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9 17:38:1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商务英文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我们都知道,商务英语由“商务”和“英语”两部分组成,即具有普通英语的普遍性,又区别于普通英语,因为商务英语融入了大量的商务知识,在无形中给翻译增加了很多的难处。在商业往来越发频繁的今天,社会乃至世界需要大量的翻译人才对他们的交易进行翻译,任何一个经济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翻译的翻译。试想,翻译的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造成经济活动中一方经济利益的严重缺损,重则造成企业毁灭的危害。所以说,翻译职业看似很小,但是其在商业活动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一般意义上来看,商务英语的翻译有如下原则:1.语意完整充实。我们所说的“完整”根据内容方面体现的,它要求翻译者充分地体现出文章意思的完整性,对于原文的把握好精准,对其文化信息要体现出真实、完整的原则,充分体现出其文章的潜在文化。2.术语精准得当。因为商务英语涉及到经济、法律和贸易等众多方面,所以对于专业术语的要求也十分的严格。翻译者要想完整地翻译出内容,就必须要用到对等的专业术语,这样才不会遗漏信息,造成不必要的影响。3.语句简明到位。我们都知道,在商业竞争中,时间就是生命,就是效率,所以说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也要求与“时”俱进,这里的时可以理解为时间。所以说,需要翻译人员具有精准地概括句子的能力,把握好时间,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那么,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措辞简洁明了,语气态度温和,在翻译中突出重点,切记长篇大论,切记过于华丽的辞藻。
(二)商务英语翻译的原则
1.准确原则。“准确原则”是商务英语翻译的首要原则,其对于准确性的把握胜于一切,它要求翻译者做好写作者与获得者之间信息的对等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等值”。然而,准确的含义并不是只是停留在对语法、标点和字词的研究上面,更多的一种内涵的把握。此外,商务英语在翻译过程中,不像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语言,它追求的是一种简洁与真实,翻译者要时刻把握其翻译活动的目的性。所以说,相比文学作品的翻译来看,商务英语的翻译具有更多的“准确性”原则。
2.专业原则。“专业原则”在商务英语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商务英语设计的面较广,它融入了销售学、经济金融学、法学、会计学和管理学等下学科,这就需要翻译者是一个具备这些专业素质的人才,从而在其中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将对等的信息传递给双方。所以,人们都说,翻译人员是商贸交易中的顶梁柱,它的每一个举动都直接影响到交易双方巨大的利益,可以见得“专业性”对于翻译人员的重要性。
3.循例原则。“循例原则”是商务英语中重要的一条法则,商务英语拥有较为久远的历史,因而也形成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则。随着时间的发展,有些译文的翻译方式已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这时,翻译者就应该遵循其中的原则进行翻译,而不是所谓的推出新的翻译方式,这样很容易扰易上方的思绪,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例如,在一些翻译活动中,当翻译者不确定所属词时,就需要翻阅大量的词典,运用其中专业的、约定俗成的词汇,即便在你看来很难理解,也不要随意改动。我们来举一个例子,例如,有的商家将Cracker(饼干)翻译成克力架,这使得很多消费者很难理解,从而不选择对其消费。
二、变通理论相关概述
(一)变通理论的内涵
那么,变通翻译的提出,就是要我们以原文的意思和精神进行准确把握,而不是停留在语言结构方面。这个原则一经提出,就结束了自由翻译与直译之间的斗争,并且遗弃了“文本中心论”的不合理学说。在变通翻译的今天,它对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进行了突破,打破了静态分析翻译的原始格局。变通翻译也叫灵活简化翻译,它区别于自由翻译和活译,具有更加灵活的翻译原则,它要求在语言的结构中体现出更多的原文韵味;然而,自由翻译则不然,它存在着大量自由发挥的性质。变通翻译,顾名思义,是由变通和翻译两部分组成的,是翻译者在具体的、特殊的语言环境下进行的。具体来看:1.在完整翻译中,要灵活地应对异化的问题;2.就变通原则,对于原始资料的否定方面;翻译人员的倾向方面;读者的需求方面;将内容价值实现微观的变通方面;具体的决定方面;战略调节方面;顺应的手段方面;信息的密集程度方面。
(二)变通具体过程
变通属于特殊的翻译方式,它可以将最小的个词译成拥有最大单元的本书(单元一般来说涵盖的内容有词汇与词组以及句子和句群,段落,语篇和章节与书籍),而且相对来说还不会更改原有的意思。就像是:如果是要将原始文字进行再次更改的话,在标题当中就需要将它的结构进行调整,改变原来的书面与记录手段。这和完全翻译这种方式是不一样的,因为在更改的过程当中,变通标题应该与它的内容相关。要是原先的标题相对来说还有用处的话,就可以采取适当调整的方法,来让它更好的贴切内容。要是有特殊的要求的话,我们可以根据几篇文章来拟订一个标题,对于某些我们也能采取对名称进行更改的方式。综上所述,变通其实是一种过程,它以初始的资料为基础,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更改,由此来适应市场的发展,来赢得更多的读者的青睐。
三、变通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具体应用
(一)提取翻译
翻译也能够是对内容进行选择性的翻译。也就是适当的清除某些不必要的单元,从读者的要求出发,改变原来的“完全翻译”的方式,变为“提取翻译”。对于句子来说,那些不必要的字词与短语可以忽略掉;对于句群来说,与这些句子主题不相符的句子也是可以被忽略掉的;对于段落而言,一些涉及到句子以及句子隶属句群的说明过程和原因是可以被忽略掉的;而对于篇节来说,与主题不符的段落可以被忽略;对于章节,则可以采取依需而取的方式,决定对篇节的留舍;若涉及到的是整本书的话,就应该依据成本和版权以及市场经济条件的不同,来决定相关的章节的去留。所以说,这也就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掌握文章,从而来更好的对文章内容进行删改。就我们当前而言,有很多的商业性翻译都是必须采取按需翻译的,这是由于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节约时间,另一方面还能让人更明确的了解文章内容,提高员工的办事效率,而对于大部分的商业信函来说,它们也是规定采取部分翻译的方式的,因为这样可以在节约时间的时候提升工作效率。
(二)描述翻译
对于变通翻译来说,描述翻译在这之中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是由于文化与地域的不同,使得很多语言内容不能翻译出来,有时也只能够通过意会的方式来理解文章内容,因此也就衍生出翻译这个行业,来为语言进行润色,有关于描述翻译,可以使用以下这几点方法来克服翻译的难处。第一,要善于准确把握翻译的中心思想;第二要善于重新组合原始翻译,自由重组的含义是要求对文字灵活运用,而不是简单的打乱顺序;第三,再次润色文章,在尊重原创,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适度的修改。
(三)压缩翻译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生活步调,都是以节省时间为目的,所以我们有时会采取压缩的方式,对某些中篇小说以及杂志进行适度的删减,来让人们在了解文章含义的基础上,耗费尽可能少的时间。这样的翻译方式就得要求翻译人员对文章的主旨有很深刻的把握。需要在准确把握原有材料信息的基础上,有效压缩和概括总结出材料的核心信息,压缩翻译出文章核心内容。需要具体根据翻译的情景,有效的采取压缩概括的翻译变通方法来对商务英语进行有效的翻译。
编辑翻译同时也具有另一个功能,就是能够让人们在很大的文章篇幅当中迅速的找到自己的寻找到自己想要找的内容。就像是,如果我们有查阅资料的需求的话,庞大的知识库,我们也许会有不知所措的感觉,然而若是翻译者提前在翻译时对文章有标注主旨的话,就能够让我们很方便的查阅到我们所需要的方面,这样一来既减少了时间的浪费又有方便迅速的优点。
(五)转化翻译
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必须要看重的就是“忠实”,只有达到了这样的要求,才能保证很通畅的进行翻译。没有必要死板,只去关注语法以及句子结构,还需要关注前后的信息含义是否相同。尤其是在商贸活动中,它们所需要的是等价的信息,也就是需要我们采取转化翻译的方式。只有在原有翻译材料的基础上,有效的等价转换出,资料所要表达的内容,才能够忠于材料,还原原始材料的准确信息。
(六)评论翻译
评论翻译,这种翻译方式就是在翻译者已经翻译之后的文章上,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润色,来保证读者可以充分的理解这其中的含义,维持自身正常的阅读速度。一般来说,评论翻译所使用的范围是社会科学与文学领域。而有关于评论翻译,主要有4种模式,分别是翻译与意见以及引用评论翻译与自我评论翻译。
(七)阐述翻译
阐述翻译是针对于混合对字词短语阐释方面的,有时候对于出现的括号和尾注以及脚注的方式等,可以让读者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但是必须要说明的是,阐述翻译与阐释混合所表达的不是译者的想法,而是原创者的某些隐含意思。关于字词短语,它的阐释有生词和补充文学以及文学引用这几个方面。而段落的阐述是为其补充应有的背景差距和推理以及归纳知识等,以此来让读者的思维保持通畅的水平。有关于文章亦或是书籍整体的阐述一般来说会出现在书的结尾,这样就能够让读者对本书有更深刻的理解。
(八)重写翻译
重写翻译它是关注注释和阐述以及拓展方面的相关翻译。它不含有创造方法,却包括发表评论和介绍以及阐述翻译几个方面。和上述的阐述翻译相比较,我们发现重写翻译是对内容和数据以及证明等方面进行拓展。但是,怎样把握翻译的程度是会影响到翻译效果的。所以说,重写的信息要为翻译服务,从而两者共同服务于主题,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翻译工作将陷入瘫痪。
(九)参考翻译
参考翻译的方式时以新的书面材料为依据进行翻译。一般来说所参考的都不是母语。也有的是混合参考,而也有一类是注重新的资料线索的。通常情况下来说,参考材料有自身的背景,不会取代文章的主体内容。有关于这方面的比例要小于书面的百分之十,并且还得明确道明来源。对参考文献进行引用时,所用的材料要典型和统一,并且还要简洁。
“商务”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的词典意义至少有20多种。那么,在商务英语中的“商务”到底指的是什么?它的界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都具有重大意义。有学者认为“商务”这个概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申报报告中写道,狭义的商务指做生意,广义的商务是指包括贸易、金融、投资、旅游、外事等在内的业务和公务活动。但这种定义太过宽泛,并没有对商务英语中的“商务”进行准确定义。在英语中,“business”这个词在商务用语和普通用语中含义不同。《剑桥商务英语词典》网络版的解释是“买卖商品或服务的活动,或以从事此类活动的组织、公司或个人以求赚钱的工作”。在这种语境下,“business”的特点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这也是“business”最初始的内涵意义,即我们汉语中“商务”的意义范畴,可以称其为狭义上的“business“。例如:?Ourfirmdoesalotofbusinesswithoverseascustomers.(business:theactivityofbuyingandsellinggoodsandservices)?Sheownsseveralbusinessesinthecity.(business:狂companyororganizationthatbuysandsellsgoodsorservices)?He''''sinthefrozenfoodbusiness.(business:workthatyoudotoearnmoney)在《剑桥英语高级词典》?这部普通英语词典(网络版)中,"business"除了表示以上含义外,还能表示个人所做的事情或只涉及个人的事项,或是个人参与其中并给出意见的情况或活动。这种用法中的“business”的特点是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不能把它翻译成“商务”,只能译成“事务”。例如:?Whatshedoeswithherlifeisherbusiness.(business:thethingsthatyoudoorthematterswhichrelateonlytoyou)?Imakeitmybusiness(=Ifeelitismyparticularduty)tocheckthemonthlyaccounts.?Arrangingatripabroadisatime-consumingbusiness.(business:asituationoractivity,oftenonethatyouaregivingyouropinionabout)由此可见,商务英语中的“商务”应该指狭义上的“business”,即与盈利相关的商务贸易活动、组织或工作。而“以盈利为目的”是“商务”的重要特征,因为正是这一特征,最终从性质上确定了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差异。这一意义的确定,对商务英语的学科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1.2“英语”的定义
