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我的小手教案

我的小手教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14 22:33: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我的小手教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我的小手教案

篇1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8-0106-02

神经外科手术常在显微镜下进行的,进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常常切口较深,手术区域较小,但是手术时间相对于其他手术较长,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更需要谨慎,避免各种细小的失误导致对患儿大脑发育产生各种不良影响,因此进行小儿神经外科手术的时间往往更长[1]。神经外科手术常常采取的是侧卧位,侧卧位需要对患儿的头部进行固定,临床上多采用头圈进行固定,患儿额颧部为主要受力点,但是此部位的皮肤较为细嫩,传统的手术中常使用海绵式头圈进行固定,患儿手术后常出现急性压疮[2]。急性压疮主要是因为皮肤长时间与一个地方接触,透气性较差,导致皮肤红肿溃疡,为避免急性压疮的出现笔者所在医院特使用聚氨酯凝胶头圈进行对照试验,理论上聚氨酯凝胶的透气性要好于传统的海绵式头圈,通过临床实验后得到了一些结论,现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2月-2014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共有146例患儿采用侧卧位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其中男73例,女73例。年龄1~5岁,平均(2.6±1.3)岁。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其中观察组男36例,女37例。年龄1~4岁,平均(2.8±1.1)岁。对照组男37例,女36例。年龄1~5岁,平均(2.9±1.9)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以及既往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侧卧位进行手术,并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当麻醉生效后对照组选择与患儿头部大小相近的海绵填充式头圈对其进行头部固定,对患儿躯干及腿部均加垫棉花垫,使患儿整个躯体处于功能位状态,并加以妥善固定。观察组的患儿同样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进行侧卧位手术,当麻醉生效后选择与患儿头部大小相近的聚氨酯凝胶头圈(奥克兰高分子医用材料(天津)有限公司)对头部进行固定。其他躯体各部位的摆放与对照组一致。在术后14 d内对患者出现急性压疮的情况做以评估。

1.3 观察指标

患儿手术后由护士对患儿全身皮肤做以检查,在术后的2 d,护士需每日进行一次检查。如果患者皮肤出现红斑、发痒但未出现皮肤破损的为Ⅰ期压疮;如果患儿皮肤出现破损,出现水泡疱疹,损伤到真皮层的为Ⅱ期压疮;如果患儿皮肤未出现任何症状则为无压疮。压疮总发生=Ⅰ期压疮+Ⅱ期压疮。在两组患儿康复出院之前对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选项。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3.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进行为期14 d的观察后,观察组无压疮35例,而对照组仅15例,观察组的压疮总发生为38例,对照组为58例,观察组的压疮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

在两组患儿康复出院之前对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观察组的满意度为78.0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52.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神经外科手术常为较精细的手术,多数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且手术时间一般较长[3]。由于神经外科手术部位较为特殊,常在脑部进行,因而常需要患者采用侧卧位对其进行手术,由于侧卧位的姿势,所以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给患者加垫头圈以固定患者的头部[4]。使用头圈固定患者的过程中患者的额颧部是主要的受力点,与头圈的接触较为紧密,加行额颧部位的皮肤较为细嫩,且手术时间较长,所以常会出现压疮[5-6]。在以往的手术中都会采用传统的海绵填充式的头圈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由于传统的海绵填充式的头圈在使用的过程中通透性较差,加上皮肤与之贴合时间较长,常会出现局部皮肤的红肿瘙痒,进而形成急性压疮[7-8]。在本次临床试验中采用的聚氨酯凝胶头圈是一种透气性相对于传统海绵填充式头圈好的头圈,可以降低在较长时间的神经外科手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

通过试验可以看出观察组无压疮有35例,而对照组仅15例,观察组的压疮总发生为38例,对照组为58例,观察组的压床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约27.4%。使用聚氨酯凝胶头圈后急性压疮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可以有效的预防急性压疮,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在两组患儿康复出院之前对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两组患儿由于恢复程度不同,出现压疮的情况也不同,所以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有较大差异。观察组的满意度为78.0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52.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对照组约26.03%。在手术中使用聚氨酯凝胶头圈后由于降低了急性压疮的发生率,所以患者家属对于治疗效果普遍满意[9-10]。

综上所述,使用聚氨酯凝胶头圈在预防小儿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中患儿面部皮肤急性压疮的临床效果良好,急性压疮的发生率低,压疮的程度较轻,患儿家属对于使用聚氨酯头圈的预防效果较为满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高爱华,刘霞.颅脑手术患者发生急性压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956-958.

[2]欧晓莹,李广群.压疮防护标识及防护方案的设计与使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68.

[3]张颖.神经外科手术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全科护理,2010,8(12):3160.

