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1-09 19:48:0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安塞腰鼓教学设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篇1

 

新课标在实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安塞腰鼓》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主要是通过体味作者对生活中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而触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认识生命的力量和人生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素养,为今后学生阅读、欣赏、审美鉴赏打下基础。《安塞腰鼓》这篇散文充分展示了我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渲泄与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本文在写作上,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气势恢弘,有阳刚之美,理解其对文章表达的作用,并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对于习惯于学生腔的中学生来说,其冲击是巨大的。本课在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培养上语文教学论文,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学习目标 ⑴知识目标:学习排比、叠句手法,理解其作用;品味理解文中有关语句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⑶情感目标: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体会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朗读课文,学习排比手法及作用;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难点:理解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

二、说教法

基于本课的特点,以声感人是主线。教学设计思路为:先从声像体验安塞腰鼓的魅力,再通过朗读进一步从文字上品味作者创造的意境,然后思考讨论从中领悟的对生命力和人生的认识并拓展训练。因此,本文的主要教学流程为: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品味美句、主旨探究、课外拓展等,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其中以诵读、赏析、讨论为重。

三、说学法

1.指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音美、形美、意美。又从更深的感悟中,准确掌握朗读的语速、停顿、重音,更能传情达意。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既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又能从别人那得到不同的信息,共同完成一定的目标。懂得与人合作的意义,体验群体合作的成功感。 教学准备 ⑴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站。(可以是视频、音乐、文本等等。) ⑵教具准备:扫描仪、多媒体课件(A.安塞腰鼓的相关图片。B.铿锵有力安塞腰鼓鼓声。C.苍凉厚重的黄土高原上,后生们粗犷、动力十足的安塞腰鼓的大型演出。D.《安塞腰鼓》wav朗读。)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欣赏、了解中激发阅读的激情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来自黄土高原的绝活——安塞腰鼓表演短片,用一个词说说短片带给你的感受?。

(屏显介绍安塞腰的鼓配文图片)请同学们细看图片齐读文字,了解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正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安塞腰鼓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在古代,它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又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安塞腰鼓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它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独具魅力。它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毅奔放的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与壮阔场景,我们只需看一看便能感受到语文教学论文,但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生命意识,却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和感悟。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刘成章的《安塞腰鼓》,看看他是如何用生花妙笔描绘这惊心动魄的表演,并揭示其文化意韵的?

(二)、整体感知:听读中感受安塞腰鼓的生命之劲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象安塞腰鼓表演带给我们的画面和鼓声。

2、听完老师的朗读,安塞腰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请同学们用“___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屏显)对安塞腰鼓进行概括评价,可以填词、短语或句子,最好用文中的语言。

3、课文中有一句话略有变化的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这句话是──(“好一个安塞腰鼓!”)它一共出现了几次?(四次) 这四句“好一个对安塞腰鼓”的反复咏叹之中又有变化有新意,是文章具有了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来,让我们一起饱含赞美之情的来读它们!(屏显:“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4、请同学们仔细跳读课文,看看它每出现一次,分别是在赞美安塞腰鼓哪个方面的“好”? (学生回答,屏显“安塞腰鼓之劲”资料: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老师读前半句,同学们齐读每句的最后两个字,要读出“劲”来!

(三)、品读美句:感受文中排比句的气势、节奏与激情

1、安塞腰鼓表演是那样的有“劲”,作家描绘它的语言带“劲”吗?这“劲”是大量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带来的?

2、请找出文中的排比句。挑出你最喜欢的语句仔细品味,准备读给大家听,并简要说说它好在哪里。

(学生回答,教师评点并加强朗读指导)

文中还有很多铿锵的短句、激昂的排比句、节奏鲜明的反复句,从变幻的舞姿、铿锵的鼓声、击鼓的后生等角度来描绘安塞腰鼓,我们不一一举例了,留给同学们课后继续去体会。

(四)、主旨探究:体会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生命意识

1、好一个刘成章!若不是你“陕北生来陕北长,因为你魂牵着地方”哪能写出如此激扬文字!让我们从无声的文字中感受到安塞腰鼓力量语文教学论文,那你们认为安塞腰鼓体现一种“________之美”(屏显)。

(学生回答,师在空白处板书“生命力量”)

2、齐读课文25至27小节,把这种生命力量之美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五)、课外拓展:借鉴文章形神结合的语言

安塞腰鼓就是这样,于浪漫中宣泄生命的激情,于诗意中追求永恒的精神力量。听着同学们的朗读,使我想起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豪放之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旷达之美;想到人世间各有千秋的美。同学们,你们上了这一课,会联想到身边哪些壮观场面之美,学习课文中的写法来说一段话吧!(学生展示,师生评价)

六、教师寄语

篇2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人们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美的事物能让人赏心悦目,蝴蝶会围着美丽的花朵打转,我们会为了悠扬的音乐陶醉,甚至为了一处美景跋山涉水。成人皆如此,更何况是孩子,他们对于美总是那么强烈,毫不掩饰地表达出他们的喜爱之情,所以我们总能在课堂上昕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赞叹之声,为文字赞叹,为美图赞叹,为意境赞叹,那是对于美的认可和憧憬,那是他们真真切切的感悟。

