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30 17:32:3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脱贫攻坚指导意见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在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进行指导下,长大村召开了精准帮扶“三方”见面活动工作部署会,本次活动主要参加人员有脱贫户代表、未脱贫户代表、帮扶联系人代表、镇包村干部、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以及贫困村“两委”班子成员。
二、活动过程
在“三方”见面会上,第一书记首先就本次活动开展的目的以及本村脱贫攻坚工作基本情况作简单介绍;随后镇包村干部介绍相关扶贫政策,特别是教育补助方面的政策,脱贫户代表结合自身实际,介绍自身脱贫经验和体会。最后由大家现场交流、提问,贫困户就如何选择脱贫路径如怎么申请政策、发展产业、实现转移就业等方面,当面向镇包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及帮扶联系人咨询,并现场解决。现场解决不了的,由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记录下来,向有关部门咨询后答复贫困户。
三、取得成效
(一)树立了榜样。抓好了脱贫户与贫困户的传帮带工作,通过脱贫户讲述自身脱贫经历,让贫困户了解精准扶贫政策及脱贫致富好办法,树立良好的脱贫致富榜样。
(二)增强了信心。通过发挥脱贫户的示范带动作用,让贫困户深刻认识到只有勤劳才能拔除穷根,激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三方”见面的契机,加强思想动员,营造自强自立、不等不靠的脱贫攻坚舆论导向,鼓励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坚定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应保尽保、兜底救助、统筹衔接、正确引导,优化政策供给,完善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性扶贫措施,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作用,保障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
二、工作重点
(一)做好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兜底保障。随着对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持续,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将受到影响。这些贫困家庭的劳动力如果没有实现就业,其家庭就存在返贫风险。利用县级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与县扶贫办建立对象比对机制,各乡镇要按照临贫预警、骤贫处置、脱贫保稳的要求,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纳入救助范围,消除返贫风险,做好兜底保障。
(二)继续实施脱贫攻坚低保支持计划。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兜底救助、不落一人”的工作目标,持续开展脱贫攻坚低保兜底“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对象坚决做到应保尽保,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坚决做到应退尽退。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生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情形的按民政规定条件给予临时救助,缓解生活困难。进一步健全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机制,完善低保工作与扶贫工作信息共享机制。
(三)稳步推进低保标准“两线衔接”。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按照省厅统一制定的全省区域性指导标准,及时向县政府上报2020年社会救助标准调整方案,确保2020年全县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不低于现行国家扶贫标准。
(四)持续深化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对农村低保档案管理、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委会成员近亲属备案制度、低保办理过程中存在的“人情保”“关系保”“骗保”“误保”“漏保”和吃、拿、卡、要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发现问题严肃问责。
(五)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要及时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好应救尽救,应养尽养。
(六)进一步加大临时救助力度。贯彻落实省民政厅《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我县实际积极探索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审核审批办法,细化临时救助分类、分档标准,规范实施“一事一议”机制,深化审批权限下放改革,全面建立乡镇备用金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县级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协调机制作用,对遭遇急难型、支出型困难的对象加大救助力度,提高救助水平,开展“救急难”工作。
三、保障措施
2010年,重庆在全国率先开展并完成了农村承包地确权颁证任务,化解了大量土地承包纠纷,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2013年~2015年,全市土地流转比率从38.4%提高到41.5%,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从30.1%提高到34.4%。同时,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蓬勃发展。
