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6-09 17:37: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中物理优秀教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

篇1

二、继续完成高一,高二物理每周先导课的实施,先导课有教案、图片、评课有记录;并存好档。(三月份开始)

三、完成高三第三次州联考前15名优秀学生的试卷分析,开好分析会,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意见。(写分析报告及建议)

四、组织一次高中物理组的赛课活动。(内容:高一年级内容;形式:高一、高二、高三各派一名教师参与。统一内容,集体点评,欢迎观摩)(4月进行,星期二的上午,XXX上示范课)

五、组织好物理电子教案的书写及课件的制作,任务要按时保质完成;

任务见附页;

六、组织好9月、10月青年教师参加全州物理教师业务竞赛。

篇2

关键词:

物理教学;物理课堂教育;有效性教学;提升策略

一、引言

物理学是一门集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学科,对科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的改革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应试教育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严重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新课改的环境下,物理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真研究物理教学设计,构建高效的物理教育课堂。

二、物理教育有效课堂的重要性

在当今物理教学课堂中,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一些学生由于之前的物理知识掌握不牢固,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强调师生交流的课堂中参与性并不是很高,另外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本身学习任务繁重,为了高考的综合成绩,学生很难专心学习一门学科,尤其是一些高中物理老师在课堂教学依然沿用传统的形式化教学,将大部分问题留给学生自己思考,使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许多学生对难题持有似懂非懂的态度,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的物理知识文化水平很难得到提高。所以,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对物理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创造有效的物理教育课堂是十分重要的。

三、实现高效物理教育课堂的基本前提

对于实现高效物理教育课堂来说,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传统教育的经验下,遵循物理教育的教学规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基本目标;第二,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将其彻底贯彻在物理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完善学习的方法和模式;第三,在物理教学课堂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者的原则,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之中,保证学生有效的学习物理文化知识,使学生对物理活动产生兴趣,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探讨。

四、物理教育有效性提升策略

1、认真准备教案是实现教学课堂有效性的前提

教案是优秀教学课堂的基础,一本好的教案可以作为一堂课的指向标。编写教案是教师设计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流程的关键步骤,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目标。一个优秀的教案是一节高效物理课堂的基础,有助于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更好的对教学状况进行反思和完善,使学生能充分的利用课堂时间学习知识,真正实现课堂的有效价值。

2、完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教育心理学所述,兴趣时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因此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最大化的实现物理教育的有效价值。1)有效利用导入环节。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物理教学中的知识点设计导入环节,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恰到好处的导入环节能够为之后的教学环节创造良好的铺垫,启发学生的思路,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催化剂。2)利用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物理教育中,离不开实验教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动手操作以及实际观察物理的性质,真正的理解物理性质,强化记忆并掌握物理知识。在导入环节中运用实验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之后在教学过程中慢慢渗透答案,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

在网络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对事物有更多的了解和认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更形象生动的通过视觉、听觉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往传统的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只能通过讲授以及示范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造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生课堂参与性低等问题。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研究问题,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自豪感,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4、采取鼓励机制增强学生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关键,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解决难题时充满成就感,学习情绪就越高涨,持续学习的动力就越强烈,而如果面对难题时遇到了挫折则会情绪低落,丧失信心。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适当的鼓励学生,表扬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5、利用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传统高负荷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和教师都身心俱疲,在“减负”的新形式下,教师和学生在充分利用课堂有效时间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展开物理课外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在课外活动中,将课堂所学到的知识运动到生活之中,能够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潜能,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又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结语

新课程改革注重“教”与“学”的共同发展,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设计,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使物理教育的有效价值得到提升,促进学生全面综合性的发展。

作者:王思雨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篇3

这个暑假,有幸再一次参加了高中物理新课改的培训,高中物理新的课程改革,已在全省范围轰轰烈烈开展起来。面对学生和教材“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要求”再一次触动内心深处。

经过短短几天的培训学习,同全省参加新课程改革培训的教师们、远端的专家、学者一同学习,交流、感触颇深。虽然几天的学习显得太短,但是让我在总体上感知了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性质新,提出了新课程要由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目标设计新,采用三维设计,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传统教学模式和高考选拔方式造就的是大量的“解题机器”。课程结构和内容新,传统教材的编排和授课顺序严格按力、热、光、电、原,且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全部内容的学习,既增加了学生负担,也不利于能力对口,新课程内容既允许学生有所选择,又增加了结合现代物理发展新成果的内容,知识既有基础性,又有时代性和适用性,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更为有用。教学过程的实施原则和方法新,更加注重科学探究和探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被动学习。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新,从单一转向多元,从终极转向过程,更为人性化和科学化。内心真希望这个平台能一直存在。

此次培训让我坚定了我自己的对学习者分析的方法,我们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要注重实际、可操作性;我们广大教师都应明确的就是要评价一堂课是不是优质课,关键要看我们学生的表现,而一味关注我们教师的教学表现是不合理的,课堂不是我们老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学习的舞台;这次学习中,使我了解到了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中缺失的一种评价“表现性评价”,这既是我们现在教学中普遍使用的结果性评价的有效补充,而且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补充,将来必将深入到我们的教学中,现在也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可以实践、探索的重要方向。

