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表示速度快的成语

表示速度快的成语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7-11 17:56:0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表示速度快的成语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表示速度快的成语

篇1

一,确定好感情基调:朗读要根据课文内容确定感情基调。这个基调定准,朗读的音律就容易把握了。如《,你在哪里》这首诗的朗读,既不能悲悲切,又不能读得高亢激越,应带着无限怀念,无限赞颂的感情去朗读。

二,力求字正腔圆,字正就是吐字清晰,发音准确;腔圆就是读得流利自然,注意标点、停顿、节奏的表达。

三,快慢要适当:朗读太快,容易“吃字”,没有抑扬顿挫,来不及表达感情;太慢,死气沉沉,形成“单字崩”,破坏了文章的语音结构。

朗读速度是由写作体裁形式和思想内容决定的。就体裁来讲,诗歌总比小说,散文读得要慢;就内容来讲,一般紧急、热烈、欢快,兴奋的内容就读得快一些,平静、庄重、沉郁、悲伤的内容要读得慢一些。朗读的速度快慢应模拟播音员的播音速度进行。

四,停顿要正确:正确的停顿对正确的反映语言逻辑,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有很大的作用。停顿不正确,不仅把句子弄得支离破碎造成语言的混乱,甚至会把意思弄反。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一般说来,段落间停顿最长,句子间的停顿较长;段落间的停顿最短,逗号、顿号、分号后面的停顿较短。

五,高低要适度:太高,发出噪音,让人觉得刺耳;太低,让人听不清楚。一般来说,高音响亮,表示兴奋、喜悦、活泼、明快的感情就要读得响亮,低音幽沉,表示沉痛、悲愤、安静、迟疑的感情就要读得幽沉。

六,重读要正确:1、语句重读:①谓语比主语读得较重一些;②宾语比动词读得较重一些(代词作宾语例外);③定语、状语、补语读得稍重一些;④疑问代词和数词比别的词读得重一些。2、逻辑重读:把特殊含义的词语有意重读,以表示强调,叫做逻辑重读,如①今天,我不想看电影。(另外的日子再看)②今天,我不想看电影。(他想看)3、感情重读:即表示强烈的爱憎感情的词语要重读,如农人说:“哦,你就这样的报答我吗?你这该死的,你早就该死了。”(早字重读表达了农人对毒蛇的无比憎恨的感情。)

七,细致地表达语气情态;语气情态是千变万化的。同样是疑问句,都有不同的语气,有的疑而不问,有的反驳、斥责,还有的有讽刺或含有某种言外之意。这些不同的语气状态必须在朗读中确切表达出来。文章真正不具有任何感情的中性语言是没有的,即便是陈述句,也有委婉、肯定、悲伤、轻快、强烈等不同的感彩。这些在朗读准备时都要细细体会。

八,注意语调:语调即说话的声调。语调与语气有直接关系,语气不同,读得抑扬曲直不同。同样的一句话语调就不同。如陈述:你好。(平调,叙述情况)疑问:你好?(升调,礼貌地询问)怀疑:你好!(弯调,讽刺地质问)肯定:你好。(降调,是你好不是他好)。

篇2

2、马水车龙:犹言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3、马中关五:犹言鲁鱼亥豕。

4、牛骥同皂:用来比喻贤愚不分。

5、驽马恋栈:驽马:劣马,跑不快的马;栈:指马棚。劣马惦着的只是马棚里的饲料。用来比喻无能的人只贪图安逸,无远大志向。

6、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7、马龙车水: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8、秣马厉兵: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9、仅容旋马:指住宅地方狭小。

10、马鹿易形:出自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用来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11、猴年马月: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来的岁月。

12、枚速马工:工:工巧;速:速度快。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13、驴唇马嘴:用来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前后矛盾。

14、金戈铁马:表示x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15、马到成功:形容事情顺利,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16、善马熟人:良马与武艺精熟的勇士。

17、求马唐肆:唐:原指无壁之屋,引伸为空的;肆:铺子,这里指卖马的地方。到不是停马处去找马。用来比喻在什么也没有的地方寻求自己所需的东西。

18、裾马襟牛: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用来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19、束马悬车:束马:把马蹄包起,防止马滑倒;悬车:把车子钩牢,以防脱落。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

20、犬马恋主:喻臣下眷怀君上。

21、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22、按图索骥: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用来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用来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23、叩马而谏:勒住马头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24、马上墙头:指男女青年相恋的地方。

25、秣马厉兵: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26、跑马观花:语本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后用“跑马观花”用来比喻大略地观看一下。

27、指鹿为马:谓恃权专横跋扈,任意颠倒是非。

28、马足龙沙:指驰骋边疆,扬威域外。龙沙,塞北沙漠地方。

29、马马虎虎: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30、杀马毁车:《后汉书·周燮传》:“扞冯良呴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后以“杀马毁车”喻弃官归隐。

31、人困马乏:人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劳累。

32、肥马轻裘: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33、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34、塞翁失马:(1)用来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35、毁车杀马:废弃车马。喻归隐意志坚决。

36、司马青衫: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

37、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38、马齿徒长: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39、马空冀北:伯乐将冀北之良马搜选一空。用来比喻执政者善选贤才,无所遗漏。

40、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41、软裘快马:轻暖的毛皮衣服和善跑的马,喻生活豪奢。

42、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用来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43、马去马归:用来比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

44、马咽车阗:形容车马繁多,非常热闹。

45、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46、马足车尘:喻四处奔波,生活动荡不定。

47、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篇3

选择语音压缩编码方案

在评价一个语音压缩编码方案时,一般从四个方面考虑:质量、速率、复杂度和延时。目前ITU-U已制定的G系列标准。

本系统需要的是一种低码率、语音质量良好、低时延、较低算法复杂度的压缩方案,从低码率考虑就可以排除G.711、G.721、G.722和G.723。G.726在速率为16Kb/s时,语音质量为2.0,这显然是不可以接受的。在余下的G.723.1、G.729、G.729A中,可以看到G.723.1的算法复杂度较大,而且延时较长,所以也被排除。和G.729相比,在算法复杂度方面,G.7 2 9 A有较大优势。实际上,G.729A是G.729的一个简化版本,在语音质量基本维持不变的情况下,算法简化了很多。所以本系统最后选用G.729A算法。

G.729A编码方案是电话带宽的语音信号编码的标准,对输入语音性质的模拟信号用8kHz、采样,16比特线性PCM量化。CS-ACELP是基于码本激励线性预测(CELP)的编码模式,每80个样点为一语音帧,对语音信号分析并提取各种参数,把这些参数编码发送。在解码端,把收到的比特流恢复成参数编码,解码后得到各个参数,用自适应码矢序号从自适应码本中得到自适应码矢,用固定码矢序号从固定码本中得到固定码矢,分别乘以它们的增益,按点相加后构成激励序列。用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构成合成滤波器。用自适应码本方法实现长时或基音合成滤波,计算出合成语音后,用后置滤波器进一步增强音质。G.729A算法编码器原理。

硬件系统设计

数字信号处理器具有运行速度快、性价比高、功耗低、开发快的特点。本系统选择的TMS320C6711是高性能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可以成功地实现实时语音压缩和解压。

1 系统原理框图

本系统以TMS320C6711为核心,外扩32MB SDRAM和2MB FLASH。DSP仿真器用于DSP的在线调试开发,可以通过软件在线控制DSP的运行状态,并能够查看DSP内部寄存器。PC是开发人员和DSP系统之间的交互界面,通过PC上安装的CCS集成开发环境,开发人员可以在友好的图形界面下对目标系统进行操作。系统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2 模拟电路接口设计

TLV320AIC10芯片模拟电路设计包括麦克风接口设计和扬声器接口设计,由于TLV320AICl0输出具有600Q驱动能力,足够驱动一个耳机,也可以经过一个功率放大芯片驱动扬声器,所以输出电路较为简单。

