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农村文化工作计划

农村文化工作计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13 11:09: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村文化工作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农村文化工作计划

篇1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事业的主体是文化人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和建设需要一支精干优良的文化专业队伍。因此在基层文化建设对象上,坚持优化文化专业队伍与培养群众文化骨干、引导群众唱主角相相结合,各基层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把一批政治上可靠,热心文化工作,懂文化,爱文化,会文化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文化工作岗位,不断加强文化专业人才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业务水平。逐步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生活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解决实际困难,用适当的待遇留住人才,推动基层文化事业。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广大农民群众,在对象上,必须强化群众性。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没有群众唱主角,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就会缺乏生机和活力。因此,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是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实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篇2

1、申报农社项目取得新进展。

今年,我县申报国家、省、市农社科技项目共9项。其中国家级1项:xx县有机胖姜种植加工产业化(科技富民强县专项);省级5项:高效多功能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中试和有机农产品胖姜种植加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示范项目和星火科技富民示范企业“双百”认定项目)、斑嘴鸭人工繁育和生姜综合精深加工产业化(省农业科技支撑和星火计划)、义门陈历史文化研究(省社会发展项目);市级3项:酱菜种植加工产业化(市科技示范村项目)、12万羽斑嘴鸭养殖及深加工和多功能秸杆燃气炉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市星火计划)。

2、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项目取得新成效。

在组织实施农业项目方面,一是结合我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着力搞好生态农业,组织实施了“有机农产品胖姜种植加工产业化”、“年产100吨鹅肥肝20万羽朗德鹅及鹅产品深加工”等国家星火项目;二是瞄准我县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组织实施了“葛饮料系列产品开发与产业化”、“酱菜种植加工产业化”等一般星火项目;三是积极推进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和科学育种工作,组织实施了“万亩强优势超级稻y两优2号基地建设”、“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等农业科技项目;四是根据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作用,组织实施了“xx县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农村科技服务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对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项目跟踪管理及鉴定验收方面,一是对国家星火项目和被省市列入科技计划的农业项目进行了跟踪管理。为了客观如实地反映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了解发现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对实施期间的农业项目进行了跟踪检查,并按时填报了项目实施情况调查表。从检查的情况看,大部分项目都能按照合同的规定如期实施,能完成合同的考核指标,科技三项费使用合理。二是协助省厅专家组对《xx站培训体系》、《小城镇改造》、《新农村建设》、《安全饮用水》、《葡萄产业化》、《早熟梨产业化》、《高效生态鸡粪肥研制》、《矿区复垦及水土保持》等八个生态农业项目进行了鉴定验收。

在科技示范村建设方面,我局投入x万元在xx乡xx村xx畲族村民小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共涉及xx户xxx人。科技示范村的建设严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除了改善该村的村容村貌外,还结合该村实际,重点发展xxx、xxx、xxx、xxx 、xxx等蔬菜种植及畲味酱、泡菜加工。目前,xxx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已经成立,xxx食品有限公司业已竣工投产。

3、农村星火科技培训工作取得新突破。

我们根据内容需要,通过集中办班授课、技术讲座、技术咨询、“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发放书籍资料、赠送音像光盘等科普活动,利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惠民服务工程,大力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村星火科技培训工作。

一是开展了农作物栽培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为高产棉花、xxx超级稻、丰产油菜、早熟梨、大黄李、巨峰葡萄、绿色蔬菜等。我局牵头组织县经济作物技术站和xxx早熟梨专业合作社、xxx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共举办农作物栽培技术培训班3期、技术讲座2次,向农民发放专业书籍200多册、技术资料xx余份、赠送音像光盘40多碟,培训农民200多人,受益农民达xx多人,受益户亩增收300—400元。有效地促进了我县农作物种植业的发展。

二 是开展了畜禽、水产养殖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为生态养猪(鸡)、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推广、畜禽疾病防治与防疫、鱼类产品养殖技术等。我局牵头组织县畜牧水产技术站和xxx养猪专业合作社、xxx蛋鸡专业合作社等单位通过短训班、现场会等形式,面对面向农民传授技术,共举办畜禽养殖技术与畜禽防疫培训班2期、技术咨询现场会1次,向农民发放专业书籍100多册、技术资料1000余份、赠送音像光盘20多碟,培训农民100多人,受益农民达1000多人,受益农民户均增收xx—3000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生态养殖业的发展。

三是开展了返乡农民务工技术培训。我局依托xxx电脑培训中心,联合县社保局职业培训中心和xxx持续农业技术推广站(xxx星火培训学校)等单位围绕加工制造业、建筑业、流通运输业、服务业等行业岗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共举办返乡农民工培训班2期,培训返乡农民200多人。有的返乡农民掌握了xxx技术在本地从事xxx业务,其经营收入为打工工资的2-3倍。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4、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工作取得新成就。