[4]陈杏梅,卢春红.90侧卧位手术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7(5):193-194.

[5]张秀平,任杰平,张兰梅.集束干预方案预防术中压疮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7):71-74.

[6]汤秀云,蒋劲林,汤银惠.两种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2,7(5):196-197.

[7]费美霞.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压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2):2754.

[8]魏革,胡玲,祝发梅.手术患者压疮风险因素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578-580.

篇2

小班的幼儿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形成,对自己的身体及身边的事物越来越感兴趣。小手是孩子们身体上最常用、最熟悉的,他们每天用手做许多事情,对自己的小手已经产生了兴趣。本次活动旨在让孩子充分展开想象,让幼儿在想想、变变、玩玩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小手更加喜爱,进一步激发幼儿喜爱小手、保护小手的意识。因此,我选择并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体验小手变、变、变的快乐。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尝试让幼儿学说短句“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

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大胆想象、表现、体验游戏的快乐。

难点是让幼儿用小手去表现各种不同的事物。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经感知认识了“能干的小手”。

2、物质准备:磁带、录音机、背景图、颜料、盘子、湿毛巾。

活动过程:

篇3

磨课――磨的是课,更是人;不是别人,是自己。

幸福,此时正慢慢在心里生根发芽,或许是下课后同行一句真诚的夸奖,或许是深夜时的字斟句酌,或许是睡前合上教案的一种满足……

磨炼的所得,我想那就是幸福。

所得一:公开课并不可怕。

这几年我一直坚持参加学校的“磨课俱乐部”,上过识字课、古诗课、阅读课三种不同课型的公开课。对我来说,公开课是挑战,更是磨炼;挑战的是自己,磨炼的更是自己。

上学期,执教学校教学开放日《别董大》这一课,我设定了四部曲。

一调查。侦探般地调查董大、高适,以及他们的关系,各自有怎样的经历,这首诗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诞生的……然后,可以开始写教案了。

二动笔。教案是公开课的灵魂,尤其是第一稿。先定大的框架,再填充血肉。《别董大》一课,我按照释题意、读准读通、明诗意、朗读升华、拓展这几个步骤来定好大的框架。要填充的是什么?简单明了的提问,巧妙的过渡语,对于课堂情况的预设以及对学生的评价语。

三试讲。这是公开课的实战环节。在开放日之前我在年级的另外三个班都执教了《别董大》,每一次都邀请语文教研组的教师们来听课指导。听课教师细致地、实实在在地、细抠每一个环节地评课,让我受益匪浅。

四模拟。公开课前一晚,我仔仔细细地在脑海中模拟公开课场景,从上课第一句话,到下课最后一句话,从打算提问的学生在教室里的站位,到什么时候课件要翻页都一一想清楚了,才觉得胸有成竹,可以安心地去睡了。

调查,动笔,试讲,修改,再试讲,再修改……我对一节课着魔的时候,走路时会想,做梦时会想,有时突然的一个灵感让课堂增色了不少,不禁会欣喜不已。那段日子仿佛生命中的其余事物都静止了,唯有这节课实实在在地活着。

所得二:公开课教案要求。

短短几年时间,在每学期的教研课、开放日中摸爬滚打,我对于自己的公开课教案不断提高要求,力求做到三点。

一细致。上课时需要讲的每一句话都心中有数,包括问题、过渡语、学生会出现的每一种情况、每种情况后的有针对性的给学生的最少5条的评价语等等。

二精确。教案中明确标注清楚什么时候是第几张幻灯片,什么时候需要黑屏。每个环节标注清楚具体用几分钟,几点几分内容进行到什么地方等。

三修改。先用电脑写,再用手写,版本最少5个。修改语句时反复读,改到可以用最少的字数表达清楚问题,且符合自己的说话习惯,能体现自己的语言风格为止。

谁说修改教案是痛苦的折磨?近乎完美的教案诞生的那一刻,我像拥有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孩子一样幸福!

磨炼着,幸福着!

二、学艺

语文教师――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兼兴趣与个性教师,工作的轨迹,同时也是青春的轨迹。

幸福,就沿着这轨迹,细细洒来。可能是读书节诵读会的点点滴滴,可能是和孩子们一起为折纸的乐趣如痴如醉,可能是拓展型课程培训的难解滋味……

经历过痛苦和压抑后的成长,或许就是幸福。

镜头一:诵读会。

任教后我经历了学校三届的读书节,每一届我都负责一个节目:第一届的节目初审都没过,更别提上台的机会了;第二届读书节,我负责的节目叫《依依惜别情》,终于上台了;而第三届的节目《一路绿灯》,备受好评,我幸福得像个孩子。

