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研究生个人学期总结

研究生个人学期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6-18 09:20:0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研究生个人学期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研究生个人学期总结

篇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渐发展,高层次知识结构人材的培养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自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研究生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驶入快速车道。各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毕业人数和授予学位获得了空前高速的发展。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生人数均大幅增加,研究生档案作为教育资源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研究生档案是研究生在学校培养期间,在学习和品德及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重要记录载体,也是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各种社会实践及奖惩的真实历史记录材料的总体,是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研究生毕业就业及用人单位选择的重要参考信息来源。因此,严格管理好研究生档案,使之完整、规范和安全是每一位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如何做根据研究生档案特点做好研究生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二级管理,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研究。

1 研究生档案特点

1.1 独立性

从招生情况看,研究生比本科更复杂,本科召生是由国家在社会层面上统一进行的,其从考试与录取,都由各省教育厅的召生部门具体实施,学校录取主要参与自身招生计划完成即可,因此,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需归档资料比较少,可不用单独归类。而研究生招生就不同了,首先研究生招生具有多样性,随着近年招生规模的扩大,国家从刚恢复招生制度时的计划内研究生,发展到现在的大规模,多样性的状况,不仅有计划内,还有计划外、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在职攻读,推荐免考,公费、自费等形式。其次,研究生招生具有独立性,在招生工作中,如报名、考试,面试、录取等项工作,大多由召生学校自主完成,同时各学校之间在招生工作的流程与手续上均有不同与要求。再次,研究生招生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由于研究生招生不是在社会上统一进行的,它涉及到许多各省教育部门的文件规定与招生计划,同时也涉及到学校会为此专门制订各项具体措施与规定,情况比较复杂。

1.2 独特性

从高校的教学结构与人才培养来说,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是在本科学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专业性教育,研究生教育更重学生自身科学研究与独立探索能力的培养与开发,因此,研究生在校期间,学校特别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申请完成科研课题能力及取得的科学研究成果,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位水平的成果,不仅对研究生自身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着较强的社会意义与实际价值。许多科学家正是通过其读研究生、博士生培养的独立完成科研任务撰写科研论文,撰写不同阶段的毕业论文,而奠定了其一生的研究成果。

1.3 个性化

研究生学习不同于本科生,他们经历了大学本科、专科阶段的学习,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背景,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高校都是由研究生自己选择导师,选课方面也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有很大的自,学习方式方法体现出个性化特点。

1.4 多样性

研究生档案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1)内容多样性,研究生从入学到完成学业、授予学位要经过几年的时间,其间有课程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有阶段性考核,还有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到论文撰写及学位的取得,不同阶段形成不同材料,(2)是多样性,从入学到授予学位的全过程,它波及研究生、导师,学科负责人,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会委员和各级研究生管理部门,有的材料需要多方面的合作才能完成,经历的时间长,部门多。(3)是形式多样性,由于研究生档案材料内容涉及面广,且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使得其形式具有多样性。

1.5 科研性

研究生档案的科研性主要体现在研究生教育研究方面的科研性。首先,要实现硕士生“独立”性、博士生“创造”性要求的培养目标,每个学科、专业制定的培养方案、个人培养计划,都必须是根据每个研究生本人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制订的,其中的课程计划是学科在教学与科研实践中不断完善和逐步发展的。它既是科研实践的证明,又是科研成果的展现。因此,研究生档案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一个良好培养方案与方式可以用来推广和应用,可以提高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水平。其次,研究生大部分时间要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科研论文或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其学位论文本身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的新见解或新内容加上所引参考文献,是重要的科研成果资源,优秀的学位论文可以反映研究领域的最新前沿及发展动态,是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信息来源,具有潜在的学术价值。

2 研究生档案归类与分级二级保管内容

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归类不统一,不规范现象,不少学校将研究生档案“一锅烩”,即将所有材料简单地归为一类进行组卷管理。这种归类方法不符合研究生教育的特性,没有体现个体的差异,有将多样管理简单化的倾向,不能完整的反映每个研究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为了便于研究档案管理与建设,我认为应根据研究生档案特点将研究生档案归为二类,并据此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二级管理体制。这样更便于研究生档案的整理、归档与利用。

2.1 综合类

此类档案由档案馆保管,其可以全方位反映学校研究生的总体情况,具有年度性整体性与综合性,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纲”,“纲举瞠目张”,有了纲,更为细致的个性化的内容就好处理了。主要划分内容如下:

(1)文书类:上级下达的有关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指令性文件(原件);研究生教育规章制度等。

(2)招生管理类:新生录取名单;研究生入学试题及答案等。

(3)教学管理类: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改革优秀材料;教学检查、教育质量评估材料等。

(4)学位管理类:主要包括校学位委员会授予各层次学位名单;博士、硕士生导师遴选材料及批复;博士、硕士生副导师资格认定材料;研究生(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档案材料及学位论文;学科建设与学位授权点申报评审材料等。

(5)学生管理类:主要包括研究生名册;研究生学籍变更材料;研究生奖惩材料;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典型调查材料和统计等。

2.2 学位档案

研究生学位档案是指培养和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文件材料。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涵盖了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客观地反映了高校研究生培养的能力、水平及最终结果。档案的主体是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因此学籍档案主要是以人物为特征的研究生管理档案,它以每个研究生个体为基本单位,以所学专业为基础的群体组合,进行单独立卷,这部分是高校研究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每一个研究生学习、培养的全过程,是研究生管理的工作成果。此部分由二级院系管理。其内容如下:

(1)研究生学籍总表、研究生学籍总表是研究生入学前的基本信息及在学期间的整个学籍记录,包括了所有学习课程的成绩及学分、必修环节内容及学分、毕业证书编号及毕业去向等。

(2)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表:记录了研究生学习中期,学校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及健康状况等方面的综合考核结果。

必修环节记录(包括研究生的学术活动记录表、科研实践及社会实践报告书等)。

(3)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入学后,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制定的针对研究生个体在学期间学习、科研、实践活动等的一个全面的培养计划。

(4)研究生个人学位科研档案: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课题研究计划任务书、课题结题报告书,实验原始记录,学位论文评审书、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包括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著作及专利等)、论文答辩申批表、学位论文答辩记录、学位论文答辩决议、学校学位委员会通过决议,学位申请书、学位审批表等。

学位档案是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的结晶与最终成就,因此,它不仅反映了研究生个人的学习情况与教育经历,也反映了学校整个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的基本情况与成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学科研的水准,体现着某一领域创造性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将研究生学位档案独立出来,按研究生所在院系与专业分门别类归档立卷,是非常必要的,是对学校研究生教育水平与成果的全面展示,检验与总结,是照顾全面,又突出重点的档案原则的正确体现。

3 完善研究生档案分级管理的措施

(1)加大经费投入,创造良好的档案工作条件。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以传统小工业作坊式来管理档案, 靠记忆办公、填报材料完全靠记忆和零散资料来应付。这远远不能适应这一研究生迅速扩招新局面的要求,因此学校或院(系)领导要高度重视二级单位档案室的建设。首先,配备充足的专用档案柜, 以便随时把有价值的档案资料井井有条地装进档案盒。其次,应对各院(系)档案室设备进行添置和更新,如购置计算机、扫描仪、刻录机、复印机、空调机、传真机、照相器材等先进设备, 使研究生生档案建立和管理不再停留在原始的手写笔录上, 档案建立和管理的形式也应由文字、图表发展到音像制品、光盘软件等。再次,安装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温、湿度的自动测试、自动记录、自动调节。其次,还应配备灭火器、防盗等报警系统和防盗、防光、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等防护设备。

(2)专人负责,专人管理。目前高校院(系)研究生文秘岗大多只设一个编制,但其职能范围相当宽泛,承担着研究生教学、科研、日常管理等其他繁重工作,致使研究生秘书身心疲惫,工作效率不高,因此,建议研究生档案工作人员列入学校事业编制,确定各二级档案管理单位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编制数,档案人员采取配备与聘任相结合的制度,并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同时,院(系)领导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的有关工作,经常关心、过问、定期检查档案立卷归档工作,在评优、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

(3)明确分工,强化管理监督。在学校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研究生院(部、处)为研究生档案的形成、立卷和归档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研究生文件材料的统一制法和立卷归档的统一布置与验收分工。各院(系)分别为研究生档案的二级管理单位,应根据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采用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全面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移交、利用、统计等工作。为确保研究生档案的完整、准确和系统性,各学院研究生办公室都应把文件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纳入管理工作的程序和职责范围。对于各类重要的研究生档案,由各学院(系)按要求完成立卷后,填写移交目录,经教学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按期移交学校档案馆(室)。档案馆(室)应定期负责对立卷工作进行业务指导,配合主管部门对各学院(系)有关人员进行档案技术培训,确保案卷质量。所在学院(系)领导要对档案的存放、保管、防火、防潮、借阅制度等各个环节予以重视,并建立相应的管理程序,以保证档案的完整和完好。

(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作为档案管理的关键要素“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首先“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改变旧的管理理念“要认识到档案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高校管理水平的高低 要意识到档案是对学生个体的全面反映”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记载!其次“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要加强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开展各种培训活动”例如职业技能指导和岗前培训等!高校档案管理人才既要懂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又要懂现代技术知识“能将现代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再者“提高服务意识!研究生档案管理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便于人们的查阅和调阅”建立方便、快捷的查询系统是研究生档案管理工作努力的方向”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再完整的档案保存也没有实际意义”不能体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

(5)改革和完善档案管理体制

首先, 由学校档案馆(室)负责, 定期考核研究生各相关部门档案专兼职人员的业务工作, 并与该部门综合业绩挂钩, 这样才能强化档案馆(室) 的行业管理职能。其次, 档案管理干部的调动要征求档案馆(室)的意见。干部不流动, 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但调动过于频繁, 也不利于事业的科学发展。档案工作专业性较强, 业务上的熟悉和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果人员变动过于频繁, 就很难有效地开展工作。因此,研究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保持相对的稳定, 不要轻易换岗, 确有其因时,要征求档案馆(室) 的意见, 并妥善办理交接手续。最后, 档案管理的制度化不仅包括对于研究生档案的收集、查询、借阅、整理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规章准则,还包括建立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追究机制。

(6)加快学院(系)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研究生档案信息资源多重效益的实现。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近年来档案管理工作正处于由传统的纸质文件为主体的档案管理模式向纸质版与电子文件并存的管理模式过渡的转型期。

目前,许多高校的本科生的档案已经实现了网络管理,而研究生的档案材料却仍以手工操作的手段完成收集、整理、统计、检索。在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中,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步伐,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建设,有条件地把研究生档案分类归档,以适应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网上信息的转换,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档案利用的需求。在搞好传统载体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同时,及时做好重要电子文件和数据档案的登记和备份工作,推广数据库加密技术,选择性开放数据库,设定访问权限,构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档案网络安全体系和监管服务体系。

总之,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研究生档案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研究生档案分级管理工作中,学校、研究生院(部、处)应对各学院(系)在业务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同时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积极创造条件配齐必要的软硬件设施,加快各级分管单位档案室(馆)的建设,形成一个数量充分、质量优化、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数据安全的对国家和学校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科研成果是对研究生科研活动、科研能力的综合反映。

【参考文献】

[1]蓝蕾.发挥研究生档案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浙江档案,2004(9):26-27.

篇2

关键词:高职;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创新

        一、引言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按照教育部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方式、实训中心建设方式等诸多方面围绕“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关键词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直接推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质量提升。这些创新与改革的举措一方面在教育系统内部巩固了高职这个年轻分支的地位,另一方面在社会上也扩大与提升了高职作为教育崭新类别的影响。

        改革与创新需要激情、需要胆识、需要努力、需要坚守,但改革与创新毕竟是一件新生事物,也需要尝试、需要耐心、需要纠偏、需要总结。当我们静下心来,审视与研判高等职业教育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忽略与轻视。目前高职院校在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存在“两重两轻”现象:

        1、改革与创新重共性轻个体。近年来,高职教育开展的系列探索实践立足点在共性上,如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服务岗位的界定、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制定、技能证书获取标准的制定、职业素养的普遍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顶岗实习的考核标准、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等。高等职业教育因办学规模大、发展快、模式与经验形成积累少,外加政府指导协调缺位、办学经费紧张、社会和企业配合程度低、教师自身素质不符合要求等相关因素影响,在过去以“校区建设与扩大规模”为特征的办学阶段是无可厚非的,也是符合阶段性办学客观实际。但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的重心转移,这种全神关注共性的办学思路就有失偏颇了。高等教育的其他阶段,如本科阶段的导师制在中外已施行多年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导师制更是作为基本培养制度在全球得到了普遍推广。在普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领域,世界各国也推行或试行了以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克服学习考试压力与障碍、树立今后成长和就业为主要内容的导师制或类似制度。这些教育分支实行导师制或类似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关注与重视学生群体共性发展的基础上,承认学生群体中因自身因素(性别、性格、爱好、思维模式等)和非自身因素(家庭背景、来源城乡与区域、前期教育质量、家庭价值取向等)影响而带来的客观差异性,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通过相关教育方式方法保证个体和个性的培植与发展。在关注重视个性个体的教育上,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例外,也不应该例外。

        2、改革与创新重教师轻学生。近年来,各个高职院校进行的改革与创新举措大部分集中在教学领域,主要是涉及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技能培训模式等方面的内容,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项目化课程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生产型实训场所设计、顶岗实训模式的推行、情景式校本教材编写、双师素质教师培训等。高职院校这些改革与创新的举措在实施过程中,设计主体是教师,完成主体也是教师。学生是被动的参与者、是改革的响应者、是创新的实验者。在整个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学生由于了解程度、理解程度、参与程度的关系与教师和学校的最初设计和愿望产生了一定的差距,使改革与创新的预期值打了折扣,尽管这些举措是以学生职业素质提升和岗位就业能力培养为“善良”目的的。

        高职院校的学生如其他各类教育分支中的受教育者一样,是学习的主体,是人才培养任务最终的落实者、执行者。涉及到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缺乏学生的积极配合支持是很难实现设计初衷的。基于这两个方面的分析,三年以来,我院在电子信息工程系开展了“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在重视学生共性的基础上,尊重个体,发展个性;在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目的是通过这个改革创新项目,协调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弥补过往改革与创新中两者脱节的问题,以学教共襄,教学相长理念为今后其他改革创新项目探明一条新路。

        二、专业导师制的由来

        教师引导、指导、教导、辅导学生或学徒学习知识、提高素养、掌握技能的历史由来已久,无可考证。古希腊露天的“学场”和中国宋朝以及更早时期盛行的“书院”都可以说成是导师制的雏形。现代教育中,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制度的来源,世界范围内公推是英国牛津大学的贡献。在当今教育教学组织模式中,导师制已发展成为与学分制、班建制齐名的三大教育模式。

        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模式,不应该仅限使用于一种或两种教育分支中。但由于当代学校教师与学生人数相差悬殊,导师制在现在教育中更多的是使用于高等教育的高级层次——研究生教育中。近年来,国内外许多高校包括以应用型、技能型为培养目标的应用型(高职)院校探索在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中尝试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人的全面发展和共性与个性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在分析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模式的本质特征后,我们借鉴国内外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职)院校的经验,决定以专业为单位,以校企合作为支撑、以划定不同阶段为步骤,以赋予量化可操作任务为抓手设计来设计“高职院1+1+1专业导师制”这个改革创新项目。

        三、总体设计

        高职院“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高职院聘任学科专业带头人和科研、教学骨干教师担任专职专业导师,聘任来自校企合作单位的技术骨干为兼职专业导师,为每位学生配备专、兼导师各1名,其中以专职专业导师指导为主,兼职专业导师指导为辅。从学生入校开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每个学生进行专业方面指导与训练。每位学生通过参与导师承担的工程开发、技术服务、实训指导项目,以及参加每学期由专业导师制定的专业训练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根据学生学业成长的特点,我们把学生在校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在每一个阶段中,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十”个专业学习与实践任务。在“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中,三个“1”紧密相连,有其明显的内在传承性和逻辑自洽性。专业导师服务于学生在校的整个教育过程当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图1“1+1+1专业导师制”模型结构图

