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能源统计工作计划

能源统计工作计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2-10 14:26:0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能源统计工作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能源统计工作计划

篇1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士官;任职教育;教学模式

Key words: working process systematization; NCO; pre-assignment education; teaching model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224-01

作者简介:张洪义(1966-),男,河北衡水人,本科,副教授,现任职于山东省二炮青州士官学校,主要研究方向为士官教育,指挥自动化。

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下士官任职教育特点

1.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下的士官任职教育特点

①实行“院校部队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 就是实现院校与部队共育人才,发挥院校人才优势和部队武器装备优势,实现院校部队最佳结合,达到育人目的。②实现“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 就是在课程建设中以真实任职岗位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和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③实施“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就是在教学内容组织安排教学实施上把理论和实践用行动来导向,达到“教、学、做”一体化、“讲、演、练”一体化;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学员在校学习内容和部队岗位实际工作一致性,采用适合士官认知水平和岗位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④实行“多位一体”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就是依托院校、部队和厂家(或地方公司)集中资源建设专业(课程)实训基地,达到基地化实训,达到与岗位工作的一致性,集院校教学、部队训练、厂家培训、职业鉴定一体化。⑤构建“多元”课程评价模式 就是做到不但有学校评价,而且应有专业技能鉴定评价,还有部队评价。做到有不但有毕业证(结业证),而且有技能证,能与地方接轨的技能鉴定接轨,不能接轨的依托部队技能鉴定,提升士官任职岗位工作技能水平。

1.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下的士官任职教育观点 ①树立“能力本位”教育思想 士官任职教育就是培养从事岗位必需的任职能力。②贯彻“以人为本”教育观念 在教学方法确定、教学内容呈现、课程体系等上充分考虑学员认知特点,充分考虑学员部队岗位和人生发展的实际。③落实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教育原则。④探索实践适合专业特色的教学观 士官职业教育还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士官任职教育中必须探索实践适合专业特色的、适应士官认知特点的教学实施方法,比如“讲演练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等。⑤实现弹性的教学管理 弹性的教学管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学分制管理机制下,在审查的基础上实现军队院校承认地方院校职业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分;二是实现“双证”(毕业证+专业技能证)或“多证”(毕业证+专业技能证+其他技能证)毕业,对于中专学员明确技能达到初级技能水平,大专学员明确技能达到中级技能水平,本科达到中级以上技能水平;三是在学有余力情况下,允许跨专业选修课程,满足个性化需求。

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下士官任职教育教员的能力要求

2.1 知识要求 ①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包括政治思想知识、法律知识、心理学知识、军事理论知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等。②业务知识。包括教育学知识、常用应用文(含学术论文)写作知识、管理知识、专业知识等。③相关知识。相关知识包括相邻学科知识、本学科前沿知识、信息及信息系统知识等。

2.2 能力要求 ①基础能力。基础能力是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作协调能力、教育技术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②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包括教学基本能力、科研学术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等。③发展能力。发展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拓展能力等。

3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下士官任职教育教员的角色

3.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下士官任职教育教员的角色 ①教员是学习情境设计者。士官具有形象思维强的特点,士官职业教育又具有明显的职业或岗位指向性。因此士官教学应以情境教学为主,通过情境获取知识和经验,学会怎么做和怎样做的更好。②教员是知识技能传授者。在强调学为主体的同时,不应忽视教员在知识技能传授的作用。员习得知识和掌握技能必须在教员的导引下完成,实现教员、学员、情境有机融合,教员完成问题引出、提供帮助、原理说明、制定标准、讨论评估等。教员更像一个问题发问者、理论说明者、实践内容演示者。③教员是学习过程组织者。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下的职业教育,强调学员是学习的主体、教员是教学的主导,还强调学习为了行动、行动就是学习等等。学员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员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协调人,勤于提供咨询、帮助,而非像一个运动场上的“裁判”。④教员是学员学习合作者。职业教育更重视通过行动导向教学过程,强调情境教学,通过学员在情境中 “做”的行动来实现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因此,教员在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中非行动的主体,而是学员行动的帮助者、咨询者、评价者,是学员学习的合作者。

3.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下士官任职教育教员队伍的新要求

篇2

一、证券交易所应加强市场监察工作的制度建设,证券交易所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市场监察工作。证券交易所应当对市场监察部门的职责和工作程序作出详细规定,建立健全监察部门工作人员守则和岗位责任制。要增加市场监察部门的人员和设备,充实市场监察部门的力量。

二、证券交易所监察部门应当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建立市场监察工作日志,详细记录和总结每日的市场监察工作,包括当日市场价格或成交量波动较大的股票及初步分析、接受客户的举报或投诉及处理情况、对重点股票和重点股票帐户的监督情况、需要进行重点调查的事件、需要继续跟踪分析的股票或帐户,当日提交上级的调查报告或案件处理意见等。

2.对每日涨跌幅度在7%以上的全部股票,应当将每只股票成交金额前5位的营业部名单和当日买入、卖出数量最大的5个股票帐户存档备查;上市公司公布财务报表、分红配股方案及其他可能影响股票价格的重大事件公告时,或者出现关于某公司的市场谣言时,应当将相关时段内买入、卖出该公司股票数量较大的营业部名单和股票帐户存档备查;对有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或个人要进行专门调查并作出结论,短期内不能确认的,应当进行跟踪分析。

3.发现涉嫌违反证券法规或交易所业务规则的事件,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并在证券交易所职权范围内予以处理。案件情节较为严重或涉及范围超出证券交易所职权的,应当在继续进行调查的同时,上报中国证监会。

篇3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展得到国际社会和大多数国家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制定了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和优惠政策,可再生能源成为世界能源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在新农村建设中合理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减轻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的压力,而且还可以满足农民对水、电、热、气的能源需求,改善农村生存环境,提高农村生活品质,促进城乡协调,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是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它既是检验建设项目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制定能源政策措施和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同时还是考核节能减排工作成效的量化依据。因此,客观、准确、及时地做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意义重大。而随着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内涵不断扩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地暴露出来,直接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客观性和准确度。本文在分析杭州市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现状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并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逐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1 杭州市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现状