镜头二:折纸课。

正方形、长方形,花花绿绿,不同材质的一大堆纸片,这几年就没有离开过我的办公桌和课堂。每周五,孩子们兴奋地来到折纸教室,期待着和我一起开始新的一课。先教折纸的基本功――对折、双三角、双正方,训练如何用指甲把纸压平,做出折痕,这是期末考试必考的内容。接着按照校本教材教孩子们折一个作品,鼓励孩子们根据这个作品进行拓展――制作折纸画,将作品变形,让作品融入到生活中,等等。时间长了,孩子们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折纸,会自己折出创新作品……而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在班里办了折纸作品展、折纸小能手比赛等,折纸的魔力深深吸引着每一个孩子,上课时他们灵巧的小手,渴求知识的眼神,兴奋的神情都是我幸福的源泉!

成长着,幸福着。

三、伙伴

伙伴,因为工作结下的超乎工作之上的友谊,使我的成长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幸福。

幸福,曾经是金凤给我的一次课后点评,曾经是美妹的倾力相助,曾经是旭茹赞许的眼神,曾经是黄燕中肯的建议……

珍惜身边的人,并且也被珍惜着,其实是一种幸福。

瞬间一: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四年前,第一次教一年级,第一次看到教室里面一群叽叽喳喳的小朋友时,我心虚了。只见数学老师莫美妹优雅地走上讲台,有节奏地击掌,微笑着轻声数“一二三”,孩子们神奇般地安静了下来!原来,让他们安静下来,并不需要大声,也不需要发火。和莫老师一起共事的日子里,“神奇”的事情屡见不鲜,而她用自己的言行,毫无保留地将她的经验传授给了我。

第二年,我再接一个新的一年级时,同样的场景下,我有条不紊地教孩子们摆桌椅要对齐地砖线,整理抽屉要将书本和文具分开,书包要放进小储物柜,课前的学具要放在桌子一角,听口令要知道何时要安静,做值日如何干净,民主竞选班干部怎样投票……我将莫老师传授的每一条经验在这一年里一一实践,本来有些淘气的一年级小学生格外乖巧懂事,而他们每次遇见莫老师给她的一个个微笑就是最好的回报。

瞬间二:最享受的评课时间。

黄燕老师和我年纪相仿,同一年工作,也教语文,都有点不服输的劲儿,种种共同点让我们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去年执教《别董大》,我照例邀请她来听我试讲,此时她已身怀六甲,行动有些不便,仍欣然赴约。课后,老规矩,两个人围坐在办公桌旁,我拿着教案,她拿着听课本,认真但不压抑的评课便开始了。

“导入不错,解释题目时要是用董大要告别谁这样的问题引出作者就更好了。读题目是为了读节奏,还是读出离别的感觉来呢?”

“读出告别的感伤更重要。”

“理解诗意时提出的三个问题还不够准确明了。”

“第二个问题换成‘这些景物给你怎样的感觉’会不会好一点?”

就这样,黄燕从我的导入到板书,不厌其烦地和我讨论着,而思想碰撞的火花让我们乐在其中。她尽心尽力地出谋划策,每次都能让我从“当局者迷”的困境中跳出来重新审视自己。唯有如此的评课,才有真正的进步!

篇4

屋子里有些闷热,我叫孩子们把窗户全部打开。凉风吹进来的时候,我发现窗外的飞虫也乘机涌进屋子。我轻声地抱怨的炎热天气与飞虫,然后看孩子们把钱如数缴给我后又慢慢地一个个出去。一共1464元的学费,就这样被我反复数来数去。我将收好的钱放在左手边,然后用一个教案本轻轻压住,最后麻利地登记上名字。

孩子们说说笑笑,格外热闹。我脸上堆着笑,不时插嘴和他们聊上几句……

正登记着名字时,我的笑忽然凝固在脸上――我瞥见了一只小手,正从我的身体左侧伸出,试探地摸向我左手边的桌子。我没有说话,仍然忙碌着,甚至没有刻意去看。我想看看那只手到底要干什么,可那只手,此时似乎觉察到了什么,又悄悄地缩了回去。

我严肃地瞥了一眼旁边的学生,学生们立刻安静了下来,而站在我身体左侧的那个学生,脸随即变得粉红粉红的。我看清楚了他的脸,原来,那是个我不太喜欢的小男孩儿――一个学习落后的学生,而且还有偷东西的恶习。

我瞪了他一眼,没有再去理会他。我以为他会“收手”,可我发现,那只小手不一会儿就又伸了出来,慢慢摸向我左手边放钱的桌子。我眯起眼睛,用余光细细观察,这时,看见那只小手又偷偷地缩了回去。让我倍感意外的是,那只手在众目睽睽之下,在我的严密监视之中,竟然几次三番试探着伸出又缩回,最后,从桌子上缩进口袋里一动不动了。