一是加速了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年我县共有科技特派员32人,其中,中高级职称7人,大专学历以上25人,并分别派驻到农村经济实体、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工作,与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开展创业致富行动,实现了面对面的直接服务,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科技特派员共引进农业新技术11项,农业新品种13个,实施农业科技开发项目5个,组建利益共同体19家,形成龙头企业3家,年项目总投资3600万元,实现年利润780万元;适用技术现场指导、咨询200余场次,直接培训农民总人数为2200余人,辐射带动农民3000余人,发放科普资料6000份,农民人均纯收入5563元,比上年人均收入增长10.5%。促进了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是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科技特派员积极帮助农民确定产业优势,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有效地组织起了农民发展专业化生产。我县科技特派员xxx原是一名中学教师,他凭着自学的养鸡技术,成为当地有名的蛋鸡养殖大户和致富能人。他无偿向周边养殖户传授养殖技术,帮助村周边农民共同走上科技致富路。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已有100余户农民加入蛋鸡养殖行列,户均年增收xx元以上。有效地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是促进农业科技宣传和技术培训上了新台阶。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宣传,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和素质,是科技特派员的一项重要任务。科技特派员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坚持“按需培训、学以致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立足当地生产和经济、科普现状及特点,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技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活动。他们采取集中讲授、现场指导、入户咨询等各种途径,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培育了一大批乡土人才和科技能人。科技特派员xxx、xxx两人经常深入水稻主产区的田间地头指导农户使用农技设配,完成农业机械化生产,实现了水稻育秧、耕整、插秧、植保、排灌、收获全过程“一条龙”式机械作业。为了强化示范基地建设,他们两人狠抓农机服务培训。目前,在各示范基地共举办农机技术培训班2场次,培训农民、村组干部50多人次,举办现场演示会10次。科技特派员的培训不拘一格,既有正规的课堂式教学又有田间的实地技术指导;既有专题技术讲座又有田间地头的技术答疑;既有定期的技术指导又有不定期的跟踪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

四是完善了科技服务体系,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科技特派员始终坚持把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放在突出位置,依托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建立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开展技术服务,拓宽销售渠道,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科技特派员xxx的生猪养殖协会、科技特派员xxx的早熟梨种植技术协会、科技特派员xxx成立的xxx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农技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组织,不但在技术上为农民提供便利的服务,在产品的销售和深加工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为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xx年主要工作思路

1、认真抓好农业科技项目的调研和论证工作。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市级星火计划项目和社会与发展攻关项目,力争获得国家、省级农业科技支撑和星火计划的支持。

2、继续抓好科技示范村建设和科技示范户培育工作。以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为载体,不断引领产业发展,夯实基地建设,打造优质品牌,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探索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等多种新型农业,切实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繁荣发展。

篇3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全村11名教师年龄偏大,教师业务素质以及基本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特色教育的水平有待提高。

4、校本教研还需继续深入,扎实开展,教师的教科研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5、学生的德育工作、养成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学校管理工作:

1、宗旨:加强师德建设、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情理并重、激励发展。

2、思路:以人为本、全员参与、集思广益、众志成城。

3、以国家实施的绩效工资为龙头,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优劳优得。

4、改革学校的考核考评方案,在教师民主参与谈论的基础上来不断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要让优秀教师香起来,不求上进者慌起来,激发全体教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

5、学校领导班子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校管理达标工作,深入贯彻浦贝乡中心小学的指导思想,以精细化、制度化为切入点,不断加强日常管理,使各种管理行为规范。

(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1、各块工作队伍建设

各块工作是学校的核心,是火车头。班子成员要增强履职尽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要加强理论学习,树立良好的威信,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二要发挥表率作用,时时处处起带头作用,树立起良好的风气。三要增强团结,发挥出团队作用,互相补台,每个班子成员时刻牢记管理即服务,为教师办实事、送温暖。四要讲奉献,以学校利益为重。五要加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等不靠,创造性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六要增强管理的科学性、时效性。七要增强法律意识,学法、用法、执法,依法管理学校。

2、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管理、师德建设,开展师德系列活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继续通过政治学习、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加强师德学习,使教师团队有一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团结拼搏的协作精神、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不断进步的进取精神、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

二是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增强读书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校本研训的重要内容,还请大家记住:用力只能称职,用心才能优秀。学校在现在条件下,要想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光用力已经不行,要研究科学的方法,寻找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用知识武装自己,快速成长起来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是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因为没有教育理论作基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走不远的;如果不学习就缺乏应有的教育理论素养,教师就没有审视教育现象所需要的分析工具,教师就不能从教育现象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东西,只能从教育现象到教育现象,而不能站在理论的高度去分析、审视教育现象。要求每位教师要结合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写好学习笔记,学校将定期检查。

四、学校德育工作:

强化校风、校训建设: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在共同的目标和认识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努力而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是衡量学校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校风建设,要以少先队为龙头,以班主任为骨干,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有新的突破。

在校风建设中,德育工作是重头戏,要潜心研究德育工作的性质和规律,狠抓基础,讲究实效,突出针对性,不贪大求多,一点一滴,不急不躁的从学生的基础品德的培养训练抓起。把学校“学生一日生活常规”的内容渗透到德育工作中,摒弃高、大、空的德育说教,要研究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从小事抓起,培养学生做合格公民。少先队要科学、系统的安排德育活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要清晰,要有连续性,可持续性。