问逑嫦壬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精彩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去品味语文的美,去挖掘语文的美,从而创造语文课堂的美。课堂,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如果我们的课堂也能做到“美不胜收”,那么必定能牢牢抓住学生的目光,让学生身在,心在,魂在,与作者同呼吸、同感受。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美不胜收”呢?我想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去创造美。

一、让课堂语言“美不胜收”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用优美的语言来营造完整的课堂情境。语文教学应该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进行,不应人为地将其进行分割,所以整堂课的语言也应该是风格统一的,与教材的特点相吻合,尽可能地用优美的语句来打动学生,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进人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在教学《桂花雨》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感受桂花纷纷落下的美景,我设计了这样一段配乐朗诵:“鹅黄的桂花像绵绵的细雨纷纷落下,落在你的发梢,你的肩头,你的脚边,轻轻的,软软的,细碎的花瓣,浅浅的鹅黄,桂花伴着微风争先恐后地跃向枝头,扑向大地,四周弥漫着醉人的清香,恬静,安详。”这个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音乐的烘托中,在语言的引导中,在桂花的香气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个感官,学生沉浸在“桂花雨”的画面中,完全被陶醉了。情境描述了很优美的画面,很有味道,真正做到了人情入境。

每篇课文我们都应该用合适文本的语言去串联整个课堂,语言不在于多,不在于煽情,而要恰到好处,点到主旨而不深入,用自己的提点去帮助学生用优美的文字阐述,让学生说出美的语言更能体现语文的魅力。

如《爱如茉莉》这篇文章文字很平淡,其间流淌的淡淡却深沉的爱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并不容易体会。在教学时,我的语言风格也保持了与文本的一致,紧扣“平淡之中见真情”,用“这就是妈妈爱爸爸,即使病着,也时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重要,这就是爱的真情流露,那样简单那样平淡,它就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但平淡之中见真情。”“一顿小小的饺子,一句默默的承诺,一个匆匆的身影,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爱,爱就镶嵌在生活的细节里,它表现得那样――平淡无奇,但平淡之中见真情。”和“我们渐渐明白爱有时就体现在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个细节上,它就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但平淡之中见真情。”三组语言来打开学生的思维,这时再让学生讲讲爱是什么,学生就能抓住生活中的小细节,用他们美丽的辞藻,真挚的感情来描述文中主人公之间的爱,自己家人之间的爱,以小见大,只有情到深处,才能感人至深。

二、让课堂设计“美不胜收”

好的课堂教学,其教学设计必定也是处处有心、事事有意,每个环节都紧扣目标,都是融会贯通的。为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将教材打碎,重新整合、安排,让整个设计如行云流水般顺畅,给人以水到渠成之感。

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切人点,让大家找找文中哪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自然而然地引出“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这四句,读出文章的力量之美,读出几分铿锵,为全文的教学奠定一个感情基调,把学生带入黄土高原那种激情澎湃、豪情万丈的情境之中。这句话的每次出现就是对前文作一个小结,将腰鼓表演分成了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教学都是以“好一个安塞腰鼓”开始,以“好一个安塞腰鼓”结束,形成了前后呼应,回环之势,让整个教学一气呵成、反复强化,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深化了理解。

作者在写文章时必定是按照一定的思路进行的,但在教学时,有时候改变一下格局可能更容易吸引学生探索的目光,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多变的,不能墨守成规。就拿《螳螂捕蝉》一课来说,如果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就无法突出吴王前后态度的对比,也无法突出少年的睿智,只有打破顺序,重新排列,以“下死命令”和“打消念头”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人手,才能让学生乐意去学,乐意去品读少年的精妙之处。

三、让课堂辅助“美不胜收”

在多媒体当道的今天,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让课堂更加充满了直观的美感,优美的图片、动听的音乐、逼真的动画、形象的板书,这些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了文字背后的情境,更直观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篇3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2-0077-03

教育发展纲要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究、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在兴致昂然的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注重学思结合,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学习新模式,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改变教师的中心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使学生在自主的探究、交流、合作中提升语文素养,网络教学应运而生。网络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而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青睐。

一、学习时空无限拓展,学生自主尽情驰骋

信息技术以其资源的丰富性及超时空性为语文课堂开辟了一个开放式的广袤的学习时空。学生置身课堂却能突破时空、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我们要发挥好网络“现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的优势。

在《探索月球的奥秘》一课的教学中,关于月球的知识,学生知之甚少,书本上的资源又很贫乏。于是我借助网络环境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网上可供阅读的资源浩如烟海,我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网上阅读,学生通过登录相关的网站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积累了语言素材,提高了鉴赏水平,培养了审美情趣。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提高,在短时间内理解掌握了较复杂难懂的自然科学知识。网络媒体的运用使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语文课更富有情趣和生命力。