        四、功能分析

        第一个“1”(第一个角色转换期)——第一阶段:导学(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学”为主要工作,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在专业导师的“导学”引导下,学生完成一个“一”任务。

        学生入校后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专业导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学院资源状况提出合理的学习方案,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学习内容,为学生营造互动互学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形成个人学业发展计划。这样能有效帮助学生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易于发现和拓展学生潜能,形成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期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1”(学业精进期)——第二阶段:导能(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学业成长)。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能”为主要工作,通过指导学生完成五个“一”任务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学业成长。

        学生在校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到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专业导师带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使其热爱自己的专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逐渐掌握现代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带领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等专业项目的科研,完成一件专业作品,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强化职业意识,创业意识,明确职业在人生中的地位以及职业与专业、就业的关系,指导学生做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个“1”(第二个角色转换期)——第三阶段:导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做好就业准备,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业”为主,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做好就业准备,全面提供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并跟踪解决学生就业后岗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引导其最终成长为一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阶段时间区域为学生在校第三学年的两个学期及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专业导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就业准备的过程中,按照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能力,获取一份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指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并撰写毕业论文,使学生具备本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在学生就业一年内,专业导师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就业情况并进行相应指导,力争一到两年内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图2“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结构图

        五、成果与创新

        高职院校实施“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强化对学生专业学习的连贯指导,加大学生工程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校的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其成果与创新点具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系统论的思想构建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针对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的重教师、轻学生和重共性、轻个性的“两重两轻”问题,运用系统论方法,综合考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为核心,从学生全面成长规律出发,以制度设计为起点,通过方案制定与实施、成果响应与反馈构建起了有利于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充分利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的整体性优势,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果的最优化。

        2、以“以生为本”的理念构建了“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基本目标,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和三个“1”阶段的角色特点,以专业导师承担的企业技术服务项目、主持的教科研课题、设计的专业能力训练计划等专业实践活动为资源,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设计了十个实践任务,构建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3、以一体化为方法构建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体制机制。在学校、系和专业三个层面上,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体制机制进行整体制度设计。成立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领导与组织、规划与协调、实施与建设、验收与评估等工作。以专业建设委员会为纽带,构建以双导师为特征的工作运行机制、以全程监控为特征的质量保障机制和以项目工作室为特征的物质保障机制,建立了适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活动开展的指导系统。

        4.、以项目工作室为支撑平台开展企校合作与人才培养。在学院董事会协调下,以专业教研室为基础、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专兼职导师为主体,校企共建工作室(部),搭建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平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申报省教育厅和学院立项的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并结合自身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训练任务,参与专兼职导师的研究开发课题、产品设计、性能检测等项目,充分启迪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

        5、以政策为引导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导师队伍建设。实行访问工程师制度,选派青年教师去企业参加工程实践,提高了专业导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积极创造条件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业务学习与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导师教学团队,兼职专业导师与专职专业导师协调分工、互相配合,通过开展面向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项目的技术交流活动,构建专兼职导师的知识互通、能力互提的良好学术交流氛围,使得企业兼职专业导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专职专业导师的技能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构建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专业导师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官卫星.高职新闻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9(12):74-75.

[2]韦杰,李昊.高职高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5):155-156.

篇3

“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人文素养是相对于科学素养而言,它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①人文知识、方法层面,即对各种人文科学所创造的精神价值的认知与运用水平;②人文精神层面,对常见文化现象所蕴含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特征的把持程度,如气质、人格等。

1.2医学人文素养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Luria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是科学与人文的有机体,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医学人文素养,是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内在品质和人文情怀的综合表现,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生命的尊重、对患者尊严的维护以及对患者生存价值的关怀;它是医务人员非技术因素如仁爱之心、社会道德、责任情感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长期修炼和内化的结果,均关联着患者的健康与安危。医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人类服务,若忽视人的社会性质,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就会出现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理念,医学的使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

1.3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辩证关系

医学包括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互为条件、互为基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如同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共同演绎着医学事业的发展与医学人才的进步。任何割裂二者的行为,或只重视其一,不重视其二,顾此失彼,均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不论是医学教育、医学人才培养,还是医疗实践、医患关系处理,都要遵循这规律。

1.4临床研究生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1)人文知识:熟悉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心理学、伦理学、哲学、法律、文学、艺术、历史、宗教等;(2)人文思想:能将学习的人文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3)人文方法:能运用人文基本方法去分析、提出和解决医学及其相关问题;(4)人文精神:在医疗实践活动中能自觉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精神,注重对患者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人文关怀,这是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核心和灵魂。

2临床研究生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

2.1人文课程的局限性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以课程讲授为主要模式。然而,研究生3年学习期间、只有半年时间在校本部集中授课,而且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种类十分有限,一般只有大学英语、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几门课。这种“短时间、少课程”的人文教育模式,往往教学效果不理想,已无法满足临床研究生所需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要求,亦不适应临床研究生教育特点。

2.2人文教育内容缺乏实践针对性

不少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知识还是本科阶段的陈旧知识,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他们需要更新、更高的人文素养能力以帮助解决临床实践、社会活动和思想情感中所面临的价值理念、人际沟通、人文关怀以及职业发展等问题。多数调查研究表明,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很有必要,但对研究生成长的帮助呈下降趋势。这不是说人文课程对临床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没有意义,而是现阶段的课程设计不适应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笔者认为,一方面,人文课程没有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即在医院尚未建立人文教育基地;另一方面,人文教育没有贯穿临床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这既是一个教育方法问题,更是一个认识问题。

2.3人文教育忽视了临床研究生多样性背景

临床研究生的来源参差不齐,有的从本科直接考研的,有的在医院上班后读研的。来源不同和背景不同的研究生对学医的首要目的、个人利益、医患纠纷等问题的处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他们的人文素养教育也必须注意个体差异。现在部分院校的集体授课、无差别指导等形式不能适应研究生个性化的特点,影响人文素养教育的效果。

2.4导师忽略对研究生的人文教育

多数学校对研究生导师考核只注重科研成果,有关导师职责中没有硬性规定导师对研究生人文素养负责;因此,不少导师往往忽略了这个方面教育。由于科研成果是评价教学和科研产出的最直接标准,研究生往往成为导师实验或者项目的主力军,造成多数研究生认为与导师的关系是“老板雇员型”,如同学之间交流时,把自己的导师通常称为“我的老板”。最终导致研究生长期在实验室埋头做实验,几年的研究生学习结束后,一些基本的人文精神缺失、人文关怀能力低下。

3医学人文教育是培养“合格医生”的必然要求

3.1Engel医学模式与人文素养

美国纽约州Rochester大学精神病学 和内科学教授Engel于1977年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又称Engel模式。这种模式是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思考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医学观和方法论。该模式认为人患病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还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把患者当作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属性的有机整体。因此,医生不仅应该了解健康与疾病问题,还必须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互相作用。Engel模式以“人与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强调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要求临床医生必须高度重视患者的思想感情变化,并要真正尊重、理解关爱患者,加强医患感情沟通,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这就要求,临床研究生要想成为合格的医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3.2“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与人文素养

现代医患关系已由“主动-被动型”转变成了“共同参与型”,患者主动参与医生的诊疗活动。古代西方医学之父Hippcrates曾经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这句话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患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博大的仁爱之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培育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然而,当前医疗市场渐趋于市场化,医患关系呈现“物化、经济化和利益化”倾向。患方辱骂、殴打、敲诈医生,围攻医院,更有甚者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力事件在各地频频“上演”,引起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当然构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很多,有患方认知差距,也有社会因素等,然而在医疗过程中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也是构成医患互信缺失的重要原因。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导致的纠纷约占2/3。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具备爱心、责任心,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用良好的人文修养和适当的人性关怀及时化解医患矛盾。

3.3创新能力是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共同表达

目前我国临床研究生教育“重专业、轻人文且二者分离”。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在医院各临床科室轮转实习,主要学习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没有系统地将人文知识和医疗实践整合,最终导致研究生实习质量与临床效率低下、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工作能力不足。创新能力是其良好人文素养的体现,没有人文动力,就没有工作上的尽心与科研上的创新。研究生皆有创新潜能,但其创新欲望的激发、创新意识的唤醒、创新潜能的开发同时需要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共同支撑。“创新并不是无中生有的,不存在脱离知识的创新能力,创新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对现有知识的重新组合和突破现有思维的转换。”人文教育缺失可能会使研究生因知识结构的单一而无法顺利进行创新性科研活动。这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尴尬,如少数“知名学者”时常出现学术腐败问题等。因此,我们不能单纯使用科研成果的多少作为衡量研究生合格与否的依据。对人文教育不重视,只会抹杀研究生的韧性和个性,使之无法拥有持续的热情、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融会贯通的能力,成为“缺乏批判思维与独立创造能力、丧失精神追求”的单向度人(One-DimensionalMan),从而导致研究生在以后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创新动力不足。

4临床研究生导师人文教育新机制的创建与探索

4.1确定导师为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孙鹏等和宫福清等研究建议,医药院校要建立“一贯式、内省化、全维度、双螺旋”医学人文教育体系。“一贯式”是指人文教育持续整个研究生教育期间,并延伸至医学生涯;“内省化”是指将显性教育成果如知识、能力与隐性教育成份如感悟、体验、激励,通过心灵感知和情感震撼,内化为研究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全维度”,是指从研究生培养的方方面面分别构建子体系,形教育的支撑体系“;双螺旋”是指生命健康的维护既需要研究生高超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充分的人文关怀精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共同提升研究生“救死扶伤”的综合素养能力。基于上述人文教育体系,加上导师的地位与作用,即导师制为研究生与导师深度交流提供了有效平台,研究生在与导师的密切接触中,能充分感知导师的言传身教,导师的一言一行、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均深刻地影响着研究生。这样,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过程中可以最有效地把人文精神渗透、融合进去,成为研究生人文教育的主力军和第一责任人。

4.2完善导师遴选和评价制度

正因为导师是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学高为师,身正是范”,要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导师自身必须有过硬的人文素养。在导师的选拔过程中,不仅要对导师的学术修养和业务水平进行考察,同时也要对导师的职业道德、思想品德、人格品行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定。作为一名导师不仅应该崇尚学术,追求真理,更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知行合一,为人师表。对于不负责任和学术不端的导师,应立即停止其导师资格。青年导师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已高达近50%。青年导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支最有活力的力量,他们自身精力充沛,学历层次高,创新意识强,对工作充满激情,对学生饱含爱心,对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青年导师在育人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素养不够过硬,育人意识不强,育人方法不得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青年导师的教育与管理,对于将临床研究生培养为“合格医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3利用导师与研究生交流平台,开展研究生人文教育

根据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在每学期开学初有计划、针对性地提出6~7项医学人文讨论主题或基于背景的讨论专题,研究生在适当的时间就他们感兴趣的、与临床实习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人文主题与导师进行深度探讨,以摆脱目前在医学人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反感的说教式空洞理论以及教师讲授、研究生被动听讲的课堂授课模式。期末每位研究生要提交一份医学人文讨论报告或论文,其中优秀的鼓励发表或参加学术会议交流。从2011年2月开始至今,在我校2010级、2011级和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中实施了该项“平台人文交流”教育,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对20多项主题的相关医学人文问题在实践背景下面对面地进行了系统、深度探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4导师在指导研究生临床实践过程中融合人文教育

临床实践是研究生直接、大量接触患者的时期,有助于帮助他们通过感性认知,深化理性认识,是人文教育效果最明显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点要与其临床工作的特点和内容紧密结合。①培养研究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医患沟通技巧。语言表达的优劣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变化,准确、通俗易懂的语言有助于加强医患沟通、增强医患互信、减少医患纠纷。②要使研究生认识到医疗文书的重要性,养成规范应用语言文字、规范书写医疗文书的习惯,同时,在临床实践教学中还要融入法律知识,既维护患者权力又保护自身利益。③培养研究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全心全意去救死扶伤,用和蔼、微笑去温暖患者,用关爱、自信让患者及家属产生信任;廉洁行医,不以医谋私。④培养研究生人文关怀意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情感,保护患者的隐私,为患者选择经济、适当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⑤要在查房、手术、抢救等医疗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这些素养往往是通过课堂的说教无法完成的。

4.5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中渗透人文教育

研究生是科学研究的新生力量。真实、准确的科研态度既是科学研究的根本需求,也是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是,近年来研究生中屡屡发生的科学道德失范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担忧,严重影响了学术界的声誉。挪用或剽窃他人成果、编造或篡改实验数据、一稿多投等等,这些在以前甚少听闻的科学道德失范行为如今已司空见惯。作为导师,要在研究生“科学选题、科研实施以及科研总结”全过程中对其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指导研究生科研选题时遵循“需要性、可行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原则,从战略上选择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研究生要认真书写科研开题报告,并严格履行开题程序,导师及其专家组要审核和批准其开题报告,这样既让研究生明确自己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与进度,又有利于导师的监督和管理,从源头上避免重复研究与学术腐败。科学研究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事业,导师要跟踪研究生实验实施过程,检查其科研实验记录,是否“真实、准确”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实验过程中杜绝“数据造假”。对研究生论文,导师必须严格审查、修改后方能发表和提交。只要导师对研究生的科研过程真正负起了责任,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将会得到有效遏制,与此同时,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团结协作精神、科研水平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篇4

 

 

地理教师年度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本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三章,第一章《认识大洲》概括了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情况.第二章《了解地区》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各地的人文特征.第三章《走近国家》具体说明了几个国家各自特点.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一(六)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2个课时。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世纪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三、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四、教学要求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五、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六、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2、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地理教师年度工作计划范文二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1、2、3、4、5)五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新学期,新学生,新环境,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了圆满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在学校主管教学校长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优势,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学情分析

本届蒙西阳光学校七年级共有五个班平行班级,平均每个班级30人。由于学生的生源地不同,学生的层次也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开学近一周的观察,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不强,一些小学生身上的特点还没有完全褪去,面对地理这门新的课程,本学期的重点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针对七年级学生好动的习惯,多安排一些动手实践的活动,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地理教材内容丰富,呈现形式多种多样,该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多个学生活动,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和生活体验,同时还有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同时活动又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七年级上册以区域地理为主要框架,包括地球与地图、陆地和海洋、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共五章内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分三节,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主要介绍了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地球的大小,地球仪的组成要素,重点是经线、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第二节主要介绍了地球的两种运动方式,即自转和公转,这里面主要学习自转和公转的一般规律和产生的地理现象,也为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做铺垫。第三节地图,主要讲述地图的基本要素,要求学生学习读图、析图、绘图和选图用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分两节,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主要是介绍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关概念和分布,是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第二节海陆的变迁,重点讲述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理论。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共包括四节,第一节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入手,学习天气的相关知识;第二、三节分别讲述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第四节主要介绍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分三节,第一节介绍世界人口与人种的构成和分布;第二节主要讲述世界上各地区的语言种类和分布以及宗教的分布;第三节讲述什么是聚落,以及聚落的类型,聚落的特点和影响聚落形成的一些基本因素。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世界上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别和联系,最后讲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落实“自学精讲,以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理念,加强集体备课,精心准备地理学案,力求每节课学生各取所需,做到天天清、课课清、堂堂清。

2、以教材中的“活动”部分内容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继承以往教学活动的长处,并不断深化、创新、拓展,形成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3、深入研究学案教学的特点,认真编写学案和教案,把握学案教学的整个流程,充分发挥学案教学的优势。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提高整体地理学习质量。

5、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在教学在采取精讲多练的方法、教师作适当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教师再进行总结、要课文、图像作业有机结合,激发学习兴趣、帮助理解记忆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归纳、记忆等能力、并及时强化巩固、懂得应用,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感受地理学科的有用性。

