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语言文化

语言文化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4-07 21:45: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语言文化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语言文化

篇1

一、丹纳治学思想之科学清晰严谨性

1、清晰的整体框架。《艺术哲学》是一本欧洲艺术发展史,总体论述了艺术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规律,然后谈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拉丁民族)、尼德兰的绘画(日耳曼族)、以及古希腊的雕塑,并以此来证明首篇中提出的观点:艺术品的目的是在于表现某个主要特征。最后丹纳提出艺术品的价值并不是不可评估、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的主观看法,艺术品的价值是可以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即特征重要、有益及效果集中的原则等。整本《艺术哲学》,不论是首篇到末篇的整体框架,还是独立篇章内部结构,都是一目了然、非常清晰。

2、科学唯物的研究态度。虽然这是一本研究艺术的人文书籍,但是丹纳却采用了很多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他坦言“我们的美学是现代的,和旧的美学不同的地方是从历史出发而不是从主义出发,不提出一套法则叫人接受,只是证明一些规律”,可见丹纳的艺术史研究采用了唯物的观点,把艺术当做事实,探索它们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文章中无处不充满着达尔文的生物学进化论观点,他把艺术的发展类比成植物的生长。另外还采用了“特征从属原理”“异体同功能说原理”等理论,并且引用地质学的术语“层”――即用自然界岩层的层层分级来类比特征重要的程度以说明自身观点,可见丹纳治学的研究方法体现了鲜明的自然科学色彩。

3、严谨的逻辑思路。在论证艺术品定义时,丹纳也是有步骤、有方法的,从否定中得出答案、由部分论证整体等方法都体现了丹纳在写这本著作时所具备的严谨逻辑思路。同样,当他分析尼德兰绘画时,丹纳采用一棵植物的生长周期来类比,以种子-植物-花的阶段性来类比分析造成尼德兰绘画特点与成就的原因就在于日耳曼种族(种子)、尼德兰民族性(植物)、尼德兰绘画(花),以这样一种贴切易懂的生物逻辑顺序来推理:种族(种子隐喻为始终存在的特性),民族性(植物隐喻为可以随历史和环境而改变的特性),以及有前面的特性而产生的结果(花隐喻为尼德兰绘画)。由以上分析可知丹纳所有举例对比始终为着证明他最终学术观点而服务,紧扣主题却又能做到层层剖析、抽丝剥茧。看过丹纳对拉丁民族意大利人与日耳曼族尼德兰人的种族性比较,作为读者的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尼德兰会产生这样一种绘画艺术,在日耳曼又会孕育另一种绘画艺术风格,从而丹纳水到渠成的归纳出预设结论――环境影响艺术,而在阅读时读者则会不自觉的追寻丹纳的思路。

4、多样的论证方法。《艺术哲学》一书,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对比、反证、举例、归纳、类比等方法的运用,在文中多处可见。就反证而言,丹纳在论证艺术效果集中问题时,从反面角度入手,首先分析作品不精彩的原因:指出中世纪初期法国文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当时作家有观念却不知道表达集中的方法,无法把艺术效果集中渲染凸出,并且同时说明希腊后期戏剧创作衰微的原因却恰好相反:创作者技法太多而缺少浓厚的思想感情,从而才得出元素不能集中则不能表达确定的作品性格的结论,而一旦作品的性格不能表达确定,这一类艺术则可能会走向没落。

5、丰富的例证。丹纳有言“我唯一的责任是罗列事实,说明这些事实如何产生”,就他的研究倾向性而言,他对例子的倚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艺术哲学》一书所用例子之丰富程度是可堪一叹的。丰富艺术史实的掌握对作者丹纳的写作是非常关键的,这种灵活掌握例子的能力亦是常人所未能拥有的。六大艺术种类、欧洲主要代表国家的艺术作品,丹纳都是娓娓道来。作者只有熟知各类艺术的代表艺术家和作品以及这些艺术作品的特点,才有可能在例证思想时信手拈来,珠圆玉润的切合思想证明思想。

二、傅雷《艺术哲学》的成功翻译体现了文学类翻译译者所必备的素质

1、译者的文化修养――“同情”的力量。好的文学作品译者须有艺术家的气质。“艺术家在事物前面必须有独特的感觉:事物的特征给他一个刺激,使他得到一个强烈的特殊的印象”而当艺术家(或原作作家)表达了这样一个印象时,译者必须要有能够“同情”的能力,能够敏感的意识到这一个印象,与原作作者产生共鸣。怎样具有这样一种能产生共鸣同情的能力呢,“一个人所能理解的感情,只限于和他自己感到的相仿的感情”,因此,要想理解艺术家,就需要使自己成为一名有艺术修养的人。傅雷翻译《艺术哲学》,前提是他理解了丹纳的《艺术哲学》。在翻译这本著作之前,他曾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文化修养。傅雷对希腊、意大利、尼德兰的文化有深刻的理解,而只有具备了这样一种文化储备,才能在翻译时与原作者感情共鸣。另外,傅雷同丹纳一样热爱他们笔下的艺术,从他们的字里行间逸出的绘画音乐建筑,无不让人心生向往,对于一类艺术文化有如此的感情,怎会理解不到它的精髓并且表达不好呢。踏实的文化修养与对研究对象的热爱,能够使译者与原作作者产生“同情”,从而成就好的译文。

2、译者深厚的语言功底。扎实的语言功底是译者必备的能力,语言是通往其他世界的桥梁。掌握一门语言就能了解一个世界及其文化,同时再用语言来进行表达也就不再是难事。对比其它版本的《艺术哲学》译文,可以发现傅雷的译文表达流畅,用字灵活丰富,并且能用精准而易于理解的句子进行表达,可谓传神。在他的描述下,尼德兰丰富而有细腻层次并且时时刻刻变化的自然色彩也得到形象的表述,傅雷《艺术哲学》中译本说尼德兰的水是“煤灰色”,这就是一种中国风味的表达,他的语言考虑到中国读者的接受力,既保留原作意蕴,又让中国的受众觉得形象。文本在不同语言中转换,特定词汇难以对译,这样的处理足以显出傅雷的语言能力。《艺术哲学》虽是艺术批评论,但与一般的评论生硬板直不同。丹纳的语言充满了各种生动的形象及隽永的语言,傅雷译文的语言可以说是做到了为原作语言锦上添花,充分的发挥了汉语优势。对偶句、散长句交错、排比在他的译作中亦是随处可见。

三、结论

总之,做学问要求能以一种理性的思想做指导,丹纳科学唯物的研究态度、清晰的框架都是值得借鉴的。他懂得多种语言,还游历过希腊、尼德兰、意大利等多个国家,中国有句古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是丹纳的真实写照,同时又是获取丰富材料的媒介和途径。科学的思想、生动而不刻板的语言、游历体验后对欧洲文化的深刻理解是丹纳著就《艺术哲学》的重要因素。傅雷对这本著作的翻译,既保留了丹纳这三个优点,同时又以译者自身对欧洲文化艺术的理解以及深厚的汉语语言功底成功的把《艺术哲学》引入国门,既给国人带来了新鲜的艺术哲学体验,同时也证明翻译作品能打开文化传递的窗口。可以说,以思想、语言、文化为支点,丹纳与傅雷共同成就了中文译本《艺术哲学》在国内相应研究领域的经典地位。

【参考文献】

篇2

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现象。这在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高考试题分析中清晰地反映出来了:概括文章主旨缺乏针对性,以偏概全;捕捉文章信息不分主次,缺乏综合,推测词义脱离语境,一知半解;推理判断看不出线索与事实的关系;理解结构找不到句与句、段与段的逻辑关系。造成上述不良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四重四轻”:重语言知识(词汇、语法)轻语篇分析、技巧指导;重语言能力,轻语感培养;重阅读结果,轻过程调控;重应试教学,轻情感培养。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爱心去鼓励和帮助学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对教师的尊重,促进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情感交流,使教学双边活动处于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

1、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交流。

善解人意的引导,既给有关学生解围,使其克服胆怯的心理,认真模仿,获得成功。当然我们还可以运用Have a try,please.Take it easy.Don’t be nervous.Well done! 等激励性语言。

2、在课外生活中融入师生情感。

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上学得愉快体验有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其实在课后老师完全可以通过谈心的方式,全面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和学习上的帮助。

二、文化熏陶的现状

在牛津英语中,学生们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 Wang”,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 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牛津英语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Mrs Read? ”“Ah,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等等。

三、文化熏陶的策略

1、从单词教学入手。

单词教学往往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乏味,我们为何不妨给课堂加点“西餐”,使“饭菜”更诱人呢?如在学“colour”系列单词时,我比较了“white”在中西方人心中的不同含义:白色在西方代表“圣洁”、“高贵”,而在中国就意味着“疾病”、“死亡”。此外,我还列举了西方国家中既是姓又是颜色的一些单词,如white怀特(白色)、black布莱克(黑色)、brown布朗(棕色)、green格林(绿色)等。通过比较和补充,既可以博得孩子的一笑,也可以让他们掌握一些颜色在西方文化中的涵义,减少学生受母语影响而造成的理解错误。

