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分层教学论文

分层教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5-14 16:32:4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分层教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分层教学论文

篇1

本文结合高一世界史新教材《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就如何实施全面性原则下的分层教学谈一些肤浅的体会。

一、面向全体、划分教学层次

学生的身心发展各有千秋,尤其在智力才能方面更有他们各自的兴趣和特长。教师应综合学生的学习动机、基础掌握和能力水平,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层次。对处于拔尖层的成绩优秀、能力较强、兴趣极浓的学生要给以难度较大的作业,做好拔尖工作,严格要求、精益求精,让他们领略大纲以外的知识天地;对于处于发展层的中等水平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准确完成基础目标,做好知识的巩固工作,向拔尖层层次目标提出挑战;对于处于达标层的反应迟钝、兴趣不高、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求他们基本完成基础目标,及时鼓励、激励思考、增强信心。可见,分层教学不但重视优等生的超前发展,同时又不歧视差生,于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即使是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能拥有同等的参与机会,使他们都能挖掘自身的潜力,沿着层层目标拾级而上,从而在集体教学、分组交流、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下,达到面向全体的目的。然而在实施分层教学时要注意不能因分层而产生不利于教学的心理因素。避免拔尖层的自傲和达标层的自卑是教师首先必须克服的教学心理障碍。要向学生讲清楚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懂得无论自己处于哪一个层次,分层只是手段,而层次目标的达到才是目的,并激励他们时刻鞭策自己努力向高一级层次靠拢。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教学结果认真分析,验证教学效果,正确科学地判断层次目标是否实现。然后根据学情的变化及时调整层次,在新的学情基础上形成新的层次目标。一般来讲,不断发展的层次总是呈现上升趋势的,因为每个学生在良好的竞争机制下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学期初,我根据上学期终考成绩,结合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钻研的深度,将全班学生分成20%的拔尖层、50%的发展层和30%的达标层,让他们明确目前的层次要求,努力达标,争取突破,向高层次进军。在实际授课中,我恰如其分地制定层次目标,客观地评定达标效果,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无论基深浅、无论智力高下、无论天赋厚薄,各层次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教学,品尝了学习的成功和喜悦,整个班级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期中考试后,作为教师这时不难发现,学情发生了变化,发展层整体提高了,达标层开始与发展层接轨了。于是我将层次结构调整为拔尖层30%,发展层50%,达标层20%.学生体会了成功,看到了希望。

二、确定目标,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的完成,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上。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南针”,是课堂教学的起始和归宿。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至关重要。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编制面向全体、符合各层次学生实际的教学层次目标体系。目标体系应包括体现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够达到或超过大纲要求的层次目标。只有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层次性、全面综合地考虑课堂教学目标,建立一个目标系统,那才是迈出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第一步,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才能把每一个学生的培养和提高都置于自己的视线之中,并把加强“双基”训练摆在突出的地位上,使达标层、发展层、拔尖层各得其所、各展所长。

在实现《扩张与争夺》一课目标的过程中,我充分考虑目标的全面性和层次性。对达标层我制定了基础目标,要求学生自我学习,在老师的授课中达到“认知”、“理解”、“掌握”。如克里米亚战争的时间、地点、参与国、结果等知识点。对发展层我制定中等目标,使“认知”和“知能”有效结合。“英俄扩张的目的和方式”是本课的一个“知能”训练点。在学生课前预习初步达标的基础上,我再利用两张投影片进行史实论证。“俄国领土扩张”被设计成一张复式投影片,随着讲授我依次展示俄国在北、西、南、东四个方向的扩张,学生真正看到了俄国扩张的特点是对周边国家的蚕食鲸吞。“英国在全球的扩张”一图我则是采用经济地理的图示,形象地在地图上标上了英国从全球各地全方位掠夺的原料,并配以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的记述,“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草原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地中海沿岸则是我们的菜园”,学生立刻认识到英国扩张的特点是全球范围内抢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发展层的学生通过思考不难得出其中的道理所在:两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差异,英国已是号称“世界工场”,而俄国却仍然是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对于拔尖层,则制定较高目标,他们不仅要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要通过训练、综合历史现象,得出结论、培养情感,使“认知”、“知能”、“情感”三者合一。“情感”培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授课中通过分析列强全球扩张的原因,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是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再如“列强扩张的影响”则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是以侵略、奴役、掠夺的方式实现的,是不可取的;然后再引导学生得出“不能用道德标准去衡量历史进程”的结论。“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从而激发学生去为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之林而拼搏。