当前杭州市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是以《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汇总表》为基础开展的,《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汇总表》是农业部统一编制印发、一年统计一次的报表,现已形成了由县级、市级、省级农村能源办收集录入、整理统计、汇总审核并逐级上报、最终由国家统计汇总的工作制度。《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汇总表》自上世纪90年代起几经修改补充,现内含管理推广机构情况、服务体系情况、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情况、农村沼气用户情况、沼气工程情况、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情况、省柴节能灶与节能坑情况、节能炉与燃池情况、太阳能热利用情况、小型电源利用情况、秸秆能源化利用情况、产业发展情况、经费投入情况、农村地区能源消费情况等十四个方面的内容,基本全面包括了农村生产、生活能源消耗及保障机构措施等情况统计。

目前杭州市的农村能源统计工作已逐步得到重视和规范。统计的方式有全面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等,统计基础数据先由各乡镇农村能源监管员负责采集、填报,经县级农村能源专职统计员分析、甑别、统计后,报市级县级农村能源专职统计员审核汇总,再由各级领导审核把关后报送至省农村能源办。在杭州市级和七个区、县(市)农村能源办中已配备了专职的农村能源统计人员,在全市143个镇街的95个政府机构中各落实了一名农村能源监管员,有力地保障了农村能源统计工作的开展。截至2011年底,杭州全市已有市县两级农村能源管理推广机构8处、工作人员50人,其中本科及以上的人员占总人员的58%;建成乡村服务网点27处、从业人员35人,服务覆盖范围1.091万户农户。全市累计培训沼气生产工、太阳能利用工、农村节能员等技能人员3027人次,其中取得鉴定证书的有490人次。发展了农村沼气用户1.4535万户,其中户用沼气池用户1.3306万户、集中沼气供气用户0.1229万户。建成沼气工程994处、11.631万m3,其中大型沼气工程3处、0.56万m3,中型沼气工程123处、1.973m3,小型沼气工程868处、9.098万m3;建成用于沼气发电的有35处,总装机容量770kW,年发电量73.65万kW时。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2344处、30.39万m3,其中村级处理系统2256处、29.27万m3,学校处理系统73处、0.92万m3,其他系统15处、0.20万m3。全市累计推广和使用节煤灶和节能炉各56.39万台和4.15万台。累计推广了太阳能热水器38.25万台合计74.84万m2(去除报废的热水器);建设小型光伏发电利用117处、装机容量21kW;建成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1处;发展各类农村能源产业企业19个、从业人员257人,总产值5152万元;2011年杭州市农村地区生活生产用能合计折合标煤241.5万t,其中农村生活用能103.8万t、农村生产用能137.7万t,煤炭、焦炭、成品油、电力等商品能源占总消耗能源的96.5%。经统计汇总与比较,杭州市的各项农村能源工作位浙江省前列。

2 当前存在主要问题

2.1农村能源统计面广量多,专业性强,难度大,基础相对薄弱

农村能源统计涉及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等方方面面,工作量大,专业性强,任务繁重,难度较大。基础和基层是农村能源统计数据的源头,虽然目前杭州市农村能源统计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市一县一乡镇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在乡镇层面上落实了农村能源监管员负责数据采集等,但由于乡镇工作存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工作现状,很多农村能源监管员同时担负着其它工作任务,且人员不稳定、业务不专业,因此每年年底在面对繁重的统计工作时,经常会产生应付了事的思想;同时部分市、县级的专职统计员的专业知识更新也跟不上要求等等,导致农村能源统计工作基础相对薄弱。

2.2农村能源统计方法单一,不完善,制约统计数据准确度

目前杭州市农村能源统计方法、技术和手段相对单一落后,如在全面调查面上推广数量和数据时,主要统计了政府部门主导立项和财政资金予以补助建设的内容,而对农户、企业自主建设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商品化产品推广建设内容统计不全面或未包括;在农村住户生产生活能源消耗的抽样调查中,主要采用问询法或农户自主记账法,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在记录能源消耗量尤其是非商品能源如薪柴、秸秆等时,大多仅凭经验“毛估估”;而且,由于农村生产条件的限制和柴草种类的复杂性也无法将其折算成标准量,这些都制约了农村能源数据的准确性。此外农村能源统计指标设置也欠完善,如作为农村可再生能源应用主要类型的沼气,在统计中只注重沼气工程的建设容积,沼气实际消耗情况未予统计,沼气的生产量通常由沼气工程的容积乘以产气系数而得,这使得统计结果往往与事实有所出入。

2.3农村能源统计与横向部门联系少,成果难以形成有效服务

可再生能源统计中的小水电、生物质能、太阳能、商品用能等涉及到水力、电力、农业、林业、统计、经贸以及发改等部门,由于受传统以煤炭、石化、电力等常规能源为主及城乡“二元结构”等政策因素的影响,可再生能源一直难以进入能源建设的“主旋律”,其统计也未纳入统计部门的常规调查统计项目中。同时在统计可再生能源工作过程中,各级农村能源部门与林业、水电、经贸等部门联系沟通也较少,既影响了统计内容的覆盖面,也降低了统计结果的服务范围和效力。

3 推进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的对策研究

针对当前杭州市可再生能源统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多年来从事基层农村能源统计工作的经验,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提出几点粗浅建议。

3.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与考核机制

可再生能源统计涉及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任务重、环节多、资料搜集困难,各级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切实履行领导与管理职责,将统计工作列入领导议事日程,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健全可再生能源统计制度、疏通统计渠道,机构设置、管理制度、人才队伍、工作经费等各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建设档案工作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工作条件。加大对数据来源的审核力度,落实统计工作的考核评比制度,明确职责,严明奖罚,尽量使统计的各个环节以真实、准确、有效的数据和信息上报。

3.2加强专业培训,壮大农村能源统计队伍与力量

能源统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长期坚持加强对各级统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努力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让他们的知识、观念、素质与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工作领域的拓宽和工作量的加大相适应。结合我市实际,尤其是要加强乡镇统计员(农村能源监管员)的培训力度,切实做好第一手农村能源消耗数据资料的收集、测算;市、县级能源统计人员把关数据的审核、汇总、分析和调研,指导乡镇统计人员顺利开展农村能源统计工作,提供能源统计制度咨询服务。加强农村能源统计队伍建设,在完善现有市、县、乡镇三级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农村建设的一些新兴力量如大学生村官、农村实用人才等加入到统计队伍中来,使工作队伍延伸到乡村,增加统计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3.3加强分析调研,与时俱进地创新与充实统计内容

