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8 07:36: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自然教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多媒体模拟自然科学实验1.模拟需让学生反复观察的实验学习自然科学离不开实验。许多实验,学生不但要亲自去做,还需反复观察思考,才能获得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由于时间、经费等限制,许多实验往往没有条件让学生反复操练,此时就可通过多媒体模拟来实现,特别是复习课教学。
例如,复习实验室制氧气、氢气等,就可让学生在电脑上反复模拟、仔细观察。还有部分学生实验,虽然现象明显,但由于操作的步骤比较复杂,学生一下子不容易全面观察清楚,也可在演示实验后再利用多媒体反复模拟演示,并采用局部放大、停留、慢动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鲜明的视觉信息。如讲解汽油机、柴油机的模型以及工作原理,就可做成flas,让学生全面观察后再反复观看各个冲程。这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模拟一些现象模糊的实验自然科学中的一些演示实验,受实验条件(如仪器尺寸小等)的限制,实验可见度低,教室后面的同学往往不容易观察清楚。此时就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或在视频展示台上操作完成。如在教学pH值测定时,我就运用视频展示台展示,后排同学也能观察得清清楚楚。又如演示“将水加入浓硫酸”这一实验时,学生很难观察到清晰的实验现象,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演示,学生看得清楚,也安全。
3.模拟较难完成的实验有的实验,由于条件限制,课堂演示时往往不容易成功。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上课演示时要么失败,要么现象不明显。又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即使透过蓝色钴玻璃也很难观察到淡蓝色的火焰,且这样做教师还得解释为什么,因此,有些教师就索性不做这个实验了。像这些实验如果采用多媒体模拟,不仅可以达到与演示实验同样逼真的效果,而且还可以防止因演示失败而浪费了教学时间。
4.模拟难以再现的实验科学家在特定条件下完成的一些特殊实验,教师不可能再次在课堂上演示,只能借助图片、文字来表述,让学生通过想像在头脑中再现,如原子弹的爆炸、“神舟五号”飞天等场面。但是,若用多媒体,则可顺利再现其壮观的场面,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官刺激。他们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激发爱科学、爱祖国的热情。再如南极臭氧洞的形成这一课题,可利用三维动画形式再现由于人类排放氟里昂等物质而使臭氧层变薄,以至空洞形成并逐渐增大的过程,从而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5.模拟违规操作,呈现实验错误的后果自然科学实验都有其操作规范,错误的操作会导致不良的后果,轻则达不到教学目的,或损坏了仪器,重则危及人身安全。用多媒体模拟违规操作,将可能产生的后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看到错误操作的严重后果,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还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用多媒体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步骤错误、电流表正负极接反、电流表与电压表交换位置、仪器量程选择错误、用超过弹簧秤量程的力拉弹簧秤、用体温计测开水温度等错误操作及造成的后果,远比教师口头反复强调“要注意规范操作”效果好得多。
使用损坏的或不准确的实验仪器又将会对实验的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方面的思考能帮助学生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使他们提高对仪器使用原理的认识。这同样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来解决。如在教学《大气压强》时,我让学生思考“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顶端突然破裂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在学生做出判断后,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这对于帮助学生认识大气压的测定原理效果很好。
(二)多媒体演示自然科学的原理
自然科学中的原理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不但要认识“是什么”,还得理解“为什么”,才能真正掌握知识。鉴于中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还不高,理解原理成为教学难点。例如,动滑轮原理是用杠杆模型来解释的,学生对这个原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其实,只要用多媒体把动滑轮的转动过程通过停留、减速等手段加以分解,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又如发电机、电动机的原理也同样可以运用多媒体加以分解得到解决。置换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等等,都可通过多媒体给予模拟,同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演示微观现象学生对宏观的自然现象、物质运动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可以通过传统的实验或生活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然而对于分子水平的微观世界,就不是那么容易认识了。传统的办法是教师启发学生进行想像,运用各种比喻、类比等修辞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然而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是很强,不少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其实,巧用多媒体技术就能轻易展示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现象,顺利解决这一难题。如分子运动论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的间隔等。
又如“电解质导电的原因”是教学的难点,可以用课件作如下演示:氯化钠中本身就存在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的阴离子(用不同颜色的球体表示),但这些离子间位置相对固定,不能自由移动;加入水后,由于水分子的作用,离子变成能自由移动了;通电后,阴离子(CI-)向阳极移动,阳离子(Na+)向阴极移动,接在电路中的电灯发光。学生通过观察,即可领会电解质中本身存在离子,电离是由于加水或加热时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不是通电后生成的结果,从而明确了导电与电离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对多媒体辅助自然科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对多媒体教学地位的认识毫无疑问,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自然科学的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空间。但教师必须明确这样一个观点——多媒体再好,也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不能解决一切,更不可能越俎代庖。