三、因材施教,全面提高素质

篇2

①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并不像我们原来认为的那样大,也不是原来我们所认为的那种性质(智商上或遗传上的差异),而主要是一种学习速度上的差异。

②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变量之一是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时的背景知识的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学困生”之所以经常感到学习困难,主要是由于背景知识的贫乏,为他们补充必要的背景知识显然是应给予重视的;所谓“学困生”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不好,学习成绩差,且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

③由于个体上的差异,学生掌握同样的教学内容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是不同的,这恰恰是过去在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教学中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教学能采用某种适当的组织形式给予不同的学生以足够的且适合他们的个体差异的学习时间以及情感上的关怀,那么,我们就可以改善他们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益。

二、初中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原则

1.激励性原则:教师对经过努力达到目标的学生要及时肯定;对暂时达不到目标的学生,教师可给予帮助,但切忌讽刺挖苦。教师应运用多种激励形式,有意识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艰辛,享受到成功后的喜悦。教师不断的激励将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鼓励,成为他们学习的精神动力,有助于形成以点带面(一科成功带动数科,一人成功带动数人成功)的良好局面,使教育的功能得以充分实现。

2.动态性原则:对学生层次实行动态管理。若BC层学生在某学科上已达到相应的层次目标,教师要及时调整层次;教师既要鼓励A层学生为确保自身优势并向更高水平发展不断努力,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对近期内难以达到相应层次目标的学生,教师除给以一定的帮助外,可适当降低层次。层次流动可在期中、期末甚至平时进行,但不宜过于频繁,学生层次在一个阶段宜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三、初中分层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和实施策略

(一)初中分层教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模式

笔者把分层施教课堂教学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提出目标、分层教学、归纳小结、反馈矫正。但这四个阶段也不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课型灵活地变化。同时根据学习活动的进程掌握好教学的节奏,真正做到:“分合有致”、“动静有序”,把“集中教学和分层指导”、“培优与补差”结合起来。

1.提出目标。教师提出本单元教学目标(口头陈述或教具展示),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实际情况自选目标,并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

2.分层教学。分层教学阶段大致分为三个环节:其一,教师出示分层自学提示,揭示学习要点及各知识点的学习提纲。其二,教师提示与该教学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包括与之有关的典型习题。其三,教师设计差异性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作出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分层讨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观察、探究、演算、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3.归纳小结。教师归纳小结时主要是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忆,并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通常情况下,学生层次不同其要求也有所不同,对于C组的“学困生”只要求他们陈述本节课“我学习过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对A层次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在陈述中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条理性和严密性,以培养他们的思维概括性、逻辑性。

4.反馈矫正。教师备课时便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序列的练习,制定不同的反馈措施,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得到必要的巩固和提高。其中包括为差生设计的补缺题,要求全班都必须完成的巩固题,为高层次学生设计的提高题。矫正的形式主要包括:学生自我矫正、小组成员相互矫正和教师组织的集体矫正。反馈矫正的周期一般为一个教学单元。(二)初中分层教学的策略保障

1.分层的策略

①分层的多元性——所谓分层的多元性,一是指:分层的依据主要是学生学科成绩,同时也考虑学生的认知风格和情意特征;二是指:先将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然后在A层再进一步地层中分层。

②分层的动态性——动态性是指对学生的分层划块是非固定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调节,做到“有进有出”,“有上有下”。其目的是如何始终把学生置于最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中。