当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清洁能源是实现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重要有效途径,已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共识,这为农村能源统计工作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要充分发挥农村能源统计机构占有第一手丰富而详实的统计资料优势,加强调研研究,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充实统计指标和内容,不断拓展农村能源统计服务领域。一是结合农村生活、农业生产(尤其是家庭作坊式的农产品加工经营)中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消耗情况,研究其对降低万元GDP能耗、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贡献程度;二是紧紧围绕党政领导需要的、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研究,开展分析调研,特别是注意结构分析、因素分析、趋势分析、预测分析,提出农村节能减排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对策与建议。

3.4加强部门沟通,提高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作用效力

篇4

一、考评对象

各镇、开发区统计科,各村统计组,各“三上”企业。

二、考评办法

1、统计规范化建设采用百分制考评办法,考评结果将纳入年度统计工作考核内容。

2、各镇、开发区统计科统计规范化建设考评工作由局办公室牵头,会同相关科室共同进行(考评时间另行通知)。

3、各村统计组、各“三上”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考评工作由各镇、开发区统计科组织进行,按下达的目标任务数于6月底前上报“考评表”。

4、区局适时组织对村统计组、“三上”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抽查(抽查单位、抽查时间另行通知),抽查结果纳入年度统计工作考核内容。

三、考评内容与评分标准

1、各镇、开发区统计科统计规范化建设考评内容为统计公报、统计简编资料、统计工作计划、统计持证上岗、统计人员名录库、基本单位名录库、统计进度数据库、统计历史数据库和统计档案等九个方面,评分标准见“镇级统计规范化建设考评表”(附件1)。

2、各村统计组统计规范化建设考评内容为统计组织、统计持证上岗、基本单位名录库、统计信息网上直报、统计进度台帐、统计历史台帐、统计报表制度执行情况和统计档案等八方面内容,评分标准见“村级统计规范化建设考评表”(附件2)。

3、各“三上”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考评内容为统计人员、统计持证上岗、统计数据采集、网上直报、统计进度台帐、统计历史台帐和统计档案等七个方面,评分标准见“三上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考评表”(附件3)。

4、“三上”企业统计台帐要求

篇5

中图分类号:TU8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城市燃气具有优质、高效、清洁、环保等特点,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能源之一。由于燃气属于易燃易爆的有毒有害气体,且其输送主要通过燃气管道,因此,燃气工程建设关系到千家万户,工程建设的管理非常重要,是关系城市安全的头等大事。在保证燃气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如何控制施工成本、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就成为燃气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其中统计工作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在工程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住宅常用供热方式

1.1 地热井供暖系统

地热井供暖系统是采用深层地热水将热能传送给热需求处,由于大部分地热井水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及硫化物,对管网有一定的腐蚀,所以一般采用换热器交换供热,只提取热量,供暖侧采用软化水循环供给用户实现供暖。

优点:

(1)地热井供暖系统可充分利用可再生的地热资源进行能量转换,大大提高了一次能源的利用效率,可以节约煤、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2)没有燃烧,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也能很好地保护大气环境。

缺点:

(1)地热井供暖系统需要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在地下水贫乏的地区不适用.(2)受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制约,抽取地下水经过热交换后普遍采用回灌技术,但由于技术的限制,回灌的地下水很难再回到地下蓄水层,造成地下水的流失。同时在回灌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对地下水的污染。(3)某些地区虽然地热资源丰富,但由于水质较差,为了防止换热器被腐蚀,对换热器材质提出了要求,比如要求使用防腐能力非常好的钛板换热器,自然就大大增加了初期投资。

1.2 燃气璧挂炉供暖系统

燃气壁挂炉是以天然气,人工煤气等为燃料的一种新型取暖方式,一户一炉,燃气在壁挂炉内燃烧,水被加热,热水通过地热管循环取暖,用户可自由控制供暖时间及温度,家中无人可低温运行。

优点:

(1)分户供暖,每家一台壁挂炉,可根据住户自己的需要灵活调节供热温度,避免了集中供热中调节困难,能量浪费的问题。(2)完全按照每户的燃气使用量收费,避免了目前大多数集中供暖系统按照建筑面积收费的不合理性,可以真正实现舒适性和运行费用的统一。(3)由于不需要换热站,也不需要铺设小区内的二次供热管网,使得建设方的初期投资大大减少.也避免了目前多数小区二次管网由于水力失衡导致的末端用户供热质量较差的现象。(4)由于使用天然气或者石油气等作为热源,对环境的污染大大减少。(5)供暖和生活热水的一体化,使燃气壁挂炉成为家庭的小型能源中心,壁挂炉一机多用,可不再另外购置太阳能及热水器,减少了居民投入.

缺点:

(1)燃气壁挂炉使用寿命一般为15年,年分摊成本较高,需要二次投资,且质保期一般为1~2年,保修期后的维修配件等费用都由用户自理。(2)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产品的质量原因或用户操作不当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还有一定的噪声。(3)燃烧的废气强制排出室外,会滞留在楼群密集的小区内,污染环境。(4)严冬季节长期无人居住时,也需保留低温燃烧。

1.3 以电厂余热及燃煤锅炉为代表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

电厂余热与燃煤锅炉产生的是蒸汽或者高温热水,均须通过换热站换热以后通过小区的二次供热管网通往每家每户的分(集)水器。

优点:由于集中供暖应用历史长,技术成熟,使用安全。易于管理等诸多优点,目前在民用及工业建筑中仍占大多数份额。燃气壁挂炉供热系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普遍。如何让这种燃气供热系统安全的输送到家家户户,燃气统计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2. 燃气统计管理