课堂教学是人与人的活动过程,对学生的教育是多角度、多方面目标的。自然科学的教学活动应体现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索性、师生共同讨论的合作性和学生思维的自主性;这个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还有师生情感的交融、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等,这就不是单靠哪一种现代教育手段所能“包办”的。多媒体教学同样应注意留给学生积极参与的空间,同样要求教师时刻保持与学生的交流,以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效地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
我们应该认识到:引起教学质量变化的不是多媒体本身,而是如何科学、合理、巧妙地使用多媒体。多媒体演示不可完全代替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学生参与实验过程,对他们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接受科学思维及深层次分析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多媒体模拟实验所不可替代的。我们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不能把答案过早呈现给学生,不可忽视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也就是说,不能让多媒体辅助手段“喧宾夺主”,而要尽量让它发挥“辅助”作用,真正为优化课堂教学服务。
(二)对多媒体课件的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是多媒体课件。不好的课件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会限制教师的教学发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注意:
①不要因为光盘容量大就任意在课件中增加无关紧要的内容,这样会分散教学的重点、冲淡教学的难点;也不要将课件做成“满堂灌”的翻版,加重学生的负担,使新的技术陷入于传统教学的旧框框。
小学自然教学是“行虽微而旨趣远,出虽浅而寓意深”。它是一门科学启蒙课,研究的是低层次的入门的科学知识。我们在实践中感到在讲授小学自然科学中,除了学习教科书,讲课之外,还应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内容要生动具体,注意它的基础性和可接受性,教学方法富有趣味性和多样形,多让学生动手。
鉴于小学自然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学校为了提高自然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了自然实验室建设,配齐自然教学所必须的仪器和教具,鼓励教师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学具,改善观察、实验条件。指导教师运用挂图、模型、电化教学、实验等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近年来,学校的自然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自然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有的教师成为自然学科的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学校还举办了“苏州市小学自然电化教学现场会”。
学校根据小学自然学科的独特性,进一步发展小学自然教学的所取得的成果,把自然教学搞得更好,以自然教学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突破口,带动学校其他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
当前,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它自身的特殊功能和无与伦比的优越性正在教学领域中越来越普遍地得到应用。不仅极大地扩展了教学中传递信息的途径,同时也迅猛地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学校自然教学在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孙苹老师的带领下,从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出发,认真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各种教学方法、手段的功能,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改革传统教法,不懈地探索现代化教学方法、手段与传统教法、手段的最优化组合的规律和途径,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的教学方法体系,以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学校力求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教学《眼睛的科学》(小学自然第五册)一课时,要求学生掌握眼球的构造,了解瞳孔的作用,知道为什么眼睛能看到物体。教师通过挂图、模型,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地掌握眼球构造,再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播放《眼睛的奥秘》的录像,结合学生利用手电筒光照射瞳孔的实验,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瞳孔遇光线强时收缩,遇光线弱时放大的变化规律。在教授眼睛为什么能看见物体时,教师再次出示眼球模型,取出模型中的晶状体和睫状肌,让学生观察其形状、特点,思考讨论晶状体和睫状肌的作用。教师通过讲解告诉学生,睫状肌能收缩、舒张,从而带动晶状体,使晶状体的凸度发生变化,从而使物体的像能清楚地落在视网膜上。这个原理单靠教师口头抽象的讲述及观看模型,学生还表示不够理解,于是教师利用了电脑设计辅助教学软件来演示这一过程,电脑动画画面显示:睫状肌收缩、舒张,晶状体也随之凸度由小变大,物体的像随晶状体凸度的改变,清晰地落在了视网膜上。学生通过电脑软件这个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展示,对眼睛为什么能看清远处、近处物体有了感性的认识。这样,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眼睛的科学》这一难表述的人体生理结构形象清楚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从教学实践问卷调查的情况就可明确地看到:
班级人数实验内容能说出眼睛看物原理的能说出眼球构造的六⑴50只使用传统教学15人占30%24人占48%六⑶52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45人占86.5%52人占100%
这堂课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兴趣也很浓厚,从而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教学《大气压力》(小学自然第五册)一课时,在指导学生揭开塑料吸盘衣钩为什么能吸住墙壁这个奥秘时,教师又可利用电脑设计动画软件:衣钩一边的空气娃娃被挤了出来,神情沮丧,另一方面可爱的空气娃娃就把衣钩牢牢地压在了墙上。教学时,教师边播放电脑动画软件,边向学生讲解是大气压力使它产生这个结果的科学道理,学生看了电脑动画软件,听了教师的讲解,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再如,在教学《青蛙》(小学自然第二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弄清青蛙是怎么跳跃、游泳的,教师首先让学生对实验桌上的青蛙进行观察,在学生观察了数分钟后,教师就可运用电脑这个先进的科技设备,向学生播放青蛙跳跃、游泳时的慢动作画面,让学生与实物进行对比观察,以让他们了解青蛙是怎样运动的。学生们一会儿低头看看桌上水槽中的青蛙,一会儿抬头看看电脑播放的青蛙跳跃、游泳的慢动作画面。不一会儿,学生们就纷纷举手请求汇报观察结果。通过电脑这个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们很快完成了教材上要求完成的观察任务。
