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9 06:41:0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蜜蜂教学设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关于散文的界定,在文学、文章学、语言学学界各有说法。刘锡庆教授曾对散文这样界定:“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以真实、自由的笔墨,主要用来表现个性,抒发感情,描绘心态的艺术短文,即谓之散文。”由此观之,散文应该具有个性化、自由化、情感化等特点。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韩向东教授认为:语文教学将“形散而神不散”奉为散文的唯一特征并反复强化,但真正的散文经典往往是主题多元、情感复杂、结构开放、形式多样、叙述角度多变的,这是封闭的“神”所无法囊括的。
一、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散文概览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古而有之,或骈赋碑铭,或序跋笺疏,或奏议策论,或题款尺牍,皆洋洋洒洒,读来朗朗如洪,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可谓蔚为壮观。较之古代散文,近现代散文作为教学“例子”出现在中学语文教材之中的比重还偏大些。
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散文篇目来看,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时代的气息,如毕淑敏、余秋雨、张抗抗等具有浓厚的当代气息的作家作品出现在语文教材中。另外,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朱自清的《春》、《背影》等,教材虽几经修订却仍被作为保留篇目,可见其价值并没有褪色。由于中学生知识积累有限,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不强,选文也考虑了学生这方面的特点,选入的散文作品相对而言通俗易懂,文质兼美,有很强的可读性,同时可以进行审美熏陶和情感陶冶。
二、什么是教学设计
什么是教学设计?怎样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的教学设计呢?我们应先将目光聚焦在教学设计理论上来。R.M.加涅认为教学设计是“计划教学系统和系统过程”,乌美娜教授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自1987年钟启泉等教育学界人士相继引进和介绍了国外的教学设计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设计上的理论与实践实践也相应丰富起来,其中,建构主义理论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影响深远。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四大要素是:学习情境、会话、协作和意义建构。教学设计的过程应该在学生习得性经验基础上进行意义构建,那种教师侧重于将自己在课堂上“如何讲” 和“讲什么”作为中心的经验式备课( 计划) 活动, 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 或者说是最边缘层次的设计活动。
三、文本研读是散文教学设计的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散文,是真实生活感受的艺术性表达,有着思维的广度与阔度,对文字的使用相对灵活自由,值得我们对其文本进行仔细咀嚼,故而我们在散文教学设计时应该兼顾散文多元化的特点进行文本探讨。
(一)亲近作者及其与众不同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文心雕龙》中关于情随事迁的说法:“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如是必显。”文本是作者与读者的闲谈的桥梁,走进作者及其相关的创作背景是品读鉴赏散文的第一步。散文在创作之初已经融入了作者的感情经历和心路历程,在笔端流淌出来的是作者与读者如朋友般闲谈的结果,鲁迅、周作人等文学大家将散文比喻为与朋友的闲谈、漫步,倒也是恰如其分。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如果不了解宗璞和她的家人在中受到的不公待遇,不了解她与小弟的感情,又怎么能感受作者看到紫藤萝花花开花败的心境?读朱自清的《背影》,读到父亲的来信那一段:“我身体尚好,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大去之期不远矣”的痛楚是什么?1947年,朱自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22年前写的《背影》:“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通过引入相关的背景资料加以解读,也就明白了作者的创作动机。鲁迅写《风筝》,文章中写“精神的虐杀”一事是否有资料佐证,这些都需要回归作者的时空,去感受作者当时的心境。
这些散文写真人、记真事、抒发真情实感,在作品当中留露出的情感具有个体性,表达的是作者或憎或爱、所思所想,或慨叹命运,或追问和反思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体现出对自我价值的发掘和对生命意义的寻思,让读者回味无穷,这种个体情怀性可以直击学生心灵深处,引起内心的共鸣。
(二)个性表达,品味多元形式
散文的创作形式多样、百花齐放,作者的个性化表达体现在其结构的精妙。如对“蜜蜂”的塑造,作者在第一段道出“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但奇怪的是,参观了荔枝林里的养蜂场之后,作者对蜜蜂的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在文章最后,作者写到“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杨朔用的欲扬先抑的手法将蜜蜂赋予其人格化,让我们从中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蜜蜂精神。
在朱自清的《背影》中,文章以“背影”为题,开头点出了父亲的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但作者却没有直接写父亲送别儿子的背影,而是先从徐州、扬州、南京开始,写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变卖典籍、还了亏空等等悲凉之事,时间由远及近,且多次蕴酿悲凉的气氛,由此铺垫出父亲在车站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和离别时的背影,细腻的笔触里,作者对父亲的真情实感呼之欲出。文章四次写背影,特别是后两处将父爱子,子惜父的深情写得淋漓尽致,其写作结构可谓浑然一体,无懈可击。
(三)自由抒发,咀嚼语言的不寻常味道
散文的语言是闲散悠闲、灵活自由的,细细咀嚼,会有不同寻常的味道。如《散步》中开篇即写了一家四口在田野里散步:“我们一家在田野里散步,我和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儿子。”在这里,作者并不是在每个人的后面加顿号,而使用的是逗号,这是怎样的情感抒发?我们知道,每个逗号都是一个分句,其主语是要分开的,用逗号就更能突出了每一个家庭成员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这也显现了人见中年,责任重大,这也为后文“走大路、走小路”的分歧作下伏笔。就这么细微的地方都能看出作者的用意。
还有《背影》中的语言也是值得玩味的,“我把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在座位上。”作者为什么要突出“他给我做的”?
