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2 03:46:0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财务内控管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财务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难以有效的进行资金监管道路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一项重要的产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道路运输要比其他运输方式具有较大的优势。如果在东路运输管理机构中存在财务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那么将就不能建立相关的职责与权限的制衡机制,这样一来将难以促进财务控制和相关的监督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发展,甚至导致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一般。
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财务内部提出的有效合理解决方案
(一)在道路运输的内部财务上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一旦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财务内控的管理理念出现偏差,则会严重影响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内部财务控制的发展,阻碍道路运输管理财政工作的有效进行。因此要建立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内部财控机制,确保财政人员树立正确的道路运输管理管理理念,促进财务人员自动接受外界的监督,促进财务管理的透明化发展。并通过强化内部制约的方法,提高内部财务的工作效率,减少财政失误现象的出现。
(二)逐渐完善相关的财务内控的道路运输管理监督机制监督管理机制是任何企业和机构发展离不开的职能之一,想要保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财务控制和监督职能,首先应该充分的了解财政内部的结构现状,这样才能针对财政的内部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监督管理机制。其次要进一步了解财务人员的工作情况,为了确保财务人员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则需要建立监督人员工作独立的工作环境,减少外界不必要的干扰,以便于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最后监督管理人员的选拔要严格的按照选拔机制进行选拔,保证监督管理人员有效的工作,确保选拔的监督人员不为其他名利诱惑而动摇,以便于保障监督管理机构的公正廉洁。
(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促进财务内控的规范化发展任何机构和组织都离不开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一项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保证及机构和组织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针对目前我国道路管理机构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必须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这就需要管理机构财务内部监管的实施者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来加强对道路运输中流动资金的管理,合理的对财务人员进行调配,以便于形成良好的相互制约的工作方式,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形成道路运输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3]。
高速公路的发展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积累了一定的内部管理等方面的经验。然而,随着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其原有的内控制度内容较为陈旧、设计不全面、操作性较差,从而使得很多财务内控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很难适应当前高速公路发展的新形势以及新环境的根本要求。
2.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内部会计制度认识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长久以来,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一般只注重公路的建设管理以及经营期的养护管理,而忽略了财务管理。他们总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属于企业会计部门的职责,与其他部门没有任何关系。殊不知,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仅仅只有每个部门相互牵制,共同协作,才可以真正地发挥其作用。
3.工作人员基本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十几年之前,高速公路较其他行业而言,还是新兴的。加上其工作环境处于人烟稀少的地方。所以,企业在组件初期工作人员结构较为复杂:某些人员从社会上招聘而来,有的则从别的行业转过来的,还有很少的一部分是从大中专院校毕业分配而来的,那么这就使得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职工受到传统思想及陈旧观念所影响,这些因素都严重地阻碍了内部会计制度的创新。
4.账款收支长久以来失去科学化管理。
绝大多数的公路建设公司均存在着一段时间的往来账款挂账,其中包括重大项目的支出与收入,而且该部分账务挂账的时间一般较长,而且在账务结算转移的时候未对确切的时间进行记录,也未对该部分账务准确相应的查账簿。因此,会导致大量呆账及坏账的出现。
二、加强高速公路财务内控管理的具体策略
基于上述关于高速公路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及当前时期下高速公路财务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或策略:
1.转变观念,加强创新意识。
针对当前时期下高速公路财务内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根源在于观念和意识为创新。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的观念,特别是企业领导应该懂得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公路经营企业的各项管理均要服务以及服从于企业的价值目标。通过构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真正地将预算资金落实到实处,使得有限的资金发挥至极致,并取得最大的社会收益。
2.完善规章制度,创新内控机制。
规章制度指的是各项业务应该遵循的标准以及程序的总和,同时它也是检查及纠正一切违规问题的基本依据与参考。高速公路的内控制度的构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单位经营管理活动以及外部环境的发展与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那么这就需要每一个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随时都要对会计内控制度的构建加以重视与关注,及时发现内控制度构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基本办法与对策。
3.发展高速公路会计电算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进步,加强高速公路会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会计系统是高速公路公司信息化系统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高速公路公司内部进行信息传递及沟通的重要途径。高速公路公司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软件不仅属于财务核算软件的范畴,而且也属于财务管理软件的范畴。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设计就是面向国际、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的设计给高速公路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带来了非常深刻的思考与启发。高速公路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重点从原来的记账及对账等机械工作逐渐转向更偏重于财务管理方面。另一方面,信息化管理系统规范了财务管理的业务操作,构建了高速公路建设高效的报告体系。而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更能真正做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以及准确性。财务报表的集中存放,则有效减少了信息之间的传递和交付,同时简化了采集过程。财务管理系统极大地满足了高速公路建设公司信息披露所需求的及时性以及准确性,还极大适应了各方面业务的交流和信息分享平台的需求,同时增强了建设公司的管控能力,有效提高了高速公路建设公司内部控制的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同时为建设公司的信息化科技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达到提升高速公路建设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
4.注重对财务预算进行管理控制。
主要策略为:(1)加强预算管理,对超支以及浪费的现象进行严格地控制与管理。特别地,应加强对高速公路管理单位的车辆燃油费、维护费、参加会议费、培训费以及招待费等进行严格地控制,严禁超支情况发生,以更好地维护高速公路管理单位的社会形象。(2)清晰地界定高速公路管理单位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过程中的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实际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用项目支出来填补基本支出空缺,以实现专款专用,对各个项目之间的支出进行清除地界定,严禁发生经费互相挤占挪用、费用支出不符合相关规范等方面的问题。
5.完善财务监督及加强投资管理。
