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教师事迹材料

教师事迹材料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4-24 21:21: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师事迹材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教师事迹材料

篇1

现在有不少学生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子女缺少父母关爱,心理出现障碍,性格发生变异,成绩出现下滑。对这样的学生,他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尤其是到了放月假,对这样的学生他便多了一份牵挂,XX届学生王鑫、冯亮,XX届学生包洋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放月假无家可归,放月假期间学校教室、寝室都要锁门,不能留人住,怎么办?经过思想斗争,他决定要管他们,在校内给他们找住房,天天给他们送开水,问寒问暖。已经毕业的汪利锋、王鑫、李游、冯亮、程动风、黄菊、刘志勇、顿灿、李淦等同学父母常年不在家,可以说这几位同学是靠他及各科任老师的关爱帮助才考上重点大学的,王鑫考出了606分的成绩,家长非常感激。李游的父母回来后听说在他的关怀下儿子考上重点大学,非常高兴,他们说没想到李游能考580多分,给他200元钱以表示感谢,他坚决不收。

篇2

3、格桑德吉(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

4、廖乐年(广东省梅州市大埔长教村百江德兴堂):

2001年,做了一辈子教师的马来西亚华侨廖乐年退休了,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家乡免费教孩子们英语,一干就是十二年。廖乐年骑着车挨家挨户地动员招生,教学生不收学费,免费供孩子吃住,村民们不理解,称为他为颠鬼、疯子。为了让村民们接受自己,他学习中文和客家话;为了让路途远的孩子能免费住宿,他翻修了祖父留下的祠堂。十几年下来廖乐年的学生总数突破5000人。而且他教的学生普遍英语成绩突出,好多孩子考了六级、八级。现在每年还不断有外地慕名而来的学生。面对越来越多的学生,廖乐年在教他们英语的同时,也不忘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他要求所教过的学生将来有能力时每个人也要资助两个孩子,让爱心和梦想传递下去。

5、廖占富、张兴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碧溪乡火天岗村小学、石庙村小学):

廖占富、张兴琼是一对教师夫妻,他们分别在四川凉山深处两所隔山相望的小学执教,一人撑起一座学校,让大巴山深处走出了二十多名大学生。当年,高中毕业的张兴琼在村长父亲的劝说下,当上了乡村教师,一人一校干了8年。8年后,村长父亲为了留住乡上派来的临村代课老师廖占富,撮合两人成婚。婚后,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三年前,丈夫被派到对面山头小学,在一间废弃寺庙里教14个山村孩子。两个山头,两所小学,之间是两个多小时的山路,从此夫妻二人一人守住一所小学,隔山相望,一周见一面。他们用自己的分离和坚守,守住了大巴山深处孩子的未来。

6、吉思妞(云南怒江州泸水县六库镇气象路云南怒江特殊教育学校):

16年前,吉思妞是从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调来怒江特殊教育学校,来到了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是一所偏远山区的学校,百姓多不识字,一直以来都是学校老师进山去招生。而怒江地形险峻,为招生老师们常常要过索道、骑马、爬乡村山路,辗转两天时间才能到达。这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现有79名孩子,大都是傈僳族和白族的聋哑儿童。聋哑孩子性格孤僻极端,因为不会说话,发脾气时很容易自虐,吉思妞也曾经想过退缩,但当孩子们不清晰地叫着妈妈,张开小手让她抱抱时,她决定留下来。面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吉思妞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从吃喝拉撒到青春期都得手把手教。吉思妞说,对于这些孩子,需要良心爱心更要有恒心。在吉思妞和其他老师的关心教育下,这些聋哑孩子也考上了大学,其中还有些孩子大学毕业后愿意回来任教。

7、王金花(海南省儋州市兰洋镇番打小学):

在儋州市兰洋镇番打小学有位30年划船接送孩子们上下学的女艄公王金花,她是学生眼里的好老师,也是他们的好母亲。从1997年转正开始,王金花每月有450元的工资收入。为了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她自设奖助学金,每月拿出工资的一半放到里边。她教过的学生几乎都得到过她的资助和奖励,少则50元,多则千余元

8、杨元松(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

9、刘坤贤(重庆市巫溪县高楼乡新田村小学):

篇3

快乐的山村教师

“人生可比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红遍的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也流唱到了樟树市肖江河畔的一个小镇——经楼。**年,刘海波刚从高安师范毕业,每周一清早便从经楼初中(因其父是经楼初中教师)出发,一路哼着这首歌,骑行十几里,穿山越岭,来到偏远的神岭小学上班。这条路当时还是条土路,可说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当时学校要求住校办公,晚上时常停电,也没有别的娱乐活动,周五才可以回家,生活不可谓不清苦。但他没有半点怨气,带着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初心,广泛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神岭,顾名思义,有山有岭。其地主要为小山丘陵,最高峰为神岭峰,是经楼镇海拔最高峰,但也不过一两百米。可山上曾有一座庙,俗称神岭庙。岭前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四季清流不断。神岭,听起来还颇有几分灵山秀水的意味。刘海波老师在这青山秀水地,把自己的生活过的丰富而富有诗意。春天,他带着学生踏青春游,采摘茶饼。(一种响雷过后长在茶叶上的食物,嫩嫩第,有点甜味儿。)秋天,攀游神岭峰,领阅金稻翻滚,翠柏苍松。据他带过的学生陈枝如说:“那时刘老师还和学生们比赛爬神岭峰呢。”课堂上,他以初出校门的青年教师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他当时的同事杨柒根说:“海波真是一个爱岗敬业的好老师。教案是写得最工整的,作业是批改的最多的,他班上的学生是最活跃的。”其实,他更是一位乐天派,语言风趣幽默。哪里有他,那里就有笑声。