2、从体态语入手。

体态语是世界通用语,但同样印刻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告诉学生同样的手势在不同的国家代表不同的含义,这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OK”一词时,我不仅教他们做了OK的手势,而且还讲了“OK”一词的来源。课间活动时,我常发现学生伸出食指和中指叫道:“耶!”后来我就告诉他们这个手势像“V”,是victory的开头字母,表示赢了的意思,并讲了这手势的由来。

3、从生活入手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各国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教师可随机介绍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学校开运动会和我国举办大运会时,可以让学生收集体育活动的单词:Olympic Games(奥运会),tennis(网球),football(足球),basketball(篮球)…学生在好几部片子中看到了自由女神像,接着我就介绍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美国(USA)的the Statue of Liberty(自由女神像),中国(China)的the Great Wall(长城),英国(UK)的Big Ben(大本钟),悉尼(Sydney)的Sydney Opera House(悉尼歌剧院)…

篇3

一、“语言文化特质”释义:

所谓特质(личность,或译个性、人格)是个人或民族行为、准则和制度等诸成分的综合体,受制于社会文化。文化的基本功能是开发和改造世界,含有交际间性、认知间性、规范间性、“设塑”间性(разрядка);其与特质直接相关的功能有:人类化(гоминизация),社会化,“文化间化”和个性化。它是语言民族文化价值的主核。

“语言的文化特质”(языковаяличность)是揭示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和辩证发展的核心词。特质和文化的联系极为密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特质由文化来支撑,文化由特质来实现,特质愈多样,文化愈繁荣。在语言与文化的互动作用中,语言文化特质作为其枢纽,既用语言(文本)表述,又是语言物质。

在俄语的语言文化特质中,宗教性十分明显,基督教像一股溪流注入其间。俄语语言文化特质的完整性表现在它的精神性(духовность),而它的多样性、可分性、可测性和稳定性则表现为实体性或物质性,其外在表现是它与社会文化个体和物质文化的关联,存在于待人接物和语言场景之中。每一个元素都展示着整个特质。

俄语语言文化的典型特征(доминанты)表明,可以利用“俄罗斯语言民族特质”(русскаянациональнаяличностьязыка)的概念来论析语言呈现出的俄罗斯语言的文化特质。

作为民族的一分子,人“沉溺”于文本,尤其是民族性文本,文本充当人的独特的语言文化标签,即所谓“潜在文本”(прецедентыетексты),包括:(1)认知和情感义素,(2)超个体性,(3)在语言个性中常常被新化的话语。

俄罗斯语言民族特质可归结为русскость,包含русский,национальный,личность和язык等四层意义,它是若干相距甚远的个性元素的融合体(единствопротивоположностей),无法用共同符号标识,是一个变动不居的有机体,构成一个椭圆型的两级:AB。比如:русский本是形容词,却可充当名词,既指俄罗斯人,又指俄罗斯语言。俄语的文化特质成为俄罗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及其概括性的语言化身(обобщённоеязыковоевоплощение)。

二、语言文化特质的呈现:

俄语的语言文化特质由“语言文化单位”(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ема,即反映民族人格和精神的基本语汇——吴国华,杨喜昌,2000年:14)组构而成,表现在物质文化领域和精神文化领域,它可由一个词的聚合关系、组合关系构成的语义场及搭配范围来分析。

<!--[if!supportLists]-->(一)<!--[endif]-->物质文化领域。它是语言文化特质的外在表现,在三个方面引人注意:

<!--[if!supportLists]-->1.<!--[endif]-->它是需要作相应注释的语言和文化现象,尤其是对学习俄语、俄罗斯文化和文明的外国人。

<!--[if!supportLists]-->2.<!--[endif]-->它是处于历史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事物和现象。

<!--[if!supportLists]-->3.<!--[endif]-->它是某些价值观内涵的载体。

这里可用表示“货币单位”(русскиеденежныеединицы)的语言材料的“语言文化单位”组成的聚合体为例。请看货币名称构成的聚合体:копейка,грош,aлтын,гривна\гривенник,рубль...

在此,钱的价值不重要,而对语言文化单位的相应定义——价值称谓才是关键性的。有时价值变了,称谓未变,它在语言表达式中的地位也不会变。如грош起初等于两戈比,但1837~1917间降到半戈比,“Небылонигроша,давдругалтын”(本来两戈比也没有,可突然有了三戈比/喻事情发生了变化),在绝对值上грош和алтын区别不大。

货币种类中,每个货币聚合体的语言文化单位聚合价值在文本间众词位的组合关系中实现。在谚语、俗语中,用货币价值对立的方式来评价俄罗斯人的生活情景、行为及性格特征十分常见,如:

(1)价格评价:Заморемтелушка–полушка,дарубльперевозу。

(2)道德评价:Унегонинаполушкусовестинет。

(3)人品评价:Убогатогодаскупогорубльплачет,аубережливогодаубогогополушкаскачет。

语言文化单位копейка常用于:(1)评价经济困难,如:никопейкиденег,последняякопейка;(2)对资产创建的态度,如:Копейкарубльбережёт;Беречьнароднуюкопейку;(3)进行道德伦理的评价,如:Егокопейканищемурукупрожжёт。

语言文化单位гривна也有类似的评价功能:Ктогривнунебережёт,тамрублянестоит;Рублюгривнанеродня。

语言文化单位алтын用于评价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群、强调金钱的重要性,价值色彩丰富,如Счастьебедномуалтын,богатому–миллион。

语言文化单位рубль没有特别的文化内涵,常表示经营智慧,如:Былбыум,атобудетрубль,небудетума–небудетрубля。

题外说一句,俄罗斯人对钱的态度很淡:Денежкамаленькая,даимявелико。

(二)精神文化领域:在俄语的语言文化特质中,语言文化单位的本质可以用由五个主导因素构成的聚合体和具体形成的言语组合体中来分析:1)宗教性(религиозность或православие),2)合聚性(соборность),3)国际情怀(всемирнаяотзывчивость),4)高级体验愿望(стремлениеквысшимформамопыты),5)心灵两极性(поляризованностьдуши)及其他。虽然其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因时而变,但它们仍组成一个以宗教性为轴的相对稳定的示意图(схема):

3

<!--[if!supportLists]-->2<!--[endif]-->14

5及其他

Религиозность(православие)及其对绝对善的追求是俄罗斯民族最深层的特征。俄语语言文化特质属宗教精神范畴,是超个性价值的承载者、创造者和实现者,由其如此,才能创造出它的完整性和恒久意义。它反映在语言作品的组合关系中,如:

(1)《圣经》:ЛюбиБогабольшесебяиближнего,каксебя。

(2)作家作品:Ф.М.Достоевский:«Можетбыть,единственнаялюбовьнародарусскогоестьХристос»;

С.Н.Булгаков:“РоссиядолжнаявитьмирусвятуюРусь”。

(3)民间谚语:Жить–Богуслужить;УБогамилостимного。

(4)固定结构:Богдал(даст);дайБог;Богмиловал。

Соборность指个体因爱上帝,爱彼此而形成的自愿而和谐的联合。它是一种协调活动,整合天地经验,整合言语与行动,是智慧和心灵的综合物,俄罗斯人与自然的关联,即人与民族,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它就是俄罗斯思想(русскаяидея)。其实质表现为协作精神(чувстволоктя),亲和力(артельность),集体亲近性,互帮互助。这也呈现在语言单位中,如доброебратствомилеебогатства;своилюди,сочтёмся。

Всемирнаяотзывчивость指俄罗斯人心中常怀有的好客心态,自我牺牲,利他主义,对全球命运的优伤和宇宙意识。它表现为国际主义,人类的相互尊重;对民族风格,文化的尊重;反映在语言组合关系中,如政治口号:Борьбазавсеобщиймир;Пролетариивсехстрансоединяйтесь。

Стремлениеквысшимформамопыта与纯粹的经验主义(эмпиризм)和日常需求(потребностидня)相反,它包括宗教体验,道德体验,审美体验,对他人的精神生活的感悟,理性直觉等。这些行善、求真、审美的追求都反映在作家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运用之中。如Достоевский主张:“美拯救世界”(Красотаспасётмир),Н.К.Михайловский说:“对真理的热烈追求是俄罗斯人的典范”。

Полярзованностьдуши(поляризациядуши)包含着对立的特征,使俄罗斯民族成为最含两极性的民族,如勤劳与懒堕、求智与愚昧、善良与凶恶、慷慨与自私、自卑与沙文主义、神圣性与桀骜不驯、自由与臣服、果敢与侥幸等等揉在一起,所谓Щелкщелкуведьрознь.\Дапонадеялсяоннарусскийавось(А.С.Пушкин)。

三、语言文化特质的形成方式:

语言文化特质的形成方式,可以用函数式Y=F(X)来考察,其中F表示Y和X的变化规律。俄语的民族语言文化单位可以表述为:Y(F)X1X2X3。如:中心词русский与其相关词русский(名词),великорусский,российский等,从两方面相连接:(1)组合性复合语言文化单位,(2)自变量X与函数F构成的聚合关系。