高速公路投资项目的成功与失败会对高速公路建设部门的整体经营状况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应该适当地加强高速公路项目的各项管理以及控制。与此同时,在投放资金之前,应该选择专业的人员参与对项目可行性的分析以及探讨之中,在某种程度上对高速公路的投资额度以及未来的交通量进行充分地科学分析与预测,且对比投资项目之间存在的风险度以及报酬,旨在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在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初期,应该对概算分析进行仔细的研究,同时将总概算进行科学化的分块处理,且进行严谨地计算,以对设计变更进行严格地控制。其次,在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正式竣工之后,还应该组织各个管理部门以及施工单位完善账务处理流程,且注意加强对动态投资进行有效地控制,确保资金高效、安全的使用。
企业改革“三年两个目标”基本实现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促进管理素质和层次的全面提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迎接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竞争的挑战,已经成为新形势下企业改革与的当务之急。
一、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企业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从我省的情况看,各级政府普遍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大部分国有企业实行了公司制改革,部分优势企业相继组建了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的大型企业集团。随着企业改革形势的发展,原来与单一工厂制相适应的、以成本控制为中心的传统财务管理制度和,已远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原有的单纯依靠经营者个人素质为主的管理控制体系,也已无法适应庞大的集团管理要求。还有部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工作始终摆不上重要位置,外部环境宽松时,就忽视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外部环境严峻时,抓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又起不了多大作用。加强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大量的事实反复证明,每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机制;反之,经营失败的企业,它的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工作往往也是滞后的,甚至是混乱的。因此,各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需要进行管理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以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体系取代传统的个人决策模式,实行分级授权、决策,提高决策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二是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是迎接国际挑战的迫切需要。我国已经加入WTO,企业面临空前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从世界范围看,当今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从技术竞争、资本竞争逐渐转向管理竞争。重视和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是市场国家的通行做法,尤其是近几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逐渐出现了财务导向的趋势。而我国当前企业的管理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加入WTO后,我国企业管理要与国际接轨,必须尽快实现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要以加强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为重点,全面提高自身的理财水平,缩短与发达国家在企业管理上的差距,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
三是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内在要求。现代企业制度最显著的特征,是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但是,由于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追求的目标不完全一致,部分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利用种种手段损害所有者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有的企业经营者和主要管理人员携巨额公款外逃,到国外办理“投资移民”;有的挪用公款赌博,将巨额资金调到境外进行豪赌;有的用公款炒股,动用巨额资金在资本市场上买卖股票,谋取个人私利;有的利用改组、改制、拍卖、租赁等产权变动的机会中饱私囊;还有的在办理采购、销售、投资、工程项目等业务中损公肥私,捞取巨额回扣,等等。这些现象几乎无一不是内部控制薄弱、财务管理松弛的结果。为了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在新的形势下,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运用内部牵制、授权管理、不相容职务分离、岗位轮换、回避等有效措施,强化制约和监督。
四是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是落实企业负责人责任的必然选择。当前,由于种种原因,企业信息质量不高的还比较严重。8月底,财政部了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第6号公告,据对159家企业和为其出具审计报告的117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查出不实资产4323亿元,不实负债3415亿元,主要是许多企业的会计信息不实,甚至虚报利润、虚减负债或伪造会计报表,16户企业的42名责任人员和13家会计师事务所及21位注册会计师受到了财政部和司法机关的严肃处理。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加强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新的《会计法》中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明确了单位负责人是单位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这一法律责任是十分重大的,企业负责人靠什么担当得起这样的法律责任?关键应抓住两点:一靠自己加强,掌握必要的财务管理知识;二靠建立起一套完善、严密的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制度和机制,用制度和机制来保证企业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完整性。
二、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
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各企业应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形成以法人治理结构为依托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与控制,搞好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的控制和管理,防范和减少财务风险,促进企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的情况各不相同,具体的措施需要从实际出发,因企制宜,但基本要求和一般却是共同的,我们认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要理顺财务组织结构。企业对各项经济活动控制得好坏,关键取决于其组织是否有效。企业组织结构既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内部条件和财务战略,决定其适宜的组织体制,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减少内部摩擦和降低组织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生产经营特点和区域分布状况,确定统一集中控制还是适度分散管理?建立立体化的组织结构还是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按管理控制成本与效率相适应的原则确定合理的组织结构,进行的职务分工、严格的职位设置和严密的授权管理,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做到“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确保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的有效运行。
二要强化全面预算的硬约束机制。好的企业预算制度,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产生的管理效益,是检验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预算管理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企业综合的、全面的管理。从国际惯例看,预算指标在现代企业中被视为强有力的硬约束指标。西方先进企业衡量各项财务指标的完成程度时,不是与“去年同期”相比,而是与“预算指标”相比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幅度,因为预算指标经过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测算、论证、汇集,是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是实施管理和控制、考评和奖惩的科学的依据。鉴于全面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执行的强制约束性和奖惩激励机制,实施后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的管理层次,增强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一、企业财务内部的必要性