可是不到一年,他的先天性脊柱炎突发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命是保住了,但两条腿无法弯曲,落下了终身残疾。他突然间,像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走起路来更像一只企鹅,一摇一摆,艰难至极。人生之潮潮头初起,却轰然降落,不禁令人嘘吁。

倔强的小镇教师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虽说狂妄,却也道出了那些不屈服于命运的强者之声。

组织上考虑到他行动不便,第二年便把他调入经楼中心小学任教。中心小学师资力量强,高手如云。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残疾而有丝毫懈怠,反而更是勤奋,更是努力,因而博得了学生的欢心,赢得了家长的口碑。从经楼初中到经楼中心小学上班的路程,别人只需5分钟,他却要花费15分钟左右。每次上班,他手中总拽着一个帆布袋,里面装的总是为了第二天的教学做好的课前准备,或连夜批改的学生作业、试卷。几十年来,在乡镇的多次抽考中,他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有老师劝他:“海波,你都这样了,何必这么拼呢!”他只是憨笑着说:“正是这样,更要拼一下,要不然白来了一回世上。”

他也经人介绍娶了妻,生了子,有了一个幸福之家。可好景不长,家庭突遭变故,一日之间,妻死子亡。噩耗传来,犹如晴天里的霹雳。他似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一夜之间,头发白了,背也驼了,双脚几乎挪不开步。他就像霜打的茄子,彻底蔫了。那些日子,他每日以泪洗脸,痛不欲生。人们都说:完了,海波这下完了。但在亲人的安慰,朋友的劝说,同事的开导下,他又重新调整心态,振作起来。当他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时,那伤心事便抛之脑后。也许只有忘我地投身教学,才能忘却心中的痛楚吧。

天意怜人,七、八年后他续弦了。现任妻子虽不善言谈,但勤劳质朴。一年后,上帝还赐给了他们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如今妻子在照顾读高中的女儿,一家人也算是其乐融融。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是每况愈下。他既不能久立,更不能久坐。他无论上课,还是办公,都只能斜坐在椅子上,很是吃力。然而他从不诉苦,从不讲条件,从不拖后腿,且有几回,还婉拒了学校给他减轻工作的安排,坚持奋战在语文教学第一线,扎实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此情此景,既令人心疼,又让人心生敬意。2018年,经楼镇党委、政府授予他“突出贡献教师”的光荣称号。

“我们的刘老师”

“我们的刘老师,是最美经楼人。”学生黄桃知道这个消息后,第一个打电话告诉了她远在广东打工的父母。2009年,刘老师教三年级。经楼下埠村黄桃患先天性心脏病。刘老师请人载着他到学生黄桃家家访。他鼓励家长为小孩治病。在小孩返校后,他利用业余时间把小孩耽误的课程全部补上,一直把小孩带到毕业。现在黄桃在江西师范科技大学读大二,得知刘老师再次患病消息,他特意从学校赶回来看望老师。

刘海波老师其实是萍乡人,他父亲下放到经楼任教,此后他乡变故乡。这一片红土地,养育出了这位身残志坚的异乡最美人。能获得这一荣誉,刘海波老师可谓名至实归。

这么多年,女儿都上高一了,为了不耽误教学,在妻子的陪伴下,2010年暑假才去广西看望过一次岳父岳母。

疫情期间,很多同事无法来到学校,他跟其他几个同事在学校值守。网上学习期间,班级群里他总是做到有问必答,经常为学生答疑解惑到深夜。黄华校长在教师大会上经常说:“我们的刘老师,就是我们经楼中心小学的一支师德标杆。”

2019年,从临江小学转来了一位孤儿——宋美兰,孩子寄养在经楼姨婆家。刘老师得知她的情况后,深表同情,视同己出,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还在生活上给予孩子很大的照顾。他多次掏钱给孩子购买学习用品,还在当街的日子带孩子上街购置新衣。街上的商贩都打趣他:“刘老师,哪里捡来的女儿?”他爽朗地笑着说:“临江府的。”孩子的姨婆逢人就说:“额里妹崽(方言:我家妹子)命好,碰到了刘老师......”