事实证明,如果教师结合观察、实验使用幻灯、录像、摄像、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分解演示,突出重点、难点,通过放大、放慢,或定格、重演,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操作,使他们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一点从《青蛙》一课的教学中得到证实:
班级人数实验内容能说清青蛙跳跃、游泳时的腿部动作的一⑴46只使用传统教学方法10人(占21%)一⑶48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39人(占81%)
从上述可见,在当今的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相当重要的,它使学生获得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使教师的讲述更精辟、生动、形象,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自然教学中常用的仪器、标本、模型、挂图、实物、黑板、学具等,都是传统的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常用的手段有幻灯、投影、录音、电影、电视,以及多媒体电脑这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科技产物等。运用传统教学手段中实物、标本、模型可以展示事物的现象或外表,具有立体感、真实感。学生通过视觉可以感知实物的形状、大小、颜色、位置,通过触觉而感知实物的软硬、冷暖、轻重。而通过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形象鲜明、再现迅速、表现力丰富、感染力强,能突破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使教学内容所需要演示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显示了无比的优越性。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教育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教学手段中采用了各种先进设备,具有效率高、效果好、范围大、规模大、生动形象的优势,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性。
在自然教学过程中,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育各自的优势,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学方法新体系,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达到最优化。
经过计算机辅助自然学科的教学,能够把多种现代化媒体的视听功能融合在一起综合运用,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使自然课堂教学更形象,让学生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形成大容量的信息传送,使抽象的概念成为具体的事物,使静止的画面成为活动的情景,从而使学生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更恰当地把握好教学的重点,掌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启发学生课后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教师的一致好评,同时提高了自然教师的素质,不少教师在全国和省市会课中获奖,撰写的论文在市、区发表和获奖。
我们感到计算机辅助自然教学,它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其教学效果更佳,将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认识、接受和运用。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兴趣投入到探求新知中,就必须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创新情境,让学生产生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探求新知动机,激起学生思维兴趣。如在教学《电磁铁(一)》,一上课就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你们看到‘电磁铁’这三个字时,有什么想法或想问什么?”目的就是要求学生从课题联想到“磁铁”,又想到“电”,从中学生产生一系列问题:电磁铁有没有磁性?有没有两极?电磁铁与磁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等等。学生有了探索的问题和程序,就产生了探索的意向动因,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得到发展,思维积极性得到提高,创新意识也油然而生。
二、放手实验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
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自然教学的特点。心理学家林崇德曾说:“在实践中除善于发现思考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自然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自己总结实验。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发挥出自己的创新潜能。让学生相信自己,敢想、善于想;敢做、善于做;敢说、善于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勇敢地走上自行解决问题的道路。
1、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在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时,教师要针对小学生心理、认知水平、能力强弱循序渐进地进行。有的实验可以通过学生的相互讨论,集体设计;有的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并能设计出各种实验方法。如《摩擦力》教学中,教师先为学生准备充分的实验材料:弹簧秤、木块、砂纸、装有四个小轮子的薄木片、铁架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出各种方法来改变条件,测出摩擦力,设计出各种实验方法:①用弹簧秤把木块分别放在砂纸的两个面上拉动,测量摩擦力的大小;②把木块放在装有小轮子的木片上测量摩擦力的大小;③把木块横放和侧放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④把带来的书本放在木块上面,拉动木块测量摩擦力的大小;⑤也有的用带来的笔作为轮子放在木块下,测量摩擦力的大小;⑥更有的同学把弹簧秤固定在铁架台上,抽动砂纸和木片进行测量。让学生设计不同的探求科学的程序,使他们的创新思维不断活跃,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为将来能探究大自然的奥秘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通过动手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激发他们的行为动机,在探索、操作中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才能使他们获得比演示实验更清晰、更深刻的感性认识,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上《空气在哪里》一课时,在证明“空气是否会占据空间”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三个实验:①小杯子底塞上一团纸,将杯子扣入水中淹没,取出时看杯中的纸是否湿了;②小杯子底塞上一团纸,将杯子扣入水中淹没,再倾斜让空气跑出,取出看纸是否湿了;③用带小漏斗的橡胶瓶塞塞紧小瓶,向漏斗内注水,水不会流进瓶内,将瓶塞拔松水会流进瓶内,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实验后组织学生讨论,让各组都发言总结出“空气会占据一定的空间”的结论来。