“为适应新形势和农业部提出的新要求,市农委将从基本农田到户上证、高标准农田补图上证、建设确权办证信息平台、建设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更好运用确权颁证成果五个方面,深化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将《意见》落到实处,为推进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服务。”重庆市农委主任路伟说。
农民丰收节简报
9月21日,在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我县在现代农业园区广顺园食品有限公司隆重举行广宗县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县委书记等县四大班子领导,各相关单位、乡镇区主要负责同志和主管副职,相关合作社、农民致富带头人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是“共庆农业丰收、助力脱贫攻坚”;宣传语为“振兴乡村、丰收广宗”。活动先后对10个优秀农业企业和16个农民致富带头人进行表彰,12个农产品深加工和种养殖企业参加了农产品展销会。同时,丰收节还举办了开幕式、文艺表演、现场书画、千人红薯宴等多姿多彩的活动。
开幕式结束后,县委书记等县领导到每个活动现场进行实地察看,每到一处都认真听取相关负责人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和今年的丰收情况汇报,并品尝科技农业特色农业丰收果实,为下一步农业产业发展提出指导意见。此次活动激发了广大农民朋友科技兴农的热情,为今年全县脱贫摘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了不竭动力。
(一)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存在市场主体与贫困户签订了产业扶贫合作协议,但带贫减贫效果不佳,甚至存在虚假成果的现象。
(二)部分村干部热衷于修建村文化广场和村办公室,形式大于内容。
(三)易地扶贫搬迁
二、建议采取的措施
一、少数帮扶干部帮扶仅停留在填写帮扶台账方面。
主要表现:深入走访不够,对贫困户基本情况不清楚,缺乏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贫困户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不高,仅仅是以填写扶贫手册来佐证自己参与了帮扶工作,未起到实质性作用。
针对性措施:压实帮扶责任,严格按照州、市脱贫攻坚1号令要求,深入推进“八个到村到户”,做好群众工作,让各项惠民政策落实落地,严禁闭门造车,严禁帮扶走过场、走形式,对作风不实、帮扶效果不佳的帮扶干部严肃进行问责。
二、项目公示不到位。
主要表现:对项目的投资、建设内容、施工单位、目标效果、投诉渠道等内容不在人口集中地方公示,或者不按公示时间要求,弄虚作假,拍照留影后即撕毁,或者公示内容不全,建设内容不具体,“大哈数”等等,导致群众参与率、知晓率不高,影响项目的建设效果。
针对性措施:严格按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开办发【2018】11号)以及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湖北省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办法》(鄂扶组发【2018】11号)文件执行,增加项目建设透明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贫困户脱贫信心,充分展现扶贫效果。
加强组织领导,镇成立了由书记、镇长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随官屯镇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实行科级干部包村,包村干部包贫困户的“双包责任制”,确保帮困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制定《随官屯镇脱贫攻坚任务分解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坚持做到“一村一品、一户一案,一人一岗”,精准制定工作目标、帮扶计划,明确责任措施和完成时限,切实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定期汇报工作进度。针对基础工作,严格把关,建立规范、详细的扶贫档案,为贫困人口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稳定脱贫打好基础。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每个村做出详细的脱贫规划。在“回头看”的基础上,按照“六个一批”的工作方案,对贫困户分门别类的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为今后脱贫质量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车间建设及项目引进
为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充分利用好贫困户剩余劳动力,拓宽贫困户家门口就业机会,我镇积极采取 “ 政府出资、部门援建、村级所有、引企入住、社会参与 ”的方式,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力度,吸引广大企业入驻,为贫困户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力促实现精准脱贫。2019年,对现有22处扶贫车间正常运营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扶贫车间”升级改造建设工作,分类分批打造成为“精品车间”、“致富车间”,以便使小产业形成大品牌的格局。对现有入驻加工项目进行梳理、调整。以现有服装加工产业为基础,着力打造两个服装加工产业带。一个以随西、代垓、三合东、西屯、河东五个服装企业的扶贫车间的北部产业带,再一个就是以王坊、东张、王庄、徐庄扶贫车间形成南部服装产业带。两个产业带和其他扶贫车间正常运行,可吸纳321人实现就业,其中贫困人口51人。另外扶贫车间所产生的的其他经济效益(租赁费)达1541050元,可使164户282人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收益。
三、项目建设及资金整合