TLV320AIC10内置运算放大器电路,可以方便的与麦克风接口,接口电路如图3所示。应当注意的是VMID引脚最大输出电流为5mA,为了防止输出电流超过限制,应当串联一个起保护作用的电位器RPl。

3 数字电路接口设计

TLV320AICl0支持与TI5000和6000系列的无缝接口。TLV320AICl0通过McBSP接口与TMS320C6711DSP相连。

注意,TLV320AICl0采用主模式,由TLV320AICl0向TMS320C6711DSP提供串行通信频率SCLK。MCLK提供TLV320AICl0的工作频率,包括串行通信频率SCLK和采样频率fs。串行通信频率为MCLK的二分频,fs与MCLK关系如下:fs=MCLK/(256×N),N=1,2……,32。在本系统中N为4,fs为8000,故MCLK是8.19MHz。

软件系统设计

本系统实现的目标是能够实时输入语音、压缩,并能把接收到的G.729A编码解压、播放出来。事实上DSP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从外部语音芯片获取采集数据、编码、解码、把解码后的数据送到外部语音芯片播放。本系统采用TIBIO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硬件驱动程序和上层应用程序,最后测试了实现结果。系统软件结构。

实验结果

篇4

前段时间,我们周边的语言环境到处弥漫着一股“洪荒之力”,人们在许多场合做事时纷纷表示要使出“洪荒之力”。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现象作相应的分析。本文对“洪荒之力”这一语言现象的起源、流行现状、语言特点及流行原因进行论述。

一、网络流行语“洪荒之力”的产生与流行

(一)网络流行语

对于流行语,杨文全(2002)所下定义是:“在一定时期、一定社群内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一般为口语,带有一定的方言特色,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以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并在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1]流行语可分为口头流行语和媒体流行语。口头流行语,顾名思义,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的Z言;媒体流行语则包括报纸流行语、杂志流行语、图书流行语、电影流行语、广播流行语、手机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等。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一些网络语言忽然“火”起来,从小范围的使用到大面积的扩散使用。这些网络流行语会在一段时间内被人们广泛使用,具有传播速度快的共性。

(二)洪荒之力的产生

古书《全梁文・卷六十六・七录序》中曾记载道:“故洪荒道丧,帝昊兴其爻画;结绳义旒。”古人云:“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传说天地初开时,曾经有过一次洪水,几乎毁灭了整个世界,“洪荒”指的是宇宙,这是“洪荒”的最早出处。直到《花千骨》小说的出版,“洪荒之力”这一成语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洪荒之力”最初指如天地初开之时这种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因此,“洪荒之力”这一成语最早源于《花千骨》这部小说。

(三)“洪荒之力”的流行

“洪荒之力”这一成语成为网络流行语,走红于整个网络,始于《花千骨》这部古装剧。《花千骨》是2008年12月31日独家首发于晋江文学城的一部小说,作者是Fresh果果。在小说中,“洪荒之力”是贪婪之人都渴望得到的一种神力,谁拥有了“洪荒之力”,谁就可以称霸天下。小说《花千骨》出版之初,“洪荒之力”并没有快速进入人们的视野。当时的“洪荒之力”只停留在少数读者的脑海中。直到《花千骨》这部小说以影像的方式呈现时,受众明显增多。视频的呈现是一种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方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不论是高文化素质者还是普通民众,也不论男女老少,人们都能够从电视中获取信息。也因此故,“洪荒之力”得以在整个网络中广泛传播。再加上由高颜值、高演技、高人气的演员来饰演,使得《花千骨》这部电视剧在2015年6月9日上映后一直受到追捧。剧中“洪荒之力”的演绎,使得这一成语出现在人们的口头禅中。加之商家们对“洪荒之力”大肆渲染,使得“洪荒之力”在网络上劲头更盛。商家们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自然优势,在各大广告中打着“洪荒之力”的旗子,使得“洪荒之力”的传播具有了快速生长的空间。

2016年8月8日,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预赛结束后,傅园慧的一句“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成为一个助推器,“洪荒之力”迅速红遍整个网络。而“控制不了体内的洪荒之力”也成为网友调侃的常用语。

这是继电视剧《花千骨》之后掀起的使用“洪荒之力”的第二大热潮。傅园慧在与记者的问答中使用了“洪荒之力”,其最初的用意是表明自己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完全没有保留。傅园慧在奥运会上使用了“洪荒之力”,传达出的意义简单明了,使得这一成语真正深入人心,也使得“洪荒之力”得以从虚拟的网络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从此,全民努力使出“洪荒之力”,将网络流行语“洪荒之力”再次推向一个巅峰。

二、“洪荒之力”的多角度分析

(一)形式特点

“洪荒之力”是一个四字成语,具有四字成语巧妙、优美的格式特点。“洪荒之力”与其他四字成语如“俯仰之间、风云之志、风烛之年、即兴之作、道义之交、不毛之地、九五之尊、不速之客、白首之心、独到之处”等,具有同样的“XX之X”结构。这样的四字结构具有一种语音上的韵律美和协调感。另外,有的四字成语中的复音词是双声词或叠韵词,如:“踌躇满志”中的“踌躇(chóu chú)”便是双声词。“洪荒之力”中的复音词“洪荒(hóng huāng)”同样属于双声词,因此在音节上富有韵律美。

“洪荒之力”属于偏正结构的成语。“洪荒”作状语,“力”作中心语。整个成语是由实词和虚词组成的结构,中心语前由虚词来修饰,如“害群之马、瓮中之鳖、弹丸之地”等,都是同一结构的成语。“之”字在成语结构中作助词,只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即:害群之马=害群马、瓮中之鳖=瓮中鳖、弹丸之地=弹丸地,等号两端的词语意义是等同的,“之”字只是使结构更加对称、音节更加和谐。

(二)语义特点

“洪荒”本指混沌蒙昧的状态,特指“远古时代,洪荒世界;大荒”。电视剧《花千骨》里的“洪荒之力”指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但在傅园慧口中的“洪荒之力”,则指个人的能力和力量,“我已经使用洪荒之力啦!”表明她已经竭尽所能,使出了浑身解数。“洪荒之力”由原先的“宇宙间最大的力量”义发生转变,由泛指转变为特指。而在下列例句中,“洪荒之力”的词义也有所变化。

(1)阳光、海岛、冬荫功……提到这些关键词,便会想到泰国。而这个距离四川飞行时间不超过3小时的国家向来是川人出境游的首选。于是,作为第三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主宾国”的泰国,在本届博览会上,使出洪荒之力“拉拢”四川游客,风头强劲。(《在川揽客使出洪荒之力 “主宾国”泰国劲抢风头》,《四川日报》2016年9月24日)

(2)几档节目演下来,也打开了综艺节目的另一个窗口――越来越不搭边的人,越来越专业的综艺节目跨界而来。看来,竞争激烈的综艺市场,开始使出洪荒之力,用人脉打通一条收视率之路。(《跨界――综艺节目使出洪荒之力》,《山西晚报》2016年9月24日)

(3)经济学家算过,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在北京工作5年,以年薪10万元计算,5年积蓄至多20万元。两个人5年积蓄也至多为40万元。两个人结婚要在北京购买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两个人的积蓄还得加上男女双方一辈子的积蓄,只能够支付这套住房。(《当用尽“洪荒之力”也买不起房子,高房价悄悄偷走青年的饭碗?》,新浪新闻,2016年9月23日)

在例(1)~(3)中,“洪荒之力”的主体已经由“宇宙”扩展为“主宾国”“综艺节目”“青年”,“洪荒之力”的“力”发出的对象具体到实实在在的人和事物。另一方面,“洪荒之力”在句中往往充当谓语,而施事主语已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人的所有力量,开始适用于所有的对象。如“泰国”“综艺市场”“青年”等不同的主体,“洪荒之力”的主语显然适用于世间的万事万物,“洪荒之力”由泛指转变为特指。