由于他患先天性脊椎炎,他在学校工作时,凳子总是要垫高一点,时间长了会很累,总是倚靠着桌子,完成好工作。课堂上他总是坚持站着上课。年轻老师提出的问题,他都很热心的帮其解答。他能做的会做的,总是自告奋勇去做,就是暑期防溺水巡堤,他也主动申请参加。因为他知道,学校女教师太少了。

三十载不了初心

时运不济,命运多舛,2020年10月10日晚上,他因大脑血管畸形引起颅内出血。次日早晨,他母亲才发现他躺在血泊中,脸色苍白,气息微弱,难以动弹。市人民医院的救护车,直接把他送往省二附院抢救。经过七、八个小时的开颅手术,总算脱离了危险,但病情依然严重,极有可能偏瘫。这次命运真的把他击倒了吗?没有人再相信他能再上讲台了。

篇4

教科室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该教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大局意识强,工作中积极进取,敏于学习,努力钻研,敢于创新,乐于奉献。

该教师主抓学校教科室工作,能严格执行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科室工作计划 ,坚定不移地贯彻上级教育教研精神,认真履行教育教学管理职责,深入推进集体备课,开展以“优化课堂,提高课效”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加强课题引领,回归课堂,关注课堂,倡导的“闲聊式”评课,拉近了教师之间的距离,浓厚了教研氛围。工作中“服务”在先,“指导”与“互学”并行,为教师成长搭建舞台,和老师们并肩作战,一同成长,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各级竞赛活动屡创佳绩,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因工作出色,该教师多次被评为优秀教科室主任、教研先进个人、课题管理先进个人、一师一优课组织先进个人等。

该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一线教学岗位上,服从学校工作安排,担任六年级两百多个学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重任。该教师刻苦钻研,创新教法,着眼课堂和实践,注重学生品德教育,教学落实,辅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屡次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所教科目在全县质量检测中成绩显著,该教师多次被评为学校教学能手、突出贡献教师,深受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篇5

作为一名团员,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工作积极主动,有奉献精神;热爱学校,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so100

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教材的项目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例如,通过队列、队形练习、进行组织纪律、集体观念教育;通过球类、游戏、接力跑、拔河等教材,进行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守纪律的思想教育;通过中长跑教材,进行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教育;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可进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教育等等。

我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研读大纲,钻研教材,把握每课的重难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积极采用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抓住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及时地进行教育

体育课中,学生处于积极活动的状况,情况多变,学生的思想,行为也随着变化。教师在指导过程的同时善于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抓住苗头,抓住倾向,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及时进行鼓励表扬或批评,以达到育人的目的。及时地教育引导,杜绝不良现象,有助于学生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以建立一个和谐的、团结奋进班集体。

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良好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教师及时地作出好评,给予鼓励,以便树立正气,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利于积极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不良思想行为和违反课堂纪律现象,教师用诚恳态度,实事求是地及时进行适当批评,在批评时善于发出其"闪光点",使他们能认识自己缺点,敢于改正自己缺点,增强学习自信心。

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每天给学生灿烂的微笑,以使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聊天,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和他们在一起我又好似回到了童年,当他们有快乐时,他们会让我和他们一起分享,有困难时也会偷偷地告诉我,寻求我的帮助,我们的关系相处的非常融洽。

成绩:

1、获校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钢笔字、粉笔字优胜奖。

2、被评为校级优秀团员。

篇6

治学箴言 与青春同行,做青春的引路人。

教学主张 应着力把兴趣激发、习惯养成贯穿于教学始终,采用“情景教学法”,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活”起来,成为课堂主人、表演的“主角”,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风格 积极实施有效教学,课堂教学富有活力,善于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听、说、读、写能力并重,于“细”处深挖掘,“疑”处巧引导,“难”处重敲击。

__同志是__县仓颉学校一位普通的英语教师,但在这位平凡的教师身上却折射着耀眼的光芒。他脚踏实地,用爱心、热情抒写自己的教育人生,他用心飞翔,用累累的硕果托举起人民教师的光荣与神圣。

__同志于20__年毕业于商洛师专英语系,从教以来,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对学生关爱备至,每个他教过的学生都难以忘怀。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一名农村教师,我知道农村孩子读书的艰难,我要全心全意地爱护他们。”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年来,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这些学生身上,似乎学生就是他的生命,他的一切。贾老师关爱学生的感人故事在学校内广为传扬,一提起贾老师,同学们都打心眼里喜欢他,都有一种由衷的敬意和亲切感。

他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方面,他采用正确引导的方法,消除学生思想障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20__年,他了解到所带的李亮同学家境贫寒,全家五口人,母亲与妹患疯颠病症,弟弟在小学读书,家里全靠一个身体瘦弱的父亲养家糊口,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看到这种情况,他深深同情这个同学的遭遇,也忧虑这个同学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返校后,他向校领导汇报了有关情况,又积极联系团委组织献爱心活动,帮这位同学渡过难关。后来,他又看到该同学大冷天连袜子都没穿,衣服又那么单,他从家里拿来自己的衣物给他穿,这位同学感动得热泪盈眶。从此以后,该同学学习更认真,更刻苦了,学习成绩明显进步,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后又被西北工业大学录取。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样一颗火热的心关爱学生,那位同学能挺过来吗?能继续自己的学业吗?