《济南的冬天》是写景的大作,老舍可以把生命气息不浓的场景写得轻盈而欢快,充满了灵动的气息。“古老的济南,……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一个“卧”字将济南雪景图写“活”了。
(四)情感倾泄,感悟境中情
散文作品里蕴含着“人、事、景、物、情、理”,使得其文本传递给我们的是“景中有情,情寓景中,境中有情,情由境生”的绵绵情感。散文教学设计应该从散文的情与境出发,让学生仔细品读其中情感。但现在有不少的散文教学设计往往乐于借助于课文中的语句作教学延伸,品读作者的感情,这种“走到作者之外”,“走到了课文之外”,“走到了语文之外”,“走到了人文之外”,于是“把语文上成了非语文”的方式是要避免的。
当然,不同类型的散文也有不同的解读方式:记叙类散文,要把握文章叙述时间、地点的转换及其串连的线索;抒情类散文,要把握文章优美意境的书写,从文字中品读作者的喜怒哀乐,吟诵涵咏就应该出现在教学设计当中;哲思类散文,要把握作者的情与理的表达。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代文学理论关注接受主体对文学作品的意义构建,强调读者的个性化创造。散文的阅读与欣赏,并不是单纯对散文本身或作者意图的传递,而是对散文个性化表达的再创造。对散文文本的探讨从散文的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进行探讨是不够的,还需要根据特定的散文进行文本解读,期待来日再述。
参考文献:
[1]韩向东.找回失落的文体个性――不同文体文学作品的教学思路[J]语文建设,2008.1
[2]乌美娜. 教学设计模式简述[ J] . 外语电化教学, 1987, ( 2) .
[3]钟启泉. 从现代教学论看教学设计的原理与课题[ J ] . 教育研究, 1987, ( 7) .
教材受着地区差异、学生差异和教学环境差异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打破教材限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如在教《找春天》一课时,在三月份,我们当地的气候还乍暖还寒,如果按教材的编排顺序,那这一课只能是“纸上谈兵”。在课文学完后,我还让学生续写了《找春天》,学生抓住了身边春天的一些景象,写得十分生动、贴近生活。
二、补充教材内容,加深理解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通常都要对教材进行钻研和加工处理,适当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删减、增补等。
在教《蜜蜂》一文时,做了这样的教学设计:课堂上,我抓住课文重点内容设计了一个表格:
学生完成这一表格后,对课文内容也就有了基本的理解,学生对于文中描述的“蜜蜂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很感兴趣,于是我让学生把搜集的有关蜜蜂的资料拿出来充分阅读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对蜜蜂多一些了解。之后,我还让学生以《蜜蜂的自述》为题,结合课文和所阅读的资料以第一人称来介绍蜜蜂,这样一来,本课既体现了以教材为本,又超越了教材本身,突破了课文的局限性,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拓展教材内容,展开想象
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创新的基石。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
义务教育就是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课堂为主要平台,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就是立足课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要认真钻研大纲,深刻体会当前教学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教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拓学生的视野,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的要求和措施
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原先的教学知识仅限于课本,教学总拘泥于固定模式。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尽管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互相沟通交流的过程。
(一)提高教师创新意识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一些语文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简单,加上自身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和业务能力有限性,仅就教材上的内容而施教,以固定而单调的方式对课文进行分析,不让学生更加自主的发表意见,对有个性的学生不能积极对待,这样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创造性。由此可见,在新的语文课程教改下,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加强专业知识的汲取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使自己首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敢于提问,互相交流。
(二)创新语文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创新的教学方法,把初中语文教学由灌输向实践性转变。
1.课堂结构的创新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十分强调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完整性,从字词解释到文章结构,从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从修辞手法到写作特色都要面面俱到,这种教学方法层次分明但重点不明,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语文思维定势。新课改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创新语文课堂结构,进行师生双向互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比如教学《我的信念》一文时, 如果按字词、段落、中心、结构这样面面俱到来学,不仅课时多,而且效果也不见得很好。如果根据教材的特点,抛弃一般性质的分析课,让每位学生发表对人生信念的见解,师生互动将会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学习方法。
2.教学情景的创新
在执教《狼》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进入到课文的故事情景中,老师或学生自主设计一系列情景表演:比如让学生模仿狼叫,创造一种可怕的氛围;又让学生想象狼在一起商量对付屠夫的语言,突出狼的凶恶狡诈;最后又让学生参加表演“屠夫杀狼”这一场景,使课堂气氛及文章情节同时进入。当然,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配以音乐,效果更佳。在执教《理想》时,让学生用朗读语言、语调来感受诗歌的美意,从而对人生理想的内涵有新的理解。因此,教学情景的创新,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起来,而且使语文教学更加直观丰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
3.教学设计的创新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的过程。原来的教学设计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新课改下,教学设计的思想应该是拓宽教学思路,设计一个开放式教学,给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课堂教学更加个性化,情境化。比如在执教《荔枝蜜》一文时,教师可以创新提问“同学们见过蜜蜂,请大家谈谈蜜蜂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谈自己对蜜蜂的印象。同学发言后,教师导入课文学习——“刚才大家畅谈了自己对蜜蜂的印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朔的散文《荔枝蜜》,看看作者对蜜蜂的感受是怎样的”。这样一下就会把学生引入境界之中,激发学生对作品的鉴赏,并且融入自己的理解,将教学的互动推向,从而创造课堂美好气氛。
