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物资管理履职报告

物资管理履职报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1-31 11:02: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物资管理履职报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物资管理履职报告

篇1

按照会议的安排,现将一年来履职情况向大家做以汇报,请予审议。年主要负责生产、安全、设备、物资和质量、科技等方面的工作。一年来,在领导的帮助和同事们的支持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克服诸多困难,全力完成各项考核指标。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全年共生产水泥万吨,完成万吨生产指标的%。

2.无生产事故、无环境污染事故。

3.物资供应及时,合同上线率100%,无事后合同。

4.水泥合格率100%。

5.完成科研工作指标。

一、坚持学习,努力提高素质能力

理论素养是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一年来,我积极参加公司中心组理论学习,在“三严三实”专项教育活动中,认真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按照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在思想上进一步提高了认识。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改进工作作风,生产期每天深入现场,各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组织各项决策和部署,切实抓好分管工作,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全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精心组织生产运行,提高台时产量

为完成生产作业计划,每月带领生产办、分厂对月度产量计划进行分析,分解到每天,细化到台时,坚持每天盯在现场,及时掌握生产情况,带领分厂解决生产问题,保证生产稳定。推迟开工时间,在春季减少落地码放水泥4万吨;同时实施提产技术改造,在水泥销售旺季通过掺加矿渣粉提高日产量,保证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和旺季水泥的供应。提产技术改造的实施,提高了月生产能力,使水泥装卸搬运费用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二)强化设备精细管理,提高运转率

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带领分厂制定检维修计划,在设备突发问题时及时到达现场,协调解决抢修中配件、工具等问题,缩短停机时间,年主要设备运转率、台时产量较上年均有提高,加强设备三基管理,健全完善资料,设备管理工作在三基检查和资产设备检查验收中获得表扬。

(三)抓安全、重整改,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加强安全环保管理,梳理公司健康安全环保工作重点,制定可行措施,逐级传达落实严格执行,组织开展入厂教育及交通安全消防培训、演练,督促安全部门每月对各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考核,安全人员随时现场巡查,发现违章行为或安全问题,马上下达整改处罚通知单,限时整改按时验收。全年共整改了安全隐患23项及整改了上级安全部门安全检查时提出的问题。

(四)加强协调沟通,物资保障及时规范

根据生产需求,按时采购各项物资,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协调招标中心及时完成大宗原材料的招标,保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掌控原材料合理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加强物资部门的沟通,按照上级采购模式的要求,规范采购三类物资。

(五)重科研强推广,提产降本见实效

加强质量管理和科研、推广工作。及时了解工艺情况,控制质量波动,督促脱硫石膏使用,降低成本,配合矿渣粉应用,调整控制点设置,保证产品质量。科技项目按期推进。全年出厂水泥合格率100%,省市、公司抽样监督抽检共45组,抽检结果全部合格。进行了矿渣粉装置的改造,为提产创效提供技术支持,全年使用脱硫石膏1.7万吨,创效300余万元。

三、思想作风建设

在个人廉政和作风建设方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集团党委22条要求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严守党的纪律和政治纪律,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不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他人谋取私利。工作中不搞铺张浪费,外出办事不忘节俭。率先垂范,带头执纪监督,物资管理,阳光操作,合规监督,立查立改,不断规范分管业务的合规性。注重加强分管单位的廉洁教育,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职责。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篇2

装备物资精细化管理,是指以条令条例为依据,以提高管理效能为目标,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决策论等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和高新技术管理手段,对装备物资实施精细、准确、快捷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其特征是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把提高管理效能作为管理创新的基本目标;把装备物资管理手段的信息化作为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主要支撑;将决策支持手段、数理方法、网络技术和微电子成果等引入装备物资各项管理系统,推动管理机制的“实时动态”发展;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对装备物资管理实践进行定性分析,实施量化管理。

推动部队装备物资的精细化管理,必须准确把握装备物资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实质要求,健全装备物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和管理机制,优化装备人才队伍结构,完善装备物资管理制度机制,促进装备物资精细化管理的落实。

1.正确树立装备物资精细化管理理念

首先,抓好装备物资精细化管理,必须有前瞻的眼光、创新的思维、开拓性的举措,把科学的先进理念贯穿于装备物资管理的全过程,推进装备物资精细化管理科学发展。

其次,管理理念转变是创新的起点,要注重用新的视角认识和分析问题,用新的思维创新管理方法,用科技成果优化工作手段,达到管理目标模块化、管理评估规范化、管理标准数量化、管理内容系统化、管理程序具体化,使管理的依据更加科学精确,过程更加严密顺畅,结果更加综合高效。

2.合理建立装备物资精细化管理标准体系

首先,装备物资精细化管理强调目标的细化、量化、分解和落实。要把精细化管理的指标分解到装备物资管理的各部门,把每个人都作为精细化管理的源头。通过提高个人工作的精细化程度,来提高部队整体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必须把优化管理过程作为推行管理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流程化事情定量化、定量化事情信息化,防止做无用之功。要广泛运用智能技术,创新管理决策方法,提高评估结果的客观性、精确性和公正性。

其次,按照依法管装备物资、科学管装备物资的要求,细化管理目标,落实管理责任,规范管理制度,努力实现装备物资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

3.全面完善装备物资精细化管理机制

首先,推行装备物资精细化管理要依靠相应的管理机制作保障。要紧紧抓住精细化管理运行过程中的决策、执行和督导等环节,保证管理活动精确高效运转。要强化执行环节中的责任制,明确各级执行标准、内容、时限和反馈要求,不断提高执行效率。要为实施装备物资精细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动力源泉,把效益与个人成长进步结合起来,激励官兵履职尽责、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指标。要完善法纪约束机制,充分发挥组织监督、群众监督纪律监督、制度监督、和审计监督的职能,确保装备物资管理每一项工作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精确有效的控制。

其次,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以往的管理方式粗放,效益比较低。因此,应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创新管理模式,推动装备物资管理深入发展,必须采取相关措施。

一是创建信息管控平台。要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和技术体制,开展装备物资综合集成建设,对现有装备物资调配、维修保障等业务管理系统进行逐步升级和综合集成,加强数据信息采集、状态全程监控、整装综合检测、资源可视可控等业务系统运用和基础数据库建设,通过信息技术强大的渗透力、融合力和倍增力,实现装备物资保障信息的互联互通、分类采集、按级管控和实时共享。

二是拓展信息管控手段。广泛应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建立信息采集制度,将装备物资数质量等静态数据和装备物资维修、动用、管理、经费等动态信息纳入数据库管理,通过装备物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定期进行数据更新,准确掌握和控制装备物资保养的时间、内容和经费器材消耗。大力开发装备物资管控装置,广泛应用不解体检测等技术,解决部队装备物资管理手段单一、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实现装备物资管理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

三是运用现代管控方法。在装备物资动用使用上,重点对申请审批、数据采集等工作环节进行掌控;在装备物资检测维修上,有效规范任务网上下达、故障智能诊断性能、自动检测等工作环节;在装备物资日常维护保养上,对高新技术装备自动检测、量化评估等环节进行规范,从而使装备物资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4.系统培养装备物资精细化管理人才

首先,认清人才建设在装备物资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觉把提高能力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装备物资建设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

一是夯实基础素质。要立足岗位实践,强化官兵“三熟悉”、“四会”训练,使装备物资指挥和管理人员掌握高新技术装备物资系统的管理知识,发挥好装备物资指挥和管理职能;使用和保障人员熟练掌握现有装备物资的基本构造、性能特点、工作原理和安全操作要求,具备驾驭现有装备物资的本领。要注重综合基础素质培养,大力加强官兵的技能、体能、智能、心理和作风等方面的综合训练,使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全面发展。

二是强化信息素质。要加强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真正把学习新知识与履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向练好新技能、开发新智能、掌握新手段等方面延伸,使装备物资指挥管理人员能够熟练运用现有的信息化指挥与管理系统;装备物资参谋人员能够为装备物资管理科学化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装备物资保障出谋划策;装备物资技术保障人员能够及时解决突发问题,尤其是信息化装备物资在作战、训练和管理中存在的维修保障问题。

三是突出创新素质。要突出创新思维的培养,努力把官兵学理论、学管理、学科技有机融为一体,培养官兵追求卓越、敢于标新立异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深入研究装备物资发展的新特点、新规律,装备物资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不断形成新思路、拿出新办法,推动装备物资精细化管理工作在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创新发展。

其次,健全装备物资人才培养机制是部队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任务。依托信息化手段,通过建立装备物资人才信息库,对所学专业相近或学科相邻的装备人才进行调整,科学合理地统筹安排各种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通过引进优秀人才等渠道,从源头上改善装备人才的结构和层次。充分利用送出去学、岗位练兵、集中培训等手段,多途径、多方法弥补现有装备物资人才的短板,加速提升装备物资人才能力素质,为推行装备物资精细化管理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建立和完善人才选用机制,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完善民主评议、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等制度,增加选人用人的透明度。把竞争机制引入装备物资人才队伍建设,实行优胜劣汰,形成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的正确用人导向,促进装备物资人才队伍由传统的经验型、单一型、管理型向现代的知识型、专业型、复合型转变。

参考文献:

篇3

一、立项背景

近年来,Z供电公司的项目投资实行“归口管理,专业负责”原则,由各专业管理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开展主管项目的立项和实施工作。这种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项目立项针对性不强、设计不深、物资管理分散、项目进展情况不能及时掌控等弊端。公司为进一步加强投资建设管理,确保投资效益的最大化、风险的最小化,实施市公司层面投资一体化管理模式,即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结算、统一转资”原则,将基建、配网、农网、信通等各类电网项目进行集中管理,解决项目需求多头和管理多头问题。为保证实行新的项目管理模式后各项投资能及时、有效完成,必须对投资建设一体化管控模式下的项目管理实行“安全质量、财务、审计、纪检、运营监测”五大监督。

在此背景下,Z供电公司决定开展投资建设一体化审计调查,希望通过审计监督检查,督促公司建立“问题―研判―立项―设计―实施―验收―评估”的管理流程。全面深化问题管理,全口径收集电网设备性、结构性和发展性问题,确保项目储备达到施工图深度,一流配网办统一实施,实施过程中全面融入“安全质量、审计、财务、纪检、运营监测”五个监督,确保投资行为始终处于可控状态。项目完成后,对照立项问题需求,组织项目后评估,形成项目科学闭环管理。