3、让学生自己总结实验
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学生获得了较多的信息和事实,此时,教师要启发学生把在探究活动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引导学生将获得的事实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加以处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如《沉浮秘密》一课,学生通过参与一系列实践活动已获得了物体在水中占据空间变大时,物体会浮起来,变小时物体会沉下去的感性认识,这时,教师应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得出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秘密。学生通过思考,很快会得出:“物体在水体积变大时,受到的浮力增大会上浮,体积缩小时,受到浮力减少会下沉。”这样做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思维训练中,真正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然是小学阶段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
当前,课堂教学设计的改革仍然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如何促进课堂教学结构各个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促进小学生认知心理和智力的和谐统一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探索和研究。
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是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其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各个要素间相互联系形成系统的教学结构,不同的课堂设计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小学自然教学活动中,运用“教师、媒体、学生”三维双向反馈构成的信息交换系统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组合,这一系统反映了主导、信息、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考虑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媒体的选用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现以《金属》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小学自然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避免单纯地靠一本教科书来灌输知识,必须把它转化为利用投影、实物、标本等多种教学媒体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主持、评价来激励和指导学生学习,完成教学任务。
1、指导观察,分组实验。教师首先要展示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寻找铜、铁、铝的四个共同特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启发引导,设计实验。教师要善于借助实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第一组实验方法自行设计第二组实验,研究木棍、粉笔、瓦片与铜、铁、铝不属于同一类物体。这样,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组织讨论,归纳总结。在学生已经完成两组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金属有哪些共同特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各实验小组讨论完毕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金属的共同特征。
4、强化记忆,扩散思维。为了进一步掌握金属的共同特征,教师运用了投影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种物体中辨别金属,既做到了新授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扩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启发设计实验、组织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总结、强化记忆、扩散思维等活动中完成。
二、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自然课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通过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亲自动手参与做实验的活动,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喜欢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分析、探索、研究,学会进行科学试验的本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真正的主体。
1、观察思考,分组实验。学生对教师展示的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并大胆地进行实验。
2、自行设计实验过程。学生由第一组实验获取的知识联想与第二组实验之间的关系,然后各实验小组展开讨论,自行设计实验过程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3、小组讨论,大胆发言,由于学生在获取两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掌握了知识,有话可说,就会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主动参与实验小组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形成一个课堂教学。
4、运用概念辩别金属。众所周知,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在自然课《金属》中,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识别金属,由于教学活动组织得充分,学生掌握了金属的特性、共性,根据金属的共性、特色,学生能够很快从多种常见的物体中辨别出金属,并说出辨别的方法,教学目的实现就成为一种可能 。
5、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教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掌握新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分组实验、观察思考、设计实验、小组讨论、大胆发言、辨别金属等活动中完成。
三、教学媒体选用的设计