新的课程改革,让我们感到紧张和兴奋,这样的课改对我们来说存在着极大的挑战和机遇。挑战——那是新课标知识内容基本没有变化,但是新的三维教学目标和合作教学方法可供直接学习模仿的案例很生动,教师要花更多时间更大精力去理解消化教材,思考教法,查询资料,形成全新的教案,才能教给学生。机遇——是不管有几十年经验的高级老教师还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课改后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建立物理现象模型时,对初中学生来说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

新课标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过去我们培养学生时主要是以高考为指挥,往往更多关注参与高考的那部分学生,而现在新课程注重全民教育,要求培养每一个学生成“才”。与此相呼应的,新课改注重结构上的选择性,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注重内容的时代性,关注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思想;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感,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已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及直观。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老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教态自然的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布置作业时采用一刀切的形式,全部学生做一样的作业。这样做老师自己是省事了不少,但是从学生的发展来看,这种做法是存在弊端的。教师布置作业时,决不应是随意的、盲目的,想起什么布置什么,而应有一定的针对性,这应是教师在作业布置当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在一个班级里面,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很大,水平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如果布置学生做相同的作业,往往会出现成绩好的同学“吃不饱”,成绩差的同学“吃不消”的情况。这不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水平。这样只会导致好生难以提高,而有些差生为了应付老师,最后只能够选择抄作业。作业的开放性就要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在实践中,我曾经尝试过这样一种方法:布置作业分做“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两种层次。“必做作业”一般为基础题,主要用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一般每个同学都基本能够完成,所以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完成。“选做作业”则在难度上有所增加,要求学生能够较灵活、更熟练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才能够完成,每个同学可视自己的学习基础量力而为,自主选做。

篇4

1.关爱学生,研究学情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树立伟大的人格,对学生要有无微不至的关怀。物理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从生活和课外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护。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敬仰和爱戴。师生关系融洽了、心灵相通了,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了。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会提高。教师在关注优秀生的同时要在课外及时发现中、后进学生的闪光点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与鼓励,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信心。这可使课堂学习效率提高。

通过闲谈、聊天、讨论等形式,直接了解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基础、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情况。通过作业和测试卷等间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和存在的共性问题。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透了学生,到课堂教学时就能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2.周密整合教材知识,突出重点,攻克难点

认真研究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情况和以往教学反思等重新确定章节重点、难点以及使用的方法策略。

为突出重点可把教材整个章节知识,依据其内在联系进行整合,科学合理的编写教案,使教案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更适合自己的学生学习。这样既增强整节课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又提高了课堂实效。

难点的突破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做到突破口最接近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能力,更要具有直接、明了、画龙点睛的特点。用以往成功的案例,驾轻就熟能很好地提高实效。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三位一体同时完成

高中物理新课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每节课的具体要求。这三个方面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都要融汇于同一个教学过程之中。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需要从三个方面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让教学过程既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又具有可操作性。一堂课下来非常流畅地完成了既定目标,为提高教学实效提供了前提。

二、深挖课堂教学因素,提高物理课堂实效

1.营造良好教学氛围,调动学生求知欲望

课堂中要创造出愉悦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课的兴趣。变填鸭式听课为在愉悦的氛围中逐步探索科学规律。一定要将愉快和兴趣贯穿到整个教学的全过程中去。这样才能使整个课堂教学在愉快中完成,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创造氛围提升学生注意力上我们可以突然模拟几句类似单田芳的语调把气氛活跃起来,也可以故意卖个小破绽给他们,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过来。在提升学生探索兴趣时可以找些学生感兴趣的物理现象给学生举例分析。学生带着探索科学规律的兴趣处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老师只要做好引领点播便能收到很好课堂效果。

2.用实验加强知识理解,调动学习兴趣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该物理现象是用来说明什么问题的。

在物理课中组织学生亲自做一下课后“做一做”中的小实验也能增加学生对物理课的亲切感,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探索的欲望。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加了,学习效率就会提升。

3.使用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强物理课堂实效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能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四环节教学法、六步复习法和234教学模式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模式。

(1)四环节教学法

在基础年级使用“复习导入、定标自学;合作探究、导学达标;反馈评价、矫正补充;当堂训练、达标测评”四环节教学法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探究物理规律的精神并高效完成课堂教学。

(2)六步复习法

高三年级运用“忆、讲、测、评、补、固”六步复习法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3)234教学模式

具体操作为“两课三步”即两节课内容分三课完成,自主学习课、合作探究课、训练提升课,其遵循的是“学――讲――练”基本认知模式。该模式的核心为学生自主学习,关键是“疑”。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过程,也就是“质疑――解疑――释疑”的过程,也就是整个学习过程中,哪个学生问题越多,提出的问题能触及到本节课核心问题,谁的课堂效益就最好。从教师角度讲,有利于集体教研,有利于资源共享;从学生的角度讲,有利于合作探究,有利于智慧共享。它更侧重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将课堂效益实现最大化。

4.精讲精练、注重原理提高做题实效

要让学生学好物理,教师不能使用“题海战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选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讲解时对题目立意、目的、关键点等讲精讲透。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举一反三,提高教学实效。

