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4-27 03:11:3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学特点。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学内容《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的要求为依据。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六、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篇2

3、本学期我将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4、教材分析,本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书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注重启发性,注意历史的多方位性、多层次的联系和知识的延伸,并注意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学习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

5、学生状况分析,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6、具体思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7、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8、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9、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0、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11、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12、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13、教学措施,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14、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

15、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16、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传统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

17、采用多种教学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地进行改革,探索和创造,进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8、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19、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来学习历史

20、课堂教学要贴近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探究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各种成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要加大媒体辅助教学,特别是网络教学的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1、多角度观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及时进行辅导。

22、改进措施,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在教高的水平层次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学习经验,在评价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还可以实际一些比较容易的活动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3、教学时结合挂图和资料知道学生学习有关的知识,或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感受历史。

24、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5、结合有关内容介绍本地历史的名胜、旅游胜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26、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性求真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互相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27、教学进度,初一历史华东版第一册总共有24课,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2周。

28、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3周。

篇3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莲~山课件 ]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 突出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习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述了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五、周活动安排

周次

时间

内容

篇4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B-0022-01

一、引言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动地学习,鲜有主动的学习行为,学习效率不高。概念图作为一种综合、系统的学习辅助方法,既能帮助学生整合各章节的知识,建立知识网络,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兴趣。这里介绍概念图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教学意义,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概念图的方法对高三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复习。

二、概念图的基本知识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Novak和Gowin就提出了概念图的概念。概念图是一种以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为基础,并能很形象地表达知识概念结构的关系图解,也被称作概念地图或者概念构图。它通常由一系列的连线、圆圈和方框构成,图上标有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概念图主要有四个特征: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它一般分为三类:限定型概念图、引导型概念图、创造型概念图。

在制作概念图时,一般先要确定相关的概念及核心概念,然后排列各个概念的顺序,进行各级连接,在后期复习中往往还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在确定所选的概念时,可以先明确一个核心概念,然后再找与之相关的其他概念,必要时可以列出一张记录表格。排列概念顺序时,可以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将最核心最基础的概念放在顶层,其他概念按其概括性的大小从上到下依次排列。连接概念时,先要将它们按照知识领域进行分类,把每一对相关的概念依次连上,并在连线上标注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在节点旁还可标明具体事例,这样即使概念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也能有所明示。交叉连接是判断概念图好坏的一个标准,它能表示不同知识领域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能锻炼学习者的横向思维及创造性思维。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基本确定一个概念图的雏形,以后随着学习的深入还要对它进行修改和完善。因为学习者在不同的时段对知识会有不同的理解,好的概念图需要经过多次修改才能比较完善。

三、概念图的教学意义

概念图能把化学知识进行高度的浓缩,以层级结构的形式清晰地表现出概念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体现意义建构学习的真谛。它还是一种检查、修正和完善化学知识学习的工具。

对于教师备课来说,概念图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它能简洁明了地将教学内容直观地显现出来。化学知识比较零碎,学习起来感到比较枯燥,学生常常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记忆,效率较低。教师制作一个简明扼要的概念图,就能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易于理解的知识网络,不但能使他们容易记忆,更有助于他们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同时还能实现化学概念的“移植”,使他们在以后的知识学习中能自己构建概念图。研究表明,通过概念图的辅助学习,学生更容易对新旧知识进行整合,主要表现为:能对已学过的概念进行概括,能辨出反例,能找出某概念的上位和下位概念及其之间的组合关系;能找出与某一知识的概念对应的其他相关概念,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说,与归纳要点法和知识图框法相比,概念图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Hemh认为,认知方式是个体对外部环境稳定平衡的知觉形式和概念归类模式,是人们对于所感知的各种事情的处理策略。在用概念图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的是规则式的学习认知方式,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则是依靠记忆来学习,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系统地思考概念之间的关系,学习缺乏联系性,方法机械而低效。概念图如今在国外已被认为是一种帮助学生认知的有效工具,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篇5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年级共六个班近三百四十个学生,重点班生源质量相对较好,普通班生源质量相对差一些,高一新生一方面由于初次来到一个新环境,心理和作息习惯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初中的历史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所以高一历史教学应注重基础的培养和兴趣的培育。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穿插一些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历史典故,尽量多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历史知识与历史发展脉络通过生动活波和直观浅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三、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又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高中历史教材的主体结构按“学习专题”构建。历史上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一起构成了人类历史上多彩的生活活动。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感悟许多历史的真谛。

四、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二)、具体措施:

1、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也要糅合趣味性较强的历史典故和历史逸闻,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转变教学方式,力求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1)每堂课均采取1+2+1的模式。前3—5分钟复习上一节内容;30分钟讲课;最后3—5分钟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做到日日清。