二、声情并貌,生动呈现,多角度、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网络多媒体教学把课文中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直观、逼真地呈现出来,呆板、枯燥的文字变成了声情并茂的具体场景。丰富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使学生如置身其中,身临其境。多媒体的运用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令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心神更愉悦兴奋。

《安塞腰鼓》一课以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荡的句式,瑰丽奇伟的想象,急促暴烈的节奏,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那天地之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

但考虑到安塞腰鼓离学生较远,加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欣赏水平有限,安塞腰鼓所展示的艺术魅力仅靠对文本的理解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在教学时导入部分播放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表演的视频画面,激越热烈的表演场面令学生震撼,视频的播放使学生对安塞腰鼓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为顺利进入文本学习做好了铺垫。接着听示范朗读,铿锵有力的朗读深深地感染着学生,学生从中体会到了语言的气势。听完录音后我顺势利导,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尽情的朗读中体味安塞腰鼓那不可言语的热烈激情;在主动积极的朗读中,享受到审美的乐趣。震撼激昂的表演视频、铿锵有力的范读、尽情的自我朗诵,三环节声情并茂,立体、生动地呈现,实现了对安塞腰鼓的整体感悟。最后以一首激昂的歌曲《黄土高坡》结束全篇。多媒体的引入不仅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还使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澎湃激扬的活力。

三、师生、生生资源共享,省时、高效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的自快迅传输,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及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交流,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或教师能够同时拥有无限的信息来源,实现教学信息交流,资源的高度共享。

在《说不尽的桥》一课的教学中,我立足于当地教学资源,发动学生利用网络等多种工具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促其形成个性认知并形成文字。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收集到的资料。与同学们一起分享着自己整理的集画、音于一体的桥文化,学生的劳动成果赢得同学们的尊重。同学间既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又增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信心。网络多媒体为学习活动搭建了精彩的平台,让短短的一节课妙趣横生、风光无限!

四、双向互动、实时全交互,沟通无限

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同步和异步交互的优良特性,跨越了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双方或多方实时交互及异步交流。学生之间随时可以互相交流学习体会,教师也可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单独指导。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和双向交流,在师生之间建立指导与交流的桥梁。

“BBS论坛”和“聊天室”的设计,更为学习者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广阔空间,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与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互相交流,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交流中迸发思维的火花,这种实时的交流方式使每个人都处在一种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网络的这一重要特性,使网络教育成为惟一的、真正地在教师与学生、同学之间,实现双向互动、实时全交互的教育方式。

五、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成为现实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尽可能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创造机会。把学习的时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去感受,去收获知识真理的同时,获得学习方法、科学治学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戏曲大舞台》一课的教学中,我依托网络,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置教学目标,并以学生的学为落脚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营造让每个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探究知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氛围和环境。学生依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有关网站,如中国戏曲网、咚咚锵中华戏曲网、戏曲研究、戏曲音乐网里查询、提取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协作、讨论等方式,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优势地位日益彰显。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空间,形象而生动的场景再现;超大的知识容量,高效的课堂,无不体现出其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驰骋,掌握了学习知识、探讨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动脑动手的能力,造就了独到的见解、独立的人格和创新精神。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必将为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华,盛琳阳,李晓东.计算机辅助教学使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篇4

(一)课堂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影响因人而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与实施对主体学生的影响是显著的,但对处于成绩两端的学生影响较小。对于成绩特别优异的同学来说,采取何种形式的教学方式,都不会影响其对知识的关注度和对课堂的注意力。处于成绩低端的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低,对教学手段没有明显的兴趣。

(二)学生对于多媒体课堂的心理变化呈现波动趋势。青少年处于成长期,心理成长机制并不成熟。面对新型的多媒体环境,大学生刚开始很可能会显现出极大的热情,对知识的渴望度极高。但当学生逐渐习惯于这种多媒体教学时,对课堂的注意力就会下降。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能够专注学生的兴奋点,以保证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

(三)在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具有探究式的学习心理。会激发学生课后主动学习的能力,强化学习动机。多媒体作为一种存储信息的载体,信息的存储量是海量的,然而我们课堂教学的是有时限的,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相关知识都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在讲授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时,需要介绍这篇课文节选自短篇小说《城南旧事》,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故事梗概,从而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进而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去了解、学习《城南旧事》故事的来龙去脉。这样即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学生面对多媒体教学环境,也存在一些负面心理如惰性心理、侥幸心理和放弃心理等。在多媒体教学中信息的传递量大大增加,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会大大加快幻灯片的播放速度,虽然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知识的形象化更容易呈现,但是对于习惯记笔记的同学来说,由于自己的速记能力跟不上老师的放映速度就会减少对课堂笔记的记录甚至会彻底放弃。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环境采取一些激发措施以唤醒学生的惰性思维。否则这种惰性心理发展下去就可能形成课堂教学中的自我放弃心理。语文教师只有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把握好这个度,才能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