二、审计监督重点和方法

第一,监督检查审计对象在投资建设过程中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网省公司以及公司有关规章制度的情况,保证公司投资建设工作合法合规有序进行。第二,监督检查审计对象在投资建设的问题管理、项目储备和计划管控过程中问题上报的及时率和准确率、储备项目质量、计划执行情况、现场实际建设进度、财务结算完成情况等方面。第三,监督检查审计对象在投资建设过程中执行管理程序、业务流程、工作标准和岗位规范方面履职情况,着力发现薄弱环节,纠正行为偏差,堵塞管理漏洞,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管理规范。具体审计重点及内容,如表1所示。

三、审计发现的问题和结果

1、储备项目缺乏项目评审过程记录和评审结果

按照《Z供电公司投资项目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经济技术研究所应会同项目提出部门、专业管理部门开展“已收集待储备”全口径项目的评审工作,并按季度将评审意见和项目清单提交公司发展策划部审核并行文纳入公司储备库,本次检查未见相关评审意见及发文。

2、储备项目规划与地方政府规划不同步

检查公司开展的2015年度配网项目储备情况,重点跟踪了项目地点为新区的135个项目,发现项目实施阶段因“配网规划等待政府批准”原因导致项目停滞的有70个,占新区项目总数的51.85%。

3、各类项目建设实施进度计划未进行跟踪和全口径分析

检查发现,公司经济技术研究所仅对配网、农网项目年度投资计划(资金计划)实施平衡、编制、审核和进度计划分析等工作,其他类别项目仍未纳入其管理范畴。

4、项目立项内容与实际实施内容不一致

公司部分配网成本性项目计划与实际完成项目名称、内容有偏差,配网成本性项目储备不足,立项时无预算,临时编制项目资金计划上报,虽最终项目得以实施,但是造成计划项目和实际项目的不一致。

5、储备深度不足导致项目节余资金过大

抽查发现公司个别配网项目设计深度不足,造成计划投资、设计预算、实际投资存在较大差异,部分项目节余资金占计划投资额的比例超过50%。

6、需求计划填报方式存在缺陷

配网项目需求计划主要来源于配网项目问题库。现阶段配电运检室采用班组按月度填写配网缺陷表,并以此基础形成配网问题库。经测试,这种模式存在缺陷反映不及时、后期跟踪困难的问题。

7、监理费支付依据不充分

检查公司部分配网项目竣工归档资料,普遍未见监理日志、监理报告等证明监理单位履行监理职责的相关资料。

8、结余物资实物退库不及时

检查发现公司部分配网成本性增补项目,发现此类项目由于年底财务关账原因结余物资均未能够及时退库。

9、废旧材料管理不规范

检查废旧物资退库情况,发现部分单位存在废旧物资管理不规范现象。一是退库物资种类不全,废旧电杆等物资均未回收;二是废旧物资回收率偏低,部分项目导线回收率低于40%。

10、外协单位准入把关不严

针对2015年入围的426家潜在供应商、外协外包单位开展行贿犯罪档案记录进行查询,发现有1家潜在合格分包单位的一名员工在2015年6月因行贿罪被追责,根据规定,公司取消其投标资格,并列入禁止入围单位黑名单。

四、审计成效

1、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公司通过审计调查,加大了项目初步设计深度,避免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设计频繁变更,有效保证了项目建设进度;通过加强项目物资管理,提高了项目物资的供应效率,避免了因物资供应导致的项目延误。通过加大外协单位管理,对违规或不能正常履约的外协单位按照有关条款扣除相应款项。以上管理措施共避免了经济损失18.65万元,节约资金1679.62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14.46万元,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

2、提高规范管理水平

通过审计调查,Z公司加深了对投资建设一体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完善了项目立项、需求管理、审查管理、实施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的管理措施,新建了《投资项目管理实施办法》、《施工作业现场“六到位”管理办法》、《现场可视化管控系统应用管理规定》等7项规章制度,废止制度14项,建立了“问题―研判―立项―设计―实施―验收―评估”的管理流程,制定了包含36项指标的投资一体化指标体系,其中22项关键性指标、14项支撑性指标。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公司项目投资行为更规范、有效。

3、避免投资廉政风险

通过开展投资建设一体化审计调查,公司对项目物资管理和外协单位管理的隐患进行了深入分析,制定了整改措施。建立了项目未使用物资管理平台,加强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类物资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同时为避免外协单位管理中的管理漏洞,规避管理风险,公司加强对外协单位的资格审查,在日常管理中采用动态管理和评估,由物资供应中心组织各相关部门,从质量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施工进度管理、现场管理、造价控制、廉政建设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作为下一阶段选用的依据。根据评价评级结果,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促使其提高履约能力和服务水平。

4、提高项目社会效益

开展审计调查后公司项目投资更加规范。通过加深项目初步设计深度,同时结合现场勘查,公司的投资项目进度得到有效保障,施工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由于一体化管控的实施,公司各类项目得到统筹考虑,停电管理更加有序,1―10月份,Z地区配网线路停电次数同比下降34.2%,停电投诉量下降了51.6%,停电舆情减少了45.4%,社会反响良好,较好地保证了优质高效供电。

五、审计启示

篇4

(一)安全生产方面。

一是明确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工作机制。为确保各项工作抓出成效,于3月下旬牵头组织签订了《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19年度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书》,责任书安排了安全生产工作内容,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层层签订,明确单位、个人的具体责任及奖惩办法,做到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不留安全生产管理死角。二是认真传达贯彻落实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全年安全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开展。每月至少组织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及时传达贯彻县政府、县安委会和市国土局安全生产有关会议精神,并提出贯彻实施意见;按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春节、两会、汛期、安全生产月、大排查大整治等特殊时段下发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做到了安全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三是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按照市、县关于印发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由局领导带领分管股室(站、办)对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检查矿产资源领域“打非治违”、项目施工现场、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涉安项目用地规划审查、地质勘察、储备土地和征收土地安全监管等。检查未发现较明显安全隐患。四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按照县安委会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并印发了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2019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的通知》,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围绕“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主题,通过开展系列宣教活动,落实安全责任、普及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全民安全应急意识、提升公众安全素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深入安全执法专项活动,对全县各场镇、学校、地质灾害隐患点、各非煤矿山和在建工程进行安全督导和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隐患,严肃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予以曝光,并采取限期整治措施。五是深化“打非治违”专项工作,抓好矿山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国土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扩大动态巡查范围、加大动态巡查频率,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涉矿非法违法采矿行为。明确各国土资源所具体负责各辖区的动态巡查,对涉矿区域进行全覆盖排查,县、乡镇两级出动矿山巡查上百人次;执法监察大队和地质矿产股定期不定期开展抽查,并对国土资源所开展的动态巡查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认真做好巡查记录、建立巡查台账。通过巡查检查,对天堂湾页岩砖厂未经批准越界开采行为予以曝光,勒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退回本采矿区范围内开采,并魔兽越界开采矿产品的违法所得11400元。

(二)地灾防治方面

一是全面落实了防灾责任。编制并了地质灾害年度防治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县、乡(镇)、村、社、监测点”五级监测体系,每个隐患点均落实3个科级领导作为防灾责任人。县政府与乡镇签订了防灾责任书,乡镇与村、社、隐患点监测人员签订了防灾责任书。成立了局地质灾害抢险应急分队。二是全面排查地灾隐患。开展了汛前排查和汛中排查,查明了家底。目前,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4处,主要有滑坡、危岩(崩塌)和潜在不稳定斜坡三种类型,按地质灾害的危害对象(险情)和规模划分,中型3处,小型61处。威胁498户、1736人,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8174万元。地震发生后,立即组织防灾责任人、专职监测人员和技术协作单位开展了隐患点检查工作,及时制定了震后地灾隐患排查方案,成立了领导组,现正在全力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地灾隐患排查。三是全力整治地灾隐患。今年,需完成145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现已完成120户;完成3个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和8个排危除险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正在比选施工单位。四是全员提升自防自治能力。通过分片区集中宣传培训、电视、院坝会等大力宣传防灾知识,确保隐患告知率、群众知晓率两个100%。五是大力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今年5月31日,在镇堵水坵水库开展了县级综合应急演练,隐患点由乡镇组织开展了应急演练,实现应急演练全覆盖。六是全面预警处置应急。隐患点开展专职监测64处、简易自动化监测6处、专业监测5处,及时气象预警信息,全力做好预警预报,大力开展提前避让,切实提高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处置能力。今年上半年共协助汛期督导组共完成了10余份应急调查报告,以县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下发了隐患整改通知6份。今年5月27日,镇石坝村8社凉坪崩塌点成功实施提前避险,保障了2户6人的生命安全。七是严格值班值守和灾险情速报制度。全面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双人值班制度,制定了《值班须知》、《突发事件速报流程》、《灾险情速报制度》等,同时,进一步补足了应急物资库,完善了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并上墙。同时,局值班室每天对全县所有专职监测点上监测责任人、专职监测员等相关责任人在岗履职情况进行抽查,白天抽查20名、晚上抽查10名责任人,一个周完成一轮全面抽查,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落实责任,督促整改。八是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管理。我局成立了由30名同志组成的抢险应急分队,并在汛期进行了应急分队培训,制定了应急分队工作纪律,严格规范管理。九是全面开展督导。制定了2019年度地质灾害督导方案,牵头对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刻剖析整改,确保工作到位。

(三)矿产资源管理方面

一是完成了镇水村9社砂岩矿出让。二是完成了县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调整方案编制、听证和评审工作。三是完成了矿业权管理日常工作。四是完成了县长江经济带露天废弃矿山修复前期调查和方案编制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防灾力量、应急救援抢险能力较弱。现国土资源所无车辆,防灾工作难度大。