感动的故事不至这一件,还有一次,班上的一位同学由于贫血,突然晕倒。当时贾老师正患重感冒,全身无力,得知此情况,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跑到教室,发现该同学脸色苍白,倒在地上,他急得脸上淌出了汗珠,二话没说,背起那位同学直奔医务室。在医生紧张抢救后,那位同学苏醒了,但又无法与家长取得联系,他只好蹬着那辆自行车送其回家。那位同学恢复了健康,可他的病情却加重了,高烧不止,以致不得不住院治疗。

篇7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好老师,我的女儿也是,她相当的幸运,刚入学就遇到了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老师——金老师。

的暑假,我们全家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9月,女儿将要告别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开始读书了;担忧的是:女儿年龄偏小,怕她适应不了小学的学习。8月30日晚上,学校召开的第一次家长会,很快使我们打消了这种担心。在家长会上,我见到了担任女儿班班主任的金老师。金老师四十岁左右,中等身材,说话干脆利落,有亲和力,是一个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由她做女儿的班主任,我们全家都很高兴,也很放心。就这样,女儿有幸成为了百小103班的一员,成为了金老师的一名学生。

篇8

坚守农村教育第一线,奉献自己的人生无怨无悔邢艳红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幼年艰苦的求学经历在她心里记下了深深的烙印。1997年,她终于拿到了中师毕业证即将走向工作岗位,她的心里是何等的激动呀!正当此时,她的家里却发生了一件轩然大波的事情,那年暑假的一天,晚饭后全家人围坐在农家小院里乘凉,父母看到即将上班的女儿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艳红面对着满脸沧桑的父母也流露出一种感激。此时父亲开口说:"艳红,我已经通过亲戚给你打通了留在城市工作的关节,你在城里要好好工作,可不要给父母丢脸呀!"艳红一听就愣了,说:"爸,你怎么能这样子呢?我是农村的孩子,咱农村太缺少教师,我要留在农村,为乡村孩子们的成才做出点贡献。"父母一听女儿的话,顿时发怒,质问道:"多少人想留在城市,我好不容易把工作做好了,你却不听我的话呢,你真是个傻孩子!那好,你今后的路你自己走到时受苦受累,是你自己的事情可不要埋怨我们!"从此,艳红就成了父母眼中的傻孩子。

就这样,艳红被分配到陵头一中去任教。当时学校的条件十分艰苦,教师们住的是低矮狭小的办公室,是土木结构。两名女教师分一间办公室,吃住都在里面。屋里阴暗潮湿,晴天阳光透过瓦砾的缝隙照在屋里,阴雨天外面大下,屋里小下。春夏季节屋子的墙根处竟能长出桐树芽;冬季雪花飘进屋里加之寒风从墙壁上的裂缝刮进屋里,住室真是如冷窖一般。

最可恶的是,一到晚上老鼠乱窜,到处是窸窣之声,她和同室的女教师吓得蒙着头,不敢露面。有时遇到雨雾雪天,往返学校没有客车,她只能步行。有一次,她着急往学校赶,可当时路面结冰,光滑难以行走。既不能大步走,又不能慢步行。从家里走到学校,路程不足五里,她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当她走进教室时有的学生,早已经到看到老师狼狈样,有的学生问道:"老师您有没有摔伤?"邢老师说:"摔跤倒不怕,跌倒了爬起来,笑在最后才是幸福。"老师的一语双关,让同学们也深受鼓舞和启发。从此之后邢老师身体力行,从严治班、科学管理。钻教材、探教法。新思路,新理念使班级形成了班风正、学风浓。该学年她带领的班集体获得文明班集体,她所教的学科获得了同级同科之首,受到上级嘉奖。

十九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邢老师自步入教学生涯至今,她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她的敬业乐业有口皆碑,众人称赞。在邢老师的眼里,每位学生都是她的亲人,她视学生如弟妹,既严格要求又百般呵护。特别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她每接一个班级,就会认真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留心观察每个学生的衣着神情。1999年那年,她发现所教的学生杨晓东在滴水成冰的日子里,穿着单薄的衣服,手指被冻得红肿,她就意识到这又是一名留守儿童。她利用闲暇时间给晓东织一副手套和围巾,又给她买了冻疮膏;2008年她教的学生刘晓娜,品学兼优,但一天上课时发现她没来,后得知这个学生由于家庭贫寒,父母外出打工而辍学,课后邢老师就步行到该生家嘘寒问暖,并承诺今后该生的学费由自己承担,于是晓娜同学得以返学就读,邢老师又给晓娜买了一身新衣服。

不离不弃,视学生如己亲

2010年邢老师所教的学生侯志恒是孤儿,父亡母嫁,祖父母年迈无力管教,

篇9

最年轻的教研组组长,最高学位,最优秀的教师,学者型教师……***老师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在*中享有很高的声望,是青年教师的偶像。然而谁知道她学者之路上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1986年7月,**老师从**师专数学系毕业,分配到十二中工作,从此踏上了教育征程。年轻漂亮的她工作积极负责,为人谦虚进取,赢得了学生的爱戴,领导同事的赞扬,并很快成为学科教学骨干。1987年她开始代表学校多次参加省市各项教学大赛,在新乡初中数学教学界崭露头角。