(2)每两周一次小考,把两周内所学主要内容以提问形式或试卷形式考察一遍。做到周周清。

(3)每月一次月考,查漏补缺,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做到月月清。

3、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篇6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学特点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学内容《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

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

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篇7

      根据今年市教研室工作会议精神,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观念为主线,结合高考“3+1+1”模式,重点抓好学校教研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狠抓重点,常查环节,努力完成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

    二、具体工作安排

    本学期工作的重点是加大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力度,全面提高历史教学及教研质量;加强高考研究,重视信息交流,不断提高我校历史学科高考水平;配合学校三星级高中评审,做好各方面工作。

    1、制定落实教研活动计划

      明确学期工作重点,集中精力抓好高中历史教学,特别是高高三的历史教学,针对学校制定的高三教学目标,配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注重课堂即时效率,同时落实细节:

    ①、完善备课组工作,每周一次,常交流、多研究, 特别是对高考信息的采集、研究分析。

    ②、结合学校月考制度,做好平时测试工作,高三两周一次常规考试,认真、及时批改,重点同学要面批;分析、总结,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点,查漏补缺。

    ③、认真完成听课计划,能够每周听一节课。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每学期不少于20节。

     2、加强备课组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集体备课,丰富课堂教学,是本学期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工作。对高三的复习,认真组织备课,分解教学过程,从细节处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精选资料,精选试题。认真做好提前备好一周课,由教研组长签字才能进课堂的工作。

3、抓好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本学期将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结合学校青蓝工程,以高考改革为契机,着重提高课堂即时效率。在活动中,将根据教研组实际情况,采取开设研究课与随堂听课等形式,从“严、精、活、实、高”五方面来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堂堂有收获,节节见成效。

    ①、开设高三历史复习研讨课。从能力角度出发,将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着重培养运用生产力标准、实事求是、宏观与微观、人类文明演进四个理论尺度。

    ②、在高一的历史课中认真抓好素质教育,结合高考改革形势,在抓基础知识同时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

③、三月份的学校教师课展示活动中,将集中教研组智慧,认真组织,充分展示学校课题研究成果。

4、展开课题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针对学校提出的总课题,教研组将展开对“历史教学结构的优化与素质化教育”子课题的深层次研究。在实际教学中将对“问题式教学”进一步进行探讨,同时落实细节,明确各人分工,分阶段按计划实施。在过程将对阶段性研究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并解决,适当调整研究计划。学期中或结束时,针对课题研究进行经验交流总结。在这一学期中,准备将“问题式教学”模式基本定型,严格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进一步深化模式理念,完善研究的各项工作。

    5、、落实月考制度,做好成绩分析

      作为阶段教学检测的一种方式,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成效。在成绩分析时一定要细,明察秋毫。

    ①、认真出好每一份试卷。备课组集体研究,精选试题,突出重点,难易适度。

    ②、认真批改、认真分析、认真评讲,做好成绩统计。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之处,完善课堂教学。

  ③、密切注意差生、优生的流向。通过测试发现差生,重点进行原因分析、方法指导。

篇8

一、强调学习方法,建立化学思维

无机化学是我校药学专业的第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有帮助学生巩固专业学习思想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本身的问题或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原因,学生在进入大学时有些化学问题还比较模糊,对于大学的授课方式和学习方法还很不适应,这样势必影响大一无机化学教学的质量,更有可能影响学生们今后对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相关化学课程的学习。从学生自身的发展来看,大学生们已初步形成了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且已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但大部分人抽象思维困难,学的较死,难于举一反三,不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往往习惯于死记硬背,缺少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独立思考。因此在大一无机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付出更多努力,在中学化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结合化学发展史介绍化学对人类生存及人类文明的影响,并结合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以及化学的重要应用,从强调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和学习方法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二、突出重点,及时总结教学规律

无机化学的研究范围极其广泛,因而内容庞杂、分散,特别是元素化学部分,缺乏系统性。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寻找规律,及时总结教学内容。例如,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等均属于化学平衡,这样化学平衡就是重点讲解内容,从平衡的基本特征到标准平衡常数的表达、应用和化学平衡的移动,多举例、多练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课程内容,能够举一反三,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在无机化学各论部分教学中,各章内容之间的关系不大,但都离不开元素周期表。因此,在教学时要紧密联系元素周期表,强调同族元素的共性和特性,抓住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性质递变规律,及时总结规律。如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酸碱性递变规律、碳酸盐热稳定性等。还要坚持运用基础理论贯穿到元素学习之中,使元素部分的学习变得不必死记硬背其性质。根据具体章节内容,教师还可讲授一些无机化学在现代科学中的发展和化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它不仅扩大了学生视野,而且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也非常必要,从而使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掌握教学内容。