我立刻警觉起来,猜想――钱一定是少了。我有些愤怒,甚至冲动地想当面清点钱数。可我还是控制住自己――我不想当着这么多学生的面发作。其实,那一刻,我实在是没有发现什么。

经过一个午后的忙碌后,学费终于收齐。此时,上课的铃声响了起来。我匆匆奔向学校的财务室。在财务室里,我开始清点钱数,交接手续。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点到最后,上缴的学费竟然少了10元钱。

这时,我有些疑惑,但更多的是愤怒。我开始想起午后那只伸向我的手。我敢断定,钱就是他拿的,我知道他的底细――他曾偷过许多同学的钢笔和钱,遭过我多次训斥。我快步奔向教室,呵斥着把他揪了出来,不容分说拉着他向办公室走去。班里的学生纷纷探出头来望着,然后议论纷纷。

在办公室里,我生气地把他拉到墙角,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大声质问他:“学费中少了10块钱,是不是你拿了?”他稚气的脸一下子扭曲起来,泪水瞬间淌了一脸。他大声辩解:“我没拿,我没拿钱!……如果拿了,我是小狗。”

我冷笑了一下,气愤地说:“还想狡辩!拿了就是拿了,还不承认?”这时,我看见他的脸憋得通红。他愤怒地推开我,哭泣着冲出办公室,向校外跑去。

放学后,我决定到他家家访。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我想让他母亲好好做做他的工作――逼迫他把偷的钱拿出来。我回办公室收拾桌上的东西,准备离开。忽然,从一本教案本里,飘出一张10元的崭新纸币。我一下子惊住,原来在这儿。钱找到了!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可心里却不安起来。

那天放学,我没有去他家找他“说事儿”。那天晚上,我睡得很不踏实。我在深深地自责着,脑海里反复闪现出那只小手,让我越加感到疑惑。

第二天清晨,我早早地来到学校,把他叫到办公室里。这次,我摸着他的头愧疚地微笑,而他却不自然地把头低得很低。我以抱歉的口吻轻轻对他说:“对不起,昨天老师冤枉你了――钱找到了。”他轻轻哼了一声,算是回应,然后慢慢地昂起头。

“你能告诉老师,那天下午,你的手伸向我的左手边,究竟是想做什么吗?”我还是无法抑制心中的好奇。

小男孩嗫嚅了半天,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他低下头,思考了许久,最后才抬起头,低声说:“老师,你左手的袖口边,爬着一只虫子,难道你不知道吗?我想帮你拿下来。”

小男孩说完后,我感觉我的眼睛里有雾气升腾。那一刻,我醒悟:原来,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爱的春天,而我们的眼光不能总停留在严冬。

不过,很快我就开始微笑起来――我懂得,当爱苏醒时,拯救才真正开始。其实,我一直都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呢!不能反悔

晚饭后,我正在清洗餐具,4岁的女儿抽泣着走进厨房,拉着我的衣角说:“妈妈,我们找隔壁佳华哥哥要回我送给他的彩笔。”

两个月前,隔壁5岁的小男孩佳华过生日,女儿送了盒彩笔给佳华做生日礼物。现在,女儿为什么又想要回来呢?

女儿的理由是,她的彩笔用完了。我对她说,用完了,再买新的。女儿不依,说她突然不想送给佳华哥哥礼物了,说着说着她抽泣得更厉害了。

我发现事态的严重性,忙洗了手,蹲下身子对她说:“送出去的东西,是不可以再要回来的,这关系到诚信问题。”

女儿显然不知“诚信”是什么,突然大声哭着说:“可以要回来的。昨天一个小朋友送我一件礼物,今天就要回去了。我不给,老师批评我说,人家的东西,想给就给,不想给可以要回去。”

望着哭泣的女儿,我不知说什么好。老师的话在她心中很有影响力。可我现在思索的是:送出去的礼物该不该要回来?

篇5

案例陈述

案例一:“课前,让我了解你。”

学生拿到“学生学习方案”,读着“学习任务”栏中的内容、目标、重点,像看着新朋友一样,说:“我终于知道明天要学习的内容了。”

“不过,这个我已经会了。”有学生说。“这个我不会。”有个学生发愁着。旁边同学立刻说:“不会,先看看书,老师说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还有,老师一直说能提问题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啊。”又有同学接着说:“听说我们在学习方案中提出的问题,如果只有老师能回答,就会得到很多奖券。”“噢,所以‘学案表’里就有‘我的预习提示’。”