提问是许多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可有不少教师课前不精心钻研教材,不能根据学生实际预设问题,上起课来,经常随意提问。这些随意性的问题,有些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思考就可随口回答;有些问题又过于深奥,使课堂出现冷场,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时,一位老师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伏尔泰的形象之后,继续发问:“伏尔泰的形象有什么时代意义?”问得学生面面相觑。最终教师只能自问自答,学生也掌握得一知半解。这样的低效提问毫无意义,会使学生学习的信心屡屡受挫。
2 .提问数量过多
有时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只得被动地应付教师的琐碎问题,缺乏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师还自认为课堂精彩纷呈,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得到了体现。殊不知,学生根本找不到核心问题,不利于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
3.剥夺了学生质疑提问的权利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曾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疑”从哪里来?还是得由学生去自主探究、质疑发问才对。课堂教学本来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可是,不少老师却认为:学生不可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时间交给学生质疑提问只会白白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殊不知,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语)。
二、优化课堂提问、增强教学实效的策略
1.要把握提问的时机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不仅问题要设计得好,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从孔子的话来分析,最佳的提问时机,就应该在学生的“愤”“悱”之时。这时提问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渔家傲·秋思”时,有个学生问:“‘塞下秋来风景异’中塞下风景与哪里的风景有所‘异’?”我抓住这一时机,告诉学生:“是和他的家乡江南风景有‘异’。”但随即又抛出一个问题:“从词中看,塞下风景与江南风景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很快就找出了答案。紧接着,我又再次发问:“‘异’的仅仅只是风景吗?”学生很容易就领会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要提得巧妙,问得精准
教师在备教材时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有的提问都应该是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针对难点,问题必须精要恰当,准确无误。一旦学生解决了所提的问题,教师也就解决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
余映潮老师教学“荔枝蜜”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余老师在学生充分预习、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紧扣“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这一句,抓住“高尚”一词进行反复突破,设计了三个问题来进行课文的教读:①作者赞叹了小蜜蜂的高尚。大家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蜜蜂品质的高尚?②作者从什么样的角度描述、赞叹了小蜜蜂的高尚?③作者先是不喜欢小蜜蜂,后来又用充满感情和力度的“高尚”来赞美小蜜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从教学设计来分析,余老师以一词引出三问,提得巧妙。教师是真正在引导,学生是真正在学习,教学场面自然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显著。
3.通过巧提妙问激发学生兴趣
巧妙的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提问时,老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巧妙地设计问题,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我在教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时,曾满怀激情地提出问题 :“从小到大,桥,在我们的记忆中总留有难以磨灭的印迹:从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到许仙、白娘子断桥一见钟情;从温庭筠的‘人迹板桥霜’到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从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桥,在人的心中总有一缕挥之不去的情结。”同时出示一组桥的图片,问学生:“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座桥?请描述一下?”这样的巧妙提问,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
4.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实施新课程的核心环节。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开展语文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中,笔者把研究的重点首先放在语文探究性教学的设计上,着重解决如何设计并确定探究主题。下面,就谈谈笔者对语文探究性教学设计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与文本对话,开发探究的内容
语文探究性教学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要求教师在课前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作出创新处理,其关键之处是要挖掘蕴含于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开发可供学生探究的内容。就阅读教学而言,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在质疑问难处探究。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或语言,或多或少会有疑难迷惑。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这些疑惑之处,探究文句之间的联系,揣摩文本字里行间蕴含的意义。对于《田忌赛马》,学生提出:“还是原来的马,为什么第一场输了,第二场却可以转败为胜?”这是从内容上形成的探究问题。对于《可爱的小蜜蜂》,学生围绕课文中“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一句质疑:“渺小”和“高尚”本是一组反义词,作者为什么说“蜜蜂既是渺小的,又是多么高尚啊”?这是不是前后矛盾?这是从语言表达上形成的探究问题。