产业扶贫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贫困户的主要致贫原因就是没有产业,要想实现贫困户脱贫,产业扶贫是关键,唯有倾注全部精力抓好各种模式的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难点就会迎刃而解。2017年、2018两年时间,利用2016年中央第二批扶贫资金建设于官屯村冬暖式温室蔬菜大棚项目,2017年度中央提前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0万元注资随官屯镇泰和纺织有限公司实行入股分红项目,2016年县级财政产业扶贫资金70万元注资随官屯镇顺源纺织有限公司实行入股分红项目,2017年度省级特色产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村电商扶贫资金)30万元建设随西电商培训中心及跨境电商,2018年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0万元19处分散式光伏发电项目六处。2019年重点打造了扶贫项目的规范化管理与提升,可使161户306人贫困人口收益,从而使产业项目达到扶贫效益最大化。
四、危房改造与健康扶贫
为确保我镇脱贫攻坚中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如期完成,大理落实上级精准扶贫“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要求,服务于县委、县政府的脱贫攻坚战略布局和扶贫开发的整体思路,精准核实存量危房,完善评议公示制度,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兜底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深度贯彻落实上级危房改造政策,全面排查贫困户住房安全情况,对贫困户危房及时协助申请危房改造,做到应该尽改,确保不漏一户,使贫困户全部都有安全舒适的居所,2019年全镇现已危房改造14户。做好因病致贫返贫人口摸底调查,力争实现贫困患者“帮扶全覆盖”。积极配合卫生院,依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及居民健康档案,进行逐村逐户摸底排查,明确帮扶对象,精准到户,精确到人。掌握因病致贫返贫人口信息数据。充分发挥卫生计生系统行业优势,着力推进医疗保障扶贫项目建设,力争使贫困群众“看得起病”。分病种、分批次对患有大病的贫困人口进行集中救治;每年为农村贫困人口开展 1 次健康体检,为农村贫困家庭提供签约服务;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 通过倾斜医保政策、健康扶贫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大病医疗补充险,动员社会力量救助等措施,实行兜底保障 。推进公共卫生扶贫项目建设,力争使贫困群众“不生病、少生病”。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健康卡,协助乡村医生,通过签约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病诊疗及转诊、康复指导和健康知识宣传等服务,强化重大传染病、慢性病的防治,引导重点人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贫困人口健康素养,从源头破解健康扶贫的难题。
五、遍访行动与问题整改
遍访常态化、遍访经常化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有效抓手,2019年镇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村两委干部带头落实,切实做到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常到村里走一走,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常同贫困群众聊一聊,坚持多到村、多入户、多走访,多角度、全方位了解贫困户所思所想,掌握贫困户所需所盼,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岗”的要求,深入分析致贫原因,细心思考帮扶之策,真心研究稳定脱贫之计,共同制定帮扶方案、找准致富方向,通过送政策、送资金、送技术、送信心,不断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让贫困群众真正感受政策之好、重燃希望之光。把真帮扶、真脱贫作为检验帮扶干部帮扶工作成效的有效手段,对照扶贫政策,结合贫困户实际,找准脱贫重点难点,坚持用心、用情、用力帮扶,积极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不断融洽关系、拉近距离,并充分利用自身信息、资源优势,多了解困难群众的期盼,多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多为贫困群众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怀真情为困难群众办事,确保致贫对应的帮扶政策发挥实效,能享受的政策一项不漏、一户不少、一人不落,真正实现早日脱贫、稳定脱贫。对于扶贫领域问题整改工作,在遍访贫困户的同时进行针对性的整改。严格按照省委书记刘家义提出的“八个精准”要求和市、县扶贫办指导意见,我镇将贫困户认定标准,一户一户“拿尺子量”,一人一人用“用条件卡”,针对部门大数据对比、清洗、“回头看”对贫困户进行重新认定的数据,将对贫困户性质、致贫原因等进行适当调整。针对致贫原因、帮扶措施,我们将用“绣花”功夫围绕贫困户需求开“药方”下“菜单”。严格按照上级精准扶贫识别和退出要求,仔细调查贫困户家庭详细情况,做到识别不漏一户,退出严格要求。同时贯彻上级指示精神,让贫困户脱贫不脱政策,做好扶贫政策的解释工作,使贫困户识别和退出工作取得贫困户的支持和谅解。
㈠专项扶贫工作扎实开展。
1、整村推进与老区重点贫困村建设全面启动。按照《2011年至2015年全县整村推进规划》,今年要新启动8个重点贫困村、5个重点老区村。目前已完成项目调研、梳理、汇总工作,预计下月初可形成项目库报送省市备案。
2、扶贫搬迁已落实计划。今年,省扶贫办下达我县扶贫搬迁(可用于危房改造)计划150户600人,目前项目计划正在分解落实当中。
3、“雨露”培训如期推进。今年计划完成“雨露”培训1000人以上。目前,各培训基地正在加紧调查摸底,制定上报培训方案,预计6月份可以全面启动培训计划,10月底可以全面完成培训计划。
4、特困村脱贫攻坚已聚力开展。2014至2015年,我县有乡村、乡村、乡村和镇村4个村进入市30个特困村序列。目前市县两级扶贫办和帮扶单位多次深入4个特困村进行实地调研,帮助指导他们制定村级脱贫攻坚行动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确保每村捆绑整合各部门和行业资金达到1000万元以上,预计各种规划可在4月底前完成。
㈡脱贫奔小康工作有序推进。