三、联系实际应用,丰富课堂内容

无机化学在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初期就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化学分支学科,历史悠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相应地引入一些科学家小传、化学重要发现的介绍,来丰富课堂内容。如杂化轨道理论的奠基人――鲍林等,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和教育家戴安邦在无机化学和配位化学研究方面的贡献等。

教师在授课时,应紧密联系实际,恰当反映化学在医学、药学、能源、信息、材料等方面的作用。如介绍元素的自然资源时,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丰富稀土资源和稀土功能材料;讲解配位化合物时,以抗癌药物顺铂的发现历程为起点,介绍人体微量元素与健康,结合大环类配合物(如叶琳环等),介绍Fe、Mg等金属离子在生物酶大分子中的作用等。实践证明,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加深其对无机化合物相关性质和化学一些基本原理的理解,使无机化学课程更好地为学习后续化学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中还要及时更新内容,跟上时代。将无机化学的前沿领域知识如纳米技术、水热合成法等渗入到基础教学之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讲授过渡金属元素时,对磁性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并展示我们在某些药物为配体与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进展,增强学生献身科学事业的主观能动性。

四、加强与后续化学课程的联系和交叉

无机化学是药学专业学生一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后续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它的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到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三大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无机化学教学中面对课时减少的情况,首先应认真选取教学内容,舍去一些次要的内容,提炼每章重点,对重要的内容进行精讲。无机化学化学原理部分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四大平衡、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等,我们首先把与中学教学重复的部分删除,精简了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这两部分内容,这些内容相对独立,而且在以后的物理化学课程中还会学到。各种酸碱理论要清晰介绍,尤其是酸碱质子理论,是后续分析化学课程中酸碱滴定的基础;在分子结构部分,加强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的内容,此部分与有机化学课程理论相关,而且也是学习元素知识的理论基础。

五、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无机化学教学上,除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调整,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CAI课件,教师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电脑,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和动画等有机结合,应用于课堂教学,使得每次授课的信息量更加丰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育效果最优化,具有以下价值:

一是增强直观性、生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轨道杂化理论,通过动画的形式使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在多媒体课件中,引入了科学家小传,学生听后改善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二是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能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涩为通俗的效果,彻底解决教材重点、难点的学习困难问题。在元素部分教学中,讲述的内容多而课时少,网络与多媒体提供丰富的素材资源,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传授的信息量大,节约了板书的时间。配以各种模型、实物照片和动画,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尤其是能生动地反映微观结构的图像,如涉及原子轨道、杂化轨道和分子的空间结构等,可以通过Flas的形式展示各种轨道的形状以及成键方式,将微观、抽象的行为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三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解决了教学时数少与教学信息量不断加大的矛盾,有利于培养适应21世纪的新型人才。

四是有利于发挥学生潜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认真听讲,课堂气氛活跃,激励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去探索,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和理解,从而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使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五是适合大班教学。

六是具有可重复性。目前,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我们编制的教学课件,可以在网上阅览,能随时修改更新,不需要专门的软件编程工程师,特别适合广大高等院校的教师、学生应用,还能实现资源共享。

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在一些讲解中适当的进行一些提问,带动学生的思维。针对学生为大一新生乐于解习题的特点,在一些知识点选取一定的填空体和选择题,让学生即学即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篇9

一、 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计划二个课时。新课标,新教材,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少数学生学习兴趣不是十分的浓厚,认为比枯燥;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地理科比较难,难以理解;有些学生认为读图比较难;有些学生认为地理科学习的作用不大。但是,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兴趣比较浓厚,也热爱地理这个学科,且基础还行。

二、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及补充、增删、改进意见

教材设计较合理,尤其是图比较多,能直观形象的表达出来。

我个人认为,文字描述太少,有些知识过于粗浅,不能为优生开拓视野。在第一章活动中,例如在地球的运动中,对于太阳光对地面的直射介绍太少,要教师去做大量的补充,若不是老教师或是非常专业的教师,都是很难教好的。

在大洲和大洋中,对于各大洲大洋的分布,除了图之外,没有一点文字介绍。这样不利于学生自学。

2.教学资源开发

充分利用教材、教学资料、地理方面图书,使之为教学服务。

指导学生究研我县、我乡地理,使之学以致用。

3.教学任务或目标

优质地完成教材的教学任务,尽量多的辅导学生。要求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气氛和谐。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分析问题,能客观的看待事物,学会做人。

4.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精心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案,认真备课,认真教学,适时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

5. 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教材中“活动”和“综合探究”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继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

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这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6. 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7. 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8. 平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9. 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范文二】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三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特别是依据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坚持、巩固、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标准(2011年版)》的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练习竞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认真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地理教学成绩。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每次单元简测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理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合理使用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课件。