其组合关系可用下列的“形+名”(AN)结构来作分析案例,如:русскиеблины,русскаяженщина,русскийхарактер。其中,定语A强调俄罗斯的典型特质,突出某个物体(现象、概念、人),以区别于其他语言文化单位。俄语“блин”源自共同斯拉夫语mliпъ,后变音为блинъ--приготовленныйизмуки(Воробьёв,1997:108),直译为:面饼。它以尺寸大、佐料咸、腻而丰富,花样繁多著名,童话中说:Сколокольниотцаблиномубил,可见其大;种类有小麦面的,燕麦面的,荞麦面的,加鸡蛋和牛奶的等,可见其品类之繁。它是传统送冬节、谢肉节的标志性食品。可以说,它是最俄罗斯化的,因此,成为русский函数中的首项。

语言文化单位русскаяженщина主要展现在俄罗斯文学的语言描写中。对此冈察洛夫在《Обломов》中有句著名的描写:“Влюбвионатакнежна;вовсехеёотношенияхковсемстолькомягкости,ласковоговнимания–словом,онажанщина!”。普希金笔下的Татьяна是其典范,她爱俄罗斯的冬天,爱诗人;她不追求财富,而是追求心灵的体验,追求真理、朴质、人性;她心地善良、充满宗教虔诚和道德感,她总守候自己(остатьсявернойсебе)。

Русскийхарактер作为语言文化单位是俄罗斯人精髓的浓缩,以A.Толстой重要的“潜在文本”《Русскийхарактер》为标志,其本质特征是人性、心灵美、深沉的道德感和精神力量。他写道:“Да,вотони,русскиехарактеры!Кажется,простчеловек,апридётсуроваябеда,вбольшомилималом,иподнимаетсявнёмвеликаясила–человеческаякрасота”。

一般而言,在“形+名”(AN)的组合关系中,语言文化单位的特点通过其成分的线性关系来揭示,在聚合关系中,语言文化单位通过函数对应关系来揭示。比如хлеб-соль是俄罗斯待客食品,所谓(1)Безхлеба-солиобедатьнесадятся;(2)хлеб-сольешь,аправдурежь。

хлеб-соль及其聚合性词语的函数表达式为:

хлебосольство=Fрусс.(гостеприимство)

相应的词还有хлебосольный,хлебосол,хлебосолка等。

由此可见,俄语的语言文化特质丰富而深邃,难以述说,需要去体验、感知和悟入。诗人И.Северянин在《Предгневье》一诗中说得好:

Родитьсярусским–слишкоммало,

ИмнадоБЫТЬ,имнадоСТАТЬ!

语言是了解“社会现实”,认知语言社会义素的形成过程及其本质,理解语言文化特质的象征性指南。俄罗斯语言的文化特质丰富语言的文化内涵,又由语言来表达呈现,揭示其互动的基本规律是语言与文化研究的一个尝浅和新径。

参考文献:

<!--[if!supportLists]-->1.<!--[endif]-->ВоробьёвВ.В.,Лингвокульрурология[M],Москва,Изд.Российскогоуниверситетадружбынародов,1997г.

<!--[if!supportLists]-->2.<!--[endif]-->СапроновП.А.,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я[M],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Изд.“Союз”,1998г.

<!--[if!supportLists]-->3.<!--[endif]-->Введениев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ю[M],Москва,Изд.“Владос”,1996г.

篇4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学研究者认为,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对文化施加影响。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种语言。语言的运用方式集中表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习俗,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具有某种文化的内涵。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各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各个社会集团也形成了自己的次文化,这种结果导致了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因此,要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我们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

二、语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所谓翻译,就是借助语言这一多功能符号体系,进行各种文化信息之间的转换。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王佐良语)。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工作显然具有其自身的繁杂艰巨性。翻译之所以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容易,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并受着语言的制约。例如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凤凰”的概念,“凤凰”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是百鸟之王,含有祥瑞的意思,如“龙凤呈祥”“攀龙附凤”等。但在英语中“phoenix”是神话中的一种鸟,在阿拉伯沙漠中生活五六百年后自我焚化,并由此得到再生。所以在用这一词时,常包含“再生”的意思。

三、英汉词汇层面上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涉及层面很大,从词汇层、语法层直到语境层无不受到文化的制约。译者须抛弃过去的“语言工具观”,而应建立“文化语言观”,既考虑语言又考虑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传达语言载体所承载的信息。

1.概念意义上的文化差异

词的概念意义即词的认知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在语言交际中所表达出来的词语的最基本的意义,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概括。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差异和人们在对客观事物作出反应或概括时,始终都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这种反应或概括就在不同的语言上出现差异。有些词汇只存在于英语文化中,在汉语文化中难以找到对应词,例如hot dog,hippie等。

2.文化意义上的差异

文化意义指附加在词项的概念意义上的意义,包括内涵意义、风格意义、联想意义等与民族文化因素有关的意义。在概念意义相同的情况下,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①英语词汇有某种文化意义,而汉语对应词无特定文化意义,如propaganda常含有“撒谎、欺骗”等文化意义,而汉语的“宣传”则无此义。②汉语词汇有某种文化意义,而英语对应词无特定文化意义。如“松”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骨气、节气”,而英文的pine则不含此义。③英汉对应词各有不同的文化意义。

3.文化差异的翻译

(1)直译。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词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是对应一致的,这种情况下,两者之间便可进行互译或直译。例如“walls have ears”译为“隔墙有耳”就属于这种情况。

(2)代换。语言是受文化制约的,翻译时必须照顾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习惯和特点。代换指在保留原文交际意义的基础上,用译文中某个概念意义不同但文化意义相近的词代替原文词的方法,如:“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译成“挥金如土”。

篇5

一、非语言文化交际的概念

人们在日常交际中,除了语言交际之外,还要依赖大量的非语言交际手段,不同的表情、动作等都代表不同的含义。不同学者对于非语言交际这个概念有着不同的定义,简单的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语的交际”(Malandro et al,1989:5);具体的如“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Samovar et al, 1981:156)。本文中所指非语言交际指除了语言之外的所有交际手段,包括肢体语言,服饰如制服,发型,化妆,等等。

作为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非语言交际非常重要,同语言一样,非语言交际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第一,我们会下意识地通过别人的非语言行为来了解他们的情感或情绪;第二,我们常常会借助非语言行为对别人的内在状态进行评价或者判断;第三,通过非语言行为能够获得对别人的第一印象同时也能加深别人对我们的印象;第四,非语言行为往往难以控制,从而更能透漏出人们的真实想法,因此对于人们的交际至关重要;第五,非语言交际对研究跨文化交际意义深远,因为大量的非语言行为在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中所表达的含义都是相同的。

二、非语言交际的作用

“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Samovar et al,1981:155)因此,非语言交际不只限于某一种行动或者某一种信息,而是涵盖了多层面的行为和信息。

具体来说,非语言交际在交际中有五个方面的辅助作用:

1.重复(Repeating)

例如在告诉别人某一地点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用手指向地点所处的方位,用手势加以重复。

2.补充(Complementing)

补充通常能够对语言行为起到修饰和描述的作用,提供更多的信息。例如向别人道歉时,话语“对不起”再加上脸上表现出的深深歉意,能使我们的道歉更加真诚而被人接受。

3.代替(Substituting)

有时我们用非语言行为代替讲话,可以传达同样的信息。例如在开会时,参会人员讨论声音过大,主持人会用两手向下压一压,表示降低声音。

4.调节(Regulating)

在交谈中,人们可以利用点头、摇头、保持沉默等非语言行为向对方传达信息并且以此来控制交际的进一步发展。

5.否定(Contradicting)

大部分情况下,非语言行为表达是同语言相同的信息,但是在一部分情况下,我们的非语言行为会传达出和语言行为相反的信息。老朋友见面相互寒暄,对方说最近过得还不错,但脸上却一副忧郁的表情。在这种情形下,人们会更加信赖非语言行为,因此,在与人交际时一定要注意非语言行为和语言所要表带的信息是否一致。

三、非语言交际和文化的关系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而这种文化不仅体现在语言中,同时也体现在非语言行为中。任何交际活动都带有文化的烙印,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引起的非语言交际最受人们关注。我们的礼仪、举止、谈吐、衣着、打招呼的方式等等,都表现着不同的文化色彩。文化代表着某一群体长期以来的生活方式,有着独特的习俗、信仰和文化体系等,所以,对带有文化烙印的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可以了解一种文化。

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可以为我们对其他民族的文化研究提供良好的研究素材,也是研究外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

四、非语言交际的种类

非语言交际可粗略地分为四大类:身体行为(Body Behavior),空间距离(Space and Distance),时间(Time),沉默(Silence)。

1.身体行为(Body Behavior)

身体行为即由人们的身体动作传达信息,有时也被称为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外表和衣着

自古以来,人们就很关注自己的外表或者习惯于以衣着判定一个人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尤其是对于一个陌生人,我们往往会受其外表和衣着的影响来决定是否与其交谈。

在美国,人们常常偏爱高个子的苗条女性。而在日本,瘦小的女性却更吸引人。在西班牙,社会地位高的人无论何时都身着整洁的西装打着领带,因此他们会把一个人的着装和其社会地位紧密联系在一起。