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相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统计工作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因此统计工作涉及到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统计工作是一个工程项目各分项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的、综合性的工作。平时点点滴滴的日常统计数据是反映平时工作成效、结算支付以及未来工作计划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各项施工管理逐步程序化、规范化,工程管理中的统计作为施工单位的一种管理手段,已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目前已成为工程项目中施工决策、编制施工计划、控制施工进度、检查项目执行情况的可靠依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统计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燃气工程建设中,统计工作已由单纯的统计信息搜集整理机构转变为具有信息、咨询、监督的新职能。在燃气工程建设中,统计工作的作用愈加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燃气工程建设的开发阶段。在这个阶段,统计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工程的立项到审批到开工,都是以统计数据为基础,以统计资料为决策的依据。统计工作是一个工程项目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是工程项目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同时,统计的各项数据及指标也是反映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重要参考。统计工作就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数量性是统计信息的鲜明特点,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2) 燃气工程施工阶段。在施工过程中,许多人认为统计工作没什么专业性和连续性,统计数据也只是一种大致的参考作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有可无,把统计工作简单化,《统计法》第24条规定:“统计人员应有执行统计任务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是难以胜任现代化的统计工作的,也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统计工作在燃气工程施工过程产生的作用。

(3) 工程竣工验收移交阶段。要及时准确地做好燃气工程中的数据及资料的统计工作,要搞好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必须健全统计网络作为组织保证,并使之程序化。其目的在于从资料管理方面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统一性和稳定性,防止数出多门,数据混乱。统计网络的建立,对于理顺企业与各项目部或各业务部门之间的相互交错的业务关系起到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作用,这样既可使各专业统计明确在整个统计运行机制中的地位,增强各业务部门的全局观念和责任感;又可使统计信息及时上传下达,有效的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及时完成上报报表任务,为企业领导指挥和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资料。

3. 在燃气工程建设中的管理。

从工程的立项到审批到开工,都是以统计数据为基础,以统计资料为决策的依据。统计工作是一个工程项目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是工程项目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同时,统计的各项数据及指标也是反映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重要参考。统计工作就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数量性是统计信息的鲜明特点,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燃气工程的开发首先要做好统计调查工作,即项目的地理位置,周围的管线情况,附近的居民情况,尤其是涉及到城市中老旧小区的拆迁、改造等复杂情况时,统计调查工作的质量往往对项目的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在统计调查阶段,在搜集原始资料时,出现较大差错,或者资料不全,形成“假数真算”,那么不论其后怎样进行认真的整理与分析,也不会得到正确的认识,还会导致错误的结论,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由此可见,统计调查工作是燃气工程建设的基础,决定着项目的成败。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各项工作的核心。在统计调查工作中首先要制定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案,让调查人员或填报人员能够明确执行,不致产生误解。其次要加强统计人员的培训,做好统计基础工作,包括建立相应的统计机构,配备必要的人员,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等制度和相关的责任制,保证统计资料的来源准确可靠,还要加强数据填报质量的检查。并认真贯彻执行统计法,有效地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统计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燃气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一定要把统计工作贯穿于燃气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严格以数据为准则,充分认识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统计水平和业务素质。大力发展城市燃气事业,节约能源,减轻环境污染,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强;王吉利;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何光瑶;统计调查理论方法与实务[M]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3]刘岩松.LIU Yan-Song 供暖系统的技术与经济性分析[期刊论文]-煤气与热力2005,25(7)

[4]叶勇军.寇广孝.王汉青.王志勇壁挂冷凝式燃气锅炉与热地板在户式供暖系统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暖通空调2004,34(11)

篇6

2007年以来未被检查过或者群众反映有涉嫌统计违法问题的部门和统计单位。

稽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否虚报瞒报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有否在综合能源消费量和工业总产值上弄虚作假;名牌产品企业或申报名牌产品的企业有否虚报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经济开发区企业有否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服务业统计单位有否瞒报和拒报统计数据;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建筑业企业是否有瞒报统计数据;以及上述企业是否有瞒报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等。

二、稽查数量

经研究,决定我区统计稽查单位数为70家,具体分解为:工业5家,能源7家(其中工业企业5家、贸易企业1家、建筑业企业1家),贸易15家,服务业15家,劳动工资15家,房地产及固定资产5家,建筑业8家。

三、稽查内容

(一)统计工作开展情况;

(二)统计人员从业资格取得情况;

(三)统计资料报送和提供、公布情况;

(四)主要统计数据质量情况;

(五)原始统计记录或统计台帐等统计基础建设情况。

四、稽查时间

稽查工作按月开展,原则上为2008年3月至11月。具体时间各专业按工作实际自行确定。

五、稽查要求

篇7

1.1重视统计工作管理是国网总部精益统计管理的工作要求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自国网总部到省公司、地市公司再到县级供电企业的4级统计管理体系,这不仅意味着统计工作对谋划电网整体布局的重要参考价值,而且更加明确了县级供电企业作为统计工作的末端、源头,肩负着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的重要意义。

1.2加强全过程统计管理是进一步提升统计工作质量的必要举措

当前,县级供电企业统计管理大致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统计工作体系不够完善。一方面,没有有效的组织措施来明确职能分工,而从事统计的工作的人员大多为兼职甚至仅仅充当着一名数据填报员的工作职能;另一方面,统计数据的及运用还不够规范,特别是对于统计数据的一致性缺乏明确要求,数据上报存在“数出多门”的现象。二是统计分析质量不尽人意。统计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数据加减汇总,或是填几张报表完事,而是需要统计人员对其加以挖掘、剖析,为企业管理层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就目前而言,县级供电企业统计分析的广度和深度都还不够,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1.3强化统计分析的延伸应用是大数据时代下精益规范管理的内在需求

传统的统计工作,仅仅是着眼于本单位、本年度、本区域,意识的局限性直接导致了统计分析结论的参考价值不高。归根结底,这都源于统计应用机制仍待进一步完善、健全。就更深层次而言,统计工作不应仅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还应结合各兄弟单位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并结合历年历史数据进行纵向比对,以提高数据分析质量,助力企业精益管理。但目前县级供电企业统计成果的应用仍停留在表层,并没有广泛推广使用。

2县级供电企业统计全过程管理主要做法

2.1建立健全专业协同、整合有力的工作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统计管理质量,国网衡南县供电公司成立了以公司经理为牵头人的领导小组,由分管电网规划、建设的分管领导具体指导工作开展。公司统计工作办公室设在发展建设部,设立专职统计专责一名,具体负责“大规划、大建设、大检修、大运行、大营销”各专业数据的收集、整合、比对、分析及应用。除此之外,为强化各数据管理部门的协同性,该公司还明确:营销部、运检部、调控中心各设统计兼责1名,对口发展建设部,保证统计工作的正常流转;在衡阳地区率先建立健全数据发言人制度,明确各部门数据统计、填报、核对等工作由各部门统计人员一口对外,以内部规范的形式强化了统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质量,也在客观上避免了数据多头填报和数据失真、混乱的管理差错。