(三)语用特点

从修辞学的角度看,说话上张皇夸大过于客观事实处,名叫夸张辞(陈望道,2008)。夸张重在阐发说话者内心的真实感受,而与客观的实际情况不符,往往过分夸大原词,使得自己所要表达的意义得以凸显。“洪荒之力”原指宇宙间一股巨大无比的力量,拥有它便可称雄世界。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动不动就说自己已经用尽了“洪荒之力”。如:

(4)蕴灏高尔夫创意餐厅,一周年店庆,老板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菜品也进行了大升级,惊喜前所未有,真的没有保留啦!(《老板已用了洪荒之力,没有保留呀……》,上海新动态,2016年8月12日)

(5)好消息!上海交通规则使出“洪荒之力”,最新方案出炉!未来出行太方便啦!根据最新规划,阿拉的交通出行将变得更加方便啦!不管你平时是搭地铁、乘公交,还是开车,这一大波好消息必有一款适合!跟着小编来瞧瞧吧!(《好消息!上海交通规则使出“洪荒之力”,最新方案出炉!未来出行太方便啦!》,上海头条播报,2016年8月15日)

(6)就算你再不看奥运,想必也知道最新成语“洪荒之力”火了!秉承“年度热词必登春晚舞台”的大原则,当“洪荒之力”登上2017年的春晚舞台,会是一种怎样的盛况?小新有一个不成熟的小预测,不知当讲不当讲。(《当最新成语“洪荒之力”亮相2017年春晚》,凤凰资讯,2016年8月13日)

在例(4)~(6)中,“洪荒之力”的发出者可以是任何事物,个人、某个单位团体都可以是“洪荒之力”的发出者,可以是一个人即“老板”,也可以是由人制定出的“交通规则”,也可以是“春晚”的策划者们。但“洪荒之力”原本只是一股强大而罕见的神力,而不应是世间万物都可拥有的力量,这里显然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段。

所说事物纵然与其他事物没有共同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陈望道,2008)。由“洪荒之力”到“洪荒少女”,人们已经不再专注于这个词本身,而是将它视为一个人的代名词。只要一提到这个词,人们条件反射似地会想到傅园慧,“洪荒少女”俨然是傅园慧的一个标签了。“洪荒少女”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指代某个人,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格。

三、“洪荒之力”流行的原因

“洪荒之力”作为一个新词,它的流行是由多方面促成的。从词本身来看,它具有广泛应用的语用特点。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境中都可以使用,因此很容易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例如:

(7)大佬柳传志的洪荒之力:门徒和报国情怀(时代周报,2016年8月9日)

(8)德国铁饼选手哈丁在获得冠军后手撕衣服:2012年奥运会,德国铁饼选手哈丁在获得冠军后手撕衣服,洪荒之力未用完之际还玩起了跨栏。(新浪网,2016年8月9日)

(9)女t生使出“洪荒之力”做手术 结束后靠墙睡着(《扬子晚报》,2016年8月11日)

在例(7)~(9)中,无论是表达爱国情怀还是奥运比赛亦或是医生做手术,人们都可以对之贯以“洪荒之力”。因其具有这样广泛应用的语用特点,人们对它的热忱度很高。

从成语本身的语义来看,“洪荒之力”具有内涵丰富、词义精炼的特点,人们对于精辟简练的语句不必花太多心思,而能够熟记于心,在很多情况下能够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如:“七夕节好像全世界的‘洪荒之力’都爆发了”“果然有着‘洪荒之力’的七夕节癫得够狂!”“果然没有‘洪荒之力’的七夕节还敢说是单身狗嘛?”“洪荒之力”在上述语句中具有调侃娱乐的意味,是一种娱乐化创新精神的体现。人们喜欢这类价值观正确、内容积极向上的词汇,各大商家顺应潮流,抓住商机,推动了“洪荒之力”在网络语言中的流行。

从语音方面来看,“洪荒之力”中四字的声调为“平平平入”,以入声结尾,给人一种抑扬顿挫、铿锵有力之感。另外,成语中的“洪荒”属于双声词,因此韵律优美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在现代汉语中,人们总是倾向于使用双音节或四音节成语,因此,“洪荒之力”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这也是其被人们高频使用的原因。

“洪荒之力”流行的原因与任何新词新语的流行原因具有共性。一来新词新语作为新鲜事物,作为社会时尚的风向标之一,人们自然会对这一新鲜事物感到好奇,因此对之加以关注;二是新词作为一种时髦的语言,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自豪心理,认为自己已经紧跟时代潮流,已然是一个时尚的领头人,因此会随波逐流频繁使用,成为新词新语的忠实拥护者和使用者。

四、结语

“洪荒之力”作为一个网络流行语,具有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和局限。它自身生命力的不稳定性以及多变性,使得它会在一段时间内很受追捧,当网络上再出现一些新词语之后,它可能就会“退居幕后”,逐渐被取代。但也有可能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最终被汉语词典收录。

目前,“洪荒之力”的热度全民有目共睹,人们使用“洪荒之力”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博取眼球和关注,背离了词语的使用原则。此外,“洪荒之力”的使用不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甚至有些句子会产生不合逻辑的现象。因此,“洪荒之力”能否长久被人们使用并最终成为汉语的词汇,需要时间来验证。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

[2]杨文全.流行语的界说与初步描写[J].新疆大学学报(社科

版),2002,(2):125.

[3]白烨,刘春卉.小议“范跑跑”[J].语文学刊,2008,(20).

[4]黄长彬.网络流行语“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初探[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1).

[5]余俊宏.“小伙伴们”长大了[J].语文建设,2014,(8).

篇5

有一位音乐家曾和一些画家、设计家做过这样的尝试,即先由画家即兴作画,再由他本人(音乐家)即兴作曲,再由设计家即兴创意……如此继续反复几次,可以构成奥妙无穷的“气场循环”。我们从这一“行为艺术”中,可领悟到音乐与设计皆是通过听觉和视觉传递美感的,它们之间在听觉和视觉上有着强烈的情感共振和形式上的融通关系。

色彩构成是高校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学生通过学习能感受到色彩丰富的表现性和色彩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色彩还助人们识别对象,从曾经见过的形象中去想象从未直接接触过的形象。总之,色彩的物理刺激直接导致人的某些心理体验,然后又产生知觉中其他感受,以至形成一连串的心理效应。所以,色彩构成中所涵盖的点、线、面都是富有张力的生命体,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色彩构成表现形式能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音乐的内涵,亦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音乐语言是由音乐的各种要素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等组成的,音乐中的每首乐曲,每一个音符都有着它自己的魂灵。它是充满灵性的,只有具备文化、具备天性、具备敏感心灵的人才能感受它、体验它,进而表现它。从这一点看,音乐与设计在价值定位上是很有共同点的。

形式融通在于,视觉与听觉艺术都是易于抽象化的语言。色彩构成能产生声音、音乐的抽象美。那么,色彩构成的人性化表现更是具有较大的抽象展示空间的,声音虽不能与它本身的发源体相脱离,但由于人的声音是有个性的,人的声音还由于环境、心情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由此,我们可以减弱发音本体的印象,把注意力引向其抽象性的表现上。如声音的高低可用色彩的明、暗程度来表示,高的音具有明亮感,低的音具有黑暗感,吐词清晰的声音用纯度高的色彩表现,含糊的声音用纯度低的色彩表现。而作为艺术作品的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声音本身音色和力度上的强弱变化。因为声音的强弱变化、速度快慢是阐释乐意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色彩构成中如何表现音乐的韵律美