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是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其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各个要素间相互联系形成系统的教学结构,不同的课堂设计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小学自然教学活动中,运用“教师、媒体、学生”三维双向反馈构成的信息交换系统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组合,这一系统反映了主导、信息、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考虑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媒体的选用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现以《金属》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小学自然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避免单纯地靠一本教科书来灌输知识,必须把它转化为利用投影、实物、标本等多种教学媒体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主持、评价来激励和指导学生学习,完成教学任务。
1、指导观察,分组实验。教师首先要展示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寻找铜、铁、铝的四个共同特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启发引导,设计实验。教师要善于借助实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第一组实验方法自行设计第二组实验,研究木棍、粉笔、瓦片与铜、铁、铝不属于同一类物体。这样,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组织讨论,归纳总结。在学生已经完成两组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金属有哪些共同特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各实验小组讨论完毕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金属的共同特征。
4、强化记忆,扩散思维。为了进一步掌握金属的共同特征,教师运用了投影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种物体中辨别金属,既做到了新授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扩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启发设计实验、组织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总结、强化记忆、扩散思维等活动中完成。
二、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自然课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通过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亲自动手参与做实验的活动,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喜欢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分析、探索、研究,学会进行科学试验的本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真正的主体。
1、观察思考,分组实验。学生对教师展示的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并大胆地进行实验。
2、自行设计实验过程。学生由第一组实验获取的知识联想与第二组实验之间的关系,然后各实验小组展开讨论,自行设计实验过程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3、小组讨论,大胆发言,由于学生在获取两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掌握了知识,有话可说,就会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主动参与实验小组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形成一个课堂教学。
4、运用概念辩别金属。众所周知,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在自然课《金属》中,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识别金属,由于教学活动组织得充分,学生掌握了金属的特性、共性,根据金属的共性、特色,学生能够很快从多种常见的物体中辨别出金属,并说出辨别的方法,教学目的实现就成为一种可能。
5、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教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掌握新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分组实验、观察思考、设计实验、小组讨论、大胆发言、辨别金属等活动中完成。
三、教学媒体选用的设计
1.2国外地理教育的发展情况日本高中地理教材以世界地理为核心内容,其中主要针对世界地理的不同主题和不同区域,帮助学生了解世界范围内各国的地理环境和人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英国高中地理教材立足于城市的现代化,并紧紧围绕本国工业生产为主的基本国情,以城市地理为核心,间接的引入自然自理知识。德国中学地理教材所讲述的内容相对独特,没有按照传统的地理学科体系,重点集中在区域地理当中。因此从上述几个国家的地理教育形式来看,未来高中地理教育的内容将会朝着“主体式”内容体系发展。
2.自然地理内容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分布以及内容的关联性
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自理内容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因此开展本次研究意义重大。地理知识包含文科知识和理科知识,对我国文理分开施教的教育模式来说比较特殊,而且地理教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出现过较大的变化,因此研究地理教材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主要分析自然地理知识在地理教材中占据的比重。
2.1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地理知识分布情况及比例当前,在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上册中,第二单元的第七节内容讲述的是大气环境,严格来说这一节课程的内容属于环境学,则教材中其他课程的内容均属于自然地理学,而必修教材下册和高中地理选修一的内容则全部属于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教材选修二中,第一单元的第三节讲述的是我国三个主要的经济带、第四节讲述的经济带的特征与发展现状,在第二单元中第一节讲述国土整治与发展,第二节讲述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的应用。地七单元的第二节讲述的是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建设,第八单元第二节讲述的是土地资源的开发与粮食基地的建设,除上章节内容之外,该教材中其他课程内容均涉及自然地理。分析当前高中地理教育可以发现:高中三年当中开设的地理课程共有26单元,高一年级有8单元,高二年级有5个单元,而高三年级有13个单元,这26个单元共分成了107节课程,多数课程中都有自然地理学内容的分布和交叉,其中较为集中讲述自然地理的课程有38节,占据整个高中地理教育课程的35.5%。
2.2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地理内容的关联性从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地理内容的分布情况来看,自然自理内容有明显的层次递进关系,首先是宏观地描述了宇宙的环境,并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宇宙中地球的特点和地球周围的宇宙环境,然后过渡到地球表面的自然自理环境,而且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讲解是从大的环境开始逐渐向小的环境延伸和拓展。
【中图分类号】W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68-02