(二)专职监测员选拔、管理难度大,监测效果不明显。

(三)专业人员不够,项目工程监管不足,项目进度慢。

三、下阶段工作计划

篇5

一、引言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在精细化管理中,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整体决策和未来发展。对于电网行业,作为国家公共基础设施的重点行业,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投资效益低等特点。为了解决煤电运紧张矛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用电需求的需要,我国“十二五”期间计划每年投资约5000亿元用于建设坚强、高效、绿色的世界一流电网。随着电网投资规模的不断加大,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工作愈来愈重要,它贯穿于基建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是保证电网企业基建工程项目能够如期顺利投入运行,并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因此,建立一套以成本效益为导向,以资金管理为主线的基建工程财务精细化管理体系,对于规范基建工程成本费用开支,实现全过程的财务标准化管理,提升基建财务管理效率与降低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电网企业长期采取粗放的财务管理方式,加上电网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因此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岗位职责和流程不明晰,财务部参与程度不够

我国大多数电网企业关于基建工程岗位职责与流程的制度仍不完善,加上职能部门之间缺乏信息交流,导致重复工作或工作脱节的情况频频发生。此外,在基建项目中财务部门的参与程度不够,未实现基建工程成本费用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控制。其主要原因是“技术中心论”在电网企业基建工程管理中根深蒂固,经济效益在基建工程投资决策与建设的过程中重视程度不足。

(二)工程概算方式粗放,精细化程度不足

因投资任务繁重,工期短等因素,我国电网企业的基建工程大多是按工程概算进行包干,财务人员按合同和工程部门、监理部门核定的工程进度表拨付工程款。但由于工程概算时精细化程度不高,价值明细反映缺乏精确的生产基础,因而导致工程设计概算与工程实际施工会有不小的偏差。此外,工程项目概算细项控制流程和标准不完善,使得在超概算或概算外的情况下,财务和审计部门经常与工程部门发生歧义,直接影响了工程的正常开展与结算进度。

(三)基建工程资金管理水平亟需改进

我国电网企业基建工程的资金筹集、使用与回收管理水平较低,尚未建立起科学、精细化的资金预算管理体制。这一方面使资金管理与合同管理、工程形象进度管理、物资管理脱节,从而影响基建工程的结算与效益;另一方面导致工程资金闲置或不足,不利于资金的集约化管理,从而不能有效降低基建工程的融资成本与建设成本。

(四)工程物资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电网基建工程物资占电网投资总额的60%-70%,其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工程预算、结算和决算工作。我国电网企业的工程物资财务管理,主要有以下问题:①会计核算不规范,细化程度不够,不利于工程采购设备物资的核对和清理,影响工程形成资产的正确性。②物资设备名称、型号、计量单位等信息不统一,出、入库管理流程不规范,给工程财务决算和移交资产管理工作带来困难。③物资采购层级多,导致物资核对困难,资金利用效率降低,不利于节约工程建设成本。④物资采购计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较低,超概算或计划外的采购时常发生,使基建项目的物资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四)工程决算与后续评估工作需要完善

一方面,由于忽视项目前期资料的收集和归纳,以及手续的完备性,往往导致基建工程竣工决算时,存在着工程决算资料传递不及时与不完整的情况,这影响了成本费用的及时归集,导致财务竣工决算滞后,对企业的预算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此外,工程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在竣工决算时衔接不到位,会影响工程结算的准确性,进而导致工程效益的流失。另一方面,基建工程决算后评估和考核机制仍不完善,决算考核手段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程决算后存在容载比不高、单位资产供电量小、变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低等问题,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六)基建财务人员的配置与专业能力有待改善

基建财务由于其业务特点,应保持人员的连贯性,不能发生断层,否则将影响基建工程的概算和结算等工作。而我国电网企业的基建财务人员储备力度不足,存在一定的人才断层风险。另外,我国电网企业长期处于粗放式的财务管理状态,基建财务人员的职责主要是处理日常繁重的核算工作,未完全建立起基建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工作理念。因此基建财务人员在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竣工结算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比较欠缺,这导致了基建工程的经济性分析与可行性研究难以深化,工程建设过程中成本费用管控能力不强,从而不利于合理引导资金和项目流向,提高项目的投入产出水平。

(七)基建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基建财务管理涉及到的内容广泛,基础数据多、流转环节广,因此对于信息化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而目前我国电网企业基建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工程管理与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模块联动性不强,未能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信息管理,尤其在基建项目财务状况分析、经济指标评价等方面亟待完善。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基建工程成本的实时监控和事中控制,以及资产全寿命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基建工程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为了增强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电网建设的有效投入,实现基建工程资金效益最大化,成本控制精细化,工作手段信息化,资产管理标准化,笔者针对我国电网企业基建工程财务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合理确定基建项目管理相关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提高财务部门的参与度

一方面,应加强基建工程岗位职责与流程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建设。设置相关岗位职责必须使每个环节有岗有人,每个岗位有职有责,工程项目涉及的所有管理人员应明确自己的任务与目标,对工作内容与流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同时,项目相关管理人员应定期与财务人员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汇报项目的进展状况,并对未来不确定因素进行合理的预测。另一方面,应提高财务部门在基建投资决策管理和建设过程中(概算的审批、概算的执行、设计变更的批准等方面)的参与程度。

(二)提高工程概算的精细程度,完善工程概算控制标准与流程

工程概算是一个重要复杂、多重反馈、不断调整、修改优化的过程。工程部门应会同财务等相关部门,根据工程进度、合同条款、往年支出的结转情况等做好基建工程的概算工作,切实提高工程概算的科学性与准确率,为后期基建工程成本费用的监控、分析和考核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电网企业还应完善基建工程概算的控制标准与流程。通过规章制度明确在超过概算多大程度或者在概算外的情况下,应由哪个层级进行审核与控制,从而促进基建工程的正常开展。

(三)加强基建项目的资金管理

为切实管好用好电网基建工程项目资金,坚持资金的统筹安排,在保障项目施工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基建工程的资金管理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科学编制年度基建工程资金预算,依法筹集资金,将合同管理、工程形象进度管理、物资管理等信息资料集成,实现基建工程资金的集中支付。同时按工程概算和项目管理预算控制投资,建立资金往来定期核对机制,对接月度现金流量预算,从而保证工程建设资金的及时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加强对工程资金付款环节的控制管理,根据合同严格按程序拨(支)付工程款。若项目涉及征地费用、拆迁安置补偿费等,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相关规定支付并实行两级审核支出。此外要注意设计变更、施工变更等工程变更与工程概算的差额,工程部门对项目完工后的节余资金一律上缴,不得自行用于其他支出。

(四)加强工程物资财务管理

(1)提高物资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水平,及时对物资情况进行分析与跟踪。对基建工程物资的核算应按照形成的资产,系统地进行分类。同时按单项工程设置明细核算,充分应用财务信息化系统,分别与工程成本和物资出入库核对,真实反映物资的实际库存和工程建设进度情况。此外,物资管理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实物盘点,确保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并定期对物资情况进行分析和跟踪。

(2)加强物资采购及出入库管理,确保工程物资采购、领用和概预算相符。一方面应及时签订物资采购合同,准确记录物资设备名称、型号、计量单位等信息;另一方面应加强工程物资的内部控制力度,严格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出、入库管理,并会同财务部门及时办理物资结算。除此之外,还应加大对施工单位的监管,施工单位应按工程实际用料及时办理领退料。

(3)实行物资统一管理,避免多头采购。工程物资应从同一个物资管理系统办理出入库手续,这有利于工程物资的全面管理,有效控制与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4)加强工程物资采购计划,做好工程物资“零库存”管理工作。物资采购计划只能由设计单位提出,并由其建立计划跟踪考核制度。对施工单位管理混乱,高估冒算造成工程物资剩余的,应在其工程结算款中等额扣除。对设计单位提出的工程物资采购计划发生重大变更,应由其“说清楚”,确保工程物资一次采购到位,便于工程物资的“零库存”管理和降低基建项目的物资采购成本。

(五)完善工程决算与后续评估工作

为提高基建工程结算效率,在工程开工建设前,规划、工程和相关协作部门,必须完备相关的手续,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归纳。同时为了整体把握基建工程的进度,相关部门应在结算前实行时间节点控制和定期通报制度,并建立与完善“在建工程预转固”、“工程竣工决算报告编制”、“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固定资产卡片建立并移交”四个环节的规章制度。通过明确流程中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及时间节点要求,建立与实物资产流转管理相配套的工程转资模式,在制度上保证移交资产的真实性、资产与设备的一致性以及资产信息的正确、完整,从而改善基建工程决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除了做好基建项目决算工作外,电网企业还应积极探索与建立科学的基建项目后续评估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项目建设带来的系统效益,评估项目的整体效果,从而提高基建项目决策的科学性。此外,绩效考核部门应根据项目相关职责部门的履职情况,及时、科学地开展考评,形成争创一流的氛围,促进基建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六)加强基建财务人员的配置和业务能力

首先,电网企业应做好基建财务人员的储备工作,使储备人员在原基建财务主管人员发生变动时能较好交快地接替前任的工作,不影响基建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决算。其次,基建财务人员应转变工作理念――从记账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积极参与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成本控制等工作。再者,电网企业应加大对基建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职业技能,使基建财务人员熟悉与掌握成本核算、竣工决算、施工流程、招投标、工程概(预)算、工程造价管理等专业知识,打造一支业务精通的基建工程财务管理队伍。

(七)提升基建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电网公司应不断完善基建工程信息管理模块,提高操作性与实用性。通过工程管理与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模块的良性联动,实现基建项目全过程动态管理,提高转资的“自动”程度。同时,各部门应加强协作与配合,加快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和推广应用,实现对工程成本的实时监控,从而为加强工程成本事中控制,深入开展资产全寿命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基建财务管理效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基建工程财务精细化管理对于实现工程安全、质量可靠、进度符合计划、成本合理可控等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是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一种进步和完善。加强基建工程财务精细化管理,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好,是电网企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电网企业财务工作者应转变观念,进行管理创新,提高基建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投资收益,实现新形势下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为进一步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的绿色电网做好财务支撑。

参考文献:

篇6

提升内部审计对企业的增值服务效果是近几年中国联通集团内部审计机构致力引导的工作方向,各基层子公司内审机构积极探索、深入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在提升中创新,内部审计为企业增加价值的效果、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也逐渐清晰。