商务英语专业中的“英语”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英语专业)的“英语”并非同一个概念。在现行的英语教学中,英语专业是以文学英语为文本进行的普通英语教学。而商务英语中的“英语”是国际商务活动中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由于所传递的知识信息具有国际商务活动的特性,所以与普通英语相比,商务英语中的“英语”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语言特征,如正式、准确、精练、专业性强等。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研究应该是以合同、信函、演讲、报告、货币支付、保险等商务内容为文本,教学研究重点是商务交际中所使用的英语语言特点,包括词、句、篇章、语体、语用、修辞、写作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所存在的差异(张武保、严新生,2008:102)。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看来,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文本与英语专业的并没有太大区别,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和改进。
1.3“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的定义
“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一词的定义在目前也存在很多争议,主要分歧在于作为专业的定义与作为课程名称的定义的混淆。我国学者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对商务英语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例如:张佐成(2008:28)认为:国际商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其活动参与人采用/化用商务惯例和程序,选择使用英语的词汇语法资源以及视觉、听觉符号资源,通过书面、口头或/及多种模态,以实现其交际目的。商务英语就是以这个策略际系统为内容的教学活动。翁凤翔(2009:7)认为:商务英语是人们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以及国际商务学科所1涉及的英语。简单来说,商务英语就是普通英语+国际商务行业英语。从学科角度看,商务英语是研究商务英语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以及英语在国际商务环境中所使用的规律的科学。陈准民、王立非(2009:5)认为:商务英语指在经济钱化的环境下,围绕贸易、投资开展的各类经济、公务和社会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具体包括贸易、管理、金融、营销、旅游、新闻、法律等。总结以上观点,“商务英语”一词主要指的是两种概念:(1)指人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语言概念;(2)指商务英语的专业概念。当“商务英语”指人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语言时,它实际上是一种交际工具,是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传递知识信息的语言载体。根据之前提到的“商务”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商务英语”定义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个人在买卖商品或服务的国际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语言”。当“商务英语”指商务英语专业的时候,它指的是以涉及贸易、管理、营销、金融、法律、外事、旅游等方面的国际商务活动为内容的英语专业教学。商务英语作为满足特殊商务目的的学科在语言层面上有自己的术语和形式,在需求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教学大纲上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尤亚敏、张武保,2011:160)。至于我国的“商务英语"是否应该叫做“国际商务英语”,正如翁凤翔(2009:98)所说,我国的“商务英语”其实已经等同于“国际商务英语”了。对中国人来说,英语本身就是一门外语,我们通常所提及的商务英语就是指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英语,而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就必然会涉及国际支付、国际金融等涉外领域,因此商务英语自然就具有国际性。换言之,在我国,“商务英语”就是指“国际商务英语”’而“商务”就是指“国际商务”,“国际”二字只是被省略了。
2.商务英语专业中旳概念
目前我国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英文表达方式主要有“BusinessEnglish”和“EnglishforInterna-tionalBusiness”两种。虽然中文同为“商务英语”,但这两者的关注点是否相同?另外,我国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应该是什么?下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2.1“BusinessEnglish”与"EnglishforInternationalBusiness”的异同
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起源于应用语言学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简称ESP),它具有应用于特定职业领域的特殊目的性以及内容专门化的特点,而ESP的教学理论就是要针对学习者特定的目的和特定的需要进行英语教学。在ESP理论下,商务英语还可以分为普通商务英语(EnglishforGeneralBusinessPurposes,简称EGBP)和专业商务英语(Eng-lishforSpecificBusinessPurposes,简称ESBP)。EGBP是以各种不同的商务背景为综合教材内容的商务语言培训,而ESBP则对商务专门知识的要求较高,是指特定行业的专业语言培训(张武保、王维,2011:306)。前者的培训对象是粗放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中各个学科领域的商务英语有所了解,掌握基本的商务英语知识。而后者的培养对象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学生以学习普通商务英语为基础,同时学习较为系统的国际商务基础知识以及某一国际商务学科的专业知识。目前’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外的语言培训模式,其特点是短期性、针对性、课程性、商业性等,属典型的ESP理念研究范畴。中国早期的商务英语教学取名为“Eng-lishforInternationalBusiness",就是受了ESP理念的影响。这一类的教学模式能够针对不同职业领域进行英语培训,也更利于培训机构针对市场需求做推广,属于专业商务英语。而另一类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就是我国大学里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具有全日性、复合性(语言与专业并重)、专业性、服务性等特点,属于普通商务英语。商务英语专业的英文名称虽然为“Busi-nessEnglish",但实质上只是“English",其课程设置与英语专业的没有太大区别,有些甚至连教材都是一样的,这就导致了概念的混淆。因此我们建议,商务英语专业应该从教材、课程设置、师资等方面着手,彻底从“English"转变为“BusinessEnglish"。为了更好地区分普通商务英语和专业商务英语,我们提议可以把普通商务英语称为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如我国的商务英语专业就属于这个范畴;而把专业商务英语称为EFX(Englishfor...),如“EnglishforMarketing"、“EnglishforManagement"等,以便于研究和区分。
2.2商务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的比较研究
2011年底,教育部把商务英语专业正式列入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中,商务英语成为了与英语专业平行的一门专业。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下称“《要求(试行)》”),商务英语专业中英语语言能力课程、商务知识课程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的比重是6:3:1。然而,通过对比商务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①可以发现(详见附录一),商务英语专业有55学分的英语课程与英语专业的相同或相似,有34学分的商务课程与管理专业的相同或相似,它们分别占了商务英语专业总125学分的44%和27.2%,合计超过70%。所以说,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实际上是把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和管理专业的商务课程进行了拼凑的结果。虽然这是商务英语学科建设初期的必然现象,能够帮助一个新兴专业快速成型,但如果商务英语专业一直保持这种借鉴已有专业课程设置的过渡时期产物,而没有自己的独创性,长此以往必然会失去生命力。一旦英语专业加大商务课程的比重,或管理专业加大英语课程的比重,那商务英语专业的存在性就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此外,?要求(试行)》中英语语言能力的课程约占了总比重的60%’在商务英语专业中处于核心地位。然而我们应探讨这样一个问题,英语作为一种技能,是一种载体,在商务英语专业中大家都将其称之为工具。如果把工具与专业内容的比重倒置,这样合理吗?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从英语专业中获得一些启示。根据2000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下称“《大纲》”),此前的问卷调査早已证明,参加调査的国有企业、外经贸公司和教育部门等对于单一外语类毕业生的需求量已降至零。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对英语专业的大纲进行了修订。2000年的《大纲》把英语专业的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其中专业技能课程占总学时的65%,专业知识课程占总学时的15%,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占总学时的20%。虽然相关专业知识(指与英语专业有关联的其他专业知识)的比例得到了增加,但从2010年开始,英语专业连续3年都被教育部列为中国大学十大“红牌”专业?,成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月收人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专业。英语专业这个曾经的热门专业如今却变成了“红牌”专业,它是否需要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核心应该是什么?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比例是否偏重?如果把语言这种工具当做是本科专业的核心,是否欠妥?毕竟只有在大专或中专这些培养层次才是以工具或技能为培养核心的。相比之下,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与英语专业如出一辙,除比例上有少许差异外’内容上几乎趋于一致,这样又是否恰当?从英语专业的《大纲》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的英语与文学或语言学相结合的专业人才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但却大量需要英语与其他学科,如管理、法律、科技等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英语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顺应时代新需求应运而生的商务英语专业,其专业核心内容应该是“商务”,即以英语为载体的商务学科知识。这一问题我们将在下文3.3中评述。
2.3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
