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2-05 06:31:3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等教育体系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

篇1

二、科学的内容通俗化

《食品营养学》中讲授这样一种观点,使用节食的方法减肥法相当于自杀。这是什么机理呢?这是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间的功能所决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是人体三大供能营养素,人体的能量大部分由它们供应。人体在能量消耗时,首先消耗碳水化合物,然后是蛋白质,最后是脂肪,也就是说只有在消耗掉部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后人体才会消耗脂肪,才能起到减肥的效果。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成分,很多重要的机体成分都是蛋白质。不吃饭,人体就会消耗掉蛋白质,对身体不好。对于这样一个知识点,本身是一些营养学知识,有些枯燥,如果能够使用通俗的话讲出来,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如果把人体比作房子,人体内的蛋白质就是搭成房子的木材,人活着就要保持体温,这要消耗能量,就像想让房子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温度,就要在屋子里生一堆火,烧火的材料从哪里来?你吃饭,消耗的是碳水化合物,就像你去外面捡了一些木头回来烧,你不吃饭就像把屋里的木头(蛋白质)取下来烧一样,有一天房子会垮掉,人体会出问题。借助这样的比喻,学生更容易理清三大供能营养素间的关系。把科学的知识、乏味的内容用通俗的语言讲出来需要一定的授课技巧,要善于使用比喻等方法,使课程的讲解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三、通俗的语言幽默化

《食品营销学》的第一节课我是这样引入该课程的。什么是营销?营销就是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现在,客户的需求是很高的,是在不断变化的,怎样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呢?你对待客户就要像追女朋友一样。女朋友想要什么,你满足了,你才能赢得女朋友的芳心。她喜欢“三高”--高个子,高学历,高收入。你身高一米八,大学毕业,年收入五十万,你能满足她吗?你可能说差不多,但我说不一定,因为这还要看你的情敌是什么情况,如果除了你以为还有五个人在追求她,五人中,身高最低一米九零,还有两米二的;学历最低硕士,还有是博士后的;年收入最低五百万,还有过亿的。现在你再判断你能追上吗?不能。营销也是一样,不仅要看客户的需求,也要看你竞争对手的实力。一个简单的比方介绍清了营销的本质以及营销各群体间的关系。通过使用幽默的语言来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如果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这样讲,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应该会有大的提高。上课不是即兴演讲,幽默也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幽默地讲好课,需要教师长期的积累和不断地推敲和钻研。

篇2

二、高等工程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等工程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较大,无论是师资队伍还是专项经费,国内的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高等院校差距较大,如“985”、“211”层次的院校,东部地区的院校工程教育资源配置明显优越于其他层次、地区的高等院校,特别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省属院校和应用型院校的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张,工程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足,使得相应的工科学科(专业)发展迟缓。虽然高等工程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较大,但是在现有的工程资源配置的基础上,由于存在盲目、重复建设等因素,使得工程教育办学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益不高,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缺乏整体规划。并且存在相关的高等工程教育资源整合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上位文件精神,以及高等工程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准则。高等工程教育的投入主体和渠道相对比较单一,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得一部分高等院校的工程教育资源投入严重不足,甚至更新迟缓。虽然市场经济已经有了高速的发展,但是高校很难向社会、市场筹措资金,依靠财政拨款和学校的学费有限的收入,加剧了高等工程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矛盾。

三、高等工程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模式分析

1.高等工程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理论基础

高等工程教育资源的整合是教育科学发展的一个全新的领域,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高等工程教育资源整合要以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遵循教育与社会、与人发展关系的客观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客观规律,要遵循市场经济在高校高等工程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高等院校计划与市场两种配置方式的有结合,逐步发展成为以市场经济配置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高等工程教育资源的整合要通过不断的整合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挖掘学校内部教育资源的潜力入手,在办学思想、校园文化、课程体系等软硬件设施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并充分发挥市场经济配置主导作用,盘活现有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2.高等工程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模式构建

高等工程教育资源的整合模式在满足专业认证体系要求的前提下,以工程教育主体为主,社会资源(市场)为主的资源整合模式。工程教育主体资源整合在软件、硬件设施两个方面进行整合。市场经济的辅助模式可以利用校际、社会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

(1)工程教育主体的资源整合模式

工程教育主体的资源整合模式,以学校现有的工程教育资源,从软件、硬件设施两个方面进行整合,软件方面:着重进行课程体系,实施“幕课”、“翻转课堂”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加强工程技能培训,通过工程技能实训中心培训学生的工程技能;改革考试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教育资源整合。硬件设施方面:实行开放式管理,将工程教育主体的硬件设施建设成平台管理、通过平台实现硬件设施教学资源的共享和集约化管理模式。改变工程教育主体的内部资源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改变资源配置重复、分散的局面。

篇3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专业服务地方、按照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课程建设的实质问题是教材的组建,教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是教学的基本依据。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要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即教材在内容、质量上要符合职业岗位群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教育部将教材建设作为衡量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标。目前,各医学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着专业设置多和课程建设中教材选用困难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更严重地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此,要大力发展医学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应临床第一线服务与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客观上必须高度完善教材改革和建设体系。 

1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孕育出了许多新生的职业岗位群,这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特殊要求,各高校为了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设置了许多新专业,扩大了办学规模,建立了新的办学模式,但在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方面却出现了许多现实性的问题。 

1.1缺少符合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对口教材 

目前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大致有4种来源:一是应用中专教材或是在其基础上增添内容;二是借用本科同类教材,由任课教师删减、增补而成;三是由部分医学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联合编写而成;四是由个别专业的一些教师自行编写。这些教材多数仅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变化,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基础理论分量过重,应用技能比例偏小,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职业教育教材的特征与要求。 

1.2缺乏科学理论曲支持,教材内容存在不足 

由于缺少对职业岗位所需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调研分析,编写的教材难免出现体系不明、内容交叉或重复、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不少教材不符合临床新规范、新规程、新标准,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有的教材虽然冠以“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的名,但其内容仍是原专科或成人高校教材的翻版。 

1.3与专业赦材配套的实践性教材严重不足 

医学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学时要占到总学时的1/2以上。目前实践性教材的不足已成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教材中虽然附有思考题,但也只能供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而已,缺乏实践技能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知识。而且实践性教学操作指标体系与临床实际差距较大,技能操作规范性不强,各种衡量指标缺乏统一标准。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技能不能与临床实际乃至国际同行业接轨,这制约了其毕业后的择业去向。 

1.4各门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自成体系,缺乏沟通 

如新生儿生理特点、母乳喂养等知识点在《妇产科学》、《科学》等教材中都有出现。因教师各自理解的深浅与角度不同,导致一方面重复讲述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表述上的不一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1.5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内容缺乏衔接 

“双证制”是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但目前教材的内容与国家劳动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试内容缺乏有效的联系与衔接。 

2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剖析 

2.1 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编写人力资源匮乏 

近年来随着各院校的连年扩招,导致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师资的数量、质量及结构比例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而无暇顾及教材的编写和临床技能的提高。新的职业岗位群的产生,对教材内容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就目前看,各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补充的主要来源还是各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他们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着传统教学模式教化下的从课堂到课堂的“灌输式”,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材编写上都很少涉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特别是贴近目前临床实践的知识点。 

2.2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和鼓励 

编好一本教材需要编写人员经过数年的素材积累,同时吸纳国内外同领域的新知识、新观点、新技能。在此过程中教师付出的劳动非常多,过程也很艰辛。一些优秀教师经过多年编写的教材因种种原因只能作为校内自编教材使用,因为想正式出版要经过繁杂的程序,与出版商签约需承担一系列的风险。另外,教师编写教材付出的劳动得不到相应的报酬,出版社给的稿酬往往和个人销书量挂钩,如果没有推销业绩就等于无私奉献。上述原因极大挫伤了年资高的优秀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年轻教师编写教材也是迫于校方的一些政策而为。这样一来编写人员整体素质降低、人数减少,加之编写时间仓促,教材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2.3赦材出版发行中的利量驱动导致教材出版中的短期行为 