一、内部审计定义的演变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自1941年成立至今,对内部审计定义共作了七次修订。1947年IIA首次公布的《内部审计师职责说明书》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建立在审查财务、会计和其它经营活动基础上的独立评价活动。它为管理提供保护性和建设性的服务,处理财务与会计问题,有时也涉及经营管理中的问题。”1999年6月,IIA通过了第7次内部审计新定义,即“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每一次修订都是对内部审计职能的深化,记录着内部审计发展的轨迹和变化,这一次的定义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了增加价值的思想,同时将最早的审计“评价活动”,改为审计“确认和咨询活动”,意味着内部审计职能的变化和范围的扩大。也就是说内部审计从审查财务、会计和经营活动,到增加组织价值并改善组织运营,发展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和阶段。

二、企业价值

企业价值作为一个概念,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国外就被明确地提了出来,但经济学家、投资家、会计师、管理者因站立的角度不同对企业价值会有不同的评价和理解。理论研究一般将企业价值分为企业账面价值、企业市场价值、企业公允价值、企业的清算价值、企业内在价值,其中前四种企业价值更多地涉及财务与会计处理,而企业内在价值更倾向于企业的管理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企业内在价值是指对企业创造财富的一种能力的度量,是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成长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管理水平、资产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综合各种不同的企业价值定义,本文认为,价值规律本质上要求企业对经济利益和效率进行最大的追求,但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价值也不是简单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它还包含了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和制度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价值形成、价值增值和价值实现过程的统一。简而言之,企业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之间的有机结合来达到价值增值,涵盖了企业现在基础上的发展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特征,隐含了管理层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控制实力。

三、内部审计增加企业内在价值实践

当内部审计由审查、评价活动发展为增加组织价值并改善组织运营时,也意味着传统的审计方式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发展、转型,而企业内在价值的提升,要求内部审计不仅关注企业的经营结果,更需要关注企业的经营过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现结合通信行业工程审计、内控审计及经营审计的工作实践,就内部审计在发展转型过程中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增值作用加以探讨。

1、工程审计前移转型,使建设管理单位更加重视隐蔽工程的管理,增加了企业管理价值长期以来,通信企业对工程项目的审计以工程的结(决)算审计为主,审计内容主要集中在建设工程项目价款结算和资金使用方面。这种审计模式在通信企业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下有补位作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节约了建设资金,但其往往只重视监督工程成本的真实性,而忽视了对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设计方案、监理确认、工程实施以及投产运营后的情况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加,笔者所在的通信企业不断尝试创新转型,逐步将审计工作前移,加强了隐蔽工程的现场审计,在履行审计程序的同时,对项目开展了审计跟进评价,并积极参与到工程项目投资前评估、后评价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通信企业内部审计在针对2012年某地管道(一期)新建工程进行结算审计时,工程审计没有完全依据隐蔽工程签证依据,而是参照签证,赴施工现场开挖管道,进行了现场审计。审计人员将隐蔽工程签证和监理单位开具的钢筋绑扎证明与现场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发现该工程的隐蔽工程签证以及钢筋绑扎的证明存在多签工程量的问题:一是监理单位开具的钢筋绑扎证明无论是项目(道路)数量还是钢筋的使用数量以及使用钢筋的直径型号均与实际情况不符;二是隐蔽工程签证中的开挖沟深和混泥土管道基础厚度的工程量均大于实际工程量,由此判断隐蔽工程的签证虚假,监理工作失职。为此内部审计提出了三点管理建议,建议管理单位加强隐蔽工程签证的复核管理,杜绝虚假签证的发生;隐蔽工程监理签证需提供施工现场影像资料;建设单位对监理单位加强考核,实现优胜劣汰。事后该工程的监理单位被肃清出局,同时促进了隐蔽工程签证管理制度的形成建立。

2、开展单项工程项目投资后评估工作,可促进投资后评估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加强企业上下游环节之间的监督和控制通信企业的投资效益评估虽然提倡多年,但是仍停留在月末、季末、年末的财务数据集合的总体分析比较,没有具体细化到每一个单项工程。内部审计对公司2012年部分公众宽带综合小区接入项目及集团客户专线接入项目进行投资后评估审计评价,根据PMS、BSS、集中集响、运营网管等系统信息建立了关联数据模型,比较分析了业务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与项目可研报告中预测的效益,发现3个综合宽带接入小区中有2个小区在投产一年的端口占用率后不足7%,其中某一小区在投产一年以后的收入仅为当时可研预测的18%。发现512个集团专线接入项目中,有30个在2013年12月末已停机,而停机专线中有26个是在合约期内离网,占总审查项目的5.01%,其中有10个项目未收回投资成本。审计针对评估结果,建议建设部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要结合市场调研数据,科学、严谨地编制可研报告,客观真实地评估项目预测效益,如若确实没有经济效益,但会形成战略优势或竞争优势,也要客观地反映出来。建议集团客户跟踪分析客户停机离网原因,做好客户维系,降低用户离网风险,并汲取经验,以预防风险为导引,制定相关管理规范,约束客户履约行为,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建议得到了建设单位及集团客户市场营销单位的高度重视,建设单位专门建立了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估管理办法,办法原则上针对每一项固定资产投资均进行效益后评估工作,将可研建设的需求合理性、工程实施质量等过程管理内容纳入了管理办法及考核,改善了粗放式投资后评估的管理模式,促进并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益管理,充分体现了内审的价值增值作用。在工程内部审计转型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承担了工程管理的部分职能,不是直接审核施工单位的结(决)算,而是在工程管理部门审核管理的基础上再监督,不仅能有效促进工程管理的规范化,提高项目责任人的执行力,提升工程管理水平,而且结合项目运营后的市场收益,抽样对具体的项目进行投资效益审计评价,可以有效推动企业上下游之间的支撑服务与评价验证,促进整体管理链条的协作配合,防止出现走过场的现象。

3、将专项审计做深做透,对理顺业务流程、减少管理漏洞、促进管理制度的细化和完善非常有效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某项业务管理行为在寻求支撑依据时,发现该依据似有似无,这是因为该项业务有规范或制度名称,但具体的行为没有对应的细化条例,导致有规章可循,又无条文可依,也形成一些管理漏洞。内部审计在一次开展的“营销物资专项审计”中发现:企业物资管理办法相对营销物资而言,不具备完整的操作指导意义,营销物资存在流失风险。内部审计发现基层营销单位不同程度存在采购流程倒置、其它支出挤占营销物资成本、礼品发放缺乏可靠的监管控制手段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基层企业在营销管理过程中存在拓展难、经费不足的问题,通过一些虚拟的营销活动来获取经费,而其营销文件中所列的营销物资可能存在个别项目或个别数量不真实的问题,礼品发放单上出现了入库时间晚于礼品发放时间、同一人多次领取礼品、同一笔迹不同名的问题;入、出库单无记录或记录不对应、报账凭据无照片依据、办公用品及管理费用挤占营销费用等问题。而这些行为在企业的物资采购、保管的管理办法中,缺乏具体的指导或界定依据,无法准确定性。内部专项审计为此提出了将部分专用营销物资纳入采购系统管理的建议,建议业务管理部门建立专门的营销物资管理办法,规范营销活动从策划审批、合同签订、供应商管理、物资采购、验收、入库、出库、保管、发放等全过程管理细则,指导基层企业规范营销物资管理。内部审计建议得到市场业务管理部门单位的重视和采纳,并建立、下发了营销物资管理办法,细化了营销物资管理过程及流程,规范了礼品采购及发放行为,从而降低了企业损失,防范了营销物资流失的管理漏洞,提升了企业基础管理的能力。

4、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效果审计相结合,能够更客观地评价领导干部履职情况,为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经济责任审计既是一种监督方式,又是一种评价手段。现有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对经济指标、财政财务收支、重大经济决策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监督和评价,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业务发展的效益缺乏深入审计,导致审计评价不全面、不完整。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但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们的生存环境愈来愈恶劣,“GDP增长≠干部德能勤绩廉”的观点也得到了更多领域的认同。2013年12月,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规定今后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那么对于通信企业,这一理论也是成立的,2009年以来,国内三家运营商在3G业务市场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各地通信企业的3G业务发展指标也成为衡量业绩的重要指标,单从指标完成情况评价领导干部的业绩,个别领导成绩斐然,但当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进行审计评价时,就会发现一些问题。如在一些通信企业的基层机构,就存在为达到用户规模发展指标或其它经营目的,发展了大量无效或低效用户,导致用户规模上升,低效用户现象,形成了一些业务在发展过程中重量不重质的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批量开卡。通信企业常用佣金的发放时限和金额来约定商的用户发展行为,一般采取用户连续在网三个月以上,给予发放一次性佣金或话费分成佣金,商为规避三个月的考核,保证用户在网三个月,但到第四个月时,批量退网。(2)企业自身违规经营。用户入网信息虚假,身份证按照入网规则编撰18位,入网后定期缴费信息来自员工、企业统一行为或者信息系统,甚至出现高套餐低使用量的逾期欠费用户连续出账等现象,形成收入也形成欠费。(3)渠道用户交叉统计。某些企业为了套取佣金,违规将自有渠道发展的用户均归入社会渠道,导致社会渠道的发展量甚至超过85%,从表面看是渠道发展不均衡,实际是企业行为。(4)成本换收入。集团客户发展的高套餐合约用户低效无使用量,却有缴费信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员工惧怕考核自行缴费,另一方面则是套取营销费用来缴纳欠费,虚增收入。(5)考核办法不完善。个别通信企业对三无用户(无流量、无语音、无短信)考核仅限于入网次月的三无用户,各利益体发展的低效用户在入网的头两个月拨打10010等免费电话,然后网内互发短信1条,不仅被排除在考核外,而且在第三个月起就彻底转变为三无用户。(6)3G零元担保预存用户入网管控不严、欠费跟踪收缴手段匮乏,形成利益损失。这其中有对一些不具备担保资质的单位或组织办理“3G零元担保业务”,其担保用户欠费后该单位或组织并不具备偿债能力,导致企业成本遭受巨大损失;也有日常管控不严,清欠不及时或手段匮乏,企业没有对担保单位出具过催缴通知,形成清欠拖延,同时又为了维护和担保企业的关系,也未启动过法律程序,导致收支倒挂现象越来越严重。针对此类问题,内部审计将效益审计嵌入到了经济责任审计中,及时反馈并客观评价了领导干部履职中的用户发展质量等效益问题,规避了传统用经营指标衡量业绩的单一性和缺失性,为通信企业领导干部在经营过程中盲目追求“短平快”业绩敲响了警钟。同时内部审计建议市场业务管理部门从考核入手,针对一些与商利益相关的问题,延长考核周期和佣金发放时间,针对各地自有渠道和渠道发展比例失衡的问题,加强对自有渠道用户发展量以及企业渠道之间结构比例的考核,对成本换收入的问题也向财务提出了增加必要的报账依据的建议,促进了市场业务操作和财务报账的规范管理及严格执行。内部审计还将一些有关效益审计的问题通过文件下发、案例分享的形式与各级市场营销单位进行信息共享,并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上,提炼出效益审计问题,针对性地开展更大范围的专项审计,有效遏制了一些重量不重质的经营行为。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加入效益责任审计的内容,能充分揭示由于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不力而导致的脱离客观实际、盲目决策、造成严重损失浪费问题,能使经济责任审计真正成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一项重要手段,为干部的选拔任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正确考核领导干部业绩的标准建设探索出一些新的思路。通信行业的内部审计实践已扩大了审计范围,参与到了企业的管理过程,从传统的“保证、监督、评价”作用,延伸到关注企业经营过程控制、风险防范、效能改善、服务支撑等方面,体现了内部审计对企业内在价值的改善和提升。内部审计的转型有效改善了组织的运营质量,提升了管理层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控制实力,增强了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内部审计增加企业价值的探索瓶颈