11、继续保持地理学科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及格率全市前五名。

【范文三】

本学年将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遵照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理念,提倡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改进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切入口,以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加强教研教改工作。为提高本组成员教研水平,和课题研究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富有进取精神、积极向上、融洽的教研氛围,迎接新一轮教改,顺利完成初一年级教学工作,初二的地理会考工作,贯彻落实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本着务实与求真态度。特制定以下计划。

1.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各位教师必须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个人的教学素养,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跟上教改的步伐。

2.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教学的工作重点,我们重点做好初二地理会考工作。争取会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3.改进教学评价体系,减轻初一与初二学生负担,科学布置作业,精选试题。尽量在课堂上完成填充图的作业。

4.研究常态课的教学,提倡组员互听,评义,共同提高。继续开展好集体备课,公开课和评课活动,要求每位老师都要开一节多媒体课,并写好公开课的反思,来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和教学指导工作。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机会,为青年教师发展搭建舞台。加大对青年教师的

培养指导力度,提高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提高我校地理教师整体素质而努力。

6.积极配合学校教务处做好教学常规教学工作。做好七认真工作。

7.促成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继续探究“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8.积极组织组员参加市、区地理教学研究活动,向兄弟学校学习,通过观摩和交流等研究活动,进一步明确教学要求,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研究,帮助教师研究和改进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9.以学科转变为契机,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篇10

摘 要: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心理学界占支配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其三个阶段潮起潮落的发展演化与内在轨迹显示,行为主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高一化学金属教学的启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影响分析 对教学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思考 浅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应用 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角度分析疯狂英语学习法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浅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在智育中的消极作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广告中的运用 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数学教学反思 浅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究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背景下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a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 浅议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理论对小学英语教育的启示 建构主义思想对行为主义学习观的冲击与评价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7]高申春.人性辉煌之路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演化对基础教育改革观念变革的启示》的相关课题: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2B

397);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 (S130049)。

篇11

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汽车营销与策划课程包括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部分。其中,理论部分包括汽车市场与汽车市场营销、汽车营销环境、汽车消费者、汽车管理以及营销策略等,而实验部分则是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运用,例如汽车分销渠道、库存管理的最优化设计,汽车广告宣传设计,汽车市场调研等方面。在课程学习中,由于理论涉及到概念,原理,流程等方面,对学生来说是枯燥的,因此也成为了教学的难点。而实验中涉及的内容则是与汽车营销与策划实践紧密相连,实践运用较多,因此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基于CDIO的教学改革实践

CDIO工程教育模式共包含12个标准,旨在培养学生个人能力、职业能力和态度、人际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本课程引入该理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从案例教学、问题驱动教学两方面展开。

基于案例的课堂教学

1、案例教学概念及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成效。案例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员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

2、案例教学的运用

汽车营销与策划课程中涉及的理论较多,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生动,课程中大量引入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和理解概念。比如,对于汽车营销观念的学习,对于生产中心观念和产品观念(也叫“质量观念”),教材以大量文字,大篇幅来阐述概念、基本理念,内容枯燥,不易记忆。而在授课中,对于该概念的学习,引入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早期的兴衰”这一案例,并以福特的经典语句“我只生产黑色的车”来阐述的生产中心观念,并通过总结以“我只生产最好的车”来理解产品观念(质量观念)。通过案例,这种简单而形象的概括,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辨析。

问题驱动教学

1、问题教学的概念与作用

问题教学法就是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特点是打破按课文顺序逐段讲读的限制,抓住与理解课文密切相关的几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问题教学的运用

为了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并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还采用了问题驱动教学。

在新章节的学习中,首先必然会设计相关的理论,在授课中,首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理,将知识点整理为问题的形式提出,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主动去学习理论知识,从而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知识点“产品与产品组合”,设计到产品、产品组合、产品线、产品组合的长度、深度、宽度和关联性等概念,在授课中首先提出问题“某汽车公司生产卡车、客车、轿车三种车,并分别有2种、4种、6种型号,试分析该汽车公司的产品线数目,产品的长度、宽度、深度分别是多少?产品线的关联程度如何?”,要解决该问题,就必须理解相关概念,这样去引导学生学习。在该问题解决后,继续提出问题“一个汽车公司有A-X,Y系列产品线,每个产品线又有m,n-k,l个项目,分析该公司的产品线数目,产品组合的宽度、深度和长度。”问题图示如下:

通过该问题的分组讨论,学生积极与组员进行分析,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加强了沟通表达能力,提升了团队合作意识,并学会总结,提出了通用公式,使得该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4 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基于CDIO教学理念,将案例教学和问题驱动教学引入汽车营销与策划课程,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课堂外的延伸知识,为学生提供创新空间,让其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改革中,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评估。通过课程知识回顾发现,学生对于案例和讨论的问题记忆较深刻,能对类似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通过考试考核发现,对于理论的运用问题,学生能较好的掌握,在案例分析中,学生能通过课堂案例,进行知识点相关分析,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