二、解决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面对多媒体课堂中出现的学生心理问题,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质性的解决对策以便服务于多媒体课堂教学。针对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心理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学生自我的心理调试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主体,对其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还应靠自我的心理调节,以加强自己的学习动机,任何外部的辅助措施只能起到加强和缓解的作用。对于处于成绩低端的学生,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捕捉更多的有用信息以提高自己的课堂兴奋度。如对《安塞腰鼓》这篇课文的学习,安塞腰鼓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学生对其了解甚少。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很难形象、直观地表现出安塞腰鼓雄浑的气势。在多媒体课堂环境下,利用视频播放西北汉子在黄河岸边一起打鼓的画面,可以使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表现的一览无遗。这样,对语文课堂有厌倦心理的学生通过多媒体课堂进行心理调试就可以在视频营造的氛围中展开学习,形成良好的课堂心态。

(二)教师积极创建课堂情境维护学生心理环境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该积极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首先,教师应该熟练课堂程序,保持课堂教学的连贯性,避免发生教学脱节现象。如有的教师对多媒体的操作不熟悉,把宝贵的课堂时间都浪费在对多媒体的处理上,这样教学效率就会大大降低,更为重要的是会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应加强课堂教学的人文环境。课堂教学应"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有加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够构建学生的安全心理。在多媒体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应依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创建符合学生心理的课堂环境。

(三)对不同内容的课堂教学采取不同的施教策略,从而满足学生在不同课堂教学中的心理需求。如在注重语言和推理方面的课堂教学中应以教师指导为主,而在自身素质、个体内省方面要求高的课堂中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应结合不同课堂中学习者的不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

篇5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备的推广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入了我们农村学校的各个层面。但是我们老师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认识不足,驾驭能力差,常常误用,滥用远程教育资源,不能很好地与我们农村初中的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活用巧用远程教育资源,才能更好地激活农村初中的语文课堂教学,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虚心学习,积极实践

我校开通模式三以来,我便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自觉报名参加“国培计划”网上培训,并把学习所得大胆运用到自己的班级教学中。2012年第一学期,我教学《月亮上的足迹》这篇文章,由于学生没有条件目睹人类首次登月的壮举,我便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有关人类首次登月的文字解说,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把以文字方式呈现的课文内容活化为形象可感的具体形象,利用图片、背景音乐等素材创设出符合课程要求的情境,喧染课堂气氛;在讲课中适时利用数字电影、动画、通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演示,让知识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的目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讨论、质疑、互动的各环节中不知不觉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提升了素质,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比如:我在教学《端午的鸭蛋》时,先让学生欣赏我们定安第二届端午美食节开幕式上的一段剪辑视频,由于是学生自身地理范围内的开幕式,学生心理距离接近了,满足了学生认知事物的心理需求,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自然提高了,紧接着,我插入音乐配合学生朗读课文,这就为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了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增强了。通过这样教学,不仅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加强了学生知识的横向联系。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二、探索改造,有效利用

尝试使用远程教育资源之后,怎样创造性地使用优质的远程教育资源,使这些优质资源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便成了我思考的问题。于是我开始了大胆地对原有资源的重新整理、编辑、改造、提取、升华,从而选择更有效的资源以及更有效的组织利用资源,制作出更加符合自己实际教学需要的的多媒体课件。我在讲《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利用课件动画素材制作课件,创设了情景,把内容很直观的表现出来,在播放时同学们一下子感知了安塞腰鼓的精彩场面,明白了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领悟了安塞腰鼓的博大精深,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大家开始热烈研讨和学习,整堂课的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关于这一点,我还认为,如果大家都能调用、修改远程教育资源,结合自己的学生实际进行探索改造以及有效利用,那么可以节省一些时间,将节省下来的时间去探索教法、研究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教学效果会更佳。

三、活用资源,以说促写

教学《背影》一课,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声情并茂、动静结合的情景,把学生带进课文描写的情境中,让他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说一说;同时让他们对比自己的生活,说说怎样跟别人相处和交流?怎样感恩与报答关心自己的人?通过设计这样的情景,既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感受文中所表达的父子深情,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又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达到双重功效。

篇6

“语文教学中充满了辩证法,重视了课外内容的拓展,便忽视了文本的学习;重视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声像取代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理解,便忽视了学生听、说、观察的训练,尤其是忽视了阅读、思考、想象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认识偏差

(1)偏离课改理念。不少教师认为,一节课,多媒体课件用得越多越好,把教材的内容演绎得越直观就越生动。只要是公开课,非用多媒体课件不可,好像不用,教学手段就显得落伍了。

(2)追求表面热闹。现在很多的语文观摩课都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语文课堂犹如高科技产品的展示会。

(3)夸大辅助功能。多媒体技术以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成为广大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的有力“助手”。但是不少教师只知道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却对它的“辅助功能”不去考虑,这样的课例我们可能见过很多。

2、效果欠佳

(1)淡化了读书兴趣。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已被提到重要的日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责任重大。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读书兴趣的培养也离不开好的读书氛围。课堂上,如果教师不加分析,片面追求直观效果,滥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难免会挤掉学生宝贵的读书时间,长期如此,将淡化学生直接阅读课文的兴趣。