(2)身势和姿势

身势指的是全身的短暂动作,这些动作是可观察到的。姿势与身势不同,指的是相对稳定的状态。

耸肩、点头、摇头等都是身势的种类,在各种文化中,有不同的身势和姿势代表不同含义,在不同文化中相同的身势或姿势甚至表示截然相反的意思,例如中国人都以点头表示同意或者赞成,但在印度和保加利亚,人们却以点头表示不同意或者反对。

(3)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在人类交际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内容,微表情的研究现在已进入犯罪学的研究中,因为面部是最能体现人类情感的部位,也是最难掩饰情感的部位,面部表情往往能最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情感和态度。尽管每个人脸上都会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表情,但并非面部表情在不同的文化中没有差异。

在许多地中海国家,人们习惯于夸张地表现悲伤或痛苦,所以在这些地区见到男性在公众场合嚎啕大哭也不足为奇。但日本男性则必须压抑这种情感,中国人更是是如此,自古流传下来的“面子”文化教导我们不得在公共场合显露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4)目光语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在形容一个人的时候经常使用“眼睛会说话”等修辞方法,英语中描述眼睛的词也不在少数,“sad,pleased,sensual,cheerful”等,眼睛在非语言交际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西方礼仪中,交谈中注视对方的眼睛是应有的礼貌,如果一个人不敢直视你的眼睛,说明他不诚恳或者心不在焉。但是,在东方文化中,“含蓄”是东方人所表达情感的方式,日本人认为,长时间的眼神接触是不礼貌甚至是粗鲁和不敬的。中国人也会刻意避免直视对方的眼睛,人们认为这是谦虚和礼貌的表现。

(5)身体接触

身体与他人的接触传递着不同的信息,由于身体接触属于近体接触,在跨文化交际中要特别注意,谨慎对待。

西方学者把体触分为两类:体触文化和非体触文化,并且常常把英美文化归为第二类。

在英语国家,同性之间的拉手和勾肩搭背都会被认为是同性恋行为,但在异性之间这种行为是容许的。在中国,除了恋人,异性之间只能握手,拥抱也是不容许的。

(6)副语言

副语言指伴随话语而发出的无固定语义的声音,一般分为三大类:声音特点的体现(哭声、笑声、叫喊声、啜泣声、喷嚏声等等);声音的修饰(声音强度、高度和长度);声音的分隔(uh-huh,shh,uh,oooh,mmmh,er等)。

在大多数文化中,笑声表示欢乐和喜悦,但日本人常用笑声来掩饰伤心、尴尬、愤怒等负面情感。阿拉伯人和德国人都认为声音大才能显示出自信、权威和力量,但在日本人看来,高声意味着不礼貌和缺乏自控力。

篇6

“以方言写微博”无固定格式,有时纯用方言,有时是普通话词汇与方言词汇混用。在使用方言词汇时,除了一些固有的专属字词外,多以音借字,汉字的表意功能弱化。例如前文所引“银川组织部”微博中的“换的啥节是”、“谁换着泥,换谁着泥”、“昂么家能换点啥泥是”等句中掺杂了很多方言词汇,其中“节”同“这”,“泥”同“呢”,“昂么”是“我们”的意思,这些字词在这里失去了原有的字义,只是为了强调或突出方言中这个字的读音。同时,语序也与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很大不同。“换的啥节是”,意思是“这是换的什么”,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倒装句。“用微博写方言”作为一种流行的微博体,其格式比较固定,通常由几个相同结构的句子聚合成一段话,基本句式是“在……(地名),有种……(普通话发音),叫……(方言发音)”,普通话语法格式与方言词汇并用,其中涉及到的方言词汇,基本是采用以音借字的方式,汉字只有记音作用,表意性弱化。

2.语意的表达

方言写微博表达的主题非常宽泛,与普通话通用语一样,无不可入文。就粤语微博而言,由于港澳地区媒体普遍存在着“粤语入文”现象,用粤语写微博,在当地方言区来说,并不显得突兀。如广州日报官方微博,就开辟有“学粤语”专栏,专门就粤语发音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指导:现今喺好多粤语电视节目中亦有此现象。表现为:l与n唔分,‘男(naam4)人’读成‘蓝(laam4)人’;ng声母嘅省略,我(ngo)读成(o)等。”微博写方言,内容虽然五花八门,但网民抱着“好玩”的心态,侧重于晒方言。直到2012年9月福建中烟的官方微博“通仙庄园”发出“保钓方言体”微博:年无分老幼,皆有理国之责;地无分南北,惟怀忱忱护土之情。中国有56个民族,80种以上方言,让我们晒出最纯的家乡话,为“保钓”发出最接地气的誓言———“是林被的”,厦门!这条微博一经发出,短短5天时间,引起7000多次转发,近2000条评论,收录20多个地区的方言版保钓宣言,形成了保钓方言体,方言不再只是网民晒着好玩的一种文字游戏,更具有了爱国的意味。3.使用与传播效果二者相较,用方言写微博属于“小众化”,尽管在特定方言区和网络环境中,这种微博有其受众和影响力,但是从整个微博世界看,写作者、阅读者的范围都比较小,有一种孤芳自赏的味道。而“用微博写方言”则较为“大众化”。作为一种微博流行体,一经流行即受到网民追捧和仿写,在网络中产生极大影响。在“用微博写方言”的微博中,普通话与方言混搭产生出的强烈喜剧效果,是网民乐于仿写及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自幼习成的方言在微博世界以方言体微博作为载体,脱口而出且流畅自然,反映出每个人珍藏在心底的那一份对童年美好时光的追忆。至于语言文字的规范与否、贴切与否,网民们并不在意。在这一波微博体热潮中,各地方言体微博体现方言特色、接地气,俨然排列出一幅中国方言地图。

二、方言微博的特点

1.富含地域特色

每一种方言微博,都富含特定的区域特色,让人睹文知声,如在眼前。例如,前文引用的《王疙瘩投票记》,一个憨厚淳朴的农民形象跃然于简短数语间。方言体微博利用方言的独特魅力不仅可以进行调侃和夸张,也能进行语言游戏。某些方言非常古朴,经历岁月侵袭后的沉淀,既能表现对人生豁达乐观的调侃,也能体现自我减压舒怀的达观,更显现出一种生活态度。例如,河南版@巩义同城会的微博:有一种沉默叫包吭气,有一种蹲下叫骨堆,有一种昨天叫夜儿个,有一种走路叫私跟,有一种疲惫叫死类晃,有一种楼梯叫科台儿,有一种吃饭叫坐桌,有一种洞叫窟鲁儿,有一种化粪池叫毛缸,有一种默默无闻叫闷兜事儿,有一种菜名叫阿杂菜,有一种缺心眼叫仨菜板,有一种不好意思叫不出场儿。

2.激发思乡情怀

方言是网民的家乡母语,含有浓重的地域味,蕴含着网民独特的情感。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城镇化的发展,方言流失的速度很快,城市里年轻的一代对家乡的方言已很陌生。如果寓居异地,几乎与母语绝缘。同一方言区有相似的乡土文化,能抱成一团。例如,河南日报2013年7月23日的一条关于河南话的微博:“这么多年终于知道这俩字咋写了,河南人才懂。”在配图中,描述了河南方言词汇“挟邩(xiehuo)”的写法和拼音。这是河南人使用率非常高的一个词,如“你白挟邩了”、“你挟邩啥类”,有“火大、闹腾、大声吆喝惹人烦”或“夸张”等意思,与普通话词语“蝎虎”意相近。这个词人人都会说,却从不知道怎么写,因此,这条微博一经发表,让该方言区的网民倍感亲切,激发起网民对故乡方言的强烈认同感。有网民评论道:“方言带着浓浓的家乡味,一看到就让人想起老家、老乡、亲情。”还有网民说:“‘够不桌’让我这个在外生活多年的河南人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突然很想家!”