1、通信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不能完全得到释放和发挥当被审部门和内审机构处于同一企业的同一层级时,单位领导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内部审计人员执法的尺度。通信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领导意志的影响是在所难免的。

2、相应的审计专业人员及人员的能力不足当内部审计更加注重为企业增加价值时,审计队伍更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在通信企业,内审队伍不仅需要工程建设、财务会计等人员,而且需要市场经营、IT信息化等专业人员。而目前的内审队伍仍主要以财务、会计审计人员为主。

3、企业内在价值审计缺乏评价指标,难以定性一些战略性、服务性、宣传性的业务难以建立评价指标,即使审计评价结束后,也只能呈现一个结果,无法进行定性。

4、内部审计独立开展个别有关企业内在价值专项效果评价活动时,组织调配能力受限,评价效果不理想例如广告宣传效果专项审计评估,这是一项效益评估工作而不是管理评估工作,其涵盖了传播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三个层面,而要将这三类效果从模糊的感官概念评估进行数据量化和界定,必然要经过合理设计问卷、实施调查、对信息进行统计加工、利用效果指数模型进行分析、剔除无关效果、量化指标等一系列过程。但在没有专业部门和第三方参与的情况下,无论是人力、物力的支撑,都受到限制,想得到一个满意的广告宣传效果评估结果,可能最终会流于形式,或者仅得到一个模糊的感官概念评估,并不能真正实现内部审计评估价值。

五、突破瓶颈,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对企业的增值服务效果

1、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通信企业要完善内部审计的法规制度,对内部审计的责任、义务,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形式进行明确,让企业领导和员工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产生深刻的认识,减少各方意志对审计活动的影响与干预。内部审计人员应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不应从事具体的业务活动,以便从全局出发对风险进行识别并作出客观、公正、有效的评价。

2、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一是改善审计队伍结构,匹配必要的专业人才,例如IT审计人员。二是加强现有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力度,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逐渐培养和塑造一批复合型人才。

3、建立指标评价信息库通过内部审计评价活动,对难以建立指标的效益性、战略性等业务,逐步建立和积累基础数据,通过长期数据积累,建立趋势曲线模型,为企业内在价值的比较和评价提供依据,不断促进企业价值提升。

4、提高信息化审计能力作为通信企业,其经营信息均体现在了ERP、BSS、OSS、OCS等运营支撑系统中,如果不能熟练运用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前移分析和效益效果评价,将势必削弱内部审计增加企业价值的效果和作用,因此提升信息化审计能力尤为重要。总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审计的目标也逐渐由传统的评价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转向评价经济活动的有效性、管理活动的合理性和管理秩序的恰当性。通信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更多地转向支撑服务和为企业增加审计价值,其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从内部检查和监督向内部分析和评价方面转变,最终的目的还是通过内部审计提升企业创造财富的能力、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在新的形势下,内部审计需不断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努力为通信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增运:通信工程效益审计模式亟待改进[J].通信企业管理,2008(8).

[2]李璧君:试论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8).

篇7

一、基本情况

1.审计重点:组织架构、资质情况、经营范围等综合情况。

审计方法:查看组织架构图、资质及营业执照等资料,对照有无违规经营或不符合国网文件规定经营范围的情况,组织架构是否完整,职责是否清晰。

2.审计重点:截止2020年底企业资产规模和构成、负债规模和结构,评价被审单位的运营和偿债能力;2020年度盈利能力指标、债务风险质变、经营增长指标等绩效指标及各类人均指标等。

审计方法:结合2020年报审计结果,测算相关运营和偿债能力指标,例如: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负债率。盈利能力指标:例如:毛利率、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经营增长指标:例如: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人均指标:劳动生产率。通过指标分析企业运营等情况。

二、重大政策决策部署落实方面

1.审计重点:检查各单位改革改制任务是否按期完成,“瘦身健体”是否到位,处置方案是否合规合法;处置措施是否根据批复意见组织实施,处置方式是否恰当,处置价格是否公允;处置涉及的工商登记以及股权、资产变更手续是否完备,处置结果有无遗留风险因素和后续事项等。

审计方法:对照改革改制任务清单,结合国家工商公示系统、NC账目系统、相关文件程序规定等,检查处置方案、措施、方式、价格、变更手续、结果等是否合规,有无风险。

2.审计重点:落实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工作中,组织是否有序有效、措施是否合理到位,有无清理不及时、虚报瞒报拖欠数据等情况。

审计方法:对照企业应付款项明细及工商公示系统确定民营企业范围,结合企业相关物资、施工等资料,确定是否属拖欠行为。

三、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方面

1.审计重点:是否按规定建立健全内部管控机制,在资产、资金、资本运作、重大资金使用、融资担保管理、核心业务管理、经营风险管控、内部监督制约等方面制度是否完善,落实是否到位,管控措施是否有效。

审计方法:内控机制是否建立,各种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完备,对照制度重点检查人、财、物三个方面,落实是否到位,管控措施是否有效。

2.审计重点:“三重一大”应决策事项是否履行决策程序或决策程序是否合规。

审计方法:检查办公会记录或会议纪要等资料,对照三重一大事项范围及相关文件要求,检查决策程序是否合规。

四、财务管理方面

审计重点:1.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是否到位,有无对公款项支付个人、赔青款项未支付到人、非本单位职工从事财务核算工作等情况;有无坐支现金和公款私存、违规提供担保、从非金融机构高息借款等情况;备用金管理是否符合标准,有无建立备用金台账等。

2.银行账户管理是否规范,有无管控外账户,有无低效闲置账户未及时清理、超标准开立或同行开立多个账户等情况。

3.往来款项、应收账款是否及时清理,有无保证金长期未收回、迁建工程款未及时结算回收等情况。

4.资金使用监管措施是否落实、执行是否到位,有无违规占用、借用、挪用资金行为;担保、抵押、质押等方面有无资金不规范运作引发经营风险情况;网上银行日常支付管理有无资金安全风险。

5.收入、成本、费用管理是否落实国网公司通用制度和省公司制度要求;各项成本费用、收入来源是否真实合法、核算是否准确合规;内外部业务收入是否分开核算,有无乱提、乱摊成本费用行为,能否真实反映不同业务盈亏情况;各项收入与成本费用是否匹配,有无利用会计核算行为调节利润情况。

6.检查企业“三公经费”(公务接待、公车运行、公务出国(境)费用)、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以及领导干部履职待遇和各类业务支出,检查有无奢靡之风、损失浪费、虚列成本等行为。

审计方法:1.资金方面。(1)询问公司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2)监盘保险柜,对保险柜内保管现金、有价证券、单位个人物品等进行检查。(3)实地观察财务专用章、法人代表私章、银行密钥保管情况,检查是否符合国网印鉴、密钥管理规定,网上银行日常支付管理有无资金安全风险。(4)取得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检查是否按照国网规定编制和审批。检查是否存在长期未达账项,有无违规占用、借用、挪用资金行为,是否存在担保、抵押、质押等情况。(5)取得公司银行账户开销户资料,检查是否经过严格审批,有无管控外账户,有无低效闲置账户未及时清理、超标准开立或同行开立多个账户等情况。(6)检查大额资金收付凭证,是否按照国网收付规定,是否存在对公款项支付给个人、赔青款项未支付到人情况。

2.往来款项管理方面。(1)取得期初、期末往来款明细表。(2)取得期末账龄分析表,检查是否存在大额款项长期未清理情况,有无保证金长期未收回、迁建工程款未及时结算回收等情况。(4)检查和主业往来情况,是否存在长期、大额占用主业资金未支付资金利息,未予清理偿还情况。

3.资产方面。(1)取得企业房屋、土地、车辆产权证,检查是否存在未办理产权或产权证产期未办理过户手续情况。(2)实地检查公司房屋、土地、车辆,检查是否存在帐外资产或违规占用主业资产情况,检查是否存在闲置、毁损情况,是否存在被其他单位占用情况。(3)检查公司是否存在租赁主业资产,如有是否签订租赁合同和足额支付租赁费用,支付的租赁费用是否公允。(4)检查主业资产否存在租赁公司资产,如有是否签订租赁合同和足额支付租赁费用,支付的租赁费用是否公允。(5)实地检查公司物资库存情况,检查是否存在账实不符、闲置、毁损、报废情况未及时处理。