色彩构成练习中要渗透和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只有当几个音或音群组成的旋律线条结合起来,并产生与之相应的节奏和调性,才能表现一定乐感。其中,节奏是作为完形来把握的。在旋律中由于有一个音在发生变化的印象,所以先后出现的音能保持一种连续存在性。这就是音乐的“冲击力”。当然,马克思说过:“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他们来说不是对象。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培养自己的审美。”①而优秀的设计师受到音乐的震撼和启发后,会抓住对音乐的主要感受,体会乐曲是抒情的、轻快的或是凄凉的、忧伤的……同时还要觉察乐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家的个性和风格,力求达到一种与音乐家创作时十分相似的情感境界。我们知道点是一个跃动的因子,在音乐视觉化的平面设计中,它的表现形式是丰富的。它的大小形态是随着音响的高低变化而变化的。线是二点之间的移动形成的。音乐中只要有“声部”间的横向运动,无论低声部,中声部,高声部,只要音的点在连续在进行在运动,即成了自身的“线”。在平面设计作品中,线的长短、粗细、曲直、浓淡和线的方向还能体现人类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平面设计中“面”的形态可分为几何形、有机形、徒手形和意外不规则形。而音乐中的“和声学”就是随着“面之乐”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这些“面”的形态是决定音乐主旋律的重要因素。在设计师眼里音乐与平面设计都有和谐的比例,音乐的和声美就是设计的形态美,不同形态的“面”能给人以迥然的视觉观感和心理影响。所以设计师以“面”来体现对音乐的通感,起到一个整体控制的作用。同时我们还能把对乐曲的通感用色彩三要素来表现,高亢激越的乐曲有一种振奋精神的感觉,可用高明度鲜亮的色彩表现;嘈杂不和谐的音乐则有一种不鲜明的浑浊感,可用纯度较低的色彩来表现;而情感变化丰富、华美的乐章则用丰富的色相来体现。炽热奔放的乐曲可用暖色表现,神秘悠远的乐曲可用冷色表现。三、音乐与平面设计之间的融通

21世纪,堪称为设计的世纪。而促进设计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应是加强设计与其他艺术学科之间的交流,注重设计与音乐之间的融通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设计艺术可从音乐学科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强化设计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度。音乐与设计二者之间的转换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十分有趣的。美妙的音乐能给设计家以想象的空间并从中得到启迪,也会给设计作品的创新带来意想不到的契机。所以,一个设计师应具备基本的音乐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的艺术情趣,用自己的设计智慧去把握设计作品的形式和风格。音乐视觉化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培养设计师联想力、想象力的形象思维过程,是对设计师创造性思维的挑战与延伸,它是个体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后,以真实、独特、个性的方式表达的富有“冲击力”的视觉作品。现代灵魂艺术家的先驱之一梅特林克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具有灵魂对美的那种兴趣和接受力。因此,几乎没有什么人能拒绝听从一个沉溺于美的灵魂的指引。”②音乐中的韵律抽象美渗透运用到平面设计的色彩构成中去,这就是一种美的指引,它融入了设计家的个人情感要素,打破了时空界限,突破了专业藩篱,它融具象与抽象、形与色以及所有构成语言为一体,充分体现了音乐与设计在视觉与听觉上的融通与促进关系。

今天,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已让人们进入了一个“图像时代”,音乐视觉化作品不像音乐那样短促,也不像它那样迅速消失,它较为适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它能引导人们从另一种渠道去感受音乐的存在,用另一种方式去欣赏音乐的美,同时还能唤醒人类潜意识中深藏着的美好情感。平面设计中用色彩构成来体现音乐的韵律美,旨在表现现代设计的语言和设计的视觉效果,它能促进和提高设计作品的个性化色彩的表现以及其独特风格的形成,它既丰富了现代设计作品的表现内涵、增添了设计作品的人文气息,也是对现代设计的一个有益的补充,是设计理念的进一步推进和发展。是现代设计对人类精神的影响的途径之一。

注释:

①转引自金开诚《文艺心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2版第342页.

②转引自(俄)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中国社会出版社,1987年7月.

篇6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呢?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言者与非本族语言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涉及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必然存在着文化差异,表现为不同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而这些文化差异会造成交际障碍,只有理解和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才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这种障碍,使交往获得成功。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相应的文化因素,以跨文化意识进行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当今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下面就简单介绍下我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交际教育的内容和策略。

一、语用失误案例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往往把学习词汇和语法当作英语学习的全部,只注意词、句的理解,而很少注意篇章的理解,跨文化理解能力差,在用英语的交流中常会出现跨文化语用失误。跨文化语用失误是异文化冲突的常见现象,具体来说,“说话者不自觉地违反了交际规则、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不顾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使语言交际遇到障碍,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或达不到完满的交际效果,这样性质的错误就叫做语用失误。”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而语用失误会导致交际失败,会令人怀疑是一种故意的言语行为。

例1:几年前,我们学校请了一位名叫Steve的外教,在Steve的一次口语课堂上,Steve讲课讲得非常生动精彩,学生都非常认真地听课,课堂上笑声不断,突然Steve幽默地问了学生一句:My lesson isn’t boring,is it?学生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Yes. 这时只见Steve面露不悦,表情有一些尴尬。其实,学生们回答“Yes”本意是想表达“是的,不单调。”但由于对英语中反意问句的回答没有掌握好,回答错误,被误解为“不,很单调。”对英语中反意问句的回答反映出不同语言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

例2:当别人患了感冒,我们不能依照国内的习惯说:“You should drink some water.”“Put on more clothes.”“Take some medicine.”等。这种劝告性的关心中国人普遍可以接受,而对强调个性独立的欧美人来讲,无异于“教训”,是不易被接受的。我们应该学习欧美人的习惯,只笼统地说:“I do hope you’ll be feeling better soon.”或“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就可以了。

例3:当我们想向他人提出建议把门打开时,我们不要说“Why don't you open the door?”它虽然是一句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但它含有强硬的命令口气,不适合对长辈或初交的人说这句话,可用“Why not open the door?”来表达。

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分析语用失误案例,把语用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既学好语言知识,又了解和掌握了语用知识,以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包括:中西方交际行为方式的主要差异,中西方在处理主要社会关系上的差异,汉英姓名和称谓的异同比较,中西方非言语交际的主要差异,汉英中常见的成语、谚语、俚语、委婉语及禁忌语的对比。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进行语言教学,还应不断渗透相应国家的文化,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美国外语教学专家Winston Brembeck说:“采用只教语言不教文化的教学法,只能培养出语言流利的大傻瓜。”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我经常有意识地将中西方文化差异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体会学习英语的乐趣。下面就列举一些我在教学中渗透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内容:

1. 餐桌礼仪差异:东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除了饮食结构外,更大的差别是餐桌礼仪(table manners)。作为主人(host),中国人总是面对一桌佳肴却说粗茶淡饭(homely fare),招待不周;用餐时则一个劲地劝菜敬酒,大声说笑等。这些行为会让外国朋友感到不安,因为这全然不同于他们的餐桌礼仪。西方人崇尚节约,讨厌饭桌上的浪费,在宴请时,主人不会为客人夹菜,而是让客人自行选择,建议客人“Please help yourself.”或“Make yourself at home.”。

2. 送礼礼节差异:中国人送礼的礼节比较复杂,走亲访友一般都要赠送礼物。人们比较注重礼物的数量和价格。一般来说,礼物越贵越好,而且要双数,因为双数吉利。中国人接受礼物时为了表示礼貌,往往再三推迟后才接受,并放在不被注意的角落,以表示重情不重礼。西方人送礼不在乎贵重和数量,精心准备的小礼物尤其是亲手制作的礼物是最珍贵的。主人收到礼物要马上“识货”,立刻开包,还要说“It’s very nice.”“I really like it.”“That is just what I wanted.”等表示对礼物赞赏的话,否则就是失礼的行为。在送礼物时, 中国人常谦虚说“Here’s something little for you,it’s not good”,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籍人士自然不知道这是“谦虚”的说法, 他们会很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自己认为“not very good”的小礼物给别人。