近年来一些出版商出于“抢时间、拼速度、争效益”的动机,很难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组织人员编写教材。在2006~2008年,笔者参与编写了6本教材,可见教材编写中普遍存在教师编写任务重、时间仓促(多为2~3个月)、组织不规范(如个别出版社没有规范的编写大纲、模式)、任务体系不明等问题,个别出版商为了“抢时间”不召开审稿会。由于上述原因,出版的教材内容陈旧、专业术语不规范、语句不通、错别字多、观点含糊不清、操作流程不规范等。 

2.4教材编写与出版的组织协调未到位 

教育部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要根据某个行业、地区以及具体岗位的要求来确定闭。目前各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加大了教学改革的力度,许多院校在教材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积极和有关出版社配合把各自的教学改革成果编写在教材中。但这种联系往往是单线的、偶然的、零星的,缺乏宏观引导与推动,这就很难推出一大批能够反映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精品教材。 

3构建和完善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体系的措施 

职业教育应积极倡导“教参式”的教材观,因为“活化”教材助于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式,解放教师的手、脑,使教师逐步转变为一个能自主教学创新的“导师”,有助于其拓展教学空间、释放课堂潜能、增加课堂信息量、促进教与学的互动。 

3.1医学高等职业赦育教材建设应莲循的原则 

3.1.1教材内容设置的合理性  在设置教材内容时应做到:基础课程教材体现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程教材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教材改革不仅要注重内容和体系的改革,还要注重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做到突出重点难点、精选基础核心内容,不断研究解决科学技术不断更新与职业教育教材内容相对稳定、教学时间相对有限的矛盾,以形成合理的教材结构。 

3.1.2教材内容的职业性  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点在于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在教材内容安排上应当将国家职业资格技能认证考核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到教材中,使学校教育真正符合社会需求,使学生毕业前就能顺利通过相关专业的资格认证考试,使其毕业后能持证上岗。 

3.1.3教材内容的统一性  教材是师生教与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现在许多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是综合性的,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同时,不少职业技术岗位又是高度专门化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和训练才能上岗。为了解决综合性与专门化之间的矛盾,一些课程的教材应采用模块式内容结构,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目的的综合,每个模块既是教材的有效组成部分,其本身又是相对完整而又开放的单位,便于组织教与学。 

3.1.4教材内容与学生特点的适应性  教材内容建设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能力培养。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使学习能力强者在短期内完成学业或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能力差者通过取得多种职业资格证书或发展某些职业技术特长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3.1.5教材内容要富有弹性  基础类课程教材内容要有一定的覆盖面,满足大专业对学生理论、技能及基础素质的要求;同时要留有余地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修或探究学习的需要。教材内容应尽量以模块式组织,具有一定的可裁剪性和组合性,可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将内容模块裁剪、拼接成不同类型的知识体系。 

3.1.6教材内容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教材内容的组织多采用图表、示例、案例、知识卡片等形式,促进学生对概念及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并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能,以拓宽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领域。 

3.2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组编程序 

3.2.1广泛调研  调研现行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征集使用者的建议;比较同类教材的优缺点;调查职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在调研的基础上写出教材编写或修订的建议报告。 

篇4

一、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目标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总方向,对高等教育的活动结果起规范作用。在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1]虽然观点各有片面性,但有一个共性值得肯定和回味,那就是要满足一定的需求。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在观念上规范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规格,实质上是要使得培养对象的发展既要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又要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教活动的依据,是一切高教工作的出发点。不仅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受目标的支配,任何的教学改革也必须和高教目标相联系。另外,高等教育目标还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归宿,应成为检验高等教育效果的标准。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泰勒提出教育过程的三要素:目标、活动和评价,即首先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随即设计和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最后根据目标评价体系和方法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只有建立起目标——活动——评价之间的良性循环,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基于对高等教育目标的上述理解,所以,现代高等教育所具有的三大价值功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由于能顺应满足人才成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高等教育活动指明方向、提供依据,也便于在此基础上制定评价标准,进行教育效果评价,所以也应成为高等教育活动应追求的根本目标。工商管理的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服从于整体目标,表现为应为各行业工商企业培养和输送具有市场意识和一定的战略思维、熟悉经济规律和管理原理的各类管理人才,满足人才在管理观念和技能上的成长要求,发现和解决企业在管理实践上存在的问题,丰富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理论。[2]

长期以来,人们对实习环节的认识主要为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生产实践,填补对知识感性认识上的空白,学习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实习,对于弥补学校课堂理论教育的不足,初步实现理论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培养既掌握理论知识又熟悉专业实践环境的高层次人才确实发挥过较大作用,也使得实习环节成为高等教育各专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日渐成熟,工商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各类高校纷纷开设该专业或扩大招生量,成人教育、研究生和MBA等其他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工商管理人才成长途径的开辟,并日益形成相当气候,这使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显现出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学生对经济现象与实际工作的社会性缺乏了解和经验,加之受学科特点影响重思想观念培养、轻操作技能训练,掌握的知识易于停留表面,导致许多毕业生对走入社会心存恐慌,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找不到切入口,只好在思维上另起炉灶接触社会,熟悉业务知识、学习工作方法,导致理论与实践在脑海中形成断裂,从而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

所以,本着教育要满足人才和社会共同发展需要的思想,追求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在工商管理本科的实习目的中必须强调以下特点:针对性强,个性突出。工商管理学生的实习不仅应有大目标,具体到每一个实习小组和个人应有自己的具体目标,具体目标会因为实习环境的不同和管理工作的复杂多样性和个性化而各有偏重和特色;知识与能力在交流中的双向性。表现为学生在实习期间既要虚心向生产实践学习,又可以尝试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紧密结合。对于管理实践中存在困惑、不足,以及企业和管理者面临的机会,工商管理学生应全面地或择其重点地提出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建议方案;加强控制,前馈、同期与反馈控制并重。体现为做好实习规划、分解落实实习任务和方案;加强指导教师与个性化实习小组与个人的专业指导联系;实习结束之后在校企充分沟通与总结的基础上,指导教师应与学生交流实习成果,总结收获,改进不足。

二、设计工商管理实习的新模式

1.基本设计思路

设计工商管理实习的新模式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实习方式存在的低效,克服在学校对实习的控制性和学生实习内容针对性两方面之间存在的矛盾,得到好的实习效果。从前述分析中不难发现,高校扩招后工商管理专业在校生大幅增加是引发这一矛盾的导火索,再加上该专业实践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强烈个性化,这就需要高校的相应管理要遵循权变原则,在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的安排上与个性化的学生实习工作结合起来。

首先,要杜绝为节省管理费用所导致的管理层次虽少,但管理幅度太大的现象。如在一个实习基地大量安排学生。这容易导致学生在单位人浮于事,实习走过场等不良后果。其次,小的管理幅度虽能增强实习指导效果,但在学生数量多、实习分散而个性突出的条件与要求下,师资相对更为有限,再加上管理层次的相应增加,这样的做法难以大力推广。如教师推荐学生。再有,当来自学校的管理缺乏有效控制时,实习效果则取决于学生个人素质和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当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资源贫富不均时,实习质量的外部不确定性影响因素陡然增加。