5.合理使用多媒体,提高物理课堂容量

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容量、提升课堂实效已成为各个学科公认的方法。我们可以结合物理学科特点自己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将一些不容易在黑板上书写、绘画的内容用幻灯片展示给学生;把一些需要延伸的实验过程用Flas的形式给学生播放;把学生作业、试卷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后予以指导。这些都能有效节约课堂时间,让学生看到更形象、更直接、更有针对性的内容,起到提高物理课堂实效的作用。

篇5

物理学是基于自然界中物质的转变知识的规律性总结,它不仅对客观自然世界的规律做出了深层的揭示,而且形成了一套智能化的思想方法体系,以学生为主体的物理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形成一定的科学行为和习惯,以获得对物理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这是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也是有效性学习过程中要把握的教学方向,我们要将物理知识的传承、素质能力的培养、探索性思维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高中物理课堂中存在的困惑与处境

1.从物理教师“教”的层面来看,强制性教学成分较多。由于高中物理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加大,教师偏重于向学生讲解物理知识的定义和概念,但是对于物理知识概念的形成与演变并未向学生谈及,也没有向学生具体阐述,显现出物理知识内容的“不自然化”。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对如何让学生自己发问的意识性设计不强,教案设计中也缺乏对知识内容的连贯性思考,致使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没有创新性思考,欠缺主动性思维。另外,物理教学偏重于对物理知识的认知与概念性传授,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性探究活动不足,造成学生的自主度不够、创新性不强,无法发挥创造性的科学想象和主观探究能力。

2.从学生“学”的层面来看,我国的高中生普遍缺乏动手意识和实践思考习惯,大多数学生固化在物理概念和定义的框架中,无法摆脱被动的传统思维定势,以习惯性接受与记忆为主,习惯于死记硬背物理定义和公式,不假思索地将公式和定义套用到学习和练习当中,缺乏科学的探究精神,没有实践动手过程中的主动性思考,欠缺对理性科学的发现和理解,无法达到有效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二、有效性物理课堂的创新性策略分析

1.创设情境性教学,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其自身的固有知识结构,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引入到新型的物理知识学习中,创设与生活物理现象相联系的情境性教学,导入新的物理知识点的学习,通过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机契合,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究兴趣。生活中不乏许多物理现象,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关键是教师如何导入、如何铺设,有效地吸引学生进入物理知识的学习。例如,教学“物理中的惯性”一课,教师讲述了一个有趣的笑话:在公交车上,司机由于急刹车,导致车上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士被身后的年轻人撞倒,这位年轻漂亮的女士气恼交加,说道:“小伙子,你这是什么德性呀!”身后的这位年轻人呵呵一笑,说:“这不是德性,是惯性!”一席话逗得全场哄堂大笑。由此,教师顺势进入物理知识的教学当中,让学生明白惯性的概念,初步了解了惯性的特点。

2.尊重个性差异,体现分层次教学

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智力因素不同,导致学生在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熟悉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思维水平,根据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教学,尤其是在实验操作和分组讨论环节,要注意将层次差别不大的学生进行分组,要让物理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在合作讨论环节,也可以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进行自主性思维和学习,而不是让优秀的学生占据优势,成为优秀学生的“一言堂”;教师还要注意在物理实验的操作环节,要细心、耐心地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悉心指导,让其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实现物理实验中的“手脑并用”,开发大脑思维,增进有效性学习。

3.设计物理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物理实验活动是进行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验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台上讲、台下听”“台上做、台下看”的模式,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在实验的规律性探究中培养动手习惯。例如,在物理的电动势和电阻学习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验器材,诸如电流传感器、滑动变阻器、变阻箱、干电池和导线等器材,让学生利用手上的器材,创设出不同的物理实验方法,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动手实验中体验到物理知识的变幻与奥妙,教师再通过分组讨论和归纳总结,对学生的实验成果进行讲解,以固化和深化学生的实践体验。

4.利用多媒体手段,提升物理课堂的有效性

多媒体以其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物理知识点的讲解与阐释,多媒体仅仅是一种工具,不能单纯让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其吸引,而是要引导学生把握其显现出来的知识性内容,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物理课程是一门集物理知识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科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究兴趣为出发点,提升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欲望和好奇心,在教师创设的情境教学中把握物理知识点,在教师的分层次教学中解难释疑,并通过物理实验的有效手段和多媒体展现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思维,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在对科学的探究中实现物理课堂的有效性创新活动。

参考文献:

[1]蔡丽珍,王凤梅,陈峰.论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J]. 物理通报,2008(8).

篇6

新课标明确指出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丰富自己的实验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到有价值的物理学知识,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与生产中够获得所必需的物理知识、能力与实验方法,让每一个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物理上获得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不同需求.

1.2在教学目标上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三个小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小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习得的知识目标.改变传统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是在教学设计提出来了,并没有真正的运用到实际的课堂中,成了一种写在教案纸上的目标,华而不实的现象.

1.3在课程结构上

新课标设置了选修课和必修课两种结构,照顾到了所有学生的选择.高中物理共设置了12个模块,其中物理1和物理2要求全体学生必须修读,其余十个板块分别从人文特色、物理技术应用、全面物理学三个角度出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潜力以及职业规划的需求自主选择.热爱物理学生,可以在物理探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物理实在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可以在了解一些物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文史类作为努力的方向.