根据《要求(试行)》,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化视野、合理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管理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能在国际环境中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陈准民、王立非,2009:5)。而英语专业《大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那么,商务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到底有何差异呢?如果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也能满足《要求(试行)》所提到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部又何必另设商务英语专业呢?此外,“英语人才”指的是什么人才?是否只要能够用英语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就算是英语人才了?如果是的话,以此类推,只要能用汉语从事某种活动的人也算是汉语人才了。这显然不合乎逻辑。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应该是国际化的商务人才,而非英语人才。英语只是国际化人才必备的技能,而非他们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知识范畴。英语不应该、也不能够成为高校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综上所述,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以英语为载体,以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主干课程为主修内容,培养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直接有效地进行各种国际商务活动的国际化人才。目前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较权威定义是:“在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国际理念、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意识;在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注重多元化的吸收,并具备良好的文化“免疫力”,注重综合素质、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掌握一种或多种外语,并善于进行国际间的文化合作、沟通及信息处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但这个培养目标很宽泛,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关注点应该更为集中,即培养国际化的商务人才。那么,何谓国际化的商务人才?为了结合我国市场的实际需求,我们进行了一个《国际化商务人才知识技能调査》(下称"《调査》”),收集了来自不同行业的108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见附录二)。调査结果发现’受访企业普遍认为管理知识、跨文化商务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国际贸易知识、经济学知识、中国商务模式知识以及国际金融知识是国际化商务人才必备的重要专业知识,而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执行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商务英语听说能力等,则是国际化商务人才应该具备的技能。总的来说,我国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在国际化商务背景下,掌握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国际贸易知识、跨文化商务知识、中国商务模式知识等商务专业知识,具备跨文化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技能,了解中国国情,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直接有效地从事以国际商务服务、国际商务运作、国际商务管理为主的国际商务活动的国际化商务人才。
2.4关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讨论
在讨论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之前,有两个定义必须理清,那就是“curriculum"和“sylla-bus"。“curriculum"可以翻译为“全部课程、必须课程”,它是对一个学科或专业的总体课程规划,包括学科或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选修课等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和学习活动等;而“syl?labus"则可理解为“教学大纲、课程大纲”,是某一门课的教学计划,重点是在一门课的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上,同时还规定了课程的进程安排。可以说,“syllabus”与“curriculum"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是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可混淆。根据《要求(试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主要由语言能力课程、商务知识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4个模块构成,各课程群开课时数的大体比例为:语言能力:50%~60%,商务知识:20%~30%,跨文化交际能力:5%~10%,人文素养:5%~10%。虽然“试行”中的课程设置体现了跨学科的特性,但从英语语言、商务知识以及跨文化知识的课程约为6:3:1的比例中可以看出,英语语言这个“工具”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商务专业知识的比重偏少。在上文我们巳经提过,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实际上是把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和管理专业的商务课程进行了拼凑的过渡时期产物。为了突出商务英语专业所应有的独特教学模式,其课程设置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目标集中原则: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顺应国际化、全球化和改革开放趋势;(2)商务名著原则: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国际流行的商务教材与专著;‘(3)中外兼顾原则:教学应兼顾中外商务理念、商务实践和教学模式;(4)专业突出原则:教学应突出本专业特色和独创性;(5)动态变化原则:中国以往的国际化教育以“引进来”为主,现在应兼顾“走出去”。根据以上原则,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可以调整为三大主要模块’即商务英语知识课程、商务知识课程和商务文化课程。其中,商务英语知识课程包括综合商务英语、商务写作、英语语言学等课程。笔者认为,此模块的教学应定位为基于商务内容的语言教学,将目标内容域的商务知识与英语语言技能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因此,将商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渗透到基础阶段的语言学习当中是极为必要的。具体做法可以是在英语教材中加入经典商务内容为教学文本,如MichaelPorter^AdamSmith等的名家名著,通过对商务知识与语百技能的合并交融,使学生在商务内容学习中“习得”语言,在商务语境下实际使用和操练语言。语言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学习商务知识,而商务知识的学习过程又会帮助他们提高语言水平,两者相辅相成。第二个模块商务知识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应该是我国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国际化商务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根据调查所反映出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专业知识的需求,本模块的专业知识应该包括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国际贸易知识、法律知识、经济学知识等;而且,本模块课程应该采用灵活的双语教学模式。例如,采用全英课本、双语授课的教学模式,以求帮助学生把中英双语的商务知识融会贯通,遇到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时,老师也可以用中文解释,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学生一知半解,或只懂英文不识中文的尴她局面。最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中国在当今国际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现在的中国除了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因此,第三个模块商务文化课程除了有跨文化商务、西方文化、企业伦理等课程,还应该加人中国元素,如中国文化、中国商务模式等,以达到中西结合,突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特点。另外,“6:3:1”这种固定的课程比例设置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持续性发展其实是不利的,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阶段侧重、动态调整专业课程的比重,从输人和输出两个阶段入手培养学生,将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开发(张武保,2011:9)。如图1所示,在大学一、二年级的语言能力培养阶段,商务英语知识课程、商务知识课程和商务文化的比重为6:3:1,对学生进行大量密集的英语教学和训练,使学生突破英语的听、说、读、写关;同时,在这一段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大量的商务背景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一定的商务专业词汇和文化背景知识,从而为第二阶段的专业教学奠定基础。此为“输人”阶段。而在大学三、四年级的商务专业学习阶段,课裎比重则调整为“3:6:1”,并采用灵活的双语教学方式。此外,学生还需要参加各类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在实战中检验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此为“输出”阶段。商务英语专业动态教学模式体现了“双重复合”的特征和“知技并举、阶段侧重、先知后行、转识为智”的专业发展理念,也体现了“先英后专、由浅人深、先利其器、后善其事”的实施战略。这样的课程设置模式能够突出商务英语专业的独特性,也是我国商务英语专业的成功保障之一。
2.比较教学法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词汇、术语、句子、文体等进行语义的比对,从而领悟更深刻的学习规律。以外贸函电中的词汇为例。首先要告知学生,同一单词在基础英语和外贸函电中常用的含义不同。“Enquiry”一词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常用词义为:询问,调查,查询,问讯处。而在函电中,该词义为“询价、询盘”。例如:贵方询价将立即得到处理。Yourenquirywillbedealwithimmediately.再如“Order”一词,常用词义为:次序,规则,命令;函电中意为“定货(单)”。“水平level”在商业英语中引申为价格,如Wecannotclosebusinessatyourlevel.我们不能按你方价格达成交易。“atone’slevel”为“按某人的价格”之意。再者,商务英语行文用语精确、严谨,在用词方面力争精确无误。通用英语中的词汇know,tax,buy,explain对应在外贸函电中则用learn,tariff,purchase,indicate。例如:请报实盘并说明最早交货期。Pleasemakeusafirmoffer,indicatingtheearliestdeliverydate.句中的“说明”一词我们不翻译为“explain”,而是选择更加正式和书面化的“indicate”。有比较才有鉴别和体会。通过对比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具有鲜明的语言特征的商务英语词汇,将生词与已知词汇相关联,实现对生词的记忆和掌握;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基本商务知识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当今的就业市场需要多元化的外语人才,对于英语相关专业而言,社会上普遍需求的是英语与其他专业紧密结合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在此应运而生,培养能用英语进行诸如商务、旅游、物流、外贸、文秘、会展等商贸活动的复合型人才。在两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决定沟通质量的是代表中国形象的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和自身的英语水平。
2、谙熟中国文化可以助力学生的英语学习
在英语业已成为世界语的今天,商务英语专业作为英语专业的一个分支,长期以来英语学习过程中都强调英语语言知识的输入,强调英语与商务的结合,注重发音标准、表达流利、语法运用得体等,其重视程度甚至远远胜于对中国文化涵养的关注。而语言内在的思想性被忽略甚至被淹没,因此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很难发挥出来。换言之,倘若学生凭借自己较高的中国文化涵养来进行英语学习,听说读写的学习障碍将会大大降低,英汉双语的相互切换也会迎刃而解。
3、熟悉中国文化有利于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