2.具体做法

“校企合作项目实习”是指学校以各种方式建立起和企业(也可以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非营利性组织)的联系,双方在对工商管理专业实习工作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对学生实习的目的、内容与方式的一致意见,并根据实习单位的管理工作需求和学生能力,设计实习项目,让学生肩负课题任务,利用实习时间与单位提供的条件,以完成课题的形式执行并结束实习任务。“校企合作项目实习”模式在实习基地和教师推荐学生实习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不仅将实习的联系上升到了以学校的名义,更强调了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平等和紧密联系关系。

(1)工作步骤。调查学生实习需求,广泛联系实习单位。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依然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和兴趣,以及未来职业定位与发展的设计,选择自行联系实习的方式,而对学校的实习组织有兴趣和自行联系有困难的学生即可以视为是“校企合作项目实习”的需求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联系实习单位,如学校和院系的对外交往与合作、教师的社会关系、甚至广告等等。只要这一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产生以高校资源提升管理工作水平的需求,而学生实习所具有的低成本优势会为此带来机会。广泛联系的好处是:有利于对单位和项目进行比较选择,提供更适应学生知识架构的工作锻炼机会;有利于让学生的实习工作环境得以扩大,接受更充分的锻炼;有利于学校和院系社会知名度的提高。与单位共同商定实习方案。由院系出面,与合作单位就实习的目标、内容、形式、时间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优势、弱点等与实习单位进行充分交流,由单位在考虑学校的建议后根据自身需要,自拟适合高年级工商管理本科学生利用实习时间完成的工作课题。进行学生分组,确定实习小组的指导教师。将“校企合作项目实习”的需求学生按照每一个合作项目的需求人数进行分组。考虑到个别学生的机会主义行为,笔者暂不提倡完全由学生自选项目,而是建议先由院系统一分组,在分组方案公布后,允许学生在实习开始前自愿相互对换,调整后的结果在指导教师与院系处各自备案。具体实施合作项目。由指导教师将小组学生带往实习单位,学生在单位领受任务后,即在单位的计划和安排下,确定自己的实习工作计划。对于实习工作中的问题,可以向学校与单位的指导教师咨询,指导教师负责校企联系中各种具体问题的协调。课题任务原则上应在学校规定的实习期限内完成。检查、总结与反馈。在实习进程中,院系和指导教师可随时检查实习情况,指导教师与学生、单位保持联系,并定期向院系汇报学生情况与工作进展。实习结束时可建议单位召开座谈会,院系领导和指导教师参加,学生向单位提交工作成果,并汇报工作心得,校企双方畅谈收获。学生全部返校并提交实习文案后,院系再进行专门总结,对任务完成好的学生进行表彰,并就总结的成效与实习单位保持联系和沟通。

(2)主要特点。“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具有以下特点:任务明确,实习工作针对性强。无论是单位还是学生,都对在这有限的实习时间里应产生何种效果心中有数,任务计划十分清楚,这能有效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不仅利于单位对学生的管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实习效果;工作时间安排较为灵活。实习通常在四年级时进行,而这往往又是一些考研学生的紧张备战阶段,同时全国和各地的双选会也粉墨登场,环境压力让学生难以安静实习。“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强调让学生完成特定任务,而不是让学生天天坐班、打考勤,这给学生的实习时间安排带来了较大的弹性,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能够兼顾其他;适宜的管理幅度为强有力的教师指导提供保证。项目小组的学生数视任务的艰巨性而定,指导教师人数也便于作相应调整。同时,项目小组的任务特定,小组成员各有分工,避免了人浮于事,从而使管理幅度大的基础不复存在;又可避免因高度个性化实习带来的过于分散局面(管理幅度过小)而愈发突显的师资不足,能有助于有效指导的实现;多向沟通,能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单位和学生,实践经验的所有者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拥有者,在课题任务的安排下,有了交流的基础和共同的语言。院系和指导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联系者,也易于在这一工作过程中,发掘实践工作对理论推广和进步的需求,总结现有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成就与不足,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

篇5

一、选题缘由

1984年,厦门大学获得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截止到2014年恰好走过了30年的历程。学位论文是传播学科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普及学科知识的重要资料,统计分析一个学科以往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勾勒出该学科发展的历程,明确该学科未来的研究方向,促进研究者更好地把握该学科的研究重点。而且,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水平高,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较高水平,其涉及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对高等教育学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二、选题概况

以高等教育学实力最强的14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其中拥有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2所(厦门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师范类院校8所(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综合类院校4所(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这14所高校均拥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较高水平。

选取“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网络检索,学科专业名称为“高等教育学”,检索时间段为“2010-2014年”,学位为“硕士学位论文”,以这14所高校为学位授予单位,经过两个论文库的比对和筛选,去除重复的论文篇数,检索出共1056篇硕士学位论文,其收录情况如表1所示。

在所选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作者最后入学时间是2011年,该年全国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16个。其中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近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数量为0,因而本研究未对这两所高校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

三、选题领域分析

将所选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领域分析,所借鉴和参考的理论或分类标准如下。一是李秉德先生的教学七要素说,即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教师等七个要素。如,高校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高校课程教学和科研是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二是参照《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关于高等教育学杂志的分类标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基本理论、教育体制与结构、教育经济与财政、院校研究、民办与职业高等教育、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程理论与教学改革、学生工作与学生事务、教育学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史、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等基本栏目。三是受陈学飞分类方法的启发,并借鉴赵苁蓉有关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的划分法,对1056篇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主题分析,得到如下分类结果及主题释义表。

原则上每篇论文只统计到一个主题中,如果研究内容涉及两个主题,则以比重较大的主题为准。

按照本研究的统计标准,对近10年刊载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进行数量统计,并按照数量多少进行排列,刊载论文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见下表。

第一类是大于10%的主题,有高校课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研究,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和高校管理研究,总计比例为51%,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都在100篇以上;

第二类是大于5%而小于10%的主题,有高校学生研究、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和高等教育评价研究,总计比例为38%;

第三类主题的研究比例低于5%,分别是高校教师研究、高等教育史研究及其他方面研究,总计比例为11%。

通过对CNKI和万方论文库数据库中有关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分析,可以明晰当今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重点所在,为今后硕士研究生选题提供一定参考。

篇6

[作者简介]李荣生,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李建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广西南宁530226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1-0215-04

经过几年的探索,广西高等职业技术(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有了可喜的发展。但是,从总体情况看,与东部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甚至西部地区的一些省市(如陕西省)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探索应对之策,既是我们高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

一、广西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从总体上看,高职教育仍然是当前广西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不够灵活,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广西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足、认同不够

我国社会文化中本来就有根深蒂固的鄙薄技能型人才和职业教育的传统。近几年,高校扩招后拉动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快速发展,但由于社会对高职教育在认识上存在着偏差,认为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层次,没有真正理解为高等教育的两个不同的类别,存在“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重文化知识、轻技能培养”的倾向。因而导致这两年部分新办高职院校没有完成招生指标。

(二)社会用工、就业准入中的劳动预备制度的建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覆盖面小,且主要侧重于操作性岗位。涉及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的主管部门和单位比较多,缺乏有机联系,存在证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职业资格鉴定的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职业资格培训无目标、无大纲、师资素质低、考试走过场、滥发证书、买卖证书以及重复考证、重复收费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职业资格证书与高职教育学历证书之间衔接不够,学生学习并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却要重新报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证,政府(如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与高职院校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鉴定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发挥。再加上一些用人单位(尤其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基于自身短期利益出发,为节省劳动成本,没有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劳动预备制度,使得合格的技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三)用工单位甚至大中型企业参与或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感不强

高职教育的发展本来离不开行业企业。但由于理念不清晰,总认为是一种负担,大多数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往往出于自身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愿意也不欢迎与高职院校建立较紧密的产学研合作,使高职大学生的顶岗实习成为困难。甚至出现向学生或院校收取实习费用,或大学生已经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利益而企业不愿支付基本工资或基本的生活费用的现象。

