极交流与认真倾听;学会任务启动时先计划再实施,任务完成时要作评价与反思;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学会谦让、等待与调整。教师与学生一起在完成学习任务单的过程中制定与完善“学堂”的规则,这也是用“学习任务单”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学习任务单的评价
一份好的学习任务单首先是能充分体现设计的核心理念,即教学的个别化,关照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为学生的学而教。其次是依据精准,即学情分析到位,学习目标具体可测。而从技术层面可以从三个维度、十个指标作评判。
内容上,一是指向明确,能针对目标,渗透学法;二是支架有效,能符合需求,并留有学生攀登的空间;三是体现差异,在学习方法、资源提供、策略指导等方面有所区别;四是学科特征明显。
形式上,一是结构合理,先学后教,符合学科、认知、教学的逻辑;二是自主合作,做到自主学习手段丰富,合作学习形式多样;三是简明有趣,任务简单明了,能有效地引发动机、激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