8、指导学生开展地理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五、教学研究

由于本人今年要撰写研究生毕业论文,论文的题目与实际教学密切相关,所以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地理教学的相关理论书籍,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教学中总结经验,最终完成论文的撰写。

地理教师年度工作计划范文三

20__-20__学年,我带高三文科班3个班的地理。这一年的主要目标是为高考,因此,我的教学任务更主要的是复习工作,在学校校情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实现高考奇迹,是我思考的内容,并为此不断地从想法走向实践。

一、学校、学生基本情况

学校从高一直至高三都是没有晚自习的,实行完全走读制。高三暑期也未补课,今次开学以来有可能根据学生的要求,周六开辅导课。学生目前是从7:20-18:05在校学习,其他时间段在路上、家中学习和休息。就学业水平测试而言,文理科重点班的地理平均分为41分(满分50分),普通班平均分39分。由于学测难度相对较低,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学情。高二学期,花了近一个半月复习区域地理的地球、地图与世界气候,二个半月学测复习。暑期布置学生自己依据地图册和区域地理书复习世界地理部分,本学期开学即测试,及格2人。学生对已学的必修123基本遗忘殆尽。一个侧面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二、可实现的目标

针对学生基础及其理解、接受能力,应以基础、主干知识教学为主。文化课考生,部分文化课考生高考分数目标为75%-85%,大部分考生为65%--75%;艺体生而言,地理得分锁定在65%--75%,艺体生中美术生和部分音乐生,基本上从9-12月都在专业课集训,真正文化课的复习应从2月开始,加之放假15天多,主要复习时间应在3、4、5月,时间特别紧,其他门课得分又难,文综锁定200分,地理分数应在70分左右。本学期在1月份才涉及艺体生回校开课的问题,当提前做好预案。

三、本学期复习的主要内容与检测

1.内容:本学期主要复习内容为20__.9.1-10.31完成区域地理的复习,重在读图、填图以及与高考有关知识点的复习,通过检测卷和月考来检测复习情况,强调看图、读图和填图能力提升,强化对相关知识的读背;20__.11.1-20__.1.16复习必修1、2并迎接合肥市一模考试,以合肥市一模考试为风向标,调整复xxx度、方法和模式。一模考试结束转为必修1、2复习的补缺补差和必修3复习。(必修3大致2.15-3.12四个星期完成,进行二模考试)

2.检测:自己的试卷随堂考试、月考以及合肥的模拟考试。

四、自我再成长模式

1.基础教学与实践

(1)独立做《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世纪金榜一轮复习》以及《新题策》,结合课标和考试说明整理纸质备课笔记和PPT;

(2)制作PPT、微课视频,通过安徽基础教育云平台、qq群等进行网络推送,解决重难点,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特别是艺体生学习;

(3)继续结合时政材料开展“拓展讲堂”7分钟微课堂及网络视频教学,将其打造为自己的品牌教学;

(4)通过互联网+的网络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转变,并推出免费教学和付费教学模式,实现利于自己学生,又服务更大范围学生的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

2.学习与研究

(1)读书、学习:目前订阅有两种杂志,分别是《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和《地理教学》,需要认真阅读学习。除此外,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著也应花时间研读。大学课本、《地理学报》等书籍、杂志也是提升自己的途径。

(2)实践研究: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相应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并得出相应结论。值得探索,这种途径可让论文真正落实于实践,而非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此项也为职称做准备)

(3)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场修炼!教师的生命力在于课堂,学生因爱上你的课堂,爱上这门课,再加以适当的指导,学生必然学好本课。通过观看网络视频,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效果,最终成为一流的教育者。

五、实现目标的措施

1.充分备课,合理掌控教学速度、难度、广度,使教学不偏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能取得效果;

2.课堂40分钟,必须追求效率,同时开动学生的大脑,促进学生动手、动脑;

3.布置好作业和复习,并进行监督和指导,直至学生能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复习;

4.全体学生通过考试进行成绩跟踪,部分同学要进行单独指导和严格要求,比如读背书;

5.通过提问、测试等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

6.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做人始终是第一位,因注重对学生成长的指导。

六、可预见的成果

1.教育教学更上一个台阶,对高考的理解和把握也比过去好;

2.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精彩,教学研究落地并富有成效;

3.学生学习积极、状态良好,朝自己的高考分数目标迈进;

4.培养出一批能够运用地理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人。

地理教师年度工作计划范文四

这一学期来,我带高三两个文科班。跨头上课虽然累,头绪多,但我一直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高三地理的复习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又有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内容多而广。而我们的学生在刚开始时孤立理解,没有搞清这些“零散”的地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在头脑里建立起地理知识的框架结构,也没有理解地理知识系统中的逻辑关系。就觉得地理很难,学起来也很吃力。了解了这一情况,我查了很多有关高二地理会考备考的相关资料,以新的教学形式向学生展示地理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帮助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成知识间迁移组合,并在完成这些要素的同时,发展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系统梳理知识的具体过程中,对会考大纲所要求掌握的地理知识形成较清晰、深刻的认识。下面是这学期我个人教学的几点感受: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仔细研读新课程标准,以此为指引。新课标全面的分析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要达到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方向、考核的内容及标准等。这让我们老师心里有了一个大的方向,对教材的理解也就上了一个层次。

②备教科书。在新课标的指示作用下,仔细研读教材。对教材编写的过程、信息和基本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理清教学思路、重难点。对于学生模糊的知识,通过预设与现实结合或者查阅资料等手段使学生理解并掌握。

③备学生。可采用查——找寻资料,了解学生的过去及现状;谈——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学习和情感状况;聊——找个别学生聊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及困惑;访——做家访,深入学生的生活了解其情况;察——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总结学生的学习状况。上述五个方法可相结合,根据学情实施教学。同时还可以以学生平时的错误作为研究对象,这样更能针对性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2)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争取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关注学生的反映,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力求学生掌握。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现在的高中学生还是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因为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3、积极参与我们政史地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对高二文科的课程传授就有以下不足:按照学校安排我外出高考阅卷耽误了一星期的上课时间,回来后压缩了教学内容,再加上平时练习时间不足,学生对选修六的知识掌握不足。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尤其是其他知识的传授中加入这部分相关内容,便于让学生巩固和掌握。

现代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地理教师年度工作计划范文五

一、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学期,关系到20__年高考的成败,关系到本届毕业生的前途,所以本学期教学工作绝不能懈怠,必须尽全力保质保量完成,确保20__届高考圆满成功。为此特制定本期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

以20__年高考说明地理科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专题测试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

三、教学内容分析:

篇5

从培养既要懂经济又要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角度看,目前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高校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改进。

1•1经济法课程中的内容重复高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授课教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相同的教材,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层次性。

1•2教学计划与实际脱节

经济法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而目前高校都已经把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它对日后学生学习和理解经济法课程有很大的帮助,这两门课程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衔接。而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在三年级开设,时间至少间隔一年,这无形中破坏了这两门课程的承继性、关联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前后照应不上。

1•3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经济法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法律课程,以往主要单靠教师一味地说教来讲解,即灌输式、保姆式的教学方法,容易养成学生学习上依赖教师的心理和思想懒惰的习惯,必须进行改革。所以在讲授经济法课程中,教师方面需要用大量的案例作为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调动其学习兴趣。另外,我们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组织模拟法庭,通过控辩双方的辩论,锻炼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

1•4考核方法有待合理化

经济法课程在许多高校属于考查课,一些教师认为考查课可以降低标准,写篇论文或留些作业题就可以结课。其实不然,考核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个环节应给予足够重视,这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扩大知识面。为了督促学生学好经济法课程,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

2对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2•1教学内容因专业而异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的加以介绍。对于工商管理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各类市场主体、市场管理方面的法律;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公司法》、《会计法》等方面的法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以提高教学质量。

2•2教学计划的安排要合理

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学习经济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经济法课程应开在法律基础课后,但不能间隔时间太长。此外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应开设不同学时数的经济法课程,如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应开设54学时左右课时;对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可开设36学时左右课时。

2•3教材选取要倾向学生能否使用优秀教材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先进性”和“适用性”是教材选择的基本原则。“先进性”是指教材内容要具有时代特色,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成果,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知识,反映其相互联系及发展规律,既要有突出的学术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适用性”指选用的教材要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取材合适,深度适宜,分量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2•4课堂教学要注重案例教学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法律条文十分枯燥,但结合适量的案例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因此,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的一大特色。从周围的实际生活、书刊报道中或“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典型案例中选取,在讲授完经济法理论部分后,结合所讲内容,可以采用留思考题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讲评,由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法律条文的理解掌握,激发学习热情。

2•5完善和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室为载体,变黑板教学为CAI课件教学,可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化教育设施有机结合,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易于接受。经济法教材中几乎每一章都有几个案例需要分析,案例文字较多,在黑板上书写浪费大量时间,而采用CAI课件教学可节省黑板上写板书的时间,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CAI课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2•6采取考核多种方式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并围绕讨论题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潜在的学习能力,增强对经济法的掌握和应用。学期期末的考核或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以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为主;或抽签口试、抽签笔试,可使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全面掌握,融会贯通;或出综合性论文题目,督促学生多查资料,深刻领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3对经济法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

教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教材编写要能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编写经济法教材时,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期望与众多同行学者交流。

3•1树精品意识,创名牌教材

目前经济法教材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数量很多,但精品很少。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参与编写教材的学者态度要严谨。教材毕竟是教学工具,是学生吸收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在学生眼里,教材往往都是神圣的,他们认为只有正确的、精华的东西才会编写到教材中,尤其对于本科生,他们接触法学知识不久,还未能对相关的法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甄别,更是对教材有着一种特别的迷信。因此学者必须持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严肃对待出版教材这件事。另外,教材的主编、出版社也要起到统筹审核的作用,尤其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衔接,避免内容上出现矛盾。

(2)提高出版门槛。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2010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任务分解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质量监管,改进出版工作。要求努力提高教材教辅质量,推动出版单位精心选题、精心策划,努力提高教材教辅出版质量。对于此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对参与编写教材的学者应当设定一个基本的标准,如职称要求、学术研究要求等;其次,出版社不能单纯地考虑经济利益,要充分考虑本出版社的社会声誉,努力建设精品出版社、名牌出版社,严格把好出版关。

(3)树立创新意识。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如果教材编写没有特色、没有创新,那么它就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社会的承认。笔者认为,要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起到引领我国经济法教材建设和教材改革的潮流和方向的作用,在编写经济法教材时,必须实现教材内容和体系的创新。要注意使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方式尽可能地和经济法学理论以及社会的司法实践状况相适应,要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篇6

著名教育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力图超越社会结构与行动对立、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对立,建构社会学思想理论体系,场域理论是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他关于场域的定义,“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1]。本次疫情对高校教学工作影响最显著的就是教学场所的变化,教学方式从聚集走向分散,从线下走到线上;教学中介从教室转为互联网。众所周知,当下中国的网络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普及,不管是社交媒体、自媒体还是MOOC等网络学习平台早已在高校师生群体中普及和熟练使用,但是本次的远程教学有其显著的特点,并不是传统课堂简单搬家,它最核心的改变即是网络课程平台或已从原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资源的位置,跃升为高校课程教学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了,它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再是互相补充,而是暂时性替代的关系。

1各要素的博弈对远程教学质量影响的现状分析

场域理论的特性取决于场域内部和外部内部存在着各种不同群体,从而形成各种关系及与之相对应的意义,但各群体之间却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往往存在着多种层面的博弈。布迪厄认为,场域之间的关系随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发生改变,并非一成不变,它的动力正是来自于内外部的冲突和斗争,这种冲突和斗争使得场域充满活力与吸引力,而这种博弈在远程课堂场域也不能例外。

图1场域视角下的远程教育框架图

1.1场域外部的博弈:来自家庭场域的鸿沟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一旦进入教室就会产生很强的界限感,群体的聚集性使其形成与其他生活场域(如宿舍、操场、食堂等)暂时性分割的状态,教室与课堂场域表现出同一性,从而保证学生听课的质量。但是远程在线教学因其“非聚集”模式,造成学生上课呈现出地域分散性,原来的同一性被打破,课堂场域与家庭场域表现出相互连接又彼此博弈的状态。具体表现为知识层面的连接,身体与思维层面的博弈,以及技术层面上的博弈。

(1)知识层面的连接。当网络代替传统教室教学作为远程课堂教学的中心介质时,知识就作为两个场域间连接的要素,为在网络场域内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可能,成为网络课堂场域被赋予远程教学功能关键。众所周知,课堂教学即是生产、传播、反馈知识的过程。教师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与学生互动;学生也是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而实现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交往;教学管理部门的活动也是通过对知识的组织、检测和反馈等形式来实现的。

(2)身体与思维层面的博弈。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到教室上课的行为保证了身体与思维共同在场的一致性,教师是通过对学生身体的暂时性约束,规范控制学习者实践行动和心理行动,以身体“顺从”为起点,使思维到达有序化、高效率的活动,从而完成教学活动。但远程网络在线教学用“远程在场”的方式取而代之,造成了师生身体与思维的发生场域的“异位”,即思维在网络的课堂场域,自己却身处家庭场域的环境中。这种“身体缺场”导致教师对学生“身体控制权”缺位,“身体-思维”反射链条受到冲击,使得教师不易时刻监控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学生本应在课堂场域中的思维更易受到来自家庭场域中诸多要素的干扰,造成注意力不集中,重点知识关注不到等诸多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

(3)技术层面的博弈。远程网络教学得以开展的前提是默认了每个学生的在家里都可以顺利接入和熟练使用网路进行课程学习。但现实是因学生所处地域环境和家庭情况各有不同,造成学生在技术接入水平的不同造成平台使用方面出现差异。技术接入呈现出区域性差异,一、二线城市旺旺具备比较完善的通信基础,居民日常对计算机和wifi网络等资源占有与使用率较高;而在一些乡村地区,经济水平导致当地在信息通信的基础建设上处于劣势,家庭对计算机(笔记本)的占有量较少,网络信号不稳定的情况时有发生,家庭场域内的资源不能满足网络课堂场域的基本需要,城乡学生在拥有网络资源上的差异,远程在线教学往往又把学校教育中逐渐弥合的硬件使用层面上的差异拉大了,致使学生在上课效果方面出现“知识沟”,造成学习动力不足,教学质量下降的情况[2]。

1.2场域内部的资本博弈:管理要素关系的构建

(1)课堂指导场域。课堂指导场域从人员配置上看,一般主要由学校研究生处和学校管理教学方面领导、相關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具有丰富研究生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的高层管理者、校内有影响力的教师及专家等共同组成,主要为保证全校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开展及顺利进行,对教学工作进行组织和管理。对学校层面的远程教学指导总体方案的设计撰写,深入课堂一线多方向督导以及收集反馈研究生培养与教学信息,拟定出相应管理对策。指导场域中的人员往往都在教育场域内拥有着丰富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以及信任资本,因此他们无论是作为管理者的指导水平,还是作为教师的业务能力,在大程度上都是可以在远程课堂场域内被认同的,他们的存在,在规范场域内部结构,保证其稳定性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2)课堂执行场域。执行场域由各二级学院的管理层组成,从人员配置上看由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教辅人员、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具体任务上,这个群体负责具体教学环节安排,指导各专业学科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对课程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实行有效管理。它们是传达学校教学任务的接收者,也是安排具体工作的执行人,更是该场域中经济资本的主要支配者,可以利用职位权力向“场内”调集资源。

(3)课堂表达场域。表达场域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和吸收知识,教师可凭借掌握的文化资本、符号资本、社会资本等,获得自己在该场域内的权力与权威,但由于表达场域会受到来自其他场域要素的规范与监督,这个群体就成为场域内部最受制约的群体,但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师生有了共同的目标,成为彼此的搭档,共同推进课堂场域建构并塑造与之相匹配的惯习。