3. 交谈禁忌差异:中国人的隐私保护概念不如西方人强,中国人聊天的话题几乎无所不包,甚至包括西方人不愿涉及的隐私方面的话题,如年龄、工资、价格等,见面聊天时,问及年龄是为了能够适当称呼彼此,以示尊重。英美国家人士对问及年龄、婚姻、收入等个人隐私问题比较反感,避免问“How 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How much do you make every month?What’s your religion?”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在语法上都是正确的,可是提问的内容涉及英美人的私事,使他们误解中国人爱干涉他人的私事, 从而造成文化障碍。

4. 其他礼仪习俗的差异:社会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沿袭下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习俗文化一般包括称呼、问候、道谢、打电话、告别等。如中国人常用“吃饭了吗?”作为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如按字面译成“Have you eaten?”外国人听起来就觉得很奇怪,有时会误以为你要请他吃饭。

三、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应向学生介绍相关英语国家当时的社会背景知识,包括与语言本身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及与社会文化有关的背景知识。如何将背景知识贯穿于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如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应介绍英语词汇的社会文化内涵,切实把握中西语言在词汇方面的差别。如学习“Thanksgiving Day”,可以从西方宗教文化角度和感恩节的来源等方面来提升该词组的内涵,再补充一些关于西方人如何过感恩节的知识来加深学生对该词的理解。当课文出现music话题时,可以给学生介绍音乐的大致发展历程,介绍音乐的派别和风格。可以着重介绍美国音乐的发展是如何从blues经历country music,jazz,rock music,rap,hip hop发展到现代音乐,特别要介绍一下美国乡村音乐发源地——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并播放几首优美动听的乡村歌曲, 如卡彭特的《Yesterday Once More》、约翰·丹佛的《Country Road》和《Taking Me Home》等歌曲。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就越强,学习英语的信心也就越足。

四、对学生实施跨文化交际教育的策略

1. 创设交际语境,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际场景。教师要尽力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交际情境,力求创设学生能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成为学生语言实践的场所,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融于语言使用的活动中。可以在课堂内加入大量的以学生为主导的练习方式,如角色扮演、对话、小组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交际能力。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信息量大和速度快的优势可以帮助教师传递大量的信息,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和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学生可以看到、听到纯正的现场语言交际,有身临其境之感,有利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使课堂教学真正交际化。

3. 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活动,强化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可以视情况开展口语培训班、英语口语技能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广播和英语角等活动,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文化氛围里,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异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教师应该重视跨文化交际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学会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逐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 王才仁. 英语教学交际论[M].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和交流手段,国际互联网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堪称“第四媒介”①。网上交际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构成语境的主客观因素及其所起作用与传统意义的有很大差异②。网络语言就是在这种特定语境中产生的一种语言变体。这种语言在网上普遍使用、广泛流传,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不但有自己独特的词汇,甚至连语法规则、语用特征都与传统的语言大相径庭。请看下面的一段对话:

例(1)f1:还没下班?

k1:一会儿就走。

f2:问个问题。服务器有什么用?

f3:我们又做了一些腌菜。

k2:可以帮助你突破网络屏障,提高网络速度。

k3:你们家的腌菜很不错。

f4:如何设置?

k4:首先你得找到一个可用的服务器的地址。

f5:下班时顺便过来拿点。

这是笔者在网上和朋友交谈的一段真实记录文本。这段莫名其妙的文字,如果用传统的语用学和话语分析的规则来解读,根本就无法理解,因为它至少违反了三个方面的语用规则:

1、违反了轮流发话(turn-taking)的会话规则。在话语结构的语用分析中,首先要研究语言使用者进行言语交际时遵循的格式③。问—答话对(q—a)是一种最典型的会话格式。整个会话过程按q—a—q—a的模式进行,这就是轮流发话。在上面的对话中,f1和k1是一对典型的问答话对。在接下来的一个话轮中,按照常规的理解,当f提出问题f2后,应该等k做出回答,可是事实上f却充当了两个连续话轮的发话人f2、f3。接下来k2、k3也连续发话,作为回应。这个过程显然违背了轮流发话的规则。其实,在日常会话中,依照话轮替换原则,会话参与者为了“争夺”下一个话轮,有时也常常会发生一人同时多次发话的情况,但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间十分短暂④,不可能贯穿整个会话过程。

2、违背了连贯性规则。在会话中,有一条重要的规则,即双方话段的语义必须连贯。这是因为连贯是会话深层结构的无形网络,是话段之间的有机联系⑤。拉波夫(w. labov)⑥和库尔特哈德(m.coulthard)⑦都论述过会话中的话语连贯规则。这段对话从f3开始语义开始出现中断,一直到最后都不连贯。造成这种语义不连贯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这段对话从f3开始有两个话题在同时发展,平行推进。在日常会话的轮流发话过程中存在一种类似的现象,称为修正(repair)。当会话过程中出现语言失误,发话者可能会直接或在受话者的提示下自我修正,也可能由受话者直接修正。这样会话中产生一个旁插语列(side sequence),这个语列中进行的就是第二个话题,即修正话题。如:

例(2)a: he likes that waiter over there.

b: waiter?

a: waitress, sorry.

b: that’s better.⑧

在这种现象中,两个话题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修正话题是次话题,在修正话题推进时主话题暂时中断,当修正目的达到后,修正话题自动停止,回到主话题,两个话题不太可能同时一直发展下去。

3、违背了合作原则。格赖斯(h.p. 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中有一条关系准则(relevance maxim),要求话语之间要有关联。日常会话中对关系准则的故意违反(即会话中两个相邻话轮意义互不相干)往往意味着一方想转换话题。如:

例(3)a: mrs. x is an old bag.

b: the weather has been quite delightful this summer, hasn’t it?⑨

这时另一方应响应这一暗示,立即放弃该话题。但是,在对话(1)中,多次出现相邻话轮意义不相干,但双方都没有放弃任何一个正在进行的话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话(1)实际上是由两个话题毫不相干的会话混合在一起构成的。我们可以将它们分离出来:

主题一:f1:还没下班?

k1:一会儿就走。

f2:问个问题。服务器有什么用?

k2:可以帮助你突破网络屏障,提高网络速度。

f4:如何设置?

k4:首先你得找到一个可用的服务器的地址。

主题二:f3:我们又做了一些腌菜。

k3:你们家的腌菜很不错。

f5:下班时顺便过来拿点。

分离后的这两段对话,形式和意义都很完整,与前文提到的会话原则和语用原则完全吻合,跟我们日常交际的会话模式并无二致。这两个意义上毫无关系的话题,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要在同一次会话中出现,必须采取一维的线性方式进行,并且必须在关闭其中的一个话题后,通过话题转换手段过渡到另一个话题。这时候会话的进行就是对第二个话题的推进,被关闭话题已经结束,就不可能进一步发展了。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

在网上交际中,这两个话题可以呈二维平面的形式平行发展,会话进行中话题之间不需要转换,两个话题都不用关闭,可以平行推进,同步发展下去(如对话1)。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

这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双话题平行推进现象。这是网络交际的特殊产物,只能在特定的网络语境中才能产生和被理解,离开了网络,便变得杂乱无章,甚至荒谬可笑。

一、双话题平行推进的形成原因

网络空间是一个以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的虚拟社会,网络用户群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活跃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传达感情。在这些交际活动中,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交际文化⑩。和传统上面对面的言语交际手段相比,网络交际对网络技术有很强的依赖性。网络交际语境就是以网络交际文化和技术为背景的。这个特殊语境中使用的语言,自然就有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双话题平行推进就是这种语境的典型产物之一。它的产生,主要有网络技术和网络交际文化两个方面的原因。