五、质量是永恒的主题

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课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上课,不开无轨电车,提前候课,准时下课,每天按时处理学生的作业,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以教学为中心,质量为核心,”这是我们思考安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可阻断偏颇,不能顾此失彼,全校教师都要根据这一主导思想,追根溯源,考虑设计各自的工作,拿出几条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用科学的思维计划来保证这一主导思想的贯彻落实和它的坚定不移性。各学科在原来基础上,要有所提高,强化学生各科优秀率。上学期期末考试退步的学科的有关教师要认真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拿出实际行动,确保本期有好的效果。对于我们现在这个地位来说,教师质量还是非常决定着学校的声誉,决定着家长的信任度和社会的满意度。我校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还是比较强的,希望大家不要各自为战,要团结作战,用集体智慧战胜困难,苦干加巧干,创造优异成绩。各科教师要加强教学和辅导,把功夫下在平时,把自己负责学科的成绩提上去。全体教师都要搞好团结,相互支持和理解,记住:“校荣我荣,校耻我耻”。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坚持“全面、全体、优质”,注意优秀学生的拔尖和差生的辅导,尽可能减少两极分化和偏科现象的发生。

2、教导主任抓好教学常规的检查及教案、作业批改的检查,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检查。对不能有效组织教学,或玩忽职守,造成教学质量下滑的有关人员,要进行个别谈话。

六、校本研修工作

科研兴校,能通过教研活动解决我校的实际问题,使形式化的教研转变为有效的为教学服务的活动。

1、要求教导主任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计划,整个学期的计划要有紧密的联系性。

2、每一次教研要确保教师都有所收获,突出实效性。

3、教师必须准时参加教研活动。

七、特色工作:

1、领导重视是实施的根基。

2、继续做好校园及班级文化建设。

3、继续开展好大课间体育活动。

4、继续组织好学生的兴趣小组活动。

篇4

1.农机化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寿县农机推广也暴露一些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二是推广工作领域不宽;三是推广的方法单一;四是推广人员素质偏低;五是推广机构的运行机制不活;六是管理体制不适应。

2.农机监理技术装备不足

县农机监理机构安全技术检验设备落后,没有方便可行的检测设备,仍维持在手工检验,检验人员还没有摆脱传统的靠眼看、凭经验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监管规范化建设。对农机交通事故的勘察设备更是寥寥无几,都在制约农机监管工作向规范化发展。

3.农机监理监管难度增大

县级以上农机监理部门对道路外、田间场院行驶作业的农业机械的安全检查、纠正违章和处理道路外发生的农业机械事故等职能,但在行使这些职责时缺乏必要的手段。

4.农机培训范围不宽,办学方式不灵活

农机培训机构主要培训的业务大多是培训拖拉机驾驶员,《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明确规定拖拉机培训要实行社会化,也就标志着农机培训垄断的现状将被打破,由于拖拉机培训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时变动,其培训单一性和不稳定性,将会对农机培训机构带来一定的影响,办学方式不灵活,农机培训工作陷入僵局。

5.农机培训硬件设施缺乏,师资力量不足

农机校投入较少,校舍陈旧,设备不全,设施老化,占地减少;使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缓慢,教学设施,电教设备陈旧;特别是缺乏新型的电教设备、大型的农业机械和配套农具 ,部分学校没有解剖车,在电脑配备、多媒体视频教学、现代化的农机模型教学、交通工具等方面差距较大,很难在培训类型和培训规模上实现突破。

6.农机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落后

培训方式和手段陈旧,多以集中地点培训为主,没有考虑农民在时间和交通上的不便,影响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主动占领市场能力、宣传力度不强,培训机构仍然处于“等”、“靠”、“望”的状况,失去市场竞争力。农机化管理不健全,对有计划的组织操作手参加学习培训难度很大。

7.农机专业合作社规模小

作业项目比较单一,服务范围相对狭窄,大都以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服务内容,且以从事机收、机耕服务居多,其他作业环节的服务明显不足,这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及农机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还难以满足新时期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基础设施薄弱。一方面机耕道路建设不力,导致农机下田作业困难;另一方面农村在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时,根据土地调整分配的需要,大面积的良田都进行了分割,现有田块普遍狭小、不规则,不符合农机作业要求,各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生产、办公场地缺乏,硬件设施不完善,多数还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规范的机具库房,合作社内的农机具大多分散、露天停放,机械存放不集中,不利于维护保养,机库建设用地还存在政策。管理制度不够规范、运作机制有待完善。

二、加强农机化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1.加强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形成推广服务网络

建立健全以县农机局为中心,农机推广站为骨干,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为基础,以农机户、专业性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协会和作业公司等为重要力量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功能的农机推广网络是非常必要的。要健全农机推广服务网络。积极稳步推进农机基层推广体系改革和发展。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要求,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民满意的乡镇或区域性农机推广站。

2.转变作风,规范管理,提高农机监理人员素质和为民服务水平

认真组织好农机监理人员的各类业务技能培训,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把管理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以管理带服务,以服务促管理,增强服务功能,增强服务效果。额预算,也只是保障工资,缺乏办公经费。要明确岗位职责与目标。

3.加大农机执法力度,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了农机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我们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行使好法律赋予的权利。全面推进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机制的转变与创新,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农村道路拖拉机交通安全。要尽快建立农机监理、公安交警联合执法和信息互通机制,密切配合,共同维护好乡村道路交通安全。进一步完善农机监理网络,抓好源头管理。