(2)钝化了思维发展。运用多媒体能否代替学生的思维?答案不言而喻。“小学语文教材,大部分故事性比较强,语言描述生动形象,而且书上还配有插图。这些教材就不需要多媒体的帮助,通过诵读就能想象文章的内涵。留一点空间给学生是必要的,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教师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标准化的图像直觉取代语言感知,就会侵占学生的想象空间,剥夺学生独特的体验,造成学生思维的表层化,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习惯用眼看,不愿用脑想,想象力和创造力必然得不到提高。

(3)弱化了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一直为现代教育所关注。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知识从教师到学生是单向传递的,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否得到充分体现呢?我想也是未必的。多媒体教学中主要的是演示,演示是教师引导学习,而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如果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缺乏有效性,就会出现有悖于新课改精神的“变异”现象——变“人”灌为“电”灌。

二、策略

1、适时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学生、教学的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抓住运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语文教学才会得到不断优化。

(1)激发兴趣于课文导入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开始,学生刚从课间活动转入课堂学习,情绪还没安定下来,这时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心态。因此,“学习新课文时,要注意导入形式的新颖、有趣,此时,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快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我播放了几千人表演的安塞腰鼓的场面,那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一下子使学生陶醉了。当播放到2009年10月1日安塞腰鼓参加国庆六十周年的演出场景时,学生更是感到震撼。我找准时机,适时引入课题:“刚才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大家对安塞腰鼓感兴趣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安塞腰鼓!”多媒体课件以其图文、声形并茂的优点,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了最佳的求知态度,能积极主动地把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

(2)直观显示于教材抽象处。夸美纽斯说过:“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却可以因此多学。”传统的语文教学很难做到生动形象,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则比较理想。多媒体用生动的画面能够直观地再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如《詹天佑》一文,在学习“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一环节时,学生都绕不过弯来:这个“人”字形线路究竟是怎么设计的?两个火车头,一个推,一个拉,为什么看了作者的文字介绍就是不明白呢?脑子里就是不能形成这个“人”字形线路的样子。在学生们都感到非常困惑的时候,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用动画火车演示“人”字形线路的走向。通过演示,学生们就能深切地感受到詹天佑的杰出与不凡。可见,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到了突出重点、降低教学难度的作用。

(3)拓展创新于课堂总结时。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注意开发课程资源。如《郑成功》一课的教学,在总结课文时,考虑到学生缺乏对民族英雄的认识和了解,让他们仅仅凭借课文的叙述很难提高认识,因此教师抓住时机,利用信息技术恰到好处地整合其他民族英雄的事迹,如林则徐、岳飞精忠报国、戚继光抗击倭寇等,其中包括文字、图片、录像资料等多种信息。学习资源的开发,拓展了学生眼界,升华了学生情感,至此,民族⑿鄣母叽笮蜗笤谘纺岳锞屯耆⑵鹄戳恕?2、适度是指利用电教媒体要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进行优化组合,选用适当的方法,达到最佳效果。

(1)深度。目前很多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只是满足于“用”,仅仅重视感官刺激,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我看过一个案例——《船长》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时有深度,注重内涵,不是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教师在讲课前有指向性地播放了《泰坦尼克号》等影片,学生在影片中对“船只下沉时会产生强大的漩涡流”这一科学常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接着通过网上下载《感动中国》、《中国骄傲》等人物事迹介绍,引导学生诵读给予他们的颁奖词……就这样,教师有意识地通过补充一些内容来“震撼”学生心灵,为更好地突破难点奠定了基础,可谓是画龙点睛!

(2)新度。现在多媒体的运用已很普遍,师生对此都习以为常了,新奇感消退,教师的研究兴趣淡了,课件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小了。如果教师不能使课件具有新意,那么,多媒体就会失去激趣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研究、不断创新,如课件制作技术上的创新、课件内容设计上的创新、媒体展示方式上的创新、人机交互平台上的创新、师生互动形式上的创新,这样才能使电教媒体充满新意,语文课堂才能牵住学生的心。

(3)活度。在大力使用多媒体的同时,其他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能一概否定,教师要灵活运用。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录音机的播音功能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许多优点也不是多媒体所能完全替代的,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电教媒体。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使课件的流程能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调取,同时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多媒体只有在需要处发挥作用,才能突出它的独特魅力。

3、适量。

(1)多而不盲目。“资源”是新课程带来的很“时髦”的一个词。《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还专门列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么一条,足见“资源”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可凡事都有两面性,做“偏”或者做“过”了,都会适得其反。一般来说,内容比较枯燥的课,需要讲解的内容较多的课,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的课,多媒体课件宜多用一些。

篇7

阅读教学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且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何进行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分析。

一、更新阅读教学观念

传统语文教学观把传授学科知识作为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目标,而新课改则更关注学生现实的、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在学生现实经验的基础上,强调经验与知识的整合,使学科知识成为学习者的发展资源,使文本为教学对话提供话题及创设情景。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树立全新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探索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还要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初中生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流向,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