3.容易模仿

方言体微博并非把方言连词成句,而是一词一解释,句式非常简单,一看就明白,也不以规范和精准作为衡量标准,所以极易上手模仿,也容易相互比较。如长沙版@疯狂瑁瑁:在长沙,有种状态叫发宝,有一种泡妞叫驮腿,有一种情人叫画胡子,有一种糊涂叫宝气,有一种愚蠢叫哈卵,有一种聪明叫灵泛,有种认错叫绊矮,有种错誤叫筐瓢,有种好处叫得路,有种宝宝叫毛陀,有种美女叫妹坨,有种批评叫漫坨,有种骄傲叫得色,有一种肯定叫确实,有一种愉悦叫韵味,有一种鄙视叫西夏。又如@河南日报:在河南,有一种距离,叫够不桌;有一种空荡,叫某任啥;有一种聪明,叫能类不轻;有一种愚蠢,叫信球货;有一种漂亮,叫可排场;有一种潇洒,叫可光棍;有一种炫耀,叫鬼撅;有一种赶时髦,叫烧包;有一种开心,叫怪得劲;有一种空虚,叫可桌急;有一种成功,叫弄类不赖。还有啥,恁也来说说。

三、方言微博文化分析与思考

1.语言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

任何现象都不是孤立的,方言微博的出现绝非偶然,也绝不能仅以语言现象简单视之,其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根源。语言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周边语言相互影响。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占据语言主流阵地,在当下这个多种媒体并举的时代,任何一种方言都不可能不受到普通话的影响。同时,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员流动的频繁,越来越多的方言正面对着退化甚至消亡的危险。一些地域性很强的风俗随着方言变化正在逐渐消失,地方传统文化有渐行渐远趋势。当普通话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语言生活,尤其是当一个城市出现祖孙交流障碍(祖说方言,孙说普通话)时,自然就引发了人们对语言问题的关注。2010年7月广州亚运会前夕,在广州发生的“撑粤语”事件,同年,上海发生的挺沪语风波,以及诸如“拯救四川话”“拯救武汉话”等即为表现。在这些论争中,所有矛头都指向普通话,似乎普通话与方言已势如水火,在普通话的强势之下,所有方言都处于弱势甚至濒临消亡的境地,“保护方言”成了一个刻不容缓的议题。除了网民的各执己见之外,一些著名文化人士包括语言学家也纷纷加入论战,更提升了论战的激烈程度。周有光认为:“大都会化”里不可能通行本地方言,必然要使用通用语,这是自然趋势,不仅中国如此,世界各国都如此。[1]陈章太认为:一部分方言濒危甚至消失是正常现象;一百年左右至少要消失一半方言;但是某些方言萎缩需要文化保护,抢救濒危方言,就跟保护非物质文化一样重要。[2]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则不仅通过微博,而且在答记者问时直接表示对方言消失的担忧:如果粤语没落,广州人的生活方式也会随之改变,我怕广州人到时候会集体失忆。[3]正在消失的方言后面是正在消失的文化,建筑与规划的趋同,让城市越来越没有个性。假如方言消失,连语言都趋同了,那真是万城一面了。由此看,人们对方言的忧虑,体现出的更深层的信息,是一种文化焦虑。

篇7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317-02

日本语属于一门小语种,今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日语人才的需求量很高的。但是很多人在学习日语的时候将语言和文化分开。其实语言和文化就像鱼和水的关系。学习日语不是仅仅让我们认识日文,更实际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可以用日语进行实际的交际的。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也表明:如果我们的第二习得语只是语法、此法和句法的范围内进行教学那么这样很难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教学的效果的。

在我们的语言学习的时候要贯穿这个民族的文化的。很多时候相同的日文形式在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之中会有着不同的意义的。我们在理解日语的时候要知道这个词背后的文化内涵。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日语的某些表达方法与常规的语言、句法的表现形式不一致或者有点逻辑上的错误。要想很好的掌握好日语就需要知道日本人的文化特点,他们一般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价值取向标准是什么?

一、日本的文化简介

日本的文化起源于中国唐朝的。这个民族有很多传统的文化因素都与我们国家有着类似的因素的。例如茶文化、礼仪文化等。其实日本属于一个“高环境依存的文化”日本的国土面积并不是很大饿,人们之间相互依靠很密切的、很多时候在日文中非语言文化因素也占有很重要的意义的。日本的文化总体上来说是相对含蓄的。他们在乎内在的动作和神韵的。如果人与人之间有足够的默契那么言语并不会很多。对待所谓的“外人”则会有细致的语言分类。他们对于长辈会使用敬语,但是对于平辈之间就会使用一般的称呼。男生和女生的称呼也是不一样的。日本人的交际方式根据交际对象和亲疏程度,经常区分使用“本音”和“建前”两个标准。“本音”即是本意,即“真正的声音”、“真心话”“建前”即表面文章。

二、关于日本语言

在日本口语之中语境里面所蕴含的是一种文化,有着日本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价值的取向的。这背后是日本人的一种思维的方向和回话的原则性的问题的。日语有一个昵称是黏着语。具体的说来谁就是语言依据形态类型来进行分类的。有这个实质意义的单词或者是词干具备了很多语法功能的来表示各个成分在句中的不同的语法的作用的。日本文的词语形式虽然和汉语有着相似的地方,但是它和汉语是不一样的。汉语是一种音韵和表意相结合的。但是日文其实是一种表音的文字。日本文的语法系统和汉语也有着极大的不同。

日本语最大的特点就是黏着性的,这是日本人的性格里面的东西。在日本与里面常常会有主语和宾语倒置的情况发生的。“助词”和“动词”也会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发生着功能上的变化的。日本人其自身被人们视为是否定说话人、听者的自主性的语言。日本的说话方式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的。其实这种现象都是大的语言环境之中造成的。日本文字里面有很多其他国家的元素。一般日本人很难将英语读号好这是因为在日本的环境中根本没有英語等外国语言植根的土壤。有时候日本语被列为国际语言中的异类语言。

三、日本语的语用意义

日本语的语用意义表现为黏着意义。我们将日本语的大环境称为黏着语言环境。在日本语言环境下可以讲日本语分为四种类型;“内省主义原则”、“他者本为主义原则”、“礼仪原则”“空间原则”。

(一)语用原则在日本语中的表现

所谓内省主义原则就是通过反省自己的的思想和语言行为,检查自己的语言言行有无得失。日本人也崇尚君子文化。君常内省,语言是用于交际的。在交际环境之中常常反思自己说出去的言语有无得失。日本人重视礼仪,日本也是一个很在乎细节的国家。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问候都有着很多细节上的东西需要去把握的。很多看上去非常简单但,平时也常常融入到人们生活之中的寒暄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日本人的文化观念的。日本语的问候之中有很多关于抱歉的词汇的。比如说「お約束を違えました点どうぞお許し下さい。(请原谅我的失约。)

还有一些会让不理解他们文化的人感觉到非常奇怪。比如在吃饭的时候会说一下いただきますi ta da ki ma su 那我开动了,表示自己将要吃饭。表示很惊讶的时候会说それは意外でした。太意外了。收到礼物时不说「ありがとう、而说「すみません以表示自己的歉意。更有甚者当对方收下礼物时还说「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等。当受到赞扬时,日本人通常会自谦地说:「いいえ、まだまだです。「そう言わないで、恥ずかしいです。「いいえ、まだ頑張らなくちゃ。「いいえ、そうおだてると本気にしますよ。等,或把成就归功于对方。日本的语言学研究“日本人以耻辱感为原动力,注重对自己言行的约束和反思。被周边孤立的日本人一定是痛苦万分,极端的情况是选择自尽而结束被集体的遗弃和个人的蒙羞。”

(二)关于他者本位主义原则

日本是一个岛国。它的国土面积很小的。地缘凝聚力在构建日本社会的组织机构之中其实一直都处于一个主导的地位的。日本社会一般被认为是由不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所构成的,这对日本社会的行为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人不会直接的表述自己的个人意见的。他们在乎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的。很多时候在表述自己的意见的同时会问一下;“别人的意见是什么样子的哪?”所以他们一直很谦卑不会过分的表现自己的主张和看法的。日本人会尽可能的和周围的环境取得一致。一般来说日本人会掩饰自己内心的想法,让周围人的评价来取代自己的想法和动力源泉。日本人最大的存在价值是周围人对于自己的认同心理的。“在日本人的自我中,外在的客我意识特别强,过于在意他人看法的意识影响了自我构造的整体。由于外在的客我意识太强,内在的自我受到压制,形成了否定性自我”。日本人一般把表面的方针和集体的逻辑放在优先的地位,而其中往往潜藏着心声和个人逻辑的“本音”。因此,经常考虑他人和社会而生存的日本人,很少用“是”或“不”表明态度,而介于中间的暧昧的语言特别多。

四、结束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小语种。在国际化趋势发展之下,多掌握一门笑语中预言就会多一份优势的。在学习日语的时候要注意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意义的。

篇8

我国有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始终是个人和社会的头等大事。过去生活困难的时候,人们追求吃饱穿暖,吃饱穿暖是当时的需要,至于吃什么,怎么吃,则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提出的新问题。现在饮食不仅仅是生存的唯一需求,更多地发展为人们精神追求、实现文化审美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毫无疑问,一个响亮的名字不仅能给菜肴赋予文化审美意义,更重要的是能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然而学术界对菜肴名关注有所欠缺,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从语言文化角度来分析菜肴名的更是少见。本文试着从语言文化的角度对菜肴名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能给该领域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菜肴名的语法结构特点

纵观那些常见的菜肴名,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是由词组合而成的一个个词组,而构成词的这些语素都是实词语素,在音节上以双音节为主,这也符合现代汉语以双音节为主的发展趋势。各式各样的菜肴名,从语法结构来看具有很多相似点。它们大部分都可以分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联合结构和偏正结构词组。

其中,主谓式是菜肴名语法结构中最多的一种形式。如“蚂蚁上树”、“火山飘雪”这两个菜名,是一个双音节名词加上一个表动宾结构的双音节词组成的四个音节的短语,读起来琅琅上口,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容易为人们接受。

动宾结构的词组在一般家常菜名中很多,如“炒凤尾”、“煮干丝”、“炝藕”等,是由一个动词或连动短语加上一个名词的词组,这类菜名往往短小而且易于理解。

联合短语也叫并列短语,它揭示出词组之间平行的关系。用这种结构给菜肴命名,也能让人一目了然,清楚菜料。如“鲫鱼粉丝”、“冬瓜排骨”等,一看菜名就知道一个是鲫鱼和粉丝做的,一个是冬瓜和排骨熬的汤菜。