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不仅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更应该是把优秀的母语文化即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承载着几千年文明的中国,其优秀精华的文化应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与英语这门语言站在文化对等的位置上对话。在对外汉语教学日益盛行的今天,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尽己之力通晓中国文化及其英文讲解方法思路,在商务活动中使世界通过我们更加了解中国璀璨文化。
二、商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对于中国文化的缺失
2000年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在《“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育的缺陷》中提到“许多中国青年学者虽然具有相当程度的英语水平,但是在与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有些博士生有较高的基础英语水平,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便会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中出现“失语”现象,是因为在英语教学中获得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知识的不足。例如,介绍鲁迅先生故居的一段话中很多学生把“故居”一词翻译成“oldhouse”,几乎没有学生知道地道的说法是“formerresidence”。同时,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注重实用性,讲求英语语言知识与商务知识的结合。作为只有36学时的选修课,课时有限,任务紧张,很多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没有真正重视中国文化的学习与提高。
2、日常教学频频出现中国文化缺失
过度重视英语及英语文化而忽视中国文化导致英语文化的内化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越来越深入,许多学生成为英语通、西方文化通,俚语通,而中国传统文化成为许多学生的认知荒漠:课堂上问及学生“杞人忧天”、“门泊东吴万里船”等词句无法用英语解释出来。今天的四六级考试中增加了段落翻译项目,而且频频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不要说“四合院”“、茶马古道”“、敦煌石窟”、就是“少林功夫”、“吉祥文化”、“筷子”等很多中国文化常见语的译法学生都闻所未闻、瞠目结舌。比如,在介绍孔子的一段话的翻译中,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孔子(Confucius)、儒学(theRuSchool)、孔圣人(MasterKung)。学生英语水平虽然大幅提高,母语文化却丢之脑后,这不得不说是失衡的英语教育造就的悲哀。
3、学生测评体系对中国文化的忽视
目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对学生的测验评价体系依然比较传统地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听力考试材料来源基本上是BEC、BBC、VOA、CNN,文化背景都是清一色的西方英语国家日常生活与商务活动,很少涉及中国文化;口语考试依然一如既往地关注发音标准、表达流利、地道清晰、商务术语准确等因素;阅读、写作、翻译考试也多是传统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计算题等,中国文化元素依然难得一见。
三、商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教学强化对策
全世界早已掀起了“汉语热”:孔子学院的设立、汉语等级考试的兴起、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的稀缺都足以为证。商务英语专业作为以英语语言为桥梁、深化英语与商务专业知识相衔接的专业,学生内在的中国文化素养亟待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课程设置对于中国文化可以有所倾斜
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大一全校开设的大学语文之外,可以考虑自己开设现代汉语及汉语语言学等课程。毕竟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学的过程中一定会不自觉地发问:为什么多年的学习生涯中学校从未开设过汉语语言学呢?很多学生会盲目认为英语语言学在重要性上一定胜过汉语语言学,因此造成了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顾此而失彼。条件允许的话,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还可以鼓励专业教师开设与中国相关的公共选修课:英文讲解的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中国历史、中国文化通史、古代诗词及名著赏析、对外汉语教学等课程,应体现哲学、历史、宗教、社会、教育、文化、艺术等中国文化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和母语人文涵养,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中国文化学习氛围。通过这些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更加熟悉中国文化。
2、日常教学将中国文化贯穿始终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自觉提高自身中国文化修养,深入学习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日常教学中成功实现中国文化的汉英切换,注重中西文化对比、中国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对外汉语宣传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时,可以启发学生用英语讨论中国文化的象征,学生热烈讨论中会涉及长城、孔子、筷子、菜系、丝绸之路、天安门广场、故宫等许多中华文化象征,启发学生尽可能详尽地用英语表述中国元素。同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熟悉中国特有文化的英文译法,多多积累中国文化各种英文介绍,例如,可以参考作品中涉及大量中国文化元素的林语堂、钱钟书和赛珍珠的作品及英文版的《中国文化》等书籍。
3、完善学生测评体系,强调中国文化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测评不仅应该单独设置中国文化课程的考核,还应在综合英语、精读等课程的测试中体现中国元素,加入相关检测试题,学生在备考过程中系统复习,不断强化,中国文化素养必然会得到提高。在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考试中尽可能选取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资料。在学生的各类测试中增加中西文化比较,根据主题与作者观点,适当进行广泛的跨文化对比分析,使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特点有清楚的认识,能够深刻地意识到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通过系统教学、讲解、反复训练、复习、检测等环节实现学生熟练用英文较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相关内容。
2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从培养符合社会和岗位需求的人才出发。高职教学有别于本科的教学,高职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高职办学的特色。一切学科都需要跟岗位需求相结合,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开设了商务实训课程,努力使学生拥有实际操作技能,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因此,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课程设计也是从这一目的出发,包括语言和商务知识的传授,同时进行商务环境模拟。这是商务英语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只有语言能力过关,商务知识专业的学生才能从事对外贸易活动。但是这两点虽然具备了从事商务活动的基本条件,但却不能保证能够顺利开展商务活动,这是因为各种交际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以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不触碰对方的禁忌是根本保证,这就需要了解贸易国的文化和习俗。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普遍对文化的重视性不强。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没有这方面学习的需求,高职的学生普遍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对英语的学习还是停留在过四、六级的需求上。虽然教师在课堂上有时也会给学生渗透一些文化知识,但却会有学生因此而反映教师教学不专注课本,课外知识导入过多。二是整个学生培养方案中没有英美文化这样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按照大纲教学就不会进行过多的文化知识的导入,了解文化差异是顺利进行交际的必要条件,只有交流顺利才能进行进一步的贸易谈判、商务往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定要从教师和人才培养方案这个根本来明确文化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商务文化的培养。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这类课程设置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商务宴请是贸易往来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活动,有利于促进商务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适得其反。简单的一次宴请会涉及许多文化方面的内容。如座位安排礼仪、餐具的使用礼仪、上菜的顺序、搭配酒类的习惯、餐桌上取食的礼仪、餐桌上交谈的礼仪、用餐后或用餐中离席的礼仪,以及劝酒布菜的中西方区别,等等。此外如果宴请的对象是西方人,那么就要注意宴会时间的选择,一定要在工作时间中进行,因为西方传统注重家庭和个人私有时间,占用他的休息时间,即使是商务宴请这样的活动也会给对方造成不快,同时也要注意按时参加宴会不要迟到。而在中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商务活动从业人员加班和应酬是工作常态,人们喜欢在酒桌上解决问题,开发客户,维护与客户的关系。因此了解这些差异,尽量避免给对方带来不快,是商务活动能够顺利展开的必要条件。
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了解了文化对于国际贸易顺利开展的重要性和原因之后就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渗透和导入,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学习的兴趣。那怎么来实现这个目的呢?下面针对目前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来给出一些解决方法。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教学思想和教学目的。要从根本出发,虽然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思想行为和教学倾向性会对学生的学习重心产生影响,因此想要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重视文化的渗透和导入。其教学活动是根据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进行实用型商务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确这一点,只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商务文化的重要性,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才会渗透商务文化,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目前有的教师本身就不重视文化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因此要督促教师从自身做起,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这样才能将文化知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文化的作用有所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运用多种手段,采取周刊选读、分组讨论、网络查询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通过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对其他国家的礼仪、文化、习俗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有声资料,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到文化知识,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交际能力。