日常面对面的口语交际或电话交际中,发话和受话之间的信息传递一般没有明显的时间延迟现象。而在网络交际中,交际双方所有的交流信息都是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递的。当发话人发话后(往往是通过键盘输入的文字信息),信息由计算机进行编码后通过网络传递出去,对方电脑接收后进行解码还原,受话人通过阅读获得发话信息。这个过程往往有时间上的延迟。正常情况下这个延迟的时间很短,可以忽略不计,即相当于面对面的言语交际。可是,有时候因为技术的原因,这个延时就可能变得较长,形成信息沟(information gap)。信息沟的形成一般有如下几种因素:

1、网络繁忙,传输受阻。网络上信息传输的速度并不恒定,而是动态变化的。上网高峰时段信息拥塞,信息传输延时较长,往往每一轮会话之间都会存在信息沟;

2、交际双方所使用的电脑运行速度差异较大,导致双方信息传输不同步。这种差异跟电脑的软硬件配置、上网的连接方式、所在地区的网络质量都有密切的关系;

3、双方操作电脑的熟练程度不同,导致信息传输不同步。因为大多数的网络交际主要是通过键盘输入文字来进行的。文字输入速度快的发话人的信息到达受话人的屏幕时间短,文字输入慢的发话人的信息到达受话人的屏幕时间长。

4、交际的一方同时和多人进行网络交际,其反应的速度必然比另一方慢,从而形成信息沟。信息沟是网络交际中存在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网络交际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网络交际的主体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会逐渐习得这种文化特征。

信息沟在日常交往中也存在。即发话人完成发话话轮后,受话人保持沉默,没有作出相应的反映,从而形成信息沟。当这种情况出现后,为了使会话顺利进行下去,原发话人就会根据会话的合作原则进行推断,并连续发话。当发话人认为受话人没听清楚或没理解发话的意思,他的连续发话就会是前一话轮的重复,即重叠(overlap);当发话人认为受话人因对所谈的话题不感兴趣而以沉默来违反合作原则时,他的连续发话就会转换话题。

网络交际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日常交际的规则。因为网络交际者本身也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所以在网络交际中往往会无意识地遵循他早已习得的日常交际的规则。网络交际中,发话者从键盘输入所要说的话并发出去以后,就意味着发话话轮的结束,开始等待对方回应。这时往往会因为上述原因产生信息沟。当信息沟的时间较短时,交际者会根据网络交际文化的特征予以忽略。而一旦等待的时间超过发话者所理解的正常信息沟的长度,发话者往往会运用传统交际规则来延续进一步的会话。因为网络交际语言主要以文字的形式传播,所以当信息沟产生,发话者运用会话原则来推断对方的意图时,往往会主动排除对方理解不清的可能,而认为对方对该话题不感兴趣,从而在下一轮的连续发话中转换话题。看如下的会话记录:

例(4)a1: you are also 3 bottle man, howmuch could youdrink?

b1: beer,5 bottles.

a2: sea quantity!(information gap)

a3: i’ve justwrote another essay regarding ourworkunit, very funny, do you want to read it?

这段对话中,a1——b1——a2三个连续的话轮讨论b的酒量,话轮之间的信息沟不大,所以并没影响话题的延续。但当a发出话轮a2时,出现了较大的信息沟,于是a就运用常规的交际规则进行推断,认为b对该话题不感兴趣,从而转换话题,开始一个新的话轮a3,提出一个毫不相干的、她认为双方都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她新写的文章。

但事实并非如a所推断的那样。这里信息沟的产生并不意味着b要放弃该话题,而是因为网络传输突然变慢,a没有及时收到b对话轮a2的反馈。接着网络又恢复正常,a连续收到了b对a2、a3的反馈:

例(5)b2:so-so,dear. i never drinktoomuch, because iam afraid of sudden death at home without beingknown by anyone.

b3: of course. it is my pleasure.

接下来a又分别对b2、b3的话轮作出反应。交谈双方都没有放弃任何一个话题。这样两个话题就此同时发展,平行推进。

形成双话题平行推进的另外一种情况,是交际的一方想主动放弃当前话题而开始一个新话题,而另一方由于信息沟的原因没有及时获得话题转换的信息,所以仍继续该话题;当他接收到新的话题信息后,出于合作原则,他同时也回答该新话题;想放弃原话题的一方也因为合作原则而重新谈论旧话题,如下面的会话记录:

例(6)k1:something wrong with your college’s firewall, ithink,because i cannot call liu.

r1:i’ve never tried there. i don’t know.

k2: so let it alone.

k3: how about your baby? (information gap)

r2: you mean, liu can call you but you cannot callhim?

k4: yes, he can call me, but i can’t.

r3: very well! thanks! how about yours?

r4: then what shall we do?

k5: she is ok, but likes to cry at night, i don’tknowwhy.

k6: xiao just told me to connect your lab throughweb directly.

这段话的背景是r所在学校的网络出现了故障,k和r就此事进行了探讨,因未能达成一致意见,k就想放弃该话题,开始一个新话题(话轮k2、k3)。因k3与r2之间存在信息沟,r没有及时获得话题转换的信息,所以通过话轮r2继续原话题。k明白r不想放弃的意图,只好继续该话题(话轮k4)。这时r对新话题也做出了反馈(话轮r3),并同时继续第一个话题(话轮r4)。k通过k5回答r3,通过k6回答r4。两个话题就此平行发展。这情况若发生在日常交际中,双方必须关闭一个话题,而集中讨论另一个话题,如图一所示;或者暂时关闭(即中断)一个话题,当另一个话题结束后再返回来继续已中断的话题,如图三。否则会话就无法正常进行下去。

网络交际中,只要双方愿意,两个话题可以同时发展而不必关闭或中断其中任意一个。

三、双话题平行推进的产生条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息沟是产生双话题的语境前提。当网络速度和交际双方的反应都很快时,信息沟往往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交际,跟传统的日常交际模式很接近,一般不会发生突兀的话题迁移,一旦发生了,就意味着关闭当前话题而开始新话题。这种交际模式,往往会沿用传统交际的一维线性结构,如图一和图三所示。当信息沟较大,超越了交际双方习以为常的范围时,其中的一方就会因为语用推断失误转换话题,从而产生新的话题。

新话题的产生,常常以交际的一方连续发话为标志,所以连续发话是双话题平行推进的动因和标志。如前文所述,日常交际一般遵循q—a轮流发话的格式。而网络交际中一旦存在较大的信息沟,交际的一方可能会连续发话,形成qq—aa的格式,如对话1中的f2f3—k2k3;或q-aq—aa的格式,如以下会话记录:

例(7)a1:also, i am a man ready to offer help anytime.

b1:like comrade lei feng?(information gap)

b2: did u receive my e-mail today?

a2: i am always praised by people around me.

a3: no. i haven’t checked it today.

例中的a3和b2,都是连续发话的部分,也是新话题的开始。如果交际一方对其中的任何一个话题不感兴趣,就会关闭该话题,这样一来就不可能产生双话题同时发展的局面。所以交际双方对话题的共同兴趣,是双话题平行推进的心理因素。

四、双话题平行推进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

网络是一种高效的外语教学手段。利用教学目标语言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目标语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外语教学中一直强调学生多多动口动手,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习得语言。很多时候我们会面临一种矛盾局面:当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多次发生语言运用不当,教师是否应该一一纠正?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遇上学生语言运用失误,教师往往使用如例(2)所示的旁插语列产生一个修正话题来纠正学生的错误。但旁插语列是以中断交际话题为前提的。若学生多次犯错,老师用旁插语列一一纠正,则会使交际话题多次中断,以至最后无法进行下去。学生频繁被中断话题进行修正,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失去信心,不愿再开口。这种局面无疑和我们的教学初衷是背道而驰的。但是,若对学生的错误不加修正,任其发展,则难以教会学生纯正地道的语言,这当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外语老师往往左支右绌,难以掌握准确的尺度,难免顾此失彼。

利用网络交际中双话题平行推进的特点,就可避免以上难堪,做到一石双鸟。当学生出现语言运用失误时,老师可及时运用一个旁插语列进行修正,如:

例(10)t:the western manners infect you.

s:everyone wants to win, that’s human being’snature.

t:humanity is ok. human being’s nature is tooverbal.

s:ok, thanks.