1.4在课程目标上

新课标鼓励学生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讲究科学探究,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这与传统课堂相比,是一个具有飞跃性的进步,因为这在理念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并且,在实验教学基础设施良好的学校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传统课堂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偏重于讲解灌输,很容易出现一言堂的局面,老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拿着书在下面认真听,认真记笔记.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对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完全是死记硬背,在题海战术中加强巩固,提高认知能力.很少有小组交流合作,共同探讨的课堂,师生互动较少.

(2)在教学内容上,老师只是侧重讲授考试中能用得到的知识点,每一章的每一节在考试大纲上标出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记住物理中的各种定理各种公式,即使是不能被顺利推导出来的公式定理,也要求记住背过会运用.其最终目的就在于能够帮助学生考取高分,提高班级的升学率.

(3)实际动手操作实验机会较少.有条件的学校还是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物理器材的,但这只是少数的学校.大多情况下,都是老师拿着实验模型在课堂上演示,学生围在周围观看.甚至有的学校在物理教学中,根本就没有实验模拟课堂,知识的习得完全依赖书本图文的讲解.

2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措施

我们可以看出实验教学是新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高中教学提出的最大的建议.因此,在新课标的影响下要加大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在学生能力范围内,鼓励学生提出大胆的物理设想,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2.1创造条件,加强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

新课程标准附录中对高中物理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都作出了具体的安排,其中高中物理演示实验包括65个项目,学生分组实验包括16个项目(必修课有11个项目,选修课有5个项目).因此在一些实验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把一些由教师讲解演示的实验改为由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虽然会浪费一点课堂教学时间,但是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在实际动手操作中,体验教学内容的快乐,增进对学科内容的理解.

2.2成立课外实验小组,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新课标中有提到,科学探究一般包括七个步骤,分别是:(1)提出问题;(2)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3)制定实验设计的计划;(4)在实验中搜集有效数据;(5)分析数据并作出科学论证;(6)实验评估;(7)交流与合作.因此我们可以鼓励全班同学都积极参加,把成绩落后的学生也按兴趣分配在内,而不是少数优秀生的表演.课外实验不仅要真的利用时间去实践,而且还要认真做好,不能流于形式,或者演变成某个花式的表演.

2.3在实验中教给学生科学的系统的观察方法

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去启发实验思想、引导操作过程、示范难点重点,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在实验中观察能力.常用的实验方法有放大法、转换法、比较法、对比法、代替法、模型法和平衡法等.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交给学生观察方法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方法,我们可以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时候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对实验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创新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篇7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10-01

伴随新课改的推进,教师对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有了全新的认识,认识到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发挥着必要的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较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高中物理作为重要的科目之一,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过程中一学就懂,一做题就错,原因之一是没有深刻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对知识的学习没有养成深入、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在物理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善于独立思考,显得既重要,又必要。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呢?我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认识。

一、善于鼓励学生

鉴于做物理题目要求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力,对学生恰当而适度的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激发其学习及解题兴趣。

在学生时代,我深切地体会到,老师对我的鼓励总会增强自己的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我会不自觉地“约束”自己学习,开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赶在老师前面解答好习题,为的就是博得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如今,我自己也站在了三尺讲台,我觉得不应该吝啬我们的鼓励之词。学生接触到较难的物理题时,会产生一种茫无头绪的状态,此时我们应该抓住他们的心理,循序渐进地教导和鼓励他们,让他们用发散思维去考虑问题,引导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要一味地等着老师来解答。如果老师过于主动,“帮”学生解答完题目,有的学生可能当场就比较迷糊,还没等他理解,老师就跳到下一题了。等到考试碰到类似的题目时,学生不会做,老师就疾言厉色:"上次讲过的怎么还是不会做!"这样往往会让这些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二、设计科学、有趣的教学方案

物理教学中,最枯燥的莫过于讲习题,有的老师往往照本宣科,把解题的步骤复述一遍,这让有的学困生可能都听得云里雾里,毫无兴趣,学生失去了宝贵的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无疑,这只会让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从而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因此,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必须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下足工夫,到了讲习题时,不应该把解习题讲得太死板,应该分配好每个步骤,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同时,对于某些隐含条件,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慧眼识珠”,自己主动去发现。这就要求老师所写教案必须科学、高效、有趣。这种教案是平时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创新,凭借这样的教学方案,老师的主导作用才会凸显,课堂教学才会高效有序,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才能做到思路清晰、游刃有余。

三、设计、制作生活化的教学器材

传统的实验器材都是工厂里经过多次改进,在外观、结构、精度方面做到至善至美,这些东西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得到,这就难以引起学生较深刻的记忆。而贴近生活的实验器材往往能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让学生觉得似曾相识,对其有点印象,但又记不起在哪儿见过类似的东西。当老师演示完后,学生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个东西!”这类器材可以使抽象的、“遥远的”、乏味的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既可以节约实验成本,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更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会更有兴趣接受物理理论,他们会觉得:“这些东西太简单了,生活中经常能见得到嘛!”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实验室中,生活化的实验器材几乎都是老师们自己设计、制作的,这就要求老师们具有较高的形象思维能力,还需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这样就对老师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是否有能力去发明、创造。如果教师能够设计出较多的自制教具,此举不但有助于教学,还有助于自身成长。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的能力培养,有助于教师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比同行更加出色的成绩。看着自己辛苦制作的教具,看着教具带来的教学效果,老师会倍感自豪,转而自信,这个属于老师的自我激励,有助于自身成长。