4.进一步加强农机监理技术装备建设

建立农机监理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建议国家应就农机监理体系建设予以专项扶持和补贴,各级财政应将农机监理工作所需安全宣传教育经费、执法检查经费、农机监理执法人员培训教育经费纳入政府财政常年预算,予以保障。

5.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

继续加大农机安全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要组织农机监理人员走村入户宣传农机安全生产法规和知识,通过“安全生产月”和“农机安全日”活动,扩大宣传效果。

6.创新农机技术推广模式

要改变原来的行政命令,依靠会议和下发文件为主的做法,逐渐以市场为导向,为农机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转变。逐步形成政策推动、项目带动、市场引导、基地示范、社企联合、信息咨询、宣传培训等为主的推广方式和方法。

7.建立农机人才培养机制,实行持证上岗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不断涌现,要求农机推广人员专业素质必须不断提高。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科技领军人物,特别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敬业、崇德、实干的中青年高级专家。提倡扎实严谨治学、潜心钻研的作风,建立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的体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推广人员的活力。全面加强农机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好农机推广人才岗位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既要注重对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实用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未来知识的储备。

8.加强农机农艺融合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化技术中的农机与农艺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提倡培养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生物技术的复合型专家,使大多数农机推广人员真正成为能把农机与农艺结合起来进行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9.加大对农机化技术培训的投入

把农机教育培训机构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长远规划,增加财政经费预算投入,逐步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解决农机技术培训硬件设施的添置,新增大中型农机教练车,更新教学用训练场地,积极争取把教育培训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

10.拓宽农机培训业务,建设多元化的农机培训体系

农机化培训要正规化,要拓宽农机培训业务,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农机培训机构培训业务不能仅仅是拖拉机培训,应针对所有农业机械使用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农机教育培训系统应立足现阶段已经开展的培训类型和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开发再就业培训、转岗培训、创业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把培训的理念扩展到农机产品售前、售中和售后。搞好教育培训与技术推广相结合,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与示范基地相结合。

11.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领导

篇5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思路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35-02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文化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说,农村文化工作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载体,是构建和谐社会必要的有效工具,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同时担负着培育新型的、多样的农村文化,繁荣农村的民间文艺,塑造当代新型农民精神风貌的重任。如何开创农村文化工作的新局面,笔者就本人20余年的农村文化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 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的现状看,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影响了群众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别是社区和农村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

一是对群众文化认识不明确。一些人认为群众文化就是“唱唱跳跳,翻翻闹闹,说说笑笑,吹吹叫叫”。

二是乡镇综合文化站作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在工作人员编制少(1~2人)的情况下,由于要配合乡镇中心工作,必须身兼多职(如住村、党政办、大厅、民政等),根本无法发挥农村文化的重要支点工作”

三是多数村组群众文化工作无人负责,多数无图书室、游艺室,无活动场所。没有业务人员指导,更谈不上什么组织制度的健全。

四是即使有些老班子,如自乐班,演出组,演奏乐队等活动,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有的以挣钱为主,不择手段,演出低级庸俗甚至腐朽不堪。有的助兴演出,迷信色彩浓厚,与时代要求极不相称。

五是庙会文化真正成了“神”会,“香烟茂盛”,特别是一些地方庙会居然成了赌博的集中地,打麻将,摇宝,推牌九,抹花花,打弹弹等等,比比皆是。

六是现有文艺活动需要很好的改革,开展新的创作,赋以新的内容。几十年来,始终只是老调重弹,老话重说,老戏重演,不能取掉低级无味的内容,令人担忧。

七是农村现在除了电视机比较普及外,其余文体活动几乎没有开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了,生活改善了,对文化的需求不仅要求迫切,而且要求更新更高、更雅更宽广,内容更丰富。加强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刻不容缓。

2 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对策和办法

2.1 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倡导农民健康娱乐。

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中央“五个统筹”的精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考核中把社会事业等各项“软”指标“硬”起来,不要“喊得多,做得少”。基层文化建设是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一是要出台一些操作性强的东西。二是要真正意义上的加大投入。群众文化工作作为公益事业,政府就应该投入,不应该全部推向市场,因为经济与文化社会事业是否同步、协调发展,关系到改革的成败。我们要看到人民群众在打麻将娱乐背后的空虚和无奈,如果我们有层次更多、更加有效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还会有多少人去打麻将呢?

2.2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必须坚持两条脚走路的方针,以国办为主导,国办、民办并举。

一方面要明确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是政府行使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国办文化机构在农村文化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如加大闭路电视的普及力度,把在农村很管用的广播恢复发展起来,完善固定阵地与流动阵地相结合的网络体系,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服务内容、方式等。

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出台一些激励政策,支持农民发展民间剧团、文化户、文化大院、个体电影放映队、个人图书室等文化实体,调动民间艺人把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民俗活动搞起来。通过积极引导、民办公助、税收优惠、培训骨干、表彰奖励、加强管理等方式,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健康发展。