企业进行财务内控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首先,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已经逐渐成为了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因此就需要企业建立产权明确的现代管理制度,其中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环节是财务内部控制,通过财务内控可以明确企业自身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保证了企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保证了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财务内控可以采用制衡和分散权利的方式来保证企业资产的透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企业资产的使用和保管也可以运用控制论中的理论,这样既有利于企业资产由于保管不善带来的损失,还可以避免资产出现不合理使用的问题,可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再次,有利于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工作。通过财务内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经营活动中的偏差,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了部门之间的关系,及时的发现了部门之间潜在的职能,提高了企业工作的效率。
二、企业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财务内控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健全的财务内控工作体制
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然而从实际情况上来看一些企业存在着财务内控工作体制不健全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了财务内控的工作水平,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第一缺乏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企业财务内控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依据是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可以保证财务内控工作有序的进行,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财务内控制度还不够完善,这就直接降低了财务内控工作的质量水平。
第二缺乏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监管制度。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企业财务内控人员的职业素质还有待于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还比较薄弱,然而一些企业财务内控工作缺乏了一定的监管,这样就很难提高财务内控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大大的降低了财务内控工作的工作效率。
(二)财务内控工作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
企业的项目规划与资金投入都与财务内控工作密切相关,由于财务内控工作的内容比较复杂,因此就Σ莆衲诳毓ぷ魅嗽钡乃刂仕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财务内控人员具备较强的财务内控管理基础,还要求财务内控人员熟悉和了解社会科学技术,可以对计算机技术进行熟练的应用,并且可以对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制定出相应的统计图和表格。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还有待于提高,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的管理者没有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培训财务内控人员的方面上,内部财务控制人员也就有很少接受培训的机会,同时一些企业选拔财务内控人员的制度不够科学,也没有注重对财务内控人员进行后期的教育,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财务内控工作水平的提高。
(三)缺乏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
现代企业财务内控工作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在财务内控工作中需要对企业的信息进行收集,并且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企业未来的工作计划和实施与资金的情况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可以在财务内控工作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收集信息资料的效率,还可以提高财务内控工作的工作效率,减轻财务内控人员的工作负担,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企业在财务内控工作中很少或是并没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直接降低了财务内控管理的技术水平,不利于提升财务内控工作的水平。
三、企业财务内控创新管理的措施
从上述情况来看企业财务内控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企业的管理者要积极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提升财务内控的管理水平,主要措施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不断完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
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是财务内控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开展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现代企业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完善财务内控管理的体制,首先要不断强化财务内控管理程序制度,企业规范运行要依靠合理的规章制度,因此企业要不断强化财务内控管理制度,这样既可以调动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向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企业要对财务内控工作不合理的程序进行分析,对一些不必要的程序进行削减,提高财务内控工作的工作效率;其次要不断完善财务内控管理监管制度,只有通过财务内控管理监管制度才能够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一方面要通过企业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要邀请其他部门参与到财务内控的监督管理工作但中去,尤其是要允许普通员工加入到对财务的监督当中去,对财务内控工作进行共同的监督;再次要对企业财务风险评估制度进行完善,企业要对现行的风险进行评估,要对企业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进行分析,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二)提高财务内控人员的素质水平
企业财务内人员素质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财务内控工作效率的高低,从上述情况来看一些企业财务内控人员的素质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因此企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财务内控人员的素质水平:
首先,要树立财务内控人员的责任意识,重视对财务内控人员的培训工作,要通过宣传的方式来让财务内控人员认识到财务内控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培养财务内控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财务内控工作的质量。
其次,企业要在财务内控培训工作上投入大量资金,要定期的对培训的结果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的结果适度的调整培训计划,同时企业也应该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对考核成绩较好的员工予以奖励,对考核成绩较差的员工要给予适当的处罚。
再次,企业财务内控的工作人员也应该积极的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要虚心的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财务内控的经验,并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改进,将科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三)积极引用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的科学技术有利于提高财务内控管理水平,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财务内控工作中广泛的应用现代化技术,在财务内控工作中要积极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提升收集相关信息的效率,使得统计表格更加清晰明确,这样企业的领导者就会对财务内控工作情况一目了然,为企业经营者进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大大的提高了财务内控工作的工作效率,提高财务内控工作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财务内控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财务内控人员的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内控对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可以起到重要性的作用,因此企业要加强对财务内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及时的发现财务内控工作中的问题,并积极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财务内控的水平,这样才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统合管理:公司治理的一个新理念