2.2持续规范运转可靠、流向清晰的标准化统计工作流程

(1)以“集”代“收”,资源整合。数据收集是统计工作最基础环节。数据来源涉及到生产管理、营销管控、电能质量监测、用电采集、地县调一体化以及配网大数据平台等多个系统,原先由统计专责向相关部门挨个进行资料数据收集已无法满足目前统计工作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县级供电企业基础数据的“集”约化管理,各业务部门统计兼责每月定期报送数据,数据的出口须经业务部门主任及分管领导审核,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2)由“表”及“里”,挖掘本质。目前县级供电企业的统计工作仍旧是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生产型”统计,这种统计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中对一些基础数据的需求,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发挥出统计工作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国网衡南县供电公司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深层次统计分析工作,具体来说,一是通过运用图表工具智能化数据处理过程,减少人工干预;二是建立数据波动趋势模版,高效率地完成从零散数据到直观图表的转化;三是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数据直观性和美观性,缩短数据转化成有效信息的周期。由“生产型”统计模式向“经营型”统计模式的转变,大大提升了统计数据的管理价值,一定程度上为公司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保障。

2.3强化对统计分析的成果应用

为企业建言献策、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是统计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着力点。在统计工作中,国网衡南县供电公司科学合理地运用生产经营数据信息和分析资料开展统计分析,以诊断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查摆提升空间;以有关数据分析作为支撑,采取果断有效的控制措施解决工作难题;总结、积累以往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逐步形成新的管理理念。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企业决策中的参谋作用。

3县级供电企业统计工作管理创新的成效

3.1为电网科学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县级供电企业统计工作涵盖了县域内各行业用电量、供电量、售电量、供电负荷、设备运行等生产经营指标。而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缜密分析,可以从客观上判断县域电网存在的供电“卡脖子”、电网N-1通过率低、单线单变、10千伏联系薄弱、“低电压”等电网结构的“病症”之所在。国网衡南县供电公司以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预判功能为抓手,一改以往“现用现统计”的数据使用模式,将统计工作前置于电网建设工作的最前端,有计划、有部署地结合当前供电结构、供用电需求等问题开展数据收集、整合、比对、分析、归纳等系列工作,有效实现了“摸清家底、找准症结”的管理预期,统计工作的前瞻价值得到了充分展现。而在实践工作中,该公司通过利用《35千伏变电设备明细》《10~110千伏线路最高负荷统计》《县域行业用电分类》等统计报表,深入分析县域电网现状、县域用电市场走势,针对县域内老旧10千伏线路极多、城镇和农村新增配电容量需求差异大等问题,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更加符合地区电网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配电网建设、改造建议,如:遵循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要求,以新建为主、改造为辅,明确过渡期建设改造方案,制定符合地区实际的10千伏目标网架。如此规划,一来可以避免短期内重复建设,满足各层级间的协调配合、空间上的优化布局和时间上的合理过渡,二来也可以切实解决以往“重设备、轻网架”问题,实现规划与建设、运行的协调统一,最终符合配电网与输电网之间的负荷转移和相互支援,构建安全可靠、能力充足、适应性强的电网结构的规划预期,实现“满足用电需求、保障可靠供电、提高运行效率”3个方面的管理突破。

3.2为精益规范管理提供动态监控

县级供电企业统计工作能如实反映售电量、线损率、售电均价、业扩报装、电网发展投入、节能减排等主要经营管理指标完成情况,通过对指标的深入分析,及时发现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为指导计划编制与调整(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充分体现统计动态监控、落实闭环的管理职能。以强化售电量分析充分释放市场增量。统计管理从售电行业结构、电压等级、区域性质、售电均价、同比环比增长(减少)情况等多个方面,对全年售电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解比较,并按月份进行细化监控。加大对工业园区、大用电量客户的及时走访、跟踪服务,有效提升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实现增供促销。以强化线损分析有力助益高损台区整治。充分发挥统计数据连续性和完整性好的优势,提供长时间跨度、准确、完备的线损统计数据,满足线损管理人员的分析需要,提高线损分析工作效率,为定点清理高损线路和高损台区提供数据支持。同时,结合外部数据,通过关联分析,查找出高损台区的共性问题,从技术和管理2个方面选取降损策略,制定降损措施,编制降损规划,取得了较好的降损效果。2016年以来,提出整改措施100余起,高损台区降至目标值的达到了192台;农电台区线损率下降3.38个百分点,全公司少损电量达265.59万千瓦时;督导用电秩序整治工作计划50项,直接经济效益达11.8万元。

篇8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一、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我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建立的时间早,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正规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但近年来,我们在调查研究和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中发现,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明显减弱。一是统计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重视,企业重会计而轻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认为会计核算、收支把关重要,是为"我"所用,统计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二是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三是统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实际工作中,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很少甚至不向企业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简单有效的内部统计资料,更谈不上进行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由于企业统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所以统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做决策的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认为统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反映计划完成情况、为计划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弱化;二是认为统计是为政府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只是为了完成上报任务,工作越多企业负担越重;三是认为统计对企业而言,对经营决策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四是认为统计仅反映生产经营的规模,而当前企业经营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这只有依赖于财务与会计的工作,统计无能为力。

二、企业统计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一)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统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是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之一,也是认识企业的最有力的武器和工具。企业的领导者对一个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要想得到正确的了解或做出符合企业的决策,必须对有关统计资料进行实事求是地科学分析和预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或答案。

(1)统计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工作作为确定企业计划和各项活动的基础,它既可以不断适应经济改革的大气候,也可以预见协调企业每步经济活动的小气候。同时也可以作为了解、掌握企业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重要渠道,使企业领导的决策有客观依据,做到有的放矢,保证企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2)统计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企业的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各种统计资料。统计工作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没有统计信息作为基础,企业领导就成为“盲人骑瞎马”,无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取胜。在企业各种计划的编制中,更离不开统计报表提供的统计数字作为下一步工作计划的依据。