2.3 加快发展文化设施建设,落实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加大投入力度不能成为一句空话,不能再让基层文化工作者激动一阵子,等待一阵子、失望一阵子。切实解决县级两馆设施空白点和设施落后问题,切实解决乡镇文化站只有牌子而无场所,只有编制而无经费、只有人员而无活动的问题。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和研究,加以扶持和引导。逐步缩小城乡的差距,逐步缩小区域的差距。

2.4 变“三下乡”为“常下乡”,是解决当前农村文化生活贫乏最现实的行动。

实践证明,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村文化工作水平的重要工作手段,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今年春节前夕,万州区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就给农民带去了过年的感觉,上万幅春联,到一方就一抢而空,那场面不得不使人感慨。文化下乡,不但活跃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提高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可以组织学生艺术团体、职工艺术团体、老年艺术团体、社会艺术团体等下乡,在农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农民的兴趣爱好,带动他们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体活动。

2.5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应该抓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

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抓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文化工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因建设需要土地被征用后的失地农民,他们不仅有娱乐欲望和精力,而且有时间,当地政府应重点引导、培训、组织他们参加文化活动。这些人经常爱聚集在一起,无事可做,如果没有健康的文化活动吸引他们,他们就容易走上邪门歪道。

3 结束语

总之,农村群众文化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前途无量,蕴藏着极大的潜在力和创造力。只要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认真努力,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调动农村村民的积极性,农村群众文化一定会出现万紫千红,绚丽多彩的新局面。

篇6

二、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促进城乡妇女不断进步

(一)引导妇女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技术培训,积极为她们争取资金、技术、项目。不断提高农村妇女整体素质,带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激励农村妇女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

2、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妇女主力军作用,深化“巾帼致富工程”。强化以农村妇女学校为重点的科技培训网络, 以妇女经济合作组织为重点的科技服务网络,实施致富项目。进一步抓好“妇”字号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继续加大农村妇女职业新技术培训和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技术培训,计划再培训妇女100人。

3、在全镇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工程——“保护环境,从农药空包装做起”公益活动,促进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篇7

中图分类号:R1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298-01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和演变出的各种计划生育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悉心研究。

1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1 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早婚早育、高出生率、重生男、轻生女的“早、多、男”的生育观念影响仍然十分严重。这么多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相当一部分青年已经抛弃了这种观念,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受传统观念影响比较严重,制约了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这也直接造成农村人口性别比逐年持续升高。

1.2 婚姻登记制度变革的影响

1.2.1 育龄群众基础信息难掌握 新条例规定进行婚姻登记的人员,只需提供双方的身份证、户口簿即可进行登记,不再对双方户籍所在地或者工作单位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作任何要求,使人口计生部门不能如实掌握当事人双方婚姻史、生育史、尤其是未在本地登记结婚人员的过往信息。

1.2.2 影响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婚前的医学检查是保证出生人口素质的良好做法,也是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关卡。强制婚前健康检查的取消,造成参加婚前检查的人员大幅减少。事实上,因为父母本身患病或者双方血型不合而造成出生婴儿的缺陷甚至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成为影响农村出生人口素质的一大隐患。

1.3 户籍制度改革及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1.3.1 增加了奖惩政策的执行难度,造成社会抚养费征收难上加难 从惩罚方面看,公民违法生育要交纳一定数额的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规定,社会抚养费征收对城乡居民使用不同的标准。但是一些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村民由农村户口变为城镇户口后,仍然长期居住在农村,缴纳社会抚养费时,拒不按照城镇标准上缴,坚称应该依照农村标准执行。从奖励方面看,国家规定了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公民的一些奖励优先优惠政策,但是城乡居民有很大差别,居民户籍性质改变后,怎么兑现奖励优先优惠政策?这些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完全执行有很大的难度。

1.3.2 增加了对育龄人群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难度 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虽然从长期看能结局人户分离的问题,但在短期内将加重人户分离的现象。原因在于,由于各地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的程度不同,管理对象出现新的交叉。有的户口在一个地方,居住在一个地方,而工作在另一个地方。此外,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减弱了原户籍对人的束缚,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而流动育龄妇女的大量增加进一步加重了育龄人群的跟踪管理难度,违法生育现象比较普遍。

2 改善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对策

2.1 深入开展宣传活动,转变农村生育观念

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异常升高如果持续下去,将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会影响婚姻、家庭的形态和结构,危害女性的健康和安全,影响未来社会的稳定运行。

2.1.1 加强基层培训,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工作主体认识水平 要通过宣传教育使我们各级计生工作人员,尤其是相关部门的基层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战略性,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1.2 以家庭文化建设为重点,提升宣传的实效性 动员大众媒体和社会力量,大力倡导男女平等、关爱女孩的观念,对传统婚嫁、祭祀、宗族传承等习俗进行积极扬弃,提高社会性别平等意识,以文化感召力促进性别平等、社会和谐。

2.2 强化计划生育服务体系,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2.2.1 完善计划生育工作网络 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基层计生工作机构和队伍稳定,调配招考专业技术人才,充实村级的计生专(兼)职人员,逐步建立全覆盖的计生管理服务网络。

2.2.2 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乡镇政府可以从每年委托收取的社会抚养费中拿出一部分在村级实行婚育新风进万家评选活动。另外村委可以有意识的向活动提供宣传支持,通过村版报和村委广播宣传的方式让村民树立婚育新风意识。