通过社会调查、小组讨论、案例教学、分角色扮演,进行互动式的教学。教师还需要掌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技能,在进行课堂练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量多地给学生交流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实现语言知识、商务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有机融合,培养既具有语言能力又具有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最后,要重视日常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因为英语、商务和文化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相互联系,因此培养企业需求的实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就不能忽略对学生能力和文化的培养。所以我们需要培养既有扎实的语言能力,又有专业的商务词汇和表达,以及跨文化的知识多能型人才。我们对前两项都非常重视,也一直是教学的重点,而文化意识的培养就经常被忽略,而这对于学生今后的交际和可持续性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无法要求老师在短短的三年学制中能教授学生所有的文化差异,这是根本做不到的,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意识到文化差异在交际中会引起的误会和失误,引导他们意识到文化对于交际的重要性,从而掌握学习方法和方向,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据研究大概有70%左右的信息是通过非言语交际方式来传递的。因为非语言交际传递的信息不直接,只有相同文化基础的人才能意识到,因此它所传递的信息甚至比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更有影响力,一个简单的手势或动作,如果触碰了对方的文化禁忌,就会引起误会,进而会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更不要说进行商务谈判与合作了。所以要重视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也就是不同文化下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在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各民族有不同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在日常教学中,高职学制只有三年,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跨文化信息的导入,但是可以让学生课后多花点时间去查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每节课拿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语言的运用能力,也掌握了文化知识,如此在达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般而言,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可分为普通的英语和有专门用途的英语两大类,商务英语就属于有专门用途的英语这一类。它以普通英语为其发展的基础,融合系统全面的商务知识,实现其商务知识与英语知识的系统结合。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全面、系统而综合的商务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系统统筹商务知识的能力,还要教授学生相应的商务英语知识,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双向发展,进而更好地适应商贸工作的实践。
2.教学整体兼容并蓄
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的翻译教学不仅有直接而明确的教学目标、系统而综合的教学内容,还有兼容并蓄的教学整体。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整体的兼容并蓄性主要体现在其教学对象方面。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商务知识与英语知识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所以在其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商务知识的学习、英语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更好地培养综合素质人才,进而促进学生胜任其工作。
(二)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原则
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不仅有其自身的特点,还有其自身的教学原则,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以英语为基本、坚持真实性、培养语言技能四个方面。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现在社会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要逐步贯彻这一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践行能力,双向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其全面发展。
2.坚持以英语为基本
商务英语是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基础,在其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英语为基本的教学原则。这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商务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学生英语词汇、英语语音、英语语法和英语语篇修辞知识的学习。
3.贯穿真实性
要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实际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针对国际经济贸易的管理和营销创设真实的教育教学背景,根据实际的商务交际需求,选择合式的商务交际内容,以便完成实际的商务交际任务,切实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水平和运用商务英语知识的能力。
4.培养语言技能
在进行商贸活动的过程中,商务英语语言技能的重要性占据突出地位,它不仅包括传统的读写能力,还包括听说能力。所以,在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加强对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
二、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薄弱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是一个综合考量学生知识储备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学生在高职院校中的学习情况,还包括对学生以往知识储备的综合考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开支占家庭开支的比重越来越大,很多家长希望孩子从小就可以掌握各种特长,全面发展,这就导致学生从小就缺乏对各类文学书籍的涉猎,进而导致其文化底蕴不深厚,知识面窄,不利于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学习。此外,进入高等职业院校以后,部分学生因生活突然松懈和网络游戏的巨大冲击,沉迷于网络电子游戏,荒废了学业,进而加剧了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学生基础薄弱的窘状。
(二)培养目标有待明确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知识型人才与能力型人才的双向合一,但是,在现如今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两种错误倾向。首先,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过分侧重于学生知识的培养,把学生的培养朝着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模式发展,过分强调学生综合知识的发展,却忽略学生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结合。其次,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过分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忽略学生综合知识的培养。
(三)教材编写很不完善
首先,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材的编写缺乏系统性和指导性,不按“词、句、段、篇”的编写系统进行,逻辑性极差,也不标注翻译技巧,缺乏一定的指导性;其次,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教材所提倡的理论严重偏离实际发展的需要,形式保持陈旧,语言老化,连练习也依旧枯燥乏味,只提技巧不重理论的投机取巧方式日渐普遍;最后,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教材重译文轻过程,这就使学生难以学以致用。
(四)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依旧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极低,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鉴于此,在以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要鼓励小班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双向技能。
(五)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其师资力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师必须储备一定的商务知识才能从事教学,但是目前从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商务知识储备存在欠缺。其次,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师教学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它不仅包括PPT等教学手段的应用方面,还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掌控能力等方面。最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师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才能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找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双向发展。
三、解决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问题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基础
为培养学生商务英语的学习基础,我们就要加强对学生基础教育的指导,鼓励学生涉猎不同的书籍,培养其文化底蕴,开拓思维。此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
(二)明确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商务英语知识与商务英语能力双向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坚持“就业为指导、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将基础英语的学习与专业英语的学习相结合,辅之以商务实践,贯穿“三实”原则,明确培养目标。
(三)完善教材编写
要对商务英语的教材进行革新,创新其形式、语言及练习,增强其实用性。其次,我们还要加强其理论与实际的研究,使教材编写的理论与实际相符合,注重翻译技巧与翻译过程的讲解,传授翻译方法,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翻译的技能,学以致用。
(四)改进教学方法