偏正结构的菜名也很多。如“龙眼肉”、“紫菜汤”、“鱼香茄子”等。用这类结构的词组命菜名,主要是为了突出该菜的特点,侧重修饰语的与众不同。因为有了“龙眼”的修饰,使得这道菜有别于其他肉,做出来的像桂圆镶嵌在肉里一样,名字好听,菜也上了个档次。“鱼香茄子”也因多了修饰语“鱼香”而不同于其他茄子,鱼香味把这道菜和别的菜区别开来了。一般情况下,人们多喜欢用偏正结构短语为菜肴命名,因为这样不仅能让顾客清楚菜料,更重要的是能突出配料的特色,一道菜的主要特色也就明白了。

语法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原则。这一点在菜肴名的命制上也很明显。这里的意义侧重讲每个词组的具体意义。词组的语法形式要和它的个体意义相结合。抗战时期有一个菜名叫“轰炸东京”,从语法上看并无不妥之处,但由于它带有强烈的时代性,当时人们希望早日打败日本,所以在菜名上也把这种愿望体现出来,然而抗战胜利后,它的个体意义就失去了,现在也就被人们淘汰掉了。

二、菜肴名的语义组合特点

现代汉语中的语义分析很注重对词义的辨析。这是因为语义都是由一个个词组合而成的意义。菜肴名几乎不存在词义的模糊不清。人们从丰富的汉语文字库中选择词语组合成不同的菜名,几乎没有歧义。菜肴名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词的形象色彩和感彩。一个富有形象色彩义和感彩义的菜肴名,不仅具有极强的宣传作用和广告效益,而且能刺激人们的好奇心,增强口腹之欲,因而是招徕顾客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以前面所举“炒凤尾”为例,看到凤尾两个字就联想到它的形象义,立刻想到传说中的吉祥鸟凤凰,但是由于谁也没见过这种鸟,人们有把它和孔雀和鸡联系起来,想到孔雀的尾巴,想到公鸡漂亮的尾巴。而最后端上来的菜是一盘清炒莴苣尖,鲜脆欲滴的嫩叶像凤凰的尾巴。凤凰是传说中的能给人带来富贵吉祥的鸟,以凤尾一词为菜名表达了人们对凤凰喜爱的感彩,简单而富有韵味,不失为一个好菜名。

三、菜肴名的修辞艺术

菜名中最常用的主要有比喻、象征和夸张等修辞手法。

现代汉语中的菜肴名大部分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相似的事物来代替菜肴的造型。淮扬菜中有一道“扬州狮子头”。它是用大肉圆做成的,用剁碎的鲜肉揉成一个个大肉圆,看起来像雄师之头,因而得名“狮子头”。当然这里也具有形象义。

此外,也有用象征法意义给菜肴命名的,就是把菜肴中的几种原材料合在一起,命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菜名。这种菜肴名通常出现在重大宴会上,如喜宴、寿宴等。“和合长久”这道菜的主料是核桃、百合和小肠,将小肠洗净煮熟切碎,将核桃去壳后炸熟,与百合一起撒在小肠上面,“和”是“核”的谐音,“合”即是百合,“长”是“肠”的谐音,这三种材料合在一起,根据谐音取一个象征意义的名“和合长久”,一般用于婚宴上,是一个皆大欢喜的菜名。又如“春暖花开”这道菜,它用的主料是小红萝卜、醋、糖、盐,把小红萝卜洗净腌制后放上佐料,装盆摆放造型,红红的萝卜好似花团锦簇的鲜花,象征着花儿绽放,这不乏为一个有诗意的菜名。

夸张的修辞手法也广泛体现在菜肴名的命制上。我国古代文人雅士给菜肴命名时喜欢用华丽的词名,赋予菜名诗情画意,增强菜名的文化审美价值。一些典故型的菜名,由于流传久远,深受人们喜爱,所以在现代菜肴中还一直用下去。如“东坡肉”、“麻婆豆腐”之类,新意虽不多,但因其历史悠久,系出名门,备受人们喜爱。如以往各代封建王朝都有自己的御膳房,中国人一向喜欢用一些吉祥的祝福字句,以便讨人喜欢,这在宫廷菜中表现极为突出,比如有“洪福万年”、“江山万代”、“万寿无疆”等字句,都是向皇帝祝颂之词,当然还有一些人爱给菜肴取华丽的名称,从而提升宴席的级别。例如明代宫廷,遇到大典礼,有烹龙炮凤之宴。其实是以雄鸡代凤,全羊代龙。所谓“龙凤呈祥”也是雄鸡、全羊代替的。清代“膳”中,有“凤凰卧雪”、“宫门献鱼”、“龙凤赏月”等菜名,都属于这一类。除了宫廷菜名以,来自民间文人雅士所取的菜名也是很富有诗情画意。如《山家清供》里载有“傍林鲜”,即在初夏林中竹笋刚长出的时候,把残枝败叶扫到竹子旁边,点火把笋烤熟,据说味道特别鲜美,这就叫“傍林鲜”。这种奇妙而富有文采的联想给菜肴蒙上了一层奇特的外衣,令人新奇。另外,还有一些菜肴名利用谐音法拼凑原材料,前面在谈到现代菜肴名中提及过。例如把甲鱼与鸡炖在一起,这样的菜叫做“霸王别姬”,这种利用历史典故又用谐音法取的菜名不得不令人叫好。又如“煮玉”,是把笋切成方片,与白米粥同煮,粥呈玉色,故名“煮玉”。这种典雅而又独特的菜肴名从现代汉语角度来讲,也是颇为讲究的。以上这些菜肴名都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恰到好处的夸张为菜名增添了文化审美的情趣,提升了菜肴名的文化价值。

四、菜肴名的文化意义

当这样一个菜名:“火山飘雪”出现在你眼前时,想必你想破了脑袋也难以猜出它的真实样子。许多人肯定会联想到那红红的火焰山,怎么就飘落雪白晶莹的雪呢?其实这道菜并不神秘,而且是每个人都很熟悉的夏日清凉品。它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糖拌番茄,鲜红的番茄去皮后被切成小块,整齐摆放在盘子里,然后在它上面撒上白糖,那些小小的糖粒,晶莹剔透,和一块块摆放整齐的番茄相配,的确是火山飘雪,这道菜肴名体现了创作者思维的独特和新颖。从语法结构上看,“火山飘雪”是一个主谓短语,火山是对番茄的形象联想,雪是糖的形象联想,中间加一“飘”字,把这道菜肴的两种原材料在经过新颖独特而又恰当的联想后准确形象地连接起来了。从语义组合上看,人们一看到“火山飘雪”这个词就能想象出它的形象义,在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山上突然天降雪花,这种描写性的词语之间的结合产生了形象感,让这道菜肴在人们的脑子中产生了形象感,而这种形象感又与它的原材料十分吻合。当然“火山飘雪”这个菜肴名用的修辞格很明显是比喻,鲜红的番茄比做红红的火山,洁白的糖比做晶莹的白雪,比喻修辞格是大部分菜肴名所采用的,因为这样一来才会使菜肴的名与具体的菜相符。除这道菜名外,还有许多有新意的菜肴名,都体现出各自的艺术性。如“白鹅下水”、“扬州狮子头”、“蚂蚁上树”等。这些菜肴名从语法结构上来看,都属于主谓短语,都具有形象义,也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格,既形象又生动,既新颖又贴切,不失为好菜名。其实这些菜都是极为普通的菜肴,冠上这些美名后,由于名实相符,同时又运用了虚实相生,让原本平常的菜肴多了一份美感,这体现出文化审美的最大功效。“蚂蚁上树”也并不使用真正的蚂蚁做菜,而是用切碎的肉末炒熟后再放入粉丝,辅以其他佐料,这样做出来的肉末粉丝就是“蚂蚁上树”,这道菜,虚实相生,形象贴切,赢得了许多食客。

其实不仅是现代人喜欢给菜肴起个美名,古人对待佳肴也是颇为讲究的。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许多经典论著,如《周记》、《礼记》、《论语》、《黄帝内经》等都为饮食留下了重要篇章。中国的饮食从产生之初就几乎与文化审美联系在一起了。我们可以从古代汉字中说起。篆文“美”乃会意字,“从羊从大”,即是说古人认为又肥又大的羊就是美,而羊在古代又常是膳食的代称。“鲜”也是会意字,从羊从鱼,这说明古人从羊和鱼中悟出了鲜味。综观我国的饮食发展历程,是在博大的中华文化的濡染之下逐渐超越口腹之欲而走向典雅情趣,充满“文化”意蕴。饮食和文化联系在一起的那刻就注定了“吃”这一行为不再是简单的物质享受,而是具有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文化的注入延伸了餐饮的深度和广度,为餐饮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道好的菜无论是与名人、美食家相联还是与历史典故相关,给它配一个奇妙、响亮的名字都是很有意义的。好名不仅能使人心情愉快、食欲大增,而且能扩大其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所以中国菜除了讲究色、香、味、形外,还有一个名的问题。如果说过去的文人雅士更多的是用富有艺术的手法来表现佳肴的话,那么现代人则是在食欲的基础之上超越单纯的物质享受,把美味升华为一种富有情趣、享受审美的过程。这不能不说明中国社会的进步带来的饮食方面的重大改变。当然,现代人在命名美食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大目的――追求高额的经济效益。在今天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菜肴命名的标新立异、出奇制胜,早已成为人们追逐经济利润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也是支撑饮食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

总之,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给菜肴取一个响亮而又名副其实的菜肴名是当今饮食文化打造品牌的关键。俗话说“好马配好鞍”,一道好的菜肴也只有配上了响亮的名字才会流传广泛,才能体现文化审美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诏.美食寻趣(第一版)[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

[2]史仲文,胡林晓.中华文化大辞海(第一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1.