市场经济是产权经济;产权是一定社会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郭道扬2004.2.会计研究)。在公司制企业中,产权结构多元化,不同产权主体都是在尊重产权的基础上形成契约关系,以追求其相应经济利益的,而且不同产权主体的财务目标取向并不完全一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在更多的时候会表现为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相互利益冲突,从而对企业财务活动和信息披露产生不利影响,这就决定了要有相应的财务监控机制来保证不同产权主体在企业中的相关利益。从理论上讲,监控方式的确定与产权结构密切相关:股权相对集中的应加强内部监控,我国的公司制企业股权相对集中,就是上市公司也是“一股独大”,所以内部监控更为重要;从实务上看,公司自身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仅成本最低,而且可以弥补外部监控主体事后被动监控的缺陷,能在事中、事前主动监控,以全方位维护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如果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话,是既经济又有效的。然而,我国现行公司内部的财务监控主要由监事会、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总会计师和内部审计机构来实施。在多重财务监控主体在公司内部同时并存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使监控的效率最大化,避免“大家都能监控,却又没人监控”的现象发生,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大胆借用了一个目前在公司治理研究中尚未应用的新理念,即统合管理理念。用科学的统合管理思想对多重财务监控主体的组织体系、业务执行、信息资源等方面进行有序的规范管理,是提高公司治理能力、财务竞争能力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是否成功的关键。
所谓“统合”,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形成合力。将统合管理理念运用于企业管理,其模式包括组织系统统合、业务执行统合、信息资源共享统合等。
“统合”一词,来源于计算机行业的统合伺服器。统合伺服器是组织用来降低成本、增加效率以及达成更高可用性、延展性和价值的方法之一。MicrosoftWindows2000Server家族和。NETEnterpriseServers提供了一个经过验证的环境,可以达成伺服器统合作业,提供可靠性、延展性和降低整体成本。2003年9月3日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防卫厅决定将陆上、海上、航空自卫队各自拥有的通信、卫生、补给部队联合起来成立新的“统合部队”,这样做是为了使装备更加合理化、效率化。
将统合作业提供可靠性、延展性和降低整体成本以及使整体更加合理化、效率化的功能融入企业管理理念,应用于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设计中来,就会形成公司内部统合管理型的财务监控机制,即对公司内部不同的财务监控主体、权力、责任、职能、制度等资源要素进行整体规划,在组织系统、业务执行、信息资源等方面若能实现上下衔接、左右沟通、纵横整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就会提高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整体效率。
二、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基本命题
(一)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概念的界定
监控不是简单的监督,也非一般的控制,而是在监督基础之上的控制。美国的安然、世通,中国的银广夏、蓝田,都是从辉煌走向暗淡,企业内部财务监控不力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会计审计理论界,似乎存在着看重监督而轻视控制、或愿提监督而回避控制这样一种思维倾向”(蔡春2001)。正是这种倾向的存在,使得公司内部实质上的监控活动只停留在监督层面,达不到控制的高度。
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是指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不同主体对本公司的财务信息、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等内容进行的监督和控制活动,其根本目标是建立一种内源性财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基本要素包括监控主体、监控客体、授权或委托人。监控主体结构所要解决的是谁来进行内部财务监控的问题,具体地讲,就是确定一个组织机构能否充当内部财务监控主体,主要标准是看该机构是否从事内部财务监控活动;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组织所监控的对象为监控客体,终极授权监控或委托监控的应该是公司相关利益主体。在一个完整的内部财务监控关系中,应该具有监控主体、监控客体、监控委托人三方面关系人,这三方面关系人通过契约关系结合在一起,是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二)公司内部财务监控体系的目标与功能定位
公司内部财务监控体系的目标可以概括为通过监督并控制的手段有效地维护相关利益各方在委托关系中的经济利益,促进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协调和结构稳定。它可以通过自身的专业技能延伸委托人的监督深度和广度,使自己成为一种独立于委托人权利的确保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控制机制。不同监控主体可以从多个方位代表相关利益主体对人进行监督控制,这实际上是一种多元的财务监控制衡机制。
内部财务监控主体既要对各种财务活动进行审查、监督和控制,又要对各种受托责任和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行监督评价,其监控功能具有广泛性和实用性。但是,从本质上讲,内部财务监控的监督控制功能只是维持某种经济形态,而无法直接创造出社会财富,从这种意义上讲,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本质上是一种使公司内部财务系统有序运转的保证机制。
(三)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理论基础
企业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1.委托理论
财务监控始终处于复杂的委托关系中,是委托关系促成了财务监控机制(最为典型的形式就是审计)的产生和发展。随着经济业务的复杂化和经济组织的多级化,授权分级管理又使人内部出现了新的委托人和人,多层的委托关系形成了一条委托链。在这种情况下,本属于人范畴的新的委托人也需要财务监控,从成本效益角度考虑,其更需要内部财务监控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的基础上构建与公司利益相关、各方长期而稳定的责权关系。
2.会计寻租理论
在公司的财务信息处理中和公司经济收益一定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可以获得不同的财务报告收益;而在信息不对称客观存在的情况下,不同的财务报告收益信息,足以改变不同利益关系人的决策结果,从而引起不同的资源配置结果以及财富在不同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非生产性转移,即会计寻租行为。这种资源配置结果和财富的转移往往是不公平的,由此需要一种来自公司自身的财务监控机制来防止这种会计寻租行为。同时,对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不断完善,离不开对现有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借鉴和发展,这又是以“路径依赖”理论为基础的。
三、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设计
将统合管理理念运用到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中来,要遵循系统理论和协同理论的指导,即对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用整体联系、辩证的观点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观点来认识和研究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统合管理的价值所在;要实现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统合职能目标,还要考虑相关因素的协同作用,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互动互进的作用。协同理论认为:某一些要素在一个系统中发挥各自作用时,必须借助于其他条件,假若能得到其他因素的配合,则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反之则可能削弱其效能。
(一)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的基本理念
1.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操作原则
公司内部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的基本思想是:目标导向,整体联动、优势互补,可持续发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公司内部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模式的操作原则应为:(1)效益性原则。实行公司内部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管理改革的效益主要是体现在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各项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监控队伍是否优化、监控质量是否提高等等。(2)互补性原则。在统合过程中,既不是简单地强调一方优势而排斥其他,也不是兼收并蓄,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主体,互相补充,有机结合,使监控质量不断提高。(3)和谐性有序性原则。一个动态过程如不能维持其动态和谐、平衡,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改革功能。在统合管理过程中,公司内部不同财务监控主体各部分要素之间要配合得当、和谐运转,要尊重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围绕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总目标,整合一致、统分结合地有序进行。
2.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中的主导力量
在我国现实的公司治理中,关于财务监控的规范很多,比如,《公司法》规定在股东大会下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分别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1997年开始引进独立董事制度;《会计法》规定有总会计师制度,国务院专门颁布了《总会计师条例》;同时还有《审计法》规定的内部审计制度。首先,这些规范大多站在监督而非监控的角度行使其职能;其次,这些规范使得我国目前公司治理中存在多重财务监控制度,而且各项财务监控制度都是本着最优制度的原则设计的。但是,系统论认为,局部最优不能保证系统最优。所以,为了保证监控职能的充分发挥,非常有必要探讨公司内部多重财务监控主体的统合管理问题。因为统合监控主体资源的目的就是要使现有的和潜在的资源相互配合和协调,使之达到整体最优,更好地发挥监控职能。