1.3远程课堂场域的行为逻辑:惯习的重构

(1)师生主体性的转换。在学校课堂场域,学校制度赋权使教师使老师掌握课堂教学的绝对权力,教师一旦进入教室内就会化身为至高权威的形象,因其拥有更多的知识资本而被赋予更大的权力,学生则因技能、经验等方面知识的不足而属于劣势一方,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但是在远程课堂场域,由于网络技术赋权,师生的角色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师生之间的传授关系被引领关系所取代,逐渐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话语权发生了让渡,学生的主体意识较之前显著增强。

(2)知识获取方式的转变。交互是保障网络课堂场域的内驱力,而这种交互具有即时性、多元性的特点。在该场域内发生的交互属于学生和网络环境之间的事件,包括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包括学生和其他学习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通过知识投递,促成师生和学生之间知识和观点的互动、交流与碰撞,形成知识众筹,在通过相互反复激发、评价、修正等学习反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新知识,最终达到知识的创造。教师与学生在这样的交互中完成了知识内化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中的话语权以及对知识的探求意识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

(3)教学情境体验感的增强。不同于学校课堂场域中较为单一的讲课形式,网络课堂场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调动更多的网络资源让学生获得情景式学习的体验感。体验式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亲身经历中,经过反复观察、实践、探究、感受,形成某些习惯、态度乃至心理品格的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为学生创造主动实践的机会,并通过集中反思来习得知识让学生对某些抽象场景有身临其境大感受,从而提升学生在相似情境中知识与迁移知识和实际应用的能力[3]。

2场域理论视角下研究生远程教学质量保障策略构建

2.1建立以服务师生为目的建立保障体系

想要建立远程课堂场域的教学质量保障策略,有四个职能部门的工作至关重要,即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图书馆和网络信息部门,他们构成了我们在特殊情况下开展教学工作的整体系统。其中,教学管理部门起到牵头抓总地位和作用;学生管理部门要负责处理好所有各级各类的学生与教师的对接;网络信息管理部门要为师生互动提供技术服务和保障,并做好应急预案;图书馆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便利的电子文献资源支持和保障方面作用日益重要。部门联动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密切跟踪和评估疫情对教育教学秩序可能的干扰和影响,推演和预判。对于学院方面,尽可能指导和帮助教师提高学习运用各种远程教学工具的能力,既是应对当下之需,本身也是提高教师职业能力的一项工作。

2.2建立入场前以管理部门为主导开展教学保障工作

在师生进入远程课堂场域前的准备工作的开展要以教学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为主导,成立疫情期学院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院层面的总体教学指导方案,统筹学院的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对本学期教师任课情况进行核实,课前组织授课教师网上教学资源使用培训,协调技术人员为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提供网络支持保障,对理论课程、实验类课程、研讨类课程和学生毕业论文分类确定合理的教学形式。

2.3提升教学交互方式,提高师生参与度

相比之前个性化、合作探究式的均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易开展。教师讲解知识点后,可以组织随堂测试+即时点评,小组协作完成知识点相关任务,师生查看上传到平台的各组成果,依据课前设置好的权重进行教师、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最终形成“讲-练-评”或“讲-测-评”良性循环。针对部分知识点,变学生“学”为学生“教”,这种学习方式对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团队合作以及个人表现力的培养更会让他们受益终生。另外,互动不能仅关注个别活跃同学,要多组织能“强迫”全体学生互动的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互动人数,还可获得较内向学生真实的想法。此法可以有效监控屏幕前的学生状态[4]。

2.4建立激励机制,保持学生的专注度

建立课程多元考核体系,课程实施中及时评价,一点一滴因学习行为而产生的分数的积累,对学生而言是非常有效的激励。在线教学技术分担了教师部分讲解任務,提升了课堂效率,让老师有时间关注更多同学。而教师对学生关注更能激励学生,结合个人学习分析报告,我可以分析学生的现有学习状态并对未来职业发展给出建议。

参考文献

[1]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李猛,等.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71.

[2] [美]戴维·斯沃茨,陶东风.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09.

篇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4-0086-04

学风是学校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氛围。从狭义上讲,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等内在人格作用于主体本身而产生的外部反映;从广义上讲,学风指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治学目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是全校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表现。.[1]本文所称的学风特指高校学生的学习风气。

当前,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既是高校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参与国内外办学竞争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参与人才竞争、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需求。实际上,高校学风建设从来都是一项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但应当在不同时代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群体构建不同的模式。当前,在高校学风建设中构建PDCA模式十分必要。.①

一、高校学风建设构建PDCA模式的必要性

学风是高校的灵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针对高校学风建设实施难、见效慢、难持久的特点,将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模式引入高校学风建设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一)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1.良好的学风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

优良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努力成才的内在精神动力。明确的学习目的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够为自身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实现人生价值;踏实、严谨的学习态度不仅是大学生当前学习、科研的必备条件,也是将来工作和生活中的必备素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汲取新知识,是大学生不断成长的前提,能够使人终生受益;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努力成为善于吸收各科知识和信息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学生能够顺利进入社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一席之地的重要保证。

2.学风建设是高校的立校之本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风建设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学风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输出的质量。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指出:学科建设是学校的龙头,学风建设是学校的根本。学风不正,学校声誉难以维持。大学要有浓厚、宽松的学术氛围,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科学、民主、创新的大学精神。如何创设既宽松又严谨的学术氛围,塑造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各大学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2]事实证明,学风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尺。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狠抓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走质量立校、质量强校之路,才能增强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

3.学习型社会呼吁高校优良学风建设

学习型社会倡导人人要终身学习。由于大学是拉动社会进步的源头,因而,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就需要高校的拉动。因大学期间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高校的学风建设决定了高校能否使大学生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否使大学生将学习作为自己终生的信仰,能否使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能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构建学习型社会需要高校加强学风建设。.[3]

(二)当前高校学风问题的严峻性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尽管每个高校均认识到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加强学风建设,但是,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仍不容乐观,高校学风问题亟待解决。

1.学习目标不明确

当前,高校中一些学生学习缺乏计划性,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存在盲目学习的状况。虽然大多数学生知道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求学的主要目的,但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学生急功近利,他们热衷于考各种资格证,以此作为就业的敲门砖,却往往忽视了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研究,导致顾此失彼,失去了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有部分学生为缓解就业压力,跟风投身于考研大军,终日只复习考研的相关科目而忽视对其他知识的学习。可以预见,这部分学生即便考研被录取,他们也会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再次迷失前进的方向。

2.学习态度不端正

一些学生经过高考的紧张学习,考入大学后就开始放松自己,追求玩乐,失去了原有的学习目标和动力。这部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忽视自身能力的提升,对待专业学习缺乏踏实、严谨的态度,对待考试往往敷衍、蒙混过关。大学期间的学习环境相对自由宽松,对学生的自制力要求较高,一些学生习惯了中学时期的被动学习,对进入大学后的学习生活不能及时适应,产生了学习怠惰心理,这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一个突出表现。

3.学习纪律不严格

大学生严格遵守学习纪律是高校优良学风的突出体现。而当前一些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上课迟到、早退,课堂上玩手机,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现象在高校屡见不鲜。还有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成瘾,多门功课挂科,大学生活刚刚开始就受到降级甚至退学的处分。

4.学习方法不科学

一些大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及时与教师交流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见解和疑问,也就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思考。部分大学生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记忆,缺乏理解和应用,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的学习效果是十分有限的,以至于许多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才发现自己脑袋空空,学过的知识几乎随着考试的结束全部还给了书本,才发现应急式的学习根本起不到提升能力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学生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到了工作现场难以很好地开展工作。

(三)PDCA循环模式的优越性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Deming Circle),是管理学中的一种通用模型,最早是在1930年由美国现代质量管理的奠基者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提出的初步构想,1950年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再度深入挖掘,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成为全面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 循环理论认为管理中的任何工作都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计划阶段(P)、实施阶段(D)、检查阶段(C)和总结处理阶段(A),这四个阶段紧密衔接,缺一不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PDCA循环模式之所以能够应用于创建高校的优良学风,关键在于它的长效性、循环性和可改进性等优点。.[4]

1.长效性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个长久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一个不断循环、可时时改进的管理方法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PDCA 循环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它不是一般意义上周而复始的简单循环,它的每一次循环都将原有的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是一个阶梯式上升的循环过程。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高校的学风建设之中,能够推动高校学风不断改进并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2.循环性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个牵涉到各方面资源和投入的综合工程,而PDCA 循环恰恰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循环组成,大环套小环,能够保证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得到有效衔接。一所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就是一个大的PDCA 循环过程, 每个学院的院风建设、每个班级的班风建设、每个学生的自学管理等就是一个个小的PDCA 循环过程。其中,上一级的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根据,下一级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贯彻落实和具体化,各循环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3.可改进性

高校学风建设的宗旨是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但学风建设的实施方式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学风建设模式既要具有核心目标,又要体现灵活性。PDCA循环的优越性在于一直都是围绕标准在运转,每一次循环都要依据前期所定目标及时肯定成绩、总结经验、修正错误,防止错误的再次出现。同时,由于将有效完成目标的工作方法提升为标准,对未完成的工作以及新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继续进行循环,这样就能够防止学风建设偏离正确的轨道,使学风建设始终围绕着核心目标不断改进。

二、高校学风建设PDCA模式的主要内容

依据PDCA 循环理论,高校学风建设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方案—计划阶段、学习—辅导阶段、检查—考核阶段和总结—提升阶段。

(一)制定方案—计划阶段(Plan)

在制定方案—计划阶段之前,首要的任务是进行调研工作。应通过开展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团体讨论等形式查找学风建设和个人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尤其是应着重调研那些未能完成学风建设目标的事项,根据主要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制订学校整体的学风建设方案和班级、个人学习计划。如,针对学生学习纪律差这一问题,可以分别开展教师、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教务管理人员等多角度的问卷调查或座谈,找出导致学生迟到、旷课、抄袭作业等现象的主要原因。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改进方案,面向班级要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面向个人要明确每一个学生学风建设的职责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并尽可能用可量化的数据表明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和可改进的程度,以确保学校的整体管理效果和学生的自我提升质量目标的实现,以便为下一步教师监督并检查执行方案做好准备。

(二)学习—辅导阶段(Do)

在学习—辅导阶段,学生应按照学风改进计划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教育管理人员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规范和引导,共同为实现学风改进的目标而努力。在这一阶段,学生应严格按照学风建设总体方案行动,同时,学生还应结合自身特点完成自我提升的学习计划目标。如总体方案和自我提升计划发生冲突,教师应协助学生对个体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做出调整。其中包括学习方案实施的具体时间、效率、效果等,都要在每个学生身上体现出来。这一阶段在整个PDCA循环模式中是最关键的,同时,也要求教育管理人员身体力行,切实帮助学生克服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因为只有将学习质量改进方案认真贯彻执行,才能保证以后的检查工作、提升工作以及整个循环的有效进行。

(三)检查—考核阶段(Check)

学风检查—考核阶段是贯穿整个学风建设过程的重要环节。当学生按照要求落实学风改进计划时,需要教育管理人员根据方案计划和具体考核标准,对每一个学生的计划执行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考核学生的学习表现与学习效果。检查内容可依据学风改进目标进行调整充实,包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班级学习风气、宿舍学习氛围等方面。通过检查总结学生在这些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明确以往工作的不足及其成因,及时发现问题,以备下一阶段的处理。

(四)总结—提升阶段(Action)

经过以上制定计划、执行方案和检查阶段的努力,学风建设肯定会有成效也有不足。因而,在总结—提升阶段,需要将以上工作进行汇总,把成功完成学风改进计划的学习方法提升为标准,对在学习上有显著进步的学生进行表彰,以此发挥激励和示范作用。同时,发现并记录整个循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有待解决的和新出现的问题的成因,以便转到下一个PDCA循环进行解决。

三、构建高校学风建设PDCA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细致而繁琐的工作,包括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诸多方面,同时,PDCA模式的各个环节对解决特定问题都有其针对性,所以,在运用PDCA循环模式逐步改善高校学风建设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一)对学风问题现状的调查要全面真实

对学风建设现状的调查是PDCA循环模式的基点,因此,对学风建设现状的调查尤为重要。如果不能明确了解学风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就无法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有效解决方案,PDCA循环也就无法进行。所以,调查工作应注意广度和角度,即要注意调查对象的广泛性、调查问题的普遍性和调查分析的针对性。应针对学生的年龄、专业、性格特点采取多种调查形式和方法,包括问卷、访谈、团体讨论等,以便于了解到真实情况。还应通过辅导员、班主任、班级骨干等集思广益,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要逐一分析论证,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开展后续工作的前提。

(二)制定的学习目标要明确可行

在制定学风建设的预期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行性。首先,需要从全局出发,制定一个长期目标,并将其作为学风建设的总目标。其次,在制定各阶段的目标时,要特别注意目标的可行性,并分阶段具体执行。制定的方案要具体到目标实现的时间、效果等,以便落实到具体的学生。制定目标过程中还需注意的是不能急于求成。超出学生的实际而提出过高的目标,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对改进学风是极为不利的。此外,还要尽量使各项目标量化,便于下一步考核。

(三)考核评价指标要具体细致

检查—考核阶段是PDCA模式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应检查学生是否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是否纪录成功的经验和执行过程中的困难,同时要将检查所获得的数据、资料汇总分析, 形成最终检查报告。因此,对每一个学风问题的考核评价指标都要细致、明确,要使每一项考核评价指标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中反映出来。各项考核评价指标要与制定的预期目标保持一致,明确规定在原有基础上提升到何种程度,尽可能量化。通过数据说明执行情况,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反映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总结、提升做好准备。

(四)奖惩要及时适度

在总结—提升阶段,教育管理者要根据前一阶段的考核情况,对顺利完成预期目标、达到良好学风效果的团体或个人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对没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团体或个人进行相应处罚。在此阶段,要特别注意奖惩的适度性和及时性,否则,将难以起到激励和督促的作用。这一阶段也是下一个PDCA循环的基础,因此,要注意及时总结这一循环中未解决的和新出现的问题,为转入下一循环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四、结语

在当前高校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探索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模式是符合个人、高校及社会长远发展需求的一项工作。教育管理学认为,学校管理过程要严格遵循四环节(PDCA模式)运行规律,即计划、执行、检查、修正四个环节,并使之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循序渐进、首尾相连而形成封闭性的系统.[5]。要使高校学风建设的管理过程在这种PDCA循环的滚动中不断向前发展,每一次循环都要使学校管理和学校各项工作提高一步。

由此可见,将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理论应用到高校学风建设中,创建一种具有长效性、循环性、可改进性的学风建设模式,是克服长期以来高校学风建设的难点、适应当前高校发展、提高办学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教育管理学关于加强学校管理、推动学风建设的重要举措。

注释:

① PDCA是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其中P、D、C、A分别代表Plan、Do、Check、Action。

[参考文献]

[1] 郑镇锋.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6):237238.

[2] 瞿祥华,邓云涛.以学风建设为主线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6668.