四、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在怎样提高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中。

篇8

微信、微云、微言、微博、微课、微教案/微学案、微练习、微反思等“微”事物的出现,带来了“微视角”的时代。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追求精细化,也要从微处放大去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微资源”正是在精细化教学的要求下,从微处入手,建立微资源库,以便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提取或调用,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积木式应用,正如“哪里不懂点哪里”,哪里不懂就去找到相应的微资源,进行放大与透彻理解,从而更好更全面地掌握知识。

下面就高中物理教学中微资源的积木式应用作一些思考。

一、高中物理“微资源”的内涵与积木式微资源库的建立

1.高中物理教学“微资源”的内涵与界定

本文所说的高中物理教学“微资源”,是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利用视频化、模拟化、情景化、游戏化的小录像、小动画、小图片、小器材、小制作、小实验、小游戏等微小资源。结合高中物理教学的趣味性、情景性、实验性学科特点,立足于学生的差异性,可对“微资源”进行积木式的应用。

2.教研集备中强化“微资源”意识

在教师教研与集备过程中,积极树立“微资源”意识。结合高中物理学科特点,以物理实验为依托,以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与掌握各种能力的训练为导向,学习各种优秀微资源,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学校教师对微资源进行展示、交流、研讨等活动,营造一个学习“微资源”、挖掘“微资源”、创作“微资源”的高中物理教研集备环境。

3.引导开发与创建积木式“微资源库”

为了更好地积木式应用微资源,各微资源要保持相对独立性、完整性,每个微资源都针对并解决一两个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高中物理知识。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好用活高中物理教材,让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制作微资源,尽量挖掘教材中的高中物理教学微资源,并对微资源进行收集、分类与存放,把每个“微资源”看成一个“积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能够调动与组织课堂。

教育管理部门应根据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具体要求,组织一线的教科研人员,合理规划出物理教学内容的微资源开发内容和项目,并且征求广大相关教师和学生代表的意见,共建共享高中物理的“微资源库”,以满足日常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微资源利用的需求。

二、“微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积木式应用的实践

“微资源”按照其素材与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录像类、动画类、情景类、实验类、游戏类的“积木”。

不同的“微资源积木”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起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达成不同的教学目的。

1. “录像类微资源”积木,突破重点与难点

“录像类微资源”指的是通过录像机等摄像器材对教学中的一两个重难点,制作成的片段式、积木化的教学片段录像,并以重复展示的形式进入课堂,是积木化的微资源。

例如,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的教学,做好静电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也是教学的重点,但是由于受课堂环境、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做静电实验的成功率很低。教师可以在课前用录像机把做成功的静电实验拍下来,并库存分类作为“微资源积木”,等教到这一知识点但又难于现场做成功实验时,就调用出“静电实验录像”的这个“微资源积木”,插入到课堂教学中,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又如,《自由落体运动》的牛顿管实验。在演示快速翻转牛顿管的过程中,由于管的长度有限,管里的羽毛、软木、金属片三种物体也快速下落到管的底端,很难看清到底谁下落更快、谁下落得最慢或同时下落,并且无法快速重复在真空、有空气的两种状态下的前后对比实验。这时借助录像,既可重复又可慢放,其情景性、过程性得到充分的观察,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特点这个重点知识。

2. “动画类微资源”积木,模拟过程与细节

高中物理教学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或过程虽然可以演示,但难于用肉眼看清楚,而看清这些过程的细节对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可以把那些难以观察到的、较复杂的现象或过程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而且动画制作中可以设置播放快慢的模拟参数,用以调节动画进行的快慢。可见,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动画模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可以像积木一样应用。这种动画类微资源积木可以展示直观过程,可以模拟物理现象的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布朗运动”难以利用高中教学实验器材看清现象,如果利用显微镜可以看到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小颗粒的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教师可用计算机制作形象逼真的动画来模拟,让学生清楚看到布朗运动的本质。

再如《原子的结构》的粒子散射实验。由于其实验器材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课堂上直接演示,但可以通过计算机制作交互式、参数化的实验模拟动画。这种动画类的“微课资源”克服了传统物理教学中无法实验、仅能通过图片介绍知识的不足,使抽象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生动。

3. “情景类微资源”积木,增强直观与兴趣

微资源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情景性,并且小巧可随时调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主要有: 实图、实物、实例、实景及物理学史小故事等情景性微资源。它们可以把高中物理知识中的抽象内容和复杂过程简化分解,使物理学习更加直观和感兴趣,使知识建构具体化、突破重难点案例化、研究方法过程化。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小故事,往往真实体现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由于在研究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难与挫折,学生在学习物理学史过程中,反思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正确性与可行性。

例如,《向心力》的教学中:①画实图。在黑板上用圆规画出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实图进行分析。②展实物。展示向心力演示仪、自制的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块旋转平台等。③举实例。游乐园里转椅、双人花样滑冰旋转、过山车、圆锥摆运动、火车转弯等。④播实景。播放链球运动员在将链球抛掷出手之前,在加速转动几周时总要双手用力拉着链条的实景。可见,以实图代替文字,以实物代替口头,以实例代替描述,以实景代替虚拟,以实践代替展示,真正使教学资源直观化、具体化,使物理教学变得不再枯燥、无味。