2.在品味赏析中探究。语文课本中不乏名家名篇。这些文章或用语流畅、文笔精美,或语言朴实、准确自然。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精美得体的语词加以揣摩、体味,感悟其精妙,领会其诀窍,丰富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荷花》一课写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作者用“冒出来”而不用“长出来”“钻出来”?在词语的辨析中感受这满池荷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冒”字的生动传神。
二、以学情为依归,确定探究的主题
探究离不开问题,语文探究型课堂教学主要围绕问题情境进行,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进而发现新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探究的主题。只有那些能够穿透全文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才能为学生提供深读探究的内容,成为课堂教学探究的主题。因此,确定探究主题,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问题的广度是文本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如果只是在知识的记忆和是非层面上设问,学生只是简单的一问一答,那么,问题再多,也不能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只有那些覆盖面大,穿透力强,足以激发学生“头脑风暴”的问题,才能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情感的升华。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发明千千问,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去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就是说应先有“巧问”,而后“求学”,才能“发明”的道理。但在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中,“课堂提问”作为教学沟通的最常见的形式和主要手段已逐渐僵固,有的徒步具形式,有的甚至沦为一种仪式.教师不断地提问,学生习惯地举手,教师点名,学生短促地回答,教师补充解释,下一个回题的提出…….。事实上,教师的提问如果没有经过精心的策划与合理的安排,不深加思索,跟着感觉走,偏离学生的学习实际与他们的志趣所在,盲目的提问,只会导致学生的无赖参与,漠然处之,甚至置之不理。这与提问应促进教学沟通的原意背道而驰。因此,“精心设疑切中肯綮”这一思想应该得到合理的定位,这也正是本文试图阐述的立意所在。
我所指的“设疑”并不是老师们所常谈常论的“课堂提问”,而是“课堂提问”的预备过程,是课堂教学前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反复斟酎的一个潜期行为,是“设什么疑、怎样设疑、如何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参与到解疑中来”等思考的集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设拟的每一个针对性疑问都是为了实现教学意图,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轻松地通关过卡而设计打造的一串钥匙。教学时,分为设问求答与反问自答两种基本形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处理,有的问题需要热情求答,有的则需要自问自答,有的甚至设而不用提,提而无须答。
我认为,成功的设疑是实现优质沟通的质量保证,它要求教师将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阅历等都纳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全面预测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情实景,周密考察学生问题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环节,针对教学沟通中可能出现的“关”“卡”去设拟每一个疑问。并通过对所拟问题的开放性讨论,与学生一起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借此,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能够摸、爬、滚、打的探究天地,使他们成为学习的行动者,成为沟通与活动的主体,进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教学相长。
因此,“设疑”作为教学设计中的一个主要过程,是实现教学沟通的起点,更是教学沟通中需要重新审视的一门学问,一种艺术。
一、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沟通情境
拟情拟景,取材是非常主要的,《小猫钓鱼》的事故孩子们都很熟悉,“小猫看见蝴蝶飞来了,放下鱼杆,去抓蝴蝶;一会儿,小猫听到蜜蜂飞来了,又放下鱼杆,去抓蜜蜂……”故事中的“看”和“听”用得是否贴切?为什么?以此“疑”的设计作为研究《声现象》频率部分教学的切入点,课堂上,孩子们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有的说:“蝴蝶较大,蜜蜂较少”,有的说:“蝴蝶色彩鲜艳,而蜜蜂其貌不扬”等等。此时我作为他们中的普通一员,作为他们的坚强支持者与他们促膝交谈,细心指点,发动小组讨论,集体商议,使他们每人都能认识到:蝴蝶的翅膀振动较慢,声音频率在小猫的听觉范围以外,而蜜蜂的翅膀振动较快,声音在小猫的听觉范围以内这一结论,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二、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思维的空间
德国著名教育心理学教授海那特说,问题最好能引起几种回答。他把这种问题称为激发性问题,这样的问题课本上没有答案,一经提出,便将学生置于“发现者”、“探究者”的位置上,使学生对他们认为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而又弃之不甘的教学内容产生莫大的兴趣,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沟通来。例如《电磁感应》一节,我为学生的预习过程设计了几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电磁继电器?它有什么作用?它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以此来敲击他们的思维之门。正因如此,在实际教学中,孩子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的说它可以当开关用,有的说它可以自动控制,有的说它可以让人避免危险等等,不一而足。在捕捉到他们的思维兴奋点之后,再精心讲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剖析其工作关键,着意引导的学生开放思维,进而提出预拟的问题:利用电磁继电器,你们能为身边常见的现象解决哪些问题?教室里先是一片沉寂,慢慢地,窃窃私语,接着是跃跃欲试,各执一词,面红耳赤,最后一拥而上,争先恐后地将他们的杰作塞到我手里,瞪着一双双渴望的眼睛……。
三、替学生把握一个“度”
人文精神的培养并不高深莫测,它往往就体现在教师一个不经意的细节中。教师只要心中有学生,具有博大的人文情怀,他的课堂一定会多一些人文关怀,让学生感到舒适与温暖。
案例:“不能乱挤,要按顺序走下去。”
[教例1]
(教师把10张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师:“请11~20中最小的一个数上来。”
生:“11是我,我是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师:“请由一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同学上来。”
生:“是我,15。”
师:“请比20少3的数上来。”
生:“17是我,我是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师:“请11~20中最大的一个数上来。”
生:“20是我,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
师:“请11~20各数的持有者都站到讲台上,按照一定的顺序排队。”(学生整齐排好队)
当教师让学生回座位时,学生一拥而散,班级的秩序非常混乱。
[教例2]
(前面的环节一样,教师只是关注了教学的细节,进行了一次有效的追问。)
师:“现在老师让你们回到座位上去,你们应该怎样做?”