4.成本费用方面。(1)检查收入、成本、费用管理是否落实国网公司通用制度和省公司制度要求,各项成本费用、收入来源是否真实合法、核算是否准确合规,有无乱提、乱摊成本费用行为,能否真实反映不同业务盈亏情况;各项收入与成本费用是否匹配,有无利用会计核算行为调节利润情况。(2)检查企业“三公经费”(公务接待、公车运行、公务出国(境)费用)、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以及领导干部履职待遇和各类业务支出,检查有无超标准报销、虚列成本等情况。(3)检查公司施工材料采购是否采用集中采购方式确定,是否严格履行材料出入库审批程序,材料款支付是否严格按照合同预留保证金,材料款是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4)检查劳务分包单位是否采用集中采购方式确定,劳务分包费用是否严格按照分包合同结算,是否严格按照合同履行劳务人员考勤、劳务成果检查等程序。(5)检查施工机械租赁单位是否采用集中采购方式确定,施工机械租赁费用是否严格按照租赁合同结算,是否严格按照合同履行施工机械租赁使用成果验收等程序。(6)检查车辆费用,检查维修是否采用公开招标定点维修,维修是否完整履行事前、事后审批程序。抽查大额车辆费用报销有无具体车辆明细表,是否存在重复、虚假报销情况。(7)检查是否存在违规垫付主业费用情况。(8)检查法律诉讼、赔偿事项,检查是否存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不严格情况,是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五、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1.审计重点:检查劳动用工总体情况,分清各类用工的人员身份、用工性质、劳动关系、薪酬、福利、社会保险制度,分析评价被审单位用工管控机制。

审计方法:取得公司的劳资报表年报、职工花名册、工资表,借工手续,落实各类职工身份信息(全民工、集体工):(1)关注年报人员身份信息与花名册是否相符;(2)结合考勤、借工手续,关注集体工服务于主业、主业支援多经人员,是否办理借工手续,是否办理借用人员的人工成本结算手续;(3)将工资表、绩效奖明细与花名册核对,是否存在劳务派遣工等外聘人员;(4)抽查部分用工合同,尤其针对花名册中审计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情况,关注合同签订是否规范、续签是否及时;(5)查账落实公司各项社会保险是否足额缴纳,结合其他人资项目的审计,分析单位用工管控机制的不足。

2.审计重点:绩效考核制度是否完善、执行是否到位,有无考核结果流于形式、绩效考核等级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分析评价薪酬分配制度是否科学合理。

审计方法:取得公司2020年度职工处分台账、绩效考核资料、绩效奖的计算过程,结合绩效考核制度的相关规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绩效评价是否人资部门统一实施,而非各部门自行评价;(2)当年受处分人员的评级是否合规;(3)绩效奖的计算系数,是否与评级等级相挂钩,是否拉开分配档次,是否存在吃大锅饭现象;(4)年度绩效奖总额所占工资总额的比例是否不低于50%。

3.审计重点:人员及考勤管理是否规范,有无个别人

员长期不在岗未处理、外包人员管控不严、财务和管理岗位使用外包人员等情况。

审计方法:(1)查看工资表,针对职工长期未发放绩效奖或长期工资偏低的职工,结合花名册、考勤表,落实是否存在长期不在岗职工,如果为历史遗留的内退职工,需提供内退手续,如无内退手续,即可认定为长期不在岗职工;(2)取得公司岗位设置明细情况,结合劳动用工的审计情况,交叉核对,是否存在财务和管理岗位使用外包人员等情况,如有,其考勤管理是否完善。

4.审计重点:疗养及报销管理是否规范,有无事前审批不规范、培训等费用报销依据不充分等情况。

审计方法:取得疗养机构的中标通知书、2019年、2020年、2021年疗养人员名单,(1)关注其是否按照中标通知书中的优惠率结算费用;(2)是否存在主业人员、内退人员、当年受处分人员参加疗养的情况,是否存在连续两年参加疗养的情况;(3)查阅培训费的列支凭证,关注是否有培训通知、事前审批手续,培训期间是否报销生活补助;(4)

职工家属医疗费,取得公司的职工家属医疗费报销汇总表、职工家属档案资料,结合制度规定,检查其家属报销年龄是否合规、是否有政府机关出具的无生活来源的证明、报销的药物是否为治疗性的药物;(5)食堂经费,取得食材供应商的招标资料,关注是否在中标范围内选择供应商,是否按照中标通知书中的优惠率结算费用,是否采购干果等非食材商品,是否每次采购均办理、而非定期办理验收领用手续。

六、工程管理方面、招标采购及合同管理方面

审计重点:1.检查被审单位承揽业务情况,经济合同、账面收支、资金收付“三位一体”,分析评价被审单位内外部收入比例、业务构成、市场份额、竞争能力。

2.检查被审单位转分包情况,分析评价被审单位的装备水平、施工能力、分包比例、企业经营发展能力,按照分包业务类型,逐类检查分包单位的经营资质、资格、选择方式、合同价格、结算依据、结算价款、盈亏情况、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等;检查有无违规使用框架外分包商、无任何资质的“空壳”公司承接工程、无资信备案分包商承揽工程等现象,分析评价分包业务管理的合规、合法、效益情况等。

3.检查施工、赔偿等费用列支依据是否充分;项目成本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分包费用报销业务是否真实、手续是否完善,有无弄虚作假行为。

4.物资、服务采购程序是否合规,有无应招未招、围标串标、应废标未废标、评标专家抽取不规范、不按照招标文件的评价标准打分等情况。

5.采购物资的类别是否违反公司集中采购要求,采取的物资招标采购方式是否符合企业管理制度的规定,供货厂家是否从审定的合格供应商中选择,采购价格是否为社会公允的市场价格;采购物资是否建立质量检测措施,委托检验是否选择有鉴定资格的单位。

6.物资收发、结存管理是否落实相关规定,是否存在物资账实不符情况;库存物资管理是否完善,是否进行定期盘点,盘盈盘亏物资是否按规定及时处理等。

7.合同订立、履行是否规范,有无合同订立依据不充分、签订不及时、内容不规范、履行不到位等情况。

审计方法:1.工程项目管理。(1)审计期间承揽工程项目明细表:①抽查审计期间承揽项目合同签订是否规范,检查合同签订时间、合同金额、工程期限、合同双方是否签字盖章、合同签订人是否为法人代表、质保金比例是否恰当、非法人代表签订是否经授权审批;(2)审计期间劳务分包合同明细表:①抽查劳务分包商是否入围合格供应商范围,关注入围分包商投标范围;②劳务分包商选定是否经二次竞谈;③查看劳务分包商是否具有相应资质;④抽查审计期间劳务分包合同签订是否规范,检查合同签订时间、合同金额、工程期限、合同双方是否签字盖章、合同签订人是否为法人代表、非法人代表签订是否经授权审批。(3)审计劳务分包费用结算情况:①抽查劳务分包结算资料是否齐全、结算资料是否存在与中标价、合同约定价相矛盾的情况;②抽查劳务分包人员考勤明细是否存在虚假列支(是否存在同一人员同时出现在不同工程项目);③是否存在多结算劳务分包费用现象;④计算分析劳务分包比例,分析是否存在转包现象。(4)审计机械费结算情况:①分析机械使用费结算是否合理(工程施工是否需要使用大型机械);②选取机械设备供应商是否履行招投表程序、合同签订是否规范;③机械费结算单价是否合理;④机械费用结算是否提供结算明细表

(5)审计赔青费用:①赔青款是否按照国家标准赔偿;②赔青费用是否签订赔偿合同;③赔青款是否直接打给应赔付人员账户、是否存在代领现象。(6)审计工程项目存档资料:工程项目结束后是否及时归档、归档资料是否齐全

2.工程物资管理方面。(1)查阅公司物资管理制度,取得公司合同台账、审计期间物资采购计划、供应商信用评价登记台账等,关注其大额物资采购:①查看物资采购招标程序是否合规(是否存在围标、串标现象、招标过程是否规范);②抽查物资供应商是否入围合格供应商范围,关注入围供应商投标范围;③物资供应商选定是否经二次竞谈;④抽查审计期间物资采购合同签订是否规范,检查合同签订时间、合同金额、合同双方是否签字盖章、合同签订人是否为法人代表、非法人代表签订是否经授权审批。(2)查看物资采购出入库单据,与相关工程资料进行交叉核对,核实工程物资使用是否真实,物资结存管理是否规范;(3)落实库存物资管理是否完善,是否进行定期盘点,根据被审单位盘点情况,审计人员进行现场抽盘,查看是否存在物资账实不符情况;(4)抽查废旧物资,关注其处置程序是否符合制度规定,处置车辆、房屋等资产是否有评估报告。

3.零星采购方面。(1)抽查零星采购是否履行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等非招标采购程序;(2)抽查采购程序是否规范(评审小组人数是否为3人及以上的单数、询价单位是否是3家及以上、单一来源采购是否符合相应条件)

(3)查看零星采购合同签订是否规范(检查合同签订时间、合同金额、工程期限、合同双方是否签字盖章、合同签订人是否为法人代表、非法人代表签订是否经授权审批。)(4)查看零星采购结算依据是否充分。

八、关联交易方面

审计重点:被审单位与主办单位之间的关联交易是否真实,关联交易管理是否依法合规、公平合理,有无产业单位无偿占用主业房屋、低价承租主业单位资产、多结算工程费用等情况。

审计方法:与相关人员沟通了解,同时索取公司办公用房屋、仓库等的房权证,如无房权证,结合公司的固定资产卡片,查看其账面房屋坐落地等信息,落实房屋是否为主业所有;结合汽油费消耗明细、车辆维修清单,与公司车辆核对,是否存在占用主业车辆情况,如有,关注其费用结算是否不低于“折旧+税金+合理利润”。

篇8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成败。当前,企业的的健康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各级管理人员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效能监察工作在企业转型跨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健全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实施和落实,确保各项效能监察工作取得实效。要将效能监察工作纳入企业的工作重点,与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要将效能监察工作作为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有力抓手,认真履行纪检监察工作职能,加强监督管理,构建防控体系,确保企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要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为效能监察的工作导向,加强源头治理,堵塞管理漏洞,预防职业犯罪,发挥有效管控作用;要将效能监察工作作为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拓展新领域,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进展,更好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开展效能监察工作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就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相应措施和有效途径。为更好地开展各项效能监察工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选准项目,确保效能监察工作的针对性。一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着眼点,结合企业实际,突出抓住要害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热点、重点问题,进行选题立项。近年来,我矿根据市场经济压力大,企业降本增效,把效能监察项目向井下延伸,先后开展了物资管理、煤炭质数量管理、巷道材料管理、工作面拆除安装管理、技措工程管理等项目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中物资管理、煤炭质数量管理、工作面拆除安装管理效能监察先后获得了“山西省国资委企业效能监察优秀项目奖”。二要确定效能监察选题范围,然后进行必要的调研分析,确保选题质量。三要严格按程序立项,增强选题的严肃性。在课题确定之后要及时填写“效能监察立项书”,制定“效能监察项目责任书”,使立项的课题更具严肃性和权威性。