③分层的自愿性——也就是学生自主决定学习层次,具体做法是教师和学生经磋商,学生可根据自己本人的实际情况自己确定学习目标以及相对应的层次。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实施分层教学后,教师必须同时面对多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同时组织多个小组的教学活动。为保证分层教学能得以顺利实施,就必须构思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策略。我们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转变显然是一个首要问题。这种角色的转变也就意味着教师的工作并非只是传递信息,甚至也不是传递知识,而是以陈述问题的方式介绍这些知识,把它们置于某种条件中,并把各种问题置于未来的情景中,从而使学生在答案和更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

四、结语

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指出:“我们依然缺乏对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实践活动的整体的、师生交互作用着的动态过程的研究,缺乏整合,缺乏对课堂教学的理性之具体的认识。”而分层教学的根本特点就是:改变过去传统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围着课本和教学大纲转的被动局面,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而开放的课堂环境,使课程能够成为一种与学生的个体经验相吻合的、且能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充分发展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使每个学生争取到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

【摘要】本文以J·卡罗尔提出的一个假设为入手点,总结了布鲁姆的实验研究,指出了布鲁姆理论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并结合当前初中教学的现状,分析探讨了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理论基础、原则和应用对策。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策略

参考文献:

[1]高小兵.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层次目标和教学过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

篇3

2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分层教学法在高校足球中可以得到非常充分的利用,通过分层教学法的运用学生的整体成绩都会得到较大的提升,下面将详述分层教学法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2.1划分学生素质等级

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而且还极有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即有的学生身体素质非常优异而有的学生身体素质非常差,那么在对身体素质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足球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非常注意,因为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的过程中是非常快速的,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比较吃力,那么对学生进行素质等级的划分就能够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素质等级主要划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高素质等级、中素质等级以及低素质等级。进行等级划分是进行分层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在等级的划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使得学生的能力和自尊心得到认可。通过素质等级划分,分层教学法就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运用。

2.2划分教学层次

在分层教学法中教学层次的划分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层次划分的目的就是对于不同素质等级的学生进行更好的教学,即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高素质的学生就应该更加注重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让其更加主动的学习相关的知识,这样其就可以对学习到的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影响,并且培养了其日后的学习习惯。对于中等素质的学生就应该更加注重详细讲解动作要领,在此基础上挖掘其潜力,因为中等素质的学生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但是其学习能力较为薄弱,所以通过更加详细的讲解其就可以更快地学习到相关的知识。而对于低素质的学生就应该更加注重自信心的培养,低素质的学生对于学习缺乏一定的信心,因此学习的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所以首先就要培养自信心,这样学生就会对足球产生兴趣,进而更好地去学习。这三种教学层次非常有针对性,所以要适用于不同素质等级的学生。

2.3分层次考核

分层教学法最主要的改进就是分层次考核,传统教学模式下都是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考核,这这种标准下大部分学生都无法得到较好的成绩,即使其非常努力而且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高校足球是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果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导致我国的足球事业缓慢前行,而传统的考核模式就非常容易使得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考核模式只是单纯的看学生的成绩,并且制定的标准是相同的,身体素质较好的标准和身体素质中等的标准以及身体素质较差的标准都是一样的,那么对于身体素质中等的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尤其是非常努力而且取得了较大提升的学生,学生在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之后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是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传统的考核标准是不适应现今的高校足球教学,所以分层次的考核评价是非常有利于高校足球的发展,并且可以更好地采用分层教学法。

3分层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虽然分层教学法可以得到非常好的运用,但是其在实施的过程中却有着较多的阻碍,例如教师的观念无法及时转变以及学生兴趣的缺乏,下面将详述分层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3.1转变教师观念

高校足球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传统的观念,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将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就要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学校可以对高校足球教师进行专项的培养,让其学习到现代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着重讲解分层教学法的优点。让教师逐渐熟悉分层教学法的优点,并且熟悉分层教学法的教学过程,那么教师就会逐渐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当然高校足球教师还要进行相关的培养,使其自身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如果教师的素质不过硬,学生也无法得到更好的学习。