生:“不能乱挤,要按照顺序下去。”
学生整齐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
教例1中,教师为了完成教材上规定的教学任务,仅仅是让学生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和大小比较,不太注重教学细节对学生的影响。教例2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细节,却让人怦然心动,教师心中始终装有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从小养成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行,能够发自内心地尊重别人,从小学会如何做人。
在这样的课堂中,已经超越了纯粹的数学知识的传授和数学能力的培养,它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对所有学科的教学都是有意义的。这堂课正是“人学”的生动写照——因为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所以温馨;因为充满了生命的色彩,所以美丽。
二、小改动,大教育
给数学课多一些人文关怀,需要教师具有非凡的教育智慧。同样的教材和练习设计,教师只要稍作改动,就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育效果。可见,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教学能力,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境界。
案例:“怎样分蛋糕可以让爸爸妈妈吃得多?”
[教例1]
师:妈妈把一块生日蛋糕平均切成10块,胖胖吃了其中的4块,胖胖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生:■。
师:如果剩下的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吃,爸爸、妈妈分别吃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生:■。
师:胖胖吃了这块蛋糕的■,爸爸和妈妈各吃了■,谁吃得多,为什么?
生:胖胖吃得多,因为■>■。
[教例2]
(教师将教例1中的题目稍作改动,适时进行追问。)
师:妈妈把一块生日蛋糕平均切成10块,如果你是胖胖,你是自己多吃些,还是让爸爸、妈妈多吃些呢?
生:让爸爸、妈妈多吃些。
师:你认为胖胖吃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就能让爸爸、妈妈既吃得一样多,又比胖胖吃得多些呢?
生:胖胖吃这块蛋糕的■,爸爸和妈妈吃这块蛋糕的■。
师:你不仅学会了思考,还拥有了善良和孝敬,真是一个好孩子!
在教例1中,教师只关注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也让人文精神在课堂中沦落。而在教例2中,教师巧妙设计,对教例1稍作改动,就产生了不一样的教学效果。“你认为胖胖吃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就能让爸爸、妈妈既吃得一样多,又比胖胖吃得多些呢?”简单的一句追问,让学生在增长知识与智慧的同时,尊敬长辈和孝敬父母已然在心中。这是一席智慧的对话,没有教师居高临下的言说,但那种对人文内容的有效关注和巧妙引导,让人性美好的品质润泽着学生的心田,可以帮助学生积淀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素养。
数学课堂的人文性需要教师以智慧去浇灌、培植。智慧,不仅仅体现在教师的语言与态度上,更应体现在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如果教师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漠视学生生命主体的存在与尊严,那么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只会成为海市蜃楼。
三、小课堂,大社会
数学课不仅仅只是小课堂,更是大社会。在课堂中,让学生学会处理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数学课可以少一些功利色彩,多一些人文关怀,让孩子从小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案例:“为什么蜂窝的外形是圆的?”
师:说到智慧,大自然是最伟大的数学家。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看看这是什么?
生:蜂窝。
师:这是蜂窝整体的横切平面图,这是蜂窝局部横切平面图。看到这些蜂窝,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生1:为什么蜂窝的外形是圆的?
生2:为什么一个个小蜂巢不是圆的?
一、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
观念的改变是进行新的教学活动的前提,传统语文教学观把传授学科知识作为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目标,而新课改则更关注学生现实的、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在学生现实经验的基础上,强调经验与知识的整合,使学科知识成为学习者的发展资源,使文本为教学对话提供话题及创设情景。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树立全新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探索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还要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初中生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流向,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
二、打开学生学习的信息通道
学习语文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也决定了学生主体的参与程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打开学生学习的信息通道,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强化课内外结合:以往的语文教学也十分重视学生的预习,但预习往往是局限于课本内的,而且局限于上课前的,这样做是不够的。如:教学《伟大的友谊》时,可以让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各种资料,而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外阅读与生活实际来体会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这样,教学中对文本既有阐释,又有质疑,课内外信息互相结合。强化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以往师生简单的信息交流,增加了生生互动。而且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习活动的亲切感。在教学《伟大的友谊》一课时,不管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伟大友谊的理解,还是对某个重点段落的朗读,都可以进行小组方式讨论,交流。这样做,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主动性
宋代朱熹指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忠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在于居敬而持志。”阅读训练的对象是学生,只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收到实效。因此,我们不论训练什么,都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表达的空间。正如叶圣陶所说的,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要“领悟”而“领悟”不到,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的部分。比如教学《蛇与庄稼》一课,讲到“猫与苜蓿”的联系时,学生对于猫与田鼠、蜜蜂与苜蓿以及猫与苜蓿的关系,都理解得很好。但是,“田鼠为什么影响蜜蜂给苜蓿传粉呢”?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的主动性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有的说,田鼠在田里跑,蜜蜂可能害怕就飞走了;还有的说,田鼠的病毒可能会影响蜜蜂;最后还是见多识广的一位同学揭开了这一谜底:原来这种蜜蜂是一种土蜂,土蜂在地里做巢产卵,田鼠不光破坏土蜂的巢,还吃它的卵,进而影响了蜜蜂给苜蓿传粉。由此可见,发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语言,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成为阅读训练的主人。