[3]中国菜肴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9.

[4]罗常培,吕叔湘,王力.现代汉语资料选编(第一版)[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6.

[5]高名凯.汉语语法论(第一版)[M].商务印书馆,1986.10.

篇9

Abstract: a language is used in human communication, have a facultative speech sign system. Culture is a national of the whole way of life, including the mode, customs and beliefs, organization, technology and target and a human community life the language of the brand. Language and culture essence depend on each other,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evolution together, they mutual dependence in the rise of civilization can be. Wri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confirmed, can even give a demerit some specific examples to demon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Key words: language culture mutually dependent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一个词来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在学到一个新词,除了它在字典中的意义之外,同样的词在不同人之中可能激起不同的联想,以 dragon 一词为例,龙在汉民族的心目中是神圣的字眼,他曾是帝王的代用词,象征着极高的权威,也用来比喻俊杰之士,如诸葛亮被称为卧龙,龙是权威、才华、吉祥的象征。但是在法语中的dragon受希腊神话的影响,却是背生双翅,喷吐火焰,吞食生灵的凶残怪物。因此,由于文化经验的差异,所以dragon一词引起不同的意义,这个例子证实了,语言的使用带有浓浓的文化色彩。并且,语言不仅用来表达表征相似世界知识的事实、思想或事件,还反映人们的观念、信仰和世界观等。这也表示不同的民族文化是由先前的语言所留下的色彩。不同地方对事物的认定,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就造就了不同地方对同个词而有不同的解释。这证明了语言与文化的相互依赖。

以地方方言来体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言,以潮汕话为例,孥仔-小孩,鞋拖-拖鞋,日斗-中午。前面是潮汕话,后面是普通话,并且以广州话既是粤语来比较 做-干活,食-谋生。在这两个例子中都是属于广东省,但是由于地方区域不同,所形成的文化不同,所以语言也就有所不同。从例子中看可以看出在一个孩子习得其母语的同时,他也习得该语言所特有的文化,即使他到另外的城市生活,从他使用的语言的方式,可以区分出他不是当地人,而是一个新来者。从中可以看出语言体现文化的本身。既是通过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就可以识别出他们的身份,在这个意义上,语言象征了文化现实。

历史所留下的痕迹来表达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不只是作为人类交际工具而存在,它还能通过书写形式来记录整个历史演变所产生的文化,既是语言尤其是印刷形成的语言形式在使人们社会化和文化永久化起到了主要的作用。例如,我国从古至今都崇尚勤劳,朴素。所以当外国人形容中国人的时候,都善于用勤劳,朴素来形容,也认为中国是文明大国。由此可见,文化在通过语言所记载和流传下来的历史身份所构成,这些一起就构成了其社会身份,所以就能永远被人们记住。甚至,一个国家在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也都能通过语言来表达出来,例如,美国有所代表性的事件,好莱坞电影,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这些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都能被人们所记得,这些文化事件也被人们认为这是美国先进文化。用书写的形式的语言记录着历史事件,然后一代流传到一代,让人们永远记得历史所拥有的事件。这证明了语言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所必有的工具。

语言还反映了民族文化的思维

不同国家的思维方式不同,而表达语言也不同,因此文化就明显不同,例如,中国人都善于去问别人的一下私人问题,类似年龄,家庭问题。而在西方人这些问题都是很禁忌的,因为对于西方人来说,比较私人的问题不应跟才见面两三次的人谈论的,而在中国,即使你是第一次与对方见面,谈论这些问题是为了与对方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一点。这两者的区别就是因为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与表达语言的不同而造就的。甚至,中国人喜欢谈论问题从大到小,从高到低,从虚到实。就比如中国人都是以国家的利益为前提,再到个人利益。而在西方国家,他们都是以个人为先的,什么都以民主来概括的。所以在不同民族生活时都要了解该民族的文化思维,因此做到在表达语言时不会出现尴尬的场面。这就表示了语言反映了民族文化的思维与表达方式。

语言促进文化发展

在随着时代的变迁,产生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为了发展和满足不同时代的文化环境,就要经过语言来发展,因为通过语言来表达时代文化的所需。试想一下,如果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你将怎样跟他人表达你所想什么的东西,所以人们就不断地想出很多促进当代文化的语言,人们都认为一个人在一种现象极其偶然机会里说了一个符合当时情况的一个词语或是一段话的时,而当这个语言当多人在同种情况下都会说的时候就成为人们某种认识的标记。随着这个标记的增多,人们的眼界便会越来越开阔,相互之间的交际便越来越自如。人们就把认知事物的标记归为语言。例如:在最近几年,在全国都不断出现一些专业性很强术语,如“绿色食物”“环保意识”和谐社会等等,因为有这些语言的出现,让人们更加倡导这些思想,并让更多的人对环保意识更加注重,以此促进了社会文化发展。所以如果没有语言的人们将不会倡导这些思想,更谈不上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语言的不断更新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文化影响语言的发展

语言与文化总是相互辅助,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所以在语言促进文化发展的同时,文化也影响语言的发展。因为科技的发达的作用下,人们由不同与外界人交流到现在全球通的情况,语言也随着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因为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文化环境和背景的不同而造就了不同语言,由于全球通的情况,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都在借鉴他们之间的语言,所以就有了大量新造词和外来词来反映新事物的出现,并且,也由新造词和外来词来表达旧词汇,使汉语的词典更加准确和明了。所以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语言。因此文化影响了语言的发展。

无论是由一个单词或是一个国家所留下的文化遗产都是经过语言表现出来的,甚至,语言还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角色扮演,每个国家的特定特征都是语言刻画出来的,所以即使我们没有出去过也能从印刷形式的语言来了解不同国家人民的形象和风俗习惯。总之,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依赖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文化是语言的前提,不同区域的文化的差异也就造就了语言受到文化的制约。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加强与他国各方面的往来越来越成为必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以语言交流为中心的翻译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加深对翻译本质及其目的的认识有助于摆正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方向以便使其更好的为本国社会发展服务。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许多语言学家在谈到语言时都不可避免的论及文化。那么什么是文化?为什么语言与文化总是难解难分?

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由此可见,文化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语言是在人类形成的过程中同步出现的,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语言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主要条件”;语言使人类表达内心思想,进行日常交际,组织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成为现实。所以,有了语言,就有了社会,同时也就有了文化的记载和传播。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借助于语言承传,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镜像折射。

二、对翻译的界定

提到“翻译”二字,人们首先会想到“译即易,谓易换言语使相解也”,即两种不同语言(通常被翻译的语言称为源语言或译出语,而翻译之后的语言称为目标语言或译入语)之间词汇与词汇或句子与句子相互对应的一种转换,尽管有时可能会出现词序或句序(涉及语篇层面,这里主要讨论句子及句子以下层面上的翻译)的不一致,但基本上是符合一一对应的原则的。比如:

例1:Iamreadinganovel.

我正在看一本小说。

来看几个词汇方面的例子:

电影TheFirstBlood被译为“第一滴血”。事实上,这是具有文化背景的习语,表示thefirstsuccessinacontest,据此确切的翻译应为“初战告捷”。

短语abridalshower表面好像是“新娘沐浴”,但了解西方背景文化的人就知道它是指apartygivenbyabride’sfriendsatwhichtheygivehersuitablegifts,意即为新娘举行的送礼派队。

由此看出,涉及文化背景方面的翻译并不符合上述定义,该定义并不全面。针对这一点,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是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结合文化背景而进行的一种活动。

对“翻译”的理解,法国解构主义学者德里达、福柯和罗兰·巴特曾把翻译的本质问题视为哲学的中心问题。德里达就指出,不同的语言在意义、句法和语音上的差异,构成各种不同的表意方式,而翻译就是在‘同’与‘异’的纠结之中正确地表现‘异’。他们认为,翻译实质上是原作文本的再生,是在传达原作内容基础上使原作得以生存的手段,是人们真正认识不同语言之间差异和不同语言的特定的表达方式的媒介。

就目前而言,郭建中教授说“最近二十多年来,翻译研究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翻译理论深深地打上了交际理论的烙印;二是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更重视文化的转换。这两种倾向的结合,就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已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

因此,与其说翻译是对不同语言的易换,不如说是以语言转换为基础,但不单纯是围绕语言符号本身,而是主要围绕语言所蕴含的意义,即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交互传递与影响。