在公司内部多重财务监控主体中,监事会的监控与董事会等的监控不同,它是负有特定任务之监控机关,置身于主营业务执行机构之外客观地对其进行监控,能够对业务执行进行客观的判断,能够克服董事会自我监督的“短视”效果,改变董事会“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于一身”的状况。应该说,如果发挥正常的话,监事会的监控效果是董事会内部的自我监控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独立董事与总会计师的监控力量存在着非专职性、非常设性、非独立性、监督成本高等自身难以回避的弱点,只有监事会是一种独立于董事会的、足以与董事会行政权力抗衡的专职监督力量。所以,对公司内部现有财务监控机制不同主体之间进行统合与突破,建立一套以监事会为主导的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做到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等其他监控主体之间应相互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才是完善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根本之道。
(二)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设计的前提假设
1.独立性假设
所谓独立性假设,就是财务监控主体中的监事会独立于被监控对象,能够排除干扰和个人利害关系,客观公正地实施监控并提出监控报告。监控者的独立性假设要求监督者与被监控对象的活动没有利害关系,因为有利害关系的人显然是无法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待被监控对象的。该项假设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体现了监事会内部财务监控独立性的特征,并成为内部财务监控主体监控行为的基本依据
2.正当怀疑与可确认假设
正当怀疑是指由于没有充分的理由完全信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中的受托人的责任履行过程是全面有效的,没有充分的理由完全确信受托人提供的说明其责任履行状况的财务会计信息都是真实、公允和可信的,就有必要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及其表达的信息的可靠性进行监控;可确认是指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及其表达的信息的可靠性可以通过收集评价相关证据、验证相关信息而得到确认。该项假设明确了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直接原因,为监控标准的制定和监控程序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3.监控有效假设
所谓监控有效假设,是指假设监控主体与被监控的对象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利害冲突,即使有时存在,也可以避免或不至于妨害内部财务监控行为的有效实施。该假设是实施有效的内部财务监控的基础。
4.不同监控目标的区别与功能差异
在现实生活中,监事会、独立董事以及总会计师等内部财务监控主体的监控目标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其行使的财务监控功能也存在差异。独立董事以及总会计师的财务监控职能是寓于经济管理活动之中的监控,而监事会是公司内部专门行使监控职能的组织,比较而言,在所有的公司内部财务监控主体中,只有监事会最能站在独立的立场上进行监控。从功能上看,独立董事大多具有专业特长和丰富的商业经验,能够为公司带来多样化的思维,有助于实现公司决策的科学化,因而独立董事并不囿于监控功能,还具有一定的战略功能。比较而言,监事会的功能则限于单一的监控功能。独立董事是董事会的内部控制机制,其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董事会的决策过程中,这是一种事前的监控;而监事会则是董事会之外、与董事会并行的公司监督机构,主要是一种事后监控,因为监事虽然可以列席董事会会议,但其对董事会决议没有表决权,不可能事前否定董事会决议。所以,该项假设为监事会应该是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主导力量这一论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要素安排
在上述假设前提下,公司内部不同财务监控主体之间需要进行相互促进与制衡的协作与分工。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由监事会领导,可以考虑将其划分为三个职能部门,分别行使财务信息监控(财务审计)、经营风险监控(经营审计)、财务决策监控(管理审计)。独立董事的监控是寓于管理之中的监控,其独立性次于监事会,可以考虑在董事会下成立财务监控委员会,取代原来的审计委员会,该委员会应该侧重于公司财务决策监控。CFO(包括内部会计人员)的监控内容主要是财务风险,要建立风险监测预警中心。
四、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急需解决的其他问题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表现为缺少相关统计数据来支持结论,相关论点尚未通过实践检验,在实际执行中可能会受到一些未可预知因素的限制。
相对于公司治理体系中的其他组成部分而言,目前国内对于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评价指标研究上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尽管国际上一些著名公司如标准普尔、戴米诺、里昂证券等都已推出自身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但均未单独涉及到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评价问题。我国国内一些机构在对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过程中,对内部财务监控机制评价几乎没有涉及。对于内部财务监控机制运行状况评价研究的欠缺,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傅元略。上市公司财务监控机制的困惑[J].审计研究,2004,(2)。
[2]王春平等。强化监事会职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J].山东煤炭科技,2003,(3)。
[3]李爽,吴溪。盈余管理、审计意见与监事会态度———评监事会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审计研究,2003,(1)。
[4]唐跃军,肖国忠。独立董事制度的移植及其本土化[J].财经研究,2004,(2)。
[5]刘长翠。公司股东委托监督机制:监事审计的广角透视与思考[J].审计研究,2002,(4)。
[6]张兆国等。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财权安排[J].会计研究,2004,(2)。
[7]冯均科。不同产权结构下内部控制效率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1,(8)。
[8]郭道扬。论产权会计观与产权会计变革[J].会计研究,2004,(2)。
[9]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辽宁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财务管理部门存在较多问题,如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估和绩效工作制度,很多企业对绩效考核和相关的评估工作不重视,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和相关工作情况没有全方位的认识,对绩效考核没有纳入工资制度,且对绩效的考核和评估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对企业员工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另外,对企业的资产和相关财务工作缺乏规范、合理的融资体系,一部分企业在经营活动和相关工作中,并没有进行资本和成本的考虑,形成不了融资体系,流动资金运行不力。财务管理还存在没有相对有效科学的生产供应链,使企业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混乱不堪。财务管理还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才的引进和管理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和进程,不重视对企业人才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对人才的招聘缺乏有效的策略,引进人才没有创新的思想,进而导致企业的内部人员老化,知识结构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二、内部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内部控制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个强大的运行系统,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要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把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对企业进行动态化管理和持续化的控制,充分改善和提供啊企业的组织能力,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使企业内部能够精诚团结,协同工作。因此,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上的作用主要在:首先,能够保证企业的财会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使企业的经营目标能有效完成。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做好内部财务的审计和管理工作,把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企业的内部控制相结合,从而保证企业的经营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是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内部控制人员要对企业的财务部门的审计进行认真的核实和监督,保证企业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其次,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对财务信息进行创新型管理,使之能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潮流。财务管理的创新是经济社会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发展,现代化企业要面临较为残酷的竞争和经济压力。为此,应加大企业的内部控制,并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创新管理,使企业能顺利健康地成长和发展。最后,企业内部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观念上,应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企业的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的积极性发挥到最大限度。采取以人为本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实现企业的人才资源储备体系的建设,使企业内部上下人才济济,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注入许多新鲜的活力。