她出色的表现赢得新乡市各个学校的注意,1990年***老师被**中领导“挖”到这所重点中学,并担任数学教研组组长。

然而,潜存于思想深处的那份紧迫感、危机意识却不时撞击着她的思绪,这份焦灼、不安来自于对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的强烈感受,更来自于对教育教学的深刻反思。回想过去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她思考的问题越来越深。随着时间的推移,课讲得越来越多,教材也越来越熟,然而面对自己越来越大的名气,面对组里一张张年轻的面孔,面对学生和年轻教师的期待的目光,她却常常深感知识的日显陈旧、僵化,数学究竟该怎样教?究竟应如何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初回大学,校园里浓浓的文化氛围让她激动兴奋不已。图书馆丰富的藏书,阅览室各种各样的期刊,各个知识门类的讲座,教授们独具风采的授课以及自由争鸣的学术气氛,都深深地抓住了她的心。借阅了一摞又一摞书籍,做了一本又一本读书笔记,一桌一椅、一盏小小的台灯,伴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静读的夜晚、忙碌的周末。总感到时间脚步的匆匆,惟恐时光飞逝,机会不再,总想多读快读。6年的学习生活,专业的、教育教学的甚至其他社会科学的各类知识,积聚着沉淀于心底,眼前的路越来越亮了。

研究型教师,并不是要求一线教师像教育理论工作者那样去追求理论、学术,而是要求教师拥有教学研究的态度与能力,提升教师特有的“教学实践性知识”。***老师深深清楚这一点,为此她没有放弃日常教学活动,特别是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按文件要求可以带薪脱产学习,然而为了真正的学以致用,提高实践能力,她充分利用河南师大在本市的便利条件,不辞劳苦,边教学边学习边研究。学校领导和老师都被她这种学习精神深深感动,河师大的教授更是感叹,“有这样的优秀教师,中国的教育有希望”。

十年辛苦不寻常,***老师以她的实际行动探索出了一条新一代学者型教师的成长之路。

二、投身教育天地宽矢志教改谱新篇

20世纪80年代末期,***老师开始尝试教学改革,她把布鲁纳“课堂教学与创造能力培养”的理论运用于教学中。“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应高度重视发展学生对数学结构或顺序的理解。因为结构性地理解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当学生不断地尝试寻求直觉问题的结论时,他们事实上已从整体上、结构上把握了对象。”教学中,她一改过去数学教学过分强调证明、验算别人的发现与发明的做法,把学生从习题和知识细节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她不一味给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用尝试、试验、讨论等办法寻求结论,从发展学生的自信和勇气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

减轻学生负担是***老师的另一个重要课题。

***老师认为:“学生课业负担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困扰了教育多少年,苦无良策。可以说产生课业负担的主要原因在教师。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决定了学生的学法。”爱因斯坦的名言也是她的口头禅:“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她要把这句话渗透到学生的灵魂中去,让班主任、家长和学生从思想上松绑,为自己教学方法上改进提供条件。把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是她永远的追求。

作为市*中学一名站在教改前沿的数学教师和主导学校数学教学方向的教研组组长,刘丽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培养健康而杰出的高素质人才,还是只追求教学重压下的高分效应?”他说,不是不要分数,而是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轻松自如地获得高分,到达成功的彼岸。

***认为,不能正确地对待解题,将学生的手脚束缚在题海之中,这是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她率先试行以学生为主的“合作讨论式”数学教学教学模式,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陈规。她的数学课一般只讲20分钟,她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问题学生提,疑难师生共同讨论,课余时间学生自己安排,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她一贯实行民主教学,充分相信学生。她常向学生渗透“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师生平等讨论。她从不担心学生的脑子够不够使,比如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时,课本上只是延长三角形底边并做出一边的平行线引导学生做出证明,而她则是把问题交给学生,上来就让学生猜想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证明。几种证法出来后,她再问“那么多边形内角和是多少”,学生答“(n—2)180,”并把几种证法写在黑板上,她做总结说这就是数学归纳法的思想。数学归纳法是高二才接触的东西,可是,求三角形内角和的初一学生就知道了,这么教学生受得了吗?可跟着刘老师学下去脑子就会“强大”起来。

“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们说,我们从刘老师的课中尝到了数学的乐趣!

新课程改革是她的一个新的课题。

2001年,新课程改革实验试行。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教育理论根底,她大刀阔斧投入改革实验。亲自动手主持制定全市新课程实验的实施方案,编写《新课程实验目标丛书》,注意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对教师的能力、水平也是一次检验。

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必修课程后,她又主持制定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标准,明确提出这种全新教学模式的评价原则,坚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开放性、过程性、社会性原则,详细制定了评价内容及标准。通过评价机制规范评价行为,发挥正确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促进研究性学习真正收到效果。

她带头上研究性学习示范课,亲自带领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分析、预测、归纳、论证,使教师“导”的艺术、“引”的技巧、“帮”的热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师生关系充满了真情、友情。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使他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和教学模式,和学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边指导边学习,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朋友。

她把研究性学习定位在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研究意识、体验研究方法上。通过学科研究性内容的渗透和延伸,培养学生检索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接受式学习的理性批判,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描述,也是对终身主动学习的一种构建。她带领下数学组在数学方面有数十个课题组,师生完成了100多项研究性学习课题。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求是、合作的精神和责任心,这些恰恰都是过去教学模式所欠缺的,正是现在学生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