(四)广西高职教育的培养能力还比较薄弱

广西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比较弱,这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学校的规模比较小;二是培养技能水平较低;三是工业类的专业数量较少,特别是二产的技能型专业门类较少;四是新设专业师资队伍不足,教师实践经验缺少。另外,教职工的办学热情和办学积极性仍有待提高。

(五)政府投入水平低

一是财政对公办高职院校的投入只够维持员工的工资;二是高职院校实训装备少且差。高职院校多以社会集资或银行贷款形式进行建设,债务负担重。高职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受教育者应该分担一定比例的教育费用。但高职院校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属于贫困家庭子女,他们难以承担沉重的学费。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强劲的省份之一,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也走在全国的前列,但职业学校大约有10%的学生交纳学费有困难。广西属欠发达地区,约有30%的学生交不起学费。这直接导致学校收入难以保障,增加了学校办学的困难。

(六)办学模式不能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许多高职院校尤其是从中专升格的院校,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管理体制等方面,尚未完全符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需要,远没有探索出适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模式,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发展广西高职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端正办学思想,创新办学模式

综合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经验,其基本模式有四种:一是“学校本位模式”。办学主体是学校,办学目标通过人才预测确定,教育形式是全日制在校学习。二是“企业本位模式”。办学主体是企业,通常采用非全日制的灵活的短期培训,受教育者是企业人员,这是属于企业行为的职业教育,不纳入国家正规教育的范围。三是“社会本位模式”。办学主体是地区政府或私人团体,办学目标是为失业、转岗人员再就业创造条件,学制形式比较灵活,不属于正规的学校教育。四是“‘学校一企业’综合模式”。综合模式有学校本位模式和企业本位模式的典型特征。美国的小区学院、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等属此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是最典型的“‘学校一企业’综合模式”,受教育者以学生和徒工双重身份分别在学校和企业接受教育和实训。它体现了学校、企业在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方面职能的分工,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及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等,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在我国,由于经济不发达,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完善,众多的中小企业尚难以独立承担企业内部的培训任务,因此学校本位模式仍在一段时间内占主导地位。然而,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是与社会脱节,基本上是“封闭式”的,办学目标只是通过人才预测,以“供应”为目标,而不是紧密与市场结合,建立在需求之上。随着其弱点的暴露,这种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对高职教育模式的选择注定是多样化的。笔者认为,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顺应职教发展的国际趋势,同时为了解决我国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办学资源短缺等困难,“‘学校一企业一社会’整体模式”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最佳选择。这个模式要求做到:人才需求信息来自社会;培养目标征得企业、社会意见来确定;教学计划由学校与企业根据社会的意见来确定,并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课程设置根据社会需要而定;教师与行业企业实行“双向交流”;办学设备尽可能利用行业、企业、技工学校、中专学校等现有条件,建立校企实训基地;在技能考核上,与行业、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联合,接受同行专家考核认可和发证;毕业生就业也充分利用此管道上岗。为此,高职教育工作者要牢固地树立扎根于社会办学的思想,走出

校门,改过去封闭式的以“我”为中心,变成开放式的以经济、市场为中心,主动寻找合作伙伴。当前不少高职院校通过以企业、社会成员为主体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或“专业管理委员会”为纽带,加强了与企业、社会的联系。

(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拓宽产学合作办学之路

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学校拓宽实训教师的来源,拉近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核心能力的距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企业一般不愿意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训场所及设备,不愿意让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高职院校承担实践教学工作,主要原因:一是政府的政策导向不利于企业的行为取向;二是企业的认识不到位;三是企业业务骨干有竞争威胁等。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必然要大力推行订单办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建议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企业走出不办教育的误区,让企业充分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是一种投资,而不是一种消费,规范和引导企业把职业教育和培训视为己任,才可能做到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资源最大可能地由政府、企业、社会、学习者分担,才可能使企业主动地参与产学合作教育,担负起培养人的责任,外聘教师的来源才能拓宽;政府以政策导向,让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积极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的预测,主动参与制订行业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和指导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参与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职工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素质,主动为高职院校和培训机构提供学生实训场所和设备,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教师实践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高职院校和培训机构担任专兼职教师,以实际行动参与高职教育。变高职院校的一厢情愿为双方的责任与义务,这样才能更好地形成校企产学合作机制,实现“订单式”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广西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教育部门要与人事、劳动等有关部门协调,为发展高职教育制订具体的政策、措施,如:规范高职院校和企业(行业)联合办学的责任与义务;规范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教育的制度;规范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职业教育的制度;出台鼓励企业参与联办高职教育的优惠政策。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引导和规范产学合作办学,既为构建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提供行政保障措施,又能为强化高职院校特色、激励人们接受高职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加强高职师资队伍特别是实训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需要大批高技能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仿真训练,边教边做“双教一体”的教学需要讲做协作来完成,因此,培养一支高技能的实训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双师一体化”教师不多的情况下,更显得这支队伍的必要。目前由于教师不足,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行工作量分配制,在强调“满负荷运转”和降低成本的思想指导下,多数高职院校的多数教师超负荷运转,师生比高达1:30。工作量分配制度,对于按劳分配、奖勤罚懒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且方便了管理,降低了成本,教师得到经济实惠,但是这种短期行为对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培养“双师一体化”教师是不利的。

发达国家高职院校普遍把兼职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小区学院的兼职教师占50%~65%,大量聘用兼职教师是小区学院办学的基点。我国教育部制定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条件,提出兼职教师比例≥15%为合格,≥30%为优秀,并规定任教120学时算一个教师指标。即使这样,不少高职院校仍未达到此指标,而且兼职教师多来自学科教育的高校教师,从实践单位聘来的不多,原因一是企业生产任务重,且未能把职业教育视为己任,学校产学合作关系不易建立;二是新兴专业人才匮乏,特别是在广西和其他西部省区;三是高职院校经费不足,办学条件较差,无吸引力。

发达国家职业师资培养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比如德国,中学毕业后,经过12个月企业实习,进人大学职业师资专业,经过9个学期专业学习和教育学的学习,大学毕业(硕士)后,经过两次知识和技能、经验和能力国家考试鉴定后,方能取得教师资格。这是一个较为全面而富有特色的培养模式。我国目前没有建立职业师资培养体系,也缺乏统一标准和严格考试,造成高职师资源头主要来自学科教育的毕业生。据对1万名高职教师的抽样调查表明,有67.1%教师是从普通学科高校毕业生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任教的,他们基本上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这是“双师一体化”教师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必须拓宽师资来源:一是向社会招聘;二是从企业、行业引进;三是适当从高校毕业生选聘。要改革人事制度,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入高职院校任教。

高职院校建设好一支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政府和办学机构的高度重视。政府应正视高职院校的教师编制问题,目前高职院校的编制仍然是20世纪80年代定下的,二十年“一贯制”,政府只负担编制内教师的工资,学校的办学规模扩大了,政府的投人却没有适当增加。政府应增加投入,给予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以政策支持。应该设立高职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经费,重视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可喜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已经制定了政策,在2005年12月的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上,提出了广西当前发展职业教育九大工程中的第八项工程:“万名职业院校教师提高工程”,主要是培养提高师资水平,强化能力。师资队伍的培养问题将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改善和发展。

(四)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

广西高职院校有着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很深的烙印,重理论传授轻技能培养,重继承模仿轻发展创新,培养的学生缺乏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因此,必须有一个从普通高等教育向高职教育适应、调整、转轨的过程,这个转变越快越彻底,高职教育就越能健康快速发展。