3.2注重学生素质整体性的提高

在高校足球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是将学生按照身体素质的差异进行分组,然后确定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目标,最后是制定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核标准。那么在评价学生整体成绩的过程中时就不能仅仅注重单个学生的成绩,而是要面向所有的学生进行评价,着重看学生的成绩进步,而不是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高校足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更加积极,并且所取得的成绩也更加优秀。

3.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足球教师长期都是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早已消磨殆尽,这就不能够较好地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相关的教学任务,为了能够顺利地运用分层教学法就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足球虽然是一门非常火爆的运动项目,但是在我国高校并不是非常普及,这就使得足球的学习氛围无法得到显著的提升。无论对于处于哪一个阶段的学生而言都要对其进行鼓励以及激励,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被别人认可的情况下更好的学习。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主要是进行激励,过多的鼓励会使得其停滞不前,而适当的激励可以使得其不断地完善自己。当然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主要是进行鼓励,并且通过不断的鼓励使得其获得较大的自信心,从而得到更好的成绩。而对于身体素质中等的学生鼓励与激励同时进行,这样所取得的效果是最佳的。

篇4

2.针对学生基础的不同,开展分层教学,切实提高篮球课堂教学水平

学生个体在篮球学习上,无论是技能还是体能等方面,都存在着各自的差异。如果老师仍然采用清一色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就很难针对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每个学生也难以得到普遍的提高。因此,老师可以针对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对其实施分层教学,这样就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如,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将其分成基础较好和基础一般等层次。然后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老师可以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意识地加强他们对于远距离投篮等技能的训练,而对于基础较为一般的学生,老师则要以鼓励和培养兴趣为主。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可以使每一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3.优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注重评价体系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篮球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中,老师要采取措施完善评价体系,争取在较为广泛的范围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比如,可以采用师评和学生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等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能力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和对篮球的兴趣,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篇5

2.有利于促进因材施教思想落实。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这对于学生数学潜能的开发具有阻碍作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向一个班级的学生传递一样的教学内容,用一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用一样的要求规范所有学生的学习行为。这就使教师的讲授水平与部分学生的知识接受水平对接不起来。课堂教学中出现不协调与不同步的问题,会使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吃不饱,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吃不到。而本校的分层教学把每个班级中成绩优异的学生挑选出来,组成新的班级进行授课,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有利于学生的全面进步。

二、分层教学的原则

1.教学目标一致性。因材施教思想是分层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其目的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利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促进教学效果的明显提升,从而完成学科教学目标。

2.个性突出原则。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学习个性,学习个性与学生的学习基础水平相匹配。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了解学生的学习差别,不要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只有认识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差异,才能促进分层教学法成功实施。

3.递进教学原则。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通过进步达成提升能力的目的,对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方法进行改革,认可每一位学生的大进步与小进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成就感得以提高。分层教学法不是让教师给学生贴上标签,而是让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

三、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1.对初中学生进行分层。要促进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分层之前,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个性方面存在的差别。通过日常观察、与家长沟通、开展数学测试对学生进行分类,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一般来讲,教师可以将走班学习的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这个三层次都是动态化的,只要学生实现个人进步就可以成为其他层次的成员。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对学生层次进行科学调整。一般来讲,A层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水平,数学思维全面。B层次的学生为班级内的中等生,成绩居中,自主学习能力一般。C层次学一般为班级内的数学学困生,学习成绩较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是促进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的重要基础。

2.对教学设计进行分层。对教学设计进行分层包括几个不同的方面。首先,教师需要对课堂设计进行分层。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在不提升教学内容难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从数学基础知识入手,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课堂设计。本着让B层次学生可以学会,C层次学生基本可以掌握的目标进行课堂设计。其次,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分层。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式过程,只有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促进分层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保障教学目标的完成,还要照顾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在安排课程时,教师要以B层次学生为基础,通过上下扩展关注A与C层次的学生。例如,讲解“勾股定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个大正方形让学生自己找出其中的隐含条件,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层次的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面积,A层次的学生可能会通过旋转、切割等复杂方法计算面积,引出“赵爽弦图”,而B和C层次的学生也许不会找出正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速度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协调好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感受,才能让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篇6