要改善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学方法,就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小班教学与互动教学的发展,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第一,加强模块教学的发展,综合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第二,加强双语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发展,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综合考评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改革传统“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二、商务英语会话中的语用范畴
语用范畴在商务沟通领域必不可少,如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格莱斯的合作原则等。这些理论在商务英语会话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沟通的成败与否。言语行为理论始于西方,并由约翰·兰肖·奥斯汀提出,该理论使得语用学研究进入新领域。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讲述语言单位及其意动功能;其次,谈及了语言单位的主客体视角所导致的行为。例如,当中国商人和中亚国家进行贸易谈判时,中国客户表情如果表现得僵硬或者发出有言外之意的言辞,中亚商家将无法理解,因为在中亚国家里,面部表情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占据着听话人的主要判断,而这一判断如果失败将直接导致言外之意的无法表达,在这一会话过程中就会出现双方难以理解的问题。
广州外语外贸大学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开设3个学期的商务英语写作课,教学内容从基础写作逐渐过渡到商务应用文写作。在第5、6学期开设的高级英语课程也以写作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没有单独开设外贸函电或商务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在基础阶段开设英语语法与写作课,在高年级开设进出口函电课和高级商务英文写作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开课情况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相似,是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了一个学期的基础英语写作,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在二年级开设了两个学期的商务英语写作课,不同的是没有单独开设函电或商务应用文写作的课程,高年级的写作训练融入其他课程之中。
由于近年来高中毕业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已基本具备基础英文写作水平,所以,生源质量较好的学校没有单独开设基础写作类的课程,例如广州外语外贸大学。虽然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有所提高,但水平还是参差不齐,特别是很多普通本科院校认为学生有必要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系统地夯实一下语言基础,再接受与专业相关的其他课程的学习,如进出口函电或商务应用文写作。
由此可见,各类院校尚未对商务英语写作类课程的设置达成共识,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尚有待明确。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在二年级两个学期开设了基础英语写作课,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了进出口函电课,四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了英语商务应用文写作课。由于这些课程的开设时间和内容满足不了目前《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中对于写作能力分级要求规定的内容,所以,笔者提出了构建商务英语专业写作类课程群的方案。
二、构建普通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写作类课程群的具体方案
(一)方案设计依据
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1],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1-2年级)和高年级阶段(3-4年级)。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着重打好英语基础,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策略意识和良好的学风,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在继续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重点提高商务专业知识,有选择地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商法等商务专业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两个教学阶段中课程设置应有所侧重,保持四年教学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自始至终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分析以上课程设置的要求可以看出,一、二年级基础阶段的课程应以夯实英语基本功为主,帮助学生掌握语言习得策略,形成良好学风。三、四年级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所以,根据以上要求,写作类课程可以贯穿两个阶段,即基础和高级阶段。因为两个阶段都强调了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写作作为主要的交际手段之一,有必要贯穿四学年的教学,可以根据两个阶段的侧重点适当安排课程。
参考开设本专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结合笔者教学经验,认为可以在基础阶段开设三个学期写作类课程,即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基础英语写作课,每周2学时,二年级开设两个学期的商务英语写作课,每周2学时。高年级以学习商务专业知识为主,可以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一个学期的高级商务英语写作课,每周2学时,该课程可以使学生在理解专业知识同时巩固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四年级第一学期开设10周的论文写作指导课,每周2学时,为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做准备。这一方案把原来的进出口函电课和商务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内容整合到二年级的商务英语写作和三年级的高级商务英语写作两门课程中。这样设计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也做到了自始至终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避免出现英语和专业知识学习两层皮的现象。
(二)课程群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确立了各门课程的关系及时间安排,整合了相关课程之后,就应对教学中相关知识和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原有的课程设置中其内容常常有重复或不合理的现象。因此,如何按照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对课程群内的相关课程内容进行再设计,包括教材的重新选编是对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挑战。
根据调查和研究,笔者认为一年级下学期开设的基础英语写作课可以和语法课的内容进行整合,主要内容可以包括基本的写作规范,如写作格式,拼写和标点,英语书面语中有效表达的用词及句式特点,段落展开方式及常见文体的写作特点,以议论文为主。语法知识主要体现在用词和句式两部分,让学生在写作中发现使用英语时出现的语法错误和不足,可以更好地把已有语法知识转化为技能。二年级开设的商务英语写作课可以分为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以内部商务交流以及其他公关或日常办公类函件、传真和电子邮件等为主,目标就是达到《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中对于四级写作水平的要求,例如备忘录、电邮、电话留言、名片、商务信函、履历表、求职信、会议记录、经贸短文摘要、商务图表分析、个人发言提纲等写作任务。第二学期以外贸商业书信为主,因为这一学期本专业开设了国际贸易课程,对一些专业知识有了一定了解,所以,可以选用之前外贸函电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这一学期里完成。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的高级商务英语写作可以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对于八级写作水平的要求,课程内容应该包括经贸著作读书报告、商务报告、商务演讲稿、商业计划、商务合同、商务论文等写作任务。四年级开设的论文指导课由于课时有限,只能针对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和选题做相关指导,所以,写作能力培养的重点还是应该集中在前四个学期。
三、方案实施的配套改革措施
(一)课程群教学团队的建设
组建以课程群为单位、以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首的大团队有利于课程建设乃至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大团队的教师比单一课程的教师更有全局意识,可以要求每位教师都尝试讲授课程群中的课程,形成“一人多课,一课多人”的形式,这样可以改变单门课程的备课模式,能够综合考虑四个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课程组成员应该发挥各自所长,探讨教学内容,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资源,研讨科研课题。在这种大团队的合作中,不同层次或教育背景的教师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例如,长期教基础写作的教师可以对高年级阶段的写作能力的要求更加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有所侧重,为学习商务写作奠定有力的语言基础。这样的团队建设比传统以备课组或教研室为单位的教学团队更有利于教师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也更有利于实现整个专业学科的大发展。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写作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从传统的结果教学法、过程写作法、体裁教学法、交际任务写作法到机辅写作教学、语料库写作教学、写长法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解决了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计算机辅助项目基础上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方法[2]符合目前商务英语写作类课程群教学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这种方法集众家之所长,选用学习效能较高的“项目教学法”作为基础教学模式,将商务英语写作课设计成整体的项目。将其他教学法中的精华根据阶段性的教学目标融入主体计划中,并充分发挥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多模态的设计”[3],可以使师生互换角色,构成多重评价体系。同时网络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商务写作相关的行业知识和常用表达方式等资源,对于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商务知识、写作知识可以一次性系统地提供给学生。这样可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写作兴趣和能力,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运用到商务英语专业写作类课程群的教学中,在基础写作入门阶段可以“发挥过程写作法和任务写作的长处,解决学生知识结构和写作内容贫乏的问题”[2],利用“写长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并在语言使用中发现词汇和语法使用中存在的不足。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阶段可以充分利用项目教学法和网络平台辅助教学,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在整体项目框架下通过写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一、动态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主要有两种形式:B2C和B2B。B2B模式是企业级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更核心的是市场潜力比零售业大一个量级的企业级电子商务过程。企业级电子商务是一个将买方、卖方以及服务于他们的中间商(如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交易行为集成到一起的电子运作方式。而这种技术的使用会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计划、生产、销售和运行模式,甚至改变整个产业社会的基本生存方式。