篇8

[中图分类号]F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6-0152-02

经济法教材的发展应当跟上时代步伐,走绿色化道路。应当在教材中反映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如经济协调发展、公平正义、教育科技、房价等问题。教材的内容应在强化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大量借鉴和吸收本学科最新的、成熟的经济法学理论和科研成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经济法教材的内容要科学、正确,符合最新的科研成果中所取得的共识,反映学科前沿。

1 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从培养既要懂经济又要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角度看,目前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高校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改进。

1.1 经济法课程中的内容重复高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授课教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相同的教材,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层次性。

1.2 教学计划与实际脱节

经济法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而目前高校都已经把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它对日后学生学习和理解经济法课程有很大的帮助,这两门课程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衔接。而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在三年级开设,时间至少间隔一年,这无形中破坏了这两门课程的承继性、关联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前后照应不上。

1.3 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经济法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法律课程,以往主要单靠教师一味地说教来讲解,即灌输式、保姆式的教学方法,容易养成学生学习上依赖教师的心理和思想懒惰的习惯,必须进行改革。所以在讲授经济法课程中,教师方面需要用大量的案例作为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调动其学习兴趣。另外,我们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组织模拟法庭,通过控辩双方的辩论,锻炼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

1.4 考核方法有待合理化

经济法课程在许多高校属于考查课,一些教师认为考查课可以降低标准,写篇论文或留些作业题就可以结课。其实不然,考核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个环节应给予足够重视,这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扩大知识面。为了督促学生学好经济法课程,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

2 对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2.1 教学内容因专业而异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的加以介绍。对于工商管理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各类市场主体、市场管理方面的法律;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公司法》、《会计法》等方面的法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以提高教学质量。

2.2 教学计划的安排要合理

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学习经济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经济法课程应开在法律基础课后,但不能间隔时间太长。此外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应开设不同学时数的经济法课程,如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应开设54学时左右课时;对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可开设36学时左右课时。

2.3 教材选取要倾向学生

能否使用优秀教材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先进性”和“适用性”是教材选择的基本原则。“先进性”是指教材内容要具有时代特色,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成果,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知识,反映其相互联系及发展规律,既要有突出的学术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适用性”指选用的教材要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取材合适,深度适宜,分量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2.4 课堂教学要注重案例教学

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法律条文十分枯燥,但结合适量的案例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因此,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的一大特色。从周围的实际生活、书刊报道中或“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典型案例中选取,在讲授完经济法理论部分后,结合所讲内容,可以采用留思考题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讲评,由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法律条文的理解掌握,激发学习热情。

2.5 完善和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室为载体,变黑板教学为CAI课件教学,可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化教育设施有机结合,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易于接受。经济法教材中几乎每一章都有几个案例需要分析,案例文字较多,在黑板上书写浪费大量时间,而采用CAI课件教学可节省黑板上写板书的时间,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CAI课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2.6 采取考核多种方式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并围绕讨论题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潜在的学习能力,增强对经济法的掌握和应用。学期期末的考核或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以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为主;或抽签口试、抽签笔试,可使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全面掌握,融会贯通;或出综合性论文题目,督促学生多查资料,深刻领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3 对经济法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

教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教材编写要能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编写经济法教材时,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期望与众多同行学者交流。

3.1 树精品意识,创名牌教材

目前经济法教材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数量很多,但精品很少。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参与编写教材的学者态度要严谨。教材毕竟是教学工具,是学生吸收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在学生眼里,教材往往都是神圣的,他们认为只有正确的、精华的东西才会编写到教材中,尤其对于本科生,他们接触法学知识不久,还未能对相关的法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甄别,更是对教材有着一种特别的迷信。因此学者必须持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严肃对待出版教材这件事。另外,教材的主编、出版社也要起到统筹审核的作用,尤其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衔接,避免内容上出现矛盾。

(2)提高出版门槛。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2010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任务分解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质量监管,改进出版工作。要求努力提高教材教辅质量,推动出版单位精心选题、精心策划,努力提高教材教辅出版质量。对于此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对参与编写教材的学者应当设定一个基本的标准,如职称要求、学术研究要求等;其次,出版社不能单纯地考虑经济利益,要充分考虑本出版社的社会声誉,努力建设精品出版社、名牌出版社,严格把好出版关。

(3)树立创新意识。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如果教材编写没有特色、没有创新,那么它就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社会的承认。笔者认为,要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起到引领我国经济法教材建设和教材改革的潮流和方向的作用,在编写经济法教材时,必须实现教材内容和体系的创新。要注意使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方式尽可能地和经济法学理论以及社会的司法实践状况相适应,要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3.2 教材侧重点要有差异

目前,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办学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趋于多样化,高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材编写也必将随之做出相应调整。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多样化教学的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高校各自的办学特色和多层次人才的培养要求。这就要求编写和出版适应不同学生层次需求的各种教材,如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和本科生,应当在经济法教材中多反映一些共性的东西,个人学术研究的东西少些。至少经济法的理论体系应当做到统一,这需要法学界学者之间经常进行广泛与深入的交流。对于研究生,要注重教材的学术性与理论研究的深度与个性发展,使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注重培养学术型、应用型的人才。

总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进行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是教学方向之所在。如果能充分重视经济法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让教学改革、探索落在实处,不流于形式,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才能保证。教学改革是永恒的主题。我们应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结合高校实际,吸收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改革成果,把高校经济法课程的改革推向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篇9

摘要:我国的职业指导起源于民国初期。文章通过对民国初期两位职业指导的倡导者朱元善和周诒春的职业指导思想进行梳理,并对比总结两者思想之异同,对当今的职业指导工作有所启迪。

关键词 :朱元善;周诒春;职业指导;职业演讲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2-0093-04

作者简介:徐胜(1982—),男,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职业指导发轫于民国初期,这个时期是西方职业指导发展的黄金时期。鉴于职业指导在当时的中国是新生事物,有关理论尚十分缺乏,因此,诸多的教育家和知识分子致力于对职业指导理论的引入、探讨和实践,其中,朱元善和周诒春对职业指导的萌芽阶段发展贡献巨大。

一、朱元善及其职业指导思想

朱元善,生卒年不详,笔名天民,是民国时期著名教育理论家,曾主编《教育杂志》、《学生杂志》、《少年杂志》等刊物,一生著作颇丰。其职业指导思想主要出自1917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职业教育真义》。《职业教育真义》为朱元善以日本学者川本宇之介的《职业教育研究》一书为依据编译而成。在编译过程中,朱元善有意识地根据当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充分阐述了自己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朱元善认为,职业指导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求职者个人和对社会的影响两方面。他十分重视求职者的初次择业,在著作里明确表示反对当时的“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他指出:随意选择一岗位就业,等发现该岗位不适合自己时,会不得不重新选择岗位就业,如果不适合的话,还会不停地换工作。职业确定不下来,就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就会永远达不到优秀的程度。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职者势必会成为劣败之人,并最终被社会淘汰。所以,他在书中郑重强调:凡择业者慎毋爽失唯一之机会,切不当蓄心与更择。

朱元善指出,贸然择业除了影响求职者个人外,国家经济和社会生产力也在求职者不停换工作的过程中蒙受巨大损失。除此之外,如果求职者没有一固定的工作,随意流转,不但会使个人产生懈惰心理,影响个人发展,还会形成不良少年团体、流民团体,滋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职业指导不仅与职业教育休戚相关,也是社会的一项事业,他将职业指导提高到等同职业教育本身的地位,并指出职业指导与职业教育甚当相需而行。

朱元善在书中以美国纽约学生目的调查会和波士顿职业局为例介绍了怎样实施职业指导。在实施职业指导的过程中应与学校结合起来,并尤其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要做好求职者的情况摸底工作。他认为,求职者就业困难不仅仅是技能缺失,还因为他们不能清晰地认识自己,是“目瞩千里不见眉睫”之人。职业指导组织的任务除介绍工作外,更主要的是帮助求职者熟知自己之资禀诣力,获得择业之智慧。另一方面是要提高指导者的素质,指导者不仅应熟知事业之性质状态,还要掌握指导求职者的技能,既能让求职者知其然,又能让其知其所以然,除此之外,指导者还要尽职尽责、恪尽职守,指导者是否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直接关系着指导效果的强弱。

朱元善的职业指导思想在其前期的其他著作中也有所涉及,但均不如《职业教育真义》中介绍得那样具体系统。

朱元善本身没有直接从事教育工作,他从一个学者的角度关注、介绍职业教育,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了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发展工、农、商业,这本身就是职业指导工作的一方面,更充分体现了当时学者不忍“坐视国家之破产”的爱国情怀。

二、周诒春及其职业指导思想

周诒春(1883—1958年),字寄梅,祖籍安徽休宁,生于湖北汉口。190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学习教育、心理等专业,1909年获硕士学位后回国。1912年在南京临时政府任职,后任清华学校第一任副校长,并接张伯苓任清华第三任教务长。1913年8月,清华学校校长唐国安致信外交部,推荐周诒春继任。周诒春于1913年10月27日就任清华学校校长,1918年1月辞职,任期4年又3个月。

周诒春在清华任教期间的主要教育方式为德、智、体“三育并举”,通过“三育并举”贯彻他的教育思想——“造就完全人格之教育”。后人眼中的“近代中国职业指导之先声”只是周诒春实现其教育目的的一个教学手段。他认为,传统教育没有活力,脱离生产,既不利于培养公民独立性,又很少传授生产技能。他说:“职业教育、民主教育与国民教育应取代传统古典的反民主的非生产的和缺乏活力的绅士教育,新的国民教育目标应在培养聪明的具有谋生技能的与独立自主的公民。”

周诒春的职业指导实践主要体现在学生选科和择校方面。他通过了解当时大部分学生的困惑,结合自己早年的求学经历,意识到当时的学生不能充分认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加上对社会职业缺乏深刻的认识,导致他们在选科和择校方面都有很大的盲目性。在美国求学时,他了解了当地的职业指导相关情况,深感职业指导在择业与就业方面能够为人们提供合理的帮助,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周诒春在执掌清华学校后,便开始重视即将毕业赴美留学的学生在选科与择校上的问题,并进行了相关的指导。

周诒春的职业指导实践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制作调查问卷让学生填写,了解学生的主观想法和心理内因。平时悉心观察了解每位学生,特别注意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志趣,努力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专长。他还让每位留洋学生填写报告,说明选修专业学科的性质及理由,到美后拟入何校,为何作此选择。然后逐一与学生谈话,审慎决定学生的留学方向。另一方面是举办职业讲座。刚开始时,清华学校将这种演讲称为“高四演讲”,尚未正式冠以职业演讲之名。只是在一次高四演讲预告中,使用了职业演讲的概念。直到1917年,这些演讲不再称为高四演讲,而是直接命名为职业演讲。从1916年上半年清华学校的职业演讲拉开帷幕,到周诒春离职前的两年间,职业演讲场次和涉及专业不断增多,听讲学生从原来的毕业生扩大到各年级学生,讲座人员也慢慢出现了外籍专家。周诒春在清华学校组织开展的这些职业演讲,试图从职业的角度出发,通过讲座的方式,用教育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加深他们对学科的认识,加强他们的择业意识,从而使他们在留学美国时能选择更适合自身发展的学科和院校进一步深造。

有人认为,职业指导在中国最早是由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于1916年提倡的,他对即将赴美留学的清华学校毕业生进行选科与择校的指导,运用了观察、调查和访谈及职业演讲等先进而科学的方法,在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史上实属首创。同时,周诒春组织开展的这些职业指导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初期的清华学校只按计划与学科间的比例选派留美学生,而不考虑学生的个性与兴趣的状况,使学生避免了选科与择校的盲目性,更好地促进了这些留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笔者认为,周诒春的职业指导实践开始的时间应该比1916年更早。

周诒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学业生涯方面的指导,切合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为人师表的崇高情怀。

三、朱周二人思想之比较

朱元善和周诒春处于同一历史时期,二者的职业指导思想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米靖博士认为,朱元善的《职业教育真义》是一本具有拓荒性质的职业教育学著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系统性、完整性的职业教育论著,其中关于职业指导等内容开理论风气之先。

金兵博士认为,朱元善是我国正式使用“职业指导”这一概念的第一人,自他之后,概念固化下来,其对职业指导的介绍也被看成是社会改良主义的伏脉。而周诒春及其在清华学校校内组织的职业演讲,则是近代有组织的职业指导实践的开端。

(一)相似之处

首先,朱周二人处于相同的历史时期,对职业指导的作用持肯定的态度,在各自领域中的研究时间也都是最早的(1915年初,郭秉文在《东方杂志》刊载文章,对美英两国的职业指导进行介绍,但只是单纯的介绍,并没有进行思辨研究),二人的思想都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过程中产生的,周诒春是借鉴美国,朱元善是借鉴日本,而朱元善在实践方面也介绍过美国的案例。因此,笔者认为二人具有相似的历史地位,都是我国职业指导萌芽阶段的代表人物。

其次,二人都特别注重对求职者(求学者)的指导工作,认为除了了解求职者(求学者)的基本情况外,还要让他们获得选择职业或专业的智慧,即既要让求职者(求学者)知其然,又要让其知其所以然。例如,现代职业学校和高校不仅设有就业处、就业科等科室,大部分学校还都开设职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课,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人格类型测试等,以确定学生性格类型,并在平时学习管理过程中有所侧重,以期在学生就业时实现人职匹配。这正体现了二位先贤“既要让学生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的职业指导思想。

再次,二人都没有认识到职业指导的终身性。朱元善职业指导思想的“全面”和周诒春职业指导思想的“深度”,应该说是代表了当时职业指导的前沿水平,但是由于时代限制,国内职业教育的地位甚至尚未正式确立,对其认识稍显浅薄,没有人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终身教育属性,所以更没有人意识到职业指导应该贯穿一个人的职业生涯。

(二)不同之处

首先,由于各自职业的原因,朱元善的研究侧重理论,而周诒春更侧重实践。朱元善的职业指导理论研究涉及了整个职业指导工作过程,特别是介绍的两个案例,均是当时美国做的比较成功的职业指导工作案例;周诒春侧重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选科和择校,可以说是教育指导,这是整个职业指导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今社会一些高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纷纷采取大类招生,这与周诒春的职业指导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在研究过程中,朱元善涉及内容程度较浅显,但研究的范围较广泛,主要研究方式是描述和建立在描述方式上的简单思辨,并有相关的著作问世;周诒春的职业指导思想都渗透在他的实践过程中,虽然对学生的指导作用明显,对学生的影响深远,但目前并没有史料证明他本人在职业指导理论方面进行过具体研究,他的相关思想都是后人根据其实践言行总结归纳的。就二人对职业指导的研究而言,朱元善占其广,周诒春占其深。

再次,在职业指导过程中,朱元善认为,不仅要做好被指导者的研究工作,有关指导者本身的研究工作也同等重要,指导者对受指导者具有天然的影响;周诒春本身就是指导者,相关工作也做得比较突出,受其职业影响,他没有认识到指导者的素质对职业指导的效果同样影响巨大。

最后,朱元善不但认识到了职业指导对求职者的影响,还认识到并详细阐述了职业指导的社会属性。他认为职业指导不仅具有指导职业的作用,还具有缓解社会矛盾、振兴社会道德的作用,是一项社会事业,如果职业指导做不好的话,就会让求职者不停地换工作,每一次换工作都会有一个熟悉新工作的阶段,整个过程下来,既延缓了社会劳动力达到最优配置的时间,又极大地浪费了社会生产力,所以职业指导应该与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周诒春只是在学生个人指导方面具有深刻的认识并进行了亲身实践,但没有史料表明他对职业指导的社会属性有所阐述。

(三)职业指导思想与终身教育思想的结合

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发现,朱元善研究职业指导较为广泛,周诒春研究学生的学业指导较为深刻,这正表明二人对职业指导进行研究时关注了人的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萨帕将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从出生到死亡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创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理想的职业指导工作应该将朱元善的“广”与周诒春的“深”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职业发展过程:在成长阶段要多听取职业讲座,注重兴趣培养;在探索阶段要学习职业指导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因为职业也是不停地发展的,所以该课程可以每学期课时不多,但要穿插在整个过程中),还要尽早地进行心理测试和人格类型测试,以便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侧重;在创立阶段择业要慎重,如果职业不合适要尽早变换工作,尽快进入职业稳定期;在维持阶段要不停地为自己充电,以维持职业过程中获得的地位和成就;在衰退阶段要注意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前两个阶段,指导主体是学校,指导形式为授课、讲座和相关测试;第三个阶段,指导主体是职业局、职业介绍所和劳动人事部门,指导形式是相关培训和考核;第四个阶段,指导主体是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指导形式是培训;第五个阶段,指导主体目前还没有明确,指导形式应该是类似老年大学等团体。

四、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意义

目前,我国的职业指导工作已经有了较大发展,社会上有了各种类型的中介机构、培训机构,高校、职业学校纷纷建立了就业指导部门,开设了生涯规划课程,有关行政部门组织了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考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还不相适应。

目前,职业教育工作者对职业指导的认识尚参差不齐,对职业指导的地位认识也不统一,大部分学者认为职业指导是职业准备教育的一部分,这显然已经与当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严重脱节。国家已经出台政策文件,要求全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再也不是以前的终结性教育,而是贯穿一个人整个职业生涯,实现终身教育的有力“助推器”。同样,职业指导也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人就业前的准备教育,而应该是贯穿于一个人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的持续过程。否则,必然会导致教育工作缺乏动力和生命力,难以可持续发展。

朱元善的职业指导思想和周诒春的职业指导实践,不仅仅对职业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大部分高校及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入学后均有一段时间的迷茫期,即是由于上一阶段的职业指导工作滞后所导致的。让学生知道需要学什么、应该怎么学,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做好有效的、持续的职业指导实践工作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米靖,陈翠翠.20世纪初中国职业教育学的拓荒之作——朱元善及其《职业教育真义》[J].职业技术教育,2012(6):70-73.