1、明确年度目标任务。根据省试点办脱贫奔小康工作会议精神及要求,结合全县工作实际,科学制定了《2014年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要点》、《2014年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重点、目标、任务及工作举措。
2、强化专项政策争取。对照《省委脱贫奔小康工作指导意见》、《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纪要》中所明确的相关政策,加强沟通衔接,实施有效对接,积极主动争取,确保专项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3、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按照省试点办确定的工业项目、农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保旅游项目、民生项目五大类别,初步拟定了2014年全县脱贫奔小康重点建设项目,项目计划127个,总投资46.5亿元,较上一年增长36%。
4、认真开展五年评估。严格按照省试点办关于印发《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五年规划目标任务达标综合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开展5年评估,广泛征求县直各相关单位意见和建议,全面总结试点工作开展5年来的经验、工作成效和预期目标完成情况,认真撰写评估报告,确保我县在考核中获得好的名次。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㈠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需进一步强力推进。我县脱贫奔小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仔细分析25项脱贫奔小康指标,同时与其他6个试点县市相比,在县域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速度等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状态,须认真总结经验,研究应对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争取进位。
㈡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不够。在整村推进过程中,全县项目资金整合还未真正制度化,部分村资金整合投入额度还未达到省定要求。
㈢扶贫办(脱贫办)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2012年开始,县脱贫奔小康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扶贫开发办以及县委农办合署办公,现仅有在职工作人员9名,人手少,对上争取任务重,规划项目组织实施任务重,督办检查任务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全面正常开展。
三、下一步拟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1、提高产业帮扶力度。按照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2019年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依托本地资源,继续实施“因户施策、以奖代补”政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破除产业同质化问题,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促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产业叠加覆盖率达到100%。
2、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按照龙头企业省、市、县三级培育机制和《县农业产业化县级龙头企业认定、运行监测管理执行办法》,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对有带贫益贫作用的龙头企业给予优先推荐晋升,促使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促使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能力稳步增强。
3、加大产业巩固提升力度。强化巩固提升规划引领作用,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不断完善“因户施策、以奖代补”政策,因地制宜发展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条,重点培养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后劲足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蓝莓、贝母、天麻、五味子、返魂草和龙胆草等中药材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安置区贫困户持续增收。
4、保障搬迁贫困户土地收益。搬迁贫困户在迁出地的原有承包地依法享有承包权不变,结合“三权分置”,鼓励搬迁贫困户依法流转经营权,继续享受迁出地承包权、耕地地力保护等各类农业补贴和生态补偿等政策。
二、任务时限
2020年,保障搬迁贫困户收入持续稳定。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将重点实施骨干通道外通内联、农村公路通村畅乡、安全能力显著提升、“交通+特色产业”扶贫、运输场站改造完善、水运基础条件改善、公路管养效能提高和运输服务保障提升等任务。支持贫困地区建设1.6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和4.6万公里普通国道,实现贫困地区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具备条件的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力争提前1年完成托底性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任务,解决贫困地区2.45万个建制村、2.1万个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等等。