又如,温度计的故事:300多年前,人们找到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请他帮助解决医生们无法准确测量病人体温的问题。伽利略凭着一股科学探索的勇气答应了,他一直苦苦思索着、探求着正确的解决办法。当时他正在威尼斯的一所大学任教,一天,他教学生实验课时,得到学生关于水热胀冷缩问题的启发,伽利略找到了发明温度计的理论依据,他立即跑到实验室做实验。但是,一次次实验失败又使伽利略陷入了困境。有一次实验,他用手握住试管底部一段时间后把试管上端倒插入水中,松开手后发现试管内的水被慢慢地吸上去并高于水面一截;当他再握住试管的时候,水又慢慢降了下去。伽利略经过多次改进实验,终于在1593年找到了解决办法:把一根很细的试管装了一些水排出管内空气,再把试管封住,并在试管外壁刻上刻度。这样,世界上第一个能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就诞生了。

立足当时的社会环境及科学发现的情景,讲解科学家们的物理学史小故事。正是这样一种物理学史微资源,可以让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少走弯路,便于理解,易于掌握,激发兴趣。通过收集与整理这类物理学史微资源,随时把碎片化的微资源融入到平时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对各种研究方法内涵的理解。

4. “实验类微资源”积木,加强思维与实践

这里的“实验类微资源”积木指的不是实验室里传统所用的实验器材资源,而是器材简单、随手易得、实验时短、贴近生活、启发教学、随时调用的积木式的小实验微资源。

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通过说和做能记住信息的90%。因此通过做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方法以及基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规律时,让一位学生上台和教师一起做个小实验(实验器材仅是一张笔直的新百元钞票),面向全班告诉这个学生:我这里有一张百元新钞,你拇指与食指先留一条缝,做好捏住钞票的准备。现在我准备让钞票自由下落,你要最快反应来捏住钞票,但我没有松手之前你不能捏,如果学生能捏住钞票,这百元钞票就归学生。这时,全班都兴奋起来,都想看教师是不是说大话。教师开始放手,钞票自由下落,结果该学生怎么努力都不能捏住钞票,全班同学都觉得不可思议。教师就在这里设疑,这是为什么呢?引出自由落体下落时间的计算规律的探究。

又如,在学习“惯性”时,把一个啤酒瓶倒立放在另一个正立的啤酒瓶上,中间夹一张较厚的白纸条,抓住白纸一端,用一把尺快速抽打白纸中间,发现两个啤酒瓶都没有倒下或打碎;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教师做单摆碰鼻小实验(器材仅为一根绳,一个球);在学习“弹力”时,让学生用力将气球压爆,感受弹力的存在等等。

可见,高中物理教学利用简易器材,如一根绳、一张纸、一把尺、一个球、一个盒子等日常生活用品,这些小实验器材积累成为实验微资源,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导出规律,掌握理论,正确而深刻地领会物理知识。同时,能促进学生的物理高阶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5. “游戏类微资源”积木,激发探究与体验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趣味游戏,既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通过参与性、知识性游戏,还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游戏类资源的运用要服务于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并在课堂内完成,因此这种小游戏要遵循知识性、简易性、安全性、教育性的原则。

例如,“倒杯运球”小游戏: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些乒乓球,不能用手拿,要求用一只较大直筒塑料杯倒扣将乒乓球移到另一个桌面上且不能落地,在规定时间内移球多者获胜。学生们经过探究,可以想到做法,即旋转杯子,让乒乓球在杯内作圆周运动并达到一定速度后,球就不会从杯子里掉下来,这时迅速把球搬到另一个桌 面上。

又如,“臂力拔河比赛”小游戏:同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两位同学各用一只手抓住较长铁棒一端(一端粗糙,另一端光滑),再各自靠臂力迎面拔河。让学生探究和体验“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篇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115-01

与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新课程标准更注重知识与技能,更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传授,并增强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新课改所倡导的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逐渐深入教师心灵,改变着现有的课堂和教学方式。但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不少的低效教学行为,教师花了力气,学生费了时间,教学目标不能够有效达成,总的来说,这都是由于教师教法的失当造成的。要想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而要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又必需要在强化基本功,锤炼教法方面下工夫。笔者在高中教授物理多年,在教学方法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于此撰文提出,以与广大物理教学同仁交流。

一、精研教材,认真备课,才能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未来社会需要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高中课程就应该为不同发展方面的学生打好不同类型的基础。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特长的特点,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只有掌握了新教材的特点,才能制定出较好的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充分地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程教学,拟定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的预先考虑到,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节课都要做到“为传授一碗水的知识,自己做好了一桶水的知识准备”。充分的知识准备可以让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胸有成竹,从而能灵活自如地应对课堂变化,并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走向。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良好的教学方法取得明显收效的关键

在教学中,经常能见到这样的现象,如果哪个老师很受学生欢迎,那么他所教班级的那门课成绩也会比较好,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师生间的感情有很大关系,即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所以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提升教师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和加强师生间的感情交流,来加深对学生的影响力度。另外,可结合物理学科的知识特点,适当地增加学生喜爱的实验课、多媒体演示课等内容,用新奇好玩或惊险意外的演示实验导入新课,通过学生的好奇心理产生悬念,进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或者可利用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将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领悟到生活的奇妙和物理的实用性。在高中阶段学生一般具有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如果教师利用其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新奇的现象或较为先进的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很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使教师获得认可的基础