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辅导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辅导的重点也应有所差别。对后进生的辅导频次相对要多些,重点是进行基础知识辅导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卑,重树自信,增加自觉学习的驱动;对中等生的辅导重点是进行基础知识归类辅导和心理状态调整辅导,帮助他们分析知识结构,归纳要点,并着重进行学法指导和思维活动的启发,使之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明晰的认识、系统的了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好的自学能力;同时还要督促和鼓励他们向更高目标努力,不断追求上进。对优秀生主要采取鞭策激励方式,多给他们提供一些开发性的问题或介绍一些参考资料,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实践,鼓励他们想象、发

散、求异,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分层测试

日常教学中一般性考试的作用在于检测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这种检测无论对于教师的“教”还是对于学生的“学”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从“教”的角度讲,可以为教师今后的教学决策提供可靠数据,便于调整和强化教学过程;从“学”的角度说,可以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状况进行诊断,从而为后续学习指明努力的方向。

分层测试所用试卷仍是同样一份试卷,但试卷中的题目有A、B、C三个级别之分。A级题是与A级学习目标相应的基本题。B级题是与B级目标相应的提高题。C级题是与C级学习目标相应的拓展题。要求平常学习目标定位在A级的同学(即后进生)必答A级题,选答其他题;平常学习目标定位在B级的同学(即中进生)必答A级题和B级题,选答C级题;平常学习目标定位在C级的同学(即优秀生)A、B、C三个级别的题目都必须作答。通过这样的分层测试,不仅可以检验各层学生的达标情况,而且也可以鼓励学生(尤其是中等生和后进生)超额完成任务,不断向前努力,争取最大进步。

三、分层评价

经常性的反馈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教学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自学、讨论、提问、练习、作业、测试等,教师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不应仅仅着眼于某个学生所处的层面上,还要以发展的观点,充分挖掘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以激励方式给学生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对后进生要采用表扬评价,发现并肯定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使其看到希望,消除自卑,树立自信,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评价,即肯定成绩,揭示不足,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进取;对优等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谦虚严谨,努力拼搏,不断超越自我。总之,要让教师的评价不仅成为强化或矫正所学知识的手段,而且成为激发各层次学生搞好学习的催化剂。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鼓励学生在达成各自原定学习目标之后继续前进,在争取实现高一层次学习目标的努力中使自己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分层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和必要补充。通过作业,可有效地训练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迁移运用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作业是促进学生巩固新学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作业得到应有的能力发展,教师对作业也要做到分层布置,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不同数量和不同难度的作业。

为使分层作业的要求能够真正促进各层学生取得应有的进步,在实施该环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作业分层要求,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数量和不同难度的作业,但需防止某些学生将之当成不做作业或少做作业的借口。②分层作业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在作业中证明能力,表现进步,增加自信,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对学生作业的积极表现(如正确率高、书写认真规范、超额完成作业量等)及时地给予肯定评价,以激发学生更加努力学习的热情。③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或是作业态度的或是学科知识的)都要及时地帮助解决。普遍性的问题集中解决,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分层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个别解决。如果是作业题目方面的问题,还可发挥学习小组成员间的协助作用,这样既可减轻教师的负担,也有助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汪忠.生物新课程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7

高中数学“分层学导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

1、理论依据

1.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一切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的获得,都必须经过学习者主体感知、消化、改造,使之适合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才能被理解和掌握。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时(思维时间)空(思维空间),让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基于这样的观点,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应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

1.2、依据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学生掌握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是由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综合运用的过程。

1.3、教育的认知心理的理论基础高中学生处于精力充沛,渴望新知识、新事物,易于接受新观念的年龄阶段。思维活跃,敢于探索是其特点。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能“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和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克服学生依赖教师的思想”。(赞科夫)

1.4、教学理论基础(1)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发展必须以尽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保护学生个性发展为前提,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尽可能发挥和全面发展的共性是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而内化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分层教学理论:分层教学综合最优化教育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它是结合学生实际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要求,使他们在目标的导向下,积极主动学习,探求知识,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逐渐提高,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2、实施目标