[2]金富军.周诒春在清华学校的教育思想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6(10):89-95.

[3]李兴军.民国时期学生职业指导实践述评[J].职教论坛,2010(16):91-95.

[4]米靖.二十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学名著选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2-115.

篇10

日本称法官、检察官、律师三种法律专门职业人员为“法曹”。欲成为法曹,首先要通过竞争率极高的司法考试,然后在司法研修所中经过一年半的司法研修,最终考试合格才能够最终担任法曹。在这种法曹培养制度下,法学教育与法曹选拔脱节,二者并无直接的联系。司法考试严格限制人数,(注:日本选拔的法曹人数历来较少,现行制度下,从20世纪60年代直到90年代初,每年司法考试合格人数只有500人左右。90年代以来开始增加合格人数,现在每年的合格人数为1000人左右。参见丁相顺:《日本法律职业选拔培训制度及其改革》,《人民检察》2000年第4期,第61页。)一方面塑造了日本司法精英型的特征,保障了司法的公正性,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日本司法人数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不足,司法救济不够的弊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变化,在规制缓和的大形势下,长期依靠行政指导制调整社会关系的日本开始了由“事前规制型”向“事后检查型”的改革。(注:关于日本司法改革的背景问题,参见2000年12月28日《法制日报》载《密切法律交流推进中日友好——访日本法务大臣高村正彦》一文,法务大臣高村正彦说:“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对于日本而言,面临社会、经济形势的复杂多样化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当务之急是推进行政等各项改革,完成由‘事前限制型’社会向以个人责任为基础的‘事后检查型’社会的转型。具体到司法领域,日本将大力推进司法改革,完善法律制度体系,下个世纪,司法将在维护法治社会、保障国民权利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样,为了解决司法人数不足的问题,大学的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制度、法曹培养制度、司法制度开始联系起来,法学教育界和司法实务界提出了法科大学院构想。

一、日本法学教育的基本特征与改革

日本的法学教育是在法制近代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日本法学教育在明治时期就形成了官方与民间法学教育的二元格局,经过明治政府的一系列统合措施,近代法学教育培养的法科学生为推进日本法制近代化过程和国家的近代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注:丁相顺:《日本近代法学教育的形成与法制近代化》,《法律史论集》2000年专集,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37页。)

二战以后,随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和精英型法律家阶层的形成,在大学教育日渐普及的情况下,法学教育成为一种法律修养式的普及型教育,“日本大学本科阶段(四年制)法学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法律的专职人才,而是一种为普及法学思维方式而开设的普通素质教育。实际上,可以说这种教育的目的只是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养成法律思维(Legalmin本论文由整理提供d)为此,在日本各大学法学院的本科课程设置中,除法律方面的科目以外,往往还包括与法律职业无直接关系的政治学方面的内容,四年制本科毕业生人多从事非法律工作”(注:[日]铃木贤:《日本的法学教育改革——21世纪“法科大学院”的构想》,这是作者于2000年12月参加“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国际研讨会时发表的论文。参见此次研讨会论文集。)。在现行司法考试制度下,不仅本科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无直接关系,而且研究生教育也与法律职业没有直接关系。研究生院培养的法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大多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目前日本全国共有622所大学(国立大学99所,公立大学66所,私立大学457所),其中有93所大学开展法学教育,拥有法学部或者法学院。法律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部分充任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政府机构的公务员;大部分人在各种民间的企业或公司中就职;只有极少一部分的毕业生能够通过司法考试成为专门的法律职业家。(注:[日]铃木贤:《日本的法学教育改革——21世纪“法科大学院”的构想》,这是作者于2000年12月参加“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国际研讨会时发表的论文。参见此次研讨会论文集。)

虽然司法考试对于大学生可以给予免考修养科目的待遇,大学法学部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也可以在司法考试中应用上,但是,大学教育基本上不与法律职业发生直接的联系。“重要的是以记忆为中心的司法考试。一次考试能否成功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大学的法律教育基本上不起作用。”(注:[日]铃木贤:《日本的法学教育改革——21世纪“法科大学院”的构想》,这是作者于2000年12月参加“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国际研讨会时发表的论文。参见此次研讨会论文集。)

尽管在制度上,现行的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不存在直接的关联,但在某种程度上,二者也存在着若即若离的联系。法科学生要通过司法考试,大学的法学教育也是重要的知识积累。同时,由于法律职业的精英型特点,成为法曹是许多毕业生的理想,反过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来,各个学校对司法考试合格人数也是相当重视的,司法考试的通过率成为评判法学部水平高下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也促使各个大学努力将教学目的服务于司法考试的需要。尽管如此;由于司法考试合格人数受到阻制,法学部致力于提高司法考试合格率的努力也是有限的,其着眼点只是通过提高司法考试合格率来提高学校的声誉,而学校的主要教学对象仍然是那些不可能通过司法考试或者是不对司法考试抱有奢望的大多数学生。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没有直接的关联是日本当代法学教育和法曹选拔的一个基本特征。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新堂幸司认为“日本大学法学部的毕业生成为法律家的比例极低,虽然有法学部之名,但是成为法律家的极少,多数都进入到行政官厅和企业”。(注:[日]新堂幸司:《“社会期待的法曹像”座谈会》,(日本)《实用法律学杂志——法学家》,1991年第984号,第42页。)早稻田大学原校长西原春夫教授认为,“按照我国现在的制度以及现状,司法考试不是大学的法学教育的出口,而是司法研修所培养法曹的入口。”(注:[日]西原春夫:《法学教育与法曹养成制度》,(日本)《法律广场》1980年第23卷第6号,第36页。)因此,在选拔和造就职业法律家的问题上,当代日本的法学教育体系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由于司法考试的技术性特点,也出现了一些专门为参加司法考试的考生服务的补习学校。由于这些学校针对性强,比起在大学参加科班式的课堂教学来,更多准备报考司法考试的考生愿意参加各类司法考试补习学校。针对这种现象,一位美国学者指出,当代日本法律教育体系对于司法考试和职业法律家的培养存在若干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第一,法学部教育有些“高不成,低不就”,也就是对于成为法曹的学生来说,没有受到充分的法律专业教育,而对于没有成为法曹的学生来说,受到的法律专业教育又太多;第二个问题就是出现了所谓的“双学校”问题,也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就是大多数参加司法考试的法科学生同时在法学部和预备校之间上学,在当前司法考试和法学教育的体制下,并不能造就和选拔出具有丰富知识背景的学生,更多地是造就和选拔出具有法律技巧的学生。(注:[美]丹尼尔.福特:《对讨论问题的意见——从与美国的法学院相比较的观点出发》,(日本)《实用法律学杂志——法学家》1999年第1168号,第28页,第27页。关于日美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华盛顿大学教授丹尼尔·福特教授作了比较,他认为,现在日本法学教育的方式和弊端与司法考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美国,虽然想成为律师的学生必须要刻苦学习,但是,并不是在学习之初强烈地意识到司法考试的问题,不是为了考试而去学习。在大学时期,学生们不仅仅学习自己的专业,还要学习一般的修养课程,以及其他专业知识。也就是说,在大学时期学生们并不十分在意司法考试,而是尽量掌握非常宽的知识。而在日本,虽然说司法考试冠有资格考试之名,但事实上却成为一种限制人数的竞争考试。而且学生们为了参加司法考试,不得不尽早地做准备。由于考试特别重视考试技巧,如果不是特别有自信力的人,想成为律师的话,理所当然地会忽视法学以外的课程了,集中准备司法考试科目。同时,为了掌握技巧,学生们会尽早地预备校补习。)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过分脱节,以及司法考试制度过于限制人数的做法客观上造成了法学教育资源的浪费和职业法律家素质的降低。

为了解决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脱节的问题,日本的各个大学也在探讨法学教育改革。几十年代以来,日本的研究生院法学研究科的专业设置开始发生变化。“以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北海道大学等在战前被称之为‘帝国大学’的国立大学,和大城市中的主要私立大学为中心,开设了以面向实务为主的硕士专修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起到了在职培训的作用”,⑩(注:[日]铃木贤:《日本的法学教育改革——21世纪“法科大学院”的构想》,这是作者于2000年12月参加“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国际研讨会时发表的论文。参见此次研讨会论文集。)日本的法学教育开始出现了重视实务的趋向。但是,在现有的司法考试和法学教育体制下,这种重视实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务的趋向是非常有限度的。从总体上来看,日本现行的法学教育体制仍然是以“与实务保持一定的距离”,即重理论轻实务为特色的,“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学者大多数人没有法律实务的经验”。(注:[日]铃木贤:《日本的法学教育改革——21世纪“法科大学院”的构想》,这是作者于2000年12月参加“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国际研讨会时发表的论文。参见此次研讨会论文集。)

由于法学教育制度与现今的司法考试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不进行彻底的司法考试制度改革和司法改革,任何教育改革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法曹素质降低和司法考试过分重视技巧的问题。如果仍然过度地限制合格人数的话,极其高的竞争率仍然会持续下去,真正想成为律师的学生们仍然会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注:[美]丹尼尔.福特:《对讨论问题的意见——从与美国的法学院相比较的观点出发》,(日本)《实用法律学杂志——法学家》1999年第1168号,第28页,第27页。关于日美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华盛顿大学教授丹尼尔·福特教授作了比较,他认为,现在日本法学教育的方式和弊端与司法考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美国,虽然想成为律师的学生必须要刻苦学习,但是,并不是在学习之初强烈地意识到司法考试的问题,不是为了考试而去学习。在大学时期,学生们不仅仅学习自己的专业,还要学习一般的修养课程,以及其他专业知识。也就是说,在大学时期学生们并不十分在意司法考试,而是尽量掌握非常宽的知识。而在日本,虽然说司法考试冠有资格考试之名,但事实上却成为一种限制人数的竞争考试。而且学生们为了参加司法考试,不得不尽早地做准备。由于考试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特别重视考试技巧,如果不是特别有自信力的人,想成为律师的话,理所当然地会忽视法学以外的课程了,集中准备司法考试科目。同时,为了掌握技巧,学生们会尽早地预备校补习。)因此,要解决日本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制度、乃至于解决司法制度中的结构性矛盾,必须将法学教育改革与司法考试改革联系起来解决。

1999年6月,根据日本国会通过的“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设置法”的规定,日本成立了“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负责“调查审议司法制度并向内阁提出改革方案”。该审议会围绕法曹一元化(从律师中选拔法官),参审制、陪审制,法曹培养等议题进行研讨,最终提出司法改革方案。正是在这种司法改革的背景下,日本法律育界提出了法科大学院构想,并作为法曹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司法制度改革问题结合起来。

二、法科大学院构想

具备何种资质的法曹方可以适应21世纪司法的需要?日本法学教育界提出了各种看法,主要集中于具有丰富的人性和感受性,具有深厚的修养和专门的知识,具备灵活的思考力和说服、交际能力,对于社会和人际关系的洞察力,人权意识,掌握尖端的法律和外国法方面的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和语言能力。为了选拔具备这种资质的法曹人员,就不能象过去那样,通过司法考试这一个环节、一个点来选拔,而必须通过一个整体的过程来造就和培养。必须通过法学教育、司法考试、司法研修等程序的互相配合,通过连续的过程来选拔法曹。为了扩大法曹人员,实现司法改革的目标,也必须充分发挥高等法学教育的优势,所以,如何形成包括法学教育在内的立体法曹选拔、培训制度是司法改革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学教育资源是实现法曹人员素质的提高和数量扩大的现实途径。从这样的基本理念出发,日本提出了将法学教育与法曹选拔培训有机衔接的方案,集中体现在法科大学院构想的方案设计中。

所谓法科大学院就是在各个水平较高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大学院(大学的研究生院)法学研究科的基础上,建立起专门培养法曹实务人员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对法科大学院毕业生,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付与法曹资格。并且,在法曹选拔和培养过程中,要以法科大学院培养的学生为主体,辅之于司法考试和司法研修制度,建立法律职业选拔任用的“流水过程”。

为了切实进行法学教育改革和探讨具体的法科大学院方案,当时的文部省设立了“法科大学院构想研究会议”,具体进行“法科大学院”的制度设计。2000年10月6日。“法科大学院构想研究会议”提出了总结报告,对日本型的法科大学院提出了基本框架构想,并且建议在2003年开始设置这种新型的法学教育机构。

日本法科大学院构想在制度设计上主要是以美国的Lawschool为模本。但是,日本的法科大学院设计方案保留了传统的法律本科教育体制,将法科大学院设置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基本的制度设计是:非法律和法律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可以报考法科大学院;法科大学院的学制一般为3年,例外时为2年;从法科大学院毕业就获得了参加司法考试的资格,在面向法科大学院毕业生的司法考试中,主要以法科大学院学习的内容为主,考试的合格率会大大提高;法科大学院的法学教育要以实务教育为主,在课程设计和师资选任上,都要服务于实务训练的需要;与过去一样,法科大学院毕业生通过了司法考试以后只不过是获得了参加国家司法研修的资格,这些合格者要作为研修生参加国家统一的司法研修,然后才能根据本人的意愿从事具体的法律职业。

由于新的法科大学院以培养应用型的法曹为主要任务。因此,对于课程科目的设置要体现出应用型的特点,其基本考虑主要是设置相应的学科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群。开设的科目群主要包括:A.基础科目,也就是为系统掌握基础法律知识所开设的科目,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外国法等基本法律知识;B.法曹基本科目,也就是与法律职业共同的思维方式有关的科目,包括收集、整理、分析、使用法律信息能力的科目,例如,法曹伦理科目、法律信息的基础教育科目等;C.骨干科目,也就是为深化、理解基本法律领域里的法律学识,提高法律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科目,包括宪法、民事法(财产法)、刑事法、商法(公司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D.先进尖端的学科领域课程,也就是培养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多元的、多角度法律思维能力的课程,例如知识产权法,租税法,行政法,劳动法,执行、保全、破产法,环境法等;E.与国际相关的科目群,就是培养法曹国际视野的科目,例如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贸易法等;F.学科交叉的科目群,也就是培养法曹广阔知识背景,开拓学科视野的科目群,例如法与经济、法与医疗、法与家庭、法与公共政策等科目:G.实务关联课程,也就是在前述科目基础上,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法律思维能力,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科目,包括诊所式教育,民事、刑事演习,谈判技法演习等。