“十三五”期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交通扶贫的首要任务,提升运输服务水平是交通扶贫的落脚点,推动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是交通扶贫的迫切要求。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未来5年,建成10个海外科教基地
8月11日,教育部印发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行动》提出,未来3年,中国每年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派留学生2500人;未来5年,建成10个海外科教基地,每年资助 1 万名沿线国家新生来华学习或研修。
《行动》设计了“教育行动五通”,作为基础性举措:加强教育政策沟通;助力教育合作渠道畅通;促进沿线国家语言互通;推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推动学历学位认证标准连通。《行动》还设计了“四个推进计划”,作为支撑性举措: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实施“丝绸之路”合作办学推进计划;实施“丝绸之路”师资培训推进计划;实施“丝绸之路”人才联合培养推进计划。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加强合作、共同行动,既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
合力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
将研究建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一、沟渠头村基本情况:
沟渠头村位于官庄镇西南3公里处,总人口165户698人,包含两个自然村,俱家自然村和沟渠头自然村,三个村民小组。村庄南北布局,主干街道东边为居民区,其他区域为耕地,总面积2352.17亩,耕地面积2172亩,果园面积1032亩,全村主导产业为苹果产业,品种分为红富士和秦冠两种。全村共18名党员,贫困户共计30户105人。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9600元,2017年底共完成1.5公里水泥路铺设,2000米自来水管道改造,3200米排水渠铺设,安装光伏太阳能路灯50盏,建文化广场一个,沿村主干路建花园20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目前,沟渠头村集体经济薄弱、来源渠道单一狭窄,无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依赖于向上争取资金。
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沟渠头村发展经验总结
沟渠头村2015年以前原本属于一个软弱涣散村、贫困村,自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官庄镇党委政府,县上扶贫农发办、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郭氏基金会(淳化脱贫奔小康协会)对沟渠头村的发展倾注了不少心血,沟渠头村经过2015-2017年摘掉了软弱涣散和贫困村这两顶帽子,这几年各级政府在沟渠头村累计投资超过300多万元,总结沟渠头村这几年的发展经验可以概括为:沟渠头村的发展得益于精准扶贫工作大局,得益于镇党委政府、县扶贫农发办、基金会等外部资源的及时介入和强力刺激,使得沟渠头村在基础设施、民风民俗、产业发展等民生工程方面得到了根本转变,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摘掉了历史包袱,成为一个有发展后劲的村庄。
三、沟渠头村未来几年发展规划
站在沟渠头村新的历史起点,村“两委”班子由刚开始的被带着工作到如今的主动工作,作为“两委”会班子的领导他们个人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思想斗争,逐渐成熟起来,决定抢抓机遇,积极迎接挑战,以党建为引领,以精准扶贫工作为统揽,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主线,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决定从2019年开始做以下工作:
(一)是以党建为引领,加强村庄治理。
强化的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等,积极吸纳青年人入党,强化中年党员教育,发挥老年党员积极性,打造一支铁的党员队伍,为沟渠头村发展奠定人才之基。准备建设村史馆、党建馆、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消费扶贫产品展示区等加强村民和党员的教育,让大家知道沟渠头村的发展历史,让党员知道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二)是以精准扶贫工作为统揽,抓好产业富民。
沟渠头村经过三年的产业发展探索,终于在产业上立足,2018年以来产业为群众增收总计40多万,为全村贫困户分红3万元,产业成了沟渠头村一项新产业,经“两委”班子协商,决定从2019年开始村集体承担的种植工作,村委会和公司签订委托种植协议,“两委”班子领导带头种植,和部分村民种植,村委会把好质量关,做好监督人。核心内容一是探索一条适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产业,为当地群众探索一条致富路;二是打造旅游产业链,不仅能看,还能做茶饮用,想借产业打造村,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价值。创新点在于我们这次做茶是以种植为基础,以标准化加工为核心竞争力,以销售为产业保驾护航,打造茶种植、标准化加工、规模化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合作单位建的加工厂已经拿到了国家颁发的生产许可证。
(三)是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提前谋划做工作。
沟渠头村2017年已经完成整村脱贫,目前贫困户剩余2户,经过召开“两委”会以及党员群众代表会,经过研判觉得在做好巩固工作的同时,应该抢抓机遇,提前谋划做工作。