通过“分层学导式教学法”的实践探索和具体操作,要达到如下目标: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学会”为“会学”,从“会学”到“会用”,变负担为兴趣,形成肯思考、肯钻研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从而为主动学好数学形成优良的思维个性品质,以适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形成再学习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有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进一步内化过程,将知识进行整合为知识体系,形成再学习的能力。

2.3、关注人的发展、全面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兴趣、品质意志的培养;关注学生穷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符号表达能力和心理耐力的培养,达到提高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去推动其它相关学科的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真正达到“创优势科目,争全面发展”的目的。

3、实施过程

通过近几年,我们全组教师的探索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确立了“分层学导式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引导自学--自学检测--知识迁移--综合运用--开拓创新”五个环节。

3.1“分层学导式教学法”课堂教学操作流程图如下(图1):

上述课堂教学操作过程归纳起来是五个环节:“引导自学--自学检测--知识迁移--综合运用--开拓创新”;

三个层次:一层:自学检测、精讲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小结重点和难点;

二层:知识迁移、精讲数学方法,小结数学方法;

三层:综合运用、精讲思维方法,小结数学思想。

一个创新:创设研究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2操作说明

3.2.1、引导自学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教材中将授的主要内容,初步理解基本概念、公式、典型例题解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模仿练习(如教材上的练习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这过程在上课讲授新知识前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自学,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明了化。

3.2.2、第一层主要是让学生形成对知识感性认识。包括三个环节:自学检测--精讲--小结。

自学检测要求教师对学生自学知识进行检测,如编拟三、四道小题或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能根据已自学的知识就能回答,只能作基础性知识的了解和检查,能反映新知识发生的过程。在自学检测之后,教师重点针对自学检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主要概念、定理抓住重点进行新知识的传授,强化学生对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初步融合。这部分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让学生弄清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把握知识的脉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小结。这里要求教师讲解精要。

3.2.3、第二层主要是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包括三个环节:知识迁移--精讲--小结。

知识迁移重在巩固提高,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办法是教师精选二至三个解答题,检查学生通过自学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在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调板,通过学生的调板展示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知识迁移之后,教师重点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学生知识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重在新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这部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点。在这过程中,要求教师对新知识的讲解重在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培养,疏导释疑,深化理解,并进行适当延伸。

3.2.4、第三层主要是让学生形成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灵活运用的阶段。包括三个环节:综合运用--精讲--小结。

综合运用是对所学知识的升华,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内化知识的迁移,达到知识应用和深化。在这一层主要是出示一至两个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经过深刻的理解并自己动手解决,通过练习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在综合运用之后,教师重点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反映的对新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进行综合概括。要求在讲解过程中,着重在知识的灵活运用、实践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提炼和升华,从而形成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3.2.5、反馈与创新:由前四个环节的引导来培养学生,再通过反馈练习或创新性小课题的研究达到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实际应用。

这样设计成五个不同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对知识由感性到理性、由感知到理解的过程,形成大胆猜想,凝炼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以促进学生整体得到发展和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成效。

运用上述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反馈的信息,一节课的某些环节可进行灵活的变动。

4、教学原则:

在运用“分层学导式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4.1、学生自主的原则: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愿,要使学生学会阅读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养成自学习惯。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与能力、观察、实践、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促进智力全面发展,让学生在主动中求发展。

4.2、培养兴趣的原则:要使学生能达到教学设计的要求,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要求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各层次不同学生的特点,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学法指导,并在课堂上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读书求其解”,多问“为什么?”的习惯。指导学生从知识的纵横联系中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3、问题--探索--创新原则:在教学中,问题是探索的材料,探索是创新的手段,而创新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操作过程中要求教师能适当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正确的思维规律,让学生学到探索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这样不仅达到了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创新意识的潜能,达到双重目的。

4.4、自我评价和群体合作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好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和相互合作,开发自己的思维空间。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归纳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使学习潜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5、“分层学导式教学法”的优势