三、爱心铺就成功路智慧沐浴新教坛

“人格是最高学位”,这是***老师的另一个口头禅,也是她人格的真实写照。

篇10

回想我从教的日子,已经有12年了,在这12年里,我总爱把还孩子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记录在我的笔记本上,记录着我从教路上走过的点点滴滴,也记录着和我一起成长的许许孩子。

像翻开我最尘封的记忆一样,打开着我心爱的笔记本,我看到了很多年前的我,也看到了那个让我牵挂了很多年的学生——__x。

踏上三尺讲台快三年了,我从来没有被任何学生拒绝过。但是,今天我却被新任教班上的一个孩子拒绝了。让我心里面特别窝火,一个小不点儿,居然可以这么不尊重我,完全不把我放在眼里。他那句“你去给老师拿,我把表现的机会给你,”那种轻蔑的眼神,以为帮忙就是巴结老师,让我半天都觉得心里有点堵。其实事情并不复杂,我上完课把教本忘在教室里了,正巧看见__x和几个同学在走廊上玩,我便叫他去帮我拿到办公室。谁知,他马上转过身对另一个同学,用怪怪的声调说道:“你去给老师拿,我把表现的机会给你。”这个不同于一般孩子的举动,着实令我吃惊:我没想到他把这种举手之劳也看作是一种巴结老师的表现。

我回到办公室里,找了一个同年级的老师,和她聊了这个事情。在她的指引下,我想很清楚去了解这个孩子,这种简单的事情在他心里却想象得如此复杂、怪异,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了他如此的性格?我决定去好好了解他一下。

经过多方的了解,我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原来,__x在3岁时他的父母就外出打工,他一直跟着年迈的外公外婆生活,父母几年才回家一次。由于家离学校太远,父母又不在身边,8岁时便在社会上流浪,直至12岁才上一年级。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他的思想早熟、偏激。

以我找他帮忙遭到拒绝这件事为契机,我和他进行了一次谈话。他理直气壮的对我说:“我觉得我学不会拍马屁!除了我自己,谁也靠不住!”他就像一个挥着翅膀的孩子,总认为自己可以一个人飞。可能是因为他离开父母太久,依靠自己的时候很多。我和他谈起了我的父母外出打工的日子,希望他能在以后的日子里积极地对待生活。

这就是很多年前的我,一个还带着几分孩子气的我!遇到事情还有自己的情绪,在“前辈”的指引下顺利解决了难题。

我继续翻看着我的笔记本:

“我凭什么要赔你的鞋子?”__x理直气壮地大嚷。

“你穿坏了别人的鞋子就该赔!” 一个学生家长生气的说。

“旧鞋子还想我赔,你敲诈啊!”

“敲诈你?你这小孩子怎么这么不讲道理?”

“我只穿过他这双鞋子两次,想骗钱就明说嘛。”

“跟你说不清楚,把你们老师找来!……”。

看着眼前这一幕,我没有出声。家长看见了我,告诉我__x借了他孩子的新鞋子,两个月了还没归还,八成是被穿坏了。我看着__x,看他会给我怎么解释。

__x不停的辩解:“我只穿过两次,我又没给他穿坏!”

我说:“你去寝室把鞋子拿来,我们一起看看再商量这件事怎么处理,好吗?”

一会儿,__x提着那双鞋子回来了。鞋子上沾了泥,还有刚擦过的痕迹,鞋跟已经破了。

“__x,你看,鞋子真的被你穿坏了。像你现在这个样子以后还会有人愿意帮助你吗?。”我心平气和地对他说。

“不会。”

看来他自私自利的老毛病又犯了。于是,我让他交换角色想一想,如果换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__x羞愧地低下了头。

放学了,__x主动去鞋店修好了鞋子,并把它洗得干干净净的还给了那个学生。

刚一进总务室,总务主任便向我发牢骚:“你们班的__x,脾气怪得很!我叫他把住校生上自习的教室里的黑板擦了,他还特别凶!”

我把他叫到办公室的走廊外。走廊外静悄悄的,只有我们师生俩。__x有些纳闷地看着我。我缓和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询问起他在住校生上自习的教室乱写乱画的事情。他一听到__x老师这三个字就马上明白过来:“老师,这是一个误会!”

“你们__x老师那么生气,你觉得是误会吗?”我冷冷地问。

“真的是个误会!老师,你不要急嘛,我给你解释。那天有许多人在黑板上乱写乱画,__x老师路过那间教室,就把那些人吓跑了。我当时也在场,他以为是我画的,大声的说了我几句,并叫我擦干净。我当时很气,说不是我画的,他又不信。我也不想和他争,就把黑板擦了。他一直盯着我看,我不好意思,所以就干脆把擦子一扔就跑了。”

听了他的解释,我松了口气。但是,我对他的教育还没有结束,他还得学会与人沟通。于是,我拍着他的肩说:“既然是误会,你是不应该主动找__x老师化解呢?”