国内高中开始的文理分科和大学的专业教育,使大多文科学生很少接触理、化、生等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导致了文科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的不足,造成其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文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前部分高校在文科学生课程体系中增加了“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但由于文科学生的理科基础薄弱和个人兴趣等原因,往往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自然科学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学科,是描述和解释自然科学知识产生、发展和系统化进程的历史学科。1917年,自然科学促进会在其年会上认为:“科学史是一种溶剂,它能溶解由学校课程表带来的文学和科学之间人为的壁垒。”[1]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自然科学史教育,对于提高文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自然科学素养、培育怀疑与批判精神、创新与开拓思维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但是,目前国内大学文科教育中还极少将“自然科学史”列入教学内容中。探讨“自然科学史”课程的教育目的、意义和方法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通过自然科学史教育提高文科学生自然科学素养的可能性
科学史作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科学发生和发展历史的一门学问,立足于从历史的角度研究诸多科学事实本身及其相互间的关系[2]。要实现高等教育阶段科学和人文的融合,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在高校广泛地开展自然科学史教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这是由自然科学史的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决定的。
自然科学史是描述和解释自然科学知识产生、发展和系统化进程的历史学科,包括它的通史、断代史、国别史和部门科学史[3]。从它的含义来看,一方面,虽然它着眼于自然科学,却立足于历史。科学史如同经济史、政治史、文学史和艺术史一样,本质上也是一门历史学科,它属于人文科学研究领域,具有浓厚的历史感[4]。所以自然科学史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历史学科,历史学科又从属于人文学科,这就决定了自然科学史的人文属性。另一方面,它不是关于社会、经济或人类的历史,它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的历史,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这决定了它的科学属性。所以说自然科学史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
文科学生的思维方法更偏向于形象思维,而自然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相对较强,如果单纯的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对于文科学生而言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自然科学史简单来说也就是自然科学产生、发展的历史,学生可以在历史的脉络中学习到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方法。所以通过自然科学史教育来提高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二、在高校中开展自然科学史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文科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指的是那些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具有一二门专业知识,且知识面较为广泛,基础较为扎实,在广泛领域内具有较强适应性和较高水平,并以自己创造性劳动在社会中做出某种贡献的人[5]。社会科学的发展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如果文科大学生不了解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不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那么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在文科学生中开展自然科学史教育,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全面渗透,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科学发展的历史,也提高了科学知识水平,弥补了自身知识单一的缺陷,拓展了其知识面,促进文科学生向复合型人才迈进。
(二)培养文科学生的探索和批判精神
人文学科的知识具有较为稳定的特点,学生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大多只需要有选择的接受即可。而自然科学知识却是迅速发展变化的,这就需要一代代的人们不断地探索、发现。通过自然科学史的学习,相信文科学生会理解自然科学知识形成和发展规律,学习到科学家们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和科学的批判精神。从学生的整个人生的发展来看,既有利于养成他们以科学精神看待人文社会科学的习惯,也有利于他们形成以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来反思科学技术发展的批判意识[5]。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更为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学风提供基础。
(三)提高文科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现代公民要舒适的生活,更要科学理性的生活。这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以从事相关职业,而且需要科学的精神来辨别社会生活中的是非。我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但是公民的科学素养却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一些人由于科学知识缺乏,辨别是非能力不强,从而相信封建迷信,轻者影响自身生活,重则影响社会安定。在文科生中普及自然科学史,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精神,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加科学理性的生活,从而带动社会上的科学之风。
三、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自然科学史教育的途径