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最有表现力的语句,反复推敲,会心悟解。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的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老师可让学生在班内表演捕鸟动作,在表演中体会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天真、快乐的心理,然后同学发表议论。学生在情境中,动态生成动词的运用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了阅读能力。
五、不断改进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时,由于教学内容与声音、图像、动画等有机融合,教学信息呈现出直观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而备受学生欢迎。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有效利用传媒资源的独特价值。首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要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教师应整合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媒体,以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在课文导入及作品赏读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声情并茂的朗读、真实生动的视频等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沉浸在美妙的语言世界。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自己截取了同名电视散文中安塞腰鼓表演片段,动感十足的画面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铿锵有力的诵读给学生深沉的情感震荡,这样学生更好地进入了教学情境。其
次,充分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当前很多学校都配有多媒体设备,语文教师要正确看待课件的功用,要树立课件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应该在吃透教材、理解文本、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适合教学对象、切合教学内容的课件。
六、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应该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形成正确有价值观,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阅读是间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提倡多角度阅读、比较阅读、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能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教师应该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并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方法。如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等。还应注重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培养语感,丰富积累。
有研究曾指出信息技术内容具有三元本质,即一般性、社会性、开放性特征。为刻画三元特性所应包含的教育内容,又有三组概念概括三元本质特征,如用“基础、常用、通用”概括一般性的内容。其中,“通用”是指在基础与常用基础之上的总结归纳,包括通用的元素、功能、方法和过程等,是一般性部分最核心的内容。
案例《我行我素秀图片》,在整体教学设计上凸显了对通用性这一技术本质的关注。关注技术操作的通用性是其最大的特点,也是其最主要的亮点。案例中对通用性的关注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是在案例的“教材分析”部分明确提出,“本课内容在本册书中占重要的地位,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在计算机操作中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因此,本课的设计要求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不能局限在画图软件当中”。这段描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该教学设计追求的旨趣和要义,与其说这是教材分析,倒不如说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指向。
其二,是在教学设计中的具体安排,即通过三个环节,“防御灰太狼”、“共进午餐”和“大战灰太狼”,分别涉及图片内的复制与移动、图片间的复制与移动、图片与幻灯片间的复制与移动等操作,这些操作又分别可归属为画图软件内及画图与幻灯片软件间的复制与移动等操作。整个过程安排循序渐进,体现出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借助这样三个环节引领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在技术操作的基础上,体会、体验复制与移动等技术的应用规律与现象,对复制与移动等操作的通用性本质形成初步的认识与感悟。教学设计的三个环节是关注技术本质的具体实现。
其三,在案例最后的“回顾梳理,总结提升”部分提到,“同学们可以在以后学习中综合应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同时也总结一下哪些软件中可以进行这样的操作,哪些不可以,能不能找到这其中的规律。”这一提示与教材分析中的指导思想前后呼应。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对该案例教学中涉及的操作进行总结与归纳,发现共性,提升认识;另一方面,也提醒学生注意更广泛范围内不同软件中类似操作的本质属性,为学生对类似技术的本质把握与巩固奠定了基础。就复制与移动的通用性而言,既包括图片的复制与移动等操作,也包括文字的复制与移动等,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图片、文字等信息在复制与移动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若再继续扩大范围,还可以联系到文件及文件夹的复制与移动等操作,这涉及文件管理问题……如此一来,学生对复制与移动等技术的通用性本质便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需要明确的是,这需要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时可能会跨学期、跨年级甚至跨学段,且保证学生有足够经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融会贯通。
从通用性的视角审视,显然许多内容的教学都可以凸显其本质。譬如,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中涉及Word、PPT、Photoshop、Flash等软件,多数教学中几个软件之间的相似性通常仅限于窗口、菜单等,进一步挖掘会发现更多通用性技术,如图层在上述四个软件中都存在,从Word、PPT到Photoshop、Flash等,图层是贯穿始终的概念,教学上应该是连续的。相关软件学习中,教师需要适度提醒学生对图层的关注,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软件中图层的应用规律。
由此案例引申,关注技术操作的通用性揭示了技术的本然属性,也是技术教学的应然需求。
从迁移的视角观察,凸显技术本质的教学可以有效地保证学生迁移能力的提升。这一迁移能力,既包括相同或相似工具、功能、软件操作的近迁移能力,也包括不同工具、功能、软件之间的远迁移能力;既包括学习中不同内容乃至不同学科的横向迁移能力,也包括不同学习时期先后的纵向迁移能力。
从教学的视角观察,关注技术操作的通用性,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去发现某一类技术的不同层面、不同侧面、不同切面,某一技术本质聚类下的不同内容可以看作是同一本质下不同层次、不同情境的精彩演绎,帮助学生经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过程,从而达成“识得庐山真面目”的目的。
局部编排上着眼技术实际应用,促进学生应用能力