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主要工作是以下六项:一是实行学历证书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双证制”,这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目的是培养既有较强理论功底又具有熟练技术技能的学生。二是建设一支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或“双能力”的教师队伍,这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即我们的老师不但“能说会道”,而且是“能工巧匠”。三是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为1:1的“双教”教学体系,这是教学改革的根本。即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将实践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使学生边做边学、学中做、做中学,真正成为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高

技能人才。四是制订科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双大纲”,这是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因为“双大纲”是编写高职教材体系的指导。五是编写高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双教材”,这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高职教材编写的原则是既要符合职业技术标准又要达到高等学历层次,既要达到一定的深度,又要实现技能实训化。六是建立校内实验、实习、模拟训练和校外实训“双基地”。

深化高职教学改革,核心是树品牌、创特色,这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出路也是生命力所在。目前,全国有些高职院校办出了品牌特色。如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紧密相联,招生形势相当“火爆”,有的学校的报名与录取比例达到5:1,毕业生也被预订一空。“出口畅”必然带来“进口旺”,品牌便在社会中得到承认。一些职业学校也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如陕西米脂县培养的家政人员在北京供不应求,都是高薪聘请;四川推出的厨娘,炒四川菜在大城市里就业的待遇特别高;湖北是电工培养;河南是一个内陆的省份,但有一个地方可以培养海员。这才叫做真正的品牌,因为这种品牌已经体现在价值上了,只要拿到这些学校的毕业证书,就业报酬就比人家高。广西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品牌,这是我们的弱项。

广西高职院校要深化教学改革,创出品牌特色,就要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要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标准和制度;要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五)政策支持,促进有序发展

高职教育在广西是一种新型的起步较晚的高等教育类型,困难多,阻力大,它需要社会各界广泛的了解、关心和帮助,更需要政府给予大力的扶持,制定出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政策和措施。

1.舆论支持。当前,广西在每年高考与报考大学中,学生与家长远没有摆脱鄙薄高职教育观念的影响,这是发展高职教育的主要思想障碍。政府要把宣传高职教育作为一项任务,宣传高职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宣传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宣传高职教育对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2.教改支持。教育行政部门要注意总结高职教育改革的经验,定期组织研究交流高职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引导高职院校创新办学模式,树品牌创特色。

3.加大经费投入。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它比普通高校需要更多的投入,现阶段各高职院校已经收取了较高的学费,再提高学费会超出人们的承受能力,因而需要政府财政经费支持。  4.给予高职发展独特的政策支持。一是专业设置的政策支持。高职专业设置贴近经济、服务企业,应变性快,应考虑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应变性。二是招生政策支持。即允许高职院校根据“人人皆可成才”的育人理念和自己的能力自主招生。三是要不断修改和完善高职教育评估标准。从已经通过教学水平评估的四所高职院校(优秀: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良好: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正在实施的优质专业评审标准来看,有些指标与要求值得研讨。制定高职教育的评估标准,使高职教育既遵循高等教育共同规律,又按自身规律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著.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陈至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z]。北京: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D5-11-01.

篇7

 

高职的定位问题决定着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未来。高职定位在“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关系着学校教学培养目标的确立,关系着高职院校教学办学层次的设立,更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将来。如果高职是指高等教育,那么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历史由来已久,所以无论从办学规模、学术影响还是办学体系上都很完善,特别是在学历层次的设置上,分别有本科学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阶段,满足社会不同需求。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凸显出很多问题,如学科设置跟不上岗位设置、学科摘要。

1996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正式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推动我国高职教育走上了依法办学的新阶段。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建立如雨后春笋,发展模式开始多元化,如办学模式多元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多元化等。相对改革开放初期来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小论文,但与发达国家比起来仍然存在巨大差距,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过程中的学历学位的层次设置及教育衔接问题上,即高等院校绝大部分学历起点为本科,高职院校属于第四批专科类院校,学历为大专,两者之间融合程度较低。而这一现状使得当前的高职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一、当前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现实状况

1、 “思想教育”与“技能培养”的矛盾

高职教育重在对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而高等教育偏向于对学生人格的培育、塑造,总体来说,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好于高职院校学生。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都被视为差生,自制力不强,课堂纪律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处于“先抓思想教育还是先抓文化教育”的矛盾中。而造成这种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高职教育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传统的观念认为,高职教育的地位低于普通本、专科教育,表现在:高职教育的学历定位为专科,低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历层次;高职学校社会地位低于普通本专科院校,地方政府或社会更多关注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学历考试及职称考试受到了诸多限制等。而社会地位的偏差导致了招收的学生入学分数远低于普通本科,教学对象素质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很多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科目总成绩只有200多分,底子薄;他们中绝大部分又都是独生子,有着“易丧失学习信心、自制能力较差”等特点。在课堂上表现为:少部分上课认真听讲;其他学生有看课外书的,有趴在桌上睡觉的,有玩游戏的。教师们在授课中也常常处于“到底是抓课堂管理还是抓教学?”的困惑中。

2、 “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矛盾

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教学活动依赖于课堂讲授,这种教学方式主要以“灌输”为主,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中等职业培训又更多定位于纯技能性教育,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这种现象常常使高职学校学生在继续学业与工作的发展上受到诸多局限。在实际教学环节中,一部分教师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将职业教育按普通本、专科教育层次进行讲授,忽视了实践教学;而一部分教师又对理论教学重视不足,从而将专业技能、技术的运用和掌握作为教学的唯一内容。高职教育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尴尬境地,“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被看成是一对矛盾体。这种两极分化的教学,让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业中想“上”不能“上”,想“下”不能“下”。即学生因缺乏基础理论知识而在学习深造上存在困难,或者又因教师缺乏实践环节的教学,毕业生无法直接上岗。高职教育到底是以“知识传授”为本位还是以“就业导向”为本位?如果仅以就业为目标,那么实践环节的教学就会刻意于某种专门技能的模练,学生将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过分注重理论教学,那么又会与“职业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小论文,又会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

另外,从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系统看,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之间的层次衔接不畅,高一层次在招生上并不以低一层次为基础进行,高职高专招生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至今未能够形成共识,中职和高职教育基本上都是“终结性教育”。

二、主要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德国和日本是二战后职业教育发展较为典型的两个国家。特别是德国,该国经济的迅速崛起,跟它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的确立是分不开的。德国教育体系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类。在德国,职业教育跟普通教育一样设置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每个人即可以先选择一种职业就读职业学校,也可以先读普通大学然后就业。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既可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长期从事相应的职业,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3]德国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个并行的教育体系,两者相互独立。同时职业教育的各个层次与普通教育之间,又可以相互交叉和沟通。

日本高等教育大致可以分成普通教育系统和职业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系统又分为专科阶段、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职业教育系统专科阶段由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和短期大学组成,高等专门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短期大学招收高中毕业生;专修学校招收未能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学制根据需要分别设置为1-5年不等。日本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招收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生,并设立研究生阶段的职教研究所, 形成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日本不同教育系统之间,高职教育系统内部可以学分互认,同时也以学分互认的形式与普通教育沟通和衔接,使高职教育体系的学生可以进入普通教育体系学习,也可以使普通教育体系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形成一种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相互交叉的状态。[4]

三、关于高职教育教学创新的对策建议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迅猛加快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的高级技能性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高职教育活动即具有高等教育的特点,更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设置上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性。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可以循序渐进地借鉴德国和日本的发展模式,使高职教育与各个层次的教育体系实现有机融合。

1、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定位

与其他类型、层次的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实践性,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所在,也是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的基本保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选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或“项目实践教学法”等。如德国职业教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设置上,一般先设立综合项目小论文,这些综合项目即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同时每个学期针对综合项目开设相关课程,并在相关的课程中由任课教师设计与综合项目密切相关的若干小项目加以实施,然后通过培训讲解及各课程若干小项目的实施,将学习到的技术、方法、技能、技巧、知识应用到综合项目的实施过程之中,进而完成学期综合项目。[5]