“那就快想快写吧。”学生们都很兴奋,说着就各自忙开了。

第二天在办公室里,教师认真批阅学生的预习作业,还仔细地做着记录,按教学要求对问题进行梳理,一边时不时地与同事说:“这个知识点学生都知道了,可能我们要在运用上多花时间了。”还有教师说:“本来我以为这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讲没有难度,看来估计错了,还得多花点时间,让学生讲一讲、议一议、练一练吧。”

案例二:“课中,让我帮助你。”

上课了,学生的小手只只高举,大声交流着“我的预习问题”,教师在黑板上简略地记录问题内容。当教师用眼神环视教室,立刻有学生说“这个问题我能帮助他解决”;当没有学生发出声音时,教师说“请大家读读‘老师的提示――学习小贴士’”。

最后,教师在黑板上留下的几个问题后面画上了大大的问号,对学生说,这节课,我们共同解决这几个问题。

教室里很安静,学生听着教师的讲课、同学的发言,不时还在学案中“老师的提纲”栏里,埋头读着写着。学生们认真地做着教师精心设计的练习,或是小组讨论,或是独立进行,教师在不断巡视,时而要求学生集中看黑板,因为教师发现了共同的学习问题,时而针对不同学习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你写得很快,但字写得不端正,试试慢一点。”“你的作业又正确,字又端正,多好啊!”“你做得很快,但没有全对,主要是粗心了,以后要先看清再做题噢!”“你都对了,但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还不熟练,只能得四颗星。”“再想想,在‘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办法’评价条后面争取得星。”教师对不能跟上教学节奏的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来,这题你还不会,坐到这里,老师再讲一遍。”孩子们满足地坐在了个别辅导区,享用教师的“小灶”……

教师穿行在学生中间,学生沉醉于学习活动中,或提问思考,或倾听练习,或记录评价,一节课的时间很快过去了。

案例三:“课后,让我欣赏你。”

下课了,学生们拿着学案,相互交流着“我的收获”,有作品、全对的练习、独特的实验做法……笑容写在他们的脸上。还有几个学生高兴地说:“我今天课堂练习全部对了,没有基础练习了,可以进入自己喜欢的‘学习拓展’了。”另一个同学说:“虽然我没有全对,但是也只要做巩固部分,就3题了。”

一群学生围绕在教师身边,教师对其中的一个同学说:“第一次做组长,你学会了把发言的机会给每一个组员,真棒!”转身又对边上两个同学说:“你们做观察员很细心,提醒同学顺利完成实验。”“你今天的发言做得很好,那么快的时间里,能把组内同学的意思说清楚,你语言理解与组织能力特强啊!”学生们围着教师不愿意离开……

案例分析

“学生学习方案”是教师在基于课程标准设计教案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角度设计的方案,预告学生学习内容、目标、难点,保证了学生的学习知情权和学习参与权。

课前,学生在预习中,看清了自己;教师在阅读学案、分析问题中,了解学情,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精准设计教与学的过程。学生在学案里表现出来的对错、渴求、思维,都成为教师“看”学生的窗口,为以学定教找到依据。

课中,学生带着“我要学的愿望”进入学习内容,经历“学而有助”的学习过程。通过学生的学习记录,教师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或集体,或小组,或个别,有的教室还特别设置了教师个别辅导区。学生间的相互学习与帮助也成为常态,有的以思维碰撞方式呈现,有时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教育资源,学生公平公正参与学习过程的权利也得到保障。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学习的天地。

课后,是学习的延伸,开启的是“我还想学”的自主发展。学生在教师有针对性的点拨中实现个性化的最大发展,学生在欣赏自己与欣赏他人的同时,确立后续的学习目标,享受学习成长的快乐。

“课程育人”,评价是导向,学生在学案评价中,有及时评价、延时评价,关注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对”与“错”,更是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体验独立与独特学习过程的自信,愿意为达到目标而持续努力的过程,等等。

教学效益,研究的是单位时间内教师与学生投入与产出的比值;学生的学习品质,决定于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的经历与感受。“教案支持教师的教,学案帮助学生的学”,教案、学案同时呈现在课堂,有利于优化教学流程,改变教与学的时空分配,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型。

篇6

上课是件快乐的事情。认认真真准备了,把教案写得漂漂亮亮,潇潇洒洒。然后坐于办公桌前,手捧一杯绿茶,静静地等那悦耳的铃声,犹如演员盼望着登场,种子等待着发芽,心中就禁不住一阵激动。

把精心设计的课讲出来是很愉快的。讲课的时候,我感觉我的声音像潺潺的流水,悄悄的,轻轻的流啊,流啊,一直流进一个个幼小的心田,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孩子们在专心地听,大眼睛忽闪忽闪,宛如一天粲然的星斗。

默读时寂静无声,犹入无人之境;朗读时,清亮激昂,仿佛江河奔流;提问了,齐刷刷举起了几十只小手,像一片幼小的树林;书写时,听得见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又似那许许多多的蚕儿在咀嚼着嫩叶。