三、翻译中存在的文化交流障碍

不同民族由于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差异,如思维模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进行思想文化交流时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交流障碍。作为思想文化交流手段之一的翻译,在易换语言,传播信息和文化的过程中自然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同样地问题。造成翻译中思想文化交流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思维模式的差异、语言的差异、文化差异、翻译方法的使用不当。

(一)思维差异

思维方式是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有机综合。它主要由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要素组成。正是这些要素各自的特征与结构,规定着思维方式的性质、类型和特征,产生思维方式的差异。

以中国与讲英语国家为例来具体看看他们的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一大特点就是有机整体性,比如“万物一体”、“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是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同时中国传统思维由于注重实践经验,注重整体思维,常会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事物,这就是所谓的直觉性思维。西方国家与中国恰恰相反,他们一开始就比较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因而形成了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模式。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产生不同的精神产品,比如中国的各种书法书写体、绘画等,它们本身所蕴含的精髓就已经达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程度,更不用说翻译成另一种从未触及过它们的语言了。

“萨莫瓦曾援引过这样的例子:树枝因积雪过多而折断,美国人认为其原因是‘Thelimbwasweak’,而某些东方人则认为是‘Thelimbwasstrong’。西方人认为树枝缺乏支撑积雪重量的刚性;而东方人认为树枝太强,不易弯曲,缺乏柔性,致使雪越积越多,最终树枝被折断,这便是所说的以柔克刚。这一强一弱的观念转换往往会成为翻译的陷阱”。

(二)语言差异

翻译中的语言差异是显而易见的问题。语言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语义、修辞等方面;译者如果对上述某一或某几方面缺乏认识和精通,翻译中都会造成信息传递的失败,进而形成文化交流的障碍。比如,英语lovewithmyheart(用我的心爱你),和中文差不多,可其它语言有不同的说法:lovewithmyliver,lovewithmystomach,如果只按字面分别译成“用我的肝脏爱你”,“用我的胃爱你”,就会让译文读者不知所云,最终影响交际效果。

(三)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翻译中影响文化交流最大的障碍。语言、文化、翻译三位一体,因此翻译中不可避免地处处渗透着文化的影子。而文化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因而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容译者忽视。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研究的范畴,“人类交际受情境的制约,而情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翻译必然受译出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制约。如果译者在进行作品的译介时不能妥当地处理其中所蕴含地文化内容,协调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势必会造成翻译中“文化真空”现象,从而既影响翻译作品的文学效果,又影响译作传递文化的功效。

(四)翻译手段运用不当

翻译手段使用不当和“文化差异”有很大关系。在对待如何处理翻译中文化差异的问题上,翻译界一般有两种对立的意见,“即所谓‘异化’与‘归化’。前者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后者则认为译文应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就翻译中涉及的文化转换而言,可分为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和以目标语文化为归宿这两种原则和方法”。在翻译中如果对“异化”、“归化”选择不当,就会造成文化信息流失。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对我国的四字成语典故“东施效颦”的翻译,简单采用“异化”手段而译成"DongshiimitatesXishi",原文的含义未译出,还会让译语读者一头雾水:东施是谁,西施又是什么样子?简单采用“归化”手段而译成“Theuglyimitatesthebeautifulinsuchadistortedwaythattheuglinessoftheuglybecomesworse”,源语所表达的意义是被传递出来了,但源语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却被遗失了。

四、相应的解决措施

思维模式上存在的差异,是每个民族所特有的,也是不可避免和更改的;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又势在必行。因此,就这一点而言,首先应摆正态度,各民族在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应该本着的精神,学会尊重、认识和接纳他民族的思维模式,而不是将与本民族思维模式不同的其他思维模式视为异端;在与他民族的思维模式的对比中,要善于认识到自身思维模式的缺点和他民族思维模式的优点,善于取长补短。

针对语言方面的差异,译者应不断加强对所译语言的敏感性,从语音、词汇、语法、语义、修辞等各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要培养自己养成一种规律性阅读所译语言所写的各种文本的习惯,及时了解所译语言的各种发展动态。

为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翻译中的文化交流障碍,译者就要清楚地意识到:作为翻译工作者,不仅要成为精通双语言的人,更要成为精通“双文化”的人,要善于识别待译作品中的文化术语和其中隐含的文化内涵,不断培养自身的“文化意识”,同时要在正确翻译观的指导下知道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比如碰到原文中出现文化缺省而译文读者又不可能根据上下文感知到的情况时,译者就要在译作时善于抓住缺省的文化信息,并采用适当的手段将其补充完整,以避免造成文化信息传递失误的后果。另外,译作过程中,对待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要客观公正。再者,译者还要认识到文化具有兼容性;正是因为文化的这种兼容性,各国之间的个个层面的交流才可能继续;译者的工作就是不断促进文化的这种兼容。

最后,要在翻译过程中视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翻译手段。要认识到异化与归化作为两种不同的处理翻译的手段,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异化强调“保留源语文化”以丰富目的语文化及其表达方式,从而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归化强调“交际第一”,译者不仅要设法克服语言的障碍,还要克服文化的障碍,从而避免因文化冲突而造成的各种形式的误解。从上述可以看出,二者都强调翻译的交际性,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侧重点不同罢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至关重要。要始终记住一个大前提: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

要善于将二者结合。如翻译“东施效颦”可采用音译加直译/异化翻译出其字面意思,意译/归化注释法对其字面翻译进行补充。这样既达到了信息交流,也达到了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胡壮麟,朱永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篇11

二、汉语对日本语言文字的影响

汉字以及假名二套符号所组成,一般常常将两种文字进行混合使用。日本的假名由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区分,前者认为是由我国草书中借鉴和演化而来,片假名则是从我国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中选取形成。平假名在日本一般主要应用于日常书写以及出物中,片假名则是用语对外来词、象声词进行标注。在日本正式出版物和文件当中,汉字是主要的书写内容,并且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据日本官方出版杂志《日本概貌》中描述,汉语对于日语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日语当中常用的汉字数量达到了2000多个,在其他领域中所使用的汉字数量则更多。日本的小学生毕业时要求汉字的掌握数量必须要达到1000多个,并且能够数量掌握读写技巧,便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等活动的开展。在日本政府所出台和公布的文件《当用汉字表》当中,明确指出目前日语中多达1850个汉字为当用汉字,随着《当用汉字表》的不断完善和丰富,汉字数量的增加和调整,足以看出汉语对于日语语言的影响逐渐扩大,并且很大程度上说明汉日语言文化的渊源。对于日语来说,汉语是日语发展的重要基础,汉语的消失,日语语言也将无从谈起。日语中的许多文献典籍都是用汉字进行书写的,并且保留至今,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参考价值,如果废弃汉语,日本历史以及日语的发展将会陷入非常严重的困境。日本文化同汉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日本同样信奉儒家思想,忠君爱国是日本快速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如果汉字从日语文化中消除,将会对日本的社会构成严重威胁,并且使日本的国体受到动摇。汉语对于日语的书写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由于日语中的平片假名分别是由汉语中的草书、楷书书法中借鉴而来,而日语中的汉字数量规模庞大,从而使得日语非常重视书写规范。目前,日本文字的书写主要以行书、楷书和草书为主,而日语中的汉字更是有简、繁之分,日本从小学阶段便重视对孩子书写能力的培养,开设书法课程,教习学生如何书写汉字,掌握汉字的书写标准,便于日常交流活动的开展。由此可以看出。日语文化同汉文化的关系非常紧密,日语书写完全是按照汉字书写中发展而来的,并且在日语中得到了不断的发扬和传承。

三、汉语对日语文字表达含义的影响

习语是指日常生活中具有特定形式的词语,是语言的精华所在。习语一般包括成语、俗语、俚语以及歇后语等等,这些语言音节较为优美,音律非常协调,含蓄且委婉,语言简单但是哲理丰富,是人们沟通和交流中较为常用的元素。日语中的习语数量较多,其中很大部分都是由汉语中的习语发展而来,或者是直接进行借用。在日语当中,许多习语都是同汉语中的习语相对应的,如百闻不如一见、吃一堑长一智以及马马虎虎等等,这些习语所表达的意思都是相同的。汉语的语言表达非常独特,意思往往同字面所表达的意思并不相同,往往需要进行揣测,而不能够直接通过字面进行了解。随着汉语的不断发展,汉语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体系。日语同汉语之间的关联非常紧密,在表达意思方面,日语中的许多句式和交流语言当中也渗透了汉语语言的表达思想,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日语中的许多语言也强调句式结构的简约,将文字总的逻辑性逐渐淡化,许多人们对句式的深层含义进行理解和分析,重视对情感的渗透和运用,同汉语中的推理形式是非常详尽的。比如,汉语中的“不去吗?”是一个疑问句,表示提问者希望他能够前往,而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则只能够看出这是一个单纯的疑问句,而不能够看出字面之外的信息。在日语中,“不去吗?”则书写为“行きませんか”,同样,这句话的意思也是想让对方前往,但是却不能够确定对方的实际想法,因此用这种较为委婉的句式来试探他人,同时也能够用这种句式表达出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