篇8

(一)原始凭证存在的问题

1.原始凭证的填制不规范及所附依据不齐全。如,部分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要求,基本要素不齐全,摘要、大小写、日期、单位名称等相关事项不按规定填写,甚至大小写不一致;购买大宗物质,没有附行政会集体研究记录、没有购物清单、没有验收证明;支付款项,有时没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据;对发生劳务产生的费用没按规定提供发票,往往以发放津补贴的方式造表发放,没有劳动起止时间、内容、领款人身份证号码等栏目,不能全面记录经济业务的全过程,也违背了税务的相关政策。

2.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职业判断能力不强,没有严格履行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如一些原始发票,实际支出的是餐费,被填写会议用餐且在会议费科目中列支;一些实际是购买有价证券(卡)的发票填写为办公用品(或计算机耗材),被会计人员列入办公用品支出;报销会议费仅提供一张发票,没有附详细记录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用餐标准等会议结算清单;报销的差旅费中住宿费发票没有详细记录时间、床位数、单价;报销的培训费更是五花八门等,时有开假发票报账的情况,造成会计人员无法或很难履行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

(二)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

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规模小,人力有限,常常一人身兼数职,不相容职务很难有效分离;有的学校财务专用章随意使用,学校法人名章和财务专用章由一人保管;各种有价证券、发票、收据管理不严格,造成管理上的漏洞等。各种制度只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未认真执行过。

(三)会计记账凭证填制、复核不规范、随意性大

主要表现在:记账凭证摘要部分不能准确地描述业务内容,附件张数不填写或记数不准确;将不同类别的原始凭证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大凭证”的现象较为普遍;实现电算化后,少数会计为图方便,订正、调整记账凭证未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填制,经常出现通过反过账、反审核的方式修改已结账月份的会计凭证;部份学校的复核会计形同虚设,复核密码由记账会计知晓并使用,并未真正履行复核会计的职能职责。

(四)会计报表、账簿装订不及时

由于实行了电算化,所有的财务数据都在电脑中,很多财务人员认为这很安全,用不着打印装订存档,有些单位很多年的报表、账簿都没打印。当有上级相关部门来检查、审计时才从电脑中调出。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电算化的有关要求,每月完后要及时打印报表、每年结账后也要及时打印账簿,并和其他财务资料一起装订成册,并由会计主管、记账人员等相关人员签字存档保存。

(五)仍有无证上岗的现象

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但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学校仍有无证上岗现象。这些学校往往规模小,教师少,会计或出纳工作一般都是由任课教师兼任,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教学,财务工作只是他们工作内容之一,财务工作要持证上岗并没有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

二、会计基础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造成农村中小学校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由于教育系统规模大,基层学校多,往往财政、教育主管等部门对学校会计基础工作检查、监督、培训和指导工作力度不够,对学校会计工作的管理仅限于会计工作结果和会计报表的管理,学校的会计监督职能得不到正常发挥。

(二)学校领导及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意识淡薄。有些领导认为会计基础工作不过是简单的统计、计算处理事务,对学校管理没有多大影响,不重视学校内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有的学校所有财务工作都由一个人完成,没有相互监督环节,不重视会计人员的培训和任用,认为记账、算账谁都能干,使得很多会计人员没有从业资格证,从而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整体管理水平。

三、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建议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首先要求会计人员持从业资格证上岗,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即要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其次,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做到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密守信,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做到自律、自重、依法理财。最后,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专业技能,掌握先进的管理知识,财政及主管部门等应当多举办培训班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学校也应当支持会计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参加会计业务培训,使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同时,学校之间要多开展会计业务交流,可以采取互检、互学的方式,借鉴好的做法和标准,找出自己的差距,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二)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工作规范化、制度标准化、管理手段科学系统化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具体目标。各学校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重庆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细则》和学校内部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使之切实可行,便于操作。严格做好凭证的审核和管理,规范会计账簿的打印和保存。对于凭证审核和管理,应做好以下两点:

1.严格做好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工作。会计核算首先应从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着手,规范自制原始凭证格式,严格审核外来原始凭证,是实行会计监督的第一关口。切实做到只有具备金额准确、要素齐全、手续完备的原始凭证才能作为付款、入账的依据。

2.强化记账凭证的填制和报表、账册的管理。目前我区教育系统已行会计集中核算,并且使用的是会计电算化,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认真审核原始凭证的基础后,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记账凭证填制时应序时编号、摘要简明、数字准确、签章齐全、映证资料齐全。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及时处理未达账项,报表、账簿要定期打印装订成册。

3.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采取切实措施,指导和督促农村中小学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整顿会计基础工作中不规范的做法和存在的严重问题,不断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具体措施有:一是彻底清除无证上岗人员,对人员紧张的学校财务人员要督促其参加培训,领取从业资格证;二是定期对各学校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情况进行培训、检查、考核、评比和奖惩,并与岗位资格聘任、精神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风气;三是在会计工作管理的范围、内容程序、方法上要制度化、公开化,实行依法行政。

篇9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161-01

引言

在新常态下,农村文化工作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无法有效提高农村的文化建设效率,难以增强农村文化建设强度,抑制着农村的发展,基于此,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优化农村文化工作途径,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 新常态下农村文化工作概述