偶尔也有走神的家伙,略使眼色,他调皮的回我一个鬼脸,立马又做得端正,用心起来。

课间活动,我和孩子们下棋、跳绳、打球。下那种大炮轰洋人的棋时,我总被逼着当洋人,起初,我总是赢,后来,他们七嘴八舌,小手乱伸,我又老是输。

赢也快乐,输也快乐。

夕阳西下,孩子们排队唱歌走出校门,歌声欢快的像西天的云彩,一片飞过了那座不大的石桥,消失在前庄的街街巷巷,另一片向后飘去,飘过了那片田野,一直飘散进了后村的那袅袅炊烟之中。

望着西天,我常会这样想,正是有了孩子们一张张阳光般灿烂的笑脸,这晚霞才被映得如此火红、绚烂和可爱。

家,虽不富有,但充满快乐。与小儿一起沉浸在动画城的欢乐里意犹未尽,妻已把热气腾腾的饭菜摆上了桌面……

待到妻搂着小儿进入睡乡,我开始坐在那临窗的桌边。夜,真静啊,静得都能听得到自己的心跳,宁静之夜便是快乐之夜。

常常这个时候,我会拧亮台灯,燃上一支烟,看夜空中星罗棋布。猛然间,一颗流星划破长空,倏然即逝,引起我无尽的遐思,

偶尔,拆阅一封远方来信,先依字迹判断是谁,然后再好好想想那个调皮蛋当年所作的位置,听课的神态,写字的姿势。心中就会滋长出农人丰收后的那份惬意和快活。

篇7

十九岁,我真正跨进了幼儿园的大门,做了一名幼儿教师。迎接我的是一束束纯真而带着探究的目光,孩子们打量着我这个自己也需要老师的老师。"别忘了,你是勇敢强健的爸爸、温柔慈祥的妈妈、善良可亲的姐姐,是博学多才的智者,还是和他们一起嬉戏的伙伴……"理智在不时地提醒着我。我微笑着走进孩子们的中间和"小男了汉?quot;脑门顶着脑门,手腕扳着手腕地比试,跟"小公主们"一起唱呀、跳呀。从孩子们那友好、信任的目光中,我读到了孩子们的心底的声音:老师,我们欢迎你!

上美术课,部分孩子对着画纸置之不理,没有一点积性时,我只好耐心地手把手地教。语言课时,我为了教他们一个新词语或一个短语,我把说话的速度放慢,同时也不忘做些生动地教具,便于他们理解。做幼师的,谁都怕带小班,但谁都逃不过要带小班,我也是如此,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大小便经常解在衣裤上,刚开学段时间每天早上要哭,每天早上我也会条件反射地情绪紧张,但还是要耐心地处理每件事情。我想我不仅仅要做他们的老师同时还要学会做他们的妈妈,其中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每结束一天的工作,倒在床上不想动了,还真觉得累。可是每当我看到自己的辛勤和爱心使孩子们取得一点进步时,一股由衷的欣慰油然而生。

篇8

1、保育方面

进入幼儿园是幼儿人生的第一步转折点。他们带着由各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所留下的各自不同特点,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焦虑、好奇、娇气、任性;生活自理能力差,与同伴相处不融洽。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入园第一天以家长和孩子一起玩为主题,让爸爸妈妈带领孩子参观班级,接触老师和其他小朋友,消除幼儿的陌生感。同时邀请大班哥哥姐姐与小朋友结对子,同他们一同游戏等方式,借助同伴学习的力量,在互动中让其感受到幼儿园生活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以教师对幼儿的关怀照顾,打消家长的顾虑,而且引导家长恰当地配合。在相互信赖和师幼互动氛围中,幼儿都很快地度过了“入园关”,以愉快地情绪,开始他们的幼儿园生活。

当幼儿度过了“入园关”后,我们把树立规则意识,帮助幼儿迅速融入集体生活做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必须让他们学会自立自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刚开始幼儿的自理能力差,因为年龄小,对成人的依恋感强,我们以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培养,如培养先小便后洗手时,教师边念儿歌边师范让孩子边模仿边念,在模仿中理解,学会正确洗手方法,经过培养训练,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大大加强。如:会自己搬椅子就坐,会独立吃完自己的饭菜放好碗,会用小毛巾擦脸,洗手不弄湿衣服等,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和认可。当然自己在这半年来,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我想:只要自己多学习业务知识,多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多和孩子们沟通,心中装着孩子们,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不断进步,对得起园部对我的信任,对得起孩子家长的期望,对得起自己的本职岗位