若学生多次出错,老师可多次运用旁插语列,形成一个专门的教学修正话题,这个话题与原交际话题平行推进,如:

例(11)s: may i make a request? (qm)

t: go ahead. (am)

s: if i have difficulty in english or i can’t to saysome sentence in english, can i use chinese?t: ok, doesn’t matter. but in english. (am)

t: mistakes. should be“i can’t say ...”the word“to”can’t be put after a modal verb;“some sentences”, plural form. (qn)

s: ok, i will try my best. (qm)

s: oh, thank you to correct my english wrong!(an)

t: communication is the best way to learn language, so try to use english as more as possible.(am)

t: welcome. mistake: better say“thank you forcorrecting my mistakes”. (qn)

s: oh. but i have no chance to speak english before you. (qm)

t: you mean talking to me? (am)

s: yes. (qm)

t: poor girl. then keep talking to me. (am)

s: i’m glad to talk with you. i gave 5 jiao to thebeggar yesterday morning, even though i’m poor!(qm)

t: eh? are you kidding? here“poor”means“pitiful”, but not“lacking money”.

t: i’m sure you will improve your english. (am)

s: oh! sorry! i’m really a poor girl. (an)

s: thank you, teacher. (qm)

t: never mind. (am)

t: should say“thank you, sir”. (qn)

s: why! you don’t want to have a student?(an)

t:“teacher”can’t be used to address people.(qn)

s: oh! i know! thank you, sir! (an)

t: better this time. (qn)

这段对话有两个明显不同的话题在同时推进,一个是师生间讨论英语学习方法的主话题(话题m),另一个是教师不断地用旁插话列纠正学生的语言运用失误的修正话题(话题n)。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表面上看主话题多次被打断,但其连续性并没有被破坏,而是一直在顺利推进。这是因为师生双方都已习得网络交际中双话题可以同时并存、平行推进的交际规则,修正话题对主话题并不造成干扰。事实上,这段对话只是笔者和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一段网络会话记录的一小部分。这次会话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记录文本原文长达30页。在这30页的聊天记录中,主话题和修正话题一直友好并存,平行推进,整个会话进行得极为顺利。这样就自然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既鼓励了学生大胆使用英语,也及时纠正了学生的语言运用失误。笔者坚持用这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课外英语学习辅导已经一年有余,收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本文的分析揭示,网络交际语言中普遍存在着日常交际中很少见或几乎不可能存在的双话题平行推进现象。这种现象的成因,主要归结于网络信息传输技术和独特的网络文化环境。从话轮会话的特点来看,两个相邻话轮之间存在的信息沟导致会话的一方连续发话是形成这种现象的基本前提。这一现象的恰当运用,对于外语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网络应用的迅速普及,人们通过网络所进行的交际越来越频繁,网络交际用语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但国内目前对于网络语言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词汇结构层面。本文从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的角度来审视网络语言的特点,旨在抛砖引玉,引发对网络语言的特征、规范性建设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方面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

注释:

①张楠.试论网络传播对受众的负面影响[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4)∶124.

②柏莹.网络口语语体初探[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40)∶48.

③张荣建.cmc通讯传播方式及语言特点[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4)∶13.

④常宗林.英语小说会话与日常会话的差异[j].山东外语教学,1995,(3)∶19.

⑤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180.

⑥labov, w.language in the inner city[m]. university ofpennsylvania press, 1972.

篇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3.089

Abstract The role of new media like WeChat in the process of the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s worth our attention and thinking, this paper takes Zhejiang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in-depth study of WeChat in improving the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the role.

Keywords Wechat; foreign students; cross cultural adaptation

微信凭借实用、方便、新奇、开放等优势俘获大量粉丝,铸就了一个新的“传奇”。留学生作为一个自由、开放的群体,由于其自身的独特个性,对微信的接受及适应异常迅速。微信的广泛应用为留学生提供了学习交流、沟通互动、情感宣泄的平台;此外,由于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融合,微信在留学生的人际沟通、学习交流等方面也引发了诸多跨文化适应的问题。

基于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探析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留学生微信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跨文化适应对策,并提出留学生管理与服务方面的策略和建议,希望留学生能更好地利用微信,为自身学习、沟通交流及文化娱乐提供便利,已成为当前对外汉语一线教师和留学生管理部门急需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微信在浙江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笔者期望通过理论和实地调研,探讨微信与跨文化适应的问题,深入总结浙江留学生如何借助微信辅助其实现跨文化适应,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

1 浙江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研究

留学生在浙江的学习、生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跨文化沟通和跨文化适应的过程,而跨文化适应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作为跨文化适应主体的留学生,研究他们的跨文化适应状况,探讨他们在浙江的学习、生活状况,深入挖掘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以期提升他们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1.1 研究对象、方法及调查问卷设计

1.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浙江高校留学生,随机抽取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500名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254名,女生246名,男女比例基本均衡。

1.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9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488份,有效率为97.6%。调查问卷采用匿名的方式,笔者通过实地、E-mail和微信相结合的方式对浙江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进行调查。

1.1.3 调查问卷设计

基于前人跨文化适应的相关研究成果,笔者设计了“浙江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留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在浙学习、生活适应情况、人际交往情况、文化适应情况、文化冲突、跨文化沟通意愿等方面。

问卷共设置35题选择性问题,分为五个维度,采用五分制,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和调查问卷所描述的情况的匹配程度进行计分,1分表示“完全不适应”,2分表示“比较不适应”,3分表示“一般”,4分表示“比较适应”,5分表示“完全适应”。最后回收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每个问题的平均值,分值越高说明跨文化适应困难较小,反之则困难较大。

同时,设置10题开放性问题,从中随机抽取20名留学生进行个案访谈,对问卷中设计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希望能进一步了解留学生在浙江跨文化适应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初到中国,刚开始学习汉语,42.5%的留学生表示课堂上会出现听不懂、交流不畅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35.8%的留学生表示情况会有所好转,但偶尔也会听不懂。

65.4%的留学生表示目前自己已有外国朋友,而且这些朋友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韩国、马里、也门、叙利亚、美国、哥伦比亚等。这些留学生在跨文化沟通中具有较高的自我意识,大多数受访者乐于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同时,他们还会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差异有选择性地采取恰当的沟通交流方式。

我们还发现:和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一样,在浙江学习、生活的留学生同样面临各种难题与困境,比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风俗习惯,还有各种不准确的表达与误解。但是,面对这些难题,大部分留学生会选择积极应对,他们明白,挑战与应对各种难题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但可以学习外国文化,而且能够不断认识自我,提高跨文化适应的能力。

2 浙江留学生微信使用与跨文化适应调查

2.1 研究目的

笔者通过对浙江留学生微信使用状况的调查,了解他们微信使用的普遍性、目的、态度、频率、功能等,从中探究微信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扮演何种角色,从而探索微信对他们跨文化适应带来何种影响。

2.2 研究结论

笔者在《浙江高校留学生微信使用状况实证研究》一文中,得出以下结论:

(1)微信在浙江留学生学习生活中广泛普及,在留学生群体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浙江留学生使用微信最主要的原因是交流方便快捷,节省资费、了解朋友圈动态等也是其内在原因,表明微信使用增加了他们的社会资本。