1、打造以产业为依托,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村。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在确保效益的同时,引导群众参与,逐年扩大规模,村委会利用基金会以及方面争取的资金用于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据不完全统计有700多品种,如果能引进一半的品种对产业融合,乡村旅游来说都是巨大的吸引力。同时根据村庄布局,实施一纵五横美化工程。以俱家自然村为起点,在村最北边建造村庄标识牌,对南北街道两侧进行清理改建,清理两侧的杂树以及违规建筑,重新建设花园,栽植,总长度1公里左右。对居民居住区的5条街道进行清理整顿,在门前的花园栽植,对沟渠头自然村的后街靠街道一侧建设圆门。对村庄主干街道两侧的墙体实施以党建、精准扶贫、为核心内容的美化。
2、打造以加工厂为依托,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主线的产业链,建设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村
计划未来几年以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为主线,夯实村集体经济基础,夯实产业富民基础。目前村集体以土地等资源入股淳化坤源实业有限公司,占股5%,每年享受固定分红5000元,村集体计划一是承担产业的种植工作,把好生产管,二是争取多方资金通过增资扩大在淳化坤源实业有限公司的股份,逐步承担生产和加工两个环节,将企业的效益和村集体的效益进行绑定,增强话语权,维护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
3、借助政府和企业等资源,率先实现消费扶贫。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2018〕129号(以下简称《意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交易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已成为农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商贸流通、带动创新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动力。而5G时代的到来,物联网将在很多行业和领域都会迅速发展。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商务部等16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将电商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工作体系,实施电商扶贫工程,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加就业和拓宽增收渠道,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程。
脱贫攻坚的目的是让贫困户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保证其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近年来,受市场波动影响,主要农产品相继出现流通不畅、价格下跌的情况,农产品的“卖难”问题日益突出。当前,消费越来越趋于个性化、信息化时代,传统的销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而且正在制约我们的产品走出去,制约农牧民持续增收。通过政策引领,政府主导,扩大电子商务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影响力,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零距离接触,产销直接对接,私人订制,让我们的优越的自然条件、美丽的田园风光,优质的农特产品卖得出去,卖上好价钱。我县区位优越,交通发达,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发展电子商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统筹引导,电商人才稀缺,市场化程度低,缺少标准化产品,贫困群众网上交易能力较弱,影响了农村贫困人口通过电子商务就业创业和增收脱贫的步伐。2018年全县有电商企业 家,线上注册网店 家,占全县工商注册总数的 %。电子商务线上交易额万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 %。其中,购买农资 万元,线上销售农特产品 万元。全县快递物流业仅家,年收发快递 万件。电子商务在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上还有很大的潜力。
面对脱贫攻坚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步,结合我县实际,与一些大型快递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制定精准扶贫户快递补贴相关政策,从而有效降低贫困户销售特色产品的运行成本,促进我县贫困户电商产业快速发展,提高脱贫实效,推动脱贫攻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
一、发挥特色优势,扩大电商扶贫服务面
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到合作社,抱团式发展适合网销的农特产品,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脱贫。我县贫困户主要特征为逐渐丧失劳动力,为了防止已脱贫的再返贫,我们要鼓励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到网销型合作社和龙头型农业公司,以保障贫困户的土地有稳定、高效的收益。近年来,我县一些特色农产品已经通过电子商务找到了新渠道、卖上了好价钱,比如:香瓜、糖玉米等,电子商务协会党支部要发挥党委引领带头作用,带动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创建农产品商标注册。组织引导贫困户在网上经营特色产品时,推进当地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积极注册商标,维护品牌形象和网店声誉,促进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形象,奠定在市场上的地位,并带动贫困户参与电商,推进电商扶贫与贫困地区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县农特产品销售正迎来旺季,预计通过电商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将销售超过50万元以上。
二、强化政策引导,激发电子商务活力