综合统计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和作用

统计工作不仅仅是对数据的简单收集和计算,更重要的是对日常统计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及时反馈,并根据统计数据对生产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制约生产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保证生产各环节衔接有序,进行顺畅。

下面以神华销售集团锡林浩特能源销售有限公司为例,说明统计在销售管理中的应用。

(二)我公司主要销售统计工作:

(1)日销售完成情况表。实时反应公司当日原煤销售完成情况,当日销售煤质情况等。

(2)逐月、逐年销售完成情况表。包括煤炭销售月度、年度累计完成情况,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减、增幅情况,以及完成月度计划及年度计划情况。

(3)每日、月、年对自动装车站的装车情况按用户、流向分别进行统计。

(4)按集团公司要求上报每日、月、年各类销售统计报表。

(5)每月向东北公司相关部门报送月度销售煤量报表。

(6)每月向盟发改委价格科报送电煤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监测表。

(7)每日对比各个电煤用户的途耗,汇总成月度途耗对比表,分析途耗形成的原来及途耗率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8)每日对比各个电煤用户与我公司发出煤的热值,汇总成月底热值对比表,分析我公司发出热值与对方电厂收到热值的差异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9)其他需要统计的报表。

(三) 统计工作在销售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统计管理在销售企业中诸多作用,它可以揭示销售运营规律,发现销售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从而纠正偏差。下面以2009年至2013年销售完成情况为例,说明统计工作在销售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如下图表1

图1神华销售集团锡林浩特公司2009年至2013年销售量完成情况表。

由上图分析可知,神华销售集团锡林浩特能源销售有限公司2009年至2012年销售总量逐年上升,并且铁运销售是构成销售总量的主力。从2013年开始销售量出现下降的趋势。2012年较2011年销售总量虽有上升,但是上升幅度不大,并且汽运煤较2011年出现了下降,下面结合2012年各个月份折线图,能够很明确的看出从2012年 月份,褐煤市场已经开始出现了疲软。如图2

2012年各个月份销售量折线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自2012年3月份开始褐煤市场已经开始出现了下降。

(四)煤炭销售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2012年,由于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煤炭下游行业经营困难,煤炭产能过剩,产量增加量超过需求增加量,市场持续疲软,产品供过于求,库存积压比较严重,销售价格持续下滑。从全年的煤炭销售和生产经营形势来看,和前两年相比,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呈大幅度下滑趋势,给煤炭企业及煤炭贸易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煤炭产量增速下滑

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减速,煤炭产销量为了保持了稳定市场,缓解供过于求的严峻局面,各省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以销定产措施。三季度煤炭产量同比增速下降,全年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前两年。

国内煤炭需求减少

从全国煤炭消耗量来看,虽然整体上消费量还在增加,但由于煤炭进口量急剧增加,挤压了对国内煤炭的需求空间,造成对国内煤炭的需求不仅没有增加,而且出现了相对减少的情况。

据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测算,2012年前11个月,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约37.2亿吨,同比增长4.4%,增速同比回落5.6个百分点。其中,电力行业耗煤约17.8亿吨,同比增长2.5%,增幅回落10个百分点;钢铁行业耗煤约5.5亿吨,同比增长4.8%,增幅回落0.7个百分点;建材行业耗煤约5亿吨,同比增长8.5%,增幅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化工行业耗煤约1.8亿吨,同比增长11%,增幅回落1.8个百分点。

煤炭产量过剩加重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2012年前三季度,煤炭生产、运输、消费增幅回落,库存上升,价格下降,市场由年初的基本平衡转向总体宽松,主要煤种产品过剩比较明显。

煤炭价格大幅下滑

从全国来看,由于煤炭市场疲软,严重供过于求,造成煤炭交易价格大幅度下滑,煤炭生产地、中转地、消费地的煤炭价格下滑幅度都很大。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等煤炭主要生产省区的煤炭出矿价下滑幅度都超过10%以上,下滑幅度最高者达到30%以上。

过去长期一车难求的大秦线,2012年也一反常态。太原铁路局也召开大秦线货源组织会议,冲刺铁路运量。在煤炭运输紧张时,煤炭企业、电力企业、经销商要上门求铁路批运力,从不用组织货源。而在煤炭需求减少、全国铁路运量负增长的当下,大秦线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大秦线2012年业绩不佳,1月~9月,大秦线运量3.1亿吨,同比下降3.6%。因煤炭运量减少,大秦铁路公司收入减少。大秦铁路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利润26.88亿元、同

煤炭进口快速增长

由于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国际市场煤炭需求减弱,而我国是全球煤炭消费的第一大国,国内和国际煤炭市场相比价格又明显偏高,这就为国际煤炭大举进入国内市场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国际市场煤炭大量进口我国。

煤炭库存高位运行

由于煤炭市场疲软,煤炭供应的增加量超过煤炭需求的增加量,造成煤炭库存大幅度增加,全社会煤炭库存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

据统计,截至2012年12月中旬,全国煤炭库存在3亿吨以上,处于历史高位。

据中国西部煤焦网的信息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秦皇岛港务集团共存煤炭635.7万吨,全部为内贸煤炭库存,港区库存仍处于较高的水平。

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由于全国煤炭市场发生急剧变化,煤炭需求量、产销量、铁路和港口转运量增速均大幅下滑,净进口持续快速增长,由此带来全社会库存和企业应收账款快速增加,煤炭价格指数和市场景气指数大幅下滑,山西、内蒙古等地煤炭企业停产或限产。

为了稳定煤炭市场,缓解供过于求的压力,各省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以销定产措施,煤炭产量增幅有所下滑。

煤炭生产和销售量增速降低,使得铁路发运量增幅下降,港口转运量同比下降。

为了应对生产经营困难,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一些煤炭企业除“限产”外,亦纷纷选择减薪的办法“过冬”。

据报道,2012年,我国第二大煤炭企业中煤能源全矿区员工4月~5月份降薪20%,矿区还在基层员工中进行裁员;我国最大焦煤生产企业山西焦煤集团下属煤矿亦变相降薪,原先由集团核发的工资变成30%由各煤矿各自承担。

结语

统计作为对销售数据的直接反应,在我公司的销售管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综合统计,可以及时了解到各个时期的销售量完成、途耗、热值等详细情况,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通过对异常数据的统计、分析,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短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或弥补,进而避免造成较大损失。

参考文献:

[1] 王军.企业应加强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的运用.信息系统工程,2009-08-08.