古语有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新课程改革也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学理念中所倡导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的传授,当学生获得了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时候,他在接收来自教师讲授的知识信息的时候,也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实践证明,会学习的同学一般都是自学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制定培养计划,比如经常鼓励学生养成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作业,及时归纳作总结的良好学习方法,再久而久之形成习惯。

四、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探究,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物理学中包含着大量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学基本规律,但只要能让学生彻底明白了这些概念和规律的性质意义,进而达到灵活运用的状态,从而建立良好的物理学思想,形成科学的物理解题方法,那么搞好物理学习就不是件难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首先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在讲授物理规律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而且更要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其次可通过详解物理习题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建立形成。在详解习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

篇10

课堂教学设计是对课堂的安排或策划,是一种预设。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能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从而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在各地导学案学习的引导下,本着推进有效教学的目的,我们学校2008级实行了“教学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四年的“教学案一体化”的实施中,我校的课堂都是以“教学案”为媒介进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由于理念和经验的限制,课堂中存在不少误区,学校推行的“六要点”教学法理念得不到充分实现。

一、目前,高中物理“教学案一体化”教学存在的不足

1.部分教师并未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存在新瓶装旧酒的现象

“教学案一体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同时更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教师、学生课堂角色的转变。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有些教师被迫放弃了传统的“教师备课—课堂讲授—学生听课—课下练习”模式,但是并未完全接受“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而只是出于各方面考虑被迫采用了教学案教学方式。在课堂中仍然是新瓶装旧酒,学生活动流于形式,课堂仍然采用讲授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在公开课、研究课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效果非常好,但平时的教学中就穿新鞋走老路。

而另有一部分教师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忽视了

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教师成了旁观者。学生上课进行预习、讨论,然后小组选派代表进行答案展示,整堂课教师没有板书,学生对这节课只能说出一些零零散散的知识点,根本上缺乏对教材内

容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学生吃的都是夹生饭。

2.学案编写不到位,成为习题集或教辅书

教学案应该是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途径,而习题则是检

测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因此,习题可以是学案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应该成为全部。但有些教师认为“教学案”就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所以,他们在设计“教学案”时没有经过精心设计,只是把教材以问题、习题、知识点等罗列在一起,认为这就是“教

学案”。

3.教学案的编写整齐划一,体现不出任何的层次感和个性化

教学案的编写应该根据不同的年级、班级和学情,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使用的学案,让优秀生感到挑战,中等生得到激励,后进生看到希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学有所得。但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通过集体备课后形成的教学案,同一学科同一年级所有的班级都是一模一样

的。缺少了教师的自主备课,用起来很不方便,另外,对学生的层次体现的不到位,导致优秀生感觉太简单出现吃不饱,而后进生却感到吃力,教学的进度就受到很大影响。

4.教学案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落实不到位

教学案教学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因此,学案中“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呈现。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合作学习几乎成了优秀生的阵地,他们的反应速度快,理解快,在学习中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其他同学丧失了自主思考的机会,并且造成了依赖。而合作学习变成了一种摆设,并没有实现互帮互助合作学习的要求。

二、改进高中物理“教学案一体化”教学的策略

教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相关要求,但如果希望“教学案一体化”教学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主体,让教师成为

主导

“教学案一体化”提倡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课前和课中对教师给予的学案的预习和思考提出相应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展开相应的讨论,通过讨论对新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深入了解,从而掌握知识。这个过程是一个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过程,尤其是对于教师而言更是如此,从教育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基本要求出发,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讨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进行启迪。在教学案教学中,教师在宏观上起着引导和指引的作用,通过教学案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学生对高中物理课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节中,通过杂技节目“水流星”引入新课,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水流星”表演中,杯子中的水没有溢出?是不是任何情况下水都不会溢出?达到什么条件水才能不溢出?水受到什么力的作用?既有情景的引入,又有一系列的问题的指引,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展开小组讨论,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突显教师的主导作用。

2.科学设计教学案的结构和栏目,体现出层次性

一份好的教学案,必须要有好的结构和栏目。教学案是课堂的预设,要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很好的统一,教师必须根据本节要学习的内容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案栏目。发给学生的教学案,都是教师的教案,然后从教案出学案,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教学案栏目除了传统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识回顾、知识结构等栏目外,还可添加与小组合作学习有关的栏目,像小组讨论、探究,教师点拨、教师(学生)反思等,给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合作学习留下充足的空间。在题目或问题的设计中,体现出层次性。

3.高度重视随堂检测,关注学困生

在使用“教学案一体化”过程中,每节课都要进行随堂检测,检测的内容可以是这节课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一道习题,也可以是教学案中的一道例题,总之要能反应本节课的重难点,课堂的最后几分钟一定留给学生做当堂检测。随堂检测是指对全体学生当堂达标情况的全面检查,可采用口头测试、书面测试等形式,可以是快速问答、多媒体小检测、小组讨论等。可当堂给出答案,也可收取批改,要多关注及重点辅导存在问题的学生,并根据学生答题时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矫正,使其达标。