其次,要抓住关键,增强效能监察工作的规范性。要坚持做到“四到位”、“四查清”。“四到位”即认识到位、组织到位、领导到位和工作实施到位。认识到位,指的是企业领导从思想上引起重视,提高对效能监察工作的认识,在组织上给予保证,在制度上能够明确,业务上能够经常关心和指导;组织到位,指的是开展效能监察一定要充分体现“党政主要领导齐抓共管、纪监部门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依靠职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领导到位,指的是主管领导要全方位支持,不仅在分管的工作上自觉接受监察部门的监督,而且要做效能监察工作的坚强后盾。工作措施到位,指的是开展效能监察的实施方案要做到方法步骤明确、工作分工明确、工作标准明确、责任要求明确。“四查清”,即对效能监察项目所涉及人员应负的责任要查清;对效能监察项目涉及制度完善情况要查清;对效能监察项目涉及相关账务数据要查清;对效能监察项目涉及管理存在问题及漏洞要查清。

第三,要把握延伸,注重效能监察工作的连续性。效能监察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要真正体现再管理、再监督的有效作用,就必须要把握延伸性,抓好对受监察单位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确保达到预期目标。一是抓好跟踪监察。比如对各单位在下发效能监察通知书、提出限期整改建议后,要听取单位整改措施的专题汇报,实际工作的检查,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监察。二是搞好总结报告,及时反馈信息。要认真填报《企业效能监察情况统计表》《效能监察实施成果核定表》,用数据和实例说话,并向单位行政领导汇报,与相关部门沟通情况。三是在下个课题或次年效能监察开始前组织回头看,进行再分析,通过举一反三,总结经验,拓宽思路,以利选好新的切入点,把效能监察工作引向深入。

三、创新方式,拓宽思路,确保效能监察工作取得实效

效能监察是一种管理监察,通过预防性的事前监察,或者是惩戒性的事后监察,去约束和规范监察对象的履职行为,促进企业规范管理,提高效益。要保证监察效果和质量,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施监察。

(一)注重横向联合

效能监察是一项综合性工作,纪检监察组织不可能独自开展工作,要根据监察项目加强与生产、安全、财务、人力资源等业务管理部门协作、配合,形成监察合力。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专业特长,弥补纪检监察组织专业性不强的缺陷,也有利于延伸监察领域和扩大监管面,使整体监管和专业监管的效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同时,由于专业性的增强,也使专项效能监察效果和监察建议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二)注重纵向联合

纵向联合就是为弥补效能监察专项力量的不足,借助上级和安排下级单位形成上下一体的效能监察形式。有效借助上级纪检监察力量,借势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各级部门及领导的关注度,产生较好的监察效果;对于基层单位要抽调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作风硬的人员进入效能监察领导组,实行大规模活动时进行统一监察,平时根据自身职责进行正常工作,对效能监察工作进行落实。

(三)注重前后配合

在监察方式上,要把监察活动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相对事后监察而言,事前、事中监察有其特有的优势,一是事先参与,提前介入,便于加强和改善管理,可以防患于未然,即便中途出了问题,纠正起来也较为容易,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不会太大,能起到“源头”设防和导向、督促、服务的作用。二是由于监察人员始终参与其中,使一些有“想法”的人不敢“轻举妄动”,客观上有遏制、监控、防范和威慑的作用。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事前介入为主、事后监察为辅的原则,前后配合,实施全程监控。

篇9

摘要:内部控制制度是医院管理的基础,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可以有效地监督制度执行者的行为,在医院经营活动中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制约机制,通过举债管理、物资投资管理、债权管理、预算管理和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提高医院管理水平,降低医院财务风险。

关键词 :内部控制;医院;财务风险

医院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医院业务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遵循,防范和纠正错误纰漏,达到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而采取的相互制约、明确责权的管理过程。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内部管理水平,促使各职能部门之间明确责、权、利关系,改善医院管理状况,提高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降低医院财务风险,使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内部控制的功能定位

美国审计权威机构COSO(1994)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内部控制是有一个企业的董事长、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行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符合使用的法律和法规。COSO认为内部控制包括5个组成部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评审。而医院内部控制就是要促进提高医院管理效率,不断提高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和发展空间;其次就是保证医院信息报告的质量,支持医院领导的决策;第三就是确保医院资产安全完整,为医院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第四就是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内搞好医院发展,实现长远的发展战略。

二、医院内部控制的现状

内部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管理现状看,内部控制掌控有明显不足。

(1)认识不足,执行不到位。经济的强弱是决定医院发展的动力,因此,医院领导在经济建设、业务发展上所倾注的精力较多,投资较大。而在内部控制建设上不够关心,意识淡薄,认识上存在差异,对内部控制概念的理解偏颇,认为微不足道,单纯地认为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医疗收入就是对医院的最好管理,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2)不相容职务控制不严格。财政部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指出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职务。医院财务印鉴的管理、支票的保管与开具、账簿的登记、物资的采购和保管收发等都涉及不相容职务。有些医院借口人员紧张,采购兼记账、总账明细账一人登记,甚至有的科主任直接担负采购,严重违反不相容职务的规定.没能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机制,容易产生舞弊行为。

(3)内部控制缺少外部监管和奖罚力度。现在医院实行的多是院长负责制,院长多数是由医疗业务骨干产生,上级部门对他们的考核主要侧重于各项经济指标,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涉及甚少,导致院领导把抓经济放在首要位置,为了经济的提升不惜代价引进和培养人才、盲目的上新项目、购置大型医疗设备,把内部控制管理当做财务部门的事情,最终使其执行效果不理想,造成制度落而不实。

(4)部门之间在执行内部控制中不协调。一套严密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要由财务、人事、后勤、药剂、设备采购等相关科室共同完成,但现实工作中,各职能部门之间经常因为工作量的增加而相互推诿、互推责任,不能严格按照内部控制职责去发挥各自的作用。

(5)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在可行性论证上不规范。医疗设备的配置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其投入是否按照国家规定标准配置外,关键还要做好设备的可行性分析论证,需要组织一支专业队伍对该设备投资效益进行分析评估。有些医院在设备采购上缺乏系统的分析论证,有的只是业务单方面论证,不让财务人员参与,导致设备购置后闲置或者是应用不理想、投资效益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更谈不上投资回收,从而造成资金的浪费。同时,由于大额资金多由银行或融资公司获得,论证不充分也很容易造成举债经营困难,损失无法挽回。

(6)后勤物资采购缺乏约束机制。后勤物资多是零星采购,如不认真考虑批量,极易造成一次性采购量过大,占用资金时间长,影响流动资金的周转。有些医院在后勤物资管理上缺乏计划性,请购科室申请采购量不按年初预算执行,随意性强,造成采购的量和实际需求不对等,极易出现物资流失现象。

三、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内部控制的好坏影响到医院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加强内部控制可以降低医院财务风险,保障医院业务的拓展和质量的提升,在创新、改革中保持正确的航向。但是,内部控制不能成为医院发展的障碍,因此,内部控制应坚持合法性原则、权衡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

四、如何发挥内部控制在降低财务风险的作用

(1)规范举债管理。医院举债规模是防范财务风险的关键和重点。举债经营有其能迅速筹措资金、弥补资金不足优点,但应结合医院当前规模、发展方向、医疗技术水平及当地的经济水平,不能盲目扩大床位规模、购置高尖端设备,应在医院资金的实力内综合多方因素,充分考虑筹资成本、市场风险和结余分配政策,采取一定限度的举债,在动态的筹资过程中实现资金结构的优化,以有效防范债务风险,避免医院包袱过重,影响发展速度。

(2)加强内部稽核审查制度.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配备一定数量的内审人员,选拔和培养具有内审知识的专业人员,赋予一定的独立性,积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对相关科室的履职行为形成审计报告,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健全岗位责任制,合理设置岗位,对重点岗位实行定期轮岗制度,按照财政部《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申请与授权审批、会计记录、物资验收与保管等要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分离。

(3)加强物资和投资管理。建立健全物资清查盘点制度,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卡物相符,通过盘点盘活库存,查明各类物资的现存状况及使用情况,检查是否有应入而未入库直接列支的行为。特别要对医疗设备、器械加强控制,防止物为他用,资产转移流失。对于医院购置大型设备前,财务人员应积极参与,对设备的使用率和投资回报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预测。同时,实行设备投资责任制,谁申请谁论证,谁使用谁负责的制度,以提高设备的运营和服务效能。基本建设的投资额大,周期长,财务部门进行测算时要注意货币时间价值。

(4)加强医院债权控制。医院病人欠费要及时进行清理。随着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日趋完善,不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越来越少,病人欠费、逃费现象会逐渐消除,但对未参保的病人必须交足住院押金。先诊疗后付费、新农合即时结报的推行,医院垫付的资金越来越多,对这部分债权应积极同医疗保险处和农合办沟通协调,及时办理结报手续,避免长期垫付,影响医院资金的良性运转。

(5)搞好财务预算,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医院预算是医院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预算编制要细化到部门、细化到项目,使预算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控性。同时,要加大对预算的分析、评价和监督,做到及时控制,不断提高预算的管理水平。要严格执行医院收治两条线的管理规定,各临床收费科室要坚持不多收、不漏收的原则,对各项费用支出要依据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严禁乱摊费用、扩大成本。医院财务危机是一个逐步显现、积少成多的过程,日常工作中可通过关注风险预警指标来掌控,主要指标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总资产收益率、应收款周转率等。引入现金流预警机制,当现金流偏离正常状态时,预示着医院未来业绩可能下滑,应及时向院领导反映,以便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6)做好资金安全管理。贪污挪用公款是医院资金安全的内部隐患,也是医院财务风险发生的不确定因素。为保证医院资金的安全完整,除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外,对资金的收缴、存放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严禁任何科室任何人员占用医院资金,确保医院财产不受侵害。

总之,医院在内部控制管理上必须规范,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制约机制,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举债管理、物资投资管理、债权管理、预算管理和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提高医院管理水平,降低医院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段祖福,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假设之我见.中国卫生经济,2007,26(12).