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加大资金管理力度,强化内部采购工作
要想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加大资金管理力度,要保证企业内部资金充足性,加大资金存量,保持企业内部收支平衡,便于各种业务的正常开展,因此,要在保证企业内部资金存量充足性的基础上避免闲置资金无法增值等问题出现,提高企业的潜在效益。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资金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内部资金收支活动,加大企业内部存款和现金等管理力度,相关人员要定期进行现金盘点,一旦发现账面和实际资金量不等同的问题,就要及时找到原因,严厉处罚相关责任人。另外,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采购方案,及时填写物资采购单,做好合同保管工作,避免不必要损失。
(二)优化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环境
在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中,只有优化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环境,为管理人员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提高内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企业的内控管理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的权利管理和企业的组织管理等,要想增强管理人员的内控信念,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强化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环境。
(三)增强内部财务审计
在企业内部经营中,只有增强内部财务审计,才能有效落实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做好审计和监督工作,要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制度,审计人员要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审计计划,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提高企业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要规范内部审计的工作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内部经营活动规范化。
(四)降低企业财务内控管理风险
在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当中,外部投资控制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外部投资控制和管理当中要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原则、互利原则和合法性原则进行管理,要防止外部资金流失,降低管理风险。在外部投资之前要详细了解对应方的信誉度和经济运营情况,调查结束之后要制定出调查报告,让企业董事会讨论分析对应投资方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应当投资。要聘请一些专业风险评估人员仔细分析该投资的具体内容,评估投资风险,要在审议结束之后发表意见,降低企业外部投资风险。企业要注意观察核查投资内容,一旦发现问题,制定出异常报告交给董事会,要把那些有潜在风险的资料整理好,认真核对各项投资信息。在签订投资合同的时候,要检查合同审批和签订程序的合法性,在确定投资之后,要认真调研对应方的财务状况,制定出最新的财务报告,评估出对应方的债务偿还能力。
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是进行财务管理的基础,没有好的制度,财务管理效果将大大被削弱[4]。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很多事物都需要规范化的制度来管控,才能向好的方向发展,财务内控管理通过财务会计手段,保障了企业资金及资产安全,为企业正常运营护航,完善了企业财务制度,优化了企业财务状况[5]。
1.2使财务信息更精准
电力企业由于投资规模大,企业资本密集,用户群体广泛,有着大量的财务数据,而财务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加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优化了企业财务管理,完善了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强化了财务信息管控,保障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规范了企业财务管理秩序。
1.3协调了财务管理机制
电力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有很多的部门在同时运作,每一个部门的工作内容中都涉及与财务部门的协调工作,但是目前电力企业在财务管理机制上存在漏洞,导致了各部门间工作并不协调,大大降低了财务管理效率,阻碍了电力企业扩张及发展进程,财务内控管理则通过一系列的财务会计手段及管控机制,使企业部门间工作相互结合协调,整体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6]。
1.4有利于财务风险控制
通过调查分析,对众多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等级做出评估,评估结果普遍都处于不及格状态,多数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等级为“高”,高风险不代表高回报,这种财务风险状态将给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后患。想要改善企业状况,使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财务内控管理创新必不可少,财务内控管理将实现财务细化管理,有效地帮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7]。
2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现状及问题
2.1理论不成熟、重视度不够
电力企业领导对财务内控管理并不十分了解,所以重视度不够。领导作为企业的掌舵人,关系着整个企业的发展和命运,电力企业领导对财务内控管理的执行与实施重视程度,直接关系着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实施质量及实施力度。另外,由于我国财务内控管理理论还处于起步阶段,核心理论多借鉴发达国家,所以理论知识上还不够成熟,并且缺少结合我国企业运营状况的实用型理论,经过调查发现财务内控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缺少适用性,这些因素都给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实施造成了阻碍[8]。
2.2财务内控管理实施时易忽略财务风险控制
目前众电力企业为了扩张企业规模,进行大量的投资,这是电力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的主要原因,并且有的投资项目盈利效果并不理想,不仅仅无法获得利润,更给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企业本身想要扩张规模是好事,但是投资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在投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影响因素,如果不经过科学的分析及考察,很容易造成投资失败。电力企业的大规模扩张及投资,虽然加速了电力行业发展速度,但是这些项目都相应伴随着投资风险,将可能出现投资报酬率低,导致企业疲于偿还利息的现象,给企业带来了财务风险,而财务风险又给企业的运营及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很多电力企业展开财务内控管理时往往只注重现有资金流控制,忽视财务风险控制,这种做法导致企业在经营中风险时有发作,非常不利于电力企业健康发展[9]。
2.3财务内控管理效果不明显
由于没有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很多企业在展开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时,往往都缺少相应的财务内控管理系统和机制,导致财务内控管理缺乏针对性,并且应用度也不高,财务内控管理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另外,企业各个部门间的配合度也影响着财务内控管理效果,最终导致了很多电力企业实施的财务内控管理效果并不理想等问题。
2.4缺少信息化配合
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全球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将整个世界连接了起来,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并且很多企业已经把信息化融入到企业经营中,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及自动化办公。在信息化的财务管理中可以实现实时收集、分析和管理及精密的计算,大大地优化了财务管理水平,有效地降低了财务管理风险。但是目前很多电力企业在经营中不注重信息化建设,在展开财务内控管理时没有将信息化应用融入进来,大大降低了财务内控管理效率及质量。
3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创新模式的思路
3.1加强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流畅度,完善财务内控管理模式
企业想要将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有效地进行下去,而不是只做表面功夫,那就必须制定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机制,保障财务内控管理的流畅度及有效性,不做无用功。此外,必须对财务内控管理工作进行管控,制定相关管控制度,以此来确保财务内控管理的实施力度。最后,必须完善财务内控管理模式,加强财务内控管理的协调能力,将财务细化管理,使财务内控管理的资金管理功能、项目运行功能、利润管理功能、支出管控功能及财务分析功能得以实现。这将直接使电力企业财务内控工作展开得到优化,使整个实施过程更流畅、更协调、更有力、更有效、更高效,最终直接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3.2加强财务内控管理风险规避功能,降低财务风险带来的危害