4.精心打造教学共同体

为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校提出了“六要点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时效、活力”,打造有效课堂。这其中给学生自主的时间多了,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也多了,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在学习小组的构建中,注意小组内成员的搭配,设置合理的小组安排,无论是同质异构还是异质同构的成员搭配,都需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上课回答问题的规范,如何回答问题,如何进行小组展示,如何倾听,如何进行小组评价等等,所以,这些学习不但是学生的成长也是教师的成长,教师学会发挥主导作用,调控课堂。

综上所述,教学案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是通过教学实践引发

的一些思考,与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1]刘俊敏.编写学案需要注意的三个关系[J].现代农村科技,2009(10):44.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7

一、问题的由来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自颁布以来,一直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的物理知识,更要引导学生自己掌握物理学习研究的方法。而忽视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是我国教育长期以来的一大弊端。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倡导教学要以人为本,我们也该试着转变自己的目光,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1]切实改变学生厌学等状况。

二、高中物理学习兴趣调查研究

1.兴趣调查研究的方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等。

2.问卷调查的设计与研究

(1)问卷的标题:高中物理学习兴趣调查

(2)引言:亲爱的同学们,首先感谢大家抽出了一小部分忙碌的学习时间来回答这份问卷调查。这份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是为了了解大家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与成绩之间的关系和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因素。请大家认真填写,谢谢合作!

(3)受访对象:本学校高一至高三的所有理科生

(4)主体部分:本表包括两部分,兴趣量表和说谎量表。[2]是在胡象玲老师编制的物理兴趣量表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5)调查结果分析:

结论一:物理学习兴趣大小与学生成绩高低成正比。

学生对物理课堂投入对课堂投入和不课堂投入或投入较小的比例:高一分别为57.33%、42.67%;高二分别为49.82%、51.19%;高三分别为40.23%、59.77%。物理课堂投入中男女生比例分别为50.22%和49.78%;物理课堂不投入或投入比男女生比例分别为49.78%和50.22%。

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积极性高低的比例:高一分别为98.7%、1.3%;高二分别为99%、1%;高三分别为98.8%、1.2%。实验操作积极性高的同学中男女生比例分别为77.3%、22.7%;实验操作积极性低的同学中男女生的比例分别为22.7%、77.3%。

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关注程度高低的比例:高一分别为23.33%、76.67%;高二分别为33.52%、66.48%;高三分别为30.38%、69.62%。对物理知识关注程度高的同学中男女生的比例分别为90.23%、9.77%;对物理知识关注程度低的同学中男女生的比例分别为9.77%、90.23%。

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上课效率影响高低的比例:影响较大的占47%;影响较小的占20%;没有影响的占37%。

结论二:分析相关数据可得出,高一、高三学生学习兴趣与成绩的相关高于高二,,女生学习兴趣与成绩的相关高于男生。

三、教学对策的设计与研究

1.从课堂出发,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课前写好教案计划,特别是课堂导入,需要精心准备。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往往能迅速的调动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思路,学习兴趣自然便有了。其次,教师要加强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教师教学过程中,自讲自话是是很没有教学效率的。教师应该在讲解过一个知识点后,及时关注学生的状态,确认学生是否听懂,明确学生哪里还存在疑点,及时将学生存在的问题解决。学生只有对讲过的内容理解了,才会有兴趣继续学习下去,则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才会比较顺利。老师要懂得观察学生状态,及时调节气氛。当大家学习兴趣都不高时,老师可以插入几个小幽默笑话,调动下学生的热情。在课堂发言人较少时,老师可以先让小组讨论,然后实行竞答打分的方式,以此来激励学生回答问题。

2.搞好物理实验

相比课堂学习,学生对物理实验课充满了好奇与向往。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师应该抓住机会搞好物理实验课,让学生在物理实验课上做的开心,学的充实。搞好一节充实有趣的物理实验课,首先要做。教师要事先把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记录等相关事宜给学生交代清楚。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参与去探究,这样可以更加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丰富学生上课的形式。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板书给学生讲课,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幻灯片讲课;教师可以自己讲课,也可以从网上搜寻部分优秀课件给学生播放,在学生疑惑的地方自己再讲解式的讲课;老师在可以自己做实验,也可以找部分做实验的视频给学生看等等。总之,教师要学会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形式。课堂形式变化丰富,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新鲜感,不至于一直重复同一种模式,学生而感到厌倦。

4.提高教师自身的魅力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如果学生特别喜欢某一个教师,也就会很喜欢上他的课。因此,教师在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魅力指数。虽然不同的教师有自己不同的的魅力,但是有几点还是需要注意的。首先,教师要平等的对待学生。不要仅凭成绩来评判学生,而是要善于挖掘各个学生的潜质病鼓励他们。其次,教师和学生之间要保持融洽的关系。教师可以主动和学生加强交流,以便增加彼此的了解。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也会增加学生对自己的亲切感,这样一来,双方的关系自然会好很多。然后,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端庄文明,注意自身在学生面前的教师形象。最后,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教师要穿着端庄得体,给学生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结语:通过对高中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调查研究,深刻认识到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找到了几点影响高中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原因。这对我日后的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督促我改进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班中的物理学习成绩。也希望各位同仁,认识到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并为之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