[2]黄念臻.浅议统计技术在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企业.2007.(7)

篇9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

加快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步伐,做好节约能源工作,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按照上级要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工作协调会议,组织研究制定敖汉旗开展节能工作的思路和办法;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积极承担节能日常工作,制定了《敖汉旗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和各阶段的工作计划;同时依据《条例》的相关规定,对各公共机构按单位性质进行了分级管理,科技、教育、卫生等系统各主管部门在节能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了系统内节能工作,并分别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了相应管理机构和配备了专职人员,加强了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保障了节能工作在基层的有序开展。

二、建立制度,明确责任

在2010年里,敖汉旗机关事务局把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上级文件的精神实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层层落实责任作为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在工作中,结合实际,认真组织,系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国家法规文件,重点学习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并认真进行了研究,针对《条例》赋予的各项任务,提出了贯彻落实意见。9月份,制定下发了《敖汉旗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考核评价制度》,要求各单位和部门必须进一步明确责任,围绕节能意识确立、节能技术开发、节能管理措施三条主线,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检查到位,提出从加强管理和服务入手,以降低办公楼运行成本为目标,以节能减排为重点、以节能技改为手段、以强化制度为保障,积极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三、注重信息统计工作

做好能源信息统计工作是做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基础。按上级要求,一年里,我们又将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建筑基本信息和能耗基本信息的调查和普查工作在全旗公共机构进行了重新部署,指定专人负责。为保证调查统计工作的质量,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对20多家旗直单位进行了重点督查,实施具体指导。为进一步全面掌握全旗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一步规范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统计填报工作,8月份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公共机构要重视信息统计工作,摸清底数,掌握消耗实数,及时做好数据上报工作。各单位具体负责调查统计的人员都积极主动与共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保持热线联系,咨询相关工作要求,反馈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年末,以全部完成全旗80个公共机构的基本信息普查和能耗信息统计任务。

四、提高节能意识,狠抓宣传工作

为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在市局和旗节能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我们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活动:4月份,我们在敖汉网站上以“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建设节约型政府”为主题,设立了宣传公共机构节能的专题网页,有关节能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节能工作动态,形成了一个长期稳定的节能宣传窗口;6月份,组织开展了“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下发了《敖汉旗2010年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在政府综合楼和其他公共机构门前,设置了活动宣传板,张贴了标语和宣传画,宣传节能方针政策;6月12日开展了“绿色出行”活动,6月17日开展了’能源紧缺体验日”活动,围绕“绿色办公、低碳生活”的活动主题,及时在《敖汉报》上发表了《开展节能宣传、倡导低碳生活》的宣传周活动报道,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国情,增强节能意识,在全旗上下营造了节约能源的良好氛围。

一年来,随着全旗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有序开展,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有所增强,节能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节能措施逐步到位,较好的控制了能耗不断增长的势头。但是从总体上看,公共机构能耗总量偏大、能源利用率不高的状况还没有完全扭转。能耗调查情况表明,全旗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和差异性,单位间能耗差异较大,个别单位对节能工作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是高能耗设备较多,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不够,致使有些单位的重点用能部位设备工作时间长、能耗量大,许多可循环使用的资源被浪费。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全面推进的一年。敖汉旗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为依据,以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贯彻管理节能与技术节能并举的方针,建立长效节能绩效考核机制,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深入开展,力求实现最低能源消耗。具体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既有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和管理

全面开展既有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着力推进照明系统能效提高工程、制冷与供暖系统节能改造与优化工程,在公共机构既有办公建筑大修维修中,要采用节能环保材料、设备和产品,鼓励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

二、加大公共机构节能产品采购管理

公共机构节能采购是从源头上控制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的重要环节。各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强制采购的规定,加强节能产品、设备的采购管理,认真落实节能产品的政府采购制度,不得采购国家命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导向作用,促进节能产品和技术的推广。

篇10

在当前的企业经营运行中,提到企业管理,首先人们就会想到企业管理的经营方式、运行机制、组织形式等,而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往往就会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企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对企业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现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和完善,是提高企业统计工作的重点要求。企业运行机制是否有效,对企业适应市场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统计依据,从企业而言,对于各项管理就如同摆设,华而不实,管理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找到切入点。因此,强化企业统计工作,无论是对企业的经营,还是对政府的宏观调控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1)统计工作就是指通过收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在统计信息工作上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指数量性。它是通过数字来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是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作出正确的决定。这样看来,统计信息正在逐渐和其他信息结合在一起,都是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的,可利用程度也大大提升。另一方面是指综合性。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性,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了国民经济各种行业、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以及人民生活的每个方面,同时,也涉及了宏观与微观的每个环节和每个领域。利用统计信息的特点,不仅可以对事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而且还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可以总结历史和探测未来。

(2)由统计的特性所决定。如果一个企业的建立,是以完善一套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为基础的,那么,这套制度对于企业而言,就具有一定的作用,它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动态性。①从现状上看,一方面它可以反映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它反映企业的机构、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②再从动态观察,它既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技开发、经营销售、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反映企业的规模和结构。③结构上,它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反映企业的速度,也反映企业的效益与效率。④从规模上看,它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和营销规模等。

(3)长期以来,企业主营业务统计大都是由计划部门所负责的,而生产型企业和流通型企业,统计信息运行方式都是从下至上的单向或纵向运行,则统计数据由班组到车间再到计划部门,最后再经计划部门汇总后呈现给企业领导,并对外报出。而在一些劳务型企业工作当中,不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其非主营业务的统计,如基建技改统计、人员工资统计以及科技开发统计等,都是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并分别向主管领导呈送并对外报出。但这种管理体制的运行方式有三个不利因素:①目前对企业收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难以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分析,这就使信息的利用仅停留在初级阶段。②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和多角度、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各个方面所需要的统计信息,以及收集这些信息的有效方法。③企业各部门之间很难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使信息的可利用范围缩水。在当前的企业体制下,仍有部分企业重视统计工作,支持业务统计部门负责设计本企业统计制度以及综合各种统计信息工作。