5.1、“分层学导式教学法”法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站在解决问题的终极目标上,以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为切入口。以认识问题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为媒介,思维转化为主导,能力培养为目标,在教师的有效启发诱导下,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思维,达到轻松、熟练地掌握知识、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探索创新的意识和水平,从而找到一条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它是依据学生学习的心理品质和学习能力、个体层次差异、数学教育发展的前瞻性,构建的数学教育模式。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情况,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探求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方法,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理想变为了现实。

5.2、锻炼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培养了教师的研究能力。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形成了集体研究的良好氛围,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带动我校其他学科教学状况的全面好转,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改善了我校因年轻教师居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良莠不齐带来的不良状况。

5.3、培养了学生的再学习能力。高中数学“分层学导式教学法”实施的关键是:强化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主要是依靠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佟庆伟、胡迎宾、孙倩《教育科研中的量化方法》。

2、田万海《数学教育学》

篇8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初一年级学生开始学英语时热情高,成绩普遍较好,但时隔不久一些学生就落后掉队,不及格者、放弃不学者越来越多。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一般在初一第二学期开始出现,以后越来越严重。初二年级的分化现象往往十分突出,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英语成绩。

(总人数:56人)

 

 

 

优秀

及格

低分

初一上学期期末

48

53

2

初一下学期期末

篇9

二、整合知识难度,确定目标分层

不同的学生其认知程度也不同,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不可能达到同一个标准.教师就要深入的研究教辅材料,将教学目标按照内容的难易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知识为第一层,深化提高为第二层,知识拓展灵活运用为第三层,将着三个层次的要求分别对应程度不同的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尽可能达到的层次目标,逐层的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有关“气体摩尔体积”时,教师就可以建立相应的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拓展目标,其中基础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影响固体、液体、气体体积的主要原因,学会使用气体摩尔体积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这是每个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也是另外两个目标的基础;提高目标是:灵活的掌握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之间关系,并熟练的进行转换计算,掌握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的含义,使学生在认知上更上一个台阶,熟练灵活几个物理量之间的转换;拓展目标是:能够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来推导阿伏伽德罗定律以及推论,了解物质的量与体积、物质的量与压强、摩尔质量与密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并作相应的计算.对于这三个层次的要求,基础目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而提高目标和拓展目标,就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满足学优生的深层学习需要,促进中等生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消除学困生对化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和消极心态,让每个学生得到自信和乐趣.

三、结合掌握效果,建立作业分层

学生的作业要避免“一刀切”,以免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消”.在作业的分层上,要保证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努力完成,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梯度的作业,将作业分为选作题和必做题.利用必做题来落实学生的基础,保证学生对概念的清晰理解和掌握;利用选做题来促进学生的积极提高,在自己的范围内得到最大化的能力提高.例如在学习有关“氧化还原反应”时,就可以设计基础性的必做题:在反应MnO2+4HClMnCl2+Cl2+2H2O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氧化剂是,还原剂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参加反应的盐酸与被氧化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相关这样的问题使学生必须对氧化还原反应有清楚的认识,准确地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与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而对于一些已经熟练掌握了得学生,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些提高性、拓展性的选做题,比如这样的设计: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若反应中有32g的硫单质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为,被氧化的碳的物质的量为.相应这样拓展性的问题,使学生更深一层的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掌握其中概念、电子之间的比例关系,灵活概念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营造激励氛围,倡导评价分层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体验那种被重视的优越感.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认知程度、学习态度,来考虑对学生的个性评价,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批评”和“表扬”的方式,使学生体会到包含在评价中的关心和激励,倡导学生一步步的勇攀高峰.例如在学习有关“氯气与二氧化硫的性质探究”时,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设计了如下程序:①探究二氧化硫和氯水的反应,指出其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对反应中的现象进行描述?②向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氯水有否反应?③二氧化硫和氯水都具有漂白性,将两者混合是否能够增强漂白效果?通过学生的讨论实验,学生都会建立自己的答案.教师要及时的对学生书写的氯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的方程式给予评价,对于在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判断错误的同学,教师要能够再次从实质上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性的认知结构,而避免对学生的批评指责;对于性格开朗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批评”,指出其在思考过程中的漏洞,促进再次思考纠正;对于性格文静、比较内向的学生应给予一定的肯定,鼓励学生的深入思考,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建立宽松、自由、积极的氛围,使学生在评价中听到错误、不足,更听到关心和激励.