动态电子商务是着重于B2B的综合性和基础设施组成上的下一代电子商务,通过调节因特网标准和通用基础设施为内部和外部企业计算创造最佳效益。动态电子商务实现的关键是WebService。WebService就是原来的组件技术思想在Internet时代中的进一步发展,它集成了CORBA、COM/DCOM等各种组件模型技术,是原有各种组件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它不仅已作为动态电子商务的基础,也是“电子商务随需应变”技术发展的基础。
二、WebService框架
Webservice是描述一些操作的接口,利用标准化的XML和SOAP消息传递机制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这些操作,如图1所
示WebService与服务请求者通过SOAP交互。XML(可扩展标记语言)具有跨平台的特性,它作为数据交换和网络计算的基础,将无可非议的成为网络的通用语言,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的应用上的出色表现。
在WebService的世界里,三个操作都包含三个不同的技术。服务使用UDDI(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查找服务使用UDDI和WSDL(WebService描述语言)的组合,绑定服务使用WSDL和SOAP。在三个操作中,绑定操作是最重要的,它包含了服务的实际使用,这也是容易发生互操作性问题的地方。正是由于服务提供者和服务请求者对SOAP规范的全力支持才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实现了无缝互操作性。
电子商务驱动了WebService的发展,WebService是高度可集成的、基于Web的对象,能够将你现有的企业应用使用SOAP包装、WSDL描述,从而企业的商务功能或商务数据。
Webservice使应用程序之间可以通过Web交互,而不管应用程序在不同的操作系统或用不同的语言编写。通过Webservice,应用程序间可以共享数据,在这种环境下,WebService成为应用程序集成的平台。
三、多层分布式应用程序
企业级的商用应用程序开发中,企业里经常都要把用不同语言写成的在不同平台上运行的各种程序集成起来,而这种集成将花费很大的开发的力量。你的应用程序经常都需要从运行在古老的IBM主机上的程序中获取数据;或者再把数据发送到主机或UNIX应用程序中去。即使是在同一个平台上,不同的软件厂商生产的各种软件也常常需要集成起来。通过Webservice,应用程序可以用标准的方法把功能和数据暴露出来,供其他的应用程序使用。用Webservice集成应用程序,可以使你公司内部以及公司之间的商务处理更加自动化。
与企业级应用程序相关联的概念基于一个常规分布式应用程序结构;Microsoft最近几年为降低企业范围内应用程序的复杂性而开发了这个结构。这一模型被称为“多层结构”(Multi-tier),原因是它可以非常容易地按照逻辑分组来加以理解。
中间层采用Webservice,用户界面通过SOAP与Webservice通信。WebService的主要目标是跨平台的可互操作性,使用WebService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好处:第一,应用程序的代码的可重用性比以前更高,当你完成一个WebService之后,任何已授权的且连接的设备或别的软件可使用它。第二,增强企业之间应用程序的交互能力,提高数据的集成。最新数据源的集成很简单,即使它距离你很远,你也可以很简单地把它拿来同别的数据一起,在你的决策系统和分析工具中使用。第三,相对于现在的软件,WebService可使你开发出能完成更加复杂功能的软件。你不仅可以使用一个节点的处理能力,你也可以使用与之相连的别的结点的及节点之间的处理能力。WebService的使用给软件业带来的革命好比是制造业中从手工转向流水线。安全,自由的数据流可提高效率,使你有机会接触或服务于更多的客户,产生新的合作关系。这些商业需求促使了WebService的发展。
四、下一代Internet服务模式
“电子商务随需应变”(e-businessondemand)。就是企业用户在需要企业管理程序、商业数据库资料时,不必再独立投资建立内部的全套软件和程序,只需到应用服务提供者提供的网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软件库(WebService)里去调一个出来用。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首先,不用再付软件和程序本身的高额费用,而只需付软件使用费,成本大大降低,使用更加简便和经济。其次,企业的电子商务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更直接地得到专家的协助和技术支持,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五、小结
本文介绍了WebService的动态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可以利用WebService创建多层分布式结构,这种分布式构建实现了跨平台的可互操作性,提高了软件模块的可重用性,减少应用程序的开发时间。WebService集成各种应用,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界面,使得新型电子商务应用和动态服务集成能迅速发展,推动下一代Internet服务模式的开发应用。
[参考文献]
[1]JuvalLowy.WebServicesHurdletheFirewall[EB/OL].Netmagazine,Nov.2001
[2]尚俊杰:《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MicrosoftCorporation.GlobalXMLWebServicesArchitecture[EB/OL].October2001
[4]吴增德、刘岩、马范援:《基于服务的电子商务应用集成框架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9月。
Dear:____
_____[company]isoneoftheleadingcompaniesin_____retailbusiness.Wehaveoutletsthroughout_____[country/area].Weareinterestedinyour_____[products]displayedat_____[exhibition]andwouldliketoknowwhetheryoucouldofferusasoleagencytoretailyourproductsin_____[country/area].
Weareconfidentthatthereisagrowingmarketforyourproductsin_____[country/area],duetotheincreasingdemandfor_____.
Weoperateona___%commissionbasisonnetlistprices,withanadditional___%delcrederecommissionifrequired.Weusuallypayourprincipalsbybillofexchangeonaquarterlybasis.
Ifyouareinterestedintheaboveproposal,wewillsendourrepresentativetodiscussfurtherdetailswithyou.Welookforwardtohearingfromyousoon.
Yourssincerely,
______[name]
______[title]
Encl.
buyingagent
Dear:____
Iamreplyingtoyourcompany''''sadvertisementin_____[commercialjournal]inwhichyouindicatedtheneedforabuyingagenttorepresentyourgroupin_____[country/area].
Mycompanyspecializesinbuying_____[products]andwehaveactedforseveralfirmsin_____[country/area].Wehavewell-developedconnectionswithleadingbrandmanufacturersin_____[country/area].Weareabletokeepyouwellinformedofnewproductsfromthe_____industryandpurchaseawiderangeofproductsatreducedexportprices.Inaddition,wecanofferexcellenttermsforfreightandinsurance.
Ourusualcommissionis_____%onc.i.f.invoicedvalues,andwemakepurchasesinourprincipals''''names,sendingthemaccountsforsettlement.
Ihaveenclosedliteratureprovidingdetailsaboutourservicesandterms.Ifyouareinterested,pleasecontactmeattheaboveaddress.Iamlookingforwardtohearingfromyou.
Sincerelyyours,
_____[name]
_____[title]
Encl
二、指定商
acceptingproposal
Dear:_____
Thankyouforyourproposaltoactasouragentforthesaleof_____[products]in_____[country/area].Iampleasedtoinformyouthatwehavedecidedtoacceptyourproposalonthebasisofa_____percentcommission,payabl
eonallordersreceivedthroughyou.Inaddition,wewillrefundexpensesreasonablyincurredinpromotingoursales.
Providedthatthearrangementsyoumakewithcustomersarefavorabletoourinterests,wewilltrusttoyourjudgementsuchmattersasdiscountsandthegrantingofcredit.Wetrustthattheorderswereceivethroughyouandthetermsonwhichyouhaveacceptedthemwilljustifyourconfidenceinyourabilitytopromotethesaleofourproductsin_____[country/area].
Sincerelyyours,
_____[name]
_____[title]
letterofauthorization
Dear____
Thankyouforyourletterof____[date].
Bythisletter,wenowformallyauthorizeyoutoactasour_____agentin_____[country/area].Enclosedaretwocopieseachofthefollowingdocuments:
1._____
2._____
3._____
Pleasesignandreturnustheduplicatecopyofthisletter,togetherwithonecopyeachoftheabovedocuments.Welookforwardtoapleasantbusinessrelationship.
Yourssincerely,
_____[name]
_____[title]
三、委托
consignee''''srequestfortrialconsignment
Dear_____
Wearealargeretailchainspecializingin_____business.Wehaverecentlyreceivedanumberofinquiriesfromourcustomersin_____[area/country]foryour_____[product].Wehavealsolearnedfromothersourcesthattherearegoodprospectsforthesaleofthisproduct.Wewouldliketosuggestthatyousendusatrialdeliveryforsaleonconsignmentterms.
Wemakethisproposal,hopingthatwewillplacefirmorderswhenwefeelsurethatthemarketisestablished.Ifyouagree,wewillgetdowntodetailsinregardtopayment,commission,andsoon.Youmaycheckourstandingwith_____[bank],ourbanker.
Welookforwardtoyourearlyreply.
Sincerelyyours,
_____[name]
_____[title]
consignor''''sinstructionforconsignee
Dear____
Wehaveshippedtoyoutodayaconsignmentoftencasesof_____[goods]by_____[ship],whichisduein_____[port]on_____[date].
Wearenowenclosingtheshippingdocumentsforthisconsignment,aproformainvoice,andapricelistofalltheitemsshipped.
Youwillofcoursesellatthebestpricesyoucanget.Thelistedpricesareforguidanceonlyandrepresentthelimitsbelowwhichthe_____[goods]maynotbesoldonourbehalf.