技能课的教学需要将技能学习付诸具体的应用活动,实现学技术、用技术的有效融合,这一点已毋庸置疑。要实现此目的,教学设计中的情境设置抑或任务安排需要能够明确、准确地将学生引领至教学的目的地。
案例《我行我素秀图片》在任务的设计上较为精心,教学中的引导有效。譬如,第一个任务的引出,“灰太狼攻击羊村,采用克隆技术,变出很多只同样的灰太狼”。随之,教师提问,“小羊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前面有了灰太狼复制的先例,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可以想到“复制”小羊,于是后续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后续两个任务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特点。每个任务都真实又明确地指向复制与移动等相关操作,让学生在此情境中理解技术的应用,提升应用能力。
要实现自然地引领学生至即将学习的知识或技能点,情境创设需要符合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及认识规律,还需要遵循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有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给出一情境,画面中一头熊被一群蜜蜂追逐,然后提问学生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学生回答:快跑、跳到水里、用火烧、将脸包起来,各种答案都凸显出学生现实生活的经验,但却都不是正确答案,最后教师只能告知学生,这种情况下需要将蜜蜂删除,然后带领学生学习“删除”操作。学生之所以想不到“删除”这一教学内容,是因为不符合其生活经验。如此设计情境,引导失败是必然的,同时也不利于促进学生对该技能点应用的理解。
当然,在遵循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情境创设中可以允许有适度的艺术想象,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学,多数情境都是源于童话、故事之类,任务设计上也会体现一定的艺术性。譬如,有案例中引导学生,“蓝猫在高速公路上逆向行驶该怎么办”,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可以想到需要将蓝猫图片进行翻转。案例《我行我素秀图片》中的任务设计也体现了在尊重生活经验基础上的适度艺术想象。
其实,在技能课的教学中,有时候还需要引导学生在技术具体应用中要符合真实生活经验。譬如,PPT中的自定义动画教学部分,任务布置上可以允许学生在设置动画方式时自由发挥,也需要给出类似气球升天、地球转动之类的例子,强调某些特定内容的动画方式要符合自然规律,而不能一味追求创新。
备课不是单纯的“背课”,备课包含着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教案讲稿等等全方位的准备。备课不是一次性的劳动,而是反反复复修改,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备课工作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备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总的规划,是人才培养的全貌。教师首先应该了解这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及作用,明白代好这门课程对于培育人才的根本作用是什么,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所代课程的宗旨和原则,并在授课过程中始终贯彻这一宗旨。
二、备课程标准
许多青年教师备课不看课程标准,这是不对的。课程标准阐明了这门课程总的教学目的,教学基本理念,以及每一章的目的要求、讲课时数、重点难点,同时还包括了要求学生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的具体内容,它是备课的总指导。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的及教学理念是贯穿全课程的核心思想,是教学内容取舍,方法手段采用等的重要依据,任何脱离课程标准的授课内容都是违背教学要求的,是不允许的。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中对本门课程的具体描述是备课不跑题,上课不做无效功的重要前提。
三、备教材
教材是备课的主要依据。教师在反复研读完课程标准后,就要钻研教材。有些教师照本宣科,就是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钻研教材要经过“熟”、“透”、“化”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熟”,所谓“熟”就是熟悉教材,熟悉教材的整体框架,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熟悉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主要概念。只有对整部教材的基本思路熟悉,才能做到层次清晰。第二阶段就是“透”,针对第一阶段中所遇到的重点、难点、疑点,广泛收集资料,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进行钻研,将重点消化,将难点突破,将疑点消除。突破此阶段,就进入第三阶段——“化”,所谓“化”就是在“熟”、“透”的基础上,将教材的思路转化为自己的思路,将教材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将重点难点转化为自己理解和钻研的内容,这样教师就可以脱离教材,将课程讲活,讲精彩。
此外,由于教材受篇幅的限制,比较精简扼要,内容多为结论性的东西,特别是书中的难点,如果不查阅原始资料,不多看几本参考书,就搞不清其来龙去脉;同时,教材还受时间的限制,不能跟上技术的最新发展,不收集和阅读一些资料,就无法发现新知识,补充新内容,讲课就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阅读和收集文献资料是备教材过程中很重要的工作。收集和阅读范围包括与教材相关的其它一些经典教材、最新的技术书籍,以及通过互联网搜索的相关资料,从中提炼出对授课有价值的材料。
备教材的过程好比蜜蜂酿蜜,蜜蜂将无数花朵中的甜汁先采集储藏在蜜囊中,然后吐放在蜂巢里,晚上再将这些甜汁吞入胃中,经过消化酶的作用,将甜汁转化为蜜,最后再吐出来形成蜂蜜。
四、备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备课的最终落脚点,不研究授课对象而备课,等于无的放矢。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针对实际设计出最佳的教学设计,才能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引导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不了解,教学就很难成功。
由于学生是不断变换的群体,因此备学生往往是最难把握的。采取的办法主要有:开教学准备会、填写调查表、找个别学生谈话等方法展开调查,通过这些方式摸清学生的思想脉搏和知识基础,以及学生们对此门课程的认识程度。
一是摸清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思想认识。例如对开设此课程的看法,对此门课程有无兴趣,学习此课程的动机是什么,以及对教学的希望和要求。
二是摸清学生的知识基础、逻辑思维水平。学生的学历水平是怎样的状况,学习过哪些相关知识,上过哪些先行课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处于什么样的层次,这些都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查了解才能获悉。
三是摸清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是对教师备学生更高的要求。学生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教学中要以多数人的接受能力为标准,兼顾个别学生的需求,既要照顾个别,又要注意整体,才能较好地把握教学的深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只有备好了课标和教材,讲课才能深入,只有备好了学生,讲课才能浅出,深入浅出教学才会成功;如果没有掌握课标和教材的实质,讲课就会浅入浅出,不了解学生,讲课就会深入深出;如果两者都不甚了解,讲课就只能浅入深出了。所谓浅入深出就是把简单的问题说得很复杂,难以让学生难以理解,这是教学之大忌。
五、备教学设计
在做好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就要着手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自己对这一门课程的整体设计,主要包括:教学起点分析、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实施计划等。教学起点分析包涵了教师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对教材的看法,以及自身应对教学工作存在的优势及不足;教学实施计划是结合课标制定的固定的课次授课计划。从本质上看,教学设计实际上是教师对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后的一次综合性的总结,是教师自身通过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一种教学设计理念。