篇10

一、低年级劳动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应侧重于培养学生

“自我服务”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劳动喜好教育。

农村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7-9岁,他们知识水平低、自制能力差,因此,在劳动课的实践环节上,需要围绕“自我服务”(自我服务不只是为自己服务,还包括为自己生活的班集体服务,为家庭成员服务,为伙伴服务)这一主题进行教学活动,从学生身边的小事中选择一些他们易于感喜好的事开展活动,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以培养、锻炼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如学习《洗手帕》(《劳动》第二册)一课,可以设计出这样一些实践项目摘要:“洗手帕比赛”、“穿一件自己动手洗的衣服”、“做一件让妈妈兴奋的事”等。活动评选的原则是多鼓励、少指责。这样一来,既进行了劳动知识的教学,又对学生提出了劳动技能的启蒙要求,还能培养学生参和劳动的喜好。

二、中年级劳动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应侧重于培养学生

“自主”、“自制”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情感教育。

小学中年级学生由于已经接受了两年的学校教育,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自制能力,依靠性减少,许多事情都想“自己做”,这应该说是由低年级劳动教育培养成的“劳动喜好”向中年级阶段形成“劳动情感”的一个平稳过渡。因此,我们应抓住这一良好契机,在指导劳动实践活动时加强劳动情感教育,寓情感教育于劳动中。但是,学生在由“自我服务”向“自主”、“自制”的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自主能力,应该说还是比较脆弱的。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不能包办代替,不能束缚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自主性,而应当大胆放手,真正发挥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自我教育的功能。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时,应侧重于引导摘要:①教师应注重低、中年级层次的衔接,有的放矢地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由“自我服务”劳动及时转到以“自主”、“自制”为实践主题的劳动制作上来。如开展“小小巧手赛”、“今天我当家”等主题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自立的信心,进而培养学生自主、自制的能力。②教师的指导一定要留有余地,把握好尺度,尽可能多一些“悬念”,这样才能既给学生更多动脑、动手的机会,又避免“扶而不放”、“越俎代庖”的现象。③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多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对一些哪怕是最粗糙的作品,教师也应给予肯定,决不答应用刺激性语言伤害学生制作的积极性。和此同时,教师还应注重通过劳动教育和实践教学开发学生的智力,使每个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进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高年级劳动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应侧重于培养学生

的“自强”、“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劳动责任感教育。

篇11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要实施分层教学,首先要做好实施分层教学的思想引导工作,不能让初衷是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实施的良好的教学方法反而沦为打击学生自尊心、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错误手段.因次,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要先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思想教育开导工作,告诉他们,实施分层教学,对学生进行优良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适合他们学习进度的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分层教学下学生的能力都会得到提高,会使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越来越小,让所有人都成为优秀学生,毕竟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就那些知识,早学会,晚学会,在分层教学下学生都会学会,而且学生会学得更扎实,这样学生会切切实实把初中数学学好,最终的效果是学生由最初的分层变为学生在同一层次上的优秀.这样,让学生意识到实施分层教学的优势与目的,让学生在无思想负担的情况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次,教师要把学生根据知识的扎实程度和学习的能力强弱进行优良差三个层次的分类,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和进行不同程度的知识教学.比如,就二元一次方程组而言,对于优层次的学生,他们的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对他们就要求高一些,不仅要会课本上的解法,还要有自己的见解,能够对题型归类,达到一题通、百题会的程度.对于良好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会解题,多思考,多练习,达到对这一类型题目的掌握.对于差层次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学会课本上的方法,务实基础,能够熟练掌握课本方法,最终达到熟练运用即可.如此对于学生按能力水平分层次进行教学和要求,实现学生再遇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题目时,无论是用课本的方法,还是用自己的方法,不管是简单方法,还是复杂方法,最终学生都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达到殊途同归.这就是分层教学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