二、创设情境进行阅读教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最有表现力的语句,反复推敲,会心悟解。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的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老师可让学生在班内表演捕鸟动作,在表演中体会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天真、快乐的心理,然后同学发表议论。学生在情境中,动态生成动词的运用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改进教学手段进行阅读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时,由于教学内容与声音、图像、动画等有机融合,教学信息呈现出直观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而备受学生欢迎。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有效利用传媒资源的独特价值。首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要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教师应整合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媒体,以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在课文导入及作品赏读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声情并茂的朗读、真实生动的视频等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沉浸在美妙的语言世界。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自己截取了同名电视散文中安塞腰鼓表演片段,动感十足的画面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铿锵有力的诵读给学生深沉的情感震荡,这样学生更好地进入了教学情境。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当前很多学校都配有多媒体设备,语文教师要正确看待课件的功用,要树立课件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应该在吃透教材、理解文本、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适合教学对象、切合教学内容的课件。

四、改革阅读教学评价方式

新课标中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考查和评价,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和自身的全面发展。教师对学生阅读的评价应随时进行,及时评价。阅读教学不能搞标准化,因为学生有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所以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性格特点及学习基础来制定不同的要求,实施多角度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8

生本对话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个重要教学思想,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方式,它是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础。脱离了生本对话的课堂,教师就成为课堂的主体、主导,学生的学习就会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惰性、奴性,最后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要重视生本对话,让学生静下心来,沉入语言文字中,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走近文本,走近文本的人物,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生本对话必须有明确的指向,必须体现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否则,对话就会偏离方向,得不偿失。所谓核心价值,就是语文课程所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不同类别的文本,其核心价值会有所不同,但是都是离不开语言文字。脱离了语言文字的语文教学就会变成思想政治课或历史课等。

例如,人教版的《安塞腰鼓》一文,语言风格非常鲜明。短句的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诗句的引用,以及铺陈的方式,都极具我国民族语言的特色。文章通过这些语言,把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和跃动的生命力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了,体现了我国西北文化的阳刚特性。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感受这些语言的独特魅力。

二、生本对话的主导因素

萨特说:“阅读是被引导的创造。”无论是语言的引导还是教师或同伴的引导,都是阅读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特别是初中学生,由于人生阅历、知识经验、生活环境等因素,他们对文本的感受理解往往会出现偏离文本或作者所展示的思想内涵。再加上教材的选文大都为名篇佳作,或时代久远,或地域偏僻等,学生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很难与文本展开真正的对话。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与文本对话,进行个性化阅读;同时,也不能因此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让生本对话沿着正确的方向行进。如,有位教师教学《孔乙己》一文,当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你读了‘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这句话有何感受?”时,非常激动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感到很冷!”好一个“冷”字,这位教师心里一惊,只是点头说了一个“好”字,便匆匆地去走自己的教案,按自己的设计去完成这节课的“任务”。这个生成点,本应是让人拍手叫绝的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本应是师生共赴的一次美丽的约会,然而却因教师的主导地位的缺失,导致了精彩就此擦肩而过。如果此时教师能抛开自己的教学设计,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根据学生的思路做调整,一定会是一次精彩的生本对话!

三、生本对话的结构层次

篇9

有时候,教师自以为教学提问设计得很有逻辑性、系统性,但事实并非如此。学生在一节课中不停地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对于整篇课文精髓的领悟却被硬生生地切割成了片段,这不能不说是课堂教学提问的悲剧。对于“阅读教学提问逻辑性”的问题,我在前后两次执教了鲁迅的《社戏》后,有了一定的反思。

在第一次执教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请同学们找出迅哥儿在平桥村的快乐之事,他的小伙伴有哪些,性格分别是在怎样的。”

“这篇课文的景物描写语言也很美。接下来,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美美地读一读,品一品。”

“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看看迅哥儿对这次看社戏的经历感悟是什么?”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一下:那一夜舞台上演的社戏到底好不好看?那夜吃的豆就一定比第二天六一公公送的豆好吃吗?”

“既然那夜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那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结尾连连说好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学生对前几个问题的回答还是很顺利的,但在最后一个主题性问题解答的时候却迷茫了。这时我提示学生:联系我们之前分析过的问题来想一想。过了两三分钟,才有一两个同学举手,而其他同学却仍然一脸迷茫。于是,我懵了:在我的设计中,前几个问题的探讨是为最后的主题性问题做铺垫的,但在顺利解决了前几个问题后,学生却没能水到渠成地解决最后的问题,前面的铺垫都成了无用功。没办法,只能将这个问题放到了下一节课再讨论,这样本来这节课应该完成的任务没有完成。课后,我开始反思教学问题设计,却无果而终。

直到有一天阅读了广东张老师执教的《社戏》,才恍然大悟。一堂课完不成原本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学生缺乏应有的反应,课堂气氛不好,其实与自己教学提问的设计安排缺乏逻辑性和不够合理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张老师是这样设计问题的: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迅哥儿小住平桥村跟小伙伴一起看社戏的经历,文中有一段集中体现了‘我’对这次经历的感悟,是哪一段?”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一下:那一夜舞台上演的社戏到底好不好看?那夜吃的豆就一定比第二天六一公公送的豆好吃吗?”(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戏并不好看,豆也很一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迅哥儿为什么却独独钟情于那夜的戏和豆呢?”