2、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实现有机融合。

很多高职院校都加强了学生双证制度取得的管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学生毕业必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那么在理论课中要加强实践环节学习,在技能训练中要加强理论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的合作,追求理论与实践的更好结合。同时开设部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在劳动力市场和劳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基础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的融合,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

3、构建完整的高职教育体系

高职教育办学层次可以逐渐上移,不断与学科教育相融合,分别设置专科阶段、本科阶段,甚至研究生阶段的高职教育,并像德国和日本一样给毕业生授予不同的学位(学士、硕士或博土);另一方面,注重中职和高职、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各层次的衔接性,增强各层次教育的连贯性。如普及学分互认,使高职高专毕业生在获得一定学分后能直接升入高职本科、研究生阶段学习,或直接升入普通教育体系本科高年级、研究生阶段就读;最后,注重发展高职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向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方向拓展。

参考文献:

[1]孙欣,《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北方经贸,N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2009年 03期

[2]钟娟,《我国教育政策的变迁研究,继续教育研究》,Continue Education Research,2010年 10期

[3]孙海波,《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hangzhou Institute ofEngineering Technology, 2007年 02期

[4]谭诤,《二战后日本高职教育发展历程和启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Education, 2009年33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大课题(08QG01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AGA080340),2008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29):“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成果之一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高等教育体系 文化自信

1.引言

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发自内心的认同的价值文化信心,文化自信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其文化价值,又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背景下,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文化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因此这样的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也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形成了挑战,所以研究文化自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意义就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2.基础知识概述

2.1文化自信

根据本文查阅的相关资料来看,目前关于文化自信主要是从文化自信的内涵、基础两方面进行界定:首先是对文化自信的内涵,部分的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学者认为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具有超自然性、超生物性和超现实性的文化生命的机能。其次是对文化自信的基础的研究,按照资料来看,有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是一种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自觉,同时也是基于理性认识之上的精神成熟度的体现。另外还有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最重要的基础就是知识与伦理。所以在这里,本文结合以上学者的研究将文化自信界定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自信和理性审视。

2.2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化自信分析

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大学生为文化自信的主体,其在教育的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就要求大学生在清晰的认识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予以充分认同和肯定。具体来说,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化自信,使得大学生必须要主动的去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并对其深入研究,从而在此基础上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精髓和先进文化精髓。此外更为关键的是可以积极吸收和学习外来文化的精髓,批判和抵制外来文化中的糟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尽可能的做到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统一发展。

3.文化自信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目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做的就是积极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来更好的让大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滋养、获得底气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所以在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真正做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人育人。具体来说,其主要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3.1有利于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可以看出,在世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社会民心所向是一切社会变革开始的源头,同时其也是整个国家政权巩固与否的风向标,而在这之中的文化氛围在而是对社会心理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因此从这点来看,如果要使社会的民心向同一个方向聚集、前进,那么在此过程中的文化则必然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同时我国的高等院校作为一个思想、理论的宣传地和发扬地,大学生是其宣传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度影响着整个社会,因此高等教育体系中得文化自信是宣传弘扬优秀文化的精神动力。

3.2有助于大学生应对文化多元化的挑战

当前在世界上的的很多国家中,进行的政治的民主化和价值的多元化是不可抵御的时代潮流,因此自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适应潮流的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安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使得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而在高等教育中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必将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从而可能会出现易盲目跟从和吸收,造成价值观的扭曲,社会责任感的弱化,民族自豪感的消退等情况,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化自信培养在应对多元化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挑战显得尤为重要。

3.3有助于大W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在高等教育中的大学生如果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那么进行自身修养的提升就需要正确认识并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而关于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化修养的学习则要求大学生必须要拥有积极上进的学习心态和优秀文化丰富的思想资源,正是这样的要求使得其拥有的文化自信可以更好的帮助其进行全面的发展,从而更好的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理论知识的动力源泉。

4.高等教育中的文化自信培养分析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时代变革中既能保持自我又能面对世界的标识。由于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的深入,目前逐渐的形成了多元文化现象。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由于大学生对物欲的强烈需求,使得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物质生活的抗压性比较低,虽然有时创造性十足,但其思维内涵虚无空洞。

因此本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部门要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修心养性,将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融入到对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从而与他人和谐相处,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相处。具体来看,主要的措施有以下几点,分别是:

4.1积极提升文化鉴赏能力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认同、信任,因此在本文看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增强自觉鉴赏的能力。高等教育体系中,就要引导大学生分析、鉴别传统思想文化中哪些是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东西,哪些是封建性的糟粕、是落后的要被历史淘汰的东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的辨别我国社会所缺乏又能弥补中华文化发展之不足的东西。

因此本文认为各大高校要积极的引导其以虔诚、敬畏的态度来对待文化,并且用对多元文化进行系统的清理、批判、重释与重构,进而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此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树立文化自信。

4.2坚定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

高等教育担负着我国优秀文化的重担,其不仅是先进文化的辐射源和传播者,更多的是作为引领我国文化发展方向的主要阵地,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其是国家的发展历程中不断积累沉淀下来的文化资产。其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等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在开展文化育人的工作必须要坚定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结合高等教育办学目标和特色,通过对各个大学的准确定位、学科和学位设置、培养人才方向、服务社会的方向和未来发展目标做一个全方位的梳理,以此来更好的形成具有符合学校实际发展情况的办学理念,进而增强广大师生的使命意识和进取意识,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4.3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文化品性

篇9

为了促进大学课程和学位的相互承认,1999年六月来自29个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长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承诺建立欧洲区域的高等教育以及在全球促进欧洲的高等教育体系。部长们承诺协调国家的政策以便在短期内,最晚在2010年前,达到以下目标:

(一)采用容易解读和可比较的学位体系,并实施“补充文凭”,以便提高欧洲公民的雇佣程度和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二)采用基本上以两个主要阶段――本科生和研究生为基础的教育体系。进入第二阶段将需要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学习,第一阶段的学习至少需要三年。在第一阶段的学业完成后所授予的学位作为一个适当的资格水准将与欧洲劳务市场相关联。第二阶段的学业与欧洲许多国家现行学制同样,将获得硕士学位并且/或者获得博士学位。

(三)建立学分制,例如ECTS制,作为激励大多数学生流动的适当手段。如果他们得到有关大学的承认,学分也可能在非高等教育体系包括终身教育中获得;

(四)清除阻碍有效自由流动实施的障碍,以促进流动性;

(五)通过提升可比较标准和方法促进欧洲各国在质量保证方面的合作;

(六)促进在高等教育方面欧洲板块所必需之处,特别是关于课程开发、学校间的合作、学习的流动方案和整体项目及培训研究。

博洛尼亚宣言在成员国中的实施,如在国家立法上的必要变更以及将现有大学项目转换为新的“博洛尼亚项目”等,必须在2010年前完成。这个相当长的规划被称为“博洛尼亚进程”。在时限到来之前,欧洲国家中所有的长期和短期教育结构必须用新的一贯制结构代替,以便完成欧洲高等教育体系(EHES)构建。仅举下例说明这需要做出多大的努力:在我的国家(德国)有一万个长期和短期项目必须转换成为新的一贯制中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结构。

二、博洛尼亚进程

博洛尼亚进程以博洛尼亚宣言为标志,始于1999年。为了监督该进程各国部长们决定每两年组织一次后续会议。第一次会议于2001年在捷克共和国的布拉格召开。那时又有几个国家加入欧盟,参加国达32个。第二次会议于2003年在德国柏林召开,参加国的数量增加到40个。第三次会议于2005年在挪威卑尔根召开,加入国又有所增加,目前总共有45个国家。下一次后续会议将于2007年在英国伦敦召开。