(一)高校要对文科生的自然科学史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大学专业教育的背景下,许多高校只把目光放在了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上,而对学生的综合教育关注甚少。这就造成了一些文科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是却对自然科学知识了解甚少,例如不知道“光年”是长度单位等。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高校对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史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西方,很多国家关心学生的科学史教育,为学生开设了科学史课程。美国哈佛大学在20世纪20年代就较为系统地面向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科学史课程,其科学史的师资队伍也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在法国的大学教育中,科学史也很受重视[4]。我国高校应该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做法,重视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史教育,这样才能更有效率地提高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
(二)适当改革课程设计体系,增加科学教育比重
大学实行专业教育,这一方面确实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为企业、社会的发展输送各方面所需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这种专业教育却忽视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大学的课程安排多是按照本专业需要而设定,课程设置比较单一。例如一个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学校可能为其开设了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中外新闻史等各种专业课程,但是他们却很难接触到有关高等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各种理科性的知识。大学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应尽力改变课程设置的单一,增加科学教育的比重。例如,一方面可以增加有关自然科学基础的选修课,并且可以选择一到两门作为考试或考察的科目;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校的科技活动,并且多多鼓励文科学生参与,加强文科和理科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在大学这个开放的课堂中得到全面发展。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史讲座
毫无疑问,课程的学习是增加学生知识的重要手段,但是校园中丰富多彩的讲座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又一条捷径。在高校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自然科学史讲座,聘请各个自然科学专业的老师,在一定的时间内向学生展现一幅学科发展的精品画卷,这对提高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具有极大帮助。另外,每个老师都有自己不同的讲课风格,这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讲座有助于提高文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提高自身的自然科学素养。
(四)开设《自然科学史》课程
选择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生物、医学、能源、机械、材料等各个学科的知名教师以联合授课的形式在文科学生中开设《自然科学史》课程,重点讲述各个学科的重要发现、科学思维和历史进程。在课程基础上组织编写针对大学文科教育的《自然科学史》教材,让学生可以在课下巩固所学知识。以课外阅读的形式要求学生阅读一些能够看懂的经典论著,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哈唯的《心血运动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等。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逐渐培养文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提高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了解自然科学各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和重要历史事件,增强综合素质。
四、结语
社会需要综合型人才,高校在着力培养文科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也应把眼光放在提高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上。通过自然科学史教育提高文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探索与批判精神、增强辨别是非、正误的科学能力,文理渗透、融合,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邵敏,曹肇基.科学史教育与创新精神的培养[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3) : 43- 45.
[2]魏屹东.科学史研究为什么从内史转向外史.[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11):27-32.
[3]互动百科:http://.
[4]李涛,肖恩玉,李志勇.论大学的科学史教育.[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9):113-117.
[5]何启贤.略论对文科大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意义.[J].管理研究, 2009(7):17-18.
[6]F. James Rutherford. Fostering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American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2001, 10 (6).
[7]Roy Macleod, Russell Moseley .Breadth, Depth and Excellence: Sources and Problems in the History of University Science Education in England, 1850-1914.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5(1), pp.85-106.
(一)解放学生的大脑,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边听课边想,边观察边想,边实验边想,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学生想得新、想得奇。我还经常运用设疑促思的方法,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
(二)解放学生的嘴,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在课堂上我对学生没有这不能说,那不能提的规定,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想说就可以说,想提问就可提,有不同的认识允许开展争辩,即使说错了,也只作正面指点,不进行指责,不挫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三)解放学生的双手,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他们对什么都想摸一摸,玩一玩,做一做。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在教学中我积极创造条件,尽量满足他们的动手要求。让他们积极地玩,并要求他们玩出明堂来,玩出知识来。从而在动手过程中,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促使学生积极开展思维的教学方法