篇10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健全依法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和程序,明确决策范围、权限,把专家论证、公众参与、民主协商、专业机构测评、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将决策行为置于法治框架内。积极推行“民主决策,法制先行”理念,全面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把聘请的律师作为部门依法行政的法律顾问用实用好,在对涉及老百姓生命安全的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处置、涉嫌刑事移送、与有关部门之间执法协调等事项的处理中,法制机构应当提前介入,在部门集体审议时,法律顾问要列席会议。

(二)积极应对管理体制调整对法制工作的挑战。与质监部门工作相关、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很大一部分是近十年来依据垂管特色制定的。一旦管理体制调整到位,必然有一部分法律法规,特别是总局的规章、规范性文件需要废止、修改。法制工作要及时适应、掌握体制改革带来的法律法规的新变化,确保为领导决策提供切实可靠的法律服务。

(三)深入开展行政指导工作。行政指导是质监部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各局要结合行政执法回访制度的实施,通过建议、辅导、提醒、劝导、示范、信息披露等方式,着重抓好质量提升、品牌培育等服务类行政指导和稽查建议等告诫类行政指导工作,注重由指导企业向指导行业转变,实现质监部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行政目的。

二、围绕依法行政重点工作抓落实,强化监督指导,规范执法行为

(一)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贯彻落实两法衔接、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等执法监督相关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果。进一步完善、细化行政处罚案件审理程序、案审议事规则及案审委员职责等相关制度,切实发挥案审会最终把关作用。加强行政处罚的个案指导,提高对行政处罚监督的有效性,重点关注证据形式、两法衔接、处罚后处理、罚没物资管理等履职风险高发环节。通过召开行政执法案卷交叉检查、案卷评审等活动,加强对案卷制作、归档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二)开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工作。按州政府要求开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工作,做到行政权力事项公开、行政权力运行透明,行政监管实时到位。积极推动行政处罚案件依法公开。各局要配合当地政府完成行政权力清理工作,依法公开权利清单和运行程序,及时修改和完善行政权力数据库。

(三)加强行政许可规范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许可案卷基本规范》,加强对行政许可工作规范的宣传、指导,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工作监督机制,重点监督许可条件的一致性、文书送达、当事人知情权的保障、许可过程中技术行为监管、用印规范等突出问题。

(四)强化技术机构法制化建设。加强对技术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技术机构及其人员的法律意识。配合相关科室,针对法制建设的一般要求、检验报告质量、检验行为规范等内容,开展技术机构法制化工作专项监督检查和量化打分评比,推动技术机构建立岗位责任制,促进技术机构依法检验、进一步规范检验检测行为,减少履职风险、预防职务犯罪、实现健康发展。

(五)贯彻落实“依法治省纲要”,落实工作责任。认真贯彻执行省“依法治省纲要”有关要求,狠抓落实“依法治省”中涉及质监工作的相关问题。结合省局、州政府在法治宣传、依法执法、依法行政方面的要求,细化和分解工作任务,完善领导和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确保依法治省工作落实。

三、围绕依法行政基础工作抓落实,完善工作举措,提升法制效能

(一)认真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加强面向企业、面向消费者、面向全社会的普法宣传,全面开展普法宣传进机关、进单位、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活动,做到法制宣传上电视、上报纸、上网络。加大“3·15”、“质量月”、“世界标准日”、“世界计量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的社会普法力度,加强质量法律知识宣传活动,突出对监管服务对象,特别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重点产品企业的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法制教育培训,提升企业质量法制意识。进一步完善法制宣传教育考核、评估、监督检查、档案管理等,将法制学习纳入单位绩效考核。

(二)搞好法制教育培训。要突出重点对象,开展对领导干部、一线执法人员和法制人员的培训活动,提高其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要突出重点内容,对领导干部要以宪法、特种设备安全法、家用汽车三包规定等法律法规知识和质监业务知识为重点,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其法治理念和运用法治方式履职尽责、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对一线行政执法人员和法制人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活动,将常规培训与知识竞赛、岗位练兵、“传帮带”相结合,专家授课与典型案例研讨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和法制工作人员的证据意识、应变能力,提高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的能力。继续开展“每月集中学法”、“中心组学法”等活动。

(三)加强执法证件管理。积极组织新招公务员和新调入人员参加行政执法培训、考核,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主体资格制度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州质监系统行政执法人员数据库,及时更新数据,加强对《行政执法证》的申请、初审、使用管理等工作。

(四)加强全系统法制人员队伍建设。继续组织“开门审案”、个案座谈活动,对行政执法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剖析,充分发挥法律法律顾问在宣传咨询、纠纷化解、风险防范、制度把关等法律事务中的作用。

篇11

小冀镇党委、政府对本次财经纪律执行情况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书记荆瑞芳为组长的财经纪律执行情况专项检查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二、自查自纠情况

1、私设“小金库”方面。按照有关文件的要求,我镇财务管理均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执行,收入、支出全部纳入镇财政所法定账目统一核算,设立专职人员负责票据保管、领用和核销工作,严格控制财政资金支出。没有以任何形式进行隐瞒、滞留、占压应当上缴国库和财政专户的各项规费收入和罚没收入行为,不存在私设“小金库”。

2、财务管理方面。我镇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规定,严格执行主要领导“一支笔”签字制度,严把财务程序,要求财务人员对于不合理、不规范的票据坚决不予入账。同时严格要求机关干部在接待费用上严格执行规定,做到一客不多陪,尽量安排大伙就餐,严格控制待客标准。公车不外借,同时也不借用企业等部门车辆,公车不私用,降低油耗和维修成本。

3、财经纪律执行情况。我镇认真执行财经纪律的有关规定,做到了“七五”,一无私设“小金库”,侵吞、截留、挪用、做支公款情况;二无用公款报销应当由个人负担的费用或让下级组织、私营企业、乡镇企业报销应当由个人负担的费用情况;三无索取、收受或者以借用为名占用管理、服务对象财务的现象;四无侵吞、截留、挪用、挥霍或违反规定借用集体资产、资金、资源情况;五无以虚报、冒领等手段套取、骗取、或者截留私分国家强农惠农资金项目情况;六无违反规定扣押、收缴群众款物或在管理、服务活动中违反规定收取费用、谋取私利现象;七无监用职权,不廉洁履职的行为。

三、努力方向

一年来,我镇因财务的各方面工作措施得力,执行到位,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全镇领导干部执行财经纪律情况良好,但我们仍感肩上责任大,任务重。今后,我镇将更加严格地执行财经纪律。

1、认清形势,不断提高对财经纪律执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镇首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努力形成保持财经纪律执行行为规范的长效机制,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力争把财经纪律执行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2、坚定目标,把财经纪律执行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严格遵守有关财经纪律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合理编制开支预算,预防各种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扎实推进财经纪律执行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财经纪律自查报告(二)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对全市中小学财产物资管理工作进行评估的通知》〔淄教计字(20**)29号〕和县教育局《关于召开全县中小学财产物资管理工作会议的通知》(高教函发(20**)25号)精神,为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学校财务管理,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由校长牵头,对我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1,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情况:我校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制定了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购置、领用、出租、处置、报废等工作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建有《报账员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制度,并做到制度上墙。

2,财会队伍管理情况:学校配有财务办公室一间,配有兼职财务人员2人,设立报账员岗位,由镇教育办公室财务中心统一管理。财务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素养和较强业务能力,能按照有关财经规定记账,经费使用合理,平时报表准确、及时,数据真实。

3,会计核算中心建立和运行的模式及学校的事权、财权如何划分:财务办公室配备了必要的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且能够正常使用,实现了固定资产实行数字化管理;数据准确,入账及时;校长执行“一支笔”对教育局及学校负责。

4,学校收入管理情况:学校收入主要是财政拨款及事业收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格杜绝“小金库”及“账外账”等违规行为,书杂费收入由教务处核对义务教育及免费补助情况,报账员按照教导处核对的人数及有关规定收取各种费用,收取完毕后全额上缴财政部门。

5,学校支出管理情况:学校支出严格按照审批制度,购买执行先审批后办理的制度,报销环节要求各部门分管领导签字核准,各项支出要据实列支。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重大事项须通过全体行政会通过,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坚持做到了“量入为出,以收定支,略有节余。”

6,学校资产管理情况: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资产的购置、验收、保管等内部制度,建立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台帐,定期组织资产清查并及时和主办会计对账,报废及毁损的固定资产及时上报。严格管理资产,未发现有学校固定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情况,安全防护措施较好,做好了防火、防盗、防爆、防潮、防尘、防锈、防蛀等工作。

7,学校收费管理情况:严格执行收费管理制度公开收费项目,公开收费标准,每学期开学都把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张贴于校门口,接受师生和学生家长的监督;统一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收费(收款)票据。经过学校自查,未发现自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现象。

此次自查工作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通过自查工作的开展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今后我们要规范基础管理,强化经费监督深化服务内涵,扎扎实实地把财务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财经纪律自查报告(三)

兴义市财政局认真开展财经纪律执行情况专项自查工作根据《贵州省财政厅关于在财政部门开展财经纪律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黔财办〔20**〕21号)要求,兴义市财政局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各部门按省厅要求开展自查。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了工作安排部署,成立了以局长肖勇同志为组长的财经纪律执行情况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将自查自纠等相关工作具体分解落实到局党组成员和各部门负责人,要求涉及到的人员站在财政反腐倡廉的政治高度,增强责任意识,加强沟通协调,通力合作,按要求圆满完成此次迎检工作。

自查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执行《会计法》及机关财务会计制度;

3、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分工、廉政风险防控等;

4、财政监督管理情况;

5、现行财政体制执行情况;

6、财政收入质量管理情况;

7、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

8、财政国库管理基础工作情况;

9、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