财务风险可以说是电力企业日常运营及生产中的最大隐患,重大的财务风险直接影响企业命运,所以企业必须加强财务内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及规避机制,使电力企业可以处在良性运作中。可以说,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就是控制财务风险,财务内控管理的实施有效地达到了财务风险控制目的,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电力企业自身也应该加强对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视,建立科学的预防及分析机制,并对大规模的投资和运作都应该进行预警,分析风险因素,实现科学投资、合理运作、持续发展。
3.3构建信息化交流平台
新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应用到现代办公及企业运营生产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电力企业如果想要在这个新时代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的应用不仅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还促进了电力企业的管理协调工作。信息化交流平台的建立强化了电力企业与每一个营业厅的财务沟通,实现了财务精准对流,避免了信息失真现象,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并且在信息化交流平台的协调功能下,更有利于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实施,提高了企业财务内控管理质量和效率。
首先,要重视构建并不断完善财务内部的组织构架,先进行专业的分工,然后在分工完成之后进一步完成财务内部控制的组织。另一方面,要对监督与检查等制度进行不断的健全,将组织结构作为基础,进而建立相互监督、相互强制与检查的模式,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在财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出现工作错误或者是失误,同时也能够对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快速的解决。在现实的工作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认真贯彻落实财务内部控制的责任制,依次为管理的中心来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管理,提高专业素质,从而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从而在组织结构上实现内控目标的一致性。同时,要针对一些重要的领导建立责任倒追机制,经过对一些问题进行追溯能够有效的提高领导者的职业道德意识,在财务内部控制和自身的行为等多个方面开始自我反省和重视,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了财务上的违规违法的行为。还要在财务内控方面建立奖罚制度,将组织结构作为基础来构建一个财务内控奖励与惩罚机制,对于表现良好的人员可以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并进行精神上的鼓励,对于或者是出现的违规违法的行为,要对该人员进行惩罚,从而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对财务内部的控制制度进行更深层次的管理。除此之外,还应该在企业内部构建一个与会计相关的委派制度,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增强企业财务内控在独立性,抗干扰能力加强,可以降低基层人员的干扰程度。对于财务内控人员的选择上要谨慎行之,要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操守,并让这些会计人员参与到委派会计之中,从而为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机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规范财务内控的行为
首先,财务内控人员要清楚本企业目前收支的整个审批流程,要了解财务内部控制在审批过程中的权利限制、所管辖的范围。负责的责任人以及审批的程序,从而确保整个审批过程中的有效开展和完成。在此过程中,各个企业或者是单位要设计制定出具有系统性的、可操作的以及规范性较强的一些会计报表、会计账薄的登记上账以及会计凭证的编制等过程,从而从各个方面有效的实现对财务内部的控制与规范。在此过程中,各单位或者是企业应该将原始记录的管理制度以及计量验收等制度作为财务内控所要重视的工作中的重点,同时应该将这些工作逐渐转变为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的工作环节,这是高效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的落脚点,是提高企业会计核算成效的关键措施。
(三)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
首先,企业应该加大对会计人员的资金投入力度,在一定的时间进行一次工作培训,培训主要是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也要加强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并进行一些新的知识和新规定的教育,了解当前会计制度的改变,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培训工作人员对于一些会计证书真伪以及相关会计凭证真伪的辨认能力,有一个过硬的专业技能,这样不但能够使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还能够在财务内控过程中顺利的开展和实施。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一些新出台的会计内容,这样不但能够跟上现代化社会的步伐,还能够提高自身素质,使工作人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第二,要重视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思想道德的构建,这是一位优秀的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客观条件,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在工作过程中才能遵纪守法,在构建财务内控的过程中恪尽职守,廉洁公正。除此之外,在工作过程中还应该采用责权制度,这样能够将责任与风险有效的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头上,对于出现的过失和一些违规违法行为能够进行追究,并为今后的会计人员的工作起到警示的作用。最后,要重视工作人员责任心的培养,在平时的员工培训过程中要对员工的责任心进行培养,这是实现财务内控过程中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心理条件,因此,企业要重视这方面的构建,并在日常的员工工作过程中进行健全和提高。
(四)建立财务内控的评价机制
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需要一个健全、合理和科学的评价机制,这是财务内控过程中进行良好循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在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工作评价机制,从而能够避免工作的腐败化,通过公开透明的工作奖励和精神鼓励来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士气。其次,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内部监督,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舆论来高效的完成这一目标,从而对财务内控制度进行健全,从而保证财务内控的顺利开展。在其过程中,要真正落实这一评价机制,不要只做表面工作。最后,在对财务内控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实行奖罚机制,通过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并对考核方案进行全方面的审核,从而做出成果并进行评价。通过科学的奖罚机制不但能够有效的对财务内控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还能够根据具有层次性的评价机制保障财务内控的顺利开展。
一、汽车4S店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意识薄弱
我国4S店销售的规模一般都在上亿至十余亿之间, 企业集团为了加强对下属门店的管理和控制,直接委派财务部门人员进行销售的财务管理。这会降低汽车4S店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使之认为内部控制的主体是财务部门,开展内控工作是财务人员职责所在,从而导致财务内部控制的主动性受到影响。实际上,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贯穿于全企业的工作之中,离不开每一位领导以及员工的共同努力。
(二)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在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影响下,其对员工的需求也也急剧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素质难以保证,在其工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财务舞弊等谋取私利的行为。员工经手的巨额现金与其工资相比,具有较大的利益诱惑,在心理落差的驱使下,通过职务便利进行贪污挪用的现象便随之产生。比如之前发生的,汽车4S店销售经理私自提高价格,其卖价远远高于公司报价标准,在半年内贪污的资金达百万元之余。加之大部分客户出于省事的心理,倾向于直接将现金或银行委托员工代为办理手续,对发票往往缺乏严谨的审核,而财务部门对销售部门的监管力度有限,这使得业务收入部分流入员工个人账户,不仅会损失企业利益而且对企业名誉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三)内控控制制度得不到落实 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财务控制的保障,其规定是否得到具体落实直接影响着汽车4S店销售管理中财务控制的质量。一些汽车企业集团的管理较为松散,工作责任意识薄弱,关于财务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不够规范,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其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缺乏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则会在面临风险时出现混乱,不利于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目前,我国一些汽车4S店销售对风险管理控制不够重视,尚未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不利于其及时识别和规避财务风险。
二、提高4S店销售管理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重视财务风险控制 加强风险评估