在新常态下,农村文化就是根据中央文化建设要求以及政府的意见,对农村进行文化建设,确保农村的文化发展可以适应新形势,保证能够根据乡镇与城乡共建文化的资金要求,满足农民日益发展的文化需求,根据当地人文历史资源,创办特色文化村,树立更好的农村文化品牌。同时,地方基层政府还要出台一些新的政策,吸引农民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基础上,提高农村文化工作效率。另外,农村文化工作人员还要从思想上重视农村文化工作,确保可以针对新常态的特点,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质量,确保农村文化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 农村文化工作的问题分析

当前,在农村文化工作中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影响着农村文化建设效果,难以提升农村文化建设质量,使得农村文化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虽然很多乡村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得到了改善,但是,在新农村建设期间,农村文化工作从总体上并不是很乐观,与经济建设相比较,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较慢。主要因为部分基层政府对农村文化工作认识不足,忽视农村文化工作,难以全面认识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农村文化工作的平衡发展。

一是存在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相对经济、精神相对物质一直处于次发展地位。一些基层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工作摆不上位置,农村文化工作发展缓慢、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是文化生活贫乏,难以满足群众之需。随着农村温饱线的跨越,以及科技对农业劳作的减轻,农民越来越不满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满足娱乐、交流的需求。

二是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多数农村的文化生活仍以看电视、广场舞为主,不仅贫乏单调,还造成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漫延,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资金、人力投入太少。一方面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处于“随意”状态。一方面人力不足,尽管设有专兼职文化干部,但多数被统一调配做其它工作,并未专事文化。

四是文化人才匮乏。队伍老化、学历偏低、专业技能差是目前乡镇文化专干亟待改变的现状。文学艺术创作、群众文化编导等人才紧缺,加之人员年龄偏大,缺乏进行系统的继续教育培训,现有队伍已不能很好的发挥管理辖区内文化市场和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文化事业单位缺乏担纲专才,对文化不能很好发挥引领作用,对农村文化发展也关注较少。乡镇文化干部经常变动,或长期“挪用”,业务难熟悉,能力难提高,工作应付的多。民间文化人才又相对集中城区,农村百难挑一。人才匮乏是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部分农村文化工作人员还没有制定完善的工作机制,无法正常开展文化工作。

3 新常态下农村文化工作新途径

3.1 在科学引领下,走全面发展道路

根据相关发展的要求,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农村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需求,使得农村可以走向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道路。首先,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将文化建设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并且不断创新自身工作方式,使得经济、政治、和谐社会的建设与文化工作有效融合在一起,进而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其次,新农村全面发展思路。党政工作人员要全面分析农村文化工作思想问题,提高农村文化工作的地位,确保可以梳理科学发展观念与全面发展观念,在提高农村文化工作人员思想素养的基础上,引导其充分认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3.2 重视建设过程,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步伐

在农村文化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重点关注文化建设过程,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保证能够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效率。首先,要丰富文化内容,提高农村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农村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进而满足农民日益变化的文化需求。其次,政府部门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与建设政策,并且不断完善农村文化的经济体系,将农村文化收入作为文化工作经费,推动农村文化工作的进步。最后,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必须要创新农村文化内容,保证能够适应农民群众要求,使得文化能够走进每一位农户家中。

3.3 与时俱进,创新农村文化活动

在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要树立先进的工作意识,从农民文化视觉考虑自身工作,进而提升农村文化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还要增强与农民之间的互动,充分利用农闲、节日等时间组织农民参加文化活动,例如:歌舞比赛、特色文艺演出等,此时,必须凸显出农民的主置,达到良好的文化工作效果。另外,农村文化工作人员还要创办一些特色活动,邀请机关、学校与企业也参与到农村文化工作中,进而提升其工作效率,达到创新农村文化活动的目的。

3.4 健全与完善农村文化工作机制

篇10

关键词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 意义 创新 策略

在当前我国十三亿人口中,其中农业人口就占了九亿多,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这就需要作好基层群众文化 工作,使我国广大农民能够保持健康和谐生活的取向。通过加快推动新农村文化 建设,以便于更好的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快三农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新农村的建设

相比于城市,我国农村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较为落后。近年来,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农村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和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农民精神生活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中,传统的文化已很难与当前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则需要加快对传统文化进行改时,创作出新作品,从而更好的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水平,确保更好的推动新农村的建设。

(二)有利于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经济和文化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可以有效的带动文化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水平得以大幅度的提高,这就需要具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化,这不仅有利于加快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能够加快与国际文化的接轨,所以需要对农村群众文化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快农村群众文化的创新,从而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为建立农村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以建立和谐社会作为其重要目标,而在这个目标实现过程中,群众文化起着核心作用。通过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在愉悦身心的基础上,能够使广大农民更好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进一步对其深入的理解,而且在越来越丰富的群众文化作用下,我国农村的环境会有所改善,有利于更好的推动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发展策略

(一)思想观念的创新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需要加快思想观念的创新,这样才能创作出全新的作品。同时作为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者,也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在工作中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在群众文化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快新的艺术形式的引进,以时尚和丰富的艺术形式来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具有较强的发展和改革意识,以创新性的思维来加快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二)发挥文化观自身的职能,做好群众文化工作