在这些课程中,A学科群的课程是所有法科大学院学生应该掌握的最低限度的法律知识,C较A学科群的学科划分更加细化,是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案件事实的能力而开设的科目,以事例研究、判例研究为对中心,不仅仅从理论上,而且要从实践的角度(从事实认定论和要件事实论等实务的观点着手进行的教育)开设的课程。对于C课程群,没有必要拘泥于各个实定法进行法学教育,可以合并设置课程,例如,开设民事法课程(将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课程作为一个科目进行讲授),刑事法课程(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等),要重视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有机结合,在对法律进行系统理解的基础上重视理论上的应用,并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在这些科目群中,为了达到使全体法曹具有共同资质的目的,要以A、B、C三个学科群为核心课程群,并且兼顾D、E、F、G等学科课程。要求所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有的法科大学院都要设置核心课程,所有的法科大学院也要开设G科目群。但是,根据各个学校的情况,对于具体的科目和内容可以有所侧重。可以根据各个大学的特色来设置D、E、F学科群。

法科大学院的教育方式要采取少数人制的教育,每一个科目听课的人数不能过多,基于科目的每个教学单元规模不能超过50人。在教学过程中,授课的方式包括讲义方式,少数人演习方式,学生独自进行调查、制作报告,教员对学生个别辅导等方式等。

法科大学院的入学者原则上要求大学本科毕业,但没有专业限制,入学者要通过考试方能够入学。对于考试的性质,“法科大学院构想研究会议”认为法科大学院入学考试并非要测试考生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而应该是以测试学生的判断力、思考力、分析力、表达力为目的的素质考试。但是,目前为止,对法律专业和非法律专业的考生是否要采取统一考试的问题还存在分歧。“法科大学院构想研究会议”的基本主张是,为了保障法学教育的完整性,为了彻底保障入学考试的开放性,为了保障考试的公平性,对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和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原则育界提出了法科大学院构想,并作为法曹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司法制度改革问题结合起来。

二、法科大学院构想

具备何种资质的法曹方可以适应21世纪司法的需要?日本法学教育界提出了各种看法,主要集中于具有丰富的人性和感受性,具有深厚的修养和专门的知识,具备灵活的思考力和说服、交际能力,对于社会和人际关系的洞察力,人权意识,掌握尖端的法律和外国法方面的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和语言能力。为了选拔具备这种资质的法曹人员,就不能象过去那样,通过司法考试这一个环节、一个点来选拔,而必须通过一个整体的过程来造就和培养。必须通过法学教育、司法考试、司法研修等程序的互相配合,通过连续的过程来选拔法曹。为了扩大法曹人员,实现司法改革的目标,也必须充分发挥高等法学教育的优势,所以,如何形成包括法学教育在内的立体法曹选拔、培训制度是司法改革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学教育资源是实现法曹人员素质的提高和数量扩大的现实途径。从这样的基本理念出发,日本提出了将法学教育与法曹选拔培训有机衔接的方案,集中体现在法科大学院构想的方案设计中。

所谓法科大学院就是在各个水平较高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大学院(大学的研究生院)法学研究科的基础上,建立起专门培养法曹实务人员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对法科大学院毕业生,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付与法曹资格。并且,在法曹选拔和培养过程中,要以法科大学院培养的学生为主体,辅之于司法考试和司法研修制度,建立法律职业选拔任用的“流水过程”。

为了切实进行法学教育改革和探讨具体的法科大学院方案,当时的文部省设立了“法科大学院构想研究会议”,具体进行“法科大学院”的制度设计。2000年10月6日。“法科大学院构想研究会议”提出了总结报告,对日本型的法科大学院提出了基本框架构想,并且建议在2003年开始设置这种新型的法学教育机构。

日本法科大学院构想在制度设计上主要是以美国的Lawschool为模本。但是,日本的法科大学院设计方案保留了传统的法律本科教育体制,将法科大学院设置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基本的制度设计是:非法律和法律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可以报考法科大学院;法科大学院的学制一般为3年,例外时为2年;从法科大学院毕业就获得了参加司法考试的资格,在面向法科大学院毕业生的司法考试中,主要以法科大学院学习的内容为主,考试的合格率会大大提高;法科大学院的法学教育要以实务教育为主,在课程设计和师资选任上,都要服务于实务训练的需要;与过去一样,法科大学院毕业生通过了司法考试以后只不过是获得了参加国家司法研修的资格,这些合格者要作为研修生参加国家统一的司法研修,然后才能根据本人的意愿从事具体的法律职业。

由于新的法科大学院以培养应用型的法曹为主要任务。因此,对于课程科目的设置要体现出应用型的特点,其基本考虑主要是设置相应的学科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群。开设的科目群主要包括:A.基础科目,也就是为系统掌握基础法律知识所开设的科目,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外国法等基本法律知识;B.法曹基本科目,也就是与法律职业共同的思维方式有关的科目,包括收集、整理、分析、使用法律信息能力的科目,例如,法曹伦理科目、法律信息的基础教育科目等;C.骨干科目,也就是为深化、理解基本法律领域里的法律学识,提高法律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科目,包括宪法、民事法(财产法)、刑事法、商法(公司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D.先进尖端的学科领域课程,也就是培养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多元的、多角度法律思维能力的课程,例如知识产权法,租税法,行政法,劳动法,执行、保全、破产法,环境法等;E.与国际相关的科目群,就是培养法曹国际视野的科目,例如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贸易法等;F.学科交叉的科目群,也就是培养法曹广阔知识背景,开拓学科视野的科目群,例如法与经济、法与医疗、法与家庭、法与公共政策等科目:G.实务关联课程,也就是在前述科目基础上,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法律思维能力,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科目,包括诊所式教育,民事、刑事演习,谈判技法演习等。

在这些课程中,A学科群的课程是所有法科大学院学生应该掌握的最低限度的法律知识,C较A学科群的学科划分更加细化,是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案件事实的能力而开设的科目,以事例研究、判例研究为对中心,不仅仅从理论上,而且要从实践的角度(从事实认定论和要件事实论等实务的观点着手进行的教育)开设的课程。对于C课程群,没有必要拘泥于各个实定法进行法学教育,可以合并设置课程,例如,开设民事法课程(将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课程作为一个科目进行讲授),刑事法课程(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等),要重视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有机结合,在对法律进行系统理解的基础上重视理论上的应用,并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在这些科目群中,为了达到使全体法曹具有共同资质的目的,要以A、B、C三个学科群为核心课程群,并且兼顾D、E、F、G等学科课程。要求所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有的法科大学院都要设置核心课程,所有的法科大学院也要开设G科目群。但是,根据各个学校的情况,对于具体的科目和内容可以有所侧重。可以根据各个大学的特色来设置D、E、F学科群。

法科大学院的教育方式要采取少数人制的教育,每一个科目听课的人数不能过多,基于科目的每个教学单元规模不能超过50人。在教学过程中,授课的方式包括讲义方式,少数人演习方式,学生独自进行调查、制作报告,教员对学生个别辅导等方式等。

法科大学院的入学者原则上要求大学本科毕业,但没有专业限制,入学者要通过考试方能够入学。对于考试的性质,“法科大学院构想研究会议”认为法科大学院入学考试并非要测试考生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而应该是以测试学生的判断力、思考力、分析力、表达力为目的的素质考试。但是,目前为止,对法律专业和非法律专业的考生是否要采取统一考试的问题还存在分歧。“法科大学院构想研究会议”的基本主张是,为了保障法学教育的完整性,为了彻底保障入学考试的开放性,为了保障考试的公平性,对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和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原则上要采取统一考试制度。为了保障非法律专业的学生能够进入法科大学院,在录取时可以规定录取一定比例非法律专业学生。

法科大学院要以现有的法学部为中心设置,但是为了保持法科大学院设置的均衡性,防止法科大学院设置过于集中在象东京这样的著名大学集中的城市,允许辩护士会与地方自治体等大学以外的组织一起成立学校法人,设置单独的法科大学院。并且在法科大学院之间,要允许各个法科大学院具有自己的特色,鼓励各个法科大学院之间的竞争。

三、法科大学院构想与日本司法考试改革

由于在法科大学院构想中,只要取得了法科大学院的毕业文凭就自动取得参加司法考试的资格,换句话来说,在实施法科大学院构想后,要参加司法考试必须首先取得法科大学院文凭。那么,新的教育方式与司法考试的关系问题就变得十分重要。由于这一构想是将法科大学院作为法律职业人员资质提高的一个有机环节来看待的,因此,即使建立了新的法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科大学院,也并不意味着要取消司法考试或者司法研修制度。不过,在法科大学院构想付诸实施以后,司法考试制度也必须随之作相应的调整。新司法考试的性质如《法科大学院构想的探讨总结报告》所言:如果设置了作为在客观上可以保障其教育水准的高级的法律专业教育机关——新的法科大学院,并且以在法科人学院中实际进行了充分的教育和严格的成绩评估为前提,新的司法考试要以法科大学院的教育内容为基础,新司法考试就是判断法科大学院毕业生或者预定毕业的学生是否具备作为法曹应该具备的知识、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为目的的考试制度。从法科大学院构想的宗旨和新司法考试的目的出发,要求参加司法考试的考生参加考试的次数不能超过三次,在这一司法考试制度下,要保障法科大学院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的通过率。

实施法科大学院构想以后所建立的新法曹选拔、培养制度主要特点表现为:1.将打破过去一次决定胜负的司法考试模式,使法律专门人才的选拔形成“法科大学院”——司法考试——实务研修这样一个有机相联的过程。2.使大学的法学教育直接与法律实务人才的培养结合,有效地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这种法学教育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将现有的法学教育与法曹培养直接联系在一起,可以在保障法曹资质的前提下扩大法曹的人数。

由于法科大学院构想与现行法学教育结合起来,因此,得到了法学教育界和法律职业界的支持。(注:事实上,正是各个大学法学部才真正推动了这一构想的实施。笔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就曾经参加了中央大学举办的法学教育改革与法科大学院构想的研讨会。据笔者统计,共有大约十几所大学法学部举办过大规模的法科大学院构想研讨会,有十几所大学法学部提出了自己的法科大学院构想。)可以说,法科大学院构想的实施是日本解决法曹人口不足和司法考试制度结构性矛盾的一个根本方向。如果日本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提出的改革方案得以实施,法科大学院、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司法考试、司法研修将构成日本法曹选拔和培养的连续过程,在此基础上,如果法曹一元化能逐步落实,日本的司法制度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篇11

真正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其核心必然是一个深深印刻在师生心中的“精神中轴线”,它是学校的精神支柱和追求,我们通常称之为校园精神,或称“校训”。这种校园精神给师生最为深刻的思想启迪,指引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引导着学生的学习方式,甚至会对师生日常的生活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坐落于江南名城无锡、古运河之畔的无锡市北高级中学始建于1934年,可溯源至民国私立原道中学。建校之初,便以“原道”作为校训。原,水泉本也(《说文》),本义为“水源,源泉”,由此引申出“推究、探究”之意。古人称“谓寻其本也”,也就是“寻求事物的根本”。道,所行道也(《说文》),本义为“供行走的道路”,由此引申出“法则方法、技术、规律等意义”。2004年,值市北建校七十周年,为进一步彰显“原道”校训在学校办学精神和历史积淀中的至高地位,取叶圣陶先生手书“原道”两字为款,并请叶圣陶先生之长子、原民进中央副主席叶至善先生制铭,对“原道”进行诠释:“我校始建,取唐代先贤韩愈之教育名篇《原道》为校名,有深意在焉。夫“道”者,世间万物运行之规律也;探索之,弘扬之,即知即行,是谓“原道”。历届师生恃之为司南,拳拳服膺,声名远颺,青蓝冰水,前程何限。今七轶华诞,庆典既成,共制铭勒石,以志欢贺,以申惕厉。”

“原道”校训体现了对历史文化思想的尊重和礼敬,对先人“寻本探源”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立意高阔大气,历史沉淀厚重,文化内涵丰富。尽管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原道”做出各种解读,但“探究事物之规律”、“归复心体之本然”这一根本内涵未曾改变。回顾我校近80年办学历史,风雨沧桑,校址累迁,校名数易,顽强生存,不断发展,重要一条就是依靠全体师生员工追寻原道校训的学校精神。“原道”就像市北的一条精神血脉,在大半个世纪的光阴流转和春华秋实中代代传承,共同生长。

近年来,我们更是倾力打造和建立市北高中的“精神中轴线”,即进行以“原道”校训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主要从“尊道、守道、论道、行道”四个方面进行了整合建构和实践探索。

一、以环境文化建设,营造“尊道”氛围

尊道,表现为尊重自然,尊重人性,尊重规律。我们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让师生亲近自然,唤醒主体意识,激发内在精神,提升文化品位,遵循教育规律。文化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总和,是历史的沉淀。环境文化建设是一个开放系统,师生行为并不能刻意“塑造”而成,而是需要长期的双向传递,在传递的过程中师生个体与其文化环境进行碰撞交流,并进行积极的共同建构,最终整合、内化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对学校而言,环境文化建设包括自然环境建设、人文景观建设和人际环境建设。

第一,自然环境对人的文化价值具有潜在影响。学校规模、校园布局、结构造型和墙体颜色及树木花草都是直观的校园文化的载体,它对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具有最直接的作用。无锡市北高中现有校园的设计,遵循中正、阔达、对称的原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和包容意识,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现在校园内绿化面积为80%,有植物种类和高大乔木几十株,整个校园草木蓊郁,幽静典雅。尤见奇是校内筑有喜鹊巢三处。清晨鹊鸣花香,令人心旷神怡。春有斗艳的桃红柳绿,冬有傲霜的寒梅青松。学子们在松林小径里晨读,小鸟昆虫在花间飞舞嬉戏,呈现出一派和谐的人与自然景象。

第二,人文景观是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它的建设过程,便是物质精神化的过程。它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文化隐喻和价值追求,是校园文化的可靠依附。其巨大的文化指向性要求景观本身蕴含高雅的文化气息,突出的审美情趣,巨大的德育教化功能。继已建成的教育家叶圣陶手书的“原道”巨石、历史文化长廊、知鱼池外,我们还将学校主道取名为“原道”,其余四条干道分别取名为“尊道”、“守道”、“论道”、“行道”。另外,学校建有“师道亭”、“悟道阁”“求道桥”“上善若水”“校史墙”等赋予校训文化的人文景观。可以说,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融合构建的“五道八景”已成为市北高中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三,除了上述看得见的、显性环境外,学校还倾力打造看不见的、隐性的人际环境。人际环境是学校环境建设最重要的一环。迈克尔·富兰曾说过:“如果单一的因素能够促使成功的变革,那就是关系的和谐。”在一个合作宽松、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环境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都会自然迸发出来,教师的工作热情、创造力和凝聚力都会激发出来。校长书记走进各年级的办公室,带着真诚去倾听老师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纠结的生活或家庭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如有的教职工子女入学有困难,领导知道后,总能尽力解决。另外,中层干部在教师办公室都有一张办公桌,平时除到行政楼去开会或处理必要的公务外,一般都在第一线与普通教师一起备课和批改作业。领导的关爱,干部的表率,极大地影响着普通教师工作的态度和热情。每天清晨或饭前午后,在班门口、楼栏边、操场上等处,都可以看到班主任或科任教师与学生和睦交谈的情景。“人文情怀,暖心力行”这成为了市北高中构建良好人际环境的行动方针。

总之,我们通过学校的环境文化建设,极大增强了培育学校原道校训精神的能量;因为,一所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和人际关系和谐的文化环境,本身就是学校文化精神的教育场。师生置身其中,在长期的熏陶感染中,行为得以规范,心灵得以陶冶,素质得以提升,相互之间产生正强化,形成正能量。

目前,这种校园文化精神正在或已然形成,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原道”这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学校文化正以大道无形、润物无声的方式来沟通人们的思想,产生对学校办学目标的认同感,从而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凝聚力量,使学校管理产生巨大的整体合力,推动学校的不断发展。