以财务控制为主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根据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自我完善,加强风险评估有利于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定期开展风险评估:首先,要从公司内部出发,并根据内部风险评估的结果及时进行策略调整;其次,风险评估的内容也应包括客户在内,根据客户需求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最后,汽车4S店销售要深入学习风险管理理论,鼓励员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总之,针对4S店盈亏的波动性,应定期预测和评估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提高经营者对其营销的反思能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管理策略。
(二)建立健全内控管理体系
汽车4S店应致力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促使其在日常管理中切实发挥应用的作用。本文认为4S店内控制度的健全应重点把握以下内容:第一,制度要符合销售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比如规定一车一档结算、款到放车内容以及加强合同管理和财务监督。其次,内控制度要包括汽车销售价格政策,提高销售价格权限审批和余退款结算流程。第三,要加强车辆保险和续保管理,提高操作、结算和政策的规范性。第四,强化超龄库存车管理,以便减小占用资金,最后, 要重视二手车的销售管理。
(三)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
根据汽车4S店销售网点分散且规模较大的特点,应设立专门审计中心,并配备相应的专业审计人员。审计内容具体可以体现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销售方面包括业务流转的程序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存在违规操作和违反合同管理制度的行为以及是否存在违规赊销和违规提供优惠服务的现象;财务支出方面包括工资总额的发放标准、固定资产请购和支付佣金招待费的规范性、企业资金是否违规拆借以及物资采购的必要性。最后,审计内容应包括财务经理的尽责性、应收账款管理的执行是否合乎规定等。对于审计过程发现的问题,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及时进行补救,并制定相关的监督措施来确保整改的落实。
(四)加强集团结算管理
为了加强汽车集团对4S店销售的管控力度,应成立集团结算中心,并借助于办公网络化的OA系统进行申请和批复的传递,以此规范下属4S店资金流动、费用报销以及固定资产请购等的审核程序,实现资金的动态监控;其次,应针对投融资重大项目设立预警系统,以此确保企业资产资金安全性,有效发挥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促进提高汽车销售财务内部控制质量。
(五)定期开展员工培训与考核活动
内部控制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汽车4S店销售应加强人员素质培训。 培训内容的重点应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而定,引导员工真正形成科学的内部控制的理念。其次,应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业绩进行周期性考核,监督其不断自我完善,以此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的财务控制提供人才保障。
三、结束语
总之,汽车4S店销售应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根据实际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内部财务控制水平,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结合财务审计的作用,切实促进汽车4S店销售的长远发展。
1、不能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任意变更基建计划。在基建项目立项时,为争项目、抢时间,部分高校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单凭拍脑袋编造可行性研究报告,往往与实际情况差距很大。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任意改变投资规模、内容的现象,待工程竣工完毕后,该项目已不是立项时的项目。还有的投资规模突破概算好几倍,出现严重的“三超”现象:超投资、超概算、超标准。有的项目更是先斩后奏,搞计划外工程,不入学校的资产账,一旦与国家建设规划相冲突,该项目就会被有关方面强行拆除而不能得到应有的补偿,造成学校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2、自筹和贷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一些商校向教育部申报基建计划时,其申报年度自筹计划往往大于学校财务支出计划,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自筹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为了加快基建工程的进度,又往往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就开工建设,没有很好处理拨款、自筹和贷款之间的关系。
3、工程结算出现商估冒算。在高校基建工程中,施工单位在工程结算上商估冒算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有: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多计材料、设备价格和数量,设计变更增加部分通过现场签证重新计入,而变更减少部分未作调整,重复计算,多计费用等。
4、基建报表虚报和少报基建投资完成额。部分商校在年终财务决算时往往根据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投资的差额作一些账务调整。如果是超额完成投资,就将其超额完成的部分暂挂“其他应收款”或“应付工程款”中,待下年年初再予调回,如果没有完成投资额,就将其差额部分以虚假附件或根本无附件虚报投资完成额,挂“建安工程投资”和“应付工程款”等科目。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不影响下年度国家拨款,同时也为了年终决算报表的顺利通过。
二、完善高校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内部控制
针对高校基本建设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完善基建投资管理。
1、建立和完善内部制度控制。如制定基建项目招标管理规定、基建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工程监理管理、基建材料、设备采购管理规定等,这些规定经学校领导讨论通过后,由纪委、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组成检查小组对基建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以确保基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预算控制。高校应成立以主管校长为首的财经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校常委会成员及各职能部门的行政负责人,特别要有财务处、审计处、国资办、基建处、规划办等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财经领导小组负责编制学校的预算并制订年度基建计划。在编制学校预算时,一方面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贷款建设”。但商校实施的“积极发展”方针必须做到建设规模要适度,结构要合理,经费来源要可靠。
3、实行经济责任控制。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规定,高等学校的财务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设置总会计师的学校由总会计师协助校长全面领导学校的财务工作。按照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和机构设置,经济责任制的层次可分为:校长、总会计师或主管副校长、财务处长、二级单位财务负责人和基层财务人员等若干层次,这些层次的人员组成一个职责明确、相互制约、各司其职、运行有序、共同实现学校财务管理目标的群体,校长是该群体的管理者、指挥者、协调者和督促者。
4、加强基建招标管理控制。部属商校基本建设项目基本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招投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人为因素,导致评标过程缺乏公正、合理、透明的程序,往往几个人甚至一个人说了算,招标工作很容易成为少数人自身利益分割的场所,由此出现了在同等条件下不选质优选质劣、不选价优选价高的现象。学校应成立招标领导小组,建立招标专家库,以监督基本建设项目招标工作。招标领导小组以分管校领导为组长,由审计、监察、计财、基建部门等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学校基建项目的具体招标工作、审定招标方案、考察和确定投标或邀标单位、审查评标结果:招标专家库由有基本建设相关专业资质并在省招标中心注册登记的校内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向基建招标领导小组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并代表校方作为基建项目招标评委。
5、严格实行合同会审控制。商校基建项目应严格按合同管理,签订的合同条款内容要全面、文字表达要清楚,特别是合同价形式、物价浮动因素、政策调整因素、双方的承诺及主材的供贷方式等都应在合同中明确,以便在合同履行中控制价格。学校还应成立由法律顾问、审计、监察、计财、基建部门等负责人组成的基建合同会审小组,主要负责参与相关基建合同谈判,提出合同审核意见,负责监督合同执行与变更管理,并负责基建过程中的监督、审计和法律咨询工作的聯系与协调。
6、实行造价审计控制。对工程决算实行“初审、终审”二审制度,严格控制工程成本。初审是由基建处工程管理人员和预决算人员对施工单位报送的原始资料如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记录、现场隐蔽工程纪录等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检查,同时对工程量的计取、定额套用是否与标书中要求一致,以及甲方所供设备、材料有无重复计算等进行审查,是为降低工程成本把好的第一关。终审是学校审计处通过招标,选择有资质的中介事务所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财务人员据此作为结算依据。
三、完善高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财务部门要做到管理规范、运作有序、监督有力,就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严抓内部控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