群众文化工作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在公共文化体系当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群众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内容。我们在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主流方向,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弘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美的和文化体系,充分合理的运用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方式,让人们能够在活动当中提升自我,寓教于乐。积极主动的开展文化阵地建设活动,让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能够变得丰富多彩。

(三)以队伍建设推动农村文化的自觉创新

首先.要制定和落实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者的鼓励政策,进一步疏通职称晋级渠道,关心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了解他们的疾苦与忧患,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确保基层工作人员在编在岗,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培训的内容不仅要有业务知识,更要有思想上的先进意识。

其次,要积极扶持、大力加强农民业余文化队伍的建设。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受惠者,更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来自农村各个层面,活跃在乡村山间地头,紧贴在农民身边。只有最大限度地、持久地把他们吸纳到文化队伍中来,才能更好地摸清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切实提高农村文化自觉创新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四)加强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的创新

文化内容上应该在保持当地特色的同时进行创新。农村传统的特色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极高艺术价值,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但是在保证传统文化原有特色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内容上的创新。将新的高科技融入到了文化建设当中,新的表演道具,新的设备在促进着文化表演的改变的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形式。 结束语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群众文化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就更需要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加快思想上的创新,在吸收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要对群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确保更好的推动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确保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篇11

1 文化教育重要性

唐震认为,文化教育的本质也许可以概括为:用我们已经掌握了的关于我们的对象及对象关系的知识,教给新的个体以应付对象的方式方法。它以一种意识改变另一种意识,以意识之间的碰撞、磨合、渗透及变革为目的,是一种意识覆盖以至消除另一种意识的、令个体可能产生痛苦的过程。由于任何两个个体所面临的对象均有不同,从不同对象中得来的意识之间就具有差异性或冲突性,文化教育活动的受体也就具有一定的排斥性。现实社会中,人们为了减弱受体的排斥心理,一是让教育活动主要在长幼之间进行。年长者(或者先得知识者)一般居于教育者地位,年幼者知识匮乏,象个白板,因而是被教育者。二是通过功利等方式加以诱导。比如古代有“学而优则仕”,今天有“知识就是财富”等教育目标的召唤,使得教育活动能够正常地开展下去。

显而易见,文化教育在增强个体的选择特性方面具有工具的意义。教育者把前人与对象界进行斗争的经验概念化、知识化,并把它们传授给个体。个体在还没有介入所指对象之前就已经获得了关于对象的意识。个体是准备进入这些对象,还是另选对象?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已经给他们作出了回答。

文化教育通过改变个体的意识空间来改变个体的选择指向。人类通过文化教育增大了个体的意识空间,从而找到了教给个体选择对象的方式方法的捷径。人类的文化成果通过教育者附着在个体的意识当中,塑造了新的个体,为个体关于未来的指向提供了透视器和显微镜。(唐震《接受与选择》)

此外,当代诗人、文化学者张修林在《谈教育》一文中曾说过,教育的目的,说是教化育人,其实就是让人接受各种有用的知识,以期将这些知识吸收、溶化,能够将其直接作用于社会,或者把这些知识作为基础,升华出新的知识,即发现和发明。前者像物理变化,接受的人如同一个盛东西的容器,接受的几种东西还是那样的几种东西,不过是换了个地方,有了些混杂,这大概就是常说的实用型人才――技术或技艺的人才;后者则类似于化学反应,已经生成了不同的、另外的东西,这类人才能够很好地掌握第一层次的文化,容易形成自己特有的治学思想、理念和方法。这就是创造型人才。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主要就是第一层次的文化、创造型人才的影响。 人类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是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它提供了感受、记忆、联想、想象、推理等完整的思维功能,使人的意识能够相互影响并得以传播。

由此可见,教育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而文化教育,作为狭义的教育,更是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普及文化教育,是农村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提高人口素质。人口素质如何提高?最基础的仍然是普及文化教育。

2 普及文化教育与农村社会工作

农村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参与制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社会救济、建立社会保障、兴办公共福利和普及文化教育。这些内容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不可或缺的。

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条件是对村民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的农业大国,要用占世界7%的土地解决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依靠科学文化挖掘土地潜力,推广优良品种,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粮食产量;同时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村各业的劳动生产率,搞好多种经营,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只有对村民们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才能培养他们运用科学文化的能力和运用先进设备的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农村经济的最终目的。

搞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普及文化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是人们警醒正确的道路选择,培养高尚道德的重要条件。因此,要搞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对村民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培养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普及文化教育。党的十五大强调指出,我果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作用。这就要求每个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市场意识和经济观念。而市场意识和经济观念的具备,取决于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和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如此。近年来,在我国农村的一些地方,由于农民的文化、技术原因,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成为建设现代化农业的“瓶颈”。主要表现在:农民的商品经济观念淡薄,竞争意识不强;由于文化素质低,难以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技术人才匮乏,等等。落后的文化教育影响了农民素质的提高,而偏低的农民素质又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形成经济落后与文化教育落后的恶性循环。因此,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重视普及村民的文化教育,提高他们对商品生产的认识,树立发展市场经济、安价值规律办事的观念,积极竞争奔小康,为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