(一)精心设疑,促使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问题是引起思维的动因。当问题刺激大脑,大脑就会大大的加紧活动,甚至可能想出自己也料想不到的新认识、好办法来。因此,在教学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特别是问题的答案与学生预想相反的问题),采用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对于激发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有重要意义。我教有关空气的那几课时,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空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演示了铁丝、带火星的木炭、带火星的火柴棒等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在做这个演示实验之前,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些物体在空气里会怎么样?在氧气里又会怎样呢?多数学生猜测回答说,会慢慢地熄灭。但演示的结果是不但没有熄灭,而且燃烧地更剧烈。
顿时,课堂火热起来,个别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真奇怪!他们感到疑惑不解。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小结得出:物体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为了加深学生对能帮助物体燃烧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又提出了几个问题。如,“锅里的油烧起来了,怎么办?”、“卧室的地板小面积起火,怎么办?”、“酒精灯的酒精倒出来后,起火了,怎么办?”、“炉灶旁边的柴小面积起火,怎么办?”学生各抒已见,各有各的办法,各有各的理由。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得到了开拓,创造思维得到了发展。
(二)在实验中巧设障碍或矛盾,促使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改变过去实验时只动手,动脑少,按着课本或教师的提示,照着葫芦画瓢的做法,我在设计教学时常常增补一些实验,有时还有意设置一些障碍,以促使学生动脑筋、想办法。例如在“风的形成”一课的导入新课一环中,我增补了一个演示实验“会转动的纸蛇”,学生看到原来不会动的纸蛇在酒精灯的上方动起来了,都很奇怪。这时我要求学生研究实验装置,找出其中道理。学生经过积极思考、观察实验发现是向上流的空气使纸蛇转起来。同时他们还发现饮料罐里的空气因为受热而上升,以及旁边的空气流过来补充。经过讨论他们还发现了地球上的风其实也就是这样形成的,禁不住露出成功的喜悦。
二、利用信息技术搞好小学英语自然品读法词汇教学的途径
(一)在自然品读法词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呈现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授课模式下,上词汇课主要是利用卡片,方便时也利用实物来呈现新知,久而久之,这种单一的方式让学生提不起兴趣。而现在运用班班通,就可以制作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课件,在上课伊始就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在教授词汇环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更多时间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般情况下,上词汇课教授新词时,主要是采用“教师领读示范,学生跟读”的形式。这种形式机械单一,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也不理想。现在借助信息技术,自然品读法词汇教学也可以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不用机械地跟读,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多。
(三)记忆的巩固环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多种方式的训练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我在《学会保护自己》一课教学论文中,首先出示一男孩衣服着火后飞奔的场景,接着设问:“请你们想办法解决?看谁想的办法又多又好?”学生在这一情境的感染下,都争先恐后地回答灭火的办法,教师则不失时机地表扬、鼓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一下子高涨起来。由此可见,创设和谐的教学论文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是增强学生求知欲,促进其认识的有力办法。
二、形象地展示教学论文内容,使“明理”过程生动而丰富
语文教学论文是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教学研究是语文教学论文的实践基础,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语文教学论文来。教学有两种:常规式的教学和试验性、改革性的教学。只进行常规式的教学,它所提供的素材只能写教学总结,即使勉强写成教学论文,也往往是没有创见的,低水平的。只有在教学中认真进行一些试验和改革,才会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到之处的鲜活素材,才有可能写成有创见、高水平的教学论文。如果平素在教学中缺乏独到的思考、独到的作法,写出来的东西只能是老生常谈,泛泛而论,无甚新意。
教育者都有一个自身受教育的问题。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困,就要再学、再受教育。按照现代社会学、教育学的理论,一个人在社会立足应该终生受教育,读到大学毕业、研究生、博士后毕业,也还要继续受教育。继续教育、终生教育是世界大趋势,是时代的特点。但从中国国情来说,尤其从我们所处的落后地区的条件来说,国家和社会不可能为大家提供很多次再受教育的机会,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在职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作为教师,时时处处注意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不间断地坚持教学改革和研究,是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教学艺术水平的最好途径。
研究性文章不同于文学创作,不可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因此在平素的教学中就要做研究、写文章的有心人。平时教有所得,要勤动笔记录在案。日积月累,自然会形成某个观点,体悟到某个规律,形成某个经验,慢慢就会自然地找到写文章的题目。确定了研究的题目之后,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要明确自己研究的这个问题别人研究过没有,结论是什么,要尽量多找有关的文章、着作来看看,对自己会有所启发。凡是参考过的文献,应在自己文章后面列出书名和篇名。这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治学态度。在文章的写法上,同样也要体现这种态度,力求做到朴实平易。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写学术论文要平易、平易,第三个还是平易……”
语文教学论文题目的确定,与平素研究的课题自然是相关的,但二者并不是一回事。平时的研究课题代表的是研究方向,不妨大一些;而写语文论文时的题目最好不要过大,它是把自己平时研究范围之内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看法的那一个问题写出来。比如教语问题,如果把它作为平时研究的题目,那么不管是教语方面的活材料(口头实践材料)、死材料(着作、文章中已经刊登的有关论述)都可以注意搜集.但写文章时,可以只从里边选择一个点来做文章.这就是说,研究题目无妨大一些,便于扩大视野;论文题目则最好小一些,便于论述深入。小题目如果写得深入、写得充实,也可以成为大文章;反之大题目如果没有东西装,也会写成小文章,甚至不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