2、教育方面

本学期中,园里组织了,我选择了自己擅长的美术课,《小手印画》用收印出手印的小脚印,我选择的班级是小班,小手印画用红黄蓝三色让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沾上颜料在纸上印画,因为ieshi自己编写的教案,所以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从自身来说,上课的语速过快,让孩子在听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反映不过来,在操作方面,让幼儿动手操作顺序也很混乱,老师示范没有清晰的展现扎起幼儿面前。

篇9

她的话给了我莫大的鼓舞,我也期待第四节课听她重新上一次。

她上的是三年级语文《风筝》这一课,第一节课上得平静、无趣、呆板甚至尴尬,照搬教案,一点都不敢脱离,完全被教案给束缚了,连提问后希望学生都能回答得和她预设的一个样,显得非常牵强。学生坚持不了40分钟的学习时间,越上注意力越不集中,也感觉非常疲劳。

评课中,我给她示范每一句讲解、每一个提问、每一个神态、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情境,也等于是在上这堂课,她像一个学生在听课,越听越激动、越听越恨不得马上也像我这样上课。我把我艺术课的激情带到了语文课中,我一直深信,艺术课和语文课和很多课都有相通之处,都是让学生感受情和美。任何课堂,如果渗透了艺术就更加完美。

我告诉她要放开手脚,随情而抒,随心所欲,在课堂上要带领孩子们从游戏中进入快乐的情境,和学生一起玩起来、疯起来、叫起来,这样才能感受到课文中文字带来真实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也就理解了课文,不需要提问这一段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作者的心情怎么样的问题。当学生在你创设的游戏中、情境中,跑着、叫着、高兴着、兴奋着、激动着、欢呼着、跳跃着、着急着、伤心着、担忧着、期盼着,问问孩子们此刻感受到了什么,问问孩子们此刻的心情,问问孩子们此刻想要干什么,问问孩子们此刻想要说什么。这远比拿着课文中的文字分析来分析去有趣得多、有效得多。

接下来的上午第四节课,我怀着期待走进了教室,和孩子们坐在一起上课。这一次在讲到放风筝这一段时,我设置情景: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老师请了两个学生上来演示放风筝的样子:一个人做用手托着的动作,另一个人做牵线的样子,我此时真想让那个老师就拿本书当做风筝让学生托著,我都走到讲台了正准备提醒她,聪明的她也意识到了什么,急中生智,就把自己的语文书递给学生,让学生托着“风筝”(座位上的孩子们都逗笑了),我把红领巾递给另一个学生“牵着线”(老师孩子们又都笑了),全班同学就当放风筝的伙伴们,然后老师和全班小伙伴大声兴奋地喊:“放!”两个学生就在教室空行中跑起来,“真的”放起“风筝”来了,这个托着“风筝”的学生还跳跃着,做“凌空飞起”状,逗得老师同学笑弯了腰,又打趣地扇动着“风筝”的翅膀,“风筝”就“翩翩起舞”着……全班学生抬着头看着“风筝”快活地喊叫着、跳跃着……有的还拍着小手,兴奋极了。老师的问题也来了,你们是怎么放风筝的啊?孩子们个个脸上还挂着没有消退的开心的笑,个个举起小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风筝就(凌空飞起)……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

篇10

两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东方xx的日子在脑中还十分清晰,四年的大学生涯以一名早期教育老师的经历来画上句点,回忆整个大学,都弥漫起了爱的味道。

我是以一名早教老师的身份进入东方xx的,真正投入工作后却没有像所有老师一样进入课堂,单位根据我的特长安排我做前台工作。这里的前台是集咨询与销售于一体的工作,既要负责早期教育的专业咨询又要负责早教课程的营销,对员工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专业知识要求很高。

最初,找不到头绪,看着那么多如花儿般美丽如阳光般灿烂的像春日和风拂煦下的草儿般生命力旺盛的宝宝们,除了爱与微笑,似乎不知道其他。每天看着那里的老教师忙来忙去,自己只能主动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时候,还没有接受系统的培训,接待家长时,绞尽脑汁回忆自己大学学过的关于幼儿的知识,给家长介绍。晚上回到学校便拿出书本复习蒙台梭利,福禄贝尔、卢梭等有关幼儿早期教育方面的知识。我是个容易发问的学生,从书上看了案例与理论之后,并不是在心里画上句号而是打上问号,希望哪一天能够在现实中得到证实,我的求知路比较纠结,满头的问号。