(3)留学生微信好友数量最多的是在浙江的其他国家留学生、汉语老师和中国朋友,其次是本国亲戚,第三类是通过微信结交的陌生人。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留学生在使用微信过程中尚未出现因为文化差异而“组群”或“抱团”的不良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留学生能够适应多元文化的差异,并且运用微信这种本地流行的交流工具来进行沟通交流。同时,我们还发现,由于微信的广泛普及,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交现象,以前认识新朋友我们会互换电话号码,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互换微信账号,因而也必将形成一种刻板效应――大家都在使用微信。当这种意识不断积累,你也会产生同样的行为,问朋友的微信账号,从而不断循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微信的影响和知名度,从而增加了微信的使用率。

(4)微信的广泛使用对留学生适应浙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在“微信使用对您适应浙江的生活有无帮助”问题调研中,有75.8%的留学生认为有巨大帮助,23.4%的受访者认为有一点儿帮助,而仅有0.8%的留学生认为微信使用对他们在浙江的学习生活没有什么帮助。此项调查结果表明:99.2%的留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赞同微信对他们适应浙江的生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一个良好的沟通工具能够为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带来益处,如果我们能合理、更好地利用这个媒介工具,比如微信,势必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5)在浙留学生跨文化意识较强。当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碰撞融合时,常常会产生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这就会引发跨文化交际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浙江的留学生跨文化意识较强,一方面,他们能够理解自己本国文化对其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也能够注意到自己的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差异,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坚持和谐沟通,和平交流。

综上所述,微信作为当下最流行的新通讯软件给在浙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微信为外国留学生、中国朋友及中国文化筑起了沟通桥梁,微信作为留学生了解好友动态,扩大交际圈的实用工具,使留学生能更接近浙江本地生活,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适应多元文化环境,提高文化沟通的能力和技巧。

3 多元文化影响下留学生微信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微信传播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有待商榷

对微信信息来源的真实性调查方面,笔者通过调查信息传播渠道的真实性,统计调查数据发现(表1):

纸质材料的阅读真实性最高,达98.5%;其次是课堂和电视、广播等媒体,分别为93.4%和68.1%。而留学生虽然热衷于使用微信进行传播和交流,但对其真实性却充满质疑,仅有46.8%的留学生认为是真实可信的。因为微信的真实性有待商榷,而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是微信无法超越的。留学生在微信使用过程中,由于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存在困难,尤其是对微信所传播信息的可信度甄别方面存在困难。

3.2 留学生的安全意识

3.2.1 留学生交友方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对留学生“您会在微信上填写真实的个人信息和上传自己的头像照片吗?”问题调查,45.4%的留W生表示偶尔会或可能会,有21.6%的留学生回答不一定,而表示绝对不会和肯定会的留学生分别占15.8%和17.2%。说明绝大部分留学生在使用微信时存在一定的安全意识。根据调查显示,超过半成以上的留学生将微信设置成后台运行,无时无刻不登录,或者将微信账号的登录方式设置成自动登录,抑或是记住密码,这样他们一打开微信就可登录状态,方便快捷,但却很容易导致信息泄露,如果手机不慎丢失,那他们的个人信息,甚至家人及朋友的信息也会泄露。所以,我们要加强对留学生使用微信时的隐私保护意识的培养。

一些不法分子会根据微信定位准确的特点,根据微信相册、朋友圈内曾经的相关信息,进行点赞或评论,与其搭讪并拉近关系,由于留学生社会经验欠缺,很容易上当受骗。诸如诈骗、抢劫等屡见不鲜。在与留学生进行交谈中我们发现,有超过一半以上的留学生曾经受到过陌生人的骚扰,给他们造成了严重的困扰。因此,我们要增强留学生的安全意识,从留学生追求新奇刺激的特点出发,培养他们防范风险的意识,在与陌生人交友过程中要谨慎对待。

3.2.2 微信的支付安全

微信所独有的一项异于QQ、MSN、飞信等社交软件的独特功能――微信支付。在对留学生“您的微信有没有绑定银行卡”的问题调查时,85.7%的留学生表示绑定了银行卡,而且不止一张。微信支付的功能需要绑定银行卡信息,同时验证持卡人本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等实名制信息,如果这些信息泄露,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微信支付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微信支付方便快捷, 75.6%的留学生已使用该功能,他们认为微信是腾讯公司开发的软件,可信度高,安全可靠;14.2%的留学生持保留态度。

大部分留学生表示会通过微信支付的功能抢红包,购物时也会使用微信支付、微信转账、手机充值、信用卡还款、生活缴费等功能在留学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还有滴滴出行、火车票订票、酒店等第三方服务也越来越受到留学生的青睐。曾有新闻报道,通过微信支付骗取钱财的犯罪案例。因此,留学生在使用微信支付的功能时,要时刻注意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4 基于微信使用调查的跨文化适应对策

4.1 利用微信平台及公众账号,将课程教学融入微信中

留学生作为追求时髦,敢于挑战,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一代,他们把微信作为交流沟通和娱乐的工具,他们在朋友圈自己衣食住行、心情感悟、休闲娱乐等方面的信息。因此,作为对外汉语一线教师及留学生管理人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将微信作为我们的教学辅助手段,做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微信辅助教学的完美结合。我们老师可分班开通微信公众账号,将自己所授课程内容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同时包含课程作业布置、课后的辅导、问题的探讨、课后复习和预习等方面的内容都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

举一个最为简单的例子,比如老师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布置作业,鼓励留学生以抢红包的形式在微信平台上抢作业,速度快的同学可以有优先选择权,先抢先得,因此学生抢作业的积极性就特别高。另外,关于课堂上某个问题的讨论,也可延伸到课外的微信平台上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兼顾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发红包的形式对积极参与的留学生给予鼓励。这种做法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学习,寓教于乐,形式生动活泼,留学生在课外也可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教学形式和时间更加自由灵活,不断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

4.2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微信公众号的应用功能

根据跨文化交际的特点,不断补充和完善符合留学生个性和需求的微信公众号,丰富各高校微信公众号的应用功能。

首先,围绕留学生在浙江的学习生活状况,以留学生跨文化交际方面发生的案例为主题,推送一些与留学生日常生活比较贴近的文章,分析他们在跨文化交际方面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希望能让留学生产生共鸣,在遇到类似的困难时力求能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同r,在留学生教学服务方面不断调整和完善,我们可增加教学管理的版块,在该版块内设立课表查询、成绩查询、课外教学补充等方面的应用功能,以期为留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提高微信公众号的利用率,加强留学生与微信公众号的互动。

再次,围绕特定区域,建立生活服务圈,利用公众号为留学生提供生活服务,从而满足留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比如,我们可与一些商家合作,在高校附近搭建生活服务圈,引入美食、服装、生活日用品、饰品、化妆品、影院等商家入驻,设立微信订餐、微信订票、微信订座等功能,再通过微信支付来完成相应的支付程序,方便快捷,符合留学生追求时尚、快捷的特性,为留学生的生活提供便利。

4.3 利用微信账号提供当地信息及文化方面的知识

鉴于留学生的需求、面临的困境,各高校可开通微信公众账号,提供浙江的基本信息,供留学生参考。比如银行、超市、商场、学校等中英文地址,比较有名的旅游景点,利用微信地图标记这些地点,提供公共交通路线信息等等,为留学生在浙江的学习生活提供便利。

同时,公众账号上可提供一些经常使用的成语、俗语和惯用语,供留学生选择使用。研究开发微信新的应用功能,比如即时援助、在线翻译的功能,还可以研发一个“提交问题”的新功能,当留学生遇到和自己本国文化不同的东西时,他们能够利用微信这项功能寻求帮助,从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浙江留学生使用微信等新媒体工具,辅助实现其跨文化交流和适应。微信作为留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工具,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加强对留学生微信使用方面的引导,帮助学生能更好地利用微信,为自身学习、沟通交流及文化娱乐提供便利,提升其跨文化适应的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