(一)柏林后续会议

在柏林会议上各国部长们强调了为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域的博洛尼亚进程的所有要素的重要性,并强调需要强化在学校、国家、及欧洲层次上的努力。为了进一步推动进程的贯彻,他们约定了在今后两年内的过渡优先权,目的是在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上下功夫,以加速运行基于两个阶段的体系,以及改进学位及学制年限的相互承认体系。

在此简要叙述四个行动领域的内容:

1、学位结构

部长们为两个阶段体系――欧洲高等教育前景的全面重构,目前正走向正轨而感到欣慰。他们承诺在2005年之前开始启动两个阶段体系。部长们鼓励成员国为其高等教育体系精心构建一个具有可比性和兼容性资格的构架,这个构架应当根据工作量、水平、学习成果、能力和外形来表述资格。

2、质量保证

已经证明高等教育的质量是欧洲高等教育区域的核心。部长们承诺在学校、国家及欧洲层次上支持质量保证的进一步强化,强调需要开发在质量保证方面相互共享的标准和方法。

在2005年之前国家质量保证体系应当包括:

第一,定义所涉及的团体和学校的职责;

第二,项目或学校的评估,包括内部评审、外部检讨、学生的参与和结果的,

第三,鉴定、证明或可比较程序的体系:

第四,国际参与、合作和联网。

在欧洲层次上,部长们号召ENQA(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网络)与EUA(欧洲大学协会)、EURASHE(欧洲高等教育院校协会)和ESIB(欧洲国家学生联盟)协作共同开发一组质量保证的标准、程序和指南,探索确立合适对等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或认证机构或团体的方法,通过参加2005年后续会议的各国部长向会议汇报。

3、促进流动

学生和教职员的流动是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基础。部长们强调了流动对学术、文化,乃至政治、社会和经济是何其重要。他们满意地看到自上次会议以来,由于欧盟计划给了实质上的支持,以及同意采取必要措施改进学生流动统计数据的质量和范围,流动数字已有所增加。

各国部长们重申他们将竭力排除在欧洲高等教育流动方面的一切障碍。为了促进学生的流动,部长们将采取必要措施使国家贷款和奖学金可以转移。

4、建立学分体系

部长们强调了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CTS)在促进学生流动和国际课程发展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他们注意到ECTS正日益成为国家学分体系的普遍基础,并建议采取更进一步措施使ECTS成为不只是转换体系,且同时为积累体系,在合并欧洲高等教育区域进程中始终保持使用ECTS。

(二)卑尔根后续会议

在卑尔根后续会议上。部长们看到在实现柏林会议公报中所定义的博洛尼亚进程的目标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现在重要的是确保这些进步在所有参与国家中的连续一致。所以部长们感到需要在学校和政府两个层次上更多地共享专家经验。

部长们对特别优先领域作了阐述:

1、学习体系

2、质量保证

3、学位和学制的承认

在卑尔根公报中部长们认为在下列方面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需要优先考虑:

第一,高等教育和研究,

第二,社会组织,

第三,流动性,

第四,EHEA的吸引力及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合作,

具体而言,部长们将寻求2007年前在下列方面取得进展:

第一,ENQA所推荐的质量保证标准和指南的实施,

第二,国家资格构架的执行;

第三,包括博士学位在内的联合学位的授予及承认;

第四,为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具有灵活的学习途径创造条件,包括先前学习的承认程序。

(三)EUR-ACE――工程项目鉴定在欧洲层次上的活动

除了政府率先启动之外,还有许多私营性质的活动。大学协同其他团体共同探讨怎样使欧洲的高等教育体系真正充满活力。

欧洲项目EUR-ACE由几个欧洲协会和许多国家级鉴定机构执行。项目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工程教育鉴定的欧洲体系。体系将以一套由EUR-ACE伙伴制定的欧洲共同标准为基础。在2005年底之前完成,

并向欧洲委员会提交。鉴定机构根据欧洲共同标准计划于2006年开始实施欧洲工程教育鉴定体系。

三、国家层次上的博洛尼亚进程的实施

博洛尼亚进程是一个强有力的运动,而且义无反顾地推进着。在此没有退路,我们必须达到目标.欧洲各国政府正在努力推进实施速度。各国必须在2005年底之前启动转换体系,不允许等到博洛尼亚宣言最初提出的2010年。

然而,不同国家落实该进程的方式和步调是不同的。

在一些国家中,较早地修改了立法,而且已经用新的博洛尼亚程序完全地替换了传统的大学程序。例如,意大利政府在2000年内已经或多或少地修改了立法。一年之后大学必须采用新的体系启动。大学甚至没有时间完成新程序概念的定案,因此他们必须年复一年地开发新课程。意大利的确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国家,那里的大学已经能够按这种方式运行。

另一个例子是德国。立法也在早期为适应博洛尼亚进程进行了修改,但是它允许大学在2010年之前的过渡时期中提供既有传统的,又有博洛尼亚程序的双轨制体系。这样大学能较长时间地保存旧的程序,同时进行新程序的实验,以便证明哪个是最好的,此后再进行推行。这种方法给德国大学较多的安全性。在2005年之前,粗略估计有三分之一的传统程序将会转换成新的博洛尼亚程序。大多数大学将跟随其后直到2007年全部完成。

最后,也有一些国家的新立法丝毫没有动静。他们不想改变现有结构或者还没有决定怎样做,因为解决方法不是简单易决的。这些国家中的一个例子是法国。毫无迹象表明它们打算达到博洛尼亚进程规定的2005年的目标,甚至2010年的目标。

四、工程教育在德国的含义

德国的工程教育有悠久的传统。大学、工程协会和产业界对于工程教育应该如何组织,需要什么内容,范围和成果等问题的看法基本一致。所有有关团体的代表在关于工程教育的常设委员会中,例如在VDI(德国工程师协会)中一起工作,讨论所有有关议题并且认真针对如何改进对工程师的教育提出建议。

VDI特别强调广阔的系统前景。根据VDI的意见,工程专业毕业生需要有牢固的技术技能基础。他们需要有团队工作的训练,需要有参加多项平行作业的团队项目的真正经验。他们还需要对经济、市场和商业问题有基本的了解。

除此之外,工程专业毕业生需要有良好的个人技能,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终身教育的需要、完全了解客户和项目同事的需要,以及在国际环境下工作时了解各国文化间的差异。

采取各种手段和不同的课程设计,这个目标是能够达到的。然而,VDI建议工程课程应当包括以下核心要素;

(一)广泛的基础知识

科学基础-30%

技术基础-30%

(二)科学技术基础之间的密切联系

应用基础和系统思想一25%

(三)个人、社会和商业技能

关键要素应当占-15%

(四)学习期间的工作经验(实习)

最少3个月,长一点更好

(五)项目工作(论文)

最少3个月

篇10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中击下,高等教育的效率和竞争力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而改革高等教育体系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各国政府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美国高等教育高度发达,成为各国效仿和学习的对象。一些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部门试图借鉴或复制美国高等教育体制以改革本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德国就是其中之一。德国传统高等教育体系属于科层制模式。这种模式为德国国民提供了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一体系也存在诸多不足,如政府高度控制高校运作、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性、高校之间缺少竞争等。为了提高高等教育体系的竞争力,2002年德国修改了高等教育总纲要,借鉴和效仿美国知名大学做法,希望通过改革教师激励机制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一、德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科层制模式下的德国高等教育在教师激励机制方面有如下特点。