上课伊始,张老师就提出上述问题。很明显,学生并不能回答。不过没关系,张老师这样设计的目的只是让学生在头脑中能产生问题意识,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课文。

正当学生皱眉思索的时候,张老师继续提问:

“既然戏并不好看,豆也很一般,迅哥儿之所以念念不忘,我想肯定平桥村有些事、有些人给迅哥儿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下面我们就从文中找一找让他快乐、让他感兴趣的人和事吧!”

这个问题并不难,张老师发现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基本都能概括出平桥村的乐事,感受到人物美好的品质。这时,她板书总结道:平桥村情美,人更美!

趁热打铁,张老师又进一步提出问题:

“这里除了情美、人美之外,还有什么也是非常美的?――文中用了大段的文字描写了这种美。”

学生很容易得出:景也很美。接着,张老师引导学生朗读、品析课文相关片段,以加深他们对平桥村美景的认识和感受,最后得出“景美、情美、人更美”的结论。在这之后,张老师话锋一转,回到了开头的问题上来:

“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很乏味,为什么‘我’却说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再也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到底是什么好呢?”

至此,学生已不需要老师再做过多的解释,都豁然开朗了。

最后,张老师又补充了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表达同样情怀的一段文字,画龙点睛,升华了主题:“我有一时,曾经屡次记忆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也时时反顾。”

张老师这样的课堂设计,以作者的怀念为抓手,引导学生演绎开去:快乐地划船、刺激地偷豆、能干的伙伴、淳朴热情的民风、优美的夜景,这正是作者要表现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核心。而这些都是“我”的城市生活中所没有的,因此由衷发出感叹,用“真的”“一直到现在”“实在”“再没有”等词语来强调“我”对记忆中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怀念。

显然,张老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将所有的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设计一两个能拎起全文的主问题,主问题下面再衍生出分问题,并且保证主问题和分问题之间有很明显的逻辑性,过渡自然。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也才会有助于他们对全文的把握和理解,同时也有助于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余志平在《从〈斑羚飞渡〉浅谈语文课堂设问的逻辑性》一文中说:“一堂好课或一个好的教学设计,问题的设计都符合逻辑――或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或设疑解疑,过渡自然,思路清晰。而不好的课或教学设计,问题的设计往往缺乏逻辑:或失之过深,或失之过浅,或前言不搭后语,板块化、碎片化,常常不能引起学生的最佳注意。好的课重在引导学生,启示学生;不好的课则重在表演自己,完成任务。”这正是最好的总结。

有了《社戏》的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进行了很多的尝试,愈发感受到了提问逻辑性带来的教学优势和课堂效率。比如《孔乙己》一文,在备课时我采用了这样的课堂构思――围绕“看”来分析孔乙己的命运,探讨他悲剧命运的根源。问题设计如下:

1.你们预习之后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乙己?

这个问题相对简单,符合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的逻辑,也符合学生思维由易到难的逻辑。学生都能用文章中的词语、句子或自己的概括回答,很多同学都踊跃举手发言。“喜欢读书的”、“喜欢喝酒的”“爱面子的”“偷东西的”“满口之乎者也的”“能写一手好字的”“穿长衫站着喝酒的”,等等。课堂的气氛调动起来后,我继续提问。

2.刚刚是同学们眼中的孔乙己,文中还有一些人物,如酒客、掌柜、丁举人,他们眼中的孔乙己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这个问题我把它设计成教学的主问题,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在本环节,学生通过对“嚷”“吊着打”等词语的揣摩,边品边读,边读边品,品读结合,合作探究,精彩研读,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强化学生的朗读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众酒客的戏弄嘲笑、掌柜的自私冷漠、小伙计为生计的“无情”形象都跃然纸上,顺利完成了用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教学目标。良好的互动之余,我顺势衍生出了下一个问题。

3.鲁迅的“看”和文中众人的“看”一样吗?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同学们小声地讨论了起来。“知人论世”是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思想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于是,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鲁迅《呐喊》自序中的一段话:“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教师一定要树立一个观念,作家作品的介绍一定要为解读文本服务,一定要和教学融为一体。本环节设计的问题,学生无法迅速回答,这段话的补充是教学需要的。它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把本节课整个问题串联起来,把一个个的知识点串成一个珠链,使教学环节的衔接更加自然。对分析鲁迅的“看”,深入解读文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家作品的介绍也符合逻辑,“该出手时再出手”,以便更好地推进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酒客的讽刺、掌柜的嘲笑让孔乙己自尊已经丧失,精神已经懈怠,连小伙计也变得麻木不仁,可见整个社会的冷漠。自然,学生的思维已经从对人物形象的感知过渡到了关注整个社会环境。“在中国,尤其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的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于高兴的尽有――《南腔北调集》,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麻木的中国,看到了麻木的中国人。作者心系整个社会,从孔乙己到整个中国,从古到今,“看客”文化日益盛行,有增无减。