2 统计工作的问题

企业经营活动的表现形式就体现在统计工作上,而且也是市场检测企业的主要科学依据,能够有准确、科学的数据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作出准确的判断,也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目前企业的统计工作仍未彻底摆脱传统的统计模式,统计在企业管理中未能充分发挥其基本职能,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1)企业统计不够完善。在当前的企业工作中,统计机构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统计机构管理体系。现如今,有一些企业还没有设专门的统计机构和专职统计人员,特别是中小企业大多仅隶属一个科室,像生产科中设一个综合统计组。这种综合统计,事实上只不过是一种生产记录,对企业各方面如产品质量、技术进步、计量、能源、环保等的统计工作仍无专职统计人员负责。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企业平常对上级下达的专业统计报表不求质量,只是敷衍而已。

(2)统计方式不够健全。当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发展在不断的进步,因此,需要不断充实统计内容和完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统计指标体系,这就需要掌握先进的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进一步发挥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馈、检索、传输作用,为企业科学、客观的经营决策提供适用的统计信息。而在实际中,企业统计工作手段虽然已做到人机结合,但基本上还是以手工为主,使用计算机的水准还只限于利用上级部门下发的现成软件来完成数据汇总、计算和报表生成任务。对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应用能力的严重不足,制约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和进一步发展。

(3)企业统计不够科学化。企业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造成统计数据质量的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发展到包括私营、个体、股份制、外商投资等多种形式并存,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也多样化,许多企业应运而生。在这些新成立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像老企业那样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甚至没有明确设立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国家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填报。

(4)统计人员的素质偏低。根据调查,现有企业统计人员除了极少数大中型企业配置专职人员外,大多数为兼职的企业统计人员,一般都是以会计或其他工作为主,统计工作为辅。这些人员学历较低,素质较差,因此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远不及专职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就会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甚至不向企业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有效内部统计资料,也未进行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等。

3 结 论

总之,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处于重要位置,它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只有把企业的统计工作抓紧抓好,切实解决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11

在当前的企业经营运行中,提到企业管理,首先人们就会想到企业管理的经营方式、运行机制、组织形式等,而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往往就会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企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对企业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现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和完善,是提高企业统计工作的重点要求。企业运行机制是否有效,对企业适应市场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统计依据,从企业而言,对于各项管理就如同摆设,华而不实,管理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找到切入点。因此,强化企业统计工作,无论是对企业的经营,还是对政府的宏观调控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1)统计工作就是指通过收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在统计信息工作上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指数量性。它是通过数字来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是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作出正确的决定。这样看来,统计信息正在逐渐和其他信息结合在一起,都是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的,可利用程度也大大提升。另一方面是指综合性。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性,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了国民经济各种行业、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以及人民生活的每个方面,同时,也涉及了宏观与微观的每个环节和每个领域。利用统计信息的特点,不仅可以对事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而且还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可以总结历史和探测未来。

(2)由统计的特性所决定。如果一个企业的建立,是以完善一套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为基础的,那么,这套制度对于企业而言,就具有一定的作用,它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动态性。①从现状上看,一方面它可以反映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它反映企业的机构、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②再从动态观察,它既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技开发、经营销售、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反映企业的规模和结构。③结构上,它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反映企业的速度,也反映企业的效益与效率。④从规模上看,它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和营销规模等。

(3)长期以来,企业主营业务统计大都是由计划部门所负责的,而生产型企业和流通型企业,统计信息运行方式都是从下至上的单向或纵向运行,则统计数据由班组到车间再到计划部门,最后再经计划部门汇总后呈现给企业领导,并对外报出。而在一些劳务型企业工作当中,不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其非主营业务的统计,如基建技改统计、人员工资统计以及科技开发统计等,都是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并分别向主管领导呈送并对外报出。但这种管理体制的运行方式有三个不利因素:①目前对企业收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难以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分析,这就使信息的利用仅停留在初级阶段。②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和多角度、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各个方面所需要的统计信息,以及收集这些信息的有效方法。③企业各部门之间很难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使信息的可利用范围缩水。在当前的企业体制下,仍有部分企业重视统计工作,支持业务统计部门负责设计本企业统计制度以及综合各种统计信息工作。

2 统计工作的问题

企业经营活动的表现形式就体现在统计工作上,而且也是市场检测企业的主要科学依据,能够有准确、科学的数据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作出准确的判断,也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目前企业的统计工作仍未彻底摆脱传统的统计模式,统计在企业管理中未能充分发挥其基本职能,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1)企业统计不够完善。在当前的企业工作中,统计机构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统计机构管理体系。现如今,有一些企业还没有设专门的统计机构和专职统计人员,特别是中小企业大多仅隶属一个科室,像生产科中设一个综合统计组。这种综合统计,事实上只不过是一种生产记录,对企业各方面如产品质量、技术进步、计量、能源、环保等的统计工作仍无专职统计人员负责。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企业平常对上级下达的专业统计报表不求质量,只是敷衍而已。

(2)统计方式不够健全。当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发展在不断的进步,因此,需要不断充实统计内容和完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统计指标体系,这就需要掌握先进的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进一步发挥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馈、检索、传输作用,为企业科学、客观的经营决策提供适用的统计信息。而在实际中,企业统计工作手段虽然已做到人机结合,但基本上还是以手工为主,使用计算机的水准还只限于利用上级部门下发的现成软件来完成数据汇总、计算和报表生成任务。对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应用能力的严重不足,制约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和进一步发展。

(3)企业统计不够科学化。企业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造成统计数据质量的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发展到包括私营、个体、股份制、外商投资等多种形式并存,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也多样化,许多企业应运而生。在这些新成立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像老企业那样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甚至没有明确设立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国家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填报。

(4)统计人员的素质偏低。根据调查,现有企业统计人员除了极少数大中型企业配置专职人员外,大多数为兼职的企业统计人员,一般都是以会计或其他工作为主,统计工作为辅。这些人员学历较低,素质较差,因此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远不及专职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就会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甚至不向企业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有效内部统计资料,也未进行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等。

3 结 论

总之,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处于重要位置,它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只有把企业的统计工作抓紧抓好,切实解决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