1.政府统一规定的薪酬体系

在德国高等教育科层制模式下,政府控制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市场,并制定教师聘用的相关规则。教师的聘任由大学所在州的科教管理部门决定,实行终身制。通常来说,高校教师属于公务员,工资由政府统一发放。教师的工资水平由其所属的学校级别(学校级别由政府决定)和教师的年资决定。实行多等级的、由基本工资加补贴构成的工资形式。不论工作类别和范围,教师每工作两年便晋升一级工资,一共可晋升15级。晋升的程序同样由政府规定。总体来说,这种薪酬体系是一个基本不受教师实际工作业绩影响的工资体系。

如果不考虑大学教师内在的工作动力和热情,德国高等教育在薪酬体制上并没有机制去激励教师完成合同规定工作量之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所幸的是,德国允许高校教师获得国家统一薪酬之外的额外报酬。杰出的教师可以通过在学术劳动力市场上进行流动以增加收入及可利用的学术资源;另外,教师可以在校外获得工作机会。

2.人才流动及校外工作机会

在德国,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一般不可能有大幅度的提高,除非他们竞聘到另一所高校。一旦竞聘成功,他们就可以与大学所在州的科教管理部门商谈增加薪酬。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商谈工作条件,特别是研究经费、助手数目和允许的校外工作时间。应聘去其他高校的好处还包括教师可以选择工作地点。工作地点对于高校教师非常重要,因为这不仅关乎到工作之余的休闲和娱乐,更重要的是不同工作地点在校外获取报酬的机会不同。因此,通过在学术劳动力市场进行流动,德国高校教师能够获得更高的薪酬、更优越的工作条件以及更多的校外工作机会。

3.助手使用

德国大学实行教授讲座制,教授是专业的权威,大部分博士生与大学签订临时合同并作为助手被分配给讲座教授。教授不仅决定合同的有效期,还对这些助手的博士论文进行监督和评估。此外,教授如何使用助手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助手不仅有责任完成合同规定的助教工作,还必须从事教授的研究和其他工作。因此,在德国大学中,教授可以合理合法地使用这些助手。这种机制对德国高校教师具有深远影响,即助手能协助教授完成研究工作以取得研究成果。因此,德国高校教师非常热衷于挑选最具才华和能力的申请者,以充分挖掘他们的人力资本。通过遴选和培养那些最优秀的学生作为他们的助手,教授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项德国高等教育并不刻意强调的工作,即教授们发掘并培养了一批鲜有机会表现其卓越潜质的优秀学生。因此,德国的企业和政府部门乐于聘用那些持有博士学位的毕业生,这种现象在经济和商业领域特别突出。

二、德国教师激励机制的改革与问题

2002年德国高教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用正规的博士培养计划代替原有的“学徒制”博士培养模式;第二是引入教师薪酬与工作表现和业绩挂钩的报酬机制。这两项改革措施均是借鉴美国知名大学的做法。

1.博士培养模式改革及其问题

德国传统的博士培养采用学徒制模式。博士学位候选者由一名教授专门指导或与之合作来进行课题研究。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没有具体的课程要求,但需要有两门非本系开设课程的成绩。在提交了博士学位论文以后,会指定若干门课程(一般三门)作为最后博士学位考试的课程,论文和考试均获得通过后即可获得博士学位。这种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博士生的科研锻炼,着重培养其在实践中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传统的学徒制博士培养模式也存在较大缺点,即博士生对教授的从属关系局限了博士生的独立性和研究范围。通常来说,为了获得教授的认可,博士生需要帮助教授从事研究工作;与此同时,为了获得学界的认可,他们又必须从事原创性研究,而这些研究可能不同于他们的指导教授的研究工作,有时甚至会出现相抵触的情况。此外,博士生还需帮助教授从事许多研究之外的工作,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有充足的机会去锻炼研究技巧和能力。

为了克服传统学徒制博士培养模式的缺点,德国在2002年的高等教育改革中提出将博士培养正规化。正规化的博士培养计划效仿美国,建立研究生院,由系里的教授共同承担对博士生进行指导的义务;抛弃无课程设置的传统,开设一定数量的灵活多样的课程,使博士教育紧紧围绕修习课程、研究训练和撰写论文三个方面来进行;博士生的研究经费由学校资助,而不再是来自作为教授助手获得的薪酬。这种正规化博士培养模式的目的是减少教授的权力和博士生对教授的依附,给年轻博士生更多空间,提高整个博士培养的质量,吸引更优秀的人才。

德国在博士培养模式上的改革毫无疑问将减少教授的权力和主观性,但这种改革是否适合现行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却值得商榷。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正如前文提到的,在德国相对平均主义的高等教育体系下,传统博士培养模式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功能,即培养了一批综合能力非常强的优秀人才,并且这些博士毕业生非常受政府和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欢迎。一项对于德国、美国和法国100家最大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学历情况的调查显示:德国有58.5%高层管理人员拥有博士学历,而美国仅有5.5%,法国只有4.1%。此次改革所确立的正规博士培养计划将限制教授使用博士参与其个人研究的权力,这将大大降低博士生对教授科研的支持,也将降低教授遴选、指导和培养博士生的动力和热情。相应地,潜在雇主对于正规博士培养体系下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的信心也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正规的博士培养计划要求学院全体教授共同承担对博士的培养。这一举措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是教授(个人或集体层面)能从这些博士生的成功中获得某些方面的利益;然而迄今为止,德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在学院层面上还没有形成能取代讲座教授辅导博士生的机制。

一些学者对博士生质量将下降的推测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学术界已经通过和学术会议等建立起了一套普遍适用的对博士生进行遴选和评价的机制,通过这些机制,在德国高等教育系统下,正规的博士培养计划也能保证博士培养的质量。即便是这样,新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博士生也只是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并不能像传统学徒制模式那样培养出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博士生。目前,大多数博士生都希望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他们希望通过获得博士学位展示其卓越的综合素质。

一旦他们发现新体系并不能满足这一愿望,他们可能会寻求其他途径来达到这一目标,即德国最优秀的学生可能会去国外留学以谋求自身发展。这就可能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人才外流。

2.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及其问题

篇11

建国50多年来,中医药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基本形成了现代中医药教育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学科学的发展,新时期对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高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医教育体系由于发展滞后,已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复合人才的需要。

1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

1. 1学制太短

现行中医教育普遍实行五年制培养,七年制专业只是少数院校开设。通过五年培养周期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甚牢固、动手能力不强,中西医都懂一点但都不精的情况。

1.2培养目标存在误区

一是求全: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医疗、科研、教学型的高级中医药人才。二是求备:中医药高等人才培养追求中、西医兼顾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但两种医学领域里各自庞大的理论体系和大量的临床实践要求,在短短的几年时一间里,不可能完成设想的培养计划。

1.3课程体系重复繁琐

课程设置存在以下弊端:

(1)中医学科界限不清,中医课程内容与课程界限不清,内容大量交叉重复。

(2)素质教育薄弱。

(3)课程结构单一,造成基础过窄。

(4)反映在中医课程体系上的中医理论无明显进展,临床课程停留在证型论治上,缺乏临床思维训练,学生临证能力差。

(5)西医课程知识模块沿用了西医院校的主干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实行压缩式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学生处理病房工作及危急重症能力差。

(6)中西课程之间,缺乏沟通、比较的桥梁课程,未能达到整合目的。

1.4教材编写滞后

内容陈旧,且重复无序,教材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很大。

1.5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两个互相独立的阶段,临床实习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临床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与理论教学难以保持前后一致,学生临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

1.6综合素质培养不够

重专业学习,忽略其他自然科学特别是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较差,知识面窄,适应社会能力差。

1.7考核制度死板

考试以考核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主,忽视了临床能力的培养。

2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笔者认为,在教育理念革新的前提下,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

2. 1培养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