4.观看视频“小月月事件”,拓展延伸“看客”文化如何触动你的灵魂。

篇10

在信息化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也进入了我们的课堂。它强大的功能,通过声、光、电、音、视频,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教学,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活力,也给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带来强有力的冲击,使中学语文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教材中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的画面、有趣的影像视频,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更深入。多媒体集音形像于一体的特点可以使语文教学摆脱以前枯燥乏味的学习状况,通过多种形式,将学生带入生动形象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如在教学《安塞腰鼓》这一课,我就是先用一段陕北高原的火烈腰鼓视频导入课文的。隆隆的鼓声、狂舞的画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比如,教学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如果教师单一讲授词的本身,可能让学生感到厌倦,这时候配上邓丽君的歌曲《明月几时有》,不仅活跃课堂气氛,也能使学生加深对词文的印象。另外,在课堂上使用PPT来教学,可以省去教师写板书的时间和精力,对一人教很多个班的教师来说,也是一个福音。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重点难点

人们的认知过程,总是从感性到理性,理性的思考总是基于感性的认识。文章的重点难点也一样,同样需要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知识。

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简单的文字说明变化成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像再现于学生面前。如讲《苏州园林》这一课,由于学生对苏州园林很陌生,文中介绍的假山池沼的配合,亭台轩榭的布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理解它们的特点。若是配合多媒体教学,教师就可以展示亭台轩榭、假山池沼的图片,再现苏州园林的布局,使学生真正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美。现代教育技术能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枯燥的文字内容形象生动化,帮助学生主动探索与发现、思考与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互动,激发创新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在我们的记忆中,凭直觉得来的印象是特别巩固的,甚至对于抽象概念,也可轻易地巩固地揉在已往嵌入我们脑中的图册上。”多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中再现故事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如讲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一课,我充分挖掘课文内容,认识到要想是学生从根本上弄懂课文,必须先了解罗布泊。所以我先布置学生查找各种关于罗布泊的资料,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罗布泊美丽的过去和缺水的现状,激发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在学习中培养环保意识的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他们在心底已做好为明天的罗布泊奋斗的决心,并设计出改造罗布泊的可行性方案,树立挑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伟大抱负。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水平

在信息时代,语文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素质。在信息时代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具备基本的能力外,还要具备新的素质和能力,如教材的处理、学生的新特性、教法的变革等。语文教师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此外,教师在美术、音乐等方面亦应有不俗的修养。教师利用多媒体备课、上课,学生利用多媒体搜集资料,浏览信息,完成作业等,都需要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素养。因此,多媒体教学与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整合能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

多媒体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福音,但是好的教学手段只是客观的因素,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还要求教师能合理利用多媒体的有效资源,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不断发现,不断改进,使自己的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谭小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学语文教与学》

2.王哲,《教育信息技术》

3.金叶,《多媒体运用之我见》

篇11

2.基于学生,激发学习热情。活动是为学生而展开,为学生的学习而展开,所以必须基于学生学习的实际,努力让学生投入,让学生有所得。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在教《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时,安排的教学活动就注重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努力用极有创意的设计,激发学生对“消息”这种文体的学习热情。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①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②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③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学生一思考,一交流,明白了:@是个金字塔结构,活动一就是标题训练,活动二就是导语训练,活动三就是新闻的主体训练。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文体的特征,在训练中发展言语思维,提升了思维品质。

不同学段学生水平有异,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实际,让不同学段的学生都能有所收益。吉林省高中语文孙立全名师工作室,小学和初、高中老师同台执教柳宗元的绝句《江雪》,小学抓诵读,理解情境:初中析意境析情感,体会“仕”与“隐”的选择,结合柳宗元《愚溪诗序》;高中析禅意、析诗中有画、诗中有人、诗中有我。这是典型的基于学生的设计,因材施教是最有效的教。

3.基于学科,凸显语文味道。语文学科有鲜明的学科特点,也就是专家们津津乐道的“语文味”。语文课堂活动的开展必须注意彰显学科元素,让语文味更浓一点。有位老师执教《再别康桥》,向学生展示了好多剑桥大学的画面,配了美妙的西方音乐,很是优美。但忽视了一个基本原则:语文课不是艺术欣赏课,语文学科有自己的专责。林忠港老师说:“培养学生的言语思维,提升学生在语用方面的思维品质,才是语文学科的专责。”黄厚江老师教《黔之驴》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学了驴虎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讲故事。注意要忠实于原文进行合理想象,要有故事性。小时候我们讲故事怎样开头?(生讲故事)

师:这位同学注意了故事性,但有个细节,驴到底踢到老虎没有?(生:没有,老虎很机智的)

师:我们把讲故事的要求提高一点,分别用虎和驴的口气来讲。挑战一下好吗?(一男生用驴的口气讲,老师说讲得很生动,故事性强,有味道;一女生用虎的口气讲,老师说把老虎的心理表现得很细腻,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