“老师,算了吧!”他为难地看着我。

我趁机站起来与他比比身高:“快比老师高了,你这个独立的男子汉,这个误会肯定能解决的。你们__x老师在三楼。”

他转身跑向了三楼进了办公室。不久,他高兴地跑到我面前告诉这个误会解决了。

在放学的路上我又一次碰到了总务主任,当他再次说起__x的时候,脸上露出了笑容。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我们班的14个住校生一起在教室里过生日。教室早已被学生们打扮了一番。我点燃生日蛋糕,将14个小寿星请上讲台,全班同学一起唱起了生日歌。14个小寿星闭上眼睛默默地许愿。许愿后,班长第一个带头向小寿星们说着祝福的话,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我也拿出了自己连夜为各个小寿星量身定做的小礼物,对他们表示祝福。

__x站在讲台上,眼睛不停地望着我,好像有什么话要对我说。突然他说道:“今天我们都应该给老师说声谢谢!谢谢老师!”然后他向我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篇11

李长明 彭全忠 张 俊

去郧县南化镇罗堰教学点的路上,邹贵芬从教学点打来电话,因山洪暴发,滔河涨水,沿途中的一座桥被冲垮了,山路泥泞不堪,让我们别去。一位女教师在深山里坚守了33年,上万次的背着学生过河都过来了,我们去一趟怕什么。下车上船欣赏了近50里的库区风光,再下船走了近10里的山路,终于来到了白云深处的罗堰教学点,见到了朴实无华、默默奉献、播种希望的邹贵芬老师。

脊背搭起求知桥

“我刚送完孩子们回来,河水又大又急,有一座桥被冲垮了,你们是怎么过来的?”邹贵芬看见我们走到学校门口,既有几分诧异,也有几分害羞。只见她裤管挽至膝盖以上,仍是湿成一团,脚上穿着高筒雨鞋,招呼我们在学生寝室兼餐厅里坐下后,她也顾不上换下湿衣服,就去隔壁的厨房里帮着丈夫给我们做晚饭。

从滔河水库到罗堰,途中经过那个被洪水冲垮的桥时,刚好碰上村支部书记周志斌,这位朴实的“当家人”喊了几个水性好的村民拉着我们从齐腰深的断桥处淌过去。

“邹老师是个实在人,去年被评为‘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还是我们村民集体为她请的功呢。”关于这次请功,周志斌说起了阮士兵等村民的请求。2008年冬天的一个傍晚,由于滔河上游发电放水致使下游涨水,家在河边的村民阮士兵看到邹老师正在背孩子过河,他迅速过去帮忙,就这一次,冰冷的河水给他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也让他发现,背学生过河33年的邹老师完全可以与扎根四川凉山“天梯学校”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相媲美。

罗堰村是郧县南化塘镇最偏远的村,北接陕西省商南县。1985年,国家在该镇修筑了西河水库,罗堰村被浩大的库水阻截了道路。村民出山有一条在半山腰上开辟出来的陡峭山路,坐在渡船上看挂在水库上方的那条山路,让人一阵阵眩晕。因为山水的阻隔,几百户人家撵地而居,大多数房屋建在半山腰,这给孩子们的求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在邹老师的记忆中,像这样的涨水事件十分平常。上游的电站不定时地放水发电,常常令她十分担心。邹老师说:“前一秒是十分温顺的河水,后一秒就可能变成汹涌的洪水,每次只有背着学生过河,我才会安心。”比发大水更令邹老师害怕的是下大雨引起的山洪。2009年的一天,突降大雨,瞬间山沟里一股股洪水直泻而下,邹老师顿时傻了眼,“孩子们还在路上啊。”她连忙拿起电话,请求村民帮助孩子们。采访邹老师时,刚过七点半,邹老师习惯性地打开电视看天气预报。遇上天气变化,她总是电话通知学生家长注意。

采访邹老师的消息被村民们知道后,六个村民主动来到学校。阮士兵说,“人心都是肉长的, 看着邹老师背着孩子走在冰冷刺骨的河水里,哪个村民不心疼啊。学生家长主动要求排个值日表,轮流背孩子过河,可邹老师却不让他们来,生怕他们因接送孩子而耽误了农活。”很多时候,邹老师冒雨背学生过河,回到家,一身湿衣服,家人看到她的样子都直抹泪。邹老师的行为,女儿到现在都感到不解,在前不久的一封家书中写到:“妈妈,别人当老师那么风光,可您当老师不仅上课,还背学生过河,您怎么这么苦啊。”

33年来,邹老师风里来雨里去,背着学生过河,背出了浑身的病,也背出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希望。

善举铺就成才路

罗堰教学点有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3个年级,虽然都是低年级,但邹老师讲课总是有板有眼。她总是先给一个班上课,另外两个班要么写作业,要么预习课文。这个班上完课后立即给下一个班上课,循环反复。记者问邹老师累不累,她嘿嘿一笑,“走进课堂,忘记了疲劳,可当送走并确定每个学生都安全到家的时候,才感觉浑身酸疼。”

黄朝云7岁那年没有准时到校报到,邹老师便去家访。到了黄朝云家,邹老师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三间茅草房摇摇欲坠,黄朝云的父亲正在堂屋里喝闷酒,母亲瘫在床上已经两年了,黄朝云怯生生地望着她。邹老师最终没有劝服黄朝云的父亲,虽然黄朝云年仅7岁,但是她必须挑起家庭的重担,无情的现实让邹老师几欲落泪。事过六年,13岁的黄朝云来到学校,请求邹老师收下她这个“大学生”。邹老师不仅收下了她,还加班加点给她补课,黄朝云理解能力强,邹老师用一年时间,帮