Wehopetohearfromyousoon.
YoursSincerely,
_____[name]
_____[title]
Encl.
总结:
soleagency:独家
outlet:出口
dueto:由于,归咎于
commission:佣金
delcrederecommission:保证收取货款佣金(注:delcredere意大利语,是指专门的一个agent,为买方或卖方提供担保,保证他的客户可以收到应得的货物
或货款,承担风险)
principal:货主
CIF:shortfor:cost,insurance,freight.是一种交货方式,由卖方提供运输货物的所有运费以及保险,并把这些记入他们的成本。是所有运输形式中最贵的一种。其他如:FOB,C&F,FOR,等等,遇到时我会说明的。
consignee代销人
由于Web具有方便、易用、高效的特点,电子商务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各种商业Web站点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有效聚类Web用户和网页对改进网站质量、完善电子商务中产品销售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电子商务中,浏览模式相似的用户具有相似的购买习惯,通过聚类挖掘,将这些用户聚集在同一类,可以制定相似的销售策略。根据浏览模式聚集在同一类中的网页,是大多数用户共同访问的网页,在这些网页之间建立超链接,以方便用户使用。
现有的基于浏览模式的Web聚类挖掘研究方法中,只要用户请求了一个网页,便认为用户阅读了该网页,事实上有些被请求的网页用户并不关心,不会认真阅读的。通常一个实用网站包含大量的网页,现有的Web聚类方法将每个网页当作一个被聚项,无论用户访问的频繁与否,总是归入一个类中,结果造成有些类中的网页之间几乎没有相关性。
鉴于以上考虑,本文提出了基于关联规则和超图分割的聚类Web网页及用户的方法,不仅考虑了用户浏览网页的时间长短,还考虑了聚类层次(级别),将不相关网页项排除在聚类之外,使每个类中的网页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优化Web站点拓扑结构,指导企业调整营销策略,给客户提供动态的个性化的高效率服务。
一、建立电子商务网站的层次模型
建立电子商务网站的层次模型出于三点考虑。第一,网站中网页内容组织呈现树状结构。第二,在进行关联规则挖掘过程中,可能最下一级挖掘不出达到指定Support的强规则,但是能从上级层次挖掘出达到指定Support的强规则,或根据实际需要在某一个层次进行聚类分析。第三,对于电子商务网站,有些用户虽然访问了某网页,但是对其内容并不感兴趣,可能只是扫一眼就放弃。在此情况下,不应该认为用户认真阅读了该网页,所以应该记录网页的长度,通过计算用户的浏览时间和网页长度的比值来判断用户是否真正认真阅读了该页内容。
层次模型采用树状结构来描述,节点的数据域包含对应网页的层次名称(编号)和网页长度。树根应该取所研究的网站根目录(研究整个网站)或所研究的网站分支的最上层目录。在建立层次模型时,应根据网站的具体情况决定采用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网页文件名能完全反映网页所在的层次,可以采用完全自动方法进行转换。
二、基于关联规则的聚类挖掘
1.预处理
在Web站点中,服务器日志文件记录用户的访问方式、所访问的页面、访问时间、用户IP地址等信息,通过收集Web日志所记录的用户浏览信息可以对网页和用户聚类。首先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每个用户所访问的网页序列。将一个用户对某个特定网站的一次连续浏览(从登录该网站一直到离开该网站)所访问的网页序列称为一个用户浏览事务。如果用户中途访问了另一网站,而后又返回该网站,返回后所浏览的网页序列将组成另一个用户浏览事务。处理后的事务序列将具有如下的形式:
u_id(用户标志编号),p_id(页面编号)序列
2.挖掘关联规则并计算关联规则可信度的平均值
对经过预处理的浏览事务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挖掘出满足一定支持度的关联规则。关联规则是在挖掘出频繁网页集的基础上发现的,由于频繁网页集是大多数用户在一个事务,即一次网站访问中所共同浏览的页面,所以频繁网页集反映了这些网页或共同访问这些网页的用户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如网页内容高度相关。在进行聚类时,应该首先考虑将频繁网页集中的网页聚合在一个类中。
通常挖掘频繁网页集的方法是在给定某一支持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满足该给定支持度的一个频繁网页集中的网页可能是另一个或另几个频繁网页集中的元素,那么将这些网页应该聚合到前一项目集还是后面的某一项目集?正确的选择应该是看这些网页和哪一项目集联系更为密切,可采用的方案有两种:提高支持度继续挖掘频繁网页集直到每一网页仅处于一个项目集或利用各频繁网页集中网页之间关联规则的可信度。进一步仔细分析,前一方案不可取,首先可能不存在一个支持度使每个网页仅位于一个频繁网页集中;其次即使存在这样一个支持度,再进行多次的频繁网页集挖掘代价也太高,实际中是不可行的。
相比之下,后一方案可行度高,在挖掘出满足指定支持度的频繁网页集的基础上,可以较为方便地计算出每一个频繁网页集中的每个关联规则的可信度。可信度的大小也反映了网页之间关联的密切程度。为此,计算每个频繁网页集中所有的关联规则的可信度,在此基础上计算其所有关联规则可信度的平均值,用可信度的平均值反映网页与不同的频繁网页集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
3.利用超图进行网页聚类
超图是对图的扩充,允许一条边连接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点。每条边带有权的超图称为加权超图,在挖掘出频繁网页集和关联规则的基础上,可以得到网站的加权超图。超图中的一个顶点代表一个网页,超图的边称为超边,超边连接的顶点是频繁网页集中的网页。每个超边的权取该边所对应的频繁网页集中所有关联规则可信度的平均值。
上图为超图的示意图,代表A,B和C所组成的频繁网页集的超边的权值,0.7是A,B和C三个网页所组成的所有关联规则可信度的平均值。
为了使聚集结果的每个类中的网页具有高度相关性,超图中仅包含出现在强关联规则中的网页。利用超图进行聚类的方法是逐步切割超边将超图进行分割,分割成多个子超图,分割的原则是被切割的超边的权值和尽可能小,从而保证将相互关联比较小的网页分割在不同的子图,而将关联比较密切的网页保留在同一子图内。分割过程继续进行直到被切割超边的权值和与留下的超边权值和的比值大于某一临界值,或所得到的子超图数目达到某指定值,分割过程结束,留下的各子超图便是聚类的结果。每一个子超图对应一个聚类,超图中的各顶点代表该聚类中所包含的网页。
4.事务和用户聚类
在将网页进行聚类的基础上,可以将浏览网站的事务和用户进行聚类。浏览事务聚类的原则是根据事务和网页聚类的相似度进行,将事务聚合在相似度最高的网页类中。事务和网页类的相似度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Tj∩Ci|/|Ci|
其中,Tj为一个事务,Ci为一个聚类,|Tj∩Ci|为Tj和Ci中所包含的相同页面的数目,|Ci|为Ci中所包含的页面数目。
在记录网站用户标志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用户的浏览事务聚类将用户进行聚类,即将访问相似网页的用户聚在同一类。
5.聚类挖掘结果的可视化
聚类挖掘的结果是多维的,由于笛卡儿坐标系最多只有三个坐标,所以不能用通常的方法作图。而且这些多维的数据集一般不含有空间语义,数据集的各维之间没有空间连贯性,这也很难用传统的二维或三维图形直接表达多维空间。本文采用了一种通过主分量分析将多维空间坐标转换为三维坐标的挖掘结果可视化方法,实现聚类挖掘结果的可视化。根据生成的各个点之间的距离和簇的形状,我们可以有效地从大量数据中发现对我们有用的信息。
三、结论
阐述了在电子商务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中,利用基于关联规则的多层次、超图分割聚类方法,对Web网页和用户进行有效聚类。该方法借助网站层次图,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各个层次上进行聚类分析;在挖掘出满足一定Support的关联规则的基础上进行聚类,仅将高度相关的网页和用户聚在同一类,而将关联性较小的网页排除在聚类外。该方法对于改进网站质量、完善电子商务中产品销售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PeiJ,HanJ,BehazadM,etal.Proceedingsofthe1999KDDWorkshoponWebMining[C],Kyoto:PKDD,1999.396-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