二、以制度文化建设,强化“守道”自觉

守道,表现为学校为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维护师生正常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而制订具有指导性与约束力的法令规则并自觉遵循。

在学校管理中, 制度的缺失将给学校文化造成相当严重的危害,使其不可避免地存在隐性规范泛滥、工作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管理行为混乱等问题,这样势必造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严重的情绪对抗和不信任。曾经,我校在高三班级调整过程中,由于主管领导事前没有充分征询各方意见,也没有与师生、家长做好沟通工作,单凭主观想法强势调配,结果导致不良后果。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产生了强烈的情绪对立,虽然事后及时采取了弥补的措施,但给学校工作已经带来了极大的被动,对学校声誉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学校文化的混乱。因此,学校要发展和变革, 要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就必须加大学校制度建设和管理文化建设。

市北高中的制度和管理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在学校“原道”校训文化的平台上,建立现代的、以人为本的先进的管理制度。我们认为只有有效的制度和管理才能生成预期的学校文化和教育效果。而学校制度和管理的有效性源于其本身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学校制度和管理的合理性主要表现为符合规律性。也就是说, 在学校制度、管理的产生和建构中, 科学的制度、管理选择要建立在对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合理的学校制度、管理要符合学校教育领域的基本规律, 比如符合师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即不随意延长加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老师的工作时间,不任意取消规定的文体活动……事实上,缺乏合理性的学校制度在实施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也很难塑造和谐、健康、有序和科学的原道校训文化, 而只能生成消极和劣质的学校文化。为此,我们从思想和制度两个方面加强了建设。

第一,文化推动 提升认识

长期以来,虽然“原道”为我校的校训,但大部分师生对其中含义,往往是一知半解,或仅停留在浅表层的认识上,或将之单纯理解为一种学校文化的宣传概念;而非将之内化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行动的规则。因此,我们推动并开展了“原道文化学术大讲堂”系列活动。每学期,聘请学术权威或市直单位的专业领导为全体教师作一到两次讲座;每月,用一节课请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为青年教师作学科专题知识培训;每周例会,用30分钟由一位中层分享本周读到的有关教育理论或其它方面的书;每次教职工大会,利用20分钟中左右的时间,由一位普通教师就近期在教育教学实践取得的好成果、好经验,介绍出来与大家共享。这种活动,让老师全面理解了“原道”的本义、文化含义及现实的意义;使他们认识到,“原道”思想落实到实践中,就是要按照学生认知的规律教学,按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教育。这也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同时,活动也让大家看到了广大教师在践行“原道”实践中取得的成效,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认识,推动或促使学校上下自觉“守道”,即学会用教育规律思考问题和制定包括校规及班规在内的各项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工作的科学发展。

第二,制度保障 科学激励

除了文化思想的渗透等隐形(软性)制度的构建外,学校还加强了显性(刚性)制度的建设,从而做到刚柔相济,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年轻教师,有的工作热情很高,工作“拼命”;有的急功近利,心态浮躁,试图 “一考成名”,尽管出发点和表现形态不同,但本质都是相同的,就是没有“原道”思想精神,即没有科学的教育观和发展观。这样的教学,也许在短期内效果是可见的,但随即带来的是学生的厌学和师生双方健康的损害。这种只见“分数”,不见“人”的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方式,显然必须通过有效的手段和制度加以制止。譬如,学校规定各年级学生中午必须午休40分钟,期间不允许教师进班找学生订正作业,更不允许上课,让师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午休,从而有更多的精力进行下午和晚间的工作学习。

总之,我们建立制度的原则,就是不让广大教师因为压力、紧张、焦虑等原因损害身心健康;不使教师因工作任务的繁重而对工作失去信心和热情。我们坚决制止无工作效率的题海战术、疲劳战术和反对教职工通过身体透支来获取成绩。同时,我们对那些科学管理,并取得成效的教师,给予正面鼓励和公开表扬。

市北高中通过制度保障和科学激励,增强了上下“守道”的自觉意识,使校训“原道”成为了凝聚全体教职工的共同信念。

三、以“教学文化”的建设,深化“论道”研究

论道,表现为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和反思,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注重学习,关注学生知识和精神共同成长。教学文化主要指课堂教学文化。教学文化是师生在课堂上,围绕师生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构建的关于“教与学”的价值体系及行为方式。教学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价值。一个学校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文化建设是否有效,观察的重点就在于它的“教学文化”。可以说,教学文化建设的好坏,代表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的高低,预示着一所学校的未来发展空间的大小。

因此,我们通过教学文化的建设,积极推动教师深入开展“论道”的研究,努力建构了以下几重关系:

第一,师师团结协作的关系

近几年,随着老教师的自然退休,大批师范生加入了教师的队伍。目前,青年教师

已占到我校教师总数的70%以上。尽管他们工作热情和干劲很大,但教学经验明显不足。此外,他们教学水准也参差不齐。因此,我们采取了在学校的教研组、备课组、新老教师之间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一是建立“集备”制度。要求各备课组不仅要讨论学科知识的具体问题, 而且也要探究教学理念和策略等抽象理论方面的问题。要求每次备课活动做到“两个中心”:探讨一个中心问题 ,确立一个中心发言人。活动既有中心发言人的书面发言,又有备课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每次活动后,书面发言材料和备课组活动记录都要存档,并作为年终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于活动不合要求的相对落后的备课组,指定其到优秀备课组观摩学习。上述措施,充分发挥了不同学科和教学骨干的优势,做到了各尽其责,取长补短。二是实行捆绑考核。即将个体成绩与集体业绩挂钩,促使人人关注集体的荣誉和进步。培养“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的团队精神,杜绝了“单科独进”“单人独打”的“单打一”现象,从而做到了整体优化,共同进步。三是常态化地开展 “人人上公开课”的全校性活动。打破学科界限、新老区别、干群等级,利用每周三下午第三、第四节等各学科活动期间,要求全员听课、跨学科听课。开课结束后,由校长主持进行评课。具体方法是:执教教师谈课前备课、课上教学、课后感觉三方面的心得体会;听课教师就课的优点和不足,畅所欲言进行点评;最后由教科室或学术委员会进行总评。这一活动的开展,实现了教学研究的常态化与全员化,对教师专业化成长、构建高效课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师生双向交流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过去我们未能深刻地理解到这一点。尽管新课改已经开展了许多年,但因为习惯于已有的教学方式,满足于已有的教学效果,很多人依旧采用的是,“我讲你听”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并且自我感觉不错,因此不愿主动课改。直到2008年省四星级高中复审场评估时,评估组专家在我校听了两天的课,对我们的课堂评价是:“传统课堂,教学后滞”。也就是说课堂上学生学习被动,教学效率不高。教师提高成绩的主要手段,还是依靠课后的大量作业和反复操练,打的是“疲劳战”“消耗战”。这个评价对我校上下震动很大。我们根据评估组专家的“我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文化根基在于‘原道’,要充分遵循原道教学规律” 的总评建议,决定切实改变学生一切听从教师的指挥,被动接受知识的 “灌输性”这种落后的、原始的教学文化,加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 沟通师生之间情感和精神。目前我们构建了新课程倡导的 “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动学习形式。要求教师:课前——“变教案为学案,以学定教”,即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去设计和确定学习目标;课中——“变教学为学教,以生为主”,即从关注自己怎么教到关注学生怎么学,及时沟通交流,有情有效;课后——“变题海为精练,以一为十”,即通过采用“一题多变”来改变“题海训练”的方法。譬如,数学是市北高中学生畏难之学科,学生每天都花费了时间做练习题。校教研部门引导数学学科积极进行“原题”研究,采用“精讲—变形—精练”的方式布置作业,这样既可使学生消除枯燥乏味的机械演算重复训练产生的一些厌烦感,又能适当地培养一些积极主动的智力因素,从而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近两年,我校数学成绩得到了大面积提高,已经多次赶超同类学校,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好评。

第三,教学与教研的关系。没有教研就没有进步。教研就是要经常认真思考为什么要这么教,这么教的实效性在哪里?是否有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依据,是否符合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我们做了以下探索①观念提升。让教师们认识到,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工作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从而消除职业倦怠,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质。。②克服畏难。通过名师现身说法,帮助教师消除对教育科研的畏惧感、神秘感。③专题研究。每次公开课形成研讨主题,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评课等都必须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这个主题可以是课堂提问,也可以是某一部分教材的优化,或者是其它方面。一次公开课实现一个有价值的教学主题, 突破一个类型意义上的教学问题, 很好地优化教学。公开课建立如下研究模式: 发现问题——学习理论——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观课评课——调整设计——二次施教。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带着问题参与活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应该贯穿于研讨课的每一个环节。④强化反思。在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经常反思,并把有感而发的事情、棘手的问题、小小的案例、一时的顿悟都记下来,既可以是记叙,也可以是议论,还可以是抒情,内容、形式不拘一格。资料的积累为日后研究、总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促进了教师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发展。⑤加强学习。读书学习,是学习型教师的生活方式。我校每年为教师订阅教育教学报刊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使教师能及时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关注教科研动态的发展。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为使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能够按照课改的精神,有效地实施教学,同时,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学习至少一本与本学科相关的教育理论专著,引导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

总之,教学文化的构建和实践,促使了市北师生由内到外自我追求的教育变革,促进了广大师生的生命成长,加速了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四、以“课程文化”的建设,丰富“行道”内涵

行道,主要表现为统领学校的课程文化和活动文化建设,打造校本特色课程,形成系列化师生自主实践活动,注重创新和体验。

课程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的核心元素,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我校构建的课程文化建设是在现代学校制度背景下,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以开展课程开发与实施为基础、以教师队伍的发展为着眼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学校文化。

第一,课程校本化。课程实施的最终走向是形成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文化。我们充分秉承与挖掘市北高中近80年发展历程源远流长的原道校训文化传统,积极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学校 “原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开展以“原道”为校本的办学理念和实践探索。对应学校、学生和教师三个主体,它解读为三个方面的要求,即:对学校而言,要探究办学育人之规律;对学生而言,探究求学做人之规律;对教师而言,要探究治学为师之规律。由此对应产生具有校本特色的三个子课题,学校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地进行研究和实践探索,并初步获得成效。

第二,课程基础化。基础型课程是指国家必修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和综合性活动中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目的是既要打好知识与能力的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一方面我校基础型课程通过课程文化的博广来体现,要求学生定期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多方位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健全的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的生活技能。另一方面,在博广的基础上,我们寻求课程文化的精深品质,特别是重点打造了历史、地理等特色学科、重点学科。目前,历史学科是无锡市九大学科基地之一,地理学科正在申报国家级活动基地,另外,我校又是全国知名的科技特色学校。我们还特别加强了特长生、优质生的培养,近年来市北学子参加了全国、省、市各类竞赛,成绩显著。其中获国家级奖23人次。学生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有 200多人次获奖,其中有40多位学生在省信息技术、化学、生物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以上奖项。

第三,课程拓展化。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养。拓展型课程主要指国家必修课程中的选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开设目的在于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培养发展性学力。可以通过选修课、讲座等形式,在知识上给学生发展性知识,在态度上有发展的意识,在能力上培养自学能力、生存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交际能力。在校本选修课程中,学校计划构建社会人生类、科学创造类、中国文化类、西方文明类、体育艺术类、 生活百科类五大课程体系,涵盖社会进步与法制、儒家思想与传统美德、西方文明与现代化、音乐欣赏与艺术人生养等 30个课程方向。现已成功开设近 20 门课程。自幼学习戏曲艺术,现为上海评弹团特约编剧的方金华老师开讲的评弹艺术,受到了学生的广泛热捧。

第四,课程研究化。营造自主合作的课程文化研究型课程,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旨在发展创造性能力。通过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在态度上给学生一个科学精神,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自主质疑能力、 研究能力、 实践能力,在人格上培养坚强的毅力、 团队合作精神。目前,我校研究性学习已初步形成有效的开设模式。 第一学期由专职老师开课进行方法和选题指导, 并指导学生在第二学期开展一个社会生活类的专题研究。学校设计了《 研究性学习个人学习档案》、《研究性学习过程性资料汇编》,并编印成 《市北高中学生成长路标》。研究性学习开展一般以班级为单位,包含自由组合、自主选题、制定计划、开题答辩、实施研究、结题答辩、学习评价等步骤,旨在营造一种自主合作的课程文化。另外,我校在研究性学习选题上采取学生自主选题和指导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选题过程中充分培养了一种发散思维,增强了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学会了如何从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转化成可以研究的课题的一般方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能运用问卷调查法、 访谈法、 专家咨询法、实地考察法广泛收集信息。如我校开展的《市北高中空气环境污染源探究》初见成效,由于数据详实,结论准确,已经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正在着手进行解决。

第五,课程活动化。课程文化作为学习化课程,必定依赖于学习活动的展开。学校每年都组织举办由全校师生参与的大型文化活动,如文化艺术节、思想学术节、体育节、外语节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为他们施展才华、锻炼能力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学校的思想学术节、文化艺术节、体育节三大节日已成功举办20多届。文化艺术节以“经典与时尚齐发展、高雅与通俗共繁荣”为目标,按照“才艺展示成系列、文艺汇演分层次、文体活动有重点”的要求,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展示学生才华。思想学术节以“提升理念,有效实践”为主题,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理性思维、科技创新和人文精神的氛围,是学校开展学术交流、活跃校园学术研究氛围的重要活动。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校内教授及学科前沿精英,以报告会、讲座等形式,介绍科技界最新动态和学术成果。体育节以“强健体魄、报效祖国”为宗旨,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四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体育理念。每届体育节期间,都有近百名学生参加田径、球赛等各种运动项目的角逐除上述全校性学生大型文娱、体育类活动外,各班级也有各自的专题文娱活动。这些活动使市北学生能在课余得到文化熏陶、体育锻炼和才华展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必须是一个‘精神王国’,而只有学校出现了‘精神王国’的时候,学校才能称为学校。”我们以为,这种“精神王国”就是学校的“精神中轴线”,也就是学校校训精神。然而,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一般都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深化和定型的过程。它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通过吸收集体的智慧,不断补充、修正,逐步趋向明确和完善。

因此, 原道校训文化建设一定是长期行为,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切忌急功近利之心,远离浮躁虚夸之风,唯有持之以恒,方能水滴石穿。

参考文献:

[1]袁先潋.学校文化力建设策略[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项红专、童富勇、郁龙旺.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程红兵.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书生校长的教育行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顾建德.当校长的该给学校留下点儿什么[J].吉林教育.2009(12)

[5]赵世文.蓄文化之力 铸学校之魂——对学校文化力建设的思考[J].教书育人. 2011(08)

[6]刘晓琼.校训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

[7]熊辉,李升武.关于和谐学校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

[8]马爱莲.校长应大力倡导学校文化建设背景下的认同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

[9]樊平军.学校文化与校长角色[J].中小学校长.2009(12)

[10]黄炜; 陈芳其.苏霍姆林斯基论校园环境建设[J].外国教育研究.2003(6)

[11]教育文化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2](美)杜威(Dewey,J.)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3]季莹.新课程视野下教学文化的重建[J].现代教育科学.2011(02)

[14]车丽娜,徐继存.论教学文化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10(07)

[15]张雁军.课堂文化:内涵、失衡及建构[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16]李志厚.论教学文化的性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8(03)

[17]李秀萍.教学文化:师生生活方式的构建及呈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04)

[18]王天晓.美国近年学校文化研究简述[J].教育科学.2005(04)

[19]石中英.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大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6 (005)

[20]程红兵著.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2]李保强主编.学校管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3]小成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4] 王黎燕.韩愈《原道》中的尊儒思想[J]. 焦作大学学报.2010(02)

[25] 李悦.从三篇《原道》管窥“道”内涵的嬗变[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02)

[26] 闵亨锋.论课程文化与活动文化背景下的核心技能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6(06)

[27] 程红兵. 课程文化建设及其影响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建平中学为例[M].上海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