后来经过培训和观察逐步加深了对邢台东方xx早期教育中心的了解以及对自己工作的认识。感受最深的是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足。还有就是改变了一些对早期教育老师的看法。记得大学老师说发达国家都是学问很高的人才能从事幼儿的工作,因为一个人的早期经历会会影响他的一生。基于对早期经历对以后人生影响的重要性的认识,我没有怀疑过这一观点。但现在我觉得,要做一名称职的早期教育老师最重要的不是她学问有多高,最重要的是她的道德水平要非常高,要具有足够的爱心、耐心与诚心,真诚的爱孩子,耐心的指导孩子。现在国内的早教行业任职的老师学历普遍不高,早教上课模式是有一本专业的、现成的、细致的教案发到老师手中,老师照做就可以了,不需要有太多自己的东西,你需要有的就是一颗充满爱的心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教案细致到什么程度了呢?细致到上课用什么教具,用哪句话介绍教具,用什么姿势去取教具展示教具。这种模式很实用。所以让一个博士生来任职一名早教老师,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讲,确实有点大材小用的感觉。不过,要用圣人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一名早教老师是不过分的。

工作期间我积极努力,虚心请教,与同事和谐相处,与那里的会员家长也建立了良好的情谊。辞职的那天一位妈妈知道我要离开,主动要给我写家长评议,宝宝一脸纯真的用小手拉着我,那位妈妈说,“我们都希望岳岳老师留在东方xx,我们邢台人欢迎你喜欢你……”我当时借故还有工作要忙就离开了,跑到小小的储藏室冲着低矮的房顶瞪眼睛,让眼泪回流。不想让宝宝看到我流眼泪。出来后照样满脸微笑,忙碌着……宝宝和妈妈的认可不是对我两个月以来工作的最好鉴定吗?工作的时候接触了很多妈妈,与她们的交谈中我对婚姻对生活对孩子对家庭对未来有了新的认识,也看到了这个世界另一番美好。

篇11

两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东方xx的日子在脑中还十分清晰,四年的大学生涯以一名早期教育老师的经历来画上句点,回忆整个大学,都弥漫起了爱的味道。我是以一名早教老师的身份进入东方xx的,真正投入工作后却没有像所有老师一样进入课堂,单位根据我的特长安排我做前台工作。这里的前台是集咨询与销售于一体的工作,既要负责早期教育的专业咨询又要负责早教课程的营销,对员工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专业知识要求很高。最初,找不到头绪,看着那么多如花儿般美丽如阳光般灿烂的像春日和风拂煦下的草儿般生命力旺盛的宝宝们,除了爱与微笑,似乎不知道其他。每天看着那里的老教师忙来忙去,自己只能主动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时候,还没有接受系统的培训,接待家长时,绞尽脑汁回忆自己大学学过的关于幼儿的知识,给家长介绍。晚上回到学校便拿出书本复习蒙台梭利,福禄贝尔、卢梭等有关幼儿早期教育方面的知识。

我是个容易发问的学生,从书上看了案例与理论之后,并不是在心里画上句号而是打上问号,希望哪一天能够在现实中得到证实,我的求知路比较纠结,满头的问号。后来经过培训和观察逐步加深了对邢台东方xx早期教育中心的了解以及对自己工作的认识。感受最深的是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足。还有就是改变了一些对早期教育老师的看法。记得大学老师说发达国家都是学问很高的人才能从事幼儿的工作,因为一个人的早期经历会会影响他的一生。基于对早期经历对以后人生影响的重要性的认识,我没有怀疑过这一观点。

但现在我觉得,要做一名称职的早期教育老师最重要的不是她学问有多高,最重要的是她的道德水平要非常高,要具有足够的爱心、耐心与诚心,真诚的爱孩子,耐心的指导孩子。现在国内的早教行业任职的老师学历普遍不高,早教上课模式是有一本专业的、现成的、细致的教案发到老师手中,老师照做就可以了,不需要有太多自己的东西,你需要有的就是一颗充满爱的心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教案细致到什么程度了呢?细致到上课用什么教具,用哪句话介绍教具,用什么姿势去取教具展示教具。这种模式很实用。

所以让一个博士生来任职一名早教老师,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讲,确实有点大材小用的感觉。不过,要用圣人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一名早教老师是不过分的。工作期间我积极努力,虚心请教,与同事和谐相处,与那里的会员家长也建立了良好的情谊。辞职的那天一位妈妈知道我要离开,主动要给我写家长评议,宝宝一脸纯真的用小手拉着我,那位妈妈说,“我们都希望岳岳老师留在东方xx,我们邢台人欢迎你喜欢你……”我当时借故还有工作要忙就离开了,跑到小小的储藏室冲着低矮的房顶瞪眼睛,让眼泪回流。

不想让宝宝看到我流眼泪。出来后照样满脸微笑,忙碌着……宝宝和妈妈的认可不是对我两个月以来工作的最好鉴定吗?工作的时候接触了很多妈妈,与她们的交谈中我对婚姻对生活对孩子对家庭对未来有了新的认识,也看到了这个世界另一番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