六、备教案讲稿
前几项是从整体上的备课,而教案是教师以章节或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熟悉、吃透教材后的总结成果。通过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师思考的各种教学活动,经过深入细致的推敲,使之条理化,明确化地体现于教案之中,教案编写的好坏,不仅标志着教师备课的质量和程度,而且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教案还是重要的教学文件,是教务部门进行教学管理检查的依据。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教案的编写工作。
教案编写每个学校都自己的模板,通常包括此次课的教学题目、学时、方式、对象、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过程和教学后记。其中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包含导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三大块。教学过程应简明扼要地列出授课章节的框架,每项内容的讲授时间,注明重点及难点,针对重难点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师应该将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设计凝练出来的思想融入体现在教案之中,这是教师最为细致入微的工作,是备课成果的最终体现。
讲稿是教师将教案内容编写成的具体的稿件。讲稿通常包含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所有语言,主要使用口语形式,更类似于演讲稿,但又不同于演讲稿。撰写讲稿有利于教师进一步熟悉上课内容,增强上课自信心,避免出现冷场情况,促进教师的临场发挥。
七、课后备课
课前备课容易被多数教师所接受,而课后备课往往不受重视,他们认为时光不能倒流,过去的没有办法重来,不愿对上过的课再花功夫深入思考,深入探究,时间一久,在教学过程发现的问题会逐渐被淡忘,而这往往失去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大好时机。课后要及时进行再备课,要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多一份思考就多一份提高,反之,不愿对上过的课再次作深入思考的教师,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和提高。这些宝贵的资料,是教师分析、研究自己的基础,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艺术的形成,常常就是在这种日积月累中实现的。
总之,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备课包括了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设计,备教案讲稿,以及课后备课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又不是孤立的,是相互依存,互为递进的关系。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做好备课是教师站好三尺讲台的基本功,要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就必须将备课工作做到扎实有效。
参考文献:
[1]王云,张旭涛,吴巧云.从“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来谈如何备课[J].中外教育研究,2009,(10).
[2]邓宏军,何振华.临床教师如何备课、撰写教案和讲稿[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5).
教师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融合创设问题情境。如一个生动的自然现象、一件有趣的化学事实等,都可以让学生体验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学习化学知识的意义与作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改造自然和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感。
二、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也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化学教学更加生动,更具有吸引力,更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利用化学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1.通过趣味小实验或家庭小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或布置富有趣味的化学小实验,可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意识。例如:“电解原理的应用”教学时,可以在一块玻璃上,平铺一张用含酚酞的硫酸钠溶液湿润的滤纸,在滤纸两边夹上鳄鱼夹,用导线分别与直流电源的两极相连,接通电源片刻。提出问题: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揭示什么问题?学生对实验的喜欢程度远远高于枯燥的课本内容,所以本节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都在实验现象上,教师稍加运用技巧如提问、引导,使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知识。比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酚酞变红,则说明了反应过程中有氢氧根存在。
2.通过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实验的验证性远多于探究性,若能通过教学设计变验证性为探索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亦为问题探究提供了更好的素材。例如:在验证Fe2+与Fe3+的相互转化实验中,利用Fe3+与SCN-离子络合后的血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维生素C药片,震荡后红色消失,说明Fe3+转化为Fe2+,此时再向该溶液中滴入H2O2稀溶液,血红色重新产生。在这一系列的实验中要学生通过现象认识到Fe2+与Fe3+的同时,还能发现维生素C和H2O2稀溶液在其中的作用,联系生活实际解释服用维生素C为什么有利于铁元素的吸收。
三、利用比喻创设问题情境
用比喻创设情境就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例如:进行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电子云”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观看静止的蜜蜂和正在飞行的蜜蜂的图片提出问题:哪只是静止的?哪只是飞行的?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最初接触这一案例时,可能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此时,若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一下:电子云的运动速度比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快得多,所以一个高速运动的电子就像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这就是电子云。对于这些比较难理解的知识,运用比喻这种深入浅出的方法会使学生感到通俗易懂,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通过化学史创设问题情境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更可以给人以智慧。”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化学史的教育,可以使教学不仅局限于现成知识本身的静态结果,还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过程,揭示出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反映出的科学态度、思想,使学生学到发展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