助她完成了一、二年级的学业。

山村里大多数孩子们的衣服是不分季节的。2006年十月的一天,天气突变,寒风刮起,气温极低,可一年级的黄山保只穿着一条单薄的裤子,赤着脚,冻得直哆嗦。邹老师二话没说,连忙跑回家,把孙子的棉衣拿来给黄山保穿。看着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总是把自己家里的衣服向外送,可当发现自己的家人都没有衣服穿的时候,只好再去买。

叶勇的家离学校有15里路,父亲体弱多病,母亲离家出走,他每天早上9点半左右到校,课堂上总是哈欠连天,注意力无法集中,成绩不尽人意。中午,叶勇躲在教室里啃凉馒头,邹老师看见后心疼坏了,立即把叶勇拉到家里去吃饭。而且从那天起,她萌生了一个想法,要让所有离家远的孩子都能在学校吃上热乎饭,让孩子能在学校里安心读书。

邹老师天天照顾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做饭,爱人既要操持家务,又要忙田间地头的农活,让孩子在家里吃饭,简直是个不小的难题。但孩子们中午在学校啃凉馒头的情景深深地刺痛了她的神经,在她的反复劝说下,爱人义务当起了学生的炊事员。

采访那天中午刚好有12个学生在校吃饭,只见一放学,学生们便搬凳子、拿筷子、找位子,熟门熟路,和自己家里一样。邹老师先给每个学生发一块油炸馍,再给每个学生盛一碗西红柿鸡蛋汤,孩子们嚼着馍馍,瞅着我们这群陌生人直笑。哪个孩子一吃完,邹老师就立即起身,给孩子添饭。孩子们无拘无束地吃饭的样子,让人感到很温馨。

邹老师的爱人说:“一年级刘磊过生日,我按邹老师的要求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还让16个学生一起在学校吃午饭庆祝。当刘磊在大家的歌声中许愿时,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扑到邹老师的怀里幸福地哭了起来。”

邹老师夫妻拿自己家里的米面粮油菜给孩子们做饭,感动了学生家长,家长们有的送米,有的送面,有的送菜,纷纷用自己最纯朴的方式表达对邹老师的感谢,可很多时候都被邹老师婉言谢绝了,邹老师说:“只要村民们心里有我,支

持孩子们好好读书,比给我什么都重要,我要尽最大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们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另类”铸就教师魂

在很多人眼中,邹老师是个很“另类”的人。最先发现邹老师有点“另类”的是南化镇中心学校的教研员申建强。

南化镇中心学校每年暑期都会开展师德培训,培训期间所有教师的食宿自理,这可难坏了邹老师。她在南化街没有亲戚,也不好意思找其他老师借宿,只好住最便宜的旅馆。一天中午,邹老师吃过午饭,看离培训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她就一个人在离学校不远的河边看书,这一幕刚好被申建强发现了。申建强建议她去中心学校的会议室休息一会,可她却以不能给领导添麻烦为由拒绝。当细心的申建强得知邹老师住在五元钱一晚的旅馆时,就对她说,“你何必那么节省啊,来镇里培训学习可以实报实销的。”可邹老师却说,“我出来学习是私事,怎么好意思找单位报销呢。”其实,不仅培训学习不找单位报销,就是学校的开支她也从来没有报销过。

每次参加中心学校组织的会议或培训,邹老师都得提前一天到镇上住宿,从山里出来的渡船每天只有一趟,而且是早上八点钟准时出发。有一次镇里召开一个安全紧急会议,上午十点钟通知,要求下午两点必须赶到,这可急坏了邹老师,70里的山路最快需要五个小时,情急之下,她找了一辆摩的,去镇上一趟花了50元钱。下午两点钟,她准时赶赴会场,可谁也不知道她为开这个会付出了多少代价。开完会,已是下午五点钟了,邹老师只好住旅馆,等到第二天再回罗堰。开会、领教材,邹老师每年至少到镇中心学校去五次。33年来,邹老师从没有为这些花销找单位报销过。

邹老师一直把学校的事看成自己的事。学校屋顶需要检修,她让爱人搬来梯子爬上屋顶收拾,从没有让学校给过一分钱。学校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她看成是自己家里盖房子,爱人担起质量监督员,整天泡在工地,从没有让学校给过一分钱工资。上级领导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到了吃饭时间,都是她盛情挽留到自己家中款待,从没有让学校支出过一餐的费用。

邹老师不是大款,她对单位一直很慷慨,可对自己总是很吝啬。2009年9月10日,是邹贵芬工作33年来最难忘的一天,她被评为“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县委书记柳长毅亲自为她颁发荣誉证书。可就在前一天,她还在为领奖时穿什么衣服而发愁,因为表彰会统一要求,领奖教师必须穿白衬衣。她上街买衣服,嫌衣服贵,逛了一条街一件也没有相中。同行的朱翠光老师看着邹老师的“抠”样十分着急,掏出30元钱要给她买,激将之下,邹老师才忍痛割爱地买了件白衬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